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2024-05-10

餐馆食品安全基本要求(精选8篇)

篇1:餐馆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餐馆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1、食品的采购索证

食品的采购索证和进货查验是保障餐饮服务安全的基础。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等相关产品时,应当查验食品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应对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验证,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要知道食品原料的食品安全直接影响着菜品的安全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餐馆每天所需食品、原料数量大,品种多,有的食品原料保质期短,还要讲究保鲜,所以购买食品原料应从正规渠道购买,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成品原料一定要查验供货方的营业执照、许可证明、产品合格证明,并要求供应商开具发票,留存备案。从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处采购的食品应留存购买清单或小票,索要个体经营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带有摊位号的收据,不采购无证无照商贩的食品。购买定型包装食品标识要齐全,食品原料要新鲜,食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限或感官异常的不得加工使用。

特别提示:一些直接入口的食品,如豆制品、熟肉等,如果进货把关不严,进货时可能被致病菌或有毒物质污染,极易造成中毒。

2、食品的储存保管

妥善储存事物是保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食品储存应当按照食品安全要求进行存放,应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购入食品入库前应进行查验并记录,记录食品名称、标签、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商。储存食品原料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分类应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产品。食品添加剂应按照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的原则使用,餐馆食堂严谨购买囤房使用亚硝酸盐。

特别提示:储存食品及其原料一定要遵循先进先出、隔墙离地、分类存放的原则。按食品安全要求保管和使用食品添加剂。

3、食品的烹调制作

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烹调加工制作是预防食品中毒的关键。食品在烹调制作前必须认真检查所用的原料是否新鲜,发现腐败变质或者感官异常的均不能使用。烹调食物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加热后的半成品、隔夜的食品再次加热更有彻底热透。

特别提示:烹调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加热后的半成品或熟食二次加热时更要彻底加热。

4、食品的交叉污染

消毒食品和食品工具、容器,分开存放和使用,可有效防止食品污染。生熟食品一定要分开存放,直接入口的食品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不得混放在一起。半成品与食品原料要分开存放,为防止交叉污染,盛放生熟食品、半成品的容器可采用色彩标识法。例如,蓝色标识的容器盛装生食品,黄色标识的容器盛装半成品,红色标识的容器盛装熟食,或采用形状区分,容器不能混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食品原料粗加工时食品不能直接散放在地上,应放在有垫板的容器里。购买鸡蛋应先进行挑选,倒箱,把破碎的鸡蛋挑出,用前应清洗干净,食品清洗时应分类别分池清洗。为防止食品污染,个人物品不得带进工作区域,应单独存放。

特别提示:熟食品与生食品或食品原料要分开存放。用于生熟食品的工用具、容器要分开,熟食容器要专用,防止食品的交叉污染。

5、冷荤凉菜制作

严格执行冷荤五专要求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1)专用房间:该房间为制作冷荤凉菜专用,应具有二次更衣室、洗手池,紫外线消毒灯与台面距离1.2—1.5米的高度。每天应工作前和工作后消毒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做好消毒时间记录。紫外线消毒灯的强度不得低于70微瓦每平方厘米,及灯管使用1000小时要及时更换。2)专人操作:从事冷荤凉菜的厨师应为专门负责冷荤间,专人操作,其余人员不得进入冷荤间 帮助加工操作等。3)专用工具容器:冷荤间的刀、菜墩、容器、抹布等必须专用,要有明显“熟”字标识,严禁与其他部门混用。4)专用冷藏设备。5)专用消毒设备:冷荤间要配备脚踏式洗手设备,备有肥皂消毒液等,制作冷荤凉菜的人员不得佩戴首饰,不留长发、长指甲,不得

在冷荤间抽烟。进入冷荤间要更换专用的衣帽,带口罩,进行手消毒,口罩每天更换或者清洗1次。配置好的冷菜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冷荤间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

特别提示:制作冷荤、凉菜必须要达到“五专”要求,即“专室、专人、专工具、专冷藏、专消毒”。

6、食品工用具 餐具消毒

清洗消毒餐饮具和食品工具容器可有效防止食品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清除残渣、清洗、消毒是食品工用具和餐具消毒的3个重要环节。煮沸消毒,应将洗涤洁净的餐具浸入沸水中2—5分钟。化学消毒,首先使用的消毒剂要符合要求,不能使用非餐具消毒剂进行消毒,使用浓度在3‰—5‰。洗碗机消毒,洗碗机温度不能低于85摄氏度,加热应在45秒以上,消毒后的餐具与未消毒的餐具分开存放。

特别提示: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用具、容器和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按要求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

7、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

为保障餐饮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必须体检合格上岗。从事餐饮服务的人员必须经过卫生部门的培训、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如没有健康证,从事餐饮服务的人员将受到处罚,餐饮服务从业人员 出现腹泻、发热、皮肤伤口感染、咳嗽等症状应立即离开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痊愈后方可上岗。厨师必须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从事餐饮服务的人员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和手的清洁卫生,工作时不得带手镯、戒指、耳环、项链,不能留长指甲,要勤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双手弄湿肥皂认真搓洗20秒,洗净手指尖,大拇指,手腕和手指之间部位,用活动水冲洗擦干。

特别提示:厨师必须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持健康合格证明上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当厨师出现腹泻等症状时,要主动报告,离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岗位,待痊愈后再上岗。

8、餐厅内外环境卫生

保持环境卫生整洁,餐厨垃圾及时清理可有效避免有害昆虫和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厨房应每日进行清除废弃物,加工间垃圾桶应加盖,餐厨垃圾每日清理,厨房加工间要安装灭蝇灯及防蝇设备。特别提示:保持餐厅内外环境的整洁卫生,可有效避免苍蝇、老鼠、蟑螂等污染食品。

篇2:餐馆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答:⑴“查”,按规定标准做到过程细,项目全,无死角,不漏项。每到一处必须是全面细致的进行检查、避免走形式、走过场。⑵“帮”,帮助被检查单位解决问题,能办的立即办,不能立即办的应帮助限期解决,以消除隐患的目的。⑶“停”,发现随时都有发生事故的重大隐患,要立即令其停止作业,进行整改,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⑷“追”,属于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人为造成的隐患,应当面追究责任,令其改正。⑸“回”,对停止作业进行整改的项目和单位,要停一处,整改一处,搞好一处,并及时回头进行复查。⑹“蹲”,必要时派人蹲点,盯住不放,帮助想办法,制定措施,督促整改,直至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⑺“处”,对疑难或认识不统一的问题,请有关单位及领导出面处理,不能悬而不决影响安全生产。

篇3:带电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

带电作业是指在没有停电的设备或线路上进行的工作。如在带电的电气设备上或线路上,用特殊的方法(如用绝缘杆、等电位、水冲洗等操作方法)进行测试、维护、检修和个别零部件的拆装工作。

带电作业人员按作业是否直接接触带电体,可分为直接作业和间接作业。按作业人员作业时所处的电位高低,可分为等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和地电位作业。目前带电作业采取的主要方式有间接带电作业、等电位作业、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作业、分相作业、全电缆作业等。

间接带电作业也称为地电位作业,是指作业人员站在地上或站在接地物(铁塔、杆塔横担)上,与检修设备带电部分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利用绝缘工具对带电导体进行的作业。地电位作业时,有泄漏电流流过人体,流过人体泄漏电流的途径是: 地→人→绝缘工具→带电导体。由于人体电阻很小,绝缘工具的电阻很大,流过人体的泄漏电流主要取决于绝缘工具的绝缘电阻,故要求绝缘电阻越大越好。

中间电位作业是指人体站在绝缘梯子上,或站在绝缘强度合格的升高机具内,手持绝缘工具对带电体进行作业。中间电位作业也属作业范围。这种作业的泄漏电流途径是:地→绝缘站台(梯子) →人→绝缘工具→带电导体。中间电位作业时,人处于带电体与绝缘站台之间,人体对带电体、地分别存在的电容。由于电容的耦合作用,人体具有一定的电位。因此,作用人员应穿屏蔽服,遵守有关规定进行带电作业。

等电位作业就是使作业人员各部位的电位与带电体的电位始终相等的作业。等电位作业是带电作业中直接作业的方式之一,它包括等电位作业、全绝缘作业、分相接地作业等方式。等电位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全套屏蔽服,借助各种绝缘安全用具进入强磁场进行作业操作。在等电位状态下,人体已与地面全面绝缘,而与带电体处于相同电场之中,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不存在电位差。由于作业人员身体处于屏蔽服保护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为零。因此,作业人员可直接接触带电体进行工作。

2带电作业的一般规定

凡是参加带电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工艺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带电作业。

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必须批准。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应具有带电作业的实践经验,熟悉带电作业现场和作业工具,在某些不熟悉的带电作业现场,能组织现场查看、作业判断、确定作业方法及应采取的措施。工作票签发人必须经上级有关领导批准,工作负责人经本单位(工区)领导批准。

带电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在监护过程中不得直接操作,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复杂的或高杆塔上的作业应增设塔上监护人。

对于比较复杂的、难度较大的带电作业新项目和使用新研制的作业工具必须进行科学实验, 试验合格,确认其安全可靠后,编出操作工艺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经厂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

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 雪、雾等天气,不得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雷电时,直击雷和感应雷都会产生雷电过电压,该过电压可能使设备绝缘和带电作业工具遭到破坏,给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危险。 雨、雾天气,绝缘工具长时间在露天中会受潮,使绝缘强度明显下降,高温天气时,作业人员在杆塔、导线上工作时间过长会中暑,严寒风雪天气, 导线弛度减小,应力增加,此时,作业会加大导线荷载,甚至发生导线断线。当风力大于5级时,空中作业人员会出现较大的侧向受力,工作稳定度差, 给作业造成困难,监护能见度差,易引起事故。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恶劣天气下进行带电作业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充分讨论。编制检修方案,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等到调度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结束后应进行汇报。

带电作业时必须停用重合闸。导电作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用重合闸,并不得强行送电。

中性点有效接地(直接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单相接地的作业。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作业。

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

严禁越时停用或恢复重合闸。

带电作业过程中设备突然停电后,不得强行送电。如果在带电作业过程中设备突然停电,则作业人员仍视设备为带电设备。此时,应对工具和自身安全措施进行检查,以防出现意外过电压,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调度联系,调度未与工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前不得强行送电。

以上规定适用于在海拔1000米及以下、交流10k V-500k V的高压架空线、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上,采用等电位、中间单位和地电位的方式进行的带电作业及低压带电作业。

3低压设备带电作业的安全规定

低压系统电压在250V及以下。对于一些可以不停电的工作,没有偶然触及带电部分的危险工作,或作业人员使用绝缘辅助工具直接接触带电体及在带电体设备外壳上的工作,均可进行低压带电作业。虽然低压带电作业的对地低压不超过250V,但不能理解为此电压为安全电压。实际上交流220V电源的触电对人身的危害是严重的,特别是低压带电作业使用很普遍,为防止低压导电作业对人身的触电事故伤害,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低压带电作业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等。

在低压设备上带电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在带电的低压设备上工作,应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工作时应站在干燥的绝缘垫、绝缘站台或其它绝缘物上进行,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刺、毛掸等工具。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可以防止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站在绝缘垫上工作。人体即使触及带电体,也不会造成触电伤害。 低压带电作业时如使用金属工具,金属工具可能会引起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的事故。

在带电的低压设备上工作时,作业人员应穿长袖工作服,并戴手套和安全帽,戴手套可以防止作业时手指触及带电体;戴安全帽可以防止作业过程中头部同时触及带电体及接地的金属盘架,造成头部接近短路或头部碰伤。穿长袖工作服可防止手臂同时触及带电和接地体引起短路和烧伤事故。

在带电的低压盘上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的绝缘隔离措施。为防止人体或作业工具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与接地体,在作业前将相与相间或相与地(盘沟架)间用绝缘板隔离,以免作业过程中引起短路事故。

严禁雷、雨、雪天气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在户外带电作业,雷电天气也不应在在室内进行带电作业。

雷电天气,系统容易引起雷电过电压,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不应在室内、外带电作业;雨雪天气、气候潮湿,不宜带电作业。

在潮湿和潮气过大的室内,禁止带电作业。工作位置过于狭窄时,禁止带电作业。

低压带电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监护。带电作业时由于作业场地、空间狭小,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之间绝缘距离小,或由于作业时的错误动作, 均可能引起触电事故。因此。带电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监护,随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4低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规定

在400V三相四线制的线路上带电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上杆前应先分清火线及零线,只有这样才能选好杆上的作业位置和角度。在地面上辨别火线及零线时,一般根据一些标志和排列方向、照明设备接线等进行辨认。初步确定火线及零线后,可在登杆后用验电器或低压试电笔进行测试,必要时可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断开低压线路时,应先断开火线,后断开零线。搭接导线时,顺序相反。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在正常情况下接有动力、照明及家电负荷。当带电断开低压线路时,如果先断开零线,则因零线带电,断开时会产生电弧。因此,断开四根线均会带电断开。所以应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先断开火线,后断开零线。接通时,先接零线,后接火线。

人体不得同时触及两根线头。带电作业时,若人体同时触及两根线头,则人体串入电路会造成人体触电伤害。

高低压同杆架设时,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采取防止误碰带电高压线或高压设备的措施。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时(裸导线),工作人员不得穿越。

高低压同杆架设时,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作业人员与高压带电体的距离不得小于规定的数值。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防止误碰,误接近高压导线的措施。

登杆后在低压线路上工作,防止低压接地短路及混线的作业措施。

工作中在低压导线(裸导线)上穿越的绝缘隔离措施。

严禁雷、雨、雪天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在户外低压线路上带电作业。

低压线路带电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必要时杆上设专人监护。

5低压带电作业的注意事项

带电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工作时不少于2人。

严禁穿背心、短裤,穿拖鞋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使用的工具应合格,绝缘工具应试验合格。

低压带电作业时,人体对地必须保持可靠的绝缘。

在低压配电盘上工作时,必须装设防止短路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

只能在作业人员的一侧带电。若其它还有带电部位而又无法采取安全措施者,则必须将其它侧电源切断。

带电作业时,若已接触一相火线,要特别注意不要再接触其他火线或者零线(火接地部分)。

带电作业时间不宜过长。

摘要:分析了带电作业的基本要求。包括带电作业的含义,带电作业的一般规定,低压设备带电作业的安全规定,以及低压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规定等。

篇4:实训安全基本要求

实训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训是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职生不但要在生产实习、模拟仿真实训中强化技能训练,更要在实训操作中强化安全意识,养成遵守安全规程的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多样,多数专业对应一个职业群,中职生实训岗位的种类更多。虽然每一种职业都有特定的安全要求,但其中有些要求是一致的。

注意安全、防止事故是

劳动者素质的重要内涵

尊重人、尊重劳动,首先要从珍爱自己、他人的生命做起。注意安全是一种文明,让每个人在合理有序的环境里生活劳动,是以人为本的文明。注意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爱人爱己,爱护每一个人的生命。注意安全是一种素质,是高素质劳动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安全。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安全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的重要指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在论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不但“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而且强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产监督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如果安全意识淡薄,不懂安全知识,没有养成注重安全的习惯,就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可能。

安全意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规定的德育目标之一。中职生的实训岗位在一线,发生事故的机会比在教师里学文化、专业知识大得多。一旦发生事故,小到擦破皮,大到断骨截肢甚至失去生命。这些事故有些是意外,但是多数是中职生在实训中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疏忽大意造成的。发生意外,既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也给学校带来损失,更害了自己、害了父母。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而珍爱生命和遵守安全生产要求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上指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他在讲话中谈及我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时,强调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绝非只是掌握专业知识和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包括安全素质,即具有浓重的安全意识,掌握所从事职业的专门安全知识,养成符合该职业要求的安全行为习惯。“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安全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愚者用自己的鲜血换来教训,智者用别人的教训避免流血。每种岗位的安全制度、操作规程,是人们在多年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多少劳动者用血与泪甚至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违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实训中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珍惜生命不空谈,安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中职生要对实训中违规违章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十分留意其中渗透的安全要领外,要在实训前认真学习有关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在实训中认真遵守有关安全制度、操作规程。

中职生在实训以及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注重安全、防止事故、避免伤害是珍爱生命的具体体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组织倡导的“尊重人、尊重劳动”基础价值观以及“尊重生命和自然”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中职生应该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大好时光,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特点,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养成注重安全的习惯。为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准备,为在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活中争取保障自己生命应有的权力创造条件,为在今后漫长的职业劳动中一丝不苟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奠定基础。

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

实训期间,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必须服从领导、指导教师、带训师傅的指挥,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

进入实训场地,必须按要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须勤瞭望、勤联系、勤汇报、勤求教、及时报告安全隐患,严禁抽烟、聊天、打闹和乱走乱动。

进入岗位后,必须坚守岗位,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必须把工具放在指定位置、对号入座,必须保持岗位以及周边卫生,必须经批准后再动电源或其他开关,必须做到不动其他设备和工具。

离开岗位时,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必须按要求拉闸断电或关闭液流开关,必须清点并归位工具和材料,必须按规定清扫实训场地,必须关严、锁牢工具箱和门窗。

特殊作业岗位实训安全

有更严格的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成为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规定,电工作业人员、锅炉司炉、操作压力容器者、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金属焊接(气割)作业人员、煤矿井下瓦斯检验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机动船舶驾驶人员及轮机操作人员、建筑登高架设作业者,以及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定义的其他作业人员,均属特种作业人员。

许多行业对特种作业人员还有更细致的规定。例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进一步明确了特种作业及人员范围: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矿山井下电钳工;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内及码头、货场等生产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等等。

《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不同于一般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两类证书分别从操作安全资格和职业技能水平两个不同方面,按各自不同的培训、考核大纲要求,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一般的职业资格标准或技术等级标准,对安全也有要求。为此,国家有专门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工种(职业)(以下简称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鹅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然而,部分技术工种因其特殊危险性而被国家定义为特种作业,其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是国家劳动安全监察的一项重要措施。按《劳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凡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相应大纲要求进行专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篇5:消防安全基本要求

一、保障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

 生产场所人员集中,如果安全出口或通道堵塞,发生火灾时会使员工无法及时逃离火场,或相互挤踩,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因此安全出口附近和通道内不能堆放物品。

部分相关法规要求:

 严禁占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 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 在工作时间内常闭式防火门应处于开启状态(公司的防火门为常闭式),防火卷帘下严禁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 在工作时间内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  不得有其它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 建筑物室内主要疏散通道宽度不得小于2米;  防火门应为外开式;

 建筑物内同一楼层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楼梯不得少于2个;  不得改变防火门原有的防火、防烟功能;  应保障消防车通道畅通;

二、应急照明、应急指示标志应清楚明了

 生产场所应急照明灯、指示灯平常应处于充电状态,不能关闭电源。部分相关法规要求:

 应急照明灯、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严禁被遮挡、覆盖;

 应急照明灯、安全疏散指示灯应处于充电状态,不能关闭电源;  应急照明灯、安全疏散指示灯应处于完好、有效状态;

 应急照明灯、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安装在安全出口(防火门)上方和疏散通道及其拐角处墙壁上;

三、灭火器材应易于取用

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消火栓、灭火器、警铃按钮等)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部分相关法规要求:

 消火栓、灭火器不得被遮挡、压埋或圈占等影响使用行为或被挪作它用,正前面下方0.5-1.0m2范围内不得堆放物品;

 应保障消火栓、灭火器在能正常使用的压力范围; 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米,底部离地面不宜小于0.15米;

 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且完整清晰;

 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 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

 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 灭火器的配置应根据场所的火灾等级确定其数量,设有消火栓、灭火系统

2的场所,可按相关规定减少灭火器配置数量(一般要求30-50m配置一具4kg手提式灭火器);

 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

四、其它要求

 严禁违章搭建和乱拉电线;

篇6:安全用电的基本要求

1.移动使用的配电箱板应采用完整的、带保护线的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作电源线,同时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2.插头与插座应按规定正确接线,插座的保护接地极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单独与保护线可靠连接。严禁在插头座内将保护接地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

3.在儿童活动的场所,不应使用低位置插座,否则采取防护措施。

4.在插拔插头时人体不得接触导电极,不应对电源线施加拉力。

5.浴室、蒸汽房、游泳池等潮湿场所内不应使用可移动的插座。

6.用电单位或个人应掌握所使用的电气装置的额定容量、保护方式和要求、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和保护元件的规格。不得擅自更改电气装置或延长电气线路。不得擅自增大电气装置的额定容量,不得任意改动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和保护元件的规格。

7.任何电气装置都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

8.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电气装置附近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禁止在架空线上放置或悬挂物品。

9.使用的电气线路须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导电能力并应定期检查。禁止使用绝缘老化或失去绝缘性能的电气线路。

10.软电缆或软线中的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线。

11.用电单位除以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用电安全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12.用电单位应对使用者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用电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触电急救知识。

13.电气装置在使用前,应确认其已经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或具有认可。

14.电气装置在使用前,应确认其符合相应环境要求和使用等级要求。

15.电气装置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了解使用可能出现的危险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16.在使用移动式的I类设备时,应先确认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已可靠接地,使用带保护接地极的插座,同时宜装设漏电保护器,禁止使用无保护线插头插座。

17.正常使用时会产生飞溅火花、灼热飞屑或外壳表面温度较高的用电设备,应远离易燃物质或采取相应的密闭、隔离措施。

18.手提式和局部照明灯具应选用安全电压或双重绝缘结构。在使用螺口灯头时,灯头螺纹端应接至电源的工作中性线。

19.电炉、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应选用专用的连接器,应放置在隔热底座上。

20.临时用电应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有专人负责管理,限期拆除。

21.用电设备在暂停或停止使用、发生故障或遇突然停电时均应及时切断电源,必要时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22.当保护装置动作或熔断器的溶体熔断后,应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确认电气装置已恢复正常后才能重新接通电源、继续使用。更换熔体时不应任意改变熔断器的熔体规格或用其他导线代替。

23.当电气装置的绝缘或外壳损坏,可能导致人体触及带电部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24.禁止擅自架设电网、电围栏或用电具捕鱼。

25.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应采取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的措施。

26.禁止利用大地作工作中性线。

27.禁止将暖气管、煤气管、自来水管道作为保护线使用。

28.用电单位的自备发电装置应采取与供电电网隔离的措施,不得擅自并入电网。

29.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断开电源,使触电人员与带电部分脱离,并立即进行急救。在切断电源之前禁止其他人员直接接触触电人员。

30.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并采用专用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安全用电常识有哪些?

1.入户电源线避免超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电的保护作用。

3.每个家庭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电工器具,如验电笔、螺丝刀、胶钳等。

4.任何情况下严禁使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保险丝的大小一定要与用电容量匹配。

5.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绝缘胶布包好。

6.家用电器与电源连续,必须采用可断开的开关或接头,禁止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孔。

7.移动家电时一定要切断电源,以防触电。禁止用拖导线的方法来移动家用电器;禁止用拖导线的方法来拔插头。

8.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断电。

9.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开关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0.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头以防意外。

11.电源线不要拖放在地面上,以防电源线绊人,并防止损坏绝缘。

12. 发现家用电器损坏,应请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修理,自己不要拆卸,防止发生电击伤人。

13.家用电器烧焦、冒烟、着火,必须立即断开电源,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浇喷。

14.对于经常手拿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吹风、电烙铁等,切忌将电线缠绕在手上使用。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15.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电器的人身安全。

16.房间里,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17.对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应保持其干燥和清洁,不要用汽油、酒精、肥皂水、去污粉等带腐蚀或导电的液体擦拭家用电器表面。

18.家用电淋浴器在洗澡时一定要先断开电源,并有可靠的防止突然带电的措施。

19.家用门铃、电推子禁止用220V电源电压,应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用电。

20.不准靠近或接触任何家用电器的带电部分,特别是黑白、彩色电视机的高压输出部分,以免被电击伤。

21.入户线如发现与树木、建筑物直接接触,为防止电线被磨破,应及时剪伐树木,或在入户线上加套绝缘套管。

22.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应用木棒或其他绝缘物将电源挑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3.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严禁在高低压电线下打井,竖电视天线和钓鱼,禁止在电杆的拉线上拴牲口、栓绳、晾东西,以免引起触电。

24.雷雨天不要用手触摸树木、电杆及拉线,以防触电。

25.发现电线断落、无论带电与否,都应视为带电,应与电线断落点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26.要提倡文明守法用电,杜绝各种形式的违章、违法窃电。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触电

1、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

2、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带电部分绝对不能外露,严防人体触及带电部位。

3、湿手不要接触或操作电气设备,不得用湿布擦拭带电电器。

4、教育孩子不要玩弄电气设备。

5、不得剪断落到地上的电线,不得靠近落地电线。

6、进行电气工作前,需先验明确实无电。

篇7: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二、必须认真搞好职工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教育,做到“三懂”、“四会”。上岗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救援方法,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凭上岗证独立上岗操作。

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按规定配备,并参加专门的培训,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具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四、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并按规定参加定期年审。

五、健全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各级生产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制和交接班制。指挥人员的职责要明确,指挥要正确有效,杜绝违章指挥和盲目指挥。生产工人要坚守岗位,精心操作,服从调度,听从指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禁止脱岗、串岗、睡岗和做与岗位无关的事。

六、必须严格执行生产厂区严禁吸烟的规定,禁止将烟火带入生产区。生产厂区内不设吸烟室,加强对仓库及生产车间的火源管理,严禁使用明火和不防爆的电、热源。

七、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禁止超温超压,禁止超负荷运行。工艺指标不得擅自更改,更不能在系统上进行试验性的操作。

八、生产中凡遇到危及人身、设备安全,或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有权先停车后报告。

九、生产设备、管道、建(构)筑物及一切设施,必须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并作好记录,保证其可靠性、坚固性,不准带病运行。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检修、检测、校验等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在厂区行走时,要注意防止运转设备、尖锐物、地沟和阴井伤人。禁止在下列场所逗留:

1、在运转的起重设备下面;

2、有毒气体、酸类管道、容器下面;

3、易发生碎片和粉尘的工作场所;

4、正在进行电、气焊的工作场所;

5、正在进行金属物件探伤的附近。

十一、厂区内严禁安排住户。家属、儿童及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工作服等劳动保护用品。

十二、凡有各种酸、碱等强腐蚀物料的岗位,应设有事故处理的水源和备有一定数量的急救药物。

十三、为防止突然停电、停水、停气而造成事故,各岗位应有紧急停车处理的具体措施和根据需要设事故电源。

十四、非自己负责的机械和物品,禁止乱动。

十五、要熟悉掌握预防中毒和事故状态下急救方法,对防护器材和消防器材要做到懂性能、会使用,会保管。

十六、禁止在车间的操作现场堆放沾有溶剂的棉纱、破布、废油等易燃物品。现场严禁烘烤衣物和食品。

十七、易燃或可燃液体浸过的工作服,严禁穿着到有明火作业的现场。

十八、对于规格性能不明的材料,禁止使用。不明重量的物件严禁起吊。

十九、厂内的各种用水,在未辨明前,禁止饮用或洗手。

二十、新车间、新设备投产前,新技术、新工艺使用前,必须制定工艺规程、操作方法、安全技术规程和其他有关制度,对投产的装置应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安全技术规程、防火规程、工业卫生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准试车。

二十一、设备、管道及阀门的漆色应符合《化工厂设备管道的保温油漆规程》的规定。

篇8:食品机械卫生设计基本要求

食品接触表面材料选择要求

食品接触表面材料应符合食品机械预期使用要求,材料的表面和涂层应耐用、可清洁、可消毒、无毒性、不沾污、无裂纹、抗开裂、抗碎裂、抗剥落、耐侵蚀、抗腐蚀、抗锈蚀、耐磨损、无吸收性,能承受加工温度和热处理温度(如冷冻、杀菌等),且能在预期使用中防止有害物质浸入。

对金属材料的要求:食品接触表面金属材料,应与加工食品的性质相适应。食品机械与食品接触的金属大都选用不锈钢材料,我国有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五大类。我国现有的五大类不锈钢并非都可以用于食品接触表面,一般选择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当选择硬度较高的不锈钢(如刀具)时,可选择马氏体不锈钢;当选择硬度不高的不锈钢时,可选择奥氏体不锈钢,这两类不锈钢都是卫生级的。

对非金属材料的要求:食品接触表面非金属材料,一般选择卫生级的合成橡胶和工程塑料,并符合相应的食品加工使用要求。这些材料在清洗、消毒、杀菌时应能保持原有表面结构和相应性能。如非金属材料中有粘合剂和粘接材料,应与其接触表面、食品以及清洗消毒材料相适应;所有粘接处应连接牢固,避免粘合剂从其接合的母材上分离开。在特定情况下,食品接触表面可选用石墨、玻璃、陶瓷等材料,但所用必须为食品级。

食品接触表面设计要求

对表面构造的要求:食品机械的食品接触表面,应没有凹痕、折痕、裂纹和裂缝类缺陷,且表面抛光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的相关要求。

对清洗和检查的要求:食品机械的食品接触表面应可清洗。对于可拆卸的食品机械零部件,设计上应确保相关区域在清洗和检查时易于进入观察,可拆卸零部件应易于拆装。也可以将食品机械设计为在线清洗方式,并便于清洗后检查。

对消毒和杀菌的要求:食品机械的食品接触表面,应设计为能达到消毒、杀菌的要求,保障食品接触表面无污染。

防止微生物侵入的要求:无菌加工场合,食品机械及外部环境应设计为封闭状态,能防止微生物直接侵入或污物从外部环境向食品接触表面侵入。

对物料排放的要求:食品机械的食品接触表面,应设计为自排放式或可排放式结构,确保物料能够排放干净。

对死区集料的要求:食品机械的食品接触表面,在设计上应避免出现死区(或称为死角),以避免出现集料现象,防止微生物繁殖。

对连接的要求:一是金属与金属的永久性连接处,应采用连续的焊接结构;金属与非金属,或非金属与非金属的永久性连接处,应采用连续焊接或粘接结构。连接表面应平整、光滑。二是食品接触面上的可拆卸式连接,应平整、卫生、密闭。三是由于技术原因,在焊接或粘接很难实现时,可使用锡焊、压合或冷缩配合。

对涂层的要求:食品机械的食品接触表面使用涂层时,涂层应没有表面脱层、凹陷、剥落、碎裂、爆皮和变形等现象。

对内角、外角和焊接坡口的要求:食品机械的食品接触表面如有内角、外角时,应采用圆弧焊或设计为圆弧结构,以便有效清洗。焊接处,焊接坡口的宽度应大于深度。

对密封件的要求:食品机械密封件应设计为与食品接触表面最小且可清洗,设计时应考虑密封件热膨胀和冷收缩的因素。使用橡胶作为固定面之间密封的部位,设计时应考虑橡胶的压缩变形。

对紧固件的要求:食品机械的食品接触表面,应避免使用紧固件(如螺钉、螺栓、铆钉等)。不可避免时,紧固件应设计为可清洗结构,螺纹和螺孔不应暴露出来。

非食品接触表面设计要求

一般要求:首先是食品机械非食品接触表面的设计,应能防止水分滞留,防止有害物和污染物进入和积存,并易于清洗、检查、使用和维护。在相关部位,应使非食品接触表面(包括液体飞溅区)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条件。其次是在任何情况下,金属与金属间的永久性连接应采用连续焊接,金属与非金属或非金属与非金属的永久性连接应采用连续粘接。最后是无支撑装置安装的食品机械,应采用嵌入式安装并加以密封。

对隔离层的要求:隔离材料应合理安装并适当加以密封,以防止污染物(包括湿气或有害物)进入其中。

对支撑装置的要求:其一是支撑装置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使支撑装置表面或内部没有水或污染物存留。同时,应考虑不同材料之间可能发生电蚀反应,以免产生腐蚀。其二是应提供足够的清洗和检查空间,便于对支撑装置范围内进行有效清洗和检查。其三是使用脚轮的部位,在支撑装置基底的底部和地板之间应有足够的尺寸,为清洗和检查提供足够的空间。脚轮应便于清洗除污、耐用,且具有便于食品机械移动的直径尺寸。最后是当食品机械被固定在墙上或地板上时,其支撑装置的底部应作安装面的密封设计。

对食品与食品机械用流体接触的要求:食品机械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应能防止有害流体(如润滑剂、液压流体、信号传输液体)进入食品。如果因食品机械发生故障,可能导致这些流体与食品接触,这些流体应无毒且与食品的性质相适应。

整机卫生设计要求

分析危险源的卫生要求:食品机械卫生设计应从3个方面分析危险源:一是来自生物方面的危险源,主要由病菌、腐败的微生物或毒素所引起的卫生风险。二是来自化学方面的危险源,主要由清洗和消毒物质所引起的卫生风险。三是来自物理方面的危险源,主要由原材料、机械设备或其他来源的异物所引起的卫生风险。

设计结构卫生要求:食品机械及其零部件的设计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卫生特性。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设计结构不应有积存或滞留食品物料的死角,不应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产生超标的有害物质(包括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生命周期过程卫生要求:食品机械及其零部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其设计、装配、安装、调试、运行、清洗和维修等均应正确进行,以避免食品机械产生卫生方面的危害,或者避免机器对加工食品产生有害影响。

与食品接触工作部件的卫生要求:食品机械与食品接触的工作部件应能够耐正常磨损、抗破裂、抗剥落等,工作部件的表面和涂层必须坚固耐用,可进行清洗,必要时还可进行消毒;在预期使用中能防止意外物质进入或穿透。

机器使用卫生要求:食品机械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应向工作场所和大气排放超过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对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必须在设计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

卫生与经济关系的要求:设计食品机械时,当卫生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卫生技术上的要求,放弃经济要求。卫生技术措施应按下列顺序选择:一是直接卫生技术措施,食品机械本身应具有的卫生特性;二是间接卫生技术措施,若直接卫生技术措施不能实现卫生要求时所采取的间接措施,如卫生防护措施;三是提示性卫生技术措施,若直接和间接卫生技术措施都不能实现卫生要求时,则应以说明书或在机器上设置标志等适当方式,说明使用食品机械的卫生条件或警示要求。

对食品机械卫生措施的验证

食品机械符合卫生要求的验证,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

对设计技术文件和图纸进行审查:审查食品机械方案设计、结构设计、食品接触表面的设计、食品接触表面材料的选择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如不符合卫生要求应进行更正,直到符合卫生要求为止。

对制造工艺进行审查:审查食品机械制造工艺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尤其是与食品接触的零部件应避免采用焊接结构,以免焊接结构破坏不锈钢的组织结构,使不锈钢中的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向食品迁移。与食品接触的零部件应避免紧固件链接,如有紧固件链接时应能便于清洁和消毒。

对食品接触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食品机械与食品接触的材料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确认不锈钢应为奥氏体不锈钢或马氏体不锈钢,其他牌号的不锈钢不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选用非金属材料(如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等)时,应确认其为食品级,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对特定卫生试验进行审查:对于加工食品呈强酸性、强碱性,以及用于食盐加工等的食品机械,应进行特定卫生试验,同时对特定卫生试验进行审查。审查食品机械与食品接触的材料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审查与食品接触的材料是否能够承受强酸性、强碱性食品以及食盐的腐蚀。

通过上述审查,如果符合卫生措施的各项要求,那么可以判定卫生措施验证合格。主要验证方法如下:

(1)如果食品机械设计符合卫生措施和特定标准的要求,则食品机械可被认为是卫生的。较复杂或特定的食品机械,还需要通过卫生试验进行评估。

(2)如果食品机械的清洁工序可有效通过整机和食品接触零部件,并且有卫生试验加以验证,则食品机械被认为是卫生的。

(3)如果食品机械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符合卫生措施的要求,则食品机械可被认为是卫生的。

(4)对杀菌或无菌生产使用的食品机械,如果能有效通过卫生试验验证后,则食品机械可被认为是卫生的。

食品接触表面材料应符合食品机械预期使用要求,且对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要求有所不同。

对食品接触表面设计要求而言,表面构造、清洗和检查、消毒和杀菌、防止微生物侵入、物料排放、死区集料、连接、涂层、内角、外角和焊接坡口、密封件、紧固件等均有相关要求。

食品机械卫生措施的验证方式很多,只有符合卫生措施的各项要求,才可以判定卫生措施验证合格。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餐馆食品安全基本要求】相关文章:

餐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0-16

餐馆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0-16

餐馆管理05-09

餐馆转租合同04-25

苏丹创业餐馆05-03

绍兴餐馆推荐05-12

餐馆员工守则范文05-24

餐馆促销策划方案04-29

餐馆活动策划方案06-24

餐馆员工规章制度06-24

上一篇:初中兴趣小组活动总结下一篇:清新的爱情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