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xxx事业燃烧激情

2024-04-12

我为xxx事业燃烧激情(精选5篇)

篇1:我为xxx事业燃烧激情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为药监事业燃烧激情。

激情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激情与生命同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您也许看过,细细品味其中,您是否和我一样,从那漫漫硝烟、从那血与肉的拚杀、从那如火如荼的场面中,感受到一种激情,一种军人的激情,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为事业燃烧不息的激情?

军旅生活离我很遥远,然而这股激情却从未曾离我远去,它始终澎湃在我的胸膛里,伴随着我行进在药监事业发展的历程中,走过春夏秋冬、走过酸甜苦辣、走向成长、走到今天。

大学四年,我是啃着法学和哲学书本度过的,我向往法律的正义和威严,崇尚哲学的睿智与奥妙。然而毕业后,我成为一名专职药品监督员,然而现实与理想相去甚远,医药专业于我简直是隔行如隔山。面对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我是一脸的茫然;面对着药品检验和药品生产,我是一片空白。平生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我是那么地不自然,我在问自己:“难道这里就是我的未来吗?”我为之迷茫、为之苦恼、甚至想到退缩……单位派我到药检所、药厂、医院学习,我忘不了实验室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我忘不了车间工人对我的关心照料,我更忘不了领导对我的谆谆教导。药品监督关乎国计、维系民生,它平凡而伟大!它是我们擎起的利刃,同样具有斩断罪恶的力量与锋芒。惊天动地固然壮美,润物无声更具回味。我的心中重新升腾起追求事业的渴望,我的青春从此为药监事业燃放激情。我潜心学习药学基本知识,掌握药品检验方法,熟悉药品生产工艺技术,钻研药品监督法律法规,并且取得律师资格证书,文理兼学,扬长补短,我为药监事业发展积累才智,我以勃发的激情为自己赢得了一片用武之地。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从此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药品监督管理事业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和同志们一样,我按捺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心中激荡着开拓者的激情。我被分配到局办公室工作,新的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的挑战。省局组建伊始,百事待兴,办公室人少事多,既要写材料,又要搞协调,既要办大事,又要做杂事。写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杂事,白天忙了办公室的事,晚上回家还要爬格子。夜深人静,可能别人早已进入梦乡,可我还在挖空心思想题目、出思路、写文章。当时,我小孩刚出生不久,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用脚摇晃着摇篮、用手敲打着键盘,一直熬到天明。从来没有这么累过,从来没有这么苦过,在短短的1年时间,白发悄悄地爬上了我的双鬓。“吟哦三个字,捻断数根须”啊。苦钻苦学、苦思苦想、苦练苦干,自古为文是件苦差事,学问文章从来都是苦藤上结的瓜。1999年、2001年,我两次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抽调起草《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我有幸成为全国地方药监唯一一人,见证了药品管理立法的全过程。有首歌唱得好:“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当看到自己的工作受到领导的表扬、上级的嘉奖、同志们的赞赏时,我从心底油然产生一种荣耀感,这是对我生命价值的肯定啊!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多少金钱也无法买到,它永远激励我心甘情愿为药监事业付出不竭的动力和冉冉激情。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寂寞与诱惑的考验中,度过自己生命中最精彩的年华。生命并不在于辉煌,也不在于奢侈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当自己回首往事,感悟生命历程时,所能得到的一种心理的满足。我庆幸选择了药监行业,选择了这个集体。我的岗位很平凡,平凡得象小草一样。而小草虽小,不也一样铺就绿色无垠的大草原?播下春种,就有秋实;洒下汗水,定有收成。平凡的工作岗位有辛酸、有疲惫、更有执着。激情如花,绽放我青春的风采;激情似火,升华我生命的价值!激情愈燃愈烈,于是我有了更大收获,收获得是人格的升华、意志的磨练、情操的陶冶。这才是我生命的意义。

我来自于江西最偏远、最贫穷的农村,我是大山的孩子,我是农民的儿子。在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的血液里,流淌着对生活、对命运不屈的抗争;在我的胸膛里,跳动着一颗诚实、善良、质朴的心灵。我不羡慕肥马轻裘、锦衣玉食的生活,我愿堂堂正正地活着,清清白白地做人。我没有对生活的怨言,只有对生活的感恩。我心中始终点燃着一盏明灯:对人宽容、对已克制、对物爱惜、对事尽责;我心中始终燃烧着一股激情:于无声处创造自我价值,为人民健康事业竭尽绵薄之力!

在人生的棋盘上,我敬佩车的风格,坦坦荡荡,直来直去;我赞美卒的品质,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我没有车的才能,无法建功立业,但我要做一名小卒子,朝着药监事业的奋斗目标,百折不挠,永不回头,一拱到底!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篇2:我为xxx事业燃烧激情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党员朋友们:

大家好:

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碧波万里惹人醉的时机,一场声势浩大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华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蓬勃掀起,这是强国的号角,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礼炮。

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中华,依然能长治久安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什么?那是因为它拥有了一轮永远不落的太阳——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那是因为它拥有了无数的革命战争时期的先驱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们,用自己的血和智慧铸起的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从杨靖宇、杨开慧到张思德、雷锋,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还有我们晋城的宋文龙、李荣芳、王小宽等等,他们无一不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无一不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践行楷模。在他们身上透出了一股真正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他们无一不是党和人民的自豪和骄傲!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先进模范事迹的学习、讨论,联系我们市残联的工作实际开展了“四个结合”,也就是把先进性教育同我们的工作本职联系起来;把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残疾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结合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实现和维护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把学习先进模范事迹同残疾人树立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情为残疾人所系、利为残疾人所谋、权为残疾人所用”,密切与广大残疾人的血肉联系,使我市的残疾人事业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正如今年春节晚会上,《千手观音》一舞的表演,受到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好评,并获得了晚会的特别大奖,再次展示了残疾人在党的阳光沐浴下的风采和魅力!

我是一名残疾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今天能成为党的一名处级干部,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培养残疾干部的重视和关怀。作为残疾人的代表,一个党员,在这次先进性教育的活动中,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争做先进性教育的实践者,要始终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要始终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要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做残疾人的表率,做残疾人的贴心人,想残疾人所想,急残疾人所急,实实在在为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维权、婚姻、家庭等方方面面分忧解愁,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达到进一步的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进一步的提高,同全国人民一道为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向党保证:坚决维护党的利益,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篇3:激情燃烧的事业

张湖海骄傲地告诉我们:菜根香不但是首家进军澳门的川莱连锁店.而且是重庆市继太极集团后第二家投资澳门的企业,它不仅代表了企业的投资行为,更起着连接和传播渝澳两地文化的重要作用。“否则,也不会得到两地最高长官的如此重视,我们算是沾了走在前面的光。张湖海笑言。

“菜根香”每一个连锁店入口处,都有一则毛主席语录:“嚼得菜根者百事可为,据说这是毛主席在读了经典著《菜根谭》后发出的感情。记者曾多次在”菜根香“用餐,当时只是把它作为”菜根香的一句广告词而已民。在采访了张湖海以后,我们才深深地明白了它的内涵:它不权是张湖海人生的浓缩,也是他对生命的全部理解。

70年代中后期,和众多知识青年一样,张湖海插队到山西夏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其他知青不同的是,张湖海不认为这段经历是他人生中的苦难岁月,而是他生命中值得珍藏的宝贵财富。他在今天的回忆中充满了快乐的气息,那些带着丝丝苦涩的回忆也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田园风光画。

关于下乡,张湖海最不能忘记的是两件事:一是他和乡民一起挑着上百斤的柴担在钟条山的深山老林中跋涉的艰辛,二是修水电站时在凛冽的寒风中率先跳进刺骨的河水里开闸放水的豪情。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和20多个知青、老乡在窑洞的通炕上光着屁股同眠共枕的场面……张湖海用诗——般的语言向我们讲述那一个个良辰美景:人在天地间漂浮,黄土高坡是粗犷的背景,甩鞭、信天游、晋剧是梦幻般的画面。

与其他知青不同的是,在那段蛮荒的日子里,张湖海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的人生哲学:面对现实,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到最好。

因为表现出色,张湖海被评为全县8个“群英代表”之一;是山西省第五届最年轻的人大代表;是全国首批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这是一个莫大的殊荣,在那个政治至上的年代,首批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必须是经过于挑万选、组织信得过的“革命接班人”。

这段插队生活让张湖海至今保留着吃苦的“遗风”,也奠定了他基本的管理思想。

张湖海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修建水电站的时候,他被任命为“连长”,上级用完成任务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考核,同时工资按星期发放。每次发了工资,他们就把它换成酒,在粗犷的黄土地上挥洒自己的豪情。

现代企业所讲的“绩效考核和工资挂钩”、“激励与惩罚”、“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思想,早就被这帮黄土地上的农民用朴素的行为所实践。

黄土高坡的激情与浪漫没能留住张湖海。相反,在他的思维里,只有两个字:“回家”,回到成都的家。强烈的乡愁牵扯着他的每一根神经,思乡的情绪在田间地头、深山丛林,像朝雾一样弥漫……

张湖海的父亲,这位早年的南下干部没有逃脱时代带来的命运打击,戴着“右派”的帽子在牛棚里黠然神伤;家里只有孤苦的母亲,还有一个无助的姐姐和两个年幼的妹妹。这个柔弱的家庭需要一坚硬的臂膀,需要—个坚强男人做支撑。

己经“很有名气”的张湖海拒绝了包括“团委”这样充满诱惑的去处,毅然选择了当兵。他知道,只有当兵,才是知青回城的惟一出路。

1978年3月,张湖海如愿进入北京军区空军某部,开始了影响他一生的军旅生涯。

当兵延续着张湖海的早期辉煌,从普通—兵到南疆自卫反击战的参战连长,从两度进入空军高炮地空导弹部队指挥学院深造到成都军区某旅作战指挥部参谋,张湖海走过了一个军人的辉煌历程。

10余年的部队经历,张湖海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一帮气质相近、能吃苦敢冒险、重合作善谋略的军人同志,这是他以后创业的核心团队。

采访手记:记者也曾读帖临碑,对书法小有认识。在“莱根香”,记者惊诧于那些牌匾的苍朴道劲、俊逸洒脱,尤其是“菜根香”三个字,可谓“拙实而韵味十足,狂放而不失俊俏”。当记者向张湖海请教这些都是谁的杰作时,他微微一笑:“都是我信手涂鸦的。”

记者了解到,东方莱根香餐饮公司的管理层都是军人出身:总经理傅总、办公室罗主任、品牌中心廖总、成都基地邱总及食品厂、配送中心、沙坪坝店的总经理等……这个管理层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他们大都经历过军校的熏陶,属于一群有文化的军人。军人出身决定了这个团队“能吃苦、许风险、守纪律,可将生死置之度外”,有文化决定了这支队伍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90年代初,张湖海以团职干部的身份光荣转业,被分配到成都市商业系统,开始了一个优秀军人向一个优秀商人的转变。

依张湖海当时的条件,完全可以进商业系统的某个机关,或者在行政邪门谋求一官半职。但张湖海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选择:到商场当营业员!

在解释这一次选择时,张湖海诡秘地一笑:我当时比别人想得深了一层,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必须从基层干起。

张湖海说:当兵的人都有这样的信念,那就是永远把自己当做一名新

无独有偶,“菜根香”总经理傅传忠在退伍时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个出身餐饮世家的退伍军人来到成都市饮食公司,扫过地、洗过碗、当过服务员,最后才晋升为餐厅经理,并最终成为国家特级厨师。

今天的“菜根香”有一个硬性的规定,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从服务员做起。“没有经过基层的锻炼、不熟悉基层,很难做好管理工作。”张湖海扳起手指头一个一个地算,所有的“高管”“中层”都经过了服务员这一关。

张湖海先从营业员、库管员做起,然后是科长、经理,最后成了这家大型国有零售商场的副总经理。张湖海在副总经理的宝座上,为职工修宿舍、谋福利,为商场谋发展、创效益,整整倾入了7年的心血,在他离开的1997年,商场的年销售收入达到了6.5亿元。

在这7年当中,张湖海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商人,每天都被灵与肉、思想与现实的矛盾痛苦地折磨着:那是收入与分配体制的严重不公。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湖海很认真地说:“金钱是万恶之源,金钱也是百善之本。我的理想是拥有巨大的财富,并且自己要能主宰这些财富。”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张湖海只有唯一的选择,那就是离开,然后去开创一番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离开是明白的,离开以后做什么是茫然的。但是咱们当兵的人冥冥中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坚信总有一缕阳光会照在自己身上。”

1997年,张湖海成了无业游民,年近不惑又要从零开始。张湖海漂了半年,也寻找了半年,其间做过陶瓷生意,也去美国打过工,但是都没有找到真正的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好在张湖海与佛有缘。这次照在张湖海身上的不是普通的阳光,而是佛光。十几年前张湖海结识了重庆罗汉寺的智丰和尚,智丰告诉这位老朋友罗汉寺正在招商。正在苦苦寻找机会的张湖海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是一座寺庙能做什么生意?张湖海灵光一现:开素食楼,做素食宴。

其实做餐饮是张湖海由来已久的想法,他认为餐饮投资少、见效快,而且是属于最大的易耗消费品,只是一直没有很好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临,他岂能轻易放过!

又是一次战友间亲密的聚会,又是一次关于人生、事业的思想火花的碰撞。已经在餐饮界混得如鱼得水、在川中很有名气的“川菜大师”傅传忠,这位昔日的侦察班长极力赞成老上级的想法,并表示愿意追随张湖海,和他一起创业。

几个战友凑足60万元,经过一番整治装修,1998年8月8日,罗汉寺“妙香斋”素食楼正式开张,同时3~6楼的佛教招待所也开始对外营业。

佛教传人中国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佛教文化早已根植在民众之中,但是对普通民众来说,它又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在重庆媒体的渲染下,一时间重庆市民蜂拥而动,吃素食、住佛教楼,体验人生的另一种生活成为当时重庆人的另类时尚。

“每天的营业额3~4万元,素食啊!”回忆起当时的盛况,张湖海依然激动不已:“当时罗汉寺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除了烧香拜佛,多数是为了一饱口福。特别是那一年全国佛教大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古刹名寺的方丈们对这些面粉等原材料做成的素‘鸡”鸭”鱼”肉’赞不绝口,‘妙香斋’从此声名远播。”

一番激动以后,张湖海向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你决定打入一个陌生市场的时候,你的目的是什么?

在罗汉寺的喧嚣与热闹中,显然张湖海并没有忘记当初承包经营罗汉寺的根本目的,那不过是他进入重庆餐饮行业的一个序曲而已,一旦证实了他当初的基本判断,就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采访手记:“激情,做餐饮激情无处不在”,菜根香总经理傅传忠在评价做餐饮的魅力时说,“当生意火爆的时候,大堂热火朝天,厨房川流不息,我们管理人员也从二线奔赴一线:引座、端盘子、换台、洗碗无所不做,甚至亲自抄家伙炒菜;当竞争来临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通宵达旦,想对策、做谋划、出妙招,军人喜欢‘打仗’,欢迎竞争;特别是当我们研制出一种新菜品,推向市场后得到饕餮之徒们的青睐时,我们更是激动不已……”做事业最忌讳的是激情衰退,在菜根香采访,记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公司上上下下昂扬的斗志和坚毅的精神。

1999年底到2000年初,张湖海感到做大做强的时间已经到来。一方面他已经从“妙香斋”完成了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当时重庆川菜处于异常弱小的阶段,火锅占据了重庆餐饮的大半壁江山,粤菜、湘菜等菜系尚不成气候。而此时的成都,川菜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无论是规模、品位、文化含金量等方面,重庆都有很大的距离。并且张湖海获知、一些川菜大鳄正伺机而动,欲抢滩重庆。如果不抢在这些大鳄到来之前,建立自己在重庆的根据地,将错失良机。

“菜根香”的成功经营,充分展示了张湖海的商业才能。

张湖海将首家店的地址选择在重庆高新区南方花园科园三街,尽管这里当时正在开发之中,但是张湖海看中了它的发展潜力。

张湖海选中的那栋楼的开发商十分中气,只卖不租。这对于小有积蓄的张湖海是个不小的难题,因为他还不具备购买整层楼的实力。

于是张湖海说服一个很有实力的朋友,让他买下其中的一层楼,在朋友的犹豫中,张湖海许诺“起码租用5年”,场地问题才得以解决。张湖海初次尝到了“借”的甜头。

酒楼的名称“菜根香”也是“借”来的。常在川渝间奔走的张湖海知道,成都有一家“菜根香泡菜酒楼”生意很好,名气很大,但是该酒楼并没有进行商标注册:张湖海大胆地给自己的酒楼取名“菜根香民俗酒楼”,加上不俗的装修风格、宏大的场面。酒楼开张伊始,市民都以为是成都“菜根香”“杀”到了重庆。纷纷前往一饱口福厂—直对重庆川菜“怒其不争”的重庆新闻界惊呼:“新派川莱祖师爷‘杀’来了”。当新闻界明白此“菜根香”非彼“菜根香”的时候,一场商战又起,“成渝菜根争香”,“‘泡菜’与‘风俗’之争”等标题充斥着重庆媒体。在这一场商战中,两个“菜根香”都没有输家,虽然市民被搞得满头雾水,但是两家“菜根香”的营业额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张湖海的“菜根香”南方花园店在这一场“正宗”与“非正宗”之争中人满为患,43张台的场子每天平均销售近6万元。

今天,南方花园酒楼林立,几乎所有的餐饮品牌都在那里有一席之地,但是很少有入记得是“菜根香”在那里开了先河,带动了那一带商圈的繁荣。

爆满的顾客必须要分流,再说受过10余年部队熏陶的张湖海知道,你不占领的阵地敌人就会去占领——成都还有一帮虎狼之帅等着进军重庆呢、于是2000年张湖海在不到半个的时间里相继开了“菜根香”解放碑店、杨家坪店和沙坪坝店,开一家火—冢,占据了重庆最有利的地形;在2001年上半年;”菜根香”又杀回成都,各成都的南、西,东三面完成了布局。

这样快的开店速度,资金怎么得以保证?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张湖海的回答轻描淡写,还是一个“借”字,这次是借供应商的钱。

今天,“进场费”、“月结”等名词在我们看来已经不足为奇,但在当时的重庆,却是张湖海的发明。张湖海的灵感来自他对商场的管理,经营户要进商场经营,必须要缴纳3%~5%的管理费.

“启动解放碑店一分钱都没花。”张湖海很为他的商业运作得意,“装修的60万元是供应商的进场费,房租采取的是月付,贷款采取的是月结。”当然,这一切的条件都取决于“菜根香”火爆的生意和张湖海良好的个人信誉,离开了这两个条件,一般的酒楼很难做到这一点。

张湖海有一个重要的经营理念:“顾客是上帝,供货商也是上帝。”深谙商业之道的张湖海知道,供货商在整个流通领域中处于弱势地位.饱受需方的刁难。“菜根香”却把供货商奉若上宾,从不拖欠货款,每月 7~10日是结算的日子,供货商从不担心收不到钱;供货商还会经常接到“菜根香”的宴请,相互在一起交流感情。记者甚至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菜根香”给供货商拜年的大幅广告。张湖海说:“我们要让供货商受伤的心灵在这里得到安抚。”把供货商作为上帝的结果是他们的价格更低了,提供的货品质量好了,服务更到位了,对“进场费”、“月结”等方式更支持了。

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菜根香”连锁店像野草一样疯长,都是这种模式的翻版。

每一个新店开业,张湖海总有—些奇招、妙招、怪招。

解放碑店还在装修时,张湖海就印制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凡是路过的人都会得到邀请,只要开业那天前来捧场,都会享受很低的折扣。

只是这些顾客万万没有想到,天底下真的就有免费的午餐。开业3天以后,张湖海在新闻媒体上刊登广告,“吃了白吃:凡是前3天在菜根香消费的客人.开业凭结账的小票全额退款,没有保留票证的,只要能报出所在的台数、消资余额,也可以全额退款。”

广告出去后的两天解放碑店真是疯了,前来退款的顾客排起长队,张湖海也因此退了整整18万元人民币。

对“菜根香”的“白吃”行为,重庆媒体大肆炒作,外地媒体也纷纷进行转载位于解放碑女人广场三楼的“莱根香风俗酒楼”也因此更加火爆,每天的营业额平均为8万元,最高达到了12万元.创造了重庆餐饮界的奇迹。

沙坪坝店开业的时候,正值党的生日,“菜根香”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凡是在党的生日那天出生的共产党员,都可以凭身份证和缴纳党费的凭证在”莱根香”消费 1000元。这些老党员激动不已,把“菜根香”给他们的实惠都记在了共产党的头上;当得知“菜根香”是群退伍军人开的酒楼,更是感慨万千。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更是—次爱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重做开国第—宴”堪称张湖海的经典之作。2001年国庆节,张湖海找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庆典的菜谱,依样画葫芦,做成“开国第一宴”。以588元每桌的价格销售,引来订者如云、食客无数

“菜根香”是重庆川菜的带动者,更是重庆餐饮的搅局者,重庆餐饮因为有了“菜根香”而骤然生动,此前平静的重庆餐饮业也因此狼烟四起。

“菜根香”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打折”风潮,从最低5折到最低3.5折,当别的酒楼餐馆亏损连连的时候,张湖海始终扼守住价格的底线;当别的餐饮企业因价格战而崩盘的时候,张湖海笑到了最后。

“菜根香”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运动。他们成立了餐饮技术部,由著名的川菜大师杨和平任技术总监,每月推出的18道新菜让其他餐饮企业应接不暇。据悉,“菜根香”丢失最多的东西是菜谱,曾经发生过一天丢了18本菜谱,但这些“偷艺”者旧的莱品还没有学会,“菜根香”又推出了新的菜谱。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湖海有—天公开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向社会宣布“菜根香废弃100道菜”,并将这1013道菜的名称罗列在广告之中,让那些“偷师学艺”者措手不及。

张湖海说:“有人一生都在创新,有人一生都在追赶。对于日新月异的餐饮业,追赶者如果不能超越,就将面临死亡。”

采访手记:为了帮助记者更好地完成本文的写作,集团办公室主任罗宝光给了我们厚厚的一本资料,那就是《方圆菜根香》,这里面记录的,是“菜很香”所有的管理资料,共计200多页。《方圆菜根香》完整地记录了“菜根香”的督察制度、员工培训与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制度、卫生管理制度、会议制度、供应商入场管理规定等近20种各方面的管理规定。罗宝光告诉记者,我们一直是严格按照制度来管理的。

没有深入到“莱根香”的人,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它的成功只是靠离奇的商业点子和巧妙的策划炒作出来的。其实,军人出身的张湖海精于营销,更精于管理,在营销和管理之间,张湖海更看中管理,因为他知道“营销手段的应用只是一时造势的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才是企业生命的长久之策”。

“菜根香”有一个管理上的九字真经,那就是“无大事、全是宝、都是洞”。

张湖海认为:“餐饮无大事”,餐饮业的管理者必须像耗子一样深入到各个部门的每个角落、每个环节中去,去倾听真实的声音(包括顾客的抱怨)、察看真实的情况、发现处理解决实际的问题。张湖海为管理层和员工罗列了几十件日常必须关注的小事,包括“倾听顾客的酒后真言和厕所里的对话”这样的小事。张湖海认为,小事会带来不满,不满会带来抱怨,抱怨会带来愤怒,愤怒会带来灾难。处理好了每一件小事,才会“无大事”。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张湖海教导员工,“酒楼所有的东西都是宝”。他给员工算了一笔账:一个五粮液包装盒的回收价值是10元左右,剑南春是5元左右,每个月一个店单是回收空酒瓶、废纸板,就是一个普通员工的工资。在进货上,重庆的原料普遍比成都贵,“菜根香”就远赴成都进货 (蔬菜除外),降低成本;再比如餐桌上的餐巾纸,重庆人大气,普遍采用大包装,但是中餐只需要小包装就能满足顾客的需要了。凡此种种,“菜根香”比别的餐饮企业在成本上要低10%左右,这也是张湖海敢挑起价格战的底气所在。

在“非典”时期,几乎所有的餐馆都遭到了劫难,有的甚至以倒闭收场,“菜根香”在这样困难的时期居然没有亏损,靠的就是这种“抠门”手法。

有人说,管理就是堵住漏洞。尤其是餐饮业,漏洞太多了:采购的漏洞、库房的漏洞、厨房的漏洞、吧台的漏洞、传菜的漏洞……“全是洞”。

比如,搞餐饮的人都知道,做餐饮有一个很大的难题:当菜品出现质量问题,被客人退了回来,或者遭到客人的投诉,采购、厨师、理菜员相互推委,怎样确定责任人?怎样处罚责任人?

张湖海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即“三级否定制”。采购部经理否决供货商;厨师长否决采购部经理;大堂经理否决厨师长。采购部采购的货有问题,被厨师长否定以后,由采购部经理买单;厨师的手艺有问题,食客不满意,被大堂经理否定以后,这道菜由厨师长买单;供应商送来的货有质量问题,被采购部经理否定.则这批货算“白送”。

“三级否定制”彻底解决了困扰餐饮企业多年的顽疾,也让“菜根香”的菜品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此外,“菜根香”还有很多细小的规定。单是一个传菜的环节,就规定有“十不传”,如装盘不符合规定不传、装具有破损不传等等;张湖海的管理近乎苛刻,一般企业对员工的作息时间只规定上、下班,但是在“菜根香”,连晚上什么时候睡觉都有严格的规定。张湖海自有他的一套理论:厨师休息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菜品质量,服务员休息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服务质量……翻开《方圆菜根香》,这种几乎“不近人情”的管理制度随处可见。

张湖海说:“我就是要用部队管理士兵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实践证明,用部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比如,部队一直沿用的‘三三制’的管理方式,就是科学合理的,每个人只能管理 3~4人,多了就管理不过来。”因此,在“菜根香”,总部对各分店的管理就只抓两个人,总经理和厨师长,所有的奖惩都只对这两个人。

在张湖海的管理体系中,有两大管理制度是非常有特色的,是张湖海的首创,也是“莱根香”制胜的法宝。

一是督察制度。俗话说,天高皇帝远,“菜根香”有100多家连锁店,怎样有效地对他们进行监督的确是个难题。总部派出的厨师长有没有违规行为?加盟庙有没有遵守公司规定?菜品质量是否符合既定标准?总部的安排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等等。

张湖海组建了一支16人的督察队伍,这是一支神秘的队伍,连集团总经理都不知道是些什么人,他们只对张湖海一个人负责。他们的任务是“满天飞、到处吃”,督促和检查各个连锁店执行公司制度的情况,督察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甚至可以就地罢免厨师长。张湖海戏称这是他的“秘密武器”,各地连锁店把他们称为“神秘食客”。有了这支督察队伍,张湖海就有了准确的信息来源,他可以准确地告诉违规者:在某一天的某号台,服务员跟客人吵过架;某位外派的厨师长搞第二职业,在某条街开有另一个餐馆,餐馆叫什么名字;某个经营店当月的营业额是多少,慌报了多少……一切尽在张湖海的掌握之中。

有了“神秘食客”以后,各地连锁店的违规情况少多了。

二是"XX店万元成本分析法”。这个表格很简单,就是1万元营业额中各种原材料的消耗统计,并且与上个月有比较:其中有“油料类”、“干副类”、“蔬菜类”、“鲜肉类”等近10类,最后是“厨房毛利率”、“酒水毛利率”、“综合毛利率”等分析指标。

张湖海说,“你别看这些简单的数字,它反映了各个店的成本控制情况,很多店的总经理在交这个表的时候手都在抖,数字不好看说明他的成本没有控制好。”

关于这个表的作用,总经理傅传忠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店“万元成本分析表”中发现它的天然气耗损特别厉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经过检查,发现它的锅炉因为长时间没有清洗,水垢太重,造成了天然气的浪费。

“菜根香”还有一个备受推崇的表,那就是“畅销菜品销售情况表”。傅传忠拿着 9月份的这份表格给记者一一解释:以公司的招牌菜“湖辣鱼”为例,沙坪坝店本月任务销售多少份。实际销售多少份,超计划多少份,上片销售多少,同比增长多少等数字一日了然;然后是南方花园店、解放碑店、杨家坪店。记者看到,单是”湖辣鱼”这…道莱,四个店9月份销售额近18万元。其他畅销的菜品如十八香豆腐、鬼鸡等都有相当不俗的销量。

傅总说;招牌菜是酒楼的命脉,在一个成熟的酒楼,80%的利润是靠10%~20%的招牌菜创造的;我们在各个店展开招牌菜的竞赛,就是要左抓住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

一个加盟店前沉浮:“菜根香”沙坪坝店原来并不是菜根香公司的直营店,它是 4个合伙人共同投资90万元成立的加盟店、开店后,每月营业收入八九十万元,半年时间就收回了投资。一年以后,本来可以挣更多钱的加盟商开始不履行加盟合同,拒绝向总部缴纳每年8万元的权益金。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赚的钱为什么要交给总部?”几经谈判未果,莱根香总部只有终止了加盟合同:

随后,4人遣散了所有菜根香派去的管理人员,重新招兵买马,在原址上另起炉灶搞了个“芙蓉古城”餐饮酒搂。但是自从这家酒楼开业后?连续7个月亏损,终于无法维持.只能整体转让。

在转让股权的签字仪式上,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张湖海突然出现在现场,宣布拥有该酒楼60%的股权,并重新将该酒楼命名为“菜根香”。

张湖海之所以在整个收购过程中要进行暗箱操作,将该酒楼重新“据为已有”,是想证明给别人看:菜根香的品牌魅力究竟有多大?张湖海能否让一个死掉的酒楼起死回生?

两年过去了,“菜根香”沙坪坝店业绩良好。“菜根香”在全国的100多家加盟连锁店也大都业绩良好,在南京、深圳等城市,甚至出现了同一加盟商开第二家、第三家店的情况。张湖海坦言,到现在为止,连锁加盟依然是公司主要的赢利模式。

对连锁加盟玩得得心应于的张湖海又开始了未雨绸缪,开始在为自己的未来寻找出路:成立专业的餐饮咨询管理公司。

传统的连锁加盟是输出品牌、技术和管理,但是部分加盟店老板并不买账;认为加盟是在给别人树立品牌,是在给别人打工,而不是经营自己的店。张湖海的餐饮咨询管理公司不输出品牌,只卖技术和管理,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系统的,

记者看到,在菜根香开出的服务“菜单”上,包括餐馆的整体策划、选址、技术培训、管理、装修、配送等10余个方面。比如在菜品输出上,菜根香有3000道菜品可供选择,任何—家餐馆只需要从中选择100道菜就足够了,菜根香不仅提供100道菜的菜谱,还包教会和定时更新;餐馆也可以委托菜根香培训厨师和服务员,也可以购买某一个环节的管理。每一项服务都明码实价,需要者可以“按单点菜”。

与一般的管理咨询公司不同的是,菜根香的所有管理和服务都来自成功的实践,更具有操作性。在重庆负有盛名的餐饮一条街南滨路上,就有几家餐饮店是张湖海这种模式下的杰作。

篇4:我为xxx事业燃烧激情

精益求精创高效

我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区教育局“六个两”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强抓师德师风建设,加大改革力度,点燃激情,真抓实干;追求卓越,克难奋进。各项工作全面整体推进,圆满地完成了学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争创市标提档次

2011年12月5日,我校高质量、高规格地通过市级验收,被评为“武汉市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这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首先,统一全校教职工思想,勤奋工作,积极投入到迎接市级标准化建设验收的各项工作。学校各处室按照一级达标的新标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完成各项指标材料的归档和测评工作。高质量的制作了学校文化手册以及学校简介的PPT,提升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的实力。

其次,围绕一级达标的硬件需求,学校完善了科技楼中十大功能室的硬件装备;墙面刷白、地面铺转;十个绿花园以浓浓的“孝道礼仪”文化赋予了深刻内涵。学校自筹资金铺设了塑胶跑道。面对困难不畏惧,有了苦楚不言苦。我校就是凭着这股韧劲终于赢得了至高的荣誉。如今,漫步校园,地上无纸屑,杂草有人锄,举手投足之间饱受着先哲圣贤的礼仪浸染,环境洁净了,师生儒雅了,我们的校园美丽了。家长、社会更是好评如潮,仓埠中心小学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仓埠人民的面前。

二、激活人力强管理

学校管理的好坏,领导班子是关键,本学年各项工作取得的良好局面,是我校注重加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结果,我校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各处室岗位责任制,形成了一系列管理模式,提升了领导集体的战斗力。

1、抓症结,理思路,建立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即“双轨并行,两轮驱动”的管理模式。(分管校长负责制、年级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成熟。)真正做到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各执其事。

2、抓师德,塑形象,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学期初,学校推行“一刀三斧”政策,有效遏制了个别教师家教行为。通过召开“教代会”,发扬民主,学校的《绩效管理补充规定》迅速出台,学校各项工作透明公开,教师各项工作与绩效挂钩,极大的激活了教师动能。我校坚持在党员中间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通过具体的帮扶、研读、学习、实践、反思等工作,不断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觉悟,不断提升了党员的专业素养。万咏红、张燕、郑敏等老师分别被仓埠教育总支授予“十佳教学能手”、“十佳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她们都以良好的师德塑造了我校教师的新形象。2011年秋,我校被评为仓埠街“五个一”活动先进单位。

3、建制度,抓管理,激活了一个积极开放的教师群体。学校坚持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并行,德育管理与教学管理并重。提升管理质量,“人”的管理是关键。

首先是提升校委会的凝聚力和领导力。我校实行行政人员值日制、蹲班制。值日领导全面负责当天的各项工作,有效地提升了管理人员的责权意识,服务意识。同时将二十个校委成员分到各班,蹲点督促管理,将班级管理与行政人员的绩效挂钩,各自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极大的激发了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是在激活“人力”、“人才”上大做文章。班主任工作质量决定了学校管理的成败,因此学校十分注重班主任的工作,将班主任的工作与班级量化管理直接挂钩,开展争夺“流动红旗”活动,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提升。在“人才”的培养上,学校在教职工中开展“标杆教师”评选活动,注重了名教师的培养与推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将我校的名师推出社会,让社会知晓,让家长评价,有效地利用了家校的合力,不断打造 “仓小”这个教育品牌。

第三是在制度面前更注重人情味。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繁琐而又劳累的工作,为此,学校利用节假日组织班主任到映山红第一城的麻城游赏杜鹃,愉悦性情。在每月一次的班主任月总结会后集体就餐,象征性的慰问鼓励班主任。教师中有子女读初三或高三的,为方便老师们在教学之余关怀子女,学校特批这些教师每周放假一天去看望子女。对于生活有困难的教师,学校经常关怀,及时给予朋友般的慰问。在今年的高考中,我校更是首开先河,对于有子女高考的教师,不仅特批三天假,更是在考试期间,校领导更是顶着烈日奔赴考场进行慰问,给他们送去两百元钱。高考出成绩,校长家家打电话逐一询问祝贺。尽管钱不多,尽管事很小,但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下流淌的却是温馨的情意。大家做事讲感情,何愁工作搞不好呢?教师热情高涨了,干群关系融洽了,工作效度自然提高了。

三、夯实德育强素质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本学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弘扬国学,诵读经典,感恩、礼仪教育”为核心和抓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实施有效德育。用传统经典文化浸润一颗颗稚嫩的童心,用日常的一言一行来演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举手投足间践行日常教育的规范。学生中孝亲尊师、知礼感恩、争献爱心的风气蔚然成风,学校德育教育初见成效:

1、弘扬国学,师生齐诵《弟子规》

本学年开始,学校大力弘扬国学,开展诵读《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和红色经典诗文的教育活动。活动初,政教处将诵读《弟子规》分层分内容安排背诵,排出进度表张贴在各年级组和各教室,每周由政教处组织人员下到各班进行10人以上的背诵抽查,合格者计入班级量化积分中。教师的背诵也纳入到了考核之中。师生齐诵《弟子规》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2、主题班会,奏响“孝亲尊师”主旋律

本学年,学校在主抓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把“弘扬国学,诵读经典,感恩、礼仪教育”纳入到班级管理评估与检查、班主任考核工作中来。班主任围绕“孝亲尊师”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如课前唱响一支以 “爱长辈、尊师长”为主题的歌;课间手语操《感恩的心》;分年段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学校政教处还组织了主题班会评优、展示活动。黎细芳、黄欢、陈利兰三位老师,三节主题班会展示课,将我校有效德育工作推向了高潮。

3、手抄小报,颗颗红心向着党

为了庆祝少先队建队62周年,我校积极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活动,组织学生搜集“少先队建队的故事”、“红领巾的来历”、“少先队员先进事迹”等资料,开展讲故事、诵经典、办手抄报等具体活动。挑选出一份份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构图合理的手抄报,在学校开设的专栏展板中展示。

4、赛场争鸣,弘扬革命精神

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如师生同台竞技的“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延安精神进校园”演讲比赛活动。利用升旗和集会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比赛不再成为个别优秀生的专利,人人参与,人人感悟,学生受益终生。

5、师生同台,唱响“孝亲尊师”校园主题歌

在全民红歌大传唱活动的启发下,我校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唱响“孝亲尊师”校园主题歌活动。学校政教处在今年开学初就制定好活动的方案,并在“开学典礼” 进行了活动的启动仪式。教师分年级组进行歌唱比赛,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合唱比赛。“孝亲尊师”的主题特色教育深入人心。

6、健全机制,共绘“特色蓝图”。在管理上,我们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德育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依托“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在各班级之间开展班级量化积分评比活动,把每天检查结果逐日公布在学校的布告栏上。同时,把教师全学年的德育工作业绩与教师优、评先、绩效等挂钩。大大调动教师的良性竞争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果。2011年秋我校在新洲区“红色经典诵读”大赛上获二等奖;多名学生被评为市区级“优秀学生”、“ 诚信大使”等。

四、加强教研提质量

深化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平台,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响应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我校进行周密部署,详实安排,认真开展了“比访”活动。

(一)比教学提师能,访万家勤沟通

9月份,我校立即制定了《仓埠中心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并分别设立了“课内比教学”工作小组和“课外访万家”活动小组。比访活动要求全校81名教师参加,真正贯彻“全方位覆盖,全员参与”的方针。

“课内比教学”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此项活动要求全员参加,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详细的导学案和教学反思,并交教务处备案。老师们经历赛前精心备课,教研组集体研讨,组内说课,课学教学比赛展示等阶段。每位教师都赛出水平,赛出了能力。不少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高红丽、严惠、陈桂平、黄俊琼等在区级赛课上获一等奖。新洲区“课内比教学”赛课活动中,我校八位教师参赛,四名教师获一等奖,其中张燕老师代表新洲区到武汉市参加“课内比教学”比赛获市级二等奖。陈桂馥、张燕参加省“课内比教学”比赛均获三等奖。

“课外访万家”所有教师全部参与,登门走访或电话访问等覆盖全体学生家庭。家访过程突出“四个面对面”,力求“四个进一步”,总体上做到“教师访学生,校级领导访老师”。经过一学期的活动开展,学生家访率基本上达到100%,同时校级干部对个别家庭困难的教师进行了走访和慰问。陈桂馥、黄俊琼、李建荣等老师被评为新洲区“比访先进个人”,多名教师“家访手记”获得区级奖励。

(二)深化教科研活动,提高教研实效。我校将“课内比教学”工作落实为具体的“四个比”的活动中来,使“课内比教学”活动常态化,教师们也明确了“比”的内容与方向。即:比常规、比团队、比课堂、比反思。

比常规,显常态。学校教科处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组织专班进行检查工作,检查内容为教师的日常备、教、辅、改、评,每周查、每月评、学期末总评。通过听、评、看、访、谈等形式,促使每位教师细致做好常规工作。学期末将总检结果进行全校通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比团队,促合作。比教学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开展,学校成立的语、数、英、体艺、综合等几个大教研组,各教研组在统筹安排下有序的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每次活动全校通报,全组成员共同参与。在喜看成效的同时,我们更欣喜看到的是教师团结合作的工作劲头。我校六年级全体教师拧成一股绳,在每月的“班科联席会上”大家找症结、研对策,集思广益,共促提高。我校语文组、数学组、体艺组都分别被评为市区级“优秀学科备课组”。

比课堂,练师技。教研组的“教学比武” 中,全组教师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采取“同课异构”、“优青示范”等形式,在备课、说课、试课、比课等环节中全面演练,锤炼了课堂技艺,提高了课堂效益。同时学校还不定期采取 “推门听课”等形式,全方位的评价教师,全面展示教师的个人风采,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将教师的听课评课、讲课说课与绩效挂钩,在制度上保障了活动的开展。

比反思,提师能。经验+反思=成功,这是许多大师名师成功的基石。教师在反思中成长起来,撰写了一篇篇有价值的案例与论文,全面提升了师德与师能。陈桂馥、张燕的教学案例均在新洲区《教育教学研究》上发表。在湖北省“比访同行,演绎精彩”征文活动中我校上交15篇征文。张芳枝老师撰写的《绵绵春雨润心田》即将在区《我的教育感悟》上发表,供大家暑期集训学习。这些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教师们学有所得,研有所乐。

2012年春季我校获得区级如下表彰:新洲区“校本培训示范校”;“堂堂清”先进单位;“比访”工作先进单位;学校高年级组被评为“教书育人示范岗”; 2011年秋、2012年春开学工作检查、量化总分全街第一;2011年秋期末工作“10项量化”总评全街第一;2012年春,我校代表仓埠街、新洲区小学接受武汉市开学工作检查获高度评价。今年四月“仓埠街毕业年级语文复习备考会”在我校召开,潘爱荣、汪玉平两位老师主讲的复习课被评为仓埠街的复习样板课。今年六月,新洲区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教学模式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黄俊琼的作文课被评为区级优质课,我校习作教学模式也在大会上交流,获得朱特的好评。楚才作文竞赛我校三人次获奖;“天地杯”作文竞赛我校十余人次获奖。

五、兼顾体艺术促全面

近一年来,我校的体卫、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做好体卫、艺术教育的日常教学工作,做到教师有备课、有上课,学生有有测试。努力把体卫、艺术教育落实到实处,加强对“课前一首歌,每天做三操”的管理,把三操正常开展纳入班风评比的内容。少先队还经常开展一些体卫、艺术活动,如黑板报评比、日常卫生检查、广播体操、美术书法比赛等。一方面美化净化了校园环境、活跃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推动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在区级各类活动中,我校分别获得以下荣誉:乒乓球赛“优秀组织奖”;区运会上我校(男女)代表队分获团体第五名;新洲区第十二届中小学艺术节首届器乐比赛小学组二等奖”;我校体艺组长柳佳君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备课组长”。多名学生在“马良杯”、“小人才”、“艺术节”等市区级别中获不同奖励。

六、强化安全固根本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重视加强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职能,做到每项活动有领导,有详尽的安全工作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因领导有力,措施得当,本学期未发生一起意外事故。四月份,我校结合实际举行了一次全校师生害疏散逃生演练活动,活动真实、效果显著、顺利圆满。二是重视日常安全制度的落实。

1、加强进出登记制和询问制;每学期都专门对学生家长发一封封安全告知信。

2、与班主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各班主任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

3、利用国旗下讲话,集会,班会等对学生进行实时安全教育。

4、每期学校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一次普法及安全讲座。

5、学校定期对学校各种设施进行拉网式检查,防患于未然。

6、期末进行安全工作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制。2012年春季我校授予新洲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 2011年秋,被仓埠街教育总支评为仓埠街“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篇5:我为xxx事业燃烧激情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今年26岁的闫博, 2002年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工作。在工作中,她勤勤恳恳,乐于助人,人缘极好。2006年,县里公开选拔副科级干部,条件相当苛刻,在同事们的鼓励下她报了名,并以优异的成绩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来到底张乡——这个经济贫困乡担任副乡长。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人们对乡镇工作的概括。担任副乡长,对一位刚从县城出来的女孩是个极大的挑战。面对挑战,她牢记一个原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任务一经安排,就必须完成,没有商量和讨价还价的余地。一个村的主要领导便因工作不力被她停职。这一举动让几个老牌支书、村长大为震惊,私下里说她难缠。为了按时完成工作,她起早贪黑,不分节假日,星期天加班已是家常便饭,因工作的提前或超额完成,闫博得到了领导的赞扬和肯定。2009年,她被任命為乡党委副书记。

一切为了群众利益

2009年下半年,班子成员分工,尽管她年龄最小而且是女性,但组织上还是将计划生育这个第一难的工作交给了她。除此之外,她还具体负责综合治理和联系6个村的工作。针对计划生育工作,她多次和计生服务中心主任王兆祥研究,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争先进”的工作目标,决心通过两三年的努力争创先进乡镇,彻底扭转有史以来该乡在全县计生工作中一直排名靠后的被动局面。为此,她建议将两名科班出身、责任心强的同志调整到计生统计、微机的岗位上。新的一年开始后,鉴于计生工作的特殊性,她向党委、政府建议将计生中心的一班人从机关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上,为打基础上台阶保障了人力。面对近阶段的突出问题,她要求大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以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计生日常工作,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自愿自觉遵守政策。针对极个别违反政策的钉子户,她强调执法人员要依法执法,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坚决反对野蛮执法,要以实际行动树立计生队伍的文明形象。

2010年春天,乡里发展植桑养蚕这一家庭致富项目。她除去正常的工作外,将3个村的种养户走访了一遍,之后她又组织各村计生协会成员开展帮扶活动,广泛动员群众,及早做好准备,抓住短暂的季节优势,迅速栽植。在栽植过程中,她不但指导群众按照标准栽植,还亲自动手为计生户栽了许多树苗。

作为年轻人,她常说:“对工作不必在意领导是否表扬,但一定要尽职尽责,千万不能让群众骂你。即便自己再辛苦,再付出,那也没啥,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几年来她始终如一,不计较自己的付出与汗水,为了工作为了群众四处奔波,用实际行动感化了许多百姓。

一颗年轻的心

工作之余,学中文出身的闫博会选择看书、记笔记,或者听音乐、看电视,如若凑巧,也会和几个年轻人一块儿对电视节目进行评论,丝毫没有副书记的架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的闫博也不例外。2009年她花了100元办了一张擦鞋卡,可一年期限已过,她仅仅去擦了3次,因为她绝大部分时间在乡、在村,偶尔回家也是天黑进门,黎明就出发。因此,她在心中觉得对不起家庭、父母,尤其是孩子。孩子一岁多了,活泼可爱,可她仅仅带了一个月。

上一篇:二年级三班班级公约下一篇:全场停电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