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论文

2024-05-03

改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论文(精选8篇)

篇1:改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论文

浅析小城镇人居环境居住模式改善

丹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作者: 金迪 崔跃峰 摘要:本文从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主要论述了小城镇中居住模式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小城镇居住模式中所涉及的主要要素,从居住空间布局、居住建筑形式、基础设施配置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改善与提高小城镇居住模式所必须注重的相关原则与方式。

关键词:小城镇 人居环境 居住模式

人居环境又叫人类住区。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这样定义:“人类住区不仅仅是指住房,一个城市、城镇或乡村的体形,它所指的是人类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以及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是人类生存,从事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对于小城镇而言,“人居环境”就是指城镇内维护居民活动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而本文中的居住模式,则主要涉及小城镇人居环境中居住空间布局模式、民居建筑形式以及与居住环境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配置等。一.小城镇人居环境中居住模式现状分析

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的发展建设一直遵循着不同的人居环境发展政策,导致出现了城乡二元化,城乡居民在居住模式出现巨大差异。作为城乡结部的小城镇,由于独特的空间区位关系,社会历史背景和发展的客观条件,走上了一条既不同于一般城市,也不同于乡村的人居模式发展道路。

1.小城镇中居住问题最多就是城镇内用地布局功能混乱,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夹杂分布,毫无序列与章法可言,城镇内土地利用分散,宅基地面积超标、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居住空间间隔极不合理;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很多低层民居住宅直接被改造成为小作坊或家庭生产厂房,其生产产生的废物与污水随意堆砌排放,造成城镇内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住宅外部环境恶劣,这些都成为小城镇居住环境脏乱差的根源所在。

2.一些小城镇由于区域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城镇经济投资、融资比较困难,经济走势一直步履蹒跚,城镇内没有具体的产业项目,居民收入普遍低下,这无法激发小城镇居民对自身居住建筑的改造与升级的渴望;城镇内民居建筑杂乱无章、质量低下,这同时也反映处在小城镇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没有注重相应的设计。

3.我国小城镇的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新建的基础设施项目进展缓慢,原有的基础设施又缺乏必要的维护,部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城镇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局面。

据抽样检查,2000年全国小城镇的自来水普及率为68%,但是上下水不配套;生活用燃气普及率只有51%;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能力极低。这样的现状,不仅影响着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制约着小城镇的经济建设,也是小城镇居民居住模式仍然

近似农村的主要原因。

二、小城镇人居环境居住模式的改善与提高

1.注重城镇居住空间布局,重塑有序的城镇居住模式 小城镇居住空间不仅是社会秩序的核心,同时也是空间秩序的核心,是小城镇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最重要的资源配置要素。

在朔造小城镇居住空间时,应坚持用地集中、节约布置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改善现状部分小城镇,尤其是北方小城镇宅基地面积过大的现状,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对影响小城镇整体布局的住宅进行搬迁与重新安置,减少土地浪费,加强土地的控制和有效使用,促使小城镇居住用地布局更加紧凑合理。

小城镇的居住空间应形成连续界面,结合其他用地功能如公建、生产、市政设施等布局,以及道路系统、河湖绿化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同时要注意控制与改变城镇居住空间沿交通干线蔓延伸展趋势,通过区域绿地、绿带和道路绿化隔离等空间政策来有效遏制,这是形成小城镇自身特色的总体框架的必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业影响到小城镇的下一步的具体规划建设,如建筑群体形象,绿化建设等。

2.综合考虑小城镇居住建筑综合功能,凸显小城镇特色 小城镇的居住建筑是小城镇特色的基调,同时也是城镇特色与形象最直接的反映。

首先,小城镇居住建筑模式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维护原有的地方风俗与历史,尽可能保持原籍居民生活气息的特色,尊重当地城镇原有的空间结构和城镇街道的肌理,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从而延续原有的地域文化传统和场所文脉,增强归属感。在很多地方,传统的民居建筑正悄然消失。这个结果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即如果不对小城镇的传统民居进行保护,那么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建筑遗产、建筑文化将会在若干年后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则传统民居是其中的重要音符之一,是构成小城镇独特人居环境中居住模式的最重要基本要素。

其次,小城镇居住建筑的建设特点也应同相应的自身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小城镇居民大多处于慢节奏的的生活方式中,这与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小城镇居民更加注重对邻里交往的要求,这也决定了小城镇中更加提倡中等低密度的低层与多层住宅形式,住宅相对集中从可拉近邻里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增加邻里间的交往机会

再次,小城镇居住建筑的舒适度、建筑朝向、日照间距、采光条件、室内通风、建筑工程质量、给排水状况、建筑材料、抗震标准等,都是小城镇居住建筑必须考虑的诸多因素,小城镇居住建筑必须改变原来的无图施工、无证建设的方式,无论从居住建筑的群体设计还是单体设计,又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国家规范与施工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居住建筑的布局与质量等诸多问题。

3.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配置多元化,保障小城镇的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注意引导市场经济可以自行完成配置设施的合理分布和规模,也要采取多种投资渠道,政府制定规则、框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和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建设;注意将基础设施纳入全镇或区域统一考虑,避免重复建设;注重市、县、镇、社区各等级和系统规划的统筹考虑,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配置体系;注重监管和保障措施的建立健全,避免因市场经济造成对公共设施配置的建设滞后。

在近来年,我国提出了建设小城镇“绿色住宅”,小城镇“绿色住宅”提出居住模式应当在保证舒适的条件下,选择经济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有效利用能源,降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尤其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利用住宅区内空隙余地分散处理粪便等污水,设置地下沼气池,获取的再生资源沼气,可用来照明、供热、余下的水液渣肥可用于农业生产,以此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些方法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打开了新的视野,也为小城镇的持续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三、结语

小城镇居住模式应当因地制宜,保持地区的多样化、特色化的空间,其特色应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发掘、保护和发扬,不能生硬的照搬照套,应创造切合自身实情和特色化的居住模式,以形成自己相对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风貌特色。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创建优良的小城镇人居环境,才能保证小城镇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李王鸣,叶信岳,祁巍锋.中外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发展述评.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27)2 王宝刚,程立诺,李宏.小城镇人居环境比较研究之一.小城镇建设,2006,(10)3 程屹.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对策探索-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小城镇建设,2004,(3)4 李枝秀,彭云.关于我国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探讨.农业考占,2006,(3)

篇2:改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论文

按照能力素质理论, 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岗位实际, 参照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 (试行) 经过对村官的调查问卷分析, 我们认为, 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模型应由知识、能力、品性三维结构组成。

1、知识结构。

大学生村官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者村主任助理, 以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协助村支书或村长开展工作。在其知识结构中, 主要强调是否掌握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共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农业技术、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首先, 与农业有关的知识和技术。这些知识与工作的开展、作用的发挥、业绩的创造有直接关系。其次, 法律法规和农村文化建设的知识。在农村工作中碰到许多纠纷都涉及法律知识, 如果不懂法、不知法, 就很难来解决问题。与思想政治、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等相关的知识, 也应该掌握。第三, 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公共行政管理知识。前者是处理各项工作的依据, 后者是处理各项事务的技术与方法。最后, 经济管理、市场经济等知识, 这是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农村基层各种问题的前提条件。

2、能力结构。

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基层行政组织中的管理人员, 在能力结构中, 主要强调的是行政执行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适应能力、自我定位能力等。大学生村官从城里来到农村, 从学校来到田间, 从经济文化发达的都市来到相对偏僻落后的小村, 巨大的现实落差对优越感较强的大学生来说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只有从思想上、行动上尽快合理地自我定位, 摆正心态和位置, 加快学习新事物的步伐, 才能做好基层领导的助手、联系群众的帮手和经济发展的推手。

3、品性结构。

大学生村官作为各级党组织选拔、聘任、派遣到农村基层的工作者, 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 在品性结构中, 主要强调政治意识、组织意识、事业心、责任心、自信心、亲和力、诚实信用、廉洁自律、主动性、服务意识等要素。

二、高校对于大学生村官素质培养的模式

1、大学生村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目标为培养能留得住、用得上的村级管理干部, 适应当地农村的村级行政管理需要。其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 (1) 具备基本的现代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和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能力; (2) 掌握党和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政策和法规; (3) 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 具有农村行政管理, 以及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5) 具有一定的农村发展变迁与农业经济的知识和信息; (6) 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能。

2、创建科学村级行政管理专业和村官培养方案。

我国大学专业设置并无针对村官的管理专业。如从培养农村需要的现实考虑, 让重点大学或外地大学培养当地所需要的村官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 可以考虑在高职学院, 地方性的二本院校或农大设置农村村级行政管理专业, 有针对性地培养村官人才。

3、设立科学的村级行政管理专业。

高校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当前除了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外, 还应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考虑将人文、心理、艺术等课程融入到各个专业体系中, 这能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立足农村的实际需要, 可以尝试开设村官专业, 如“农村组织管理”、“农村政策法规研究”、“农村风俗文化”、“农村社会事务工作”、“农村事业管理”“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涉农技术专业等课程, 增加面向基层定向招生的比例, 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招收一定人数, 这样的培养更具有专业性。

4、调整教学方案和课程的安排设置。

目前大学生村官所涉及的专业涵盖了理工、农林、文法、医学、师范等各个院校的学生, 差异性较大, 如果不将他们的专业知识与农村的生产实践相结合, 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农村实际情况融合到一起, 他们的知识就会成为不被村民接受的空泛理论, 其专业特长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因此, 要将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规划或培养融入全校素质拓展课或选修课中。高校可划拨一定资金鼓励部分专业教师去农村实地考察, 积累相关资料,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充足的条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并就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与学生交流, 增强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兴趣。

5、更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也要创新, 高校可在部分院系三年级学生中选择有意向做村官的大学生,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实施“村官”管理模式或专门成立“村官班”, 对他们集中训练, 组织他们利用课余时间, 对农村的现状、相关政策、农民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学习、讨论和交流, 对实际情况做深入调研和分析, 撰写调研报告并计入相应的学分, 提高参加大学生村官选拔的质量, 还要对其定期作心理辅导, 使他们摆脱不利因素的困扰。

6、开展大量的农村实践活动。

学校职能部门应利用暑假、寒假或周末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实践队伍下乡、通过建立农村实习基地和暑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农村社会事务, 让大学生未出校门就能够感受农村基层工作的具体情况, 加深其对农民和基层组织的感情, 锻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大学生了解农村并为将来服务农村搭建桥梁, 增强他们对农村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责任感。为保证大学生能够长期服务于农村, 也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建立“农村挂职见习小组”或“农村见习村主任”制度等, 使学生把书本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随时发现问题, 随时予以处理, 提升大学生服务农村的能力。

7、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指导工作。

促成学生角色转换, 在浓郁的村官文化氛围中, 大学生可以逐渐完成角色转型, 改变学生气十足、缺乏社会责任等缺点和不足, 真正从被管理者转化为管理者, 适应农村的环境。高校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调动大学生服务农村的工作积极性, 为大学生村官的长效和稳定奠定基础。

8、解读好国家的相关政策。

高校应着眼国家有关落实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教育和鼓励他们到农村基层组织锻炼, 使其将掌握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创新思维用于促进和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上来, 将新知识、新思想、新办法应用于农村, 带动农民实现科学致富、科技兴农, 用激情和实力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为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9、转变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

毕业生择业教育环节也要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鼓励大学生下基层、进农村, 增强自主创业的精神,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宣传时, 应鼓励大学生把眼光投向农村, 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以求在农村有所成就。

1 0、实施模拟选聘, 做好大学生村官的推荐与就业工作。

为便于学生了解当前农村的需要和工作的前景, 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 高校可以在模拟选聘活动中对学生各个环节的表现全程辅导, 让他们熟悉和了解农村基层工作的现状和“村官”工作的内容, 掌握他们模拟选聘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 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还可以建立大学生村官现实或网络交流平台, 模拟选聘上岗的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一次交流或培训大会, 分享成就与不足,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能力。

摘要: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基本情况入手, 着重探讨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的培养机制, 以促使大学生村官一到岗就能胜任工作, 从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3:美国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关键字]: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人才培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中图分类号:G61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系统组合形式的简要表述。[2]那末,如何界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呢?武汉大学的娄延常教授认为,跨学科人才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才。[1]

通过以上关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涵义的简要界定,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针对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广播知识面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制定的一系列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系统组合形式。本文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跨学科项目作为个案来分析美国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个案

卡内基梅隆大学是美国一所具有雄厚实力的私立的研究性大学。它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尤为出众。学校共设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内的共计31个跨学科学位和项目。下面以卡内基梅隆大学本科的人文与艺术学院间的学士学位项目(简称BHA项目)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BHA项目是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迪特里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DC)和美术学院(CFA)共同发起的,结合了双方的优势。是专为在学术和艺术方面才华横溢的学生设计的学位,学生们力图发展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兴趣,同时也热衷于研究人文和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学生可以从美术学院中的建筑、艺术、设计、戏剧或音乐等五个学院中选择自己的课程体系(concentration)。人文与艺术学士学位项目对于学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综合他们的兴趣,并探索出他们所选择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该项目还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以便拓宽或加深他们研究的课程体系,并探索出他们可能会感兴趣的其他领域。

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建议和指导。BHA项目的学业导师是主要的咨询顾问,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美术学院之间的联络人。每个学生都有两个额外的学业导师:一个是美术学院的指导教师,致力于指导他们的艺术,另一个是迪特里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指导教师来指导他们的在人文或社会/行为科学。

人文与艺术学士学位项目课程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美术合成课程要求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总体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大量的自己选择的课程体系中所规定的课程。每个学生学习的课程是独一无二的,是基于他们的背景和兴趣的,课程可以在各自所在的学院中选择。

(一)、通识教育

除学位规定的通识课程之外,学生必须完成一个新生的研究讨论课任务,一个初级研讨

三、美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1、打破专业壁垒,拓宽跨学科渠道。

跨学科人才培养可以应用在相关专业,也可以应用在相关性很低的专业之间,甚至可以跨越不同的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全方位的人才,BHA项目还规定了相当比重的的自由选修课学分,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人社会科学学院和美术学院之外的其他感兴趣的课程。

2、专业的教师指导是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保障。

BHA项目中每个学生都有两个导师对他们的学业进行指导,这不仅避免在跨学科选课时的盲目性,还增加了选课的科学性,在未来的学习中也可以获得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在我国,大学的跨学科师资队伍明显不足,少有跨学科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学科导师共同指导的情况。

3、独特的授课形式是美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BHA项目中的通识教育部分采用新生研讨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学校和所要学习的课程,以及学校的管理和组织等,以便及时改变学习方法,快速适应新环境。在教授主持下,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教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讨论与探究。[5]

参考文献:

[1]娄延常.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与理性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

[2]胡恩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篇4:改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论文

近年来, 由于高校扩招、经济增长缓慢等多方面因素,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社会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 “创业教育”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诸多学者及教育工作者也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正是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 大学创业教育带上了一些功利目的。笔者认为, 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培养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创业人才”, 而是为大学生多元化品性发展服务, 培养他们多维度、多层次的品质系统, 使之适应多样性的社会发展与竞争态势, 并且在社会各领域中, 有意愿、有能力借助于所学知识创造出新的价值, 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国内主要创新培养模式分析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极其精密的培养系统工程[1]。在我国, 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1) 讲求以传统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为主导, 发挥传统效能的的高校自我培养型。 (2) 以吸引社会主体广泛有效参与、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型。 (3) 以创建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为主导的政府推动型[2]。

第一种模式在我国高校中最为普遍, 这种模式中,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全过程具有极高的社会实践性和广泛参与性, 借助于企业主体、金融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而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 依旧是秉承传承与创新知识为核心功能。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在北大百年校庆上曾经有针对性地指出:“大学促进公共福祉的主要方法, 是促进知识的增长而不是更多其他的行动。”大学基本社会职能决定了大学无法独立完成大学生创新培养, 可以说大学生创新培养是大学不能承受之轻。这种模式即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也不利于高校自身发展。

第二种模式中企业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企业是应用工程技术、工艺技术创新的基本主体, 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发掘自身的各种优势资源和潜力优势, 渗透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 即缺乏一个资源整合平台。创新并非是科技知识本身, 更重要的是体制、政策等环境要素的建设, 后者是造成当前创新不足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整合高校、企业、政府、金融等各类资源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培养体系。

以政府主导的大学生创业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创业企业不断成长, 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政策环境。该模式通过集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实体、政府组织等社会资源, 在投融资平台、服务创新平台、税务政策减免、工商照顾、行政事务外包、校内外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 以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创业平台, 此为创业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实战平台。但是由于大学生创业园是由政府主导, 其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大学生创业培养, 难以同高校形成联动, 同高校的创新教育培养体系融合度不高, 在大学生创新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大学——大学科技园”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分析

近年来, 随着大学科技园的蓬勃发展, 也给大学生创新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启发。从功能上看, 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延伸和发展的成果之一就是大学科技园的产生[3]。1999年, 两部委 (科技部、教育部) 第一次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给予了明确定位:“大学科技园应当具备四种基本功能, 即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从参与主体上看, 大学科技园依托的主体是高等学校。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基本模式有3种: (1) 一校一园模式——以所在大学为依托, 由大学独立创建或者大学与地方政府或高新区共同创建。 (2) 多校一园模式——由多所大学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创建。 (3) 虚拟大学科技园模式——以网络为基础, 超越现实性物质因素制约[4]。正是由于科技园和大学之间的紧密关系, 使得大学科技园更加容易与大学产生联动, 从而可以深入地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培养体系中。基于这个基础, 笔者初步探讨了大学——大学科技园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一) 共同完备创新基础教育体系

教师的素质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大学汇集了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 他们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发挥着领航作用, 具有强大的教育教学能力;大学科技园聚集了大量的企业家、研发机构负责人、银行家、风投专家、法律顾问、政府部门科技工作者等专家人才。由他们所共同组成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使得构建完整且系统的创新基础课程结构体系成为了可能。

大学创新基础教育体系并非单纯的课余创业实践或者简单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而是要把创新课程置于教学体系, 在专业课教学中强调创新教育[5]。大学科技园的教师队伍则以互访讲学、案例教学、学术交流、创业导师等方式参与其中。这些兼职教师经验与学术兼备, 他们丰富了创业教育资源, 开拓了大学生的创新思路, 提高了创新兴趣,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另外, 大学科技园通过鼓励教师到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 使得更多具有创业经验的科教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只有对科学研究创新过程的真实感受, 才能把握创新教育实质, 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将创新教育融合于课堂教学过程, 使得课堂教学不再照本宣科。

(二) 共同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创新实践是整个创新教育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的环节, 创新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身想法和展现实践能力的基本平台。而学校教育在这方面, 其主要方式是举办各种科研、设计、开发、创业模拟和竞赛, 以及组织大学生参加高校教师研究课题中的部分工作。高校自身提供的实践性教学平台, 在时间和质量上, 都存在现实性缺陷。而大学科技园作为一种教育载体, 其功能本质之一就是提供富有真实度的创新过程教育, 这正好弥补了高校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

现代高校中的大学科技园以入驻园区的全部相关企业为平台, 通过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科研人员与经济结合的方式, 以科技园为平台, 建立大学与园区企业良好的相互支持、共进双赢的服务体系, 从而依托园区企业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园区企业大多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大学生进入其中实践, 将获得直接体验, 有利于大学生更加贴近真实的市场, 第一时间发现商机。科技园中还有许多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的研发中心。校企研发中心是科技园平台支撑下的一种产学研合作形式。大学为企业提供大量高科技人才, 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企业为学校的科研团队提供科研资金、场地、设备, 并借助自身的市场经验和资金优势将大学输出的创新资源进行产业化和市场化, 最终实现技术创新。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科学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时可以直观地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 为他们今后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开拓了思路, 指明了方向。科技园有着不少高校教师创办的企业。大学生通过跟随自己的导师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培养了对市场的把握以及企业管理等能力, 全面锻炼了创新创业能力, 不论他在毕业后直接留在导师的企业工作, 还是找到别的工作, 或者自主创业, 这段创业经历必定是其今后职业人生的宝贵财富。此外, 园区创新文化氛围对学生也有深远影响。

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综合服务平台, 不仅聚集着大量企业, 同时也聚集着党政部门、工商部门、银行、金融中介、法律咨询等各种机构, 大大丰富了大学生实习实践的内容, 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多元化发展。

(三) 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园的发展

创业是创新的一种特殊形式。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 建设大学生创业园,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载体。现在国内已有多家大学科技园创办了大学创业园。随着大学科技园的兴起以及由此形成的大学科技园创新网络, 为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6]。大学科技园实质上是特定的社会网络、商业网络和专业网络在大学周边的集聚, 而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网络则是由社会网络、商业网络和专业网络相互叠加所构成的网络组织环境[7]。大学生创业园自然成为了该网络的一个节点, 利用该网络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硬件支持 (包括办公场地、通讯和网络设备、办公设备等) 和软件支持 (包括系统培训、政策法规咨询、工商税务、投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 , 目的在于降低创业企业初期的经营风险和创业成本, 提高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活率,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较之前文所述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大学生创业园, 这种模式由于创新网络的作用, 更容易形成大学生创业园和高校的互动。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的学习、实践、创新、创业过程, 不过是从网络的一个节点过渡到另一个节点。

四、结语

“大学——大学科技园”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目前,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在大学与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及角色分工上还有诸多问题, 国家针对科技园的政策也有待优化, 使科技园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学生创新培养教育还需要多方统筹协调, 有待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闫青.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11) :296-297.

[2]陈微微.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浙江经济, 2011 (19) :53-54.

[3]胡平.从大学与环境的互动博弈看大学科技园的功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25) :20-25.

[4]闫青, 徐庆.基于自主创新体系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1) :18-20.

[5]谢志远, 应云进.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J].江苏高教, 2003 (3) :104-106.

[6]夏维力.基于大学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的我国大学创业环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27) :168-171.

篇5:改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论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英语人才的全方位应用型培养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以往的单一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英语人才的需求水准。在经济技术发展的先进时代,国民经济水平整体上升,产业结构也逐渐深化调整,这就造成了英语人才的需求若渴现象,而英语人才并不只是英语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自身素质要达到规定标准,应变能力强,可以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完成高强度的实践工作。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对英语人才素质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英语教学的改革对于增强英语的应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英语的定位问题。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从始至终都是学科中必不可少的,而大学英语教育是人才踏入社会的基础保障,英语课程无论涉及哪个专业,其作用的发挥都是不可小觑的,但是由于大学英语的教育过于程式化,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第一,大学英语教育内容通常与中等教育内容极为相似,导致英语教育进程缓慢,英语学习质量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充分保证;第二,由于英语相对于母语来说,学习环境缺乏交流指导,学习过程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英语学习较为抵触,兴趣养成也比较困难,学习缺乏积极性,在日常的学习中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学,学习质量普遍不高;第三,在以往的英语教育体制下,教学过程往往较为单一,教师通常只重视基础教育,使学生缺乏口语能力的培养及应用知识的累计,这就造成了英语教育的内部联系性的缺失,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造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质上也就是空头支票一张的现象。

2.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也就是以教学目的为背景,将教学方针贯彻到日常教育中的增强学生与教师联系性的一体化的教育表现形式。第一,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仍旧延用以往的教育理念及模式,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这种模式教育出的学生一般只具有写作基础,口语能力却得不到培养,知识运用能力普遍存在制约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存在较大滞后性。

第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交流能力更是受到一定限制,学生与教师之间难以产生共鸣。教师仍旧是较为严厉不可接触的形象,而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只是通过单一的考试结果进行片面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渴求无法被触及,学生对知识的熟练应用更是无从下手。这样教师就无法对学生形成最真实有效的能力判断,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培养更是无稽之谈。

第三,课程内容的设置仍旧处于听、读、写阶段,课程缺乏多元化发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口语翻译及口语锻炼交流的实践应用几乎为零,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一旦学生进入社会将会处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对知识的应用更是完全无从下手。

3.考核评价问题。大学英语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标准依然来自于笔试考试,而四六级考试则是对学生英语能力更高层次的评价,考试内容仍然以应试模式为背景,教师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就受到相同影响,学生只能通过做题丰富英语知识,交流经验几乎为零。在这种考核体制的影响下,学生的实际口语能力及交流水平得不到充分锻炼,直到进入社会参与工作后,学生才会体会到自身英语水平的缺失性应用发展,并不断通过努力实践将业务水平进行提高,使其能够满足企业需要。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1.对英语学习进行精准定位。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根据学习者特定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转移是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改变原有单一的基础知识教育定位,增加专门用途英语定位,再通过实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进一步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才能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应用性人才。

2.改善教学模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背景下,大学的英语教学应将学生作为英语教学主体,将教师的应用指导性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充分结合,使二者不再成为独立作用的个体。在应用教学环节,学生应在教学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而教师应从旁协助,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能力得到一定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另外教师还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读物之间的沟通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语言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英语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培养顺畅良好的交流能力才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较为注重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并通过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通过情境角色的英语演练方法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充分提高,交流能力得到拓展,缩短跨文化差异的距离,增强文化交流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在课余时间加强英语口语交流,训练学生养成实时口语训练的好习惯,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更加开阔了学生的国际眼光。

参考文献:

篇6:改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论文

不过,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传统的社区大学已经逐渐在某些领域 (专业) 跟不上社会实践发展的节奏。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热门专业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专业知识储备深度不够或更新不及时而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如果身处研究型大学, 尤其是那些拥有众多公司企业的都市大学, 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横向联系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直接参与前沿科研项目的机会, 或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 这显然不仅能丰厚学生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还能够开阔视野, 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笔者曾经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分校 (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 简称IUPUI) 作为博士后从事研究及教学工作多年, 深深地了解到身处都市的美国中小型研究类大学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信他们新颖而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对我国的未来的高职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一、美国社区学院在高职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美国社区学院在二十世纪初创建以来,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层次, 它对推动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民主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克拉克科尔说“美国高等教育有两次重大革新—‘19世纪的土地赠与运动’与20世纪的‘社区学院运动’”[1]。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社区学院是美国的最佳特色”[2]。美国社区学院在高职教育方面具有以下突出的优势: (1) 办学机制灵活, 比如, 在招生方面采取开发式的招生制度, 即实行开放入学政策 (open door admission) , 98%的社区学院在接纳学生入学时, 从不进行严格挑选, 也不需要通过任何入学考试, 不论其年龄、社会地位及文化背景如何, 任何人只要注册都可以申请参加社区学院课程的学习, 这使得几乎所有人都能够获得上大学的机会。如此宽松的入学制度所带来的问题是学生的背景极为复杂, 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与普通大学不同的是, 社区学院办学宗旨在为当地社区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 所以社区学院的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教学, 他们几乎不开展任何科研活动, 以保障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中, 使学生获得最好的教学服务。另外, 社区学院教师的构成也有自身特点, 他们来自各大学研究院的毕业生, 一般都获得硕士学位, 而且年轻教师不多, 一般都在35岁以上。这样的教师队伍显然不能给学生带来足够的参与科研的机会或者科研意识的培养。从长远来看, 必将给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不利。

二、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分校为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聘任制度、生源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分校 (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 简称I-UPUI) 是一所新型联合大学, 位于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中心, 正式创建于1969年。它是一所集印第安纳大学 (IU) 和普渡大学 (PU) 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这一大学的成立最初来自于印第安纳大学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开设的如同今天的职业培训班, 随后, 普渡大学也在市区开设班级课程, 直到1968年在当时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市长理查德·鲁格倡议下, 两校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班级合并为一所新的印第安纳州属大学, 也是印第安纳州属第一所都市研究型大学。其冠名为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 (IUPUI) 是为了显示其历史及与印第安纳大学和普渡大学的渊源。如果单纯看IUPUI的学校排名和知名度, 它的总体排名在全美并不突出, 知名度自然也远远比不上常青藤联盟或西部沿海的高校。但是, 笔者在该校作为博士后的数年时间里, 亲眼目睹了身边许多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 投身科研并激发学习热情及其潜力而最终成功 (获得知名公司的录用或著名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录取) 的例子, 深刻感受到IUPUI通过培养大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来带动大学教育的办学理念之先进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再结合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大学生教学, 这一做法可以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带来启示和借鉴。具体来说, 就是从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 首先让资历丰富 (或学校闻名的) 的专职教师先开始理论课的教学, 并在课堂上时不时透露和课程内容相关的自身科研成果、背景故事及最新科研动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科研和学习的兴趣。然后, 在学期进行到一半时发布本研究室招收大二学生作为科研助理的消息, 再通过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课成绩和平时表现出对科研兴趣遴选出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1~2周的培训。接着, 留在实验室的学生利用平时空余时间开始参与教师或者本研究室博士后的科研项目, 这些研究课题通过实验室大学生的亲身经历和锤炼, 将会在大二第二学期下放到学生的实验课中, 因为这些研究项目的最终目的在于让本专业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研, 所以, 这些项目的改进必须保障即使是从未接触过实验的学生也能顺利完成。在学期即将结束时, 项目改造也已完成, 研究室的所有人员对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去留。由于经过改造的项目往往比较容易上手但也得确保它的新颖性, 目的是为了保证通过每个学生经过实验所得到的最终产品都是从未有人研究过而能够发表论文, 这样一来, 在学生获得极高成就感的同时, 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

IUPUI对于教师的聘任也有其特点。由于学校地处州政府市中心, 而许多大公司 (如世界著名药企Eli Lilly (礼来) ) 也都相距不远, 这为学校与企业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作为研究型大学, IUPUI不仅面向全美招聘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 而且从周围的企业聘任科研教授 (Research Professor) 和兼职教师, 使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作经验丰富的各种专业人员纷纷走上讲台, 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第一手材料, 同时, 随着各大公司里的高级管理或研究人员退休后重回学校任教的人数日益增多, 进一步促进了校企交流与合作, 在促进学校科研发展的同时, 使学校在大学生课程设置改革上更有的放矢。

以IUPUI为代表的美国都市大学即使属于研究型大学, 其人才培养模式非常灵活, 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美国的社区大学。它们以都市为依托, 扎根都市, 服务都市, 专业课程基本根据不同的社区需要设置, 因此, 很多学生来自于本州甚至于本市, 学校毕业生可以由当地安置, 就业不成问题。其次, 因就读方便, 本地居民无论男女和年龄差别都可能成为学生, 尤其是在学校假期里, 各种培训班因需而生, 这就使得学校有源源不断的生源。另外, 如IUPUI这类都市大学为公立学校, 办学经费大都由政府提供, 教师的待遇就有了保障, 且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较好, 学校的管理层就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

我国高职教育在实验与实训设备的先进性方面与美国学校差距较大, 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极为不利, 当然,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往往以传统教育的思路看待高职教育, 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培训不够。如此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当今我国社会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如同IUPUI一样聘请兼职教师值得我们借鉴, 因为这不仅能丰富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还能让专职教师从超负荷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 参加外出培训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当然, 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我们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摘要:美国高职教育的主要办学机构为社区学院 (Community College) , 它在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学院具有入学机制灵活, 办学目标明确, 实战型实训机会丰富, 以及充分适应个人学习需求等特点。然而, 由于大多数社区学院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在师资力量、科研投入及课程内容更新等方面存在不足, 使得在某些方面与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完全匹配, 而地处都市的中小型研究类大学开始逐渐成为人们进行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的理想场所。这一悄然形成的美国都市中小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思路将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都市大学,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家勇.“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发展高职的启示”[J].职教通讯, 2001, 8:59.

篇7:改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论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听力技能

引言

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人们习惯按照语言的使用功能把语言的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和译。其实这几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不管哪个方面的欠缺都会成为语言学习的重大障碍。据外语教学法专家W.M.Rivers和M.S.Temperply统计,人们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中,有45%的信息是通过听来完成的。因此听力是英语学习的核心课程之一。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中,听力部分所占比重由原来的15%大幅上升为35%;然而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在四、六级应试中,听力理解能力和成绩较低的现象却很普遍,容易造成学习的畏难情绪。为此,针对外语教学与测试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分析影响英语听力的诸多因素,并找到其对策提高听的效果和能力。

下面就如何改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听力理解的困难

学生听英语的困难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三方面。

1.语言上对语音的辨别能力低,对词义的语境判断差

所听的材料中一旦出现不熟悉的词,句型或语法现象,或者由于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移动等而使在语流中的词句发生变化,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如听到:I really need some new curtain but I’m afraid I can’t sew,由于学生对“sew”这个单词不熟悉,在理解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错误。

2.内容上背景知识太狭窄,不善于分辨主要内容和细节

听力材料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科技、文艺、教育、医学、体育等诸多领域。由于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文化差异的了解,所以往往听完一篇材料后,对其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也有学生竭尽全力幻想听懂每一个句子,分不清主次,结果越急越听不懂。

3.没有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这是属于心理障碍,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总感到被动,无把握,又往往先将听懂的内容译成汉语,倾向用汉语思维理解,浪费了时间,同时又过分紧张,过分注意每个音,每个词,每个细节,本来能听懂的也听不懂了。

二、听力困难的解决途径

根据听力材料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着力处理好“听前”,“听时”和“听后”三个环节。英语听力教学法专家Mary Underwood正是把听力练习划分为听前(prelistening),听时(while-listening)和听后(post-listening)三个阶段。

1.听前环节包括学生的预习和老师的听前引导

A.听力课的预习。比如一些Vocabulary,Structures与Expressions,常常是学生查过了语义,可听的时候仍然听不出来。这是因他们只做了预习工作的第一步而未做第二步一一熟读,并未真正完成预习任务。所以听力老师要强调预习听力课单词(包括常用表达法)的方法,指出听力课单词预习与精读课单词预习的不同之处。精读课单词的预习一般只要做到“查词识义”就行了,而听力课的单词预习要求学生必须把这个单词的读音熟记于心,做到听其音能马上联想起其形和义,单词的预习必须强调发音准确,熟读熟记。

B.老师的听前引导是必要的准备阶段,处理得好的话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介绍题目以及教材中涉及的背景知识,必要的解释单词和短语,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材料内容作出积极的想象和推测。教师的导学在这一环节中极为重要。

2.听时环节包括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复述、翻译和完成练习

A.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情景听力让学生逐句复述或翻译。这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敢走神。有时还可以采取分组竞赛给予加分的方式。中国学生很喜欢老师对其课堂的积极表现给予加分奖励,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调动积极性的方法。

B.完成练习。听第一遍时,一般运用自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及背景知识整篇理解所听材料。听第二遍时,尽量记录所听到的要点,然后讨论关键问题。要求学生记录时,应针对练习中的问题记下那些能帮助回忆起材料内容的信息。记录时,应注意速度,不能顾此失彼,为了记录某个要点而顾不上听下文的内容。听第三遍时,对照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判断,然后得出答案。教师随即检查学生理解的程度。通过师生的配合,完成教材中的练习后,可以转入听后阶段。

3.听后环节主要是把听和说结合起来

一方面,可以由学生的听力成绩判断出此次训练材料的难易程度,以便进行及时调整。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听力训练的效果。如果材料过于简单,就达不到通过训练而提高的目的;如果材料过难,会使大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巨大的障碍,丧失继续训练的信心。因此,每次训练结束后,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所选择材料的长度,生词密度,语体和题材以及呈听的速度和方法进行反思与调整,以便找到最适合学生现阶段进行训练的听力材料。

另一方面,教师应对于学生的听力成绩给予科学适当的评价。教师对于每一名学生的听力情况都要进行长期具体的记录,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做出阶段性评价。教师要以正面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即使学生只有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信心。当然,教师的评价也不可流于形式,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某些环节的不足,引起学生的重视。

nlc202309041029

总之,大学听力课不能上成简单的播放录音、做题、对答案的课程,那只会让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大大减低。教师应该在课前充分备好课,做到对听力内容烂熟于胸,随手拈来,并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努力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形成娴熟的听力技巧和良好的听力习惯,那么,学生才会觉得学这门课有意义,在听力考试中才会游刃有余。

三、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

在做听力练习的时候,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字字句句都懂,但是仍然搞不懂说话者意图。问题就出在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涉及面很广,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方面的知识可通过大量了解英美文化来得到增强。中国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是影响其听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我们所知,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韵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学英语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了解那些将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历史、文体活动、重要节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目前的英语教学侧重语言现象的讲解,对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和风俗很少介绍。听力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学生由于知识面有限或者跨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缺乏,常会感觉到听得懂单词却听不懂意思。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对于学生不熟悉的事物,即使听力材料中没有什么生词,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困难。语言的学习也应该是文化的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多讲解西文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英语中的习语、典故等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如上讲到的多鼓励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来了解和熟悉该语言民族的政治、历史、文化、风俗,消除由于文化障碍而造成听力中的各种疑难和误解。

四、掌握正确有效的提高听力水平的训练策略和技巧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用全英文授课,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进行听力教学外,最重要的就是传授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听力的方法,重视技巧,提高听的效率。以下是提高听力水平比较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1.创设环境,培养听的习惯,把握听力尺度,常听但不长听

一般而言,英语听力需要训练,但不要长时间地去训练。如果长时间干同一件事情,那么反而会感到疲乏,效果不会很好。反之,如果经常干某一件事,即使某一次的时间都不很长,也会加深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英语学习者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去训练。如:课间休息、洗衣服时等。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地地道道的英语就会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就会促进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2.精听为主,泛听为辅,精泛结合

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建议学生应该注意用精听来提高准确率,然而有些学生在做此方面的专项训练时,却没有好好地把握。他们一遇到难度较高的录音时,便“自然”地去看后面的听力材料。倘若长期这样做的话,只会事倍功半,即使较别人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也是徒劳。泛听是指在理解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它可以很好地培养听感。可以听一些具有幽默性、语言比较易懂的文章。当然,大家也可以听一些英语歌曲、英语节目和英语新闻报道等。这样,精泛结合,从基础人手,循序渐进,使自己达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目的。

3.通过收听英语广播,充分利用网络来提高英语听力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教学录音到收听英语广播节目,从听慢速英语到听正常语速的英语广播,英语广播节目,如BBC,VOA等,其内容广泛,包括国内外新闻剪报集锦和各类系列的专题报道,通过收听这些电台的节目,不仅可以听到纯正的美式和英式英语,而且可以了解国际大事,坚持长期训练和收听,能极大地增进英语的听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网络已经相当发达,上面有大量和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来学习原版英语。听、说、读、写都可以在网络上面完成,特别是在听方面,网络给英语学习者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天地。英语广播、英语电台、英语访谈,等等,应有尽有,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资源,再加以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听力,最终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五、结束语

训练听力是当前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全面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突破口,在进行听力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辨音能力、记忆能力和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安排听力训练内容,有助于清除影响学生听力的诸多障碍,克服了传统听力教学的盲目性,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这一呆板现象,使听力真正成为一门技能课,使听力教学走出误区,尽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篇8:改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论文

(一) 社会大环境对高校大学生诚信的影响

1.传统文化中的错误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不可否认我国的传统文化总体是好的, 但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中国, 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封建社会歪曲观念, 如“山中有直树, 世上无真人”“逢人只说三分话, 未可全抛一片心”等思想的负面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们的诚信观念。

2.当今社会中的一些负面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

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日益加深, 许多资本主义的利己思想和腐败空气也不可避免的进入中国并影响着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我国传统美德中, 学生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 孔子的“民无信不立”, 更是把诚信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孟子也强调:“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这表明诚信在我国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作为受过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文明教育的大学生, 更应是守法纪、讲道德的模范。然而当今社会上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经济领域, 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文化领域也出现了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 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现象无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大学不是“世外桃源”, 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 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影响到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二) 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影响

1.学校教育与现实情况脱节。

一是旧有教育模式普遍存在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 综观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遍把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课程放在了副科的位置。强调以考上大学为唯一教育目标, 直接影响了孩子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二是方法单一, 内容空泛。片面强调理论灌输, 不重视实践教育没有行之有效的载体和不能激发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学风不正。当前, 商业潮流也已涌入了大学, 不少学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目的来的, 衍生出考试作弊, 学术造假等问题及“枪手”等新名词。四是管理有漏洞。大学阶段任课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班主任名存实亡, 辅导员严重缺乏。不少大学生一进校便处于完全放松状态:逃课、上网、谈恋爱、打工赚钱……学习不用功, 就业压力又大, 于是弄虚作假在所难免。

2.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首先,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对于中国家庭来说, 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 作为独生子女, 从小缺乏儿童伙伴, 导致这些天之骄子们多数都性格特别强, 自私自利, 集体感差, 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什么, 很少考虑我应该做什么, 更别谈什么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了。其次, 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 使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 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 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 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三) 缺乏约束机制、自律意识, 自身修养实践欠缺

1.约束机制缺乏。

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多属道德范围, 上升到法律层次的约束机制少。在传统社会, 诚信是在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很少流动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 诚信基本上是作为道德规范, 作为一种约定俗成, 而非法律规范。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 主要靠传统、习惯、舆论去遵守, 因此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诚信问题很难成为普遍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紧密、复杂, 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 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 而新的维系手段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 尚未建立或者健全时, 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

2.自律意识较差。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 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 独立处世, 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 道德心理还不成熟, 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 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网络时代每天大量的垃圾信息, 生活中的一些诚信者失利, 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 很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 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 形成错误的诚信观。另一方面, 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 口若悬河,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 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使之与行相背离, 这主要是意志力的问题。

3.大学生缺乏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 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 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 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 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 认为别人都这样, 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 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 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二、改善大学生诚信现象缺失的对策

(一)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

诚信不单纯是道德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诚信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涉及法律范畴。加强诚信意识, 一是要坚持诚信立法, 用法律来保护大学生的信用制度。二是要占领宣传教育主阵地拓展载体, 强化校园诚信文化, 净化学生心灵。要让学生真正懂得诚信为荣, 虚假为耻的道理。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也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三是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感受诚信。

(二)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相应道德约束惩罚机制

讲诚信不能局限于思想道德教育, 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 必须建立与建设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目标相一致的、健全的诚信制度。因此, 高校在诚信教育进课堂的同时, 要探讨诚信教育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如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全面、及时、详细地考察、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并且应跟随其终生, 作为其将来继续求学与就业的参考材料一并记入档案, 这样一方面能够约束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 另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看到诚信的价值, 认识到诚信也是一种生命资源, 同时也可使全社会共同起到对大学生诚信的监督作用, 促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

(三) 加强监督机制, 加大失信惩罚力度

诚信是一种道德行为, 除了依靠自律和制度的约束外, 同时还要加强行为管理, 要通过多种途径, 对那些弄虚作假, 言行不一等不良行为给予必要的批评和曝光, 并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措施, 对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盗窃欺诈等行为加大惩罚力度, 必要时与学位挂钩, 彻底打消其侥幸心理。通过这种监督机制使学生意识到, 失信不仅无利可图, 而且还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并且在学生中, 不断树立典型, 强化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教育, 使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在学生思想中发扬光大, 自觉地将诚信作为自己的处世哲学和行为规范。

此外, 社会大环境也是诚信重建的前提。因此, 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对影响大学生的诚信至关重要。一是要提高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其次, 要充分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而把诚信重建摆上议事日程, 切实抓好诚信建设。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 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 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三是要规范教育行为, 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 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 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全力打造诚信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 使诚信理念在社会各领域渗透, 推动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进而推动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摘要: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面对受社会大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缺乏约束机制、自律意识、自身修养实践欠缺等的影响, 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加强监督机制, 加大失信惩罚力度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改善

参考文献

[1]滕明政.山东师大报, 2008.

[2]罗国杰.道德教育于价值导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李政云.诚信教育路在何方.江西教育科研, 2002.

上一篇:善是福之源美文摘抄下一篇:办公市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