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行业发展

2024-04-13

棉纺行业发展(通用6篇)

篇1:棉纺行业发展

棉花及棉纺行业调研报告

2011年8月12日

一、基本知识

目前,棉花的主要品种包括细绒棉(又称陆地棉)、长绒棉(又称海岛棉)。根据加工用机械的不同,棉花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锯齿棉;皮辊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皮辊棉。皮辊棉生产效率低,加工出的棉花杂质含量高,但对棉纤维无损伤,纤维相对较长;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杂质含量低,工作效率高,但对棉花纤维有一定的损伤。目前细绒棉基本上都是锯齿棉,长绒棉一般为皮辊棉。

全球棉花主要产地为: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等。我国主要商品棉产区为: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国家标准皮棉包装有三种包型:85公斤/包(±5公斤);200公斤/包(±10公斤);227公斤/包(±10公斤)。常见的棉花包装为85公斤/包。

我国棉花的标准等级328B,328B即为棉花质量标识,具体为:棉花品级分级+长度分级+马克隆值。棉花品级分级根据棉花的成熟度、强度、色泽特征、扎工质量,分为七个品级。正常年景,我国棉花绝大部分在3级以上,一般规定5级以下为等外品。长度分级用手址尺量法进行,手址纤维得到棉花的主体长度(一束纤维中含量最多的一组纤维的长度)。依此标准将棉花长度分为25、26、27、28、29、30、31mm共7个长度级别。马克隆值反映棉花成熟程度和细度的综合指标,国家标准规定分为A、B、C三个级,标准级是B级。各级的范围是: A级:3.7-4.2; B级:3.5-3.6,4.3-4.9; C级:3.4及以下,5.0及以上。“328B”即指长度为28.1-29.0mm的3级棉花。

棉花的衣分率是一定量的籽棉经过加工后皮棉与籽棉的重量比,分毛衣分和准重衣分。正常情况下,棉花的衣分率为33%-40%,既生产33-40公斤的皮棉需要100公斤的籽棉。

二、近期棉花价格走势及预测

自2010年9月份,棉价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棉价从9月初的18300元/吨快速上涨到11月初的32000元/吨,随后急剧下滑到12月初的26000元/吨;春节前后又开始上扬,3月初出现拐点,从31000元/吨一直下跌到目前的19800元/吨左右。

进入8月份,棉花价格跌幅收窄,但仍然没有出现企稳迹象。2011/8/8中国棉花价格指(CCIndex328)19692元/吨,已经跌破标准级皮棉19800元/吨的国家收储价格。

6月初,中国棉花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达到8100万亩,比上年增长5.2%,预计产量为665万吨,而棉花需求量则为1100万吨,缺口为400万吨。缺口较往年变化不大。截至6月底,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90余万吨,库存量与往年持平,但进价处于高位。对棉纺企业来说,高价棉在短期内难以消化,主要由于:1)上半年国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比例以及存贷款利率,银根紧缩,中小企业融资难,即使觉得棉价已经处于低位,也没有太多资金进行采购。2)由于棉价持续下跌,市场观望气氛较浓,生产企业尽量压缩库存,接单谨慎,需求不足。同时,今年全国棉花生产恢复性增长,棉花长势较好,出现丰收年景可能性大;全球棉花丰收在望,预计2011/2012全球棉花产量2686万吨,同比增加191万吨,全球消费2502万吨,预计期末库存1086万吨。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已解除2010至2011棉花财政(截至今年9月底)的棉花出口限制。业内预计,年内棉花出现大涨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考虑到企业库存的逐步消化,以及国家棉花收储的开展,四季度棉花价格将逐步企稳,并随着补库存阶段的来临,棉价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扬。(从往年收储情况来看,在收储前期并不能有效阻止价格下跌,收储托市能力只有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有所见效。)

中期来看,棉花产业经济走向不容乐观。中棉所预测棉花产业经济走向为“消费高位持平或下降,面积温和扩大,进口持平或下降,价格高位下行”。整个棉花产业情景比金融危机时还要严峻和复杂。预测今年将是结束纺织业“黄金期”的转折年景,一批棉纺企业不得

不停产或倒闭,棉纺产量2738万t可能是一个历史顶点或离顶点不远,棉纺业的投资和转移需谨慎。

三、棉纺企业目前现状

由于棉花价格暴涨暴跌,使得整个棉花产业链运转不灵,需求减少,陷入困境:1)棉纺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目前行业最大的魏桥纺织开机率约为8成,华芳纺织约为5成,凤竹纺织接近7成。2)行业普遍亏损,不少企业限产、停产,年初囤下的高价棉潜亏严重,大多数企业的棉纱卖不到棉花的进货价,订单不足,市场成交惨淡。3)棉纺企业进入持续去库存化阶段。通常情况下,棉纺厂保留3~6个月库存。而目前,企业库存通常保留1个月左右的需求量,贸易商库存保留20天~1个月需求量。4)由于对价格走势不乐观,部分棉花贸易商暂停了棉花交易。如本次走访的青岛中棉自3月份起停止采购棉花,进入去库存阶段,并对现货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保,以减少损失。

篇2:棉纺行业发展

中国共产党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xx县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瞄准创建“全国棉纺织基地县”目标,突出棉纺织特色,按照“培育龙头,壮大规模,拉长链条,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新纺公司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项目带动为支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区建设为平台,促进了棉纺织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发展现状

2005年,全县棉纺织工业完成产值463亿元,实现增加值133亿元,分别占限额以上工业的645%和646%,“十五”期年均增长25%以上,棉纺织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新纺公司是我县棉纺织工业的龙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大型纺织骨干企业,全国520家、省50家重点支持企业之一和全国同行业竞争力前20强,是全国功能性服装面料开发基地。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139亿元,固定资产103亿元,有5个生产分厂,纱锭35万枚,其中环锭纺22万锭,气流纺24台;织机2832台,其中无梭织机946台。拥有进口清梳联、自动络筒机、转杯纺纱机、无梭织机等国际先进设备1000余台(套),占公司关键装备总量的70%以上,其中气流纺生产线处于国内最大、国际领先水平。主要生产和经营纯棉及混纺纱、纯棉和混纺坯布、色织布、家用纺织品、服装等五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年产高档织物用纱7万吨、服装面料13亿米。200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实现利税13亿元。新纺公司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发挥其人才、市场、信息、资金等优势,与民营纺织企业实行产业分工协作,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了xx纺织产品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

二是产业集群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县棉纺织企业发展到101家(其中纺84家、织8家、捻线9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1家、超亿元的5家。固定资产达到262亿元,从业人员3万余人,纱锭规模达到80万锭,织机达到4500台,年产棉纱16万吨以上,各种面料1亿米左右。企业集中布局于县纺织工业区及城关、上港等7个棉纺织工业小区内。全县民营棉纺织企业的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新纺公司。围绕棉纺织工业,全县常年植棉38万亩,年产优质原棉4万吨,“银鹏”牌棉花被评为全国十大棉花名牌之一。我县已基本形成了以植棉——购销——轧花——纺纱——织布——服装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三是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全县棉纺织企业的机器设备,全部都是国家定点纺织机械厂最近三年出厂的先进设备,主要设备J128K、FA506细纱机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新纺公司辐射带动下,民营企业拥有了一批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实现科学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是市场销售渠道畅通。以新纺公司为依托,整个纺织产品销售网络健全,在国内外设有多家销售公司,同上百家纺织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业务关系,营销网络

覆盖我国中部及东南亚地区广大市场。产品质量好、年销率高,棉纱、服装面料产品产销率

平均保持在99%以上。2005年,全县棉纺织产业市场交易量近65亿元,其中出口创汇2800万

美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

1、优化结构,培育壮大龙头。近年来,在积极引导棉纺织产业开发高科

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基础上,逐步将一般产品生产能力向民营企业转移。不断加大新纺

公司技改投入,着力引进了一批具有当今国际一流水平的纺织装备,重点发展高档色织服装

面料、功能性高档服装面料等,确保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处于全国

同行业先进水平,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纺织企业

集团。加快新纺公司产权制度改革,减少国有股份比重,去年该企业及企业持股会、县财政

三方共同出资9000万元在县纺织工业区新上了华亿纺织公司,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活力。同时,着力扶优壮强,近年来坚持每年筛选5—7家骨干纺

织企业作为全县优强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实施动态管理,促其做大做强。目前已有华星、鹏

升、华裕等5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12家达到5000万元左右。在骨干龙头企业的带动

下,近年来全县棉纺织产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拉长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注重运用市场机制,整合原料、纺

纱、织造、印染、服装加工、市场营销诸要素,鼓励和引导小轧花向棉纺织转移,棉纺向棉

织产业、服

装加工业转移,完善产业链条,推进棉纺织产业的社会分工和产销配套,形成社

会化生产格局。

纺的方面,鼓励企业实施资本运作,兼并联合小型棉纺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速形成以新纺公司为龙头,以城东、城西、城南三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大

棉纺产业发展格局。

织的方面,以华亿公司为龙头,重点培育高、精、深产品的研发能力,开

发生产新型纤维材料纺织面料和防尘去污、抗菌无毒、休闲保健等功能性、环保型高档服装

面料及产业用布、装饰用布等。同时,鼓励企业以参股联合的形式,加快解决浆纱、染整等

瓶颈环节,为中小企业发展棉纺织业创造条件。

服装加工方面,重点支持新纺公司在开发生产高档服装面料的基础上,努

力搞好与外地名牌服装加工企业的“攀亲结缘”,力争在服装加工上实现大的突破。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服装加工业。

3、科技带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改造

我县纺织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十五”期间,新纺、万豪、华星、鹏升等企

业重点引进了紧密纺、自动气流纺、清梳联、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等先进设备,淘汰落后设

备,改进织造工艺,大幅提高织造水平,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针对民营纺织企业低支纱趋同的现状,积极引导民营大个企业着力加大技改投入,已有20余家企业新上了精梳纱、包芯纱

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品牌战略实施,在严格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有

关媒体和参加各类节会等途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xx棉纺织业品牌,巩固扩大国内

市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加大治污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把

能源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4、抓好纺织工业区建设,打造发展平台。县纺织工业区规划占地8平方公

里,20

03年初开始首期开发建设。按照“纺织立区,聚集产业,连片开发,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

和“政府启动,市场动作,多元投资,封闭管理”的模式,目前已完成首期规划建设目标,占地15平方公里,完成投资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2000万元。同时,切实抓

好工业区的规划管理,严格项目入驻建设标准,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目前,县棉纺织工业区入驻棉纺织企业28家,拥有纱锭15万枚,织机500台,整径浆纱生产线4条,400型轧花厂及棉花储备交易市场等。今年以来,围绕

标准化厂房、棉花仓储交易市场及质检中心建设等,多方筹措资金,加快项目实施。目前,华亿纺织公司标准化厂房已建成,430台剑杆织机全部投入生产,在建标准化厂房32万平

方米,目前基础浇铸部分已完工。棉花交易市场项目属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设在xx的交割库,分三期工程,总投资9823万元,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占地120亩,建标准化交割储备

库11栋,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2栋。棉纺织品质检中心主要配备乌斯特条杆仪、验布机、棉检仪等,总投资500万元,目前上级项目扶持款160万元已到市,下半年可望建

成并投入使用。县纺织工业区正在加快成为环境优美、服务优良、基础设施完善配套、项目

建设布局合理、资源利用节约、产业特色鲜明的省、市一流工业区。

三、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棉纺织工业发展虽然很快,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

一是全县棉纺企业虽有一定规模,但大个企业较少,部分企业规模偏小、产

品档次偏低,附加值不高。

二是目前民营纺织企业从事纺纱生产的较多,产品趋同性强,织造环节发展

较慢,产业衔接度不高,且缺乏品牌支撑。

三是市场建设滞后,制约了纺织产业集群水平的提升。

四是发展资金短缺,融资渠道较窄。我县虽然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但

在现行金融体制下,部分企业仍难以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投达产

和技改项目的实施。同时,受资金因素制约,县工业区标准化厂房及原棉储备交易市场等建

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县工业区在全县纺织产业优化升级中龙头带动作用的发挥。

五是民营纺织企业缺乏高素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企业

创新能力不强。

四、下步打算

在今后的棉纺织产业发展上,将继续把其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以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为主攻方向,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园区建设和培育市场为平台,整合资源,提升产业,扶优壮强,培育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纺织产业,建设全国棉纺织强

县。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县纱锭达到150万锭,年产纱30万吨;织机15万台,年织

布35亿米。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棉纺织工业在整个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主要保障

措施是:

1、扶优扶强,壮大龙头。筛选10家左右技术装备先进、年销售收入超300

0万元、年纳税总额超100万的民营棉纺织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争取“十一五”末使之培育成为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年纳税总额超500万元的中型民营棉纺织企业。新纺公司作为全县纺

织工业的龙头,坚持技改不停步,重点发展高档色织服装面料、功能性高档服装面料等织造

技术,确保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10年企业各类高档功能

性服装面料及休闲面料超2亿米,力争销售收入超30亿元,利税完成5亿元以上,出口创汇突

破8000万美元。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县棉纺织产业发展,加快提升我县棉纺织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2、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导向作用,加快整合原料、纺纱、后整理、织造、印染、服装、市场营销等生产要素,引导民间资金、民营企业采取

合资、合作、参股等形式,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组建企业集团等,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条,推进棉纺织产业的协作生产和产销配套,形成社会化生产格

局。加快市场建设,尽快建成富有xx特色的原棉大市场和纺织配件大市场。引导纺织优强

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打响xx棉纺织区域品牌。

3、建设园区,打造平台。加快工业区信息化建设,发挥互联网优势,扩

大园区影响,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贸易。加快县棉纤维及其制品质量检测中心

建设,及早开展对棉花、棉纱、各种织物等全过程的质量跟踪检测与监督,稳定各类原料及

产品的整体质量。加快县棉花储备交易市场建设,以诚德贸发公司国家棉花体改重点扶持项

目为依托,及早建成棉花交易市场,稳定棉纺织原料基地,并通过与国内棉花交易市场、期

货交易中心及较大规模棉花经营单位的密切协作,使该市场及早成为豫西南棉花仓储交易中

心和棉价形成中心。

4、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继续把纺织产业作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抓住棉纺产业重心从东南沿海、大中城市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依托

县工业区和乡镇棉纺织小区,发挥好县招商办、驻东莞联络处的作用,采取以商招商、产业

招商等形式,重点组织好对东南沿海纺织产业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工作,着力引进一批对棉

纺织产业发展有带动作用,科技含量较高的骨干企业和工贸型项目,推动全县纺织行业在更

广领域、更高层次实现拓展与提升,在优化存量、扩充总量中实现全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

本性转变。

5、科技带动,提升产业。以新纺公司的国家功能性棉纺织品开发中心为

依托,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县纺织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引导民营纺织企业

更新设备,改进纺织工艺,提高织造水平。充分利用全县职业教育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

式,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及员工的管理经营及生产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棉纺织企业家队伍及员

篇3:棉纺行业发展

一、新疆棉纺织产业发展概况

新疆棉纺织企业主要分布于北疆的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石河子市、奎屯市, 南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及东疆的哈密地区和吐鲁番地区。新疆棉纺织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其产品主要是棉纺织的初级产品棉纱与棉布, 新疆生产的优质棉纱、棉布绝大部分销往东南沿海与当地纺织下游企业形成了相对的产销链, 促进了沿海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由于新疆的棉花资源优势以及当地的优惠政策, 近几年山东、浙江的一些企业开始投资新疆的棉纺织产业, 如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巨鹰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纺织公司租赁的喀什新棉有限公司等。内地来新疆投资的企业由于享受政策优惠和拥有先进的管理水平, 经济效益普遍较好。部分棉纺织企业, 如新疆溢达、新疆鲁泰、新疆昌恒等, 还投资建设自己的棉田、轧花厂, 不仅前后延长了产业链, 而且还提升了价值链, 既保证了纱线的质量, 又降低了原料成本。其下游又前延伸至内地本企业集团的印染织造及服装产业相对接, 因此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 新疆本地棉纺织企业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售价低、产品产销率较低、人均销售收入低、资产负债率高、经营困难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棉纺织产业的发展是新疆实现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解决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新疆棉纺织产业现状SWOT分析

(一) 新疆棉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

1、原料资源丰富。

“世界棉花形势看中国, 中国棉花看新疆”, 其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 从而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产棉大国的地位。

2、区位优势明显。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桥北线的中心, 又有长达5600多公里的边境线, 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 现有17个国家一类品岸, 是中国与中亚、欧洲连接的唯一陆路通道。新疆独特的区位和地缘优势为纺织产品通过陆路 (亚欧大陆桥) 进入欧盟提供了可能, 从而加快了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速度,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企业快速反应机制, 继续扩大中国纺织品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3、市场拓展空间广阔。

目前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经济正处于恢复与增长阶段, 消费市场尚未被充分开发, 市场空间很大, 而且这些国家的纺织工业都相对落后, 这就为新疆纺织产品进入这一区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国家向西部开放政策的实施, 新疆的西部门户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 新疆棉纺织产业的竞争劣势

1、市场化程度低。

新疆的棉纺织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相对滞后, 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为主, 除部分国有企业外, 有限责任公司也多为国有改制而来, 国有成分比重过大, 外资、私营比重较少。体制决定机制, 在落后的体制前提下, 企业管理粗放、效率低下, 难以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需求。

2、单兵作战。

由于新疆地域辽阔, 相对而言新疆的棉纺织企业布局零散, 看不出哪个地区有产业集群优势, 产业竞争力就等同于一两个企业的竞争力。同时, 新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 棉纺织产业不成链状, 与发达地区强大的产业集群和3小时的车程距离相比, 新疆纺织企业之间几乎没有共生与互动关系,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处于劣势。

3、市场反应慢。

棉纺织产业是高度竞争产业, 由于新疆区内没有与配套的下游织造、染整、服装, 大多数棉纱棉布运往江、浙、粤等东南沿海地区销售, 运距长, 运输成本高, 不仅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而且由于远离终端市场, 信息捕捉能力弱, 对市场信息的反应速度很慢, 企业无法做出快速、正确的决策。

(三) 新疆棉纺织产业的发展机会

1、国家对新疆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

新疆政治稳定, 经济快速发展, 新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 自治区也在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的转换,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2007年9月国务院32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促进新疆发展, 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 经济发展要着力于从新疆区情出发, 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产业发展要发挥优势, 扬长避短, 突出重点, 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形成具有新疆特点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正确处理原料输出与就地加工的关系, 重点建设棉纺织工业基地, 并发展彩棉纺织等纺织产业。在国家出台的关于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强调: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 加强内地与新疆的合作, 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支持大企业集团将其产业链的一端移入新疆发展, 构建跨区域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产业链, 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2、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加速。

在金融危机下, 受资源、劳动力成本、市场及国家政策等统合因素影响,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在逐步削弱, 产业转移加速, 纺织业已经出现了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态势。这给新疆棉纺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环境, 努力加大棉纺织产业的招商力度, 积极创造条件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技术转移, 提升棉纺织产业水平, 实现从原料基地向棉纺织品工业基地的转变, 做精做专棉纺织产业, 形成区域品牌, 实现产业升级。

3、国际金融危机, 危机中蕴藏着机遇。

全球纺织品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市场竞争更激烈, 贸易自由化的加快进一步推进了全球加工制造业的产业转移, 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 国际交换与国际贸易日益频繁, 世界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国纺织工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会, 纺织产业升级加速, 不仅吸引了大量先进的跨国企业来华投资, 而且全球采购网络加速向中国市场延伸, 中国成为国际资本和跨国采购的重要目的地, 为新疆纺织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带来了机遇。

(四) 新疆棉纺织产业的发展风险

1、在国内方面, 新疆棉纺织产品现以

国内沿海地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销售为主, 极少出口外国。新疆的棉纺织的问题主要是未形成紧密的产业链, 在市场、价格、品种的激烈竞争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 缺乏竞争力。新疆纺织企业劣势除纺织品种单一, 高附加值的产品少, 还在于发达地区棉纺织企业产业链已形成一条龙, 内部高度集中, 紧密相连, 新疆却是单纯的纺织厂, 单一的纱制品卖给下游企业。新疆纺织企业大都生产上游产品, 还要到内地去营销, 如果内地客户面临停产, 可选择的销售面很窄。因此除和跟内地产业链对接外,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加快产业升级。

2、在国际方面, 目前全球纺织品产能

增加较多, 这主要集中在中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 但是由于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低迷, 需求增长缓慢, 各国纺织企业均处于利润下降、销售低迷的境地。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 出口产品结构与中国差别不大, 基本属于同等竞争。在全球纺织品服装生产的相对过剩的背景下, 全球纺织品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竞争的加剧使得贸易保护主义以新的形式 (主要是特保、反倾销、技术壁垒、环境壁垒) 长期存在, 增加了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

三、新疆棉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 新疆棉纺织产业的资源整合

整合资源, 形成集群效应。加强棉纺织企业布局调整力度, 促进其向产业园区集聚, 改变目前新疆棉纺织企业规模小、布局散的局面, 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参与区内企业重组、兼并, 推动棉纺织企业间共生和互动关系的形成, 促进纺织企业与原料企业形成比较稳固的内部产业链关系, 形成以乌昌地区为核心的棉纺织产业集聚区。新疆有实力的大企业也可以走出去参与内地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改制, 把产业链的终端延伸到区域外。充分利用新疆棉花资源优势, 整体打造棉纺织产品品牌, 新疆的棉纺织企业的沿海地区下游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保证棉纺织企业销售渠道, 并吸引沿海地区下游企业来新疆投资, 延长产业链, 促进新疆棉花资源优势向纺织品优势转化。

(二) 新疆棉纺织产业链的调整

延伸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 棉纺织产业主产业链可以基本上划分为3条, 即由棉花种植、加工直至棉纺织、棉针织及棉纺织产品营销, 发展和下游的市场相关的产业链, 通过上下游衔接和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合力, 突破新疆资源转化优势弱、产业链短的局面, 发挥集聚优势, 形成资源共享平台。新疆应在有棉纺织发展潜力的地区, 如乌鲁木齐, 建立棉纺织产业特色园区, 发展棉纺织产品的精深加工, 顺应当今世界潮流, 以系列化、时装化、高档化、舒适化、功能化为目标, 发展高中端棉纺织产品。提高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适应市场需求, 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打造新疆品牌产品为主体组建产品链, 宣传园区的地域优势和优惠政策, 吸引国际上或内地的知名纺织企业落户园区, 逐渐拓宽和延伸向下游的产业链, 推动优势企业与棉纺产品品牌扩张, 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棉纺织品集散中心。

(三) 新疆棉纺织产业市场空间的拓展

发展新疆棉纺织品专业市场, 构建区域服务平台。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市场, 专业特色市场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壮大。因此, 应遵循“产业推动市场, 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规律, 以乌鲁木齐区发展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为契机, 坚持走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方针, 依托产业, 建设一批与产业集聚密切结合的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化大市场, 进一步提升专业市场在流通领域的地位, 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大集散, 构建产业集群现代物流平台, 努力实现专业特色市场与产业集聚的有机结合。

扩大周边市场及中、西亚地区的需求。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和向西开放的门户, 棉纺织产品应积极开发新疆本地民族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面料市场, 拓展新疆周边地区包括川、陕、甘、青及独联体的哈、吉、乌、塔、土5国的民族服饰、家用纺织面料市场, 独联体国家人均GDP增长较快, 纺织品服装市场发展潜力很大。新疆纺织品发展应找准市场定位, 开发生产具有各民族 (新疆周边民族生活习惯相近) 特色的纺织面料, 建立新疆特色棉纺织品产业链, 东西并进, 进一步拓展新疆棉纺织产品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永明.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J].新疆社会科学, 2005 (5) .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工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Z].2006.

[3]、魏后凯.中国产业集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学动态, 2004 (9) .

[4]、袁莉.聚集效应与西部竞争优势的培育[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篇4:2012棉纺织行业八大现象

在困境中寻求出路

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

2012年,在全球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棉花内外价差不断扩大以及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制约下,中国棉纺织行业举步维艰。

企业经营困难,行业利润下滑,企业亏损面扩大,出口市场“不给力”等各种问题交织,极大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棉纺织行业的发展。

“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积极挖潜,努力克服困难,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职工收入增长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中国棉纺织协会会长朱北娜自豪地表示。

棉价倒挂的一年

除了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棉价的问题成为行业2012年行业关注的焦点。

从棉花价格走势看,自2011年9月份以来,我国棉花市场价格在收储政策的支撑下,基本维稳在收储价格之下。受需求下降的影响,国际棉花价格快速进入下行通道,自2011年9月份起一直下滑,拉开了国内外棉价差,尤其是2012年3月底收储结束后,价差继续拉大,直至12月,国际棉花价格低于国内接近6000元/吨。

国内外持续拉大的棉价差严重削弱了我国棉制纺织品的竞争力。“今年协会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调研,累计走访了近1000户企业,先后召开了30多场座谈会,调研了解到,长期的高棉价差,大幅增加了纺织企业的原料成本,严重削弱了我国棉制纺织品的竞争力。”朱北娜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目前行业生产的棉制产品没有竞争力,经营纯棉纱基本全面亏损。

朱北娜介绍,在当前严峻形势下,企业订单相应减少不少,再加上市场需求的不足,导致产品库存增加,企业无利经营而选择减产甚至关停,企业账期加长,流动资金趋紧,经营风险剧增,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规避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巨大的内外棉价差,也导致企业对进口棉花的热切渴望。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30.16万吨,同比增长95.8%。“由于进口棉花受配额的限制,市场上配额售价已占棉花价格的20%~25%左右,为缩小棉价差部分企业正在或计划通过缴纳40%的高关税购买国际棉花。”朱北娜介绍说。

棉纱、棉织物的进口量也突破往年。据海关总署数据显

进出口:2012年1~11月,我国棉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808.65亿美元,同比增长1.6%,较去年同期减少12.95个百分点。示,2012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121.4万吨,同比增长69.7%,累计进口7.0亿米棉织物,同比增长10.7%,

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国内纺纱企业更是雪上加霜。“通过对占全国骨干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进行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纱产量较去年同比减少,效益下滑明显。”朱北娜进一步谈到,纺纱企业的亏损已经传导到织布环节,织布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在此情况下,织布企业成群结队前往印巴、越南购买纱线,导致纺纱企业减少用棉,拉动了印巴等国纱线生产质量和价格的大幅提高。

破茧成蝶的一年

虽然国内外棉价价差使行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但是行业依然努力向前发展。在朱北娜看来,设备自动化程度提升、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以及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行业这一年来最为突出的特点。

设备自动化程度提升。“行业困难形势往往是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时期。”朱北娜表示,通过走访企业发现,企业设备自动化程度提升,清梳联、自动络筒普及率在提升,技术改造均以细纱机以长车为主,在如今劳动力短缺、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的背景下,棉纺织装备的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和信息化能直接减少用工,这是现代纺纱技术的发展标志之一。

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朱北娜介绍,据协会统计,国内紧密纺已超过1000万锭、喷气涡流纺超过10万头,再加上转杯纺的普及和应用,这些纺纱新技术生产的纱产量已占30%,企业通过加大非棉纤维的应用,增加化纤短纤、天然纤维素纤维等新型纤维的应用,不断创新产品的种类,同时采用紧密纺、赛络纺、涡流纺等技术让纱线风格更加多样化,开拓新的市场使下游产品也更加丰富。

产业区域协调发展。“随着国内各项成本费用的攀升,在统筹行业区域发展中,企业也在衡量有效降低成本的问题,产能正有序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朱北娜指出,出于原料和成本因素考虑,近期陆续还有企业组团赴孟加拉、越南等地考察,有意愿将产能向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转移。

2012年已经过去了,对于中国棉纺织行业来说,2013年或许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或许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就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2013年国际金融环境将处在恢复性增长中,市场需求也将很难回暖,中国棉纺织行业的利好环境在短期内也难以来临。”朱北娜表示,相信行业内企业仍然会努力增强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加大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维持生产经营的效益。

棉纺织品出口负增

2012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棉纺织品出口出现负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棉纱线、棉制床上用品、棉制服装出口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出口到美、欧、日的数量降幅更为明显。

点评:2012年以来,国际宏观经济持续恶化,这对我国纺织品尤其是棉制纺织品的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当前国际的宏观经济形势有所好转,预计棉纺织制品的出口形势或许有所改善。

抛储收储同时进行

9月3日,国家按照国内市场价格18500元/吨(标准级)为底价,以竞价方式进行拍储,当月10日,中储棉公司启动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收储价定为20400元/吨,比上年度提高600元/吨。

点评:自从国家操作介入棉花市场之后,棉花市场沦为政策市。抛储、收储同时进行,政策让国内棉价基本保持稳定,而国际棉价持续下行,棉纺企业不得不继续承受着高棉价所带来的“痛苦”。

棉花新标更加明确

9月1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核心内容是废除品级,已在棉花标准中应用了40年的品级检验项目将退出历史舞台。

点评:此次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其核心内容是对棉花品级指标进行改革。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对于棉纺企业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更贴近用棉企业的实际需要。

转型加快升级提速

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棉纺行业来说,转型升级成为了2012年行业主要任务之一。2012年3月份,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四届第三次理事扩大会就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等为企业指出了方向。

点评: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下,棉纺企业要寻求突破,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篇5:棉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发生产新型纤维材料纺织面料和防尘去污、抗菌无毒、休闲保健等功能性、环保型高档服装

面料及产业用布、装饰用布等。同时,鼓励企业以参股联合的形式,加快解决浆纱、染整等

瓶颈环节,为中小企业发展棉纺织业创造条件。

服装加工方面,重点支持新纺公司在开发生产高档服装面料的基础上,努

力搞好与外地名牌服装加工企业的“攀亲结缘”,力争在服装加工上实现大的突破。同时,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服装加工业。

3、科技带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改造

我县纺织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十五”期间,新纺、万豪、华星、鹏升等企

业重点引进了紧密纺、自动气流纺、清梳联、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等先进设备,淘汰落后设

备,改进织造工艺,大幅提高织造水平,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针对民营纺织企业低支纱趋同

的现状,积极引导民营大个企业着力加大技改投入,已有20余家企业新上了精梳纱、包芯纱

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品牌战略实施,在严格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有

关媒体和参加各类节会等途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xx棉纺织业品牌,巩固扩大国内

市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加大治污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把

能源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4、抓好纺织工业区建设,打造发展平台。县纺织工业区规划占地8平方公

里,20

初开始首期开发建设。按照“纺织立区,聚集产业,连片开发,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

和“政府启动,市场动作,多元投资,封闭管理”的模式,目前已完成首期规划建设目标,

占地1?5平方公里,完成投资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万元。同时,切实抓

好工业区的规划管理,严格项目入驻建设标准,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目前,县棉纺织工业区入驻棉纺织企业28家,拥有纱锭15万枚

,织机500台,整径浆纱生产线4条,400型轧花厂及棉花储备交易市场等。今年以来,围绕

标准化厂房、棉花仓储交易市场及质检中心建设等,多方筹措资金,加快项目实施。目前,

华亿纺织公司标准化厂房已建成,430台剑杆织机全部投入生产,在建标准化厂房3?2万平

方米,目前基础浇铸部分已完工。棉花交易市场项目属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设在xx的交割库

,分三期工程,总投资9823万元,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占地120亩,建标准化交割储备

库11栋,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2栋。棉纺织品质检中心主要配备乌斯特条杆仪

、验布机、棉检仪等,总投资500万元,目前上级项目扶持款160万元已到市,下半年可望建

成并投入使用。县纺织工业区正在加快成为环境优美、服务优良、基础设施完善配套、项目

建设布局合理、资源利用节约、产业特色鲜明的省、市一流工业区。

三、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棉纺织工业发展虽然很快,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

一是全县棉纺企业虽有一定规模,但大个企业较少,部分企业规模偏小、产

品档次偏低,附加值不高。

二是目前民营纺织企业从事纺纱生产的较多,产品趋同性强,织造环节发展

较慢,产业衔接度不高,且缺乏品牌支撑。

三是市场建设滞后,制约了纺织产业集群水平的提升。

四是发展资金短缺,融资渠道较窄。我县虽然成立了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但

在现行金融体制下,部分企业仍难以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投达产

和技改项目的实施。同时,受资金因素制约,县工业区标准化厂房及原棉储备交易市场等建

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县工业区在全县纺织产业优化升级中龙头带动作用的发挥。

五是民营纺织企业缺乏高素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企业

创新能力不强。

四、下步打算

在今后的棉纺织产业发展上,将继续把其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以完善市场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为主攻方向,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园区建设和培育市场为平台,

整合资源,提升产业,扶优壮强,培育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纺织产业,建设全国棉纺织强

县。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县纱锭达到150万锭,年产纱30万吨;织机1?5万台,年织

布3?5亿米。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棉纺织工业在整个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主要保障

措施是:

1、扶优扶强,壮大龙头。筛选10家左右技术装备先进、年销售收入超300

0万元、年纳税总额超100万的民营棉纺织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争取“十一五”末使之培育成

为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年纳税总额超500万元的中型民营棉纺织企业。新纺公司作为全县纺

织工业的.龙头,坚持技改不停步,重点发展高档色织服装面料、功能性高档服装面料等织造

技术,确保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企业各类高档功能

性服装面料及休闲面料超2亿米,力争销售收入超30亿元,利税完成5亿元以上,出口创汇突

破8000万美元。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县棉纺织产业发展,加快提升我县棉纺织产业在全国的

影响力。

2、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导向作用,加快整合原料

、纺纱、后整理、织造、印染、服装、市场营销等生产要素,引导民间资金、民营企业采取

合资、合作、参股等形式,发展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组建企业集团等,

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条,推进棉纺织产业的协作生产和产销配套,形成社会化生产格

局。加快市场建设,尽快建成富有xx特色的原棉大市场和纺织配件大市场。引导纺织优强

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打响xx棉纺织区域品牌。

3、建设园区,打造平台。加快工业区信息化建设,发挥互联网优势,扩

大园区影响,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贸易。加快县棉纤维及其制品质量检测中心

建设,及早开展对棉花、棉纱、各种织物等全过程的质量跟踪检测与监督,稳定各类原料及

产品的整体质量。加快县棉花储备交易市场建设,以诚德贸发公司国家棉花体改重点扶持项

目为依托,及早建成棉花交易市场,稳定棉纺织原料基地,并通过与国内棉花交易市场、期

货交易中心及较大规模棉花经营单位的密切协作,使该市场及早成为豫西南棉花仓储交易中

心和棉价形成中心。

4、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继续把纺织产业作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

,抓住棉纺产业重心从东南沿海、大中城市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依托

县工业区和乡镇棉纺织小区,发挥好县招商办、驻东莞联络处的作用,采取以商招商、产业

招商等形式,重点组织好对东南沿海纺织产业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工作,着力引进一批对棉

纺织产业发展有带动作用,科技含量较高的骨干企业和工贸型项目,推动全县纺织行业在更

广领域、更高层次实现拓展与提升,在优化存量、扩充总量中实现全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

本性转变。

5、科技带动,提升产业。以新纺公司的国家功能性棉纺织品开发中心为

依托,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县纺织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引导民营纺织企业

更新设备,改进纺织工艺,提高织造水平。充分利用全县职业教育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

式,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及员工的管理经营及生产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棉纺织企业家队伍及员

篇6:棉纺行业发展

1、棉纺织行业产能问题

伴随着行业产能的增加,我国棉纺织行业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尽管产能增加,但大多数企业仍无利经营,这主要是因为各企业的生产规模差异较大,且以中小企业为主,使得棉纺织行业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利润受损;第二,国内棉纺织行业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企业开工率不足。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新建设的产能必然面临销售市场和盈利能力的巨大挑战,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将加速洗牌的过程,后期的产业集中度将提高,开工率不足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或者被收购的命运。

2、棉纺织产业链存在问题

上游棉花价格波动较大。棉花价格的不稳定仍是目前棉纺织行业的首要问题,在棉花价格的大涨大跌行情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大量处于低端的中小企业,这些 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许多企业停工或半停工,江浙一带的小型织布企业中已有大约1/3的企业“放假”,还有约1/5的小厂商已经开始卖机器,一些情况稍好 的企业则在“咬牙硬撑”,这部分企业之所以不敢轻易停工,主要是因为停工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招到工人,货源和销售渠道都会受到影响。

下游服装行业出口量下降,行业利润减少。服装产业是棉纺织产业链的最末端,不仅实现纺织商品的供给,也是回收资金、实现产品价值、保证产业链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内服装品牌的增长速度较快,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的考虑使得服装企业对产品创新有所忽略,服装行业同质化

竞争严重。而由于欧美经济的疲软,我国出口至该地区的服装数量明显下降,同时全球经济疲软、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料价格波动剧烈、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压缩着行业利润,服装企业不得不扩大非洲和东盟等地 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营销力度,试图通过新的市场份额的增长来填补市场缺口。

3、棉纺织行业融资问题

我国的棉纺织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行业内众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在纺织工业联合会近期进行的调研中,“融资”已经超越“订单”成为企业普遍反映的第一难题。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存在信用缺失,诚信系统不完善,容易产生拖欠和不还贷等问题,银行为了防范风险,不愿贷款给中小纺织企业。在当前纺织行业景气指数下滑的形势下,这种情况更加突出。

4、棉纺织行业出口问题

近年来,棉纺织行业出口遇冷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东南亚棉纺行业竞争和国内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

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低迷。美国、日本和欧盟仍然是我国大陆棉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但受到欧债危机的“蝴蝶效应”,使得国际市场对棉纺行业需求低迷。中国在欧洲和美国及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棉纺织品市场份额出现下降的趋势。

东南亚国家棉纺行业和中国进行价格竞争。在低端棉纺织品市场上,我国的棉纺织企业同东南

亚国家进行价格竞争,目前,东南亚国家棉纺织企业借助其在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同中国棉纺织企业竞争国际市场份额。

国内原材料成本上涨。近年来,国内棉花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外原材料价差的扩大给中国的纺织企业带来了高原材料成本的压力,商业订单大量下降,中小规模单位有一缺乏订单而限制生产,甚至关门。受国内高价棉花影响,中国棉纺织品出口的价格优势不断被削弱,最终影响到棉纺织行业的出口。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公司售楼部的相关费用账务处理总结下一篇:逗人十分气人的冷笑话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