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平关镇畜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2024-04-17

对平关镇畜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通用6篇)

篇1:对平关镇畜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平关镇畜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作者:李成平任广东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8期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平关畜牧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了影响和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发展规模化养殖,提高科技含量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 畜牧业;养殖;科技;生产

平关镇地处贵州盘县西部,与云南省富源县接壤,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土地总面积11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8%,其中宜林、宜牧地面积为8771亩,具有丰富的农作物桔杆及块根,块茎类饲料,平关镇海拨2060米,年平均气温为14.3摄氏度,气候温和湿润,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平关镇畜牧业基本情况

平关镇现养殖业主要从家庭养殖为主,人们满足于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以“养鸡为吃盐、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传统习惯。在生产方式上不能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生产方式,没有形成生产方式专业化。生产者没有先进的养殖技术,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进品种改良,疾病的防治及饲养管理。这就使得生产成本较高,饲养饲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没能争取用尽可能少的饲料,得到尽可能多的肉、奶、蛋高效益的发展畜牧业生产。

养牛以役用、多种牲畜深坑圈混养,全牧饲养为主,在繁殖配种上以野交乱配为目的,不能改变衰老死亡自然淘汰为适龄育肥屠宰肉食或出售。养猪养肥肉型一至二年的大猪,采用“呆架子”方式进行养殖,采用单一饲料饲养。对羊群不采取优胜劣汰方式,对繁殖母羊不加以合理的饲养管理,对春产羊羔在放牧的基础上不补饲精料,强化肥育使之不能当年出栏。不定期给羊群进行预防注射和投药驱虫。在养鸡上专养老品种本地鸡“长寿鸡”,粮食囫囵撒养,不能定期采取预防措施。

二、平关镇畜牧业存在问题

由于平关镇大部分行政村都远离城镇,造成人们生活文化素质的落后,信息不灵、人口增长过速、土地贫脊、栽培、养殖、管理技术落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现实条件下,畜牧养殖必然走向恶性循环。农户把各种家畜深坑圈混养,牛、羊用全放牧、干粗料饲喂,猪以肥肉型、吊架子后催肥为主,这样生产成本相对提高,造成养猪不挣钱,养牛为耕田的意识;各种秸杆内、藤薯类饲料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饲养水平较低,以传统的养殖方法为主,要在科技推广上下功夫,积极认真地推广“四良、四改”三提高。各种淘汰的种猪育肥后都是卖给屠户,进入市场,大部分效益被别人拿走。信息不畅,生产产品不与市场接轨,经济效益差。

三、平关镇畜牧养殖前景分析

虽然平关镇在养殖上存在着诸多因素,制约着我们的发展,但仍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其表现为:政策优势。我县对畜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市场优势。平关镇与云南接壤,平关镇农村养生猪的市场占有率只占35%左右,65%的市场被川猪、云南大河的新品种猪所代替,应通过结构调整,挖掘潜力,提高我镇畜牧业的发展。我镇拥有占年产30万吨的大型煤焦化厂和洗煤厂等各种货场,需求量大,具备一定的市场潜力,对外可向云南省出境。资源优势。我镇剩余劳动力多,为发展养殖业提供情了稳定的人力资源,市场竟争优势比较明显。平关镇是农业大镇,具有充足的秸杆、块根、块茎类饲料资源,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四、平关镇畜牧业发展对策

按照盘县提出的把建成贵州省畜牧大县要求,实现年存栏大牲畜35万头匹,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的战略目标,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采用政策优势、资金扶持、技术指导、行政服务等措施,加快我镇畜牧业的发展。

1、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强品种改良。

平关镇现具有种牛品改点到为3个,年平均配种新品种黄牛350头左右、猪品改点7个,存栏能繁母猪1049头,年配种率达96%左右、羊品改点4个。我镇现引进新品种,种羊200只、能繁母羊3200只,现配种率达87%左右,现有规模养殖场7个。当前要重视对各场带头人和当地农户的技术培训,着力在推广科学适用技术,指导农户搞畜圈改造,科学饲养、人工管理、防疫等工作上下功夫,让当地农民能掌握对品种的鉴定,人工授精等繁殖技术的操作,劣种淘汰等常规技术的运用,使农户真正学到并能规范应用科学养畜配套技术。

2、建立专门从事防疫工作队伍。根据盘党发[2003]28号文件精神,在全县每个行政村设置一名村级畜兽医人员,专门从事本村的治疗、疫病防治、统计、疫情监测等工作事项。这样一来,既充实了平关镇村风防疫队伍,又使畜牧部门与村一可以随时联系,便于掌握各村畜禽发展动态,有利于制定有效可行的畜牧发展规划。

3、改变深坑湿圈饲养为“畜、沼、厕”三结合建干平圈饲养。改变一至二年杀大猪为养七、八月杀“小猪”。

平关镇只有畜牧业发展起来,农民才能真正得到实惠,才能真正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将畜牧业打造成为实现全镇人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撑,促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畜牧业区域布局与调整目标[J].肉品卫生.2003(06)

[2] 方琳.乡镇如何开展畜牧科技培训工作[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06)

[3] 杜学勇,刘朝旭.河南畜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5(10)

[4] 罗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影响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09)

篇2:对平关镇畜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摘要介绍了喀什市畜牧业生产情况及地位,分析了制约喀什市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促进畜牧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喀什市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业;生产情况;问题;建议;新疆喀什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323-04

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是今后5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对于喀什市而言,解决好农业贫困人口的增收、脱贫、致富问题更关系到喀什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笔者作为曾经在畜牧系统工作多年的乡镇干部,结合学习地委扩大会议精神,在推动畜牧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方面进行了认真思考。现结合喀什市畜牧业发展实际,就如何有效发挥畜牧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一些初步认识进行汇报。畜牧业生产情况及地位

1.1 喀什市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与邻近兄弟县畜牧业以生产为主不同,喀什市畜牧业以流通、消费为主,活畜、家禽和畜产品流动量极大,市场活跃,发生输入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几率极高。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市区人口增多,市民对肉、奶、蛋等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而地产畜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1-2]。

截至2015年底,喀什市牲畜存栏为50.05万头(只),牲畜育肥出栏97.04万头(只),产肉34 939 t,产奶19 500 t,产蛋10 650 t,产毛795 t,皮张78万张。年末人均畜牧业收入1 335元。全市养殖畜禽的农户有3.4万余户。其中养殖大户363户(包括145户牛羊养殖大户、42户奶牛养殖大户、91户家禽养殖大户、75户生猪养殖大户,其他10户)。已建成1 000 m2以上的养殖圈舍61座(深喀农业养殖园区内39座,其他分布在各乡)。规模养殖场共有38个,其中示范场1个、家庭养殖场3个;各类养殖合作社96个,入社社员876人,辐射带动农户人数4.7万余人。

1.2 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保障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畜牧业生产极大丰富了人民的“肉篮子”,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十二五期间,喀什地区肉、奶、禽蛋产量由35.4万、21.0万、6.7万t分别提高到43.00万、33.50万、10.34万t。肉、蛋、奶已经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副食,满足了广大城乡居民对动物产品的需求,繁荣了市场,改善了生活。二是占据广大农民总体收入必不可少的部分。畜牧业是广大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畜牧业通过拉长产业链,一方面可以增加畜产品附加值,提高畜牧业和农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农业内部劳动力的转移,达到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畜牧业对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畜牧业已成为喀什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三是实现农业经济绿色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自古以来畜牧业就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畜牧业的农业是不完整的农业,实践证明畜牧业是建立生态农业的前提和基础。农牧结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循环。以养殖业为主体,与种植业紧密结合,一方面种植业的产品如玉米、小麦、棉副产品和农作物秸秆为养殖业提供了饲料来源;另一方面养殖业产生的粪尿为种植业提供了有机肥源,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等种植物的产量,实现了种、养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提升喀什地区文化品味必不可少的部分。畜牧业作为喀什地区农业的一大主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围绕畜牧业生产为核心所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俗,在一定程度上是组成喀什地区文化底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疆少数民族餐饮文化中的烤羊肉闻名全国,运动中的叼羊比赛被巴楚县成功申报并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约喀什市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2.1 地产畜产品市场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主要依靠外地调入供应市场

随着大喀什建设不断深入,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增加,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大部分乡、镇面临城镇化,农村养殖业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发展养殖业所需的棚圈建设用地及饲草料用地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近郊的乡(镇)以往建成的养殖小区大部分已拆迁或正面临拆迁。地产畜产品的市场供给能力日趋不足,导致辖区地产牛、羊肉价格仍居高不下,外地调入的活畜及冷冻畜产品占据了喀什市牛、羊肉食品市场份额的70%。

2.2 规模养殖所占的份额极少

畜牧业生产仍以农户家庭分散养殖为主,规模养殖所占的比例较低,仅占存栏量的5.4%,且管理方式粗放,养殖效益不明显。千家万户的散养难以适应当前市场化发展需要。

2.3 养殖业发展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农民大部分资金用于建房,除中央和自治区对少部分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进行项目扶持外,绝大部分养殖户未享受任何扶持资金。在畜牧业贷款问题上,存在期限短、手续繁杂,需要有固定经济收入的人员担保等问题。在上级项目扶持方面,安排的畜禽养殖扶持项目仅局限于极少数规模养殖户,绝大部分散养户未享受任何扶持资金。

2.4 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不健全

没有专门从事畜产品质量监管的单位、监测设施及设备,无法对畜产品质量进行科学的检测。现有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工资待遇低、流失较多、乡镇兽医人员不能做到专职专用。

2.5 基层畜牧业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

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乡镇基层畜牧兽医站编制不足、人员结构老化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工资待遇原因,基层村级动物防疫员和育种员等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致使基层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加之乡镇站所管理体制改革,造成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服从乡政府统筹安排,业务干部在职称评审上受到影响,无法专心从事专业工作[3-4]。

2.6 涉牧机构带动力不强

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少,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理想。

2.7 屠宰场及交易市场环境差

喀什市辖区的生猪屠宰场、牛羊屠宰场以及皮毛市场环境差,位置不合理。以上是当前制约喀什市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大部分也是全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结合当前所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尽快予以解决。

促进畜牧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在扩大规模上加大力度,增强畜牧扶贫带动能力

加大畜牧业龙头企业、养殖园区、养殖基地、养殖大户的扶持和建设力度,依靠企业、园区及基地的作用,带动贫困户的就业和脱贫增收。按照“养殖园区+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建立起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在6个方面受到益处。一是土地流转受益,对缺乏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获得收益。二是产业前端受益,对参与产业发展缺乏资金的贫困户,采取政府或业主垫付部分或全部生产母畜、子畜、禽苗款项的方式,帮助发展产业。三是保护价格受益,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与贫困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四是利润返还受益,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乡建设为契机,落实电商销售贫困户畜产品利润返还措施,对高于本地市场销售利润的30%返还给贫困户。五是务工就业受益,畜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季节性用工和长期用工要优先使用贫困户的劳动力。六是股份合作受益,鼓励扶持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参股到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积极探索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实施土地、草地入股到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增加财产性收入,实现有固定收入来源。

3.1.1 充分利用近年来建成的养殖基地棚圈。针对当前规模养殖基地“空棚率”高的问题,为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养殖棚圈,积极引导和鼓励援疆资金、金融组织资金、民间资金向畜牧业投放,通过多元化资金投入及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努力增加牲畜存栏量,建议取消只对畜牧合作社引进母畜进行补贴的限制,规定凡农户从疆外引进生产母畜的按一定标准给予补贴,另外加大自繁适龄母畜的补贴范围,达到迅速增加存栏母畜基数的目标。

3.1.2 不断增加财政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资金的投入。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扶持项目,各县市财政实行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用于扶持养殖基地、小区、大户的培育,牲畜贩运户流通补贴和农户养殖贷款贴息等。金融部门加大对养殖业的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和期限。在推进养殖业政策性保险过程中,为扶持畜牧业发展,县市财政除承担应由本级财政承担的保费部分外,全额承担应由养殖户承担的保费部分,切实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

3.1.3 通过政策进一步向贫困村户倾斜扶持各县市结合地区《关于加快喀什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自己制定出台的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施行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政策每年安排1 000万~2 000万元的资金,用于贫困乡、贫困村扶持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养殖大户培育、牲畜贩运户流通补贴及农户养殖贷款贴息等。通过政策和资金进一步向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倾斜扶持推进本地养殖大户的发展。在养殖环节,以园区、企业、大户和合作社联户开展规模养殖的形式并存,增加本地牲畜饲养量和畜产品总量,努力增加本地育肥和屠宰牲畜的数量,确保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

3.1.4 努力推进畜牧业合作社经营。鼓励支持畜牧业企业、养殖大户、畜牧专业技术人员领办、合办各类畜牧合作社,并切实发挥合作社在生产资料供应、养殖技术管理、市场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积极为养殖基地形成一定规模的、条件成熟的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进行标准化改造。同时对现有的养殖合作社进行摸排,对那些只持证没有养殖基地的或者为了争取国家项目资金而成立的“空壳合作社”进行整顿处理,引导养殖合作社切实发挥带动作用,为社员提供生产物资采购、市场信息、统一产品销售等服务,把合作社办成企业联系千家万户养殖的纽带。政府每年选出一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成效突出的合作社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农民养殖积极性,努力推动畜牧业发展。

3.1.5 大力扶持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强化龙头企业的扶贫带动。用财政和援疆资金进一步加大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力度,积极鼓励、扶持新建规模化的畜牧养殖企业,政府将在养殖用地安排、争取上级扶持项目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继续扶持现有的畜牧业龙头企业提高档次、扩大规模,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发挥带动作用。

积极培育农业产业的市场主体,确保每个贫困乡引进或建设一个畜牧业龙头企业,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运行正常、带动能力强的畜牧业合作社和1家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带动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促进贫困户农产品的顺产顺销;强化市场主体的扶贫责任,以“市场主体+贫困户”的方式,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同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定向带动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的种源、技术培训和服务,收购、销售贫困户的畜产品,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建立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机制,畜牧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牧场在申报产业发展项目时,必须提供经乡镇、村审定盖章的带动贫困户名单,作为项目申报的前提条件之一。带动贫困户的方式可以采取无偿提供种畜禽、生产母畜、禽苗及吸纳就业务工、资金支持、订单收购产品等方式。养殖基地或家庭牧场实行“一帮一”方式带动贫困户。项目建设与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检查、同验收。

3.1.6 探索“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新路子,开展“投羊还羊”模式或“滚动资金”模式产业扶贫。利用项目资金或购买生产母羊投放给贫困户,进行“造血式”扶贫,投放的生产母羊或者滚动资金2年后,按照1∶1的比例回收,再投放给其他贫困户,形成“投羊还羊”发展模式。滚动项目资金由所在乡政府和村委会负责回收,用于不断滚动发展该乡没有获得项目覆盖的贫困户,直至全乡覆盖,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模式。

3.2.5 促进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保障肉产品市场供应。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按照国家、自治区活畜储备库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在已列入国家活畜贮备库项目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协助培育条件成熟的企业争取列入国家活畜储备库建设项目,扩大本地肉类产品的储备量,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同时要保障销售牛、羊、猪肉摊位、门面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设立检疫台账,确保肉食品正常供应。

3.2.6 强化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各县市分管负责部门加强畜禽产品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和畜牧业统计工作,及时发布畜牧业生产、价格、市场等动态,适时引导畜牧业生产,做好对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的服务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他们的利益。坚持信息化助推贫困村脱贫,加快推进贫困村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贫困村、贫困户的农村信息网络,每个贫困村至少培养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的信息员。

3.2.7 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重点示范和推广畜禽养殖―果蔬生产,畜禽养殖―沼气生产―果蔬生产和畜禽养殖―粪尿有机加工―果蔬生产等3种结合方式。在粪尿的加工、运输、贮存、施用等关键环节上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学习外地先进经验,面对运输车辆和田间粪肥临时贮存池等设施建设给予正常的引导支持。积极推广各类协会、合作社、种养殖企业,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延伸产业链条,以实现粪污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

3.3 在检验防疫上加大力度,确保畜牧产业产品安全

3.3.1 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参照社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国家、自治区补贴不足部分列入财政预算,解决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工资待遇及五险一金等。建立和完善畜禽疫病可追溯制度,完善标识佩戴,规范防疫和监督档案,增强出栏畜禽及产品的可追溯性,提高对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外地调畜报检制度、调入畜隔离观察制度,努力防止外地输入型重大动物疫情的传入,及时掌握第一手的疫情动态资料,继续加大力度开展畜禽检疫、畜产品市场监督管理、奶业、饲料、兽药等行业经营场所管理,确保广大群众安全消费畜产品,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3.2 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实施产地检疫和定点屠宰检疫,强化动物和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格遵守“六条禁令”,规范检疫出证行为,严厉查处逃避、抗拒强制免疫和检疫、贩卖病害动物等的违法行为。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量监督等相关部门也按照工作职责,认真地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条例,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外地调入畜的监管和畜禽市场的检疫执法监督工作。成立专门的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加快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畜产品检验人员队伍的培育,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和使用违禁添加物行为,强化源头治理。畜牧部门积极推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行养殖全过程质量监管,强化畜禽养殖档案和投入品使用管理规范,依法开展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和安全监测监督,提升预警预报水平。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量监督等相关部门也按照工作职责,认真地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条例,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定出台《喀什地区宠物管理办法》,对宠物销售点、门诊划行规市,对生活区饲养宠物等事项用具体规定进行管理整顿。

参考文献

篇3:畜牧业能源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1 畜牧业能源利用现状

1.1 农作物秸秆资源

民和县有耕地3.13×104 hm2, 种植有小麦、玉米、油菜、洋芋、豆类等作物秸秆, 年产量约为110×104 t。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作牲畜饲草, 约占60%左右;二是直接燃烧, 即炊事、烧坑, 占秸秆总量的40%左右。

1.2 天然薪草

民和县有天然草地面积11×104 hm2,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9.13×104 hm2, 年产薪草等约20×104 t, 除一小部分做为牲畜饲草外, 其余用来烧灶或自行腐烂。

1.3 畜禽粪便

民和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近186万头 (只) , 主要有牛、羊、猪、禽等畜禽粪便, 年产约110×104 t, 大部分用作肥料, 牧区地方用作烧坑、取暖, 部分用于农村沼气或弃之不用。

2 畜牧业能源发展方向

为了使畜牧业能源发挥较大的经济、生态及环境效益, 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 进而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地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 因此寻找新能源成为目前发展畜牧业刻不容缓的责任和目标。根据近几年省内外发展的经验证明, 发展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是解决农村新能源的首选, 原因如下:一是沼气建设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建设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 其宗旨是要增强农村的综合经济能力, 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突出经济发展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中心;二是沼气建设能有效改善农村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村容整洁, 发展沼气有利于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能源革命推动农村的整体文明建设;三是沼气建设能实现种养业的合理发展,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建设农村经济是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统一, 沼气户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种养业和加工业, 以庭院经济项目为主, 可以大量消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提高资源利用率。沼气技术具有10多项先进技术, 每年可给农户带来上千元的收入, 可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

3 发展建议

3.1 落实领导责任, 扩大建设规模

把以农村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纳入政府年度管理目标考核体系。制定沼气工作的考核办法和制度, 层层分解任务, 逐级落实责任, 建立报告和考核制度, 做好协调联动, 有关部门各司其职, 加强协调, 密切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3.2 加大宣传力度, 抓好带动示范典型

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经济大力支持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 加大宣传和建设力度, 实现乡乡都有精品村, 村村都有样板户, 以点带面, 整体推进。

3.3 拓宽渠道, 加大投入

抓住国家投资农村沼气建设的良好机遇, 争取国家沼气建设项目的投入, 省、地、县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 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的投资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利用项目资金支持沼气建设, 加强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力度, 调动规模养殖大户、畜禽养殖企业自筹资金建设沼气, 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的作用, 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发展沼气建设, 形成“政府扶持、农户自筹, 社会参与”的投资机制, 加快农村沼气的发展步伐。

3.4 加强专业技术指导, 认真做好建设服务

聘请专业施工队, 进行规范建设, 突出抓好“建、管、用”三个环节。切实做到专业施工, 规范操作, 达到“建一座、成一座、用一座”的目标。

3.5 推广综合技术, 提升利用效益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 把沼气建设与环境整治结合起来, 与村镇规划、雨污水治理、生态畜牧业及养殖小区 (场) 建设结合起来, 做好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改院等配套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利用技术, 推广“四位一体”、“畜-沼-肥-农”和规模化养殖场 (区) 粪污治理沼气工程等生态模式, 进一步扩大综合治理范围, 充分发挥沼气工程的综合效益。

3.6 加强行业管理, 做好配套服务

篇4:对平关镇畜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新型主体经营;结构调整;问题;对策

1 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基本现状

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加快培育畜牧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诸城市注重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畜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据本次调研初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664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71个、潍坊市级以上畜牧业龙头企业48个、畜牧业专业大户6322个。在各类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有力地推动下,全市畜牧业经济正不断向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能力继续增强。2012年全市畜牧业产值71.4亿元,同比增长9%,占农业总产值的63.9%;全市人均牧业纯收入1394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9%。

1.1 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加速 通过集中配置和生产经营上的联合,实行统一生产、加工和销售,引导农户集中到一个基地和产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布局和规模生产,加速了畜牧业产业的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快速突破。

1.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有组织的进入市场,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龙头企业发挥技术、市场、品牌优势,改善畜牧业生产环节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工艺,提升养殖户的从业水平和技术水平。

1.3 农民收入水平继续提升 新型畜牧业生产主体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有效降低了生产资料的投资成本,通过提供平台,引导和帮助农民有效规避风险,实现了劳动力、土地、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达到了提质提价增收、降风险减成本增收、增值返利增收的目的。

2 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情况

畜牧业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步伐加快,据初步统计,全市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6300余个,建设畜禽养殖园区125个,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85%以上。自2008年国家实行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登记备案制度以来,截至2012年底已经登记备案的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30000余亩,其中百亩以上的备案项目占地面积22000余亩,约占适度规模养殖项目的73%。

3 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逐步壮大。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畜牧专业合作社271个,其中特种动物类95个,生猪类122个,蛋鸡类15个,肉牛类12个,其它畜禽类8个,合作社成员总数2万多人,合作社数量、入社会员人数都较2011年有了较大增长。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不仅推动了一村一品发展,还进一步优化了农业结构、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合作社注册特色农产品商标4个,无公害畜产品1个,惠及畜禽养殖户3万多户,占全市总养殖户数的70%以上。促农增收效果显著。合作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双赢。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较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00—400元。

4 畜牧业产业化经济发展情况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目前,全市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38家,年加工畜禽产品27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兽药GMP生产厂家3处,年产值2.4亿元;全市饲料生产企业60家,固定资产6亿元,工业饲料产量183万吨,销售收入37亿元;全市肉蛋奶总产量41.9万吨,同比增长2.3%。畜牧业品牌发展快。目前全市无公害畜产品认证31个;潍坊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5个,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7处,潍坊市级13处。畜牧龙头企业队伍逐渐壮大,目前我市发展畜牧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家,潍坊市级35家。在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龙头企业作用突出,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得利斯公司依托自身销售、品牌优势,发起成立了得利斯合作社,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引导300余户养殖场(户)入社,年购销生猪10万多头,产值1.2亿元。

5 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 土地资金制约 大多数新型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在生产要素获得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强的约束,主要集中在资金和土地等方面。土地因素,实现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需要土地作为支撑,由于受到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资源稀缺、土地流转不畅等因素制约,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依然面临无地可转的困境。同时,受生产规模的制约,绝大多数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在融资筹资方面都存在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复、隐性交易费用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发展前景受到很大制约。

5.2 农技服务体系滞后 在培育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畜牧业新型经营体系过程中,大多数生产主体经营者年龄都在50岁以上,一旦他们从农业产业中退出,是否有数量充足的后继人才,情况并不乐观。同时,现在基层专业技术服务人员面临老龄化,受人事、编制、职业特点等因素制约,注入畜牧业专业技术队伍年轻力量较弱,面临青黄断档局面。这些服务体系的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5.3 政策支持存在偏差 近些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对稳定畜牧业发展和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落实效率不高,政策实施成本较高,实施时间缺乏时效性。

6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需要采取的措施

6.1 加快生产要素支撑 要合理规划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用地,对适度规模养殖、合作社深加工等与畜牧产业紧密相关的用地采取灵活政策,予以优先支持。在金融政策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村金融资金互助社发展,鼓励支持各类民营金融机构在农村基层建立农业信贷网点。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担保、信用体系。完善小额信贷产品,建立灵活高效的农业融资保障体系,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在财税政策方面,要积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减税和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合作社要积极加快示范社创建,加大资金奖励。

6.2 轉变“支牧惠农”方式 要对现有“支牧惠农”政策进行梳理规范,完善畜牧业惠农政策。一方面,要综合运用财政补贴、政府贴息担保、部门项目支持等手段,对于发展潜力好、带动作用强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给予支持。同时,在制定“支牧惠农”政策时,要科学设置政策兑付方式,提高畜牧业扶持政策的效率。

篇5:大通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1 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 大通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基础产业来抓, 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狠抓畜牧业生产, 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使全县畜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1 畜牧业产值逐年增加

2011年, 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近9.65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50.28%, 比“十五”期末增长约6.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 844.59元, 比“十五”期末增加了2 832.00元;畜牧业对人均纯收入的贡献达2 688.0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27%。

1.2 畜禽饲养量及畜禽产量大幅增加

2011年, 全县存栏草食畜37.74万头 (匹、只) , 其中牛12.74万头、羊22.69万只;出栏草食畜29.82万头 (匹、只) , 比“十五”期末增长13.20%;出栏商品畜27.27万头 (匹、只) , 比“十五”期末增长8.30%;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68.50%和97.00%。生猪存栏15.92万头、出栏20.15万头;家禽存栏21.28万只。肉类产量达3.15万t, 比“十五”期末增长2.47%;奶类产量达4.13万t, 比“十五”期末增长8.75%;禽蛋产量达0.19万t, 比“十五”期末增长3.68%。

1) 生猪产业稳定发展。

2011年以来, 随着猪肉价格上涨, 生猪出栏大幅度增加。全县肉猪出栏量已达20.15万头, 商品猪出栏量已达14.56万头, 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126.00%和61.00%。生猪存栏量达15.92万头, 其中能繁母猪2.06万头 (繁活仔猪35.22万头) 、对出栏量的贡献占89.00%, 且适龄母猪比例比“十五”期末提高12.00%左右。

2) 养牛业发展较快。

2011年, 全县牛存栏量已达12.75万头, 其中能繁母牛7.56万头 (繁活犊牛6.12万头) 。全县奶牛存栏量达6.30万头, 其中生产奶牛3.89万头;出栏肉牛9.82万头, 出栏率达77.10%;能繁母牛对出栏量的贡献占45.00%。全县鲜奶产量达4.13万t, 全年实现纯收入1.40亿元以上。

3) 养羊业发展迅速。

由于市场羊价比较稳定, 加之舍饲圈养的推广力度加大, 养羊效益逐年增加, 农民养羊积极性得到提高。2011年, 全县羊存栏量达22.69万只, 其中能繁母羊14.14万只 (繁活羔羊10.75万只) ;羊出栏量达19.95万只, 出栏率达87.90%;能繁母羊对出栏量的贡献占65.00%。

4) 家禽产业一直呈稳定发展态势。

2011年, 全县家禽存栏量达21.28万只, 其中蛋鸡16.10万只、肉鸡2.73万只、肉蛋兼用鸡2.45万只;禽蛋产量达0.19万t。

1.3 畜牧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全县畜牧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集约化经营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据统计, 2011年全县新 (扩) 建各类规模化养殖基地54个 (其中生猪养殖基地13个、奶牛养殖重点村10个、肉羊养殖重点村10个、肉牛养殖基地10个、蛋鸡养殖基地11个) , 存栏各类畜禽16.10万头 (只) , 出栏各类畜禽28.20万头 (只) , 向社会提供肉产品1.50万t、鲜奶0.12万t、鲜蛋0.20万t。

1.4 牛、羊贩运户逐年增多

2011年, 全县共扶持发展规模牛、羊贩运户3 206户, 累计贩运出栏育肥牛、羊47.07万头 (只) , 实现收入4 052.17万元, 比“十五”期末增长43.90%。

1.5 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 大通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畜棚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 对养殖户的畜棚进行了改造, 使全县50%~60%的农户都有暖棚饲养畜禽。据统计, 截至2012年11月, 全县已有棚圈3.67万栋、面积达156.00万m2。

1.6 畜禽生产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大通县按照优势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要求, 顺应市场需求, 突出地域特点,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饲养;同时, 转变传统养殖观念, 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等优势主导产业, 逐步建立奶牛、肉牛、肉羊养殖生产基地, 推动全县畜牧业快速发展。

1.7 畜牧科技得到进一步应用

“十一五”期间, 大通县认真实施畜禽良种工程、畜禽 (包括奶牛、母猪和肉羊) 良种补贴、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项目, 开展奶牛、肉羊人工授精等畜种改良技术, 并先后引进荷斯坦奶牛细管冻精、西门塔尔肉牛细管冻精、陶赛特羊、半细毛羊、杜洛克猪、长白猪等, 对全县畜种进行杂交改良, 累计改良奶牛12.0万头、肉牛2.3万头、羊36.0万只和猪12.0万头。2011年, 全县牛、羊、猪、禽的良种比例分别达55%、52%、95%和98%, 比“十五”期末分别提高了7%、6%、8%和11%;同时, 牛、羊的母畜比例分别由49%和52%提高到55%和61%。另外, 大通县积极开展牛羊育肥、饲料配制等养殖技术, 使全县60%的养殖户均采用科学养殖技术进行养殖, 畜牧业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1.8 牛羊肉加工企业规模逐步扩大

大通县牛羊肉加工企业——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 经过10多年的艰苦发展, 固定资产已达4 185万元, 有3个冷库, 可生产分割肉制品、速冻小包装肉制品、高温铝箔袋肉制品、牦牛肉火腿肠肉制品等100多个品种, 畜禽产品年交易量达4 000 t, 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 大大促进了大通县畜牧业的发展。

2 主要经验措施

2.1 领导高度重视, 群众积极配合

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而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广大农民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发展畜牧业的一系列政策, 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实行政府一把手负总责, 加快畜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倾斜、宣传引导和资金扶持, 使广大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推动了大通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2 加强畜种改良, 提高良种畜比例

随着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和杂交改良工作的推进, 大通县畜禽良种的覆盖率逐年提高。在生猪生产方面, 重点推广了“杜×长×大”三元杂交模式, 使全县出栏商品猪中三元猪比例达40%以上;在绵羊改良方面, 以陶赛特羊、半细毛羊改良为主, 大力推广绵羊杂交改良技术;在黄牛改良方面, 主要引进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等的细管冻精开展人工授精技术, 在大通县已被广大养殖户普遍接受。

2.3 加强动物疫病防制, 强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 推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 按照“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全面控制、重点扑灭”的方针, 结合大通县实际, 全年实行3次防疫 (即3、7和12月份各1次) , 确保防疫密度和耳标挂标率均达100%, 并发放免疫证、建立免疫档案, 从而使动物疫病得到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大通县已连续5 a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2) 进一步强化兽药监管。

大通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不断采取措施, 加强对辖区内兽药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监管;同时, 加大对非法经营兽药的查处力度, 规范兽药市场经营秩序, 坚决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兽药行为。一是主要检查兽药经营单位是否有《兽药经营许可证》、经营场所是否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同时查看兽药购销台账、进货渠道、用药记录、诊疗处方等;二是详细检查兽药经营单位是否经营国家禁止使用或过期失效的兽药及饲料添加剂;三是向广大兽药经营者及使用者宣传《兽药管理条例》, 增强了兽药经营和使用单位及个人对兽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为确保“放心兽药入户”奠定了基础。

3) 加强动物检疫。

为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使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促进大通县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一是狠抓产地检疫工作。对出栏动物坚持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 确保到场、到点、到户按产地检疫规程做好检疫工作, 使产地检疫率达100%。二是进一步规范屠宰检疫工作。规定检疫人员在屠宰检疫工作中严格执行《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及检疫“七项制度”, 严把入场关, 确保入场屠宰的动物“书证”完整齐全。对无证入场的生猪,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处理;对检出的不合格产品, 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检疫合格的产品, 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确保屠宰检疫率达100%。

4) 加大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争取乡镇兽医站建设、冷链体系建设等动物防疫建设项目资金300多万元, 用于县兽医站化验室的修建和仪器设备的配置与28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电脑、摩托车和诊断设备的配置, 为全县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动物防疫方面, 累计投入210万余元, 用于采购注射器、针头、消毒药等防疫物资及发放防疫补助费, 并开展了布病、结核病等动物疫病的监测防制工作。

2.4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提高科学养殖水平

在围绕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 大力开展黄牛改良和绵羊改良、推广三元杂交猪生产, 并通过科技下乡、技术培训、技术讲座等形式, 全面推广牛羊高效饲养技术、三元杂交猪生产配套技术、畜禽规模化养殖技术、药物残留控制技术及疫病综合防制技术等。同时, 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开展畜牧科技进农家活动, 动员畜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 推广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科学养殖技术。

2.5 扎实抓好项目兴牧工作, 改善养殖业基础条件

树立“项目至上、招商为先”的理念, 加大项目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同时, 积极争取并实施了奶牛良补、畜棚建设、仔猪繁育专业村建设、能繁母猪补贴、生猪和奶牛保险等项目, 改善了养殖业基础条件, 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取得了良好的项目效益。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资金投入不足, 畜牧业发展受阻

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改善基础设施、开发新产品、启动龙头企业及更新生产设备都需要投入大批资金才能完成。然而,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致使先进技术和优良畜种无法引进、龙头企业无法运转、生产设备得不到更新且畜禽产品多数为初级产品, 打击了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导致畜禽产品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影响了大通县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3.2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畜牧业综合效益不高

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综合生产效益和农民增收。长期以来, 由于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大通县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发展滞后, 农民本着自己的意愿, 随意制定繁育目标;加之, 农民自留、自引的种畜血缘不纯, 乱交配现象严重, 造成畜禽品种多而杂、个体小、繁育乱, 导致全县畜牧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增收缓慢。

3.3 专业技术人员紧缺, 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

虽然大通县畜牧业服务机构比较健全, 但“十一五”期间未吸收专业技术人才, 尤其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严重不足 (核定编制90名、现有职工72名) 。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导致人员断层、服务功能薄弱。

3.4 基础设施建设不规范, 饲料加工利用技术滞后

发展农区畜牧业、走舍饲圈养之路, 必需具备修建保暖畜舍、饲养良种畜禽、饲喂优质草料、使用先进技术等条件, 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然而, 近年来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 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但缺乏技术引导和统一规划, 基本是任农民自行建设, 导致保暖畜舍建设不科学、利用率不高;加之, 畜禽品种杂、繁育目标不明, 牧草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刈割方式不科学、加工调制未普及, 饲料配方不科学、营养搭配不平衡, 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等, 导致农区畜牧业发展受阻、农民增收缓慢。

3.5 饲料资源缺乏, 草畜矛盾突出

草业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 大通县政府为了保护草地生态, 对部分天然草场实行封山禁牧, 舍饲圈养草食畜只能把人工草地和作物秸秆作为主要饲草来源, 草畜矛盾比较突出。

3.6 农民文化水平偏低, 劳动技能不高

大通县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对新品种、新技术等接受能力较差, 养殖业生产方式落后, 靠卖“苦力”挣钱, 就业竞争力不高, 增收缓慢。

3.7 产业化经营进程慢, 新型生产体制尚未形成

目前, 大通县龙头企业较少且未发挥带动作用, 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与养殖户未形成有效联结机制, 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家庭式小生产带动力不强、不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种种迹象表明大通县畜牧业产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和牧工贸一体化经营的新型生产体制尚未形成。

4 发展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大通县畜牧业发展的思路是: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为主线, 以科技进步、体制创新为动力, 以强化动物防疫监督和畜禽产品监管为保障, 大力推进传统分散、粗放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转型, 坚持走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使畜禽产品自给能力和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 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禽产品安全事故, 加快建设农牧结合、高效生态养殖以及加工、流通、服务等各业协调发展的现代畜牧业。

4.1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县、乡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现代畜牧业重要性的认识, 将畜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建议县政府立足县情, 出台更直接、更有效、更有力的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 重点扶持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户) 建设。建议政府部门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 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 解决畜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建议畜牧部门继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我加压, 创新工作思路, 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推广力度,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建议土管部门将规模养殖小区 (场、户) 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进行统筹规划, 合理安排养殖用地;对于重点规模养殖小区 (场、户) 建设用地, 应按政策规定, 实行“一事一议”, 满足用地需求。建议发展改革和经济贸易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流通体系建设, 借助外力, 发展大通县畜牧业;同时, 进一步加强对畜禽定点屠宰场的监管。总之, 全县上下应积极创造发展规模养殖的良好环境, 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畜牧业, 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兴办规模养殖场, 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力量, 为发展健康特色现代畜牧业出资献力。

4.2 立足高原特色, 发展规模养殖基地村建设

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 坚持运用近两年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 持之以恒, 重点围绕瘦肉型商品猪、肉牛、肉羊、奶牛、獭兔和蛋肉鸡养殖,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推广,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基地村建设。

4.3 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培育新的畜牧业经济增长点

通过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畜牧部门加强技术服务、加大项目资金整合使用力度, 扎实推进“大通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4.4 争取畜牧业项目, 努力增加资金投入

畜牧业经济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 因此, 要在创新发展理念中积极寻找项目, 树立强烈的项目意识, 主动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抢抓当前国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拉动内需及支持青海省等藏区经济发展的3大机遇, 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 调整项目发展规划, 加大项目申报落实力度, 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并继续充实、完善项目库, 争取更多、更大的畜牧业项目在大通县落户。同时, 认真实施管理好各类项目, 坚持做到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并强化项目资金整合使用, 在资金渠道不改、用途不变的原则下, 将仔猪繁育专业村建设、畜用暖棚建设等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 集中财力办大事, 提高畜牧业项目建设效益, 进一步推动全县畜牧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4.5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农区小型畜用暖棚建设项目为依托, 大力实施以标准化、科学化暖棚畜舍为重点的设施畜牧业建设, 加快草原及饲草地建设, 积极推广牧草种植、农作物秸秆微贮技术, 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 提高秸秆利用率, 增加饲草量。

4.6 突出品种改良, 实现畜牧业质的飞跃

实现大通县畜牧业质的飞跃, 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 把科技兴牧放在畜牧业发展的优先位置。因此, 必需加快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步伐, 继续认真实施好由省、市财政每年投资的畜禽良种工程项目, 引进、推广适应现代市场的优良新品种, 提高大通县畜禽良种化程度;通过举办畜种改良培训班, 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规程;大力推广良种奶牛细管冻精, 尽快增加大通县高产奶牛的数量, 加快奶牛生产;认真落实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政策, 扩大全县能繁母猪饲养规模, 培育瘦肉型生猪和仔猪品牌, 提高市场竞争力;继续引进陶赛特羊等肉用种畜,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与当地母畜进行杂交改良, 不断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加快肉牛、肉羊繁育体系建设;积极引进蛋用型父母代种鸡, 强化育种工作, 提高种鸡的自给能力, 建立良种蛋鸡繁育体系。通过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优良种畜禽和大力开展牛羊人工授精工作, 扎实推进畜禽良繁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同时,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 依法监督、管理全县种畜禽生产和经营活动, 更好地指导种畜禽生产。

4.7 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产业化发展

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 加强对龙头企业技术及项目资金的扶持。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 改善饲养和防疫条件, 不断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能力;同时, 在巩固现有养殖场的基础上, 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品牌畜禽产品培育, 并从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持。

4.8 扎实做好科技培训工作, 不断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

结合“三下乡”活动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项目, 加大动物疫病防制、畜种改良、标准畜用暖棚建设等先进实用的畜牧科技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 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 引导农民进一步转变养殖方式。一是培养专业技术骨干, 组建“专家讲课小组”, 将养殖业培训班办到村、户 (甚至畜禽圈舍) , 解决养殖户遇到的实际问题, 提高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 对规模养殖户的培训每年应达30 d以上;二是继续组织养殖大户学习科学养殖技术, 积极推广科学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现代畜牧业养殖技术和疫病防制技术;三是编印畜禽养殖及疫病防制科普宣传册, 并发放到广大养殖户手中, 通过让养殖户自学的方式, 让其掌握要领、提高饲养水平;四是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及考核, 对村级动物防疫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应达10 d以上,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通过重点开展畜种改良、疫病防制、优质牧草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 着重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彻底转变传统养殖的思想观念, 努力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实现由数量增效型向质量增效型转变。同时, 继续做好对养殖户的现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通过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服务承包制, 采取科技人员包村、包养殖大户及公开技术服务人员服务电话等方法, 激励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另外, 政府部门也应逐步落实畜牧事业单位人员经费, 进一步推进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

4.9 建立长效防疫机制,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坚持二十四字防控方针, 认真履行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 制定并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努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狠抓以基础免疫为主的各项防控措施, 确保畜禽各项免疫密度达100%;指导养殖户建立养殖、防疫档案, 扎实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动物检疫监督, 积极推进和完善产地检疫报检制度, 提高产地检疫率, 强化畜禽定点屠宰检疫工作, 确保屠宰动物受检率、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及上市肉品持证率均达100%;强化动物防疫执法监督工作, 加强动物调运、动物产品流通等环节的检疫监管, 严格执法, 防止重大动物疫情传入。三是根据当前动物疫情种类多、免疫工作任务重的实际, 建议县政府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年工作报酬、增加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 并通过公开招聘应届大、中专院校学生等形式, 补充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 加强县、乡、村3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同时, 将每年纳入财政预算的防疫经费足额拨付到位, 储备动物防疫应急物资, 确保全县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4.10 加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 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篇6: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德国农业改革;品牌发展;农场

一、湖北省农业的发展现状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2006年底,全省总人口605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987万人。耕地面积4803万亩,其中水田占60%,养殖水面1100万亩。湖北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宜种养的动植物品种繁多,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近年来,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等各种财政政策来补助农业的发展。湖北省农业发展较为稳定,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农业总产值全面增长,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二、湖北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农业发展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倾斜,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但是只是趋于小步前进、较为稳定,但不明显,且相对其他地方如黑龙江、福建等还是相对落后。

(一)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

国家投入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地方配套资金一般难以到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和组织引导不力,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抗御自然灾难的能力不强,湖北农业抗风险能力不是很高;农产品的利润率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农业和农村投资环境不乐观,农业内部积累资金包括外来资金流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转化率偏低,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则极为有限;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改革开放步伐缓慢,农村投资融资渠道不多,农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力度弱、数量少,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引导不够,与农业生产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差距仍然较大。

(二)农民素质不高,消费保守,资本流动性不强,农村人力资本不足,科技水平低

由于湖北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未有重大突破,不但是农民素质不高、科技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和分散经营,导致农民收入一直在低位徘徊,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极为有限。随着湖北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其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依靠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尤其要依靠一批思想开放的高素质农民与能够发挥其特长及知识技术价值的市场经济环境。但农村大量劳动力(既包括脑力劳动者也包括体力劳动者)大多流向了城市。

(三)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

信息和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走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桥梁与纽带,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是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增值率偏低

湖北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加工增值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二是种子、种苗、种畜禽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增加了优良品种的更新难度;三是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四是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当前湖北农业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

(五)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

一是农业合作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治理不规范,影响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二是农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农业合作组织会(社)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

(六)农业土地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

虽然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刺激了每片农地的利用,但耕地的分块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品量少、效益低下,促成了小而全自然经济的自发维持,但不能实现其专业化和规模化。要解决湖北的“三农”问题,就必须从解决农村家庭仍然是现时期农业生产主体——数量最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入手。

(七)没有品牌,龙头企业发展融资能力低、信贷较低

湖北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品牌营销较差,高端市场占有率较低:在武汉主要超市经营的数百种上架食品中,湖北本地生产的产品数量较少,在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中,能够进入武汉各大超市的数量也极为有限。品牌创造与创想的能力较弱,缺乏知名农业品牌。而且此前我们品牌意识淡薄,营销观念与方式陈旧。农业经营过于分散,龙头企业带动较弱,标准化生产难推行。

三、德国农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两德统一后,德国对其农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全方位的转型改革:

(一)从微观层面看

原集体或国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以土地私有化为主的彻底改革,产权明晰,经营形式多样。二战后,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1945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面积在10公顷以上的收归国有,100公顷以下的仍为农场主个人私有,实行家庭式经营。此后,在社会主义集体运动中,通过建立小型农业合作社,小社并为大社以及按专业建立各种社会主义农业企业(如种植业生产企业,畜牧业生产企业,园艺生产企业),使实行家庭式经营的约60万个农场主在集体化运动中从独立经营的私有企业改造为全民的大型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LPG)。在1990年,德东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约4700个,但所占有的农用地占全国农用地面积的96%以上,私有土地仅2.5%,其农业公有化程度已相当高了。因此,两德统一后,德国农业改革主要是围绕土地私有化和经营市场化进行的。

1、以“土地归原主”为核心,重新私有化。所谓土地重新私有化是指在农业集体化和建立国营农场过程中被剥夺,无偿或有偿征用的农用土地重新归还土地所有者。

2、允许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组织存在。在合作社成员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相对一家一户的小农场主,风险更小,效益更好的经营形式。主要有综合经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由私人小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或家庭农场、土地规模较大的农业企业。改革的具体办法是:大幅度裁减人员,新的合作社采取土地租赁形式,经土地愿拥有者同意,统一经营;新的合作社成立董事会, 监督委员会和经理层等领导班子,按公司制企业动作。

3、农业经营组织之间可以互相兼并重组。农业经营组织之间可以互相兼并重组,互相间对其土地、农机、厂房、棚舍等资产进行出售,出租不受任何限制,也可以购买或租赁国有土地,使原来均为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国营农场变为现在规模大小不等的多种农业经营组织。

4、大量分流农业从业人员离开农业。大量分流农业从业人员,约有四种情况离开了农业:一是部分人分到钱后退休或提前退休;二是部分人转向城市打工;三是就地创办小企业,小作坊,经营二,三产业;四是部分人成为失业者。

5、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快加工业的结构调整,减少企业数量,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协调工业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平衡,并按德西农业化模式对德东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改造。

(二)从中观层面看

为了帮助广大分散经营的农场主进入农场,德国政府完善了多层次的各类服务机构,使德东农业逐步建立起新的市场机制:

1、农场主的自治组织——农场主联合会在各级议会里有代表的机构,是政府与农场主对话的桥梁。

2、半官方半自治组织——农业管理协会。协会的主要职能:一是负责协调,审批欧盟对德国农场主主要农产品配额的分配与申请。二是监督执行环保,植物分类以及药品,食品,饲料的安全使用。三是对农药,种子,牛奶质量进行检测。四是搞课题研究,推广新品种。

3、非营利机构——农场主社会保险公司。德国政府在对德东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彻底改造以后,相应改革了原成员每月只交定额保险金就可享受一切福利保险,同时按德西办法建立了个人与政府共同分担保险的新机制。组建了农场主社会保险公司,培训了大批管理人员。农场每年向公司提供必要的保险基金,实行政府监控专款专用。公司每年向辖区各农场主发放保费表格,由农场主按表格要求向当地税务,银行,法院等机构交纳个人保费。农场主及从业人员必须参加的保险项目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这类保险在参保后,国家都有相应的补贴;要求雇员必须参加的保险项目有失业保险,自愿参加的有老年人和残疾人保险.此外,各州还制定有农业冰雹和牲畜,病害保险,都是自愿参加的。

4、农业大专院校德国滨根农学院有2000名在校学生,为适应农业改革和农场主的需要,他们也进行了教学改革,相应加强了农业实用技术和管理的教学内容,并增设了应用信息,生物技术与信息,国际农业贸易等一批现代化,国际化农业急需的教学课程,规定学生毕业前必须有到农场,农业管理部门,外国各相关大学实习一年以上的经历。

5、直接为农场主服务的流通贸易组织随着德东地区农业改革的深入,一批连接市场和农场主的流通批发企业应运而生。

(三)从宏观层面上看

德国政府和各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快了职能转变,加强了法制建设和政策配套,从而为德东农业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1、压缩机构,精简人员,转变职能,由原直接的计划管理转为主要制定法律法规实行宏观调控,突出了环保,动植物及食品检测,制定各项标准,重大问题研究等项职能,同时还聘请了一批专家为行政部门的农业顾问。

2、法律保障在具体实施改革之前,有针对性地颁布了多项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或州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改革行为,保障改革有序进行。

3、政策保障与改革相配套,国家和各州还出台一系列政策。如土地政策方面,划分土地和财产时机会平等,私有土地可以继承;农场主及经营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卖,出租土地;要求各农场主和投资经营者,必须正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土地的污染,鼓励少用化肥;在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方面,坚持经营形式和经营规模多样化,确保经营者的自主选择权;在社会保障方面,建立了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财政支持方面,国家对债务的豁免及贷款优惠等。

4、欧盟通过严格的农业政策和规定,在宏观调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随着农业共同市场的建立,在许多重要领域里的农业政策转由欧共体负责制定,包括市场与价格政策,外贸政策及结构政策,各成员国必须遵守,以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市场以及保证向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食品。不仅规范了农场主的行为,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从而也保住了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量。

四、湖北省农业发展的改革建议

(一)抓住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因地制宜

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社这种新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继续保持了原有农业生产社较高的农业组织化程度,过去所具有的科技优势,规模优势和劳动生产率高的优势不仅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得到发扬;大马力,全程化,自动化作业的大型农机具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这些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业有限公司和股份合作社在其数量,土地规模,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小型家庭农场和德西小农场的水平。农场管理机制采用公司制,设立董事,对农场的工作部门细分,如:生产部、物流配送部、销售部、策划部、学习与研究部、财务部等,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就业。公司自己提供保险部门或与其他保险公司签订协议,职工医保。

(二)加强对农产品的宏观调控,政府应该承担必要的改革成本

各部门要尽快建立起一套有机协调的农业生产调控体系,制定出各项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标准,加强检测,确保质量和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大体平衡和价格稳定。德国政府为了保障农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从投资,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债务减免,扶持就业等多方面拿出巨资给予倾斜,从而缓解了农业改革过程的阻力和矛盾。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应学习德国,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调动农民参与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同时对农牧区已经形成的优势产业和项目应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

(三)注意运用法律、法规手段推进农业改革措施和保护农业改革成果

德国在农业改革中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推进改革。通过颁布推行改革的法律法规,增强了重大农业改革的严肃性,有利于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在法律稳定的大环境下,顺利推动改革,有效地防止了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也启示我们,在今后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政府行为。

(四)认真处理好人的问题,尽可能地保护个人的利益

特别是在财产分配和解决大量事业人员问题上,要特别注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各项改革的推进一定要全面考虑农民和社会的承受力,尽量挖掘各行业的就业潜力,开拓新的就业门路,防止单项改革孤军深入引起过大震荡,形成不稳定因素和深化改革的阻力。

(五)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业生产项目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无污染食品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上的销量在逐年增大,价格高,竞争力强,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要在这方面很下功夫,政府要在重点发展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以开发更多的农业经营出口项目,增加农工就业机会,带动农业走向国际市场。

(六)转变教育观念

使人们认识到农业对我国、对湖北省的重要性,引导高校人才为农业发展作贡献,鼓励在农业方面进行创业。

(七)对农民进行培训

提高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改革农场中人员结构。

(八)农业产品品牌化

我省农业品牌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天然优势和市场优势。湖北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年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面积达到1500万亩,先后建立了京山、洪湖、宜城等农业生态县和洪山菜苔、京山桥米、孝感太子米、邓村绿茶等生态生产小区。这为品牌农产品形成及规模扩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湖北省形成了九大特色和九大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了“鱼米之乡”、“果蔬之乡”、“药茶之乡”、“畜牧之乡”的众多美誉。从现实来看,湖北品牌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很大。第一,城市居民对食品的保鲜与安全十分关注。第二,城市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的安全食品的意愿支付水平较高。这为湖北省全面实施“三类食品”的品牌化经营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支持和动力源泉。第三,湖北省的禽蛋、食用菌、蜂蜜等产品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东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湖北是我国的科教大省。据有关资料显示,分布在湖北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村部门的农业科研人员、技术干部多达2万余人。这种人才优势及大量科技成果,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品牌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古老的荆楚文化,不乏有传统农业中的优良工艺和各种历史文化的承载。以此为依托,加强创立和扶植具有文化特征的知名品牌,是把本土农产品和优质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重要方式。

(九)利用规模优势,发展规模经济

优势产业带规划的实施和标准化生产为品牌农业发展提供了规模优势。湖北有许多具有自然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以武汉为中心的蜂产品加工基地,以随州为中心的食用菌出口基地,以潜江、洪湖、监利为中心的水产品基地,以宜昌为中心的水果加工出口基地,以恩施为中心的山野菜出口基地等等,发展势头良好,为发挥农业的品牌效益创立了规模优势。继续加快以这些特色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农产品生产以及加工产品的标准化,通过品牌创建来整合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国内外市场之间的各种资源,将为湖北品牌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十)开办私人农场,有效利用闲置土地

私人农场的开办有利于有效利用闲置土地及土地的规模化、有组织利用,提高效率。这一点就针对了土地分散琐碎华,没有竞争优势而提出的,可以改变目前农业土地细碎化和生产经营分散化的不利局面,加大土地合理有效的流转速度,加快扩大适度规模的经营步伐。而且在政府的农政执法体系框架内将农户现有的责任田重组,属于农业资源内部的合理调整和配置,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见效期短,投入小的特点,不像资本投入那样具有长期性和较大的风险性。农场可兼营渔业、种植业、禽类等,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吕志明.农业创品牌要谨防六大误区[J].经济论坛,2001(5).

2、姚正国等.集聚优势 打造品牌[J].江苏农村经济,2007(12).

3、刘惠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发展[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4、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问题、现状、挑战、对策[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2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自考试卷下一篇:2单元信息窗5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