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行业规划

2024-04-08

十二五行业规划(精选6篇)

篇1:十二五行业规划

“十二五”行业规划动向

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序发展和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围绕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支持企业跨境经营,以及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探索发展巨灾保险,创新保险营销服务方式,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推进再保险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保险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

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服务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农村合作组织对接,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健康规范发展。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篇2:十二五行业规划

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和汽车维修行业的服务宗旨,我们县的维修市场管理要充分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宏观调控,引导汽车维修行业健康发展,形成一个供给与需求协调、平等竞争、服务方便及时、秩序良好的汽车维修市场。

一、规划目标

根据县的具体情况,我们的规划目标是: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门类齐全、遍布城乡、服务方便及时的汽车维修市场格局。建立健全维修质量的监督体系和平等竞争的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提高全行业的素质和水平。

二、规划方案

规划期为2011~2016年。

汽车维修网点在县的规划布局,应本着“分布均衡、方位合理、方便用户、适当集中”的原则,同时必须考虑到汽车保有量、维修需求量、县交通总体规划、交通条件、环境条件等,新建一、二类企业不宜设置在市中心、繁华街区,以设置在县周围的公路干线附近为宜。组建200-300亩地,建立维修超市,审批并扶持一批4S店。

具体规划

1、加强汽车维修市场总量投入的宏观调控

(1)积极引导现有的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加强技术和资金投入,提高生产率和效益水平。对新开业户严格执行准入条件,使一批高起点的企业进入市场,以此提高行业总体水平和市场竞争水平,满足市场的需要。(2)对三类汽车维修业户,以市场竞争手段为主,维持市场供需的平衡,维护进出市场的秩序,并强化管理制度。同时,引导和鼓励一部分竞争能力强的专项维修业户上规模、上水平,成为专项维修业户的骨干,起到稳定三类业户的作用。(3)鼓励和引导汽车制造厂家选择有条件的汽车维修企业建立售后服务中心或维修站,促进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鼓励和扶植一批维修车型专业化和维修项目专业化的企业进入市场,提高维修质量。(4)对目前县已形成维修厂点比较集中的区域,可建立有形市场,加强管理,在竞争中引导各企业发挥各自特色,逐渐向某一车型或某一专项修理的方向发展。

2.加强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提高行业的服务水平

汽车维修质量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源泉,而且是行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所以在实行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过程中,应始终以提高维修质量为中心。(1)在全行业认真贯彻交通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当前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加强汽车维修出厂合格证制度的执行力度,为在全国统一出厂合格证样式的要求创造条件。②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325-2004),抓好汽车维修质量的检查评定工作。③做好汽车维修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增加抽查面和抽查数量。④督促

企业实行维修车辆进、出厂及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制度即“三检”制度和按标准修车,帮助企业制定维修操作规程,完善企业内部质量保障体系。(2)建立健全汽车维修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健全维修竣工上线检测制度。(3)坚持质量检验员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并实行质量检验员的审验制度。(4)实行汽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

3.完善汽车维修市场的运行机制,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对县汽车维修这样一个点多面广、服务性强、技术和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尤为重要。几年来,虽然县汽车维修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也建立了一些市场的运行规则,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规则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有些规则尚待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做进一步的完善。当前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做好汽车维修价格管理的改革工作。原则上仍坚持统一工时定额、有条件的放开工时单价的原则。但不论采取什么方式,企业必须明码标价,接受用户和管理部门的监督。维护企业和用户的经济利益。(2)建立健全汽车维修市场监督体系,做好市场经营行为的日常监督工作,及时纠正行业的不正之风。统一各类汽车维修企业的标牌,标牌上应注明企业类别、经营范围、审批单位和编号,以便车主选择和社会监督,解决超范围经营问题。(3)成立县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以行业协会的名义,制定汽车维修行业的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使经营者增强自我约束的自觉性。

4.提高汽车维修行业人员素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1)加强汽车维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力度。充分利用行业的现有条件,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建立行业培训基地,制订培训办。

(2)实行全行业持证上岗制度。要引导、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强对厂长、会计、统计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3)汽车维修技工和质检员的培训要加快速度,尽快实行人人持证上岗制度。(4)鼓励和引导企业,尤其是一、二类骨干企业,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检测诊断和现代化的车辆烤漆、车轮平衡、车厢整形等维修设备,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

篇3:十二五行业规划

“上市、整合、调整”成为行业热点

2010年是“十一五”这几年中最困难的一年, 行业内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行业借助资本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去年一年, 业内三家企业成功上市, 这是行业多年以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特别是在行业不很景气的阶段。长青农化、蓝丰生化等几家企业都在苏北地区, 而且每家都融入了不少资金, 总量几十个亿的融资额对行业实现快速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第二, 行业内兼并重组和整合的力度不断加大。以诺普信为例, 企业几年间在湖南、湖北、江苏、江西、陕西等地收购了10多家企业, 这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安化工收购了宁夏的企业, 从过去的草甘膦主业发展到涵盖很多其他品种的化工企业;四川利尔控股了南通快达;湖北宜化并购仙隆化工, 开始涉足农药领域;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以色列马克西姆公司, 中化内部的整合加速, 下辖的江山股份、沈阳化工研究院等加速聚集。行业内的许多企业实现了“借船过海”, 这对于企业的资本储备、技术优势、集约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 协会借助市场的力量, 结合行政等方面的助力来扶植优势企业实现发展。目前, 行业内现存的企业很多, 对此我们引入了投资, 如九鼎投资已经投资了业内的6、7家企业, 而投资后的中旗、田园等企业大多已经做好了上市的准备。对于引入投资来说, 投资方可以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企业的发展, 借助外力的举措比较有效。

第四、行业企业自身调整力度正逐步加大。目前以农药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有30多家, 但有些企业的主营业务正悄然发生改变, 正退出农药主业。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 一些过去的重点骨干企业逐步从市场上退出来, 比如青岛农药厂、上海农药厂等。而在行业中, 一些新成长的企业则在崛起。

在困难中寻求突破障碍的“拐点”

“十一五”期间, 中国的农药市场整体表现出不错的发展势头, 但是行业也面临五方面的问题。

第一, 行业内部分产品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 并且由于产能过剩导致了产品的滞销。很多企业投产后开工率严重不足, 像乙草胺, 有的企业开工时间从一年10个月锐减到目前一年只开3个月。纵然如此, 这样的产品产能还在不断增加。若想规避跟风、同质化的现象, 需要企业着眼于长远。

第二, 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于企业运营成本的压力在加大, 而目前行业内产品的涨价幅度比较小。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效益普遍下降, 很多上市公司2010年的业绩比2009年都有明显的下滑。

第三, 国际大公司的专利产品挤占国内市场。从资料显示, 国外专利产品在我国市场增长幅度很大。近几年进口农药的数量没有增长太多, 但是利润增长很多。跨国公司的专利产品、专业销售计划以及战略规划等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国内, 可以说这方面的挑战非常严峻。

第四, 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国内不断提高的三废排放标准让许多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面临搬迁和转移的难题。目前, 在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 农药行业的环保要求很高, 很多企业谋求去内地或其他地方发展。一些地区因为适合发展, 聚集了很多的农药企业。

第五, 假冒伪劣对守信企业的冲击严峻, 同时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也是行业需要呼吁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 我们呼吁为行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同时希望增加企业的科研能力, 避免企业短视挖人和同质化的发展思路。

让创新思想规范行业、扶持企业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今年农药行业的形势将好于去年, 预计行业今年将从低谷中逐渐走出来。今年行业将产生几个不错的发展机遇。首先, 今年行业将从前两年的调整中恢复, 而且面临的刚性需求依然客观存在。这点我们可以从去年很多跨国公司如拜尔、陶氏等公司业绩的显著增长中看到。其次,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资产品价格起到了有力的支撑。目前, 国际粮价和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农资行业是利好消息。再次, 国际油价的提升是双刃剑, 曾有国际专家判断, 石油每桶若超过85美金, 则生物能源行业将有利润。因此, 草甘膦等农药的价格将价格保持稳定。第四, 国家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安全环保监管力度, 这无疑对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发展有利, 将为行业提供公平的发展平台, 让优势企业在规范的氛围中合理竞争发展。

篇4:十二五行业规划

“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

到2015年,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50~6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0~12%,出口金额达到45亿美元,年均增长10% ,低、中、高档钟表产值比分别从目前的85∶14∶1 变为65∶30∶5;行业自主创新平台与能力基本形成,重点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取得较大突破,钟表设计和制造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重点产品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国际水平;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行业骨干企业综合实力稳固增强,产品结构基本适应多层次、差异化需求,中国钟表业初步摆脱 “粗放制造”形象,在世界同业中话语权和定价权显著上升。

□ 经济、规模发展目标

— 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50~6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0~12%

— 中高档钟表产值占比达到35%;

□ 钟表出口总金额达到45亿美元

□ 科技进步目标

— 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自主创新平台,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区,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5个;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多功能机械手表机心设计和精细加工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国际水平;

— 全塑石英表机心质量可靠性、走时精度和功耗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 多功能石英表机心品种开发能力接近国际同业水平;

— 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

— 行业前20家重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由≤1.5提升到3%;

— 行业前20家骨干企业科技人才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达到15%;

□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形成高档钟表生产基地、其中机械时钟机心2个,机械手表机心3个,贵金属外观件生产5个。

□ 质量提升目标

— 机械表机心质量,走时精度、可靠性达到国际水平;

— 机械时钟机心质量、走时精度、可靠性达到国际水平;

— 全塑指针式石英表机心质量可靠性、功耗达到日本同类机心水平;

□ 品牌建设目标

— 培育、创建国际知名品牌5~8个,其中时钟国际品牌2~3个,手表3~5个;

— 培育、创建国内著名品牌,巩固提高目前第一梯队的9个中国名牌和6个驰名商标,创建发展到25个著名品牌;

□ 市场建设目标

篇5:化妆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5年销售额力争达到2300亿元

(精简版)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

“十一五”化妆品行业发展概况回顾

(一)发展现状及成就

“十一五”期间,中国化妆品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行业和市场得到了长足进步,从2006年,我国化妆品销售额达到了每年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并且每年以两位数递增,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着持续平稳增长。

主要特点如下:

1、化妆品市场欣欣向荣,引领相关行业形成辐射广泛的化妆品经济链,积极拉动和扩大内需。

2010年全国化妆品销售总额1530亿元,与2005年生产销售总额960亿元相比,每年平均增长近10%,五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化妆品行业逐渐融入世界范围的大市场,“中国制造”的化妆品已经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十一五”期间,化妆品进出口贸易,除2008年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贸易值基本保持持平外,其余各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根据海关数据2010年化妆品进口4.71万吨、进口额9.97亿美元,出口36.54万吨、出口额16.20亿美元,同比2009年各数据均增长30%左右。

过去五年,逐渐形成了以化妆品为核心的庞大的化妆品经济链,其中包括广告业、包装设计制造业、运输物流、互联网销售、化学化工、原材料和美容业。以广告业为例,每年国内外化妆品企业都会成为央视化妆品广告招标会的明星,仅在央视招标的广告额就达到数亿元之巨。

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逐渐发展成为化妆品消费大国,总体消费水平已超越欧盟、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化妆品第二消费大国,而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消费水平还较低,还存在相当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2、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迅速成长,形成多元共存共赢新局面

2010年,我国持有效期生产许可证化妆品企业约3300家,大浪淘沙,没有竞争力的小企业被淘汰了一小部门。约有70%的企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五个省(市),其中广东省化妆品企业约1500家,是生产企业最多的省份。在这些企业中有国有股份制、集体、民营企业,也有港澳台和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居多,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共同发展新格局已形成。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规模以上企业约有500余家。

3、化妆品产品类型丰富多彩,质量稳定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生产的化妆品品种大约有25000多种,门类比较齐全。据市场调查,各类产品占消费额比重:护肤类占40-50%,发用类占30-40%,彩妆类占10%左右,其他小类占10%左右,这些品种基本可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层次需求。从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每年抽检情况看,平均合格率95%以上,而且近两年来很多抽检合格率接近100%。这基本反映了化妆品质量不但总体水平良好,而且不断稳定提高。

4、重视科技开发,培育品牌初见成效

重视科技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培育品牌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许多企业强化研发力量,加快科技投入,创造条件建立技术中心和科研机构,对涉及化妆品有关学科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增强产品功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新产品层出不穷,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绿色环保和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欢迎。

同时,化妆品企业重视品牌配偶与工作,品牌是企业的根,有了好的品牌才能拥有市场扩大消费。被国家名推委认定的护肤、洗发、护发和沐浴类化妆品“中国名牌”14个,被国家工商局商标局认定的化妆品“驰名商标”25家。尚有更多企业的产品分别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培育和争创品牌,大大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5、政府加强行业监管,化妆品法规日趋严格和完善

“十一五”期间,国家政府部门继续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实施卫生许可和生产许可管理制度,以及对特殊化妆品实施卫生生产许可行政审批制度,修理出台了多项法规和管理办法,发布制订了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51项,法规和标准修订速度明显加快,行业法规建设日趋完善。此外,自2008年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由卫生部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法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出台了多个技术文件,加强了化妆品法制化管理。

6、行业标准化工作接轨国际,取得可喜的成绩

7、行业协会建设日臻完善,服务企业沟通政府,加强国内外交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化妆品人均消费较少,化妆品市场和内需有待挖掘扩大

相比西欧人均化妆品消费额2006年就达到了150欧元,而我国当前人均消费仅有百余元人民币,不足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2、化妆品生产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要素较分散,自主创新实力较弱,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有待优化。研发力量薄弱,科技投入不足,产品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多,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知名民族品牌产品少,产品结构有待优化,特别是民族自有品牌更有待振兴。

现在大多数化妆品生产企业在对于品牌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很多还是停留在传统上的产品营销的概念上,更多是在分销渠道和产品价格的比拼,而忽视了品牌建设和管理,一些通过广告和营销一开始打开销路的产品往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长期的竞争环境中败下阵来。

3、化妆品行业的高可以特点尚未得到认可

4、化妆品热点事件时有发生,媒体和公众的认识误区对于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化妆品热点问题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公众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广大消费者和新闻媒体对于化妆品安全性有很大的认识误区,缺乏必要的科学常识,容易被误导。

5、法规和监管环境需要不断完善,适应和促进化妆品行业的发展

由于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管理体制的几经变迁、社会进步日新月异,这些法规和管理规定重复、滞后、缺失或不完善的情况也日益显现,原有法规规章体系的不足亟待完善。

6、标准化工作尚需进步一提升水平,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化妆品标准中产品标准占20%,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占40%,而在化妆品的管理和安全方面形成标准的只占15%。

7、假冒伪劣产品难于控制,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

化妆品销售已成为网络售假、侵权的重灾区。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尚无专门立法,也没有对网络化妆品销售监管的专门规定。

8、加强销售渠道监管力度,同时政府监管要更加完善

由于各类销售渠道,尤其是百货、商超,广告费、通道费、上架费、进场费、条码费、促销管理费、促销人员工资费、打折费、赠品费、年节返利等名目繁多,使企业尤其是民族企业及中小企业,由于品牌知名度、资金等问题,进入困难,障碍重重,望而却步。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市场规则的规范化,不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不利于企业尤其民族及中小企业的发展成长。既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9、民族品牌、民族企业落后的信息化程度问题,需要加强

化妆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相对落后,信息化投入相对不足,信息处理设备落后,行业上下游企业信息沟通不畅,已经不适应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制约了化妆品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十二五”化妆品行业战略及目标

(一)发展目标

1、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提高企业素质

遵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规律,创新发展模式,逐步推动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优化调整,音带大中型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实力,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引导中小企业向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行程一批机制灵活、适应市场快,小而专,专而强的中小企业。通过机制优化调整,使不同类型企业的素质普遍提高,形成共同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2、优化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化妆品市场特点是变化快,潜力大,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质量,增强功效、扩大品种为目标大力研发新产品,加快产品成熟期、发展期、衰退期调整步伐,保持新产品产值占有率不低于20%,并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培育民族品牌

力争培育2-3个具有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品牌,“中国品牌”产品增至20个,“驰名商标”产品增至30个,更多的产品进入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行列。

4、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

“十二五”期间,化妆品销售和进出口贸易争取保持持续平稳增长,销售额平均年增长速度稳定在9%左右,到2015年销售额力争达到2300亿元左右,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稳定在10%左右,到2015年出口额力争达到25亿美元左右。

(二)战略措施

1、逐步推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是鼓励支持基础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加快自身发展,或通过兼并、联合方式重新组合,行程一定规模,做强做大,成为行业骨干;二是引导支持中小型企业发挥生产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逐步把特色产品做大,向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批小而专、小而强的中小企业;三是逐步淘汰那些基础薄弱,产品无市场,开发无实力的弱小企业;四是目前部分地区化妆品企业比较集中,建议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逐步发展成化妆品特色发展区域。

2、提升企业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管理,严格按照《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和《化妆品企业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组织生产。有条件的企业可实施GMP管理,争取更多企业获得ISO9001和ISO014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实现资源合理利用,节能降耗,情结生产的目标,让企业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3、调查研究和培育扩大市场

根据化妆品市场变化快、潜力大的特点,企业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研究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以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

要进一步做好培育市场工作,不断完善、改进生产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扩大产品宣传力度。

4、切实落实研发组织建设和科技投入资金

推动有实力的公司建设实验室和检测中心,向中小企业有偿开放,节约研发成本,降低研发风险。鼓励企业和单位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联盟或产业集群,集约资源,突破重点技术。

5、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首先要对经复审确认修订的标准进行及时的修订,同时加快基础通用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

进一步加强与ISO/TC217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联系,跟踪、参与标准制订修订情况,将适合国情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6、培养人才提高员工职业技能素质

从实际出发,企业要大力培养和吸纳人才,努力建设好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专业人才团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批准“化妆品配方师”和“化妆品制造工”列入国家技能培训系列,企业要逐步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技能素质。

7、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法规环境

篇6:复合膜软包装行业“十二五”规划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概述

我国塑料包装材料“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按7%的速度发展,2010年塑料包装材料产量达到1100万吨,到2020年,按5%的速度发展,产量达1600万吨,占塑料制品总量5000万吨的30%,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应用水平相接近。

该发展目标的提出是依据预测,2010年塑料包装材料社会总需求量将为1000-1200万吨,其中,4.3亿吨粮食需要包装材料200万吨;塑料饮料瓶需求量与日俱增,碳酸饮料中PET瓶应用比例已占57.4%,预计“十一五”期间所需PET瓶将超过100万吨;啤酒塑料包装瓶的市场正在兴起,2004年啤酒生产量已达到2400万吨,每年需要包装瓶约300亿个;蔬菜水果保鲜包装薄膜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国家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对其包装的需求越来越大,预计塑料软包装每年的需求量在100-200万吨。

复合膜软包装行业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迅猛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这既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又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目前复合膜软包装的产量已发展到2008年的110万吨左右。约占塑料包装薄膜总量的22%。

我国的复合膜软包装行业起步虽晚,但起点较高。高分子材料工程紧跟世界科技的发展,各种材质的大型薄膜生产线,均是最先进的装备,计算机技术已被采用到自原料生产、产品设计、包装加工的全过程,IS09000质量认证体系已在许多软包企业建立,IS014000、IS01 8000环境健康管理国际标准已开始被国内接受,以彩印塑料软包装为主体的商品,已经对外开展贸易,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一些外向型企业的主要增长来源。WTC协议的签订,更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给塑料软包装的技术交流、产品外销打开了新的通道,开辟出更为宽阔的市场。

包装市场是塑料薄膜最大的应

用领域,从各种塑料包装产品看,包装薄膜的数量和金额都居首位。包装薄膜已成为世界塑料最主要消费领域,目前已占全球塑料消费总量的25%,欧洲和北美各占全球塑料薄膜消费总量的30%。世界塑料薄膜需求正不断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速更快,包装形式由硬包装向软包装转变是推动薄膜材料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

复合膜软包装行业对市场经济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一种以彩印塑料软包装为主的行业和为之服务配套的相关行业,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我国商品“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问题,造就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复合膜软包装行业的发展,带动了BOPP、PE、PET、CPP、NY、AL、真空镀铝、珠光膜等塑料薄膜生产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和产品创新。

复合膜软包装行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凹印技术、柔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多色凹版印刷机、柔性版印刷机、干法复合机、涂布机、挤出复合机、多功能分切机、多种形式制袋机、真空镀膜设备、多层共挤薄膜生产设备及光电纠偏技术、电脑自动对版技术、溶剂回收技术等印刷包装机械和原辅材料的发展。已形成以大连、唐山、天津、渭南、上海、无锡、汕头、温州、瑞安、广州等全套塑料软包装机械生产基地;同时也带动了油墨与胶粘剂的生产,形成了北京雄鹰彩虹、浙江新东方、杭州杭华、上海克勒锡克拜、深圳深日、上海DIC、广东江门东洋油墨等大中型内外资油墨生产厂商及北化院、昆山嘉力浦制版胶粘剂油墨有限公司、北京高盟、汉高、罗门哈斯、波士胶芬得利等胶粘剂生产厂商;同时也带动了以山西运城制版集团公司、北京精工、南海制版为代表的电雕制版业、武汉华茂与西安赛科为主的自动套印技术及设备以及近年兴起的以上海为代表的陶瓷辊激光

雕刻制版业的 发展。

复合膜软包装行业的发展给包装设计、物资供应、运输等行业,提供了新的商机。已开始形成以复合膜软包装加工为主的新兴产业。复合膜软包装行业的兴起和发展,给老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原有的乡镇企业科技含量增加,同时为个人独资企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门路,为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节能减排

在党的“十七大”要求“全社会都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精神指引下,各软包装企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让节能降耗成为包装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各企业围绕着节能降耗目标,采取有利措施,完善制度,落实资金,把节能降耗落实到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每项工作中。不但控制好存量节能挖潜,还严格控制增量能耗,把水、电、煤等消耗指标分解到部门,把原材料的消耗控制落实到责任人,把烟尘、污水排放、印刷油墨等排污点严格控制在最低限。全行业进一步认识到,软包装业必须下大力气,把节能降耗作为企业效益的增长点,把节能减排作为创新工作之一抓紧抓好。

追溯到80年代初期,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干法复合膜工艺已有近30年的历史,它的引进为改变我国的包装面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工艺存在的问题,也让我们的生态环境和生产人员的身心健康付出了昂贵代价。就干法复合工艺和无溶剂复合工艺相比,其缺陷是能耗高,生产中排放出大量的有机废气,企业未加治理,直接向大气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浪费了大量资源和能耗,目前已有少数综合实力强的软包装彩印企业已在印刷或干式复合设备上安装了溶剂回收处理装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在软

包装彩印行业有着积极的推广作用。

经过近10余年的努力,环境友好型复合工艺应用比例不断加大,推进了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从1995年开始,专委会在行业逐步推广了国际上已成熟的具有

节能

高效、环保、安全、卫生、制品无溶剂残留的无溶剂复合工艺,至今已引进40余条生产

线。

近年来由于适应共挤出加工工艺的原料品种的日益增加,共挤设备的改进不断取得新进展从而赋予了共挤出复合工艺诸多优点:工序少、成本低、效率高、环保、无废气排放、制品无溶剂残留、安全、卫生性好等。特别是利用昂贵价格的特殊粘合树脂和高性能树脂生产时,具有减薄的独特性能,从而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内领导和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使近年来引进的共挤出生产线不断增多,目前共挤复合工艺正成为我国软包装行业发展中的一个显着特点。已有的共挤出复合工艺类型有共挤出吹塑复合工艺(多达9层);共挤出流延复合工艺(多达11层);平膜挤出复合工艺(多达5层);平膜挤出串联复合工艺(多达9层)等;

3、标准制定

坚持开展标准化工作,逐步完善复合膜标准体系的建立,促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制订好标准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标准是指导企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是衡量质量的尺度,通过标准的实施建立正常生产秩序,谋求得到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复合膜专委会从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推行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由于本行业既无可采用的国际标准,又无可采用的国外先进标准,为了满足行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生产发展的需求,将制订标准的工作列为专委会长期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专委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会员单位的通力合作,克服了制标经费的不足,认真组织制标工作班子开展了行标和国标的制修订工作。极大提升软包装彩印制品的规范与标准。促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从88年至今制订了如下标准:

1)88年制订的国标有:

GB 1 0004-88 PET/AL/CPP复合膜袋

GB 10005-88 BOPP/LDPE薄膜和包装袋

2)91年制订的行业标准:

QBT1871-93双向拉伸

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

3)95年制订的行业标准:

QB2197-96榨菜袋包装用复合膜、袋

4)96-97年对GBl0004-88和GBl0005.88两项国标进行了修订:

GB/T10004-98耐蒸煮复合膜、袋

GB/T10005-1998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

5)2003--2006年制定了“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国家标准;

6)2008年11月份完成了:食品包装用纸与塑料复合膜、袋、食品包装用铝箔与塑料复合膜、袋、食品包装用共挤出复合膜、袋三项塑料复合膜制品国家标准的制定,目前

该三项标准正在报批中。

4、特色区域与产业集群

近年来,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龙头,已形成一系列软塑包装基地与产业集群,如此集中的、高密度的扩张,在软塑包装行业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好机遇。珠江三角洲塑料包装生产量已经占全国总量的40%,其中BOPP生产能力占全国BOPP总产能的25%;BOPET、软塑包装复合彩印及包装印刷业也居全国第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塑料产业的一体化步伐加快,塑料包装材料产量占全行业30%以上。同时,长三角地区也是塑料贸易最活跃的地方,余姚、台州、常州的国际塑化城,可为企业提供一个分工细化、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广泛协作的平台,促进了塑料包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

1、企业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小企业过多、大企业太少,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不超过30个,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2%左右。目前中国最大的复合软包装企业的年销售收入12亿人民币,而加拿大铝业包装集团,在76个国家有工厂,年销售收入76亿欧元;中国最大的单个复合软包装企业的产能仅是日本凸版印刷的群马工厂产能的50%

。行业集中度过低表明行业发展还处于无序竞争和不成熟阶段。

2、企业效益低。由于行业过度竞争,价格竞争十分突出,恶意性价格出牌,2008年的价格水平与2003年基本相当,导致企业财务状况不断恶化,销售利润率不断下滑,目前效益好的企业也只有5-7%,许多企业处于亏损边缘,有的甚至破产倒闭。

3、技术水平低。大部分企业的生产和检测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国际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由于价格高,进口税率高,只有个别大企业有实力引进;产品、材料自主研发能力低,主要着重模仿性和应用性研发,基础性研究与开发几乎为空

白。

4、管理水平低。大部分企业管理理念落后,管理粗放,内部控制弱,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与软包装行业所要求的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客观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5、绿色包装进展迟缓。绿色包装的意识不强,包装的安全性重视不足,目前,大量采用苯溶性油墨印刷,溶剂型黏合剂复合,许多小企业的产品残留溶剂缺乏控制能力。QS认证质量不高,许多小企业现场生产条件难以达到食品包装卫生标准的基本要求,但是仍

在生产销售包装产品。

对适用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塑料软包装印刷复合薄膜企业的环保技术或产品缺乏有针对性的开发研究,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集成和综合应用,制约软包装印刷

复合薄膜企业有效地解决环保问题。

塑料软包装印刷复合薄膜的工序多,除印刷之外,每个复合过程都会因为使用溶剂而重复印刷对环境同样的污染,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因盈利能力不足,对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治理措施不到位。环境保护已成为影响中小型塑料软包装印刷复合薄膜企业健康发展的薄

弱环节。

6、节能减排重视力度不够。

软包装生产要消耗大量的电、压缩空气、蒸汽,有机溶剂等资源及能耗。目前有相当数量企业领导对环保和节能减排缺乏足够认识,不少企业重发展、轻环保,重效益、轻治理。

7、人才匮乏。未有国家统一的职业等级考核和评定方案,使得从业人员得不到必要的认证和影响人才培养基流动,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研发人员,生产技师缺乏,制约

行业的发展。

8、资金不足。

(四)行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1、来自国内外需求下滑与同业竞争加剧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2、来自企业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涨价与下游客户降价的双重挤压进一步加大。

3、来自国家政策法规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如:绿色安全包装、节能减排、废弃物处

理,生产安全、劳动合同法。

4、来自国内外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趋势下,要求开发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绿色”包装材料已势在必行。如:欧美国家软包装油墨只能是以醇类、酯类、水溶剂。在食品包装物的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苯、酮溶剂;GB9685-2008和GBT-10004-2008国标的颁布和实

施。

5、来自自身技术管理能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挑战更加严峻。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在国家包装产业方针政策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直面困难,坚定信心,化危为机,着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不断增强复合软包装行业竞争能力,努力实现复合软包装行业

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

2、坚持引进借鉴和自主创新相结合;

3、坚持产业政策引导和支持重点项目相结合;

4、坚持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装备改造相结合;

5、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协会协调。

三、规划目标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推进实施《复合膜软包装行业“十二五”规划》,振兴复合膜软包装行业,提升复合膜软包装企业竞争力,在“十二五”规划期 内,复合软包装生产销售值每年增长15%。

1、安全:

受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发展的影响,食品塑料包装的发展趋势是:食品包装的标准法规更加严格,禁止使用的添加剂更加明确,技术和材料研发向符合循环经济、减少包装

总废弃物的方向发展。

2、功能专业化:

为确保包装内装食品的安全,很多产品要求包装材料具有高阻隔性。油脂盒品要求具有高阻氧性和阻油性;干燥食品要求具有高阻湿性,芳香食品要求具有高保香性;果品蔬菜类生鲜食品要求包装具有高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透气性。此外,包装材料还要有高的抗拉伸强度、耐撕裂、耐冲击强度,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不与内装食品发生任何化

学反应,确保内装物安全。

鉴于市场的需要,国外的多功能复合膜功能已经开始被进一步细化,例如:对PP作防潮处理制成的防潮膜,其系列产品可分为防潮、防结露、防水蒸汽、可调节水分等几种类型;防腐膜可包装易腐、酸度大、甜度大的食品;保鲜膜密封性、防霉性好,无冷凝结露现象:水调节膜能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气体;新型专用食品包装膜可提高食品包装的保香性;高屏蔽膜可保色、香、味、营养指标及口感质量的稳定性等等。

3、轻量化、超薄化:

随着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如何在满足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包装薄膜向轻量化、超薄化方向发展,也是必然趋势。

4、加工方法和材料向新的技术领域发展:

虽然多层复合和涂覆法可以赋予包装薄膜多种功能并根据需求通过结构的组合获得不同功能的组合,但是不能显着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获得性能更加优异和专业的高阻隔性薄膜,其加工方法和材料必须向新的技术领域发展,有全新的突破。因此利用材料改性技术获得全新的包装材料,已成为塑料软包装材料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的热门课题。从根本上提高塑料的阻隔性能、改善其力学性能,对软包装材料突破“超

薄化

”,“轻质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

(二)具体目标

1、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调整产品结构,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将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等作为各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并拓展市场:

◆鼓励发展绿色包装生产,大力推广无苯、水性印刷、无溶剂复合、多层共挤出复合生产技术;

◆鼓励发展无菌包装技术;

◆加快五层以上高阻隔共挤复合薄膜的开发应用;

◆硅或铝氧化物蒸镀薄膜(软玻璃)、纳米无机材料开发应用;

◆提高软塑复合膜保护性能和环境适性,以促进软塑复合包装产品产业升级。

◆软包装材料的减量化技术

◆软包装材料的可降解技术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落实

◆大力发展在凹印机和干式复合机上安装有机废气处理和溶剂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即使当凹印机不再使用苯类油墨时同样可以回收纯溶性油墨中的乙脂或乙醇,达到节约溶剂购买资金,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目的;

2、科技进步目标

◆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扶植2-3家绿色软塑包装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

◆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的包装材料、技术、工艺和设备。

◆通过工艺和产品结构的创新获得全新的或性能超越树脂本身的新型软包装材料。

2、节能减排目标

大力发展绿色包装,抓好包装废弃物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解决包装溶剂残留的食品安全问题,除发展符合卫生安全的水溶性油墨、水溶性或醇溶性粘合剂外,还要开发共挤技术新产品,开发共挤薄膜应用市场,促进更多的塑料包

装企业走绿色包装之路。

大力推广塑料印刷、复合加工过程中废气治理和回收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如果每年在大中型软包

装彩印企业中实际推广应用20%,可节约溶剂采购资金约80%,节约资源约80%,那么每年将在整个行业减少排放约10%,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有望在十年左右完成。

4、标准制定目标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整合国内企业专家资源,加速完善复合膜标准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绿色环保理念且达到国际先进标准的复合膜软包装标准,以提高行业门槛,促进行业整合,提升中国复合软包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品牌建设目标

以市场为中心,以质量稳定满意客户为己任,在全国扶植3家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复合膜软包装大型企业,10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复合膜软包装龙头企业,30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复合膜软包装重点企业,打造中国复合软包装的品牌优势。

6、产业集群目标

◆鼓励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转移,以及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依照要素禀赋形成的产业群。鼓励复合软包装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产

业链条。

◆在现有企业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强化长三角、珠江角、环渤海京津冀3个大规模的集软包装生产、包装设备、版辊、油墨、黏合剂、制膜和包装设计的复合软包装产业集群。

7、淘汰落后

通过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吐故纳新,实现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的安全升级,形成复合软包装企业新的发展源动力。

8、食品安全

现在国际社会上普遍提倡“绿色包装”。所谓“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能循环和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物质。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确定了绿色包装的“4R+1D”原则,即实行包装材料减量化(Reduce),反对过分包装,在保证盛装、保护、运输、储藏、方便和销售等功能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使用的总量;包装可重复利用(Reuse),不轻易废弃可以再用于盛装的包装制品;或易于回收再生(Recycle),把废弃的包装制品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获得新的价值(Recover),即利用焚烧获取能源和燃料;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degradablc),不形成永久垃圾,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绿色包装”是保证食品包装安全的理想包装,也是复合膜软包

装行业追求的目标。

四、重点任务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以新产品作为企业市场新的增长点。

A、鼓励各企业大力投入研发资金,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方面形成竞争优势,通过创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B、加强及引进先进的印刷包装分析设备,提高企业包装技术创新的能力;

C、根据企业自身市场及产品特点,通过设备技术改造,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D、加强研发人才培养力度,丰富企业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

E、加强环保及节能减排项目创新研发力度,通过改进和再提高VOC废气处理及回收利用装置水平和档次,促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顺利进行;

(二)技术改造

1、彩印复合包装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

(1)研究开发水性油墨,由于水性油墨具有低毒、无刺激味、不燃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可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排放,有助于环保与安全,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类型的油墨。国内用于凹印的水性油墨正处于研发阶段,目前已有批量应用。

以聚氨酯树脂改性,开发醇水复合油墨、全面替代氯化聚丙烯类(含苯)复合油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溶剂残留,满足食品卫生安全的各项指标要求。这项技术产品的关键

技术在于: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是利用聚氨酯预聚体的-NCO与羟基丙烯酸中的OH合成聚氨酯丙烯

酸预聚体。

利用聚氨酯丙烯酸预聚物中的双键与单体丙烯酸中的双链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在水介质中,合成相对分子量在10000以下的共聚物树脂。

油墨是由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共聚油墨树脂及颜料、溶剂和助剂经研磨调配而成。使该树脂与多种树脂达到良好的混合性,具有较好的溶剂释放性和优异的成膜性。

筛选高附着力促进剂的螯合剂与树脂相互作用,扩散、交链最后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获得优异的附着力、耐热性和稳定性。

筛选满足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的树脂、填料、颜料、助剂等,使之达到绿色环保标准。

筛选在塑料印刷过程中与基材具有良好附着力、分散稳定性、表面张力、干燥性、光

泽度等性能的颜料。

(2)高速柔版印刷技术的使用

我国的塑料彩印行业现在还是凹版占绝对垄断地位,高速柔版印刷技术和设备方面还很是落后,总共只有不超过10台高速柔版印刷设备,且采购于国外。与国外相比,特别是欧美,柔版印刷在塑料印刷中几乎已经占有半壁江山了。由于柔版印刷的转移方式跟凹版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因此柔版印刷的油墨转移量和有机溶剂的使用及排放量都是要比凹版少很多,据估算同面积的印刷溶剂的排放要比凹版少40%以上。因此值得我们国家去大力推广和引进这种环保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同时也要鼓励国内的设备厂商开发和生

产。

(3)共挤出涂布、复合技术和工艺

共挤出涂布和复合工艺相比普通干法复合可以有效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排放,减少由于使用烘箱而产生的高能耗,同时由于可以选用不同的加工树脂,给复合结构带来更佳的功能组合,比如更高的剥离强度,更柔软的材料结构,对铝箔的保护,易撕性能,非爽

滑剂添加的爽滑性能的改善等等。

(4)水性胶粘剂的推广

水性胶粘剂由于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溶剂及在复合生产中不需要调整粘度和固含量等,使得操作极为简单,在轻量干燥物品包装结构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并已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使用,正在从这类通用包装结构成功的基础上往中档包装结构发展,国内广大软包装生产厂家也在越来越多的使用和积极推广中。

(5)无溶剂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无溶剂技术在国内经过了十多年的推广,现在总共有了四十多台套进口设备,主要采用进口无溶剂胶粘剂,以通用包装结构为主要产品。这几年随着国内厂商的研发和努力,国产的无溶剂生产设备及无溶剂胶粘剂都已经在市场上显现,同时,国外的胶粘剂厂商现在越来越多的将能够应用于中档包装的如水煮包装、铝板结构包装、甚至是高温蒸煮包装用的无溶剂胶粘剂带到中国市场,可以预测将在不久的未来,无溶剂复合的产品以其更低的胶粘剂使用量、没有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排放、没有因为烘箱而使用的大量能耗、清洁和健康的生产环境会在复合包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

1、使用水性、无溶剂复合机、柔版印刷机、无轴传动印刷机等先进设备

2、改造现有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3、大力推广采用共挤出生产技术,鼓励使用多层吹塑或流延复合设备及材料

所谓“绿色印刷、复合”,它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由系列的技术、产品、管理、标准、课题等集合而成,其中技术产品是一个主要的资源支撑。共挤出生产技术一般有四种成型工艺:多层共挤出上吹;多层共挤出下吹;多层共挤出流延以及多层共挤出收缩薄膜。除多层共挤出收缩薄膜技术以外,其他三种工艺技术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和质量相比差异并不大。但在应用上发展很不平衡,差异很大。主要原因还是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的意识差异较大并且国内的地域性差异因经济和观念的不同而导致发展的不平衡。

共挤出生产技术的绿色环保特性体现在

(1)消除了软包装薄膜采用干式、挤出、湿式等复合工艺进行复合时使用溶剂型粘合剂,并且因溶剂挥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2)从根本上解决了软包装薄膜采用干式、挤出、湿式等复合工艺进行复合时使用溶剂型粘合剂而在成品中有溶剂残留造成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性问题。

(3)消除了采用干式、挤出、湿式等复合工艺进行复合操作时因溶剂挥发造成的操

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4)多层薄膜只需一次成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多层软包装薄膜采用干式、挤出、湿式等复合工序,大大降低了碳排放量。

工序=薄膜层数木2+1

例一:一个4层结构的凹版印刷干式复合薄膜(BOPP∥印刷∥PA/MDPE∥EVA)需要

8个工序

(5)由于减少了多层软包装薄膜的复合工序,大大节约了能耗。

(6)共挤出工艺使薄膜的功能实现了最大量化,不在受工艺的限制。因此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功能量化,节约了资源并满足了轻量化、超薄化的应用需要。

信息、能源、材料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现代高科技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科学的发展。新材料的开发与研究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先导,是21世纪高科技领域的基石。对高性能材料的认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直接体现项目的科学水平和经济实力。这项技术产品的关键技术与创新点在于:

(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均质材料的应用已受到限制,本项目的功能材料标志着塑料软包装材料的设计思想进入了高性能新型材料的开发阶段。

(B)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正在向多学科交叉,多产业结合,国际化合作的方

向发展。

(C)功能性高阻隔性塑料包装材料具有极强的技术优势、使用方便性和对环境友好性;对食品安全性以及高阻隔性塑料包装材料的多样性、阻氧、阻二氧化碳气体、防潮、遮光、保香、保鲜、杀菌、抗静电、防雾、耐高低温、耐氧化等功能实现了量化要求。

(D)消除了软包装薄膜采用干式、挤出、湿式等复合工艺进行复合时使用溶剂型粘合剂,并且因溶剂挥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E)从根本上解决了软包装薄膜采用干式、挤出、湿式等复合工艺进行复合时使用溶剂型粘合剂而在成品中有溶剂残留造成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性问题。

(F)消除了采用干式、挤出、湿式等复合工艺进行复合操作时因溶剂挥发造成的操

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G)多层薄膜只需一次成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多层软包装薄膜采用干式、挤出、湿式等复合工序,大大降低了碳排放量。

(H)由于减少了多层软包装薄膜的复合工序,大大节约了能耗。

(I)共挤出工艺使薄膜的功能实现了最大量化,不在受工艺的限制。因此最大限摩地实现了功能量化,节约了资源并满足了轻量化、超薄化的应用需要。

(三)自主品牌培育和建设

以市场环节为切入点,抓好自主品牌培育、建设、宣传、保护四个环节。计划开展以

下项目:

1、新产品研发方面支持项目。

◆鼓励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工作。对其研发费用予以补贴。

◆支持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对其建立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补贴。

◆鼓励和支持研究开发并积极主动参与和实现环保及节能减排项目的企业,对其研发

费用和改造费用予以政策性补贴。

2、参展方面支持项目。重点支持龙头和重点企业参力口国内外知名展会,开拓国际市场。对其摊位费、布展费、人员费用等予以补贴。

3、进入国际市场方面支持项目。重点支持龙头和重点企业在海外目标市场商标注册、专利注册、开展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认证、行业认证,建立海外营销网点等。

4、对龙头和重点企业进行宣传和推介项目。重点支持对企业的整体宣传,重点推介。

5、重点支持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设立鼓励举报侵犯企业知识产权行为的奖

励金。

6、售后服务方面支持项目。重点支持品牌企业完善自身售后服务体系。

7、通过自主品牌的培育和专业管理提升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号召力以及领导力。打造专业、科学、高效、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协会。

8、倡导行业推行ISO 14001及OHSASl8000

国际上推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已成潮流,环保意识正日益提高,印刷业应利用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和防止污染。印刷业推行ISO 14001时,其实已符合OHSAS 18001职业安全及环境管理系统的七成要求。

(1)IS014000s环境管理体系

ISO 14000s是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代号,共有一百个分标准,现已公布的有六个标准。该系列标准融合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环境管理经验。其中ISO 14001是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是企业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依据。这个标准由五个部分、十七个核心要素构成。它的基本思想是预防和减少环境影响,持续改进环境管理。

虽然ISO 14000s系列标准是自愿标准,但由于环境意识提高,政府、企业及其它组织采购时,已优先考虑环境表现较好的企业产品和服务。这样,作为一种市场标准,获得ISO 14001标准认证书的企业将具更大市场优势。

(2)OHSAS 18000职业安全管理体系

OHSAS 18000(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是欧洲十几个着名认证机构及亚太一些国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目前已颁布了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 18001)和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应用指南(OHSAS 18002)。此标准系列并不作为某一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正式颁布标准,而是可供任何国家及组织采用的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根据目前国际范围内对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需求及实施状况,OHSAS已成为被广泛采纳且最具权威的标准。

(四)节能减排

◆推广煤、水、电、气节能技术;

◆鼓励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推广使用适用VOC废气回收装置,降低废气排放的同时,并可回收溶剂重复循环使

用,降低成本;

◆产品减薄、降低废边率;

◆推广使用环保型油墨、黏合剂,减少废气排放;

◆鼓励各企业引进无溶剂复合机、水性油墨印刷机、多层共挤出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设备。

(五)标准制定

◆协助有关卫生部门制定复合膜制品溶剂残留限值标准;

◆制定限制过度包装的有关标准;

◆制定废弃包装物处理标准;

◆修订食品用复合膜行业准入制度;

◆不断完善复合膜制品标准体系;

◆不断完善复合膜制品的检测标准;

◆制订溯源法建立食品软包装卫生安全管理体系

(六)食品安全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1、食品及其原材料本身是否安全;

2、食品中添加物质的安全;

3、食品包装容器等接触材料的安全;

4、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述问题不解决,就很难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对软包装行业而言,应着力抓好食品包装容器等接触材料的安全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复合膜行业要努力解决好溶剂残留的控制、原材料及油墨胶粘剂中小分子物的迁移量控制、异物控制和生产过程卫生控制等问题。

A、溶剂残留控制措施

◆推广使用无苯油墨和水溶性粘合剂;

◆推广使用无溶剂复合或挤出复合工艺;

◆生产食品用复合膜企业,必须配备检测产品溶剂残留量的设备。

B原材料及油墨胶粘剂中小分子物的迁移量控制

◆采用基于产品符合性的产品开发原则,要确保所开发的新产品除了满足客户生产所需要的物理性能外,还需要满足客户的标准、客户产品生产国的标准、客户产品售卖

国的标准。

◆建立从原材料采购、检验、生产、成品及检测、发货等全过程的质量追踪系统

◆对所有使用的原辅材料供应商要求签署食品安全接触材料的符合性证书,以确保从原材料开始质量的稳定和建立一个负责任的质量保证系统。

C异物控制和生产过程卫生控制

◆生产场所和设备5S控制,应改善厂房的硬件实施,保证厂房的密闭性和空调设备的清洁;生产过程中每次换单应清洁设备,确保没有异物混入产品中;

◆加强蚊虫控制,应定期熏蒸车间、及时维护灭蝇灯具;

(七)淘汰落后

◆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如淘汰低速印刷机、复合机如80米/分钟,推进无溶剂、水性印刷工艺技术、多层共挤出技术。

◆淘汰不环保的原材料。如:淘汰使用不安全的油墨和胶粘剂,大力开发和使用水性墨、UV(紫外线固化)油墨、EB(电子束固化)油墨等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油墨。

◆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扶持国内先进设备;

五、政策措施

1、组织专家制定国家支持的绿色软包装项目目录,对目录内的项目政府给予扶持政策。对认定的绿色包装项目给以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如:对企业采用有机废气净化处理排放和溶剂回收处理设备、实施油墨无苯化、推广使用水性粘合剂、开展可降解、可回收材料的研发等应给予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免税等优惠政策支持。

2、目前设备(高速印刷机、多层共挤出设备)依赖于进口,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的技术差异还很大,目前只是模仿,缺少自有技术和创新。如:对企业引进复合速度大于或等于300米/分的无溶剂、水性复合机和水性油墨凹版印刷机应给予进口免税优惠政策支

持。

3、政府应鼓励和扶植环保油墨和粘合剂的使用,对于水性油墨、水性胶粘剂等新型环保技术和产品进行国家扶植及推广。对于由于使用环保油墨和粘合剂而使成本上升的部分,经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认定后给予连续三年的50%补贴。

4、对出口软包装给以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支持,建议保持出口退税率在13%,以促进

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5、主要用于共挤出成型的粘合树脂,通常根据各层之间的树脂材料的性能差别按照分子结构要求进行选择。常用的粘合树脂包括酸酐改性的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酸酐改性的低密度聚乙烯、酸酐改性的聚丙烯聚合物、酸酐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依赖进口。一些主要以来进口的原材料因国家反倾销税的增设,使产品在国内的销售的竞争力受到影响。因此原料进口税率的优惠将有利于本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对进口软包装原材料给以减低进口关税率的支持,建议保持进口关税率在6.5%,以提高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6、政府制定相关法规或标准,解决过度包装问题。如:控制包装重量:设定包装物与内容物重量的比例,低于比例的给予税收优惠;超过比例的加收包装处理税。

7、鼓励研发和采用废弃复合膜回收再利用技术和设备,给与该项目总投资30%的补助。对溶剂回收系统这样的环保、循环再利用技术和设备进行国家扶植和推广,减免进口设备的税收,鼓励国内设备供应商研发和生产。

8、鼓励行业龙头和重点企业通过资本运作组建软包装企业集团。

9、政府和协会应加强“绿色包装”概念的宣传和倡导。建议每年设立“绿色包装日”,并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改变人们追求包装“豪华、花哨”的错误理念,确立包装“简单、实用、环保”的原则。形成“购买绿色包装产品时尚”,“使用过度包装产品落后”的消费理解。

10、支持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对其建立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补贴。技术中心可由企业出资50%(材料、设备、人员等),政府出资50%,最初二年由出资

上一篇:地面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下一篇:青春因磨砺而美丽高一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