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死亡的诗歌

2024-04-30

召唤死亡的诗歌(共16篇)

篇1:召唤死亡的诗歌

召唤死亡的诗歌

死亡中的死亡,魔鬼住的殿堂,是多么得徜徉

就算死亡,陈年老张也不能忘

魔鬼殿堂,魔鬼之王,魔鬼荡漾,正义才能召唤死亡

正义与死亡,之间的天堂让人们向往,更让人迷茫

灵梦茶味让人彷惶,青苹果味万里飘香

能够正义的死亡,再也不怕魔之王

带着武器在身旁,闯入魔鬼殿堂

打败了魔之王,不要骄傲狂妄

另一个魔王在等你向他奔向

能够正义的死亡,没一样也无妨

海角天边那么粗犷,死亡界那么渺茫

魔鬼殿堂那么宽敞,孤魂野鬼吵吵嚷嚷

他们等着你释放

正义的`忠告在耳边回荡,魔鬼的嘲笑在耳边畅想

正义召唤死亡,失败也无妨

奔向正义的天堂,散发正义的芳香,流露正义的光芒

篇2:召唤死亡的诗歌

泉赞

杵地为泉,俯身洗涤俗尘衣衫

清灵净坛,甘露酝酿此间

施舍,是一首诗句,是一缕阳光

是湛湛的声音,环宇绕山

一声声叮咚的撞击在清晨里婉转

似是一诉所经历的,千年万载的锤炼

锤炼等同磨练,激励等同阅历

风云变幻,顺风追去一念。潮汐相伴,一烛燃尽分散

世事无常,常与无常焦灼表里连贯。一线天,依山依水依寺院

杏花开,古树抽枝叶散。钟声起,心灵阵阵勤勉

溪是天然的溪,树是天生的树,天是天然的天,寺是不老的念

秉持一念,洗心革面。流水的走向,取舍顺其自然

经赞

手捧莲花一瓣,熏蒸的感触成为沼泽中的`藕涟

荫及子孙,净潭观月

月静水闲,喃喃低语诵尽慈与喜

大悲大欢,难舍的纸张复翻

翻书的作响,磨深了目光的短浅

一字一念,字字乘船

莲花盛开在经卷,香气惹红了庭院外的春天

桃花儿红花叶绿,杏花儿舔舐着甘甜

沉声沐雨,遁入一方沃土的梵音温润

古树参天,仿似朝拜着梵音的流向

信仰等同敬仰,仰慕等同倾慕

古老的文化与古老的寺院,往日的诗句与今日喃喃

篇3: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主题

关键词:狄金森,诗歌,死亡观,主题

一、引言

艾米丽·狄金森是美国一位革新诗歌的女诗人。她一生写过1700余首诗歌, 生前仅发表过5首。然而她的作品却对现代派诗歌产生深远的影响。她在摆脱旧诗体的束缚创造新诗方面与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不谋而合。她的诗歌诗行不多, 口语色彩浓重, 不强调韵律, 常常压半韵或完全不押韵, 没有标点符号, 也不受语法的限制, 但意象鲜明活泼, 来自生活却又富有新意。被誉为美国20世纪新诗的先驱。

二、狄金森独特的死亡观

狄金森对于美国文坛所做的最大贡献在于她对死亡的本质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她将死亡与对痛苦的感受以及对永生的向往紧密联系起来, 并不只是单纯地描写死亡, 而是着力描写死亡与爱情、死亡与永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认清在诗人的头脑中死亡与死亡后的来生的可能性交织在一起。死亡是一座必须跨越的桥梁, 因而必然给予死亡本身特殊的对待。”

1. 死亡与爱情

与19世纪其她的女诗人一样, 狄金森也喜欢描述爱情。在狄金森1700余首作品中, 有超过300首是基于爱情主题的。在这些诗作中, 情感时而炽烈如火, 时而悲痛欲绝;时而灰暗迷离, 时而缠绵悱恻。情感的跌宕起伏生动地展示了狄金森内心的冲突以及她丰富的精神世界。

作于1861年的第1737首诗是一个明证。在狄金森有生之年, 这首诗被收录于她的诗集中。然而在她去世后, 由于这首诗可能会暴露狄金森的秘密, 它被人取走。在这首诗中, 狄金森展露了一些未知的情感, 表现出极度的痛苦以及对死亡的渴求。

“七年的忠贞对你的教诲

胜过妻子身份!

肩负沉重一直壮丽辉煌—

没有人怀疑我的王冠

因为我戴着荆冠直到夕阳西沉—

然后—才戴上我的王冠

巨大的秘密, 但它被绷带包裹—

永远也不会泄露

直至倦怠的主人

带着它穿过坟墓到你身边” (第1737首)

“七年的忠贞”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数字。狄金森在1855年第一次遇见查尔斯·沃兹沃斯 (Charles Wadsworth) 。七年之后, 她写了这首诗。因此很多学者和批评家都坚信诗中的“爱人”正是查尔斯·沃兹沃斯。一方面, 狄金森展示了自己作为一名妻子对丈夫的忠贞不渝;另一方面, 这首诗所展现的最重要的情感是由分离所带来的无法忍受的痛苦。她的痛苦

“如此巨大, 如此绝望得不可思议,

……离别就是我们对天堂的体验,

和我们要了解的地狱。” (第1732首)

“我戴着荆冠直到夕阳西沉”很显然是暗指耶稣受难:耶稣被迫穿上血红色长袍, 戴上由荆棘做的皇冠。在夕阳的余晖中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为爱情殉难的意愿。与此同时, 诗人坦诚在爱人之间存在着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绝对不能向公众公布。 (沃兹沃斯是一名有家室的牧师, 在基督教教义中, 与有妇之夫的爱情是不可饶恕的) 正是由于极度的疲惫和破碎的心, 诗人渴望死亡的到来。只有通过死亡她才能得到解脱, 与爱人永远在一起。

2. 死亡与永生

狄金森认为对于死后未知的恐惧要比死亡本身更令人感到可怕。由于她将死亡视为所有人的一个必经阶段, 因此她没有花费太多的精力畏惧死亡、躲避死亡。面对死亡的淡然之心将她从绝望中解救出来, 并且使她能够从更深层次探索死亡。在她晚期的诗歌中, 死亡通常与永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她开始以更成熟、抽象的方式探讨死亡。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是狄金森最著名的诗歌之一。它戏剧性地展示了生前和死后的世界。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他殷勤停车接我—

车厢里只有我们俩—

还有‘永生’同座。”

在这首诗中, 死亡被描述成为一名“绅士”。他礼貌地走下马车, 邀请“我”一起踏上旅程。很多学者认为这里“死亡”是指撒旦。很显然, 叙述者忙于日常琐事, 无暇考虑死亡。然而死亡却从不曾忘记她。死亡是温柔友好的, 而不是残忍恐怖的。在这里“永生”以一种人格化的形象出现很令人费解。因为死亡旅途的终点是永生, “永生”不能与“死亡”同游。

“我们缓缓而行, 他知道无需急促

我也抛开劳作和闲暇, 以回报

他的礼貌”

在这节诗中, “死亡”的温柔和冷静被充分地表现出来。并且“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由于与“死亡”同游, 她抛弃了工作和闲暇时光, 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我们经过学校, 恰逢课间休息

孩子们正喧闹, 在操场上

我们经过瞩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

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

Shaw指出学校、田野、落日代表着“生命中的三个不同阶段”学校代表童年;稻谷代表中年;而日落代表老年。通过技巧性的整合, 这些不相关的意象构成了有机的整体。

“露水使我们颤抖并且发凉

因为我的衣裳, 只是薄纱

我的披肩, 只是绢网

我们停在一幢屋前, 这屋子

仿佛是隆起的地面

屋顶, 勉强可见

屋檐, 低于地面”

马车继续前行, 而仅着薄纱的“我”却开始颤抖。恩格尔认为薄纱这一意象巧妙地将有限的生命与无限联系起来。因为薄纱不仅仅是死神的衣服, 也是新娘的服装。或许身着婚纱, 她能够在死亡的世界中遇见自己日思夜想的爱人。最后, 他们停在了一座英式房屋前。有学者认为“房屋”和“隆起的地面”指的是新掘的坟墓。“屋顶”是墓碑, 而“屋檐”是棺材或是长方形的墓石。

“从那时算起, 已有几个世纪

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

那一天, 我初次猜出

马头, 朝向永恒”

任性的“我”毫无感觉的在坟墓中度过了几百年。当她从永恒的沉睡中苏醒、冷静地回忆过去时, 她只能记起马头似乎是面向永恒, 死亡消失在马车停止的一刹那间。最令人惊讶的是, 几百年的时间却似乎短过那一天旅途的光阴。

三、总结

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 狄金森在诗集发表后立刻成为了文学家关注的中心。本文从狄金森诗歌中独特的死亡主题出发, 着力分析死亡与爱情、死亡与永生的关系。在狄金森眼中, 死亡只是自然变化的一个过程,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止, 而是通向永生的桥梁, 具有特殊的荣耀。一方面狄金森承认生命的美好;另一方面她又赞美死亡。狄金森对死亡的探索将生命的意义从有限扩展到无限, 从幻灭扩展为永生。此外, 在众多的死亡经历的描述中, 狄金森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她善于把死亡这一不为人知的过程具体化。尽管她没有明确界定死亡, 也没有提出深奥的哲学概念, 她却能独树一帜地从人类体验的角度出发, 以生动的语言来展示死亡的过程和情景。

参考文献

[1]Dickenson, Donna Emily Dickinson[M]Berg Publishers Ltd.

[2]Wendy Mart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to Emily Dickinson[M].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篇4:时代召唤“绿色诗歌”

关键词:刘羊 《小小的幸福》 “绿色诗歌”

刘羊是一位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他的首部诗集《小小的幸福》参加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青年写作爱好者作品征集出版”活动,从12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推出的5部作品之一,是此项活动中湖南惟一入选的作品。这部诗集编入“青年原创书系”,已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09年1月出版发行。诗集收录了刘羊自1996年至2008年间100余首诗歌,代表了作者青年时代诗歌创作的成就。

读这部诗集如品美酒佳酿,胸中充满芳馨;犹沐春风细雨,心中充溢着惬意。作为朋友,笔者为刘羊在文学创作上所取得的突破与成功而欣慰、自豪。作为读者,笔者深深地被作者在诗行中自然流露的真性情所感动,又为诗歌营造的那种坚韧、平和、乐观、豁达的生存状态所鼓舞。

一、心灵的颤音、生活的和弦、故乡的恋歌

从思想内容上看,诗集中的大多数诗作是对心灵的真诚抚慰。如《窗前》、《很久以前》、《论幸福》、《论婚姻》、《中国情人》、《转瞬即逝》、《南方的妹妹》等就是抚慰心灵之作,这类诗歌是“心灵的颤音”。这正如著名诗人白连春所说:“每一首诗都应该是心灵的慰藉。”[1]刘羊以人生幸福为主题,消解了崇高而宏大的意义。诗人珍惜“小小的幸福”,小到“火柴头般大小的幸福”。这“火柴头般大小的幸福”,“擦出一点微弱的光/照见你一闪而过的孤独”;这“火柴头般大小的幸福/当我弥留之际/你在我的床头点一盏微弱的灯……/这使我倍感幸福”(《小小的幸福》)。在这一主题下,诗歌成了诗人内心最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对爱人、对亲人、对朋友、对故乡、对土地、对城市,作者都在诗中注入了他的脉脉温情。比如《心脏病》就是一首能打动所有人心灵的诗:

你拳头大小的心脏/像一颗定时炸弹/埋伏在我的胸前/让我在沉沉睡去的夜晚/猛然惊醒//……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从未想过要做一个诗人/如果我的断断续续的句子/能够缓解你的片刻病痛/让你心情愉快地迎接黎明/这将是我的最大荣幸

这首诗是作者对患有心脏病的妻子的抚慰,诗人吴昕孺称:“它是情感、品质、人格和力量的结晶体。”[2]疾病给爱人痛苦,更给刘羊痛苦。在现代科技无法替爱人马上解除痛苦时,刘羊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用他的诗,用他“断断续续的句子”,去缓解爱人“片刻的病痛”。这是来自诗歌的抚慰,也是来自心灵的抚慰。这岂止是对作者妻子的抚慰,更是对天下所有患病人的抚慰,是对心灵伤害的抚慰。

刘羊以俗世的眼光凝视日常生活,通过细致的观察以及发自内心的深刻体验,以质实而情真的诗句来反映当代人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情趣,表现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及当代生活的和谐之美,表达诗人真实深切的生活感受,抒发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这类诗作是“生活的和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诗集中的《6栋202记诗》、《秋天记事》、《八方小区》、《零点的八方小区》、《春天的女人》、《柴米油盐的生活》、《赴约》等属于这类作品。当然,这类作品还是没有超越“小小的幸福”这个主题。例如《赴约》一诗:

特地洗了澡/特地取了钱/特地梳了头/特地换了衣服/去赴周六之约//没有牵手/没有接吻/没有拥抱/没有脱衣/没有更浪漫的故事发生//我是和艾红、非牛/还有非牛的女友/一起吃的晚餐/然后/大家各自散去/回家看世界杯

诗人以平淡而明快的诗句表现出当代城市普通市民平凡而美好的生活情景,虽然“没有更浪漫的故事发生”,却富有生活气息,充满幸福情调。

刘羊是从湖南洞口县边远丘陵山区走出来的农村青年,故乡在一个名叫“山门”的小地方。他1996年考入湖南师大,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十几年来一直生活在城市。但他深情地眷恋着他的家乡,眷恋着家乡的土地和亲人。因此,回望家乡故土、依恋家乡亲人的诗作在诗集中占有相对大的比重,《林子》、《磨刀》、《村庄》、《家乡的兄弟姐妹》、《牧场往事》、《山门的山》、《龙江的水》等便是,这类诗作是“故乡的恋歌”。读着这类诗作,我们真切的感到了“本真”的大地和村庄、生存和生命。

例如《山门的山》中的两节:

山门的山是丑的/没有回眸一笑的妩媚,也没有/擎天一柱的壮丽/除了放牛的人和采药的人/没有人来采风,也没有人来摄影//在姑娘们心中/山门的山却很美很美/她们把手帕藏在山里/把羞涩藏在山里/把甜蜜也藏在山里/即使有一天要离开家门/她们还要大哭一场/把弯弯曲曲的山路清洗干净

在刘羊的诗中,平凡的故乡依然平凡,但却在平凡中透露着一种山之稳重、水之灵气和人之温情。

诗集《小小的幸福》的思想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读者可以得出多元的解读。而笔者读后认为,在人生幸福这个主题之下,心灵颤音、生活和弦、故乡恋歌三者是这部诗集的主要内容。

二、刘羊诗歌的美感特征

刘羊诗歌在艺术上是相当成功的。这部诗集之所以为诗,是因为它具备了诗歌特有的美感。写于2005年七夕节的《中国情人》最典型地体现出了刘羊诗歌的诗性美感特征:

从关关雎鸠一路走来/从七夕之夜一路走来/我们做一对中国情人//从屈原的故乡一路走来/从春江花月夜一路走来/我们做一对中国情人//用秋天的画框记录青春的年华/用单调的铅笔描绘五彩的命运/我们做一对中国情人//用清瘦的诗歌滋养爱情/用长年的疾病滋养心灵/我们做一对中国情人//“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火中等你”/我们做一对中国情人//每年的今夜人们总是含泪拥抱/不为上天的安排 只为今生今世/我们做一对中国情人

应该说,这是与中国人的审美倾向高度契合的一首诗。作者从《诗经》源头切入,注入中国文化的精髓,让诗行流动着中国文化的血液。每节三行,大致整齐,语言简约,节奏明快。每节诗都包含有不同的意象和情感抒发方式,但都以“我们做一对中国情人”结尾,章法复沓,一咏三叹,反复吟唱,使诗歌主题不断回旋,不仅不显得单调,而且具备迷人的韵律美感。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具象。刘羊诗歌的诗性美感还表现在他善于撷取鲜明生动的意象来抒情。如《我拿什么敬你,我的兄弟》:

想敬你一片涛声/湘江的涛声记取了我苦涩的天真/想敬你一枚枫叶/麓山的枫林珍藏着我无尽的眷念/想敬你一块城墙/古老的星城掩埋我前世的宫殿/想敬你一颗星辰/璀璨的文曲照耀我不倦的眼睛∕……

“友情”是人们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抽象的情绪,诗人从平凡生活中提炼出“涛声”、“枫叶”、“城墙”、“星辰”这一组最能唤起心中“友情”记忆的意象,做为抽象的情绪“友情”的客观对应物。诗中没有一个词提到了友情,但作者凭借这组意象,让诗中每个词都在诉说友情,从而避免了空泛、枯燥,收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刘羊诗中很少出现俗套的语言、低俗的语言,他的语言充满智慧、温情和美感。如《南国的雪》:

……/带着新娘的羞涩 她散开寂寞的花朵/带着珍藏的思念 她跳起婀娜的舞姿/带着久远的期待 她写下冰冷的祝福/南国的雪 是春天的精灵 是灵魂的舞女//把大地交给她 为她铺开爱情的婚床/把屋顶交给她 为她守住恒久的温度/把身体交给她 为她开辟丰腴的疆土/南国的雪 在时光中静静燃烧 永不熄灭

读着这一行行优美的诗句,我们不仅得到清新、简约、整饬、韵律的美感,而且体味到诗人的温情与睿智。

三、对诗歌艺术的不懈追求

刘羊诗歌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是因为他长年不懈地追求诗歌艺术的结果。他从初中一年级时开始习诗,迄今十八年。他把诗歌看成自己与世界接头的一个暗号,十八年来,不管身份如何变化,环境如何变更,他始终是一名忠实的诗歌爱好者,始终把诗歌看作阳光、水和空气一样,是生命的必需品,从少年到青年,“暗号始终没变”[3]。他默默地生活,默默地思考,默默地写诗,虽然有困惑和尴尬,但始终保持着对诗歌最初的向往和期待。对刘羊来说,诗歌创作不仅是一种修辞学意义上的爱好,而且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拯救。特别是在诗歌处于低迷状态、诗人地位降到历史最低水平面临“饿死”的年头,刘羊并没有抛弃诗歌,而是永葆清心,甘守寂寞,在繁忙公务之余坚守诗歌阵地,执著地追求诗歌艺术,不断得到缪斯的垂青,创作出一篇篇华彩诗章。

刘羊不跟风于潮流,执著地走自己的路,用心生活,用心创作。所以,他的诗不能简单的划入哪种“潮”,哪个“派”,哪一“代”。中国新诗经历九十余年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主要原因是被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优秀诗作太少,当今诗坛被那些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兽语”、“物语”或“谜语”充塞着。这类作品思想上远离生活,远离民生,艺术上以颠覆传统为快事、以语言晦涩为高明、以逻辑混乱为新潮,疏远了大众情感,疏远了百姓心灵,完全是一些分行的“文化垃圾”,必将被人民所唾弃。而刘羊的诗反映当代社会和谐文明的现实生活,抒发公众认同的情感,具有浓厚的诗性美感,不仅能被亲人朋友且能被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乐于接受,是一种质实、鲜活、健康的“绿色诗歌”。他的诗集《小小的幸福》在某些人认为不再需要诗的时候出版,是否是在昭示我们:其实人们从未拒绝诗歌,时代召唤“绿色诗歌”,召唤思想和艺术都能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诗歌。因为,诗歌至少能在你倍感孤独或寂寞的时候带给你慰藉,带给你“小小的幸福”。

刘羊刚过而立之年,才华横溢,精力充沛。诗集《小小的幸福》的出版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起点,一个逗号。祈望他再接再厉,加强诗歌艺术的修养与探索,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杰作。

注释:

[1]白连春:《每一首诗都应该是心灵的慰藉》,诗刊,2008年5月号下半月刊,第47页。

[2]吴昕孺:《让我们做一对中国情人》,转引自刘羊《一首诗的历程(代后记)》,《小小的幸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3]刘羊:《一首诗的历程(代后记)》,《小小的幸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第157页。

篇5:同心锁,禅意的召唤诗歌

尾夏残留的温度

终于等来了一场雨的洗涤

凝滞已久的灵魂瞬间被唤醒

都说守望一成不变,它却以

释放的姿势,转身

是谁贿赂了这一路的山水

让暗夜从此,力不从心

如果风,稍微再硬朗一些

也许凝眸的方向就不复存在了

时光都这么旧了,初衷却还那么的鲜活

一颗心,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痛?

除了自己,只有光阴知情

秋来,雨落,打湿一窗的往事

我用记忆的手,不停地翻动

一直没捋清你是怎样与我告别的

梦里的锦衣至今仍挂在厨壁上

我是多么怀念当年你送的那枚羽毛

还有殿前雕刻的那把锁

它们,酝酿过许许多多的故事

尽管所有的.场景都无法还原

你的踪影空如唐时的鹤楼

我还是决定,再度拜访

早早起床,准点出发

不仅要应和禅意的召唤

还要呈现出心底的虔诚

光明路的尘埃和风雨桥的期待

在守望中,迎来了久违的足音

寺内,晨钟响起,炉烟开始生动

风,退到了一旁。雨,撤出寺外

菩萨在高处,我不得不低头

篇6:高二散文诗歌:感恩中的召唤

鱼儿感恩河水给了它家园

人类感恩太阳给了它热量

而我却要感恩老师给了我知识

溪水急着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大地

在绿树白花的离别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当微风拂过,便化作满园的芳香

小草终有一天会告别大地

鱼儿终有一天会死于水底

人类终有一天会失去阳光

而我终有一天会离开我的恩师

敬爱的老师

没有春的耕耘,哪来秋的收获?

没有你的辛勤,哪来明天的栋梁?

你是春天的使者,将希望洒向人间

您对我的爱,我无法形容

您对我的关怀,我无法表白

我该拿什么回报这份情?

我想应该是无悔的青春!

18岁的我

一次次为取得点滴的进步而不断努力

18岁的我

一次次为靠近心中的目标而不言放弃

18岁的我

希望能够书写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亲爱的老师

我爱您,敬您

篇7:死亡残存的意念(自创诗歌)

我继续沿着溪水顺流而下,因为我已经失去了家园,只消记得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川,而这里却是阴晴不定的山地,视线总被无耻的大山所阻!越发的厌恶这里了,必须想办法尽快逃离,我不想以生命为赌注的交换而落空,首先必须主动寻找食物,因为这里只有我一个人!水域渐渐的扩大,偶尔有一条跃出水面的鱼儿,好像是因打破了它安静的生活而变得急躁了,不过这种急躁的惴惴不安倒也恰到好处,不过这真的没有用,针对于这样的情形,只有相对获胜的那一方,才会有生存下去的能力和资本,虽不是什么敌对,但生死存亡之时,卑鄙的打扰了它的生活,甚至于结束了它的生命,也算的是情理之中了,倒也避免了虔诚祷告的累赘和内心不安的跳动!它当然不是人类的对手,更添这非常时期,一切的不择手段却都显得那样的顺其自然,任其百般跳跃,终将入网,剩下的只是垂死之争,只是备受煎熬和残留在我口中的余香,偶尔的几只青虾,倒也平消了那种鱼腥味的单调无奇,着实让人稍稍的满足了一把!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准备享受这短暂美好的同时,一阵偶尔的寒风刺穿了我这已经干瘪的梦!于是停顿的脚步继而又前行了,带着清醒的身体,低着沉重的头颅,不断咒骂着“该死的!” 然而愤怒达到极点的时候,天色渐渐的也暗淡了下来,对于夜盲症的我行走此时此地简直是极端的残忍,不过此时确实也已经疲惫到了极点,无可言喻般的倒下,不知觉的已熟睡过去!不知过了多久,阳光刺痛了双眼,越发的显得沧桑而痛苦,除过外部环境恶劣因素外就是梦见了所谓的死神,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他并不是镰刀和骷髅等复杂的组合,相反他很简单,他只是一股气,没有冲击的一股气,只是使烛光轻轻的摇曳,使火焰腾起的微风,他会令你不知觉得走到你最近的身旁,他会轻轻地包围着你的所有,然后令你无所适从的死掉!这无疑在心理上是雪上加霜,使眼前的暗淡添加了一层灰色!心情无疑是坏透了的,真想现在自己就是蓬头垢面的傻子,这样我就会对眼前的事物无动于衷,也不会因死神的可怕而心惊肉跳,现在的清醒本身就是一种犯罪,搞得痛苦不堪了!迈着沉重的步伐,又脱掉相当累赘的鞋子,踏着冰凉的残碎的石块,背对着太阳走去,一边想象着死神无形的摸样,一边很谨慎的防止他跟将过来,精神高度集中身边的一切,囊括一切的一切,也没有感觉到“人类之根”的脚部已烂的撕心裂肺,残余体力不支的时候,感到死神真的临近了,“快给我......走开......” 然而他没有走,反而挨得更近了,我闻得出他的呼吸,他只是毫无忌惮的占据着原理上属于我的空间,仅存的意念无力的挥手早已失去任何的意义,他带走了我的温度,带走了我的心跳,带走了能使我存活的一切,他使我的身体充分的融入了自然,就连突袭的雪花,也在我倒下身体的表肤随意飘落,眼球已经灰暗,大脑残存的只是,“那一年,那些年”

还有我一直会想念起的朋友!

篇8:召唤死亡的诗歌

一、繁华商业区中圣玛利·坞诺教堂的死亡欢唱

《荒原》中有三处提及教堂。第一处是第67行的圣玛利·坞诺教堂, 艾略特通过对教堂钟声的描述和其地理位置的反差来强调诗歌的死亡主题。圣玛利·坞诺教堂是一间英国圣公会教堂, 该教堂位于伦敦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威廉王大街和朗伯德街的转角处, 靠近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这间地处世界大都市伦敦市中心的神圣大教堂, 已经保存并使用了超过2000年, 其宗教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教堂中, 有铸造于1670至1672年的三只大钟, 使得教堂更加闻名遐迩。每年感恩节到来时, 作为节日的一项传统, 附近大学神学院的学生会来敲响大钟。根据基督教的文化, 教堂的钟声就像福音四处远播, 可以保佑世界, 驱逐恶灵, 教堂的钟声可以抚慰人的精神, 使人安宁祥和, 并给人带来生的希望。然而, 颇具滑稽意味的是, 在艾略特笔下, 《荒原》中圣玛利·坞诺教堂的钟已经失去了其神圣的宗教意义, 而仅仅起着报时的功能, 即便是这沦为报时的钟声, 也被描述为是一种“dead sound”, 既表示沉闷、毫无生机的钟声, 也暗示了宗教信仰的死亡。由于失去了信仰, 活人丧失了精神, 变为一具具活尸。这就是为何作者在前文说到“A crowd flowed over London Bridge, so many, I had not thought death had undone so many. (line 62-63) ”.其次, 圣玛利·坞诺教堂独特的地理位置, 是作者选择它作为三所教堂中第一个出现的宗教意象的原因。伦敦是大英帝国的首府, 虽然英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影响力远不如鼎盛时期那么辉煌, 但仍然是世界经济、文化、商业和金融中心。根据法国人类学家和宗教学家伊利亚德的考释, 圣山、神庙、城市被世界上的许多民族看成是地球的中心, 成为天庭 (heaven) 、地球 (earth) 、地狱 (hell) 三界的交汇之地。圣山、神庙、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地球的中央, 乃是它们所具有的神圣性使然。城市的原型则是天庭里面众神居住的地方 (Eliade, 1954:12-17) 。神庙和城市是三界的交汇地, 当神圣性处于支配力量时, 它们担当起超越世俗腐朽力量的功能, 起着稳定世界的中心作用。当世俗的腐朽势力驾驭局势时, 神庙和城市则失去世界中心的作用, 代之而取的则是创世之前的混沌;与混沌相关的则是荒野、甚至地狱景象。玛利·坞诺教堂位于繁华都市的市中心, 人们概念中伦敦城市商业的繁华和艾略特笔下宗教的式微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同时, 由于宗教信仰的丧失, 敲着让人绝望钟声的教堂使繁华的伦敦沦落为失去了精神维度的城市, 从而呈现一幅地狱之景, 不仅展示了诗歌的《荒原》意味, 更由此展示了诗歌的死亡主题。

二、鱼王圣地的衰败

诗歌中所提到的第二所教堂是圣·马格努斯教堂。通过对《圣经》中有关鱼王典故的运用, 艾略特向读者呈现出圣地一片衰落、现代人信仰丧失的死亡景象。圣·马格努斯是为纪念逝于1117年的殉道者马格努斯而建造的, 该教堂位于泰晤士下街和伦敦桥头的交接处, 经常有鱼贩出入。这一节诗歌名为“The Fire Sermon”---火诫, 这让人联想起在1666和1760年烧毁教堂的两次大火。很多学者都就两次大火做过一些描述, 如塞缪尔·佩皮斯就曾在他的《大火》中写道:大火烧毁了圣·马格努斯教堂和几乎整条鱼市街;约翰·伊夫林也曾哀叹大火就像特洛伊---伦敦依旧存在, 但是已经不复以往 (Samuel Pepys, 1966) 。根据基督教义, 基督之火可以消灭人的欲望之火, 从而使人获得平静、似佛一般无欲无求, 或是净化人心中的罪恶。火虽可取暖但也会带来伤害, 尽管它是神赐的礼物, 也会给人类带来危险。烧毁圣·马格努斯教堂和鱼市街的大火, 摧毁的不仅仅是建筑物, 同时, 也让生命的象征—鱼消失了。在诗歌的第263行, 作者写道:正午时刻, 鱼贩在附近的酒肆里消磨时光。鱼贩和教堂所处的鱼市街很可能与圣杯的传说中的鱼王有关, 当然也与耶稣有关。圣杯传说认为, 鱼就是基督的化身。一篇基督祷文中提到:'Iesous CHristos Theou HUios Soter, or Jesus Christ, Son of God the Saviour, 上述每个单词的首字母拼写出来就是希腊语中的“鱼”, 耶酥曾分一条鱼给数人吃, 并自称为人世间的最高王。因此, 鱼王也就自然而然的和救世主联系在了一起 (Erin OgdenKorus, The Quest) 。艾略特曾说《荒原》的规划和有时采用的象征手法绝大部分受魏士登女士 (Miss Jessie L.Weston) 《从仪式到传奇》一书的启发, 而据该书记载, 鱼从远古时期起就是生命的象征, 印度、中国、希腊、犹太人都有鱼崇拜的古老习俗, 在犹太教和一些非正宗基督教的圣餐仪式上, 鱼是不可缺少的圣食 (Weston, 1993:125-136) 。当代学者的研究也显示, 前耶稣时代的鱼崇拜风俗产生了非常深广的影响, 使得耶稣时代衍生出许多对鱼、渔夫的宗教想象。据说一国之主鱼王的健康与否, 关系着国土的肥沃与荒芜, 若渔王患病或衰老, 牲畜就会生病或不能生育, 庄家会腐坏地中, 疫病蔓延, 人类无法繁衍直至消亡。要医治鱼王, 必须有一个圣杯骑士, 历经艰险, 经过各种考验找回圣杯, 是鱼王康复。基督教化的圣杯传说将受伤的鱼王和蒙难的耶稣合二为一, 寻找圣杯之旅则演变为对信仰的追寻, 以便康复 (恢复) 人们心中的鱼王 (耶稣) 。鱼贩们舍弃教堂而到酒肆里面打发时光, 显然暗示了鱼王的圣地再难唤回自己的信徒;再者, 鱼贩休市表明无鱼可售。人类放弃了对鱼王的信仰, 鱼王的圣地荒废, 却不知这也会直接导致人类的消亡。艾略特运用典故, 以寻找圣杯的典故和宗教故事为依托, 对生死进行深入思考, 既有对生存现实的失望, 对死亡的无奈, 更有对再生的绝望, 荒废的教堂就是对死亡的物化, 诗歌的死亡主题再次得到深化。

三、随着圣杯骑士消逝的教堂

由于对上述两间教堂的铺垫描述, 读者就不难理解缘何在诗歌第387-388行出现的第三间教堂被称之为是“empty chapel, only the wind’s home”, 这是圣杯传说提及的那个危险教堂。教堂之所以危险, 乃是它作为世界的中心, 聚集了神圣、世俗、邪恶等对立力量, 布满了变幻莫测的风云。寻找圣杯的骑士必须战胜险恶力量, 才能最终寻得圣杯, 击退荒芜, 恢复生命。艾略特的诗歌文本说这个教堂是空洞如风, 意即这里根本没有圣杯骑士的影子, 没有了能找回圣杯的骑士, 鱼王也就无法康复。基督离去, 生命的象征也随之消失, 只留下森森的白骨, 死亡的意味再次加强。

种种迹象表明, 现代都市人没有了信仰, 里面的教堂形同虚设。作为宇宙中心和神圣空间的象征, 城市和教堂有着共同性, 这也是教堂大多修建在城市的重要原因。当城市空间失去了其教堂所共同赋予的神圣品质, 它的参照空间 (世俗空间) 就会操控局势, 混沌、无序等荒野状态就会盛行。伊利亚德曾这样描绘世俗空间状态:“准确地说, (完整的) 世界不复存在, 只有宇宙蒙受毁坏后的碎片, 一堆由无数飘浮不定的地点组成的乱团, 人在其中移动着, 被工业社会的生存债务控制着、驱使着。” (Eliade, 1959:23-24) 这段话完全可以用来概括《荒原》里面伦敦的世俗空间状态。没有信仰的现代都市人如同无根的浮萍, 其生存景况如同爆炸后的物体碎片。综上所述, 艾略特在《荒原》中, 通过对现代人宗教信仰的丧失来否定了教堂原本所具有的神圣性, 表达了深刻的死亡意识, 诗人像骑士一样上下求索救赎的途径, 然而宗教却显示了救赎的虚妄性, 死亡意识终究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死亡主题得到体现和深化。

参考文献

[1]Homas Carew, The Spring, 1630.

篇9:颓废到死亡诗歌

总是想到死

在某个惊醒的夜里

眼前总是一片白

象看见了自己的背影

站在空旷的墓地

回不了头

走的太远

感觉后面没了路

逼我往前走

分岔的路口

漆黑的

我只感觉恐惧

前面的女人引我走向前

告诉我不要回头

我的.眼泪顺着眼角划下

嗅到血腥的味道

我拼命的跑

前面是悬崖

下面就是地狱的深渊

她让我跳下去

我突然感觉风是那么轻

空气里弥漫的都是血腥

我向前一步

就在我的脚下

风,轻轻的把我吹下

终于知道死亡其实就是这样简单

没什么恐惧

她告诉我

去吧,地狱欢迎你

粉身碎骨的感觉

篇10:死亡诗歌

题记:爱自己的肚腹而死,是动物

爱自己的家庭而死,是平民百姓

爱自己的民族而死,是英雄烈士

爱全世界的人类而死,是永恒不朽的上帝

这一时刻,不折不扣地到来

无需回避,我早已做好准备

我无法改写呱呱啼哭的降临

此刻,我以得胜的微笑与死神对视

一线天光,曾催开我生命的暗夜

我走出人生的虚无,走出两瓣鹅黄

然后,走向一片嫩绿,走向碧绿

再走向深绿,走出今天的.金黄

捧着阳光,一路蹒跚起来

我爱泥土的芬芳,我爱乌云的沉重

我爱绵绵无绝期泪水里的悲苦

我爱疾风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抱怨

……

因为爱,我接受光芒的嘉奖

尊贵的冠冕,永远属于太阳

因为爱,我无视死神的狰狞

死亡是爱的极致绽放的花朵

那么,在我放手尘世的瞬间

牵着风儿跳一曲最美的舞蹈

金色的蝴蝶,翻飞一片

蝉衣留给大地,笑容还给蓝天

当我的名字,从大地上涂抹

当黑暗退却,黎明悄悄降临

海上的日出,是我热血沸腾的爱恋

雀鸟虫鸣,是我深切的召唤

死亡,你不能隔绝我的爱情

我以周身的炽热,如饥似渴地

亲吻大地的每一寸肌肤

篇11:诗歌:死亡

不顾一切地浇打。

天空逐渐黑暗,

呜呼死亡的绝响。

纯洁天鹅羽毛散落,

轻浮水面;

黑暗乌鸦翩翩起舞,

染黑月光。

流星划过天边,

泪水滑过脸颊,

如此哀伤。

忧伤的钢琴声,悲哀的弹奏,

呜呼是谁在歌唱?如此悲伤。

芭蕾不断旋转,

混合着绝望的哭泣、叫喊。

一样的哀伤,

一样的梦想,

进化成了梦中仅有的一寸阳光。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伊人为谁伤?

万道金光闪烁,

无数鸟儿飞翔,

美好的阳光洒在身上,

留下快乐的痕迹,

呜呼多美好的幻想。

雷电劈开云层,

岩浆炽烧大地,

混合着一望无际的比喻。

火,蔓延了街道,蔓延了楼房,

带着火一般的热情。

黑色的藤蔓不断缠绕,

绝望的钟声清脆作响。

爱恨情仇,

化为永恒的一瞬间的光明,

不复存在……

冷雨,

不顾一切地浇打。

月色朦脓,

死亡的绝响,

孩童放牧羊。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篇12:召唤死亡的诗歌

一、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和永恒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以抒情为主,通过对美的事物和景物艺术化而迸发出激情,其委婉的诗歌表达形式是动感的, 更是其内心情感的呈现,形成了高度的思想概括。虽然诗歌创作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然艾米丽·狄金森的独特之处在于, 其所创作的诗歌是运用委婉的语句表达真情实感,使得读者在阅读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时,要从诗歌的艺术性角度对诗歌创作内容深入体会,以从诗歌中能够准确地捕捉诗人的创作意境。与其他的诗歌作品相比,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不仅感性、浪漫,还充满着哲学味道,透过简短的诗句,就能够从中悟出人生道理。

比如,艾米丽·狄金森在创作自然景物描写的诗篇时, 并不是对单纯的景物以感想,而是更多地赋予了景物以道德意义。以“冬日的斜阳”为例:冬日的午后,有一道斜阳。 ……每当它来临时,大地屏住呼吸。

这首诗歌中,“冬日的斜阳”所象征的就是死亡,当斜阳来临,“大地屏住呼吸”,浓重的死亡气息被暗示出来。 当能够感悟到诗句的字里行间中所透出的死亡气息时,诗歌已经不再浪漫,而是笼罩着悲哀和凄凉。但是这种死亡并不压抑,而是被诗人赋予了“永恒”的意念。当人的心灵因死亡而受难之后,就会在道义上奔向“永恒”。在这里,诗人将自然界人性化描绘,从自然现象中挖掘自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探索对生命的热爱。

二、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中的爱情和永恒

艾米丽·狄金森虽然一生未婚,但是其对爱的追求是执着的。在艾米丽·狄金森所创作的诗歌中,近150首所描写的都是“爱情”,却更多地表达了爱情中的“挫折”和分离的痛苦,那种对幸福的渴望以其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即是其爱情歌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毫无做作的真情表达。所以,艾米丽·狄金森的爱情诗篇更为感人至深。

在艾米丽·狄金森的一生中,先后结交了本杰明·富兰柯林 ·牛顿、牧师查里斯·沃兹沃斯和法官奥蒂斯·洛德。直到其去世的前两年,还在与法官奥蒂斯·洛德保持通信,但奥蒂斯·洛德不幸患有中风去世,两年之后,艾米丽·狄金森也因病去世。可见,爱情是艾米丽·狄金森一生中永恒的主题,这一主题也贯穿于其所创作的诗歌当中。比如,在艾米丽·狄金森所创作的诗歌 “甜蜜的爱情”中,就将其一生对爱情的追求呈现出来。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

……

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

……

爱情是甜蜜的!

我们是花朵,你是太阳!

在这首诗歌中,艾米丽·狄金森将内容的真爱刻画得极其丰满,特别是她对“太阳”的逼近,显示出对爱情的追求, 而无视权威,可见诗人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时的勇气[3]。

爱情伴随着艾米丽·狄金森的一生,是其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正是因为有了爱情的存在,使艾米丽·狄金森看似孤寂的生活却充满着生机,这种生机已经注入其灵魂深处,转化为诗句而释放出生命的力量。

三、艾米丽·狄金森的美学思想

在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中所表达的死亡和爱情的永恒, 主要是通过其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而以诗歌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解读艾米丽·狄金森关于死亡和爱情的诗歌,就可以对于其美学思想以明确界定,即美是一种永恒,但不是世俗的美,而是与灵魂相连的带有永恒意义的美感。在艾米丽·狄金森的著名诗篇“我为美而死”中所表达的观点就是,“为美和真理而死的人在墓地相逢。”透过墓地的场景,将美和真融为一体,可见艾米丽·狄金森对美的认识可谓是与真理相通的永恒, 在其内心深处,人性的表现更为深刻,并越来越引起关注。

综上所述,无论是死亡还是爱情,都是极具生命意义的。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中,无不贯穿着爱情和死亡,并将其作为主题在诗歌创作中划归为永恒。爱情是艾米丽·狄金森一生中所追求的幸福,死亡是一种客观存在。艾米丽·狄金森以极大的热情追求爱情,不断地探索死亡的意义,并使得灵魂的生命意义通过诗歌呈现出来,是一种彻悟永恒的境界。

摘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女诗人,有“白衣修女”之称。在其默默无闻的一生中,创作了1700多首诗歌,其中的500多首以死亡为主体,更多的诗歌主题关乎到爱情和永恒。本论文旨在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进行解读,以寻求其理想的爱情,对死亡的超然认识以及所追求的超现实化的永恒。

篇13:热爱死亡诗歌

没有一首诗可以抒情

没有一滴泪水

可以浇灌大地

灵魂在寂寞中索取

如风一样

如一眨眼,就逝去的星辰

如果死亡也可以热爱

如果命运被嘲弄着悲哀

如果所有的沉沦只是为了

一次简单的出卖

死亡并不是那么可怕与可悲

黑色的夜里,诗人曾是

那么骄傲与孤独的人群

人群把孤独投落,用生命的书写

被书写的悲哀

被死亡吓破胆的人类

复杂的群居生活

只是如此多的.雨滴

神与神曾约会

雨就是那么清凉

死亡趋之若鹜

在寒冷的高空

一切生命的意义,把纯洁的大地所毁灭

又去了哪里

热爱死亡,因为恐惧会让你新生

山谷里曾埋葬你我的爱情

芬芳的花朵,曾是让我爱上的容颜

所有的故事都在继续哪,人生

没有分卷的往事,却不能

也依旧撇不开的心碎

只愿,不要再有人去看那些诗句

像是一场雨的葬礼

篇14:遇上死亡诗歌

病魔将我推至深谷

我恬静到忘了痛苦

死亡于我来说

不再是岌岌可危

我把死亡想象成是灵魂的解脱

昨夜,牛头马面来了

他们问我:想进哪个轮回

我笑而不语

第一次遇到不可思议的人

确切地说,是亡魂

他们也很无奈

相视一下,扔下我走了

我走到奈何桥

要喝孟婆汤

而身无分文的我

干着急

阎王很无奈

把我推回人道

死亡比活着更要资本

我侥幸地返回人间

我知道

我连求死的.门路都没有

冰冷的身躯

被风无情的冻伤

我唯有咬紧牙关

篇15:且论死亡高一诗歌

死亡是什么?

它是一种解不开的结。

而在临死前,却知道自己——

要解脱了……

世界上有一条路,

那是通往天堂的路;

世界上有一种苦,

那是人生必经之苦。

曾经的深夜,

我,无法入眠。

那过去的过去,

又有多少次轮回随之飘远?

我曾想过死亡的滋味,

是万籁静寂般的死静,

还是无与伦比,

荡气回肠的缅怀?

这一连串的幻想,

让我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欲望;

一种探寻未知的欲望,

一种思索的欲望……

那一夜,我带着疑惑睡下了;

那一夜,我带着思索睡下了;

那一夜,我带着伤感睡下了,

于是,我改变了对死亡的.看法……

死亡的歌声凄美且苍凉,

死亡的歌声无奈其悲壮。

缓缓地,

在充满腐烂气息的空气中飘荡。

静静的,

穿破了黑暗的厚壁,

射向了,

射向了梦幻的天堂。

又在无意中触动了琴弦,

拨出天籁……

那是暮年最后的乐章,

陪伴你度过所剩无几的时光……

死亡,是什么?

它是一种解脱,

把你从情感交织,错综复杂的“乱世”,

带到无忧无虑的天堂!

也许,

死亡本身,

就是一种——

篇16:召唤死亡的诗歌

一、二者诗歌死亡意象的相同点

“死亡”意象原本就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和角度, 并非创作中的主流主题, 海子与波德莱尔的诗作中不仅都运用到了这一意象, 且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两位诗人都曾用美好的意象来描绘残躯。如:

“请在麦地之中/清理好我的骨头/如一束芦花的骨头/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 (海子《死亡之诗:其二》)

“天空对着这壮丽的尸体凝望/好像一朵开放的花苞” (波德莱尔《腐尸》)

两位诗人都用美丽的花朵来形容尸体与骸骨。另外, 两位诗人还都将与死亡有关的场景描绘得壮观而唯美。如: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海子《九月》)

“天空又愁又美, 像大祭台一样/太阳沉入自己的凝血” (波德莱尔《黄昏的和谐》)

两位诗人诗歌中死亡意象的相似性和许多的因素都有关系:

1. 特殊的个人经历

波德莱尔“6岁丧父, 母亲为生活所迫, 改嫁给一个名叫奥皮克的军官。波德莱尔反对母亲的改嫁, 与继父的关系一直不好。”不圆满的家庭生活使他从小就充满叛逆精神, “上大学后, 在巴黎过着放荡的生活, 以示反抗家庭的管束。”正是这种叛逆的、与众不同的精神, 使波德莱尔具有着独特、标志性的审美视角和创作风格。

海子特殊的经历主要是情感方面的波折, 海子一生共爱过6个女子, 她们或与海子成为恋人, 发生关系, 或只是在海子短暂的生命中如惊鸿而过。每段感情的甜蜜与伤痛, 对海子的创作都给予了巨大的灵感和启发, 成为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另外, 波德莱尔和海子都曾尝试过自杀以求解脱。他们丝毫不排斥将传统审美意义中被认为丑陋、黑暗的“死亡”“尸体”等意象作为审美对象, 相反将它们当做一种由自杀而来的特殊经验, 作为创作对象和一种心中至美。

2. 特殊的审美价值观

波德莱尔“发掘恶中之美”的美学观使他坚决反对把道德上的善恶标准与艺术上的美丑区分混为一谈。海子在艺术创作上主张把语言从道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生成语言的诗意, 还原思想载体的本质。波德莱尔认为“愉快是美的最庸俗的饰物, 而忧郁才可以说是它最光辉的伴侣, 以至于我几乎设想不出一种美是不包含不幸的。”无独有偶, 海子则认为死亡与新生一样乃是诗歌之中最美之庆典。

二、二者诗歌死亡意象的不同点

虽然波德莱尔和海子在诗歌创作, 尤其是在“死亡”意象的诗歌创作中, 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但是“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同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诗人和作品。

1. 风格的不同

波德莱尔属于法国早期象征派诗人, 他将“死亡”作为一种象征手法, 一种标记或符号, 以此来表现其隐含的具体内容, 具有强烈的暗示性, 这与海子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色彩有所不同。海子的诗中大多利用死亡来营造一种悲剧美, 是为美来服务的;而波德莱尔则侧重描写死亡真实的丑恶, 然后将这种丑化为美, 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为丑服务的。

2. 创作背景与思想表达的不同

波德莱尔创作《恶之花》于19世纪中叶, 诗人用资本主义社会眼中的丑来鞭笞社会中那些殖民者、侵略者、剥削阶级和趋炎附势之人。用与死亡、腐尸为伍来展现个人苦闷、迷惘的心理, 表达对底层人民和步行者、贫困亡灵所同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海子生活在20世纪末, 在文革过后80年代的中国, 空前的重新启蒙与情感复苏使人们从封闭了许久的“集中营”中重返自由, 不稳定的思想政治形势和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力的不平衡, 使得人们变得“识时务”, 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开始滋长, 而人格独立、理想坚定、政治纯朴、坚持自我尊严的文人们却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找不到归属感, 海子便是其中之一。死亡在此时对于海子来说是自然、自我的超脱, 是对束缚灵魂和思想的物质和肉体的抛弃, 是一种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对理想主义的回归。

3. 生死观的不同

西方的生死观起源于“两希”文化, 即希伯来与希腊文化。对西方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具有高很大影响的基督教, 便继承了古希腊“灵魂不灭”的思想。波德莱尔的诗中就贯穿着基督教“原罪”的教义, 认为人类出生就背负着罪, 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赎罪以拯救自己的灵魂。基督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神赋予的, 除了神没有人能够擅自结束它, 自杀是基督徒的头等大罪。波德莱尔用对死亡的直面描写, 是表达一种叛逆的寻求救赎的方式。

海子曾经练习过气功, 也有说法将他的死于练习气功相联系。气功是道家的一种养生之术, 道家对于生死的观念比作为中国思想主导的儒家更为超脱, 道家认为“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生死都是自然之道。也许正是这一思想影响了海子, 海子选择自杀, 选择死亡, 也许正是看尽了一切的渴爱, 看尽了生死的意义, 对现实世界感到绝望, 这和波德莱尔在绝望中仍寻求希望是不同的。

正如叔本华所说:“没有死亡问题, 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文学作为探寻人性和社会哲学的一个途径, 对于死亡问题的追寻从未止步。无论是波德莱尔还是海子的创作, 虽不断地提及“死亡”, 实际上是为了让世人更好地去思考自己生存的现世, 思考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摘要: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和我国现代诗人海子的众多作品中均出现了“死亡”作为其诗歌意象和主题, 其二者在个人经历、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 但同时在创作风格、背景和生死观上又有着不同。

关键词:波德莱尔,海子,诗歌,死亡意象

参考文献

[1]海子.海子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69, 40, 52, 38.

[2]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3, 70, 108.

[3]西川.死亡后记[J].诗探索, 1994 (03) .

[4]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上)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23.

[5]刘建杰.论海子诗歌的死亡意象[J].语文教学通论, 2011年1月, 第614卷, 第1期, 第95页.

[6]波德莱尔, 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文论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205.

[7]孙烨, 陈可培.中西方古代生死观之比较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J].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5月, 第19卷, 第5期.

上一篇:开不了专票的情况说明下一篇:架起一座亲子沟通的桥梁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