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gmp车间及食品实验设计要求

2024-05-26

食品gmp车间及食品实验设计要求(共3篇)

篇1:食品gmp车间及食品实验设计要求

GMP车间卫生管理文件

更衣室清洁规程

二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三 内包装间清洁规程

四 物料进入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五

洁净区更衣室管理规程

六 洁净区容器及工具存放间清洁程序

十万级洁净区容器、器具清洁消毒规程 八

十万级洁净区的清洁工作

十万级洁净区的设备、部件和容器清洗操作指南 十

十万级洁净区的个人卫生规程 十一

工艺卫生管理规程十二 清场管理规程

更衣室清洁规程 清洁范围包括:墙面、地面、天棚、门窗、照明设施及把手、水池、更衣柜、更鞋柜等。2 清洁频率:

2.1 每个工作日上班后,下班前各清洁 1 次。2.2 每周末工作结束后,进行全面清洁。清洁工具:水桶、拖布、清洁布、毛刷、橡皮手套等。4 清洁剂:洗衣粉、洗涤剂。5 使用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 5.1 75%乙醇溶液;

5.2 0.1%新洁尔灭溶液; 6 清洁方法:

6.1 墙面、门窗、更衣柜等外表用洗涤剂擦拭1 遍后,再用饮用水清洗干净。6.2 每周末将更衣柜移动后擦拭不暴露部位,然后归位。6.3 水池:用洗涤剂刷洗干净后,再用饮用水冲洗干净。6.4 更衣柜内部由使用人员每周六整理清洁 1次。

6.5 地面:用拖布擦拭干净。必要时用清洁剂擦掉污垢后再用拖布擦拭干净。7 消毒方法:每周末各部位清洁后,用消毒剂再擦拭 1 遍。清洁效果评价:目测确认,各表面应光洁,无可见异物或污垢。用手擦拭任意部位,应无可见灰尘污迹。清洁工具的清洁及存放:使用过的清洁工具,清洗干净后,放置清洁工具间指定位置备用。备注:每月作一次彻底大扫除,须清洁房间每个部位,并全部消毒。

二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1 清洁频率及范围: 1.1 每天操作前和生产结束后各清洁 1 次。1.1.1清除并清洗废物贮器。

1.1.2擦拭操作台面、地面及设备外壁。1.1.3擦拭室内桌、椅、柜等外壁。

1.1.4擦去走廊、门窗、卫生间、水池及其它设施上污迹。1.2 每周六工作结束后进行 1 次全面清洁。1.2.1擦洗门窗、水池及其它设施。

1.2.2刷洗废物贮器、地漏、排水道等处。

1.3 每月工作结束后进行大清洁,对墙面、顶棚、照明、消防设施及其它附属装置除尘。全面清洗工作场所。清洁工具:拖布、水桶、笤帚、抹布、吸尘器、毛刷、废物贮器。3 清洁剂:洗衣粉、洗涤剂、药皂。4 消毒剂:0.1%新洁尔灭。5 清洁方法:

5.1 操作前用饮用水擦拭设备各部位,工作结束后,先用清洁剂擦去各部位表面污迹,再用饮用水擦洗干净。

5.2 设备:按一般生产区设备清洁规程清洁。

5.3 容器:按一般生产区容器、器具清洁规程清洁。

5.4 每周做完清洁后,用 0.1%新洁尔灭对室内进行喷洒消毒,卫生间每天用消毒剂喷洒消毒 1次。6 一般原则:.1 每个岗位必须有自己的清洁工具,不得跨区使用。6.2 生产岗位洗手池不得清洗私人物品。6.3 清洁工必须遵守各项卫生规程。7 清洁效果评价:

7.1 目检确认,玻璃应光亮明净,无擦拭后水迹及残余痕迹,地面应无污垢、无积水、无废弃物。

7.2 用手擦拭任意部位,应无污迹和脱落物。8 清洁工具的存放:

8.1 清洁工具用完后,按清洁工具清洁规程处理备用。8.2 水桶用后洗涮干净,倒置存放。

8.3 各岗位的清洁工具分别存放于清洁工具存放间,并有标示,卫生间的清洁工具存放于本卫生间指定位置。9 物料:

9.1 按操作规程从物流通道进出。

9.2 仓库存放物料的外包装应保持清洁整齐完好,存放在指定区域。

9.3 车间不允许堆积多余物料,车间领料员按“配制指令”、“包装指令”领取物料,并摆放整齐。

9.4 凡进入操作间的物料在指定区域脱去外包装,然后进入操作室。

9.5 不能脱去外包装的特殊物料,操作者应用清洁抹布将灰尘擦净,然后进入操作室,避免把灰尘带入车间。

9.6 物料、包装成品、废弃物退出一般生产区,均应从物流通道搬运。

三 内包装间清洁规程 1 清洁频率:

1.1 使用的设备、容器、工具:生产操作前、后各清洁 1次。1.2 台面、地面、门窗、水池:每工作日早、晚清洁 1 次。1.3 天棚、照明设施、墙面及其他附属设施:每月清洁 1次。

1.4 清洁工具:清洁盆、水桶、清洁布、毛刷、橡胶手套、笤帚、拖布、废物 贮器。清洁剂:洗涤剂。消毒剂:0.1%新洁尔灭、75%乙醇溶液。5 清洁方法:

5.1 所用的设备、容器、用具按相应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5.2 墙面、门窗、台面、水池的清洁。

5.2.1 用湿清洁布擦拭,去除表面灰尘、污迹。5.2.2 特殊污垢堆积处用清洁剂擦拭。5.2.3 用清洁布擦拭去掉残留的清洁剂。

5.3 玻璃:用湿清洁布擦拭 1 遍,用干清洁布擦拭至光洁、明亮。

5.4 地面:将废弃物收集入废物贮器,用湿拖布拖拭干净,特殊污垢堆积处用清洁剂刷洗,然后用湿拖布拖去残留的清洁剂。消毒方法:每周在清洁完毕后,对室内各表面消毒 1次。6.1 以 75%乙醇溶液擦拭设备外壁、容器、工具等处消毒。6.2 以 0.1%新洁尔灭对地面、墙角等处消毒。清洁效果评价:各表面整洁干净,无油渍、污物。清洁工具使用后按清洁工具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并在清洁工具间指定地点存放。

四 物料进入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车间领料员所执领料凭证,必须经车间主管人员签字。2 检查仓库所发物料包装必须完好,有检验报告单和合格证。领料人与保管员必须核对实物,将原辅料送至车间指定位置码放,由收料人点收,发料、领料人均应在领料单上签字。4 车间对不合格的物料不得领用。对外包装未彻底清洁的物料不得进入洁净生产区,去掉物料的最外层包装,清洁后再进入洁净区。物料进入十万级洁净区的洁净程序

6.1 操作人员在指定区域将物料的外包装脱去,清除物料包装外部的灰尘、污垢,用湿洁净布擦拭外包装。

6.2 用75%乙醇溶液擦拭物料外壁后放传递窗内,开紫外灯照射 30分钟。6.3 操作者打开传递窗取出物料,放在工作室内指定地点。7 物料退出洁净区:

剩余物料退出洁净区时,应扎紧所装物料袋口、包装外壳上贴好品名、数量、批号、退库日期。

十万级的剩余物料及包装物退出时,需对传递窗进行消毒。

洁净区更衣室管理规程 1 进入洁净区各工作室必须更衣。洁净区更衣室男女分开,均设有更鞋室、一更室、二更室。2.1 一更室、二更室均设有更衣柜,应严格按以下规定使用: 2.1.1一更室衣柜存放自己的外衣和员工自带的小包; 2.1.2二更室柜存放洁净工作服。

2.2 更鞋柜、更衣柜均按工号编号,员工根据自己的工号对号使用,不得乱用。3 保持更鞋室、更衣室的清洁卫生: 3.1 不准存放非本室所需的物品;

3.2 不准将私人物品带进二更室,特别是严禁食品进入;

3.3 更鞋室、更衣室每天都要清扫地面,每周要彻底清洁一次,擦洗门窗,做到室内无蜘蛛、无蚂蚁、无老鼠;

3.4 更衣室的清洁按《更衣室清洁程序》进行。

3.5 洗手池是供员工上班洗手、手消毒专用,不准在洗手池洗涤其他物品。且要每天清洗一次洗手池。员工要爱护好更鞋柜和更衣柜,如有损坏要及时通知维修。

六 洁净区容器及工具存放间清洁程序 清洗实施的条件及频次:每次存放工具后,做好岗位清洁卫生,每周对墙壁、天花板、门窗清洁一次。进行清洗的地点:就地清洁。3 清洗工具:抹布、水桶、刷子。清洗剂及其配制:洗洁精按 1:10加水稀释后备用。5 清洗的范围:墙壁、天花板、门、地面。清洗方法及清洗用水:用刷子蘸洗洁精洗净后,用饮用水冲洗干净。7 清洗工具的清洗:用洗洁精洗净后,用饮用水冲洗干净。8 清洗工具存放于容器及工具贮存间。9 清洗效果评价:墙面、门等无污迹。备注:每月进行一次彻底大清扫,清扫房间每个部位并消毒。

十万级洁净区容器、器具清洁消毒规程 1 玻璃容器(包括广口瓶、量筒、滴管等),用饮用水洗刷干净,倒置控干后,放入洗液(重铬酸钾-浓硫酸配制)浸泡。浸泡时注意容器内壁的洗液要涂布均匀。用饮用水将容器反复冲洗至中性为止,倒置控干,用硫酸纸将容器口捆扎密封,待用。不锈钢盘、物料桶等容器,使用后立即用纯化和清洁剂清洗干净,然后用饮用水冲洗 3~4 遍,控干,备用。使用前用 75%乙醇溶液将里、外进行消毒。自然晾干后使用。工器具的清洁消毒:工器具使用完后用饮用水冲洗干净,放指定位置,用前再用 75%乙醇溶液进行消毒。所有容器、器具清洁后必须贴挂标示卡,标明日期、时间、“已清洗”等,指定位置存放。十万级洁净区使用的容器具根据各工序的生产要求进行紫外线灭菌。

十万级洁净区的清洁工作 1 一般原则:有关房间在入口处必须有十万级洁净区的标记,以及进入该区的衣服穿着指南。每个卫生区必须有其自己的专用清洁设备,不准跨区使用。2 清洁工具:

2.1 地面刮水板、拖把; 2.2 可多次使用的抹布; 2.3 窗玻璃刮水器; 2.4 喷洗瓶; 2.6 万向擦; 清洁工具储存:清洁工具必须专门储存在通风房间,房间必须有明显的标记,并位于靠近使用此设备的区域。4 清洁工具管理:

桶在使用后必须刷拭,喷上消毒剂,然后倒置存放,可反复使用的材料(拖把、抹布)在每次使用后要在洗涤机内洗涤,然后储存在清洁的塑料袋中。5 消毒剂:

5.1 乙醇 70%;

5.2 0.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使用。

十万级洁净区的设备、部件和容器清洗操作指南 1 一般原则:

——设立专用设备清洗间和洗净设备贮存间; ——洁净级别同生产区;

——配备专用的清洗设备和贮存装置; ——操作人员必须遵循卫生操作规程; ——地面排水流畅,无积水处。2 装备:

——饮用水供应;

——安装大口径的落水管道和不锈钢水流地漏; ——贮存间应有货架;

——室内四周墙壁应有防水性能。洗涤方式:采用水槽方式。但因为容积小,操作不便,一些体积较大的容器或较重的设备及部件,只能使用冲洗方式,不能采用浸泡方式,要防止残留物交叉污染。清洗程序:

4.1 将被洗涤的设备等物,分别放在洗涤处,进行冲洗至净。

4.2 如少数设备等物沾有油滴,应先用含有洗洁精的溶液,用干净的抹布擦洗油渍至净,再冲洗至净。

4.3 用饮用水通过软管将以上冲洗至净的设备等物淋洗一遍。4.4 用干燥清洁的抹布,擦干被饮用水淋过的设备等物。4.5 将擦干的设备等物送至贮存间的货架上贮放。4.6 进行室内清洁工作。标示:在设备贮存间内,对已洗净并干燥的设备等物上贴上“已清洁标签”。清洗人员应签名和填上日期。

十十万级洁净区的个人卫生规程 手的卫生:保持手的卫生。不应有可见创口,要用橡皮胶完全覆盖住小创口或感染处。勤剪指甲并保持清洁。不要染指甲和使用其它能散发粒子的化妆品。下述情况必须彻底洗手和消毒: ——进入本区之前; ——开始操作以前; ——上厕所后;

——工作时手被弄脏后。

直接接触保健品、包装材料时应戴手套。一次性使用的手套仅允许短期使用。否则应使用长用性的手套。长时间使用性手套,必须: ——在每次使用后用热水清洗;

——在每完成一次清洁工作后,手套里外要消毒; ——挂起来晾干;

——如有损坏,立即丢弃。2 其它卫生规则:

本区内不准戴手表和装饰品。

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放在洁净区内。

除茶水室可饮茶外,洁净区内不能饮饮料、吃东西、吸烟等。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应在相应入口处换鞋。上厕时除了穿上罩衣、换鞋外,进入厕所时应套上一次性鞋套或换上厕所专用鞋。出来时脱去一次性鞋套或厕所专用鞋。

十一

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1 内容与要求

1.1 保健品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原辅料预处理)必须保证清洁卫生。班前班后,均需彻底清扫,做到玻璃透亮,墙壁、门窗、工作台无尘埃,地面无杂物,设备见本色。

1.2 生产场所不准吸烟,吃东西,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生产现场,不得利用生产设施洗涤、烘烤其它物品。

1.3 进入生产现场,必须穿戴有相应卫生要求的工作衣、帽、鞋、口罩,不准穿戴工作衣、帽、鞋离开生产现场。

1.4 直接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必须洗手、消毒或戴手套。

1.5 职工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凡患肠道传染病、传染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包括脓肿、疮疔、湿疹、手癣等)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1.6 各工序调换品种时,必须严格执行产品清场管理规程,保证容器、机械设备、包装物料、场地清洁。

1.7 包装使用的包装材料,必须清洁干净,不得有灰尘、霉烂、虫蛀鼠咬等。1.8 原辅料进入车间,均应集中设物料暂存间,按品种规格堆放整齐,封闭保存,并有领、发、核对手续,桶袋均要清洁,专人负责管理。

1.9 处理后原辅料,不论转移到任何岗位都必须用干净的器具包装,严防污染。1.10 净区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做到:操作人员只穿戴本区域使用的工作服和其它劳动保护用品,并不得穿离洁净区。设备、容器、工具、管道等应经常保持内外清洁。外包装材料应彻底清洁后才能进入洁净区。2 检查

2.1 生产部工艺员随时检查洁净区的工艺卫生,清洁程序。品管人员定期检查生产区的清洁、消毒情况。检查后记录并签字。

2.2 生产部有关人员定期对各车间的工艺卫生进行抽查,并对其进行考核。工艺卫生管理规程 原辅料、待检产品、成品的卫生

1.1 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外包装要求完好,无受潮、混杂变质、发霉、虫蛀等现象,符合质量标准。

1.2 原辅料、待检产品、成品贮存在规定区域,按品种、规格放在垫仓板上摆放整齐,有状态标记。

1.3 工作结束后,应将剩余包装材料整理退回仓库,工作区域不允许存放多余的物料。生产过程的卫生:

2.1 生产工序根据品种及生产要求建立相应的清洁规程,使其清洁卫生符合工艺卫生要求;

2.2 不得存放与保健品生产无关的物料或杂物;

2.3 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应清洁,符合保健品生产工艺的卫生要求; 2.4 更换品种、更换批号时要严格执行《清场管理规程》,保证包装物清、场地清。

3、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

洁净区除达到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的全部要求外还必须达到以下方面的要求: 1 地面清洁、门窗玻璃、墙面、顶棚洁净。设备、管道、管线排列整齐并包扎光洁,无跑、冒、滴、漏现象,定期清洁,维修并记录。2 设备、容器、工具要按规定要求放置。生产场所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和私人杂物,不得化妆,不得配戴手饰,并注意个人卫生。设备、容器、工具、管道保持清洁。外包装材料未彻底清洁前不得进入本区域。区内控制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 35~65%。7 车间每月检测一次,化验室每月检查一次。8 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

8.1 各车间洁净室的洁净度应设置为相应要求级别。

8.2 为了保证洁净区的洁净度,生产过程中必须开净化空调。

8.3 洁净区操作人员,随时检查温湿度,如未达到要求,应及时与空调机组操作人员联系,使洁净区温度控制在 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 45~65%。8.4 对洁净区的尘埃粒子按《洁净区尘埃粒子监测制度》进行检测。8.5 洁净区要定期进行消毒。

8.5.1各工序生产前要进行消毒,按各工序《消毒规程》进行操作。

8.5.2 洁净区每两周进行一次整体消毒,消毒部位包括墙壁、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工作台及用具,消毒剂为 75%乙醇、3%双氧水溶液等轮换使用。

8.5.3对洁净区的菌落数按《生产洁净室(区)沉降菌测试操作规程》进行检测。9 原、辅材料及用具的卫生:

9.1 进入洁净区的原、辅材料、内包装材料以及用具均要在脱包间脱去外包装后进入洁净区的储存室。

9.2 进入洁净区内使用的物料应控制在最低限度。洁净区内不得存放多余的及与生产无关的物料。生产过程中的卫生:

10.1 每班的生产工作开始前,必须在净化空调系统开机运行 15 分钟后检查温、湿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生产;

10.2 对进入洁净区的非生产人员要严格控制和管理,按《非生产人员出入生产车间管理规程》执行。

10.3 洁净区内工作人员,操作要稳、轻,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交谈,以免造成空气过多污染;

10.4 一个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按《清场管理规程》进行清场,清场合格后要挂上状态标志牌。11 设备设施的卫生:

11.1 生产前,洁净区使用的设备、容器、用具等直接接触产品的部位均要按各《消毒规程》消毒后方可使用;

11.2 洁净区的清洁卫生工具必须采用不掉纤维的材料,使用后按《洁净区卫生工具清洁、消毒程序》进行清洁、消毒;

11.3所有传递柜是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隔离设施,两边的门不得同时打开,不使用时要切断电源。严禁携带以下物品进入洁净区:未按《物净岗位操作法》进行净化的物料、容器、工具等,食品、香烟、化妆品、手帕、手纸、钱包、打火机等。

十二 清场管理规程 1 管理职能: 为防止混料事故,各生产工序在生产结束后或在更换品种及规格前应彻底清理生产场所。未取得“清场合格证”之前,不得进行下一个批号产品的生产。2 管理内容与要求:

2.1 凡直接接触产品的机械设备及管道、工具、容器每天或每批清洗。2.2 非专业设备、管道、容器、工具应按规定拆洗、清洗或灭菌。2.3 对剩余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和零散产品清场。

2.4 清洗使用过的工具、容器、机身、机器零件;对非专用的设备、管道、容器应按规定拆洗或清洗,保证容器、设备等清洁。2.5 清除一切与将要生产的产品无关的材料和物品。

2.6 每批保健品的每一生产工序完成后,生产操作人员必须清场,清场完毕后,应填写清场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岗位名称、清场前产品名称、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情况、清场人、复核人。

2.7 清场结束后,由品管人员复查,合格后发给“清场合格证”。“清场合格证”副本作为下一个品种及规格产品的生产凭证,附入生产记录,未领得“清场合格证”,不得进行另一个品种及规格保健品的生产。清场管理规程 清场的频次(以下情况必须清场): 1.1 每个生产阶段结束后; 1.2 中途停产一个工作日;

1.3 每个批号的产品生产完成后。2 清场的内容及要求:

2.1 工作间内无前次产品遗留物,设备无油垢;

2.2 地面、门窗、室内照明灯、风管、墙面、开关箱外壳无积灰; 2.3 使用过的工具、容器、衡器无异物,无前次产品的遗留物;

2.4 包装工序调换品种、规格或批号前,多余的标签、说明书及包装材料应全部按规定处理;

2.5 室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各工序的生产尾料、废弃物应按规定处理好,填写、整理好生产记录;

2.6 各工序调换品种时,须彻底清洗设备、工具、墙壁门窗及地面等。3 清场的方法及程序:

3.1 设备的清洗:清洗前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按各设备清洗程序操作。3.1.1凡能用水冲洗的设备,可先用饮用水浸泡润湿后(水中加有清洁剂),抹洗一次,再用规定的用水冲洗至无污水。

3.1.2 不能直接用水冲洗的设备,先扫除设备表面的积尘,凡是直接接触保健品的部位可用饮用水浸湿抹布擦抹直至干净;能拆下的零部件应拆下按 3.1.1 方法洗涤,其它部位用一次性抹布擦抹干净;

3.1.3凡能在清洗间清洗的零部件和能移动的小型设备尽可能在清洁间清洗。3.2 工具、容器的清洗一律在清洁间进行,用规定的水清洗干净。3.3 门窗、灯具、风管、地面、墙壁等的清洗。

3.3.1 门窗、墙壁、灯具、风管等先用干抹布擦掉其表面灰尘,再用饮用水浸湿抹布擦抹直到干净;擦抹灯具时应先关闭电源;

3.3.2凡是设有地漏的工作室,地面用饮用水冲洗干净,无地漏的工作室用拖把抹干净。清场结束后,清场者及时填写《清场工作记录》并通知班组长复查、品管人员进行清场检查,合格后由品管部签发《清场合格证》,并将《清场合格证》插在工作室的状态标示牌内。如检查不合格,不得签发《清场合格证》,要重新清场直到合格。《清场工作记录》、《清场合格证》均一式二份,正本存本批批生产记录,副本存下批批生产记录。检查方法:根据该规程第 2 条和各工序清场工作记录的内容采取一看二摸的检查方法:

6.1 一看:查看工作间及设备内外有无上批产品遗留物、油垢;查看工具、容器、衡器有无异物及上批产品遗留物;看看门窗、墙壁、排风管道表面、开关箱外壳有无积灰、粉尘;查看工作间地面有无积灰、积水;检查尾料、废弃物是否清除;检查生产记录是否整理好;包装工序还要检查包装袋、纸箱、标签、说明书、合格证、零散中、小包是否按规定处理并作好记录;

6.2 二摸:凡直接与保健品接触的设备部件,盛装容器、计量器具等,戴白色手套触摸与保健品直接接触的部位,应无油污、灰尘。凡清场合格的工作室,必须贴上清场合格证。在下次生产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直接接触保健品的部位、工具、容器等进行消毒,并填好各工序生产前消毒记录,经生产部班组长和品管人员检查合格后再进行生产。8 凡清场合格的工作室,门应关闭,人员不得随意进入。9 验收标准:

9.1 地面无积灰、结垢,门窗、灯具、风管、墙面、开关箱等无积灰,室内不得有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9.2 每批生产中使用的工具、容器应清洁无异物,无前次产品的遗留物,更换品种应拆洗模具。

9.3 设备内外无前次生产遗留的保健品物料,无油垢。9.4 非专用设备、管道、容器、工具应按清洗规程拆洗。

9.5 直接接触保健品的机器、设备、工具、容器应每天或每批清洗,同一设备连续加工同品种、规格时,也应每批清洗一次。

9.6 包装岗位调换品种、规格时,多余的标签及包装材料应全部按规定处理。9.7 清场完毕后即填写清场记录,其内容包括工序、清场前品名、规格、批号、清场项目、检查情况、清场人员、复核人等。

9.8 清场完毕后由生产现场品管人员复核,合格发给“清场合格证”,并作为下批的生产许可凭证附入批生产记录。没有“清场合格证”不得进行下一批产品生产。

篇2:食品gmp车间及食品实验设计要求

目前, 对牡蛎制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冷藏牡蛎, 二是调味干制品[5], 三是清蒸罐头, 四是深加工[4,6]。冷藏牡蛎能够保留牡蛎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而且保藏时间很长, 但是由于冻干设备成本较高, 不利于小规模厂家的生产。而其他方法如罐头和干制等, 对牡蛎的自身风味影响较大, 而且干制牡蛎不能直接食用, 需要浸泡较长时间后烹调才可食用, 这就大大影响了食用的方便性。同时据报道, 由于传统的牡蛎销售形式比较粗放, 以无包装、无品牌的散货为主, 受利益驱使, 不法中间商贩采用淡水发胀蛎肉的方法使蛎肉增重, 致使部分市场销售牡蛎产品受致病菌污染, 致使消费受到影响。

因此, 牡蛎食品生产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牡蛎食用方便性问题, 另一个是牡蛎的保藏期问题。本课题对即食牡蛎产品进行生产车间设计, 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牡蛎产品食用方便问题和保障产品的食用安全。

1 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的提高, 老百姓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追求食品的色、香、味等外观, 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目前, 优质蛋白质原料缺乏是世界范围内人类面临的问题。即食食品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 消费者对即食食品从最初的漠不关心已转向功能、营养和保健的需求, 这也将成为今后即食食品的发展趋势。牡蛎资源丰富, 蛋白质含量高达50%, 并且氨基酸组成完善, 是蛋白质食品开发利用的良好原料。牡蛎即食食品的研制既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改善膳食中蛋白质不足, 还为牡蛎的开发和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我国是世界上牡蛎养殖大国, 占世界牡蛎养殖总产量的70%, 牡蛎海水养殖面积超过百万公顷。近年来湛江海域的养殖规模及产量有继续提升的趋势, 并成为广东省最重要的贝类产品养殖和加工基地之一。目前, 湛江牡蛎养殖面积有6.94万亩, 产量15万吨[7,8], 并呈逐年增长[9]趋势, 为牡蛎产品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 设计总论

2.1 项目名称

本设计项目为:年产5000吨即食牡蛎食品车间设计。

2.2 厂址选择及气候条件

本生产车间拟选址在湛江市麻章经济开发区。湛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地处粤西, 脊陆面海, 有天然深水良港湛江港为依托。麻章区地理位置优越, 是湛江承东启西的枢纽, 是通往海南和大西南的主要交通咽喉。区内有汽车客运站和大型物流中心, 是粤西地区南北物质交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麻章周边有许多大型的牡蛎养殖基地, 原料来源充足, 可节省运输费用。工业园区电力供应到位, 水质符合食品工厂生产用水。因此, 厂址选择在东经110°13′、北纬21°15′的湛江麻章经济开发区。

2.3 设计原则

参考《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和《GMP与现代食品工厂设计》等技术要求, 以满足经济、合理、安全、卫生的设计原则进行车间总平面布置。生产原料、过程、品质管理和生产人员方面按《水产食品加工企业良好操作规范》、《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水产食品检验》、《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水产企业HACCP管理体系认证指南》、《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和《食品安全法》[10,11,12,13,14,15]等卫生要求完成。

3 生产工艺

3.1 工艺流程图

详见牡蛎即食食品工艺流程图[16] (图1) 。

3.2 工艺流程说明

(1) 原料验收

原料严格执行GB2733-2005《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17], 牡蛎为新鲜活体, 无污染, 肉体呈乳白或灰白色, 有弹性。原料来源要明确, 供应商的相关证件要齐全, 进厂前由车间质检部门进行验收。

(2) 去壳、清洗

选取新鲜无破肚、杂质少的肥满牡蛎。用细流清水充分淘洗, 冲洗去泥沙和杂质等, 并小心地剥去滤膜, 漂洗干净后沥水5min。

(3) 脱腥

称取等同于原料牡蛎肉5%质量的生姜, 磨成碎末, 与经过预处理的牡蛎肉混合均匀, 放置15min进行去腥处理, 可每隔5min搅拌1次。

(4) 热烫与冷却

直接将经过去腥处理后的牡蛎肉放入100℃热水 (热水与原料比为5∶1) 中热烫1min, 迅速用勺捞起, 用刀将牡蛎肚的其中一面开肚, 开肚要对称, 两瓣厚薄均匀。

(5) 调味

将称量好的牡蛎肉置于调味液中浸泡30min, 调味液和原料比为3∶1。调味料配方为:糖5%、盐1%、味精0.6%、酱油2%、黄酒2%, 复合磷酸盐 (三聚磷酸钠) 0.3%和胡椒粉适量 (以上比例均以原料为基数) 。称取相对比例的调味料后混合溶解, 放入处理好的牡蛎肉浸泡30min, 为了提高浸泡效率可以每隔10min搅拌1次。

(6) 干制

从调味液中捞出浸泡好的牡蛎肉, 沥水10min, 尽量沥去水分, 然后置于恒温干燥箱中恒温70℃烘干2h, 然后恒温80℃烘干1h。

(7) 涂油

在烘干到适当程度的牡蛎肉涂上花生油和辣椒油, 然后均匀撒上适量孜然粉, 最后进行称量装袋。

(8) 封口和灭菌

调味好的牡蛎装入3层复合包装袋中进行真空封口, 真空度为<-0.1MPa, 并进行超高压灭菌, 由装袋到封口间隔不应超过30min。

4 物料平衡计算

4.1 产品产量的确定

牡蛎一年四季供应充足, 可实现牡蛎蛋白饮料的全年生产。旺季为9月到次年4月, 进行三班生产, 5、7、8月一班生产, 每班时间为8小时;6月为设备检修时间;每月生产日为25天, 全年生产日为275天。根据班产量的计算公式:

(K:设备不均匀系数, 取0.75) , 计算结果为:年产量5000t、月产量416.67t、日产量18.18t、班产量9.88t、单位小时产量1.235t。

4.2 牡蛎即食食品物料衡算计算

以牡蛎即食食品产量设计为基础, 按照班产量为单位进行物料衡算的计算[69]。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自然损耗来确定年消耗原产料, 计算过程见图2。已知班产量M9为9.88t, 结果见表1。

每班物料统计为:原材料牡蛎—15.76t, 脱星调料-0.6t, 调料-1.96t。

5 设备选型

根据产品方案和设计规模, 全年平均计算每小时即食牡蛎即食食品产量为1.235t。据此可对其生产工艺所需设备进行选型[18,19,20,21], 详见表2。

6 牡蛎即食食品质量关键点 (CCP) 的控制

质量是一个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HACCP原则及牡蛎即食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确定牡蛎即食食品工艺流程的关键控制点[23,24,25], 见HACCP计划表 (表3) 。

7 总结

本课题通过对年产5000吨牡蛎即食食品车间的设计与工艺论证, 确定了最实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本项目是基于实际车间的平面设计和在具体的实习中以及在查阅了有关中、外文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的, 具有推广价值;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 能够直接应用在生产实践中, 故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选型基本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工艺设计先进、布局合理、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由此可以看出, 本课题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行, 能够带动周围相关企业的发展, 为农村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 该方案可行。

篇3:食品gmp车间及食品实验设计要求

【摘 要】结合食品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情况,以“文冠果壳提取物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半命题试验”为例,探讨了“功能性食品”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思想、宗旨和实施过程等,对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素质培养的实施、作用和意义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实验设计的主要环节和实施的效果,实验方法准确、结果明确,具有科研与探索价值。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 设计性实验 教学方式 实施

Exploring on Implementation of Design Experiment of Functional Food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situation of researching-bas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 major in food science, the author made useful exploration in the ideas, purpose, and implementing process of design - based experiment on “Functional Food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student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nd take “Inhibition effects of extract from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on pancreatic lipase activity” as an example . In this way, it can inspire student interests, and improve their research-based studying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it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aff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set up an effective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functional food; design experiment;teaching method;impliment

引言

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确定实验题目,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步骤,独自选择实验器材,实验学生自行操作,实验结果学生独立分析,实验结论自我完成,教师负责指导监控考核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其中教师考核评价以学生实验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实验分析全面深入性为主。设计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研究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系统训练,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科研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因为设计性实验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设计性实验在高校中开设的比例逐步提高,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科研思维的训练。

“功能性食品”是食品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各类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使学生在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方面具有较广泛的知识,了解功能性食品开发的相关技术和原则,对典型功能性食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能力。该课程的预修课程是食品科学,营养学与预防医学,内容涉及功能性食品化学、营养学、生物学、生理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专业课,内容丰富,但实验内容比较单一,难以完全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充分体现该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能力。

本文以“文冠果壳提取物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半命题试验”为例,探讨了“功能性食品”设计性实验的设计、实施等环节问题。

近年来,文明病开始席卷全球。降脂功能性食品就是应市而生,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降脂有好多种途径和机制。其中通过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减少脂肪转化为可以被吸收的较小的分子而被机体吸收而降低脂肪贮存就是一种途径。

本文设计了“文冠果壳不同提取物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半命题实验”,实验方法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实验操作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负责监察指导。实验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以科研论文方式书写的实验报告。

1 实验内容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文冠果购于陕西金道种业有限公司,酪氨酸酶(≥30 U/mg)自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临用前以pH = 6.8磷酸缓冲液配成适宜浓度酶溶液。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FZ102植物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公司);RE 52-86E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B-111循环水式真空泵(郑州金育科贸有限公司);TDL-40B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UV-2102紫外-可见分析仪(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

1.2实验设计

本实验主要分为3个阶段。

(1) 准备阶段。准备包括两个阶段实验方案设计准备和实验材料准备。第一个阶段由学生自选试验样品,并通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文献检索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授课教师提出建议,最后确定方法。第二个阶段则是按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针对本实验具体表现为①确定文冠果壳提取物的提取工艺;②胰脂肪酶活性测定方法;③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抑制实验的实验操作。

(2) 实验阶段。此阶段按实验设计也分为两个阶段。文冠果壳提取物制备是第一个阶段。测定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酶活性的影响是第二阶段。endprint

(3) 撰写报告。学生撰写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着重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和结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应用。

2 实验结果

2.1文冠果壳提取物提取工艺

黄酮粗提液(A):石油醚脱脂,液料比5∶1,45%的乙醇浸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浸膏8.37 g。将浸膏8倍水量溶解,3500 r/min离心分离15 min,取上清液。

黄酮X-5大孔树脂纯化(B):粗提取液过X-5大孔树脂柱,70%乙醇洗脱。

皂甙粗提液(C):石油醚脱脂,液料比5∶1,70%的乙醇浸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浸膏8.37 g。将浸膏8倍水量溶解,3500 r/min离心分离15min,取上清液。

皂甙AB-8大孔树脂纯化(D):粗提取液经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过AB-8大孔树脂柱,70%乙醇洗脱

2.2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酶活性影响

2.2.1胰脂酶活性测定方法

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对比分析确定采用如下方法测定胰脂肪酶活性。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5 mL 0.025 mol/L磷酸缓冲液(pH = 7.4)和4 mL聚乙烯醇三油酸甘油酯底物乳化液(0.229 g/mL)(抑制剂在此处加入),置于37 ℃水浴保温10 min,加入1 mL酶液(2 mg/mL),反应15 min,加95%乙醇15 mL终止酶反应。加酚酞2滴,用0.025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空白实验的酶液在反应终止后加入。

通过比较有无抑制剂加入情况下,胰脂肪酶活力的差异,就可以得到样品对脂肪酶的抑制率。抑制率计算公式为:抑制率(%)=脂肪酶活力-抑制酶活力)/脂肪酶活力*100。

2.2.2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酶活性抑制

四种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四种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2.2.3实验报告

研究报告的撰写不同于验证性实验的实验报告,应以研究论文的格式写。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实验结果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延展。着重解决“文冠果壳对胰脂肪酶活性是否有抑制效果”和“不同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效果是否有区别”的问题。

3 讨论

设计性实验是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但其具有验证性试验没有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综合锻炼,独立实施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在大学生高年级和研究生中开展。开展此实验还具有如下特点:

(1)丰富了教学方式和实验内容。减肥降脂功能性食品是保健食品中较常见的一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贴近。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丰富了实验教学方式和实验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

( 2) 注重实验过程的独立性和兴趣激发。设计性实验的主旨是设计,即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自主性,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完成,教师则是起到督查解惑的作用。此次实验只是对“文冠果壳提取物是否有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以及“不同的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效果高低”做一个评价,其抑制动力学参数,抑制类型和抑制机理等都没有涉及,这就为学生开展下一步的实验提供了机会,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实验机理的兴趣。做一个并没有完全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设计性实验教学平台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4 结语

功能性食品是一门应用性课程,研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好实验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实验操作,思维意识等各方面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比例和实施的探讨研究,培养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最好方法,值得高校在大学生高年级和研究生低年级中广泛开展这种实验模式。

【参考文献】

[1]程勇.高等院校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2):103-106.

[2]康文艺. 研究性学习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资讯, 2010(22):82-183.

[3]沈莉,王新亮,王震,沈敬山.中药及天然产物在减肥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1(6):3-29 .

[4]霍世欣,周陶忆,司晓晶,吕敬慈等. 荷叶黄酮化合物对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328-331.

[5]陆文蔚, 牛萌萌, 裴玲.“功能性食品学”探索性实验的设计与实施[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281-284.endprint

(3) 撰写报告。学生撰写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着重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和结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应用。

2 实验结果

2.1文冠果壳提取物提取工艺

黄酮粗提液(A):石油醚脱脂,液料比5∶1,45%的乙醇浸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浸膏8.37 g。将浸膏8倍水量溶解,3500 r/min离心分离15 min,取上清液。

黄酮X-5大孔树脂纯化(B):粗提取液过X-5大孔树脂柱,70%乙醇洗脱。

皂甙粗提液(C):石油醚脱脂,液料比5∶1,70%的乙醇浸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浸膏8.37 g。将浸膏8倍水量溶解,3500 r/min离心分离15min,取上清液。

皂甙AB-8大孔树脂纯化(D):粗提取液经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过AB-8大孔树脂柱,70%乙醇洗脱

2.2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酶活性影响

2.2.1胰脂酶活性测定方法

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对比分析确定采用如下方法测定胰脂肪酶活性。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5 mL 0.025 mol/L磷酸缓冲液(pH = 7.4)和4 mL聚乙烯醇三油酸甘油酯底物乳化液(0.229 g/mL)(抑制剂在此处加入),置于37 ℃水浴保温10 min,加入1 mL酶液(2 mg/mL),反应15 min,加95%乙醇15 mL终止酶反应。加酚酞2滴,用0.025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空白实验的酶液在反应终止后加入。

通过比较有无抑制剂加入情况下,胰脂肪酶活力的差异,就可以得到样品对脂肪酶的抑制率。抑制率计算公式为:抑制率(%)=脂肪酶活力-抑制酶活力)/脂肪酶活力*100。

2.2.2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酶活性抑制

四种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四种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2.2.3实验报告

研究报告的撰写不同于验证性实验的实验报告,应以研究论文的格式写。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实验结果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延展。着重解决“文冠果壳对胰脂肪酶活性是否有抑制效果”和“不同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效果是否有区别”的问题。

3 讨论

设计性实验是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但其具有验证性试验没有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综合锻炼,独立实施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在大学生高年级和研究生中开展。开展此实验还具有如下特点:

(1)丰富了教学方式和实验内容。减肥降脂功能性食品是保健食品中较常见的一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贴近。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丰富了实验教学方式和实验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

( 2) 注重实验过程的独立性和兴趣激发。设计性实验的主旨是设计,即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自主性,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完成,教师则是起到督查解惑的作用。此次实验只是对“文冠果壳提取物是否有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以及“不同的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效果高低”做一个评价,其抑制动力学参数,抑制类型和抑制机理等都没有涉及,这就为学生开展下一步的实验提供了机会,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实验机理的兴趣。做一个并没有完全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设计性实验教学平台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4 结语

功能性食品是一门应用性课程,研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好实验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实验操作,思维意识等各方面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比例和实施的探讨研究,培养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最好方法,值得高校在大学生高年级和研究生低年级中广泛开展这种实验模式。

【参考文献】

[1]程勇.高等院校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2):103-106.

[2]康文艺. 研究性学习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资讯, 2010(22):82-183.

[3]沈莉,王新亮,王震,沈敬山.中药及天然产物在减肥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1(6):3-29 .

[4]霍世欣,周陶忆,司晓晶,吕敬慈等. 荷叶黄酮化合物对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328-331.

[5]陆文蔚, 牛萌萌, 裴玲.“功能性食品学”探索性实验的设计与实施[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281-284.endprint

(3) 撰写报告。学生撰写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着重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和结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应用。

2 实验结果

2.1文冠果壳提取物提取工艺

黄酮粗提液(A):石油醚脱脂,液料比5∶1,45%的乙醇浸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浸膏8.37 g。将浸膏8倍水量溶解,3500 r/min离心分离15 min,取上清液。

黄酮X-5大孔树脂纯化(B):粗提取液过X-5大孔树脂柱,70%乙醇洗脱。

皂甙粗提液(C):石油醚脱脂,液料比5∶1,70%的乙醇浸提,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浸膏8.37 g。将浸膏8倍水量溶解,3500 r/min离心分离15min,取上清液。

皂甙AB-8大孔树脂纯化(D):粗提取液经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过AB-8大孔树脂柱,70%乙醇洗脱

2.2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酶活性影响

2.2.1胰脂酶活性测定方法

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对比分析确定采用如下方法测定胰脂肪酶活性。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5 mL 0.025 mol/L磷酸缓冲液(pH = 7.4)和4 mL聚乙烯醇三油酸甘油酯底物乳化液(0.229 g/mL)(抑制剂在此处加入),置于37 ℃水浴保温10 min,加入1 mL酶液(2 mg/mL),反应15 min,加95%乙醇15 mL终止酶反应。加酚酞2滴,用0.025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空白实验的酶液在反应终止后加入。

通过比较有无抑制剂加入情况下,胰脂肪酶活力的差异,就可以得到样品对脂肪酶的抑制率。抑制率计算公式为:抑制率(%)=脂肪酶活力-抑制酶活力)/脂肪酶活力*100。

2.2.2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酶活性抑制

四种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四种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2.2.3实验报告

研究报告的撰写不同于验证性实验的实验报告,应以研究论文的格式写。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实验结果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延展。着重解决“文冠果壳对胰脂肪酶活性是否有抑制效果”和“不同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效果是否有区别”的问题。

3 讨论

设计性实验是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但其具有验证性试验没有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综合锻炼,独立实施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在大学生高年级和研究生中开展。开展此实验还具有如下特点:

(1)丰富了教学方式和实验内容。减肥降脂功能性食品是保健食品中较常见的一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贴近。通过开展设计性实验,丰富了实验教学方式和实验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

( 2) 注重实验过程的独立性和兴趣激发。设计性实验的主旨是设计,即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挥自主性,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完成,教师则是起到督查解惑的作用。此次实验只是对“文冠果壳提取物是否有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以及“不同的文冠果壳提取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效果高低”做一个评价,其抑制动力学参数,抑制类型和抑制机理等都没有涉及,这就为学生开展下一步的实验提供了机会,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实验机理的兴趣。做一个并没有完全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设计性实验教学平台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4 结语

功能性食品是一门应用性课程,研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好实验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实验操作,思维意识等各方面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比例和实施的探讨研究,培养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最好方法,值得高校在大学生高年级和研究生低年级中广泛开展这种实验模式。

【参考文献】

[1]程勇.高等院校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2):103-106.

[2]康文艺. 研究性学习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资讯, 2010(22):82-183.

[3]沈莉,王新亮,王震,沈敬山.中药及天然产物在减肥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1(6):3-29 .

[4]霍世欣,周陶忆,司晓晶,吕敬慈等. 荷叶黄酮化合物对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328-331.

上一篇:认识各种虾(组图)解读下一篇:中国古代古文名句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