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行为

2024-04-14

执法行为(共8篇)

篇1:执法行为

规范执法行为 促进执法公正”心得体会(交警版一)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就是依法处理交通违法、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是一支党领导下执行交通管理任务的行政执法力量,在执法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意识,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必须进一步规范公安交通管理执法行为,才能确保我们正确行使执法权。大队根据支队专项整改活动精神,为了规范民警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全面开展执法质量整改活动。就当前交警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端正执法思想以及提高执法水平,本人在此项活动中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整改活动是规范当前交警工作的需要

交警部门是以行政执法为主,兼有部分刑事司法权的执法单位。交警最广泛的执法活动,属于行政执法范畴。而当前交警执法从总体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即:重行政权,轻公民权;重权力的施行,轻权力的制约;重实体法,轻程序法。具体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

1、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在一些事故案件的处理上以罚代刑,降格处理,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

2、少数民警办案中随心所欲,甚至办人情案。

3、事故案卷不规范,材料不全。

4、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依然存在。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客观因素外,内部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监督检查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问题不解决,公安机关交警部门的公信度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支持度将会打折扣。对此我个人认为,开展此项专项整改活动,正是适应当前交通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是一项适合民心、民意的长久工程。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端正执法思想加强交通管理工作和交警队伍建设的战略措施来抓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交警做为公安机关的一个警种,也是国家重要的执法机构。进一步完善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是实施以法治国方略的需要;也是改善公安交警执法形象,促进廉政建设,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因此,交警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形势下完善执法机制和规范执法的极端重要性,把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规范执法行为,要从以下两方面提高认识:一是交通管理职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执法活动来实现;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机制不健全,交通管理工作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规范执法是为了加强交通管理,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形势。我们要通过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实现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执法不规范,执法不力,就谈不上保护人民;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就会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必须以树立正确执法观和科学发展观为切入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和管理科学化建设,努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交通管理执法权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必须满腔热忱地对待群众的诉求,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利益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切实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四、“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必须建立规范的机制和优化执法程序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民警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章立制,规范执法行为,优化执法环境。切实加强交警系统法制队伍建设。在贯彻以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公安交警部门迫切需要一个健全的机构和一部分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搞好法律服务和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各级领导要重视支持和关心法制队伍的建设,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事法制工作的民警也要增强责任感,爱岗敬业,勤奋学习,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精通公安交警系统法律、法规的行家里手,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执法行为是否规范,执法活动是否公正,不仅关系到公安队伍和民警本身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形象、威信及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关系到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牢固树立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提高执法品质,改善执法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改革开放创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篇2:执法行为

学习心得

XX司法局:

按照广东省司法厅、东莞市司法局有关“规范执法执业行为,促进执法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培训考核的要求,在本所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有关律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深化理解了有关律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章,提高了认识;通过学习,让我更加自觉地在实际执业执法行为中遵守并执行有关律师管理的法律法规,更加自觉地遵守行业规章制度。现将有关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时间:按照东莞市司法局、东莞市律师协会有关“规范执法执业行为,促进执法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关于律师学习安排及培训考核的规定,我按时参加了律师事务所安排的集中学习和讨论,另外,本人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律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平均每天学习时间超过半小时。

二、学习内容:按照文件规定的要求,我学习了有关律师管理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其它行业自律性文件。具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合伙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律师事务所收费程序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广东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律师协会会员违规行为处分规定》、《律师执业规范(试行)》、《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规范》、《广东省律师会员违规行为处分实施细则》、《广东省律师防止利益冲突规则》、《广东省律师事务所及律师业务推广宣传行为守则》。

三、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有关律师管理与行业自律的法律法规,我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守法执业的自觉性。

(一)、通过学习《律师事务所收费程序规则》、《广东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使我进一步明晰了有关律师收费的具体标准、收费 1

形式等问题。《广东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律师服务费和预收办案费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收取。律师个人不得向委托人收取任何费用。律师事务所收取律师服务费,必须使用税务部门规定的合法票据……。”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白了律师收费必须通过正当程序,必须符合法定标准,必须符合律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

(二)、通过学习《广东省律师事务所及律师业务推广宣传行为守则》,我进一步明白了律师可以从事何种业务宣传行为,何种宣传行为是合法的,何种宣传行为是非法的。规范律师业务宣传非常重要,此有利于维护律师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有利于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抵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三)、通过学习《关于规范律师与法官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关于“律师在代理案件之前及代理案件过程中,不得向当事人宣称自己与受理案件法院的法官具有亲朋、同学、师生、曾经同事等关系,并不得利用这种关系或者以法律禁止的其他形式干涉或者影响案件的审判”的规定,我认为该类规范非常重要。该类规定有利于律师业务的公平竞争,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规定“律师不得以各种非法手段打听案情,不得违法误导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也很有必要。律师作为法律专业服务者,精能法律,而当事人因为法律知识欠缺等原因,出于信任,一般将诉讼事务全权委托律师办理。律师应当遵守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不得为满足自身利益而牺牲委托人利益,不得违法误导当事人的行为,应当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忠于委托人利益。

(四)、学习关于防止利益冲突的相关规定。《广东省律师防止利益冲突规则》规定,同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在承办法律事务过程中,如出现在担任常年或专项法律顾问期间及法律顾问合同终止后一年内,又在诉讼或仲裁案件中接受该法律顾问单位或个人的对方委托的,属利益冲突行为。通过学习,我认为,该规定能有力保证律师开展业务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忠于委托人利益,防止出现不能有力维护委托人利益及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情况。

在参加本次集中教育整改活动后,我将继续加强有关律师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认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学守法执业,努力提高法律服务质量,以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维护律师在社会公众中的良好形象。2

篇3: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思考

行政执法是指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部门或者组织, 在执法依据赋予的职权范围内, 直接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作为贯彻执行国家意志的有效手段和实施、适用法律规范的一种基本方式, 是实施国家法律规范的主要途径, 是依法行政、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性环节, 是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现试就如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规范行政执法主体

行政执法主体, 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行政执法活动是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活动, 这就要求承担行政执法活动的机关或组织, 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或资格并经国家有关机关的合法许可。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只有行为主体合法的行政行为才是合法的行政执法行为。要求:第一, 行为主体应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第二, 合议制行政主体应以会议的形式来作出行政行为。第三, 实施行为的公职人员应具有合法的身份。

在行政执法中, 因执法主体法律地位不明、执法权限不明, 所以对行政执法主体的清理和确权制度, 对于确保执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滥用职权, 行政不作为等行政违法行为意义重大。

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行政执法主体较混乱。表现在设置上, 既有行政机关, 又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既有常设机构, 又有临时性机构;还有执法部门多, 执法权限分散, 职责不清, 出现重复执法, 多头执法等现象。有些地方和部门越权执法, 实施了不属于行政管理范围内的行为。有些地方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经常设立一些没有执法权的临时机构突击开展工作;有些地方仍热衷于搞“运动式”执法、多部门“联合执法”;二是执法人员不具有合法的身份, 没有行政执法资格,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影响整体形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协助人员没有取得执法资格, 现有水平不能胜任执法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 一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审查制度, 明确执法主体资格、执法权限, 把确认结果向社会公布, 未经确认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和组织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二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联合执法的, 有参加联合执法的单位作出执法决定, 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未取得执法资格证的人员一律不得行使执法行为。

二、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国务院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两个文件中对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均有明确规定。温家宝:“只有将执法的每一个环节、实施步骤程序化, 才能让执法人员有所遵循, 才能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在很大意义上, 正是对法治“具体化”和“制度化”的诉求, 使我们发现, 那在传统中国法律和政治文化中一直被冷落、被漠视的法律程序, 正是构筑法治国大厦的基石。

依法行政, 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 依靠程序来维护和保障执法公正。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 缺乏程序基本法, 各种单行的部门法, 甚至处罚法、许可法这样的行为法, 都很容易发生变异, 偏离法治轨道。在行政执法实践中, 有些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光重视实体法, 认为只要结果是正确的就可以, 至于手段、方法、步骤、时限如何, 不予重视。程序意识淡薄, 忽视行政执法权力的规范性运作。比如必须表明身份的情况而没有表明, 应当说明理由而没有说明;应处罚相对人陈述申辩的机会而没给;应当告知权利和救济途径而没有告知的;应当举行听证而没有举行的, 应当制作行政执法决定书而没有制作的;应当送达未送达或送达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因此, 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势在必行。

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 行政公开

行政公开, 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时, 除涉及到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外, 必须向行政相对人及社会公开与行政职权有关的事项。行政公开在行政执法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一是行政执法依据的公开。事先公开执法依据是指行政机关应当将作为行使行政执法权的依据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或者作出最终行政决定之前, 向社会或行政相对人公开, 使其知晓。

二是行政执法决定过程的公开。决定过程的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应当将行政决定的形成过程的有关事项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开。

三是行政执法结果的公开。决定结果的公开是指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决定之后, 应当及时将行政决定的内容以法定形式向行政相对人公开。

(二) 当事人参与

当事人参与行政程序制度, 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 作出对当事人合法权益产生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时,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 允许当事人参与行政程序, 并可就具体行政行为是否作出、如何作出提出意见或提供证据的制度。在当事人参与方面, 行政机关具有两项责任:

1.告知责任

告知是指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执法行为, 应事先告知违法内容和法规规定的处理条款, 作出该行为的事实根据和主要法律根据, 相对人对该行为依法享有的权利, 及救济渠道。当事人提出申诉的, 需明确告知申诉单位及时限规定, 未履行告知责任的,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责任

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制度是与告知制度密切联系的一项行政程序制度。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 特别是行政处罚过程中, 在告知当事人相关行政执法的内容后, 应当认真地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如其合理、适当, 则应予以采纳;如不合理、不适当不予以采纳的, 应向相对人予以解释、说明。并应对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记录在案。没有听取陈述、申辩制度, 可能承担败诉风险。

(三) 职能分离制度

行政机关在行使内部某些相互联系的职能时要加以分离, 使之由不同的机关或不同的工作人员行使。职能分离可以防止行政执法人员腐败和滥用权力, 也能防止执法人员的偏见, 尽可能保证行政决定的公正、准确。

(四) 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 如相应事项与本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 不得参与该事项的处理的制度。实行回避制度, 有利于排除与所处理的事项有利害关系的行政执法人员主持行政程序, 从而实现行政公正;有利于增加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信任感, 保障行政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 时效制度

时效制度是指行政执法的全过程或其各个阶段受到法定时间限制的程序制度。时效制度是行政程序效率原则的具体体现。该制度对于保障行政行为及时作出, 避免因行政行为的拖延损害相对人权益, 稳定行政管理秩序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六) 救济制度

保障相对人的救济权利, 完善纠错机制, 是行政程序公正的又一要求。程序上的纠错机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健全违反行政程序行为法律责任制度。二是完善行政程序过程中的权利救济制度, 保障相对人在程序中对可能作出的行政决定有当场提出异议、请求纠正的权利。三是健全和完善事后救济制度, 即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即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明确提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行政裁量权予以细化, 能够量化的予以量化, 并将细化、量化的行政裁量标准予以公布、执行。在行政执法实践中, 由于行政法规不可能针对各种具体行政行为制定, 这是由法律的普遍性决定的, 在司法实践中必须赋予行政执法人员相应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的存在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范围内对具体执法情况进行判断分析, 最后作出行政行为。在自由裁量权行使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执法标准不统一或行政执法权限被滥用等现象, 如果运用得当, 可以提升执法效率;而如果执法人员出现主观色彩浓厚、介入人际关系等问题, 则会有损法规的公平、公正。要解决自由裁量权滥用问题, 笔者认为:

(一) 增强法律法规可操作性

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处罚种类的, 有处罚幅度的, 以及可以从重、从轻等七类只做原则性规定的处罚情形, 要求这些行政处罚权力重点部门、单位必须列出行政处罚具体情形, 并结合执法实际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标准, 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

(二) 被细化和量化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必须审定

行政权力部门建立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 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是否能公正保护群众权益, 还需要经过有关法制部门核审, 同时邀请法律专业人士、被服务对象参与或召开听证会进行审定。

(三) 将审定后的标准予以公开

将审核后的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在政府网站和各部门网站上进行公示, 推进行政行为信息对称。群众依据行政权力编码即可查询所对应的行政权力的法律依据、细化标准、权力运行流程和投诉渠道等。

(四) 关键抓落实

从执法过程入手,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实施执行活动“四个一”:即“一证”, 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时必须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亮明身份;“一册”,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出示行政处罚细化标准手册, 要向当事人说明法律依据, 指出违规行为, 阐明裁量理由;“一单”, 行政执法人员要开据统一规范的行政处罚单;“一流程”, 行使每一项行政权力都必须严格按照权力运行流程进行。无论是执法人员不按制度标准执行, 还是不按执法程序办事, 都可以实现当事者清楚明了, 便于群众监督和事后对违法违规人员进行问责, 最大程度地减少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行使自由裁量权限的空间, 杜绝徇私枉法和权力寻租行为的发生。

四、规范行政执法监督

行政执法监督指的是负有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执法主体实施行政执法行为, 是否符合行政法律规范进行监察与督促, 并且对违法行为予以纠正的活动。特征之一是它是对行政机关各部门尤其是行政执法专门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的监督。监督是否到位直接关系行政执法的效果。

(一) 加大宣传教育

通过行政执法培训考核等形式, 使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转变思想观念, 清除官本位思想、特权思想等封建专制意识的影响, 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权”与“法”的关系, 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权力服从法律的思想。

(二) 制定法律规范, 加强行政机关内部行政监督

各主管部门对本部门的行政处罚依据进行梳理, 将现行有效的行政处罚依据, 包括颁布机关处罚的违法行为、执法权限, 执法程序、强制措施、处罚种类、处罚标准的幅度等进行梳理并汇编目录, 制定本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

(三) 健全执法质量监督制度

从建立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的执法档案;明确执法岗位的职责任务;明确执法执勤基本动作和语言;明确受案登记流程及标准;明确案件取证的流程和标准;明确扣押、收缴、追缴等行政强制措施的流程和标准, 以及是否存在利用职务的便利, 勒索管理相对人, 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是否存在刁难行政相对人, 态度野蛮, 粗暴等不文明执法现象;是否存在以罚代管、只罚不管行为;是否存在粗暴执法, 滥用行政处罚行为等各个方面对执法单位进行监督监察。

(四) 和审判监督和检察监督到位

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应行政相对人的申请, 审查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并做出相应裁决的活动。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 是行政法的进步表现之一。通过行政诉讼极大地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利滥用, 和行政不作为等违法行政行为。

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诉讼活动和行政执法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履行法定职责, 检察机关应当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在当前情况下应当具有能动意识, 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 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主动有所作为。同时人民检察院还依法享有对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实行监督。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要依法审查违法的行政行为, 加大查处权力腐败案件的力度。

行政执法是行政主体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最主要方式, 行政执法的广泛性和强制性决定了行政主体的强势和行政相对人的弱势。另一方面, 行政行为的行政命令如果缺乏监督容易使行政执法活动陷入随意性。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既是社会要求, 也是保证行政执法公正性的一种客观需求。

摘要:各级政府在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精神指引下, 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 特别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行政执法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整治, 公务员的行政执法水平大有提升。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仍是我国依法行政的重点。笔者试就如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篇4:《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

第一条 为保障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以下简称环境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廉洁执法,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环境执法人员在实施现场检查、案件调查、排污费征收和督查时,适用本规范。

第二章 一般规范

第三条 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得包庇、纵容、袒护环境违法行为。

第四条 规范执法。熟悉掌握执法依据、执法流程,按照法定的权限、时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第五条 公正执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程序优先,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

第六条 文明执法。不断提升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听证等合法权利,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粗暴执法。

第七条 廉洁执法。严格遵守廉政规定,做到:

(一)不得收受当事人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二)不得接受当事人的宴请、参加其邀请的娱乐活动和营销活动。

(三)不得胁迫当事人、向其索要钱物、推销环保商品和服务、干预和承揽环保工程以及其他谋取私利行为。

第三章 现场检查

第八条 除例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外,现场检查均应当采取突击检查方式实施,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检查,不得向当事人通风报信。

第九条 现场检查时,环境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当事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在场的,应当向其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和执法依据,告知其申请回避的权利和配合调查的义务,告知其拒绝、阻碍、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 现场检查时,应当场制作检查记录,内容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环境管理手续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检查实施情况等。检查记录应当真实、明确、规范。

第十一条 现场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有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改正,提出整改要求,对环境违法情况和责令改正内容作出检查记录,并按程序报告。

第四章 案件调查

第十二条 调查案件时,需实施现场检查的,按第九条至第十一条执行。

第十三条 调查案件时,应当根据案件性质和调查要求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危害后果、违法情节等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及时、公正的调查。

第十四条 调查案件时,应当制作现场笔录或者询问笔录。

现场笔录应当有环境执法人员签名和当事人签名、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或者不能签名、盖章的,应当注明情况。当事人拒不到场、无法找到当事人的,不影响调查取证的进行。有其他人在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

询问笔录应当有环境执法人员签名和被询问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

第十五条 调查案件时,发现当事人其他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当按程序报告,根据指示并案处理或者另案处理。

第十六条 调查案件时,做到:

(一)不得擅自增减、变更案件调查内容。

(二)不得擅自向当事人泄露举报人、投诉人相关信息。

(三)依法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不得以暴力、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违法手段获取证据。

(四)不得隐匿、毁损、伪造、变造证据。

第十七条 调查案件时,做到:

(一)违法事实清楚、法律手续完备、证据充分的,作出明确的调查结论。

(二)违法事实不成立的,提出已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作出违法事实不成立的结论。

(三)违法事实不清,法律手续不完备,证据不充分的,作补充调查。

第十八条 调查终结后,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报所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不得超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条件适用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不得以行政处罚要挟当事人或向当事人索要财物。适用一般程序的,应当将已查明的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据和初步处理意见,送有环境行政处罚权限的部门审查。

第五章 排污费征收

第十九条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方法核定排污者污染物排放量。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征收排污费,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排污费征收标准。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改变收费范围。

第二十条 不得协商收费、人情收费。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减缴、免缴、缓缴排污费或者擅自减征、免征、缓征。

第二十一条 应当及时将征收的排污费缴入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作他用。

第六章 督 查

第二十二条 督查前,应当制定督查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督查工作方案实施督查,变更督查工作方案应当报请组织督查的部门同意。

第二十三条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实施督查时,应当依据督查工作方案,要求督查对象提供相关资料,对其完整性、合法性、客观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填写资料审核表和汇总表,列出发现的问题和需要实施现场检查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督查时,需实施现场检查的,按第九条至第十一条执行。需实施案件调查的,按第十三条至第十七条执行。

第二十五条 督查结束后,应当作出明确的督查结论,及时向组织督查的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提出环境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据和处理建议。提出通报人民政府、挂牌督办、约谈地方政府、实施区域限批等重大处理建议应当根据督查事项的不同,由组织督查的部门或者督查机构集体研究决定。

第二十六条 根据督查事项的不同,由组织督查的部门或者督查机构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反馈督查情况,并督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开展后督察。

第二十七条 在督查时,做到:

(一)不得擅自变更方案实施督查。

(二)不得采取诱导、压制、强迫等方式进行调查询问,不得调查询问与督查无关的内容,不得有歧视和差别待遇。

(三)不得擅自约见督查对象或者未经组织批准擅自向督查对象反馈情况。

(四)不得以提出通报人民政府、挂牌督办、约谈地方政府、实施区域限批等处理建议威吓督查对象。

(五)督查结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不得仅由推断、猜测等作为督查结论的相关证据,不得作出“可能违法”的督查结论。

第七章 监督处理

第二十八条 应当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由有管理权的部门作出以下处理:

(一)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脱岗培训、调离执法岗位、取消执法资格等处理,处理情况应当作为考核、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二)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行政处分。

(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规范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5:执法行为

通过近期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 学习整顿,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就如何规范执法行为 促进执法公正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规范执法行为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规范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严格执法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要求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严肃执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徇私枉法,钱权交易,办关系案、人情案甚至执法犯法、贪赃枉法都是与我们工作要求格格不入的。另一方面还要求我们办案人员要提高素质提高办案质量,因为案件质量的高低于取决于办案人员的各项素质,与办案人员的各项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

二、公正执法是对我们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我们警察的基本要求,通过专项整顿使我认识到,公正执法就是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法定职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者不能超越法定职权执法。公正执法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尽职尽责,任何偏离法律规定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我们肩负着执法的重任,我们必须让让党和人民放心。

篇6:规范执法行为

狠抓四个措施到位确保活动落到实处根据中央政法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安排,我院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结合本院实际,狠抓四个措施到位,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的做法是:

一、狠抓领导分工到位,做到责任分解明确

为了使本次专项整改活动不走过场,取得明显实效,我院成立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

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领导小组,由向明学检察长为组长,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何美平为副组长,其他院领导为成员,下设工作办公室,由党组成员、政工科长张慧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为工作人员,负责专项整改活

动的领导和组织工作,按照高标准和严要求搞好督查,把责任分解到各分管院领导,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进行。

二、狠抓宣传学习到位,提高干警参与意识

5月26日下午省检察院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随即召开院党组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的指示精神,并研究部署了如何开展好这次专项整改活动的方案。5月27日我院组织全院干警召开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大会。会上,向明学检察长传达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主要内容,对这次专项整改活动作了动员讲话。指出了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确保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措施,是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全体检察干警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

正”专项整改活动的重要意义,并紧密结合检察机关实际,从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地位和职责出发,深刻认识开展这次专项整改活动对于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特殊重要意义:

一、开展专项整改活动,是实践新时期检察工作主题,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开展专项整改活动,是树立和落实正确执法观的客观需要;三开展专项整改活动,是提高队伍素质,进一步树立法律监督权威的重要途径。要求本院各业务部门和全体干警务必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专项整改活动的重要性,自觉克服因多年搞教育活动所产生的厌倦情绪,以饱满的精神积极投入到这次专项整改活动中来,提高广大干警的参与意识。会后,我院制定了专项整改活动实施方案,党组要求全院干警以党小组为单位,认真学习方案并作好总结。

三、狠抓查摆问题到位,突出重点问题环节

我院这次专项整改活动结合正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

阶段的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查找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摆执法不规范、不公正的问题,对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一是根据高检院确定这次专项整改活动的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我院反贪、渎侦、公诉、侦查监督、民行和控申部门在认真学习有关精神的基础上,还针对四个方面的问题对去年11月以来所办案件认真开展自查,做到务必找准问题;二是于6月10日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相关单位的各界人士座谈会,征求对我院是否规范执法及执法公正的意见和建议,发放征求意见函50余份,征求到意见和建议5个;三是6月初我院成立了案件执法质量考评领导小组,由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胡贤生负责抓,明确龙再银同志为执法质量考评专干,两位同志还参加了州院组织的学习培训。执法质量考评领导小组于6月10日至6月30日对去年11月份以来的全院所办案件进行全面检查;四是根据我院“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

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实施方案和在座谈会、部门自查、执法质量检查工作中查摆出来的问题,院党组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整改措施和整改统计表以及时间推进表。并对近期能整改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对于需要长期提高的干警素质问题,也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四、狠抓整章建制到位,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我院以这次专项整改活动为契机,按照州检察院提出的“规范检察活动、发展检察事业、服务第一要务”工作主题的要求,总结成绩,查找不足,进一步抓好工作目标管理机制、检察人员职业行为考评机制、执法质量考核奖惩机制和检风检纪监督机制等长效机制建设,有效解决好执法中的突出问题与健全促进公正执法的长效机制,努力推进检察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建设。

一是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对现有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修订完善,新制定了

《检察人员职业行为考评机制(试行)》、《执法质量考核奖惩机制》、《保靖县人民检察院考勤、请假制度》和《检风检纪监督机制》等制度。

篇7:为规范执法行为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推进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某某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参加了2011年全国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培训考试。

此次考试为第一批执法规范培训考试,试卷分为业务类与综合类两类,试卷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基本上涵盖了控告申诉、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侦查监督、公诉工作、监所检察、民事行政检察等执法规范的各个方面。该院全体干警高度重视,认真思考,仔细答题。

今年以来,华池县检察院将《执法规范》学习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狠抓落实,多措并举完善了执法风险评估、案件质量评查、执法过错追究等工作机制,健全了干警规范执法档案。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干警深入查找和总结执法办案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增强贯彻执行《执法规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积极学法、规范执法、认真守法”的良好工作氛围,不断探索保障规范执法、公正执法轮训考核的长效机制。

篇8:执法行为

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是经过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而得出的执法机关的根本活动原则和方向。伯尔曼教授认为, 法律不只是一整套规则, 它是立法、判决、执法中活生生的人, 是为分配权利与义务, 并据以解决纠纷、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1]执法为民理念的提出, 转变了传统上只强调“执法”的强制、管理职能, 忽视“为民”的服务和人权保障职能, 甚至把执法与为民对立起来的片面倾向。如何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执法为民理念的深刻内涵呢?在当前形势下, 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 一切为了人民

这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就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把握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执法工作的根本宗旨。要立足自身职能, 结合各地实际, 为人民用好权、执好法,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作为执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走群众路线

走群众路线是做好执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要通过各种形式、采用各种手段, 了解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要求和愿望, 使执法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符合实际, 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进而有效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 克服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 正确处理好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 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树立执法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三) 廉洁的作风

保持清正廉洁, 是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人员的基本道德期待, 是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的严格要求。做到清正廉洁, 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 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作风;要正确处理私情与法律的关系, 铁面无私, 刚直不阿, 不徇私, 不枉法,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二、新形势下加强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 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执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是执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新形势下加强执法为民的有以下基本要求。

(一)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就是要牢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 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二) 着力提高执法为民本领是基础

践行执法为民, 不仅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热情, 还需要有执法为民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我们的队伍是有一种恐慌, 不是经济恐慌, 也不是政治恐慌, 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 今天用一点, 明天用一些, 渐渐告罄了”。“新办法不会用, 老办法不管用, 硬办法不敢用, 软办法不顶用”。[2]提高本领要通过学习和实践, 只有加强学习, 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

(三) 创新机制是执法为民的重要手段

践行执法为民, 必须深化措施, 在机制创新上下功夫, 必须畅通并拓宽沟通民意的渠道,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一是要深化执法公开。要不断充实公开内容, 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之外, 执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都要向社会公布, 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二是要深化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接待日、点名接访、下访等制度, 真心实意地为民排忧解难。三是要把为民办实事常态化。立足执法职能, 延伸执法工作, 不断开展爱民实践活动, 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让群众看得见, 享受得到, 使执法为民不虚不空。

(四) 强化监督是执法为民的重要保障

孟德斯鸠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3]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始终把强化监督放在重要位置, 尤其是自觉接受公民和舆论监督这样权力才不会滥用, 才能保障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民所用, 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的要求。

三、常州市武进区践行执法为民的实践

常州市武进区执法机关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契机, 突出服务群众这个着力点, 敢于动真碰硬、重拳出击, 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 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执法机关改进作风的诚意和努力。

(一) 注重民意, 整改执法问题

针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本着不护短不迁就的原则, 区执法机关狠抓“规范执法行为, 促进执法公正”、“大接访”等活动, 大力整改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和乱作为等执法问题, 确保不发生漠视人民群众疾苦、伤害人民群众感情、侵害人民群众利益之事。

针对群众普遍反映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和相关手续繁琐的问题, 按照统一部署, 政府制定下发了《武进区企业设立“四证一体”联合办证实施方案 (试行) 》, 从今年6月份开始, 实行由工商牵头质监、国地税, 开展了“四证一体”联合办证新模式。所谓“四证一体”, 即工商营业执照、质监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内部流转、统一发证”。申请人只需到当地工商分局登记窗口, 就能享受咨询、收件、办件、收费、发照 (证) 的全流程服务, “四证”的审批时限提升至5个工作日。

城管执法一直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公众在提起城管时也总是争议不断。2014年以来, 区城管局在中心城区一方面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 将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 根据网格的大小、管理执法的难度, 确定若干名管理人员, 将渣土、餐厨垃圾、户外广告执法管理等以网格区域包干制的形式落实责任。另一方面, 为了在短期内帮助队员对以前未涉及的业务了然于胸, 规范执法流程, 区城管执法大队及时整理、汇编印发了《执法实务操作手册》。手册面积虽小, 却内容齐全, 对城管执法要点、流程、依据等进行简化梳理, 既方便一线执法队员在日常执法中查阅应用, 更对城管权力边界予以明确划定。

(二) 尊重民权, 推行“阳光执法”

尊重群众的知情权, 大力实施执法阳光工程, 区执法机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 主动把执法执勤监督权、建议权、参与权送到人民群众的手中。

“公开案审”是区质监局推出的创新举措, 目的是进一步规范质监行政处罚行为, 推进“阳光执法”的进程, 该活动已经延续了5年, 对重要的典型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公开案审”, 邀请区人大、法院、法制办等部门专家参加审理会。通过“公开案审”, 将案件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实质性公开, 讲案件信息公之于众, 接受社会监督。

简政放权是新形势下的重大决策, 是顺应群众期盼, 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的重大部署, 也是保障民权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建立岗位职责清晰、审批权限明确、工作标准具体的行政审批全流程, 区住建局推进简政放权, 确立了精简优化收件材料和网上审批管理两大重点, 精简177项收费项目, 简化8个审批环节。在精简权利事项中, 对行政许可、审批等事项进行全面清理, 各业务部门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清理, 再核查, 摸清权力家底;在简化环节上, 做到“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在简政放权的基础上, 区住建局依托信息技术实行并联审批, 拟将施工设计审查、合同备案、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施工许可证的申领等项目进行网上并联审批。

(三) 保障民生, 加强制度建设

目前, 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大量社会矛盾均集中在与民众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就业、环保、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成为社会安全的巨大隐患。为此, 区执法机关把改善民生视为最大的政绩。

近年来, 在保障民生方面比较突出的是,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和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较好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2013年, 区政府出台《关于建立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 明确要求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环保局要结合我区环境执法状况, 建立环境违法案件联动办理的工作机制, 明确联动办理案件的条件、程序及有关部门职责, 确定移送、介入调查、固定证据, 并最终进入行政处罚、刑事处罚、追究民事责任等工作程序。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以及依法需要治安处罚的, 或者涉嫌构成环境违法犯罪等案件, 相关部门要提前介入, 进行专案会商, 调查取证, 联动办理。同时建立环境执法联动联席会议制度和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 加强环境执法、震慑环境犯罪、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增强环境执法刚性和合力, 严厉打击各类恶性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武进提供制度保障。

(四) 贴近民众, 拓宽沟通交流渠道

围绕着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执法机关进一步拓宽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渠道, 热切关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 改进服务方式, 化解社会矛盾, 努力构建科学、规范的民意畅达机制, 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执法机关的信任、信赖和支持。

为拓宽服务领域, 搭建便民服务新桥梁, 区劳动监察大队通过借助新型平台, 努力加强数字化、信息化服务,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时交流、消息发布、信息推送等不同功能, 为辖区内的企业、职工提供政策咨询和在线服务。微信用户只需通过手机登录, 就可在平台内查看信息, 了解相关政策与办事流程。实时更新的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和风险评析三大模块, 使平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方便办事群众, 区质监局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围绕“心系质量、情系民生”服务品牌, 创新工作思路, 推出服务新举措———开通便民服务邮箱 (wjzjck@QQ.com) 。该服务邮箱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业务咨询。群众可以通过邮箱咨询业务, 发送预审材料, 对窗口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窗口安排专人对邮箱内每日的咨询、疑问、意见、建议进行一一解答, 并记录在案, 定期回访。二是传递资料。通过公开邮箱即时传送电子文档, 既可免去服务对象传真资料的费用, 又可免去有的服务对象来回往返奔波之苦。三是政策宣传。窗口定期会将涉及质量方面的最新政策法规、业务流程调整等信息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群发, 实现与办事企业的互动。

今后, 武进区将继续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既要注重培养执法业务专家, 又要注重培养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提高执法人员对执法为民重要性的认识, 为武进和谐稳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肖建华.法律必须被信仰[N].法制日报, 2002-7-28.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上一篇:请翻开我作文下一篇:驻村干部工作述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