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激情 守护生命

2024-05-01

燃烧激情 守护生命(精选9篇)

篇1:燃烧激情 守护生命

燃烧激情 守护生命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鞠躬)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自驱力》演讲比赛。感谢举办这次比赛的领导和评委们,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

我演讲的题目是: 《燃烧激情 守护生命》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唯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人的歌喉歌唱我的岗位。然而,我是护士——自从南丁格尔女士手提一盏小马灯点燃生命之光的那一刻,我和同行的姐妹们便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

当我踏进病房时,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才真正明白了这天使称号的背后有多少人在无私的奉献;工作中有着多少的苦和累:监护仪上,数字跳动,那是一个个无声的指令;无影灯下,双手飞舞,那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各种管道,引流滴注,顺利通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翻身拍背、铺被扫床,打针发药、输液吸氧,导尿灌肠,解除患者的病痛,驱散生命的阴霾,洒下明媚的阳光,给患者新的希望。

记得那年除夕夜,恰好是我值夜班,我正因不能和家人团聚情绪低落时,楼道里响起了急切的呼救声,我急忙冲出去,映入我眼帘的是:满是鲜血的被子和面色苍白的病人,来不及询问病情,我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吸氧,备血,导尿,建立静脉通道„„我们争分夺秒地做着各项抢救工作。这是一位产后五 1

天的新妈妈,突如其来的大出血,将她推向了生命的边缘。患者生命垂危,家属在抢救室外跪成了一排,一时间,哭喊声、哀求声连成一片。几番抢救,休克的病人仍不见好转,反复输血、止血都无济于事。此时,患者的家属已经失去理智,起初的恳求已经转变成为各种难以入耳的谩骂,我们顶着压力安抚家属,继续抢救,时间一分一秒的走过,血浆一袋一袋的更换,终于,患者睁开了眼睛,苏醒过来。当焦急等待的家属们得知患者转危为安时,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不停的向我们说着:“谢谢„„”。我突然间明白了这份工作的职责所在,明白了这份职业对于生命的意义!我们不仅仅只是一名护理人员,我们的工作不单单只是打针发药,我们是守护生命的战士,是带给患者希望的天使„„就这一瞬间,我爱上了“护士”这个职业,爱上了“天使”这个称号。

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却是点滴的小事,默默地付出,真诚的奉献。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温暖的微笑,一杯倒好的热水„„点点滴滴,平凡而渺小,却将我们与患者紧紧地融在一起,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我们却乐在其中,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享受,让自己跑起来,因为我们相信:只有积极工作,热情付出,才能捍卫生命,守护健康!

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乐趣,把患者的康复看作自己的幸福,把这份平凡的工作做成不平凡的事业,为千家万户送去幸福安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篇2:燃烧激情 守护生命

十秒”更是一种激情。正是那些激情澎湃的共产党人,用他们充满激情的奋斗,用他们充满激情的奉献,谱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开放的辉煌篇章。然而,进入新的时期,这种“激情”似乎已经正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君不见,有的领导干部,把“难得糊涂”高高挂起,一心一意做“老好人”;有的领导干部,对事业没有激情,对工作没有热情,对群众没有感情;有的领导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暮气沉沉,碌碌无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于是,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激情的年代”。

难道我们的激情真的消失了吗?没有,绝对没有,你看:九八抗洪,冲在最前面的是谁?是对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共产党员,;“非典”肆虐,喊响“让我上”的又是谁?还是那些对死亡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各条战线上,到处都飘舞着许许多多忘我工作、激情奉献的共产党员的身影。“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在严酷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激情就是冲锋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在火热的建设年代,共产党员的激情就是吃苦在前,把享乐的机会让给群众。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激情就是奉献、开拓在前。正是因为我们党内有这么一些永远洋溢着激情的党员干部,我们的事业才得以不断前进。卫生局局长XXX就是这样一个对工作、对事业充满激情的干部。2001年,XXX调任XX乡任党委书记,在XX的3年时间里,XXX以一种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追求,以一种忘我工作激情奉献的精神,使一个经济基础较差、区位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乡镇,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2003年撤乡并镇,XX乡一时陷入了人、财、物极度紧张的困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XXX带领办事处的干部一起,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凭着一股韧劲,靠的是一种激情,成功地引进了天时碳业公司、龙凤制氧厂等一批大项目,为了引进制氧厂,他赴厦门、奔鹰潭、下赣州、跑南昌,往返20多次,终于签下了这个项目。在XX,XXX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撤乡并镇,人心不能散,工作不能断,秩序不能乱。”面对纷繁复杂的林改工作,XXX经常深入农户,深入山场,亲自参与各村组林改方案的审核把关,XX乡林改的进度和质量居全县第一,也创出了许多林改工作先进经验,赢得了省市县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赞扬;在新农村建设中,XXX与办事处的干部一起,自我加压,主动要求增设两个示范点,在一个不是重点乡镇的乡镇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这就是XXX的激情,这种激情就是源自于对工作的执着,对事业的追求,对百姓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种亲身实践。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奋斗者是要有激情的。有激情才能产生热爱,热爱才能带来投入。我们的事业要推向前进,就是需要这样一大批永远充满激情的干部。有一名这样的激情洋溢的领导干部,就是会感染一大批人,进而激发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活力。这样的干部,往往走到哪里,哪里就发展;到哪个岗位,哪里的工作就有起色;到什么地方,很快就会在那里有好口碑;接触到谁,谁就会被激起干事创业的强烈欲望。打江山需要为共产主义献身的激情,坐江山更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激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需要激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激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同样需要激情。今年县委发出了“快中求好谋发展,建设和谐平安新XX”的号召,面对不进则退的巨大竞争压力,面对加快发展的繁重任务,要求全县7000多名共产党人充满激情、振奋精神,保持昂扬进取、开拓创新的斗志,要有自我加压、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冲刺的状态,让发展的步伐快些、快些、再快些。保持一股激情,让激情击打心弦,让激情荡气回肠,让我们的生命在建设“和谐平安新XX”的实践中激情燃烧!

最后,我要用江泽民同志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演讲,“如果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坚如磐石。”

篇3:在写作中燃烧超越生命平凡的激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教书育人的有效手段。“作文如做人, 我手写我心”。这是所有语文人都熟知的作文教育名言。作文写作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选材立意,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认识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 进一步去明白人生道理, 明确人生意义, 激发生命能量, 燃烧生命激情, 实现生命跨越, 实现作文教育中“以文育人”的教育目标, 让作文写作成为学生内生力生成与提升的重要推力。

周恩来少年时期的一个故事对我们的作文教育是极具启发的。有一天, 一位姓魏的校长给学生们上修身课, 当讲到“立命”这一节时, 老校长突然问:“同学们为什么读书啊?”有的学生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的答“为做官而读书”, 还有的答“为家父而读书”;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则答“为挣钱, 为吃穿, 为不受欺侮而读书”。老校长对这些答案都不满意, 连连摇头, 当问到周恩来“你为什么到学校来读书”时, 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站起来, 清晰而有力地答道:“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铿锵有力的回答, 使老校长为之一震, 他万万没有料到这小小年纪的周恩来, 竟有如此远大的理想。老校长高兴地连连点头称赞:“好啊!为中华之崛起, 为中华之崛起! 有志者, 当效周生啊!”少年的理想在总理生命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为中华之崛起”的漫漫征程中, 总理一直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成为备受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好总理。一句话的回答, 虽不是一篇完整文章, 但却是总理少年的真实心迹, 更是总理成长路上的不竭动力, 这正应该是我们作文教育的追求与目标。

在作文的写作中, 学生呈现的是文字的流畅、文意的感人、文采的出色, 更是学生年轻生命的价值向往、生命的健康拔节、生命的内生渴望, 作文教育就应该自觉追求如此的至上境界。

篇4:激情燃烧 彰显生命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激情燃烧 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38-01

语文课堂上激情燃烧,彰显生命活力是指在语文教学中,紧贴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把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起来,把学生的生命活力有效激发出来,让学生的思想自由放飞,智慧火花不断闪现,使师生的交流、生生的交流像飞溅的火花光芒四射。

一、师生零距离,激情燃烧的润滑剂

激情是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中产生。师生零距离就好比机器零部件和谐咬合的润化剂,它能抹去师生间的阻隔,填平师生交流的沟壑,换来的是师生零距离,润滑课堂上涌动翻滚的思想车轮,不再视教师为权威,抛弃拘谨,营造课堂和谐、平等、民主、热烈氛围。这就需要教师一改过去的君临天下,唯我独尊,俯下身子心平气和地听学生述说,静下心来思考学生所愿,和风细雨地与学生交流探讨,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学伴、成长历程中的领头雁,消除师生代沟,与学生零距离相处,让学生心情平静,精神放松,毫无顾忌地甩开手脚,大胆地思,尽情地想,乐于亲近教师,敢于在课堂上向教师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让学生觉得在教师面前表现是一种快乐,是一种荣耀,是个性的张扬,是生命活力的彰显,也是一种激情燃烧。

二、偶像崇拜,激情燃烧的兴奋剂

偶像崇拜就是兴奋剂。它让崇拜者激情燃烧,思想飞扬,为偶像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与爱好。教学中,教师只要成了学生的偶像,还愁课堂上静如止水吗?激情催生智慧,有了智慧的课堂还愁生命不能鲜活吗?教师怎样才能把自己打造成学生的偶像呢?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中学生时常在人前眉飞色舞地讲述她曾经的一位语文教师上课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幽默风趣,还常在课上讲到有关的美术知识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欣赏,有时还会穿插讲到一些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这位教师不仅少而精地讲书本知识,还把自己的阅读积累与体验源源不断地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不仅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了课本知识,还极大地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言毕,这位中学生还不忘加上两句:“我好崇拜他哦,我好喜欢上她的语文课哦!”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就得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就得苦修语言,才能妙趣横生,就得据学生所需用心备课,才能实现大语文观,才能让学生轻松高效地学习。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师修成了学生心中的偶像,崇拜就能使课堂变得兴奋而又激情燃烧,生命活力就会得到极大彰显。总之,教师要以自己的知识魅力、业务能力魅力、性格魅力、语言魅力去成就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偶像地位,让学生因为你的魅力四射而激情燃烧,智慧的火花飞溅,生命活力彰显。

三、个性激励,激情燃烧的催化剂

美国教育学家雷思·赤赤奇告诉我们:“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尤其需要来自父母和老师、朋友的激励。”在课堂上,教师的激励好比催化剂,它能催化学生持久高昂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奋发,产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自信的学习态度。但若一种激励方式长期使用,事必造成学生感观上的疲劳,根本起不到调动激情的作用。若激励方式不符合年龄特点,或没有时代特色,或方式单一,语言呆板,学生也会无动于衷。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激情就有可能忽高忽低。课堂上的惊喜一个接一个,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烁,只可能是“海市蜃楼”罢了。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激励方式呢?

好的激励方式是能符合儿童的口味与习惯,能贴近儿童的心理期望。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充满个性的复合型的激励方式来刺激学生,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有时教师直接夸赞。如“有见地”。有时教师会贬己夸生,如:“哟,老师咋就没想到这点呢?”有时教师会满含过高期望的夸赞,如:“继续这样努力下去,将来……啧啧,不敢想象,前途无可限量啊!”有时我会语言表扬与行动一起上,如:我一边说:“想得真精彩,这小脑瓜咋就这么会思考呢?让我瞧瞧”,一边上前捧起学生的头,故作惊喜状仔细看看学生的脸。有时,我还会用上流行语,如:“哟,你对自己真给力。”有时我会用普通话加地方音一起合用,让语气夸张、幽默,搞笑课堂,活跃气氛,调动激情。有时,我会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动画片中一个姿势来夸赞自己。有时,我还会以儿童的方式与学生一齐欢呼,如:“耶……耶耶……,咱们又撞过了一关啰!”有时遇到学生举手回答不准确或答案不全,我会从另一个角度去肯定他,帮他找回自信,如:“同学们,大家伸出手,一起为他敢于举手答问的勇气而鼓掌吧,因我坚信勇气一定会让他变得睿智起来的。”

这种具有个性化的复合型激励方式是教师的真情流露,是教师激情高涨的表现形式,它既能让每个学生享受到被肯定的快乐,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努力思考后的快意,找到学习的自信,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认可他们,真心地关爱他们。天真烂漫的个性就会在课堂上自然流露,学习就会始终如一的在自信之中游弋。课堂上智慧流淌,灵气飞扬,精彩纷呈,生命壮观成长也就变成了现实。

四、教法创新,激情燃烧的助燃剂

什么是教法创新?就是扬弃传统教法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教法。有创意的教法好比是帮助物质燃烧的助燃剂,它能点燃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助燃学生的表现欲,开启智慧,联通生活,培养学习兴趣,引燃主动探究的激情。“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燃烧的激情会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精典,我常常根据文本内容,采用煽情性的引读,与学生比赛似的接读,一起创造性的表演读,把文中优美的句段串着读等多种形式,用我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的激情,学生既新奇,又觉有趣、亲切,人人兴致很高,个个都很投入,读得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他们读活了文本,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作者的情感。

教无定法,创新的路没有尽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他还说过:“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创造者。”只要每个教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去精心创新教法,就一定能点燃学生兴趣,放飞学生激情,让智慧的灵光不断闪现。

篇5:让生命的激情燃烧(最终版)

---如何引导学生探寻生命过程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让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人生闪光,使其生命的激情燃烧,展现精彩的人生.这集中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而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章,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无疑在时刻教导学生如何去看待生活中的挫折,思考人应该怎样生活,应该塑造怎样的个性,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如教学《生命桥》时,我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情感价值,固化人格: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群羚羊的命运怎样呢?

生:所有老羚羊都跃起让年轻羚羊跳过去.师:是啊!这一幕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那你们读到哪儿心情会难平而有所想,有所思呢?

(生谈个人的独特感受)说法不一

师:是啊!这情景太感人肺腑了!老羚羊用自己珍贵的生命使羚羊的种族得到延续,这催人泪下的一幕给年轻羚羊上了庄严的一课,也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那你应该从老羚羊身上学到些什么?

生:要有爱心,少一点自私.生:要为别人想得多,遇事多考虑他人的利益。

生:长辈为我们处处着想,我们应该尊敬他们。

„„

师:是啊!同学们,你们的感触非常深刻,老羚羊用自己珍贵的生命也为所有读到这篇文章的人上了一课。

让我们带着敬意向这群幼小而有神圣的生灵来表达我们的尊重!

全体起立,向羚羊说一声:“保重吧!”

音乐《祝你平安》缓缓响起。

孩子发自内心的“保重吧,羚羊”,吐露了这些幼小心灵对人类以外的动物的尊重。也许从此时孩子们就懂得了我们人类并不是地球这个家园的主人,可以随便主宰其他种类的生活。人类、羚羊都是地球的孩子,平等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于人和非人类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祝你平安”在此时心底流出,越出了孩子心灵的樊篱,是育人的突破。

篇6:燃烧激情 守护生命

一、巧用象征,意蕴丰富

在《日》中,开篇写的是“飞蛾”,一种渺小不美丽的生物,但是它“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文章又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写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光明,为了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这里的飞蛾和夸父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缥缈的人物了,巴金赋予了他们一个新的内涵。而人也要像他们那样,应该“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在《月》中,作者生发联想,“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的姮娥和《日》中的飞蛾、夸父都是相似的,为了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只不过飞蛾和夸父是追求光和热,而姮娥却“妄想”去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他们都是作者理想的化身,是作者所运用的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量,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二、情感浓烈,爱憎分明

《日》充分表现了巴金热情洋溢的一面,“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做一阵烟,一撮灰。”文章倾注了作者浓烈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执著地追求理想的人生,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

在《月》中,作者以细腻的语言,写面对冷月的独特感受。一个人踱步在月光之下,孤寂凄清,作者有着沉重的忧愁。但作者没有就此沉溺,表达了对“姮娥”的渴望,对她的精神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三、精心对比,突出表达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篇7:激情燃烧的岁月

九月二号到达武汉,九月五号离开君宜入住学校,九月六号爸爸回海口,然后从九月六号至二十六号军训,九月二十七号正式上课。

十月一号至十月六号在上海度过了很激情很活力的假期。一号到达上海,谢谢大地为我提供了在上海的旅程航线和热情招待,谢谢大大带着我们去看上海繁华的夜晚,还有冰冰佳霓劳改猴子。二号自己在世博园里闯荡,进了中国馆法国馆西班牙馆澳大利亚馆以色列馆秘鲁馆和很很多很多的小馆,然后晚上自己坐船游黄浦江,在蒙蒙细雨和层层薄雾中感受这个陌生的大城市,体会不到在北京时的亲切与舒适。三号四点半起来,不到五点到达世博园六号入口,和冰冰大地一起在开馆后疯狂奔进沙特馆,感受珍宝剧场的美丽后俯瞰了世博园的美丽建筑,然后在德国馆的慢慢长队里穿梭,不过真的很值得,除了中国馆我最欣赏的就是德国馆,将古典与高科技的魅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兴奋不已。后来自己去了意大利馆和日本馆,畅呀畅,我不能辜负你的期望啊,忍受了两个半小时,算是帮你完成一个心愿。意大利馆也确实很棒!两天的世博游基本没有留下遗憾,能进入那么多的大馆已经很满足啦~~~记得在排日本馆的长队的时候,一位阿姨听到我的经历后,说我还年轻,正处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她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了。心里特感触,年轻真好,莫负韶华是我对自己的勉励。四号在上海的繁华地段逛了逛,到南京路,到杜莎夫人蜡像馆,到外滩,还

是没能找到对北京那样的亲切感。五号特别特别开心!谢谢小白和你的iphone~带我到梦寐以求的古镇水乡去感受了宁静的魅力,没有去苏杭没有去周庄乌镇是遗憾但是朱家角也很棒~还带我到复旦找咪咪,到同济看尤玮和江宁,复旦同济很棒很棒,你们都很友善很友善复旦北区食堂的汤包很好吃哈哈谢谢咪咪!~要赶最后一班地铁不然我还想吃同济北门的夜宵哈哈~不过智梓不好意思啊,下次我带武汉特产去找你玩哈~六号本来想睡懒觉再回武汉结果不小心起了个大早,坐了飞快地磁悬浮到大大的浦东机场等着飞机载我回到熟悉的`武汉,上海之行美好地结束了。

六号回到武汉后疯狂赶作业然后开始了真正正常的大学生活。一直到今天,我还是在用“忙碌而充实”五个字形容自己的现状。很荣幸来到华师,也荣幸来到文学院语言系,这是自己对自己全面地认知和对未来地认真思考后做出的决定,并能如愿。每天上着自己喜欢的课,做着自己喜欢的学生会学术部和班委的工作,有自己喜欢的老师,有一群很友善很不错的同学,住着华师很好的寝室,吃着很便宜很合胃口的伙食,这样的大学生活已经超出了自己在暑假做出的无数假设。但是我偶尔还是会想海口,想家,想那个曾经万分想离开的双岛,和我熟悉无比的亲爱的所有的你们。那些不仅深刻在脑中也深刻在心里的海口的一切,家中的一切,双岛的一切,你们才是我真正的不竭动力。

今天在华师有五院为海南水灾举办的募捐活动,看着那些不是来自海南却热心为海南宣传帮助海南人民的同学们,心里真的很感动,在募捐箱里放下钱币后写了祝福的纸条,默默离开眼里含着泪水打电话给悦悦,放下电话后边微微颤抖边走到图书馆,谢谢你们感谢你们,小岛因为你们会感动安慰和幸福。十七级台风你不要登陆海南啊快消失快消失吧,大雨快停大风不要再刮,小岛需要安静需要休息调整不要再经受你们的打击了……

这只是大一,这只是大一刚开始,可新奇的一切已经让我欣喜万分。虽然有时会很忙,忙得吃不上饭忙得不能好好睡觉要熬夜到很晚,忙得没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可是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无悔的选择。再次感谢静姐和朱浩让我成为你们的一员,也谢谢和我朝夕相处不介意我熬夜的005的你们和我们的美女小二,还有语言系的所有所有同学~希望这岁月以激情开始,并把激情保留至永远的永远。

爱在华师。

篇8:激情燃烧的课堂

我们都知道,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主体。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情感是随时起作用的一种内心体验。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 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 (包括运用) 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品格 (包括行为) 的过程。智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形成和发展, 它的心理过程产生着情感和智慧。因此, 知识、智慧、情感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现代教学论强调, 不论哪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都不能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来讲, 情感也是影响课堂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如果在教师的讲课里没有真正的、由衷的情感, 如果他掌握教材的程度只能供学生体验他所知道的那一点东西, 那么, 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可见, 在我们的课堂中, 不仅要有智慧的闪光, 要有多方面的信息刺激, 更要有情感的暗流默默流淌, 达到潜移默化 (而不是“填鸭”) 的效果。

为此, 我们进行了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在内的多种尝试。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石。要真正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在于良好的师生感情, 而良好的师生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位哲人说得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如果教师能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 那学生回报的爱会比“神”的称号更动人。只有在爱的基石之上, 师生才能共同语言, 感情才能融洽, 教育才能见成效。

良好师生感情的培养, 可以在课余, 也可以在课堂上。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呼吸’, 如果不能营造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 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其固有的作用。”亲切的教态、民主的作风, 会让学生很快在情感上对教师产生认同, 这种认同会使学生更愿意做一个忠实的听众, 也愿意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积极交流。

爱学生, 在课堂上表现为能宽容学生的错误、能欣赏学生的优点, 坦然面对学生的质疑,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

宽容学生的错误和欣赏学生的优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者都建立在对学生的科学认识上。学生是学习中的人, 是正在发展的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 难免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甚至错误, 这时, 教师如果不深究原因、只简单地认定其一定是不专心、不用功, 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伤害其自尊心。所以, 宽容学生的错误也是爱学生。同样的, 欣赏学生的优点, 让学生时常体验成功的快乐, 也是爱学生。在对学生的评价上, 我们更多的提倡“高标准、严要求”, 通常不敢大张旗鼓地表扬学生, 生怕他骄傲。其实, 教师的肯定、成功的体验往往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动力。要相信, 爱的力量比“恨铁不成钢”之“恨”恐怕更长久。因此, 让学生“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结果”, 这种爱的体验和成功感会产生巨大的情绪力量, 推动学生不断争取新的成功。

二.用激情点燃激情

在我们的课堂上, 不仅要用智慧启迪智慧, 更要用激情点燃激情。

1营造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感氛围。

学生的情感像一座座休眠火山, 需要我们的教师用激情的火种去点燃。营造氛围是点燃激情的一种方式。比如, 有位老师在教学《谎言掩不住血写的历史》这篇文章时, 就选用了大量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作为背景资料, 并用血一样的红色作底色, 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唤起了学生心中深藏的民族情感, 于是, 朗读课文仿佛是与作者一起对日本右翼势力进行谴责。在这个教学实例中, 用血红底色的照片营造的课堂氛围就非常成功。

反之, 如果氛围的营造与教学内容不谐调, 则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猫》这一课时, 用几幅可爱的小猫的照片作引子, 请学生回忆自己养过的或见到各种猫, 然后进入正文。在课堂的末段又引入“采访节目”, 由假扮读者的学生向假扮作者的学生提一些疑问。整节课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 在活泼的气氛中结束。但是, 《猫》文却是一篇多主题的文章, 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 都体现了作者对有不幸遭遇的“第三只猫”的自责和深刻的思考。所以, 对该文的学习应该有深刻的思考, 不能一笑而过。

2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去点燃学生情感的休眠火山。

教师的魅力常外化为语言的魅力, 而激情又是教师语言的独特魅力。试想, 如果教师上课时有气无力、语言干瘪、只会照本宣科, 那么, 他在在教学《谎言掩不住血写的历史》这篇洋溢着强调民族情感的文章时会是什么样?那一定会抹杀文章动人心魄的力量, 失去一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好时机。

当然, 教师要点燃学生情感的休眠火山, 他自己就应该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人。因为, 一个优秀的教师, 肯定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人。他只有首先要带着感情理解教学内容, 他才可能赋予教学内容以充沛的情感内涵, 从而达到动人的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 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 嬉笑怒骂都是教学的艺术。比如, 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这样的美文时, 亲柔的话语、明朗的笑意、快乐的憧憬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朗读, 一定会将春之声、冬之韵传达得灵动感人, 带给学生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而在教学《谈骨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样的文章时, 则需要义正词严、爱憎分明。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因素对课堂的影响不仅决定于教师, 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因为学生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这点上, 教师在特别尊重学生的感情,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与学生, 无论是从知识水平还是人生阅历讲, 都是极不一样的, 如果教师一定要把成年人的情感体验强加给学生, 那对学生来讲是极不公平的, 课堂上出现“冷场”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 只有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设计才是可能被学生接受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想办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 使教学内容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比如, 有的教师在教学平行线的时候, 选取生活中带有平行线的图案或实物, 让平行线走出几何教科书, 以亲切、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这就是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教学设计为教学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9:激情燃烧的事业

张湖海骄傲地告诉我们:菜根香不但是首家进军澳门的川莱连锁店.而且是重庆市继太极集团后第二家投资澳门的企业,它不仅代表了企业的投资行为,更起着连接和传播渝澳两地文化的重要作用。“否则,也不会得到两地最高长官的如此重视,我们算是沾了走在前面的光。张湖海笑言。

“菜根香”每一个连锁店入口处,都有一则毛主席语录:“嚼得菜根者百事可为,据说这是毛主席在读了经典著《菜根谭》后发出的感情。记者曾多次在”菜根香“用餐,当时只是把它作为”菜根香的一句广告词而已民。在采访了张湖海以后,我们才深深地明白了它的内涵:它不权是张湖海人生的浓缩,也是他对生命的全部理解。

70年代中后期,和众多知识青年一样,张湖海插队到山西夏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其他知青不同的是,张湖海不认为这段经历是他人生中的苦难岁月,而是他生命中值得珍藏的宝贵财富。他在今天的回忆中充满了快乐的气息,那些带着丝丝苦涩的回忆也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田园风光画。

关于下乡,张湖海最不能忘记的是两件事:一是他和乡民一起挑着上百斤的柴担在钟条山的深山老林中跋涉的艰辛,二是修水电站时在凛冽的寒风中率先跳进刺骨的河水里开闸放水的豪情。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和20多个知青、老乡在窑洞的通炕上光着屁股同眠共枕的场面……张湖海用诗——般的语言向我们讲述那一个个良辰美景:人在天地间漂浮,黄土高坡是粗犷的背景,甩鞭、信天游、晋剧是梦幻般的画面。

与其他知青不同的是,在那段蛮荒的日子里,张湖海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的人生哲学:面对现实,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到最好。

因为表现出色,张湖海被评为全县8个“群英代表”之一;是山西省第五届最年轻的人大代表;是全国首批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这是一个莫大的殊荣,在那个政治至上的年代,首批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必须是经过于挑万选、组织信得过的“革命接班人”。

这段插队生活让张湖海至今保留着吃苦的“遗风”,也奠定了他基本的管理思想。

张湖海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修建水电站的时候,他被任命为“连长”,上级用完成任务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考核,同时工资按星期发放。每次发了工资,他们就把它换成酒,在粗犷的黄土地上挥洒自己的豪情。

现代企业所讲的“绩效考核和工资挂钩”、“激励与惩罚”、“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思想,早就被这帮黄土地上的农民用朴素的行为所实践。

黄土高坡的激情与浪漫没能留住张湖海。相反,在他的思维里,只有两个字:“回家”,回到成都的家。强烈的乡愁牵扯着他的每一根神经,思乡的情绪在田间地头、深山丛林,像朝雾一样弥漫……

张湖海的父亲,这位早年的南下干部没有逃脱时代带来的命运打击,戴着“右派”的帽子在牛棚里黠然神伤;家里只有孤苦的母亲,还有一个无助的姐姐和两个年幼的妹妹。这个柔弱的家庭需要一坚硬的臂膀,需要—个坚强男人做支撑。

己经“很有名气”的张湖海拒绝了包括“团委”这样充满诱惑的去处,毅然选择了当兵。他知道,只有当兵,才是知青回城的惟一出路。

1978年3月,张湖海如愿进入北京军区空军某部,开始了影响他一生的军旅生涯。

当兵延续着张湖海的早期辉煌,从普通—兵到南疆自卫反击战的参战连长,从两度进入空军高炮地空导弹部队指挥学院深造到成都军区某旅作战指挥部参谋,张湖海走过了一个军人的辉煌历程。

10余年的部队经历,张湖海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一帮气质相近、能吃苦敢冒险、重合作善谋略的军人同志,这是他以后创业的核心团队。

采访手记:记者也曾读帖临碑,对书法小有认识。在“莱根香”,记者惊诧于那些牌匾的苍朴道劲、俊逸洒脱,尤其是“菜根香”三个字,可谓“拙实而韵味十足,狂放而不失俊俏”。当记者向张湖海请教这些都是谁的杰作时,他微微一笑:“都是我信手涂鸦的。”

记者了解到,东方莱根香餐饮公司的管理层都是军人出身:总经理傅总、办公室罗主任、品牌中心廖总、成都基地邱总及食品厂、配送中心、沙坪坝店的总经理等……这个管理层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他们大都经历过军校的熏陶,属于一群有文化的军人。军人出身决定了这个团队“能吃苦、许风险、守纪律,可将生死置之度外”,有文化决定了这支队伍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90年代初,张湖海以团职干部的身份光荣转业,被分配到成都市商业系统,开始了一个优秀军人向一个优秀商人的转变。

依张湖海当时的条件,完全可以进商业系统的某个机关,或者在行政邪门谋求一官半职。但张湖海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选择:到商场当营业员!

在解释这一次选择时,张湖海诡秘地一笑:我当时比别人想得深了一层,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必须从基层干起。

张湖海说:当兵的人都有这样的信念,那就是永远把自己当做一名新

无独有偶,“菜根香”总经理傅传忠在退伍时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个出身餐饮世家的退伍军人来到成都市饮食公司,扫过地、洗过碗、当过服务员,最后才晋升为餐厅经理,并最终成为国家特级厨师。

今天的“菜根香”有一个硬性的规定,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从服务员做起。“没有经过基层的锻炼、不熟悉基层,很难做好管理工作。”张湖海扳起手指头一个一个地算,所有的“高管”“中层”都经过了服务员这一关。

张湖海先从营业员、库管员做起,然后是科长、经理,最后成了这家大型国有零售商场的副总经理。张湖海在副总经理的宝座上,为职工修宿舍、谋福利,为商场谋发展、创效益,整整倾入了7年的心血,在他离开的1997年,商场的年销售收入达到了6.5亿元。

在这7年当中,张湖海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商人,每天都被灵与肉、思想与现实的矛盾痛苦地折磨着:那是收入与分配体制的严重不公。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湖海很认真地说:“金钱是万恶之源,金钱也是百善之本。我的理想是拥有巨大的财富,并且自己要能主宰这些财富。”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张湖海只有唯一的选择,那就是离开,然后去开创一番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离开是明白的,离开以后做什么是茫然的。但是咱们当兵的人冥冥中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坚信总有一缕阳光会照在自己身上。”

1997年,张湖海成了无业游民,年近不惑又要从零开始。张湖海漂了半年,也寻找了半年,其间做过陶瓷生意,也去美国打过工,但是都没有找到真正的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好在张湖海与佛有缘。这次照在张湖海身上的不是普通的阳光,而是佛光。十几年前张湖海结识了重庆罗汉寺的智丰和尚,智丰告诉这位老朋友罗汉寺正在招商。正在苦苦寻找机会的张湖海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是一座寺庙能做什么生意?张湖海灵光一现:开素食楼,做素食宴。

其实做餐饮是张湖海由来已久的想法,他认为餐饮投资少、见效快,而且是属于最大的易耗消费品,只是一直没有很好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临,他岂能轻易放过!

又是一次战友间亲密的聚会,又是一次关于人生、事业的思想火花的碰撞。已经在餐饮界混得如鱼得水、在川中很有名气的“川菜大师”傅传忠,这位昔日的侦察班长极力赞成老上级的想法,并表示愿意追随张湖海,和他一起创业。

几个战友凑足60万元,经过一番整治装修,1998年8月8日,罗汉寺“妙香斋”素食楼正式开张,同时3~6楼的佛教招待所也开始对外营业。

佛教传人中国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佛教文化早已根植在民众之中,但是对普通民众来说,它又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在重庆媒体的渲染下,一时间重庆市民蜂拥而动,吃素食、住佛教楼,体验人生的另一种生活成为当时重庆人的另类时尚。

“每天的营业额3~4万元,素食啊!”回忆起当时的盛况,张湖海依然激动不已:“当时罗汉寺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除了烧香拜佛,多数是为了一饱口福。特别是那一年全国佛教大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古刹名寺的方丈们对这些面粉等原材料做成的素‘鸡”鸭”鱼”肉’赞不绝口,‘妙香斋’从此声名远播。”

一番激动以后,张湖海向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你决定打入一个陌生市场的时候,你的目的是什么?

在罗汉寺的喧嚣与热闹中,显然张湖海并没有忘记当初承包经营罗汉寺的根本目的,那不过是他进入重庆餐饮行业的一个序曲而已,一旦证实了他当初的基本判断,就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采访手记:“激情,做餐饮激情无处不在”,菜根香总经理傅传忠在评价做餐饮的魅力时说,“当生意火爆的时候,大堂热火朝天,厨房川流不息,我们管理人员也从二线奔赴一线:引座、端盘子、换台、洗碗无所不做,甚至亲自抄家伙炒菜;当竞争来临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通宵达旦,想对策、做谋划、出妙招,军人喜欢‘打仗’,欢迎竞争;特别是当我们研制出一种新菜品,推向市场后得到饕餮之徒们的青睐时,我们更是激动不已……”做事业最忌讳的是激情衰退,在菜根香采访,记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公司上上下下昂扬的斗志和坚毅的精神。

1999年底到2000年初,张湖海感到做大做强的时间已经到来。一方面他已经从“妙香斋”完成了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当时重庆川菜处于异常弱小的阶段,火锅占据了重庆餐饮的大半壁江山,粤菜、湘菜等菜系尚不成气候。而此时的成都,川菜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无论是规模、品位、文化含金量等方面,重庆都有很大的距离。并且张湖海获知、一些川菜大鳄正伺机而动,欲抢滩重庆。如果不抢在这些大鳄到来之前,建立自己在重庆的根据地,将错失良机。

“菜根香”的成功经营,充分展示了张湖海的商业才能。

张湖海将首家店的地址选择在重庆高新区南方花园科园三街,尽管这里当时正在开发之中,但是张湖海看中了它的发展潜力。

张湖海选中的那栋楼的开发商十分中气,只卖不租。这对于小有积蓄的张湖海是个不小的难题,因为他还不具备购买整层楼的实力。

于是张湖海说服一个很有实力的朋友,让他买下其中的一层楼,在朋友的犹豫中,张湖海许诺“起码租用5年”,场地问题才得以解决。张湖海初次尝到了“借”的甜头。

酒楼的名称“菜根香”也是“借”来的。常在川渝间奔走的张湖海知道,成都有一家“菜根香泡菜酒楼”生意很好,名气很大,但是该酒楼并没有进行商标注册:张湖海大胆地给自己的酒楼取名“菜根香民俗酒楼”,加上不俗的装修风格、宏大的场面。酒楼开张伊始,市民都以为是成都“菜根香”“杀”到了重庆。纷纷前往一饱口福厂—直对重庆川菜“怒其不争”的重庆新闻界惊呼:“新派川莱祖师爷‘杀’来了”。当新闻界明白此“菜根香”非彼“菜根香”的时候,一场商战又起,“成渝菜根争香”,“‘泡菜’与‘风俗’之争”等标题充斥着重庆媒体。在这一场商战中,两个“菜根香”都没有输家,虽然市民被搞得满头雾水,但是两家“菜根香”的营业额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张湖海的“菜根香”南方花园店在这一场“正宗”与“非正宗”之争中人满为患,43张台的场子每天平均销售近6万元。

今天,南方花园酒楼林立,几乎所有的餐饮品牌都在那里有一席之地,但是很少有入记得是“菜根香”在那里开了先河,带动了那一带商圈的繁荣。

爆满的顾客必须要分流,再说受过10余年部队熏陶的张湖海知道,你不占领的阵地敌人就会去占领——成都还有一帮虎狼之帅等着进军重庆呢、于是2000年张湖海在不到半个的时间里相继开了“菜根香”解放碑店、杨家坪店和沙坪坝店,开一家火—冢,占据了重庆最有利的地形;在2001年上半年;”菜根香”又杀回成都,各成都的南、西,东三面完成了布局。

这样快的开店速度,资金怎么得以保证?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张湖海的回答轻描淡写,还是一个“借”字,这次是借供应商的钱。

今天,“进场费”、“月结”等名词在我们看来已经不足为奇,但在当时的重庆,却是张湖海的发明。张湖海的灵感来自他对商场的管理,经营户要进商场经营,必须要缴纳3%~5%的管理费.

“启动解放碑店一分钱都没花。”张湖海很为他的商业运作得意,“装修的60万元是供应商的进场费,房租采取的是月付,贷款采取的是月结。”当然,这一切的条件都取决于“菜根香”火爆的生意和张湖海良好的个人信誉,离开了这两个条件,一般的酒楼很难做到这一点。

张湖海有一个重要的经营理念:“顾客是上帝,供货商也是上帝。”深谙商业之道的张湖海知道,供货商在整个流通领域中处于弱势地位.饱受需方的刁难。“菜根香”却把供货商奉若上宾,从不拖欠货款,每月 7~10日是结算的日子,供货商从不担心收不到钱;供货商还会经常接到“菜根香”的宴请,相互在一起交流感情。记者甚至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菜根香”给供货商拜年的大幅广告。张湖海说:“我们要让供货商受伤的心灵在这里得到安抚。”把供货商作为上帝的结果是他们的价格更低了,提供的货品质量好了,服务更到位了,对“进场费”、“月结”等方式更支持了。

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菜根香”连锁店像野草一样疯长,都是这种模式的翻版。

每一个新店开业,张湖海总有—些奇招、妙招、怪招。

解放碑店还在装修时,张湖海就印制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凡是路过的人都会得到邀请,只要开业那天前来捧场,都会享受很低的折扣。

只是这些顾客万万没有想到,天底下真的就有免费的午餐。开业3天以后,张湖海在新闻媒体上刊登广告,“吃了白吃:凡是前3天在菜根香消费的客人.开业凭结账的小票全额退款,没有保留票证的,只要能报出所在的台数、消资余额,也可以全额退款。”

广告出去后的两天解放碑店真是疯了,前来退款的顾客排起长队,张湖海也因此退了整整18万元人民币。

对“菜根香”的“白吃”行为,重庆媒体大肆炒作,外地媒体也纷纷进行转载位于解放碑女人广场三楼的“莱根香风俗酒楼”也因此更加火爆,每天的营业额平均为8万元,最高达到了12万元.创造了重庆餐饮界的奇迹。

沙坪坝店开业的时候,正值党的生日,“菜根香”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凡是在党的生日那天出生的共产党员,都可以凭身份证和缴纳党费的凭证在”莱根香”消费 1000元。这些老党员激动不已,把“菜根香”给他们的实惠都记在了共产党的头上;当得知“菜根香”是群退伍军人开的酒楼,更是感慨万千。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更是—次爱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重做开国第—宴”堪称张湖海的经典之作。2001年国庆节,张湖海找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庆典的菜谱,依样画葫芦,做成“开国第一宴”。以588元每桌的价格销售,引来订者如云、食客无数

“菜根香”是重庆川菜的带动者,更是重庆餐饮的搅局者,重庆餐饮因为有了“菜根香”而骤然生动,此前平静的重庆餐饮业也因此狼烟四起。

“菜根香”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打折”风潮,从最低5折到最低3.5折,当别的酒楼餐馆亏损连连的时候,张湖海始终扼守住价格的底线;当别的餐饮企业因价格战而崩盘的时候,张湖海笑到了最后。

“菜根香”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运动。他们成立了餐饮技术部,由著名的川菜大师杨和平任技术总监,每月推出的18道新菜让其他餐饮企业应接不暇。据悉,“菜根香”丢失最多的东西是菜谱,曾经发生过一天丢了18本菜谱,但这些“偷艺”者旧的莱品还没有学会,“菜根香”又推出了新的菜谱。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湖海有—天公开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向社会宣布“菜根香废弃100道菜”,并将这1013道菜的名称罗列在广告之中,让那些“偷师学艺”者措手不及。

张湖海说:“有人一生都在创新,有人一生都在追赶。对于日新月异的餐饮业,追赶者如果不能超越,就将面临死亡。”

采访手记:为了帮助记者更好地完成本文的写作,集团办公室主任罗宝光给了我们厚厚的一本资料,那就是《方圆菜根香》,这里面记录的,是“菜很香”所有的管理资料,共计200多页。《方圆菜根香》完整地记录了“菜根香”的督察制度、员工培训与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制度、卫生管理制度、会议制度、供应商入场管理规定等近20种各方面的管理规定。罗宝光告诉记者,我们一直是严格按照制度来管理的。

没有深入到“莱根香”的人,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它的成功只是靠离奇的商业点子和巧妙的策划炒作出来的。其实,军人出身的张湖海精于营销,更精于管理,在营销和管理之间,张湖海更看中管理,因为他知道“营销手段的应用只是一时造势的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才是企业生命的长久之策”。

“菜根香”有一个管理上的九字真经,那就是“无大事、全是宝、都是洞”。

张湖海认为:“餐饮无大事”,餐饮业的管理者必须像耗子一样深入到各个部门的每个角落、每个环节中去,去倾听真实的声音(包括顾客的抱怨)、察看真实的情况、发现处理解决实际的问题。张湖海为管理层和员工罗列了几十件日常必须关注的小事,包括“倾听顾客的酒后真言和厕所里的对话”这样的小事。张湖海认为,小事会带来不满,不满会带来抱怨,抱怨会带来愤怒,愤怒会带来灾难。处理好了每一件小事,才会“无大事”。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张湖海教导员工,“酒楼所有的东西都是宝”。他给员工算了一笔账:一个五粮液包装盒的回收价值是10元左右,剑南春是5元左右,每个月一个店单是回收空酒瓶、废纸板,就是一个普通员工的工资。在进货上,重庆的原料普遍比成都贵,“菜根香”就远赴成都进货 (蔬菜除外),降低成本;再比如餐桌上的餐巾纸,重庆人大气,普遍采用大包装,但是中餐只需要小包装就能满足顾客的需要了。凡此种种,“菜根香”比别的餐饮企业在成本上要低10%左右,这也是张湖海敢挑起价格战的底气所在。

在“非典”时期,几乎所有的餐馆都遭到了劫难,有的甚至以倒闭收场,“菜根香”在这样困难的时期居然没有亏损,靠的就是这种“抠门”手法。

有人说,管理就是堵住漏洞。尤其是餐饮业,漏洞太多了:采购的漏洞、库房的漏洞、厨房的漏洞、吧台的漏洞、传菜的漏洞……“全是洞”。

比如,搞餐饮的人都知道,做餐饮有一个很大的难题:当菜品出现质量问题,被客人退了回来,或者遭到客人的投诉,采购、厨师、理菜员相互推委,怎样确定责任人?怎样处罚责任人?

张湖海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即“三级否定制”。采购部经理否决供货商;厨师长否决采购部经理;大堂经理否决厨师长。采购部采购的货有问题,被厨师长否定以后,由采购部经理买单;厨师的手艺有问题,食客不满意,被大堂经理否定以后,这道菜由厨师长买单;供应商送来的货有质量问题,被采购部经理否定.则这批货算“白送”。

“三级否定制”彻底解决了困扰餐饮企业多年的顽疾,也让“菜根香”的菜品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此外,“菜根香”还有很多细小的规定。单是一个传菜的环节,就规定有“十不传”,如装盘不符合规定不传、装具有破损不传等等;张湖海的管理近乎苛刻,一般企业对员工的作息时间只规定上、下班,但是在“菜根香”,连晚上什么时候睡觉都有严格的规定。张湖海自有他的一套理论:厨师休息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菜品质量,服务员休息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服务质量……翻开《方圆菜根香》,这种几乎“不近人情”的管理制度随处可见。

张湖海说:“我就是要用部队管理士兵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实践证明,用部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比如,部队一直沿用的‘三三制’的管理方式,就是科学合理的,每个人只能管理 3~4人,多了就管理不过来。”因此,在“菜根香”,总部对各分店的管理就只抓两个人,总经理和厨师长,所有的奖惩都只对这两个人。

在张湖海的管理体系中,有两大管理制度是非常有特色的,是张湖海的首创,也是“莱根香”制胜的法宝。

一是督察制度。俗话说,天高皇帝远,“菜根香”有100多家连锁店,怎样有效地对他们进行监督的确是个难题。总部派出的厨师长有没有违规行为?加盟庙有没有遵守公司规定?菜品质量是否符合既定标准?总部的安排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等等。

张湖海组建了一支16人的督察队伍,这是一支神秘的队伍,连集团总经理都不知道是些什么人,他们只对张湖海一个人负责。他们的任务是“满天飞、到处吃”,督促和检查各个连锁店执行公司制度的情况,督察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甚至可以就地罢免厨师长。张湖海戏称这是他的“秘密武器”,各地连锁店把他们称为“神秘食客”。有了这支督察队伍,张湖海就有了准确的信息来源,他可以准确地告诉违规者:在某一天的某号台,服务员跟客人吵过架;某位外派的厨师长搞第二职业,在某条街开有另一个餐馆,餐馆叫什么名字;某个经营店当月的营业额是多少,慌报了多少……一切尽在张湖海的掌握之中。

有了“神秘食客”以后,各地连锁店的违规情况少多了。

二是"XX店万元成本分析法”。这个表格很简单,就是1万元营业额中各种原材料的消耗统计,并且与上个月有比较:其中有“油料类”、“干副类”、“蔬菜类”、“鲜肉类”等近10类,最后是“厨房毛利率”、“酒水毛利率”、“综合毛利率”等分析指标。

张湖海说,“你别看这些简单的数字,它反映了各个店的成本控制情况,很多店的总经理在交这个表的时候手都在抖,数字不好看说明他的成本没有控制好。”

关于这个表的作用,总经理傅传忠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店“万元成本分析表”中发现它的天然气耗损特别厉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经过检查,发现它的锅炉因为长时间没有清洗,水垢太重,造成了天然气的浪费。

“菜根香”还有一个备受推崇的表,那就是“畅销菜品销售情况表”。傅传忠拿着 9月份的这份表格给记者一一解释:以公司的招牌菜“湖辣鱼”为例,沙坪坝店本月任务销售多少份。实际销售多少份,超计划多少份,上片销售多少,同比增长多少等数字一日了然;然后是南方花园店、解放碑店、杨家坪店。记者看到,单是”湖辣鱼”这…道莱,四个店9月份销售额近18万元。其他畅销的菜品如十八香豆腐、鬼鸡等都有相当不俗的销量。

傅总说;招牌菜是酒楼的命脉,在一个成熟的酒楼,80%的利润是靠10%~20%的招牌菜创造的;我们在各个店展开招牌菜的竞赛,就是要左抓住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

一个加盟店前沉浮:“菜根香”沙坪坝店原来并不是菜根香公司的直营店,它是 4个合伙人共同投资90万元成立的加盟店、开店后,每月营业收入八九十万元,半年时间就收回了投资。一年以后,本来可以挣更多钱的加盟商开始不履行加盟合同,拒绝向总部缴纳每年8万元的权益金。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我赚的钱为什么要交给总部?”几经谈判未果,莱根香总部只有终止了加盟合同:

随后,4人遣散了所有菜根香派去的管理人员,重新招兵买马,在原址上另起炉灶搞了个“芙蓉古城”餐饮酒搂。但是自从这家酒楼开业后?连续7个月亏损,终于无法维持.只能整体转让。

在转让股权的签字仪式上,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张湖海突然出现在现场,宣布拥有该酒楼60%的股权,并重新将该酒楼命名为“菜根香”。

张湖海之所以在整个收购过程中要进行暗箱操作,将该酒楼重新“据为已有”,是想证明给别人看:菜根香的品牌魅力究竟有多大?张湖海能否让一个死掉的酒楼起死回生?

两年过去了,“菜根香”沙坪坝店业绩良好。“菜根香”在全国的100多家加盟连锁店也大都业绩良好,在南京、深圳等城市,甚至出现了同一加盟商开第二家、第三家店的情况。张湖海坦言,到现在为止,连锁加盟依然是公司主要的赢利模式。

对连锁加盟玩得得心应于的张湖海又开始了未雨绸缪,开始在为自己的未来寻找出路:成立专业的餐饮咨询管理公司。

传统的连锁加盟是输出品牌、技术和管理,但是部分加盟店老板并不买账;认为加盟是在给别人树立品牌,是在给别人打工,而不是经营自己的店。张湖海的餐饮咨询管理公司不输出品牌,只卖技术和管理,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系统的,

记者看到,在菜根香开出的服务“菜单”上,包括餐馆的整体策划、选址、技术培训、管理、装修、配送等10余个方面。比如在菜品输出上,菜根香有3000道菜品可供选择,任何—家餐馆只需要从中选择100道菜就足够了,菜根香不仅提供100道菜的菜谱,还包教会和定时更新;餐馆也可以委托菜根香培训厨师和服务员,也可以购买某一个环节的管理。每一项服务都明码实价,需要者可以“按单点菜”。

与一般的管理咨询公司不同的是,菜根香的所有管理和服务都来自成功的实践,更具有操作性。在重庆负有盛名的餐饮一条街南滨路上,就有几家餐饮店是张湖海这种模式下的杰作。

上一篇:实习时间和地点下一篇:家事好帮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