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有感

2024-05-22

人民的名义有感(共11篇)

篇1:人民的名义有感

《人民的名义》有感

名篇之所以成为名篇,在于它精彩的情节背后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但在情节或是人物设定这一方面,《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现象级”的大剧,无疑做的还不够,甚至有的方面非常不好,比如侯亮平妻子的这一人设(感兴趣的可以翻看我上一条朋友圈,这里不再赘述)当然也有成功的,比如祁同伟。相信绝大部分人对这个人物都会是一种“爱恨交加”的感情,作为一个反面人物,他自然有让人咬牙切实的犯罪事实,但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他死前高喊的那句一一“我没办法”。回到这个人物的起点,一个被权力“任性”甚至是“蹂躏”的一个有志有才青年,如果说他的分配是被当时的省委副书记“黑”了,那么请大家别忘了,他当时也算是时任汉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岩石的女婿,陈岩石作为一个绝对的正面人物,他当时的正义感去哪了?祁同伟作为一名政法专业优秀的毕业生,他受到的这些不公正待遇,难道就不值得让自己据理力争一下?抛开别的事情不说,在这件事情上,陈老的举动是不是与“过分爱惜自己政治羽毛”的李达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当然,说这些不是为了颠覆某些正面人物,更不是为了给某些反面人物翻案。只是想说明一点:无论在影视剧里还是现实生活中,“坏”人往往比“好”人更懂得用合法的规则维护自己不正当的利益,如果“好”人不够“坏”,那么正义同样得不到伸张,正义与善良不应该成为玻璃,清澈透明却又不堪一击,他应该成为金刚石,闪烁光亮却又坚硬无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就这个事例来说,高尚会不会也成为他人不幸的注脚?事实上,许多道德上没有一点污点的人,最后往往也是一事无成,就像明代的海瑞,最后只能去南京,做一个留守官员。相反,一个道德上并不那么纯洁的吴宗宪,甚至是戚继光(按照《万历十五年》上的说法,这位名族英雄似乎和当时权倾朝野的张居正有那么一些超乎正常上下级往来的交往)最终都为明朝乃至中华民族的发展建设与安定团结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个人比较喜欢李国文先生的一句话,大意是,中国式哲学的精髓在于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状况之中,将死板生硬的道德标准进行柔化的处理。在回到文章之初的就事论事,也许在那一刻,陈岩石老先生利用自己的关系人脉,为祁同伟谋得一个好位置,或许才是对其个人和整个社会最好的交代。

篇2:人民的名义有感

我是一个从众的人,大家做什么我也做什么。最近一部电视剧火的出其不意。很多小伙伴都在追呢,就是《人民的名义》。这是一部大尺度的反腐大剧,是“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潜心八年,六易其稿,写就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其中涉及到了“副国级”国贼,以艺术照进中国反腐现实。《人民的名义》的预告铺天盖地,前期的宣传便将这部电视剧推进人们的视野,该剧也被称为“2017开年大剧”、“中国顶级政治剧标杆”。且因为个人比较喜欢陆毅,便也投入了追剧洪流。

后来,看了两集感觉不错,可惜就是更新太慢。而我又是急性子人,随后等不及更新找了书来看,利用几天时间看完了,不想剧透,仅表达一些看法。人民的名义,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民的名义做一些事情,书中主要有这么几类人(为了不剧透,就不举实例了):以人民的名义贪污行贿、以权谋私,甚至滥杀无辜;以人民的名义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人民的名义,领着人民纳的税,在其位不谋其政,懒政、不担当、不作为;部分无理取闹的工人以人民的名义做挡箭牌,举着民主的旗帜谋私利。这些人都是以人民的名义在做事。跌宕的剧情,晦涩难懂人心,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一点点吸引着我。太想看到结局,所以尽可能快的看完了。终于安心了。

细细品味,在改革开放初期,腐败是否算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力?如果中国不存在腐败现象,是否可以在如此短期内取得今天的成就?曾经有一个研究指出严重腐败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政府体制僵化、专治专断,影响经济活力,贿赂手段可以突破限制、获取资源甚至垄断、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的腐化会成为一种受人欢迎的润滑剂,可以减少现代化道路的阻力”。如高育良所说我们不应该一边享受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另外一方面却又在指责着其中的种种不合理,万事岂能尽善尽美、十全十美。我们应该辩证着看问题。腐败的根源是什么、其中有个官员腐败的理由很简单:穷怕了!有时候会跟老一辈的人聊天,经历过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确实不容易,人缺什么就追求什么!饿了就想吃饱,吃饱了就想吃好,吃好了就开始有其他的种种追求了。书中还提到其他原因:比如你能力出众没有关系,辛辛苦苦为人民服务干一辈子还是个处级,而有些人能力平平,溜须拍马则当上了厅级,心理是否平衡?当你通过花钱来取得当前的地位,则必须利用当前的地位来获取之前的投入进而获利,这是人的本性。如此层层压迫,恶性循环。腐败的根源是欲望和现实的落差。有些人的欲望是权力和地位,有些人是金钱,有些是个人的理想抱负,有些则仅仅是欲望,比如赵德汉。

在中国高薪养廉是否可行,腐败是体制问题,涉及到干部的选拔、考核以及监督等等方方面面,不同的人欲望不同,反腐的手段自然也不同,高薪不一定可以养廉,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逼着有良心的低收入官员走上腐败道路的压力,给他们多一些选择。人都是自私的,怎么能要求一个无法给家庭生活保障的人去为别人谋求幸福呢?人性不是用来考验的,让人在为人民服务和贫穷两者之间选择未免有些残忍。

反腐是一个过程,需要客观冷静对待。作为人民,我们会觉得腐败就是不好的;作为底层官员,则是有些无奈,环境如此;作为高层领导,则看的更远,考虑的也更多,反腐的力度要多大才合适,如果手底下的人都被抓走了谁来支持这个庞大体系的正常运转保障政绩,如果无法保障政绩官员3、5年就下台谁来反腐?如何掌控力度至关重要。里面的利益集团如何均衡,是否牵扯到自己无法掌控的高层?如何在保全自己的情况完成反腐的目的?永远不要把别人当傻子,往往害死自己的不是无知,是傲慢!看似不合理的背后常常有不为人知的无奈。新到一个不适应的环境无需愤世嫉俗,看谁谁不顺眼,需要先融进去、去感受、去理解,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守住底线,少说话、多做事,中国人讲究天圆地方、中庸,如何在这个讲人情的地方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确是人生的大智慧!

篇3:人民的名义有感

关键词:FDI,NEER,GARCH模型

一、引言

中国吸引FDI的规模在2003年首次超过美国, 从1985年的19.56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160.11亿美元, 增长了近60倍, 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 国际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很大, 那么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FDI的流入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显然在现阶段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汇率及其波动性对FDI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一般认为汇率变化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汇率水平的变动 (货币的贬值或升值) , 二是汇率波动的剧烈程度 (汇率的稳定性) , 但是有关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FDI的影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Cushman (1985, 1988) 提出的“相对生产成本效应”理论和Froot和Stein (1991) 提出的“相对财富假说”理论支持货币贬值将会促进FDI流入;以Campa (1993)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 他认为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决策取决于其未来收益的期望值, 一国货币越坚挺, 进入该国市场未来收益的期望值就越高, 也就会吸引越多的FDI流入, 而货币贬值将会抑制FDI流入。冯晓玲等 (2011) 研究表明中国FDI流入额与人民币REER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长期内中国的FDI流入额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 后者是前者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冯套柱等 (2012) 指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影响关系为负相关, 而且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但是有关名义有效汇率及其波动对FDI的影响的研究很少。本文利用1999年1月-2012年10月的相关数据, 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与FDI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先采用了GARCH模型估计了汇率波动VOL, 然后建立VAR模型, 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以确定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汇率波动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1、FDI。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变量有两种方法:外商投资与GDP的比值或者直接选取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量。本文选取第二种方法, 单位为亿美元, 并取对数形式, 即LNFDI, 主要考察它的变化率, 数据来自于中国商务部网站。

2、NEER。NEER是一种货币相对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双边汇率是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和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的汇率, 通常以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它能够综合反映我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价值, 能够衡量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总体波动幅度。NEER数值上升表示人民币升值, 数值下降表示贬值。数据来自BIS, 并以2010年为基期, 为100, 可以更好地反映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贸易的变化。本文对NEER取对数, 即为LNNEE。

3、VOL。对于汇率波动的测量, 早期的研究一般用间隔一段时间的汇率变动方差作为汇率的波动程度, 并且不同研究者选取的时间间隔也不一致。现在的学者大多采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GARCH) 模型测量汇率的波动。本文也拟采用GARCH模型测量NEER的波动, 并以方差作为波动值, 记为VOL, 取对数, 即为LNVOL。

三、模型估计

(一) 汇率波动的测量

首先, 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取ADF检验, 可得NEER序列是非平稳过程, 存在单位根过程, 通常采用随机游走模型进行描述。先用OLS估计, 结果如下:

对其进行ARCH-LM检验, 可得滞后阶数为1阶时, P值为0.001640, 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残差序列存在ARCH效应。由此可以推断出, 名义有效汇率存在ARCH效应。本文根据对数似然值最大、拟合优度最大以及AIC和SC信息准则最小的原则选取度量汇率波动的最优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可得残差服从正态误差分布的EGARCH (0, 2) -M模型是测定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最有效的模型。本文建立EGARCH (0, 2) -M模型, 在均值方程中添加了log (Var) , 均值方程为:

对此方程进行条件异方差的ARCH-LM检验, 可得滞后阶数为1阶时P值为0.916247, 说明以残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并在均值方程中添加了log (Var) 的EGARCH (0, 2) -M模型拟合得较好, 以所得的条件方差作为NEER的波动值, 记为VOL。

(二) FDI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为防止谬误回归的产生, 在进行协整分析前必须检验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方法对lnFDI和lnVOL进行检验, 可得lnFDI、lnNEER和lnVOL为一阶单整, 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对于时间序列回归, 为确定两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有必要在模型设定之前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协整检验的本质在于检验变量是否包含一个共同的随机趋势。本文采用Jonhanson基于VAR的协整检验法以检验lnFDI、lnNEER和lnVOL是否具有协整关系, 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知,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lnFDI、lnNEER和lnVOL均存在协整关系。

3、因果关系检验。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说明变量同阶平稳并存在协整关系, 但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名义有效汇率及其波动率之间是否有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lnNEER是lnFDI的Granger原因, 而lnFDI不是lnNEER、lnVOL的Granger原因, lnVOL不是lnFDI的Granger原因。

4、脉冲响应分析。

下图是FDI对NEER及其波动一个标准单位冲击的响应图像。

可以看出, 二者在第一个月对外商直接投资均没有冲击。NEER在第2个月对FDI也没有冲击, 从第二个月中旬开始有正向冲击, 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加强, 最后趋于稳定, 说明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FDI的影响很小, 但是长期内有积极的作用;汇率波动在第一个月后开始有影响, 并且在正向冲击第二个月中旬达到最大, 后来冲击逐渐消失, 说明汇率波动对FDI在长期内影响很小。

5、VEC模型。

lnFDI、lnNEER和lnVOL有协整关系, 可以建立VEC, 结果如下:

根据上面结果可知, 模型的拟合度较好。误差修正项很显著, 它的系数为负符合反向误差修正机制, 其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当短期均衡偏离长期均衡时, 将以 (0.0004) 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状态。NEER系数为正的, 说明人民币一定程度的升值对我国吸引FDI有利, NEER每上升1%, FDI流入会增加0.8676%。VOL系数经过修正后为负, 与事实吻合, 说明汇率波动对吸引FDI是不利的, VOL每上升1%, FDI的流入就会减少0.056%。

四、结论

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NEER上升对我国吸引FDI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作为新兴的强势国际货币,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必然的趋势。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以利用低工资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的外商直接投资虽然有负面影响, 但对以占领中国市场为目的的外商直接投资却有正面影响。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与中国经济持续的、稳定的、快速的增长相联系,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将继续增加。 (2) 汇率波动在对FDI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但是短期内影响不大, 在长期内是具有负面影响的。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是保持中国经济稳定从而保持一个稳定的投资和贸易环境的需要, 这对增强国外投资者信心, 并使中国的经济得以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Campa, J.M.Entry by Foreign Firms in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Exchange Rate Uncertainty[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LXXV, 1993, pp:614-622

[2]冯晓玲, 张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吸引FDI的影响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11期:56-61页

篇4:不要以国家名义损害人民利益

在一个成熟规范的商业社会里,企业当然赚越多钱越好。但今天,这两则热点新闻所折射出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却让我们高兴不起来,也足以引起党和人民的警惕。作为垄断企业的银行用非市场手段获得财富并不光彩,政府部门用人民的纳税钱进行高档消费也无法理直气壮。

在我印象中,银行是个让我犯怵的地方,因为那里停车位总是那么少,人总是那么多。办一项业务,等一两个小时毫不奇怪。而且,你常常不知何时又被银行巧立名目悄悄扣了钱,比如:账户维护费、存款手续费、办卡费、补卡费等。有些花费,你不问是没人会告知你的。一问起来,又似乎所有花费都可冠之以“国家规定”的名义,让你无话可说。那天我去汇2万元给一个朋友,银行收了50元手续费。一开始我没在意,等回过神来才感到不对劲,我是理财专户,应该可以不收这个费用的啊。对此,银行竟然回应称,你也没有提醒我们啊,现在已经收了,系统不能更改,所以只能抱歉。我又问,我这个金卡账户难道系统没有注明吗?回答是,你这个卡不是在我们这里办的,所以没有显示。但我分明记得,当初办这个卡时,银行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本卡在本行全国通用。看到我愤怒的样子,又得知我的记者身份,银行领导出面了,他热情地将我请到行长室,又是敬烟又是泡茶。并说,以后需要什么帮助一律找他,他会给我免费办理。

看,这就是我们的银行,有些钱,收不收,怎么收,弹性非常大。

一个企业家朋友笑着对我说,你这算什么啊,我们企业找银行贷款时,那才真叫无奈,贷款利率再高也只能接受,因为我们没有其他的融资渠道。对企业而言,要么被银行盘剥,要么只能等死。难怪民生银行行长说,银行赚的钱太多了,我们都不好意思对外讲。

再看茅台,茅台的价格一路飞涨,这对企业而言当然是好事。但在涨价背后,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到底谁在大量购买茅台酒?如果是消费者自己掏腰包购买无可非议,但事实并非如此,买单者中,政府机关、垄断性大型国有企业占了大多数。一个做白酒生意的朋友告诉我,一些政府部门买酒不是一瓶一瓶地买,也不是一箱一箱地买,而是几十吨几百吨地买。一瓶成本价只有40元的茅台酒,市场价可能高达2000多元。我参加过一次普通政府官员的宴席,一桌十五个人喝了4瓶十五年的珍藏茅台,每瓶大约价值8000元。买单的秘书长事后不以为然地说,今天的酒算喝得少了。我不知道要是放开了喝还要喝多少瓶?看来,以供应公款消费为主的茅台酒厂赚的钱大部分都是人民的纳税钱。既然涉及到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就有权力要求,将茅台酒列入奢侈品类别,政府机构和垄断性大型国有企业不能使用三公经费来进行采购。

执政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宗旨在我国已经毋庸置疑。我们认为,这既应体现在政府机构的公正廉洁上,也应体现在垄断性国有企业的经营思路上。但无论是银行巧取豪夺,还是政府部门无节制地消费高价茅台酒,显然都已经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E-mail:caoj@ittime.com.cn

篇5:观看人民的名义有感

近日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起了各界广泛讨论,这部电视剧受到热烈反响的原因在于它的题材正是全社会聚焦的反腐倡廉,以电视剧的形式展现了我党在反腐倡廉上持续的高压态势,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充分展示了我党在反腐倡廉上所取得的成就。

这部电视剧所反映的实质,也给我们广大党员敲响了警钟,党员作为关键的“少数”,必须严格执行党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严守党员的纪律原则,严控自身的私利欲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利,必先履其职、担其责,不能有权就任性,不能为一己私利而损害百姓利益,讲党性、讲原则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创建党员风清气正的环境。百姓之事无小事,必须高度重视,落到实处,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扮演好人民公仆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党员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但是作为一名人民公仆,要坚决保持自身廉洁,抵制各种诱惑,防微杜渐。在工作中要务实,要敢于创新、敢于担当、敢于奉献,凡是以群众利益为先,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而奋斗,为建成和谐美丽社会而努力。

篇6:观人民的名义有感精选

当前热播电视连续剧名为《人民的名义》,该剧堪称反腐大片,是一部故事虚构而反映现实的戏,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贿赂案件,主要讲述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率领检察官抽丝剥茧、层层突破,依法查办一桩股权案背后的职务犯罪,最终将腐败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体现了“打老虎”、“拍苍蝇”等反腐成果,群众直呼过瘾。

《人民的名义》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反腐败决心和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积极响应党中央反腐主题,通过影视艺术手段,刻画和展示中央反腐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感人故事。

电视剧里“小官巨贪”的案例让人体会深刻,主要讲述了由国家部某项目处处长赵德汉贪污受贿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人民币,却一分钱都不敢花。“小官”何以成“大贪”?只是因为这些“小官”实际权力并不小,而最具典型的代表性人物,怕是数处长这一级小官了。对处长一级这些在行政列表中较低级别的官员手中掌握的权力却不能小看,尤其是建筑、土地规划等要害部门。

通过《人民的名义》反腐倡廉电视剧,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落马官员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使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人民的名义观感2

《人民的名义》由“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编剧,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等众多实力派演员组成明星阵容,在开播之前就收到了各界殷切期待,但其真正的号召力恐怕还在于其特题材的吸引力。纵观十几年来的电视荧屏,一直被偶像剧、宫斗剧、婆媳剧、抗日神剧等统治着,观众早已进入审美疲劳,却又摆脱不掉这种现状。所以当《人民的名义》这类有深度的现实类影视剧题材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回归观众的视野,观众们纷纷表示,“感觉被重塑三观”、“有一种想要追剧的冲动”、“原来主旋律剧也可以这么好看”!

《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震撼播出,开播首天实际收看人数(含网络)高达3、5亿次。一时间关于电视剧的评论如潮水般蜂拥而至。是什么让一部电视剧从未播先热到播出后收视稳坐卫视黄金档电视剧冠军收视宝座,在一夜之间成为现象级电视剧,成为观众热聊的话题?无疑,这还是要得益于党中央坚定的反腐决心和自信。正如原著小说作者、编剧周梅森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写出来,不是要让人民绝望,而是要给人民希望,引导人民正确地看待这场反腐斗争。要让人们知道,像侯亮平、沙瑞金这样的肩负着反腐职责的同志,面对多么大的风险,要让老百姓相信我们。民众是需要这样的现实题材剧来指引我们更好地思考现实的。

人民的名义观感3

每一位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人民的名义》都会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下面谈谈我的深刻体会: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讲述了因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贿赂案件,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

通过一件件、一桩桩触目惊心、震撼人心、发人深醒的典型腐败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建党以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严峻形势和重要性。通过观看这些腐败分子的典型事例,使每一位党员干部及职工都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深刻领悟到: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仅靠党纪国法的约束是不够的,必须靠自觉、靠严格自律,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要“慎微”,要“慎独”。 同时,让人们从灵魂上受到震撼,从心灵深处得到净化,牢筑道德、纪律和法律防线,正确对待权力,正确把握人生。

权力是一柄双刃剑,自己手中的权力既可成为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工具,也可成为毁伤自己的利刃。对于无权无势的人,在各种非分的诱惑面前即使有那个心,也往往没有那个胆;即使有那个胆,也往往缺少付诸行动的条件。而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由于权力在握,在一般人眼里困难重重的事情却可能易如反掌。这样,当他们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个人或小集团捞取好处的时候,权力对他们的腐蚀也就开始了。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多少人自以为手段高明,自以为手中的权力和强大的后台可以充当“保护神”,最终却都难逃被押上审判台的下场,被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

在社会道德目标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在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上,一些人不断地步那些翻身落马者的后尘,重蹈覆辙,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警惕,思想上解除了武装。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后,我再次深深认识到时刻自警,增强自律的重要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时刻不忘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权利与诱惑面前,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忙于事务,不注意学习,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务主义中去。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前人教诲语重心长,实实在在地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句子。“ 兢兢”,是谨慎小心的样子;“业业”,是诚惶诚恐的样子。兢兢业业,就是一种极端负责、生怕有什么闪失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高度自觉的“自警” 精神,是全党同志和全体人民思想道德的修养上都不可缺少的品质,“自警” 精神是抵御诱惑的武器,“自警” 精神是保持廉洁清正的最后屏障,“自警” 精神是平衡权利与责任的天秤。天下事无不成于节俭而败于奢糜。我们要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时刻自警,增强自律,进一步开展好工作。

观看了“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后,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深受教育,也有几多感慨。是啊,党员干部也是人,是人也就会有私欲,那么...

人民的名义观感4

3月28日,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将首次播出年度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该剧由著名作家、编剧周梅森创作,八年沉淀,六易其稿,并由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执导,聚集40多位老中青实力演员齐飚演技。

据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司3月20日发布《关于做好重要宣传期优秀电视剧展播工作的通知》,并下发第一批推荐播出参考剧目名单,《人民的名义》作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参考剧目”之一,位居推荐榜首。

对于《人民的名义》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除了讲述反腐斗争的激烈之外,编剧周梅森显然对民生方面也相当关注,剧中诸多角色的塑造真切地反映了时下各类生活现象。侯亮平工作雷厉风行,在家却针对儿子的教育问题时时头大,跟自己妻子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成为广大家庭的一个缩影;而工作女强人陆亦可作为检察官对待工作全身心投入,但对自己的个人问题却屡屡搁置,妈妈闺蜜齐上阵寻找相亲对象。剩女问题在剧中有了深入的刻画;另外,剧中对官员们的婚姻状况也有全面的描述,真相爱还是逢场作戏?背后隐藏的各种理由令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周梅森对网络语言的把控也是相当到位,通过角色的塑造,将很多新一代年轻人管用的网络语言也融入剧中。时下盛行的水军转帖、如何炒高网络热度等技能,也在剧中不时体现。

人民的名义有感5

时隔多年,反腐剧荧屏破冰。昨晚,《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黄金档开播,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周梅森编剧,李路执导,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志坚、张凯丽、高亚麟、赵子琪等40位老中青演员实力出演。

在古装玄幻、偶像剧当道的电视剧市场,反腐题材的厚重并不是那么“市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周梅森是《人民的名义》的灵魂人物,此前有代表作《人间正道》《绝对权力》《国家公诉》《至高利益》等多部反腐剧。时隔多年反腐剧回归荧屏,剧中涉及贪腐官员官至高层,一个大省的“半壁江山”都陷入贪腐。导演李路说:“电视剧能拍到这个尺度,是国家反腐力度使然。”

一名官员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元,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检察院反贪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车祸,为了完成当年同窗的未竟事业,侯亮平临危受命……剧中饰演侯亮平的陆毅说,他熬了两个通宵把剧本看完,当即就决定必须接拍:“这部戏是有价值的,它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周梅森老师也已经十几年没写过这样的戏了。我们平时从新闻报道中看到的那些贪官落马的消息,跟我们这部戏比起来真是凤毛麟角。我在拍摄时有时候会想,周老师写到这么深入、这么高层次的贪污行为,这个剧能播吗?我有时候真的会有这种想法。”

篇7:读《人民的名义》有感(最终版)

《人民的名义》是周梅森历时八年完成的一部政治小说,对这部新作,可以言说者甚多,小说可以说是近几年主旋律文学作品的典范。毋庸讳言,我们的主旋律文学创作确实不太尽如人意,许多生活中非常感人的人与故事一旦搬进了文学作品便味同嚼蜡,许多被民众共同关注令人振奋的重大主题到了文学作品中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重量、魅力与深度。时间一长,读者对主旋律文学创作似乎越来越失去耐心和信心,既不叫好,更不叫座。而《人民的名义》却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才能深受读者的喜爱。

《人民的名义》可以说再主旋律不过了,作品彰显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的主题,传达的是人民呼唤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强烈愿望,契合的是当下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周梅森带来的是让读者惊心动魄的故事,是环环相扣、戏中有戏的连台大戏,是性格丰满而独特的人物,是下到底层劳动者,上到党的高级干部,包括商界、企业、金融,以及社会灰色地带的各色人等,是现实的浮世绘,是时代的众生相。作品以一个省域为故事空间,并以其政治生活为主要的故事内容,以重大贪腐案件的侦查为故事动力,层层推进,抽丝剥茧,不断将故事推向高潮。作品不仅生动地展示了反贪腐斗争的惊心动魄,而且对当今中国的复杂的政治生态、多样性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样的作品不仅是对当前社会主体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满足了读者审美需要,给人们带来了酣畅的精神享受和富于挑战的理性思考。

篇8:人民的名义有感

一、数据来源

国内外学者针对汇率和股价的研究文献表明, 不同的数据区间、数据指标以及模型的采用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因此笔者将对本文的研究数据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一) 数据选取

样本数据区间分为两段, 分别为2005年7月21日-2008年9月15日;2008年9月16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剔除了不是市场同时开放的日交易数据, 金融危机前的样本数据为748组, 金融危机后的样本研究数据为772组, 数据选取总体相当, 不会因为数据不对称影响研究结论。

汇率指标 (HL) , 笔者采用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 数据来源于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股价指标 (SZ) 选取上证综指, 数据来源于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由于股价和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必然会受到其他中间变量的传导, 笔者打算引入利差因素 (LC) 进行分析, 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为7天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 采用一周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为国外货币市场利率, 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汇率指数与上证综指采用自然对数, 同时希望通过高频日数据的分析, 能够取得更加普遍、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二) 数据说明

1. 样本数据起始点为2005年7月21日, 因为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有管理地浮动;同时股权分置改革积极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以此作为时间点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股市和汇市的联动关系。

2. 危机的划分时间段为2008年9月15日, 2008年9月16日雷曼兄弟的破产倒闭意味着次贷危机转化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

3. 选取名义有效汇率而不采用实际有效汇率是因为虽然实际有效汇率能够反映实际的竞争力因素, 但是市场对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做出的反应更加迅速。

4. 我国7天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和一周伦敦同业拆借利率的差值表示利差, 利差的变化会对该国的汇率产生影响;

二、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部分笔者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变量检验, 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一) 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 首先必须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单位根ADF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和表2。

注:1.检验形式 (C, T, N) 中, C, T, L分别代表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项。2.ADF的临界值来自软件EVIEWS6.0。

注:1.检验形式 (C, T, N) 中, C, T, L分别代表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项。2.ADF的临界值来自软件EVIEWS6.0。

金融危机前、后, 原序列ADF值都没有超过5%的临界值, 原序列均不平稳;但是一阶差分之后, 变量的统计值均大于5%的临界值, 此时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平稳序列, 即一阶单整I (1) ;

(二) Johansen协整检验

非平稳时间序列都是同阶单整的情况下, 其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 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笔者采用VAR模型下的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注:*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即存在协整关系。

从表3可以看出, 迹统计量的值48.831显著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 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由检验结果得到的Johansen协整检验的标准化方程为:

式 (1) 中, 上证综指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关系为53.45113, 表示在长期内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对上证综指存在较强的正向关系。

注:*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即存在协整关系。

从表4可以看出, 迹统计量的值15.854大于15.495 (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 , 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由检验结果得到的Johansen协整检验的标准化方程为:

式 (2) 中, 上证综指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关系为5.438767, 表示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对上证综指存在的正向关系减弱。

(三)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研究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 笔者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利差和上证综指之间的短期波动趋势, 检验结果见表5。

注:括号中的代表T值。

表5中金融危机前的数据表明, 在上证综指的方程中, ECM (-1) 的T值 (2.425) 显著, 但是系数0.001较小, 表明上证综指存在由短期向长期调整的趋势;汇率的3阶滞后系数显著不为0 (T=-2.198) , 而且系数为负, 短期内存在汇率到上证综指的均衡变动。

汇率方程中, ECM (-1) 的系数不显著 (T=-0.111) , 表明金融危机前不存在利差和股价到汇率的短期波动调整。

表6显示, 金融危机期间不存在汇率和利差到股市的短期均衡调整, 系数不显著 (T=-0.462) ;汇率真实方程中, ECM (-1) 的系数非常显著 (T=-3.721) 存在股价和利差到汇率的短期均衡调整, 然而金融危机前不存在股价和利差到汇率的短期波动。

注:括号中的代表T值。

三、结论分析

文章选取利差因素进行考察, 通过单位根ADF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基于VAR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进行全面详细地实证研究, 清楚地揭示了股价指数、汇率指数和利差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不同表现。

人民币汇率和股价指数存在长期均衡。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以及股权分置改革, 2010年6月央行进行的二次汇改,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建立更加稳定的汇率制度, 利率市场化取得显著成果。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 金融危机前、后, 变量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 表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

人民币汇率和股价指数呈现正相关。金融危机前,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股价指数之间存在的也是正向关系, 虽然我国的经常账户完全开放, 但是资本账户也处在渐进开放的过程中, 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国际热钱等通过非正常贸易、地下钱庄等渠道进入中国证券市场, 投资于中国的股市以及房地产市场, 此时本币的升值会导致股价的上升。危机后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增强, 同时“挤占效应”会降低利率, 从而引起国际资本的外流, 本币贬值。

危机前后汇率和股价关系影响程度不同。金融危机前, 仅仅存在汇率到股价的短期调整;危机后上证综指和汇率存在波动效应。虽然我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 但是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 我国的资本账户已经处在渐进开放的过程中, 金融危机时国际资本的流动增强。

参考文献

[1]周虎群, 李育林.国际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与股价联动关系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 2010 (08) :69-74.

[2]巴曙松, 严敏.股票价格与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3) :46-54.

[3]张兵, 封思贤, 李心丹, 等.汇率与股价变动关系:基于汇改后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8 (09) :70-74.

篇9:人民的名义有感

最近芒果TV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口碑还不错,今天抱着看看的心里看了一下,尽然没忍住一口气看完了8集,这么样一部紧跟当代社会特色的电视剧尽然能够通过我们广电的审查,估计看过的人也是惊出一身冷汗。这完全就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的真实写照,纯属良心之作。我觉得应该在咱们cctv热播一番。

闲话少说,先说一说电视剧的名字,人民的名义,我个人觉得一箭双雕,正如剧中人,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公权私用,以权谋私。而另一些人,踏踏实实工作,正直而不适原则的干一辈子工作,却对付不了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他们不自唱高调,却在埋头饯行着名义。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玩味和熟思。

首先,说一说企业家蔡成功,我觉得这个老板投机专营的生存方式完完全全是被逼无奈,当前中国的实体经济确实太不好做,基本没有什么审批不用花钱来搞定的,就拿我们单位来说,想拿点项目,不花钱能从国企手里拿过来,那简直就是做梦,大到院长,小到科主任,只要手里有点权利的,基本没有不需要用钱来打点的,正如剧中所说,一个看车位的保安,都可以问你要不要发票,谋点私利。他做为企业家,为了生存,走行贿和投机的路子,为员工争取股权,当然也为自己,最后人财两空,还被通缉,被打。他能给烧伤员工给10万,至少说明他是有良心的,他走的路正是咱们的现在社会的多数企业家走的路。他们奸诈,官商勾结,但这一切是什么造成的呢?

篇10:观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有感

近期,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重磅播出。该剧以鲜活的影视剧手法再现反腐行动,深刻刻画人性,弘扬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浩然正气。通过观看《人民的名义》,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落马官员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使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在收看《人民的名义》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何为“公仆”?何为“蛀虫”?

主要是他们的人生追求不同。“公仆”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宗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是他们的追求。而“蛀虫”则不同,他们追求的是富裕的物质生活,一心想着自己的小家,以不正当手段敛财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的是虚名实利。

作为人民的公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尽力为人民利益着想。他们一身正气,大公无私,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正因为他们心中装着人民,所以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能抵制各种威逼利诱。而“蛀虫”则相反,他们误认为手中的权力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假公济私,可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更不用说各种诱惑了。

记得剧中侯亮平说:“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腐败方面就是毁了,就下地狱了!”所以作为党员,面对党纪国法,面对物质诱惑,心中该如何抉择?

我认为,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反腐倡廉的正面激励教育和反面剖析教育,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政策法规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衡量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时的路政工作中,查找差距与不足,提高觉悟。在思想上筑牢信念大厦的根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要慎重使用权力,严格遵章办事。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权力是谁给的,手中的权力应该为谁谋利。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做到警钟常敲,时刻不忘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只有这样,路政队伍才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永葆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本色,真正做到廉政、勤政、优政。

三要注重加强个人自律意识的培养。要防腐拒变,自律是关键。个人的廉洁主要来自自律,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现实生活中,诱惑种种,稍有不慎,就会思想错位,行为出轨。轻者蒙人生污迹之羞,重者受身败名裂之辱,害人害己,悔之莫及。要拒绝腐败,抵御腐败,唯有管住自己,这就是防范在前的自律,也是摒弃侥幸,实实在在的规范修身。坚持自重、自警、自省、自立,保持一身正气,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篇11:人民的名义有感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反腐题材剧《人民的名义》于XX年3月28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开播,引发收视热潮。据悉,这是十八大后首部全方位、深刻表现反腐的剧作,深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大众的一致好评。平时不爱追剧的我也是其中一名,且看得还算认真,其中陈岩石给省委常委们上党课的剧情对我感触很多。

这堂党课虽没有太多的理论知识,但平实的言语表述让观众看了无不受启发。

“我为什么入党?”这既是每位党员同志入党前必须深刻思考、交待清楚的问题,也是入党后时刻提醒、激励一生的承诺。《人民的名义》剧中的老党员、检察院退休老干部陈岩石被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请到常委扩大会议上讲党课,陈老用自身入党的经历回答了“为什么入党”的问题。

“我入党,是因解放军队伍攻打岩台,不是共产党员就没资格背炸药包,背炸药包是共产党员才有的特权!我当时只有十五岁,为了抢到背炸药包的特权,虚报了两岁,火线入党……”。

“当年背炸药包的十六个同志,一场攻坚战牺牲了九个,其中有我的入党介绍人,也有才十六岁、刚刚一天党龄的战友,和他们相比,我够幸福了。背过炸药包就该伸手要官要待遇了?背炸药包是党员的特权,当年虚报年龄争抢这个特权时,我甚至都没想到能活到今天!同志们,我这一生都为抢到这个特权而骄傲啊!”

看完陈老的党课,听完陈老的故事,相信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深有感触。“背炸药包是共产党员才有的特权”、“一天党龄的共产党员”等事迹,以及陈老一生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不求点滴回报的品质,让人深受感动。陈老用他的经历告诉所有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什么叫“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什么叫“不忘初心”,这种忘我无私的“特权”就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反观今天一些落马的“老虎”和“苍蝇”,枉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违法乱纪的特权,与战争年代那无数先烈们凭借这种“特权”,不怕牺牲,为国担当,和平时期无数楷模们呕心沥血、攻坚克难为发展担当的“特权”,真是天壤之别。

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总书记说,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常思常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七一讲话中总书记曾十次提到“不忘初心”,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初心”就是奋斗精神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就是经常对照党章党规规范自身行为,坚守共产党员的本分和担当,不忘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宗旨。

上一篇:哥哥树下一篇:项目部年度hse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