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

2024-05-09

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精选八篇)

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 篇1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民生化,主流影响力

当前, 晚报、都市报已经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开始追求主流影响力,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无疑是扩大影响力的有效措施。然而, 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适应晚报、都市报的可读性要求, 让读者“待见”呢。

近年来, 《牛城晚报》一直致力于将重大主题报道民生化, 作为提升主流影响力的着力点。尤其是今年以来, 邢台进行发展战略调整, 提出“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新战略, 《牛城晚报》以此为契机对重大主题报道进行了进一步探索, 形成了增强体验、注重现场、关注民生的重大主题报道风格, 达到了读者“待见”的要求, 使重大主题报道成为报纸的一张金字招牌。

1 增强体验性让重大报道互动化

《牛城晚报》坚持以“民生立报”为宗旨, 在激烈的竞争中打出民生牌, 以现场新闻、民生新闻、社区新闻见长。针对“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战略调整这一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牛城晚报》秉承了“民生立报”特色, 坚持把这一重大主题报道现场

进行创新发展, 让我国电视新闻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传媒观察, 2004 (6) .

[2]董王芳.民生新闻的社会构化、民生化, 增强可读性, 让市民“待见”。“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 要抛弃以往粗放式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如果仅报道一些企业安装脱硫装置、拆除小高炉, 硬邦邦, 阅读没有愉悦性, 显然不受读者“待见”, 也就达不到让每一名市民都了解战略调整的宣传报道目的。

怎样让市民都来关注邢台的生态发展?怎样让发展战略调整这样的重大主题与百姓生活联系起来?怎样才能让让读者待见、爱看?《牛城晚报》编采人员经过深入思考, 决定用组织活动的方式, 让市民体验“青山绿水”生态发展的好处, 体验高耗能、高污染的坏处, 让他们在体验中给生态发展建言献策。

当时正好春暖花开, 邢台有不少骑游团体, 骑自行车游玩成了当时热点。为此, 《牛城晚报》策划了“青山绿水骑游行”活动, 组织各个社会团体,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 骑行于市区、山间、乡村之间, 让他们看山、看水、看花木, 也看烟囱、看矿山、看污水, 真正体验邢台有多少“青山绿水”, 有多少“荒山污水”。骑行路线安排了优美

建——《直播山西》的文本解读.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

[3]孟建, 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7) .

[4]见水根, 章见.民生新闻:平民化的街头公园、宽敞的林荫大道、碧波荡漾的河流、洁净卫生的乡镇, 也安排了冒烟的厂区、流淌臭水的河流、被挖开肌肤的山脉、垃圾成堆的村庄。先后刊发了《骑友期待更多花园厂区》、《与碧水蓝天合个影》、《在市区也能呼吸新鲜空气》、《玉带桥上畅想泉城》等稿件, 稿件中既有对邢台环境现状的描述, 正在进行的调整, 又有市民对青山绿水的期待和建议。互动性的增强, 让读者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们对“走生态发展之路”有了非常迫切的感受。“自行车协会”、“宏途单车俱乐部”等十多个团体主动报名要求参加“青山绿水骑游行”活动。

2 增强新闻性让重大报道现场化

画面感强的现场描写, 感人至深的细节刻画, 往往能够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很多重大主题报道过多注重材料的丰富性, 声音的权威性, 数字的科学性, 但是从报道本身上看, 时效性差、新闻性差, 容易落入单纯叙述或讲述的窠臼, 这是读者不待见的主要原因。因此, 《牛城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注重材料的丰富和权威之外, 加入了现场

背后的媚俗倾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5]王起钧, 王庆华.试谈电视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社会科学论坛, 2006 (3) .

(吉林省辽源电视转播台, 吉林辽源136200)

描写和细节刻画, 凸显报道的新闻性和故事性, 使稿件有血有肉, 有张有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对“还邢台青山绿水”进行报道时, 不管是拆除工厂锅炉、企业退市近郊、关停污染装置, 还是治理露天烧烤摊、整顿违规洗车点、湿式清扫街道, 我们都以当日新闻事实为主体内容, 以现场描写切入稿件。

比如《湿式清扫让尘埃远离城市》一文, 开头写道:“看着环卫车采用洒水作业, 没有扬起一丝尘土, 在中兴大街散步的周文辉老人捂住鼻子的手立即放了下来。”这一现场, 让读者得知, 环卫部门实施湿式清扫是真有好处。现场描述之后, 再写部门介绍湿式清扫在全市的实施情况, 专家介绍湿式清扫对减少市区空气中的尘埃的好处, 市民就这件事发表看法, 等等。

这样一来, 硬新闻就变成了软新闻, 尽管稿件长达2000字左右, 但读者读起来就像是读一则社会新闻, 津津有味儿, 不仅增强了可读性, 还让读者容易接受稿件传递出的观点。之后的《给“全裸”工地穿衣服》、《50000树苗召唤城市绿色》、《露天烧烤“烤”验市民素质》等稿件, 都是先描述现场, 刻画现场发生的事实的细节, 让报道体现出新闻性来。进而围绕现场发生的事实, 加入部门的声音、专家的声音和市民的反映, 水到渠成地完成宣传主旨。

如果单纯宣传, 向读者灌输报纸的观点, 将达不到想要的宣传效果。我们用新闻事实来诠释我们的观点, 这样就抹掉了工作味、宣传味。当然, 抹掉工作味、宣传味, 不是不宣传, 而是把宣传融入新闻中, 让事实说话, 更能起到宣传的目的。

3 增强贴近性让主题报道民生化

晚报、都市报的特点, 使得这类媒体天生离地气儿较近,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扬这一优势, 能使报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历史原因, 邢台四周都是工矿企业, 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 特别是空气污染一直很严重, 地下水快速下降。市委、市政府提出“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的战略调整后, 很多人都没有信心, 担心生态没有恢复, 经济发展也被耽误。邢台到底能不能恢复“青山绿水”, 能不能实现“生态发展”, 这样的疑虑打消着工作积极性, 影响战略调整的进度。

恰在此时, 我们得到一个线索, 在距离市郊不远处的一座荒山顶上发现了野马群。原来, 荒山顶上原有10多户居民, 20年前这些居民搬迁下山, 当地政府随后实施了禁猎、禁牧等措施, 使山顶生态不断得到恢复。后来, 周围村庄的一些家马无意中上山, 并且生存繁衍了下来, 具有了一定的野性。

我们意识到, 这是个生态恢复的最好例证, 也是能够解除人们疑惑、增强信心的有力例证。随后, 我们马上上山采访, 刊发了《“野马”嘶鸣双凤山》一文, 用事实证明, 只要肯下功夫, 生态一定能恢复。该文刊发后,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一致认为给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了走生态发展之路的信心, 央视、搜狐、新浪等各大媒体均予以转载。

“野马”的报道表明, 重大主题报道, 用民生化的视角来做, 通过关注小人物、小事件、小细节, 往往更容易让人们认可, 从而取得超出想象的效果。小处着手, 做大文章。为将“青山绿水”的这个大文章做好, 我们从普通百姓中找了一些关注生态环境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报道, 既符合我们民生立报的要求, 又宣传了“青山绿水”的重大主题。

例如, 人物通讯稿件《爱拍丫头, 镜头里的青山绿水》讲述一名叫“爱拍丫头”的网友, 拍摄了大量关注“青山绿水”的照片发到网上, 赞扬保护环境的人们, 谴责污染环境的行为。再例如, 事件通讯稿件《要把青山绿水搬上大荧幕》讲述了一名邢台导演, 用电影反映邢台人对七里河、对百泉的深厚情感, 展示了邢台人对青山绿水的期待。正是通过描写一个个身边的小人物, 叙述一个个身边的小事件, 宣传“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大主题, 让重大主题报道接了地气儿, 增强了民生性, 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4 增强权威性让主题报道理性化

增强民生性、增强体验性、增强新闻性, 都是为了服务于稿件的可读性和宣传效果。但是, 新闻, 尤其是重大主题报道, 不能离开其特有的理性光辉, 不能忽略其权威性特征。“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的战略调整, 涉及很多企业、群体的利益, 如果稿件没有权威性, 没有理性, 不仅不能起到宣传效果, 反而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为此, 我们在报道中注重运用“三种工具”, 以增强权威性和理性。“三种工具”分别是现场目击、专家解读、市民声音。前面已经提到, 我们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增加了现场描述, 增强了新闻性和可读性。其实, 对现场的描述, 也使稿件更加客观、公正, 更令观众信服, 让读者“相信”你的观点, 从而增强了权威性。邢台实施“还邢台青山绿水, 走生态发展之路”的战略调整, 涉及大气污染整治、水生态修复、农村环境整治等多方面, 邀请了众多专家来论证。借助这一便利条件, 《牛城晚报》搜集了大量专家对战略调整的论述、解读。比如, 在《百泉复涌可期可待》一文中, 我们就大量使用地质勘探队专家的研究数据, 从邢台地下水脉特征、百泉复涌条件、关控矿山自备井的预期效果等方面, 向读者介绍邢台水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同时也可期可待。

另外, 在此次重大主题报道中, 《牛城晚报》还大量使用读者的声音, 让读者来说服“读者”, 从而起到宣传的效果。解读水生态修复必要性和可行性时, 我们邀请泉眼周围村庄的老人, 到干涸的泉眼去, 现场采访他们记忆中的百泉, 和对百泉复涌的建议。稿件刊发后, 很多读者来电, 称文章让他们回到了往日游百泉美好时光, 对百泉复涌更加关注和期待。在“青山绿水骑游行”栏目中, 我们专门拿出一块儿版面刊登骑友的感想和期待, 通过读者的声音跟读者交流, 进一步增强了互动性, 受到了大家欢迎。

5 总结

《牛城晚报》的实践表明, 在重大题材报道方面, 晚报、都市报有着巨大的潜力。当然, 这需要媒体人进一步创新报道方式, 找出既符合可读性要求, 又能将重大主题的宣传到位结合点。

浅谈如何创新重大主题报道 篇2

这些系列报道具有采访线长面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本着让事实说话、让过程说话、让当事人说话的原则,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鲜明地反映出新闻所必须表达的立场和思想。

重大主题报道有事件性和非事件性两种,不论是哪一种,都必须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立意,用多角度、从多层次来展开事物的方方面面,并反映事物矛盾的起因及结果。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报道,其选题原则和标准必须是思想性突出、新闻性强、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亮点,能激起读者的兴奋度和关注度。同时,它还必定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对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指导作用,有较强的贴近性和可读性的新闻报道。

合肥晚报近年来组织重大主题报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一、精心策划重在参与

加强新闻创新策划,吸引读者对新闻媒介的关注和对新闻事件、新闻报道全过程的参与是重大主题报道的一个先决条件。从《合肥晚报》组织的一些重大主题报道来看,大多是时间比较长,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几乎每天有见报稿,而且参与人数多,除派出多路记者采访外,有时还请一些读者代表来参与。这样围绕一个主题,从多层面、多角度来反映和深化主题,没有强有力的精心策划势必成为散沙一盘。而要精心策划必须策划者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一致;必须广大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密切配合;必须新闻单位与政府机关以及社会各界的互动。

2002年春节,合肥晚报在全国率先提出“为农民工讨工钱”,并开辟了专栏,连续一个多月,报道了众多农民工因讨不到工钱无钱返家过年的困窘。在合肥晚报的呼吁下,这一年报纸先后为300多农民工讨回了工钱。这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重视,《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专门刊发了合肥晚报为农民工讨工钱的报道。此后每到年底全国各新闻媒体都行动起来,为农民讨工钱摇旗呐喊。

还有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合肥晚报开设专栏,记者一个个地方找寻“合肥与邓小平”有关的新闻,《“傻子”深情念小平》《我是刘邓大军“后生”》《“口丫头”的小平缘》等,在推出邓小平百年诞辰专题后,合肥晚报还推出系列报道“小平光辉沐浴‘小平’”——走访名叫“小平”的人,记者为了采访“小平”,走遍了合肥各个角落,找寻“小平”,这样的策划非常具有历史感又具有人情味。

像这样的优秀策划,合肥晚报举不胜举,比如2002年9月,包河区新河埂小区居民反映,有人在住宅楼里开办学校扰民。接到报料后,记者对该学校、学生家长、教育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引出了打工者子女上学难的话题,并率先报道了首家受人欢迎却不合法的打工者学校。随后记者又从校方的办学初衷、打工者的需求、教育部门的态度及法律赋予适龄儿童享有教育权利等方面进行了报道,使打工者子女获得与城市孩子享有同等的就近入学、平价入学权利。基于此组报道写出的《合肥首家“打工者子弟学校”是办是停?》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二、高屋建瓴强化主题

大型主题报道是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大型主题报道中的全局观念,更多的必须要从政治的高度上考虑问题。《合肥晚报》2008年2月28日《申亥之雪》四个版是对探索性报道的一次有益尝试,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因果来分析如何直面雪灾危机。本报没有人云亦云的将雪灾“归结”为没有应急机制和所谓全球气候变坏导致雪灾上,而是更深层次的以《越现代化越脆弱》为题进行挖掘。报社在做这组报道之前,就提出一个主题,“像此类的大雪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有,而且在农村不通电、不通交通的境况常有,为什么那时没有全民皆慌?”就因为这一理性思考,让整个报道在所有其他媒体有关雪灾的报道中显得独树一帜。

三、凝聚人心锻炼队伍

大型主题报道活动的过程,也是一次凝聚人心锻炼队伍的一个好机会。

如《合肥首家“打工者子弟学校”是办是停?》这组报道,记者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好的新闻眼,更重要的是有创新意识,才能在接到一个普通的热线电话时,能进行“发散”和“碰撞”思维,并深入采访,才能形成后来这组深度报道。

艰苦的工作作风的培养来自于一线的深入。如果长期在“坐着椅子等帖子,住进宾馆写稿子”这种工作状态下组稿发稿,就减弱了深入第一线的勇气和动力。重大主题报道之所以磨炼人,一是没有现成的模式,二是没有舒适的采访条件,往往是记者们在街头和基层单位辛苦搜寻的结果,没有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过硬的采访作风,要完成这样的采访是难以想像的。

综上所述,重大主题报道之所以能以它较大的影响力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根本原因是它体现了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而权威性和指导性又是建立在党报不断创新、不断探讨新闻规律的基础上才实现的目标。■

重大主题报道的“微”探索 篇3

全面深化改革题材重大, 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更加可知可感, 引起观众共鸣?江苏广电新闻中心引入微视频等新元素, 将视角更多地贴近普通百姓。

一、找准重大主题与受众视角的结合点

大型新闻行动是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连续十多年打造的新闻品牌,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大型新闻行动的选题后, 新闻中心多次邀请专家授课, 召开选题策划会, 力求在重大主题报道上有所创新。

在多次交流和碰撞中, 新闻中心逐渐形成将“微探索”引入新闻行动的想法。大型新闻行动自2002年推出以来, 陆续有《空中看江苏》、《黄金江岸率先路》、《大地涌春潮》等优秀节目问世。综观这些新闻行动, 主题不同, 形式不同, 但是有一些共通之处, 就是“大”——气势宏大, 宏观和大的层面上反映的情况较多。这次新闻行动如何另辟蹊径?新闻中心人员在探讨中认为, 全面深化改革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需要百姓的积极参与。内容上可以从小人物、小事件入手, 形式上可以采用微电影、微视频的拍法。从“大”到“微”, 是这次新闻行动的全新挑战。

二、“微探索”需要“大策划”

“微探索”不代表琐碎和微不足道, 而是从小的切入点, 以普通人的故事反映宏大的主题。经过江苏广电总台领导和新闻中心人员的组织筹划, 9集系列片的框架逐步确立。开篇为综述《改革攻坚奋楫者先》, 反映全面深化改革是江苏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追求, 展现全省各地亮出的“改革名片”。第二集起, 分别从简政放权、科技创新、医疗改革、新型城镇化、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方面, 展现江苏省的改革探索。这些方面既是改革步入深水区后的难点, 也是江苏下一轮改革的重点, 是群众关心的焦点。从这些方面入手, 选取人物、故事, 才不会让主题跑偏, 才能让“小切口”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紧密挂钩, 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主题确立后, 选取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人物和故事才能最贴切地表达出来, 同样需要策划。开篇选取的是苏南地区一直处在改革前沿的张家港永联村, 三十多年来在各个阶段抢抓改革机遇, 主动求变, 加快发展。永联村人是在改革中率先而为、勇于探索的江苏人的缩影。第二集“简政放权”选择的是淮安;第三集“科技创新”选择的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第四集“深化医改”选择的是镇江的医疗卫生改革……选取精准的切入点, 为充分表达主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讲好故事, 说好细节

有了明确的主题, 选择了恰当的角度, 还必须有好故事、好细节。这需要记者编辑深入基层、深入挖掘、深入采访, 掌握第一手鲜活的素材。承担每集报道任务的记者编辑以“走基层”为契机, 到采访地点蹲点, 不是简单的浮光掠影式的拍摄, 而是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 体验他们的生活,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记者们有的成为村干部的临时“助理”;有的成为创业者的伙伴;有的临时充当科研人员的助手……记者走进采访对象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他们的笑与泪, 记录改革大潮中普通人的实践、探索、成功与挫折。

第一集的主人公是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 他在1978年起带领群众追求效率与财富, 如今, 78岁的老书记为改革再出发, 有典型意义。本集讲述了这个村举行村民代表大会, 讨论调整物业费, 反映了解决了温饱的永联人, 开始追求更多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二集选取的主人公是在淮安开发淮扬菜的创业者康凯, 记者跟随、讲述、记录了他申办营业执照的经历。第三集的主人公是科学家骆敏舟, 讲述了他从科研人员向项目经理转变, 更好地进行机器人国产化研发的故事。“改革中的你”, 这些故事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细节动人, 让重大主题报道有血有肉, 不再枯燥乏味。

四、采编制作手法创新

此次新闻行动引入微电影、微视频的拍摄方式, 在制作每一集片头的微电影时, 使用相机拍摄, 提高画面的质感和记录感, 为观众呈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叙述方式上, 采用主人公自述, 第一人称的同期声运用为故事增添了生动性和感染力。“怎么样让大家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梦想始终没变, 我尊重舌尖上的每一种味道”;“研发一台国产化工业机器人, 是我穷尽一生也要追求的梦想”……这些各具特点、符合人物身份的自述, 为微电影、微视频增色不少。在采访过程中, 还引入谷歌眼镜这一科技手段协助拍摄, 记者戴上眼镜就可以自如地拍摄, 使得参与感更真实。

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 篇4

重大主题报道通常指一段时间内,围绕对国家、地区、对广大人民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题材来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新闻报道。这样题材的宣传报道任务重、要求高,因此必须要求媒体要站得高、看得远,宣传报道要做深做透做强。作为地方性广播电视台的福州台,通过建立“重大主题宣传策划运作机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重大主题报道,如“5、18”、“新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改革”等,不断积累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运作能力。通过运作和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重大主题报道的“谋篇布局”主要就是要做到“围绕主题提炼最佳的立意、开展独具匠心的策划,以及多样化的组合报道形式”。所以说,主题宣传的“谋篇布局”的水平决定了广播电视台的办台水平和社会舆论引导的把控水平。

一、主题的立意是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灵魂

立意是整个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灵魂。在一个重要新闻事件中,往往可报道的题材和角度很多,媒体必须对新闻事件进行详实地研究、分析、调研,以及对材料进行集纳筛选,去粗取精,提炼出最佳的报道立意。与普通新闻报道不同,重大主题报道立意要重大、深刻;起点要高,体现思想性;要接地气,体现典型性;要关注民生,体现社会性。它既包含所反映的新闻事件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又集中体现了媒体对新闻事实的主观认识、判断和评价。

福州广播电视台在推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报道,从近年来福州改革具体实践出发,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思路进行全面的“谋篇布局”,经过对生产供给端的前期调研,采访一些企业、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等,提炼出“福州实践创新与困惑”立意。应该说这个立意新颖、深刻、高远。

(一)立意高起点

重大主题报道立意如何做到站位高,舆论传播的社会效果好?核心在主题立意的提炼。如果主题立意不佳,缺乏深度,就无法起到真实反映整个新闻事件,无法深入事物的本质,达不到理想的宣传效果,有时还可能造成反作用,发挥不了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目的。因此,媒体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切入点,对主题立意的把握必须站位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全局高度上确定最佳的选题立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称为中央针对经济新常态开出的“中国疗法”,福州广播电视台推出以“福州实践创新和困惑”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就是对国家宏观经济改革大背景下福州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推动福州经济发展重要改革思路和举措的主题性报道,报道核心在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理念对福州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新视野、新角度、新的方法论。

(二)立意接地气

接地气是主题宣传“三贴近”原则的实践性要求,主题宣传立意接地气关键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要体现地域性。立意只有接地气,才能从中发现典型、挖掘典型、选好典型,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激发受众的兴奋度和关注度,增强亲和力;才能使主题宣传不会是“高音喇叭”的刺耳,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入心入脑。立意接地气要求重大主题报道要反映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决策,因此在“谋篇布局”时,要把主题报道的重点和视点确立在基层,要接地气,而不能“空对空”。2016年是福州市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从福州的具体实际出发,挖掘能够体现立意的典型素材,在《福州新闻》开设专栏,重点报道福州如何围绕“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如何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反映福州通过供、求两侧结合的科学调控,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立意关注民生

新闻宣传的本质是引导社会舆论,是“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重大主题报道在谋篇布局中只有做到以服务人民为导向,才能达到最好的舆论宣传效果。立意关注民生,就要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处入题,从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上破题,在解决群众实实在在的问题上解题。立意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避免报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才能避免高高在上、说教口吻。今年福州广播电视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报道,以民生为切入点,以企业、基层的典型事件为支撑,我们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细节采访,反映党委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判断和治理思路,为我市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二、独具匠心的策划是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核心

策划就是“要有计划、有打算、运用谋略,然后综合实施运行,使之达到较好的效果”[2]。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总结到,重大主题报道能否成功的实施,关键在于媒体的策划。策划是对谋篇布局“战略”构想向具体操作的“战术”实施。没有好的整体策划,就不会有新闻内容资源的整合应用,就不会有新闻媒体载体形式的整合应用,就不会的新闻宣传传播力、影响力的整体效力。策划可以使重大主题报道时具有自身媒体的鲜明特色、独到的影响力,并使经过匠心独运策划的主题宣传报道成为精品。所以说,独具匠心的策划是主题宣传“谋篇布局”的核心。

比如2016年福州台推出“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报道,就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生态文明发展观,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策划,通过叙事、特写、评论、综述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报道福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成就、新理念、新举措、新引擎。整个主题报道策划精准、典型生动,闪烁着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美感;有高度、有深度、有典型的现实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都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在实践中,主题宣传的策划必须把握“四个要”:

(一)策划要把握时机

普通新闻报道讲时效,重大主题报道更要讲究时效。好的重大主题报道只有在好的时机编排播出,才能形成舆论焦点。因此在确定主题后,媒体要遵循新闻事件的发展规律,对重大主题报道做超前性思维判断,寻找最佳时机安排制作与播出,以期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报道中,我们把握的时机就是在福建获批全国首个生态示范区两周年之际推出一组系列报道。选择这个时机,主要是对两年来福州生态文明建设走在福建前头做个有针对性的总结,理出一些在全国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理念和案例,对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对有关信息进行集纳、研究、调研,从全局的高度,对该新闻事件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合理调整采访力量和采访重点,保证了新闻宣传的时效性,体现了主题宣传的新闻价值。

(二)策划要实事求是

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阐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4]。因此我们在策划的时候,首先在基调把握上要紧扣“实事”,即尊重事实,其次在方法运用上要紧扣“是”和“求”,即要宣传报道要遵循新闻原则和规律,要在尊重事件事实、事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趋势方向等方面做出有预见性的判断。绝不能为了策划而策划,虚张声势,只为迎合受众的需求,违背新闻规律,小题大做,推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报道,甚至炒作,制造假新闻。为了做好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报道,我们对选择采访的案例、采访的地点、采访的对象都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策划,力求推出的报道能够有影响力、有穿透力。比如,在案例选择上我们以闽清县陶瓷业的转型升级为例,在采访对象上我们选择了福州市观鸟协会的会员,等等,使得策划的执行具有可操作性。

(三)策划要讲求独家

独家是策划的最重要的元素。作为媒体,要追求独家报道,避免人云亦云。在新兴媒体发展的今天,许多新闻线索共享,很难做到从源头上独家,所以这就要求媒体在“谋篇布局”的时候,策划视角要独特、报道策略要灵活生动、报道的内容和信息量要更丰富,报道形式在当地众多媒体中要更特别,真正体现“独家见解”。比如在策划生态文明建设时,我们注意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问题,这显然是摆在政府面前“两难”的问题。要想做独家,就必须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新的报道角度和切入点,因此我们结合福州部分县市先试先行的实践,运用辩证的观点,制作了永泰县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独家报道。

(四)策划要追求创新

创新是策划的生命力。因为重大主题报道是个系统工程,所以媒体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对报道的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策划,包括标题、片头、宣传带、包装、文字等方面;对报道的形式提出要围绕内容进行更加灵活多样的策划,比如在“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报道中,为了更好的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展现福州湿地、栈道的“美”,我们在策划中对现场电话连线、记者现场评论、主持人旁白、采访对象同期声应用等都作了要求,以多样性的传播元素力求实现报道更具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更好地为立意服务。我们抛弃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模式,画外音少、同期声多,少用主持人解说,用典型音响、典型画面刻画细节,讲述现场真实的图景等,既强化报道的情感张力和现场感受,又体现了传统主流媒体主动求变、求新的创新姿态。

三、多样化的组合报道方式是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

要想使重大主题报道能够成为一个时期的舆论中心,媒体主题宣传在“谋篇布局”的过程中,要根据主题立意和策划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组合报道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宽领域的报道,深刻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从而实现主题报道广度与深度的结合,真正做到以报道手段的多样性为立意、策划的“灵魂”“核心”服务。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采取什么样的组合报道方式,取决于媒体对新闻事件深刻内涵的理解,越是题材重大的主题报道,所采取的组合报道方式也更为灵活、多样。因此,多样化的组合报道方式是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操作层面的具体要求,是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福州广播电视台2016年策划的“新区建设”系列主题报道,就采取了系列式、递进式、延伸式等多样化的组合报道方式,这些组合报道方式推出让受众更清晰、透彻地了解和掌握报道的主题,效果明显,也使受众能够透过现象寻求本源,从而更加有效地引导群众多从大局看问题,真正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场”的功能。

(一)系列式组合报道

系列式组合报道在主题宣传的“谋篇布局”中,着重解决的是报道角度问题。从报道角度出发,就是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它的组合模式为“一点多面”,“点”即重大主题报道的立意,“面”即系列式组合报道的角度。作为重大主题报道,它的报道角度选项具有多面性,这就为媒体围绕新闻事件的本质、受众、以及媒体的属性精心选择角度进行“谋篇布局”提供了可能。2016年,福州市委提出了“福州新区建设年”设想,福州台围绕“新区建设”这一主题,从“新目标”(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新福州)、“新格局”(四区交汇叠加)、“新成效”(福州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一周年)、“新引擎”(关于推进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思考)四个报道角度精心谋划组合。该组合报道多角度切入主题,避免了时政报道的枯燥、单调,更加迎合受众的需求,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递进式组合报道

递进式组合报道在主题宣传的“谋篇布局”中,着重解决的是报道深度的问题。集纳有关新闻事件纵向方面的信息,由事件的表象入手,层层递进、深入,揭示事件本质,报道才有深度。递进式组合报道模式“由浅入深”,针对新闻事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小见大、环环相扣。比如在新区建设主题报道中,福州台为了做足“新目标”主题报道,推出了“实力篇”、“活力篇”、“魅力篇”三组组合报道,从福州的硬实力,到软实力,到体制、机制,深层次、宽领域展示福州建设新区的信心和决心。三组组合报道中,围绕“新目标”摆事实,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及采访对象,由表及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层层递进,对福州新区建设新目标展开深度解读。该组合报道主题深刻、有很强的典型性、思想性,为福州新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延伸式组合报道

延伸式组合报道在主题宣传的“谋篇布局”中,着重解决的是报道广度的问题。从报道的广度出发,就是要求媒体在“谋篇布局”的时候,要触类旁通,将报道的触角延伸到其他相关的领域及可以触达的关联新闻事件。延伸式组合模式为“由此及彼”,通过对新闻事件横向信息的组合、对比,从而实现新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引导受众从宏观和微观来看待事物发展变化,构成了延伸式组合报道的广度。在新区建设主题报道中,福州台为了做好“新格局”主题报道,立足新区建设,辐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从“四区叠加”的战略高度,抒写新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福州台通过深入福清市、长乐市、马尾区和仓山区等福州新区核心区一线采访,推出了“福清引领新区发展”、“魅力仓山谋突破”等组合报道,全面展现福州在新区建设中的火热场景和良好态势。

综上所述,媒体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对重大主题报道“谋篇布局”的研究,就能让重大主题报道的立意、策划、组合报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报道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从而“实现新闻资源配置利用的最优化,以产生最佳的传播效果”。[5]

参考文献

[1]宋兆宽.新闻采写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吴灿.策划学[M].北京:中国人大学出版社,2004.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 篇5

一、本地突发事件报道抢抓“第一时间”

对于发生在当地的重大突发事件, 本地媒体拥有在“第一时间”亲历“第一现场”的优势, 应通过“同步策划”, 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发布真实信息, 并通过对报道的动态平衡, 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及时发布真实信息, 满足受众知情权。同所有新闻报道一样,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首要任务是传递信息, 对于所传信息需要满足两个重要前提:及时和真实。重大突发事件因其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而牵动着受众的好奇心,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是媒体在报道中赢得主动权、博得好印象的第一步;同时, 基于“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的价值认识, 媒体即便再抢时间, 所发布的信息也必须是经过核准的、真实可靠的。2011年9月19日, 重庆合川发生特大洪水。18日夜晚10时许, 当地机关报《合川日报》了解到涨水信息, 这时, 第二天报纸的大样已经签定。报社果断决定:紧急调版, 撤下当日头条 (该地举行的全国性节会活动报道) , 换成最新汛情、雨情和防汛备战准备情况等。当晚, 报社联系到长江上游水文预报中心, 从“第一信源”获得权威、准确的一手资料。第二天《合川日报》头条醒目的汛情报道, 为群众安全转移、全力投入抗洪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条件。

据实完善策划方案, 实现报道立体化。重大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不可控性, 事态的发展往往瞬息万变, 既定策划方案的价值可能随着外部条件和时间推移而改变, 媒体需要对事件进程进行动态追踪, 并实时修正报道方案, 实现信息传播的动态平衡。同时, 应充分发挥“同步策划”的功效, 对事件核心信息做多层次报道, 对事件涉及方面做全方位报道, 对事件外围情况做扫描式报道, 让事件轮廓更加清晰, 让报道内容更加立体, 使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在“有速度”的同时“显深度”。

二、外埠突发事件报道抢滩“第一落点”

对于发生在外埠的重大突发事件, 地方媒体因空间距离和综合实力等缘由, 在时效性和原创性上往往不占优势, 应通过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以落地化增强贴近性, 做出地域特色, 吸引当地受众。

融入本地元素, 增强外埠新闻的贴近性。与中央级媒体的全景式报道和事发地媒体的贴近性报道不同, 非事发地媒体面对外埠重大突发事件时, 常常采用“复制+粘贴”操作模式, 即编发千遍一律的通稿, 这种“二手信息”常常不被受众理睬。这时, 通过策划巧妙融入本地元素, 扬长避短地发挥地域符号优势, 是非事发地媒体在报道中增强贴近性、实现原创性的重要有效手段。2012年4月曝出的“毒胶囊”事件,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合川日报》除转发新华社关于事件进展的追踪报道外, 更从合川百姓的关注点出发, 策划推出了《市民可放心, 合川未见“毒胶囊”》等贴着“合川标签”的报道。

深挖本土资源, 做出同题新闻的独家稿。外埠突发事件实现本土落地不仅是“贴上标签”, 更为深入的做法是挖掘与之相关的本地新闻资源“做成独家”。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期间, 《合川日报》了解到当地大学有几名来自玉树结古镇的学生, 其中一位名叫普措来周的藏族学生恰好在地震前五天回到家, 与学校失去了联系。《合川日报》随即启动策划报道, 设置“寻找灾区学生”报道议程, 连续推出了《普措来周, 你在哪里?》、《本报记者昨日联系上远在西宁的普措来周———他在医院为灾区伤员当“翻译”》、《参与救援21天后, 普措来周昨回合川》等系列报道, 让当地读者读到在地缘和心理上更为接近的独家新闻。

三、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抢占“第一话语”

重大突发事件所涉内容常具有敏感性、破坏性, 各种揣测也伴随着爆炸性消息而来, 其中不乏谣言。媒体应抢占“第一话语”, 通过及时、权威的发布, 在流言蜚语侵蚀受众之前, 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迅速“发声”, 占据舆论引导主动权。重大突发事件舆论的形成与事件本身一样, 迅速、突变, 甚至猝不及防;尤其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媒介多元传播环境日渐形成的今天, 突发事件舆论呈“病毒式”、“爆炸式”的传播模式。传播学中的“首因效应”认为, 当受众面对两种冲突的信息时, 两种信息的呈现顺序会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基于此, 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要迅速发出有利于主流舆论的声音, 使媒体所代表的党委政府的声音成为留在受众脑海中的“第一印象”, 保持持久、坚固的“主效应”。2009年10月, 坊间传闻一群用毒针刺人的不法分子流窜至合川, 一时引得人心惶惶。《合川日报》迅速组织辟谣文章, 邀请时任公安局长就事件的真实情况、应对措施和传播谣言的惩罚等详细回应, 及时粉碎谣言。

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 篇6

2011年是新疆喀什经济特区建设正式启动的第一年, 这是新疆尤其是喀什地区的头等大事, 对喀什地区唯一的党委机关报———《喀什日报》来说, 也是其进行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需传播的重大事件信息量之大、密度之高、跨度之长, 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喀什日报》审时度势, 不失时机地开设了《特区周刊》, 大张旗鼓地宣传特区建设给喀什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引导舆论导向上作了有益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围绕大局, 明确定位, 彰显主流媒体的责任性

2010年5月, 喀什被批准为国家在新疆乃至西部地区正式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这为喀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喀什日报社上下协同, 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报道工作。但近一年的传播效果显示, 没有能够将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到位。于是在2011年3月, 喀什日报社围绕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喀什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 反复研究各大党报重大事件报道的办报经验, 受到党报借专刊先天优势以提升影响力的启示, 决定开辟一个新的专刊作为新闻版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以便更好地发挥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领军示范作用。

专刊是报纸上用文章形式 (一般不用文学体裁和消息体裁) 深入阐释新闻事件、阐发理论见解、介绍各种知识和实用信息的固定版面, 定期出版, 一般有刊名。[1]《喀什日报》为将全国瞩目的“特区建设”这一主题报道工作做好, 更好地履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报社成立专刊部, 为新开辟的主题性专刊命名为《特区周刊》, 办报宗旨与正刊保持一致, 坚持“党报姓党, 党报为民”的原则, 将专刊明确定位为“记录喀什特区建设的历史变迁”。结合以往的报道经验, 制订了详细的报道方案, 整合原有分散在日常版面中的相关专栏, 在《喀什日报》B叠中用8版分专栏宣传报道, 每周一期, 逢周三出刊。有时视稿件情况, 略作调整。主要内容是回顾喀什特区建设一周来发生的热点问题、重大新闻, 并进行深入解说, 使读者获得需求的信息和资料。正如2011年3月18日《特区周刊》发刊词中所说:“作为时代的瞭望者和历史忠实的记录者, 我们对于喀什的发展、腾飞, 特别是特区的建立, 应责无旁贷地记载、宣传、彰显。通过这样一个平台,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更加宣传喀什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 为喀什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突出重点, 专栏呈现, 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喀什特区建设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重大报道, 不同于一般信息的传播, 不能简单地将零散稿件堆砌在一起。为使新闻资源能得到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在稿件的配合方面, 《特区周刊》编辑按照党和中央对喀什的定位, 充分挖掘新闻资源中的政策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 由于这些新闻资源的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在版面编辑时尝试围绕“特区建设”这个主题, 对新闻资源的内容找出其关联性, 有重点、多角度、多层次地将大主题分解。按内容不同, 主要采用专一型专栏, 辅之以综合型专栏的设置方式。

(一) 主题单一, 目标集中, 发挥专一型专栏的优势

专一型专栏即专一地刊登某一方面的内容。《特区周刊》发挥专刊专门化的优势, 便于读者阅读。一版为《特区要闻》, 反映喀什特区发展的动态。如2011年8月31日《喀什特区迸发建设热潮5年援助资金达250亿》将报道重心落脚在本地的建设性力量上, 把它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因。二版为《援疆天地》。喀什特区建设离不开国家和对口援喀什省市的大力支持。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也在稳步推进。《特区周刊》二版《援疆天地》的重点是反映此次援喀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不仅仅停留在资金支援方面, 而是采取了“立体援喀”的模式:1.“产业援喀”模式。如5月25日《广州市加大对疏附县产业援建力度40余家企业落地签下30亿元大单》, 突出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尽快形成产业集聚, 注重培育喀什特区的自我发展能力。2.“科技援喀”模式。如10月2日《让科技助推喀什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等报道反映援喀不仅在资金项目上“授之以鱼”, 还在科技教育上“授之以渔”。3.“干部人才援喀”模式。如4月15日《山东人才援疆率先打出永久牌》, 为当地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用性人才, 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宣传定位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除新闻版外, 必须要有正确而鲜明的理论观点作支撑, 理论文章是主题性专刊的主角。《特区周刊》三版主要有《观点》和《观察思考》专栏, 每期只刊登一篇本报首席记者、评论员和当地专家学者撰写的特区发展的好建议和好点子的理论文章。如10月26日《西部大喀什

中国新特区》, 从三个层面对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进行政策解读。虽然理论文章可能只代表一家之言, 但可以发挥其新闻版表达意见、引导舆论的延伸功能, 可以为读者提供思考和启示。

(二) 组合要素, 丰富形式, 增加综合型专栏的强势

在党报新闻改革中, 在坚持党性原则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 必须强化主形式———新闻, 重视多样性———专刊, 加重新闻, 搞活专刊, 做到新闻版与专刊的统一, 丰富多彩, 图文并茂。[2]由于特区建设涉及的新闻资源丰富, 《特区周刊》编辑采用评论、背景资料和图片等稿件配合方式, 以始终锁住新闻焦点。如5月6日二版《要闻》刊发新闻稿《那是拔节的声音———喀什中亚南亚工业园区新入园企业奠基仪式侧记》, 配发编前语和本报评论员文章《凝聚力量打响科学跨越开局战》, 评论这一奠基仪式是喀什经济特区中心区掀起大建设高潮的重要标志。《特区周刊》的四、五版《纵览》、《深圳往事》和《遥望浦江》等专栏主要采用配背景资料的方式。如11月2日六版《深圳往事》转载两篇《深圳特区报》新闻稿, 借用纵向背景资料, 介绍深圳建设的宝贵经验。《特区周刊》通过纵向和横向资料交互配合的方式, 使读者获得了相关的全面而深入的知识, 也对喀什特区的发展充满关注和自信。

无论是专一型还是综合型专栏, 都离不开图片的配合, 这也是读图时代的必然要求。《特区周刊》按照头版视窗化、图文一体化、编辑模块化的版式编辑理念, 追求疏朗大气、简约美观的设计风格。

专一型专栏配发的图片一般为一幅大图片, 包括新闻照片和电脑设计的规划图, 用文图配合的方式可将实与虚很好地结合起来, 为当地及其他国内读者直观地展示特区现状及发展远景, 更好地记录喀什的历史变迁。

立足当地, 寻求共鸣, 体现主流媒体的贴近性

“记录喀什特区建设的历史变迁”是《特区周刊》定位的概括, 也是广告语, 意味着地域性和原创性。要想将喀什特区建设报道好, 就应关注读者关注的问题, 寻求共鸣, 基于此, 《特区周刊》把报道重点放在特区建设和老百姓的生活变化的关系上。

(一) 选择本土视角, 做强民生建设新闻

2011年是喀什“民生建设年”。《特区周刊》为落实“民生优先、群众第一”的工作原则, 围绕特区安居富民、提升教育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中心工作进行及时报道。

“老城区改造”是喀什最大的民生。2011年4月22日, 《旅游》版刊发通讯《走进老城的春天》, 全方位介绍喀什老城区改造的重要作用, 用改造后的居民真实生活抨击国内外别有用心媒体的不实之辞和险恶用心, 改造后的老城区更能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他们的生计和发展。7月6日一版的《山东共青团援疆工作集中行动在我区启动》报道了山东团省委向对口四县团委捐献专项经费, 以及捐建一所希望小学的事迹。

打破以往刻板的、程式化的版面编排和新闻写作方式方法, 用生动活泼的版面语言和文字讲述新闻故事。6月8日四版刊发新闻纪实《改善民生的新突破———喀什市夏马勒巴格镇加快城市化建设纪实》, 图文配合, 用纪实的写法介绍了该镇紧扣农民“进城、上楼、就业”三个主题, 以推行户籍改革为抓手, 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就业安置的具体措施, 让农民从思想上、生活上快速融入城市, 可作为典型经验推广。

通过《特区周刊》的大量宣传报道, 使当地受众了解到经过近一年的特区建设工作, 大笔“真金白银”的援助使得喀什地区的民生改善成效显著, 向社会承诺的79项重点民生工程如期完成;开工新建安居富民房8万套, 新建保障性住房7.2万套, 喀什市老城区改造进展顺利, 完成6995户改造任务;2009年底以前未就业的1.6万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 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等。越织越密的民生大网温暖着老百姓的心田。

(二) 紧扣地方特色, 做亮文化旅游新闻

对于生活在喀什地区的人们来说, 民族文化不但是维系和谐的桥梁和纽带, 也是各族群众的共同精神财富。“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9月12日四版《专题》刊发通讯《帕哈太里克戈壁江南写辉煌———写在毛主席给帕哈太里克乡回信59周年》:喀什城郊克孜河畔的帕哈太里克是久负盛名的“红色稻乡”, 这个乡的农民先后给两代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和江泽民写信, 并两次得到回信, 成为全乡的殊荣, 也成为当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并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7月20日四、五版《专题》跨版刊发《照亮心灵的灯点燃信念的火———喀什市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侧记》, 图文一体介绍了为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 当地政府和宣传部门举办了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宣讲报告会、歌咏比赛等以红色为主题的精彩文化活动。

喀什地区是维吾尔族的发祥地, 也是维吾尔族特色和民俗风情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是新疆第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独特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特区建设的重要内容。5月25日六版《观点》刊发理论文章《打造喀什旅游文化新坐标》对喀什旅游文化建设提出专业的发展策略和建议。11月30日《旅游》版《达瓦昆沙漠寻梦记》用记游方式记录了记者亲身体验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古城———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风景旅游区的感受。

结语

在进行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过程中, 《喀什日报》充分发挥《特区周刊》的内容、功能延伸优势和“磁石”效应, 不仅延伸了新闻内容, 扩大了传播范围、拓展了传播空间、提升了传播效果, 同时也走向市场, 创造了经济效益, 增强了党报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摘要: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 报纸在扩版时, 纷纷开辟出不同类型的专刊作为新闻版的延伸。本文主要论述《喀什日报》为做好特区建设的宣传报道, 尝试开辟新的主题型专刊——《特区周刊》, 力求在新闻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 以发挥党报在重大主题报道宣传工作中的领军作用。

关键词:党报专刊,《特区周刊》,专刊,重大主题报道,新闻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兴东.报纸编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 篇7

一、什么是新闻策划

随着国内新闻的持续发展, 国内学者对“新闻策划”的认识逐步加深。尽管目前对于“新闻策划”的定义依旧众说纷纭, 但它的存在已经成事实。本文采用赵振宇的定义: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的主体, 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围绕一定的目标, 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着眼现实, 发掘已知, 预测未来, 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二、《新京报》对“8·12”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的报道概述

(一) 报道概况

天津港危化品爆炸发生于2015年8月12日晚11时30分许, 以常态来说, 纸媒在此刻已经完成了第二日报纸的排版, 但 《新京报》连夜更改报纸头版, 于第二日刊发头版头条, 报道了这一事故。从13日到20日, 连续8天的报纸头版都有天津港爆炸的相关消息。从14日至19日, 《新京报》每天以9~12不等的版面报道此次事故。20日之后, 报道数量有所下降, 但涉及遇难人数或事故调查的消息, 依旧会置于报纸头版。据不完全统计, 从8月13日至今, 《新京报》对天津港爆炸事故的相关报道共105篇, 其中社论4篇, 来论 (包括来信、评论) 9篇。

(二) 报道内容概述

任何一个突发性的事件对于媒体而言都是一场“战争”。 尽管事件是“突然的”, 但媒体的报道活动通常是“持久战”。 媒体报道突发性事件时, 往往会根据事件的进展采取不同的报道策略。笔者将把“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分为三个阶段, 来看《新京报》在事件不同阶段的报道内容。

1. 事故初期 (13日~14日) 。在爆炸刚刚发生的48小时里, 《新京报》将报道的重点放在呈现灾难与救援上。此外, 站在更为宏观与客观的角度看待此次事故。报纸上, 无论是头版还是多达6个版面的“封面报道”, 都刊发了多幅爆炸现场的图片, 包括爆炸后的受损情况与救援现场。由于伤亡情况最严重的集中于救援消防官兵, 因此报道重点也集中在消防官兵身上。《新京报》14日用一个版面的“封面报道”刊发了“火场逆行者”的报道。同时, 其14日刊发的社论、时评、专栏都预测到爆炸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 给予读者客观的报道。

2. 事故中期 (15日~19日) 。随着救援的深入, 现场原貌逐渐呈现在公众面前, 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于危化品的担忧。 这一阶段, 救援与伤亡仍然是新闻报道的重点, 但公众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与事故调查也提上了日程。这一阶段, 《新京报》 依旧重视救援与伤亡的报道, 头版仍多为遇难者、消防救援的相关消息。同时, 关于“氰化物存放”、“氰化物混乱管理”、对涉事公司“瑞海国际”的质疑、事故调查组等报道也逐渐增多。这一时期, 《新京报》依旧保持了宏观的视角, 刊发的评论多从城市建设、制度流程、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 并于16日在B版上刊发了“国外如何管理危化品”的报道, 在集中救援报道的同时保持了新闻的客观性。另有舆论热点的新闻报道, 如“利用天津港爆炸诈捐者”的新闻在报上也有呈现。

3. 事故后期 (20日至今) 。事故发展到后期, 救援、伤亡、 质疑、调查都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从20日开始, 《新京报》对事故的报道数量逐步下降, 报道的重点回归到最初的“遇难者”, 但并未放弃对事故原因的追踪, 大量涉及事故调查的信息依旧被放在非常重要的版面位置, 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环境安全问题也一直保持关注。同时, 《新京报》报道了事故后的重建工作, 包括爆炸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恢复、 政府对爆炸中受损房屋的查勘等。目前最新一条关于天津港爆炸的相关消息是“利用天津爆炸网上骗捐, 90后女生获刑3年”。

(三) 新京报的报道特征概述

作为一家大型综合性的日报, 《新京报》将传统党报高级、严肃的风格与人文关怀融合在了一起。在对“天津港”爆炸的报道中, 除了部分采用新华通讯社的稿件, 大多数由新京报记者自行采写。由新京报记者采写的报道有非常明确的风格, 多篇对消防员的消息与通讯都非常注重写作的故事性, 使用较多对话、内心独白、人物叙述, 语言风格比起新闻报道更像是一则短篇小说, 文中没有高调的赞扬, 而是将对消防员的敬佩融入了字里行间, 让读者读后自然从心底升起对消防员的敬重。相关报道有“火场逆行者”“不求你有好大作为, 只想你回来”“答应给女儿辅导作业”“战斗之迹, 生命之痕”等。 类似的手法同样用在对事故受损现场的报道中, 如“滨海伤痕”“回不去的家”等。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力求煽情, 置于头版的消息写作更偏向“平铺直叙”, 涉及法律层面的如事故调查、受损补偿等报道也更为平白。

新京报刊发大量的社论、来论、来信、专家“专栏”等, 解读事故原因, 提醒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关注事故中的伤亡等, 内容非常全面, 以不同的视角和口吻向读者多维地传达事故的相关消息。

(四) 小结

总体而言, 《新京报》对“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的报道经历了“震惊—难过—感动—追责—后续”的过程, 以“人情味”为切入点, 以人物报道为主要内容, 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又不失人文关怀, 整个报道呈现的是“灾难中存续希望”的状态。经过了前期感性文字的铺垫, 后期官方对事故的追责类报道也更显说服力。至此, 《新京报》完成了对整个事故的全面报道。

三、《新京报》对“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的报道对国内重大责任事故类报道的启示

(一) 全方位、及时报道

在互联网时代下, 想要掩盖一场已经发生的灾难不太可能。尤其是非自然的灾难, 更容易引发公众的关注。在重大事故发生时, 第一时间将它报道出来是所有媒体必须坚持的原则。媒体对“事故灾难”要有全局的认知, 报道的视角应放眼救援、事故原因、问责、事故引发的次生灾害等各方面。消息、 通讯、专栏、评论都是媒体能够采用的方式, 要做有意义的报道。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官方发布, 也要有学者、专家, 还可以是普通民众。多视角、多思维的新闻报道, 才能更为读者 (用户) 所接受。

(二) 寻找合适的新闻报道角度

事故类灾难的发生往往出乎公众意料, 且公众必会对事故保持高度的关注。新闻媒体在报道时要考虑到展示新闻事实后可能引发的公众反馈, 尽量避免由媒体报道引发的不合理的“群情激愤”。于事故而言, 不可避免的是事故罹难者或受害者的报道, 媒体从这样的角度入手时, 要平衡受害者心理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 做有人情味的客观报道。在做灾难报道时, 尤其要斟字酌句, 避免过多情绪化的用词, 即使是人物特写或通讯, 也不可脱离“新闻客观性”的基本原则。

(三) 抓住舆论热点

一场事故灾难往往会滋生一波舆论。舆论中有些是对事故的关切, 还有不少是谣言。媒体在做事故类灾难报道时, 要及时跟进舆论进展, 回应公众的关注点, 辟谣不实的言论。舆论热点的选择要有原则:一是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二是与事故相关;三是对推动公共事务发展。抓住舆论热点, 一方面可以为媒体的下一步报道提供指导, 另一方面也是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四) 持续关注

事故灾难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被其他更新鲜的事冲出公众视野, 但它不应该走出媒体的视野。对于事故灾难, 媒体应持续报道, 这是媒体社会责任强有力的证明。从长远的角度看, 媒体对事故灾难的持续报道有助于媒体公信力的建立, 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公共话语领域的构建。

(五) 可以适当主观感性, 但不能失掉客观理性

灾难的严重后果就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 媒体在报道事故灾难时, 要将人文关怀贯穿始终。事故灾难中多数会有受害者, 因此媒体的报道不能“冷冰冰”, 要使用更温和、更感性的描述。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受害者的痛苦情绪, 也不会使新闻报道失去感染力。但要注意, 不能忘却媒体的客观理性。理性并不等同于冷漠, 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公共事务表达关切。媒体在进行感性报道的同时, 要以不失去客观公正为前提。感性与理性是可以结合的。

四、结语

事故灾难发生时已经造成了一次伤害, 而不尽职的媒体刊发的报道很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因此, 规划事故灾难的报道策略在当代中国是十分必要的。规划好报道的方向, 选择好报道的角度, 媒体才能在面对突发报道时做到心中有数。 呈现事实是必要的, 但新闻媒体也要充分考虑报道后可能引发的舆情, 这是媒体应当承担的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

摘要:本文以《新京报》对“8·12”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的报道为切入点, 浅要分析国内重大事故的报道策划, 以期为事故类灾难的报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京报》,天津港爆炸,新闻策划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346-349

[2]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7-8.

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 篇8

一、以“幸福中国”“美丽中国”“强盛中国”“领航中国”四个关键词切入, 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 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十八大报告内涵非常丰富——报告的主题是什么?主线是什么?工作总基调是什么?什么是五位一体总布局?总任务是什么?收入倍增有什么意义?美丽中国是啥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牢牢把握哪些基本要求?尽管在大会期间, 诸如“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倍增”等很多新词被媒体和老百姓热议, 报告中很多内容已经被广泛解读,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这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应该不会有太多太深刻的认识, 所以, 让老百姓对十八大精神知道得更多、了解得更详细, 是党报应尽之责。如何宣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重庆日报》经过研究后决定:以“幸福中国”、“美丽中国”、“强盛中国”、“领航中国”四个关键词切入, 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将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以民生解读的方式, 用群众自己的语言、百姓身边的故事, 生动活泼地开展宣传。

2012年11月12日, 《重庆日报》第四版推出“党的十八大专题报道”《重庆百姓热议幸福中国》, 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刊发了十条市民从自身角度谈对“幸福中国”的理解和憧憬, 内容包括医疗、教育、收入、就业、社保等多方面。

该版见报当天就得到中宣部副部长、十八大新闻发言人蔡名照的高度赞扬, 称“重庆日报11月12日第四版‘党的十八大专题报道’《重庆百姓热议幸福中国》做得好”。时任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徐海荣专门在该版上做出批示:“此版主题鲜明, 贴近群众, 报道鲜活, 富有针对性和感染力。望再接再厉, 扎实做好十八大的宣传报道。”

随即, 重庆日报又连续推出了三个专题——“重庆市民眼中的美丽中国”, 主题体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重庆各界热议强盛中国”, 主题体现十八大报告指出的“确保到2020年,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内容;“领航中国——重庆党员畅谈党的建设”, 则体现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容。

四个专题版刊出后, 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新华网、人民网等众多主流新闻网站纷纷予以转载, 为十八大精神的宣传开了一个好头。

借着良好的宣传效果和势头, 《重庆日报》又推出专栏“我学十八大”, 连续十几天刊发重庆各界群众, 结合自身工作生活特点, 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体会,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该组报道也获得第十六届 (2012年度) 重庆新闻奖特别奖。

二、以个人梦想的小切口, 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大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一重要论述后, 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中国梦”成为热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近现代以来无数杰出的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精魂所依, 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作为党报, 《重庆日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 结合重庆实际, 精心策划、组织了关于“中国梦”的大型系列宣传报道, 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

重庆日报编委会多次召开选题会, 集思广益, 达成共识。围绕“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策划了三大主题“让梦想照进现实——中国梦的民生解读”“奋斗梦、报国梦——精英们的中国梦”“富民兴渝、梦的飞跃——从重庆直辖16年发展看中国梦”。分别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历程、社会精英的个人发展与报国理想、城市发展与祖国富强三个角度来解读中国梦, 将系列报道做成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3个系列。

从2013年4月17日开始, 《重庆日报》在全国新闻界发出“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的倡议书的同时, 推出第一系列《让梦想照进现实——中国梦的民生解读》, 以每天2~4个版的规模, 连续推出《让梦想照进现实——中国梦的民生解读》大型系列专题报道, 以民生的视角, 解析“中国梦”的宏大叙事;以个人梦想的小切口, 展示民族复兴的大命题。

该系列报道将主人翁锁定在普通老百姓, 选取最基层的典型人物。例如, 大学生村官、援外志愿者、家庭农场主、鲜花装置设计师、库区移民、自由艺术家等等。在表现手法上, 以故事化的手法, 重点讲述他们“逐梦”路上的坚守与坚持。编委会希望通过这一组报道, 突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一正能量主题。

报道推出后, 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 许多读者反映, 他们被报道中人物所体现出的坚定理想信念、不屈的拼搏精神所感动, 也对《重庆日报》以民生视角报道重大主题这一做法给予了热情的回应。

在这次大型系列报道中, 《重庆日报》还采用现代传播手段, 报纸与网站、微博、论坛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 实现立体式的宣传, 收效明显。配合这组报道, 重庆日报官方网站推出专题新闻, 很快, 通过重庆日报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大渝网论坛、重庆3G门户网等纷纷转载, 引起网友热议。

该组报道通过重报日报网、重报官方微博的影响力, 引来数万网友关注, 并得到微博达人转发。来自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海南等地的上千名网友, “围观”重庆日报网的相关报道和重庆日报官方微博, 新华网、人民网、理论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环球网、中华网、搜狐网等数十家主流网站在显著位置予以转载推荐。

该组报道得到中宣部新闻局的赞扬, 并以《重庆日报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报道“中国梦”》为题, 在第126期《新闻阅评》上予以专题推荐, 认为:“《重庆日报》关于‘中国梦’的系列报道重策划、有章法, 从已发表的文章看, 效果比较好……这也说明, 宣传大道理, 既要有系统的理论阐述, 也要有真实可信的小故事。故事讲好了, 宣传的作用也达到了。”

三、“市民看两会, ‘马上有话说’”, 把民声民意带到全国两会上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 《重庆日报》从3月6日起在要闻版开设反映全国两会精神的大型栏目《市民看两会·马上有话说——我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读出了什么》, 围绕学报告、树信心、提振精气神之要义, 以平民的角度、平实的叙事、平和的色彩, 多层次、多角度反映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学习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所思所感,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做好两会报道, 重庆日报总编辑张小良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两会报道策划思路, 即:既要上情下达, 又要下情上传, 形成互动;既要有广泛性, 又要有个体性;既要落地快, 又要内容实。于是, 从2月下旬开始, 专门安排记者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 摸清民众对全国两会的真实想法。其结果是, 广大民众对今年两会的期望很高, 对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期望很高, 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 都想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他们所需的明确答案, 从而吃下“定心丸”。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从社会调查中收集到的几十条信息进行梳理、归类, 并据此确定采访对象, 对栏目的及时推出做到了心中有数。

3月5日, 人大会议开幕, 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3月6日, 《重庆日报》以一个整版的规模, 推出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重庆代表和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的稿件。根据他们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 议的是事关全局、大局的“国是”, 报道选择的主线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完善金融风险的监督机制”, 以及医改、自贸区、简政放权等较“宏观”的大事。3月7日之后, 报道则把重点放在基层, 放在个体, 放在“个人自身感受”上, 报道的对象有乡镇、街道干部、公务员、专家学者、医务工作者、教师、民企老板、大学应届毕业生等, 这种既有宏观论述, 又有微观思考;既有面上反应, 又有点上叙事;既有两会快递, 又有重庆基层声音的表达方式, 获得了重庆市委宣传部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称赞这是一种“创新”, “是一大进步”。

不写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应景稿”, 不发无关痛痒、空话套话连篇的“表态稿”, 把重点放在“个人”, 放在“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最想知道的答案、最深切的感受上。按照编委会定下的这一要求, 记者深入农村、街道、企业、机关, 面对面交流、谈心, 写出了一批比较鲜活的“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的稿件。

这一栏目的系列报道, 上下联通, 有点有面, 使“两会”精神落地快, 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 3月11日被中宣部新闻局《“两会”新闻阅评》点名表扬, 被认为“打通了会内会外两个舆论场”。同时, 这一创新做法, 被新华网、中国新闻出版网等推介。

四、几点启示

(一) 重大主题报道的民生解读是“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面向基层, 服务群众”的有效方式

党报姓党, 传达宣传好党的大政方针是其肩负的责任。在当今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现实情况下, 如何“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 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作用,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是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面对的严峻考验和必解的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其实, 这四大危险同样在党报身上或多或少存在。单就脱离群众而言, 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式的宣传报道, 早已被读者所不能接受。为此, 把重大主题报道通过百姓视角来报道, 把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通过民生解读的方式传递给群众, 不失为拉近党报与普通读者之间距离的有效方式之一, 不失为落实“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面向基层, 服务群众”要求的有效方式之一。《重庆日报》以上三个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证明, 党的政策、党的主张, 都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 只要我们按新闻传播规律, 将两者结合起来, 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 重大主题报道的民生解读, 是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有效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路径和方式方法, 解决居高临下、空洞说教, 生动不够、鲜活不足以及模式化、套路化的问题, 克服有些宣传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 使我们的理论阐释在群众那里入脑入心, 新闻报道在群众那里爱听爱看, 教育活动在群众那里认可认同, 更好地吸引群众, 把凝聚力量的任务落到实处。

这些年来, 《重庆日报》在重大主题报道宣传上, 始终坚持结合“走转改”, 通过“总编台长走基层”等制度, 带动采编人员走出高楼大厦、跳出文山会海, 走到城乡基层、贴近人民群众, 把握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真情实感、火热实践, 写出更多生动鲜活、情感饱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佳作。

在转变话语体系方面, 则要求记者学会用群众听得懂、口语化的语言文本, 学会用讲故事的方法, 让我们的重大主题报道增强可读性、贴近性、影响力、感染力, 体现群众意愿, 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 愿意听、听得进。

“与人说话, 唯有亲切才能感人。”重庆日报总编辑张小良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首场记者会上, 以口语化的‘就职演说’, 平和、亲和的态度, 朴实清新的文风和作风, 使人眼前一亮。我们要宣传好党的大政方针政策, 首先要学习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文风。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党的主张和党的政策, 才能让群众感兴趣, 才能让党的主张和党的政策与群众连上心搭上脉, 真正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 进行良好互动, 激发群众乐学爱学、善学会学、学深学透。”

《重庆日报》近年来在十八大、中国梦、全国两会等重大主题宣传中, 把每一次报道都作为“走转改”的一次实践活动, 要求记者深入社会底层采访普通群众, 反映百姓心声;要求写千字文, 讲故事, 多用群众语言;稿件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文风朴实, 文字短小, 可读性强。几次实践, 有效促进了“走转改”活动的深入推进, 记者采写回了一大批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

(三) 重大主题报道的民生解读操作手法

结合《重庆日报》近年来的具体实践, 笔者认为搞好重大主题报道宣传的民生解读,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吃透精神, 用百姓视角选择报道题材。吃透精神, 选准题材, 是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民生解读工作的前提。在具体确定选题前, 编辑部的采编人员要先把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学深吃透, 可以选请相关专家、官员、政策起草者等介绍文件的出台背景、目的、目标等, 然后再以百姓视角, 把所要报道的重大主题与百姓的意愿、要求和呼声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让报道接上地气, 带着感情, 增强传播效果。

二是深入贴近, 让群众成为新闻故事的主角。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百姓视角强化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自己人效应”。这些人物, 这些故事, 听起来入耳, 看起来亲切, 就像是街坊邻居的闲聊, 自然愿意看。就如《重庆日报》十八大报道中“幸福中国”选题一样, 个体群众谈自己的就业愿望, 对老有所养的期盼等等一样, 他背后的那一个群众, 其实都有着大致相当的愿景。而群众的愿望,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能找到相关的字句, 老百姓自然就会对十八大给予更多的关注, 也会自觉地去学习大会的精神。

上一篇:公共安全保卫下一篇:酶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