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4-04-13

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通用9篇)

篇1: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如下:

一、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以维持最低生存为目标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一是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深入。我县低保制度从开始全面启动,至4月底止,工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有7489户、16622人,全额低保的对象(五保户)1958户、2541人。月发放低保金111.105万元,人均月补差51.56元,全额补助对象人月均100元。城镇低保从1998年试行以来,低保对象已扩展到611户、1831人,低保标准单人户为155元,多人户为145元。月发放低保金12.998万元,人均月补差70.99元。二是各种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我县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建立实施了多项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卓有成效,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家庭医疗救助标准,将农村低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50%,五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80%。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不断推进,落实了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房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二)以维持温饱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险逐步完善。截止4月,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852家,在职缴费职工9999人,退休职工5432人,养老基金收入944万元,支出168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8556人,基金收入32.88万元,基金支出26.47万元,历年滚存节余161.93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7249人,基金收入18.8万元,历年滚存节余208.2万元。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927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500.87万元,支出274.78万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28638人,累计节余540.78万元。机关社保共有投保单位290个,在职参保人员7262人、离退休人员3235人,实现基金收入312809万元,历年滚存节余4594.61万元。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

(三)以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稳步推进。一是切实落实五保供养。将全县2541名五保供养对象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切实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慈善援助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光彩事业,逐步规范捐赠行为,积极做好儿童援助中心、养老院的前期工作。三是全面落实优抚抚恤新机制。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了“一免三减”的优惠政策。

二、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尚有空间,统筹基金征收不足。由于进城务工、自由职业人员不断变化,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导致部分企业和群众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工资逐年增加,而我县医保基金仍按几年前的最低标准征收,造成医保基金征收不足,面临较大的赤字压力。

二是参保单位漏报、瞒报、少报工资金额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稽查力度不大,而被查单位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稽查工作难以到位。

三是养老金倒挂现象较为严重。以我县参保的差额拨补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例,共有该类单位85个,倒挂30个,倒挂面达35%。

四是劳动关系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拖欠工资等引起的劳动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隐患。

六是工作力量薄弱,人员编制过少。从我县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部门专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普遍偏少,多数依托于村委会和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定编3至5人,在编人员只有1人,抽调人员1人,却要负责对全县近千户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疲于应付。乡镇没有固定从事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七是工作经费不足且缺少必要的装备。近年来,社会保障工作日显重要,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相关工作经费却严重不足,装备较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加快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要坚持“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当前的重点,在于积极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研究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解决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和转移接续问题。第二,要坚持“低门槛进入,分标准享受”的原则。根据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的缴费能力,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要考虑“政府出得起、集体补得起、个人交得起”,也要考虑保障制度自身的良性运转,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第三,要坚持“广覆盖,多层次”的原则。在制度设计中,破除城乡户籍限制和职工身份限制,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

篇2: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因此,县把社会救助工作始终摆上重点工作位置,把它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来抓,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资金管理到位。县财政分别设立了城乡低保、城乡医疗、五保供养资金

专户,实行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所有资金由各乡镇、社区、金融网点实行社会化发放,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并通过财政、人事劳动、纪检监察、银行等相关单位协作管理。实行财政惠农资金一卡通发放后,民政救助资金全部直接发放到农户存折,改变了以前民政资金重分配、轻管理、重拨款、轻监督的状况,提高了资金绩效。

经费配套到位。一是县财政将城乡社会救助配套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县财政解决社会救助工作经费,为全县社会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资金发放到位。在资金管理上,严格专款专用。为确保低保资金安全和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城乡居民最(来源:好范文 http:///)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低保资金实行专账管理、金融网点代发,农村低保、农村医疗救助、精减救济、优抚、自然灾害救济和临时救助资资金全部实行农村“一卡通”发放。杜绝了克扣和冒领低保金的现象。

资金监督到位。通过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有效防止滥用职权、暗箱操作、截留挪用、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篇3:关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农村改革的发展, 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农村养老、医疗、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主要内容, 它是由原来的集体经济保障形式发展起来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滞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和迫切。

1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1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

长期以来, 农民主要以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基础, 在社会生产中缺乏参与其他环节的就业机会, 土地就成为保障农民生、老、病、死的依靠;改革开发以来, 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重点在城镇, 农村的社会保障面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农民还是离不开土地, 这种状况与城镇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形成矛盾,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土地使用办法, 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才能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彻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性, 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2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 转移了大量农业剩余用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使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格局差异很大, 并且在市场化进程中, 这种差异进一步加大, 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个人积累的增加, 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日渐增强,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性凸现。

1.3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村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和老龄化加剧及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纵深发展,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被动摇, 医疗费用增长同农民收入差距增大, 土地绝对收益日渐减少, 农村就业机会匮乏, 农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感, 对个人未来没有明确的归宿, 当这些不安定因素积累起来, 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等诱因就会爆发, 影响社会稳定, 只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才能消除隐患,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1.4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小康社会建设非常必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标志, 只有在农村建立养老、医疗、救助、就业、住房、福利等制度, 才能保证农民的生老病死等有切实的依靠, 才能保证农民劳动和生存的权利, 才能推进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好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2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

2.1 农村社会保障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资料重新分配, 过去, 依赖国家、集体、家庭的原始社会保障观念转变为依靠社会的力量保障每个人的健康、就业, 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社会保障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宣传。最初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宣传上的意义超出了这两种保障制度的本来作用, 使很多农民找到了除靠家庭储蓄来养老、看病以外的办法, 冲击了千百年来小农社会留下的传统观念。

2.2 经济发展具备了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基础

自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绝大多数集体和个人有了一定的积累, 能够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兼顾农民个人的社会保障。东部沿海不少集体经济发达的农村, 村集体对个人的各种保障待遇实行全部负担的办法, 同时在就业、福利、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农民享受的保障水平很多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城镇职工标准。

2.3 实现了新旧社会保障制度转型

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负责、集体包办、板块结构、封闭运行、效率低下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转换为政府主导、责任分担、开放性、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转化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有着明显的被动性, 同时也表明这种转化是必需的, 合时宜的。

2.4 开始了社会保障立法和理论探索

近些年来, 社会保障立法逐渐增多, 保证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 保护了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成果, 打下了建立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的法制基础。有关社会保障理论的探索, 起到了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作用。

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前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范围小, 覆盖面窄, 社会化程度低, 基金筹集管理不规范, 保障能力弱。这种状况的形成具有历史原因, 农村集体经济时期, 生产落后, 仅对灾害救济、五保户进行保障, 农民解决温饱、医疗等问题主要以家庭积累为主。改革开放后,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如农村养老保险, 在农村建立起来, 但主要以县级统筹为主, 参加人数少, 基金筹集较少, 管理办法滞后, 得不到农民认可, 这也与农民观念和自身承受力有关。现在农村重点建设的五保户供养制度、特困户救济制度、自然灾害救济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等工作, 主要解决的是农民面临的一些最迫切的生活问题, 远达不到保障的水平。

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坚持如下原则:一是, 范围由小到大的原则;农村的地域辽阔, 村户居住比较分散, 只能先建立镇村保障区, 然后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立法, 扩大保障范围。二是, 标准由低到高的原则;这主要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只能根据农民收入, 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维持相应的保障水平, 不能搞攀比, 贪功冒进。三是, 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地区经济水平、民族文化、地域特征都有差异, 保障采取的模式、管理办法等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不能搞“一刀切”。四是, 由点到面的原则;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只是在摸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 许多设想和问题都是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和发现的, 只有小步勤挪跟进, 通过搞好一个点, 树立典范, 积累经验, 逐步推开, 才能充分发挥星火燎原的作用。

篇4: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社会保障;存在问题;重要意义;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19-1

社会保障是对社会困难公民提供收入补助、现金待遇、医疗照顾等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我国经过20多年社会保障改革和不断的探求,特别是在近十年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说是取得了飞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失业、工伤、医疗、养老、生育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會保障体系,但是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比较窄、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部分社会保障待遇不合理现象,包括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不衔接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统筹考虑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把社会各类人群有计划地,逐步地纳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内,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1 现行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现状

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未改变,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国家将本应平等投向全社会的社会保障资金中的大部分投向了城市,农村人口无法或很少得到基本的保障,从而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1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

目前,在我国城镇,可以说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包括失业、工伤、医疗、养老、生育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2 现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失衡

在我国,城乡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社会保障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从保障项目看,城镇职工享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较为全面系统的保障,而农民的保障基本上还靠家庭和土地,目前为止仅全面开展了特困救助、五保户供养等保障项目。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窄且难以为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刚刚开始从试点向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未实现全覆盖,农民的基本生活没有得到全面保障。

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依然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没有普及 相对较贫困地区的农民基本生活还难以保障。仍然存在资金供应不到位,物质供应困难等问题。

1.3.2 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有待于完善 全面铺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要规范市场动作,逐步解决一些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管理跟不上,运转困难、保障水平低等问题。

1.3.3 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 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处在清理整顿阶段,造成进退两难的局面。使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没有定位、农村养老保障方面存在明显的制度缺失。总之,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农民还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2 现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在制度设计方面缺乏系统性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参照商业保险的办法制定的,因此制度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制度之间难以衔接。加之统筹层次过低,全国很多地区还停留在市、县级统筹,造成在全国总体制度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各统筹地区根据本地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具体政策,从而形成参保范围、缴费比例、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的诸多差异,保险关系在全国范围内难以接续。

2.2 现行制度不适应城市化和就业多样化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生了失地农民和农民工这两个规模巨大的群体。还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仍处于无地、无岗位、无社会保障的“三无”状态。有相当数量的民工群体,尽管很多地方出台了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办法,但由于参保门槛高、接续难以及传统意识的束缚,对全面覆盖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方式逐步走向多元化,相对稳定,长期定岗的就业方式大幅减少,取而待之的是灵活就业,特点是劳动关系不稳定,就业质量不高,流动性增强,劳动者收入不稳定。而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大多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保,而且缴费门槛过高,社会保险关系难以随着这部分人的流动而转移和接续,目前城镇未能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的主要是这个群体。

参考文献

[1] 陈银娥,杨卿.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01).

[2] 王燕霞.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J].法治与社会,2010,(05).

[3] 陈英.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冷思考[J].海峡科学,2008,(03).

[4] 沙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2005,(07).

[5] 张新民.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思考[J].现代法学,2008,(06).

[6] 韦红.德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与启示[J].新视野,2007,(03).

篇5: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0年工作要点,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2010年3月11—12日,由康定源副主任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深入到企业、社区、乡镇,通过实地走访、座谈、查阅资料、集中听取汇报等形式,对我县2007—2009年劳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着重围绕劳动社会保险这个核心进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总的来看,我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以基本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工伤、生育、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村干部及特殊群体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尤其近三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始终把它摆到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工作力度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社保覆盖面三年实现新跨越。据调查,到2009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72084人,比2006年的28950人增加43134人,增长14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2500人,比2006年的37587人增加14913人,增长39.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自2008年启动以来,两年时间参保人数已达9338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0566人,比2006年的20513人增加53人,增长0.2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29775人,比2006年的19013人增加10762人,增长56.6%;生育保险参保人

数达15175人,比2006年的1500人增加13671人,增长911.4%。全县社会保险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发挥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二)基金征收额大幅增长。3年间共征收养老保险基金96386万元,年均32128万元,为2006年的374%;征收医保基金12974万元,年均4325万元,为2006年的156%;征收工伤保险基金918万元,年均306万元,为2006年的147%;征收失业保险基金1657万元,年均552万元,为2006年的148%;征收生育保险基金442万元,年均147万元,为2006年的640%;2007年启动了职工大额补充医保,3年征收大额补充医保金497万元;2008年启动了居民医疗保险,两年共征收居民医保基金2432万元。

(三)特殊群体参保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在2009年妥善解决了“八大特殊群体”参加社保的问题:一是落实解决了1538名原城镇集体企业超龄职工和返城知青参加养老保险;二是落实解决了7116名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被清退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其中超龄参保1209人);三是落实解决了3974名在职村(社区)干部参加养老保险;四是落实解决了1.07万人原乡镇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五是落实解决了1989名城镇居民超龄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六是落实解决了15615名失地农民(其中超龄人员4823人)参加养老保险;七是加快推进解决了“老工伤”历史遗留问题,将被确认的21名老工伤人员纳入社保统筹管理;八是将全县46个国有关闭、破产企业的4953名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享受到相关的医疗待遇。

(四)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健全和完善了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和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全县共建立各类职业介绍中介机构34个(其中镇乡12个);各镇乡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部分已经建立,部分正在筹备之中;社保服务大楼灾后重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

(五)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就业再就业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3年为2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为1万余名持《再就业优惠证》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2184万元;通过担保公司担保,为392人、2户企业落实小额担保贷款1096.7万元,促进了就业再就业。二是退管服务进一步加强,确保了24000余名企业退休人员和2800多名省属森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社会化发放,确保了退休人员连续几年提高待遇政策的落实。三是劳动保障服务进一步加强,3年间共接待群众政策咨询8600余人次,办理劳动保障案件942件,仲裁处理劳动争议案件589件,追回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金、工伤赔偿等损失7200余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就业压力依然较大。一是劳动力供应持续高位增长与金融危机的影响未根本解决的矛盾并存;二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

高与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性矛盾相伴;三是劳动者就业环境仍然不佳。这些都将对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维护稳定造成较大影响。

(二)社会保险扩面任务繁重。虽然近年社保扩面成效显著,但距“全覆盖”应保尽保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从目前参保情况看:虽然应参保人口总数难以准确统计,但总体呈现转制企业好于新办企业,工业企业好于商贸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好于小企业和个体户,下岗职工好于城镇新增劳动力和转移劳动者等四大特点。非公有制企业、外资企业、服务行业、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较少参保,部分参保单位漏报缴费基数、瞒报缴费人数、申报不及时、“五大保险”缺项等现象时有发生。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还没破题。

(三)医保政策设置不够科学。一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设置不科学,尤其被征地农民农转非前参加的“新农合”,农转非后进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两者相比享受待遇相差甚远,缴费比“新农合”高得多,还设置了半年观察期,不但不报门诊费用,还不设置个人账户,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偏低。一方面是职工普遍反映医药费报销起付线设置高,自付比例高,报销比例低,住院治疗实际报销仅占50%左右;另一方面是职工医保基金结余高达7389万元(其中个人账户2647万元),是3年平均支付额3721万元的198.58%(即使剔除个人账户,仍是3年平均支付额的127.44%)。

(四)社保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随着保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参保人员井喷式增加,社保经办机构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保险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一是服务场地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既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和方便群众办事,工作人员也没有一

个较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基层劳动社保平台建设未完全建立、无法减轻县级经办机构的压力,“金保工程”信息系统尚处于试运行阶段,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县社保中心2000年核定正式编制职工34名,现在实有31人,面对迅速扩张的服务范围,社会保险业务人员严重不足;四是财政投入不足,办公经费紧张,交通工具短缺,业务必须的软、硬件设施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已影响到保险业务的正常开展。

(五)基金挂账欠账不容忽视。因过去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改制而形成的财政挂账虽然近年也偿还了一些,但目前仍达1.52亿元,加上解决“八大员”、“被征地农民”等特殊问题,财政挂账还在增加;部分企业历欠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基金达1579.28万元,给基金安全运营带来较大压力。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扩大城乡就业率。一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二要落实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城乡劳动者创造更加宽松的就业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服务;三要完善人才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较完善的就业管理服务机制;四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五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支持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

(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一是要依法加强对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情况的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督促检查,促进

城镇职工和居民尽早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准备工作,力争今年将我县纳入试点范围,争取早日启动、早日受益。

(三)及时调整医保政策,提高群众受益比例。一是要积极向市政府反映,研究解决被征地农转非居民参加医保与参加新农合群体在付出和受益方面的差距问题;二是要在现行医保实行县统筹的条件下,加强预算管理,压缩结余额,提高职工基本医疗受益率,减轻个人住院治疗负担;三是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降低医疗费用。

(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优质服务能力。一是要切实加强硬件投入,尽早解决县、乡(镇)、社区相关工作机构的办公条件、交通工具、工作经费等问题,为高效、优质服务提供保障;二是要加强县、乡(镇)、社区服务队伍建设,解决好有机构、有人员办事的问题;三是要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社保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篇6: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市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市各级有关部门从改善徐州投资软环境入手,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我市的信用体系建设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宣传逐步开展。全市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促进了公民诚信教育;税务部门开展了“诚信纳税,利国利民”的宣传活动;质监部门开展了“诚信建设看窗口”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金融部门在《徐州日报》刊发了诚信教育专版,举办了诚信有奖征文活动;我市1200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联合发出倡议,倡议我市企业塑造“重约守信”良好形象;宣传、经贸、工商、物价等部门也联合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以塑造我市商贸流通业新形象。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信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为加强对企业信用的管理,工商部门成立了企业信用管理协会,围绕企业主体资格、履约能力、信誉状况、失信记录等情况开展工作;税务部门成立了纳税信誉等级管理委员会,对企业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等信用情况进行征集、管理;金融、质监、法院、海关等职能部门也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了专门的收集与管理。20xx年7月,市工商局、经贸委等17家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徐州市共建企业信用工程管理体系的意见》的文件,初步建立了部门之间信用信息的定期交流、信息共享制度。市质监部门不断加大对“制假售假、以假乱真”等失信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市打击逃废金融债务工作办公室加强了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力度,使全市逃废债余额比去年下降了82.7%;工商部门对市场中的失信违法行为进行了集中治理整顿,进一步规范了市场交易秩序,为企业创造了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信用服务更加广泛。工商部门坚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确认活动,建立了企业登记查询数据库,为社会公众提供企业信用信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信用中介服务业稳步发展。目前,全市已成立了9家信用担保公司,为近100家企业担保贷款200多笔,累计贷款金额2.88亿元,没有出现代偿和追索现象。其中,泉山区私营个体担保公司已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信用担保公司试点单位。

(四)政府诚信形象渐入人心。按照“规范、高效、廉洁、便民”的宗旨,20xx年10月市政府挂牌成立了行政审批中心,26个部门涉及365个行政审批项目进行集中审批,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市级机关各部门积极投身改善投资软环境建设,连续两年主动接受群众民主评议,征求群众意见,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诚信形象。

二、制约我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诚信失缺、道德失范的现象在某些行业和部门还表现得比较突出,信用不良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篇7: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李治贵 岳秀霞 朱 蕾 彭妍晖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厅党组的安排,自治区老龄办组织专题调研组就我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赴全区五市及辖区各市、县(区)实地察看了部分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医疗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并与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老龄工作者及部分老年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座谈,形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于200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虽然比全国晚了10年,却以每年5.0%(全国3.2%)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0.7万,占总人口的12.2%,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6.6万,占老年人口的8.2%;失能失智老人14.98万,占老年人总数的18.56%。据测算,到“十二五”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0万以上,占届时总人口的13%以上,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7.8万,占老年人口的8.7%,且老年人口的失能失智化、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

二、取得成效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政府主导,科学制定规划。国务院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召开了第三次全区老龄工作会议、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我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2012年4月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和《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构建“9073”(的养老服务模式,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全区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农村50%以上的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各类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2.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将养老事业发展纳入民生计划,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规划指导,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加大政府投入,推进城乡统筹。一是加快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争取纳入一批、抓紧建设一批、论证储备一批”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养老服务机构,投资建设了宁夏老年人服务中心;实施了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加快推进老年护理院建设步伐,新建、改扩建老年护理院5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9所。二是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撤小并大、撤弱并强”的建设思路,利用撤乡并镇后的闲置资产,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农村敬老院。目前,全区五保供养机构61所,床位5693张,集中供养率32%。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打造“黄河善谷”的决策部署,投资建设了陶乐幸福园项目,新增机构养老床位600张,为生态移民区的五保老人打造了幸福家园。三是加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将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30件实事之一,采取“财政补助一点、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一点、地方政府配套一点”的办法,投资5000余万元,在全区规划建设了16所老年活动中心,搭建了“老有所乐”的平台。

(三)强化政策扶持,引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对按标准建设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核定的床位数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和每年1200元的运营补贴。2010年以来,自治区财政共安排848.5万元资金,用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床位补贴,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的积极性。目前,全区民办公助养老服务机构12所,建筑面积76056平方米,总投资13342.4万元,设置床位2579张;新建和改扩建的6所,计划设置床位2000张。

(四)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医疗服务站、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辖区养老机构、老年活动中心(站)等多种资源,依托社区建设了一批具有日间托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探索多种形式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日托、就餐、洗衣、保健、休闲、娱乐、学习等多种服务。目前已建成规范运作、管理有序、服务优良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45个,其中城镇社区353个,覆盖率达到了79.5%,农村社区和幸福院共200个,覆盖率接近10%。自治区财政预算资金和福彩公益金补助481.2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慈善资助等形式,累计为5000余名困难老年人购买服务,为5万多名老年人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服务。采取社会力量投资、市场化运作、政府和慈善公益组织资助并监管的方式,委托宁夏援通众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900余万元、自治区资助418万元,建设了集为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和“一键式”紧急呼叫服务为一体的宁夏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便民服务热线和心理咨询热线,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和紧急求救等多种延伸服务,用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五)注重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服务。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建立健全了一批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的制度,提升了养老服务功能。先后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考评办法(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格准入制度(试行)》、宁夏回族自治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单位质量评估制度(试行)》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老年活动中心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条件、登记程序、考评办法等,确保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自治区民政、发改、财政等部门对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确保了政府补助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发展不平衡。有的市、县(区)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认识不足,未能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真正摆上位置,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不够,加之,受经济、社会、地域、思想观念等制约,致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如固原市的机构养老床位仅占老年人口的11‰,而石嘴山市的机构养老床位已达20‰以上。

(二)资金投入不足,机构养老床位缺口大。2012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15年,各类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2.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农村敬老院床位数达到1.2万张以上,集中供养率达到70%。”。但从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区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仅13.9张,农村敬老院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32%。如果要实现上述目标,到“十二五”末需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58万张,其中农村敬老院需新增8000张床位。因此,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三)服务功能不全,社区居家养老推进难度大。我区虽已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45个,但由于缺乏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资金短缺,人力不足,服务设施差,功能不齐全,日间照料中心、托护中心发展慢,致使居家养老综合服务总体上推进迟缓。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高,内容单一,大多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日托生活照料和卫生保健服务,多元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难以满足社区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农村养老形势严峻,除敬老院收养五保老人之外,农村老年人只能依靠子女或亲戚朋友的照料。

(四)政策落实不到位,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在土地、税费、用水、用电、用气、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一次性床位补助和年运营管理费等方面出台了一些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但由于认识不到位,配合协调不力,加上一些政策措施刚性不够,地方配套措施跟不上,许多政策落实困难。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等问题。目前,固原市还没有一所投入运营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

(五)从业人员短缺,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从事养老服务人员较少、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低。据了解,全区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720名,取得专业证书的只有69人,持证率不足10%。由于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大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基本的护理知识、经验和技能,只能为老人提供日常性的生活照料。如大武口逢干老年公寓收养123位老人,护理员23人,只有4人取得国家认定的养老护理员从业资格证书。

(六)体制机制不健全,行业监管力度不够。目前,国家和自治区尚未出台养老服务机构管理的专项行政法规,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机制尚未建立,民政部门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小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在任何部门登记,游离于政府监管范围之外,缺乏有效的监管。

四、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加快推进我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建议自治区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指导和统筹管理。组织力量深入全区就各市、县(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意见》和《规划》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督导检查,促使各地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将其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计划,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和效能考核,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明确建设目标,细化配套措施,强化部门职责,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民生工程,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统筹规划发展。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购置等多种方式,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特别是医养结合的关爱护理院建设,为“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或其赡养人和抚养人确无赡养和抚养能力)、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要切实解决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经调研,如要达到“十二五”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的目标,需新增床位8000张,按35m2/床、3000元/m2计算(包括简单装修、设备配套和美化、绿化、亮化、硬化),共需资金8.4亿元。除争取国家项目资金30%,即2.52亿元外,需地方投入近6亿元资金。建议自治区和各级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集中供养率,确保满足“五保”供养对象入住需求。

(三)健全服务功能,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区,要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凡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幸福院的建设,将会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以及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购等生活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因此,要在巩固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成果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养老幸福院建设,加大对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中心、医疗服务站的扶持力度,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强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全区智能化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筑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弥补机构养老之不足。从今年起,国家民政部、财政部将给予每个建成的农村养老幸福院3万元的资助,主要用于设施修缮、设备购置。因此,我们建议自治区财政和区本级福利公益再各给予1万元资助。

(四)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落实国家有关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策,加强对我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和制度设计。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在强制落实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同时,提高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床位补助标准和运营补助标准。建议将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床位补助由目前的每张床位5000元提高到10000元,运营补助标准由目前的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提高后的一次性床位补助费采取自治区财政50%,区本级福彩公益金30%,市和市辖区各10%,县(市)20%的办法解决;运营管理费由所在县(市、区)政府解决。通过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民办民营、政府补贴、财政贴息、购买服务等多元资金投入和经营运作方式,支持企业、慈善组织、民间资本等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服务,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分期分批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院校毕业生、城镇和农村转移劳动者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在养老服务机构中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广泛开展养老志愿者服务。通过多措并举,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建立一支以养老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工和志愿者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根据国家和自治区《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末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80%的要求,需要对4000余名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除市、县(区)就地培训外,建议自治区财政厅、人社厅每年专门给民政厅安排500名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经费列入全区的就业培训计划中,具体由民政厅按程序组织实施,培训后报请人社厅审核后将所需费用拨付培训机构。

篇8:关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内涵

我国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要保障档案安全, 采用技术与管理的手段, 保障档案资料各个属性的安全, 防止信息泄露, 造成重大事故。二是要建立保障体系, 使档案信息能够在完整严密的系统中运行。档案工作自身有着鲜明的特色, 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合二为一, 维护档案的实体安全与信息安全。

二、我国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 自然灾害对档案工作提出挑战。近几年,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等不可抗拒的灾难一旦发生, 必将对档案的工作造成威胁。例如2008年四川的大地震, 处于地震带的档案保存馆瞬间倒塌, 许多珍贵的档案材料来不及“解救”, 据相关数据统计, 大地震造成了6万多卷档案资料流失, 损失惨重, 同时也让档案工作者意识到灾害防治的重要性。

(二) 档案安全工作法制不具体。当前, 我国下发了多项关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关规定, 但是其条规内容不充分, 一些建设只给出目标, 并没有告知具体措施, 致使许多档案管理人员摸不着头脑, 盲目达成目标。例如规定说“要加强档案安全保障的基础设施建设”, 致使有的单位为了落实规定, 仅引入了基础的监控设备, 没有进行实体安全的建设, 安全隐患并没有得到完全清除。

(三) 档案工作者业务能力欠缺。良好的业务能力, 是保障档案安全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我国档案工作者业务能力欠缺, 不能够按照科学的档案目录进行分类管理, 档案归纳整理方式落后, 致使档案的记录信息不明确, 不方便查找。

三、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措施

(一) 落实安全保障建设。要加强对档案工作者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确保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前提基础, 定期对档案工作者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开展档案安全管理讲座, 使档案工作者构建安全意识。借助媒体的力量, 在电视、广播、网络等环境中宣传档案安全的重要性, 请专家学者进行座谈讲学, 增强全社会的档案安全保障意识。

(二) 提升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升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是当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1.学习业务知识。有计划地定期组织安排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与档案相关的法律文献, 并适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聘请档案管理的老师做定期培训, 讲授档案管理相关的知识以及以往经验;组织档案工作者定期交流, 与其他单位的同事进行经验交流, 总结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档案工作者有计划地定期观看档案工作方面的视频与录像;参观大型档案馆的档案文献资料, 学习其整理摆放的方法;学习先进的计算机知识, 为智能化管理提供技术上的条件。

2.开展演讲活动。单位定期开展关于档案工作的演讲活动, 组织档案工作者撰写相关的稿件, 通过讲述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 理论并联系实践, 与其他同事分享实践中的感受, 共同进步, 为档案安全保障建设出一份力量。要求工作者要坦诚自己的工作内容, 发表有深度的感想与体会, 单位领导通过演讲内容的真切性, 评选“工作之星”, 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调动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 使档案工作有所突破。

3.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关系到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 对人员的培训, 要从态度上进行端正, 能力上进行提高, 其中关键一点是要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提高人员的文字表达能力, 数据整合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首先要锻炼档案资料的整理技术, 按照目录或者年限日期, 从大到下, 根据重要程度划分, 对档案资料进行高度具体的整合, 让人能够一目了然, 方便日后的查询工作;其次是文字表达水平, 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写作的训练, 在档案工作中遇到写作要求时, 能够理清思路和脉络, 表达完整;最后需要档案工作者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在与领导交流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流时, 能够表达流畅。

(三) 建立健全制度手续。在提升档案工作者业务能力的基础之上, 要健全档案安全保障建设的制度规定, 制定明确具体的实行方案, 例如:编制一套系统科学的工作程序, 根据档案资源的数量大小, 建立科学的检索查看工具, 方便档案的安全管理, 也能够提升查询效率。

综上所述, 我国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加强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与安全意识, 建立具体可行的档案制度, 落实国家管理条例等等, 需要政府、单位以及各工作人员的高度配合, 给予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一个全新的概念, 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进程。

摘要: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 档案工作者业务能力的不足, 导致部分重要档案残缺, 为档案工作设置了重重阻碍。新时期背景下, 需要档案工作者接受这些挑战, 迎难而上, 推动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本文将讨论档案安全体系的内涵及现状, 并研究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美芳, 王良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10 (01) :62-65.

[2]徐绪琴.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 2014.

篇9:关于某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性

一是恶意逃废债务现象屡见不鲜,使债权人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掘统训,2001年全国企业三角债逾1.5万亿元,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在国有有四大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有一半以上有逃废债行为,致使银行产生了大量的呆坏账。二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使消费者权益经常遭受侵害。因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等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6000亿元,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一20%。三是合同欺诈现象时有发生,合同当事人屡遭暗算,猝不及防,相互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据统计,我国目前经济合同履约率仅有50%左右,每年同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5亿元。四是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直接侵蚀国家经济肌体,大宗案件令人惊心动魄。五是企业虚假披露,包装上,训圈钱,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净化,使公众蒙受损失。六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竞争市场的形成,制约了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此外,还有诸如黑市交易、价格陷阱、有偿新闻、虚假广告、政绩掺水、盗窃知识产权现象等层出不穷。据统计,我国每年发十对失信行为的投诉高达十几万件,我们的信用基础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冲击。由于信用缺失,使信用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削弱,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制约了对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还增加丁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益;使投资者不敢放手投资,银行过分慎重授信,减少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个人消费等行为也囚没有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而经常受阻。信用缺失还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形象。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朝令夕改、欺瞒偏袒等行为,使外商无所适从,望而却步。山于信用缺失,我国在国防;贸易中不能广泛采用国际通行的以信用为基础的贸易结算方式。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信用交易方式只占全部交易额的20%,现汇结算方式占80%。而西方国家90%以上的贸易采川信用方式进行,只有不到10%的贸易以现汇结算。不利的结算方式使我国失去了许多商机,削弱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成因

1.信用基础薄弱。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资源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进行:配置,而且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是被严格限制的,信用更多表现为人们传统道德范畴的诚信观念,根本不存在社会信用机制。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虽然市场的发展客观—卜对信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由于受以往儿十年计划经济模式和思维的影响和制约,整个社会并未意识到信用对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同时由于缺乏现成的社会信用机制可供我国借鉴以及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信用机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使得我国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2.信用建设立法滞后。在规定对失信的处罚和监督方面,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法律中作出了有关规定,但是涉及面窄,不能对失信者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因为信用建没立法滞后,缺乏明确各种行为主体信用责任和对各种失信行为具体惩罚措施的有关规定,缺乏有关信用数据建立、开放、管理和使用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以及便于统一进行信用评定的行业标准和指标体系等方面的规定,不利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依法、规范、系统开展,更不利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与国际惯例接轨。

3.信用服务社会化水平低。我国目前仍是非征信国家,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一方面社会和企业迫切需要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较大的能够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中介机构。与国际成熟的信用叶,介机构相比, 目前我国中介服务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4.行为主体失信成本太低。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西方国家,行为主体非常重视自己的信用。如果企业在信用方面出现问题,将会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甚至导致破产。而在我国目前失信被发现并被追究的可能性小,因失信遭受的惩罚也相对少,失信付出的成本小于失信产生的收益。因此,失信成本太低,没有提高到“无利可图”的地步,导致了部分行为主体信用意识淡薄。

5.企业产权界限不清。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起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尚需时日。在企业产权方面仍然存在界限不清的状况,企业负盈不负亏,经营者收益’和经营成果相关性差,权利和义务不对称,缺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和持久战略定位,更缺乏对信用的重视,再加上对经营者经济行为约束软化,企业甚至出现严重的短期经营行为,导致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从而使企业信用时时受损。

6.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山于我国当前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有些地方政府依然习惯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必然有意无意之间丧失公平性和公正性,助长和保护了失信行为。例如在制订规章制度时,有意保护特殊部门的利益,在执法中实行区别对待的原则。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局部利益,甚至保护本地企业的造假、违约等失信行为,使许多判决得不到公正执行。由于竞争不充分,使行为主体失去了依托信用开展竞争的平等条件,—部分人不是依靠信用,而是想方设法争取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撑,通过垄断方式牟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1.强化信用观念教育和培养,树立全民维护信用意识。要把诚信观念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氛围。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减信作为伦理道德观念,是人们必须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诚信作为内在于市场经济活动,卜的客观因素,是行为主体必须遵循的客观经济规律,是推动建设我国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对于失信行为特别是恶意失信行为,要敢于揭发、制止和通过合法途径予以打击,积极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形成失信可耻、维信光荣的良好行为理念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2.建:止严密的信用法律体系,严格信用管理执法。要立足于我国同情,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尽快研究制订完善、系统的信用法律体系,从信用体系的建立、运行、管理等各方面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用于指导、规范社会信用行为,使各种信用活动有法可依。要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种行为主体的信用评级结果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其他信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使全社会重视利用信用评级结果,推动信用管理活动的稳步开展。要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执法机构,努力落实齐项信用法规,加强信用法规执法检查,使所有行为主体接受法律评判和检验。

3.加强统一规划和指导,建止全同性的信用服务体系。在信用服务体系的建立中,国家一定要统一规划、统一指导。一是要明确信用机构和信息披露对象。信用机构应由国家组建,形成几家全国性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信用机构,具体负责信用记录、管理、评价和披露。信用披露的对象既应包括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级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个人甚至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还应包括地区和行业。二是要分别不同的信用信息披露对象,明确有关全国统一的信用记录、管理、汗价、披露等方面的内容、方式、途径和指标体系,以便使各种信用信息具有可比性和可用性。三是要采用远程通讯和大型数据库技术,在各信用机构内部实行统—的信息网络管理,使信息记录、管理、评价和披露具备可操作性和及时性,并能够降低信息成本,为下一步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四是要引入信息服务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信息披露有偿服务,使信用机构经受市场考验,不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4.加强信用评级管理和监督,保证信用信息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信用评级机构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评级活动。要采取国际先进讦级技术和评级方法,提升评级管理水平,保证信用评级质量。在建立信用服务机构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对信用评级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以确保信用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

5.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政府要从建设市场经济的全局出发,切实转换职能,发挥政策导向、宏观调控、监督引导、维扩秩序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实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还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要加强执法的统—管理和协调,减少行政审批,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捉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依法坚决打击各种失信行为,努力树立信用政府形象。

6.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守信的内在动力。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尽快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从根本上矫治企业信用缺失现象的发生。作为企业经营者要树立诚信观念,掌握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知识和防范手段,珍视自己的每一个商业行为,打造牢固的企业信用结构,全面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发挥公证部门在维信中的特殊作用,推动社会信用结构的不断完善。公证要通过其服务、预防、监督、保障等功能,引导当事人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进行民事、经济活动,督促当事人遵守诚信原则,履行承诺,并可利用公证特有的强制执行效力,强制那些不守信用的行为主体依法履行义务,维护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经济秩序,防范和制止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公证活动中积累的公证业务档案资料,可以为信用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可靠、有效的信息米源,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上一篇:角膜散光分析下一篇:我爱绿色生活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