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与复习

2024-05-24

预习与复习(精选12篇)

篇1:预习与复习

一、谈话引入

1、教师:新学期,新的一轮学习又将开始。古人常说:“温故而知新”。老师想请大家回忆一下,过去的时间里你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适时点拨鼓励)

2、师:大家说得真好。这些好习惯就像一块块基石,基石越多越稳,你人生的大厦就会建得越高越牢。今天,我们又将为这大厦再增添一块新的基石,那就是——自主预习复习。

二、说说预习要求

1、师: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去预习呢?请大家把书打开,看第一幅图。(指名读图内教师板书)

2、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听一听与这位同学的有什么不同?(强调“自读”、“自学”两词,故意读得重一点。学生马上能回答:自读、自学读得很突出。)

3、师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吗?开动你们的小脑瓜想一想。(生思索讨论后回答:老师是想告诉我们:预习要自己去读,自己去学)

三、夸夸图上的同学

1、师:(出示1、2、3页挂图)图上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已学会了预习。瞧,他们预习得多认真啊!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图,夸夸这些图上的同学。

2、(生仔细观察图画,讨论后举手发言)

生1:我来夸第一页第二幅图上的小朋友,他们全班正在认真地自读课文。每一个小朋友都是那么地投入。

生2:我夸这幅(指着交流图),这些同学还分组交流自己的预习呢。我想他们一定谈得很热烈。

生3:我要夸夸这位女小朋友(二页小图),她一边读书,一边还在课文上做记号。她让我明白了,预习也要动动笔。

……

四、比比谁已会预习

1、师:刚才大家都夸了图上的同学,也更清楚地知道了该怎样去预习。现在,老师就想展开一项预习比赛,看看谁已学会。请大家翻到第一课《长城和运河》。

2、再次学习预习要求,开展小组间预习比赛。师巡回指导。

3、以小组间优胜者比读形式检查预习效果。师相机指出:遇到不懂可问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五、总结延伸

1师:通过预习比赛,老师看到同学们在课堂上已学会了预习。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预习作业大多数时间还应在课外完成。请同学们再看看三页下面的大图和小图,说说你在课外怎样进行预习。(生观察感悟后回答)

2、小结:自觉预习复习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当你养成自读、自学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学习十分轻松,充满了乐趣。所以,赶快把这块习惯基石加入你大厦地基中吧!别忘了,它叫——(师指课题,生齐读:自主预习复习)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的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2、今天,老师还希望大家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自主预习、复习。

二、明确自主预习要求及重要性

1、汇报预习本课情况。

①知道了三年级预习课文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②看懂了哪些图?有什么问题?

2、结合以上情况说说什么是自主预习?预习有什么好处?

小结:是呀,我们是学习的主人,自觉地预习,你会发现你自己能学会

和理解课文中的许多内容,而且能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一些问题,还能

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样我们的自学本领就增强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

了,我们的头脑越用越活了。

三、指导课内预习

1、再次看图②③④⑤,弄懂他们是怎样预习的?

夸夸图上同学。

①同学们,你们预习时,坐得真端正!读得真认真!

②你有不懂的问题轻声问老师,你真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

③你们边读边圈圈点点,多专心哪!

④你们小组合作交流得多热烈呀!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

2、指导预习第一课。

出示预习要求:①读通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③再读课文,画出不懂词句,打上“?”。

教师提示:不懂的词句如何解决?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字典。③小组交流。④质疑。

学生预习,教师行间巡视。

3、评评身边同学。

四、提出课外预习的要求

过渡:预习课文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瞧,他们是怎样做的?

看图⑥。

1)查工具书2)查相关资料。

五、明确复习要求及重要性

1、预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那么学过

的东西为什么要复习呢?

2.听童第周的故事。(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①复习可以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使我们的能力更

强。

②每天要复习当天所学内容。一个单元下来,可以复习生字词,再

次巩固识记要求背诵的课文等等。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及时复习,大

家可要坚持这样,形成良好的习惯呀,老师相信大家能做到。

七、布置作业:

1、预习认真完成作业的内容,2、复习上册所学古诗,收集关于春天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预习有什么要求及重要性?

二、看图,明确认真完成作业的意义

1、出示挂图(第4页上图)学生观察,然后说说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么?

2、集体讨论:为什么要认真完成作业?

小结:“认真完成作业”既是我们的学习任务,更是一种好习惯它

可以检验我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增强

我们的学习能力。每个同学都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并且要持之以恒,你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三、欣赏优秀作业。

1、看书上第4页的下图。

2、指名说说看后的感受。

3、集体评议本班本学期认真完成寒假作业的同学,并加以表扬。(说说自己作业书写中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观察图片,明确认真完成作业要求。

1、学生观察第5页的图片,弄清图画的意思。懂得作业分课内作业和课外

作业。

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认真完成作业?

3、集体交流:作业态度要认真

(1)书面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漂亮。认真思考后,再动笔。

(2)口头作业:认真对待,反复朗读。

(3)拓展作业:广泛搜集资料,扩大视野。

篇2:预习与复习

一直认为:课堂如果需要高效,学生课前就需要充分的预习。可如何进行预习的指导,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浏览翻阅图书时,无意中看到了《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这本书。阅读之后,深受启发。

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预习的过程是自学、摸索的过程,该过程需要自己动脑,自己理解。课前预习只是一种提前发现问题的手段,它能使我们第二天的课堂学习更有目的性,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这本书的内容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它对于一些方法的指导进行了详细的指导。比如书中第二章为我们具体介绍了预习的方法:符号圈点预习法、快速阅读预习法、表格预习法、质疑预习法……

读完此章节,我深深地体会到:预习方法真多呀!我们教师可以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于平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这些预习方法,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比如,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如果不让学生提前预习,那么,他们对于新课内容就一无所知。如果让学生仅仅依赖课堂上的时间来解决读课文的问题,这就浪费了一部分课堂时间甚至延误该堂课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认知:长课文如果在第一课时进行指导读的话,那么40分钟根本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们如果在课前利用书中的方法把课文读通读顺,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了解段落内容,那么

在课堂上,教师授课就能够轻车熟路,一气呵成;对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本书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它着重强调预习新课不等于自学全文。

有些学生会有这样的认知:老师让提前预习就是让我们提前把知识学会。事实并非如此。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学毕业生为了提前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争取在初中取得好成绩,他特意利用假期将初一的新知识提前预习一遍。开学之后,他发现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他已经全部知道。他认为自己完全不需要听讲了。于是在以后的学习中,他越来越不重视课堂所讲的知识,上课也不全神贯注地听讲了,结果期中考试成绩一塌糊涂。究其原因,他把预习当成了提前自学,在真正的课堂中掉以轻心了。课前预习并不是要求把新内容都学会,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预习提前发现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更有目的性。而在预习中能够发现问题也

是我们预习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时可以给学生制定好相应的预习任务,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去做,而不是茫然无知。

此外,书中的一些观点也让我受益匪浅。如“预习的目的不是把自己所接触的知识点学会了上课就不用听,而是预先知道上课要学习什么内容,使听课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通过预习提前有了体验,上课时就会用自己的理解与老师所“讲”的相印证,这会使他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再如“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过程就像体育比赛过程,一个人需要一种精神优势才能取得好成绩。”此观点是针对后进生而言。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因为听不懂老师新授的内容而慢慢失去精神的自信。如果他们能课前加强预习,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产生心理上的优势。这对于学习的提高很有益处。

总之,读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这本书,收获很多。我认为,作为一名新型教师,我们可以从中吸收一些更好的学习方法,并且联系我们的课堂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学生的预习能力会越来越强,课堂也会越来越高效。

篇3:预习与复习

一、有效预习,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环节。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预习, 预习中可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例如, 在学习二十六个字母后, 可以让学生预习音标。这样, 学生可根据音标来记单词的读法, 也可以通过模仿磁带进行朗读练习, 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感。在学习新单词前让学生“集中识词”, 目的是帮助他们尽快地掌握英语词汇规律。如在教学age、date、cake、game、late、make等单词时, 帮助他们观察这些词语有怎样的共同点, 在发音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发音规则。其次, 在预习课文时, 要求他们遇到新单词时应该先根据课文中的上下文来揣测词义, 而不是马上查工具书。最后, 在预习时, 要学会辨别哪些句子是表现主题的。这样, 学生在预习中就能够了解到课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 还要请几位学生谈谈自己在预习中遇到什么困难, 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这样的预习交流既解决了很多学习中的问题, 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加强研习, 归纳整理不能轻视

虽然初中英语知识点纷繁琐碎, 但教学实践证明, 只要教师能够把握住单词教学, 就能够带动词组与句型教学, 最后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 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整理预习中遇到的知识点。从单词到句型, 从句型到语法知识, 逐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单词的学习重在拼写与实际运用, 尤其是一些常用的单词与短语的用法, 如词形的变换、词的构成等。以单词care为例, 用这个单词作为词根构成的单词很多, 如careful、carefully、careless等。汉语中有“词不离句, 句不离章”的说法。一个人单词记得多且牢, 那么他就能自如地加以运用。我们应该从单词、短语、句型三个方面入手, 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使其形成有序的内部结构。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整理, 在教学新知识时, 就能把学过的知识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去, 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研习,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三、突出探究,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探究对获取知识的作用。因此, 课堂教学中应该选择恰当的探究内容与探究时机。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所学内容进行了预习。那么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的基础上, 引导其围绕存在的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从而发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例如, 在学习“世界各地的节日”这一内容时,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已经初步了解了世界各地的节日。于是, 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中国的“festivals of the dead”与外国的有什么区别, 并提问“Do you think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hold such festivals? Why?”为了弄清问题, 学生之间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此时, 教师要引导使他们就节日的文化意义展开辩论。这样, 学生就可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来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又如, 在“学习饮食文化”这一内容时, 就Wang Peng与Yong Hui进行探究, 讨论食品健康问题。很多学生对菜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给出了健康食谱。这样的合作探究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意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巩固复习, 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复习巩固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并在巩固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英语课堂中, 复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 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理清知识的内在结构, 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是以呈模块的形式出现的, 这给我们的复习提供了方便。首先, 在课堂上开展合作探究。然后, 利用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也参与其中, 共同探讨, 并适时地进行点拨与引导, 调控整个课堂, 从而使小组之间的讨论取得最佳的效果。要让复习取得最佳效果, 教师要对各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进行适时的点评, 把学过的难点问题进行总结, 突出强调难点问题, 帮助学生掌握。除此之外, 还要进行反馈巩固。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典型题的练习, 并对学生练习的结果进行简要的归纳与分析。这样, 既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篇4:略谈思想品德课的预习与复习

一、思想品德课的高效预习

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理念。课堂教学是预习的继续和深化。课前预习得愈充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发挥得愈好,愈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由于思想品德课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在预习中,学生可以对问题有初步的了解或看法。学生可以把在预习自学中经过自己努力而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带进课堂,发挥团队的作用,在学习小组或全班讨论、合作探究中,或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得到解决。在预习中,学生形成想学、想问、想练、想比的良好心理。通过预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准备,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愈加积极主动。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足够的时间在生与生、生与师之间实现充分的交流、互动,展示自己的见解和个性风采,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得到提升,使课堂教学呈现出高效率。通过预习,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习中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自我内化知识,体会、感悟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观点,建构起自己初步的知识结构。课前预习,不仅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1.一般预习流程

教师提出自学目标→学生依据自学目标,自主学习指定的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找出本节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本课的目标相关内容、难点和重点并初步思考→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在课本上做好标记或记入预习笔记。

2.预习具体做法

(1)清除障碍。指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等方式搜集资料、信息,积累经验,清除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障碍。

(2)圈点勾画。指导学生在预习教材时,用一套统一的、有一定含义的符号(画线、波浪线、三角等),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从而帮助预习和加深理解。

(3)试解习题。通过上述步骤,指导学生提前试解相关的思考练习题,初步了解所学内容的概念、题型和基本解题方法、基本框架,以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4)写好预习笔记。内容包括:每一课中的知识结构或提纲、摘要;每一课中紧密联系的原理及主要问题;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自己解决不了准备带进课堂讨论的问题;预习的主要心得体会等。

二、思想品德课的高效复习

课后有效复习是对学习新知识的强化手段,是高效课堂的巩固和再提高。怎样才能做到思想品德课的高效复习?建议在复习时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复习

指导学生紧随教师课堂教学的进度复习。课堂上或课后及时小结课堂所学内容,“趁热打铁”,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复习贵在及时,这是由“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所决定的。

2.尝试回忆

在复习前,要求学生合上书本或闭上眼睛,独立地把课堂上所学的或已经复习过的内容回忆一遍。这样做有利于:

(1)能及时自我检查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有助于养成动脑的习惯,增强印象,提高记忆效果。

(3)能更明确再复习的针对性。

3.复习教材

(1)圈点勾画。在复习时,把课堂学习中出现的概念、原理、结论等目标,在预习中没有勾画出的部分用彩色笔醒目地勾画出来。

(2)归纳概括。在书页的空白处,用少量文字,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结构简单地概括出来。

(3)补。在课堂上拓展、补充的内容,补记在教材相对应的空白处。

(4)正。对于自己在预习中错误的认识和理解更正过来。

(5)添。在书页的空白处或者另附纸张,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思维活动。

4.阅读教辅书复习

(1)围绕课本的内容和教师的要求阅读。

(2)按教师的建议选择好的教辅书。

(3)先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后看教辅书。

(4)对阅读教辅书的心得体会或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进行适当的记录和摘抄。

5.全课复习

每学完一课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结,概述全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形成一个清晰、简明的内容脉络,形成思维定式。

6.系统循环复习

循环往复,不断重复,是加深理解与记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固定内容的复习,也适用于累加知识的复习。多次复习一节、一课、一单元或一本书的内容,要求每次复习都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对所学内容有系统化、螺旋式的上升,不断有新收获、新感悟、新体验。

7.做习题复习

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先做题后看书复习。这样能够发挥独立思考、自检学习效果的作用。当遇到难题时,要有针对性地去查阅、复习所学知识,找到解题的思路、方法和答案,形成难忘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原理的印象,并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中等生或学习困难生,建议花较大精力复习、看懂教材,弄明白所学内容,适当弥补基础知识方面的欠缺,尽可能地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时可在小组讨论,也可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家长,以便顺利完成作业,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

8.对已做过的习题作业进行反思

(1)怎样做出来的?——解题采用的方法。

(2)为什么这样做?——解题依据的原理。

(3)为什么想到这种做法?——解题的思路。

(4)有无其他办法?哪种方法更好?有无另外的答案?——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发散思维。

(6)有针对性地补救和训练,查缺补漏改错,吸取教训。

參考文献

李云会.教师管理课堂的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5:有关预习和复习

学习特棒的孩子最大的法宝就是会预习和复习。

我将预习概括为八个字,美其名曰“八字预习法”。什么叫“八字预习法”呢?

1.读(读课文至少3遍,读通为止,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通了,孩子自然就明白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了,你可以听他读再问一问他,这是一个动口又动脑思考的过程。)

2.标(标小节,就是我们说的自然段有几个,孩子一般会说就是少两个字的地方。)

3.圈(把田字格中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当然圈字的同时,字音和课文中的词也就明了了,跟生字相关的词语用横线标出,然后反复在句子中读一读。)

4.找(找生字中易错易混的读音,包括绿线内的二类字。易错的无非是前后鼻音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翘舌的区别,孩子找到了,自然也能分辨了。)

5.书(用手在空中边写生字边说出每个笔画,笔画名称知道了,笔顺也熟练啦!)

6.描(生字轻描红,水到渠成。在家预习时要轻描,因为上课会再次描红。)

7.扩(给生字组词,至少2个,尽量用学过的字。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变相的生字也至少写了两遍。等学了查字典后就可自己组词了)。

8.记(即记忆生字的方法,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编字谜等方法,便于孩子更清楚的记住生字)。

关于复习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知识系统化,然后分块反复的、及时的复习。

这样,动嘴、动手又动脑,想学不好都不易啦!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推存:

《一天一个故事》系列丛书,《安徒生童话》、《三毛流浪记》、《拼音小博士》丛书、《小布头奇遇记》、《宝葫芦的秘密》、《小学生现代礼仪》、《趣味海洋知识》丛书。

一年级绘本推荐阅读

有关爱读书主题:《小魔怪要上学》、《爱书的孩子》、《吃书的狐狸》、《我喜欢书》、《癞蛤蟆读书记》《图书馆的狮子》

有关爱父母主题:《我妈妈》、《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的礼物》、《爱心树》、《妈妈,你好吗》、《我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火焰》

有关友好相处主题:《隧道》、《小老鼠和大老虎》、《两棵树》、《好朋友》、《我的兔子朋友》、《乒乒和乓乓钓大鱼》《我是彩虹鱼》

有关生活习惯主题:《我绝对绝对不吃蕃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张开嘴巴》、《我爱洗澡》、《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糊糊臭臭便便球球》

读书节开幕啦!

一年级稚子读经典系列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经典诗文,是人类知识的结晶,蕴藏着几千年来灿烂文明和智慧。小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抓住时机诵读一些经典名篇,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为此我们年级本学期将围绕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

主题:稚子读经典幸福伴我行

内容选择:弟子规(节选)一年级学生必背古诗绘本系列

活动安排:

初期:1.各班完成教室内的读书文化布置,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贴好读书口号,充实图书角图书图书角要有推存的书目 口号是:稚子读经典 幸福伴我行)

2.积极向学生及家长宣传读书节活动,保证每位同学都有一本《弟子规》。

3.各班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诵读《弟子规》和必背古诗,坚持评比背诵小能手。

4.邀请家长进校园活动,给孩子们讲《弟子规》故事。

5.向学生推荐一年级必读书目和必背古诗内容。

6.举行一年级“绘本阅读大讲堂”活动。

中期: 1.各语文老师在教室给学生讲解或播放《弟子规》系列故事。

2.引导家长坚持和孩子亲子共读,并鼓励学生积级参加班级的《弟子规》故事比赛。

3.全年级师生将在校礼堂举行主题为“稚子读经典 幸福伴我行”的汇报表演。

4.年级举行抽签背古诗过关赛。

后期:1.举行“弟子规生活行”活动,鼓励孩子在《弟子规》中学到的礼仪用到生活中去。

2.请家长记录观察并记录孩子学习《弟子规》后言行的变化,最终将孩子的成长故事汇编成一本《弟子规伴我行》__稚子成长故事记,在班级传阅。

篇6: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这应该是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事情,上课之前要预习,下课之后要复习,听得小编我耳朵都生茧子了,但是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预习可以使我们上课听讲更轻松,复习可以使我们知识更巩固,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篇7:如何高效课前预习复习方法梳理

一定要妥善安排好时间。最好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一定要明确任务。巩固复习旧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向前跨进了多远?

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记下来,等教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一定要看、做、思结合、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需要查的就查,需要想的就想,需要记的就记。

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做本课后的练习题。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

怎么进行课前预习

每个课程和上次的课程都是有关联的,通过预习找出自己对于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的地方。并且翻阅和补习,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在阅读新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要预先做好记录,以便在开学老师讲课的时候能够准确地记录好知识点。

无论是语文课文、英语词句、数学概念,一定要大声朗读出来。在朗诵的期间思考问题,朗读比心里的默读更能强化记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边读边找文章的要点:如一些描写手法、难懂的知识、文字、概念,加以标注,初步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

预习的过程当中,想是很重要的。读课文的时候要想,多想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一些深刻的含义。联系旧知识,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可以帮助理解新知识。

还可以适当的看看文章后面的一些思考题,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可以帮助发现新课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学习是有帮助的。

课前预习的技巧

很多人只是对课本看看,了解下都什么内容,实际这只是粗略的,考试真正考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难得题目都是基本知识点的累积。好的预习,应该是,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来这节的知识点,都涉及了那些知识点,前边学习的知识点,与这节的知识点有联系么?

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在第一步基础上,在知识点下简要列出你自己认为的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知识点的解题方法?总结答题步骤。新的知识点,都有例题,可是多数人看例题,尽是自己做遍,或者看下只要了解了会了就可以了,实际是不够了,例题的研究很重要。

要学习课本上例题的步骤,这个题是对这个知识点的哪个角度的演示,为什么按这样的步骤写下来,每一步有什么样的道理,也就是从上一步拖到下一步,包含了哪些知识点,这类题的方 法步骤是什么。我们需要将这个总结出来。

篇8:预习与复习

“细节决定成败 , 习惯成就未来”,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 如果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指日可待。预习与复习是两大极其重要的学习习惯, 它们在学习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用重大。那么, 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做好预习与复习呢? 以下便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经验。

一、把握预习与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

预习与复习虽然是教学过程中的两大重要环节, 但它毕竟是辅助过程, 学生真正的学习过程还是在“正课”部分, 因此, 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与复习时, 时间不宜过长, 难度也不宜过大。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求学生预习的时间过短, 对问题的思考也不够深入。在这种状态下, 学习效果不显著, 也未能促进其在课堂上的听讲。而学生在复习阶段, 也只是走马观花, 没有深刻反思课堂上遗留的问题, 对课堂问题的掌握程度不高, 不利于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 教师准确把握预习与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把握好比例的同时, 也应该帮助学生理解预习与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了预习与复习, 他们才会认真对待, 避免形式化与机械化,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增强预习与复习的效果。

二、把握数学的预习

所谓预习, 就是学生在课前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准备。预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而要做好数学的预习就要做到“读”、“划”、“写”、“审”四点 。

1.读 。

读就是将教材上的内容进行通读, 主要包括数学知识的概念、公式、性质、定律, 等等。读是预习的第一过程, 所以, 对新知识点的理解都是从读开始的。在读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数学解题时的书写规范。

2.划 。

顾名思义, 划就是在读之后, 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疑难问题用一些标记将其划出来。划出这些知识点后, 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有选择地听讲, 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3.写 。

写就是在读与划的基础上将一些重点、难点用笔记在本子上, 此时所记的知识, 对复习有一定的帮助。用笔写的过程是学生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再次熟悉的过程, 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审 。

所谓审, 就是学生对所预习的内容进行最后的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公式的应用程度等, 也可以是预习中收获的内容, 一些难点, 等等。通过最后的审核过程, 数学的预习工作即将完成。这里, 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应该对学生如何进行复习作出一定的指导, 特别是最后审核的过程, 最常见的做法, 就是将需要预习的知识点列个清单交予学生。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给的内容进行预习, 使预习更有针对性, 也能够提高预习效率。

三、把握数学的复习

除了预习以外, 复习也是数学学习的一大重点, 复习的实质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二次学习的过程。在二次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想要做好复习工作, 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1.“看 ”、“列 ”、“交流 ”, 缺 一不可 。

“看”、“列”、“交流” 是复习的三大准则 , 只要牢记这三大准则, 复习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1) 看。看就是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后 , 再次细看教材中的例题、公式等, 将课堂上所记的笔记与教材结合起来复习, 这样能够提高复习效率。

(2) 列。列就是学生在看的同时 , 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 对各知识点进行比较、整理,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加系统化的归纳总结。

(3) 交流。所谓交流就是学生在复习的时候 , 将没有搞懂的知识点与同学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将难点克服, 并得到共同提高。除了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外, 还可以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 与教师进行交流, 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难点, 还能够帮助教师理清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

2.比 较 各 知 识 点 的 异 同点 。

教师在每一章节之末, 可以要求学生对该章节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比较, 帮助其发现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使得整个知识系统更加明朗化。

例如, 在讲解“反比例函数”这一章节时, 在这一章节的最后, 就可以让学生找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它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与它的性质有何关系等。在学生找出它们的关系之后, 教师可以帮助其以表格或者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反比例这一章节的知识体系。

3.重 视 习 题复习 。

数学学习与其他科目的学习存在明显差异, 数学学习必然离不开习题练习。习题练习, 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 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次回忆与复习, 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总而言之, 预习与复习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教师要不断督促与监督学生养成预习与复习的好习惯本文对预习与复习所占的比例及预习与复习的把握程度加以论述, 希望能够引起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预习与复习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何华兴.把握数学发现方法提高数学创新能力[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4) .

[2]张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 (03) .

篇9:预习 参与 复习

关键词:对话;预习;参与;复习

没有师生对话,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教学已然成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流教学模式,我们需要注意一个基本的前提:教师采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状况相适应,特别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大量教学实践证明,离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模式都无法取得实效。对话教学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上有自己的独特作用。因此,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师生对话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运用,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打造更精彩的课堂教学。

一、师生对话,应以学生的预习为前提

“真正的预习就是真正的学习。”有了学生的预习,才可能让教学内容深刻起来。学生在一堂课的预习上花了多少功夫,就决定着这堂课能够把教学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只有为学生的课前学习预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前能充分地学习,才可能真正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引领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学科知识。

在课堂上要让师生对话真正深刻起来而不是流于形式,摆花架子,必须充分發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充分的预习。从师生对话角度看,学生的预习其实是学生与教材等文本资源展开对话。

学生与教材等文本资源进行对话时,一般应着重抓好下面三大环节:第一,要阅读教材等文本,理清其中的障碍,总揽其中的大意。如要做到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事实等有个大致的了解,对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有一定的领悟。第二,要对教材等文本所涉及的事实、知识、情感、思想等方面提出相关疑问,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第三,对教材等文本进行自我消化吸收后,要在同学间以交流的形式进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意义。

二、师生对话,应以学生的课堂参与为关键

“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学生参与。”为此,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宽容、指导和培养学生,要“以生为本”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有成就感并实现自我价值。

在师生对话的课堂上,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可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但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必须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而不能仅限于教师与优秀学生之间。

为此,需要教师注意把握下列重要环节:第一,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创设机会,为师生间的对话交流提供平台。第二,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搁置“权威”,自觉地尊重、关注学生阐述知识、宣泄情感的需要,并在学生发言时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意见。第三,教师需要用自己的威信(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方面)适时引导对话方向,使对话活而不乱,有的放矢。在引导对话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绝不能强制要求学生的观点、情感、思想等一定要与教师特别与教材相一致。教师引导的重点应该放在使对话的问题得到聚焦,使对话过程充满启发和意义。

三、师生对话,应以学生的复习为保障

“让课后复习变得宽厚起来。”课后复习涉及学生对一天学习内容的整体梳理,是学生把今天学到的内容融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丰富与优化原有的知识结构,是知识提取和运用的过程。

以此为指导,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师生对话不应该止于课堂,还应该组织和引导学生以对话的方式进行复习。即让学生通过与“过去自我”“未来自我”之间的对话,敢于肯定自己,也敢于否定自己,从而实现由过去的“自我”发展到现在的“本我”,再向未来的“超我”努力,不断实现超越,最后成为理想的“我”。

学生自我对话要顺利实施,需要重视下列基本因素:第一,教师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我对话意识。这应该是复习环节做到自我对话的前提。第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自我对话引向现实生活,为现实生活服务。否则,自我对话会失去长久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尊重这一主体地位。但教师千万要注意,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对话的课堂上,不是由教师赏赐给学生的,而是学生本来就该有的,教师所要做的,是给学生以充分发挥主动性的活动时间和机会,并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师生对话前充分地预习、在师生对话时广泛参与、在师生对话后落实复习,那么对话课堂一定会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1]刘日帮,钮秀渠.对加强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05):163-164.

[2]王秋香.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云梦学刊,2007,28(06).

[3]李杰.浅议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02):77-78.

[4]刘玉玲,吴泽江.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2).

篇10: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显示,人体对 听 到的信息记忆得更快更牢固 学生在上课前可如下进行:第一步,不用知道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将内容听两遍,无论听懂多少;第二步,参考原文,理解大概意思后,再听两遍 学生的脑中,就会对一些初次没有听懂的内容有所掌握 此时,不要求学生对全部内容了如指掌,对所有知识点运用自如,只需要了解大意即可 课堂后,建议 悠闲 的去听文章,反复几遍,因为经过教师对文章意思 语法点详细的讲解,听起来会很容易掌握内容,这个时候就将所学到的知识完完全全的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篇11:预习加复习是小学生最佳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 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些最基本的方面。可想而知,一个连课都听不懂的人要想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则无从谈起。所以,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以听课为重,提高听课水平,在预习和上课阶段,让你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然后利用复习,将学习的 要点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应用能力,从而由征服一门学科到到征服所有不擅长的学科,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1、积极主动地听课。

中小学的课程并不好对付,在毫无准备(预习)的情况下听老师讲课,顶多只能懂些简单的东西,想要做到彻底理解,几乎很难。

真正所谓的“上课”,就是把自己事先做过或思考过,但又不怎么理解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去求得解答的线索,然后再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这样你必须做好预习和复习。

2、预习的过程。

(1)、预习第一阶段。

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上课时就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

(2)、预习第二阶段。

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

(3)、预习第三阶段。

利用参考材料,将没有学过的内容(后几课)做一番预习,能做到这一部,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功夫也会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当然在预习阶段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你得立刻回过头来复习以前的部分,所以“预习”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复习”因素,兼有双重功能。正如有人曾说过的“七分预习,三分复习”。

3、复习的过程。

(1)、复习第一阶段。

把课堂上学过的内容重温柔一遍、实际上,这是最愚笨的方法,很多人都是这样:“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但总比一点都不复习好得多。

(2)、复习第二阶段。

把课堂上学过的重点摘出来,整理在笔记本上,这并不需要太多时间。

(3)、复习第三阶段。

做练习(这是加强应用能力的问题)。

篇12:预习与复习

考纲考情——定考向

[最新考纲]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高频考点]

1.免疫系统的功能及组成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核心素养——定达成[生命观念]

通过比较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异同,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

[理性思维]

①通过分析总结免疫细胞的来源及功能,提高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的模式图,培养模型分析能力与建模的思维习惯

[科学探究]

通过“免疫功能的实验探究”的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社会责任]

通过总结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等知识,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

[基础梳理——系统化]

知识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的类型

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的类型

免疫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________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

________

组成第一道防线:________;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X菌物质和________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__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________而组成知识点二 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知识点三 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失调症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判一判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P35—框图)()

2.体液中的X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P36—正文)()

3.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只存在于第二道防线。(P35、36—正文)()

4.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P36—资料分析)()

5.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P37—正文)()

6.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细胞可分泌大量抗体。(P37—正文)()

7.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尘土等。(P38—相关信息)()

8.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叫过敏反应。(P38—正文)()

9.免疫系统通过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P38—正文)()

10.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对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做“非己”成分进行攻击,这是早期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P40—正文)()

二、连一连

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连线)

2.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连线)

三、议一议

【教材易漏拾遗】

1.[必修3

P35“问题探讨”T1改编]神经系统能否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人体能否靠反射对病原体作出反应?

2.[必修3

P39“资料分析”]器官排斥的免疫反应属于哪种类型?如何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提高移植成活率呢?

3.[必修3

P36“资料分析”]据图分析HIV感染人体后的变化情况

请回答:

(1)HIV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____________。一年后,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T细胞的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三道防线中的第三道防线几乎丧失,这道防线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组成的。此时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的____________功能。

答案

基础梳理——系统化

【知识点一】

1.胸腺 淋巴细胞 胸腺 骨髓

免疫活性物质 淋巴因子

2.生来就有 有特异性 皮肤、黏膜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淋巴循环

【知识点二】

1.T细胞 浆细胞

2.T细胞 效应T细胞

【知识点三】

过敏反应 监控和清除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判一判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连一连

1.2.三、议一议

1.提示: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2.提示:器官排斥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上一篇:初一上生物期中试卷下一篇: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