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2024-04-19

鳜鱼养殖技术要点(共14篇)

篇1: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鳜鱼网箱养殖和池塘主养两项技术

一、网箱养殖鳜鱼技术

1、水域选择:应选择水位较稳定、落差不大、水深3米以上、有流水或微流水、水质

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的水库、湖泊、河沟等水域。

2、网箱设置:养殖鳜鱼的网箱一般采用敞开式无盖网箱,规格为4×7×1.6米3或4

×8×1.6米网箱网箱应按“一”或“品”字型排列,有利于水体交换,增加网箱中的溶氧量。

3、品种选择和鱼种放养:鳜鱼养殖一般选用翘嘴鳜,放养前,应用3%-5%的食盐水

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后,再放入箱中。放养量应根据放养鱼种的规格而定,10厘

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20-25尾/㎡为好。

4、饵料鱼配套养殖与投喂:鱼种放养前应根据每生产1千克鳜鱼须饵料鱼6-8千克转换

系数来按排饵料鱼的生产和配给。饵料鱼规格应同鳜鱼的规格相适应,确保饵料适口。投喂的饵料鱼体长应好为鳜鱼体长的40%以下,过大不宜摄食,造成浪费。日投喂量为鳜鱼体

重的15%左右,一般每3-5 天投喂一次,投喂前应用3%-5%的食盐水对饵料鱼浸洗5-10

分钟,确保饵料鱼不带病进箱。

5、日常管理:首先要坚持每天巡箱,注意水质及箱体情况,及时补充饵料鱼,发现问

题,及时解决;每10-15天定期洗刷网箱洗箱1次,以防异物堵塞网眼造成箱内缺氧;再次

要做好日常生产记录工作;最后要及时做好鱼类病害防治工作。

6、病害防治:网箱养殖鳜鱼病害比较少,常见的病害有:水霉病、车轮虫病、斜管虫

病、赤皮病、烂鳃病等。预防鱼病时,可不定期地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漂白粉等泼洒网

箱四周,也可以在网箱四周悬挂篓(袋),每个袋(篓)中装硫酸铜100克和硫酸亚铁40克或漂

白粉100 克,每箱3-6个,以形成密集的药物区,能起到预防鱼病的作用。鳜鱼入箱初期易

患水霉病,可用水霉净浸洗5-10分钟,能有效地治疗水霉病。鳜鱼在春秋两季易患车轮虫

病和斜管虫病,发现少量病原时,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0.7ppm浓度全箱泼

洒并使该浓度维持在2小时以上或用40ppm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30分钟等方法进行治疗。

二、池塘主养鳜鱼技术

1、池塘选择:鳜鱼主养池塘应以3-10亩为宜,要求选择背风向阳、壤沙土底质、淤泥

较少或没有淤泥的新开池塘。池底应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1.5-2米,灌排水系统完

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

2、放养前准备工作:放养前,清塘,并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消毒后,曝晒10-15天,放水10厘米。

3、合理放养:由于鳜鱼生长速度快,当年的夏花就可养成商品鱼,因此,鱼种一般在6

月上中旬投放。鱼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溶液中浸浴10-15分钟。鱼种的放养密度,一般800-1000尾/亩。为了调节鳜鱼池的水质,每亩应放养100克以上的白鲢鱼种20-30尾。

鱼种放养后应在鳜鱼池塘投放适量水花生或水葫芦供鳜鱼栖息。

4、饵料鱼生产安排:饵料鱼一般选择长条型或纺锤型低值鱼类,如:鲮、鲢、鳙、草、鲴、鲤、鲫等。经7-10天的饲养,当饵料鱼达到1.2-2.0厘米时,刚好为4厘米以上的鳜鱼

适口饵料,此时,则应向鳜鱼池开始投放鳜鱼。

5、饲养管理:养殖前期及后期每3天投饵1次,中期(7、8、9月高温阶段)每1-2

天投饵1次,一般每次投饵量为鳜鱼数量的4-5倍。养殖初期,应每10-15天加注新水1次,7-9

月,随着水温升高,每5-7天加水一次。在整个养殖期间,一般每隔10-15天左右泼洒1次

生石灰,浓度为15-20克/立方米,以调节水中pH值。发现鳜鱼有吐出饵料鱼现象,也应立

即开机增氧并加注新水。

6、鱼病防治:鳜鱼病害的防治比养殖家鱼更应做到防重于治。在生产过程中,一要控

制好水质,经常加水、换水、增氧和定期泼洒生石灰;二要经常用漂白粉或硫酸铜等药物全

池泼洒进行预防,只要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鳜鱼爆发性的病害发生。

王磊******

篇2: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等,属鲈形目,鳜鱼属,其分布很广,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鳜鱼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珍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池塘中不仅可以混养少量鳜鱼,以清除野杂鱼,还可以专塘饲养,是目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

一、生活习性

鳜鱼是典型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喂养时,可喂死鱼、死虾等。雄性鱼三龄成熟,雌性四龄成熟,其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可达50~100克,第二年可达0.5公斤左右,第三年可长到1~

1.5公斤。

二、池塘条件

鳜鱼成鱼养殖的池塘,面积宜3~8亩,水深1.5米以上,夏季水深应2.5米左右,底质最好是沙质壤土,腐殖质较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有流水更好。要求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

三、饵料鱼培育

饵料鱼养殖面积为鳜鱼池的3~4倍。从鳜鱼的适口性和经济角度考虑,饵料鱼一般选择白鲢、鲫鱼等品种,放养密度为亩放鱼苗30~50万尾。鱼苗放养后,不用立即投饲,待浮游动物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塘四周觅食时,开始投喂豆浆或其它饲料。在培育前期,饲料吃光就添,而在后期应对饵料鱼规格予以控制,将饵料鱼长度控制在鳜鱼体长的1/2至1/3之间。一般放养8~10厘米的鳜鱼种,饵料鱼应控制在3~4厘米。

四、鳜鱼种放养

单养鳜鱼时,可亩放规格为8~10厘米的鳜鱼种800~1000尾。也可在鳜鱼池中混养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以作为活饲料。一般每亩放养200~400对罗非亲鱼或60尾二冬龄鲫鱼。用稀网将鱼池隔成两半,一边养鳜鱼,一边养其它鱼,使繁殖的幼鱼穿过稀网成为鳜鱼食料,同时鳜鱼的活动又不妨碍其它鱼类的安静繁殖。

五、饲养管理

1、投饵:采用间隔投饵料鱼的方法,在养殖前期和后期,每7~10天投喂一次,中期每5天左右投喂一次,应保持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为1:5~10,饵料鱼太少,会影响鳜鱼摄食和生长,太多则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对鳜鱼生长不利。

篇3:水库网箱养殖鳜鱼技术

1 水质与水温

一般放养鳜鱼要求水深平均3 m以上, 水质清新无污染, 且最好野杂鱼较多, 能够为鳜鱼提供食物。水温对鳜鱼的摄食及生长影响较大, 在22~28℃的水温下, 鳜鱼生长良好。当水温超过32℃, 鳜鱼的摄食强度及生长速度都会较低, 水温低于18℃时, 鳜鱼活动缓慢, 吃食分散温和, 且在水面以下, 不像平时那样在水面集群凶猛抢食, 食量约减少1/3, 生长速度下降。

2 网箱设置

网箱架设在避风向阳、水面开阔、有一定水流、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水域位置。水深大于3 m, 在最低水位时网箱底部与水底保持距离大于1 m, pH值7.0~8.0, 透明度50~60 cm, 溶氧量4 mg/L以上。在与水流垂直的方向按照按“一”字型, 将网箱扎成一排, 网箱之间保持1.0~1.5 m的距离, 有利于水体交换。为了防止杂物对网箱造成损毁, 可以在网箱养殖水域周围设置栅栏, 栅栏距离网箱约2 m。网箱用2%漂白粉溶液浸泡消毒后, 在鱼种进箱前10 d左右安装下水, 使箱壁附着藻类, 防止鱼体磨擦损伤, 提高成活率[2]。

3 鱼种放养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检疫合格的鱼种进行放养。鳜鱼种具有对水温变化较敏感的特点, 在鱼种进箱时进行缓苗, 温差以不超过±2℃为宜。进箱前用1.5%~2.0%食盐水消毒鱼体7~8 min。

4 养殖方式

采用鳜鱼与饵料鱼套养的办法养殖。套养时投放鲢鳙、鲫鱼种作饵料鱼, 这样使套养鲢鳙从水中摄食浮游生物, 鲫鱼为杂食鱼类, 而鳜鱼以鲢鳙、鲫鱼为食。同时水库中麦穗鱼、餐条、虾虎鱼等上层小型野杂鱼资源十分丰富, 中后期以捕捞的野杂鱼、养殖和购买部分大规格鲢鳙、鲫鱼种为食[3,4]。饵料鱼的投放要根据鳜鱼各生长时期对鱼饵规格、数量的需求进行。投喂活饵料鱼的规格为体长3~7 cm, 每箱投放鲢鳙、鲫鱼4 000尾, 用3%~5%食盐水浸浴消毒6~10 min后投入箱内。中后期养殖补充捕捞的野杂鱼和购买部分大规格鲢鳙、鲫鱼种, 使得网箱内鳜鱼与饵料鱼的比例不小于1∶3。根据养殖鳜鱼的生长需要, 养殖中后期定期投喂一些补充的饵料鱼, 使网箱中的饵料鱼保持一定的密度, 以防止鳜鱼因饥饿而产生“互残”现象。每天投喂量为网箱中鳜鱼体重的5%~10%, 投喂可选择在鳜鱼摄食最活跃的傍晚进行[6]。

5 日常管理

一是坚持巡箱。每天巡箱2次, 检查网箱有无破损, 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情况, 定期抽样检查鱼体, 掌握投喂次数和投喂量。二是及时对网箱进行清洗。网衣容易被浮泥、青苔等附着, 堵塞网眼而引起鱼类缺氧死亡, 所以必须及时洗刷网箱, 保持箱内外水体畅通、溶氧充足, 一般每10 d清洗1次网箱。三是认真做好养殖生产记录。真实完整做好天气、水温、投喂、防病及鱼的生长情况记录工作, 养殖过程中, 应注意随着水位的变动及时调整网箱的位置, 操作要仔细, 以减少对鱼体的损伤。四是病害预防。鳜鱼病害较少, 但一旦发病损失较大。在网箱养殖过程中应坚持鱼病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7]。在鱼生长旺季及病害易发生季节, 用双层尼龙丝袜每袋装150~250 g漂白粉, 悬挂网箱四周入水50 cm处, 待药物溶解完后间隔7 d再添加。

参考文献

[1]崔礼存, 李源辉.水库网箱养殖鳜鱼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 :279-281.

[2]洪家春.网箱养殖鳜鱼技术[J].北京水产, 2000 (3) :15.

[3]蓝慧臣.网箱养殖鳜鱼技术[J].河南水产, 2012 (2) :16, 19.

[4]田野, 郭贵良, 刘英海, 等.北方地区小水库网箱养殖鳜鱼技术试验[J].吉林农业, 2010 (4) :85.

[5]刘丽.河道网箱养殖鳜鱼高产技术[J].农技服务, 2011 (12) :1702, 1704.

[6]闵定俭, 凌继忠.水库网箱养殖鳜鱼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 2005 (2) :32-33.

篇4:鳜鱼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关键词:鳜鱼;大规格;苗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5.19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43

1亲鱼的培育技术

1.1培育池的选择

培育池的关键指标主要是看池中的水质情况,好的水质对于鱼的生长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培育池的选择十分重要,宜选择水质清新、溶氧好、透明度高、无污染的湖泊及水速不大的河流进行网围,水深宜在1.5米左右,池底少泥沙,水质酸碱度中性,这样的池水质量为佳。

1.2亲鱼放养

亲鱼是决定下一代质量好坏的关键,所以在亲鱼选择上要认真慎重,一般如果由人工饲养的亲鱼,每尾重1.60~2.00公斤为宜,如果是由天然水域挑选的,一般在1.50~1.80公斤为宜。放养的密度要根据池塘情况,如果是静水池,则密度掌握在亩放80公斤左右为宜,如果是常年的流水池,则密度要适当增加,可以亩放120公斤,无论静水还是流水,池塘都要根据亲鱼的生长进行饵料的适当投放,增加营养,保证生长所需。

1.3饲养管理

投饵:鳜鱼的亲鱼在放入培育池前,要在池中先放适口饵料鱼,亩放量为120公斤左右,在产卵前再适当增加,投饵的原则是多次少量为宜,饵料鱼一般以底层鱼类为佳,常选择的有鲮鱼、鲫鱼、鲤鱼等,一般规格在50~60克/尾为宜。

注水:在亲鱼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中的溶氧量变化,要适时、适量注水,以保证水中的溶氧量,满足5毫克/升以上的底线,很多养殖者使用增氧机,但这只是短期缺氧的解决办法,只有注入新水才是解决缺氧的正确方法,充足的氧气是加快鳜鱼性腺发育的有效措施,能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度好,怀卵量高。

巡塘:鳜鱼亲鱼管理中,巡塘密度要比其他鱼增多,要随时掌握水质的变化、饵料鱼的存量及亲鱼的生活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害、虫害,并进行防治。

2人工繁殖技术

2.1把握好催产期

在雌鱼卵发育至成熟的这段时间,要把握好时机进行催产,这时要注意雌鱼的一些变化,如果腹部变大而且较软,肛门有红肿现象,卵巢轮廓清晰,而且雄鱼腹部与雌鱼比明显小很多,轻压有精液溢出,这时可以适时进行催产。

2.2把握天气变化,选准催产时间

催产时要注意天气变化,因为天气的变化对于出苗和成活都有重要影响,一般要选择多云和晴朗的天气,早上提早拉网捕获,增加投产鱼数。避免在雨天或温度降低的天气进行催产。在催产时要保证池水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样能对于亲鱼产生刺激,促进发情,同时对于水中的氧含量也能提高,这样对于亲鱼的催产有一定的益处,同时也可以避免亲鱼因天气闷、气压低、密度大等因素而产生浮头情况。

2.3精心孵化管理,确保出苗质量

在催产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催产剂,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催产剂。同时对于受精卵的孵化管理也要加强,确保成活率,控制好水流和孵化缸中卵的密度,水流不宜太大,以卵翻动到缸边不撞边为宜,待卵出膜适当减小水流,出膜后现酌情加大,并且要注意水的交换,确保水中的氧量充足。亲鱼催产根据具体情况交叉进行,人繁的催产顺序是以亲鱼怀卵丰满、成熟度好坏来选择和进行的,同时也要根据催产孵化的效果来决定下一步催产的数量。

3培育大规格鳜鱼苗的配套技术

3.1催产前工作

鳜鱼的繁殖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而且时间较短,所以对于技术要求细而精,在催产前一定要做好各种饵料的鱼的繁殖,保证亲鱼的营养所需,同时要注意适口饵料鱼的供给,一般可以同四大家鱼、鲫鱼、鳊鱼、鲤鱼、鲮鱼等鱼的人工繁殖结合的进行。一般饵料鱼催产后再开始鳜鱼催产,间隔4~5天时间,保持水温在20℃~25℃,水温越高鳜鱼出苗越快,出苗后要40多小时以后才能开口摄食,可酌情投喂适口饵料鱼。

3.2活饵料培育

由于鳜鱼大小不同对于饵料的摄食能力不同,所以对于饵料的培育也要根据鳜鱼的大小进行适当培育,对于活饵料的培育应提前进行,一般鳜鱼的开口饵料以0.20厘米左右的鳊鱼幼苗为佳,当鳜鱼苗长至0.50厘米以上时,以0.30厘米左右的鳊鱼幼苗为佳;鳜鱼苗长至0.70厘米以上时,以0.40厘米左右的鳊鱼、鲮鱼幼苗为佳;鳜鱼苗长至1厘米以上时,则可以摄食0.70厘米左右的鳊鱼、草鱼、鲮鱼幼苗。鳜鱼苗长至1.50厘米时,应放入池塘培育大规格鱼苗,此时适口的活饵料规格为1~1.10厘米;鳜鱼苗长至1.60~2.00厘米时以1.10~1.50厘米的适口活饵为宜。随着鳜鱼的不断长大,饵料的大小也随之要相应的增加,以提高其摄食的适口性,利于鱼苗的快速生长。

3.3病害防控

在鳜鱼的繁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的建立是十分关键而且必要的,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病害的防控是十分有利的,水质以微碱性,pH值保持在7.5左右,水源水质都要符合无公害养殖的水质要求,无毒无污染且溶氧量要达到5毫克/升以上的标准。要定时每天对水质进行检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水体中的一些虫害及病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控制病虫害发生,这样才能保证优质大规格鳜鱼苗的培育。

篇5: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

总结了河蟹池套养鳜鱼技术,包括池塘选择与处理、基础饵料培育、苗种选择与放养、日常管理和防治病害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河蟹池套养鳜鱼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 者:占春丽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渔业局,安徽安庆,246006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S968.25 关键词:池塘   河蟹   鳜鱼   养殖技术  

篇6:松鼠鳜鱼

基本资料

菜名:松鼠鳜鱼

菜系:苏菜

种类:水产菜

美食材料

鲜活鳜鱼1条(重750克左右),青豌豆15粒,绍酒25克,精盐、葱白段各11克,绵白糖200克,柠檬汁100克,番茄沙司50克,干淀粉150克,吉士粉100克,湿淀粉40克,色拉油1500克

制作方法

做法一

一、将鳜鱼去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齐胸鳍斜切下鱼头,从鱼头下巴处顺长剖开,用刀面轻轻拍平,并沿脊骨两侧平片至尾部(鱼尾勿断),斩去脊骨,片去胸刺。然后在鱼肉上先直刻(刀距约1厘米)、后斜剖(刀距3厘米),深至鱼皮(勿破皮),成菱形刀纹。接着用绍酒15克、精盐1克放碗内调匀,抹在鱼头和鱼肉上,再滚上干淀粉,用手拎起鱼尾抖去余粉。

二、番茄酱放入碗内,加鲜汤、糖、醋、酒10克、盐10克、湿淀粉,搅拌成调味汁。

三、炒锅上旺火,下猪油烧至八成热,将两片鱼肉翻卷,翘起鱼尾成松鼠形,然后一手拎起鱼颈部,一手用筷子夹住另一头,放入油锅中稍炸成形,然后全身放入炸至呈淡黄色捞起,待油温升至八成热时再放入复炸至呈金黄色,捞出放在盘中,装上鱼头拼成松鼠形。锅内留油少许,下葱段煸香捞出,再加蒜末、笋丁、香菇丁、豌豆炒熟,倒入调味汁,旺火烧浓后,加熟猪油75克和熟虾仁炒匀,淋入麻油,起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制作关键:

① 要用鲜活鳜鱼烹制,才能做到肉嫩味鲜。

② 刀工要精巧,使成菜形似松鼠。

③ 调味汁既要酸甜适口,又要薄而稠浓,使鱼入味。

做法二

菜系:江苏

特色:鱼色金黄,外脆内松,卤汁金红,甜中带酸,鲜香可口。

原料:鲜活整条净鳜鱼1500克,河虾仁5克、熟笋10克、水发冬菇10克、青豌豆10克,番茄酱15克。 精盐10克、白糖40克、绍酒30克、猪肉汤150克、蒜末15克、淀粉100克、香醋60克、热油1500克。

制作:将鱼治净,齐胸鳍斜切下鱼头,在鱼头下巴处剖开,用刀轻轻拍平,再用刀沿脊骨两侧平片至尾部,鱼尾部不断,斩去脊骨剔去胸刺,在鱼肉面用刀先直剞后斜奇成菱形刀纹,深至鱼皮。把绍酒和精盐放入碗内调匀抹在鱼头及鱼肉上,再蘸上干淀粉。油锅上火烧至七成(约17℃),将鱼提起抖去汆粉,再将鱼肉翻卷翘起鱼尾成松鼠形,然后一手提着鱼尾,一手持筷夹住另一端,放入油锅,炸约20秒钟,使其成形,然后将鱼脱手放入油锅中,同时投下鱼头,炸至淡黄色时捞起。待油温升至八成热(约200℃)时,投入鱼复炸至金黄色捞出,装入长腰盘中,装上鱼头,将鱼肉稍揿松酥。在重油炸的同时,另取炒锅上火放油,投入虾仁划油。原锅再上火放油,放入葱白投炸至葱黄起香时,加入蒜末及配料丁煽炒,放入番茄酱、精盐、白糖、绍酒、猪肉汤烧沸,用水淀粉勾芡,烹入香醋,淋热油起锅浇在鱼身上,再撒上熟虾仁即成。

做法三

原料:桂鱼,干淀粉,番茄酱,鲜汤,糖,香醋,酒,盐,蒜瓣末,笋丁,香菇,豌豆,猪油,虾仁,麻油。

做法:

1、将桂鱼去鳞及鳃,剖腹去内脏洗净,鱼皮朝下在鱼肉上先直剞,再斜剞,深至鱼皮成菱形刀纹用绍酒,精盐调匀,抹在鱼头和鱼肉上,再滚上干淀粉,用手拎鱼尾抖去余粉,将番茄放入碗内加鲜汤,糖,香醋,酒,盐,湿淀粉拌成调味汁,炒锅用大火烧热下猪油,烧至八成热时,先将两片鱼肉翻卷,翅起鱼尾,放入油锅稍炸使其成形;

2、再将鱼全部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放入盘中,装上鱼头拼成松鼠形,锅内留油少许,放葱段煸香捞出加蒜瓣末,笋丁,香菇丁,豌豆炒熟,下调味汁用大火烧浓后,放猪油和虾仁拌和,淋上麻油,起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美食特色

江苏菜。外松脆,内软嫩,卤汁酸甜适口,滋味鲜美。

色泽金黄,形似松鼠,外脆里松,甜中带酸,鲜香可口。

美食功效

补肾健脾,养血行瘀,杀虫除恶血,去腹内小虫,生津止渴。

篇7:清蒸鳜鱼的启示的400字作文

有这么一家闻名遐迩的饭店,饭店有一道菜很有名,客人尝过后都赞不绝口,都说味道鲜美,远远胜于其他饭店。

这道菜其实是很普通的清蒸鳜鱼。普通的原材料,普通的调味剂,普通的`做法。跟其他饭店一样。

不同的是,当这道菜端上饭桌后,服务员会告诉客人:“还要再焖五分钟才能吃。”如果有客人强行提前吃,服务员将坚决制止。这已经成了吃这道菜的规矩。五分钟后,打开盖子,香气四溢,鱼肉光滑、细嫩,客人莫不争相夹食。

其实清蒸鳜鱼端上来时,早就已经蒸好了。再焖五分钟是这道菜的秘密,五分钟期间,它的香味不断弥漫开来。闻着香味,客人的食欲大增,所以开盖时,客人会迫不及待的夹食,口感似乎更鲜更美,使人回味无穷。

成功的人往往不会急于求成。《哈利·波特》电影拍成后,投资商不会急于放映,先是大肆宣传,勾起人们的兴趣。电影上映时,人们挤破头只为抢一票先睹为快。

篇8:鳜鱼网箱高效养殖技术

1 水域选择与网箱设置

鳜鱼网箱养殖要求:水域开阔, 向阳避风, 水草较少, 水流平缓, 有微流水或较小的风浪, 水深在3 m以上;水质良好, 清新无污染, 透明度大于50 cm, 溶解氧在5.5 mg/L以上, p H值6.5~8.5。箱体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网箱为全封闭六面体, 框架用毛竹或钢管制成, 其规格应比网箱的长、宽尺度大10 cm左右或等同, 框架应平整、牢固、形状稳定, 网箱框架高出水面10~15 cm。箱距在1 m以上, 行距在10 m以上, 箱底距水底大于0.5 m。箱体用3×5线编结, 双层, 内衣网目1.5 cm, 外衣网目5 cm, 盖网网目5 cm, 一般体积为2.0 m×4.0 m×2.5 m共20 m3, 或3.0 m×3.0 m×2.5 m共22.5m3。网箱在下水前必须进行检查, 发现破损应及时补好。新网箱在使用前要放在水中浸泡10 d左右, 将其泡软, 避免擦伤鱼体。旧网箱应用8~10 g/m3的漂白粉或强氯精消毒。

2 鱼种投放

铜陵地区养殖鳜鱼主要为翘嘴鳜和大眼鳜, 其鱼种来源:一是江河湖泊中捕捞的苗种, 二是池州市水产良种场人工繁育的秋浦花鳜苗种。鱼种要求体健无病, 规格均匀整齐。个体规格要大于3 cm, 以50~100 g/尾为佳。为防止鱼种相互刺伤, 大规格鱼种宜在冬季放养;7月以放养夏花为主。放养密度一般为15~40尾/m2。鱼苗入箱前用3%~5%食盐水或10 g/m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 min, 以杀灭鱼苗体上的寄生虫或细菌。从夏花开始培育。放养密度5 500~8 000尾/m2, 50 g/尾的鳜鱼种便可进箱, 1 m3箱体放养30~50尾。同时要在箱内放置水花生、水葫芦等供鳜鱼栖息[2]。

3 饵料鱼投饵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 需随时供应规格适宜、数量充足的饵料鱼[3]。可就近利用网箱或池塘养殖鲢鱼、鳙鱼种或鲫鱼、鲤鱼等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也可捕捞、收购野杂鱼或到专业渔场购买鲢鱼、鳙鱼种充当饵料鱼。一般情况下, 饵料鱼养殖与鳜鱼养殖面积比为5∶1, 饵料鱼规格不应超过鳜鱼全长的2/3。一般采用阶段性投饲法, 投喂次数应根据水温和鳜鱼摄食情况而定。水温低时, 鳜鱼的摄食强度低, 饵料鱼活动及生长代谢也慢, 间隔时间可长些, 投饵量占的比例小些;水温高时, 鳜鱼的摄食量大, 间隔时间则短些, 投饵量占的比例大些。投喂的饵料鱼, 应事先进行拉网锻炼, 以提高运输成活率和在网箱中的适应能力。如网箱中培育的饵料鱼, 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 也应细心操作, 避免死亡。饵料鱼要求体质健壮, 无疾病, 投喂前应用3%~5%的食盐浸泡10~15 min消毒。鱼种进箱后, 应同时投喂饵料鱼。第1次投喂量为鳜鱼种质量的4~5倍。日常投饵料鱼量应根据水温变化情况进行确定。一般水温28~29℃, 日投饵率 (日投饵率为每天的投饵量占鳜体重的百分比) 15%;水温25~27℃, 日投饵率12%;水温22~24℃, 日投饵率9%;水温20~21℃, 日投饵率5%;水温18℃以上, 日投饵率2%。网箱饲养鳜, 在各养殖阶段应开始人工试驯养, 投喂新鲜、无污染的鲜鱼块、虾等动物性饲料, 投喂量为8%左右, 以防止在养殖过程中因活饵料鱼不足造成死亡。

4 日常管理

一是网箱检查。每天傍晚和第2天早晨, 将网箱的四角轻轻提起。仔细观察鳜鱼的吃食生长情况, 仔细察看网衣是否有破损或堵塞。水位变动剧烈时, 如洪水期、枯水期, 都要注意检查网箱的位置, 并及时调整。二是鱼种检查。每月1次, 定期检查鱼种生长状况。三是清洗网箱。 (1) 人工清洗。网衣附着物较少时, 可将网衣提起, 然后抖落污物或者直接将网衣浸入水中漂洗。当附着物过多时, 可用竹片抽打使其脱落。操作要细心, 防止伤鱼破网。洗网的间隔时间以网目不堵塞为原则。 (2) 机械清洗。采用潜水泵, 管直径为3.3 cm, 用水流把网箱上的污物冲掉。 (3) 生物清污法。在网箱内适当配养罗非鱼、鳊鱼、青鱼、鲴鱼等喜刮食附生藻类的鱼类, 使网衣保持清洁, 水流畅通;同时也可提供鳜鱼饵料, 并且增加鱼产量。四是适时投饵。要求饵料鱼投喂务必做到及时、充足、适口, 使网箱内始终保持一定密度的适口饵料鱼, 以利于鳜鱼快速生长[4]。五是四防措施。为了确保网箱养殖级鱼的成功,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要求做到:防止水鸟对鳜鱼的侵袭;防止水獭、水鼠偷吃鳜鱼或咬坏网箱;做好防洪、防大风工作;做好防逃防盗工作。六是饲养日志。网箱日志包括日期、天气、水温、放养、捕鱼记录, 投饲种类及数量, 鱼类活动情况, 鱼病情况及防治措施, 用药记录等项目。

5 病害防治

网箱养殖鳜鱼病害较少, 其病害主要为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等, 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把“五关”, 就基本上不会发生鱼病。一是严把苗种质量关;二是严把科学饲养关;三是严把放养密度关, 四是严把日常管理关;五是严把定期消毒关。如发生病情, 防治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症下药。在下药前必须查明鱼病种类, 根据病害, 对症下药, 否则, 无效。二是鳜鱼发病后, 一般使用药物为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溴海因、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5∶2) 等。用药最好的办法是挂篓、吊袋, 剂量可以适当加大。因为随着水体对流, 药物的流失较大。其次是将鳜鱼集中到网箱一角, 用塑料薄膜将鱼集中箱体的一角与箱外水体隔开, 进行洗浴。必须严格按药品说明操作, 否则容易发生死鱼情况。

6 适时起捕

网箱养鳜鱼一般的投入产出比在1.0∶2.5以上, 经济效益较高。但在养殖过程中, 要注意上市规格, 一旦体重达到商品鳜鱼时, 即要上市。体重在500~750 g的鳜鱼称为标鳜, 否则称为超标鳜鱼, 标鳜的价格是超标鳜价格的2倍以上。因此, 鳜鱼按体重适时起捕是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一环。在日常管理中, 必须及时掌握鳜鱼的生长情况, 并且根据市场行情, 用控制投饵的方法, 调整鳜鱼的生长速度和适时起捕销售, 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介绍了鳜鱼网箱高效养殖技术, 包括水域选择与网箱设置、鱼种投放、饵料鱼投饵、日常管理、病害防治、适时起捕等内容, 以期为鳜鱼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鳜鱼,网箱,高效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朱仙珍, 周一鸣.八字精养法在鳜鱼健康养殖中的应用[J].渔业致富指南, 2010 (2) :36-37.

[2]王松刚, 朱建瑜, 顾明.鳜鱼高产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 2010 (4) :81.

[3]高建文.鳜鱼水库网箱养殖[J].海洋与渔业, 2006 (6) :22-23.

篇9:鳜鱼网箱养殖技术

一、鳜鱼的生物学特性

鳜鱼为底栖凶猛鱼类,喜在水质清新、水草繁茂的河流、湖泊中生活,白天活动少,多在夜间觅食。鳜鱼胃发达、壁厚、伸缩性大,肠道短,以鲜活的小鱼、小虾为食,尤其在鱼苗阶段能吞食自身长度70%的饵料鱼。鳜鱼生长速度较快,1龄鱼个体重可达500~1000克,1龄后雌鱼生长速度快于雄鱼。

二、养殖配套布局

每平方米鳜鱼养殖网箱配套50~60平方米池塘或5~6平方米网箱养殖饵料鱼。

三、网箱结构和设置

网箱规格5米×4米×2米,以网目为2厘米的聚乙烯网片缝制而成。网箱用竹木或钢管做框架,用油桶做浮子,箱底设置沉子拉伸网衣,箱顶部出水30厘米。

网箱设置在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内,要求常年水深3米以上,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40厘米以上,且设置区域不能有沉水植物。

四、苗种放养

采用当年鳜鱼苗种养殖,规格在5厘米左右,放养时间在6月中下旬,放养密度为20尾/米2左右。鱼种入箱前用3%食盐溶液浸泡消毒5~10分钟。

五、前期饵料鱼的培育

在鳜鱼苗种放养前15天左右,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鲢鱼等作为饵料鱼,按每亩池塘投放50万~60万尾水花或每平方米网箱投放800尾夏花的密度进行培育。饵料鱼最好用豆浆或其他饵料饲养,以保持水质清新。

六、饵料鱼的规格和密度控制

饵料鱼的放养规格应与鳜鱼相匹配,一般饵料鱼体长为鳜鱼体长的50%左右或体重为鳜鱼体重的1/6左右。合理确定饵料鱼投喂次数、投饵量,以控制其生长速度,保证适口性。

七、饵料鱼投喂技术

根据鳜鱼的生长需求,定期捕捞饵料鱼进行投喂。饵料鱼投喂时间间隔要根据水温的变化适时调整,水温较低时,鳜鱼摄食强度低,饵料鱼活动和生长代谢也较低,间隔时间可长些;水温高时,鳜鱼的摄食量大,间隔时间应短。一般情况,水温10℃以下时,每个月投喂1次;水温10~20℃,15~20天投喂1次;水温21~25℃,10~15天投喂1次;水温25℃以上时,7~10天投喂1次。饵料鱼投喂量要根据水温和鳜鱼的摄食强度、增重率、投喂时间间隔确定,如发现网箱中饵料鱼稀少应适时补充。

八、日常管理

1. 坚持每天巡箱,掌握鳜鱼的生长、摄食和活动情况,及时补充饵料鱼,并调整饵料鱼规格和数量;同时注意水质变化和箱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网破逃鱼。此外,每10~15天洗箱1次,以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保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

2. 做好网箱的安全、加固工作,在洪水或暴风雨来临前,及时转移网箱至避风的库湾。

九、鳜鱼常见病的防治

1. 病毒病。临床症状为口腔周围、头部、鳍基部充血,鳃发白,体表有出血点,体表侧线以上的黑色斑纹呈深红色。解剖可见肝、脾有出血并肿大,肠壁充血或出血,死亡率在90%以上。防治方法:疫苗免疫并调节水质,增强鳜鱼机体抵抗力。

2. 水霉病。临床症状为鱼体表和背鳍硬刺顶端有白色的菌丝体。防治方法:一是保持水质优良,操作小心,避免鳜鱼受伤;二是发病时可用2%食盐溶液和2%碳酸氢钠溶液泼洒或用硫醚沙星治疗。

3. 白皮病。临床症状为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随病情的发展,迅速蔓延,背鳍和臀鳍间的体表呈白色。防治方法:用1.5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或10毫克/升五倍子液泼洒。

4. 细菌性烂鳃病。临床症状为鳃丝腐烂变白,有污泥和黏液,严重时鳃盖骨内表皮腐蚀,从外向里看似有透明的小窗。病鱼常上浮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黑,体形消瘦。防治方法:用1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泼洒,间隔24小时再泼洒1次;定期用漂白粉挂袋消毒。

5. 车轮虫病。车轮虫是鳜鱼苗种最常见的寄生虫,临床症状为鱼体烦躁不安,体形瘦弱,不摄食,头部和嘴周围黏液分泌较多,离群独游。防治方法: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进行水体消毒;或用苦楝树叶浸泡于水体内,用量为25克/米2,每7天更换1次。

6. 小瓜虫病。鳜鱼体表有较多小瓜虫寄生时,在皮肤、鳍条或鳃瓣上肉眼可见布满白色小点状囊泡,也称“白点病”。临床症状为体表黏液增多,表皮发炎、局部坏死,鳞片易脱落,鳍条腐烂、开裂;有时虫体侵袭眼角膜引起发炎,甚至导致变瞎。患鱼反应迟钝,漂浮于水面,鱼体不停与其他物体摩擦或跳出水面。防治方法:低温时每月泼洒0.02毫克/升双效快克(14%氰戊菊酯溶液)预防;发病时每亩用干辣椒粉500克、生姜1000克,加水煮30分钟,稀释后泼洒,每天1次,连续治疗3天。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湘乡市畜牧水产局 邮编:411400)

篇10:鳜鱼肥是哪首诗里的

渔歌子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另有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等。

渔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唐崔令钦《教坊记》与敦煌写卷中,"渔"作"鱼",五代《花间集》以后均作"渔歌子"。

敦煌写卷《云谣集杂曲子》中有《鱼歌子》词两首,故近代任二北在《教坊记笺订》中谓此调"应为民间歌曲"。并在《敦煌曲初探》中云:"本调实为后来类此诸调之总源,敦煌四辞之写作时期,可能在张志和之前。

篇11:土鸡养殖技术要点

农村饲养的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5个月才长大出栏),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开发农村土鸡产业,使土鸡长得快,肉质又好,户养量多呢?采用“优质高效养殖土鸡新技术”养殖土鸡,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达1.5~2.0公斤)。现将技术要点介绍于下。

品种选择

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 “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

温室育雏

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能育雏的则可从育雏开始)。育雏中主要注意几点:

1.室温: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以每天降0.5℃。

2.相对湿度: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3.补充光照:头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时的光照,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4.适时饮水和开食。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第三天在饮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锰酸钾。

5.高密度育雏。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

“网、床、散”结合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或鸡笼,且以立体式三层为宜。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来计算(前期密度大一点)。

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承粪板(可用三层板)。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夹竹,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米远打一根桩柱,将尼龙网捆在桩柱上,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所圈围场地的面积,一般以每只鸡不少于1.5平方米计算,越宽越好。

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至1公斤体重的阶段在网床内饲养,1公斤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饲喂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

昆虫,改变食物结构,肉质品味高(保持土鸡肉质的品味)。日粮搭配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耗的肉鸡全价颗粒料,再适当搭配其他的饲料养鸡,才能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鸡肉风味不变,因此要科学地搭配日粮。

育雏期,应选用肉鸡全价颗粒料,最初开食时要将饲料稍浸泡转化一下,并用手搓碎一点。脱温鸡至1公斤体重期间,则选用中鸡料,更换时应逐步替换,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换,以免造成应激反应。同时,应添加5%~10%的完整谷粒(或小麦),并给予10%~15%的青绿饲料。

在庭院散养期间,选用大鸡全价颗粒料,日粮中还要加入10%~15%的完整谷粒(或小麦),添加15%~20%的青绿饲料。若光喂全价饲料,一来饲养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来鸡肉的肌间脂肪多,吃起来不爽口;三是无土鸡肉的独特风味,消费者不喜欢。添加适量的青绿饲料,一来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养殖成本,三可减少鸡肉的肌间脂肪含量。消毒免疫

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这是规模养鸡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减少鸡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对土鸡的免疫程序,应结合生产的性质(商品肉仔鸡)而定,最好是按肉鸡的免疫程序来参照进行,即1日龄的雏鸡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疫苗(无条件时也可不搞,这主要是在孵化场搞);6~7日龄的鸡用鸡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传支H120苗等混合饮水免疫;24~28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一次;60日龄再用鸡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种一次,以后不再免疫接种。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一些药物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在2~7日龄添加0.02% 的痢特灵和0.01%的土霉素或青霉素、庆大霉素等,13~17日龄又重复用上述药物。19~90日龄在饲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虫的药进行驱虫、鸡舍每天要清扫干净,并用生石灰对地面和承粪板上进行消毒。每半月用复合酚兑水将舍外进行喷雾消毒,用百毒杀对鸡舍内带鸡消毒。出栏后对场地要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处的消毒池要经常有石灰或消毒液,并注意常换。

仅供参考。

土鸡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拟建试验性年出栏商品土鸡10万羽的林下放养鸡场一个,重点研究解决土鸡林下放养技术、提高土鸡养殖产出率和土鸡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等,需项目可行性报告一份。其中的地点、人员名称均可假定。内容包括: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二、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

四、项目攻关预期目标,具体的考核指标(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五、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工艺路线、关键技术

六、项目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可能取得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和取得国外专利)及知识产权分析

七、项目实施年限及计划安排

八、项目总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

九、预期成果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竞争力分析,成果应用和产业前景分析。

十、项目的风险分析(含技术、市场的风险分析等)

十一、项目的基础条件(与课题相关的现有技术,设备基础和工作基础)

十二、项目的关联行动,相关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对外合作等落实情况,与其它相关巴东县科技计划(工作)项目的衔接和分工。

篇12:河蟹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方正县自1997年引进河蟹试养,经过十多年的`养殖实践,河蟹池塘养殖获得成功,成为我县渔民增收的新渠道.河蟹池塘养殖的成败,关键在水质饵料和蜕壳期管理,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作 者:姜晓芹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方正县水产总站,黑龙江,方正,150800 刊 名:黑龙江水产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FISHERIES 年,卷(期):2009 “”(1) 分类号:S9 关键词: 

★ 有关小龙虾养殖技术介绍

★ 人工捕捉天牛数据分析

★ 种养结合生态型养殖技术模式的分析论文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及技术应用探讨

★ 多肉的养殖技术

★ 牡蛎的养殖技术及特性

★ 高中地理七大模块考点及要点分析

★ 人工承包合同

★ 沙漠玫瑰花的养殖和种植技术

篇13: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

1 池塘建设

河蟹喜静易受惊, 养蟹池塘应建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能排能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土或者壤土的地方, 一般为长方形东西走向, 面积0.7 hm2左右, p H值为6.8~9.0, 最佳p H值7.5~8.5, 透明度为40 cm左右[1]。蟹池较浅的可在塘内侧开挖80 cm左右、宽3~4 m的蟹沟, 便于河蟹高温季节栖息于水温较低的沟底。防逃墙要求高50~60 cm, 埋入土内10~20 cm, 材料可用水泥板、钙塑板、石棉瓦等。进排水都要用较密的铁丝网或者塑料网封好套牢, 以防养殖对象逃逸和敌害随水进入。蟹池要进行清整消毒, 保持水深10 cm, 用生石灰1 050~1 500 kg/hm2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消毒, 如果时间仓促, 也可用漂白粉消毒, 石灰药效7 d左右, 漂白粉药效2~3 d, 沟塘内要移植苦草、眼子菜等沉水植物, 塘内应放养水浮莲、蒿草等浮水及挺水植物, 供蟹觅食或者附着, 为蟹放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开春清塘大约1周后放鲜活螺蛳4 500~7 500 kg/hm2, 让其自然繁殖, 螺蛳作为河蟹的活饵并清除部分残饵, 大螺蛳也可被成蟹扎碎吃掉。一般在池塘的一端或者中央深水处用网围开辟出面积为蟹池1/5左右的暂养区, 将河蟹集中培育到5月初, 待池塘中水草生长和螺蛳繁殖到一定数量再将河蟹放到池塘里。

2 种苗放养

一般2月下旬至4月初, 水温5~10℃时开始放养蟹种, 选用长江亲蟹繁殖的蟹苗, 1 kg蟹苗数在16万只左右, 经过4 d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 出池时池水盐度在5‰以下。蟹苗色泽纯正, 游泳爬行活跃。要求放养的蟹种大小适中, 规格整齐, 体质健壮, 爬行活跃, 附肢齐全, 无病无伤[2]。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放7 cm左右鳜鱼种450~750尾/hm2。从外地购回的幼蟹, 经长途运输离水时间较长, 应将幼蟹连同包装袋放在水中浸泡2~3 min, 取出放置10 min后再放入水中浸泡2~3 min再取出放置。如此反复2~3次后, 放入5‰的食盐水中浸泡10 min后再放入暂养区内进行强化培育。蟹种放养一般应选择持续晴暖天气, 水温较高时投放, 以提高河蟹的成活率。一般产蟹300 kg/hm2以上的商品蟹可投放优质蟹种60~75 kg/hm2, 产蟹450 kg/hm2以上的投放蟹种90~100 kg/hm2, 产蟹750 kg/hm2以上的投放蟹种150~180 kg/hm2。

3 饵料投喂

投喂原则:按蟹不同发育生长时期, 精饲料、青饲料、粗饲料和动植物性饲料科学搭配。蟹是杂食性动物, 其饵料为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和人工商品配合颗粒饵料。常见的植物性饵料主要有各种水草、小麦、玉米、豆饼等谷物饵料以及南瓜、西瓜皮等多种蔬菜;动物性饵料主要是小鱼、小虾、螺蛳等低栖动物以及动物内脏等。投喂量要根据个体增重、温度的升高逐步增加。一般按照“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 刚下池时多喂动物性饵料以增加其体质, 逐渐搭配粗饵料至6月下旬。到9月初高温季节主要投喂植物性饵料, 防止河蟹性早熟。9月中下旬起加大动物性饵料投喂, 增加河蟹营养积累, 以利蟹黄和蟹膏的增长, 有利于增加河蟹个体重量和质量, 同时积极开发廉价动物饵料源来降低成本[3]。投喂方法做到多点定位、定质、定时, 少量多次。定时即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以16:00—17:00投喂为主;定量即根据蟹的生长阶段季节具体气候而掌握投饵量, 18℃以下按蟹体重0.5%左右投喂, 18℃以上按1.1%左右投喂, 即根据蟹体重保证蟹吃足, 忌忽饱忽饿;定质即培育蟹种前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 后期以植物饵料为主, 白天投喂量占总量的30%, 傍晚占70%, 以第2天略有剩余的量来掌握;定点即每10~20 m2设1个固定的投饵点, 以防投饵不均引起争食残杀, 也便于检查摄食情况。

4 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各巡塘1次, 查水质状况, 测水温, 观察池水变化, 发现水质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池水初期偏肥, 后期偏瘦。蟹种刚下池时水位保持50~70 cm, 以利水温升高, 促使幼蟹活动生长, 以后逐渐加深水位。炎热的夏季, 为保证池水溶氧充足, 水质清新, 必须保证水深1.2~1.5 m。平时定期换水。要勤于巡塘, 观察蟹的动态, 随时冲水换水, 使水域保持良好水质。换水时要先排池底老水后灌外河新鲜水。检查河蟹摄食活动情况, 检查池中有无残饵, 调整饵料投喂量, 并打扫食场及时捞除食饵防止腐败, 如暂养池中水生植物被蟹吃完, 应及时补栽。查防逃设施完好程度, 尤其是大雨大风天气要随时检查, 严防河蟹逃逸。查病害生物敌害侵袭, 发现情况, 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蜕壳蟹的管理, 蜕壳时严禁换水, 否则因水压差或脱水造成死亡;蜕壳期保持环境安静, 避免受惊;适当多投饵, 防止互相残杀。

5 病害防治

防治细菌性疾病用1 mg/kg土霉素或呋喃西林泼洒, 或0.1~0.2 g/kg的土霉素拌饵投喂。甲壳病初期背壳出现分散的红斑点, 以后连成一片, 进一步发展为中间溃烂, 周围黑色, 可泼洒15~20 mg/kg生石灰加以控制。纤毛虫病, 可用0.25~0.40 mg/kg孔雀绿或5~10 mg/kg福尔马林 (40%) 治疗。生物敌害主要有水蛇、青蛙、蟾蜍、水老鼠、鸟类等。要搞好预防设备, 阻拦它们进入蟹池, 一旦发现及时捕杀。平时要做好池塘消毒清池工作, 选择优良蟹种放养, 放养时消毒, 做好水质管理, 饵料投喂荤素搭配合理, 保持水面积1/3~3/5的水草, 定期使用生石灰等消毒, 调节水体生态环境防病。防病用药时要充分考虑混养的鳜鱼, 防止用药不当造成鳜鱼的死亡[4]。

摘要:介绍了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 包括池塘建设、种苗放养、饵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 以供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河蟹,鳜鱼,池塘,套养技术

参考文献

[1]占春丽.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4) :295.

[2]吴学军, 颜怀宇, 李素华.河蟹池塘中套养不同饵料来源鳜鱼的模式探讨[J].科学养鱼, 2010 (5) :66-67.

[3]任孟忠.提沟式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 2001 (2) :4-5.

篇14:鳜鱼池塘养殖高产试验

1 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4个,面积分别为0.67 hm2、0.67 hm2、1 hm2、1 hm2,均位于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道办事处利民渔业合作社养殖场。池埂坚实,不漏水渗水,底部平坦,淤泥少,东西向,水深2.0 m,排灌设备齐全,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符合渔业用水标准,透明度40 cm以上,交通便利。各池塘均配备叶轮式增氧机,功率为0.5 kW/hm2。

1.1 清塘

于3月6日将池水基本排干,在塘底挖若干个小坑,将生石灰分别放入小坑中加水溶化,不待冷却即向池中均匀泼洒,一般用量为900 kg/hm2。

1.2 水质培肥

在3月13日将水注入已消毒好的鱼种池中,水位控制在50~60 cm,施腐熟发酵粪肥2 250~3 000 kg/hm2以培养浮游生物。

1.3 饵料鱼及鳜鱼鱼种放养

我们于2014年3月16日向池中投放小于鳜鱼鱼种1/3的小规格鲢、鳙、鲂鱼种作为适口饵料鱼,以解决鳜鱼鱼种培育过程中初期饵料鱼的供应。3月19日,投放规格为80 g/尾的鳜鱼鱼种,饵料鱼及鳜鱼鱼种投放前均用3%~4%食盐水消毒。为了解鳜鱼的放养密度和饵料鱼的投放比例。四个池塘采取了不同放养模式,见表1。

2 养殖管理

2.1 饵料鱼投喂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仍采用先期投放鲢、鳙、鲂鱼种,以解决初期饵料鱼供应,中后期投喂餐条、麦穗、鲫鱼等小野杂鱼相结合的办法,解决鳜鱼的饵料供应,定期检查鳜鱼吃食情况。6月以后,是鳜鱼的吃食、生长旺季,每 3~5 d投放补充饵料鱼,以满足鳜鱼生长的需要。

在鳜鱼鱼种放养后,定期抽样测定鳜鱼的生长速度及存塘量,并以此为依据,同时参考气温变化等因素,合理投饵。

池中饵料鱼充足时,鳜鱼在水的底层追捕饵料鱼,因此池水面只有星星点点的小水花。细听时,鱼追食饵料鱼时发出的水声小,且间隔时间大。如池中饵料鱼不足时,鳜鱼追食饵料鱼至水上层,因此水花大,发出的声音也频繁,声音也大。如看到鳜鱼成群在池边追捕饵料鱼,则说明池中饵料鱼已基本吃完。

适口饵料鱼的规格一般为鳜鱼体长的1/3左右,如饵料鱼规格不均匀时,需用鱼筛将大规格的饵料鱼筛去。

2.2 饵料鱼的喂养

为保证池塘饵料鱼与鳜鱼同步增长,要对饵料鱼进行投喂,投喂采取“四定”原则,每天投喂两次。投喂量为存塘饵料鱼总量的1%~3%。既保证了饵料鱼的供应量,又有利于饵料鱼集群摄食,便于鳜鱼猎捕。

2.3 水质管理

养殖过程中经常加换新水,特别是6-9月份,每5~7 d加换新水一次,每次15~20 cm,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进鳜鱼健康生长。在池四周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为鱼提供隐蔽场所,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每隔15~20 d泼洒生石灰水一次,每次200~300 kg/hm2。春末和夏季合理开增氧机,以增加池水溶氧量,防止鱼缺氧,一般在晴或少云天气时在中午开机增氧,如天气闷热则在午夜至清晨开机。同时应备一些双氧水(含量30%以上)或增氧灵,可在鳜鱼浮头时用于抢救。

2.4 日常管理

鳜鱼鱼种下塘后,只要有充足的饵料供应,就会有一个迅速增长的阶段,因此饵料供应是一个经常化的问题。在饵料鱼投入之后,应有人经常观察,检查饵料鱼的消耗情况,所以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专人管理,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清早检查鱼塘水质,并定时测量水温,酸碱度并做好记录。发现池水溶氧较低时应及时冲水或开增氧机;饵料鱼减少了应及时补充。

2.5 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除做好鱼池、鱼种、饵料鱼消毒外,注意换注新水,定期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用0.7 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定期全池泼洒以预防车轮虫病的发生,保持水质“活、嫩、爽”,养殖过程中未发现暴发性鱼病。

3 试验结果

2014年11月 10日,经任城区科技局组织专家验收3.34 hm2成鱼池塘共收商品鳜鱼9 303尾,总重量10 237 kg, 平均规格1 100 g/尾,成活率80.9%,具体见表2。

4 讨论与小结

4.1 关于饵料鱼的投喂

从本项目试验情况看,掌握合理的投饵量、合理的投饵间隔时间以及能否将不同规格的饵料鱼进行适当比例的搭配投喂,关系到鱼种或成鱼能否在快速生长的情况下不会造成水质恶化,关系鱼种培育或成鱼养殖的成败。

4.2 关于鳜鱼苗与饵料苗的投放比例

从本试验情况看,鳜鱼与饵料苗的投放比例为1∶30是适宜的,既解决了鳜鱼苗先期饵料供应问题,而且剩余鱼苗还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4.3 关于水质调节

从本试验情况看,采取定期冲水的方法,保持良好的水质是提高鳜鱼鱼种成活率或成鱼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池塘水体较小,易于人为控制,便于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进行高密度养殖,因而单位面积的鳜鱼产量可大大提高,且池塘养鳜鱼还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的特点,值得大面积推广。

(收稿日期:2015-01-28)

上一篇:小苹果树请医生下一篇:代码审查中软件工程实施的重要性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