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节日与民俗

2024-05-21

中学生作文节日与民俗(精选5篇)

篇1:中学生作文节日与民俗

中学生作文节日与民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个个都笑容满面,他们没有忧愁,没有悲伤,他们的内心只有一股说不尽的欢乐。春节的来临,就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的,要想在新的`一年里有所收获,就必须在新年之时制定好新一年里的计划、目标。新的一年,新的世界,将带给你新的生活与成就,我们要以一个崭新的自我去勇敢面对那些机遇与挑战,闯出属于自己的新的一片天地,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清明的脚步临近了。每当我回忆起这句诗,我就想起在地下的“熟睡”了的祖先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让我们与我们的祖先的一次聚会,在那一天,我们一行成群结伴地迈向山坡上,带着那一缕缕的怀念到祖先的面前祭拜,希望他们能保佑我们幸福健康,永远快乐。

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为的是纪念我们的民族英雄——屈原。屈原为人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却使他难以在社会立足,他遭到了身旁那些奸臣小人的排挤,怀才不遇,一心只想为国家做贡献,却无处施展,最终只能怀着悲痛的心情随江水漂流。两千多年后,人们还在怀念他,纪念他的忠贞爱国,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作为他的纪念日。

中秋节,代表着团圆,每年的八月十五,每个人都将团聚在一起,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度过一个美好的节日,无论有多远,他们的心都永远地、紧紧的在一起;晚上,他们就在那明亮的月光下共同欣赏那圆圆的月亮,许下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这些传统节日伴随着它一路走来,让它更有明显的中华民族色彩。

篇2:中学生作文节日与民俗

1、传统节日

衢州本地人基本和大多数汉民的习俗一样,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原、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此外衢州人还过立夏、冬至、六月年、麻糍等节日。

春节通常除了年夜佳肴要准备外,通常还准备年糕、发糕、八宝菜、江山糕、索面、冻米糖和粽子。粽子在衢州不仅是端午的节日必备,也是过年的常备,各地还略有不同,龙游人爱发糕,江山人喜粽子,常山人好做贡面。而年夜守岁是主要的内容,通常是要到12点才放鞭炮来辞旧迎新的!压岁钱还是小朋友少不了的最爱。

元宵除观灯外,通常要耍龙灯。

清明节要做的是清明果,一种以米粉为原料的大饺子。这个节日要扫墓。

端午除了粽子,甜酒酿则是这个节日的主饮,另外还有茶食等零嘴食品,五花八门花样不少。端午是衢州人颇为重要的节日,故时衢州的小孩还都要穿肚兜带斗笠,这就是由一个典故《王志斩蛟》所带来的习俗。

立夏时值农忙,衢州农俗有吃麦饼、烧饼、油条的习俗,这一天不可少的菜色是苋菜,正当时的上时菜。

七夕这个节在衢州并不重要,但还是有的地方是要过 的,相对来说后面的节日那就是要紧的多了!

七月半也称鬼节,期间有不少地方的习俗要做醅糕,不同地方不同的过法,过七月半(中元节)一定要扫墓。

中秋节,月饼是食品中的重头,在衢州原本不是以广式月饼受欢迎,在衢州的农村现在仍有烤苏式月饼、徽式月饼的民俗,其中以杜泽桂花月饼最为特色,其为空心月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风味的容入,本地民风正被慢慢的淡化!

重阳节州人多要登高,爬山自然是少不了,饮酒也是个内容,而各地要做麻糍也许就和秋收联系上了。

冬至在衢州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老衢州口中都有“冬至大如年”或“冬至当于年”的说法,这一天还有“有的吃吃一夜,没的吃冻一夜”的俗语。

在衢州农村北乡的姚家等,农村里还有过六月年的习惯,这还有典故,通常是农历的六月十五六号。这个年要将军挂门,以避瘟神。

此外江山有专门的麻糍节,用以庆贺一年的丰收,这个节日类似于庙会,要举行近一个月,从县城到各地乡里抬着五谷神和城隍爷游走。

过完八月中秋衢州农村里就开始庙会,衢州人俗称“赶会”从农历八月廿高家会到九月杜泽会、莲花会等,类似于江山人的麻糍节,庙会赶到哪,哪里就热闹,哪里就有的吃,这样还引来了不少专门赶会商家。

2、服装

故时的衢州人还有围汤布的习惯,一块汤布围在腰间即当得腰带又当得毛巾。通过汤布还能分出人来,东乡人是白汤布,北乡人是蓝汤布等。

3、饮食

衢州菜肴味重喜辣、风味独特,烹调讲究鲜嫩软滑,意在不变原味,三头一掌为本地特色菜。三头一掌是指兔头、鸭头、鱼头、鸭掌,最大的特点就是辣、咸、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兔头,已被列入“浙江十大名小吃”。

4、特产

麻饼、冻米糖、芙蓉糕、花生糖等特产闻名省内外,最有知名度的是“邵永丰”麻饼,早在1929年南京博览会上,邵永丰(衢州麻饼)就荣获国家级“名品佳点”称号。

5、传说

衢州三怪:白布怪、独角怪、鸭怪。

白布怪在县学池塘(在今县学街),是观音娘娘的腰带变的。像一匹白布铺在地上,如果有行人去捡,便被缠住身子,拖入池塘活活淹死。

独角怪在钟楼(在今钟楼底街)上,是魁的朱砂笔变的,青面獠牙,血盆大口,晚上看见行人单独行走便追,直追得行人气绝身亡;如果有人看到某人被独角怪追,就会得病,不久就会死。

鸭怪在蛟池街(今蛟池塘街),是王母娘娘瑶池里的老鸭精下凡。夜深人静便会发出可怕的叫声,居民听到声音都会被下得肚子痛,不久就死了。

6、名胜

衢州孔庙。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坐落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700多年的历史,孔子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于南宋年间从山东曲阜南迁至衢州。衢州也被孔氏称为“第二圣地”。

篇3:中学生作文节日与民俗

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出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形式。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民族传统体育仍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界定。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 将民族传统体育定义为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即1840年以前我国各民族采用并延续至今的体育活动形式、内容等的总和。还有学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相对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民族而言,在一定范围内至今还体现着传统性并一直沿用的体育竞技活动。

无论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有何不同,但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和传统性这两个特征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世界各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其特定的环境、文化、观念等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自然体现着各地不同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就我国而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着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丰富的民族特色。

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逐渐被外来先进的事物所吸引,体现着我们民族特色的东西却逐渐被人们忽视、遗忘。作为我国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在今天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辽阔,文化丰富,因此,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各具特色,反映着各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文化、宗教等特征,是不同民族智慧、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这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体育活动的共性,即娱乐、强身的价值,同时还具有教育价值,通过民族文化的展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传统节日的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传统节日二者在历史文化的演进中不断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民俗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载体,民俗传统体育的不断丰富发展也丰富了民俗传统节日的内容,使民俗节日的发展更加繁荣。研究二者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民俗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对于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 1 民俗民间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载体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间传统节日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娱乐的文化形式,容易被人接受,同时作为一种社交活动,也能很好地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深受人们喜爱,民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非常渴望回归自然,在大自然和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中放松心情,寻求最淳朴的东西。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并不断繁荣起来。在民族节日中,民族传统体育节目表演和竞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当今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传统节日的融合性更为明显的背景下,民俗传统节日的内涵不断丰富,层次逐渐提升,节日体育活动也需要不断丰富,提升其功能性和大众化水平,突出节日主题,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以满足节日对体育内容的需求。

在各种民俗节日中,为了通过体育活动促进民族文化的宣传,活跃节日气氛,人们在组织一些体育节目表演、体育比赛等活动时,必然会对参与的人们进行培训和训练。这一培训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通过节日活动,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正是因为民族传统节日对体育活动的这一需求,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可见,民族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展示平台,使民族传统体育通过节日活动这一途径得以提升,实现更好地发展。

2 . 2 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民族节日的内容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中,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俗民间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各民族地区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节日中的开展,不仅展示了当地的文化风俗,更是人们一种生命活力的体现,民俗文化的活力展示。如被誉为洱海边上的广交会的“三月街”,传统的体育节目是这个欢乐的民族传统盛会里的重要内容,威武的霸王鞭和精彩的赛马、斗牛以及具有地域风情的民族体育舞蹈表演交相辉映,为盛会增添了无数的光彩,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的喜爱。节日盛会的繁荣,也吸引了很多的商人,进而促进了当地经济贸易的发展。这些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节日和文化的繁荣。

3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思考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体育已经成为国家强盛的一个标志,独具民族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更是一个国家繁荣的重要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要保持其独特的民族性,更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元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价值。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密切联系,彰显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进而为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3 . 1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节日的互动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首先需要人们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挖掘、整理、更新,在把握两者互融性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理论对其关系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只有坚持正确、统一的思想,认真分析当下的社会文化发展环境,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传统节日的发展,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和民俗传统节日都以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最终目的。在民俗传统节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强身健体,也是宣传民族文化的过程,增强人们的民族凝聚力,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素质,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发民族资源。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 . 2 以政策导向为支持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节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为了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很有必要。政府需要制定政策,加大对民族体育地区民族节日文化开发、体育经费的投入,减免节日活动中的一些税收,为民族传统节日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政府还应加大节日组织宣传,为节日活动的场地设施、用品等提供充分地保障,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培训、学习,培养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专门人才,以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政府还应协调相关部门,对更好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育项目进行开发、规划,并对其进行安全检查,以保障民俗节日的有序、安全进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3 . 3 以改革组织形式为突破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的环境、经济、文化、习俗等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民族传统节日和传统体育活动的举办上必须遵循当地的实际情况,改变由政府包揽承办的组织形式,充分吸引社会资金,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和民俗节日中来。民族节日的组织规模要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力求多样,而且能充分彰显民族文化,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民族体育表演和竞赛,也可以组织体现民族民风的民族体育健身活动,使群众直接参与其中,达到娱乐、健身和展现民族文化的目的。只有改变旧有地组织形式,顺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使民族节日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使人们在文化一体化、多元化的今天,依然能保有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

摘要:我国民族众多,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传统节日,民族传统体育节目表演和运动自然是其节日庆祝的一种形式。民俗民间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场所,同时,民族传统体育节目的表演也促进了民俗节日的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是由二者的文化共性决定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节日的发展,有助于人们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同时对民族节日文化和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传统节日,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琼,徐宜芬.对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6):77-81.

[2]王岗.中国古代竞技体育的文化审视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306-308.

[3]谢柯,罗延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体育博览(研究版),2011(2):138,140.

[4]刘凤虎.从文化学的视角谈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5):73-75.

[5]周惠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6]张国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现代社会价值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2):120-121,129.

篇4:民俗节日作文

春节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或新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格外喜庆。商场里人上人海。人们在忙着购买年货呢,非常热闹。妈妈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爸爸在贴着红红的对联,祝福着来年平平安安,万事如意。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到了晚上,就能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天空中就会出现五彩缤纷的烟花,美丽极了。大人小孩们的脸色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水果,磕着瓜子,一起观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观看到精彩的小品部分,逗得人们哈哈大笑。

中秋节也是我喜欢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由来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秋节,由于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听老人们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人们在自家庭院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着月,全家人其乐融融。

元宵节我也很喜欢,春节刚过不久,就迎来了又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在跟春节一样,也在放烟花,还准备了各种各样味道的汤圆。很多社区和超市也会准备一些猜灯谜的游戏。还有些公园里举办了灯会,给人们观看。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篇5:民俗节日作文

民俗节日作文

(一)一月一日星期二,这天是元旦节。我家办了一桌酒席,主要与一年未见面的亲友们聚一聚。

这天,妈妈早早的起来准备,到市场上买了很多好吃的,兴致勃勃的准备着一切,因为这天也是外公的生日。我帮着妈妈和阿姨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准备好了。表弟,外公,外婆和阿姨等人都到齐了。

我们在桌上边吃边聊,阿姨说道:“大家看这碗啊!这碗是鲍鱼呢!这么小的几颗就要好几百块呢!别浪费啊,一起吃。”一向节俭的外公瞪大了眼睛:“什么?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买这么多呢?俺们以前还吃不起这种东西呢,还是你们吃吧,这么好的东西俺可吃不惯。”突然,表弟不小心把衣服给弄脏了,外婆嘀咕了起来:“哎呀,俺的孙子,这衣服要好几百块钱呢,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哎呀,这可怎么办呀?俺们小的时候才没这么好的衣服穿呢!”我们吃的正香,外公突然又叫了起来:“呀,俺要去打牌了,他们三个还在等俺呢!”外婆又转过头来和外公说道:“你看看你,以前也不赌钱,现在有钱了,就赌了起来,还没完没了的赌。哎,没办法,现在的人们抵挡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我和表弟表姐们赶紧几个拉着外公,几个去点蜡烛,把外公拉到蛋糕旁边:“外公,你不吹蜡烛的话我们就没蛋糕吃了啦!”外公正准备吹,我们便喊住了他:“外公,要到生日歌唱完才可以吹呢,你过没过过生日啊?”于是我们便唱起了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外公在我们刚唱完就急着吹灭了蜡烛,吹完还“抱怨”道:“哎,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俺们那时候过生日,一碗长寿面就够了,哪还整这些呢?”我们都笑了起来。

我看着蛋糕,是啊!现在的社会一天比一天好了,相信将来会更好!

民俗节日作文

(二)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节日,爸爸开车带奶奶、妈妈、我、哥哥一起回仙游老家。我的老家在仙游县城附近的一座大山上,我们经过了1个小时的环山公路终于到达目的地——我梦中熟悉的家乡。

一下车,我们就闻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气息,四周青山环绕,整个乡村显得那样祥和。我们步行几分钟就看见一座泥巴盖得老房子,这是爷爷、奶奶、爸爸以前住过的地方,现在只有曾奶奶、曾爷爷住在那里。一进门就看见曾爷爷和曾奶奶,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我们到来,那爬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问候完曾爷爷和曾奶奶,我们要去扫爷爷的墓了,我们爬上了屋后的山坡。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小路两旁都开始热闹了。有嫩绿的小草展露着小脑袋,忙碌的蚂蚁在春运,春笋也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山间的小路上真有趣,一会儿小鸡、小鸭和我们嬉戏,一会儿小羊、小狗与我们赛跑。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为家乡的春天添加了亮丽的色彩。不一会功夫,我们来到了爷爷墓前,爸爸带着妈妈和我认认真真地向爷爷的墓碑行三鞠躬。我多么希望爷爷还活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生活。

民俗节日作文

(三)天空灰蒙蒙的,整个城市仿佛都罩着一层灰纱。空气湿漉漉的,没有雨的世界,却也是潮湿的环境。在罩着水雾的湖边,伫立着一座石碑,在灰色调的衬托下,它显得更加肃穆。石碑上有很多的文字,但是,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全面描述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和那些无法忘却的人。

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在中华民族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困难的时候,有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血肉垒砌新时期的长城,他们用自己的脊梁擎起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牺牲重新树起中华的丰碑。从雪山到草地,他们的魄力显示自己的乐观;从大渡河到泸定桥,他们的勇敢显示自己的坚强;终于,在陕北的那片高原上,他们用自己的胜利,向世人预言了未来的最终胜利。一次次的“围剿”,一次次的反攻,大别山上凯歌高奏,三大战役锣鼓喧天,万里河山再次闪烁光辉!终于,在那个神圣的日子,一位伟人升起了一面旗,从此在世界东方的天空上多了一抹引人注目的红色,那是中国人在向世界宣告胜利,那中国人在向世界宣告:一条巨龙正在崛起!东方的睡狮终于觉醒,它的存在让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十年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混淆是非的文化大革命之后,这片圣洁的土地上迎来了又一个辉煌的春天。一位慈祥的老人在那个美丽的春天,指给中华民族一条崭新的道路。虽然路途曲折,但>景色却很优美,道路的延伸带来更美的未来。

啊,那些可爱的人儿,那些为这片圣土奉献一切的人们,我们敬仰你们,中国人敬仰你们,整个中华民族永远敬仰你们!

上一篇:恪尽职责竞风流消防警官下一篇:放射科防护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