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性目标措施

2024-04-30

必要性目标措施(共9篇)

篇1:必要性目标措施

这是非洲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巴里、麦克里斯、约翰和吉姆四个皮包骨头、有气无力的男子正扛着一只沉重的大箱子,从丛林深处踉踉跄跄地走来。

他们原本是跟着队长马克格夫进入丛林探险的,因为他答应将会给他们极为优厚的工资,谁知半路上,马克格夫忽然得了一种怪病,并且很快就去世了。去世之前,马克格夫把大伙召集到一块儿,指着旁边那个他亲手制作的箱子说:“我要你们向我保证,在走出森林之前,一步也不得离开这只箱子。记住,如果你们把箱子送到我的朋友麦克唐纳教授那里,你们将得到比金子还贵重许多的东西,这一点我绝对可以向你们保证。现在,请你们发誓做到这一点。”一直等到大家都发誓完毕,马克格夫队长才闭上双眼,溘然而逝。

埋葬了队长之后,四个人便上路了,但丛林的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最后竟然根本找不到路了。四个人的力气也越来越小,最后都像囚犯一样在泥潭里挣扎了。看看自己恶梦般的困境,众人的目光均集中在了这只沉重的箱子上,心想如果不是为了它,自己早就一死了之了。

就这样,在这只箱子的支撑下,他们互相监督着,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了——经过千辛万苦之后,他们终于走出了原始森林!

可是当四个人急匆匆找到麦克唐纳教授时,教授却望着箱子微笑不语,急得四个人面面相觑,最后不约而同地问起报酬的事。

“报酬你们已经拿到了。”麦克唐纳教授笑着说道。

“什么?这怎么可能?”四个人均大惊,不相信队长马克格夫和眼前温文尔雅的教授会欺骗自己。

“我的确是一无所有啊,”教授把双手一摊说道,然后忽然打开了箱子,“你们不如把箱子里的宝贝拿走。”

“啊?”众人一看箱子,顿时倒吸了一口气,箱子里居然是一块毫无用处的大石头!顿时,四个人都发起怒来,他们无法理解队长为何如此戏弄自己,要知道为了这只箱子,他们可是经历了数次生死大关,原始森林里那堆堆白骨、道道血迹至今犹在眼前。

“我们上当了!”麦克里斯愤怒地嚷道。

“不!”教授立刻否定道,“你们得到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会有行动的方向和动力。现实中有些人之所以会感觉无聊厌恶、缺乏生活激情,大部分病根在于其丧失了做事的目的。

你现在有没有想,5年之后,之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辈子很长,你要做一个何等样的人?如果你没有目标,请为自己立一个;如果你有目标,千万不要丢了那“一箱石头”,因为:你将得到比金子还贵重许多的东西。

篇2:必要性目标措施

只有我知道,为了变成今天的自己,她曾经有多努力。学姐说,当我们小时候在吃披萨的时候,她极有可能正在啃豆腐菜——一种在西南乡镇随处可见的野菜。

她爸是个浪子,赌博,酗酒,不务正业,是“及时行乐”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坚定信奉者。她妈妈本是个温顺良善的传统中国女人,但某次发现酒鬼丈夫多了个酒后打娃娃的毛病后,便毅然决然离了婚,带着她独自搬到镇上。在那个封闭保守的地方,离婚等同于罪孽。从妈妈在镇上卷尺厂上班的第一天起,就不断有奶奶那边的亲戚找过来,各种人身攻击,各种撒泼式的辱骂,言语之粗鄙,让她妈在车间羞愤到无地自容。没过多久,她妈在上班时一出神,就把手指头砸断了。

那年她5岁,追着那辆载着她妈去医院的三轮车,一边哭,一边跑。那条路灰暗而漫长,记忆也是。工作丢了,一时没了经济来源,她只好跟着妈妈去摘豆腐菜,附近的摘完了,就跑到更远的地方。现在这种野菜成了有机蔬菜,在超市价格再贵也供不应求,但她再也不会吃。

不能总回娘家,乡下的外婆靠大舅妈一家养,本来就不好过。不能总和亲戚借钱,因为冷眼比冬天的风雪还无情。为了养活她,她妈妈捡过路上的塑料瓶,卖过菜,熬夜做过刺绣,还摆过小摊卖抄手——这是她最喜欢的。南方阴冷的冬天,她们起一个大早去生炉子摆摊。最厚的衣服穿在身上,一天下来嘴唇也冻得青紫。收摊的时候,她妈会把剩下的抄手舀一大碗出来,面皮糊烂,馅菜破碎,但是一口热汤下去,幸福得舌尖都酥软。

还有一阵子,她妈帮别人看小孩,带着她一起去。雇主的孩子哭闹,她妈会用牛奶哄着,她就乖乖坐在一边,偷偷嗅牛奶的香气。女主人回家后,第一道目光就用来打量柜台上的零食,或者不经意地走过去打开奶粉罐头,探头看看又盖上。

长大后懂事了,偶尔回忆,她才理解女主人那一连串举动的意思。这样的往事永远不会随风飘散,而是变成针尖,时不时蹦出来,刺痛她小小的心。那心里有着最卑微,也最脆弱的自尊。

有一年过年,乡下杀猪,外婆瞒着舅妈,好歹藏了几根猪骨头托人捎来。除夕,母女俩用骨头汤煮面,面条吃完了,骨头也被啃得干干净净。为了多掏出一点骨油,妈妈还折断了一支筷子。

什么是相依为命?这便是了。

有一次她发烧三天没好,第三天已经烧得躺在床上起不来。她妈急了,后悔不该为了省打针的钱只给她吃药。怕她烧成傻子,背着她去镇上的诊所。走到一半,突然下大雨,本来就陡峭的土路变得更滑,在下一个土坡时,她妈脚滑,直接背着她一起摔下去。

按理说,这是一对应该抱住对方嚎啕大哭的悲情母女。可事实是,当她妈焦急地爬过来问她有没有摔伤时,她看见她妈满脸泥水,如同花猫,忍不住笑了。她妈怔了一下,认真凑近看她的脸,也笑了。她们就这样坐在大雨里,看着对方狼狈的样子傻笑着。

“朵朵,你看,有个棒棒糖。”她妈突然盯着地上某一处说。

她一瞥,果然惊喜地看见一颗未拆封的棒棒糖静静躺在身旁,那糖在小卖部卖5毛钱,她通常可望不可即。在高烧不退、嘴巴里最苦涩无味的时候,一根棒棒糖从天而降,学姐说,她无法形容那一刻心里幸福的滋味。

篇3:企业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成本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极大, 成本费用越低产品价格就越低, 价格越低竞争力就越强, 竞争力越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越高。一个企业没有科学的成本管理就达不到充分控制企业内部潜力和不断降低成本的目的。目标成本作为企业的一项经营管理目标, 是目标与成本的有效结合, 其公式为:目标成本=目标收入-目标利润。这也就意味着其除了具有一般成本的特点外, 还有着自己的目标属性、预见性、约束性、确定性、可行性、激励性、经济性等特点。

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基于上述理论所产生的一种以管理为核心、核算为手段、效益为目的, 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的科学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 可让成本从少数人核算到多数人管理, 也让成本管理由核算型升级为核算管理型, 并使产品成本由事前控制代替传统的事后算账, 形成了一个贯穿整个企业、整个过程、全体成员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式成本管理系统。如果推行目标成本管理, 做好目标成本的控制就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二、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是大势所趋

目标成本管理最早产生于美国,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 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产定销的思维模式, 先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 再根据市场需求确立目标, 然后反过来安排各个生产环节。后来日本将本国的经营机制与其相结合, 成果显著,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丰田生产方式的成本企划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目标成本管理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得到认可与推行, 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是我国机械工业企业将自身实际情况与目标成本管理有机结合, 实行全过程的目标成本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被很多企业应用和认可, 更是涌现出了邯钢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成本管理经验。

目标成本管理改变了过去传统成本计算习惯, 将过去成本决定销售价格:即“成本+税金+利润=售价”的计算公式, 改用以价格定成本, 即:“售价-税金-利润=目标成本”。在当今市场环境下, 全球性竞争、形势变化快等问题是企业所必须面对的, 以技术提升产品整体质量这一传统的竞争手段, 已经很难再作为企业的一种长久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的产品质量差距拉的越小, 想要在竞争条件下脱颖而出就越难, 过去以成本定价格的方式俨然行不通, 那么如何能在同等价格的基础上将成本耗费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就成为了企业目前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目标成本管理的推行无疑是企业稳中求进的一项必要手段。所以说, 企业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

三、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标成本管理虽然被国内外大批企业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 对各种形式的经营机制都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我国仍有部分企业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 或者只是在某一部分实施, 并未真正的将目标成本管理作为核心的手段去推行。要想真正实施目标成本管理, 必须从解决以下四各方面问题入手。

1.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对目标成本管理的整体认识。部分企业中专门负责财务核算的员工, 因为对目标成本管理的错误理解, 认为目标成本管理与之前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在使用范围、所起到的基本作用和核算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出入, 差别仅仅在于定义和概念上。所以, 这部分工作人员在制定目标成本时, 继续使用之前的老一套方法。这种方式下的核算顺序依然是成本在前利润在后, 其所控制的对象也依旧局限于生产过程。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对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转变其落后的传统观念, 让其对目标成本管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然后加以正确的推广和运用。

2.转变企业从上到下的整体观念。在目标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 目标成本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控制生产过程, 还要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它包括产品最初的开发设计, 到整个产品上线投入生产, 再到中期产品的销售以及后期产品的售后服务;在实施的过程中, 仅财务一个部门做到认真负责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求企业上下全员互动。首先就要企业领导层引起高度的重视然而很多企业的领导一般都重视设计、重视销售而忽略了其他成本。而且由于多数企业领导缺乏财务方面知识, 对目标成本管理这一有效手段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同时, 产品的开发设计的过程作为目标成本管理所需要控制的部分之一, 更需要引起各个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从事开发和设计的人员往往认为其工作就是设计, 至于如何在开发过程中节约成本这一问题经常被忽略。他们眼中的所谓的浪费, 就是产品最初的设计目标与之后再生产过程中所实际消耗的材料工时不符所造成的。由此可见, 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端正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的态度, 并使他们明确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 还要为员工灌输正确的思想, 使他们懂得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和企业的增收, 在工作中形成人人都要关心成本, 参与管理, 精打细算, 降低成本的良好氛围。

3.解决基础工作薄弱问题。由于多数企业缺少严密的信息记录系统, 导致很多企业存在原始记录无法及时整理归档而造成丢失, 各项资料收集不完善, 成本核算没有认真落实导致结果失真、劳动管理混乱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因此, 基础工作薄弱就成为了推行缓慢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加强计量和验收工作, 抓好外部资料和数据 (竞争对手的详细信息、成本数据、消费者需求、供应商相关资料等) 的搜集、处理、传递、贮存等信息管理工作, 逐步形成财务、成本信息网络,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健全相关的成本核算基本制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目标成本管理作为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有其科学行和可行性。是企业控制综合成本, 获取更高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企业推行目标成本管理, 就可以把传统的事后核算的经营管理模式, 转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与考核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这样, 成本管理的范围就可以由生产过程扩展到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就可以把产品的功能、质量和经济效益融为一体, 更有利于控制和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企业内部挖潜;有利于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还能和壮大。由此可见, 企业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佟成生.目标――成本管理企业守住利润的利器[J].新理财, 2007 (4) .

[2]门素梅.目标成本管理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12) .

[3]田茂华.现代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篇4:必要性目标措施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要使我们的课堂有的放矢,同时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就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按照教学规律来选择和制定最好的教学方案,而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是完成最佳教学方案的第一步。确立好准确到位的教学目标,然后灵活机动地实行之,以规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可能的结果,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合理的发展。但是目标毕竟只是停留于理论的层面,或者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目标是死的,而课堂教学是活的,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所以就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的及时的适当的变更,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真正的目的。我认为有如下些情况都需要我们变更教学目标。

第一、课堂教学中一个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出现了难以突破的知识性障碍,如果不能把这障碍及时排除就不可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而要排除这一障碍,就必然要占用一定的时间,那么我们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就不可能全部完成,或者三个目标就只能完成一个,如果我们教者还是死死抱住自己的预设的教学目标不放,那么学生就难以获得知识,而我们的所有目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这节课就是失败的。

案例:一师教《指南录后序》,教学目标是:

1.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

2.重点学习文章第一节的文言知识。

课堂流程是专题说明,作者简介,整体感知,第一节赏析。教师的第一个目标达成是通过自己对每一节的大意概括,从而完成把握文章的内容的,而对情感的把握是通过自己对第一节的概括并结合当时的背景以及文天祥本身说体现了忠贞爱国的情感。这其中没有学生的思考,都是老师一个人在包办,就这样了,一节课的时间几乎用尽。就是这种状况,教师还是选择要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第一段文言知识的把握。在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学生难以逾越的知识障碍,对语法的不懂,“萃于左丞相府”这是什么句式,学生有的说是宾语前置,有的说是定语后置等,这只能说明学生连基本的成分都不懂,老师只是一带而过,说这是介词结构后置。试想,学生能懂吗?肯定不懂。就是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一节课都难以完成,还要强行完成第二个目标,可想而知,学生的收获怎么样吧。

可以说,当目标完成中出现了知识性障碍时,适时变更教学目标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预设的对话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等,在课堂设施中出现了冷场,而这个学生的知识限度,或者是认知上出现的障碍,这就没法进行下去,要强行推进的话,也只能是热热闹闹的一个课堂,知识收获几近空白。

案例:一师教《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是:

1.探究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源;

2.合作讨论王熙凤这一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3.自住完成林黛玉进贾府的结局。

教学目标的设置大气而且很有内容。可是课堂中学生发言过少,或者就是泛泛而谈,把现在的爱情观加到了宝黛爱情上了。谈到王熙凤更是以骂代合作讨论。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结局更是不可想象。

这主要是因为目标的设置不合理,而且学生的知识储备本身就不足,你让他们讨论探究这些问题,不是对牛弹琴吗?所以当第一个目标还没完成,老师就进行总结,进而推行二三目标,可以说这节课怎一个“乱”字了得。

第三、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导致课堂容量过大,在教学中无法完成目标时,这就更需要及时适当的变更目标,把课堂中无法达成的目标给删掉,这能更好地完成保留的教学目标,如果还是赶鸭子上架,硬是要为了完成目标而强行推进,那么最后只能是匆匆而过,对于自己而言,不够从容,多比失,多比粗;对于学生而言,更是疲于应付老师的思维,谈不上自己的思考,更谈不上接受了。

案例:一师教《小说中人物形象鉴赏》,教学目标是:

1.了解高考设题角度及答题规范;

2.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3.把握解题基本思路。

教学内容是高考设题角度分为三个: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探究。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又是两大点三小点。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还有上述内容的解题思路。

就是上述的目标和内容已经让听课的老师紧张了,课堂教学中,开始是用投影的形式放了很多,一闪而过,开始的时候老师的讲解是从容的,学生思考训练也是从容的,但是第二个目标,“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快要解决时,这时课堂临近下课时间。教者不是给前面所讲练作及时的总结,不是及时地变更教学目标,而选择了强行推进完成教学目标,导致“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探究”这个知识点走马观花式的结束。

这节课虽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也完成了教学目标,保持了课堂的完整性,但是因为没有及时地变更目标,使得课堂总结不足,学生的收获不够。

第四、在知识的梳理过程中出现了必须要补充的知识,那么在课前预设的目标又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甚至是忽视了某些知识板块,那么这时也要变更教学目标来更好地为知识的梳理服务。

比如说梳理诗歌鉴赏的总体答题思路,及各类诗歌总结时,学生对诗歌的分类都不清楚,你怎么去梳理等等。

篇5:目标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坐过出租车。如果你出门做一次出租车,上车后,如果你几分钟都没有确立目标,司机机会把你赶下车,为什么?因为司机只是知道怎样选择最佳路线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他知道怎样做,并且把它做好。至于把车往哪里开?至于你想去的地方,司机并不知道;只有你知道你想去的地方,所以,如果连你都不知道你想去哪里,你就无法告诉司机开车的方向和目的地。司机当然就不知道往哪里开,自然机会赶你下去。

目标的重要性就像乘车时的目的地一样重要,明确目标才能有巨大的动力,因为目标的明确具有一种潜意识的强大能量.潜意识就会自动地发挥它无限的能量,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并且能够不断地瞄准和修正.自然地把我们引到朝向目标的方向前进。

每个人都接触过篮球,篮球框为什么要定为现在这样一个高度呢?因为太高了,大家都投不进篮,就不会有兴趣;篮框太低了,大家又太容易投进去,也会兴味索然。目标也要像篮框高度的设定一样,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跳一跳才够得着。

目标要跳一跳才够得着。树立人生更高的目标,不断地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你把你的主要目标订得越高,你为达到这个目标的努力也就要越集中。更高的目标将激励人们奋斗。当然目标也不能脱离实际地订得太高,当你完全看不到达成目标的希望时,你也不会有动力。

篇6:目标的重要性

晨会目的:透过晨会经营使伙伴们了解目标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为自己设立目标,发奋达成目标,向新的目标迈进。

职场海报:“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目标是成功的阶梯。”

●大早会

【温馨晨迎】“早上好”

公司经理或组训专员着正装站于晨会室门口,迎候每一位来参加晨会的伙伴,并行鞠躬礼,问好。使伙伴们有一种被尊重和爱戴的良好感受,找到归属感。凝聚人气,鼓舞士气。

【晨操带动】“踏浪”

请二男二女上台带操,女前男后。该晨操曲调优美,节奏感明快,动作舒缓优雅,带给人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晨会游戏】“瞎子走路”

游戏方法:请两位伙伴上台参与,A先闭上眼将手交给B,B能够虚构任何地形或路线,口述注意事项指引A进行。如:向前走……迈台阶……跨东西……向左或右拐……然后交换主角,B闭眼,A指引B。

篇7:目标的重要性作文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它靠在一块约两平方公里的绿洲旁。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莱文发现它之前,这地方没有一人走出大沙漠。村里人对莱文说,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会转回来。为什么比塞尔人走不出去?莱文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他雇了一个当地人带路,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走了10天,走了800英里,耗尽了所带的粮食和水,第11天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比塞尔。莱文明白了,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北极星,也没有指南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是比塞尔人,要获得成功,光有信心、想法、勇气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我们才能走出茫茫无际的人生沙漠。

在社会生活中也经常发生目标选择的错误。这片山区本来适合种树,搞林业,搞旅游,可是,当地人把树砍了,草烧了,种粮食,以为这样可以发展经济。结果弄得水土流失,山区贫瘠,生活困苦。这也叫目标的错误。多年来,在我们的社会中经常发生这样惨痛的教训。因此,做什么事情首要的就是目标方向不能错。

公元11,朱或在《萍洲可谈》一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当时在航海时,船上设有专门掌握航行方向的“舟师”,朱或的职责是为船舶航行指引方向。夜间观测星辰位置,白天则观测太阳的高度,如果遇上阴天,则根据指南针来把握方向。这也可以适用到现代企业。企业犹如一艘船,要想航行得远,当然少不了“舟师”;在岸边打转和在浅水的企业永远不能发展起来,永远不能驶离港口。因为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只靠一些经验式的花招,总有一天船是会触礁。很多潮汕商人,靠苦心经营,经过不少风浪才成了“舟师”。他们的企业才能在大海中屹立不倒。

有一对潮汕兄弟,他们二人一起经营家中的工厂,负责在外推销产品的哥哥说:“我们的产品应有自己的品牌,不能停留在每两天就换一个牌子。”在家负责生产的弟弟说:“现在是发展阶段,生产成本越低越好,只要能挣钱,只要按经销商说的去做,产品一定能卖出去。”兄弟二人最终分家了,各干各的。刚开始几年哥哥的企业确实没挣到钱,因为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高,相同种类的产品多,本地经销商不愿意经销。于是哥哥只有靠自己向用户推销产品。

而弟弟因为产品生产成本低,一时挣了很多钱,但没过几年,许多大客户再也不敢到经销商处拿货了,他们更多选择的是直接到正规厂家拿货,如此一来,弟弟的厂成了垃圾厂,生意一落千丈,本来就靠生产伪劣产品谋利,名声就不好,怎能翻身?相反,他的哥哥生意却越做越好,即使产品的价格高,也有经销商愿意与他合作。

哥哥与弟弟的成功和失败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只要他目标正确,就应咬咬牙坚持下去,要相信自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8:必要性目标措施

一、依法治国条件下法学教育目标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要求, 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 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能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 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还规定, 培养的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 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教育部的上述要求, 虽然反映了法学教育的自身规律和特点, 但与依法治国方略还有距离。现代社会处处离不开法律, 法律人才不仅要在教育部要求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法律业务工作, 而且要在更广泛的领域中为公民、机关、团体提供法律方面的服务。而且法律人才所从事的工作也不能仅限于法律专业工作, 他们还要从事决策、管理服务等工作。再有, 仅掌握法学知识, 而不懂管理知识的人才是难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对全才、通才的要求。而且教育部的要求中并未提及对法律人才的高尚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要求, 实在是遗憾。

依法治国是以维护社会秩序、追求社会正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目的, 因此, 要提高法科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公共责任心, 使他们在受教育阶段就牢固树立权利和义务观念、民主和法治观念、公正和效率观念、理性与宽容精神, 并在今后执法、司法和其他法律工作中践行这些观念和精神。这就是说在推进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中, 我们需要进一步正确认识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们培养的法科学生, 不少是未来的法官和政府官员, 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必须对法律有全面的把握, 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要坚持法律的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统一, 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依法公正裁决的法律意识。在一个法治国家里, 高层次的法学教育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 通过对法律知识传统的深入领悟, 通过对各部门法的各种概念的精确理解, 通过对司法程序的技术与理念的严格掌握, 不仅让学生能够处理法律上的纠纷与案件, 更重要的是, 他们可以参与到更广泛的政治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之中, 从而将法治的逻辑应用到社会的每一个环节, 最终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和社会秩序。高度重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在法律职业的各个阶段, 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法学教育目标改革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就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动力, 以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为载体而进行的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调整。经济全球化并不单纯是经济的, 它必然以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为指导,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法律全球化。主要表现在:第一, 商业交往频繁地跨越国界, 全球性的贸易产生了对一种共同法律规则的需要。第二,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全球范围的法律改革。第三, 在法律全球化过程中, 不同的法律制度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共性正在增加。

经济全球化以国家法律的开放性、国际惯例与国际法律的普遍适应性为内容, 对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越来越多的学生必须有国际法律知识与经验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如果只掌握国内法律知识体系而对国际社会的法律规则和国际惯例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 就无法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成功, 更谈不上跻身于社会全球化浪潮的前列。尤为重要的是, 对国际法律的实践能力即运用法律知识来分析、处理复杂多变的具体涉外关系的综合能力, 应成为法学人才的一项重要素质指标。

因此, 法学教育必须树立国际意识和全球意识, 以具有国际性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法学教育来应对经济和法律的全球化。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WTO准则是综合性很强的法律, 它涉及到国际法的几乎所有方面, 也涉及到国内法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涉及实体问题, 也涉及程序问题。作为WTO成员国之一的中国, 必须了解、熟悉而且要按照其中的机制来参与活动, 这就需要一大批既懂经济、又懂法律及外语的高级复合人才, 这也是对法学教育提出的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法学教育目标改革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 它不是仅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或生态平衡, 而是指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永续利用, 要解决好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 既要保证当代人的合理需求, 又要为后代人留下较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并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对法学人才素质的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法学人才素质的内涵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 首先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对自然与社会的义务观和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观。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 才能充分认识到人口膨胀、破坏环境、过渡开采资源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从而采取法律的手段有效地抵制其恶化, 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所应承担的责任。可持续发展对法学人才的知识结构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法学教育对环境法学、资源法学等可持续法学及其教育不够重视, 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法制建设的需要。因此, 要培养开放的观念, 打破专业的限制, 使法科学生具有人类和社会生活的广泛知识, 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掌握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以适应可持续发展对法学教育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使传统的权利义务和公平正义观也受到强烈的冲击, 它要求在树立起人对自然、人对社会在享有权利的同时, 必须履行相应的对等义务的新观念, 并以公平性原则来主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它包括:一是同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需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 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不同代人的公平。当代人不能为自己的发展而损害人类后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 要给后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目前是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 消耗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占全球的80%, 致使发展中国家公平合理地利用地球资源发展本国经济的机会受到了限制。因此, 能否建立对可持续发展的忧患意识、权利义务新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是可持续发展对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人才素质提出的严峻挑战。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法学教育目标改革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以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和信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经济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 改变了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秩序。因此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知识、观念的自我更新, 尽快地掌握处理各种信息的新工具, 并将知识与能力进行整合, 谁将获得成功。

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知识飞速发展, 传统法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必然受到知识经济的冲击, 陈旧老化的法学知识与理论, 更会落后于时代。同时法学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 还应掌握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各行各业的知识、技术日益交叉, 相互渗透, 随之出现的法律问题也必然复杂化、综合化, 这就要求有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即不仅具有掌握和应用专业法律知识的能力, 而且必须具备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知识, 及时吸收新知识的灵活反应能力和不断掌握新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多思路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培养, 加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环境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教育, 把法科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的法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很长一段时期里, 比较重视正规化的理论教育和法律知识的系统教授, 其中对法律进行详尽的解释成为法学教育的一大特色。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法律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较为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和理论思维能力, 但一个重大的缺陷是缺乏实际运用法律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如在国际私法中, 用近一半的时间着重论述不同的理论体系, 而不教学生掌握实际处理法律冲突的实际规范和技术;在经济法课程中着重论述纵向、横向的经济关系, 而不教学生学习起草合同和公司章程等。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法律人才要具备广博的知识, 要从过去偏重法律知识传授转向着重现代法律观念、法律精神、法律思维方法、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法律技术的训练。可见, 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无疑应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法学教育的一个培养目标。

摘要:改革法学教育, 培养创新型法律人才, 是社会生活与法治现代化的时代要求。面对依法治国、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国法学教育目标全面改革已势在必行。

篇9:必要性目标措施

关 键 词: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素质 目标 指标

把握好产品的设计目标与指标,使设计者具有“明确”的目标及其“准确”的指标意识并能运用自如,对于工业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它除了关乎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决定着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失败。关于产品设计的目标与指标,这个看似简单和老生常谈的问题,要真正把握好并能运用自如,其实并不容易。笔者留意到,许多学习工业设计的学生从入学到走上社会工作,一直都未能解决好这个问题,甚至有些学生更不情愿弄懂。这种状况不仅存在于学生中,而且还存在于许多专业教师中,甚至存在于许多制造企业中,包括一些赫赫有名的跨国企业。

所谓产品的设计目标,笔者是这样理解的:消费需求、市场定位及期望和效益。所谓产品的设计指标,笔者是这样理解的:满足该目标的各项实施条件,特别是性能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等。(见图1)

关于目标和指标,这里不妨打一个易懂的比喻:当某人想去饭店吃饭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为何要吃——或填饱肚子,或尝美食,或请客,或聚会,或其它原因,这就是目标。然后,他还要选择何种方式实现这个目标——花多少钱、何时吃、何地吃、几个人吃、吃什么、吃多少、如何去、吃多久……这就是指标。可见,一个有意的日常行为,都需要对其目标和指标进行策划。

1 把握好“明确”的设计目标的必要性

所谓 “明确”的设计目标——锁定真正的消费需求及其市场定位进行设计,才有可能实现市场的期望和效益,但“明确”的目标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目标确定了产品设计的主思路,包括产品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它们涉及到市场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宗教因素、民俗因素、教育因素、科技因素、军事因素等方方面面。目标的“明确”与否,关乎到产品在市场的成败,因此,设计师必须首先要搞清楚所设计的目标是什么。(见图1)

例如,东风本田的CRV多功能汽车从2007年以来连续几年在中国市场卖得很火,需求者须排队(少则1年)、加价(少则2万)才能到手,CRV汽车一时成为了买方市场。反观其它品牌的传统型汽车,又是提高配置又是打折又是赠送促销,却总是抢占不到CRV的市场份额,只能在场外瞪眼干焦急。CRV因一车难求而成为行业内的神话,何以至此,因为跨界的城市越野车(SUV)既有越野车的通过性又有轿车的舒适性,无论在市区还是在郊外均能“得体”地穿梭。其精准的设计定位锁定了一个很大的中国市场消费群的潜在需求(尤其是二次换车者的欲望)。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各品牌厂商纷纷推出旗下的SUV车型加入竞争行列,但市场似乎已被CRV先拔头筹了。该案例令人不得不佩服东风本田当年的独到市场眼光,而诧异于其它汽车公司的后知后觉。

把握好“明确”的产品设计目标其实并不容易,须运用多学科知识并经过深入详细的分析研究。笔者几年前设计开发的一款“创意设计桌”,经企业量产后专供大专院校艺术设计、美术绘画、工程制图等专业使用。乍看起来,该设计桌的消费对象应是学生,但几经碰壁后才发现购买的决策者并不是学生,而是学校的采购部门。所以该设计桌的首要满足对象是学校采购部门的需求,然后才是学生。因为学校采购部门通常更多是从管理、成本、维护等角度来考虑采购计划。所以后来我们把该设计桌的设计目标定位为:一桌等于多桌(课桌,绘画桌,设计桌,制图),达到一室等于多室(理论课室,专业课室,工作室,自修室)的效用。结果真是如此,许多学校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来采购的:一物多用,节省了场地、节省了经费、耐用容易维护。假如当初我们只是把设计定位简单的瞄准学生的需求,结果可能就要改写了。(见图2)

2 把握好“准确”的设计指标的必要性

所谓“准确”的设计指标——各项指标要恰到好处地满足目标的要求,“准确”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指标围绕着既定目标而制定,分别可以是:性能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性能指标又包括了功能、机能、结构、形态、色彩、使用、操作、安全、纵横环境、管理、回收等多个子指标;技术指标是关于满足性能指标的各种技术条件;经济指标则是关于投入与回报率,以及制约性能指标和技术指标的各种经济条件。性能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等互为作用、互为制约,共同为目标服务。

各项指标还可以划分为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还可以拆分为二级、三级指标……

设计指标的“准确”与否,关系到设计目标的实现。下面还是以“创意设计桌”的性能指标为例:

根据既定的设计目标,在当时市场的目标范围越大,越能有利快速进入市场。所以第一代推出的“创意设计桌”在性能上暂时不必细分专业需求,只需满足一般性的绘画和设计需求。

2.1 一级性能指标:a.桌面高度可调——可坐可站使用,适合阅读、书写、设计、绘图、绘画;b.桌板角度可调——0度至85度,适合阅读、书写、设计、绘图、绘画;c.可移动——适合室内外多种场合使用;d.可单体排列,可组合使用——适合多种课程需要;e.其它性能指标如:副桌、书架显示器架等,根据既定目标暂时不予考虑。(见图2)

2.2 二级性能指标以a为例: a-1桌面高度75cm-110cm,行程共35cm,随意升降;a-2即停即锁;a-3操作简便快捷;a-4省力;a-5升降保持垂直状态……

2.3 三级性能指标以a-1为例:a-1-1有级升降;a-1-2无级升降……

2.4 三级以下的性能指标也如此类推,并尽可能往下细分。

同样,b、c、d的各个性能指标也可如此类推进行细分,其中桌面在倾斜时如何防止纸笔等物滑落,也能推出多级指标;其中桌面板的横竖方向也能推出多级指标……

nlc202309041037

当以上各项指标罗列出来以后,还须根据既定的设计目标对指标进行科学的严格筛选,并在实验中反复检测,直至选择出较为“准确”的设计指标为止,“准确”度越高,越容易实现设计目标。有关指标的“准确”性,需要有客观的评估方式和科学的检测标准,由于受本文篇幅所限,相关内容将在另外的文章中阐述。

当排列好“明确”的设计目标和“准确”的设计指标以后,产品的基本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例如“创意设计桌”的设计概念描述如下:适合美术与设计专业等多种教学用途、适合多种教学环境、既节省投资又节省空间、销售价格与企业利润均可接受的设计桌。

值得让人深思的是,后来我们也开发过多款细分了专业的设计桌,但时至今日还是比不上之前“创意设计桌”的销售量。

如果我们运用目标与指标的方法来分析评价市场上的产品,将不难发现为何有些产品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而有些产品则是寸步难行甚至昙花一现,因为它们要么是目标定位不“明确”,要么是指标存在严重缺陷甚至糊涂了。据说,苹果电脑多年以前制定的产品目标和指标策略,几乎使其倒闭关门。这些缺失同样存在于很多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那些一厢情愿追求艺术视觉效果的工业设计师,更需要增强对设计目标和指标方面的详细研究。

3 从学生开始,培养把握设计目标与指标的能力

培养工业设计师良好的素质,可以首先从学生开始,训练其把握设计目标与指标的能力。但这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教学任务,非一、二节课甚至一、二个课程能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培训方能凑效。我们从低年级的教学开始,以及在后来的《概念设计》《家具设计》《改良设计》《开发设计》《系统设计》等各个专题设计课程中,均按照“四位一体”(消费者、经营者、生产者、设计者)的素质要求,有步骤有侧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训。

如在《木工产品设计》课中,训练学生的侧重点是“消费需求”和一些技术相关的 “设计指标”,让学生围绕其在学校生活或学习等方面为自己设计一件木质的产品实物,使他们把自己放在了消费者的位置,并通过寻找真正的自我需求而思考设计的目标。因为试想一下,设计者如果连为自己设计的东西都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由此及彼,当为别人设计的时候又如何能满足别人的需求呢?此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移位思考,明白发现和确立设计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学会把各种消费诉求翻译为设计语言。当初步设计方案出来以后,学生还要考虑在实验车间动手制作成型,这又等同于把学生放到了生产企业和生产工人的位置上,他们必须考虑制作材料、技术条件、生产成本、实践操作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才得以顺利完成作业。再然后,等成品出来后,看看自己是否乐于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有何反馈等。该作品将有几年的时间陪伴其左右,他们将会不断的反思相关的设计问题。

我们在课程中令人惊喜的发现:学生们若有所思、坐立不安,但却又自动自觉的一次次推翻或修正原有的设计方案,对所设计作品的自我评价,他们心中好像已经有了“一杆秤”,而不仅仅听从于任课老师了。我们觉得,这个过程似乎比结果更有意思。

在以后的《概念设计》《家具设计》《改良设计》《开发设计》《系统设计》等多个专题设计课程中,我们都会进一步提高 “设计目标和指标”的训练要求,虽然限于课程侧重点和实验室条件,学生未能全部都动手制作模型实物,但却可以通过其它多种手段检测“目标和指标”。例如,将设计方案拿到消费者手中进行问卷式调查,拿到经营者手中听取市场前景意见,拿到生产者手中进行工艺和成本分析,甚至制作样机进行直接的指标测试,或请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走进课堂,或到企业挂钩实习,或以企业命题为课题作业。这样一来,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不再停留在任课老师嘴上,而有了更多更好的客观评价标准了。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将被要求写学习体会或总结,教师可掌握学生的把握程度并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修正。

4 结语

由于有了相关的客观评价标准,经过反复不懈的课程训练,学生们对设计目标与指标的把握能力越来越好,设计越来越有应用价值,许多学生因有较强的市场意识而受到社会的青睐,如一个学生在校期间设计的一款运动鞋方案,因其具有超前的功能(包括各项较好的指标)和庞大的潜在市场,被一知名企业花25万元购买(据我所知,这是在国内工业设计界少见的个案)。还有一个学生在某知名电子教育企业实习期间,孤身一人挑战由一教授带队的某名牌大学的七名硕士研究生,其设计的“儿童点读机”唯一被企业采用投产,并在面世前被当作高度机密,就连我这个指导老师都无缘见到样机。该生毕业后被该企业“诚聘”,其独立的设计室只准老总一人能进。还有一个已毕业几年的学生,创业后自主开发的“3D打印机”(包括研制各项指标),以2.8万元零售价的性价比挑战几十万元甚至过百万的同类产品,我问其市场前景如何,他的回答是:这款“3D打印机”要让家庭作坊都可以用得起!该设计后来获得了2012年广州国际设计周的顶级奖项——“至尊奖”。

可见,具备产品设计目标与指标的意识和能力,很有必要性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KARL T.ULRICH STEVEN D.EPPINGER(美). 产品设计与开发[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1-89.

[2] 尹定邦.设计目标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80-120

[3] 罗玲玲.创造力开发[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3-84

[4] 张同.产品系统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8-88

上一篇:葡萄酒市场swot分析下一篇:《+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