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政府名义发文的请示

2024-04-19

以市政府名义发文的请示(共10篇)

篇1:以市政府名义发文的请示

XX县司法局文件

X司请〔2014〕64号

签发人:XXX

XX县司法局

关于以县人民政府名义发文《XXXXXX》的

请示

县人民政府:

为XXXXXX,根据《XXXXXXX》(XXX发〔2014〕48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拟定了《XXXXXXXXXX》,并向全县有关单位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现报请以县人民政府名义发文。

当否,请批示。

附件:XXXXXXX

XX县司法局 2014年5月6日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X)

XX县司法局

2014年5月7日印发 — 2 —

篇2:以市政府名义发文的请示

潜安监管﹝2011﹞64号 签发人:杨贤森

市 安 监 局

关于以市政府名义发文《潜江市安全生产

“十二五”规划》的请示

市政府:

为全面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努力促进我市“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1﹞4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拟定了《潜 江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并向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征求了意见,现敬请以市政府名义发文。

妥否,请批示。

附件一:潜江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附件二: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回复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联系人:兰俊锋; 联系电话:123321

主题词:安全生产 十二五 规划 发文 请示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11年9月20日印发

篇3:以“共赢”的名义

也正因此,在“共赢”的名义下,沃尔沃、汇源、物美、福田物流、曼哈特以及参与“第五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的所有企业代表就这样开始了新的一轮对供应链共赢的探讨。

标准的选择

主持人(逄诗铭易通交通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概念,到底什么叫供应链的共赢?共赢的标准又是什么?可能每位嘉宾都有各自的看法。那么,接下来请台上的五位业内精英分别谈一下你们对该问题的看法?

吴坚忠(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如果要谈供应链共赢的话题,那么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首先,消费者有需求后才可能形成市场,因而从供应链上的生产企业一直到零售企业就应该思考如何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既然我们知道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而我们也有这方面的产品供给,那么我们还应该考虑这个供应链是不是效率最高的、商品的各种成本是不是最低的,而归根结底还是要考虑如何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黄官明(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全国物流经理):最近一段时间,全国的原油价格在不断上调,对于这一点我想在座的物流企业代表都是深有感触的。就拿黑龙江的齐齐哈尔至江西的南昌这条运输线路来说,针对原油价格的上涨,为了综合考虑我们的合作企业是否可以承受这样的压力,在这条线上我们做了许多市场调查和信息收集。9月底的时候,我们曾做过一个计划。一个月之后,我们内部又出台了81号文件,主动要求汇源分布在全国的30家工厂,根据原油价格上涨的比例以及原油对整个物流成本的占比来对物流企业进行补贴,从而分担他们因此而承受的压力。

事实上,在汇源看来,供应链共赢的前提不是基于个人的利益,只有企业之间形成共同的利益才能叫做共赢。从表面上看我们的成本的确是增加了,但反过来讲,汇源的产品再好、价格再低,如果因为配送问题而发不出货,那么我们还谈什么收益?所以,基于双方共赢的考虑,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肯定会主动为合作方考虑。事实上,主动提高运价也会使我们受益,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配送是很难进行的,它会影响到汇源产品的销售,但是在我们调整运价后,我们的下游物流企业便可以通过我们给予的补贴来抵制原油价格上涨的风险,同时也控制了他们的成本。因此,汇源才可以稳步地按照我们制定的销售计划来完成既定的销售目标。

至于供应链共赢的标准,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针对价格调整的完整的核算体系以及运行机制,同时还需要有一个良好、有效的信息平台。除此之外,规范的运作流程,真诚的合作态度,以及供应链的安全性、时效性和完整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朱波(沃尔沃卡车公司大中国业务发展及全面物流解决方案总监):在我看来,要谈供应链共赢的话题,首先需要强调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是2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的占比大概在10%左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说明我国的物流成本仍然是居高不下的。

因此,在我看来,供应链的共赢首先需要包括制造企业、物流企业、运输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软件企业在内的价值链上的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来把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因为只有占GDP的比重下降后,我们的发展才是健康的。而像目前仍然存在的物流企业只有不到1%的平均利润率的这种现象,它肯定是不健康的,肯定是有一方赢、有一方输。因此,在比重下降的过程中,我认为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率。如果这种想法可以实现的话,那么我认为供应链的共赢就会出现。当然,在实现共赢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郑鸿硕(曼哈特大中华区咨询服务总监):讲得俗一点,共赢就是大家都赚钱。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供应链的共赢就是整个供应链中的资源都能有效地被利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可以实现共赢。为什么我要强调整个供应链中的资源呢?事实上,我所说的资源包括设备、人员、车辆,甚至一些建筑也是供应链中的资源。在我看来,这些资源以及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可以实现效率最大化的时候就达到共赢了。

曾孝夫(北京福田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监):我想借黄总刚才举的例子来表达我的观点。在原油涨价后,黄总首先能够考虑到物流企业这一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支持。作为物流企业,在得到客户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首先应该进一步做好我们的服务、提高我们的效率、降低我们的物流成本,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降低客户的成本,最终实现双方的共赢。

角色的转变

主持人:任何一种共赢关系的建立都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从双方之间的竞价阶段开始,然后慢慢步入到互相信任、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以及互相促进,并最终形成共赢的关系。那么,我想问一下黄总、吴总,以及郑总,你们是怎样从竞价关系转为合作伙伴关系的呢?

黄官明: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曾想过。事实上,对于竞价关系,我首先要阐述一下汇源集团的观点。我们现在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竞价关系是建立在合理的价格水平上的,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因此我们之间不存在竞价。

在今年我们的3个工厂举办的招标会上,有些物流公司的代表就问我,为什么汇源要用报高价的企业,而不用报低价的企业呢?可见,我们与物流企业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刚才主持人提到的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才能谈共赢。

那么,如何从竞价关系转变为合作伙伴关系或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呢?在我看来,要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需要相互的沟通和了解、相互的信息传递和利用、相互的资源互补和核心竞争力的互补。

吴坚忠:零售商的物流在国际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第三方物流,而另一种就是自营物流。物美在2001、2002年的时候率先引入了第三方物流,而我们之间的合作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验的积累,我们逐渐对物流有所认识,因此,我们也能够找到一些合作方在物流操作上所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话就出现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说我们开始对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

由于真正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离我们零售企业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们开始介入到物流环节,我们自己建立物流机构,全部自己运作。今年,我们投资新建了一个比较大的物流中心。后来,经过我们对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发现将仓库管理、运输外包是有价值的。

摄影/唐晓光

摄影/唐晓光

事实上,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相互沟通与相互磨合,使我们真正理解了供应链的价值所在。

郑鸿硕:在我看来,如何从竞价关系转变成合作伙伴关系,要看你是否能够为你的合作伙伴着想?只有解决了他的问题,你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承运商的几辆货车把零售商物流中心外的道路占满了,因此,其他承运商的货车就得到后面排队,而通常排队的承运商要等半天才能卸完车上的货物。对零售商来说,他们可能会认为承运商进我的卖场就不得不排队,但是,排队的现象会给零售商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在我看来,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零售商的物流中心或者卖场无法规化员工的工作,包括什么时候组织收货、什么时候组织盘点等等。那我们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呢?如果是我来规划的话,我就会提前同多家承运商沟通,比如,我让A厂商在2~3点的时候卸货,让B厂商在3~4点的时候卸货,以此类推。如此一来,承运商节省了送货时间,他们可以准时卸货,而零售商也就可以更好地规划员工的工作。所以,我认为只要能够为合作伙伴着想,帮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那样的话我们最终解决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链主是谁?

主持人:我们再谈最后一个话题,供应链链主的话题。有人认为在目前的家电行业中,零售企业是链主;而在汽车行业中,汽车制造商是链主。因此,对于链主是谁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今天很有必要再一次共同探讨,不知五位嘉宾对此问题如何看?

郑鸿硕:刚才我谈到了如何实现供应链的共赢。在我看来,我们要做到资讯共享,这是一个共赢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认为谁来推动合作伙伴达成资讯共享,谁就是链主。当然,如果零售商有实力来推动他的供应商和承运商来达到资讯共享,那么他就是链主。在这个问题上,其他行业也是这样的。

吴坚忠:对我来说,链主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我觉得从生产商到物流商,再到零售商和消费者,谁能主导这个过程,谁就应该是链主。

朱波:刚才大家提到了话语权的问题,认为谁有话语权谁就应该是链主。在我看来,我们在了解客户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知道我们的上游、乃至上游的上游在做什么事情,这就是我们卡车企业需要做的事。我们要在供应链里扩张,使自己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因为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有资格说话。

曾孝夫:前面几位老总讲得比较多,我觉得链主的问题要看谁能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谁给整个供应链带来的价值和利益最大,谁就是链主。企业不一样、对价值的判断不一样,因此,链主也就有所不同。

黄官明:首先,我很赞成以上几位嘉宾的观点。我再补充一下我的观点,在我看来链主是不固定的,因此,我认为谁对市场有影响力,谁就应该是链主。

(本文根据“第五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7中国物流企业年会”录音整理,有删节)

摄影/唐晓光

摄影/唐晓光

篇4:以秀发的名义

◎你有过一个月染发或漂染两次及以上的记录

◎你曾在一年之内烫发达5次以上

◎你喜欢染发,染后却不特别护发,还像平时那样洗发是吗

◎自己动手染发时,为了颜色更炫,染发剂放置时间是不是总比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长

◎如果染发后效果不喜欢,你一刻也不能忍受,马上重染,是这样吗听着秀发的控诉,你也来对号入座一下吧,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对自己心爱的秀发犯下了过失伤害罪法庭调查:你们双方先不要各执一词,现在被告要先如实以“是”或“否”回答法庭询问。《BEAUTY》建议旁听的各位女士也认真回答一下,防患于未然。如果有三题以上答是的话,你的头发真的已经是伤痕累累了。这并不是说不能烫发或染发,实际上现在的染发剂和烫发液都已经改善很多,对头发的伤害已降到较低程度。上美容院染、烫发,专业人员会视你的发质选用适当的药剂;如果是自行染发的话,只要遵守说明书的步骤就应该没问题。关键在于染烫频率与正确做法,喜欢自己变换发色的人要注意了,请你最少隔两个月染发一次,同时绝对不要把染发剂置于发上超过规定的时间,还有对不满发色立即重染等都是会使头发严重受损的行为,一定要杜绝。二、错误的护发方式

◎洗发后,你经常等不及头发干就上床睡觉

◎你喜欢头发蓬蓬松松的样子,所以连头皮也抹发蜡或发胶

◎为了让润发露的香味留在头发上,你冲水时总是随便冲一遍就算了

◎洗发后不抹润发露或护发乳

◎你会自己在家用蛋白或蜂蜜之类的东西以DIY方式自行护发

就算只有一题答是,你的护发方式还是错了。原本是爱它结果却是害了它,你觉得好的方法说不定正在伤害头发。

头发湿的时候,头发角质层容易剥落,极易滋生细菌,所以一定要等头发干了再睡。定型水是导致毛囊阻塞的原因,并且有可能刺激头皮,绝对不能直接抹于头皮上。如果洗发后不再以润发露护理的话,头发容易打结,用力梳理时又会使头发受损,所以洗发后一定要再以润发露或护发乳护理。蛋白或蜂蜜是很有营养的物质,但如果不使用正确的方法,随便涂在头发上,恐怕还会有可能让头发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三、不当的饮食生活习惯

◎你每天起床或就寝的时间都不一定,生活极不规律

◎你曾为了减肥而大幅减少食量

◎你晚餐多半随便买个外卖便打发掉

◎你相信“生命在于静止”而长期运动不足

◎你有抽烟的习惯

有三题以上答是的人正过着极不健康的生活。运动不足、抽烟、饮食生活不当都会对头发造成不利的影响,对身体有害的事当然也对头发有害。对头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血液循环顺畅与正常的新陈代谢。可是如果生活不规律,再加上因减肥或经常吃外卖而导致营养不均衡的话,新陈代谢能力会变差,就会影响到头发的生理周期。而抽烟和运动不足会影响血液循环,头发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便无法抵达毛根组织,当然就会变的干枯衰弱了。四、沉重的身心压力

◎你总是睡眠不足,咖啡喝了一杯又一杯

◎你平时容易紧张焦虑

◎最近总觉得工作或学业的压力很大

◎人际关系不佳令你非常烦恼

◎春夏季经常在户外走动、工作或长期暴晒于阳光底下

没错,压力会影响头发的发育,而且会有半年的伤害潜伏期。如果你有三题以上答是的话,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损害了秀发。

篇5:勿以王国的名义

“什么时候咱们不用没日没夜地搬运粮食,也能吃上美味的食物,并且还有人伺候,那该多好呀!”蚂蚁力克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叹了口气说道。

“什么?你说什么?那怎么行呢?那可是国王的专利呀!你可不能有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力克的好朋友雄太小声地劝阻他。

“那可不一定。红克能当国王,我也能。再说了,他当国王已经太久了,也该换换了吧?”力克顿了顿,接着说,“你还记得咱们前几天攻占蜂巢,死了多少兄弟吗?结果缴获的蜂蜜又全被红克拿去了。每次他都坐享其成,我们却至今连蜂蜜的滋味都没尝过!红克甚至连蜂巢的样子都没见过,凭什么独霸我们的战利品?而我们拼死拼活,每天却只能吃残羹剩饭,还一刻也不得休息……”

“天哪!”雄太叫了一声,打断了力克的话,“力克,你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红克可是咱们的国王,是王国的擎天柱啊!咱们的王国在地下,红克就是整个王国的太阳!不,太阳都难以和他媲美,如果没有红克的‘光芒’,真不知道咱们的日子还能不能过下去!所以,他不劳动,吃蜂蜜,有人伺候,都是理所应当的啊!他是在为了王国享受,是顺理成章的!咱们只要好好搬运东西,能填饱肚子就知足了。至于蜂蜜嘛……”雄太使劲咽了口唾沫,“我……我想也不敢想!”

力克见雄太这样说,摇了摇头,十分不以为然,心想:“哼!算了吧,红克除了糊弄民众,顶着国王的名义作威作福之外,还对王国有什么贡献?他每天吃得脑满肠肥,爬都爬不动了,还需要不少人伺候,简直是尸位素餐;而伙伴们在大多数时候,连吃一顿饱饭都成了奢望。如果是为了王国,那么就该让所有蚂蚁共同享用蜂蜜这样的佳肴!好吧,为了整个王国的利益,我要……”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力克的脑海里逐渐成形……

“为了整个王国的利益,也为了每一个普通蚂蚁的利益!”在这个伟大口号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蚂蚁走到了一起,他们团结在力克的周围,就像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或者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向王国的“金字塔”顶端扑去……

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力克和大家已经攻占了王宫。大家热情地赞美力克,他成了挽救整个王国的英雄、太阳、救世主……世间的溢美之词已经不足以表达大家的感激之情。力克一开始还觉得不好意思,渐渐地,在众人的称颂中,他心想:“看来我真是个英雄,我真的和大家不一样,是我拯救了这些可怜的蚂蚁……”

几周后,如果你再来到蚂蚁王国的话,会看到国王的宝座上,一只肥胖的蚂蚁正在享用饕餮大餐———他就是力克。

篇6:以宪法的名义

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其中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内容,最为瞩目。经过几十年的辗转,终于要确立私有财产权的法律地位了。这绝对是中国法律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从视私有财产为洪水猛兽到欲说还休,直到今天众多的公民向威胁私有财产权利的环境进行质疑和抗争,我们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走得很久,也走得艰辛,走得彷徨。但是,不论我们曾经付出了什么,毕竟,赢得了以宪法的名义伸张正义、保护人权的时代。

保护私人财产是和保护公民基本人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对财产权的尊重是中国人权的一大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迅猛,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到目前为止,全国的民营经济占有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全国有私营企业243万户,个体户2400多万户,就业人数超过8000多万人,一半以上的资本掌握在私人手中。二十多年经济改革,带来了社会财富结构的巨大变化,私人占有财富的比率越来越高,私有经济的实力越来越强。个人财富的积累,引发了权利观念的裂变,私权利日益觉醒。觉醒的私权利必然与公权利冲突和碰撞,从而产生要求平等权的诉求。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多年形成的公有财产神圣化传统观念和在法律、政策上,公权利的优越地位则要强迫与之冲突的私人财产服务公共利益,私权利必须让位于公权利至今是一些人处理经济纠纷的理论依据。当转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后,一方面,私有财产的经济实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另一方面,公权利的范围和能量依旧无限无边,公权利与私权利对比的失衡导致和激化了种种矛盾。如果再加上相关人员素质低下、权利监督失控等诸多因素,引发冲突出现悲剧就更加难以避免了。

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评价有关将保护私有财产写进宪法的意义和作用时这样说,宪法首先是限制政府权力的。保护私有财产主要是针对一国政府权力所作出的限制。一语中的,从本质上说清了一个道理,保护合法私有财产权利入宪,就是从制度上限制公权利对私权利过度的伤害和干预。

在私权利与公权利的冲突中,以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的名义剥夺和侵害私权利的现象最为突出。当前在社会上反应最为强烈的是城市的强行拆迁和农村的土地征用。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03年1月至11月,全国法院受理的“民告官”案件已经超过10万件,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城建类行政案件。城建类行政案件占所有行政案件的15%,比去年增加了31.77%。这两类案件,侵害的全是公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普通公民最起码的生存权利,如此无忌侵害公民最基本的权利,造成的是整个社会的伤痛。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地方,受到侵害的公民投诉无门,阻塞人们进入法律渠道的居然是以政府的名义,冠冕堂皇的理由便是公共利益的需要。离开了宪法保护的私权利,在与公权利对峙中必然处于弱势位置。这次修改宪法中至少有五条是涉及公民的具体利益,包括人权、社会保障、公民私有财产、征地的补偿等,这些都是公民的最重要的基本权利,这就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进一步统一起来。

在有关讨论保护私有财产入宪的话题中,一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题竟是保护私有财产的实质是不是保护富人利益,听来不禁让人忧从中来。保护私人财产是和保护公民基本人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财产权就没有人权。人权是平等的,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人的财产权也是平等的,只要来源合法,都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在没有法律明确保护的前提下,穷人和富人都面临着共同的威胁。在实际生活中,私营企业主无端失去自己财产的事件屡见不鲜,而在城市强行拆迁和农村强征土地的事件中,当事人大都是无权也无钱的普通公民。二者在私有财产保护法律措施缺失的状况中所处的境地没有什么区别。而另一方面,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富人很容易与权势搭上关系,从而产生公权利“寻租”现象,穷人的财产权利将成为权钱交易中的牺牲品。将利益的天秤倾向强势还是弱者,是衡量一种制度是否真正公平的标尺。宪法保护私人财产权利的最广大受益者,应该是最普通,最下层的公民,这一点,我们将会越来越清楚地看到。

由于法律上对私有财产保护的缺失,对公民的人权的侵害既体现在城市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这样直观的事件上,也体现在社会信用短缺,政府投资失误等社会现象对公民的间接侵害上。元旦前后,新闻媒体连续爆光多起由于政绩工程造成的拖欠民工工资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政府失信于企业,企业将损失转嫁到民工身上,高速路修了,博物馆盖了,好大喜功的官员有了炫耀的题材和晋升的资本,结果为这些政绩工程辛辛苦苦了一年的农民工两手空空,连返乡的路费的都没有着落。至于向王怀忠那样以征敛的手段掠夺民间为自己树碑立传的事也不属罕见。

篇7:教育,应以怎样的名义进行

一是“以神的名义”。这种灵感虽然源自一位卜者:“足下事皆成, 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但陈胜、吴广立刻豁然开朗, 喜上眉梢, 且滴水不漏地完成了“卜鬼”大任———将写有“陈胜王”的绸布放在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夜晚, 吴广在军队驻扎地附近的神祠中, 像狐狸一样嗥叫:“大楚兴, 陈胜王!”结果如愿以偿!人为的神秘事件, 使士兵们对复兴楚国的欲望、拥戴原楚国大将项燕的心理, 还有对陈胜突然飙升的崇敬之情, 迅捷而高效地结合在了一起, 集体的凝聚力顿时空前高涨!以鬼神的名义虽然带有君意天授的封建意识和极其强烈的功利思想, 但毕竟针对了巫术崇拜的社会心理, 算是对封建统治者“以牙还牙”吧。

我们的教育当然不需要装神弄鬼, 可是我们的教育的确不能缺少神性———一种对事业、学习、责任、文明、德行的虔诚感和敬畏感。当我们一个劲地指责, 甚至辱骂学生蠢笨、懒惰、自私、凶顽、不可救药, 并大声呼吁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法规约束或惩戒时, 我们是否已经淡忘了“人在做事天在看”的道德信条?课上得连自己都觉得恶心而不知改进;稍做了一点事情便大呼小叫, 哭着、闹着要求回报;将家长、学生当做工具而不是目的, 疯狂攫取一切可能得到的利益;面对学生的缺点听之任之, 直到积重难返还一个劲地大呼世风日下, 命运不济, 也绝不拷问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天地良心?以学生的导师自命不凡, 以学生的“再生父母”高高在上, 自以为是地生活在自己构筑的封闭世界中, 视创造性的想法为异端, 视逆己之见为冒渎师威, 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 却破口大骂家长何以生出这样的劣种!马克思说过:“以爱换爱, 以真诚换真诚。”一个整天带着怨气、怒气、朽气、浊气走上神圣讲台的人, 又岂能换来学生的神气、喜气、朝气和大气?

现代教育一个劲地呼唤“人师”, 不仅仅是指教师必须具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技能, 更需要教师具有慎独自律的自觉, 敬业乐业的操守, 还有培育学生健康人性、高尚情操的生命激情。而这种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对自我、对他人、对事业的爱, 正是沐浴在神性的光辉之中的。从这个角度说, 心中的神不能死去, 头上的道德星空也不能消失!

二是“以民众的名义”。陈胜、吴广被迫起义前, 曾一针见血地分析了天下形势:天下苦秦久矣, 并十分精确地号准了当时社会心理的脉搏:1.继承帝位的应该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 可是扶苏因为多次提意见的缘故, 被秦始皇派到外面带兵。现在, 秦二世矫诏杀害了扶苏, 但“闻其贤”的百姓并不知道他已死;2.楚人对昔日的大将项燕十分爱戴, 民间有人以为他已经阵亡, 有人认为他是逃亡在外。这便为后来陈胜、吴广打着扶苏、项燕的旗帜, 聚合天下的力量, 声讨秦军, 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即使是战前动员, 陈胜、吴广也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义愤呐喊, 点燃了士兵“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的理想之火。将自己的理想灌注到“民欲”中, 无限拓展一己的力量, 提升团队的战斗力似乎成了他们渗透到骨子里的一种自觉!

关于这一点, 相信我们很多教育者都会感到汗颜!学生希望在紧张学习一周后看看电影, 我们会纳闷他们何以如此贪图享受, 并以“眼下学习要紧”为由, 硬生生地扼杀这一基本的情感诉求, 却不知看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 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晚自习写罢作业, 学生拿出一本《名人传》看看, 我们有些老师会立刻将之收缴, 且振振有词地说:“课本内容没时间看, 倒有时间看闲书!”却根本不懂知识需要学习, 性情更需要滋养。学习落后者通过不懈努力, 多考了几分, 无限渴望被肯定, 哪怕是一句暖心窝子的话, 可是我们常常吝啬到连一个赞许的眼神也不给;学生一度时期受了某种力量的激发, 开始认真作业, 积极值日, 甚至带病上课, 可是我们很多老师不会在意这种温馨的变化, 反而视之为一切都是应该, 一切都是必然, 直至学生心灵中的真、善、美日渐淡化, 这才恼羞成怒起来:他们怎么会这样自私、这样冷酷、这样懒散, 这样不负责任!

目空一切而又浑然不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是低能, 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挖苦、辱骂却是超人!从不敏感, 从不反思, 直至和学生离心离德, 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依然会痛心疾首, 声泪俱下地哀叹老天的不公, 控诉学生的狼心狗肺。“以民众的名义”在他们眼里, 压根儿就是乌托邦, 就是扯淡, 甚至是虚伪, 是功利!如此, 又谈何消弭师生之间的“代沟”呢?

三是“以精英的名义”。陈胜、吴广的势力日渐壮大, 且攻下陈县时, 极为自然而又巧妙地做了一件事情:号令召三老、豪杰皆来会计事。三老是掌管教化的乡官, 豪杰是指当地有声望的人。议事的结果是什么呢?三老、豪杰异口同声地说:“将军身披坚执锐, 伐无道, 诛暴秦, 复立楚国之社稷, 功宜为王。”陈胜于是顺水推舟, “乃立为王, 号为张楚”。

“以精英的名义”, 落实到教育中, 通常被称之为培养班干部的自主管理能力, 或者善待学生中“精神领袖”的艺术。遗憾的是这一点, 我们通常也是很难做到的。有的缺乏伯乐的眼光, 找不到精英, 无法用;有的能找到, 但是忧虑精英身上的邪气会膨胀, 不敢用;有的好不容易找到, 委以重任, 却不懂得规范、引导, 最终放任自流, 属于不会用。因此, 师者和精英名义上是命运共同体, 实际上仍是各自为政的个体, 双方连互相打量、互相尊重、互相设想的心理都没有形成, 更遑论产生怎样的管理合力!以少管多, 打造“班魂”的境界充其量只能成为他们的一种空想。

也许我们依然会不屑于陈胜、吴广的“名义情结”, 觉得那是迷信、功利, 甚至自私、市侩的象征, 糟粕得很, 况且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农民, 陈胜、吴广也根本不知道什么“名义情结”, 可是他们的思想、行动中体现出来的“名义”无一不精准指向了社会形势、民众心理的要害, 且成功地整合了各方力量, 一起浩浩荡荡地冲向自己的理想, 这种境界何尝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呢?要想让学生心悦诚服地和我们一起站在教育理想的旗帜下, 共进退, 同成长, 进而焕发出强劲无比的生命激情与活力, 名义的思考和行动不仅是应学习之需, 应工作之需, 应更是应理想之需!

篇8:以独立的名义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8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爱米莉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当过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和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刻薄与歧视而放弃了这条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并前往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虽然创办的学校因无人就读而以失败告终,但在意大利的经历却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简·爱》写于1846年,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说。该书于1847年秋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随即在次年又相继两次再版。夏洛蒂·勃朗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由此进入英国著名小说家的行列。

分享经典

【读书人语】简是个穷牧师的女儿,出生后不久父母就相继去世,她被舅父里德先生收养。舅父临终前把简托付给舅妈里德太太。可是里德太太并不喜欢简,对她百般虐待。一天,简因为反抗表兄的欺辱而被里德太太关进了黑暗的红屋子里。简一个人呆在里面,不停地胡思乱想。

我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古怪的念头。我毫不怀疑——从不怀疑——要是里德先生还活着,他是准会待我很好的。接着,我坐在那儿眼望着白色的床和昏暗的四壁,偶尔还不由自主地转眼去望一望隐隐发亮的镜子,渐渐想起了我曾听说过的故事,说坟墓里的死人因为不甘心别人违背他们的遗愿,会重返世间来惩罚背信弃义者,为被虐待的人报仇。我觉得,里德先生的灵魂为他外甥女受到亏待而着恼,就说不定会离开他的住处——不管是在教堂的墓穴里,还是在死人所在的阴世间——而在这间卧室里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擦掉眼泪,忍住啜泣,生怕任何强烈悲痛的表现都有可能招致某种超自然的声音来安慰我,或者在昏暗中引来一张光晕围绕的脸,带着怪异的怜悯表情俯视着我。按理说这种念头能给人安慰,可我觉得要是真的实现了却会十分可怕,因此我拼命打消它,竭力镇定下来。我甩开挡在眼前的头发,抬起头,尽量壮起胆来四面望望这间黑暗的屋子,就在这时,一线亮光射到了墙上。我疑惑这会不会是从百叶窗缝里透进了一缕月光?不对,月光是静止不动的,而这亮光却在闪动,我正注视着它时,它就一下闪到了天花板上,在我头顶上晃动。要换了现在,我准能马上猜想到,那道亮光十有八九是有人正穿过草地时手里拿着的灯发出来的,可当时,我一心只防着怕人的事,激动得全身神经紧张,竟以为这道迅速跳动的光正是阴间来的某个鬼魂的先兆。我心直跳,头发晕,耳朵里充满着一种声音,我认为是翅膀的扑动声,仿佛有什么东西来到了我近旁,我感到压抑,透不过气来,再也忍受不住了。我冲到门边,不顾一切地拼命摇锁。外面走廊里有脚步声奔过来,钥匙转动一下,蓓茜和阿博特走了进来。

“爱小姐,你不舒服了吗?”蓓茜说。

“闹出多大的声音来!差点把我震聋了!”阿博特嚷道。

“带我出去!让我到育儿室去!”我喊着。

“干吗?有什么伤着你了吗?你看见了什么吗?”蓓茜接着追问。

“啊呀!我看见了一道亮光,我觉得鬼就要出现了。”说着我已抓住了蓓茜的手,她也并没有缩回去。

“她大声叫嚷是故意的,”阿博特有点厌恶地断定说,“而且嚷得多凶啊!要是她真有什么大的痛苦倒还可以原谅,可她不过是存心要让我们都跑到这儿来,我知道她那套鬼把戏。”

“这都是怎么回事?”另外又有个声音专横果断地说,跟着里德太太独自顺走廊走来,松开的帽带飘动着,长衣沙沙作响。“阿博特,蓓茜,我想我已经吩咐过,叫你们让简·爱一直呆在红屋子里,直到我自己来找她。”

“可简小姐叫得挺响啊,太太。”蓓茜辩解说。

“让她去。”这是唯一的回答。“松开蓓茜的手,孩子,放心吧,你想靠这些办法逃出屋子是办不到的。我最讨厌作假,特别是小孩子。我有责任让你明白,耍花招是没有用的,你这样反而得在这儿多呆一个小时,而且只有你完全认错不再犟,我才会放了你。”

“哦,舅妈,行行好!饶了我吧!我实在受不了……用别的办法惩罚我吧!这会要了我的命的……”

【读书人语】直到简昏了过去,里德太太才把她放了出来。不久以后,简就被送进了洛伍德孤儿院。这里名义上是一所抚养孤儿的慈善学校,实际上却是一座摧残儿童的人间地狱。简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苦熬了八年。18岁时为自食其力,她离开学校,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在那里她认识了男主人罗切斯特——一个个性强烈、脾气火爆但内心却深藏着痛苦,具有神秘色彩的男子。

桑菲尔德庄园不断发生着奇怪的事。这所房子的三楼住着一个疯女人,有时发出一阵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狂笑声,简确信这女人就是罗切斯特雇来的女裁缝格雷斯·普尔。

罗切斯特经常参加各种舞会,并向一个贵族小姐布兰奇献殷勤,还把布兰奇小姐请到家里来玩。这时简已意识到自己对男主人产生了感情。一天,罗切斯特外出,来了个吉卜赛人给客人们看手相,当轮到简时,她发现这个蒙头盖面的神秘人物其实就是罗切斯特自己装扮的,他想借此试探简的感情。

不久,里德太太派人来找简,要见她一面。简回到舅母家中,垂危的里德太太给她一封信,这是三年前简的叔父从马德拉寄来的,向里德太太探听侄女的消息,想把遗产赠给简,里德太太谎称简已在孤儿院染上伤寒去世,直至临终前,她才良心发现,把真相告诉了简。

简又回到桑菲尔德,却听到罗切斯特要和布兰奇结婚的消息。简有些失望,就到花园里散心。在这里,她遇到了罗切斯特,并得知他结婚后自己将被送往爱尔兰康诺特省的苦果山庄时,简有些激动和难过,眼泪也夺眶而出。

我一边听,一边很厉害地啜泣起来,因为我再也压制不住我心中的感受了。我不得不听其自然,痛苦难言得从头到脚都打起哆嗦来。等我说得出话来时,也只能表示我强烈的愿望,但愿我从未出生,从未来到过桑菲尔德。

“因为你离开它感到难过?”

我心中的悲伤和爱所激起的感情爆发,正在渐占上风,正在竭力要左右局势,要求能压倒一切,战胜一切,要求存在、扩张,最后成为主宰,是的,——还要求公开说出来。

“我离开桑菲尔德感到伤心。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这儿过了一段愉快而充实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一段时间。我没有遭践踏。我没有被吓呆。没有硬把我限制在头脑较低下的人中间,排斥在与聪明、能干、高尚的心灵交往的一切机会之外。我能跟我敬重的人面对面地交谈,跟我所喜爱的,—— 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我认识了你,罗切斯特先生,一旦感到我非得永远跟你生生拆开,真叫我感到既害怕,又痛苦。我看出了非分手不可,但这就像是看到了非死不可一样。”

“你从哪儿看出了非这样不可呢?”他突如其来地问。

“哪儿?是你,先生,让我明明白白看出来的。”

“在什么上面?”

“在英格拉姆小姐身上,在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女人——你的新娘身上。”

“我的新娘!什么新娘?我没有新娘!”

“可是你就会有的。”

“对,——我就会有的!——我就会有的!”他咬牙切齿地说。

“既然这样,我就非走不可了,你自己亲口说过的。”

“不,你非留下不可!我发誓非得这样,——这个誓言是算数的。”

“我跟你说,我非走不可!”我有点发火了似地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个机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小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仅有的一滴活命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

“到我身边来,简,让我们彼此好好解释、互相理解一下吧。”

“我永远不再到你的身边去了,我已经被生生拆开,再也回不来了。”

“可是,简,我是唤你来做我的妻子,我打算娶的只是你。”

我不做声。我想他准是在捉弄我。

“来吧,简,——过来。”

“你的新娘拦在我们中间。”

他站起来,一步跨到我跟前。

“我的新娘是在这儿,”他说着,再次把我拉向他怀里,“因为比得上我、像我的人是在这儿。简,你肯嫁给我吗?”

我仍旧默然不答,我仍在挣脱他,因为我还是不相信。

“你怀疑我吗,简?”

“完全怀疑。”

“你一点儿也不相信我?”

“一点儿也不。”

“我在你眼里是个撒谎者吗?”他激烈地说,“爱疑心的小鬼,我非叫你相信不可。我对英格拉姆小姐有什么爱情呢?没有,这你是知道的。她对我有什么爱情呢?没有,这是我已经煞费苦心证明了的。我先想法把一个谣言传到她耳朵里,说我的财产还不到人家猜想的三分之一。然后我出场来看看后果如何。后果是她跟她母亲全都冷淡起来。我决不会——也不可能——娶英格拉姆小姐。是你——你这古怪的,你这几乎不像是尘世的小东西!——我才爱得像爱自己的心肝。你——尽管又贫穷又低微、既不美又矮小,——我还是要请求你答应我做你的丈夫。”

【读书人语】就在这个美丽的仲夏夜,简接受了罗切斯特的求婚。可是就在他们要举行婚礼时,梅森先生闯进教堂,宣告这场婚姻的非法性。原来,一直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就是罗切斯特的妻子。尽管罗切斯特一再向简解释,他从来就没有爱过那个疯女人,他与她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恳求简留下来和自己在一起,但简还是毅然地离开了罗切斯特。

离开桑菲尔德后,简独自在凄风苦雨中流浪,受尽折磨,几乎饿死野外,幸亏圣约翰兄妹及时搭救,简才保住了性命。圣约翰希望简做他的妻子,并与他一同去印度传教,但简依然深爱着罗切斯特。就在圣约翰一再催逼她去印度时,简听到了来自罗切斯特的心灵呼唤。

“简!简!简!”接着就什么也没有了。

“天哪!那是什么呀?”我气也透不过来地说。

我很可以说:“那是在哪儿呀?”因为它不像是来自房间里,——不像是来自屋子里,——也不像是来自花园里;它既不是从空中传来,——也不是发自地底,——也不是从头顶上降下。我听见了它,——它到底是在哪儿,从何处传来,这是永远也无法知道的了!但它是人的声音,——是一个熟悉的、亲爱的、牢记不忘的声音,——爱德华·费尔法克斯·罗切斯特的声音;而它是在痛苦和悲哀中,狂野、凄惨而急切地呼喊出来的。

“我来了!”我喊道。“等着我!哦,我就来!”我飞奔到门口,朝过道里望望,那儿一片漆黑。我跑到外面花园里,那儿空无人迹。

“你在哪儿呀?”我喊着。

泽谷那一边的群山送来了隐约的回声——“你在哪儿呀?”我倾听着。风在枞树间低声叹息,周围只有荒原的僻静和午夜的沉寂。

“去你的迷信吧!”当这个黑黢黢的幽灵刚刚在大门前黑沉沉的紫杉树边一露头,我就议论说。“这并不是你玩的鬼把戏,也不是你的法力,而是大自然起的作用。她被唤醒了,做出了——倒不是奇迹,而是最大的大好事。”

我挣脱了一直跟着我,而且直想要拦住我的圣约翰。这次轮到我占上风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

【读书人语】随后简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回到了桑菲尔德。可是那里已变成了废墟。原来疯女人放火烧了庄园,自己也葬身火海。罗切斯特为救她被火烧伤,失去了左臂,双目也失明了。但此时的简与罗切斯特对于门第与财产这些身外之物已全不计较,两位有情人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两年后,罗切斯特的一只眼睛治好了,看到了简为他生下的第一个孩子……

【编后语】

篇9:以市政府名义发文的请示

一、以作家为原型的创作是帕慕克最直接的自我表达

作家作为小说的创作主体,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往往与他的生活经验、心理结构、审美观念和艺术修养、艺术技巧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作家所创作的纷纭复杂的人物形象可以是任何人,只要创作的原型是建立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帕慕克笔下的人物总是与作家的身份脱不了干系,和他本人一样面临着民族身份不被认同的苦恼和困境。他们要么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要么是作品中很重要的线索。《寂静的房子》中的塞拉哈亭一生都在撰写《百科全书》,而他的孙子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历史作家、《雪》中的主人公是个诗人、《黑书》的故事是围绕专栏作家展开的、《新人生》中的主要线索来源于一个人写的一本书……作家作为职业身份是帕慕克最熟悉的,因为他本人就是作家,他对这种设置有极强的代入感,把自己代入作品的同时,也常常让读者觉得作为主人公的作家与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有某种直接的联系。从作品中作家的角度出发去看这个世界就是从帕慕克本人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作家作为一种社会身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他依靠生产精神产品服务于社会,影响大众。帕慕克是一个独立的作家,不依附于任何政党,他一再表明自己对政治没有兴趣,但是在土耳其做一个作家想要与政治撤清关系似乎不太可能,回避东西方文化对峙的问题更不可能。作家把类似于自己困惑的生活状态通过小说中的人物间接地展现了出来,以作家为主角的人物形象多次出现在作品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惟一一部帕慕克承认的政治小说——《雪》,是帕慕克花费了大量时间调查的、有生活原型的关于土耳其作家的故事。作家选择写《雪》这样一部政治小说,来自于对主人公原型的感同身受。《雪》的主人公卡,他也不特别对政治感兴趣——他甚至根本不喜欢政治;他是生活在法兰克福的一个诗人,其一生是诗歌的一生。他看待土耳其政治的方式就仿佛别人看待一件意外的事故——不在意料之中,却己经被卷了进去。[1]当他被无辜的杀害后,我们不难发现,像卡这样一位带有西方背景的土耳其诗人,同东西方两种文化都有深刻的联系,对哪一边表示效忠都不可能,这让我们不自觉地想到了帕慕克自己的生活状态。由于帕慕克发表了土耳其政府屠杀亚美尼亚人的言论,被土耳其的右翼媒体称为“叛徒”,被激进民族主义者视为眼中钉。就在丁克遇害后,激进民族主义分子雅辛·哈亚尔于1月24日在伊斯坦布尔法庭上狂吼:“奥尔罕·帕慕克,你小心占!”[2]

并非所有的作家都必须把人物塑造得跟自己有几分相似,但帕慕克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他认为一个作家对于社会的客观陈述不应该被卷入政治漩涡中,但他如果想要表达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又摆脱不了这个问题——“我所有的小说都是关于东西方之间隔阂与融通的作品。”身为一个作家,帕慕克希望自己有表达的权力,不管是偏向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偏向本民族还是外族,即使是在矛盾与冲突中,在对事实真实表达的前提下,作家也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在凸显这种矛盾和冲突时,帕慕克借自己作品中作家来完成对土耳其极端势力的控诉和对土耳其文化冲突的担忧。《寂静的房子》里塞拉哈亭的“百科全书”没有完成,他孙子的历史书也因为妹妹的突然死亡而不了了之;《雪》中的诗人兼临时记者原本想还原事件的真相,结果惨遭暗杀;《黑书》里假冒的专栏作家卡利普虽然通过真正的专栏作家耶拉所写的文章认识了真实的城市面貌,但最终听到的是妻子和耶拉被杀的消息;《新人生》书中的作者奥斯曼的叔叔雷夫基·哈特——一个退休铁路工人被人杀害。而这一切本不应该发生“作家”身上。

二、作家应该是社会上最“自由”的表达者

作为作家有一种独立表达的可能性,帕慕克试图做一个独立的表述者,将他在土耳其看到的、听到的全盘托出。如果这个社会上还存在这样一群愿意并且应该自由表达的人,那无疑应该是作家。“小说家的政治观点与他所从属的社会、政党以及团体并无关系——与他对任何政治事业的奉献也不相关。小说家的政治观点来自他的想像,来自他将自己想像为他人的能力。这种力量不仅使他能够去探索从未被言说的人类现实——这使他能够替那些不能为自己说话的人代言,那些人的愤怒从未被倾听,他们的话语曾被压抑。”[3]帕穆克因此大声疾呼:“无论是什么国家,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是普遍的人权。现代人渴望这些自由,就像是渴望面包和水一样,这些自由永远也不应该通过利用民族主义情绪、道德敏感性,或者一—最糟糕的是——利用商业利益或军事利益,加以限制。如果说西方以外的许多国家遭受贫穷的屈辱,并不是由于他们有言论的自由,而是由于他们没有言论自由。”[4]

当然,我们所说的“自由”是建立在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之上的,作家必须是清醒的、自觉的表达者,才能真实地展现现实社会。帕慕克始终持有作家独立批判的态度,他通过文学手段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我的生命中,我一直都穿梭在混乱、麻烦、快速运转、嘈杂喧闹的世界中,我被生活的漩涡时而扔到这里,时而甩向那里,试图寻找开端、中途和结尾。在我看来,只有在小说中才能找到这些东西。”[5]“通过想像人物处在我们通过经验所熟知、在乎并能认出的环境中,小说当然能够提高人类的理解力。”[6]同时,人们也不难看出,帕慕克希望通过作品中的作家去努力传达一些声音,将自己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转嫁到他笔下的作家人物身上。正如作品《寂静的房子》中的塞拉哈亭是个实证无神论者,由于政治迫害,被放逐到伊斯坦布尔郊外的一处房子里,发现东方已远远落后于西方,试图启蒙开化东方,集中精力编辑了一部四十八卷的百科全书,希望它能尽快地填补东西方之间的鸿沟:“如今东方仍在中世纪深邃而可恶的黑暗中沉睡,这并没有令我们这一小撮知识分子感到绝望,相反地,它激起了我们巨大的工作热情……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弥补东西方之间几百年的差距。”[7]但是1928年,由于土耳其实行语言改革,他以土耳其语写的手稿被废止,这部全书变得毫无用处,一些学者、艺术家生活在危机、边缘之中。这一细节表明,彻底抛弃土耳其文化与语言独立性的荒诞可笑,也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相互借鉴与学习的愿望。[8]这里实际上是在批评土耳其在西化道路上的过激行为,现代化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要以全盘否定自我作为代价,一味地抛弃民族的传统文化只会让土耳其人失去民族身份认同感。帕慕克借作品中的作家表达了作为土耳其知识分子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土耳其作家面临着外在环境的困境。

帕慕克对国家和民族的处境做根本性的思考,彰显了作为一个作家的基本良知和社会使命感。“我写作是因为我想让其他的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了解到我们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还将继续生活下去。”(帕慕克获得诺贝尔奖时发表的演说——《爸爸的手提箱》)在面对土耳其社会的落后现状和本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时,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坚定地利用文学的手段进行批判和反省。“非常想写现实,此外还有那些感动人心的故事,当然还想说我身处的生活和文化,再有就是我想叙述深刻的故事,而不是肤浅的故事,关于文化、人生的意义的故事。”[9]或许帕慕克的作品并不完美,他的艺术技巧并非独树一帜、高不可攀,甚至他的社会历史观也模棱两可,但他对人性、对社会、对文化的独立思考值得尊重,值得一些中国作家学习。“他对艺术难度的自觉追求,他对伊斯兰背景的文化、民族的命运思考之深入、角度之偏僻,他对书写材料深入、娴熟的掌握,将宏大思考化为偏僻的、戏剧性的题材的能力,是那些与他艺术天分相近的中国作家所不及的。相比之下,对本国文化传统的思考和深入把握,他们不如帕慕克那般透彻。”(李敬泽《人民文学》副主编)

三、帕慕克通过作品中的“作家”找寻自我身份

自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凯末尔政府执政开始,大部分领土在亚洲的土耳其一直期盼与欧洲共舞,因此一直在实行西化改革,在国内坚称土耳其是一个欧洲国家的呼声很高,加入欧盟也是土耳其历任领导人的重要目标之一,直到今天仍在不懈努力之中。然而,部分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担心西方文明会过度浸润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仍与西化政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直到今日,土耳其在面对不同文明交往的进程中,仍然保留着它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固有特征:协调平衡土耳其民族传统和西方文明的关系。一方面他努力促进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另一方面又以西方改革模式加入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之中。[10]

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下,帕慕克实际上是一个支持西化的现代派作家,但同时也是认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土耳其作家。对于帕慕克来说,他或许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做一个有着西方文化背景的土耳其作家,做一个身怀民族情感的欧洲作家,要不干脆是一个世界公民性质的地球作家。帕慕克看到了西化道路带给土耳其社会的现代发展,也看到了拜金主义滋生和工业污染扩大,同时还见证了土耳其传统文化的没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实现自我追问和自我反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生共长的过程中,矛盾和困惑都投射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位土耳其作家身上。在追寻民族文化的道路上,文化身份是东西方文化相遇时不可避开的话题,身份的确定是个人归属感的有效保障,它使得群体中的每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处都能通过与他人身份的认同而形成有效的凝聚力。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中找到平衡点的同时,帕慕克实际上在自觉与不自觉间透过作品在东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过程中对自我身份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探寻。帕慕克受到过来自土耳其极端民族主义的生命威胁,但不管怎么样,他从未打算离开他的祖国,除非是受到生命的威胁而不得已流亡海外。他每日笔耕不辍,他要用文学来告诉读者他看到的真实的土耳其,感受到土耳其在东西方文化交织中的现实状态。“20年来我一直在对土耳其人说,党派、文明、文化、东西方等等之间的冲突并不重要。但是,你们要认识到,实际上生活在其他大陆、其他文明的其他民族和你们是很相似的,你们可以通过文学知晓这一点。”(帕慕克)

帕慕克笔下的“作家”时刻处在两种文化交织的状态中,无论是塞拉哈亭在写百科全书时的焦灼,还是卡利普在写专栏时的矛盾,抑或是卡在采写报道时的重重困难,实际上都是帕慕克对自我和土耳其的一次次拷问。对东西方文化关系、伊斯兰传统与西方现代化的关注是帕慕克创作的中心线,生长在伊斯坦布尔这座横跨两大洲的城市,帕慕克像许多土耳其人一样要面对民族身份的困惑,但作为一名作家,他无疑是幸运的。“在天空中冷空气跟热空气交融会合的地方,必然会降下雨露:海洋里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地方会繁衍鱼类;人类社会多种文化碰撞,总是能产生出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此可以说,先有了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然后才有了帕慕克的小说。”(作家莫言)

摘要:帕慕克是最近这些年许多人热衷讨论的当代作家之一,他作品中表现出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他作品中的人物很多与作家这个身份有关,他不但把自己的影子带到了作品中,而且希望通过“作家”这一身份表达对东西方文化的认知。

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作家,东西方文化,土耳其

参考文献

[1]周敏翻译.奥尔罕·帕慕克:我们究竟是谁?帕慕克2008年5月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演.

[2]杨振同编译.最是文人不自由.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第1期.

[3]周敏翻译.奥尔罕·帕慕克:我们究竟是谁?帕慕克2008年5月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演.

[4]奥尔罕·帕慕克作,杨振同译.写作的自由.外国文艺,2007年第1期.

[5]周敏翻译.奥尔罕·帕慕克:我们究竟是谁?帕慕克2008年5月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演.

[6]周敏翻译.奥尔罕·帕慕克:我们究竟是谁?帕慕克2008年5月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演.

[7]奥尔罕·帕慕克著,沈志兴,彭俊译,寂静的房子, P27.

[8]杨中举.奥尔罕·帕慕克:追求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混杂性.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01期.

[9]帕慕克:书中人物的两难,不是我的.东方早报,2008年6月3日.

篇10:以光彩的名义

2004年岁末,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统战部、工商联负责人及600多位民营企业家以光彩的名义,来到由上海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以下简称市光促会)主办、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和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支持、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2004年光彩事业主题活动日”现场,共同感受光彩精神,宏扬光彩精神。

在现场,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罗世谦代表市委来祝贺,他说:“希望上海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为上海推进服务全国、融入全国发展战略作出新贡献;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参与光彩事业,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为上海和全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再创佳绩”;

在现场,民营企业家们再一次掷地有声地表示:“民营企业将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作出更大的成绩”、“让我们一起行动,投身光彩、回报社会”;

在现场,失聪儿童受到光彩资助康复后,以还不十分清楚的口齿朗诵着:“希望将来会有那么一天,盲人的眼睛都明亮了,和我们一起看“唐老鸭”;聋哑人都会说话了,和我们一起唱《妈妈的吻》;穷山区的孩子和我们一起背起书包走进学堂……

在现场,人们通过多媒体展示片《永远的光彩》,回顾了自1997年市光促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共实施完成了48项光彩投资项目,投资总额37亿多万元;援建各地光彩希望小学共计61所,资金总额1739.54万元。

光彩精神还在张扬、行动还在延伸、内涵还在扩展。

在现场,市光促会不仅推出了2005年计划实施的中西部光彩项目和助学助教项目:上海亚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民营企业投资10.22亿元参与中西部地区建设;世茂集团等9家民营企业捐赠413.5万元,在本市和中西部地区开展帮教助学活动;市光促会还将援助的触角延伸到了人道主义领域,向上海市红十字会捐赠250万元,用于在全市建造500个红十字卫生站。此外,市光促会还与市慈善基金会联手推出2005年助学项目:上海中路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民营企业共同捐赠150万元,帮助本市5所大学500名来自西部地区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诚然,以往和今年的这些项目的推进都促使光彩事业工作迈上了一个个新台阶:光彩事业涉及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宽,经济社会效益越来越好,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水平普遍得到提升;光彩事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成为光彩事业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光彩事业项目实施的地域越来越广,项目的聚集效应开始显现。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光彩事业投资项目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一股生力军;中国光促会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多次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共同举办较高层次的国际会议。

光彩的明天

但是,我们还是有更多的工作可以做,以光大和提炼光彩精神,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其中。

可以请长期坚持参与光彩事业的民营企业谈谈心里话,说说他们的义利观,这样既宣传、肯定他们的成绩,也可引起其它企业的思考,促使更多的民营企业在致富思源的基础上,检验自己的义利观,检验自我,进而积极地参与光彩事业;

经常性的宣传和集中性的活动要结合起来,不要给人以每隔一段时间总要完成一次任务的错觉。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光彩事业所提倡的"义利兼顾”的宗旨是光彩事业最有价值的思想财富,光彩事业倡导的义利兼顾、德行并重的理念非常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家们的思想追求、道德诉求和经营发展;

请在光彩事业中有成果的企业现身说法,谈谈他们的做法,对企业发展的好处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好让别的企业看到一个个就在身边的榜样,做起来心中更有底,投资更有信心,以不断扩展光彩事业的队伍;

目前在一些民营企业中对光彩事业有一种误解,认为光彩事业是那些上规模企业的事。实际上,其它企业也有这种愿望,如果把他们的力量集聚起来,不仅可以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光彩事业,还可以使有关部门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民营企业,引导他们健康持续发展;

在投资思路上还应进一步拓展。以前帮贫困地区培训人员的工作可以继续做,但应改为以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主;在投资希望小学的同时应注重对师资的培训;到国外投资的时机也已日趋成熟,应摆上议事日程。在联合方面,不仅中小规模的企业可以联合,大一些规模的企业也可以联合;可以是大小规模企业的联合,也可以是资金与项目的联合,还可以是与当地企业的联合……

光彩事业既是企业的事,也是有关部门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就没有光彩事业的今天。所以,在对广大企业进行宣传的时候,这些部门不能忘了自己的责任。

10位民营企业家于1994年发起的光彩事业活动,以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义利之辩”作为光彩事业理念的最早源头,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得到了广大非公经济企业这一“利益共同体”在市场价值取向上的认同,这也是光彩事业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只要我们都坚持这样的理念,光彩事业就一定能更有影响、更有形象、更有质量、更有地位。

相关链接

1994年4月21日晚8点,北京国谊宾馆二楼会议室,参加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会议的10位民营企业家常委聚在一起座谈扶贫工作。座谈会由当时的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主持,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副主席桓玉珊、胡德平、陈景新等共20余人参加。

当时,经叔平、刘永好以及参加座谈会的各位民营企业家都表示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是民营企业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反映了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们跳动的时代脉搏,与会的每一个人对扶贫工作一拍即合。

在谈到为这个活动起个响亮的名称时,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提议叫“什么工程”,有的说叫“什么行动”或是“什么计划”。最后,周晋峰提议的“光彩事业”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认为这个名称响亮、独特,易于认知、上口。

上一篇:乡下人家700字作文下一篇:教师拔河比赛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