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膜行业发展规划

2024-04-29

农膜行业发展规划(通用4篇)

篇1:农膜技术进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而塑料农业技术的开发应用, 是20世纪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 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用塑料制品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塑料农业技术的应用是抵御自然灾害、实现种养业集约化生产和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不可替代的农艺措施。

(一) 、我国农膜的基本情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13亿人口中有9亿人分布在广大的农村, 这就是我国的国情,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我国是人口最多而农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 农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着我国农膜的发展。

我国是农膜生产和使用是最多的国家, 是其它所有国家总和的1.6倍。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行业已拥有大小规模不等的农膜生产企业近千家, 生产能力200万吨以上, 实际年产量超过100万吨, 其中年生产能力万吨以上的企业约60家。大型骨干企业约30家, 其生产能力和年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60%, 棚膜耗用量已达70万吨, 地膜年销量45万吨;园艺设备2600万亩, 农地膜覆盖面积在2.2亿亩以上, 农地膜实际消费量已超过110万吨。我国塑料工业已形成门类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我国已步入世界塑料制品大国行列。可以说,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膜产销量最大的国家。

但我国的农膜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在产品结构方面,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二是在技术装备方面, 在控制系统、辅机系统、容量、速度、经度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三是在市场发育方面, 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 农民的价格承受能力较低;四是在原料供给方面, 国内农用树脂数量不足、品种不全、质量不高, 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农膜专用树脂。

(二) 农膜技术推动的发展

1、农膜功能的专用化。

近几年来,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工费用的提高, 具有除草和稳定增加地温功能的黑色农膜;具有除蚜虫、除草、反光和降低地温功能的黑白或黑灰双面农膜;适用于育苗移栽作物应用的打孔农膜:具有选择杀草功能的除草农膜;具有阻隔远红外辐射的保温农膜以及可控降解农膜等各种各样的、功能化和专用农膜产品, 都将在大面积上逐步扩大示范推广应用。特别应引起大家关注的是对农膜要解决残存在土壤中的”白色污染”问题, 同时要开发功能化的专用化农膜。

2、农用覆盖材料多样化。

推广应用农膜以来, 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 增产增收, 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推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 但随之带来的是“白色污染”, 产生的环保负面效应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 抓好降解塑料农膜的开发应用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和清除使用农膜所带来的污染, 兴利除弊的同时, 应积极研制开发多种新型优质、加厚、耐老化、无污染、经济实用的可回收或降解的农用地膜, 要争取早日形成产业化, 尽快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是我们生产者的历史使命。

3、农膜企业要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我国农用塑料行业的现状是大型企业 (集团) 少, 中小企业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 通过强强联合、掺股、兼并、收购和实行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重组资产, 实现优势互补, 改变我国农膜企业老、小、散、多的现状, 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鼓励和促进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重组、联合并购, 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将农膜行业做大、做强。就整个农用塑料行业来说, 一定要把握住历史机遇、采用先进技术、注重技术改造, 提高产品档次、规范行业行为, 促进农用塑料制品乃至全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 农膜应用的意义

1. 节约能源。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导向, 加大农业节能力度。

2. 节约用水。在干旱地区可以减少水不必要的流失。

3. 节约土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4. 节约材料。改革传统耕作方式, 发展节约型农业。

5.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并推广农膜的回收利用, 加强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6. 综合防治农业污染。防治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 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

篇2:农膜行业发展规划

一、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总体情况

我国地膜 覆盖面积 已近3亿亩, 年使用量在120万吨以上,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大面积铺膜作物主要有棉花、玉米等40余种, 分布在新疆、 甘肃、河北、山东等旱作农业区;有平作铺膜种植和垄作铺膜种植两种主要形式,衍生发展了包括膜下滴灌 、 全膜覆盖 等先进技 术 。 2014年甘肃省地膜覆盖面积已达2800多万亩, 其中全膜双垄沟播覆膜面积约为1260万亩, 地膜覆盖节水面积约为1000万亩, 马铃薯地膜覆盖面积约为280万亩左右, 地膜使用量15.2万吨。

甘肃省对治理地膜污染十分重视,省人大出台了《 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 , 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省农牧厅《 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下发了《 关于集中治理残留废旧农膜的通知》 , 省财政设立了省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 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已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全省回收利用率达到70%以上。 2015年,确定了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75%以上的工作目标。

二、残膜捡拾机械研发示范情况

1.机具研发

从2010年起, 甘肃省农机部门联合农机生产企业研制开发了耙齿式、滚筒式、卷轴式、振动筛式废旧地膜回收机,可适用于一年一用、一年两用废旧农膜的捡拾, 能够一次完成废膜捡拾、松土整地等多项作业。 省内其他一些企业也参与到废旧地膜回收机械的研发中,针对甘肃省农艺要求,先后研发出了卷轴式、伸缩齿式、振动筛式、捡膜整地联合作业式等残膜捡拾机。

相对甘肃省而言,目前国内其他机构型式的残膜捡拾机具还有铲式起茬收膜机、抖动链式残膜回收机、火焰式残膜回收机和气吸式旋耕捡拾复合作业机等,这些机型都因为适用性不好逐渐为新产品代替。

1MFJS -300型耙齿式 残留地膜清理机由悬挂架、 机架、耙齿、卸膜机构等部件组成。 具有折叠式清理地膜的特点,折叠后方便运输,作业时适用于大地块残留地膜的回收和清理,工作幅宽大,工作效率高。

1MFJG-125A型螺旋滚筒式残留地膜清理机由牵引架、万向传动轴、减速箱、转筒、机架、振动删条、地轮、集膜箱、起土铲等组成,适用于双垄沟地块地膜的回收和清理。

1FFMJ -120型仿地形 废膜捡拾机由机架、牵引架、齿轮箱、 拾膜杈 、限深板 、竖铲 、卷膜套筒、卷膜管轴等部分组成,适用于复杂地块的废膜捡拾作业。

1JMZ-180型捡膜整地联合作业机由悬挂架、机架、耙齿、旋耕机构等部件组成,能一次完成松土、地膜捡拾与捡拾后的地表旋耕平整作业。

1FMJ-120型废膜捡拾机主要由机架、起土铲、变速箱、传动轴、振动分膜机构、集膜框、地轮、 悬挂架等组成, 适合于一年用平铺膜地的废膜捡拾作业, 具有生产率高、捡拾效果好的特点。

1FMJ-850型废膜捡拾机为悬挂式,由捡拾耙齿、偏心滚筒、 集膜框等机构等组成,适用于平作覆膜地块的残膜捡拾作业。

2MT -160型残膜回收机由 机架、悬挂装置、弹齿搂膜机构、 气动清( 卸) 膜机构、限深轮等部分组成,比手动式清膜机构效率高、清膜彻底、节省人力,适用于垄作或平作覆膜地块的残膜捡拾作业。

2MT -120型残膜回收机由机架、机架、挂接装置、弹齿搂膜机构 、清( 卸) 膜机构等 部分组成,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仿行好, 捡拾率高,适用于山坡地残膜捡拾作业。

2.机具试验示范

从2011年起, 甘肃省在陇中和陇东的定西、天水、平凉和庆阳等地开始示范推广推广残膜捡拾机械,建立示范点12个, 累计示范面积5万亩;2012年在河西走廊的酒泉、武威等地推广示范成果并建立示范点7个。 先后投放残膜捡拾机200余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般来讲,机械化废旧地膜捡拾效率是人工的30倍以上。

机械化废旧农膜捡拾效率是人工的30倍以上。 定西某企业生产的耙齿式、螺旋滚筒式废膜捡拾机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适用性广泛, 已累计销售5000多台。 农垦临泽农场2013年一次性购 进的耙齿 式捡拾机100台,实现了地膜捡拾机械化。

3.残膜捡拾存在的问题

现有残膜捡拾机具不够完善。 甘肃省作物种类及种植方式的多样性,造成残膜捡拾机具设计的复杂性。 现有残膜捡拾机具功能单一,不能一机多用,很难提高残膜捡拾机的机具利用率; 机具适用性一般,细碎残膜捡拾率不高;膜与茎秆、杂草分离效果不显著,需要二次清选,影响残膜捡拾后加工再利用。

现用地膜不利于残膜捡拾。 现用地膜多使用厚度在0.008毫米以下的超薄地膜, 易老化、破碎、捡拾率低,农民捡拾积极性不高。 超薄地膜随使用时长的增加抗拉强度降低快,对残膜捡拾机作业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限制了残膜捡拾机具的发展。 据相关研究显示: 同一材质的地膜,若厚度由0.008毫米增加到0.0l毫米, 其抗拉强度将增加25%,捡拾率就可以达到90%。 因此,增加地膜厚度,提高了残膜捡拾效益,使残膜进入捡拾再利用的循环链条中,逐步形成使用、捡拾、 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三、甘肃省残膜捡拾机具发展方向

篇3:农膜的储藏方法

将地膜洗净叠好, 装入塑料袋, 扎紧袋口, 放在湿润、阴凉的地方, 防止阳光照射变质, 此法一般可保存2年。

2. 草芯卷藏法

把洗净晒干的薄膜卷成筒状, 中间加稻草作芯, 以便通风透气。卷膜时最好加点滑石粉避免粘连, 然后将卷好的薄膜放在仓柜等处。

3. 水存法

篇4:农膜:由大变强之路怎么走?

我国农膜产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 占世界农膜产量的60.5%, 堪称农膜大国, 但仅此而已。我国并不是农膜品牌大国, 更不是农膜强国。农膜行业要由大变强, 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

成绩:产量稳居世界首位行业技术进步明显

农膜专委会主任曹志强介绍, 2014年是我国农膜行业发展较快的一年, 全国农膜总产量达到260万吨。其中棚膜118万吨, 覆盖面积约6160万亩;地膜142万吨, 覆盖面积约3.8亿亩, 无论产量还是覆盖面积均居世界首位。据了解, 当前我国农膜行业发展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产量恢复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之前, 我国农膜产量连续3年以超过10%的增长率高速增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12年农膜产量增长率降至7.74%;2013年是走出低谷的一年, 增长率回升至13.6%;进入2014年, 农膜行业保持旺盛活力, 增长率达到15.7%, 恢复高速增长态势, 且延续至2015年;今年一季度, 农膜产量同比增长接近20%。

二是中部农膜企业崛起, 增长迅速。目前, 河南农膜产量接近甚至可能超过山东, 对于均衡我国农膜产业格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中西部主要省份农膜产量首次高于东部沿海省份, 我国农膜产量的重心开始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不足:档次质量有待提高核心技术亟须突破

农膜专委会秘书长刘敏下指出, 农膜行业“十二五”期间虽然取得重大进步,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当前农膜行业发展中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是:高透明与长寿命多功能棚膜产业化;长效光生态、光转换农膜生产技术;生物基塑料加工及装备技术;废旧地膜回收与高值化利用;长效流滴消雾功能棚膜及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涂液推广;农用功能性覆盖材料的功效延长技术与应用;农膜增薄涂层涂布装置技术研究等。企业要紧紧围绕这些关键技术及核心技术进行研究, 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方向:以创新实现产品功能化推进降解农膜开发应用

《农膜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 (草案)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发展目标:一是规模以上农膜企业农膜产量年增长率维持在8%~10%的区间, 通过提质增效, 逐步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率;二是高、中、低端产品产量比例由目前的5%∶45%∶50%, 达到10%∶50%∶40%;三是年产农膜万吨以上的企业由目前的42家增加到50家;四是通过开发新产品和设备改造, 使吨产品能耗每年降低2%, 5年共节能降耗10%, 为我国由农膜大国向农膜强国的转变奠定扎实基础。

《草案》提出的农膜行业重点任务有: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培养一批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创新型骨干企业;继续组织企业参与农膜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制订, 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农田应用试验;降解地膜是今后农膜应用的方向, 对治理白色污染、解决地膜残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农膜专委会将进一步支持降解地膜的研制开发推广应用。

上一篇:各人员职责下一篇:烧饼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