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建筑热点展望

2024-05-09

十二五建筑热点展望(共6篇)

篇1:十二五建筑热点展望

在城市化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加大的总体发展趋势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十二五建筑业发展将基于以下的总体形势和现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接近50%,城市居民和城镇就业人员比例也均接近总数的50%,全国城市和城镇总数还在不断增加,这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GDP高速增长为大规模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改革开放 30多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

6.5%.2008年国家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政府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四万亿人民币,强力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带动地方巨量投资。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筑与住宅已经成为与石化、电子、汽车并列的居民主要消费需求领域,很多居民家庭住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配套到配套完善,房地产与建筑业也因此发展兴旺。目前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30多年来基本上保持40%到60%的水平,其中很大程度是政府投资。我国建筑业近三十年来,从完全的计划经济发展到近日的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取得了巨大得发展成就。建筑业的产值和规模屡创产业新高,近年来每年的市场规模均达数万亿之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2010年美国ENR评选的全球225强建筑承包商,中国企业首次荣登榜首,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分列第一和第二。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大大增强。当前,国内各类型的大型高难度工程项目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我工程企业还成功建造了一批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建设项目,诸如奥运工程、大型国际机场、跨海大桥、高速铁路、海底隧道等。可以自豪地讲,中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建筑业不断拓宽市场领域,国际市场发展强劲。对外工程承包与国内建筑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增长迅猛。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市场拓展的领域更广,承包的市场规模更大,承包工程的层次更高,承包的方式更加的国际化。中国建筑企业在境外承包十亿美元和百亿美元以上的大工程在不断增加;市场领域从东南亚和非洲逐步向南美、欧洲、美国渗透。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日渐凸显。建筑业规模这些年是递增的,每个五年计划也是递增的。截至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22.5万亿,建筑业总产值达到

7.6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达2.2万亿,注册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有50多万家,从业人员达到 4000万。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3.8%提高到了2009年的6.6%,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撑性作用。

市场热点

十二五时期,对国内宏观经济和建筑业来讲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的时期,而从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是后危机时期,准确把握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行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这些大型的热点建设项目后,我国建筑市场将由点向面展开:各类级别的开发区(经济区)增加或扩大;城镇建设量加大;高铁路网建设密集;地铁市政建设持续升温。

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建设大舞台。2009年以来,获批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区域规划频频出台,国家审批区域发展规划数量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国家先后批复了珠江三角洲改革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中部崛起规划、横琴发展区、江苏沿海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潘阳湖生态经济区、图们江区域而开发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等,数量几乎是前4年的总和。从地区来看,沿海地区继续占优势,同时兼顾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形成了“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板块,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重庆的两江新区,东、中、西三路同步协调发展同时带动一大批建设项目上马。众多区域规划的出台与实施,将会迎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电网以及城市市政等新一轮投资建设的热潮,每一地区的战略布局与投资都将为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未来五年,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公路网、铁路网、机场、港口的建设将成为热点中的热点。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等地区规划建设城际客运专线系统,有条件的大城市适度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国家将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积极推进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高速公路通道。郑州、武汉等将建设成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

住宅建设量大面广。政府将继续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对已批未建、已建未售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要采取促开工、促上市措施,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和销售。要适当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扩大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范围。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间题。各地要通过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新建、改建、政府购置等方式增加廉租房及经济适用住房房源,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要加快建设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继续推进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从2009年开始,结合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条件的地区争取3年时间基本完成,特别应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总结住宅类建筑市场潜力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城市化;第二个方面是城镇居民改善住房

条件的需求;第三个方面是投资需求。在我国目前投资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风险较低的房地产投资是不可避免的。

高铁建设市场空间巨大。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km,建设客运专线1.2万km以上。2008年,国务院根据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规划作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以上,建设铁路客运专线1.6万km以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包括“四纵”、“四横”以及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株潭、成渝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地区的城际铁路。未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区域化、城际间高速铁路全面启动,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首位,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铁有l万多公里。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km以上,其中新建铁路将达到1.3万km.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周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到 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 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km以上,如果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km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 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铁路快速客运网络的建设提速预示着我国正快步进入高速铁路时代,高速铁路建设投资将是我国未来投资的重点。未来五年高速铁路的投资将达9000亿元以上,年均投资额将超过3000亿元,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将为建筑施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势头强劲。轨道交通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但建成后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活、优势明显,是世界大都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加入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行列,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有2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未来几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仍将处于大规模、高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大建设时期。截至2009年底,共有25个城市获得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审批生,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拥有1700km,共60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有近40个城市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2010至2015年总投资将达1万亿元。

农村也将变成建设的主战场。城镇化建设将成为建筑市场新亮点。根据中央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国家将把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统筹城乡的力度作为未来农村发展的新战略,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将成为城乡统筹工作的重点和抓手。国家财政将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水、电、路、气、房)建设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将是城镇建设的重点。国家推行建材下乡政策,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将是城镇化的重点。国务院通过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培育城市群增长极,壮大县城和中心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国家规划到2015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要提高到48%以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将带来对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需求,将为建筑业开拓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为中小型房建和市政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发展要点

“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问题之一:建设的标准化和建筑品质的提升。过去因为经济实力的关系,我国的建设规模大但品质低。今后,建筑行业的规划水平、设计水平、材料水平都要有所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建筑中使用的水泥钢筋在强度和标号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积极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提高建筑品质。重点问题之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要严格约束政府行为;完善交易机制,保证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打破省市地域和公路、铁路、民航、港口、水利、房建不同子行业的市场分割垄断,都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重点问题之三:产业结构调整。其一: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结构。未来随着我们对建筑质量需求的提高,建筑功能要求的增多以及不同区域对建筑的不同要求,建筑业必须要适应区域性和多样性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其二,发展工程总承包,形成龙头企业,支持一批大型建筑业企业向多产业、综合承包,建筑开发一体化、资本实业运营一体化的高端运营方向发展。改变建筑业大小企业都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发展的格局,要建设工程承包的立交桥,要形成一个有高有低、有总包有分包的立体的结构。其三:发展中小型建筑业企业。要改变高资质企业承包低素质企业干活,层层分包成本和利润层层扒皮的现状,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因为采用总分包增加成本,而是要降低成本,中小企业也应当与高技术相连接,同样有广阔的技术应用空间,同样可以承载高新技术。另外,要积极促进工程建设各个环节间的整合和融合。重点问题之四: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重点问题之五:推动行业建造技术进步和工业化。建造工业化的问题提了很多年,未来通过世构技术、预制拼装在房地产、地铁、市政领域的推广积极推进建筑业工业化。重点问题之六:开拓国际市场。可以预计我国未来的建筑市场稳定繁荣,但是建筑业的增速并不乐观,绝对规模在增长,但还要保持当前的增速会有些困堆。所以建筑业要拓展新兴市场空间。重点问题之七:解决行业人才瓶颈问题。建筑业在人才方面面临大瓶颈:不仅是高端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紧缺,而且普通农民工也短缺。现在的建筑业人才全面告急。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愿从事建筑行业,当前建筑工人这种低收入、长时间大体力劳动、体制外没有福利的状态是难以

维持下去的。学习欧美,建筑工人的职业化应当是行业的趋势和潮流。

方式转变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市场机制和环境的建设状况、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国家和企业发展实力等方面综合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从国家层面来讲,是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升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刨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落实到建筑业,主要任务可以具体化为:提升建筑产品品质,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建筑行业效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简括为“提品质,融科技,增效益,减排放,拓市场”。

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拓市场。充足的市场空间、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建筑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企业只有坚持不懈地关注国内外建设形势,研究建设产品需求结构、地域结构,发现并主动迎合新的市场需求,抓住市机遇,刨新自己出业务内容和模式,才能拥有市场,任务充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拓展市场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总结企业市场拓展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前瞻性拓展。即认识和确定未来需求旺盛的市场尽早介入,进行项目跟踪、技术储备、市场准入资格获取,业绩积累、内部外部资源整合等,以尽早形成生产能力,获取市场份额。二是综合性拓展:在市场存在需求,企业有能力的情况下,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扩大承包范围或者延伸产业链,由单一业务向多项业务,由一个点向多个点,向一个面或者一个链,甚至点、面、链结合的拓展。三是跨地域拓展。扩大企业活动地域是拓展市场空间的有效手段。有条件的企业应当打破只在“家门口”活动的传统经营模式,适应不同地域建筑市场此消彼长的不平衡发展规律,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企业经营优势。四是跨领域拓展。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现相关的市场需求和盈利机会,进行相关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发展设计——制造——装配的新型设计建造模式,参与金融、物流、信息、生物、文化等产业发展。四是创新性拓展。发现潜在市场需求,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形成新的服务产品。如发展融资建设类业务、勘察设计企、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承接多种形式的项目管理业务,或者代理业主进行相关的专业咨询和管理工作等。五是品牌拓展。各种类型、专业的大、中、小企业,依靠优秀的质量、安全、技术、服务,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建设和维护好企业品牌,依靠品牌经营和开拓市场。

与资本联姻,提升产业活动平台。传统建筑业一旦与资本结合,整个产业的活动平台就能能显著提升。设计建造与资本结合,就意味着由被动承包走向主动开发,由承包商向开发建设商甚至业主身份转变,就能够部分或者完全享有建筑物的自身升值和经营增值,可以有效改变建筑业附加值低,盈利水平低,市场地位低的状态。建筑业与资本结合,还可以在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承揽到更大规模和更高盈利水平的工程。建筑业已经摆脱了政策限制,可以通过上市,与资本拥有方建立战咯合作关系、联营等方式解决与资本结合的问题。建筑业与资本结合,还利于进行技术研发和积累,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管理水平,整体地提升建筑业经营的内涵和层次。另一个提升产业活动平台是延伸产业链、整合建设环节。继续克服传统计划体制在建设工程建造全过程的环节分割,克服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低效率。逐步尝试在适合的工程建设项目上,围绕最终产品,以成本、工期、品质为核心,组成更加综合的项目管理机构或专业咨询服务班子,采用设计、施工、采购、运营等环节一体化的建设组织方式,加强不同环节的协调和互动,实现不同环节的相互参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整体优化。

优化管理手段,保障质量,创立品牌。由于建筑产品流动、项目具体、组织弹性,提高管理水平存在较大难度,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和项目管理总体管理水平低。企业和项目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建筑承包商与国际著名承包商存在较大差距的领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最有潜力的领域之一。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建筑企业发展经验表明,先进的企业和项目管理成果可以独立创造价值。针对我国建筑业在企业和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和项目管理应当向着如下几个方向努力:一是标准化。总结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凝聚企业管理精华、充分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既具体适用又根据项目特点能够具体化的企业管理手册,成为区别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显著标识。二是规范化。企业管理,业务流程,信息传递,事务处理都有制度、规则,全体人员严格遵守规则,形成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人员的行为规范。三是精细化。在资金、成本、材料、设备、工期、人力调配等方面,对于信息流、物流,从时间、空间上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落实管理职责,任务分配明确,完成任务到位,不留失控环节、领域、死角,是精细管理的主要内涵。四是信息化。在企业管理、项目管理、专业事务管理工作中,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不可能管理的事情变为可能,将复杂变简单,将低效变为高效,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实现管理水平的跃升。五是重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更加重视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用先进文化凝聚人,激励人,用更高尚的经营目标进行企业定位,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未来朐企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发展高新技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业与先进的材料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的结合,将现代先进技术成果在建筑产品中整合运用并创新,使建筑业承载更多的技术含量,改善技术落后的面貌,增强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大有潜力和前景的领域,也是未来建筑业竞争力之根本。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可以依据本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独立或与外部机构联合建立专门的技术研究巩构或

试验室,成为能够代表国家或地方某工程领域专业技术水平的领头企业,成为专项技术研发基地;中小建筑企业也要重视专门技术、设备工具、管理手段的研发运用,成为依托专顼技术的经营载体,向着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的方向发展;各类企业都应当积极参与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工法的研究制定和应用,不断提高建设工程产品和建造过程的技术含量;在当前时期,企业应当高度关注相关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工业化建造、精致建造技术、节能和绿色建筑新材料技术、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和装备等,积极采用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主动承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责任,提高建造过程的工业化制造和装配水平。完善管理政策,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保障。调整投资建设政策,通过建设标准审查和施工许可控制,把住建设项目立项准入和进入建设实施的关口,遏制资金不到位、造价过低的项目进入建筑市场,避免继续建设品质低、耐用性差、节能效果差、使用过程中追加投入高、缺乏美学和人文内涵的建筑产品。新的建设项目应当从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全面提高品质,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吻合,与转变经济发展相吻合。要进一步地从微观管理领域退出,减少政府对微观机制的干预,逐步克服计划体制、部门分割给企业发展造成的人为障碍,更加彻底地将企业推向市场。按照专业技术领域、专业技术能力划分的客观规律调整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克服按照部门职责划分准入类别的问题,减少市场准人障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用先进、配套的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政策引导企业技术进步方向。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做好产业规划,提高整个产业素质,提高管理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建筑工人的素质,提高全行业的诚信水平,形成先进的产业和企业文化。分配和运用好公共资源,做好基础技术的研发和组织、实施、推广应用工作,通过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提升建筑业的技术含量。

篇2:十二五建筑热点展望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一、建筑业发展的背景和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我国众多行业当中建筑业的发展是比较有特殊性的。在这三十年里,行业的发展总是有起有落,但建筑业从总体的形式来讲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我们分析有这样几个原因:一个是我们国家快速的城市化;二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四得益于我国持续多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城市化能够拉动基础建设进而给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对建筑业最有利的支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到了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5.7%——就是说我国全部居民当中有近一半生活在城市当中,城镇的就业人员达到了39%,全国城市总数还在不断提高,这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

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支持了大规模的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6.5%。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2698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年均增长8.6%。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建筑业的角度则更多的体现在住型的改善,而这其中所带动的建设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有切身的体会。这三十年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身边的变化——我们的居住地从村转到了城市,我们居住的面积从小到大,我们居住的房屋从不配套到配套,从功能不完善到完善,从没有环境到有了环境。可以说正是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住行的要求不断提高。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发改委组织若干个部委研讨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当时确定了四个部门——石化、电子、汽车、建筑。为什么选这四个行业呢?——这是基于国家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判断。在90年代初的时候,国家预计未来能够拉动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占居民消费最大比重的一个是汽车,一个是住宅。现在看来当时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电子信息、住宅、还有汽车,在当前已经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国家持续多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有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我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始终投入较大,业内有一个指标叫固定资产投资率——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这么多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基本上是在40%甚至是60%的水平,其中很大程度是国家在投入。在2008年国家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四万亿人民币,强力拉动

经济增长,同时带动地方巨量投资。

二、建筑业发展的现状

建筑业在这三十年里,从原来完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统一分配任务、统一分配利润水平、统一物资调拨的行业,发展到今天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里简单地说几个方面:第一,建筑业的规模年年创产业新高;第二,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日渐凸显;第三,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大大增强;第四,建筑业不断拓宽市场领域,国际市场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不仅建筑业规模这些年是递增的,而且就每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增速来看也是递增的,“九五”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速是11.2%,“十五”时期是20.2%,“十一五”时期预计的是25%;“九五”时期的建筑业增加值是6%,“十五”时期是9.5%,而在2006到2009年达到了21.15%;“九五”时期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为15.8%,“十五”是22.5%,2006到2009年的增速与“十五”期间基本持平。从1991年到200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建筑业产值的总体趋势是增长的,但增速有限;2001年以后增速明显提高,到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22.5万亿,建筑业总产值达到75863亿,建筑业增加值达到22333亿,有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50多万家,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当中起到了支柱作用。到2009年,建筑业在全国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3.8%提高到了6.66%。应该说,建筑业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中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因此业内一直感到不平,认为对建筑行业不是很重视,但客观上讲建筑产业应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大大增强。可以说,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建造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前,国内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而且我们这些年还建造了一批在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建设项目,包括奥运会工程、一些难度非常大的铁路工程和海上长距离的桥梁工程。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发展趋势和整个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2000年开始,我国的对外承包开始增速加快,到了2005年,增速进一步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业的对外承包,无论是拓展的市场领域,还是承包的市场规模,抑或是工程的层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承包的十亿美元以上的大工程在不断增加;我们的市场领域从传统的亚洲、非洲逐步向南美、欧洲、北美渗透;我们承包的专业结构工程不断的增加。

三、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基调的判断

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基调的判断,从简单来说就是三句话:

首先,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未来,在转变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仍然需要保持经济发展的速度,“十二五”时期国家一定要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完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其次,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但仍不能脱离传统产业发展。就是说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但是必须通过调整现有的产业基础来实现。

第三,更多的实现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客观上不允许大起大落。这也是我国保持稳定发展的一个前提,未来我国要更多的依靠经济内生的动力来促进经济的发展,逐步弱化国家的作用,但是短期内国家不会让固定资产投资发生剧烈波动。

在这个基调下我们看建筑业的发展前景:

从整个市场来看,我们继续看好。

从产品来看,未来建筑产品的品质会有很大的提高。

从产业的组织来看,未来的主要趋势是“融合+分化”,其中融合是彻底冲破计划经济时代产业的分割,以产品为龙头来整合产业,使之成为一个真正优化的产业组织;所谓的分化是在以产品为龙头的前提下更多的强调专业化,只有高度的分工、高水平的专业化才可能有更好的融合,两者并不矛盾。

从企业来讲,每一家企业走到今天都不容易,面对未来的发展,每家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发展战略。企业要往前看,国际需要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什么是行业最顶尖的产品,什么是产业最顶尖的管理,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一定要成竹在胸。要确定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在一段时间内去贯彻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然后才能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建筑业里有些企业走出来了,有些企业逐步没落了,这中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战略和没有战略大不一样。

未来的建筑市场,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稳定而繁荣。在这个基本判断之下,市场的亮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区域发展。过去更注重的是部分城市的发展,是东部地区的发展,现在有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等计划,但是未来我们一定要重视区域发展的战略,目前有很多企业已经进入到这个潮流当中去了。未来的地区发展会主要围绕平衡发展,所谓平衡发展就是指我国的东、中、西部——这些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的区域平衡发展,这一点在中央和地方的认识都是一致的。要注意到,自2009年以来国家密集的出台了一批地区发展规划,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所以区域的发展将会是一个热点,这是因为区域发展必然带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个方面:优势发展。各地区的发展必然会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优势,选

择合适自身的发展方式,以实现地区优势的最大化。建筑企业必须要掌握当地的发展特点、市场需求,才能够在该区域站稳脚跟。

1、公路、机场。到2008年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68万公里,约为美国的一半;2007年我国年飞机起降为175万架次,运送旅客18亿人次,同期美国是986万架次,运送旅客74亿人次,是中国的四倍。因此,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的。

2、城市轨道交通。到2009年底全国共有25座城市获得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预计到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1700公里,2010年到2015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总投资会达到一万亿元以上。

3、住宅。在不同的地区,住宅发展的潜力是不一样的。就总体来讲,当前全国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是27平米,成套率为百分之八十一。但是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对住宅的需求还是有潜力的。这个潜力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城市化。城市化带来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住宅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第三个方面是投资需求。在我国目前投资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风险较低的房地产投资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国家承诺到2012年要解决14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住房问题,这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建设需求。

4、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带动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也必将大力的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5、能源和资源调配。从国际上看,我国是一个能源和资源很匮乏的国家,很多资源需要从外国输入;从国内来讲,我国的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在国内也需要大规模的调度。而要实现资源的运输调度,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还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来看:

第一,从土地开发的层次来看。我国主要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土地开发仍集中在土地表面和地下浅层次的开发,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土地深层次的开发。

第二,从人均基础设施用地规模来看。和发达国建相比我国人均基础设施用地规模还比较低,存量建筑产品的质量比较差。

第三,从城乡之间的建设差距来看。在发达国家,城乡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建筑差距,但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还很大。

四、“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要点

重点问题一,全面提高建筑品质。

过去因为经济实力的关系,我国的建设规模大但品质低。今后,建筑行业的规划水平、设计水平、材料水平都要有所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建筑中使用的水泥钢筋在强度和标号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使用强度更好标号更高的水泥和钢筋,提高建筑品质。

重点问题二,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之一,就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结构。未来随着我们对建筑质量需求的提高,建筑功能要求的增多以及不同区域对建筑的不同要求,建筑业必须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产业结构调整之二,形成龙头企业,支持一批大型建筑业企业向多产业、综合承包、建筑开发一体化、资本实业运营一体化的高端运营方向发展。建筑业不能再像现在一样只是在一个平台上没有立体感的维持下去了,要行成一个有高有低、有总包有分包的立体的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之三,发展中小型建筑业企业。这方面是建筑业的一个弱点,未来建筑业不是高素质企业承包低素质企业干活,层层分包成本和利润层层扒皮,而是专业化高效率,中小企业要有所积累争取可持续发展。不因为采用总分包增加成本,而是要降低成本,中小企业也应当与高技术相连接,同样有广阔的技术应用空间,同样可以承载高技术设备。

产业结构调整之四,促进工程建设各个环节间的整合和融合。

重点问题三,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在这方面我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国家领导人对此也十分的关注。

重点问题四,开拓国际市场。可以预计我国未来的建筑市场稳定繁荣,但是建筑业的增速并不乐观,绝对的规模在增长,但还要保持当前的增速会有些困难。所以建筑业要拓展市场空间。

重点问题五,解决行业人才瓶颈问题。建筑业在人才方面面临两大瓶颈:一个是高端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紧缺,另一个是普通农民工短缺。现在的建筑业不要说高端人才,就是农民工的用工形势都很严峻。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大多不愿从事建筑行业,当前建筑工人这种低收入、长时间大体力劳动、体制外没有福利的状态是很难持续下去的。未来,建筑工人的职业化应当是行业的趋势和潮流。

重点问题六,推动行业建造技术进步和工业化。建筑产业工业化的问题提了很多年,在新时期下,我们还是提倡建筑业要工业化。

篇3:展望“十二五”国家创新

过去的5年, 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5年。5年来, 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 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段壮丽史诗。

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明显加强, 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条件不断改善;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建成, 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 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大幅提高。尤其是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 更是举世瞩目, 已然成为中国5年发展壮美画卷的精彩之笔。

我国经济总量节节攀升, 于2005年超过了意大利和法国, 位居世界第五;2006年超过了英国, 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2010年上半年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如今, 中国在20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金砖四国”、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经济体系中独领风骚, 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新世纪的发展明星。

“十一五”期间, 随着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 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也迎来了一个蒸蒸日上、成果丰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各项科技计划顺利实施, 基础研究得到加强, 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我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奏响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强音。

“十一五”期间, 全国累计登记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7.9万项;累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160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263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 305项,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2项;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等9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这5年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使我国跨入深空探测新领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 并在国际TOP500组织的最新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完成总装下线并首飞成功;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上试验突破3 700米水深纪录;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凯旋;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获突破性进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首次获批生产……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成果,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也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十一五”以来, 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十一五”已经缓缓落下帷幕之时, “十二五”已经闪亮登场。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 谁掌握了先进科技, 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科技支撑是驶向强国之路的引擎,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创新尤其是创新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系统, 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过程中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篇4:解读“十二五”四大热点

转换观念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一些经济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换挡”,其核心是“又好又快”,这就需要改变GDP为目标和考核办法的传统方式。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必将调整,如何“换好挡”已不是快与慢的问题,而是好与坏的问题。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认为,实现转变的关键在于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这就要求实施好自主创新战略、结构调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环境友好发展战略和内外需均衡发展战略。

李连仲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成功必须不以GDP指标论英雄,还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保等指标,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指数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来检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强调,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在于“政府转型”,即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地方政府不应以“追求GDP”作为经济发展的导向,而应着力实现其公共服务功能。

推动政府实现转型,李佐军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重新配备要素结构。传统以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低要素促经济的模式要转变为以人才、技术和信息为主,使得低碳经济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也要由依靠外需和政府投资转变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此外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要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

扩大内需要先行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预测未来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非常缓慢,人民币升值等问题在5年之内并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便将扩大内需放到了前面。”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指出:“我国的发展蕴藏着最大的市场需求和空间,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现行发展方式的体制性缺陷和结构性瓶颈进一步凸显,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进一步凸显。”

杜鹰说,世界经济已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双重格局并存时期,这既对我国长期以来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和庞大的产能形成严峻挑战,也对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形成了倒逼机制。

“过去增长没有把消费提到很高的位置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实际上导致了增长和分享不同步。”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认为,扩大内需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办法,也是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获得实际利益的办法。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祝宝良认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核心在于收入分配,必须提高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粮食、产品安全和消费环境改善等也是扩大消费的推手。

张晓晶还认为,扩大内需也不能光是扩大消费需求,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投资一样很重要。投资需求主要是结构的调整,不是总量扩张,结构调整包括投资主体结构是国有还是非国有,投资方向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一般经济建设,投资产业是三大产业的哪个产业等。

祝宝良说,在规划中其实已经为中长期投资指明了方向,其中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能源产业等。总的来看,近几年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产业和区域轮动挑大梁

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分析说,“十二五”规划为我国找到了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两大路径:产业轮动和区域轮动。如果把产业轮动看成是立轴,把区域轮动看成是横轴,那么产业和区域就构成中国未来立体式的发展框架,更能够发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十二五”是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关键时期,张茉楠说,这一轮中国经济的下滑虽然有国际环境的影响,实际上也有中国经济内在的因素影响。所以,要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必须有一些新兴先导产业带动。在她看来,区域发展更多的是从空间范畴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十一五”就已提出,而“十二五”是具体实施时期,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是主导,是增长目标,所以,主体功能区就是增长路径的模式选择。只有路径选对了,未来才不至于南辕北辙。

张茉楠认为,区域优势互补应该发挥分工优势,以往我们的区域发展出现同质化问题严重,像上海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而一些中小型城市也按照这种思路发展,这不是有效的竞争。--“十二五”时期就应该提倡差异化发展思路,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就应该不同地区协同运转,也就是像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大城市把高端的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价值链配置到周边的中小城市,形成一个完整的、分配有序的产业链。她说,“十二五”时期是产业和区域发展践行践实的5年,“十一五”以前更多地关注经济的增长,未来中国更多地要关注经济、环境和能源3大领域(俗称“3E模式”)协调同步增长。

年内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案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称,相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此次增加了“较陕”二字。

在苏海南看来,“十二五”规划更加强调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将会更加关注民生,此次建议中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与“十一五”规划建议相比,增加了“明显”二字。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普通居民与劳动者收入低、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收入分配秩序刁一规范,是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三大突出问题。

关于收入分配改革,多位专家开出药方:削减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引入薪资竞争机制、堵住灰色收入黑洞等。

篇5:“十二五”规划热点内容分析大全

【关键词】以人为本

人类发展指数(HDI)替代人均GDP

“应更加关注低收入、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口的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富民、惠民,实现‘民富’和‘国强’的有机统一。”

“十二五”计划编制、发展指标设计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胡鞍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和“十一五”规划相比,这次指标设计将突出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是以公共服务指标为主、经济指标为辅,反映了政府职能的重大变化和转型。大大增加了非经济指标比重,如反映资源环境指标、基本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的指标。

其次是以约束性指标为主,预期性指标为辅,反映了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的责任。“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占总指标数比重的36.4%,而“十二五”中约束性指标数应争取占到总指标的50%以上,超过预期性指标数。

最后是主动与国际接轨。规划指标不但是对国内人民的承诺,一定意义上也是国际承诺。“十二五”发展指标中建议采用人类发展指标,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标志,同时将减少国际贫困线贫困人口、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人口预期寿命、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等部分“千年发展目标”纳入。

总体而言。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应该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相应的“十二五”指标体系也应进一步弱化经济增长指标,从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转变为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指标体系。例如,以人类发展指数(HDI)替代人均GDP作为“十二五”规划核心指标。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胡鞍钢认为“包容性增长”即“共享发展”。即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将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该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更加关注低收入、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口的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富民、惠民,实现民富和国强的有机统一。

同时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提高居民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扭转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

同职业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十二五”规划热点内容分析

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十二五”时(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期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和目标。而这需要尽快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中央政府对省级以及省以下政府不再考核GDP,国家统计局对省以下不再统计GDP,将地方政府从GDP增长竞赛中解放出来,转向公共服务竞赛。

【关键词】居民收入

从“国富”转变到“民富”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居民收入“倍增”,是社会给的“十二五”重要命题之一。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参与“十二五”规划调研的专家苏海南对媒体表示,我国近10年,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如GDP,因此“十二五”规划将写入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

“在2004至2009年期间,尽管我国职工工资每年都上涨了15%,但到目前为止,居民的整体收入增长还是跟不上近10年GDP的10%增长速度。”他表示,现在“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应是让前、后两者的速度相协调、相一致,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加快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者报酬水平;同时,遏制并逐步缩小当前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房地产

强调住房保障的投资力度

国土资源部与住建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这份文件透露出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的信号。在发布上述文件的同时,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同时要切实解决各地对房地产调控的认识差异。

对于国土资源部上述负责人的表态,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第一次明确提出,房地产不能作为支柱性产业。很明显,这是一个新的信号。

不过,另外一家专业性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的看法和论点与此不同。“虽然多

部委回避‘支柱产业’这个名词,但是规划当中对于房地产的开竣工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等指标均给予了保守的估计,即便如此,在未来5年经济增长速度调低在7%-8%的情况下,房地产业的投资规模仍然是最大的。”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对媒体表示,“十二五”房地产规划当中将强调住房保障的投资力度,每年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将成为常态。

中房协专家对媒体表示,未来5年内房地产业调结构的重点,是维持城镇房价稳定和提供农村住房。

房地产仍然是一个复杂的“东西”,甚至是带有较大敏感性的。关于物业税、房产税是否具体涉及、房价稳定的定义如何?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关系到重大民生问题的经济领域,甚至是政治发展领域,其在官方发言或是文件乃至媒体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有利于对房价的“稳定”。此外,保障性住房也将是“十二五”规划在房地产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指向。

【关键词】新能源

2015年前减少碳排放45%

新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的发现和应用。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十二五”期间,新能源的应用将拉动整个交通运输、汽车工业的发展,新材料的应用将带动房地产业和设备制造业全行业的改造,生物科技的发展则对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医药业影响深远,以低碳化为主题的环保产业将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数字中国”的进步使社会经济各方面(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的效率显著提高,工业设计和创意能力的提升将使制造业走在前面。

全国政协常委、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在日前举行的一场论坛上对记者表示,多部委均牵头制订涉及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由科技部牵头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已制订完毕,最迟明年正式对外公布。

根据《规划》,小型化和汽车电气化是中国汽车未来发展的两大方向,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计划达到100万辆,动力电池产能约达100亿瓦时。为此,我国计划推动电动汽车产业链发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

篇6:对“十二五”质监事业的展望

在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将到来的时刻,我们满怀建设和谐社会、共创富民兴国大业、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与目标,质量技术监督任务将更加繁重。本文将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在总结“十一五”时期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分析、研究面临的形势和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探索 “十二五”规划,从而更有效的指导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和事业发展,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职工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十一五”时期我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省质监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五年来,全省各级质监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省质监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促进江广东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绩

1、质量振兴成效显著,全省产品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全省加强了质量宏观管理,企业素质、产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我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质量宏观管理,有力推动了全省质量工作的发展:全省有15个市(县、区)和1个行业开展了质量兴市、兴业活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大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力度,全省有16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699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14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提升了广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获全面推进,全省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7696张;11306家企业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获得认证证书49216张,12762家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可以说质量事业深入人心,全民质量意识明显提高。

2、强化了产品质量监督,推动落实了打假责任制,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从生产源头抓质量取得成效。

全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围绕重点产品、企业、行业和区域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企业数(次)和产(商)品批次均比“十五”时期增加25%以上,监督覆盖面大幅提高。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85.4%,其中,国家监督抽查我省产品质量平均合格率7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加大了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实行红黄牌警示制度,狠抓整改和区域整治,使监督的有效性得到较大提高。此外,自2000年国家实行产品免检制度以来,我省已有365家企业的相关产品获得国家免检资格。

突出食品、建材、农资等重点产品,积极开展打假治劣工作。共查办案件66171宗,查处违法单位47010个,捣毁窝点4214个,涉案货值10.36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17宗,有力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蔓延的势头,维护了我省市场经济秩序。

充分发挥政府打假办挂靠在质监部门的作用,通过制定实施相关制度,督查督办大案要案,推动了各级政府落实打假责任制,有效开展了打假重点区域、市场的整治工作。

3、技术基础得到明显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得到加强。制修订涉及农业、环保、服务、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地方标准500项,按照WTO/TBT规则对省地方标准进行了全面清理,标准化工作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

4、质监部门自身建设快速发展,技术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全省各类技术机构进行了规划整合,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和各自专业特点,覆盖全省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技术保障体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为今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东质监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十一五”时期主要经验

过去五年,广东质监事业大踏步前进,得益于全系统职工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1、坚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开展工作,是质监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之道。过去的五年,全省质监事业发展如此之快,关键是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展工作,做好服务。

2、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推动质监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力量源泉。针对加快发展与观念滞后的尖锐矛盾,自上而下推动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多项主题教育,使大家牢固树立了“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的新观念。“走出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家质检总局、浙江质监部门挂职锻炼,“请进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粤讲学交流。不断拓展质监工作新领域,建立质监工作新机制,实施了干部竞争上岗、事业单位收入实行绩效挂钩,推行了以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审批制度改革,开创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打假工作相结合等新的监管方式。特别是技术机构,在全国比较早地实现了省与省会城市同类技术机构的合并,纤维检验、特种设备技术机构跨区域整合。一系列的改革,有效地激活了全省质监事业的发展动力,出现了一个你追我赶抓工作,改革创新谋发展的新局面。

3、坚持以质量振兴、安全把关、加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为重点,是搞好广东质监工作的关键。针对广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不高,安全生产任务繁重,标准化、计量基础比较薄弱,对外开放需要加强的现状,全省质监部门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要求,学习外省市先进经验,明确了以质量振兴、安全把关、加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为重点的工作思路。由于定位准确,思路对头,执行有力,全省质监工作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和旺盛的活力,工作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4、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自身发展,是促进质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全省各类技术机构进行了规划整合,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和各自专业特点,覆盖全省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技术保障体系;技术机构在完成执法保障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技术潜力,积极面向市场开展信息咨询、公正检验、委托检验、公正计量、认证咨询等服务,在实现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

这些重要经验有助于继续推进广东质监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三)“十一五”时期,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和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

1.在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与当地经济建设结合得不紧,思想认识存在差距;质量监管、安全监察工作覆盖面不够宽,部分职能没有完全到位;工作不够深入,有些没有落到实处。

2.技术机构的改革发展不够快,行政执法的技术保障能力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技术机构检测装备落后,设施老化,部分检测人员的素质未能跟上业务发展的要求,科研开发、检测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三是技术机构改革步伐不快,技术机构的竞争力和自我发展的活力不强。

3.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一些干部主动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工作上缺乏谋划长远的战略眼光;二是领导班子的知识、专业和年龄结构仍不够合理;三是一些人员工作作风还存在问题;四是部分干部工作能力不强。

二、对“十二五”时期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的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质量技术监督有效发挥作用和自身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们将面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趋势不断增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的新形势,这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促进发展的有效性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要求我们重点围绕九大产业,加强质量宏观管理,扶持企业创建名牌,增强综合竞争力。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要求我们大力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合理谋划技术机构布局、发展,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要求我们重点推进技术标准和计量工作,大力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环保型产业发展。在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方面,要求我们加快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服务业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

(二)我省外源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要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为外源型经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提升外源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泛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这就要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观念、运行体制和工作模式等方面适应WTO的要求;在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等方面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努力运用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等方面的手段,合理有效地保护国内市场,保护民族工业和国产名优产品;要改变对技术机构的管理模式,改革技术机构体制,加快技术机构的发展,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公开、公正、科学、高效和规范的技术机构体系。

(三)构建和谐广东的目标,要求质量技术监督狠抓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两类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百姓安康,因此,必须切实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严格执法,为建设和谐广东作贡献。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依法行政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我们切实转变职能,完善工作机制,把工作真正转移到从生产源头抓质量、依法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上来,加强技术服务,纠正履行职能上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行政许可网上办理和政务公开;切实实现政事分开,推进技术机构改革,加快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向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转制。

(五)广东要当好全国排头兵,要求我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必须争当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排头兵

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并居全国前列,给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全国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快速发展,呈现出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形势。广东要当好全国排头兵,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也应走在全国前列。面对有利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切实做好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服务,争当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排头兵。

上一篇:经典的汽修广告词下一篇:童年的一件趣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