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书法发展史》体会

2024-05-01

读《中国书法发展史》体会(通用15篇)

篇1:读《中国书法发展史》体会

读《中国书法发展史》体会

屯昌思源实验学校

谢朝李

2012.7.12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产生宣告了中华文明的开始。同时,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审美心理结构也使汉字本身孕育出独特的书法艺术。所以说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书法离不开汉字、离不开中国文化、离不开笔墨纸砚、也离不开炎黄子孙的笔墨情怀。

看了《中国书法发展史》这本书,我体会最为深刻的是第五章的“立法”与“情怀”这一节。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对初学者来说应该先立法再抒情,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纵观书法史,唐代最为丰盛,唐代书法风格多种多样,已经达到巅峰时期。那么,唐代书风的特点是什么?则是正大雄强、法度严谨,直抒胸臆。

唐代的书法得到极大的发展,归功于官方的影响和支持。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非常喜爱书法,并特别推崇王羲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和李世民有很大的关系),并下令在全国广泛搜集王羲之书迹并亲自撰写《王羲之评传》这本书。同时,他把欧阳询、虞世南等一批书法家安排在地位颇高的弘文馆,时常与他们谈论书法,让他们为弘文馆的贵族子弟“教示楷法”,向天下士子昭示着,写得一手好字即有获得皇帝垂青的机会,尤其对深知“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方法,对一般知识分子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极大地促进了广大知识分子对书法的重视,而产生官方书法。所谓官方书法,并不是指由政府官员书写的作品,而是指唐代士子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为了应试需要,将字写得很端正、很规范的那样一种书法作品。所以说,从初唐到中唐基本形成立法体系,也就是书法的书写法则和审美标准。

立法与抒情是貌离神合的。法度是对该门类艺术的外在形式的提炼与规定,使之具有较为固定的程式。性情是艺术家的艺术思想通过艺术形式的自然流露,是和其他门类艺术的法度既对立又统一的艺术内涵。一般而言法度的趋向是精益求精和固定程式。性情的趋向是自然表达和灵活多变。两者看似背道而驰,但是在一定的艺术发展阶段,这样的矛盾正是该门类艺术深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发展动力。唐代书法经历史初唐的繁荣以后,在盛中唐便进入了建立法度与抒发情怀的向两极拓展、深化的发展阶段。在盛唐时期,此种发展趋势逐步兴起,法度与抒情两者各有发展,两者的形式、性质不同,但是书法本体的贡献是同一的,故可谓“貌离神似”。具体来讲:

其一,法的建设,代表人物颜真卿。颜体风格的楷书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如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东方朔画赞》的严整凝重、丰茂壮实;《颜勤礼碑》的宽舒圆满、雍容大度;《自书告身帖》的丰肥古劲、秀爽莹结;《颜氏家庙碑》的笔力雄健、结体庄密;《大唐中兴颂》的磊落奇伟、雄厚素雅。总体而言,颜体的特点是:正大、凝重、雄伟。至此,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美学原则——拙、重、大。在本来仅能表现个人情趣的文字书写形式中充分体现出来,完成了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嫁接,化虚为实。因此,颜体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这也是颜真卿与被称为“一代教化主”。

其二,情的抒发。盛中唐时代,由于官方对毛笔书写的重视,人们对毛笔的运用越来越来自如,对汉字结构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毛笔书写也越发显得随意自在,书法作品与书写者之间也越来越走向和谐一致。到盛唐,随着张旭、颜真卿、怀素等草书书法家的出现,充分强调表情达意的书法作品产生了,如张旭狂草为最,表现在将人的感情充分地注入书法的线条中实现了书法作品与人的精神的沟通,后人把张旭、怀素称为草书二圣,张巅醉素。又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创作背景是颜真卿一家几十口人在“安史之乱”中,壮烈牺牲在叛军刀下,其中侄子颜季明死得最悲烈,颜真卿极度悲愤写下了感天地、泣鬼神的《祭侄文稿》,做到了情感的自然流露,是非常难得的杰作,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所以说《祭侄文稿》是将书法与人进行了最深入、最紧密、最充分的具体沟通与交流。从张旭、怀素抒抽象之情到颜真卿抒现实之情。我们看到了书法抒情到唐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更加突显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总之,立法与抒情是高度统一的。

因此,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譬如2010年6月在中国经过近70轮竞价,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首次在国内诞生——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卷以3.9亿元成交,加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达到了4.368亿人民币。

篇2:读《中国书法发展史》体会

读《苦练书法的王羲之》这个故事体会

今天我读了《苦练书法的王羲之》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王羲之是我国伟大的书法家,被人尊称为“书圣”。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秘诀就在于他的刻苦和专注。他为了练书法,不仅经常忘记吃饭和睡觉,而且,竟然有一次把墨汁当成蒜泥,蘸馒头吃。读完这个故事,我想了很多。如果王羲之没有那样全神贯注地刻苦练习书法,我们今天就没有办法欣赏他留下来的墨迹了,这将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我还想到了我自己。妈妈经常批评我写错别字,说是由于不专心,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还不服气,觉得那都是正常的,不用太在意。现在我明白了专心,是成功的第一步。还有的时候,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有很美的愿望,但是就是懒于行动。读完《苦练书法的王羲之》,我明白了,成绩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

我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做一个专心做事,持之以恒的人!

篇3: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随想

书法艺术理论创新要有新视野。

书法艺术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只有在总结实践基础上形成更为先进和科学的书法理论,才能给书法实践提供更有效指导。历代书论中,有对个人练习技法的体会或者总结,有对书法某些规律的感悟或论述,但这些不能全面、高效地指导书法实践。现在的理论是丰富多彩的,随着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诸多崭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书法艺术再发展提供了新“养料”。通过融会贯通,书法理论必将走出僵化教条的理论桎梏,走向科学理论道路。例如,我们能从数学的几何分析角度来研究书法的比例和布局。系统性书法理论使书法艺术长河波澜壮阔,浩浩荡荡与时代并进。在跨界中求变化,拓宽书法实践的领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种技术和手段的创新,为艺术门类的综合研究提供条件。艺术跨界本身不存在障碍,缺少的是突破的方法。如何“跳出书法看书法”,在对现象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同摄影和城市设计等艺术跨界结合,书法艺术研究从单一到综合,综合到创新,触类旁通,探索出全新艺术表现方式,在新时代特征下取得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满足人们对书法艺术时代感的需求。例如,嘉定新城把书法艺术运用于城市建设中,使城市更有个性和魅力,书法精神在城市发展中得到体现。跨界赋予中国书法更加澎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开放中求融合,开创书法发展的新境界。在文化大融合的地球村里,要从世界性研究中国书法艺术。不能封闭于自我书法理论研究,敞开胸怀,借鉴人类艺术创作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理论指导。要正视书法艺术考古新发现的珍贵资料的研究,在深刻透彻阐释中不断修正书法艺术的理论和实践,让现代书法艺术以更加华美的笔墨,绘就时代主旋律。

书法艺术理论再发展要有新形式。

笔墨当随时代。书法艺术应该随着社会变化、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的改变而发展。由“圈内”绵延至“圈外”,与“圈内”的呼应。目前,书法艺术发展存在“半球”现象。一个半球是“圈内人”:看得懂书法,对艺术高谈阔论和孤芳自赏;另一个半球是“圈外人”:看不懂书法,觉得它可有可无,对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都是不正常的书法艺术发展环境。所以,半球无论多圆、多大,均不能前进、走远,只有两个半球有机结合才能走得更远,半径越长走得越远。书法艺术不能局限于精英人士互相交流,必须引导和提升大众的审美取向和需求。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技术,与歌舞节奏相合等全新表现方式,实现书法家和书法欣赏者、书法与城市文化生活的经常性联动,形成“圈内演员”与“圈外观众”交流,促进书法人跳出“圈内”,了解“圈外人”需求,让“圈外人”关心书法艺术。只有实现“圈内”和“圈外”两个半球的融合,书法艺术才是完美境界,才能长足发展,这是书法艺术在当代拥有更广阔前景的必由路径。由“室内”延伸至“室外”,与“室内”联动。刘洪彪曾说过:“书法功能的转变,必然导致书法家创作的观念转变和方法转变。”书法展览和赛事活动频繁、热闹,但持续时间短。书法艺术随着载体、表现手法和当代人们需求的变化,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必须走出室内,走向城市,实现“室内”和“室外”联动,如建立书法长廊等。这样的联动,书法艺术的创作载体凸显广阔,书法功能、材料运用和艺术的价值得到极大发挥。由“传统”拓展至“现代”,与“传统”的握手。书法应从传统的笔墨纸砚中解放出来,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变化书法材料,运用当代科学技术,融合传统的笔墨砚纸,令书法的创作空前活跃,赋予书法现代个性。例如:将书法家作品集成,通过书法灯光表演秀或者激光水幕书法设计等手段,展示书法艺术。实现书法艺术现代与历史的握手、时尚与古朴的对话、动感与静逸的交融。由“单一功能”转化至“多元复合”的交融。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容易走向没落与消失,要促进书法艺术发展,必须由“单一功能”实现“多元复合”。我们在努力挖掘书法艺术价值的同时,大力推进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按照市场文化和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多元复合”的理念,创造出灿烂多姿、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的喜闻乐见的书法作品,真正使中国墨香香飘神州。

书法“技巧”向“艺术”转化要有新方法。

艺术是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和产品,而中国书法则是在中国的长期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发展出来的实用艺术形式。“技巧”和“艺术”的紧密结合,是通往艺术殿堂的捷径。每项艺术都离不开技巧。书法技巧的获得是不断练习、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实现质量互变的过程。总结内在规律可以实现更多的技巧。例如,我们能从物理的角度研究运笔和姿势对书法的影响;能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笔墨和纸张载体等材料的相互作用以及书法形式的效果。书者从肤浅了解与认识开始,经过练习,掌握一定客观规律,就达到书法技巧“有法”的状态。要探索技巧走向艺术的中间环节。中国书法中有“金石气”、“书卷气”、“匠气”之说,是书者通过笔墨发挥出来的审美趣味。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啡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这里提到“士气”,大约与“书卷气”同。如“馆阁体”,后人多以其“匠气”等而下之。实现从匠气到文气的转变。书法的“技巧”和“艺术”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在书法练习、创作中,随着对于“法”的认识与掌握,代表个人气质、趣味、修养的“气”的要求,将由“量变”发展到“质变”。随着书法技巧水平的提高,书者的才情、胆略、胆魄、胆色、学养和气度等情感融入,艺术水平自然得到提升,书法更具文气、书气和艺术气息。

篇4:中国书法的发展研究

不仅仅是学者、评论家在议论,中国书协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展览、评奖中,加上了文化素质考核一项:光写一手好字还不行,还需要看看文化素质的深浅。导向很明确:通过强制性的手段倡导书家重视文化素质的积累。从当前的现实来看,书法家的文化素质下降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首先是书法的实用根基被严重削弱,甚至是釜底抽薪式的连根斩除。不用再反复地说科举被取消,那已经是清末,很遥远的事情了。就说现在,电脑的普及应用,我们连硬笔字都已经懒得去写。过去,人与人的交往,书信是其中重要的沟通方式,现在,全国邮政系统信函的业务大为萎缩,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什么都解决了。现在的青少年,不必说拿古人那一套复杂繁琐的称谓去写信,估计有的连“此致、敬礼”放在哪里可能都很陌生。十几年前书法家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用武之地:书写牌匾,但这几年,这点活也用不着书法家去干了,因为电脑上舒同、启功、刘炳森等众多书家的字体都已按照一定的造字组合程序输入到计算机里面,人们想需要谁书写的牌匾,在电脑上直接打印即可,要什么体有什么体。

根基的削弱,最明显的现象是书法的从事者与受众都在大幅度的锐减。有的人说,中国书协会员六、七千人,泛滥成灾。我看,如果与中国的人口总数相比,只能说书法家在人群里还是“稀有动物”,比例太小了。沈鹏先生在一次政协发言中,也提到相关的问题:“书法迎来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特殊的‘书法热’时期。这种‘热’主要是在专业圈内,年轻化和专业化在增强。而在圈外,书法一方面有不少的爱好者,一方面也在降温。”③这一理性、冷静的观察很现实的说明了当代书法的发展现状。是的,在书法家们对刚刚公布的某一条评审规则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一个普通的社会人第一可能不知道,第二可能知道了也不关心,第三可能惊诧于书法家何苦如此“较真”。

此外,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导致了整个国民性的审美能力的下降和欣赏品味的降低。笔者曾经非常偏激地认为:当代书坛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传统的破坏从而引发的是非颠倒、雅俗不辨、美丑不分、观念混乱、价值失落这一现实问题。

以建筑为例,四合院是北京建筑的典型形象,古代皇城则是中国建筑的辉煌之作。建国后,我们先把城墙拆了,除了文化学者的几声叹惜,老百姓拆得热火朝天,那时候,没有多少人心疼。改革开放以后,百姓富裕了,要求改善居住条件,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高楼大厦、立交桥的确反映了北京的现代化进程,但走到欧洲考察的人们才发现,西方,现代化并不意味着高楼的林立、拥挤与喧嚣,等我们想起来保护的时候,很多东西已经不复存在。

以现实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以及被西方强势文化占领阵地的可能性最大。一是中国文化劫后余生,身受重创;二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熟稔与认同远不如上个世纪;三是西方文化对世界各个角落的渗透占领,前所未有;四是还有相当多的国人对中国文化仍然不知呵护,有的变本加厉,短期行为,刻意追求“创新”,力图实现所谓的“现代化”。这是令我们忧心忡忡的一面。

以目前大的社会环境来看,仅靠某所高校培养数十名研究国学的专业学生,仅靠名家们的强烈呼吁,中国文化的振兴,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样,高等院校每年招生一批书法专业学生,也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的局面。我们也不需要它“立竿见影”,人文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以历史的经验来看,某种艺术的自觉式的繁荣,既得力于国家的昌盛、经济基础的雄厚,又往往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和推动,这其中包括政策的扶植,比如教育的投入。同样,以目前的文化环境来看,短期内,使书法家们个个吟诗填词、饱读诗书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现代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书法家不可能样样皆能;现代的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书法家不可能个个坐下来终日看书;现代的社会生存需求,也决定了书法家和他人一样,奔波劳碌,换取功名,否则就不能养家糊口。一句话,书法想回到古代社会中的文化环境中去,纯属梦想。因而,我也就不赞同某些学者对古今文化环境的厚古薄今式的评价。只批判现实,并不一定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

关注书法发展的文化大环境,立足现实考虑问题,也许会使我们少一点盲目的冲动和激情,少一点抱怨和睚眦必报,多一点宽松理解,多一点自由与和谐。看一看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现实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书法创作上继承的任务远未完成;一些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初见成效,但还有待巩固和深化;一些中青年书家,在实践上承接民国、建国后书法发展的大势,有的在某些领域,不让前贤,但整体性的风格还不够稳定;在理论研究上,实践与理论的脱节一直未能根本解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书法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但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常有漏洞;在书法人文环境的培育上,真正的艺术批评氛围还没有建立,和文学、美术相比,还有着不小的距离;在市场的运作上,也缺少相应产业发展模式,基本上处于多元无序状态。等等。

篇5:我对中国书法学习的心得体会

中国书法是中国艺术的一部分,是众多中华古老艺术瑰宝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整个人类灿烂文明的见证,至少在我的眼里,没有任何的文字艺术能超越中国书法的境界。有人爱诗词歌赋,有人爱中国画,而我,却对你———书法,爱的深沉、、、、、、中国书法是把中国特有文字通过一定的法度来发挥表现的,简单的点画线饱含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现在,简单的讲书法可以认为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写汉字的艺术。但如何用毛笔写好汉字、写好一篇汉字?这与书者书养、学养、字内、字外的功夫有关,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书法是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写汉字的艺术,书法离不开汉字,汉字又离不开线条,而组成书法的线条既是抽象的又不是空想的。线条有方有圆,有刚有柔,有疏有密,有正有欹,有主有次,有对比,有呼应,有节奏,有平衡,有变化,有统一,甚至有生命,非常复杂。学习中国书法,离不开用笔,因书法用笔、结体、章法三要素,用笔被排在第一位。用笔,楷书四大家元代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提出,“书法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而用笔万变不离方、圆、藏、露、提、按、转、折、轻、重、疾、涩、浓、淡、粗、细。在用笔上非方即圆,非藏即露,非疾即涩,或方圆兼施,或藏露互济,或疾涩并用。在线形态上,可粗可细,可长可短,可浓可淡,在质感方面,或刚或柔,或刚柔交替。自古至今谁能跳出这套已经成熟和确定的法则。因为中国书法中的笔法是在“五体书”形成的漫长过程中,历代书家实践总结的经验。

正是这些经验或者法则才产生了中国书法的艺术。而离开这些经验理论,不讲笔法,随便涂抹,就离开了中国书法。所以元代赵孟頫认为用笔千古不易,他是深谙个中之理的。

书法如何用笔,几千年来,古人、今人论者不少,有的讲颜鲁公用笔“屋漏痕”,有的说王右军用笔“锥画沙”,还有的讲“利锥界石”,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书法用笔要“车轱辘碾地”,论者心里明白,学者模糊不清,因为今人不能与古人对话,不能相互切磋,何为“屋漏痕”,何为“锥画沙”,何为“利锥界石”,“车轱辘碾地”,个人理解不一样,只能靠自己去领悟。但我的看法是,这是古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来阐明用笔,那就是中锋行笔。

学练书法,要练用笔,要练结体。学用笔、学结体,首先需要入帖,先入帖,先继承,但继承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创新,但没有前面的继承,又怎样谈创新呢?创新需要出帖,不是一种帖,需多种帖,那就需要学习别人的东西,集多个人的优点,融会贯通,结合自己情况,创出新风格,写出新特点。

书法的结体,将横线缩短,竖线拉长,就出现了长体造型的汉字——小篆;将横线左右拉长,竖线缩短,就出现了扁体造型的汉字——隶书;将线条做对比不大的平正规整组合,就出现了正方型或长方型的汉字——楷书;将线条做不规则的恣肆组合,就出现了形体多变的造型——行书、草书,而且用笔轻重、行笔快慢、用墨浓淡、线条粗细、毫锋软硬都对线条、章法风格特点产生影响。

书法,经过历代先民或书家的摸索研究、学习实践,终于确认了

篇6: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一是抓好结合点。会议指出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尤其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中国家规》与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找准结合点、选好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做到学行一致,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家风。

二是撰写心得体会。会议强调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尤其党员干部要以学习《中国家规》为契机,勤学善思,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文章等方式,让崇德重礼、清廉节约等家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篇7: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

心 得 体 会

盘县平关镇中学何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 得 体 会

盘县平关镇中学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得体会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有很多的想法。具体的想法或是体会如下:

我做教师已经有九年了,在这九年中我有很多感触。首先,作为一名老师是幸运的。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感觉自己是那么的自豪。作为人民教师,我一直坚守的原则是:我爱我的学生,我和他们是师生也是朋友。我尊重我的每一个学生,我尽力做到对待学生公平公正。

我给不了学生所有的一切,但我会做到尽力而为。我做不了优秀老师,但我一定会全心全意我我的学生服务。优秀老师能够给学生的也许是知识方面的帮助,但称职的老师会给学生良好的品德。我不能够让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但我尽力让他们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就满足了。

我很赞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是老师,一个做到诲人不倦;在交换思想的时候又是同志,一个做到心心相印;在集体活动时是兄弟姐妹,应该做到亲密无间;在关心同学时又是母亲,要做到无微不至。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就是我们的生活目标。和学生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当老师真的很快乐。我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我就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学生会把他们在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告诉我,我也会给他们讲一些励志的故事。我感觉和学生做朋友,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所有我们教师的师德好坏对学生一定会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学习。用我们高尚的师德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做一个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的教师吧!

盘县平关镇中学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得体会

现在,我读了这《中国师德手册》了。从这本书中,我学习了很多知识。也有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现在我将体会总结如下:

大家都知道,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它决定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应该学习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是我的目标。

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我自己的原则是这样的。我一直要做的就是关心爱护学生,爱岗敬业,终身学习。不管我现在怎么样,但我一定要做到为人师表所要求的那样,我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立教。我可以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知荣明耻。我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教育我的学生,做学生的好榜样。

当然,我也会认真做好以个老师的本质工作。我会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等等。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要遵纪守法,还要热爱我们的国家。我感觉这本书对我们教师的影响很大,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要认真读一读才好。

总之,我从这书中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一个教师要怎样做才是自己的目标,现在真是眼前一亮了。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我们还要修好自己的高尚师德。

盘县平关镇中学敖

篇8:中国书法的审美体验和发展趋向

关键词:书法,审美,趋势

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是中国之国粹。中国书法之所以魅力无限, 是因为她从古老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 是人们生活实践的产物, 既生动又赋有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已经进入计算机时代, 书法已经逐渐演变为纯线条的艺术, 成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形式, 书法线条千变万化, 能概括抽象出各种各样的生活审美体验, 在书法艺术的世界里你能看到流动的音乐, 大自然的灵气, 以及豪迈和婉约, 胸怀和气概, 你能看到小桥流水的柔情, 也能体验到大海吞天吐地的磅礴气势!所以, 一幅品味高的书法作品会给你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 当你去欣赏书法美、品味书法美的时候, 陶醉其中, 心灵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净化, 书法艺术美的元素会潜移默化地抚慰着你的身心, 从而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这也就是书法艺术美的功效。

一、书法的审美体验

1. 书法创作过程是审美体验的过程

书法创作过程是书法家审美体验的过程, 是书法家综合素质的体现, 是书法家情绪情感宣泄的过程, 或者说是书法家创造美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书法家会调动各方面的审美元素、审美经验, 比如, 音乐、舞蹈、武术、大自然的姿态、灵气、自己的情绪、往往都会融入到书法创作中。而书法的表现形式就是熟练地运用线条来表达书家的思想感情, 所以,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是让人流连忘返, 是让人品味无穷的。

中国书法是一种体现中国人独特审美情趣、综合反映人的内在品格的一种线条艺术, 从这种角度上讲, 书法艺术就不单是对线条的锤炼与领悟, 而是学识、人品、人格、情调、修养等领域的综合积累所得, 因此, 书法创作同时需要修炼字内功和字外功。字内功是对书法艺术线条本身的锤炼, 是对传统书法经典文本的悉心领悟与创造吸收;而字外功则是书法家对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综合的审美领悟与审美观照, 它需要书法家多年的人生历练与人格修养, 再灌注以一种恢弘之气度与宏富之学识。写情、写趣、写人生、写胸怀、写气度, 去对艺术、对人生、对生命、对自然与宇宙的漫长的审美体验。书法对生命的依恋和追求, 就表现在线条无穷无尽的运动变化中。

2. 书法欣赏过程是审美再体验的过程

书法线条的厚重、轻柔、恬淡、急缓、沉着、矫健、飘逸等能表现出书者的不同思想感情, 欣赏者的欣赏过程也是一种再审美再体验的过程。书法是线条的艺术, 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转换的思维模式。比如, 看到抽象的线条, 你能联想到形象的物质。又因为书法表现的内容比如诗词歌赋等, 通过书法家运用线条来表现其内容, 使人更富联想。甚至, 当你看到一幅书法, 仅从那磅礴的气势就足以感到震撼。或者从线条的柔美, 想象到小桥流水、美人等等。或者是从一幅书法作品中联想很多往事或者故事。所以, 欣赏书法作品, 又是欣赏者的审美再体验再创造。在审美体验中达到欢娱和艺术享受, 从而使身心都得到放松。

二、中国书法的趋向

书法已经彻底摆脱了实用的范畴, 完全进入了艺术范畴。笔者认为未来书法创作的趋向应该是两条路线:一是纯功利性书法, 一是纯艺术性书法。所谓纯功利性书法是指书法家完全按照市场需求、客户需求而量身定做创作的书法作品;所谓纯艺术性书法, 就是书法家完全按照自己的情绪发泄形成的作品。

1. 功利性书法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计算机时代, 传统的书写工具毛笔已经退出实用价值,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如今, 再也看不到谁会用毛笔写信亦或是作为记录的书写工具了。所以, 当今时代作为传统书写工具的毛笔, 时代又赋予了它新的意义、新的概念、新的价值, 那就是艺术创作的工具。书法作品是精神产品, 书法家可以为不同的人群、不同需求创作适合的作品。比如, 心情郁闷的人, 书法家可以用粗犷、厚重、饱满的线条给他创作气势恢弘、心旷神怡的作品。心情郁闷者看到这样的作品, 精神马上就会感到震撼, 心绪激荡, 陶醉其中, 心情会豁然开朗, 从而达到精神疗效。这就是书法的功利性, 或者说是书法在新时代的实用性。这是书法家应该尝试和开创的广阔的领域。

中国书法也是如此, 如今, 它已经脱离了实用价值, 如果不创新、不变革, 也同样会濒临淘汰的危险。所以, 书法的功利性是当代人应该主攻的新的课题。因为, 艺术只有为人民服务才具有生命力, 才会焕发勃勃生机。如果一个书法家的作品, 没人欣赏, 甚至让人看了就烦, 看了就讨厌, 那么, 这件作品就是失败的。所以说, 书法的时代功利性是当代和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这里所说的当代书法的功利性并不是否定传统书法的所有艺术美, 而是强调当代书法应该在继承传统书法笔法、技法、章法等等优点的同时, 创造出适合当代人需求的高级精神产品、高级保健品。只有这样, 中国书法才会更加强大, 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会让所有的中国人从中受益, 发扬光大, 长久不衰。

2. 纯艺术性书法

这里所讲的纯艺术性书法是书法家纯粹利用书法这一形式宣泄情绪的过程。这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创作过程、情绪自然宣泄过程。书法家受到某种激发或刺激, 这是书法创作的导火线。这类现象古今都有, 比如, 唐代的怀素、张旭等, 都是在酒性大发的时候创作出的不朽书法, 像张旭的狂草《古诗四首》等。对于这种状态, 怀素论书有云“志在新奇无定则, 古瘦漓骊半无墨, 醉来信手两三行, 醒后却书书不得。”讲的就是书法家在受到某种介质 (比如, 酒) 的刺激后, 创作的欲望达到欲罢不能的状态, 而进行的创作。据说, 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在酒醉状态下创作的。为什么书法家在受到刺激的时候能创作出不朽之作?那是因为忘却自我, 没有任何顾虑, 把自己深层次的潜能充分宣泄发挥出来的结果, 从而使书法和诗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书法杂志记者.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标本——金开诚教授访谈录[J].书法, 2004 (10) .

[2]岳川.中国书法与文化发展的远景, http://www.pku-shufa.com/wenku38.htm

[3]岳川.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生态重建[J].中国书法, 2004 (2) .

[4]孙宝法, 王全聚 (编) .21世纪书法·天津论坛学术论文集[C].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5]吴慧平.试论中国书法在古典意义上的终结[J].常德师院学报 (社科版) , 1999 (5) .

[6]张捷.书法研究的学科独立意识[N].书法报, 2004-11-1.

篇9:读《中国书法发展史》体会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名扬四海,主要是因为中国书法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感受一方面来自艺术美,无论布局、结构、运笔都给人一种美的冲动。书法之美让你觉得自然,顺理成章,又有灵气,让你感到亲切。另一方面,透过这些名家书法,我们能够更深刻见识到人文美,享受到书法的内在美,感觉到字里行间的文学价值,作者的人品价值,书法厚重的历史价值,生活的真善美价值。接地气的书法作品让人感到亲切,欣赏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独树一帜,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瑰宝,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其中贡献最大的莫过于中国碑帖。商周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重要的事件、优秀的文章,都只能通过金石雕刻流于后世,石碑又是最得心应手的途径。再者,那个时代,毛笔是人们书写最方便、最普及的工具,加上当时社会推崇书法艺术,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时代出了那么多书法大家,给中华民族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碑帖,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这些碑帖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让中华书法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传承和弘扬中华书法文化,继承和超越历代书法名家,是每个书法爱好者的梦想。如何继承?如何弘扬、超越?笔者认为首先是要老老实实地临摹碑帖,通过临摹碑帖,学习书法的结构、运笔、部署。临摹碑帖是一项甘苦的过程,需要耐心、信心、恒心,只有把字帖临摹得烂熟于心,书法才能得心应手。

二是要解其意、会其神,碑帖都是有内容的,除了叙事碑帖外,大部分碑帖都是流芳千古、脍炙人口的名诗、名词、名联、名句、名篇,只有深刻领会这些碑帖名作的内涵和精髓,才能让名作的精气神跃于纸上,使书法血气方刚,有血有肉有气质。

除了解其意之外,还要解其人,见字如见人。书法有品位,主要是因为书法作者有品位。学习书法时,我们可能只想到某人的书法美,而没想到其人品更美。当然我所说的人品不仅包含人的品德,而且包含人的修养、学识、个性、才华、经验、理念。如果我们能解其人,一定更能理解其人的书法价值,更能把握他的创作初衷、人文气质,更能理解他的书法个性。

书法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有思想内涵的艺术,也就是说书法是一门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灵气的文化艺术。要学好书法务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推崇的碑帖名作,无不是出自于声名显赫的才子佳人,都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道德修养以及专业知识。有的人之所以学习书法很久依然一无建树,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只重临贴,而忽视自身修养的提高。我们应该把学习书法的过程当成加强自我修养的过程,通过修养提升自己书法的文化水平,通过临帖传承书法的艺术水平,让中华书法文化万古长青。

篇10:读《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

学校一年前,为我们每一位教师订阅了一份《中国教师报》,一期期翻阅下来,我的心底油然而生一份喜悦之情。这份报纸原名《中国教育资讯报》,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象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无论版式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线教师中的一员,这样的报纸怎会不喜欢?

首先,它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它给人一种极其的亲切感,站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反映了我们这群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工作动态:我们的教与学,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通,我们的对话,我们对教育与教学的反思、总结。

其次,它感情真挚,贴近现实,反映了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一线教师对自身生存状态与权益的关注,对教学、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

第三,它具有时代气息,它紧跟我们当前教育改革大趋势,紧随对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加强继续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己之思之察,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不同的切身体会与独到见解,读后令人颇为受益,反思多多。

第四。它具有科普性与知识性。它促进我们对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提升,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其为参照物,从他人的实践与总结中,我们不断汲取有益营养,获得更多的教学理论与间接知识;同时,以其为参照物和理论指导,它促使我们从自身实践中寻找不足,形成从理论指导实践的回归,向其看齐,最后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

《中国教师报》的理念是:零距离的贴进教师。报纸有很多板块专栏,有对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问题的关注;有专门针对不同教学与课程进行的设计,有疑问有反思;有教师的教学感悟,散文随笔;可我最喜欢的板块是《新观察》这个栏目,这里的文章选的非常好,贴近我们一线教师的真实生活。让我了解了一线教师心中的酸甜苦辣,让你去品味,去深思,真的是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深切体会就是:

做个好教师并不难,关键要有爱心和思想。正如教师报上有一位老师所说的:“教师呀,教师,当我们为了孩子的成绩而想训斥他们时,请您一定把握住自己的底线----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真正做到以爱育爱并不容易。由此我想到自己,有时在课堂上看见学生交头接耳、心不在焉,就不知是哪来的无名火蹿上来,很冲动,忍不住想惩罚他们。可是我读了《中国教师报》后,让我改变了以前的急躁和冲动。以前我很容易对学生生气,总是埋怨学生不好管,感觉自己容易激动,也很消极,觉得烦心事儿很多。于是近期我又加入论坛,通过论坛上的学习与交流,我的脾气有了很大改变,虽然偶尔还会动怒,但我已经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了。

《中国教师报》的主旨: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抒发教师人文情怀;刊出优秀课堂设计,探讨教法改革成果,交流心得体会!接连多期下来,切身感受到了这份刊物的魅力。它让我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在自身教学实践与理论的反思中不断积累知识,也获得了自我人格的提升,从而产生了情感上的愉悦之情与收获的快乐。这种感觉是无与伦比的。它唤醒了我们沉睡的情感,告诉我们作为基层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去表达,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总结,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获得更多地因为教育,因为不懈努力而带来的快乐!

篇11:读中国哲学简史心得体会

冯先生在书中给了定义。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乃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成为「对于什么不是知识的知识」,即「不知之知」。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

之所以说哲学不是知识是因为,知识指的大多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是一个形而下的、具象的门类。但又说哲学是知识的一门分类,只因哲学的起源并没有脱离这个具象的世界。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同心圆:人们从了解自己的行为出发,辨析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再由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推广到抽象的形而上的世界,并最终扩散到对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世界的思考。

哲学有什么用?

对于哲学是什么有一个笼统的印象之后,难免会问,那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在书中也有着清楚的解答:无用之用。一般意义说,我们对于有用的理解是,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的无用之用,不在于实际上解决问题,而在于让人不再囿于这些问题的困扰,从而达到一种解脱与释然。之所以说无用,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读后感.贫困交加,生离死别,这些依然如故;之所以说有用,是因为这些现状不再是问题,人会变得安贫乐道,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完美。

这也大概让我明白了,李玫瑾教授所说,「更高层次的理解」。于我,哲学最大的意义便是一种慰藉了。常言道,不如意事常89,能与人言无二三,精神慰藉一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从远古的巫术,图腾崇拜,到各大宗教的兴起,都是人类对精神慰藉的渴望在作祟。

现代社会中,科学的兴盛推翻了很多宗教对于生命和宇宙起源的解释,的确在根基上动摇了它们的权威性和合理性。可抛开科学层面的解释,宗教在哲学探索层面取得的辉煌,不亚于科学在自然领域的成就。从慰藉的角度来看,哲学也可以被当作是「现代宗教」的一种。

在大多数哲学体系中,至少是儒释道,相通的一条便是圣贤所做的事情和常人所做的事情并无二致,真正有区别的便是做事人的心与悟,正如冯先生所写:

寻常人在蒙昧的状态中做事,圣人则是在完全自觉的状态中做事。

篇12:读《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文档

我是一个刚毕业的新教师,有着满腔的热忱在教育事业上,但是在实践上却常常受到阻碍,教学经验的不足让我心有余而力不足。非常有幸学校为我们老师订制了《中国教师报》,零距离贴近教师,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报纸,带着一份亲切我阅读了近期的《中国教师报》,每一期有16版,编辑阵容强大,里面精品荟萃,涉及教育热点、难点,新闻跟踪报道,剖析教育教学案例,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报道了国内外的最新教育动态,信息量覆盖面非常常广,我一页一页、细心地读过去,由好奇转为惊态,由惊态转为感慨,再由感慨触发了许多灵感……

读着每一期的报纸,我知道了前卫的教育理念,了解了教改动态,知道了班级工作的新方法,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迷惑的问题在看了杨伟广老师主持的“创新课堂”栏目中的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分析后,顿时豁然开朗起来。在我迷茫的时候,是她为我指引前行的道路;在我困惑的时候,是她给我启迪;在我成功。

《曾纪洲,自顾“美丽”》,曾纪洲的乐观、热爱、真实、转换和感动,每一段话都深深印入脑股。曾纪洲的乐观告诉我,生活永远都有美的一面。原来,在我的生活中,泥巴可以是孩子们玩耍时尽兴的玩具,是他们童年里不可替代的回忆,而孩子们的快乐可以是我人生中很美的画面。曾纪洲的热爱告诉我,对现实的宽容和欣然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爱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要有所行动,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不该有的是嵌入心底对环境的抱怨。爱是大度的,对孩子们的爱更应该是这样的,他们是花朵,是未来!爱自己的生活,爱孩子们的现在和未来!“反思、移情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是必备的思维习惯和品质”曾纪洲的真实让我深思。争取做到曾老师口中的真实。说到曾老师的角色转换,“课后,做益友;课上,做良师”我也是在努力地做着,课后,和孩子们聊聊天,拉拉家常,了解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分享着他们的快乐曾老师的感动也是在感动着每一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当然,每位一线工作者也是会有不一样的感动!我相信!“培养学生关键在于培养心态”是他的教育理念。于是,我的字典里“心态”一词又有了新的定义,对我的特岗生活,对我的乡村学生!

篇13:读《中国书法发展史》体会

《中国通史选读》是雷海宗先生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通史课时编写的讲义,共7册43章769节930页,是为清华大学铅印稿,极少数的大学图书馆尚有收藏。正如王敦书教授在《伯伦史学集·前言》中所概括的:“每节皆为史料,在每一章(无子目之章)和每个子目后都有说明,从史前时代直到溥仪退位,体系完整,系统反映了雷海宗对中国通史方方面面的观点和研究心得。”王敦书教授在编辑《伯伦史学集》时略去史料方面的内容,而将每册目录和每章的说明编次成卷,定名为《{中国通史选读)纲要》收入文集,使读者大致可以窥见这部中国通史讲义的风貌。

我讲一点阅读后的粗浅认识,重点是他在中国通史的研究和编撰方面的成就。

一、一部有鲜明特点的中国通史讲义

这部《中国通史选读》的特点是:以目录显示纲领,以解说阐明要旨,以史料为主要内容。

雷海宗先生在32岁时编纂起来的这部讲义,充分表明了他的勤奋、博学和才华。今天看来,他的历史观点和对中国历史的一些评说,我们可以表示不同的见解和认识,但是这部讲义在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纂史上,无疑具有重要的位置和参考价值。尤其在今天,在史料受到忽略的情况下,这种以选编史料为主要阅读内容而辅以简要说明的形式,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二、贯穿历史进程和思想发展的

两条线索

这部讲义,在历史进程方面,主要讲了史前时期、封建时期和专制时期(其间交叉着萌芽状态、过渡状态、分化状态),脉络十分清晰。其历史分期问题,自成一说,反映了历史之连续性的演进过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在讲述历史运动过程时,十分关注思想运动的面貌和特点,如讲义对殷周时期“天下一家”观念的分析时指出:

成汤以后三百年间的情形仍甚混沌。盘庚迁殷(公元前1300年)以后,王朝的地位才渐渐稳固。殷对一部分的部落,多少有点支配的能力。西方最强的周在名义上也承认殷王为天子。此时似乎没有成周式的封建制度;但部落间已有一种与封建制相近的比较精密的组织。天下一家的观念,此时大概已很普遍;名义上的共主就是这个观念的象征b(《伯伦史学集》页404,以下只注页码)

上述看法,反映了他对中国历史上“天下一家”思想之古老传统的理解。此外,他对周人的宇宙观和神祗神话的分析,对春秋时代思想的分析,对战国诸子的总的评价,对秦汉宗教和秦汉思想的分析,对东汉末世和魏晋时期的人生观的分析,对唐诗中的哲学的见解,对宋代理学和书院的重视,对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评价等等,都显示出作者对思想领域的重视。这种重视显示出两个特点,一是内容上有分量,二是作整体上把握,而后者显得更为重要。

三、贵在通识与自得

学术贵在通识,贵在自得,治史亦如此。雷海宗先生的这部讲义,具有这方面的品格。对这部讲义,不论后人如何评价,它是自成一家的。如作者在评价《天下篇》、《非子十二子篇》、《显学篇》时指出:

战国时代政治社会的酝酿,与文化发展的成熟,使思想界放出空前绝后的异彩。下引三段是当时传下的三篇哲学史,代表三种不同的态度。《天下篇》是对当代各派思想的一个扼要的叙述与同情的批评。《非子十二子篇》是一种叙述不清的武断批评。《显学篇》站在国家的立场,专事批评势力最大的儒、墨二家,附带的也表示出地位重要的法家思想的轮廓。(418~419页)

又如,他在概括门阀特点时指出:

自三国时代立了九品中正的制度(见前第392节),富贵贫贱的分别渐渐形成望族寒门的阶级。乱世的流浪人多投身到富贵之家以求保护(见前第455节),阶级的分别因而愈发显著。到南北朝时代门阀的制度可说完全成立。门阀的一种表现就是士庶不通婚姻;并且不只南朝如此,北朝也有同样的制度(第479节)。第二种表现就是望族的谱学发达(第480第481节),。第三种表现就是风水的信仰大盛(第482节),这可说是保障士族永为士族的方法。第四种表现就是士族阶级中“谀墓文”的时髦(笫483第484节)。(页454)

上述评价鲜明地显示了作者的独立见解。又如他对孔子的评价、对理学和书院关系的认识、对明朝晚期内外矛盾的分析、对鸦片战争的论断等等,莫不如此,有些见解 至今仍有学术上的参考价值。

四、史料的魅力及启示

这部讲义以史料为主,这是它的基本 特点。但它并不是史料长编,也不是史料汇 编,全书有目录作统率,有说明阐述要义, 从而使所有的史料都有明确的定位和具体 的文献价值,同时,这也使目录有所依凭, 说明有所根据,全书浑然一体,而尤其是诸 多史料都显示出自身的生命力和作为反映 中国历史基本面貌的魅力。从王敦书教授 所选录的第3册第22章子目(二)“儒教之 成立——素王”之第331节“辑《纬书》及其 他传说”,列举有关孔子史料和第6册第 36章“宋元理学”之第626-633节所选的 有关史料来看,足以表明这部讲义以史料 为基础的特点和优点。

篇14:读《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桂山林场掀起了学习党史党建知识和读红色金典的高潮,并在读书的过程中使自己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风雨历程,或多或少地目睹或经历过。所以,读《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这本书,特别有趣,毕竟这本书的很多内容读后才知道,但结合书本内容和自身的经历,感觉深刻,引人深思,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越的生产运动,谋求富民强国的政策方针、路线及作出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但其中也有许多感慨,抒发自己的体会。

首先讲起的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的狂潮运动,那是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的日子,那时候是响应毛泽东发表的指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大凡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很清楚,对“最高指示”的庆祝是不能过夜的。过夜就是不忠,不忠则意味着不革命,而不革命的罪名那是相当可怕的呀。对“最高指示”中最让人激动并产生联系的话,应该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大有作为,这对青少年或对成年人,也极富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号力,我的三个姐姐们一起奔赴贺县兴修水利,准备建姑婆山水库的运动中,那时青年人的热情之至,真可以“史无前例”形容,吃饭,干活都唱着歌,经常有模样的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朝阳沟》以及《蚕花姑娘》等。我们队里来了一批有一批的知青,这些知青刚开始也是干活十足的,由于劳动量大,当然要消耗多些粮食,刚开始他们笑我们吃得多,也不会长肉,后来也是跟着我们一起一餐就吃了两三碗饭,才能把身体顶住,唉!人是铁,饭是钢啊!

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那个“再”高意味着什么?它毫不留情地使知识青年身陷一个很低的层次,从而去接受一次无情的“教育”,用当时贫下中农某些人的理解,就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已经不管用了。城里不稀罕要他们。因此只能放到乡下再接受一次教育,这类话我在乡下时常听到。由此,有些知青因为不好好接受再教育而被批斗,被劳动改造。知识青年在乡下的无助,甚至无情,使知青在生活的环境上越来越有恐惧感,茫然不知所措,何时能熬到尽头„„1974年以后,又有一批小知青到村里插队,但他们集体吃住,还有带队的,与他们当初完全不一样了,跟他们聊起以前的情况时,他们不可理解。村干部和社员也不愿提起那段事,觉得做得不大合适。我现在写这些绝不是翻老账,只是写出自己的感受。想说人的权利和尊严如果在法制被破坏的情况下,是很难得到起码的保障的。而“运动”,曾经或永远是造成这种现象的载体,包括知青内的许多人饱受其苦,许多知青终生受此影响:没学历,早下岗,负担重。现在,往事对他们来说,有些不愿回首,还有不少忧愁。“插队”已变成历史烟云里的一个词,但含在这个词里的众多记忆,却是无法消灭的。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历史转折点。也是我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重大转折点,从那时起,尤其是全国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后,人们开始理智地审视以往走过的历史道路,包括重新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然而,粉碎“四人帮”后,历史遗留问题堆积如山,积重难返,尚待日逐步解决。当时确保社会稳定是大局,为此党中央确定知青工作的暂时方针:继续鼓励支持知青安心农村,有步骤,有计划,稳而不乱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具体做法是:国营农场知青基本稳定不动,农村插队知青进城进一步放宽。原以为农场知青统一集中管理,生活条件比较好,问题比较少,故而采取稳农场,放农村的策略。但是,农村插队知青人数多,分布广,加之国营农场属于国营企业,各地政府分配给农场的招生、招工、征兵指标往往较少,返城人数明显低于农村插队知青。随着年龄增大,婚姻、探亲、生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农场知青不满情绪逐渐加大,强烈要求返城。

如何解决知青的问题,也是一件迫切的事情。当时,有赵凡等几位同志联名向中央写了报告,计划分批分期安排知青返城。在党的政策召唤下,知青流着热泪回到了娘家。

篇15:关于读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范本

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在吃喝玩乐的时候,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罗,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罗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还有一个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GCD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

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后来人。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从这里给我的启示是:我们不能辜负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要勤奋学习,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关于读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范本【二】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轻轻合上书,嘴里却依然“咀嚼”着这铿锵有力的话语······

阅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经典著作,我的心灵是震撼的,坚定的,沉重的,更是自豪的!

红军·勇士

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勇士,叫红军;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堡垒,叫红军;有一种所向披靡的力量,叫红军——《红星照耀中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它,让世人知道,红军是永不言败的,他们的信念是无法动摇的!

在这本书里,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故事,每一次描写,无不将红军所拥有的优点,所展示的面貌,所蕴含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从作者刚来到中国,到进入红区,与红军领导人交谈,再到最后的感慨,都十分具体真实,纪实性很强,简单的叙事中穿插了各种政治术语,时而妙趣横生,时而严谨认真,从两方面突出了红军具备而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点——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细节·感悟

细细品味这本书后,印象最深的还属那段——长征。

那他到底有多么震撼?还记得作者在此章节的最后,用一个再好不过的词来形容长征——触目惊心!是啊,长征的数据触目惊心,长征的经历触目惊心,就连长征的每一时每一刻都是那样触目惊心!

渡大渡河,过大草地,翻大雪山······哪一段故事不触目惊心?哪一个细节不触目惊心?然而,红军战士们却毫不畏惧,从不放弃,万众一心,在这段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杀出一条血路来!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只因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勇士,坚不可摧的堡垒,所向披靡的力量!

传奇·致敬

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革命的航船,从这里起航。

往事随着时光渐渐淡去,而红军却永远被历史铭记。

《红星照耀中国》,它以不一样的口吻,不一样的角度去向人们叙说这段传奇的故事,让这段传奇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永不熄灭;它也告诉世人:红星,不仅仅照耀中华大地,也照耀整个世界,照耀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民,让全世界感受到红军的力量,乃至中国的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是一段传奇,一段无法抹去,永远闪耀的传奇!让我们在这里,向传奇,致敬!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些红色战士,不仅谱写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更是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

“读史使人明智。”再一次翻开眼前记录传奇的书本,再一次重温这传奇的经典,回首那传奇的时代······我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而骄傲,让我们不懈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富国强民而奋斗!

关于读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范本【三】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翔实记录了美国友人埃得加·斯诺在红军根据地的真实见闻。书中用非常平实的语言,详尽地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普通人物,生动地展现了红色军区下的人们的日常生活,追忆了那段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中国革命党人走过的艰酸路程。

埃得加·斯诺是第一个深入采访红区的美国记者,由于他对中国国情和政局的了解以及外国人的身份,使得他能够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考擦和探究。这也使得这部行走在土地上的作品,摈弃了资本主义固有的派别与阶级偏见。书中所写完全就是作者本人的亲眼所见和直观感悟,从而对红色革命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宣传。

红色,是中国开启新时代的起点,它也象征着红红火火。《红星照耀中国》书写了中国艰难的复兴前进之路,那些无名的英雄们为了国家的利益甘心赴死。这部作品就是历史留下的深深的痕迹,就像作者说的,历史需要我们铭记,坚守“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色”文化,让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红色”文化的印记!

就作品本身来说,全文紧扣“红”字,基本上是一气呵成。从作品的开头设置出悬念,到结尾解开悬念,都能引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也明显地表达出了红色之心。作品选择的角度也很独特,红色象征吉祥、力量,也是国旗的颜色!作品坚持以“红色”为主线去铺开笔墨,让人的心头涌起一阵爱国的浪花!我们都是革命先烈的后代,就更应该奋发图强!

红星,照亮全新的中国。作品在细节描写方面比较朴实,把红军乐观、平等的形象刻画得十分贴近人心。用这本书中的话来说:“红军待我们真的是好,我们从来不挨打。在这里人人都平等……大家为着穷人而奋斗,为着中国而奋斗。”可见,红军当时是多么令人鼓舞和深入人心。在作者和老百姓的眼里,红色象征着热心温暖,也象征着正直不屈。

尽管斯诺的这本书是新闻报道性的作品,而非一本历史著作,但仍需我们借用分析的态度和历史的眼光来仔细阅读书中提出的问题。斯诺在书中写到:“这本书确实是我写的,然而从最实际的意义上来说,这些故事却是红军创造的,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使得这本书中所描写的故事始终是活着的。”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转折性的时间节点上,追寻着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理想。当我们重新翻阅这本红色书籍,心情依旧是无比澎湃。

正是英勇顽强的红军有着革命必胜的信仰,所以才能摆脱国民党的重重围困,才会毫不顾及性命也要为长征保留革命的种子闯开一条血路;正是有着信仰,所以红军即便是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也能翻越雪山、跨过草地,因为心中充满了力量,使得红军始终义无反顾地向着革命的胜利走下去。

关于读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范本【四】

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在吃喝玩乐的时候,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罗,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罗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还有一个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共产党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

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后来人。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从这里给我的启示是:我们不能辜负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要勤奋学习,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关于读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范本【五】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埃德加·斯诺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并时常和中共的领导面对面交流,他与中共主要领导结下深厚的友谊,依据切身体验而着此书,其真实的经历和感触是其写作的基石。

此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书中所描述的所有事件以及采用的语言等,都是当时的亲临经历者所讲述的,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资料。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本书作者以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写照介绍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使读者从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领袖的亲近与领导人信念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可追随性。中共的发展也是由于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战。

我们还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在“建设”时的艰巨;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上的精明与谨慎;中国共产党在每次战斗中的艰苦与战术上的精湛。

起初,中国共产党只能在“地下活动”,并不敢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他们被国民党诬蔑性地称为“共匪”、“赤匪”。这种诬蔑足以说明中共党员是在怎样艰难与危机中渡过的。更甚者,毛泽东曾被当做“赤匪”的第一号人物被通缉。今天的我们很明确的知道毛泽东领导我们走的道路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在当时的中共难以被人认可,甚至是被人诬蔑的“匪贼”。可想而知,毛泽东是在怎样的逆境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在当今社会,我们能感受到党引领给我们的幸福,但唯一不能体会的是建设中国共产党和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时的艰辛路程。故为了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我们应更多的阅读类似的书刊。

上一篇:脱岗检讨书范文下一篇:少先队活动民族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