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工作要点

2024-05-07

信息技术工作要点(通用8篇)

篇1:信息技术工作要点

根据学区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信息技术工作实际,特拟定本学期信息技术工作要点如下。

1.继续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协助教导处开展对全校教师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2.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培训。

3.加强对常规电教、远程教育设备、音像资料的管理,做到“帐、卡、物”相符,继续坚持设备借还制度。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使用、维护好远程教育、办公微机、“班班通”工程的设备。

5.继续做好远教资源接收、整理工作,认真做好相关表册,督促教师按规定填写《远教资源使用记录表》。进一步完善远教相关资料,做好远教迎省检工作。

6.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指导和支持服务工作,努力推进“班班通”。提高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进行课堂教学的使用率,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继续开展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的培训,指导教师对远教资源的二次开发和利用。

8.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以实用性和竞技性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大力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定期收集、整理教师公开课教案、课件、建立学科“资源库”。

10.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建立学校教学资源库。

11.注重信息的及时上传与发布,积极开拓多种渠道宣传学校的最新教育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学校知名度、扩大学校影响力。

篇2:信息技术工作要点

焦作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工作计划要点

焦作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20工作计划要点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1-21 15:51:18 点击数:1100 焦作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2010年工作计划要点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2010年焦作市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市教育局党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班班通”的建设和教学应用,继续推进全市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学资源系统建设,搞好各类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加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研究,探索电教教材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班班通”建设应用   1、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加强农村和城区中小学校“班班通”建设,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堂堂用”,提高现代教育信息化设备应用的效益;   2、远程教育应用教学研究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蹲点包片,指导服务农村偏远学校,促进远教设备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3、继续开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示范学校评比活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普及; 4、为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电教教材建设,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观摩活动; 二、加强教育城域网络建设,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应用 1、继续推进全市教育城域网建设。农村5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和教学点以ADSL方式、500人以上规模的农村小学、农村初中和城市中小学以光纤方式接入教育城域网,为城乡学校“班班通”建设和远程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2、继续推进全市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一期)项目业务模块全面应用;并结合实际,努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丰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迈上新台阶。 3、按照省河南省电化教育馆统一部署,加强网络远程资源平台建设,不断将地方特色教学资源补充远程教育资源网站,让更多老师在教学中应用,促进远程教育健康发展。   4、重视发挥教育网站在舆论宣传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加强全市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建设,加强管理,做好防毒、黄、黑、雷、盗,确保安全运行。 三、结合实际,加强管理,继续搞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1、采取多种方式机制,圆满完成省馆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任务,为“班班通”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及应用奠定基础;   2、加强管理,圆满完成师资部门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3、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组织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培训,进一步夯实农村远程教育顺利运行的技术管理和保障基础; 4、根据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继续搞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模块应用培训等,为教育管理信息化普及应用提供人员技术支撑;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提高电化教育教学质量 1、按照省电教馆的要求,开展优秀电教研究人员评比活动,建立全市电教教研专家库;电教研究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听课,指导教师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2、以教学研究活动为抓手,促进全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手段应用不断普及。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学科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研活动。组织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和省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竞赛、教育软件制作比赛、省工会的劳动技能竞赛等各类教育技术教学竞赛活动,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3、加强对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业务指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争取获得更好成绩。 4、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优质课观摩活动,探索教育技术教研活动与电教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相结合,促进全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5、搞好全市“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结题工作,促进全市现代教育技术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普及应用。   五、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学电教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1、按照上级要求,加强电教教材和教学资源研发工作。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协会等机构的作用,组建电教教材和教学资源研发专家队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教材和教学资源。 2、组织开展中小学电教优质课比赛等教学研究活动与教材建设相结合,录制地方电教教材和教学资源,补充地方教学资源库。 3、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加强管理监督,进一步搞好电教教材发行工作。 六、团结奋进,不断开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新局面 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营造团结一致、朝气蓬勃的和谐氛围,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努力工作,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含教育管理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以及远程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 2、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市、县电教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的要求,以迎接上级督导评估为动力,推进电化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篇3:信息技术工作要点

关键词:高中生,信息技术,奥赛辅导,工作要点,因材施教

高中生信息技术奥赛旨在以竞赛方式对有才华的青少年起到良好激励作用, 促进青少年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信息学奥赛在课程设置、教师配置、学员选拔等方面, 都有别于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对奥赛辅导工作有新的要求。奥赛辅导工作的要点之一, 是慎重选拔奥赛选手。坚持“兴趣+能力”的选拔导向, 强调学生要全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并在兴趣引导下, 具备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好地契合奥赛的竞技要求。学生工作是辅导工作的核心, 学生心理情绪的波动、畏难等情绪的出现, 都不利于辅导工作推进。此外, 辅导策略的有效构建, 是奥赛辅导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奥赛辅导工作如何开展, 采取何种教学方式, 都是奥赛辅导工作有效构建的重要基础。因此, 笔者结合多年的奥赛辅导工作经验, 就高中生信息技术奥赛辅导工作的要点, 作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阐述。

1 坚持“能力+兴趣”, 慎重选拔参赛学生

奥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激励方式, 慎重选拔参赛选手既是基于比赛竞技性的考虑, 也是强调选拔应坚持“兴趣+能力”的要素考虑, 确保参赛选手在能力上、情感态度上最大程度地契合奥赛的实际需求。从时间上而言, 高中生繁重的课业学习任务, 决定了奥赛辅导工作时间非常有限, 而信息技术奥赛强调学生不仅要全面且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语言等, 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因此, 在选拔学生时, 考虑学生综合能力, 是选拔参赛学生的硬指标。

“兴趣”是选拔学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 它的导向对于缓解学生奥赛过程中的压力、提高参赛积极性,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奥赛是一个辛苦且枯燥的过程, 对学业任务本就十分繁重的学生而言, 若无兴趣导向, 会让学生在奥赛学习中, 出现抵触情绪而影响整个奥赛辅导工作推进。因此, 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要浓厚, 具有积极主动学习及探究的主观能动性。实质上, 奥赛辅导教师只是起到促进作用, 学生能力、学科素养等形成, 更多地是需要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 逐渐形成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进而最终让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参赛选手。

2 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做好奥赛学生工作

从奥赛学员选拔到学员奥赛辅导, 这是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积极推进的过程。“以人为本”应贯穿于奥赛辅导工作的全过程。奥赛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量占用学生的时间。枯燥、单一的奥赛过程, 对学生的心理会有一定影响。高中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 相对封闭、集中的奥赛辅导, 对学生的心理及情绪影响较大。繁重的功课任务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 繁杂的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带来挑战, 这些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 让学生在奥赛过程中, 出现较大的心理起伏。以人为本, 切实做好奥赛学生工作, 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做好奥赛学生的心理工作。奥赛辅导是一个过程, 学生出现畏难等情绪, 直接影响辅导工作推进。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认识, 并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切勿给自己太多压力。一个成熟的参赛选手, 应能够承受住来自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 面对困难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面对挫折和失败能够坦然面对。

其次, 科学规划时间, 统一布局。系统的培训规划, 是奥赛辅导工作的重点, 在时间安排、课程设置等方面, 应强化与学校、家长的统一配合, 奥赛辅导应得到家长的支持。科学规划时间, 辅导选择课余时间, 但又要注重学生周末休息需求, 因此, 奥赛辅导不能打“疲劳战”, 而是每周安排5小时左右的奥赛学习时间, 科学合理推进, 让学生轻松参与的同时, 调节他们的思想情感, 让奥赛学习成为课余生活的一部分, 自愿地、积极地参与其中。

3 科学合理辅导, 实现辅导策略的有效构建

辅导工作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辅助。依托科学合理的辅导, 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实现有效辅导工作的构建。辅导工作强调因材施教, 着力于灵活多变的辅导策略, 使枯燥、繁杂的辅导工作充满活力。这是推进奥赛辅导工作, 实现辅导策略有效构建的重要基础。

首先, 积极开展合作辅导, 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在辅导过程中, 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 做到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综合信息技术能力。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吃饱”, 应让学生“吃好”, 能够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 能够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此外, 积极开展合作辅导, 强化相互之间的学习。通过微信或QQ建立学习交流平台,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共同进步。并且, 借助学习交流平台, 延展学生每周2次左右的辅导时间,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 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 形成更加宽松、自由的辅导环境, 这更加契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其次, 以问题为驱动,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实践。以问题为驱动, 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以一种怀疑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更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与此同时, 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展传统教学资源下的实践模式, 以更加多样化的实践形式,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例如, 学校为了配合奥赛活动, 在校园网开办“信息技术奥赛网”, 并设置“奥赛简介”“奥赛知识”“选手论坛”等栏目板块, 让学生能够依托互联网快速、便捷地下载相关学习资料, 也可以在论坛交流中, 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进而构建更加多样化的辅导形式。

4 结语

高中生信息技术奥赛, 对于培养青少年信息技术能力, 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起到重要作用。奥赛辅导是奥赛活动的重要环节, 辅导工作的组织开展, 对辅导工作构建具有重要性。笔者结合多年的辅导工作经验, 认为高中生信息技术奥赛辅导工作的要点, 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坚持“能力+兴趣”的学生选拔导向, 强调学生选拔应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 并要求学生具有浓厚的学科兴趣, 提高学生在奥赛辅导中自主学习、探究的主观能动性。二是以学生为本, 切实做好学生工作。学生心理情绪稳定, 是辅导工作有序推进的基础。要科学合理安排辅导课程及时间, 消除学生畏难等情绪, 提高学生参与奥赛的热情, 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三是科学合理辅导, 实现辅导策略的有效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忠厚.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信息学奥赛辅导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 2010 (2) .

[2]陈乐.中学生信息学奥赛辅导的实践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 (10) .

[3]李永平.对信息学奥赛教学与评价的几点思考[J].信息系统工程, 2011 (1) .

[4]刘晖.信息学奥赛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7) .

[5]王玲飞.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学奥赛辅导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 2014.

篇4: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点分析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教学 有效性 要点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日渐兴起,多媒体设备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初中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就成为了大势所趋。但是,信息技术毕竟是新兴的教学内容,由于我国初中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都使得信息技术教学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各初中教师一定要坚持自我能力的提升,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不足之处,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予以完善,抓住教学要点,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首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理念是教师进行授课的关键,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核心,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原因。了解教学不仅是要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增强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其在平时生活中也能进行运用。并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坚持做到为学生服务。

二、提高专业师资水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素养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新兴的专业课程,对教师具有较高的能力要求,学校一定要选取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进行授课,打造一支师资水平优秀的专业队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还要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讲学,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能力培养,不仅要提高他们的课程讲解能力,还要完善他们的素质内涵。与此同时,校方还可以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学,并派遣有能力的教师对外进行学习,拓宽他们的眼界,从而提升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效果。

三、课前充分备课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包含的内容众多,其中的知识点也比较复杂。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并做好备课工作。具体来说,教师要明确课程讲解的重点内容,安排好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并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予以灵活应变,使授课更具实效性。

四、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性格相对活泼好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只有教师在夸夸其谈,教学效果与实际目标不相适应。想要将“一言堂”转变为“群言堂”,就要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丰富教学样式,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

第一,互动教学法。课堂互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点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第二,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是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授课方法,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有助于能力的发挥。例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组内的看法,从而增强课堂互动性,抓住教学的关键点。

第三,实践操作法。目前,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在于增强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能够保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实践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中ppt的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ppt作品,并予以展示,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五、注重因材施教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所差异,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改变原来的单一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结合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有的放矢。

具体来说,教师要找准每个学生的性格定位,根据他们的学习特点以及接受新知识的程度来进行教学,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所需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成绩,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符合学生诉求。

六、教学的成效自我评估

评价教学成果是鉴定教学有效与否的关键所在,而教学的评估又分为两种方法。一是,他人评价。即教师、同学或通过考试的方式予以测评;二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估是学生自己对自身进行的评定。通过自我评估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自身的了解,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予以弥补。另外,对教学成效进行自我评估,还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自我评定报告,能够明确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根据他们的自我评定,找到教学中的不足,并切实予以改善,从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升,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了找到教育的核心内容,抓住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初中信息技術教师一定要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采取丰富的样式进行教学,坚持创新,不断提升自我,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确保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才。

参考文献:

[1]蒋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张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视觉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周蕾蕾.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优化情境导入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

[4]宋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教学方法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172.

[5]张青海.如 何在 初 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践自主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篇5: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新版要点

本章学习要点:

 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 计算机的组成及基本操作方法  会浏览网站信息、搜索信息

 感受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活动1

认识信息技术

学习目标:

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熟悉常见的个人信息终端。 感受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优势。教学过程: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

1、教育应用

广播函授教育利用广播与邮电技术;远程电化教育利用电影、幻灯、电视和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网上教学;飞行员培训。

2、科研应用

借助天文望远镜看太阳第和太空里的星球;借助电子显微镜看各种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借助感测技术快速准确地获得研究对象的各种数据;借助计算机和因特网快速检索搜集、资料,高效分析、处理资料。

3、农业应用

利用航空或航天遥感技术收集地球表面有关信息;通过因特网获得世界上粮食与其他作物市场供需现状。

4、工作应用

控制生产流水线、控制锅炉水流向、统计分析原材料消耗情况。

5、商业应用

超市商场扫描条形码、缴纳水费、燃气费、购买国债、基金等、网上购物。

6、医学应用

X射线、CT扫描、远程诊断与治疗、会诊、用计算机查找资料分析病情、输入病人资料等,医患之间传递信息。

7、军事应用

用雷达跟踪军事飞机,了解相关信息;计算防空导弹的发射参数,指挥战斗;电子侦察、电子预警、电子干扰、声呐探测、雷达系统、红外描准与夜视装置等。

二、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1、微电子技术

2、传感技术

3、通信技术

4、计算机技术

三、常见的个人信息终端

1、智能手机

2、平板电脑

3、电子书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更友好的交互方式

2、更强大的信息网络

3、更多样的信息终端

活动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

能浏览网站,会保存网络资源。

掌握网络搜索的基本方法。学习过程:

一、计算机的组成

1、主机箱:存放CPU、内存、硬盘、网卡、主板等电子设备

2、显示器:输出设备

3、键盘和鼠标:输入设备,用于操作计算机

4、传声器(话筒):把声音输入计算机

5、扬声器(喇叭、音箱):播放声音

二、启动软件

1、打开电源开关

2、启动计算机 动手实践:

把鼠标指针指向屏幕上的图标,尝试单击、拖动等操作。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对窗口或对话框最大化或最小化的操作。

三、输入文字

8个基本键:A S D F J K L;中英文转换:Ctrl+Shift 操作姿势:坐姿端正,身体正对空格键。上身稍向胶倾,胸关与解盘的距离一般应在20厘米左右。屏幕中心略低于双眼。肩部要放松,上臂和肘部要轻轻靠近身体,手腕自然平直,不要弓起。手指微曲,与键面垂直,悬放在键盘上方。

动手实践:用记事本输入课本12页短文并保存。

四、网络浏览

网络浏览指在因特 网中浏览信息。双击任务栏中的IE图标,启动IE浏览器软件。动手实践:

1、输入网址,浏览网站。

2、保存网页、网页中的图像或文字。

五、网络搜索

第2章

制作 电子小报和刊物

单元学习要点:

 规划设计作品的基本流程  根据主题搜集素材的方法  根据主题编辑加工素材的方法  综合运用文字处理的方法制作电子小报  综合运用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制作电子刊物  认识用计算机制作文稿在学习生活中的优势

活动1

规划设计电子小报

学习目标:

 熟悉电子小报的制作流程  能根据主题设计小报的版面  能熟练搜集和管理素材

 具备规划设计作品的能力、有计划做事的意识

一、认识电子小报

标题栏(报头):显示电子小报的名称、期号、出版单位、出版日期、主要编辑人员名单等,是小报的主要标志。主体内容栏:显示电子小报的各篇文章和图像等。

二、制作电子小报的基本流程

确定主题-----设计内容和版面------获取素材------上机编排----评价完善

三、确定小报的主题

注意事项: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要健康向上,陶冶情操;要思路新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贴近生活,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最好是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内容;主题要小而精,范围不宜过大。

四、规划与设计

1、制定计划

2、确定选文

3、设计版面

五、搜集加工素材

1、建立素材库

2、获取素材的途径

3、简单加工图像

4、编辑加工文字

六、实践思考与操作

活动2

编排电子小报

学习目标:

 熟练设计制作电子小报的报头。

 熟练设置页面的纸型、页边距、排版方向等。 灵活运用艺术字、形状图、文本框编排小报。 进一步体会用各种形状图编排文稿的优势。教学过程:

一、设置页面

纸张方向

纸张大小

页边距

二、制作报头

三、编排小报中的文章

1、编排第一个版面

2、编排第二个版面

四、完善与导出小报

活动3

设计与编排电子刊物

学习目标:

了解电子刊物的组成。

学会设计电子刊物的结构和页面布局。

熟练掌握编排电子刊物的方法。

增强规划设计作品的意识,提高信息集成的能力。

一、认识电子刊物

二、规划设计电子刊物

1、设计结构

2、设计布局

三、编排电子刊物

1、设置页面模板

2、制作封面

3、制作目录

4、编排文章页

5、制作封底

6、添加页码和完善目录

7、设置页面之间的超链接

8、设置翻页效果

四、编排有声的电子刊物

第3章

计算机系统初步

本章学习要点: 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 下载、安装、卸载软件的方法。 维护系统的方法。 开源文化及其存在的意义。

活动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及其功能。

掌握检测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一些方法。

认识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主要工具。教学内容:

一、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20世纪40年代到1957年间的电子管计算机时期; 第二代1957年至1964年的晶体管计算机时期; 第三代1964年至1970年期间的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第四代1971年以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二、计算机的硬件分类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手写板、传声器、数字照相机

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

3、存储器

4、运算器与控制器

5、其他部件

三、计算机的硬件监测

活动2

计算机软件系统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其分类、功能与特点。

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掌握下载、安装、卸载软件等操作。

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在处理信息时的重要性。教学内容:

一、软件分类

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

编程语言

2、应用软件

二、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三、云存储

四、维护系统

五、文件管理

1、文件与文件夹

2、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

3、组件文件库

活动3

开源软件

学习目标:

了解开源运动的兴起以及“开源”与“自由”的关系。

正确理解“开源”的概念。

了解Linux。

认识开源软件的生存模式。

了解开源软件对信息社会资源共享与开放的促进意义。教学内容:

一、自由与开源

二、Linux与开源

三、许可证与生存模式

四、开源软件与网络

篇6:信息技术工作要点

巨野一中 张巨秀

可能涉及的试题类型

1、新建、打开、保存网页

2、文字的设置

(1)按要求在网页相应位置输入文字

(2)字体的设置:选中要设置的文字,右键—“字体”或“格式”—“字体”/“段落”

3、图片的设置

(1)插入图片:光标先定位于要插入图片的位置,再选择“插入”菜单—“图片”—“来自文件”

(2)图片属性的设置,对齐方式、宽度高度,边框; 选中要设置的图片,右键—“图片属性”—“外观”选项卡

4、表格的设置

(1)插入表格:光标先定位于要插入表格的位置,再选择“表格”菜单—“插入”—“表格”,按要求设置行数、列数,对齐方式、边框粗细、颜色等。

(2)插入行、列、表格:光标先定位于要设置的单元格,右键—“插入行”/“插入列”或

选择“表格”菜单—插入

(3)删除行、列:选中要删除的行、列,右键—“删除行”/“删除列”(4)表格背景、边框颜色粗细,高度宽度,对齐方式的设置: 光标先定位于要设置的单元格,再右键—“表格属性”

(5)单元格的合并、拆分:选择要设置的单元格,右键—合并单元格或拆分单元格(6)单元格背景、水平垂直对齐方式、单元格的边框色、高度和宽度等的设置: 光标先定位于要设置的单元格,再右键—“单元格属性”

5、超链接的设置

选中需要设置超链接的对象(看清是文字(全选需要设置的文字)还是图片设置超级链接),右键—“超链接”出现“创建超链接”对话框

(1)链接到网站地址:

方法:在“地址”处输入要链接的网址如:http://(2)链接到本地文件:

方法:搜索到所需要链接的目标文件,选中该文件—确定,如jrwh.htm(3)电子邮件链接:

在左侧 “电子邮件地址”处单击,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键入要超链接的电子邮件地址—确定

6、网页属性的设置

网页标题、背景音乐、网页背景的设置 网页空白处右键—“网页属性”

7、水平线的设置

篇7:体育宣传信息工作要点

一、群众体育

1、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两报告一文件”中对体育工作的要求,大力宣传“民生体育,服务发展”的理念。及时反映体育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2、突出抓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宣传报道。跟踪报道体育场馆设施、组织建设等情况,大力宣传“10分钟体育健身圈”、街头嵌入式运动场、市(区)级全民健身中心等市民关心的公共体育设施布点、规划、建成情况,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3、加强对全民健身“五进”工程的宣传报道。围绕体育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相关群体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等媒体的宣传辐射圈,重点宣传“谁是球王”、“科学健身社区行”等下基层、接地气的群众健身活动、培训及讲座。

4、继续做好全民健身体育节、元旦长跑、市民日、全民健身日等品牌活动的宣传报道。采取专题采访、集中报道、网上即时传播等方式,精心策划系列宣传报道。

5、开展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宣传,重点围绕各级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训管理、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

二、竞技体育

1、突出抓好十八届省运会备战参赛的宣传报道。着重宣传我市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永不服输、无私奉献的体育精神,宣传报道备战参赛中好的做法、突出成绩、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等,号召全市体育人向优秀集体、先进人物学习。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看待成败得失。

2、加强竞技体育转型发展的宣传报道。着重对体教融合、市县(市、区)融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方面中的突出成绩、创新做法进行宣传报道,对体育艺术节比赛、教练员进校园、名校办名队、一校一品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3、抓好业余训练、竞技人才建设方面的宣传报道。对全市业训项目布局、苗子培养和输送,启动下一周期工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跟踪报道。对我市筹划2015年市第12届运动会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三、重大赛事

1、突出抓好2014年马拉松赛事宣传报道。大力宣传扬马的筹备、组织和比赛情况,重点对2014年创新做法、赛事亮点进行报道,提升扬马品牌影响力。组织对“城市跑不停”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

2、做好国际、国内赛事的宣传报道工作。重点对我市承办的各类赛事进行宣传报道,满足群众观赏高水平体育比赛的精神需求,拓展体育赛事对扬城群众生活的影响力与渗透力。

3、大力宣传“一县一品”工作。狠抓地域特色的品牌赛事宣传,扩大县(市、区)特色项目影响力,共同营造“一县一品”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体育产业

1、狠抓我市体育市场开发、场馆经营、赛事服务、社会培训等工作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对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业等进行重点报道。

2、对我市体育产业扶持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广泛宣传体育产业扶持政策。

3、做好行政机关对体育市场监督管理、检查与服务的宣传报道,重点对高危项目行政许可、职鉴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的好的做法、成效进行宣传报道。

4、深入开展我市全省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系列报道;加强对体育彩票网点建设、安全、监管、营销手段和公益性惠民工程的宣传报道。

五、能力作风建设

1、突出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报道。积极宣传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为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大力宣传我局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市委全会精神的举措、做法、效果,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3、做好体育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情况宣传报道。对法制教育、廉政教育等情况进行报道,广泛宣传当前的体育工作动态和发展趋势、体育工作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篇8:信息技术工作要点

2007年,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下简称信安标委) 在国家标准委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领导和各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围绕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结合“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 和《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十一五”规划》的贯彻落实, 将基础类、管理类、系统类信息安全国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作为工作重点, 坚持委员会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工作组和成员单位的积极性, 制定了一批基础的、急需的、关键的信息安全标准, 为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的信息安全保障建设提供了基础的技术保障, 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1.1 制定一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急需和关键的标准

2007年, 信安标委以抓紧制定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急需的、关键的标准为重点, 积极开展了标准制定工作, 共完成21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各工作组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在标准制定和提高标准质量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针对正在研制的标准项目, 各工作组均多次组织专家对相关标准项目进行分阶段检查;多次召开工作组及专家审查会议, 广泛征求科研单位、企业、相关行业和管理部门的意见。这些工作对进一步提升标准质量和提高标准的实用性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1) 为全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推广提供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等标准;

(2) 为开展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产品和系统的测评规范;

(3) 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等试点和推广工作, 提供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测评指南》和《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等标准;

(4) 为《电子签名法》顺利实施提供了《数字证书格式》、《时间戳规范》以及“鉴别与授权”相关系列标准。

1.2 落实2006年专项任务, 提出2007年专项计划

2007年, 在落实《2006年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工作专项》工作的同时, 完成了《2007年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工作专项》的申报工作。

各工作组主动承担了《2006年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工作专项》研究项目, 并配合秘书处开展了专项项目的检查工作。目前, 2006年专项项目进展顺利, 已进入结题验收阶段。

2006年11月, 秘书处开始部署2007年信息安全专项申报工作, 2007年2月底共征集到专项项目提案150多项, 经各工作组研究、遴选后确定了119项。针对这些提案, WG1专门召开工作会议评议项目提案, 秘书处积极组织工作组组长联席会议、专家会议逐项研究论证, 最终形成了《信息安全标准制定专项》计划建议, 并于2007年9月底形成《2007年国家信息安全战略研究与标准制定工作专项计划》, 其中包括标准制定项目25项, 标准预编制项目3 0项, 标准基础研究项目29项。2007年10月,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审批后, 信息产业部将计划下达到承担单位。

1.3 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突破

2007年5月, 信安标委秘书处组织7名专家参加了在俄罗斯召开的ISO/IECJTC1/SC27工作组及全体成员会议。会上中国代表团作了两个技术报告, 其中W G 7提出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被列入新工作项目, WG4提出的《三元对等实体鉴别》被列入研究项目, 中国在信息安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实现了突破。

为了进一步推动信息安全国际标准化工作, 秘书处还组织有关专家参加了2007年10月在瑞士召开的ISO/IECJTC1/SC27工作组会议。通过积极努力, 这次会议将中国提出的《三元实体鉴别》提案作为ISO/IEC 9798-3的补篇列入了新的工作项目, 《基于三元对等实体鉴别的访问控制方法》列入新的研究项目, 同时还争取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新工作项目的编辑, 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为了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已正式向ISO/IECJTC1/SC27秘书处成功申请了承办2009年ISO/IECJTC1/SC27工作组及全体会议。

1.4 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宣传和服务

为加强信息安全国家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应用, 2007年1月29日, 召开了《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数字证书格式》、《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特定权限管理中心技术规范》和《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时间戳规范》三项信息安全国家标准的新闻发布会, 扩大了信息安全标准的影响。

2007年12月6~7日, 信安标委秘书处与福建省公安厅联合在福州举办了第一期信息安全标准宣贯培训会, 重点对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进行了宣贯培训, 进一步提高了地方部门对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情况的了解, 促进了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在地方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的贯彻实施。

信安标委各成员单位也特别注重对信息安全标准的应用和宣贯。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制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要求, 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和测评中要执行已有的信息安全国家标准, 推动了相关标准的实施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信安标委有关领导、专家在参加有关部委和北京市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以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试点等工作中, 也都加强了信息安全标准的宣讲, 促进了标准的宣传贯彻。

1.5 研究编制“十一五”规划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十一五”规划》, 全面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 根据2007年第一、二次主任办公会的要求, 由秘书处牵头, 组成“十一五”规划工作组和编写组, 研究编制“十一五”规划实施意见。编写组两次召开全体会议, 集中研究编制规划实施意见文本, 六次召开工作会议研究修改文本, 多次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委员会、秘书处有关领导和WG1专家的意见, 不断修改完善。2007年8月底形成《规划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 1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正式发函向16个部委征求意见, 修改后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正式下发。

2 2008年标准化工作要点

2008年, 信安标委仍将继续根据中办发[2003]27号文件的精神, 落实信息安全标准化“十一五”规划任务, 围绕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 以抓紧制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重要标准为主要工作内容, 不断丰富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加强信息安全专项项目研究与管理, 加强沟通协调和标准宣贯工作, 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进程。

(1) 落实“十一五”规划及实施意见, 做好专项组织工作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十一五”规划的部署, 认真落实规划实施意见, 尽快提出2008年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并有计划地开展好相关研究工作。要依据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研究提出2008专项申报指南, 认真组织好专项的申报审查工作, 及早确定2008年专项计划项目;按照程序对2007年专项进行严格管理, 认真做好验收工作, 确保项目质量。各工作组要围绕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标准需求, 依据“十一五”规划工作重点和2008年专项申报指南, 研究提出2008年信息安全标准工作专项计划项目。

(2) 加强重点标准研制, 完善标准体系

围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信息安全产品认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践和电子政务安全、电子商务安全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点, 认真做好标准需求的调研, 以需求为导向, 重点抓好基础类、管理类和系统类标准的研究制定。抓紧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密码技术和网络信任体系、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服务、信息安全测评与认证等重点标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指标体系、互联网安全、基础网络接口安全、多网融合安全、政府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等标准的研究。

密切跟踪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发展动态, 认真研究梳理标准间的关系, 不断丰富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3) 加强标准宣贯与服务工作

2008年是中办发[2003]27号文件发布的第五年, 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深化年, 信安标委要率先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等国家信息安全重点工作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推动标准的实施应用, 保证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落实, 促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要加大标准的宣贯力度, 编制信息安全宣贯培训教材, 建立信息安全标准培训机制, 配合相关部门, 开展标准的试点示范工作;积极与标准管理部门沟通, 疏通标准获取渠道, 做好标准服务支撑, 促进标准在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应用。要结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等重点工作, 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召开标准宣贯会议, 加强信息安全标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结合互联网信息安全试点工作, 设立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试点, 加强对《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的深入研究, 推动信息安全标准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实施应用。

(4) 建立信息安全标准评价机制, 进一步提高标准质量

加强标准验证和模拟仿真平台建设, 积极建立信息安全标准评价机制, 探索和研究标准评价技术和方法, 从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应用效果等多方面对现有标准进行客观评价, 同时, 加强网站工作平台建设, 加强标准文本在制定、报批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促进标准质量的全面提升。

(5) 积极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

在2007年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技术研究和准备工作, 落实专人长期跟踪和负责提案相关工作, 认真研究国际标准规则, 按照国际标准工作程序, 加强国际交流, 认真做好提案的后续推进工作, 保证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继续组织国内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骨干参加ISO/IEC相关工作组及全体成员等国际会议, 鼓励各工作组成员积极参与国际信息安全标准化的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国际信息安全标准发展动态, 加强国际先进标准研究, 消化、分析和利用国际标准化研究成果。认真组织国际标准提案的研究与答复,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同时, 认真做好2009年ISO/IEC JTC1/SC27工作组及全体会议的筹备工作;积极作好参加2008年中英信息安全论坛的准备工作。

(6) 加强沟通协调

上一篇:谈班级管理主题班会下一篇:关于青春期教育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