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政策

2024-04-17

农村金融政策(精选6篇)

篇1:农村金融政策

总体转型,暴露出部分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偏向、宗旨意识淡漠、案件事故频发、资产质量偏低、业务发展滞缓等。干部队伍中奢靡之风、浮躁之风、贪占之风、跑要之风“四股歪风”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个别干部权力意识强奉献意识弱、优越意识强忧患意识弱、官本意识强民本意识弱等。“三比一创”活动的开展,是对稳健经营的回归、对歪风邪气的宣战、对发展方向的校订。通过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推动全省农村信用社乘势崛起、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作风、纪律保

证。

(三)开展“三比一创”活动是着眼乘势发展的现实选择。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农村信用社一切经营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发展、再发展。提高信用社核心竞争力,与其他银行金融机构争市场、抢份额的最佳方案也是发展、发展、再发展。所以,发展的导向必须明晰而准确、发展的脉络必须开阔而创新、发展的措施必须得力而有效、发展的效果必须优异而普惠。“三比一创”活动把创优异业绩作为终极目标,就是凸显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的本质要求和现实选择。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务必抓住发展这个牛鼻子,围绕省联社的总体部署,不断加强执行能力建设,大打一场乘势发展的攻坚

战,实现信合事业奋力崛起。

二、全面准确理解“三比一创”活动的科学内涵

(一)提升学习力,为农信社快车疾行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

面对信用社复杂变化的经营新形势,每一位信合干部职工都要有“本领恐慌”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提升学习力,努力提高处理复杂问题、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三比一创”活动,学习是基础。比学习,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而学的问题,因为学风不端正,学习就难以深入。日常学习中,存在着精神状态不佳,缺乏钻劲、挤劲的现象;存在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虚躁飘浮的现象;存在着脱离实际、漫无边际的空谈现象;存在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敷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有些人的学习动机不对头。如果认为学习是为了一己私利,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为了应付差事,那么学习就会肤浅化。所以,解决好为什么而学的问题至为重要。其次是学什么。人不是生而知之的,知识、才干和经验都要在工作实践和刻苦学习中获得。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不仅要在总结成功的经验中获得提高,而且要在汲取失败的教训中获得进步。再次是怎么学。对省联社规定的篇目要坚持边学习边深入思考,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深刻理解、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思考问题上。要着重联系、深刻反思近三年来,本单位、本岗位在贯彻执行省联社决策部署、总体要求中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问题。引导大家认清学习上不持续、政治上不清醒、行为上不检点,把惯性思维和一些错误做法当成“真经”的危害性。在深入学习、深刻剖析、深挖差距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全面系统的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省信合系统干部员工的一项紧迫任务,关乎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的长远大计。在这个问题上缺乏战略眼光,不能认真对待,我们同样要犯历史性错误。

(二)提升执行力,为农信社稳健运营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全省农村信用社整体业务发展状况在全国位次靠后。对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和行动。阵,以良好的作风带领广大信合员工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

艰。

(三)提升承重力,为农信社强基固本提供充足的技能中坚。

信用社能否强基固本、快速崛起,有赖于建设一支作风过硬、服务高效、技

能精湛的信合干部员工队伍。

三、深入持久推进“三比一创”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突出主题,抓好活动载体。“三比一创”活动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必然要通过“载 体”这个有形抓手来有序推进。

(二)跟踪反馈,务求取得实效。加强对活动的跟踪反馈、巡回宣讲、典型

篇2:农村金融政策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金融基本上形成了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一,正式金融。在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中,这样的金融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其主要特点就是除邮政储蓄受到国家邮电局的监管外,其他的金融组织都受到国家金融当局的监管。在正规的金融组织中,除了中国农业银行外,其他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涉及农业的业务很少;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而设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所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均由原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而成;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储蓄,它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第二,非正式金融。该体系主要泛指存在于个体、家庭、企业之间,在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外进行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地下钱庄、地下投资公司等。其主要的运作形式有合会、私人钱庄、当铺、集资、贸易商放款和商业信用、民间票据机构等。这些金融组织通常建立在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上,带有互助合作的性质。它们既没有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又没有纳入政府部门监管,所以归入非正式金融。部分以农村扶贫为中心的小额信贷活动也可归入。非正式金融的运作嵌入于社会网络和传统型制度环境中,基于社会网络中的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即信任关系。从知识论角度看,非正式金融比任何正式金融更能发现和利用分散在各地的局部知识,而且许多局部知识不能通过正式金融机构的标准化操作所发现和利用。加上非正式金融都建立在明晰的私人产权和无限责任基础上,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金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一)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缺位 在农村的正规金融体系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的业务涉及到农业。其中,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才是一家真正和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但农村信用社由于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无法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应有作用。目前,农业新增贷款85%以上都来自于农村信用社。仅仅靠农村信用社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中国农业银行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支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实际上农行的业务基本上与农业农户无直接关系,其贷款的绝大部分都投入了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如粮食局和供销社)和乡镇工业企业。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它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户,而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它的支援农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只吸收储蓄,而不进行放贷,其结果是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资金的外流。大量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进而从农村流向了城市,直接导致农村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二)非正规金融机构受到抑制 正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收缩农村阵地,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越来越少,农民的信贷需求不得不转而依赖于非正规金融。根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国农民来自于非正规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来自正规信贷机构的四倍。对于农民来说,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金融金融市场。据统计,仅在浙江温州市,地下金融的规模就已达到600亿元人民币之巨。(三)农业保险越来越萎缩 目前,我国虽然已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但是现在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就是少征营业税。相对来讲,我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晚,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民保险意识和保险承受能力差,保险公司经营能力不足,险种适用性不强,业务发展规模不大。(四)相关的政策机制不完善 一是社会信用环境问题。我国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缺失严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也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各地农村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村信用体系。农村信用观念的相对淡薄和法律意识的欠缺,使得我国农村很难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二是社会担保体系不够健全。社会担保体系的建立对于解决农民和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信用担保体系可以通过大大降低信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起的潜在成本,从而对农民的信贷产生激励作用;三是缺乏有效的处置抵押物的市场机制。农民要获得贷款,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和物品作担保或抵押。但是,根据现行规定,农民的土地是不可抵押的,农村的房子也不可以抵押。另外,农村有大量的乡镇企业占了很多地,但没办国家征用手续,就不能抵押农民可抵押品十分有限。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四是抵押评估手续繁、环节多、费用高、时间长、有限期短,影响了贷款的正常发放。

篇3:发展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任务, 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 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并由此催生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育, 拉动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这无疑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和发展壮大带来广阔的空间。但是, 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提高农村金融的资金实力和服务水平, 更好地支持新农村的建设,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问题

自1996年以来,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功能、商业性功能和合作性功能相区别的三类金融机构, 即分别设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从形式上和一定程度的实际功能上看,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这种合作金融为基础, 农业银行这种商业金融和农业发展银行这种政策金融各司其职, 三者间彼此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虽然我国农村金融通过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1 农村金融改革的失位。

在金融体制改革中, 对农村金融发展重视不够, 忽视了农村金融改革的迫切性, 没有充分估计到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商业银行过分强调自身效益和眼前利益, 而忽视对农村经济的服务功能, 使农村经济成了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受害者。有些农村金融改革没有完全贴近农村的实际情况。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比较分散, 规模小, 比较收益水平低, 易受自然灾害侵袭。大多数农村工商业市场小、季节性强、收益比较高。这些特点要求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低、额度小、能够承担比较高的风险。然而, 目前农村金融改革在机构建设和产品服务上还没有充分考虑这些主要特点, 比较普遍地出现了类似城市金融服务中的倾向于大客户的现象, 即使提供小额贷款也是成本较高, 让农民难以承受。

2.2 信用体系的缺陷。

农村地区征信工作起步较晚, 信用体系不健全,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农”贷款的取得。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征信工作开展的较晚, 对贷款客户资料的收集存在不少困难, 目前农村的各类企业法人和农民的信用档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而中介机构服务又及不规范, 信息经常失真,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面临很大风险。再加上当前农村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 法律“白条”增多, 金融胜诉案件执行不到位, 兑现的资金甚至不足维权的成本开销, 使得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的发放上更加谨小慎微,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三农”贷款的增长。

2.3 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分工负责、相对独立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强。但从审慎性风险监管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 还存在如下的缺陷:风险主体缺位, 监管难以全面有效;农村金融监管目标错位, 使外部监管职能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监管理念落后, 监管内容陈旧, 监管效率很低;监管法规标准、监管方式和技术手段不适应市场监管要求。近几年来,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如民间金融迅速发展起来, 促进了农村资金的运转和调节, 但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如民间金融则未采取法制化、规范化地引导, 只是依照传统的社会公德来约束。

3 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

3.1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改革不是搞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等几家金融机构改革的集合, 而是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关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等一系列改革问题的总和。农村金融发展规划应该明确银行、保险、期货等在农村发展的方向, 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等多种组织方式共同发展, 协调好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规划应突出市场化取向, 各种机构的职能定位要通过市场竞争来确立, 要处理好政策性支持和市场发育的关系, 不能越俎代庖。

3.2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作为特殊的信贷群体, 难以提供可用于抵押或为他人担保的财产, 且收入不稳定, 缺乏显示自己信用的衡量标准。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缺位阻碍信贷资金流向“三农”。政府在继续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 应通过制度安排, 财力扶持, 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 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要探索建立良好信用环境的方法, 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 建立完整的农户资信档案, 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发放贷款证, 使农户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农村金融服务。同时加强信用的宣传、教育力度, 增强农民的信用意识, 规范农村信用秩序。

3.3 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

一是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逐步形成以人民银行为金融监管核心, 各金融机构强化内部稽核为基础, 社会审计部门共同监督为补充的金融风险监管的社会网络系统, 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央行牵头, 协调运作, 共同防范金融风险。二是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尽早实现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监管和行业管理的分设, 积极推动成立行业管理协会, 加强金融机构的自律管理。三是严把市场准入关, 清理 整顿不合格的金融机构,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坚决取缔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非法设立的各类融资机构。四是改进监管手段和方法。要从过去主要靠行政管理监督为主转向依靠科学监管为主, 运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 提高非现场监管的水平和效果;加强对金融监管的分析评价, 适时发布预警信号,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把经营风险扼制在萌芽之前。同时, 严格内控制度,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农村金融队伍素质。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必须标本兼治。

摘要:本论文对目前农村金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在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农村,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焦瑾璞.农村金融向何处去.http://www.zgjrw.com/News/2006213/M ain/729631168201.html.

[2]吴晓灵.完善农完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金融, 2006 (11) .

[3]唐双宁.深化改革善体系形成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中国金融, 2006 (11) .

[4]刘方, 刘霞.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党政干部论坛, 2008 (11) .

[5]张云.系统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中国金融, 2009 (09) .

篇4:农村金融政策与农村资金流向

资金宽裕条件下的政策调整

1996年以来的资金宽裕,使得中国金融体系内部的流动性不断堆积。进入2000年后,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已经十分明显,资金空转,引发了许多争议。虽然中国还没像日本那样,步入了凯恩斯所言的流动性陷阱,但政府、央行以及监管部门多次调控的乏力,凸现了中国正罹患着流动性综合症。就资金供求结构失衡的状况而言,我们不妨把它叫做流动性悖论:在国民经济体系内,金融部门流动性过剩与企业部门流动性不足同时并存;在企业部门内部,大企业流动资金供给充裕与中小企业流动性不足同时并存;在金融部门内部,大银行流动性过剩与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甚至流动性危机同时并存;就农村和城市部门而言,城市流动性过剩与农村流动性严重不足同时并存;就区域而言,东部发达地区流动性过剩与中西部地区流动性不足同时并存。

笔者曾经分析过,流动性过剩与农村流动性危机并存的基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城乡不等价交换带来城乡经济失衡的结果,是片面扶持正规金融体系压抑民间金融的结果。更深层的原因,则与资本雇佣劳动的产业体系在全球的扩张,以及在中国更加走向极端化有关。

但无论怎样,资金过剩和流动性悖论的出现,都为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松金融环境。于是,中国政府的各种意图解决流动性悖论的政策,在不断地出台。

我国历次改革政策有三大特点:一是以正式金融机构为主,极少为非正式金融出台相应政策,即使出台,也是打压的,如《民法通则》对于民间借贷,尤其是高利贷的规定,以及《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的出台。二是以农信社为主,尤其是1996年行社分家之后。三是自上而下安排,由关注动员农村资金,到关注农村资金回流,但最终还是落得“一农难支三农”的结果。

进入21世纪起,诸多政策,都是朝向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方向的。比如,2004~2009年,已经连续6个中央1号文件,强调农村融资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的决心。

2005年4月份中国国务院《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见》明确要求,需要抓紧制定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该文件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抓紧研究制订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2006年的“中央1号文”,则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发展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如社区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组织和资金互助组织。响应这样的政策要求,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允许设立村镇银行、农村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银行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三类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时,批准了原来隶属于中国邮政总局,专司邮政储蓄存款业务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

但是,2007年之后,尽管支持农村发展的措施在不断出台,农村的融资状况却并没有同步改善。所以,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仍然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为主题,但在农村金融的措施上,并没有很大突破。而且,伴随2007年政策鼓励的一些微小金融机构的成立,他们本身的生存,都成为难题。在2009年2月份的中央1号文件中,专门提及:“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农村微小型金融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农村资金短缺依旧

金融系统内部的存差十年来不断累积,以致于如何处理流动性过剩,成为一个世纪难题的时候,农村融资难题,却似乎愈趋严重。由“三农问题”成为共识,再到将其提到“重中之重”的高度,最终推出“新农村建设”的这十年间,政府、央行及金融监管部门,已经针对农村融资难题,出台了一批又一批的政策,推出了一个又一个以“支农”名义成立的金融组织,也给出了前所未有的各项优惠政策,但农村资金短缺却依然照旧。普通农户想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也近乎无路。这体现在:

农户贷款覆盖面小。依据多个调查报告,农户贷款占农户有效需求的覆盖面,基本上不超过一半。若计入全部农户,得到贷款的比率,可能仅仅三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农村金融服务报告》对我国农户贷款的覆盖面所作的调查, 全国2.2亿农户在2005年3季度末全国在农村信用社有小额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余额的农户数为713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2.31%。还有大量的农户,连存款和汇兑等对金融部门而言毫无风险的金融服务,都不能得到。

农村短缺总量巨大。农村金融缺口庞大,也是一个基本事实。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20万亿元,以2006年用于新农村建设的3397亿元,2007年的4317亿元衡量,资金缺口之巨大,可以用杯水车薪形容。必须要金融部门弥补这一巨大缺口。可是,直至2009年1月,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余额仅1.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仅5.69%,如何才能填补这一巨大缺口?

金融和经济,本来是“毛”与“皮”的关系,正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年所言,要“认识到“三农”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是共生、共存关系,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果将“三农”比喻为人的机体,农村金融则是机体中的重要器官,取之于机体又服务于机体,而不是一个体外的支持器械,可以只管用,不管养。”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既然是共生、共存关系,而“三农”又是需要服务和支持的机体,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强调金融支持,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机体本身并不能带来足够的产业利润,以支持金融利润,金融支持要么就是赴汤蹈火,要么就是空喊口号。

实际上,金融机构更愿意空喊口号,而不愿意赴汤蹈火。数据表明,1998年以来,所有的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一直在10%上下,这和11%~12%的农业产值占比基本匹配,却和60%以上的农村人口和50%的农业劳动力比重极不匹配。这一配比显示,贷款资源的配置,基本上是按照效率,而非公平的维度配置的。从金融角度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金融业就是配置资源的,如果农村经济不景气,农业产业没有利润,那么,就没有足够的产业利润去支撑金融投资,只有农村经济有活力了,才有可能容纳更多的金融资本。所以,在中央三令五申,一个个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多元化竞争性市场的旗号下成立的情况下,对农村的贷款规模却相对稳定(如表1所示,1999年以来,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占比,一直在5%~6%之间徘徊,2007~2009年还在减少),而非增加。这也表明,现行制度安排下,市场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力量,基本上用尽了。指望一个多元化竞争性金融体系在农村的建立,去解决农村融资难题,实在是开错了药方。这不仅对农村融资的解决有害,也带来了对农村金融机构有害的水平竞争格局,是一个“双输”机制。

十多年来,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和农村流动性不足,以及农信社流动性危机同时并存的现实,已经清楚表明了,市场金融不能单独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一个庞大的、内生于农村社区的合作性金融体系,以及界定清楚的政策金融体系,必须建立起来,并与市场金融体系相伴随,去适应农村资金的多样化需要。在没有弄清楚农村经济基本性质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将其定位为市场经济,并推出市场金融与其相适应,是政策误判的关键因素。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篇5:农村金融政策

改善农村正规金融的融资现状,是畅通“三农”经济血脉、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不断拓展金融支农、助农、强农和富农渠道的重要措施。笔者在分析当前农村正规金融融资创新现状的同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创新现状

近年来,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全国各省市积极探索农村融资创新,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推进了农村金融产品的系列化、组合化和差异化发展。

(一)信用结构的复合化趋势

伴随着农业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农村中传统的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际交往网络、以个体分散决策为基础的日常投资和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从而天然排斥商业化市场的运作机制逐渐被打破,相应的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分化出多种专业环节、多个微观主体,并通过契约化交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体。与传统农业条件相比,农户和农业企业不再是封闭独立的经济单元,而是产业链条上的专业区段和环节,农村融资的信用结构也在过去单一的信用主体结构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多个主体的信用联合结构,从而大大提升了农户和农业企业的信用条件,扩展了融资的信用空间。

1.农业产业链封闭贷款模式。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广泛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各微观主体有机地连接起来。金融机构通过对农业产业链条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捆绑,将银行信用有效注入产业链中的核心客户及其上下游企业、农户,使得农户的信用得到有效保证和放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农户专项封闭贷款模式。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种养殖信用贷款,解决其购买种子、种畜、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资金需求,同时依托其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中的相关企业和单位,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和回收实行封闭管理,既克服了市场波动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满足了农户贷款需求,并保证了贷款安全。如山东等地成功实践了生猪封闭贷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农业企业贷款+商业信用模式。金融机构向组织生产种子、种畜、饲料等前置环节的企业发放贷款,由这些企业通过赊销等商业信用形式解决农户生产资金,并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中实现信贷资金封闭运行,解决了农业生产资金供给问题。如山东德州临邑金锣集团上下游关联企业的“金融机构+担保公司+饲料企业+种畜场+屠宰加工企业+协会农户”的六方合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信用共同体”模式。信用共同体是由金融机构、融资方(农业企业、农户等)与有关管理机构或组织(专业合作社、农经部门等)依据一致通过的章程或协议共同组成的合作多赢的信用模式。信用共同体在农村地区的运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农户联保+专业合作社担保”模式,即专业合作社以入股合作社的注册资金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借款人与取得社员资格的其它2户(含2户)以上的社员组建贷款联保小组,并各自以贷款额的一定比例缴纳风险保证金,共同作为第二保证人,与第一保证人(合作社)签订保证合同,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发生逾期损失贷款时,参与联保的社员共同以其风险保证金承担保证责任,专业合作社则以第一担保人的资格承担最终保证责任。这一方式在保证银行贷款获得双重保险、农户的信用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相互之间的信用监督也较过去的农户联保更具有约束力。这一模式在浙江省嘉兴市已有较为成功的运用。二是由金融机构、农业经济管理办公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组成信用共同体。金融机构依据《信用共同体章程》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贷款,并对符合条件的组织给予利率优惠。农村经济管理办公室组织建立并管理信用共同体担保基金,审核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申请,以担保基金提供担保。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章程》规定缴纳担保金,向农业经济管理办公室提交贷款申请,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并按时还款,这种实际上建立若干“联保体”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能力。

3.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贷款模式。主要是“公司+公司”贷款模式和“公司+专业合作社”贷款模式。前者是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上的附着物折资入股,按照公司制形成农户公司,后者以土地、技术、资本、物资等入股,按照股份合作制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两种组织形式均以法人主体身份,与农业龙头企业签定收购合同,形成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并以此申请贷款。龙头公司对农户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实行包括统购产品的最低保护价、最低分红承诺、贷款担保等在内的扶持措施,并在技术、原材料供应、劳动力、信息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通过相互持股形成股权关系,实现公司与公司、公司与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将龙头公司和农户公司、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优先安排评审和贷款规模,并对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确定符合生产经营周期的贷款期限及宽限期,从而实现促进龙头企业壮大,农民公司发展、农民长期受益的目的。该模式一方面通过公司制企业强化了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激活了土地生产要素,改进了经营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从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组织形式的改革创造出有效的受贷主体,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较好地兼顾了农户与金融机构的利益。

(二)风险管理的多元化、专业化趋势

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突出以及农村金融交易规则的强约束、农业经济的弱质性和比较利益低下、农村信贷合约执行体系的薄弱等导致的商业化运营金融机构出现的偏离“三农”的使命漂移。因此,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完善农村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增加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投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金融机构通过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引入担保机制和专业保险机制,较好地实现了风险管理的多元化、专业化,有效降低了“三农”贷款的风险。

1.扩大抵押担保范围。一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五荒”地的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林木及森林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法律允许作为债权担保的权益,通过完善“确权-估值-登记-流转”等一整套担保制度,使之成为有效的信用资源,大大提高了农村融资能力。如山东省齐河县依托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成功开展了林权质押贷款,黑龙江佳木斯市开展的“五荒地”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二是结合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附着物抵押贷款。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法律确认、估值、登记,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有偿限期流转制度,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价值,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江苏、福建、安徽等省均开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试点。三是探索权益质押贷款。如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鄞州农村合作银行在2005年就创造性地开展了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股权证贷款。安徽宣州市宣州区信用联社开办的能繁母猪活体保单抵押担保贷款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保财险公司的能繁母猪保单作为抵押物。这些探索对于有效盘活农村资源,破解“三农”融资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建立完善担保机制是分担农村融资风险,提升信用条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在探索建立政府支持、民间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除了由县、乡财政发起的农业担保机构以外,还出现了依托农村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吸收会员资金设立担保基金的方式,为农村经营户提供贷款担保。如安徽宣城市的“行业协会+保证金+银行信贷”模式,通过成立协会联保小组,会员缴存保证金,农信社按照保证金1∶4的比例向联保小组会员发放贷款的方式实现了以前难以解决的融资问题。不论是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还是民间自发设立的担保基金,都为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途径,很好地发挥了连接“银、农”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引入保险机制。一是依托农业保险,降低“三农”贷款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近年来,四川、湖南、重庆、海南、吉林、浙江等省份均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涉及生猪、奶牛、柑橘等种养殖业,银行通过与农业保险的联动,有效地提高了借款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降低了贷款风险。二是依托农业信贷保证保险,降低“三农”贷款的信用风险。如上海等地农村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利用保险公司的专业风险管理能力,推出小额信贷信用保证保险,实现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与小额信贷借款之间的衔接,进一步改善了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融资服务。

(三)利率定价和贷款偿还方式的灵活化趋势

1.利率定价上更加注重风险补偿与信用激励。经过多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努力,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授权内,逐步建立完善了能够综合考虑借款人信用等级、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资金及管理成本、风险水平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的利率定价机制,并灵活运用贷款下浮优惠利率、基准优惠利率、上浮利率等方式,激励借款农户或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建设,吸收政府或民间组织对贷款的风险补偿。如对信用共同体农户和经济组织,根据其还本付息情况,灵活调整其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激励借款户按时归还贷款本息。对有担保基金进行担保的贷款,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等。

2.贷款偿还方式更加丰富。过去农村领域基本上采用的是一次性还本付息或按年结息、利随本清的方式,而现在则根据农业生产周期的不同特点,灵活确定贷款

周期及其还款方式,更多地采用按季付息、分期还款的方式,对少数企业在授信范围内还可以随借随还。还款方式的增加较好地适应了农村融资需求,也增强了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控制能力。

政策建议

当前,受法律、市场、制度变迁等因素制约,农村融资创新的影响力和引导性不强,农村融资领域中的歧视性待遇和严格的行政管制尚未彻底根除,农村融资创新还面临着社会适应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融资强度不足等诸多问题,需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予以推动。

(一)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合理界定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权能,在强化土地利用规划控制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有偿流转,以实现集体土地财产权利。允许从集体土地所有权上直接派生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可比照国有土地使用权,通过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方式取得;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人,在土地使用年期内,可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对批准拨用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定出相应的流转管理办法。应加强土地登记工作,依法确定集体土地的权属范围,明晰土地产权主体,保障交易的安全性。促进集体土地产权的合理流转,规范流转的具体条件、形式、程序和收益分配等。从而充分实现农村土地作为财产的潜在价值,增加农村融资的信用资源。

(二)完善农村社会中介体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完善农村动产、不动产以及各种权利的“确权-估值-登记-流转”等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农村各类财产高效实现价值的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农村信用中介服务业,促进金融机构与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建立互信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三)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的机制建设

篇6:农村金融政策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土地流转的加快,农村、农业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如雨后春笋,然而由于农村金融保障体系薄弱,新型农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强政策性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对于推动农村发展、深化农业经济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必要性的分析,结合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为配合国家农业和农村扶持政策而专门为农业提供中长期优惠低利贷款的特殊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机制本身有其作用边界限制,而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以下市场失灵的情况: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因此市场机制虽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即使发挥其决定性作用,却也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所有问题。

金融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也存在“金融市场失灵”,特别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资本将向回报高的产业或企业流动,而农村企业或者产业由于规模小,资本回报周期长,往往得不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此这在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创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校正。

另外,政策性金融连接着正规金融(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从而对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活跃农村经济、充分发挥金融支农的先导作用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政策性金融不仅关系着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是否有效与合理也承担着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作用。

(二)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2012)认为,中国当前不缺商业银行,缺的是配合中国经济崛起,体现国家政策意图的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在农业的发展。现存的农业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已经走向末路,发展大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通过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适当集中有限的资金来重点支持需加快建设的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以弥补市场化金融机构配置资金的不足,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互动联动的农村发展资金保障制度。

二、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其发展现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规模小,业务萎缩。近年来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总体上讲规模比较小,政策性金融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服务面比较窄,支持效果不佳。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我的家乡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农田水利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急需资金支持。但是由于这些项目基本没有收益,因此商业性金融机构没有投资贷款意向。与此同时,在部分地区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政策性贷款业务逐年萎缩的同时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逐年上升。特别是与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贷款执行相同基准利率部分的小额信用贷款逐年增加。

(二)农村金融机构开办政策性业务困难大

农村现存的金融机构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目前来看,农业发展银行由于长期从事政策性封闭管理,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等从总体上看,目前尚不及其他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职能错位,不能有效履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农村信用社一直陷入经营亏损状态,因此承担政策性金融职能只能陷入困难境地。

(三)农村政策性金融资金与财政资金功能分割

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支农资金通过多个途径、多个部门分散划拨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更不能动员金融资源配套使用整体作用削弱,其次是财政直补资金未能与农村信用社开办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相结合,支农作用分散,结果往往农民得到的实惠比中央政策小得多。在河南的某县,中央政策性补助每人100元,经过层层下放到达每人手里只剩下一包方便面。

(四)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协调

由于政策性银行的制度性先天缺陷,诸多农村项目不得不借助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因此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承担了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从而不利于商业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性金融业务具有很大的风险

由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是农村、农业、农民。因此 首先其面临的风险是自然风险,由于农业是弱智产业,极易受气候环境、雨水旱涝等灾难性天气的影响,因此一旦遭遇灾害,该笔金融支持就成为坏账。其次是政策性风险,由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受国家政策支配,因此具有较大的政策性风险。最后由于农民对于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理解不全面,极易忽视该笔贷款的偿还问题。因此也具有很大的道德风险。

三、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

农村政策性金融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市场,是商业性金触和财政性融资的有力补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建立农村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央行、财政、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制定的《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 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规定,“对储蓄存款实行全额收购政策,对其他个人债权10万元一下的全额收购、10万元以上的9折收购”。但是这极易引起农村喜用设等中小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长期来看,必须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构建我国银行体系安全网。这既能为受风险影响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退市途径,又能保障农民存款和贷款的正当利益。

(二)简化政策性资金下拨层级和流程

目前需要建立垂直型的管理关系,将政策性金融机构与资金下拨 机构直接打通,确保补助资金能够及时、如数下发到农民手中或者农村开发项目之中,杜绝之前层层下拨导致自己下拨受阻、数额不足、下拨不及时等问题,从而确保政策性金融机构能够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其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农业产业化、大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

(三)将农发行办成粮棉储备银行,将农信社办成准政策性银行 总结农发行成立10年来的经验教训,适应目前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可以将农发行定位为主要为粮棉油料储备提供政策性资金的真正农业政策性银行,只保留粮棉油储备贷款和财政部、扶贫办等有关支农资金拨付业务"粮棉商业性贷款划由农村信用社和其他商业银行办理。同时,将农村信用社建成由农民和个体工商户入股的、产权关系明晰、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全方位为“三农”服务的、完全商业化的准政策性社区型地方性金融企业。

(四)制定农村政策性金融法规,完善监管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凡是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高效的地区,其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十分健全。所以,为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保障资产的安全,确保政策性金融机构能够发挥其作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制定法规,加强监管。一是制定国家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法,全面协调和配置全国范围内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从外部规制政策性金融机构。二是各类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内部规章制度,这是国家制定的法规制度的补充,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日常运转的保障。要加强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监管,就必须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学习参观心得体会下一篇:适合冬至发的句子 适合冬至发朋友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