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之路

2024-04-24

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之路(精选6篇)

篇1: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之路

三大运营商掘金移动互联网

未来的金矿在哪里?面对不断下滑的语音收入市场和增量不增收的用户增长怪圈,运营商不禁要问。“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移动互联网所展示出的熠熠光辉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金矿,为争夺市场话语权,三大运营商纷纷开始布局。

移动互联网将掀第三次产业浪潮

在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看来,中国将迎来第三次互联网浪潮,而这次浪潮主要由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推动。

所谓第三次产业浪潮正式运营商所期待的新金矿。面对“坡顶困局”,如何获得新的增长收入一直是其近年来思索的问题。在用户达到亿量级规模之后,再单纯寻求用户数量的增长已变得不现实。如何在有限的用户群中挖掘潜力,提高单个用户的ARPU值显得更为重要。李开复以国外为例,无论看苹果还是谷歌都已经成长为一个新的生态链,就是设备加带宽加应用。“如今苹果已经有十几万应用程序,谷歌也有十几万应用程序,这三个加在一起像过去PC成长一样给这些公司带来很大的成长。”

苹果已经成功的模式和谷歌正在走的道路对于运营商是值得借鉴的。苹果公司创建的Appstore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商业模式,其基于一个平台聚集众多由第三方开发商提供的应用服务,为某一个或某一些列终端提供应用服务下载服务。由于提供的内容服务足够吸引力,因此APP成为苹果公司不可或缺的盈利“商店”。

易观国际分析师任洋辉表示,移动互联网市场2009年收入规模达到388亿元,他预测2010年这一市场将达到781亿元。

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的不仅仅是运营商,更多的互联网应用公司已经加入了战团。2010年,国内的3G网络逐步完善,移动互联网各类应用的网络基础基本得保障,技术平台也更为丰富,加之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日益增多,据工信部数据,截止今年6月底,国内在网3G客户达到2520万户。

有网络,有应用,有用户,“金矿”的三大要素已经具备,剩下的就看运营商如何开发了。

娱乐应用仍是热门

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大多数钱都消费在了娱乐应用上。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移动娱乐预计将占移动互联网应用收入市场规模的75%。尽管市场分析认为,移动娱乐的重要性随着移动商务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回落,但仍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节点。

艾媒市场咨询在报告中指出,在接受调查的WAP用户当中,基于现有网络条件,约有60%的用户具有付费倾向。而在付费倾向的各项目中,手机游戏下载、聊天交友、手机阅读

占据了前三的位置,所占比重分别为12%、11%和10%;而在WAP内容需求调查中,手机阅读以19%的比例,首次超越了手机游戏的13%,仅仅次与娱乐图铃以及新闻,成为了手机用户的行为“新宠”。

面对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繁荣,运营商纷纷下手建立应用开发平台。日前,中国电信已在厦门成立了动漫运营中心,利用海西地缘优势,向早前成立的视讯、阅读基地输送内容,目前动漫中心已进入平台建设阶段,预计最快2010年三季度初将推出试商用产品。

为进一步拓展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国电信加大了对终端的投入。8月,在扬州推出了3G平板电脑天翼LifePad新品,该产品不但具备3G上网功能,同时嵌入了天翼服务内容,如天翼邮箱、天翼空间等三是支持Android平台的数万种第三方软件应用。

中国移动的起步得更早。从推出手机音乐服务,到发布自有IM聊天软件,到推广手机电视,到开发自主手机平台,再到今天推出移动搜索,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上总有超前表现。上周,中国移动和新华社联合宣布双方将合作成立一家移动搜索公司。来自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搜索市场规模达到了26.7亿元人民币。浪潮来自于产业链联动

中国拥有多达4.2亿的网民,位居全球首位。虽然人不少,但是真正能成为“消费者”为数不多。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网民最常进行的上网活动是“看新闻实事”、“聊天”和“搜索信息”,占比分别达到了77.7%、73.0%和66.5%;而“玩手机网络游戏”、“在线收听音乐”和“看视频/电视”的占比依然较小,不足20%。而新闻、聊天和搜索基本上都属于免费服务,用户仅需要支付一定的流量费就可以,这对于已经在套餐包中加入流量的运营商而言,没有更多的“油水”。对于游戏、音乐、视频类付费服务的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日前中国联通推出了座机和3G手机视频通话服务,推广3G服务的视频通话功能,同时还推出了新的3G上网卡资费,创造了价格新低,其目的直指3G用户推广。尽管如此,目前的3G用户活跃度仍未达到预期。

李开复认为,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还面临着手机终端贵、资费高、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门槛高等问题。

移动互联网功能很强大,其商业价值更大,所以谁都希望分羹,运营商更加首当其冲。三大运营商围绕3G移动互联网的资费、业务、终端、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增多,各类应用、各种套餐层出不穷。虽然差异化竞争是主流,但是光靠差异化未必就跑赢,激活应用需求配合活跃产业链更重要,产业浪潮需要的是全产业链的联动。

篇2: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之路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必须之路

简约化营销——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必须之路

(一)标签: 移动互联网 营销管道 简化 2011-12-15 14:04

简约化营销

——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必须之路

摘要:

比创意?比营销个案的特殊性?这些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都不是移动互联网营销上的基本功,而是第三方的工作方式。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移动互联网营销更该侧重于能够催使管道产生价值的产品与服务上,从产品到营销上形成与传统互联网巨头、操作系统商、终端厂商、软件与第三方服务商难以进入但又必须依赖的市场门槛。

而能够将这些过程实诸于行的方式,则是简约化营销。化繁为简,是移动等电信类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也将是致胜之器。

(一)运营商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已经毫不陌生,对于它的认识,已经从传统的手机延伸互联网,扩展到了平板设备、车载移动设备及一切可通过无线连接,进入到网络的可移动设备上。尽管移动互联网越来越红,但移动互联网营销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却是相对的陌生。

就目标针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分析与理论,都多数处于传统互联网、操作系统、服务商的角度,对他们已有的、处于研发或者测试的产品服务上,从而产生相关的言论与推断,以此指导对有关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营销上的策略措施与行为。但绕过这些角度,就会发现,针对电信类运营商,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战略发展方向的运营商,如我国的三大运营集团,这方面的理论及可行性策略凤毛麟角。就移动集团来说,针对移动互联网营销,需要理顺以下的问题

一、从集团到营业厅,包括网络平台,能够主导的产品或者服务是什么?这问题是最基本的,有如金庸小说里提的“无招胜有招”的独孤九剑。营销的目的是将产品和服务卖出去并形成一定的市场优势,如果手里没有拳头产品,那营销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回顾语音时代,运营商的主导产品是号码、语音通讯服务,及在此基础上的相关产品,如通讯设备、增值数字服务。运营商营销的主要职责就是设计、搭配好证明语音、短信、号码等产品与服务资源的搭配、价格构成、售前售后服务。

二、是什么可以维持、推动移动互联网各项网络数字应用不断持续的发展,并形成有效健康的商业生态链?

是移动搜索?移动广告?移动定位?电子阅读还是操作系统?

对于移动来说,这个问题的解答事关生死。无论是移动搜索、移动广告或是电子数字内容、操作系统,它们在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中都有对应的供应商与定位,后面会有进一步的分析。

三、营销的产品与服务,及维持产品与服务的核心,是被边缘化还是管道化? 营销的主要途径就是争取获得更多的用户,并刺激用户最终消费产品与服务。移动拥有全球最多的移动通讯用户,但在移动互联网,无论是用户下载移动应用,还是服务商提供移动广告给商户,移动除了获得流量收入外,并不能够使这些用户在自身系统上产生更直接的消费形成收入源泉。从终端到应用,被边缘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这三个主要问题需要深入分析,进而推断出,运营商该如何运营移动互联网营销

(二)终端为王、内容为王的迷惑

在继续本文的内容之前,正好这时间段互联网发生了一些事,这事情很凑巧,但并不意外,迟早要发生的。

一是我国第一个登陆纳斯达克的概念股中华网进入破产保护程序。以新华社强大媒体资源为支撑的国字号门户,有过上市后220美元每股的辉煌,但10年后,竟然进入了破产保护申请的地步。简单的看中华网上市后的历程,就可以发现,它虽然拥有国字号无与伦比的媒体资源支撑及资本金,但在互联网结构上,丝毫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比起在它之后上市的新浪网、网易、盛大门户的强大,中华网一直玩着资本运转,门户本身并不直接产生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在中华网的管理机构里,市场部门没有可拿得出手,可以以之为依赖的价值链产品做支撑。网易有大话西游系列为支撑的网易一卡通做为营销对象,盛大也有盛大一卡通,腾讯有Q币支撑的各类虚拟产品。遍历中国互联网,那些曾经一度辉煌而后销声匿迹的网络公司,基本上是在通过眼球效力获得短暂的用户群后,由于在核心市场产品上欠缺,不得不被收购或者退市。

而第二件事则是IOS5的正式发布。虽然乔布斯刚刚离逝,但IOS5的架构是其生前的战略部署。终端硬件上的更新并不大,但IOS5最大的特点是云计算的采用,以IPHONE在全球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影响力,表明时代进入云计算及云应用时代,同时也意味着苹果在后续产品上的策略与营销思路,将以云为主。

这两桩事并不直接关联,然而,无论正面还是反面,对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运营商都有重大的参考意义。其意义在于,告诉运营商,正确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定位,是一切营销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相对于传统互联网产业链的调整,对于产业结构有相当大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原材料、芯片技术、操作系统的上游行业,对电信类运营商也是个考验。云计算的发展与普及,证明着电信类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不是被边缘化,而是电信类运营商该如何正视自己的位置,以支撑整个网络的稳定、发展及壮大。

考虑并思考这一点,对于解答第一部分所提的三个问题非常关键。这两年以来,业界一直在是以终端为王或是内容为王的移动互联网策略左右徘徊,以支持终端为王的理论,争取以Iphone为代表的运营商绑定销售代理策略来获得用户与网络普及,而以内容为王的策略则偏向于soft store类型的应用下载商店为主的营销策略推动用户与网络发展。

从战术上定位,这两者的侧重点没什么对与错之分,但如果站到战略上,两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证明,就算联通通过Iphone代理获得较多的3G新增用户,然而对本身网络的增值效果并不明显,参考各运营商2011年8月份财报数据,对比2G与3G用户的数量与平均ARPU:

分析该表,中国联通的3G占比并不是最高的,同时ARPU贡献值却是三家运营商里最低的,净利润比也最低,不到3%。

而同为欧美标准的中国电信采用的CDMA2000标准,虽然没有获得Iphone代理权,然而依靠之前的固网积累的互联网优势,及Android阵营的支持,3G用户占比最高,接近1:3比例,但ARPU值仍是低于以2G为主的中移动数据。

这一数据说明,即使移动互联网是挡不住的趋势,然而,终端为王的策略,不适合电信类运营商。I系列说到底是为苹果自身打算的产品,他们的策略就是卖硬件,苹果store也好,绑定运营商也好,都是为该策略服务的。

即便以内容为王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对于电信类运营商来说,也难以掌控。在移动互联网初期移动梦网控制了我国绝对的手机无线内容阵地,但随着3G的进展及终端的多样化,智能化,中移动、中电信仅在音乐、视频等基础网络上提供服务。对于其它阵地,无论是电子书、手机游戏、办公软件应用等,电信类运营商仅仅能够部分内容,而移动互联网新贵、传统门户网提供的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

因此,无论是终端为王,或是内容为王,都不适合电信类运营商在该片市场上的定位。电信类运营商该考虑的是,不是如何掌控所有内容,不是去成为某个品牌智能机或者系统的代理商,而是该思考,在基础性网络服务上,如何将移动互联网的各业务与流量、存储、广告、支付等匹配,做成具有业务质量管理和业务开拓的发展路线,使自己在移动互联网中进化,运营有效的管道经济。

(三)简约化定位

在移动互联网形成的产业链中,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国内电信类运营商要成为终端供应商、应用开发商极不现实。从2007年到2011年,有关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的新贵市场已经由苹果、谷歌、微软三巨头占领,而旧日的诺基亚与HP的WEBOS已经没落。通过移动互联网的OS产品衍生链,电信类运营商已经是不大可能进入到以前的电信定制手机市场。

终端、OS、浏览器、支付、广告、应用商店、富媒体服务(比如微博),从硬件到软件伸入移动互联网,运营商该在哪方面定位?不说电信类运营商的应用商店平台,单说最被寄以厚望的移动支付,由于我国金融与财政政策对互联网支付的管理,使得运营商做支付,不仅要在制式上竞争,同时要面对各类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竞争及政策的限制。

我们可不可以透过这形形色色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层次与表现形式,从中找到电信类运营商的运营之路,从而定下市场与营销方向呢?

剖析2G时代,以号码为核心的号码、短信、语音、彩信构成的资费服务,是运营商主要的营销产品,而营销手段则通过划分不同价格层次需求的对象,构建不同的品牌营销与群体营销方式。

把复杂庞大的市场尽量做成简约化,这是营销的优化方向,也是移动为首的运营商丰富的经验。而十多年的2G运营历程,稳健的组织机构与培训方式,也不可能要求运营商为移动互联网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组织机构形式、人员构成。在保证简约化营销的同时,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定位与营销方向不能够违背简约营销的宗旨,而这该是移动互联网下电信类运营商必须要走的路。

那么,如何在复杂多层次多交叉的移动互联网中保持简约化呢?

Windows Phone、IOS5及Android4.0可能已经说出了答案。在这三个OS的新版本中,无一例外的将云计算为核心的应用列为重点战略对象。云计算的加入,是一个里程碑。为什么是里程?因为,在Iphone4S及IOS5公布之前,哪怕Apple Store有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哪怕Android占据了接近五分之二的移动终端市场,但除了微博、KiK之类的应用,及在线地图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多数应用都以单机应用为主,网络感的体现非常差,甚至在用户上得不到体现。一款智能移动设备根据其内存及运算速度,可能可以包含上千个应用,但至今为止,这些来自网络的应用,基于本机运行的占绝大多数。发展至成熟期的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就有如孪生兄弟。云计算会使得终端设计、终端生产、网络应用倾向于简约美化的体现。

做为电信类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营销,简约化在产品与定位上的要求是: 1.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不复杂多样。运营商如果直接向用户销售连自己都记不住的信息产品,只会让用户望而生畏

2.简单的连接与移动互联网直接相关的产业利益,就是经济效益整体产业化。苹果制造了一个圈子,谷歌制造了一个圈子,微软也在制造一个圈子,苹果是较封闭较完整的一个从系统到终端与应用的圈子经济利益,谷歌的android体系是围绕Google ADS系统运行的,微软则依据围绕OS核心来扩大原有地盘。这些都是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简约化表现。3.将传统的可电子化的规则简约化。阿里巴巴与淘宝能够在中国占据电商的半壁江山,就在这二者能够将传统的贸易、物流配送、支付等商业性质规则流程简约化。然而,电信类运营商所要简约化的对象并不是电商这么一个行业,关于这点,将另文论述。

而云计算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支付、存储、流量等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就是运营商该考虑的如何整合与简约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四)实现简约化

下面的论述将以移动集团为假想目标,同样的推断因为背景与政策的类同而发生在中联通与中电信身上。在第三部分,指出IOS5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在该系统中,云计算占据了主角位置,而之前由Iphone1到Iphone4领军的时代都以单机本地运算为主,引导的只能说是个人版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不能说是完整意义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不能因为苹果有apple store,不能因为设备上有facebook,有twitter,能够上网下载无数的应用,能够把飞信、QQ安装进去,就说这就是完全意义的移动互联网。之前的几代产品,只是一个开始,到Iphone4及android3.2版本有关的移动终端上市的时间,那是一个时代,极简单的把PC习惯转换成移动上的触摸体验习惯。但就这么个消费习惯与需求,能够催生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利益并不强。

当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移动互联网后,并且将原有的PC本地运算、网络运算托管到云,并且云的应用可以十分轻便的在移动终端上体现,这时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是真正到了高潮。

而IOS5则领军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后面跟着的会是Adnroid4,windows phone7.5,windows 8。我们不能得知,在以后的时代,会是哪个系统统治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与应用,但有一点可以简单的推断出:

从企业、社会组织机构到小团体甚至个人,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是必须的。因为是必须的,意味着IDC的变革已经是市场所需。

大量奠定在云计算的应用,需要一个可计量的单位,它可以是网络银行,也可以是网络世界的虚拟货币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规则,来推动与维持这个环境的发展。

这两年来,移动在Mobile Market积累了经验,在推动大云计算及其它移动互联网数字产品上也积累了经验,比如10086网络营业厅、飞信、139社区。但与移动互联网的电信类产业核心还很远。为此,移动需要狠下心,果断放弃一些过时的观念与产品路线,化繁为简的进入云计算下的移动互联网。从市场需求与组织机构部门分析,简约化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路线,对集团而言,下面的工作路线将很是会大的参考方向: 1.大力推广云计算为基础的IDC建设与部署。这不但符合我国目前与未来的城市信息化发展政策,同时在发展云计算IDC同时,移动以集客、大市场部为首的部门,主要的营销产品为云计算IDC。而在IDC后面提供支撑的相关产业链,可以从IBM、HP、微软、移动大云间选择强有力的合作伙伴,首先从基础网络计算设施上从传统服务器市场上抢夺市场。

目前集客与大市场部的多数经理,以为推广IDC,只是去拉拢服务器建设与托管客户,这点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传统的IDC经营理念与思路。

以上海闸北医疗体系为参考,启动于2010年的上海新医疗体系以闸北为试点,微软做为支撑方,电信为网络供应商,成功的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的云计算医疗网络。闸北医疗网络实施后,大至医院,小到有效区域的卫生所、防疫站,都可以轻松移动网络、PC网络获得需要的医疗信息与共享资源,大幅节省了闸北区医疗系统的每年信息管理与维护预算,同时方便了医疗体系下的医生及患者,提高了医疗效率。

集客与大市场部等营销部门,需要认识到,移动互联网下,企业需要云计算,政府需要云计算,移动用户需要云计算。当这样的认识到位后,才能够深刻细致的深入对方的项目要求,做出优秀的解决方案,推动移动的IDC建设。

最简单的一个核心:云计算对于移动而言,是行业客户里可以量化衡量的标准,可以小到用GB、TB这些参数进行市场营销。这与2G时代时,在数字产品里以短信、语音价格为衡量标准是同个道理。2.流量经营同样是基于云计算的。

集客等市场部门,在营销云计算IDC同时,实则是从整体方向推动3G网络、LTE的发展。因为访问云计算的IDC必须经过网络。

这样,流量经营的对象则需分为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与个人。

对于营利性组织而言,云计算、网络流量是整合在一起的营销产品,价格上根据不同的运算与网络要求进行调整。而个人,则体现在终端上对流量的消费,空间的消费。

个人的消费,从整体上出发,实际消费的是营利性组织消耗的成本。由于网络营利性组织承担了个人对流量、空间上的成本,运营商在对个人的流量消费做出有利的方案,来刺激个人用户不断增加流量有偿消费。至此,运营商通过云计算、网络可以形成一个简单有效的商业生态圈,最终推向个人最终消费流量与移动互联网空间上(既云计算的表现形式)。

将该图表达方式文字化,则可以概括为:

(1)运营商面向组织营销云计算与无线网络;

(2)社会组织购买云计算,并搭配网络,向其内部人员、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3)运营商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无线网络与云计算套餐服务(4)个人用户接受中间方的云计算与网络服务 通过了解该图及关系流程,移动可以避开终端厂商对其用户的边缘化策略,相反,终端厂商在不断提高及产品等级与层次的同时,是在不断培养与提高用户的最终网络消耗能力和容量。移动仅需要不断加强对空间、网络数据流量有要求的区域、单位的投入和市场营销,从最基本的要求上占据市场有利地位,从而为进一步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开拓打下坚实的后盾基础。

那还有什么可简约化甚至为运营商带来更有生存与赢利空间的策略呢?答案在第三部分的第三要求里已经提到。在云计算与网络的支撑里,电信类运营商是满足了中间第三方的数据与流量需求,最终满足用户的网络需求,然而,在网络里,能够带动更大利润空间的,是需要将以上基础设施化成一个集约式的平台。与如在PC时代写程序代码,策划动画制作,网络社区博客写手一样,需要网络内容能够激发更多的商业价值,移动互联网需要的平台必须远远超出前Apple store的概念。

篇3: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之路

如何解除互联网企业带来的困境,是运营商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的难关。显然,运营商既想继续扮演传统通信的领头羊,又想当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就必须以互联网思维有所侧重地改造传统通信行业,在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通信产品的同时,优化客户的互联网体验,创新用户需求挖掘策略。

2011年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年,从1月苹果iPhone 4的发布,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以及小米手机等互联网巨头相继推出自有的手机操作系统,到4月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再到8月乔布斯的逝世,整个互联网领域以及IT行业都充斥着移动互联网的身影。乃至重大金融会议的召开,仍忘不了提及“移动互联网”。2011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之年。

自2010年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格局逐渐展开,领先的通信运营商应用体系的布局已经成型,互联网厂商也已全面介入,硬件厂商也基于APP Store等模式开始快速介入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有专家说,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这种观点只是相对于我国移动互联网从雏形显露至今的发展历程而言,与国外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仍只处于初级阶段。如在日本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凭借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赛迪智库统计发布的《2012年我国互联网发展形势前瞻》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底我国手机网民为3.03亿人,2011年6月底达到3.18亿,预计2011年突破4.8亿。虽然我国移动互联网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爆炸式增长潜藏着庞大的手机网民数量,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后发优势显而易见。

资本投资风光依旧

早在2011年3月的时候,多家风投机构就已公开表示,未来12个月的时间将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机会。于是,大量热钱涌入这个行业,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已经披露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投资案例为31起,其中,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24起,总投资额为3.18亿美元。从目前统计的数据和调查分析来看,2011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投资的案例数或投资规模,都超过2001年以来历年的全年情况。市场机构预计,这一投资热潮还将持续,且2011年投资规模已刷新历年纪录。

随着WiFi的深度布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开源”概念的深入为中小应用开发者提供了参与产业的条件,激发创新应用的产生。此外,加之高端用户的不断涌现以及付费能力的增强,以上所述种种使得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热潮风光依旧。

清科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正东表示,2011年这一波移动互联网热潮绝对不能错过,因为2015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收官之年,一旦错过此次机会,其意义与当初我国错过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契机一样。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2011年以来,针对移动互联网投资的私募基金与产业资本相继提速发展,如盛大设立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投资基金、联想的LE基金和创新工场等。

运营商适时转型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资源整合的时代,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是产业间相互联系、互相进入的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业间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已大大降低,互联网企业相继将移动互联网相关部门进行升级,以此加速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布局。传统通信行业在此推动下,也积极向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演进,而原有的产业运作模式和竞争结构在新形势下也已显得不合时宜。

在产业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原有的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在改变,风险与机遇并存。而此次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险阻,与这个时代所孕育的机遇前景相比之下不值一提。目前,相关领域的企业都在积极转型,最明显的当属通信行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积极参与到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竞争中。

自3G发牌以来,我国三大运营商把握住了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的契机,积极寻求转型,凭借资源整合能力和资金技术实力,向上延伸涉足手机操作系统,向下延伸深度定制终端,增强用户黏性。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步发展,互联网企业的触手已伸向通信行业,正在一步步瓜分运营商的领地,如谷歌推出移动支付服务谷歌钱包。他们以移动通信网通信业务为基础,兼并终端公司,发力进军通信行业,从而达到获取产业主导权的目的。

互联网企业的“入侵”,对运营商的固有业务造成了极大冲击,使得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转型之路更具挑战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总经理助理李慧镝认为,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一是数据流量的爆炸性增长,对网络承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业务收入增长与流量增长不匹配,对运营商的精细化管理带来更大的考验;三是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对运营商传统运营模式造成巨大冲击:四是移动互联网正形成云端立体化竞争局面,原有产业链格局受到挑战。

如何解除互联网企业带来的困境,是运营商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的难关。要么,成功解除到达另一高端;要么,受制于人。

古人有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语道破运营商反击互联网企业的谋略。既然互联网企业凭借自身网络优势,企图改变通信行业格局,那么运营商也大可以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传统通信业务。硬碰硬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更有利,毕竟固定而庞大的用户规模是互联网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移动互联网正在从功能性应用走向内容和服务。对于运营商来说,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通信行业关键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人无我有。凭借通信网络和平台优势,增强传统通信功能,优化用户体验,打造运营商特有的互联网通信产品。互联网通信产品,是融合互联网和传统通信双方的产品,必须兼顾通信业务和互联网体验。因此,运营商要以互联网软件开发标准来优化通信业务,通过对软件的快速迭代开发,对通信产品进行持续优化。

此外,在成功打造运营商特有的互联网通信产品的同时,还要注重用户体验。运营商要从用户的角度,对通信产品的定位、功能、交互流程和用户界面等方面进行细心周密的设计,以互联网应用的体验标准来进行功能和体验优化。

二是充分发挥通信网络平台优势。运营商拥有通信网络平台的优势,目前包括短信平台、软交换平台、会议平台、终端状态信息、位置信息、网络QoS保障等。运营商需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从网络适配、用户覆盖、产品稳定性等实现与互联网公司差异化的互联网通信业务。

三是有效管理和充分挖掘用户关系链。为保障通信业务的准确性和减少垃圾信息的传递,运营商要加强用户关系链的管理,并且要充分挖掘用户关系链。在社区平台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通过开展病毒式营销推广运营商自有业务或合作业务。

四是推动手机终端通信模块升级,调整重内容、轻服务的终端定制策略。运营商在保持原有终端系统功能(如服务短信、语音、通讯录等基础通信功能)的同时,提供标准的应用模块,并支持动态升级。这样一来,既可形成统一的用户通信体验,又可降低研发成本,使其专注于硬件开发。

五是集成互联网应用,打造“社区+应用+终端”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开放平台,构建新的通信产业链。通信作为运营商的主营业务和优势能力,无疑在综合平台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平台拓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其他平台能力,如认证、位置、支付等,需在技术能力和业务模式上与通信进行深度融合,使用户在使用该平台的任何应用时可以方便地进行通信。

总的来说,以互联网化的思维改造传统通信行业,要求运营商既要在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功能,又不能舍本逐末。首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轻重有度。通信领域是运营商的重点所在,因此与互联网结合紧密的领域可以适当放手,比如交给第三方去做。其次,要开放共赢。降低合作门槛,积极寻求合作,积极为产业链搭建平台。

根据三大运营商最新公布的用户数据,截至2011年10月底,我国3G用户规模接近1.1亿户。但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在这1亿多的用户规模中,应用服务的重视用户数量并不多。因此,虽然目前三大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转变速度仍然较慢,在业务的审批、服务热点的发现以及推广方面上,均落后于小、快、灵的互联网企业,但是运营商后发优势明显。此外,我国移动互联网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意味着运营商在探索服务内容、满足客户需求上拥有相对广阔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移动终端技术受制于人

移动互联网是许多产业的交叉点,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都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多样化是接下来各产业所必须实现的目标之一。其中,终端技术的发展引人注目。

鉴于目前支撑移动互联网无线接入技术有三种,即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WiFi,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WiMAX和传统3G加强版的技术,因此,终端必须具有多种接入能力,即多模终端。

终端是业务推广的脉搏,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逐渐升温,移动终端的解决方案也将不断增多。目前,已有相关的终端创新产品的出世,如Intel推出的MID,则利用蜂窝网络、WiMAX和WiFi等接入技术,并充分发挥Intel在多媒体计算方面的能力,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3G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手机操作系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如微软的Windows系统,Linux操作系统和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众所周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3G技术的发展,而3G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智能终端的发展。

三大运营商也早已意识到发展智能终端的重要意义,于2005年起,相继成立了独立的终端公司,从事终端产品的定制、采购和销售。其运营管理模式,也从以前的“按省运作的区域化模式”向“垂直管理的专业化模式”转变。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围绕手机终端特性的创新不断涌现。

在未来的发展中,移动终端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如主流终端操作系统、终端核心芯片等均受制于国外企业,这使得运营商在改造传统通信行业的过程中承受的压力太大而更显被动。

在与时俱进体现应用价值和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的历程中,运营商有目标有谋划——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通信行业以及对移动终端的重视。显然,运营商既想继续扮演传统的通信领头羊,又想当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更多的是为了实现新兴产业模式实践者的成功演绎。

面对互联网企业来势汹汹的攻掠, 三大运营商抱团进行集团战略转型, 稳住其通信业领航者地位。它们将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的发展作为集团发展的重中之重, 拉动移动业务增长的前沿阵地。而从目前三大运营商竞争形势来看, 大多以调整个人应用服务的价格、绑定优势终端 (如iPhone) 和推出优惠套餐等手段为主。而仅以此手段不足以吸引核心用户, 即使短时间内积累了一些用户, 其忠诚度也难以评估。因此, 常常出现三大运营商之间服务收费的孩子气较量, 只能下调不能上调。为改变这一尴尬格局, 运营商必须创新用户需求, 挖掘策略, 推出富有自身特色的通信服务和优化的互联网体验。

移动互联网给运营商提供了转型发展的契机,也给了各运营商公平竞争的机会。移动互联网的行业应用是一片浩瀚的蓝海,只要你有才能有谋略,或抢占先机或后发制人,就肯定能在这片蓝海中取得一瓢饮。

链接

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日本可以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根据调查,截至2007年6月底,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收入约占全球40%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其中80%在3G终端上使用业务。截至2007年底,除了数据接入费和广告费之外,日本来自移动内容和移动商务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日本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 728万,占移动用户87%的比例。截至2010年第一季度,日本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9 010万。

根据Wireless Watch Japan 2007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社交网和UGC、移动支付和NFC应用、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日本移动运营商采取的包月资费方式,以及用户终端性能的提高、双向高速移动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从最初的信息服务、图铃内容下载,到目前具有移动Web 2.0特性的新业务,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致力推动的移动互联网和固定互联网的互通与融合,将进一步丰富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用户从中可以真正享受到无处不在的接入与服务。

韩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韩国是全球移动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根据韩国互联网发展研究机构(NIDA)的调查,2007年6月,韩国共有3.4亿互联网用户,其中46.8%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使用过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在移动用户的比例为51.3%,比2005年9月的统计提高了10%。

自从2002年韩国移动运营商把CDMA网络全面升级到CDMA2000 1x EV-DO以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SKT和KTF分别推出了包括一系列高端移动多媒体应用和下载服务在内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双向高速网络进一步带动了具备移动Web2.0特征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用户市场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从铃声下载、新闻服务等逐渐向移动多媒体、移动社区、移动UGC等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转移。据估计,约50%的韩国人口都是SKT的移动赛我网注册用户(Tekes&Finpro Global ICT Team 2007.9),在线交易类业务也极大的冲击了离线业务市场,如移动拍卖等。

篇4: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之路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终端、技术到业务的全面深入的融合。移动互联业务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7.9%,人均每周上网26.1小时。中国 4G 用户总数达 9728.4 万户, 4G 网络的推广带动更多人上网;根据调查,2014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 64.1%。手机即时通信由于其随身、随时、拥有社交属性和可以提供用户位置等特点,已经从单一的通信工具演变成支付、游戏、O2O等高附加值业务的用户入口,同时,以其庞大的用户基数为其他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

移动互联网不是简单的移动+互联网,它有很强的乘法效应。移动互联网具备了互联网的基础特征,如开放性、创新性、信息共享性、用户需求长尾化、交互性等;但是移动互联网又具备不同于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如便携性、身份可识别性、可定位性三大特征。移动互联网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离散眼球经济”。身份可识别性特征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即基于用户身份的信息交互和社交应用,移动支付、优惠券下载、移动电子商务等也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可定位性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位置信息和身份识别的融合应用,可催生出移动信用服务、精确广告推送、基于位置的SNS等更多、更有趣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开启一个新时代,它正在深度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移动互联网商机巨大。从大型机到小型机到PC再到桌面互联网,每个时代都创造了比上个时代更多的财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规模和使用场景的井喷式增长,将会带来更多的业务发展与创新机会。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如腾讯、新浪、盛大、搜狐、百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在布局移动互联网,原有的SP业务部门在转型为移动互联网部门。大量创业者、互联网从业者甚至是传统领域的企业都在积极进入,这种投融资热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得到持续。

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更加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资本市场正喷出互联网社交化的热浪。移动互联网社交化对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很重要。从用户的角度看,移动SNS是用户信息最密集、用户付出时间最多的平台式应用;从运营商的角度看,UGC内容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的主要来源,而SNS又是UGC的主要来源。在移动互联时代,电信运营商应如何有效地开展业务经营呢?

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初见端倪

中国正从传统工业时代迈入移动互联时代,商业逻辑正在切换。在工业经济时代,稀缺资源是生产资料与货币,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是产品规模化与市场细分化。由于电信运营业天然的规模经济特征,运营商必须成功地穿越行业“规模化”拐点,否则难过衰落或被吞并的下场;但基础业务同质化竞争,又必然要求企业实施差异化增值;电信运营商不可能长期安全地维持在规模化阶段,它必然要跨越多样化拐点。在移动互联时代,稀缺资源是客户的时间与注意力,企业成功的关键是客户黏着化与业务平台化。在移动互联企业的成长初期,规模化的用户注意力是最重要的,因此通过新闻、游戏、社区等各具特色的应用快速形成用户流量规模,是跨越的关键;但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企业为构建核心竞争力,还必须充分利用新经济价值要素的高度关联性,企业的商业模式必须建立在对价值链的整体理解与运用上,即打造合作共赢平台以支持价值链各要素的协同配合。

在移动互联时代,电信业将发生诸多结构性变化。在传统电信1.0时代,客户对通信的需求,主要限于语音。从语音到短信,也是在通信方面的创新。运营商提供的业务主要是与网络合一的标准化通信业务,如语音、短信,网络上的内容来自通信双方。通信双方均属于买方市场,电信运营商作为卖方为一个具有外部性的群体提供服务。在新电信2.0时代,客户的需求主要是信息需求。电信与互联网的融合,满足的是客户获取信息的需求;从固定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则是顺应了客户信息需求个性化、碎片化的趋势。运营商提供的业务主要是与网络分离的个性化信息业务。供需双方处于平台的两端,形成两个市场。电信运营商作为平台组织者连接着两组群体,以帮助双方接触获利。

在移动互联时代,电信运营商纷纷启动转型战略。随着商业环境的演变、客户需求的变化、产品价值的变化与价值链的变动,电信运营商需要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再定义。

面对移动互联网给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带来的威胁与机遇,中国电信开启了转型战略:从固网运营商到全业务运营商,带来能力边界的扩展;从ICT到3I转型体现了对转型的新认知——成为综合信息服务商。事实上,电信运营商转型战略的背后,都隐藏着对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

中国移动也适时提出了业务转型的发展战略。但中国移动高举转型的旗帜唱了许多年,似乎至今还不太成功。竞争对手联通与苹果的合约机,拉走了移动不少中高端客户。腾讯公司的微信一开通,中国移动突然发现,业务还可以这样做,真正的竞争对手原来是腾讯等一批有极强实力的移动互联平台商。

其实,中国移动一直在积极推动企业转型。中国移动的发展战略定位,从早期的移动通信专家、到移动信息专家、再到现在的移动改变生活,反映了中国移动价值定位的不断超越。新电信时代可以说是变革转型的时代。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彻底的客户导向、组织利益再分配、专业障碍等多种挑战可能会严重威胁中国移动的战略转型。中国移动呼唤高水准的变革转型领导力,否则很难应付复杂多变的格局。

大凡成功的企业转型,除了要求变革领导者具备成熟的心智模式外,还需要参与转型者设计一套高水准的变革转型方案、并赋予足够的资源整合权力。现在,4G牌照发放了,在技术层面可以说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看谁能在战略转型的路上走得更快。

电信运营商业务模式之变

在移动互联时代,电信运营商业务运营的成功模式可概括为“1234”。

“1”:打造1个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

在移动互联时代,客户需求与传统话音时代有显著的不同。这要求电信运营商要构建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作为整体业务的精神统领,开展全业务运营。

“2”: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创建合作共赢平台。在移动互联时代,客户与合作伙伴都是电信运营商重要的服务对象,合作伙伴也是电信运营商最重要的客户。

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合作平台是开放、共享、共赢的平台。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产业巨头。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里,有60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自平台商业模式,包括苹果、谷歌等。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未来的平台之争,一定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围绕搜索、电商、社交各自构筑了强大的产业生态。

“3”:在移动互联时代,电信运营商业务领域将着力向3个方向延伸:横向产业价值链整合,纵向技术一体化融合,前向客户深度运营耦合。

国际案例表明,电信运营商的横向产业价值链整合,主要从传统的网络运营向上游内容创编与整合端延伸;纵向技术一体化融合,主要表现为从传统的固网、移动网逐渐扩展到互联网、广电网;前向客户深度运营耦合,即基于客户需求把握创新商业模式如手机广告(第三方收费)、电子支付(佣金)、位置服务(搜索+广告收费)等。

“4”:在移动互联时代,电信运营商应在四大关键领域强力推进:终端、应用、平台与管道。

终端。用户价值实现的引擎。在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决策发生了变化。消费者购机入网过程:先选终端,后选运营商。3G时代,手机终端制式与运营商几乎成了一一对应关系。在智能手机的销售环节,3G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越来越丰富,需要专人在销售现场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相应地,运营商的业务销售重心应从销售套餐转到销售手机,渠道重心从营业厅转向社会渠道,营业厅的重心从业务受理转到手机销售。

应用。持续激发用户需求。传统PC端的内容和应用基本上都已经平移、延伸到了移动互联网,两者在业务内容和体验方面趋于接近,而且移动互联网产品推出更快速、接入更方便。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终端的独特优势(地理位置、摄像头、重力感应、麦克风、触摸屏等),与传统互联网相结合,带来无穷的创新空间,也蕴藏巨大的商机。由于智能手机的流行,现在的APP多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客户端;由于具备一键直达的易用性和更好的用户黏性,使得客户端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主体。 在移动互联时代,有四大重点应用——应用商店、社交应用、位置服务与移动支付需要运营商重点布局。

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助力。平台使开发者和消费者双边的需求都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匹配。平台模式将大大拓宽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其商业模式的侧重点升级为构建包含内容、应用和终端的商业生态,盈利模式更多元,内容应用更丰富。运营商通过平台运营实现用户统一体验,通过账号经营实现多产品之间互联,可以掌握越来越多的用户消费行为和时间份额,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管道。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智能管道不仅与流量经营、三网融合以及智慧城市等现实需求相联结,而且与业务转型相关;电信运营商需要汇集各种要素资源,在业务与终端等环节注入智能元素。 在智能管道建设上,电信运营商需要重点围绕四大环节做工作:感知、管控、分发与平台。

作者简介:

篇5: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之路

1、三大运营商业务板块比较

1新移动=移动+铁通,主营固网、2G(GSM)○、3G(TD-SCDMA)2新联通=联通+网通,主营固网、2G(GSM)、3G(WCDMA)○

3电信收购原联通CDMA业务,主营固网、2G(CDMA)、3G(CDMA2000)○

业务板块分析:

固网业务电信>联通>移动 移动业务(2G)移动>联通>电信

联通业务较为均衡,3G网络CDMA为其优势品牌

2、三大运营商主打品牌比较

1中国移动: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打造3G(TD-SCDMA)○

2中国联通:世界风、如意风、新势力、精彩在“沃” ○

3中国电信:电信网络、3G手机“天翼” ○

3、三大运营商主要的渠道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主控渠道:○(产权角度)运营商直接掌握、直接参与管理的核心渠道,包括自建营业厅渠道、大客户服务、自主服务站、客户服务热线、运营商网站等 2社会分销渠道:○(合作角度)除了运营商自建渠道以外利用社会渠道拓展的销售型渠道,包括社会代理商的合作营运厅、合作品牌店、加盟店、授权销售店、标准卡类职工零售店等

中国移动渠道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的渠道优势: 1规模效应○

2分销商品品质更优 ○

3管理高效 ○

4有效的分销商保留机制 ○

中国联通以自建渠道为主,中国移动营业网店繁多且营业厅的认知度较高,因此自营营业厅是其主要的分销渠道。中国移动的渠道建设主要是基于渠道忠诚度的建设,渠道控制力的打造和渠道的规范化管理。

中国移动广泛依靠营业厅自办、社会渠道代办合办、客户经理一对一办三种模式发展新用户和维系老用户。一方面依托原有邮电遗留下来的自有渠道,努力发挥其销售功能和示范功能,同时加大对自有渠道的投资,体现自身服务领先的战略追求;另一方面也积极发展社会带经销渠道,延伸产品的覆盖范围和市场控制力。在社会渠道的管理上,中国移动抓住零售商注重流通的特点,以差异化的地区性产品来刺激最终市场,进而能够启动渠道的积极性。中国联通的渠道策略分析: 中国联通的渠道控制优势

1各类渠道的合理定位 ○

目前中国联通的业务销售仍然是社会渠道为主、自有渠道为辅,而客户服务则主要以自有渠道为主、社会渠道为辅的营销模式。

2灵活的代理商政策 ○

在社会渠道的管理方面,中国联通的代理商政策较为灵活多样,以吸引不同类别的代理商

3代理费激励 ○

作为市场的后来者和挑战者,中国联通在社会渠道的管理中,注重制定有力的代理费政策来激励渠道的积极性,通过控制渠道来控制消费者行为

中国联通以社会分销渠道为主,广泛依靠社会网络来推销产品。在对社会渠道的管理中联通注重制定有效的代理费政策来激励渠道的积极性,力图通过控制渠道来控制消费者行

为。换言之,中国移动注重“高广告费低代理费”来拉动消费者进而使渠道倒向中国移动,而中国联通则注重以“低广告费、高代理费”来激励渠道进而诱导消费者。此外中国移动还逐步提高自有渠道的数量和质量,而中国联通在发展自由通道的体系上逐渐加大投入但资金有限。CDMA开通运营以来,直销也成为中国联通驱动啊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电信渠道策略分析

篇6: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之路

在昨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相关政策简要情况”,其中提出14条举措、2015年底的具体工作目标以及2017年发展目标。当天,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公布各自提速降费方案,资费最高降幅35%以上。

工信部副部长尚冰说,今年底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的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提至20M bps,其他城市提至10M bps,力争年底前手机流量平均资费水平、固定宽带单位带宽平均资费水平同比下降30%左右。

网速网费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网速慢、网费贵”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因素之一。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发达国家固定宽带资费占月平均收入的比例为1.5%,而我国无论网速还是网费都有较大差距,在信息通信技术使用与普及水平等方面处于全球第80名左右。

提速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源头拓宽网络“高速路”。工信部称2015年至2017年,基础电信企业将投资超过1.1万亿元,到2017年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区家庭都将具备百兆光纤接入能力,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30M bps,相当于2015年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他城市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20M bps.三家运营商公布提速降费“实招”

降费要引入竞争。尚冰说,未来将继续开放电信市场、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年内宽带接入业务的开放试点城市扩至30个以上,试点企业超100家,移动通信转售业务2016年全面开放,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业务和更优惠的价格。

三家运营商纷纷响应公布提速降费“实招”。中国电信提出,年底前有线宽带平均接入速率将由目前的11M bps提升至20M bps,单位带宽价格下降35%左右,并推出每月49元2G B省内流量4G套餐、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等举措。中国移动提出到年底流量综合资费同比下降35%以上,推出流量共享、流量不清零、流量交易等创新服务,并承诺大幅降低国际漫游流量资费。中国联通明确提出全网移动用户数据流量综合单价降低20%以上,并将力争2016年底基本实现全网光纤化改造。

提速降费2015年底的工作目标

●地级以上城区80%以上家庭要具备百兆光纤接入能力,50%的地级以上城区实现全光网络覆盖。

●4G基站超过130万个,实现乡镇以上地区4G网络全面覆盖。

●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的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从现在9M bps提升到20M bps,其它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由7M提升到10M.鼓励有条件地区推广50M、100M等高宽带接入服务。

●通过促进竞争、技术升级等推动电信企业进一步下调资费,力争年底前手机流量平均资费水平、固定宽带单位带宽平均资费水平都同比下降30%左右。

解读

方案基本与工信部目标相匹配

绑定套餐或推新套餐体现降价

三家基础运营商发布网络提速降费具体方案引起极大关注与热议。从三家运营商的提速降费清单总体看来,其中移动流量、有线宽带资费平均计划下降30%左右,网速全面提升,主要城市城区提升至100兆,基本与工信部公布的提速降费目标相匹配。

每家运营商列出新的降价清单,运营商相对以往套餐确实做出了改变,有降资费的行动。尤其是在流量清零这类以往的“霸王条款”方面做出了改善。三家给出的降价清单包括:中国移动50元含2GB全国流量,降幅达50%;中国电信手机流量每GB25元;中国联通开展10元包1.5GB省内流量半年包促销活动,流量跨越不清零,半年有效,还推出视频定向流量包,最优惠价格每月18元6GB.同时,三家运营商都推出了流量不清零、可转赠业务:中国移动年流量包不清零;中国电信套餐剩余流量可分享其他4人,在部分地区试点转赠服务,广东试点语音、短信按流量兑换服务;中国联通10元包1.5GB流量包,跨越不清零。

从这些方案可以看出,公众期待的全业务大规模降低资费并没有明显出现,而是通过绑定套餐或推出新的降低资费套餐服务来体现降价。通信专家项立刚说,流量不清零等业务对于运营商来说确实压缩了利润,可以实实在在让消费者受益。(新华社)

评说

“谁大半夜等着这个流量上网?”

通信专家说在4G移动业务上还有很大提速降费空间

对一些看起来很丰富的降价措施,网友纷纷吐槽“没诚意”。例如,移动推出的“八大举措降网费”,第一条是“夜间流量套餐”,夜间11时至次日早上7时,套餐内流量资费10元1G,单价为0.01元/M B.“之前5元1G夜间流量,现在10元1G,还降幅50%?我数学不好别骗我。”网友“注册不了马宁”说,“谁大半夜就等着这个流量上网?”

而网友“w angx_0”说:“不要指望那个夜间流量,倒是把4G套餐多降降啊,整篇都不见你提,花样怪多。”

“运营商业务规模庞大,想做出提速降费这么大规模的行动,需要从集团落实到地方分公司,从制定方案、调整结构、部署到地方全部落实,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说降价就立竿见影。”通信专家项立刚说,运营商面对政府和经营方面的重重压力,在制定方案时出现敷衍的情况也发生过。

项立刚预测,在三大运营商目前公布的提速降费方案基础上,下一步在4G移动业务上还有很大提速降费空间。(新华社)

●夜间流量降价,熬夜上网好吗?

移动推出1G B套餐以上赠送夜间流量,1G B低至10元,电信的夜间流量最低每3G B仅20元。按照百度发布内地网民上网时间分布段报告,晚11时-早上7时占整体上网时间仅有12.76%.总书记说了年轻人别熬夜,夜间流量真的好吗?至于假日流量。单价是便宜,但除了“五一”“十一”,其他长假都是三天,3天10元真的便宜吗?

●套餐外流量0.29元/MB不便宜

移动推出流量安心包,套餐外流量0.29元/M B,费用达10元,可以免费使用至100M.再次超出自动适配,平均算下来0.06元-0.1元/M B;联通则推出套餐外流量60元/G B封顶。其实,基础套餐外流量0.29元/M B并不便宜,收入更高的美英套餐外流量均在0.25元/M B之外。这个政策优势在于“10元以外”,算了一下,就是你使用流量超出套餐35M才开始实惠。这是什么概念?—1M流量大概可以挂一天Q Q.即使超出这部分流量,按目前的流量包,10元100M,30元500M,也没便宜多少。

●流量不清零何时才会永久性?

客户可将套餐内未使用完的剩余流量分享给其他四人使用,且可享受流量季度包、半年包、年包等灵活周期的套餐服务。联通表示启动低至10元包1.5G B省内流量半年包促销活动,流量跨月不清零,半年有效;电信则准备试水流量个人定制方案。在这次改革中,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几乎成为标配,这值得用户拍手叫好。但是,比起虚拟运营商,三大运营商的力度似乎弱了些,因为这个不清零不是永久性,只是拉长套餐期限。今年初,美国运营商AT& T已经实现流量永久不清零,国美等国内虚拟运营商也逐步实现,三大运营商再快点会更好。

追问

年收入超万亿 能否再提速降费?

长期以来,消费者对网速慢、网费贵怨声载道,期待此次政策和措施的出台能让大家真正受益。“提速降费”到底有多大空间?如何在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同时,保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消费者需要一笔“明白账”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已接近13亿户,其中手机网民数量已达6.5亿户。长期以来,基础运营商在收费、服务方面受到消费者诸多诟病,网络“又慢又贵”和流量用不完就清零等“霸王条款”成为矛盾焦点。

“许多人‘重金’买来的高带宽,仅仅是名义上的。”南开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史广顺说,宽带和下载速度之间的比值是8比1,即8兆的带宽理论上可达到最高每秒1兆的网速。但现实中很多所谓的“10兆带宽”只是噱头,其实是小区里很多家庭共用这10兆,分散到每个用户自然会出现网速很慢的现象,上网高峰时就更明显。

手机上网套餐本身就贵,如不小心超出套餐,流量费更惊人。“在提速降费同时,消费者更希望获得公平服务和知情权。”电信分析师曾韬说,取缔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将给网络提速降费行动锦上添花,把账都算到明面上来,让消费者钱花得明白、放心,提升用户忠诚度和消费积极性,运营商也将受益。

“流量费”过高将阻碍创新

通过年报可以发现,在三大运营商高额的收入和利润中,“流量费”功不可没。专家认为,在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等O T T业务的冲击下,运营商语音业务和短信收入萎缩是大势所趋,“流量费”收入会在未来运营商的收入中占更高的比重。但市场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过高的“流量费”不仅会极大阻碍移动互联网创新,对运营商也是“杀鸡取卵”。

目前国家已经引入“虚拟运营商”参与市场竞争,但受到基础运营商限制仍较多,应扩大虚拟运营商定价权,使其在“租借”基础运营商网络的同时活跃市场,把市场价格降下来。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易认为,电信运营商要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就不能不牺牲短期的利益,降低流量资费,提升网速、提高服务水平,真正把市场培育起来,再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

“财大”能否进一步“提速”?

年报显示,2014年三大运营商收入合计达1.25万亿元,利润合计达1390亿元,平均每天3.8亿元。年收入超过万亿,这些钱是否都花在刀刃上?“财大”的运营商未来能否进一步提速降费?

电信行业人士认为,过去几年,运营商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三大运营商各自建设了一套2G、3G、4G网络,耗资巨大。如2014年,中国移动在4G上的投资达到1500亿元,建成开通了72万个4G基站,搭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高昂投资必然会在资费上有所反映。

随着网络的改善,用户对于流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中国移动4G客户的平均每月流量消费已达到780M,网络基础设施的改善速度赶不上用户的需求增长,就容易造成用户感觉“又慢又贵”的问题。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认为,由于三大运营商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尽管资本投入巨大,但缺乏对用户体验的重视,电信基础设施的整体配置效率仍相对低下。

记者调查发现,从技术、政策上来看,未来确实还有进一步提速降费的空间。“将铜网换成光纤骨干网,虽然成本巨大,但升级后的光纤宽带具有维护成本低、理论带宽高的绝对优势。”曾韬坦言。无线宽带也在“提速”技术上有足够储备。专家预测,由于虚拟运营商获得牌照、宽带接入引入民间资本等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将有效打破电信运营的垄断格局,充分竞争将带来电信资费的优惠。(新华社)

[贴士]

MBpsMbps

MBps与M bps有着很大差别。M B全称M B yte,含义是“兆字节”;而M b全称M bit,含义是“兆比特”。M B yte是指字节数量,M bit是指比特位数,两者都是数据量度单位,但数量级完全不同。

B yte是“字节数”,bit是“位数”,在计算机中每八位为一字节,也就是1B yte=8bit,即两者是8:1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见到的300M bps、150M bps、54M bps及11M bps这些理论无线传输速率,换算成容易理解的M B /s速率单位,它们的理论无线传输速率应为37.5M B /s、18.75M B /s、6.75M B /s及1.375M B /s.我们所熟知的百兆网线(100M bps)也是以M bps为单位的,换算的理论有线传输速率是12.5M B /s.[数据]

高额收入与利润“流量费”功不可没

上一篇:《批示性通知》实例下一篇:尽调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