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民风民俗作文评语

2024-05-08

小学生民风民俗作文评语(精选18篇)

篇1:小学生民风民俗作文评语

1. 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2. 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3. 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4. 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5. 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6. 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文章想象合情合理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7. 语言诙谐有趣情节安排曲折生动开头与结尾的呼应巧妙。本文篇幅虽短但内容生动具体段落明确语言朴实通俗易懂。

8. 文中一系列表现人物动作的动词运用得准确衬托手法运用得好。

9. 本文事情过程写得具体明晰条理清楚。作者在叙事的同时加入了恰当的心理描写充分表达了„

10. 叙述事情条理清晰能正确地使用动词运用比喻贴切生动。献计献策读后能从中受到教育。

11. 朴实自然的童心体现在文中使文章散发着清新活泼的气息。

12. 这篇文章以具体的事例生动优美的语言新颖别致的写法表现了对美好心灵的由衷赞叹。

13. 开头简洁自然结构清晰心理描写真实体现出作者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14. 文中描绘的„清新活泼欢快明朗。字里行间跳动着的童心使文章也有了生命力。

15. 文章凭着丰富的想象凭着多彩的语言将„呈现读者面前。

16. 文章简洁明了语言平淡朴实。

17. 观察细致想像力丰富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使生动活泼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18. 借景抒情托物咏志很有特色。

19. 文章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生动描述演绎出一篇精彩的童话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20. 巧用伏笔是文章的一大特点。文章第一段就为全篇故事的发展做了极好的铺垫。这种构思非常巧妙可以借鉴。

篇2:小学生民风民俗作文评语

2. 本文立意益巧妙,推陈出新。文章由点到面,立意深广。表达了对父母,老师的感激之情。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无言。老师的教导要深刻的铭记,要时刻怀揣感恩之心。

3. 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以“中国梦励志行”为题,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摆事实讲道理,结合生活实际阐发自己的观点,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明朗,富有哲理。

4. 励志作文评语评语这是一篇完整而又精彩的写人文章,文章开篇设置情景,自然引出下文,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人物描写生动,人物形象突出,刻画了一个有毅力不断追求最励志的形象。

5. 这是一篇展现自我风采,让青春飞扬的演讲稿,读了你的文章老师知道了你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孩子,“青春是一坛醇香的酒,是一束鲜艳的花”形象的写出了青春的美好。全文语言流畅自然,较为生动,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6. 本篇演讲稿富有时代气息,围绕清正廉洁进行了阐述,并做到旁征博引,事例非常典型。全篇的语言富有感染力,气势如虹,义正词严,感染着在场的所有听众。

7. 本子清秀整洁,犹如海滨小城的街道一样,找不到一点脏……端端正正的字迹,让人看了真舒服……你的字像印的一样漂亮……很惭愧,我字没有你写的好看……

8. 随随便便,字哪能不像猫掏的似的……字不在格子中间,当然看起来不顺眼……你的字东倒西歪,是不是今天风太大,才刮成这样的……我不相信你的字写不好,永远就这么潦草……认真耐心地写,你会写的比我还要棒……

9. 这般丰富的内容,简直和作家写出来的差不多呀……你的习作有血有肉,读起来真是一大享受……你的作文内容具体,我读的十分过瘾……你平时肯定爱看作文书,才写出这么多字……

篇3:小学生民风民俗作文评语

多年来, 为改变这种状况, 我尝试了一些做法, 有收获, 也有体会。

一、乡土景美蕴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语言的源泉在大自然。当他看到孩子们面对充满生机的果园, 却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思的时候, 他感到非常痛心;他马上意识到:是教育逼着孩子们去死记硬背, 导致思维迟钝, 孩子们一旦离开大自然, 离开外面的世界, 后果将不堪设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是一课课地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 到果园、森林、河边、田野去, 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量, 又使孩子们的情感细腻起来。这让我想到我们的生物课、地理课、美术课……我们的学校无一例外:封闭式教学, 高高的围墙……特别是在寸土尺金的沿海地区, 我们的学校的围墙外, 不是民居就是工厂, 我们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自然!我们的生物课、地理课、美术课都只能在教室里上, 即便教科书年年更换, 不断增加实践内容, 都无法改变现状。想起20年前,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 生物科有一半的课时是在生物园里上, 老师带领我们用改良技术种玉米、木薯等等, 课后我们用毛笔为作物人工授粉、施肥;有收成后拿到菜市场去卖, 所得作为班会费;老师还带我们到田野里捉蝴蝶、昆虫做标本, 采摘不同形状的树叶制作成书签;我们的成绩高低是看谁做的标本美不美……美术课到小山坡上写生, 地理课到野外测量, 春天语文老师带我们到山坡上寻找春姑娘的踪迹……大自然蕴藏着神奇的力量, 她能启迪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 并促使他们用美的语言去讴歌和赞美。试想, 孩子们一旦从枯燥的课堂进入奇妙的大自然:蓝天白云荡涤他们郁闷的心胸;青山绿水抚慰他们贫瘠的心灵……他们的思绪像鸟儿一样飞翔, 像鱼儿般自由。

于是我尝试把学生带到校外, 到大自然中去。我带初一的学生到肇庆鼎湖山旅游, 学生们喜欢那里的一切东西:蜿蜒的溪流、蓝翅膀的蝴蝶、来自远古的蕨类植物……回来后, 孩子们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游记。小冰这样写道:“鼎湖山真不愧是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参天的大树, 种类繁多的物种让我一次一次地惊叹不已……最让人心醉的是那条顺山而下的溪流, 她曲曲折折, 时隐时现, 一路欢天喜地地发出悦耳的淙淙的乐音, 让我一次次疑为仙境。她就像一条绝美的项链, 系在鼎湖山母亲的颈脖上……”孩子们纷纷写出佳作来, 有《天池心》、《鸟鸣山涧中》、《我与云朵为伍》……

周末, 我鼓励孩子们走进花农的桔地和苗圃, 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并把他们记录下来。身在花乡的孩子们写得最多的还是花花草草, 叶彬同学写道:“桔子是我们这里最常见的欣赏植物, 也许是太过熟悉的缘故, 我一直忽略它, 平时连正眼也不会瞧上它一眼。然而正是这个清凉的秋天的早晨, 我却发现桔地美极了。可能是晚上气温低的缘故, 早晨的桔地上飘着一层像烟非烟, 似雾非雾的东西。刚升起的太阳光照在那一片片的翠绿的桔叶上, 桔叶闪烁着晶莹的光亮, 显得生机勃勃, 神采奕奕, 它们在早晨的微风下, 摇摆着绿色的小手, 似乎在感谢桔农对它们的辛勤呵护……”多美的想象, 多清新朴素的描写啊。读着一篇篇观察细致、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的习作, 我的内心随孩子们的快乐而快乐, 随他们忧伤而忧伤:朱颖的《百合泪》、小欣的《拱桥一景》、小亮的《乡村小路》……渐渐地, 学生的写作题材拓展了, 文笔也逐渐细腻起来。

我们也带学生走进工业园, 让他们在参观的同时, 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 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孩子们的眼睛从厂区到工人, 从直观认识到感性认识。陈亮的《看一位民工喝水》, 不但对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而且倾注了深深的感情在里面。参观了台商的花卉超市, 小明写了《海峡两岸共述花情》, 让人不可小看。

二、民俗丰富藏灵感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联想, 学语文不能没有联想, 写作文更不能没有联想。情感丰富, 善于联想的学生, 我们总不用担心他 (她) 学不好语文, 写不好一篇作文。在网络肆虐的今天, 孩子们嚼着快餐文化长大, 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唐诗宋词, 没有南粤大地的曲调, 没有乡间茶楼里的袅袅茶香, 取而代之的是粗糙的肤浅的审美和情感;我们还能要求他们写好一篇作文?只有想办法对他们进行引导。

在生机焕发的春天, 我让学生在节假日穿街走巷, 叫他们暂且离开虚拟的网络, 去体味乡里民情的厚重;在如火的夏季, 我让学生去观察爷爷最爱去的茶楼, 也喝一杯苦涩的老茶头;飒飒秋风中, 我让学生去捕捉粤曲的韵味, 跟奶奶唱一曲《帝女花》, 体验人生的无常;冬雨潇潇的季节, 我让学生在岁晚的忙碌中搓圆寄寓希望的煎堆, 感悟朴实的情感……于是, 学生的日记和作文不再贫乏空洞, 他们渐渐懂得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小君在《煎堆的启示》中写道:“带着童年的幼稚我们踏入青春。春天, 我们在这里立下誓言;秋天, 我们在这里分享收获。青春, 便是我们的春。誓言又在哪里?于是, 我寻觅……我发现, 青春就像一个金黄金黄的煎堆, 在案板上等待煎熬, 却在最后喜笑颜开。这便是青春, 挥洒着无限的汗水, 饱受油煎的痛苦和重生的希望。我感觉到青春的甘与苦。”

于是, 便有了小官的“潇潇的秋雨像极母亲常哼的粤曲, 我的幼稚和任性在这一刻化作一只猛兽, 撕毁了母亲对我的憧憬。”

小坚的“我要将爸的话记住, 我要坚强, 将爸的话作为动力和努力在初三毕业考个好成绩, 因为那是爸爸和爷爷最大的愿望。我还要把那幸福的瞬间泡成一壶酽酽的香茶, 让爷爷和他的茶友永远保留那份浓冽而甘甜的喜悦。”

读着孩子们经过思考后写出来的东西, 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的进步, 我觉得欣喜异常!

三、形式多样现乡土民俗

1、诗人雪莱说:诗是神圣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 又是它的圆周。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 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涵咏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净化人们的灵魂。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正是诗一样的年龄, 他们应该生活在诗里。

首先, 我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在日记本里写诗, 写生活的酸甜苦辣, 写春夏秋冬, 写街坊写民俗, 写花乡趣事……于是, 孩子们开始试探着往前走, 即使磕磕碰碰, 也一路阳光, 一路欢歌!

小颖的诗句:“爷爷的酒壶/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他说/那是好日子泡的……”

其次, 我让孩子们每人设立一个诗歌本, 记录自己写得好的诗词, 并在课前朗读, 与同学们分享。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同学们自己评出最优秀的诗集, 进行奖励。

2、“民俗风情大家讲”的环节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回家真是“求爷爷告奶奶”, 以收集更多的民俗故事。外地的学生也不甘示弱, 也和大家交流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

3、举办班级粤曲演唱比赛, 让同学们领略唱词的优美;鼓励同学们搜集自己喜爱的粤曲唱词并进行赏析, 以此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的思维能力。

篇4:小学作文评语的策略

一、肯定——假戏真做

人人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肯定。得到别人承认肯定的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积极、健康的变化。有这样一篇文章,字迹不清,错别字也不少,教师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写作文的潜力超过了一般同学,只是没有发挥出来。不相信吗?请你仔细地把这篇文章抄一遍看看,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篇可以得优的作文。后来,他果然认认真真的重抄了一遍,老师批了一个“优”,并在全班加以表扬。此后这位学生写作文十分认真,写作热情很高,写作水平也提高了。

二、鼓励——借题发挥

给学生写评语,不仅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还需要热情的鼓励。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星期天》,只有二十几个字“星期天我和爸爸去游泳,我很快就学会了游泳”。老师先肯定这句话既有时间、地点、人物,又有事情的起因、结果,符合记叙文的要求,接着又写了这样几句评语:“你真了不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游泳,哪一天有空,我要向你请教呢?”老师又鼓励他勇敢地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讲讲星期天学游泳的经过,并录了音,再让他详细地把这件事重写了一遍,并在全班朗读,这位学生内心的自豪和感激不言而喻。后来,他在一篇《给老师》的作文中写道:“是您,让我知道自己不笨,是您,让我爱上了作文”。

三、诱导——旁敲侧击

篇5:小学民风民俗作文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了云南西双版纳,这里是傣族人生活的地方。他们的房子很独特,是用四根柱子撑着 的,下面是一块很大的空地,用来养动物,楼上是用来住人的。他们的称呼很有意思,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我知 道的。

他们管小男孩叫小龙仔,小女孩叫小龙妮,管爸爸叫猫多哩,妈妈叫哨多哩,管老奶奶叫老咩淘,老爷爷 叫老波淘,在那里哨是漂亮的意思。这个地方是女人当家,男孩在八岁的时候要送到村寨的寺庙去学习他们的 文化,一直要呆到二十岁,女孩要在外边工作。傣族人最喜欢孔雀舞,妈妈说杨丽萍就是出生在西双版纳,以 孔雀舞出名的。

在村寨里,我看到了傣族人的热情好客,也看到了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我喜欢这个民族。

篇6:小学民风民俗作文

2. 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3. 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4. 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5. 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6. 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7. 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而无力。

8. 主题不够严肃,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9. 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10. 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11. 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12. 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13. 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14. 情节平直,毫无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15. 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16. 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17. 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

18. 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都大大增强了。

19. 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

篇7:小学民风民俗作文

傣族拥有他们自己的文字。比如他们把小男孩称为xiaolongzai、小女孩称为xiaopushao、他们称小伙子为 maoduoli、称小姑娘为saoduoli、老奶奶称laomitao、老爷爷称为laobotao。

傣族的习俗也不一样。傣族重女轻男,从古至今都是女的当家,男的都在家里带小孩、干家务。傣族一般 都是男嫁女娶,男的要在姑娘家干三年苦力根据表现来决定。这里只要哪家生了姑娘就可以去政府领取土地, 还要办三天酒席。这里男的8岁就要去庙里当和尚学习傣文,可是这里的小和尚非常自由,云南十八怪里有一怪 就是“小和尚可以谈恋爱”。虽然傣族重女轻男,但是他们的文化之传男不传女。云南十八怪中有一句是“十 八大的姑娘叫老太”,就是说姑娘十八岁没结婚就管她叫老太婆。

篇8:小学生民风民俗作文评语

一、当前的作文评语类型

1.套话式评语

所谓套话式评语就是用单一的评判语句在不同的作文中反复运用。学生付出一番心血,写完一篇文章,结果翻开作文本,最下面却写着“ 条理清晰,内容充实,但结构不合理” 的套话式评语,对此,学生是极为反感的,会觉得枉费自己一番心血。 面对这千篇一律,僵化的评语,扫上一眼,都觉得索然无味。

2.简单化评语

所谓简单化评语, 就是运用极为简单的话语或者几个词,来评价学生的作文,例如:“ 好”、“ 很好 ”、“ 不错 ”、“ 已阅 ”、“ 继续努力”、“ 字迹潦草, 注意书写”、“ 特优”、“ 良”等。 这种评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却导致学生对自已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不得而知,从而降低学生的写作兴趣。

3.空洞性评语

这类评语, 就是评论的内容泛泛,没有具体内容。 实际上,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同, 但是再好的作文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再差的作文也有它的闪光点, 教师不能一概而论。

二、优秀的作文评语举例

叶圣陶先生说过:“ 批改不应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 ”因此,优秀的作文评语应该多倾注一些爱和希望给学生,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当然在笔者收集的五十份作文评语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作文评语, 经过分析归类,现举例如下:

1.启发式评语

启发式评语就是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启发学生往相关方面拓展。

例如:“ 这篇 《 愚公移山》 ,运用愚公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进行改写, 非常好! 可不可以尝试一下, 把其他人物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是不是又有不一样的故事内容呐? 老师期待着! ”

2.赞赏式评语

赞赏式评语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表达由衷的喜爱和赏识。

例如:“ 今天我太高兴了,因为我看到了你的作文, 喜欢你的深刻见解,喜欢你爱思考。 ”

“ 这么优美的作文,应该下了很多功夫,这就是辛勤耕耘的收获。 ”

3.交流式评语

学生的作文中, 往往会渗透出他的小心思, 教师要及时地从字里行间发现学生这段时间的学习状态,进行沟通交流。或者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见解和感悟, 可以与其探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促进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

“ 今天我看到你写作时专注的神情,被你感动了!你从第一页翻起,便会看到自己的进步,所以不必总担心自己的成绩! ”

4.委婉式评语

对于学生的作文, 教师应该多鼓励,多肯定。但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也应该批评指出。讽刺挖苦的话是坚决不能说的, 即使是批评,也要用比较含蓄的语句表达。

“ 这次作文认真写了吗 ? 我喜欢你上次的作文,要持之以恒! ”

“ 看看你同桌的作业 ,他的格式更美观! ”

5.总结式评语

针对学生作文的内容、格式、选材等方面进行总结,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切忌“ 一刀切”。 例如:

“ 文章整体不错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趣的老顽童爷爷, 但二三两个段落再完整一些, 衔接再紧密一些,会更好!”

三、评语写作方法的探讨

通过对当前作文评语存在的问题,及优秀作文评语的举例,笔者总结出作文评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和要求。

(一)评语写作应符合的基本要求

1.紧扣每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如安排学生用“ 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一篇散文, 那么批改的时候就以“ 借景抒情”为重点,能“ 借景抒情”者,承认其合格,甚至给予高分。未按照要求者,则重改重写,直到合格为止。至于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可以少问。

2.了解学生作文水平和思想感情

教师既要对学生以前的作文基础有所了解,还要适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 掌握前者,有利于了解学生作文进退的脉络,及时地给予指导。 掌握后者有利于教师深层次把握学生作文此次进退的原因,从而给出可行性评语。

3.多鼓励少挖苦,多批语少批改

尊重学生的劳动,多鼓励,多肯定,切忌讽刺挖苦,即使批评, 也要含蓄委婉, 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 实际上,学生对于老师的一些批改并不在乎, 教师最好用批语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让学生自改,或同学互改。

(二)评语内容遵循的基本原则

1.要有针对性

评语应该根据每次作文的要求,指出全篇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再涉及局部问题, 要有主次,不宜面面俱到。 除此之外,评语不宜太抽象,太笼统,否则学生不明白失误到底在哪里。

2.巧用趣味性

所谓趣味性评语, 就是教师运用语言艺术, 在善意的笑声中 “ 揭露” 学生写作的不妥之处 ,使学生欣然接受批评。例如,在写作中存在有抄袭现象, 可以给学生的评语:“ 天下文章一大抄, 看你会抄不会抄,他人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写作中的跑题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歇后语, 给学生下评语:“ 膝盖上钉掌———离蹄( 题) 太远。”这样不仅诙谐有趣,而且能够获得学生的关注。

3.注重启发性

对于学生 作文中存 在的问题,要抓住症结所在,多使用疑问句, 引而不发,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修改。 例如,写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作文, 一学生整篇文章只描述了他的童年生活, 却丝毫没有体现出“ 趣”字来,教师可以给出评语是:“ 你是活泼可爱的孩子, 你的童年应该充满着许多乐趣,可不可以选几件有趣的事情, 和老师分享呐? 老师期待着!”

4.流露情感性

其实学生关注的不是作文技巧得失,也不是评价优劣,而是教师的关注度, 学生希望通过教师的评语, 来窥探和揣测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教师的评语要满怀柔情,要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学生一旦 从评语中 获得爱和 鼓励,会马上变得兴奋起来,会倾注更多的心血到写作中去。相反,教师若采用僵化,讽刺挖苦的语言, 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5.凸显文学性

作为语文老师,在写评语时, 要力求语言优美,字字珠玑,要给学生耳目一新, 富有个性化的评语。如果教师的评语干巴巴的,则跟学生的作文形成反差, 学生会想老师的评语也不过如此, 我也没必要认真对待。

篇9:小学作文评语改革浅析

作文评语现状剖析

作文评语,学生作文后面一片豆腐块大小的红色阵地,它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综合性评价与指导,它不仅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催化剂,更是促进师生心灵沟通的无形之桥。优秀的评语,无论是真诚的赞赏还是精到的点评,不仅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作文的整体情况与改进方向,即便是顺口读之,都是一种美的享受。然而,从现在的小学作文评语现状来看,作文评语似乎陷入到了种种尴尬的情形。

套话迭出,苍白无力 这似乎已经成为小学作文评语中的通病。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使语文教师合理调配的时间极其有限。“改作文”,这仨字对于不少语文教师来说,无异于沉重的负担。如何应付?只能走马观花,速速浏览,甚至放弃首批与旁批,在文章结尾处留下“字迹工整,行文流畅,中心明确”等放之群文皆可用的“僵尸式评语”,使人读之不痛不痒,思之一无所获。

重文轻人,关怀缺失 何为“重文轻人”?意为片面侧重对文章本身的刻板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本身的鼓励与人文性关怀。有些老师,在实际的评语拟写中,不免会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审视”与“批阅”学生的文章,而一旦成为了铁面无私的判官,评语的口气必然会有失偏颇。毫不留情地,甚至刻薄地、戏谑地指出学生习作的缺点与不足,而缺失了“慈父”或“慈母”般的鼓励与关怀,对学生积极性的打击可想而知,甚至直接造成了部分学生“未翻文,已先惧”的“畏批”心理。

表达错位,无的放矢 评语,归根到底,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有着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能力。而在日常的作文批改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评语的表达,与学生的文字认知能力不相称,说白点就是学生看不懂,不理解老师想表达的意思。如“太片面化,流于形式,且没有什么逻辑性”这样的评语,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完全是不知所云。

作文评语改进探讨

以上种种小学作文评语存在的痼疾,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可持续提高无疑是一种桎梏。针对如此现状,笔者通过“三准”原则、语言艺术、批阅形式与人文关怀四个维度进行了初浅的实践探究,以为作文评语的改革应坚持如下。

“准”字当头奠基础 每一栋摩天大楼都需坚如磐石的地基做保障。笔者认为,一则合格的作文评语,抛开形式与内容不谈,首先需满足“三准”。这“三准”,就是每一则评语的地基。

第一,对象准。这里的对象,指的是拟写作文的学生群体。对象“准”,要求批阅作文的教师,对待所有学生的作文,都能暂时摒弃对其所有的固有印象与评价,标准统一,一视同仁地“就作文,话作文”。

第二,用词准。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普遍都有向师性。他们积累的语文素材,除了课本,除了家庭、社会生活与个体阅读,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来源——教师,而语文教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潜移默化,落在口头,也落在笔头。因此,作文评语中的遣词造句,一定要做到不出语病,深思熟虑,无懈可击,给学生做一个准确的、积极的表率。

第三,内容准。每次要面对四五十篇作文,工作量之大,对于本就繁忙的语文教师来说,可想而知。如何平衡评语质量与批改的效率?內容的“精准”很关键。一则评语,字数洋洋洒洒是绝对不切实际的,因此在内容的把握上,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抓住关键、实质的东西进行评述,而不要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语言艺术燃热情 语文教师之所以为语文教师,必备条件是其驾驭语言文字的水平之优异。而一则对学生影响深远的评语,必然要在语文艺术层面有所呈现,借此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第一,恰当修辞。一篇佳作,没有任何形式上的修辞是不多见的。而这个道理运用在作文评语上也同样适用。教师平日要求学生在拟写习作的时候要恰当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以盘活全文、画龙点睛,那么作为教师,也理所应当起到示范的作用。如在一则评语中,笔者写到:“读完你的文章,感觉它似乎化成一抹春风,吹在老师的脸上……”事后,小作者在办公室前遇到笔者,灿烂一笑:“老师,你的评语,也似一抹春风,吹在我的心上。”笔者也笑了。这,就是修辞的魅力。

第二,适度幽默。幽默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形式。“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应具有哪些特质?”曾经看过许多版本的类似调查,“幽默”这项特质,永远列在其中。照本宣科、刻板僵化,绝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教师形象。在评语中,加入一些适度的幽默,既能让人忍俊不禁,又能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得到启迪和感悟,何乐而不为?如在一则评语中,笔者在最后一句中写到:“此刻老师已经昏昏欲睡,拜读完你的佳作,顿时神清气爽,腰也不疼手也不酸了,真是神奇!希望你的每一篇习作,都有此疗效!”当然,此乃夸张幽默之语,但笔者相信,此句的威力,肯定比“你写得太好了”此类空洞的评价要大得多。

第三,引经据典。当然,这里的“引经据典”法,要在学生能够理解与体会的前提下方能使用,试问如何把握?其实语文书作为学生直接感知语文的有形载体,其中的经典句、段、诗、章,正是组成评语的上等素材!如笔者某次批阅习作,小作者刻画的是其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学会骑自行车的经过。于是评语的第一句,笔者就引用了课本日积月累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来赞誉他。当然,这绝不是浮夸,而是在夸赞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如何鉴赏与运用书中的经典佳句。

形式创新促乐写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他们还保有童真,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比成人更高的敏感性与更为浓厚的兴趣。创新批阅形式,是诱使学生“乐写”“趣写”的催化剂,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交换与互评。笔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孩子,对于同伴评价的重视程度胜过教师评价。因此,在每篇作文初稿拟定后,笔者都会腾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交换作文进行互评。互评坚持两条原则: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保持他人作文的卷面整洁;自由交换,但每次互评交换的对象不得重复。

第二,简笔画与盖章。这两个小花招,是从学生相互间的互评得到启发的。我们总以为中高年级的孩子长大了,几句评语打发他们就足够了,其实不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对于可爱的简笔画、款式多样的印章兴趣依旧。因此,在批阅习作的同时,笔者也会适时地在评语的最后,随笔画上一只挥舞双钳的小螃蟹、一只俏皮的小企鹅,或印上“进步神速”“刮目相看”等有字印章,作为对他们的鼓励。下发作文的那一刻,孩子们都会四处打听谁的本子上有简笔画,谁的本子上有印章,并以此为荣。

第三,填空与问答。这也是一种全新的评语批阅形式。其实这是把阅读教学中的点评、提问等策略嫁接到作文评语中。通过填空和“师问生答”的形式,在书面上与学生就本篇作文的内容做一个理性的交流。如“你对这只乌龟的第一印象是 ?在饲养了一周过后,你对它的印象有什么转变 ?(以上为填空)你觉得再次修改这篇作文,你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只乌龟,以使它的形象更鲜活?(此处为问答)”两空一答,为什么要设置这三个问题?因为这正是小作者文章中缺失的,却又必不可少的细节。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较直接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其实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做法。

关怀鼓励培情感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作文批改,绝不应是冷冰冰的信息传递和被动接受,“评”中留“情”,渗透着人文精神的评语,字字对于学生来说,也许都是莫大的关怀与鼓励。

第一,交心为本。其实每个老师都是从学生一步步走过来的。“喜欢哪个老师,我就会很用心去学这门学科。”这种“爱屋及乌”的心理,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会有。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喜欢自己、信任自己,绝不是坏事。因此,笔者在拟写作文评语的过程中,绝对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和学生交心的机会。如班级里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倾诉了自己对于平日过于拖拉与精力不能集中的的烦恼。针对他的情况,笔者在评语里写到:“其实老师小时候也有这些毛病,你能意识到自身的缺点,说明你有克服的决心,真棒!课后你有空可以来找老师,老师可以教你几招摆脱它们!”没过几天,该生就怯生生地找上门来了。笔者也把制定阶段目标、定期奖励自身等小妙方耐心教给了他,并承诺会持续监督他,一段时间后,该生的表现与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而这些神奇的改变,那条评语功不可没。

第二,鼓励为上。布鲁姆把学生受到激勵而去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称作“先决情感特点”。叶圣陶先生也在谈到批改作文的几项原则时,曾经说过:“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从中不难看出鼓励在作文批改层面起到的作用。恰当的,适度的鼓励,之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台推进器。当然,把握好鼓励的技巧是很重要的,这里的鼓励,并不是盲目的吹嘘与夸赞,它主要讲究两个原则。一是纵向比较原则。对该生相较之先前的水平进行纵向的比较,对于进步的地方进行鼓励。二是“善挖金矿”原则。即视角多落脚于闪光点中,并有针对性地给予鼓励。

结束语

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写道:“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纵在他的手中。”而这文后小小的一块“豆腐块”,质量是否优良,烹煮是否得当,已然也操纵着、左右着学生对自身作文水平的审视、对作文兴趣与热情的培养,甚至于师生情感的相互交融。笔者相信,以“三准”为锅底,以语言艺术为主菜,以形式创新为佐料,并以人文关怀浇卤之,烹饪出的评语“豆腐块”,应该之于学生的作文水平,之于学生的身心成长,都是一道小巧精致、别样可口的菜肴。

参考文献

[1]张玲花.浅谈作文评语的艺术性[J].教育科学,2014,(10):185.

[2]余庆华,金大宝.新课程视野下的作文评语探究[N].鸡西大学学报,2013,(8):14-15.

[3]孙小云,刘艳春,黄立平.作文评语追求的应是“准、精、美、和”[N].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51-53.

[4]于芳.小学作文评语调查现状及分析[J].语文建设,2010,(2):29-31.

[5]费昀.让作文评语点燃写作激情[J].习作讲评,2015,(2):83-84.

篇10:小学民风民俗作文

过年时的凌晨0点0分,是要放烟花的,每家都争着放,比谁放的时间早,据说是放的时越早,这一年的财运就越顺。不过,大部分儿童可就遭殃了,毕竟儿童可坚持不到这个时间啊,基本上到白天都成了“熊猫眼”。早晨的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一股仍未消散的硝烟味。

大年初一,要去奶奶家拜年,还要去的很早,因为要包饺子,在我家,基本上人人都会包饺子,就连我上三年级的妹妹也会。全家总动员,每个人各司其职抓紧干活,没多长时间就做好中午吃的了。饺子一次做一顿饭的,有时也做许多。在吃饺子之前,我和妹妹要先给大人们拜年,才能拿到压岁钱。相传,故事有一种怪兽名为“祟”,每到晚上便会出来,找到小孩,令其生病,整宿的哭闹。有一户人家将铜钱放入红纸袋中,“祟”出现后被那红纸袋吓跑了,便多用这种方法。

大年初二则去姥姥家,姥姥在初一便做好饺子,我们一回去就可以开吃了。下午,大部分时间就是放鞭炮了,有五百响的,一千响的,多时有两千响的大致没什么不同,就是拉着的炮数量不一样罢了。但家中最后还是要留一部分要等到晚上和十五放的,意思是开始了新的一年。下午放完炮,就要开始走街串巷的拜年了,我对这是没有多大兴趣的,走来走去的多累啊!所以我大多是去寻找小伙伴玩耍,把擦炮埋入雪里、放入下水道什么的。我最钟爱的还是那种烟雾弹,就是味道刺鼻了些。

篇11:小学民风民俗作文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国人到了傣族,主人会主动打招呼。无论男女老少,总是对客人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不骂人不骂人。当你拜访傣族人时,你还会受到“泼水”和“绑线”的礼遇。客人到了,门口有傣族人的小喇叭,提着浸过花瓣的水,用银身,用枝叶轻轻洒在客人身上。进入戴竹楼坐下后,老人将一根线系在客人的手腕上,祝客人好运、平安、幸福。

恐怕傣族最著名的节日是泼水节。每年四月,傣族人举行泼水节。这天早上,人们想采花,给佛寺献绿叶,拿清水洗佛像的灰尘。这样做了以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泼水。我看到一群群青年男女拿着铜盆和脸盆里的水,从街巷里涌出来,又打又追,把水泼向每个人,从头到脚,湿透了。这是吉祥水,幸福水。不管是谁被扔还是被扔,他们脸上带着微笑都很开心。

傣族妇女非常讲究发饰。大部分梳高发夹,爱在发夹里插花。男人喜欢穿无领上衣配双排扣或大排扣夹克和肥裤。

傣族的住宅——也以竹子建筑而闻名。因为傣族居住区的温度高,竹建筑有利于防止酷热和潮湿。因此,傣族人仍然保持着“傍水而居,竹楼林立”的习惯。傣族也有一个习俗:一户人盖房子,全村人帮忙。当新建筑落入城市时,将举行一个“竹建筑”仪式。这时,整个村子像过节一样热闹。同时也想请赞哈唱一首《问候新房》,据说是吉祥平安盛世。

篇12:小学端午民风民俗作文

秋天过去,冬天过去,春天也过去了。我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夏天,一个端午节。今天早上,我十分开心。总觉得天空更加晴朗,白云更加柔软,太阳更加灿烂,人们都更加开心了!走在街上,我总是禁不住地露出会心的微笑。偶尔闻到一阵带着竹子,酒米香味的粽子气味,立刻会让我倍感清新。当然,每家门口都插上了艾叶、蒲草。远远望去,一串串艾叶一串串蒲草就像绿色的战队。到了爷爷家,艾叶和蒲草果然已经插好了。

进去后,爷爷正在包粽子哩!我一下子动心了,挽起袖子对爷爷说:“爷爷,让我也来包粽子吧!”“哦,你行吗?”爷爷故意挑起眉毛,提高声音问道。“那当然,我可是高手!”我说。“来吧!”爷爷朝我挥手了,我立即跑了过去。坐下后,我取了一张竹叶,三下五除二,一下包成了个三角形,又飞快的挖了一勺米,朝三角体的竹叶里一放,压也不压就松松地包了起来,在用线一绑。就大叫一声:“OK了,快吧!”爷爷笑了笑说:“做事不能贪快,要做好做实在,才能算OK呦!”我低下头一看,自己包的粽子松松的,一点也不实在,而且还从一个角给露了许多酒米。二爷爷包的哩,一个个大小均匀,紧紧地像一块石头。我羞愧的说:“对不起爷爷,我会好好包的。”我重新拿了一片竹叶,一点一点的从尖开始折,折成一个紧凑的三角体,挖了满满一勺米,放进三角体里,使劲压了一压,又取了一个红枣,放了一些红豆,再用力的一层一层包起来,再用一根线仔细地把每一条边绑住,最后用力一拉,打了个结。这下,我的粽子成功了一个。随后,我又包了五六个,就开煮了。

只见爷爷把粽子都放进大锅里,倒满水,压紧后就开火了。半个小时后,一阵响起飞了出来,我一闻。啊!香香的酒米、甜甜的大枣、再加上清香的竹叶,我忍不住了,连忙去问爷爷粽子好了没有,谁知要等一个小时!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炸碎了我吃粽子的信心。过了一个小时,粽子终于好了。端上粽子后,再撒上蜂蜜。哇!真是色香味俱全呀!咬一口,蜂蜜流入了我甜甜的口中。软软的酒米,又有嚼劲。真是妙不可言呀!这个端午节,我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还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是“一举两得”呀!

篇13:如何写好小学生作文评语

一、写出童心与童趣

小学生的作文是“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童心纯洁,童言无忌,童真率直,童趣天真。评出童真与童趣要求教师尊重孩子们纯真的梦想,蹲下身来看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星星是发光的花朵”,“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听到了小草的心跳”,“太阳得了多动症,每天不停地从东边蹦到西边,又从西边蹦到东边”,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杰作。做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用笔说话,用心抒情,习作才能闪现出儿童的灵性。

二、写出真情与实感

言为心声,作文往往是学生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是读者,也是情感沟通的对象。所以教师写评语时应摒弃传统的说教角色,以热心读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用心交流,传递真情,表达实感。如教师布置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一位学生在文中这样写道:“老师,有一件事我很想对您说,每当你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名批评我上课又开小差时,我心里是多么难受呀!我多么希望你以后不再这样啊!其实我是很喜欢上您的课的,只是常常会听着听着就想起别的事而走神了。”该教师看后在旁边写了这样的评语:“想不到你这么爱上我的课,我真的很感动!对不起,是我的做法让你受到了伤害,在此我诚恳地向你道歉!”学生看完评语后给老师写了一封很长的信:主动承认上课开小差是不对的,希望老师能帮助他,还委婉地规劝老师如果能改掉这种做法,同学们会更加尊敬老师,老师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将更加完美……多么纯朴的学生啊!一句真诚的感言,引起了学生巨大的情感共鸣,使他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甚至是日常行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评出尊重与理解

儿童是鲜活的个体,有血、有肉、有思想。他们的作文,描写的大多是自己熟悉的事物、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一位教师上完《坎井之蛙》后,以“青蛙跳出井底以后”为题要求同学们展开讨论。同学们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看见蓝蓝的天,青青的草,真美啊,它想,我该早一点儿出来。”有的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河里的小鱼和小虾纷纷游过来和青蛙做朋友。”……这时,一位从农村来的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底以后,走了几步,又跳回井里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笑声中,该教师说了一句:“我看你真是一只井底之蛙。”课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以“青蛙跳出井底以后”写话。这位同学并没有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他在作文中写道:“青蛙跳出井底以后,走了几步,闻到一股刺鼻的农药味,几只死青蛙漂在被污染的河水里,又走了几步,听到一声凄厉的惨叫,一只青蛙已经倒在了农夫的脚下。它想,还是井里安全,于是它又跳回了井里。”这才是生活,一种真实的生活!老师读完后,在作文后面工整地写上了一句话:“对不起,老师才是井底之蛙。”

四、评出认同与欣赏

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人认可、赏识。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天性的至深本质是渴求为人所重视。”“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所以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增强他们努力的信心。如教师布置了题为《我和祖国》的作文。有个淘气的男孩只写了一句:祖国是母鸡,我愿是一粒米。看着这只有一句话的作文,教师被感动了,仿佛一下悟出了一条真理:即使是最淘气的孩子,心里也有阳光!于是,第二天,在作文讲评时她提到了这篇短文。她说:“从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但有个聪明的孩子认为,祖国的形状更像一只母鸡,正是这个深情的‘母’字格外突出了他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在这次交来的作文中,这个‘母鸡与米’的比喻最精彩!也最迷人!”更迷人的是从这天起,这个淘气的孩子彻底变了!

五、表达鼓励与启迪

作文不仅是学生写作水平的体现,也是其人生观、思想情感的反映。所以作文评语应关注学生情感、思想的发展动向,对他们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用智慧去启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差,性格也较为孤僻,他在《说说心里话》作文中写到:他经常惹是生非打架,是因为父母离异后他感到苦、烦。老师的评语是这样的:文章虽短,但字字是金,因为每一句话都流露出你是很有个性的学生,没有一天不在思考、不在进取,你的苦、烦是你的动力,只要不用在打架上,相信你会成功的,你身边有老师、同学,你还会苦、烦吗?一位学生在《我的遗憾》的作文中,吐露了因自己的疏忽而使弟弟不幸落水身亡的悔恨心理,写得质朴感人。老师的评语写道:“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质朴的语言,纯朴的感情,令人潸然泪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更何况当时的你只是五岁的娃娃,这岂能是小小娃娃所能把握得了的吗?老师觉得错不在你,你不能总生活在阴影里。爸妈虽有失子之痛,但能有你这样懂事的女儿,也是一种最好的补偿,他们会感到幸福的!老师、同学和你父母都真心期盼着见到你灿烂的笑脸!”这位女生读了这段评语后,十分感动,从此,她的脸上渐渐地多了一份笑容。

六、表达期待与要求

小学生写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这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评语中有针对性地指导。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春天来了,公园里桃花、梨花、桂花、菊花竞相开放,美丽极了!”老师这样给他写评语:“春天是美丽的,公园里更美丽,百花争艳,竞相开放,写得多好呀!不过,你对花儿们开放的季节怕还有点不太熟悉吧,课下可以问一问老师、父母亲或查一下资料,你肯定能搞清楚的。别忘了有时间常常去欣赏大自然啊!”对学生不符合写作要求的习作,或者文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的现象,教师要用具体的、明确的、启发性的评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4:让作文评语走进学生心灵

一、作文评语要坚持人文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以人为本、人文融洽的作文评语是当今作文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和必然要求,因此,语文老师要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语文老师可以利用手中的笔,通过作文评语走近学生,进而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是一个好的机会。作文评语形式多样,比如采用写书信是一种好方式,如果老师让作文评语充满着浓浓的情感,那么学生一定会“爱不释手”。

书信式评语体现一种人文性教育,实用且有效。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对太多的压力,太多的困惑,太多的疑问,此时最需要的老师引导与呵护。老师要让他们感受真诚关怀,感受到和蔼可亲,写书信式作文评语一定要有内涵,有指导性,有针对性,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关爱。试想:如果作文评语都是千篇一律,总是套话,文脉清晰、主题明确、结构完整等,反之文脉不清晰、主题不明确、结构不完整等,学生总是看这样的评价,肯定是既厌又烦,久而久之,他们厌倦老师的评语,甚至怀疑老师水平,这不利于教学,也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所以,作文评语人文性教育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如果我们用春风般的语言,心理医生般的诊断,朋友般的谈心,一定会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精神境界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二、作文评语要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恰当表扬,会点燃起学生兴趣的火花,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与信心;慎重批评,如果是批评,一定是对学生有具体的帮助和有力的促进。因此,老师在写评语时,要把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维护学生的自信心结合起来,谨慎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学生作文的优点,如好材料、好例子、经典构思等,教师应用红笔画出,批注,及时指出并鼓励,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怕麻烦,在评语中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有成就感,以此激发他们的作文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在作文批改中,老师也要注意搜寻学生的作文的亮点,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自己寻找作文的亮点,并把这些亮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适时鼓励,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缺点、毛病,应从爱护的角度予以指出,批评的语言要中肯,不能过于严厉,不能以居高临下的语气训斥。中学语文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老师批改作文,如果从字词句到修辞再到文章的立意构思,面面俱到,这本身并没有错,只是肯定的少,否定的多,教师用意良苦,学生未必能“心领神会”。对学生来说,一篇作文存在那么多的毛病,写作文的成就感还有多少?作文这种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有多大?面对作文本上众多圈圈、框框等,又有多少学生认真思索呢?

慎重批评,老师如果批评不当,不仅会打击学生的作文的积极性,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创作热情,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甚至师生心理产生隔膜,将对学生作文产生消极的影响。

所以,对学生作文评语,教师要本着宽而不失的原则,不吝啬的“精神红包”,既要看到作文优点,又要看到作文不足,既要看到学生的现在水平,又要看到学生的发展潜力,从而作出适当的评价。

三、作文评语要坚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教师在作文批改结束后,建议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推荐优秀作文,与大家分享,但一定要指出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觉得好,其他同学也可以提出异议,若有异议,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指导、评价。

教师还可以在组织学生在互批的基础上共同探讨作文中失误的原因,小到字词句修辞上,大到内容组织、结构安排上,以引起大家注意。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一定要与小作者(学生)充分沟通,努力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沟通与宽容,尝试协作与分享。

合作与探究,学生成为评改主体,老师作为主导。老师应充分对学生作文情况“抽样调查”,把握整体,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在合作探究中促使他们自觉发挥主体意识,不断调整创作心态和应对策略,最终探寻适合学生自己的写作方法和途径。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作文的评语要不拘一格,力戒模式。教师要情真意切,要有人文关怀,坚持合作与探究,发现学生的写作潜能,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喜悦。

篇15:民风民俗的学生优秀作文

日常食俗 少数民族哈尼族过去日食两餐注食是当地产的稻米,玉米为辅喜把大米、玉米蒸成米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哈尼族分支僾尼人喜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面、草果面一起熬粥,并以此为主食的上品。擅长利用当地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制肉类及各种风味菜肴。如白旺是用凝固的牲家禽血块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盐、辣椒和生肉制成的。比较有名的风味菜菜肴还有蜂蛹酱、暴腌芭蕉心、酸笋炒麂子肉、省肉松酱、清汤橄榄鱼、螃蟹炖蛋清、煮蛇圆子等。不论平时或节日每餐必不可少的是豆豉。豆豉的吃法很多,可将其配上辣子、芫荽、姜、蒜苗烧熟作主菜;将豆豉切片炸香拌竦椒面当咸菜等少数民族哈尼族有共享猎物之习,当猎食们进山捕猎归来,无论猎物多少,全寨子人都可来分割猎物,各有家都可分享一份。如果猎物太少,就直接煮好,大家一起分享。

饮茶和喝酒是少数民族哈尼族的嗜好,所饮用的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甜白酒,醇香、甜蜜;喝茶多用煨酽茶的方式。即先用铜壶或大口缸在火塘上将水烧沸,然后再放入茶叶煨煮,待再烧开时饮用。一般每天一次只饮一道。西双版纳的僾尼人都喝鲜茶,茶叶都是现喝现采的老叶,有的甚至是带枝的老叶。烧茶时先将鲜茶用火烤至微黄或焦糊,然后投入沸水内,煮沸即可饮用,鲜茶有一种苦涩味,但能消暑解渴。

少数民族哈尼族过去认为火是家庭的生命,对火很敬畏,必须保护火种长久不息。每家都有数个不同的火塘。火塘的火不仅要烟火不断,而且每个火塘的用处也不能弄混。一般一个火塘煮小锅饭、炒菜用;一个火塘支有蒸锅,专门用来蒸制食品;还有个火塘只煮猪食,从不乱用。

节庆、礼仪食俗 少数民族哈尼族传统历法把一年分为冷季、暖季和雨季三个季节,每季为四个月。在一年之中有过两个年节的习惯。一个是十月年,另一个是六月年。十月年是在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过,历时五至六天,主祭天神和祖先。届时家家都要杀一只红公鸡,就地煮食,不得拿入室内,全家每一个成员都得吃上一块鸡肉,准备出嫁的姑娘则不能吃。随后要做三个饭团和一些熟肉献给同氏族中辈份最高的老人。寨子里要举行盛大的街心宴,即每天有近百张桌子连在一起,各家各户都争相献上自己的拿手好菜,以展示自己的烹调手艺;六月年是在六月里举行,具体日期由祭司选定,以祭天神和谷神为主要内容。届时也要杀鸡宰羊,举办酒筵盛餐。在为天神建盖秋房时,要在门口杀牛进行祭神,祭毕按人均分牛肉,共享神赐。还有小寨神及端午节、新米节等许多传统节日,在节日中都要拿出最好的食物进行庆贺,以酒、鸡和糯米饭必不可少,红河地区的少数民族哈尼族每年七、八月间,还要举行盛大的喝新谷酒仪式,预祝这一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届时要捋下新谷百余粒,炸开花,放入酒瓶内泡酒,并备下丰盛的酒菜,请亲朋友吕偿新谷酒。当地产的锡制酒具非常精美。在民间不仅有许多酒节,还有许多酒歌。

少数民族哈尼族素来热情好客,只要有客人来,都要以酒相待。客人落座后,主人要先敬一碗米酒,三大片肉,称“喝焖锅酒”。待客食吕讲究食多量大,真诚实惠。在筵席期间常常酒歌不断。客人离开时,有的还要送上一块大粑粑和一包用芭蕉叶包好的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吕。西双版纳的僾尼人,宴请客人有男女分桌之习。按传统习惯,家中分别设有男室、女室。只有男人可以与客人同桌用餐,妇女一般不陪客。进餐时的席位以靠近火塘的一方为首,首席一般由长者坐。在男室进餐,首席由男性长者坐,在女室就餐,首席则由女性长者坐。

少数民族哈尼族十分重视婴儿出生和男女婚恋的喜庆活动。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少数民族哈尼族支系叶车人的男女丰年往往以配对就宴的方式选择恋人,一般在配对就宴前,男方在征得女方应诺后,由小伙子凑钱,请烹调师傅主厨,杀公鸡、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进行准备。夜里10点钟左右开宴,参加者约10—30人,围观者熙熙攘攘。届时灯火通明,桌上摆满各式菜肴。先将煮熟的大公鸡头朝上摆上餐桌,并把两个鸡睾丸和一只活螃蟹悬挂在鸡身上,由“伙子头”和“姑娘头”从首席坐起,其余男女依次配对入坐,随后举杯祝酒对歌,尽兴方散。这时小伙子们用芭蕉叶包上糯米饭和菜送给姑娘们在回家的路上吃。如男女双方情意合,可相约下次会面的时间。当地人称这种求爱方式为“阿巴多”,常为农闲时举行。

篇16:民风民俗的学生作文300字

苗族、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

舍巴日舍巴,意为摆手;日,即做。苗族、土家语动宾倒置,舍巴日,汉语直译为做摆手,意译为摆手舞。它是苗族、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摆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大摆手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集市贸易、文艺体育活动一起,在摆手堂前举行。摆手堂,在土王祠。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举行。

苗族、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苗族、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篇17:中秋民俗小学作文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一天能够一家团聚,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参与厦门中秋习俗活动。今天,我们就带您走进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福建厦门,去了解那里特有的厦门中秋习俗——博饼。

在中秋前后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您都能听到这骰子与瓷器碰撞发出的欢闹的.脆响。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传承下来的中秋游戏活动,简单说来就是人们通过掷骰子一决高下,赢得不同大小的月饼。

说到博饼的起源,今年76岁高龄的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彭一万认为,厦门中秋习俗博饼活动的出现跟民族英雄郑成功有一定的关系。

经彭老研究发现,在南宋时江南一带就有一种叫做状元筹的游戏在江南一带颇为盛行,状元筹用竹签和骰子做工具,按科举等级设奖品。而1659年郑成功军队从江浙一带撤回福建时,士兵们就把状元筹带了回来,进而有了博饼。

篇18:如何写好小学生作文评语

每个学生都期待着自己的文章得到教师的肯定, 以便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所以, 批改时尽量以正面评价为主, 这样可以坚定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如果否定过多, 学生就会丧失写作的信心。哪怕是平时写作水平差的学生的作文, 只要教师怀着一颗爱心, 带着情感仔细阅读, 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批语做到鼓励表扬。如, “你的作文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 很好, 如果把语句写通顺了, 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加油!”“有进步!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事情的经过, 注意不要有错别字呀!”“作文很真实, 没有抄袭, 继续努力!”这样的评语会让学生写作的信心倍增。

二、有的放矢, 评点到位

评语最忌讳不痛不痒, 语意不明, 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批语的撰写上要格外用心, 看准问题, 抓住关键, 点明要害, 指出方法。写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批语为学生指点迷津, 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并悟出修改之道, 逐渐提高其写作水平。如, “结尾处集中表达的情感, 既照应了开头又总结了全文。首尾连贯, 一气呵成。”“文章对运动会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 对团体200×4接力赛我班4名同学在运动场上的表现, 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三、评语幽默, 富有文采

好的评语能给学生以美感, 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修改, 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谓一举多得。如, “星期天准备外出逛街时, 匆忙之间不小心给 (肛门) 夹到, 真倒霉!师评:老师很好奇──谁的肛门这么大? (钢门) ”“从小就住在我们家隔壁的陈伯伯家后面一间厨房不知道为什么会不时地飘来一阵又一阵烹煮红烧牛肉时所散发出来的浓浓迷人中药味道……师评:明天麻烦你一口气念完这句给我听, 不准换气。”

总之, 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写评语这条师生沟通的有效途径, 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和督促, 让学生的作文大放异彩!

摘要:作文批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 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中介。所以写好作文评语, 对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信心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赏识,引导,鼓励

参考文献

上一篇:油田实习年度总结下一篇:创建示范平安校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