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创新社会管理

2022-08-04

第一篇:城关镇创新社会管理

城关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凤台城关镇:实行“网格化”创新综治管理

[提要] 日前,凤台县城关镇在全镇内实行镇、社区、责任片三级综治“网格化”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落实维稳综治各项措施,强化社区综治工作职责,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模式。

日前,凤台县城关镇在全镇内实行镇、社区、责任片三级综治“网格化”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落实维稳综治各项措施,强化社区综治工作职责,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模式。

为了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镇里成立了群众工作部,社区成立群众工作站、各网点成立群众工作点。将社区内计生、维稳综治工作、民政等一揽子工作全部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网格化具体做法是;一是各社区根据社区自身实际,按楼栋或区域划分成若干片区,形成网格,每个网格指定社区专人专门负责该网格的综治维稳工作。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将社区内的楼长、社区调解员和“五老”人员动员组织起来,为每个网格的负责人配备力量,共同参与各网格的治安防范工作,充实治安力量。三是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每个网格负责人要带领本网格的楼长、在每天的不同时段,对所属片区开展巡查。或走访居民,收集信息;或重点排查,发现问题;或巡视片区,消除隐患。如果发现突发事件,能制止、解决的要及时制止、解决,不能制止的要立即报告。四是做好记录,迅速通报情况。各网格负责人每天要做好巡查记录,并将发现的不稳定因素上报到社区,由社区研究上报到镇里及时解决。

通过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这个镇力争使社区治安防线更牢固、维稳工作制度更健全、综治基层基础更扎实、不稳定因素排查更彻底、矛盾纠纷化解更及时、信访秩序更规范、服务群众更满意。

1 湟源县城关镇积极探索和引领全县社会管理创新

工作走向深入

城关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确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履行综治维稳工作责任,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有效引领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走向深入。 具体做法:一是健全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益。依托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形成了党政领导、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工作效益得到极大提高。二是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措施。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狠抓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推行矛盾多元调节模式,优化调处机制;积极开展信访代理工作;通过整合基层各类组织资源,实行“一格多员”(管理员、信息员、协管员、宣传员)责任捆绑模式;扎实有效开展了综合防控工作;加强了社区矫正工作。三是大力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法律七进”活动深入有效全面推进,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四是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属地化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二会、三合、四联”工作机制。“两会”: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交流安排工作;每季度由镇综治维稳中心牵头,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与的治安形势分析协调会,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三合”:一般信息每月报送,重点信息及时报送,做到信息报送集合;中心主任统一调配,指派相关人员参与有关矛盾纠纷的处臵,保证工作力量整合;镇派出所、司法所、村社区重大问题处臵做到组织指挥统一,措施方法有效,保证了工作的顺畅协调和职能优势融合。“四联”:镇上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归档,切实实现矛盾联调;村、社区分别建立巡防队伍,切实做好治安联防;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力求实现问题联治;职能部门、综治维稳中心(站)、基层单位有机对接、协作,整体推进平安联创。

2 新野城关镇:创新综治理念

延伸管理触角

面对城区建设加快、流动人口增加、社会成员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新形势,新野县城关镇党委、政府以变应变创新综治理念,因地制宜优化管理模式,在全镇创建了134个“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把治安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社会细胞。这种单元化综合管理与网络化联防巡逻、专业化严打整治三位—体,相得益彰,组合成—张覆盖新野城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密网、强化了社会面的纵深控制能力,深化了打击“两抢—盗”犯罪的专项斗争,提升了基层社区的整体防范水平,有效地净化了社会环境,大幅度提高了城区居民的安全感,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今年元至4月份,城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了17.3%,其中“两抢一盗”案件下降20. 5%。2007年,全镇财政收入1126万元,比上年净增296万元;今年可望净增300万元。镇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三年在全市乡镇挂了头牌。

审时度势理出新思路

新野县城关镇辖7个居民委员会,41个居民小组(段),辖区12平方公里,管理人口12万人,其中本管2.3万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I万人。近年来,随着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该镇治安防范体系逐步完善,各项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警力联防力量和内保力量进一步增强,城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群众的安全感日愈增强。在层面日趋安定的情况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却难以解决:一是“小社区,大治安”,全镇49名居委会干部、82名居民小组成员要管好12万常住和流动暂住人口,光日常接待就应接不暇,腾不出太多精力抓社会治安。二是城区框架拉大,流动暂住人口、特行特业、小街背巷

3 的出租房屋、小商店、小旅社、小餐饮、小网吧等场所不断增多,给治安管理工作带头了细度和难度。三是城区人口密度大,人员成份复杂,重要经济部位多,居民相对富裕,“财富效应”引发起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使民宅成为盗抢作案的重要目标。四是街道联防巡逻网格大,有空间,犯罪分子易于藏匿其中,很难被巡逻时发现。这些都给城区社会治安造成了隐患。在严峻的治安形势面前,城关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清醒地认识到: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县城治安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安全和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全县治安大局。为了打造平安、宜居县城,增强城市的集合力、吸引力和幅射带动力,为招商引资营造平安“绿洲”,对治安管理必须实行三个延伸:一是让治安防范网络由街面巡防、社区联防向小街背巷,楼房庭院延伸;二是治安力量由专业人员向社会力量延伸;三是管理职责由专项打击“两抢—盗”向治安防范、民事调解、服务群众延伸。为此,他们打破了居委与居委,居民小组与小组之间分 割管理的界限,以“集中相邻、就近、方便”为前提,把 百户左右的邻里划分为一个综合管理小区。这种“不分工干 群,不分农市民,小区为一家,平安靠大家”的管理模式, 被命名为“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

积极实践探索新方法

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完善,新野县城关镇对“百户 综合管理服务小区”狠抓了四个环节,使小区逐步走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

全面摸底排查,采集人口信息。镇政府、居委会和公安部门组成7个联合调查队,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深入全镇7个居委会开展“拉网式”入户排查澄底活动,一户一 户地标明方位、

4 户主、家庭成员、房屋产权及用途,一人一人地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政治面貌,对涉及治安管理的18大类、35项信息逐一登记造册,其中共排查登记 出租房屋4580间,流动人口5930人,网吧28个,宾馆旅社45个,废品收购站18个,寄卖行6个,牲畜屠案点7个, 歌厅13家,洗浴中心4个,尽可能做到了不漏一个,不漏一人,不漏一间出租屋,不漏一个行业,使其全部纳入治安管理视野。

划分“百户小区”,实行单元化管理。该镇按照“集中、相邻、就近、方便”的原则,打破居民小组(段)之间的格局,把集中相邻的百户居民划分为一个小区,共建立起134个“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每一小区按照“群众推荐、居委会考核、镇党委、政府审查批准”的程序推选一名管理服务员,主要人选是常住在本小区的无职党员、退居二线的国家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下岗职工、热心为群众办事的积极分子等。在把好管理员推选入口的基础上,小区管理中心实行标志显示,挂牌服务,一般都设在管理服务员的家里,建立了一图(综合管理服务方位图)、一柜(档案资料柜)、—表(百户家庭情况明细表)、 一机(报警电话机)和两块版面(分别书定综合管理服务员工作职责、房屋出租管理制度)。 中心以方便、就近、整洁、热情的氛围增强了小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建立明细台帐,实行信息化管理。该镇将普查采集到的各类信息全部输入公安内部网,建立专门网页,实行电脑化管理。城区综治办、派出所、居委会、“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层层建立了四级明细台帐,使城关人口的治安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方位准确、重点突出,只需“鼠标”一点,就能一目了然。

随时了解社情,实行动态化管理。在每个“百户综合管理服

5 务小区”的“综合管理服务方位图”上,每个户主姓名、每个单位名称及门牌都标示得清清楚楚,其中党员家庭用红色党徽标明,计划生育对象用橙黄色标示,其它住户用不同颜色标示出网吧、洗浴中心、寄卖行、金银首饰加工点、牲畜屠宰点、废品收购站、歌厅、旅店宾馆、洗浴中心、出租屋、工厂企业等重点管理部位、行业和居住人员。与此同时,管理服务员及时掌握特殊行业的开业停业、出租房屋的承租退租情况,随时调整并标明在方位图上,保证管理对象及时准确,不失控、漏管、错管。

加强领导完善新机制

为加强“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的领导和管理,新野县城关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王凯为组长、镇长于进红和人大主席李建亭为副组长、综治办主任、城关派出所所长以及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区治安管理网络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包片民警、小区管理员、居委会治保主任例会,互通情报,交流经验,查摆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城关镇、社区居委会两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两个措施一起下,两项任务一起抓,两项工作一起督查,年底按照目标责任书考核打分,奖优罚劣,坚决兑现。他们按照“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两项措施严格考核,如果社会治安管理目标落空,对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主要责任人实行诫勉谈话、黄牌警告或降级撤职,决不搞“人情考核”、“下不为例”。

该镇党委、政府认为:小区管理服务员是“百户小区”社情民意的“晴雨”和社会治安的“稳压器”,其整体素质如何,关系着基层基础的社会稳定。因此,他们出台了三项制度,为管好这支队伍提供保障机制:

明确职责,签订责任书。该镇依据相关规定,明确了小区管

6 理服务员的八项职责:宣传法律知识;管理明细台帐;加强对出租屋变更情况了解,及时向民警通报;经常走访群众:调解民事纠纷;了解社情民意;指导居民落实物防技防措施;完成城区综治办和居委会交办的工作任务。并依照职责,由城区综治办与每位服务员签订了责任书,将工作完成情况与他们的报酬挂钩。

确定管理方法,落实工作报酬。这支队伍接受城区综治办和居委会双重领导,由社区负责日常管理,公安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由镇财政解决工作报酬。为加强管理,镇出台了小区管理服务员学习培训制度、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及考核管理办法。城关镇每月给每个管理服务员发放工作报酬400元,并按政策为他们办理医疗保险和人身保险,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镇党委对社会治安舍得投入财力物力,全年为小区管理服务员解决报酬64万多元,筹资渠道为“镇里拨一点、居委会筹一点、企业出一点”。由于镇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年财政收入突破1100万元,加上民营企业家十分关注社会治安工作,所以,经费来源可靠稳定,工作报酬落实到位。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城区综治办对小区管理服务员定期进行了思想道德、工作纪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知识、民事调解知识培训,使他们基本上达到会开展谈心活动,会调解邻里纠纷,会收集社情民意,会指导居民落实物防技防措施的“四会”标准。—些有心计的管理服务员们随身携带笔记本、将群众反映的社情、出入小区的可疑人员、停留在小区的陌生车辆号码认真记录下来,切实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务实求真初见新成效

经过深入细致、踏实认真的工作,新野县“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日趋规范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城区治安管理网络化建

7 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主要有五项成效:

创新了治安管理体制,延伸了治安管理触角,促进了平安建设在基层的落实,使城区治安网络化管理实现了由 表面向深层、由点线向系统,由疏漏向密集管理的“三个飞跃”。尤其是这批管理服务员弥补了城区警力、干部的不足, 一岗多责、一职多能、一人多用,产生了社会稳定的综合效能,起到了“打防并举、以防保打、以管促打”的良好作用。

强化了属地管理意识,使镇和居委会理直气壮地管理所辖的县镇直单位和干部职工,群众称之为“宛平县也可以管朝庭”。尤其是居委会把属地内所有的自然人、社会组 织、特行特业、出租房屋、公共娱乐场所全部纳入治安管理的网络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了县、镇都管都不管,门头高了不能管的失控漏管问题,使防、凋、监、控、管形成了整体联动的有机统—体,减少了城区稳定“灯下黑”的空白和盲点。许多居委会干部说: “现在只要打开方位平面图,翻着居民登记表,不管是干工群还是农市民情况都很清楚,管理起来真方便”。

强化了人口治安管理,清除了基层社会治安隐患。由于各小区管理服务员对出租房屋、特行特业、流动暂住人口、公共娱乐场所了如指掌。所以,—旦发现问题就及时上报居委会和公安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坚守严防。自小区建立以来,全镇共取缔卖淫嫖娼、聚众赌博窝点5个,发现和提供有价值的违法犯罪线索78条。通过这些线索顺藤摸瓜侦破城区各类案事件15起,其中侦破盗抢案件4起,打击现行犯罪分子3起,摧毁收赃、销赃等窝点7个,小区内流动、暂住人口犯案率下降了47%,有力地助推了打击“两抢一盗”的专项斗争,进一步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8 通过走访座谈及时向镇、街反映社情民意和社会治安信息,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优质服务,实现了镇党委、政府与居民的“零距离”对接和面对面服务。“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对广大居民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开辟了高效快捷的新途径,大到调解纠纷,解危救病,小到水管滴漏、垃圾清理,管理服务员都要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每一个小区都传唱着“普法教育聚民心,热情服务解民忧,治安防范稳民心”的爱民颂歌。

收到了“一石三鸟”的综合效应,带动了全镇其它重要工作。“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使城关镇党委、政府掌握了基层社会治安管理的主动权,收到了“一石三鸟”的综合效应。一是加强了计:划生育管理,使本镇计划外怀孕和外地超计划生育对象浮出水面,受到应有处理。二是进一步澄清了地方税源,全面采集了对小街背巷出租房屋的房产管理税、特行特业和第三产业的营业税源信息和纳税人基本情况。使税务部门做到了应征必征,应收必收,堵塞了偷税减税的漏洞。三是净化了民营企业周边环境,他们生产无干扰,职工上下班平安。 以安定的“磁场”效应吸引了众多客商。目前,全镇四大工业园区入驻百万元以上企业131家,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力1.3万人,带动了商业、服务、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新野县委书记方显中这样评价说:“城关镇的百户综合管理小区不仅促进了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还为今后城乡社区的建立和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益经验。”

第二篇:娄山关镇中心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娄山关镇中心学校

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以推动中心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主旨,以打响科技特色教育品牌为工作重点,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实践创新,提高科技素养,学好文化知识,努力构建学校科技教育的大平台。从而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展示学生特长,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体验生活﹒健康成长

三、参赛对象

全校学生

四、活动口号

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

五、活动时间

2011年3月1日---2011年6月1日(3.1---3.30宣传动员阶段;4.1---5.26活动竞赛阶段,5.27-6.1总结表彰阶段。)

六、组织机构

1、成立科技创新活动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科技创新月各项工作。

组委会组长:梁昌宏

副组长:冷远军、梁隆奎

成员:宫能强、石国霖、谢均燕 罗玉柱、李小永、何建权、冯婕、潘锦、令狐佳谊、王远平、吕贵萍

2、评委会名单:

科普“征文”评委:李小永、潘 锦 、赵凤强、王维强

科普手抄报评委:梁隆奎 、 令狐佳谊、 何建权、李小永

科普绘画评委:令狐佳谊、 冯婕 、王远平 、何建权

科技制作评委:何建权、吕贵萍、梁隆奎、冯婕、

3、辅导老师(各班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 )

七、活动内容

本次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我校将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科普宣传

1、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校主题科技节宣传发动工作。

2、利用学校板报、校园广播进行宣传,学校与班级各出一期科普教育橱窗和黑板报 。

3、各班级通过班会、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主题教育。

4、各学科也可根据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相关的科普教育。

(二)、科普实践

1、利用班级活动,开展各项科普活动竞赛选拔活动。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去参观一下科技馆。

3、学生每人选读一本科普读物,写出读后感。

4、开展一些科普实验、饲养、栽培活动,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或观察日记。

5、通过因特网在网络上学习科技知识,收集科技资料,在班会上互相交流。召开一次科技教育的班级活动。

6、举办一次科普知识讲座。

7、组织学生看一场科普录相片。

(三)、科普比赛

1、科技创新制作活动

(1)主题、说明

A:“科技创新小制作”---- 用身边的旧电器、旧玩具等废旧物品,运用“力、热、声、光、电、磁、机械”等科学原理创新制作科技玩具、模型等作品。

B:“生活中的小发明”----- 发现生活、学习用品中的不足、缺陷,发明创造出可以弥补不足与缺陷的小发明,或发明出实用、多功能的新型用具。

(注:如无制作条件,也可以只写出创造发明创意,包括设计思路、设计原理、设计图纸)

(2)活动要求:

A. 根据给出的创造发明主题,进行准备与制作,每位学生可独立或与家长共同制作

一、两件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作品参赛。(每班择优选送,数量3-5件)

B. 比赛作品应围绕科技节主题,有科技含量、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与学生课余生活联系密切,并提倡利用废旧物品为材料进行科技制作。

C.作品上贴注:作品类型(小制作或小发明)、作品题目、作者班级、姓名、年

龄。

(3)评奖方法:由组委会邀请相关专业老师作评委,评出

三、

四、五年级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六各年级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推荐参加省市及全国比赛。

(4)负责部门:综合组

2、科普板报比赛

(1)板报内容:根据主题 “探究身边的科学”进行集体创作。

(2)参赛办法:以各班教室内的板报为板面,自行设计、参赛。

(3)比赛方式:现场打分

(4)评奖方法:由组委会邀请相关专业老师作评委,评出

三、

四、五年级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六各年级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推荐参加省市及全国比赛。

3、科技创新绘画比赛

(1)比赛内容:各班围绕科技月主题进行训练、选拔、参赛。

(2)比赛办法:每班选送参赛作品5-7件

(3)作品要求:

A. 参赛作品一列用专用画纸,作品要求整洁,反面右下角注明:作品题目、作者班级、作者姓名、年龄。

B. 本次科普绘画比赛将根据省市比赛的特点,采用“绘画形式多样化”的比赛方法,作品大小8开纸,纸张要求不限,绘画形式可以是油画、国画、水粉画、水彩画、钢笔画、蜡笔画、剪纸画、粘贴画、电脑画或综合技法画等多种技巧、风格、材质表现

(但不包括非画类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

C.作品要具备想象力、科学性、绘画水平(设计、色彩、技巧)、真实。(必须自己原创,不得临摹或抄袭他人作品)。

(4)评奖方法:由组委会邀请相关专业老师作评委,评出

三、

四、五年级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六各年级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作品推荐参加省市及全国比赛。

4、科技小论文与观察日记竞赛

(1)比赛内容:各班通过开展实验、栽培、饲养等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或通过学习查阅书籍、网络资料,结合科技兴国、科技兴市、科技兴校的思想,写一篇科技小论文。体裁不限(如科技小论文、科普童话、科普幻想。)

(2)比赛要求:各班认真指导,选送5-8篇(不超过8篇)参加校比赛。

格式要求:用300字方格稿纸、兰黑或黑墨水誊写或用电脑打印稿,在题目左上方注明:“科技小论文——观察日记(科普幻想类)”

(3) 评奖方法:由组委会邀请相关专业老师作评委,评出

三、

四、五年级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六各年级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八、奖励措施

1奖项设置:一等奖21名、二等奖37名、三等奖54名。学校将视情况专门设立优秀组织奖和科技辅导员奖。

2奖励办法:

凡上交作品学校将组织评比,作为班级考核内容之一。我校组织科技月活动的基

础上,将选送优秀作品和文章参加市科协、市教育局组织的科技创新大赛。以上几项比赛的获奖作品及优秀作品将在1月初,进行全校“科技月成果系列展览”。

九、备注

各班有关活动资料、材料等由班主任负责收集。另外学校将在活动期间组织有关的指导活动。如:通过广播站广播放科普科技节目,组织参观活动,让学生获得作文、制作等的创作灵感。

活动中,要求各班积极认真地投入活动,抱着“参与第一,比赛第二”的态度,利用活动的契机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尤其是科技素质的提高。各班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讲究实效。各班要在普及教育和普遍参与的基础上指导精品,参加竞赛。为了比赛的公平、公正,要求评委会评比工作严肃认真、公正负责、客观公平。

娄山关镇中心学校2009年9月1日

第三篇:城关镇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工作

汇报材料

今天黄主席与各位政协委员到我镇调研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工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对各位委员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就我镇近年来的农村公共服务与管理工作进行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共辖6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居委会,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44556人,其中农业人口11229人。总耕地面积15612亩,其中水地7700亩。有镇属小学6所,在校学生2900人,教职工138人。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出发点,以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为工作总抓手,自觉转变乡镇职能,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干部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得到了极大转变,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国家基层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二、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情况

1.加快道路建设步伐,创造良好交通条件。2008年以

1 来,争取资金251万元,硬化道路14.6公里。(其中南街村西坪十一社路口至仁寿山道路2.8公里;北街村水厂至高家磨道路长1公里,二社、五社、六社、七社、八社、十二社社道3公里;五渠村

二、

三、四社主干道1.7公里,五渠至中堡刑家湾道路1.2公里;满城村一社至五社道路1.1公里;高家湾至薛家湾道路2.5公里;职校至国道312线道路1.3公里。)通村公路和村社主干道硬化率达到100%,已基本形成通村路、村社主干道、生产路互连贯通的道路网络。

管护情况:我们根据县公路局《关于做好组建村级养护管理站工作的通知》, 已成立了镇村两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加强对我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2.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旱涝保收能力。我镇现有机电井55眼,但大部分设备老化严重,长期带病运行。为了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镇政府多渠道争取资金,对全镇水利工程进行配套整修;对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永古高速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影响需要修复的沟渠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发动群众兴修农田水利,确保全镇农作物灌溉不受影响。

2008年以来筹措资金135.9万元,新打机井5眼、配套维修机井20眼。(其中南街村维修机井5眼;北街村维修机井4眼;五渠村新打机井1眼,维修机井3眼;满城村新

2 打机井4眼,维修机井4眼;北灵观村维修机井1眼;高家湾村维修机井3眼。)

为了缓解红砂川红提葡萄基地供水不足的问题,镇上筹资13万多元,县政协领导组织政协委员捐款5万元,在红砂川红提葡萄基地新建1条3800米的上水管道,极大地促进了我镇红提葡萄基地健康持续发展,现基地日光温室规模已达844座1265亩。

在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做好防汛工作,在汛期来临前,对教场沟、狡狐子沟、黄须沟及北灵观、火车站桥头排洪沟进行了全面清障,对大马坊、玫乡路等施工易涝地段发放了整改通知书,保证了汛期正常泄洪,防止发生洪涝灾害。

管护情况:对所有维修配套及新打机井我们制定了机井移交书,明确了具体管护责任并全部移交机井所在村社,由村社负责安排专人进行管护。

3.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我镇在南街、北街、五渠、满城、北灵观等5个村进行实施该项目。工程涉及36个社1278户4941人,采用国家投资和受益村社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方式建设。其中国家投资92.52万元,群众自筹管道开挖、回填、水泥路面切割费用72.4万元,收缴进户安装集资款42.14万元。

3 管道开挖26906米,铺设管道181189米。在镇村社三级干部的共同配合及县水利局的有力指导下,工程顺利完工,全镇2300多户喝上了安全便捷的饮用水。

管护情况:工程入户部分由用户管理,户外管网由县给排水公司管护。

4.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2008年上级投资11.4万元、争取帮扶资金7000元、水泥30吨,完成15户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其中民政12户,每户补助8000元,残联3户,每户补助5000元。2009年全镇落实农村危旧房改造185户,其中城建渠道166户、民政渠道13户、残联渠道6户。城建166户有5户特困户按每户8000元补助,161户按每户4000元补助,民政、残联均按每户8000元进行补助。

5.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村民精神生活。2008年、2009年两年,积极争取市、县文化部门支持,配备图书10000多册,全面完成6个村“农家书屋”建设。2009 年又争取投资32万元,完成了300平方米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健身器材安装配套。

6.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每年我镇参合费收缴率均在98%以上。严格按照个人申报、村委会审查、镇政府复核、县民政局核报

4 的程序,规范运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使符合条件的病困群众得到及时的救助。2009年全镇上报农村大病救助41户,支付资金19.21万元,今年上半年上报25户。

7.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按照每个学生10元只收取作业本费,除此之外,不收取任何费用,全镇6所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争取资金20万元,完成北灵观小学、满城小学等学校的校舍维修。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和管理。2008年以来,全镇共有55名教师获县、镇“优秀教师”称号,30名教师在市县教学案例评选中获奖。

(二)农村社会管理情况

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一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三争一促”活动,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满城村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市级“三争一促”党建示范村,南街村、北街村被评为市级“三争一促”党建先进村。在征地拆迁、道路建设、安全饮水、重大矛盾纠纷化解中,村两委班子能识大体、顾大局,坚决服从和贯彻县、镇党委决策部署,在群众中的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二是加强村级阵地建设。今年我们争取政府补助6.75万元,镇村自筹6.85万元,完成了北灵观村办公阵地建设。现在全镇6个村,除

5 南街村办公阵地仍需规范外,全部有了标准规范的办公场所。三是按照制度化、规范化要求,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完善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对农村低保、计生奖励、救灾救济、优待抚恤、土地征用补偿、支农惠农等事项及时张榜公示,增强了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信任感、权威感。

2.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和应急处臵工作,维护农村稳定。一是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扎实开展以《禁毒法》、《土地管理法》、《义务教育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培训,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二是以严打整治为中心,加大禁毒工作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四位一体帮教与破获案件相结合,做到打防并举,保持对毒品的高压态势,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三是加大镇矛调中心和村级调委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了集中排查调处和经常性排查调处相结合的工作制度,使一些在征地拆迁、重点项目落实方面的疑难信访案件得到了及时化解,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每年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地震、防汛、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治及校园安全等工作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3.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明显,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目前,全镇有农村低保对象360人,五保对象21人,

6 优抚对象85人,因灾及临时救助对象平均每年约1700人。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已基本建立了以农村低保制度为主体,以五保集中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为重点,以各项配套救助政策和慈善救助为补充,辅之对边缘困难户、临时困难户等给予临时救济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上半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14.03万元,发放五保户供养金2.12万元,为284户888人发放抗旱救灾面粉600袋,为304户928人发放救灾款8万元,为79名优抚对象发放生活费14.10万元(6名现役军人除外)。

为妥善解决特困群体的就医问题,从2006年开始,农村五保、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全部由县民政、财政部门统筹缴纳。从2007年开始,对农村五保、低保对象实施门诊医疗救助,其中2007年户均补助300元,2008和2009年两年,按低保人均20元、五保人均100元的标准救助。

积极推进社会互助,每年利用县纪委爱心捐助款,对城关辖区3名“双特生”进行资助。

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县政府办《关于设立县城规划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通知》精神,对南街、北街和满城三个村的失地农民,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为上级政府尽快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医疗、低保制度提供详实基础数据,以期从

7 根本上解决困绕城关多年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破解发展“瓶颈”问题。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情况

1.严格编制管理,保证政府机关运转协调。2007年机构改革核定我镇机关有行政编制28名,事业编制23名。现镇机关实有行政编制24名,空编4人,事业编制20名,空编3人;核定领导职数9名, 现暂缺1名;有公益性岗位人员5名。依永机编发„2008‟11号文,核定我镇4个社区服务中心有事业编制18名,现实有事业编制19名。

2.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我们坚持党委决策、政府实施、人大参与监督、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重大问题都提交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要求,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素质。全镇各部门广泛开展了与本部门密切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学习培训活动,形成了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二是全面公开,推进民主。我镇在镇政府门

8 口制作了政务公开栏,将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重点、城乡低保、各种惠民资金落实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在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对资金的使用、管理、材料的购买以及工程的施工、安全等问题提出严格要求;镇纪委、各业务部门全程介入,对工程招标、建设、验收进行全程跟踪;充分发挥村民主理财小组、财务监督小组在资金使用中的监督作用,并将预决算情况在村务公开栏上张榜公布,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效益。三是依法行政,规范行为。依法依规完成了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严格落实村支部书记选举“两推一选”工作制度,使一些办事公道、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人进入了村级班子。依法进行国土资源管理,严禁非法占用耕地。今年上半年全镇查处违法占地2起,调解土地纠纷争议6起,申报宅基地45户。按照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范开展计生工作,严格再生育审批条件及程序,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上半年共发放一孩生育指标90人,申报二孩生育指标24人,征收社会抚养费10.05万元。

4.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机关单位良好形象。在连续开展 “强化责任,改进作风”、“强化服务,提高效能”、“狠抓落实年”等作风建设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正在扎

9 实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一是制定了《城关镇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逐级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出资编印了《城关镇行政效能建设学习资料汇编》,有力地保证了全镇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有序推进。二是在进一步完善《镇机关干部工作和管理制度》和《城关镇村级组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重点建立和完善了首问负责制、效能考评制等七项制度。全面深化“七破七立促发展、四从十六不抓提升”的工作规范,着力解决在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作风问题,以作风的根本好转促进经济社会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三是将作风建设与节约型机关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严格超标准接待和以公务接待为名大吃大喝,严格控制公车私用,树立了“为民、清廉、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

三、农村公共服务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还很薄弱,部分水利设施老化严重,亟待进一步加强;道路、供水、绿化、环境亮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缺乏配套资金,导致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和已建项目后续管护难;严重短缺的文化体育设施和活动资金导致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

10 不相适应。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乡镇自身财力不足,对农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缺乏财力支撑;村级实行自治,搞建设要实行一事一议,在村民中自筹资金办事又有一定难度。乡镇政府为群众提供服务,是有愿望没能力,发展农村经济也是有想法没办法,乡镇真正自主干事很难。

2.农村救助水平相对较低,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出性问题。失地农民不断增多,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产生诸多不稳定因素;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平均每人每月仅150元,而相应城镇“三无”对象供养标准每人每月209元,且覆盖面较低;农村配套救助政策在操作上衔接落实不够。由于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因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工作衔接不够,制度与制度之间互联互补做得不够,救助资源在整合上显现出不够协调。如:元旦、春节期间多个部门对困难群众重叠救助,工会、民政以及县纪委对困难学生重叠救助,使得在整合现有救助资源、最大化发挥社会救助效应方面还存在不足。

3.项目论证、规划性不强,造成重复建设是当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目前农村许多项目由各个业务部门分头组织实施,由于资金和条件限制,以及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造成部分项目重复建设。像去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我们南街村、北街村、北灵观村、五渠村部分道

11 路路面被开挖损坏,急需维修。农村危旧房改造没有与新农村建设、与连片开发建设相结合,由农民自主建设,为以后的新农村建设与城中村改造带来了潜在的难度。

4.乡镇财权、事权与职权失衡,造成乡镇履职乏力。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负责管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务,这是法律赋予乡镇的重要职责。但实际上乡镇政府上述职权的大部分被县直部门所行使。像土地管理、安全生产等许多违规问题的查处权、执法权在县级部门,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事权在乡镇,使乡镇常常面临有责无权、有事难管的窘境。农民有问题、有矛盾会直接找镇政府,往往是有执法权的鞭长莫及,工作在一线的只能解释说明,如群众对答复不满意,会认为镇政府不作为,就会上访,镇政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5.乡镇干部队伍状况与农村工作现实需要不适应。一是部分乡镇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实,工作方法、思维意识落后于现实,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二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万金油”式干部多,缺少懂政策、懂经济、懂服务的专业性干部。三是乡镇干部工作强度大,政治待遇低,很多干部工作一辈子都还是普通科员,工作不安心,对干部发展和乡镇工作都产生了消极影响。

6.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低,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科学发展。

12 个别村党支部团结力、号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办公阵地硬件设施落后,影响了服务群众和领导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四、相应意见和建议

1.做好资金争取工作。加大对农田水利、村社道路、人畜饮水等设施的投资、更新及管护,继续在扩大内需中主动争取项目,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培育项目,在产业发展中寻找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多方争取资金。

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完善农村五保工作,进一步扩面提标,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全面落实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府有机衔接试点工作,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

3.理顺乡镇管理体制,做到责权利相统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作需要,将乡镇工作重心向抓服务、抓产业转移。帮助农民找农业科技、找致富项目、找销售市场,引导农民向市场化、现代化农业方向迈进。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对乡镇的考核内容必须在乡镇法定职责范围内,减少对乡镇的“一票否决”事项,不能搞强迫式的分解和落实,给乡镇增加负担。

13 4.加强教育,规范干部行为。首先,要下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政策水平,自觉做到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其次,要加强对干部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干群整体素质。在培训中,特别要注重“学用结合”,使每一位干部能善于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工作;善于运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善于运用法律知识公正合理地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各种纠纷矛盾。

5.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党组织活动始终,认真落实“一定三有”的要求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教育培训和制度约束,使基层组织在团结群众、领导发展、促进和谐中真正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6.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科技培训。引导农民处理好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立足产业发展和新科技推广,多举办一些针对性强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现代新型农民。要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引导他们利用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红提葡萄、虹鳟鱼产业,大力发展农家院等第三产业,做到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

第四篇:城关镇保洁员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城乡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监督与考核,进一步提高保洁质量,加强对全镇保洁员的管理,特制定此制度。

一、保洁员办事处或村聘请的临时工作人员。

二、保洁员实行村口、路段分片承包负责,定期轮换责任区制度。

三、保洁员职责

1、负责责任区内群众生活垃圾的入户收集,根据季节变化,由村(办事处)安排入户收集的时间,每天收集一次,收集率应达到100%。收集的垃圾运至村内中转箱,严禁乱烧乱倒。

2、负责责任区内公共场所、道路、便道及道岸两侧清扫保洁,做到一天一次全面清扫,全天保洁。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做到无塑料袋,无果皮,无纸团,无杂物。

3、责任区内垃圾桶周围无乱泼乱倒垃圾杂物现象,垃圾桶内垃圾每天收集一次。

4、保洁员应爱护环卫设施、工具。扫帚半年配发一把,铁锨一年配发一把。三轮车由保洁员个人保管,如有损坏个人负责维修。以上工具如有丢失个人负责赔偿。

5、保洁员因事因病不能正常工作,需向村(办事处)主管领导请假,并协助安排替工人员。

6、保洁员在工作中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要注意人身安全,因个人原因造成的事故等由个人承担一切后果。

7、保洁员要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服从管理人员指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收集、清扫、保洁任务。

四、考核标准

1、出勤情况:(20分)每月按30天计/天数,无故缺勤一天口5分。

2、在岗情况:(20分)按各村(办事处)规定时间上岗,迟到、早退10分钟,扣1分;脱岗1次,扣3分。

3、清扫保洁达标(60分),村(办事处)内外主干道及两侧发现一处清扫不干净一处扣1分,发现1处白色垃圾一次,扣0、5分;发现零星垃圾、乱写乱画一处,扣0、5分。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安全作业,对于清扫、保洁、收运质量较差且教育不改的,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辞退处理。

第五篇:城关镇2009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城关地区既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隐患和群体事件的频发和多生地带,特殊的地理位臵使镇党委、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今年来,我镇应急管理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排查预防做在前,基层基础工作一抓到底,真正把握住了应急管理工作的主动权。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突出重点

年初,镇党委、镇政府根据上级精神和本镇实际制订了全年处臵预案,相应成立了应急指挥机构。城关镇应急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周杰任主任,由镇长刘松柏、党委委员黄新明任副主任,委员由党政班子成员赵振云、邓日升、张学峰、廖志泓等同志组成。城关镇应急指挥部由镇长刘松柏任总指挥,由黄新明、张学峰任副指挥,邓日升、赵振云、廖志泓、徐丹、肖碧华、黄德山、李成香、郑宏、王美云为成员。应急指挥所下设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后勤保障组、治安保障组、宣传教育组、专业应急分队、司法保障组、机关保卫组、交通运输组、社会救助组等。镇属各单位相应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和职能小组。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我们主要抓了四手:一是抓宣传教育。四月份,全镇举办了有138个县直单位及重点单位负责人等近两百人参加的应急管理工作培训班,培训班上发放了应急管理方面和综治工作手册200余册,宣传资料1800余份,大大提高了受训人员对应急管理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二是抓指挥调度。镇机关周工作例会上,周周都有应急管理方面的工作安排,镇党委、政府月月都有专题工作研究。三是检查督促,除平时定期检查督促外,应急管理方面有半年度、年终工作检查考评,确保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日常化。四是抓责任追究。今年对陵园街附近液化气供应点等14个单位由派出所发出了整改通知书。

二、广泛宣传,不留死角

城关镇印制了《市民文明手册》10万份,该手册涵盖了文明礼仪、安全应急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按“领、订、议、发、查”这样五个程序发放,一是镇机关召开了文明市民手册发放启动仪式领发;二是镇政府办公室制订了《市民文明手册》免费发放的通知文件;三是镇值班负责人主持召开了各社区治调主任,各单位综治专干的专门会议,强调了不漏一户的免费发放的重要性。四是各社区将《市民文明手册》组织居民小组长、院落长、联户岗长送到各家各户。四是查手册发放落实情况,经过两个星期的发放,镇长刘松柏在周例会上要求办点干部到所属单位督查发放情况,发放率为100%。张学峰同志在镇属单位综治工作年度检查预备会上,通报了《市民文明手册》的发放情况,保证外来临时户也要收到了《市民文明手册》。

三、严密排查,确保稳定。

镇党委书记周杰在应急管理的专题会议上强调,应急管理必须“应在暗处,急在平时”,即加强事故、灾害、隐患、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排查调处工作。因此,我镇从上到下,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排查机制、预警应急机制,有效调处机制和交办督办机制。确保对各种事故,事件发生的预兆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在调处机制中,城关镇的“大调解”机制日趋成熟,受到了国务院司法部门的充分肯定。所谓“大调解”机制,即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级治调组织通力协作,集人民调解、政府调解、司法调解于一体,整合成资源,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坚持对各种不稳定因素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例会、一月一督查”的长效机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 “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化解机制。城关地区共建人民调解组织30多个,拥有调解员200多人,调解信息员1100多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工作网络。今年来,城关地区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349件,成功调处341件,调处成功率为98%,防止矛盾纠纷激化事件35件。目前城关地区已有80%的村(居)民委员会实现了“四无”:即无因民间纠纷调处不当不及时引起的非正常死亡,无民转刑案件,无群体性械斗,无群体性上访。在县直单位排查、预警、调处机制中,城关镇各社区居委会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他们按照镇党委、政府提出的要求,不但加强了辖区居民方面的维稳排查,而且利用其信息员熟悉了解辖区居民情况,帮助县直部门单位排出了不少不安定因素和事故隐患,并提供了及时、周密的情况报告,使相关县直单位能在最有利的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化解了矛盾,排除了隐患。县直破产企业改制涉及的人多,面广、情况复杂,通过社区做干部、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对症下药且成功率高,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与社区居委会的紧密配合,及时相助是分不开的。 领导带头真抓实管是我镇在应急管理中的一大特色。特别是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切实履行应急维稳职责,深入工作第一线,深入工作现场,深入广大群众,深入到问题最复杂、工作难度最大的地方进行现场调查,座谈走访,解决问题。着重加强对维稳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重点解决少数退役军人、城镇拆迁补偿、农民土地征收、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要求最近切的利益诉求和现实困难,及时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环城村的土地补偿问题和李家湖村的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几乎同时引发,正在筹划群体性越级上访,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一个时期内硬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上,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上门一家一户做工作,终于找到了令各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平息了两起将要发生的群体性越级上访,从而稳定了城关镇的整体局势。

四,健全网络,落实责任。

1、把组织网络建设到户。除镇、村(居)委员会、村(居)民小组建立相应的组织网络外,我们今年大抓了门栋管理和联户岗建设,即以院落、楼栋和大约十户一联的联户岗为单位确立了排查、预警、报告、防范职责,从而大大提高了应急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南街辖区有位近八十岁的五保户,又聋又傻,冬季用干柴取火,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大片火灾的危险,这一隐患就是通过联户岗报告居委会,居委会报告镇安全办得以排除的。

2、把应急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年初,镇属各单位乃至县直单位向镇党委、政府递交了包括应急管理在内的综治工作责任状,各村(居)民小组,群众性的责任体系通过各村(居)委会得到广泛落实。

3、把应急知识宣传到组。

我们除高度重视将《公众应急手册》发放到千家万户之外,还通过层层办应急管理培训班,发放宣传教育资料、办宣传专栏等方式,把应急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中。据统计,各级各方面举办应急知识培训班485班次,接受培训达1823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教育资料38000余份,使广大民众既学到了应急知识,又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关心民众安危的温暖。

五、2010年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生产安全事故

1、基本趋势 (1)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有所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因素:一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我县也处在安全生产事故“易发期”,安全生产领域越来越宽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概率随量的增大而增加。二是中小企业急剧增加,安全生产条件差、均导致事故多发。三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不可预见性增大。

(2)生产安全事故。影响因素:一是道路交通事故比上年有所上升。二是安全生产事故有所下降。

(3)道路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有它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

2、应对措施

(1)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监管。 (2)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

(3)强化检查排查、整改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5)加强路面巡检监控、增加道路交通安全设备设施。

(二)道路交通事故

1、基本趋势

(1)事故总量有所上升。影响因素:一是车辆急剧增加,特别是摩托数量剧增。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二是公路交通发展较快,路面平整,路窄弯多坡陡、安全设施滞后。三是无证驾驶、超速、超载、酒后疲劳驾驶现象严重。四是违法违规驾驶现象严重。

(2)事故级别上升的不确定性增大。影响因素:一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突出。二是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现象严重。三是客运车辆检验检测不到位,带病驾驶现象突出。四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五是农用车载客。上述五则均有可能导致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3)摩托车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影响因素:一是摩托车数量剧增。二是无牌、无证驾驶突出。三是超速现象。四是头盔配带率极低。

2、应对措施

(1)加强司乘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2)加大路面巡查监控,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章行为。

(3)严厉打击无牌无证和非法营运行为。 (4)加大车辆检验检测力度,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备设施。

(三)消防安全事故

1、基本趋势 (1)事故总量有所上升。影响因素:一是木材加工企业增多,火灾隐患突出。二是村民、居民、企业防火安全意识淡薄。三是消防设备设施不完善。四是消防安全检查排查不彻底,火灾安全隐患整改消除不到位。

(2)火灾事故发生趋势向农村民房和城镇居民屋。影响因素主要是农村生活用火用电,城镇居民用火用电取暖,防火安全意识差,易发火警和火灾。

(3)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电路老化、装修复杂、通道不畅、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不完善、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差,存在大量火灾事故隐患,导发火灾事故有它的突发生和偶然性。

2、应对措施

(1)加强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2)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3)加大检查排查执法力度、整改消除火灾事故隐患。

(4)完善消防安全设备设施、制订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5)成立种专业、义务消防服务队,加大投入,加强宣传,提高消防安全应急处臵和扑救能力。

总之,我镇今年来的应急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高度重视,各方面配合紧密,工作重点更加突出,解决难点问题更加迅速,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地探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内在规律,为创平安城关与和谐城关而努力奋斗。

2009年12月16日

上一篇: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下一篇:参观洛阳博物馆有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