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的课堂作文教学

2024-05-12

李镇西的课堂作文教学(通用6篇)

篇1:李镇西的课堂作文教学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学与生活相脱离,“应试教育”的痕迹浓重。为改不正之风,李镇西老师提出了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理念,主张在教学中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进行生活教育,这在语文教学界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李镇西;课堂教学;语文“生活化”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and life from“ exam-oriented education”, mark strong.To change the unwholesome tendencies, miss Li Zhenxi put forward Chinese“ life” in classroom teaching advocated, in teaching practice, close to the student life, life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it ha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Li Zhenxi ;Classroom teaching ; Chinese“ life”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李镇西,1958年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等称号。2000年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钱梦龙称李镇西的课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潇洒。[1](p1)程红兵称“我的直感是李镇西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识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之后而生成的课。”[1](p5)

笔者认为李老师的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一 语文“生活化”的概述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p4),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语文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的更紧密,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就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想沟通,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

李镇西说,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联系实际,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教育时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3](p225)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因而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多种多样,而李镇西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他继承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陶行知先生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否则教自教,学自学,连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事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4](p176)而做就是实际生活。李镇西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从生活切入对课文学习,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时要自然而然的融入生活的内容。进行生活教育。

李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提倡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2](p5)引导者和组织者。”在他的课上,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只是在偏离主题时进行引导,出现问题时,共同解决。在他的课上,生活和语文是一体的,社会上的动态,班级生活的点滴,都被有效地融进了课堂,充分体现出了语文生活化的主张。

二 语文“生活化”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李老师的课,都是这样简单的几步:1.学习字词。2.学生交流后感受。3.学生质疑、讨论、解疑。4.老师谈自己的体会,与学生共享。就是这样的步骤,究竟其中蕴涵这怎样的魅力,不仅能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同时又能将“读”他课的人深深吸引住呢?下面,笔者将结合李老师的一些教学实录予以细细研讨,李老师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表现: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一)巧用生活现象,阐明抽象理论

片段一(《世间最美的坟墓》)——

上课信号响起,我走上了新华宾馆大礼堂的舞台,对已经做好的同学们说:‚今天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舞台灯光突然变亮,射在我脸上我有些睁不开眼睛,‚哎呦,完全像演戏一样,呵呵,灯光在我身上真有点受不了。呵呵!现在不忙计算上课的时间,我要先给大家说几句。‛因为是第一次见这班学生,我必须先罗嗦几句,当然这些话也是说给台下的老师听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上这堂课,可能和我们同学以前上过的课,或者说和我过去的课不太一样,过去我上课都是带着现成的教案走进教室,包括课堂的程序都设计好了,然后去给我们的同学上课。今天呢,我只带了一些教学素材来。打个比方吧,如果把我的课堂教学比作吃饭的话,那么过去我是把饭菜做好了,拿给同学们吃;今天呢,我打算和我们同学一起下厨,一起来做饭。我带来的这些素材,可能用也可能不用。如果在这堂课上,我们同学学会了或者体验了‘下厨做饭’的某些方法,或者受到某些启示,目的就达到了,而不在‘吃’本身。也就是说,今天这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我的目的不是要教给你们这篇课文的哪些具体知识,而是通过这篇课文的阅读,让同学们形成一种阅读观念,形成某种阅读态度。我先就做这么点解释。也许有同学担心,如果这堂课下课了这饭菜还没有做怎么办?我要说,没做好也不要紧的!我刚才不是说了吗?目的不是在吃,只要你们把我的方法掌握了,没做好回去继续做嘛!所以说——当然我这番话主要还是说我们下面的老师听的,‛我转过身来对台下的老师说,‚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来看课堂阅读教学。好,我们现在开始算这堂课的时间。[1](p84-85)从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运用生活中的做饭这一现象,将课堂阅读教学过程比作是老师与学生一起下厨的过程,把阅读方法比作是“下厨做饭”的某些方法。李老师用这一生活现象作比,意在用一种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传达一种新的阅读理念。这样抽象理论无形间被生活形象化,并且具体幽默,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这充分体现了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主张。

片段二(《冬天》)——

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看到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和我一起思考了。于是,我接着说:‚我先把我的观点讲一讲。对一篇课文,怎样才算读进去了呢?我认为,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当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和场景,读出和自己思想感情相同的某 3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人读《红楼梦》会流眼泪,几百年前的《红楼梦》和现在的读者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读者从中读出了某些和自己感情相通的东西,所以要流泪。这叫‘读出了自己’。又如,李老师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我的兄弟姐妹》,大家看过没有?‛

学生们纷纷答道:‚看过!‛

‚大家看的时候流泪没有?流泪的同学请举手。‛我一边问一边注意清点举手的学生,‚嗯,流泪的同学很少。但是李老师看的时候流泪了!为什么?因为影片所反映的那段生活,就是李老师的童年时代!你们看的时候,只是把它当电影看,而我却看得流眼泪,因为我读出了自己——这就是所谓‘共鸣’!同学们,‘读出自己’就是欣赏。‛

李镇西认为,阅读教学要走进学生心灵,就该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罗曼罗兰也说过,“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5]因此,李老师没有急于进入课文的学习,而是提出了一种学习方法——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所谓“读出自己”,就是阅读教学生活化的一个范例。由于文章所反映的内容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无法进入“角色”,需要搭建“桥梁”,因而学生在文本中寻找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从而找到了课文内容与生活的契合点,触动心灵。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一理论,李老师与学生平等分享了自身的生活经历,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老师的样子,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亲密。同时一切都源于生活,阅读也是一种生活经历。透过李老师的生活,学生好理解了“读出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早教学中老师将学生先从课堂领入生活中,再由生活拉回到语文中的过程。

我看到已经有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会意点头,便接着说:‚除了‘读出自己’,我们还要‘读出问题’。什么叫‘读出问题’呢?这就是研究。对于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没有问题的。假如现在拿出一本关于基因的书给我看,或者拿出一些最新考古方面的书给我看,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读懂了,我提不出任何问题,恰恰证明我根本看不懂!但是,如果拿一本我教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任何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因为你已经在以研究的眼光去读课文。‘读出问题’,还包括质疑。而对课文,面对作者,当然也包括面对老师,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同学们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甚至某一个字不理解,都可以提 4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出来研究。我刚才说了,‘读出问题’就是‘研究’。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这样的态度——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来学习《冬天》‛[1](p54-55)

所谓“读出问题”,就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去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善于去发现问题,敢于去提出问题,乐于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拥有一颗“质疑”的心,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李老师又以自己举例,向学生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这一理论。

从两个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运用生活现象来阐明抽象理论的做法,使得教学在语文与生活之间自由穿梭。不仅理论本身变着丰富形象,也便于学生接受。此外这些理论都是李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来的,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地位。

(二)妙用人物材料,创设教学情境

片段一(《荷塘月色》)——:

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我问:‚还有吗?‛没问在举手。我说:‚刚才的同学说得很对,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课文中对朱自清的注释。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什么了解呢?‛

无人回答。

于是,我说:‚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并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

学生忍不住一齐说:‚浙江绍兴!‛

李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先来谈谈对朱自清的了解,看看学生对朱自清的了解程度。

‚对,他的祖籍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我又谈到‚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成‚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又动情地说道:‚朱自清的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 5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通过对朱自清名字的由来和才华的介绍,使学生增加对朱自清的了解,心里朱自清的形像进一步丰富。

我突然想到了当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今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李老师联系到报纸上的新闻,这样的材料信手拈来,自然而然的让学生对朱自清有更多的了解和崇敬。

我又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

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这个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说,‚本来朱自清既没有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大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地敬意!‛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是另有一番感受了吧。[1](p42-44)

对于人物材料的处理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客观的角度去补充,而李老师不仅从客观的角度去补充材料,丰富人物形象,更从自身出发,与学生分享自己对朱自清亲切的缘由,李老师对于朱自清的亲切是平时阅读书籍而产生的,这不就是生活吗?语文在于生活之中。这样的教学行为,不仅将朱自清丰满的形象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而且学生的情感被老师的情感所带动,为本文的学习提供了最佳语境。

片段二(《再别康桥》)——

虽然我是在笑同学们,但在心里我在怪自己,因为我没有给他们必要的背景铺垫,在毫无任何知识准备的情况下就要他们把这首诗读得很好,这太苛求学生了。

于是,我决定先不忙要他们读,而是给他们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徐志摩早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修硕士,后来专程到英国拜罗素为师,后来转学到剑桥。徐志摩天生有着诗人的特质,剑桥的生活与景色唤醒了他浪漫的文学情怀和超人的语言天赋。后来他自己曾说,在康桥那段时间,是他最快乐同时也是最感到人生痛苦呃时刻。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情绪在心中起落激荡,最后都化作笔下的文字,散文和诗。徐志摩曾三度游历剑桥,分别写下了《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等不朽名著。关于康桥和他对康桥的情感,这里我给大家读几段他写的文字,这几段文字选自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同学们认真听一听。‛

我给大家读的文字是——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中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同学们认真地听着我朗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我从他们的神态中感到,我被他们这些文字感染了。[1](p123-125)

当李老师发现学生读诗时感情运用不对时,他巧妙的穿插了徐志摩的留学经历以及《我所知道的康桥》这篇文字,让学生被这些文字深深地感染,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出诗人那种快乐与痛苦交织的复杂情感,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中,再让学生朗读《再别康 7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桥》,这样能使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再别康桥》的思想内容,准备地把握诗的情感。

从以上的两个片段,可以发现文本中的所展现的年代已经远去,学生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生活,因而很难去体会人物的心理,很难与文本的作者产生对话。当出现了这样难题时,李老师巧妙的运用人物的相关了材料,让学生在材料的带动走进那个年代,感受那里的人与事,这里教学从语文延伸到了生活中去,教学时刻与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切入文本。

(三)提出隐晦话题,激起求知兴趣

片段(《给女儿的信》)——

我对同学们说:‚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同学们读了一遍以后你们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大家不妨谈谈。‛

钟雪飞把手举了起来:‚我觉得一般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对他女儿这样说的,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对他女儿谈什么爱情,很不一般,他和一般的父亲不一样!这点我印象特别深。‛

我问:‚和钟雪飞有相同感觉的举手。‛

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我说:‚看来多数同学有着和钟雪飞一样的第一感觉。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实话实说——你们在14岁有没有想过爱情?放心,李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呵呵!‛

李老师提出了一个许多老师不敢问的问题,“有没有想过爱情”,这个问题是所有学生都好奇但不一定敢问的一个问题,从这个问题作为理解文本的切入点,激起学生的兴趣。

大家忍不住笑了,同时纷纷举手。我一看,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我说:‚把手放下!嗯,多数人想过。但想过以后又问过父母的同学,请把手再举一下。‛这次却只有四个同学举手。

‚好,我们请举手的四个同学谈一谈,当你们在父母面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呢父母是怎么说的?苏畅,你先说好吗?‛

苏畅说:‚我问过父母,他们说,你们现在问这些做什么,长大了就知道了。‛ 大家笑了,我也和同学们一起笑了。

我问汪洋同学;‚你的父母怎么回答你的呢?‛

汪洋同学说:‚我妈给我讲爱情是世间很美好的一种情感,然后说她和我爸那就叫爱情。‛

大家又笑了。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那么,王楠楠的父母又是怎么告诉你的呢?‛

王楠楠说:‚我是和我爸闲聊时问到的,他告诉我,每个人所经历的都不一样,爱情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要靠自己去体会。‛

然后我请黄泳回答:‚其实是我妈妈给我讲的,她说每个人所面对的爱情都不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情故事,要看你怎么处理。‛

我说四位同学的家长都不错,都能真诚面对孩子的提问。只有苏畅的父亲回答得好像比较敷衍一些。呵呵!不过还好,没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胡思乱想。‛

大家都笑了起来。

‚可是‛我话锋一转,‚为什么只有四个同学问了爸爸妈妈呢?其他同学也想过爱情为什么没有问过你们爸妈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敢。‛

我说:‚不敢?如果问又会怎么样?好,我们现在就想象一下,如果你们问爸爸妈妈,估计他们会怎么说?‛

李运举手站了起来:‚我父母会花四个小时来教训我!‛ 大家笑了。

‚嗯,你的加长可能会说你现在别想这些!是吧‛我问。李运说:‚是。‛

杨晓梅站了起来:‚我的妈妈会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想这些干啥,还不好好学习!我知道我如果问了,我一定不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四位同学说了家长的回答,李老师又引出那些没有问父母的学生的想法,学生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不难看出所有的学生都渴望了解爱情,李老师将课堂变成了一个生活交流的小平台。

我说:‚是啊,我爸爸妈妈不说,可是你们会想呀!并不因为没有人回答你们就不想爱情了。就像是到了春天花一定会开放,到了秋天果实一定会挂满枝头,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呀!我觉得你们多数同学,知道爸爸妈妈不会回答,所以轻易不会去问这个问题。在中国,很少有父母像刚才四位同学的家长这样开明。李老师也有一个很你们一般大的女儿,你们猜猜,李老师的女儿问过我没有?‛

学生齐声说:‚问过!‛

我继续说:‚我就知道你们会猜错。呵呵!但是在我女儿十四岁的时候,我就主动给她看可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这封信,为什么?大家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女儿在慢慢长大,我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对待自己 9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女儿一样,也主动告诉我的女儿什么叫爱情。‛[1](p176-178)

李老师在学生交流完后,也敞开心扉,谈了谈作为一位家长,自己的女儿是否问过爱情问题的一段经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有的生活场景去深入的导入对于文本的解读。

从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中的李老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正确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学生最需要的知识,讨论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很多老师的看来,像“爱情”这样的敏感问题是避之不谈的,而李老师确在课堂上与学生就“爱情”畅所欲言,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同学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让课堂成为学生讨论生活的地方,在交流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使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四)随情而发,深化情感体验 片段(《给女儿的信》):——

教室里一片宁静,孩子们还小,但他们显然也被文中的爱情打动了。讲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感动,不知是苏霍姆林斯基美好的童话故事感动了我,还是学生纯真的理解感动了我,或者是我产生了什么美好的联想,甚至也许是我心灵深处某一根柔软的情弦被拨动了。我突然想到一首歌,并不忍不住对同学们说了出来:‚突然我想到一首歌,这首歌我不会唱,大概就是叫《浪漫的时刻》。‛

李老师在教学生解读文本时也是在自我再次感悟文本。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随着解读的深入,触发新的感动,由此联想到《浪漫的事》,让学生一起轻轻的唱起,与学生共同走进歌里。

同学们纷纷点头:‚知道,知道。叫《浪漫的事》。‛ 我说:‚何思静会唱吗?你可不可以给大家唱一下?‛ 何思静轻轻地唱起来——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歌声把所有同学都感染了,渐渐地,全班同学和着何思静的声音一起唱道——

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歌唱完了,大家鼓掌。

我的眼睛潮湿了,鼻子开始发酸,但毕竟正面对着摄像机,因此我尽量抑制自己的情绪,尽可能镇定地说:‚虽然李老师不会唱,但每一次听到这首歌都很感动。爱情就是看着对方慢慢变老,仍然爱他。像这样的爱情,虽然少,还是有的。前次裴丹同学的作文大家还记得吗?她说她爸爸妈妈每次上街进商场,爸爸都要把妈妈的手牵着。爱情有时候就是牵手。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更不需要海誓山盟!‛

同学们没有说话,都看着我,每一双眼睛都在感动,都在思考。[1](p185-186)李老师随情而发,竟在课堂上让学生唱起歌来,让学生暂时忘了这是课堂,唱着熟悉的歌,再次感受爱情的美好。伴着歌声,李老师又联系到了裴丹同学的作文中父母的生活细节。进而指出爱情的真谛。李老师用生活感动着学生,让学生在感动中再次深化对爱情的理解。

这样课堂是令人向往的,老师被文本感染的同时又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借用一首《浪漫的事》,将大家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这种由情绪高涨而增加的教学环节比起那些预设定好的教学环节更有吸引力,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共同感悟文本,在大家的歌声中,达到情感的最高峰,也达到课堂的高潮。在语文的殿堂中无形的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试图把学生培养也为有感情的人,这是一种成长,一种生活。

(五)尾处引故事,回归生活 片段(《提醒幸福》——

下课时间快到了,我说:‚最后跟大家讲一个小小的故事作为今天上课的结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姚嗣芳,她是成都市特别有名的小学语文老师,30多岁,上课上得特别棒,很多学生到那个学校去就想听她的课。她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去年10月份听说她被提为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很多人向她祝贺。我当时也想跟她打个电话,因为忙就没有打。后来听说她腿摔断了,在家里养伤。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今年元旦,我们搞了个聚会,她没有来,她学校的校长来了,我就问:‘姚老师现在去当局长了?’校长说:‘没有,还在我们学校。’‘怎么回事?’她说:‘我不去呀!’大家都非常惊讶。当然,我认为这种惊讶带着世俗的眼光。后来我给她打了个电话,电话里聊了很久。姚老师,她不是那么善于张扬的人,她是非常朴实的一个人。后来我一下子就理解她了。她说,她只觉得做老师是最幸福的。很多人觉得她傻,多少人梦寐以求要当这个副局长。她说:‘我用尽了所有的关系去找领导谈,说服领导让我回到学校,就做一名普通老师。’后来我说:‘姚老师,你既不傻也不高尚,你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实 11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践着、体验着自己的幸福观,仅此而已。’我没这个当副局长的机会,因而我没有过这样‘推辞’的经历,但我理解她,这就叫做幸福。这些东西你们现在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我想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会逐步理解的。另外,建议大家去找找毕淑敏的其他作品读一读。好,下课。同学们再见!‛[1](p81-82)

在课的最后,李老师给同学们讲了身边一位姚老师的事故,现在许多老师在教学也会运用故事,而李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故事中的姚老师就在学生的身边发生,老师朴实的讲述,使学生听来亲切朴实,是生活中“幸福”的一个折射。在课的结尾再一次引导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要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

对于《提醒幸福》这篇课文,李老师在对文本进行了细致地解读之后,又充分利用课上的最后几分钟,在学生分已经理解“幸福”的含义的基础上,随手拈来了身边人的事,回归生活,将幸福具体化,在这样的故事中,李老师再一次向学生强调“幸福”的广阔内涵,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体会幸福。教学的这一举措,使得整堂课看起来充实完满。教材本取自于生活,最后的回归,让学生通过生活学会了生活。

三 语文“生活化”的借鉴意义

现如今,由于受应试教育加之功利思想影响,学生上课就是为了“中考”“高考”,同时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业绩,不得不按照“中考”“高考”来选取教学内容。只教会学生考试范围内的内容,教学围绕着考试转,这在无形之中隔断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得教学内容局限化,甚至让有些学生误认为不上语文课我也能学得很好,从而心理轻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地位。面对这样的局面,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了“大语文”的观念,李镇西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语文生活化”化主张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界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笔者认为这一主张对于我们时下的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强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李镇西认为,“生活语文”之“生活”二字,不单指语文教学应注意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结合起来。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取自生活,源于生活,我们应牢牢抓住这一特征来实践语文“生活化”,从而加强课堂教学与语文的联系,让教学贴近生活,在语文中渗透生活,走出一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之所有要“生活化”,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到取自于生活的文本中去,从而加强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在一边解读文本人的同时一边在体验生活,让学生觉得学语文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语文“生活化”,使语文课堂丰富多样,在文本中寻找回忆,悟出情感,教师引领学生一边在解读文本的同时一边跳出 12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文本,感受生活的多彩,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而且大大打破了“课堂”的局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我们要注意的是语文“生活化”虽然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但是这毕竟是语文课堂,要时刻牢记这是“语文课”,必须要上成语文课。例如,李镇西老师在《致女儿的信》课上,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堂语文课,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同时,注意课文的文学性或者是写作艺术。“语文化”和“生活化”是相统一的。“语文,就是主体真是的生活。”然而李老师在由“生活化”向“语文化”引导时,显出了一些不足,并直接提问,“同学们还没有没有什么问题?包括写作上的问题,比如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中断了学生的思路,显得生硬而突兀。李海林老师更是直接指出了李镇西老师这堂课的不足,认为他“把文本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用一下’就放下的工具。”也就是说李老师没有深入文本,没有抓住文中最重要的东西来教。让人觉得“这里的语文化和生活化是两张皮。[6]

另外,我们所说的语文“生活化”讲的是要深入生活的深处,而不是停留在生活的表面。“生活化”是学生生活经验的吸收与建构,也是学生做人经验的吸收与建构。这是李镇西语文生活化的关键所在。引领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中,走进生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二)培养人文情怀,提高教师素养

李镇西老师之所以能实践其“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从其自身来看,关键在于李老师极高的教师素养。使得李老师上课能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尽情展示其独特的语文教学艺术。[3](p225)

首先李老师具有民主教育思想,李老师一直追随陶行知先生和苏霍姆林斯基,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践行语文民主教育。语文民主教育就是充满自由、平等、法治、宽容、妥协、创造精神的教育。他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视教育为心灵的艺术。基于此,他提倡共享式的课堂师生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交往过程。从李老师的每一堂课中,我们都不难发现,李老师都是在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分析,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从而共同获得认知的快乐。李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并适时地将自己的感受拿出来同学生们分享和交流。这样的课堂是轻松快乐的,学生能最快的进入“角色”,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这样,教师能自如地带领学生穿梭在“语文化”和“生活化”之间,让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所以,笔者认为,当今,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必须具有民主精神,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身的行动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在课堂上敢于提出质疑与想法,教师要做到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分享,13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只有只有这样的民主教育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践行语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理念。

其次李老师自身的极高的语文素养。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教师自身素养的影响。李老师有着渊博的学识,他从小就爱读诗,爱写诗,上了大学之后更加勤奋的阅读世界名著来丰富自己的语文修养。由于长期的培养,李老师有着诗人的气质,作家的情怀。在任教之后,他仍不断的读书,思考。他曾说过:“教书、读书、写书、思考,这是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反思自己,读书写作,老师才能成长。”“勤于阅读和写作,是提高自身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看李老师的教学实录时,感到他对于材料随手拈来,这与他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于漪老师就曾这样评价李老师的课,“对课文作者总体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手法的比拟,对重点字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时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听镇西老师的课,应该说是一种幸福。”[1](p52)笔者认为,当下的教师应向镇西老师学习,多读书,多思考,不断加强自身的学识修养,学习更多的教学技巧,争取做一名有高语文教养的教师。

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多地人发现了教学的弊端,教学与生活相脱离,“应试教育”的痕迹浓重。于是教师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李镇西老师的语文生活化的理念脱颖而出,尽管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但在语文教学界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不妨学习一下李镇西老师的语文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课堂。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去完全的效仿与移植,就曾有一位老师因学李老师上课效果不好而疯掉了。这是令人震惊的。教育艺术是不可以复制的。每个老师都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而,笔者认为学习李镇西老师,就要学习他的根本,学习他的思想、理念、教育价值观,进而审视自身,完善自身,让自己的课堂也变得生动多彩。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7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4].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5]罗曼罗兰[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58575.htm [6].李海林:《生活化与语文化——评<致女儿的信>课案》,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1期

篇2:李镇西的课堂作文教学

(1)民主的课堂氛围

实例1:李镇西在讲授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中时运用的“开场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然后老师呢,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

“开场白”里使用了“一起”、“咱们”、“大家”、“交流”、“分享”等词汇,给学生一种老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共同学习的感觉。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赋予学生多元的阅读权利

实例2:李镇西讲授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师说:“好,现在我们先来交流‘读出自己’,就是最能让自己感动或者说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哪些同学在读出自己方面勾画了一些句子?请举手。”

一位女学生开始朗读(她最喜欢的句子):“‘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读到这里,我就联想到了中国很多帝王的陵墓,比如说像秦始皇,他的坟墓都是很宏伟,很壮观的,而列夫·托尔斯泰的墓,连惟一用来保护墓地的木栅栏都是不关闭的,却没有人想要去破坏他的坟墓,这就表现了人们对他人格魅力的一种崇敬。”

一位女同学问:“‘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说是‘重新’感到?难道原来有一段时间人们没有感到吗?”

一个男同学说:“‘重新’有再次的意思,是说以前人们也‘感到’了,现在又‘感到’了。”

师说:“凭吊者以前也有过这种感觉,这次到托尔斯泰墓前来又再次感到,是吧? 即使是喜欢同一篇文章,每个学生喜欢的地方是不同的,是多元的,老师要尊重这个“多元”。

(3)倡导开放的问题课堂

实例3: 以李镇西执教《给女儿的信》教学片段实录为例:

老师与学生一起朗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读完之后,李老师对大家说:“怎么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同学们分组讨论,气氛很是热烈。几分钟后,李老师:“好了,一起交流一下,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一:“路遥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爱情,但是上帝觉得他却不具有,所以就比较恼火,他不是全能的。作者认为,只有拥有爱情才会成为真正的上帝。””

师:“好,这是你的理解。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呢?” 生二:“我们这个小组的看法是,因为上帝是在想,既然人类能够创造比他自己创造的更美的东西,那就让人称为上帝吧。所以说人就成了上帝。”

李老师趁势幽她一默:“就是说你们不用我来领导了。”大家笑了。生三:“我认为,上帝这是对于爱情的嫉妒,因为他和人相比,人创造的更美,然后他同样也羡慕爱情,这就表明爱情战胜了权威。人才是上帝!”

生四:“我们这个小组认为,上帝给了人类思索,当上帝发现了爱情比自己的力量更强大时,就只有无奈地走开了,再发怒也没用了。”

生五说:“我觉得这毕竟是一个童话故事,但深刻地反映了爱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爱情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他离开了。”

师:“你们说的我都同意,但我最近读了以后还有一点新的体会,我觉得上帝在这儿思索,是在想,我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征服人类的爱情,而且连人都死了,爱情居然还存在。因此他很无奈地离去了。不过,上帝除了无奈之外,我想可能还有感动。这样的爱情,我不能主宰,还是让人类自己主宰自己吧!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篇3:李镇西的课堂作文教学

一.充分彰显课改理念

李老师作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作文评讲课也应该以学生为上, 即尽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讲;作文评讲课也应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 而不只是老让少数“写作尖子”频频亮相;作文评讲课应该充满民主气息, 面对作文, 师生平等对话, 甚至可以争鸣;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应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 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李老师的作文教学改革思路,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面向全体学生, 师生平等对话。2.关注评价的即时性、多元性、激励性和目的性。

二.结构安排合理有效

李老师的作文讲评课, 分为八个板块。

1.八个板块。第一板块:榜上有名。即把达到要求、感人的同学列上光荣榜。第二板块:佳作亮相。即把特别优秀的佳作宣读。第三板块:片段欣赏。精彩片段。欣赏。第四板块:咬文嚼字。帮助修正语句 (找出来) 。出谋。第五板块:病文修改。提供两篇病文修改。划策。第六板块:昨夜星辰。介绍老师以前的学生怎样写同类作文。第七板块:教师试笔。动情朗读。第八板块:名人忠告。引述名人名言教育学生。这八个板块反映了李老师成熟的写作教学结构安排, 也符合学生作文的认知规律和写作规律, 凸显课改理念。

2.从学生出发 (片段欣赏) 。十几位学生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适时通过电脑在屏幕上打出这些片段内容并进行归类。如运用归纳法归纳心理描写: (1) 动作描写中融入心理描写; (2) 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心理; (3) 通过想象 写心理 ; (4) 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心情。这种从学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写作方法, 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遵循了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学习规律。

三.教学合作和谐有效

李老师的作文评讲课, 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几乎参与所有环节, 以主体身份评讲作文。

佳作亮相———学生分析评价

片段欣赏———学生津津乐道

咬文嚼字病文修改———学生评头论足

教师试笔——商榷、提出意见

教师是合作伙伴, 重在启发、鼓励学生。在第一板块屏幕打出“榜上有名”和一半姓名时, 教师同时大声念出;佳作亮相后, 对其进行简短采访, 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提出“描写虚假”的问题, 教师向大家讲述自己初中作文时弄虚作假的毛病, 将心比心, 一起克服描写虚假的毛病;对于学生的争论, 教师不急于做结论, 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意

力求师生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 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 师生平等对话, 积极主动。开放的课堂常常有教师始料不及的事情出现, 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要灵活应变, 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功底, 一节课确实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备。

四.目标、实施、评价一致

李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始终围绕“真”来做文章。作文要真, 做人更要真!

题目要求是: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 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

课的题目是:真情浓墨写童心。真情就是说要真实, 不胡编乱造;浓墨就是注意描写, 特别是“心理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

评讲时强调:内容真实, 感情真切———作文的关键, 优秀作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真实地书写真情:题目求真、内容求真、写法求真、赏析求真、改错求真, 处处围绕真情。就连课的最后老师的文章也感人至深, 催人泪下。

教人作文与教人做人紧密联系:“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 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学作文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所谓写作文, 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名人忠告, 用意在教育。冯骥才———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萧 (肖) 伯纳———一个人感到羞愧的事越多, 他就越高尚。

篇4:李镇西的课堂作文教学

一.充分彰显课改理念

李老师作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作文评讲课也应该以学生为上,即尽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讲;作文评讲课也应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学生的鼓励,而不只是老让少数“写作尖子”频频亮相;作文评讲课应该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甚至可以争鸣;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应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李老师的作文教学改革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平等对话。2.关注评价的即时性、多元性、激励性和目的性。

二.结构安排合理有效

李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分为八个板块。

1.八个板块。第一板块:榜上有名。即把达到要求、感人的同学列上光荣榜。第二板块:佳作亮相。即把特别优秀的佳作宣读。第三板块:片段欣赏。精彩片段。欣赏。第四板块:咬文嚼字。帮助修正语句(找出来)。出谋。第五板块:病文修改。提供两篇病文修改。划策。第六板块:昨夜星辰。介绍老师以前的学生怎样写同类作文。第七板块:教师试笔。动情朗读。第八板块:名人忠告。引述名人名言教育学生。这八个板块反映了李老师成熟的写作教学结构安排,也符合学生作文的认知规律和写作规律,凸显课改理念。

2.从学生出发(片段欣赏)。十几位学生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适时通过电脑在屏幕上打出这些片段内容并进行归类。如运用归纳法归纳心理描写:(1)动作描写中融入心理描写;(2)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心理;(3)通过想象写心理;(4)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心情。这种从学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写作方法,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遵循了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学习规律。

三.教学合作和谐有效

李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几乎参与所有环节,以主体身份评讲作文。

佳作亮相——学生分析评价

片段欣赏——学生津津乐道

咬文嚼字 病文修改——学生评头论足

教师试笔——商榷、提出意见

教师是合作伙伴,重在启发、鼓励学生。在第一板块屏幕打出“榜上有名”和一半姓名时,教师同时大声念出;佳作亮相后,对其进行简短采访,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提出“描写虚假”的问题,教师向大家讲述自己初中作文时弄虚作假的毛病,将心比心,一起克服描写虚假的毛病;对于学生的争论,教师不急于做结论,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并让作者也参与讨论,让他们谈自己写作时的想法和现在的认识,以此引导。

力求师生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积极主动。开放的课堂常常有教师始料不及的事情出现,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要灵活应变,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功底,一节课确实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备。

四.目标、实施、评价一致

李老师的作文评讲课始终围绕“真”来做文章。作文要真,做人更要真!

题目要求是: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

课的题目是:真情浓墨写童心。真情就是说要真实,不胡编乱造;浓墨就是注意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

评讲时强调:内容真实,感情真切——作文的关键,优秀作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真实地书写真情:题目求真、内容求真、写法求真、赏析求真、改错求真,处处围绕真情。就连课的最后老师的文章也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教人作文与教人做人紧密联系:“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学作文的过程也是学做人的过程。所谓写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名人忠告,用意在教育。冯骥才——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萧(肖)伯纳——一个人感到羞愧的事越多,他就越高尚。

教学实施的八个板块,环环紧扣,紧紧围绕目标展开;评价也直指目标的达成设计。

篇5:李镇西《祝福》课堂实录

时间:2005年3月25日星期五中午三四节

内容:《祝福》

过程:

李老师:昨天晚上我们讲了下周是我们班的自治周,以后我们要多次搞这个自治周,不是自治州,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自治周。我发现余鑫有一个特点,喜欢同情弱者,他说你也掌握一门医疗技术好了。好,接着说,我说了,班上要设置一个分置,量化一下。一个星期过去了,看有多少分。写好了没有?我们欢迎汪老师给大家讲课。

汪洋:今天我们讲的是《鹊桥仙》,首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作者秦观,字子由,他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这首诗大家一定很熟悉,尤其是最后两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知道,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一年才能见一次面。这首诗里用得最好的一个字是传字,整首诗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我下面把这首诗读一下。(汪洋读)谢谢大家!

李老师:你要领着大家读一遍。

(汪洋领读)

李老师:读这首词觉得现代人真是幸福,发个伊妹儿,不用,打个手机就行了。我们今天学《祝福》,我想问哪些同学把课文完整地读过一遍?还有同学没有读完。还不到一半,不要紧的,读了一遍的同学再读一遍,没有读的这节课先看。李老师想过在课前让你们读,但是想到你们负担比较重。大家把让你们若有所思,或者有想法的地方做个记号,不认识的字查一下。读了以后有什么问题也做个记号。读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预计用三节课研讨这篇课文。用二十分钟完成这件事情,读了以后书上要有读过的痕迹,李老师在这儿没有设置任何问题,你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严忠孝拿辞典)看,严忠孝去拿辞典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学生自读,李老师板题)

李老师:可以准备一段发言,从全篇也可以,从某一个细节出发也可以。我希望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言。

(学生继续读)

李老师:好,很多同学都读了一遍,大家看李老师的书,里面有读的时候写的心得。你看这当中虽然没有批语,我做了勾画。我举一个例子,第1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四行,“因为在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我就想,这句话有它的意思,又比如12页倒数第二自然段:“直着眼睛”,“日夜不忘”,我就划出来,假如我要发言,我就把它提出来。14页倒数第四自然段,倒数第二行,“急得流泪”,我都勾画出来。你们不一定画出这些,你们可以勾画出来你们自己有感触的。我们这个时代习惯于形象化,越来越失去了阅读文学作品的品味,鉴赏,共鸣,这是人类的悲哀。你要找结局,只有一句:祥林嫂死了。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读这篇小说以后,我不知道同学们理解到什么程度,感受到什么程度?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哪位同学说一说,鲁迅的作品离我们比较远,有一些障碍,我想知道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读出些什么东西。

小龙:这篇文章我觉得鲁迅有些话我读不懂。我觉得这篇文章像一部电影,先从现在说起,展示一个结局,然后产生一个回忆,是怎么发生的,他主要是用叙述,记叙很详细,例如他们的对话和行动,还有他对人形外貌的描写。

李老师:说得非常好。我说他非常好有两个含义,一是他读懂了结构。二是他读出了描写。他原来不发言,现在小龙变大龙了,今天他第一个发言,而且说得很好,下一次李老师再出

灵魂的搏斗的时候,你谈一谈怎么

晓梅:我读了以后第一感觉是愤怒。而且还有对祥林嫂的同情,我愤怒的是当时制度的残酷及人情的冷漠,她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有很大关系。

李老师:比如--

晓梅:比如没有遵从他的愿望就把他嫁人。就因为他是寡妇就歧视她。他遭受了许多悲剧以后那些人不但没有同情而且对他嘲讽,如果人们不这样,安慰她,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诞生。李老师:张长春。

长春: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是沉重。

李老师:我这儿追问一下晓龙同学,如果你用一个词,怎么形容。

小龙:他题目是祝福,他题目与表达的感情是不相吻合的。

李老师:你读后感觉?

小龙:我很平静。

李老师:他没有像晓梅一样深入人物内心。不要紧,学了以后,就不平静了。

长春:虽然封建时代过去了,但是在农村依然占据人们的思想。因为文中所描写的四婶,就是因为要避讳,祥林嫂是个寡妇嘛,所以就不允许他动筷子之类的,祥林嫂就不愉快,后来又回到她家里,四婶就更看不起她了。在文中有一句话:不迟不早,偏偏这时候死,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后来想拿祭品,四婶就说,你放下罢,他就像受了炮烙似的。这就描写了祥林嫂当时的心理状态。人们不断地对他抱以歧视的眼光。所以在这时候,祥林嫂的精神就彻底崩溃了。后来她就麻木了,头发花白了,我读到这里就觉得正是这些把人逼向了绝路。汪洋:我觉得是悲哀。她不仅是祥林嫂一个人的悲哀,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哀,那时候的人已经非常麻木了,对什么事情都没有想法了,就是那个短工对她的死都是很淡然的。里面有一段:“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我根本想象不出来,现在四十岁的人根本看不出来,而祥林嫂已经没有悲哀了。她的眼睛转才显示出是一个活人,仿佛行尸走肉似的。

李老师:对,外貌上没有任何表情,实际上是说他彻底绝望了。我们所说的对什么东西的诅咒都没有,可以说是--

学生:万念俱灰。

裴丹:这篇文章是鲁迅替祥林嫂写的控诉书。我觉得是祥林嫂用一生的血泪写成的,她是一个非常质朴善良的人,勤劳能干的人,有吃有住的人,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

李老师:我插一句。鲁迅说过,历来的中国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另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是哪一种?

学生:想做奴隶。

李老师:对,他对于人的权利,自由是没有什么奢望的。接着说。

裴丹:他丈夫死了,她就帮工。后来再嫁,那时候再嫁是被歧视的,那些人专门用她的伤口伤害她。小说中的我--我想不是鲁迅--被问,是不是有魂灵?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悲剧。李老师:她控诉谁呀。

裴丹:控诉冷漠的社会。

魏铭江:我觉得是虚伪。题目是祝福,所谓的祝福是指一种祭祀,但是从后面讲,魂灵有没有存在,“我”知识比较丰富都不知道,但人们却麻木地对不存在的人加以祝福。李老师: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好,对天上的寄予祝福,对身边的人却充满冷漠。

魏铭江:所以我觉得人很虚伪。

李老师:实际上曾经嘲笑过她的人,将来也可以与她的下场一样。同学们发表意见以后,我再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好,下课。

板书:

平静

愤怒

沉重

悲哀

虚伪

第二课时

李老师:刚才我们听课的老师关于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读错的字,刚才纤云应该读什么? 学生:纤。

李老师:刚才还有炮烙。好,我们接着来交流。我们请李文思谈一谈。

李文思:我读出了讽刺。我觉得写法上是鲁迅一贯的晦涩,他揭示和批评了那个社会,让人们对那个时代不幸的人产生了同情。我想祥林嫂的形象不是一个人或者身边的人形成的,他是整个社会还有传统文化综合造成的。

李老师:所谓不幸,是他自己愿意做但是做不到。那这叫什么?

李文思:悲哀。

黄咏:我总觉得祝福之前与读之后的感受,读之前我想文章肯定写得很幸福的事情。李老师:打断一下,这里的祝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学生:名词。

李老师:

黄咏:我觉得祥林嫂真是一个很善良朴实的人,但在社会里却被那些人嘲笑,对祥林嫂来说十分的不值,我很同情他。

李老师:刚才你谈到祝福,我就在想,题目与内容不是很吻合的。那么鲁迅用祝福做标题和那有没有联系?

学生:有、李老师:就是说,这一切事件的背景是在祝福的背景下发生的。到年底这么一个背景,还有没有联系?祥林嫂很多不幸的遭遇,他所受到的冷遇和嘲讽,都和祝福有关,祝福时他想做这做那,人家不要他做。

朱雅兰:我读了很难过,还有一些疑惑。难过的是他很悲惨,他自己的孩子死了-- 李老师: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读到这儿都会难过。

朱雅兰:虽然说开始的时候人们都和他一样的难过。但是我觉得第一次难过也不对劲,文章说“满足地去了”,这不是真的悲哀,而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感觉。但她非常勤快,第12页,四叔还是用了一句话,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我在想,她没有对不起大家,为什么要说不干不净呢?还有第13页形容柳妈是一个善女人,但是我觉得一个善女人是不会去吓别人的。

李老师:我们给她鼓掌,她不杀生,但是杀了周围的人。

晓梅:我觉得他本意是无意的,不能说他本人是有意的。

李老师:对,这就是鲁迅深刻的地方。我没说你们就想到了,你们以后可以做鲁迅研究专家。王兰兰:我读出的是惆怅,在那时,人与人之间难道真的就没有同情吗?许多人嘲讽,包括主人家都用这样一种看电影的心态看她,还有她的婆婆把她弄回去,完全把他当牲畜买卖产。王卓:我觉得特别孤独,仿佛有一个很大的箱子,把所有的人装进去,然后那些人又造了一个箱子,把祥林嫂装进去。

李老师:比喻得非常好,那个箱子是什么?大家都接受了,谁不接受,谁就是另类

王兰兰:祥林嫂被接纳,有片刻的高兴,后来孩子死了,大家看笑话,她可以不理会他们,但他很想找个人倾诉,他看到一个小孩子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但是没有任何人理解她,大家都在排斥她。大家并没有想,你的孩子死了,你很难过。

李老师:那些人,你们也是母亲呀。

王兰兰:后来与柳妈聊,感觉到柳妈仿佛是关心她,后来看到柳妈的眼神,就想到柳妈可能提到他伤心的事情。后来她听了柳妈的话,拿了那么多钱去捐门槛,她很希望大家体谅她,她不是一个肮脏的人,她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之所以最后祥林嫂变成那样的人,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大家还不了解她,她彻底绝望了。

李老师:我注意到她提到的细节,她有过希望,在捐了门槛之后,她觉得我终于把自己换回来了。他没有任何思想顾虑。但是:“你放着吧,祥林嫂”,因此她才像炮烙一样。后面还有,听了这句话以后,也不敢再去取烛台,失神地望着,从坦然到失神,这个变化很明显。我这儿要请舒畅提一个问题。

舒畅:我读出了批判。当时鲁迅说的妇人和现在的女人相比,现在的女人幸福多了。中国古代的女人很不幸福。她家的主人把鸣凤送给别人做小老婆。

李老师:大家听,他说,鸣凤比祥林嫂要高一些。

舒畅:他们共同的愿意,是当了奴隶,但是只当一个人的奴隶。

李老师:你刚才提出了一个疑问,鸣凤惨还是祥林嫂惨一些?

舒畅:差不多。

李老师:可你刚才说祥林嫂要惨一些。

同学一:我觉得不一样,鸣凤结过婚,与主人比较熟悉,她比祥林嫂要好一些,毕竟有人与他交心。

汪洋:我觉得鸣凤的命运比祥林嫂要好一些,她有过爱情,她爱老三。

李老师:老三是谁呀。

学生:觉慧。

汪洋:我觉得觉慧也是爱她的,她还享受过爱情。还祥林嫂没有感情,她与第一个丈夫不知道,与第二个丈夫也只是交易。

李老师:对,别人说她交了好运了,这个交好运,不过是指有了一个依靠,并不是说有了爱情。

晓梅:鸣凤要勇敢得多,她敢捍卫自己的爱情。她宁愿离开人世。

李老师: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他们两个是有一些不同,但有两点共同的,他们的地位都是一样的,所谓不同,鸣凤选择了自杀。那我要说,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

学生:都是。

李老师:什么都是?哪些同学赞成自杀,哪些赞成谋杀?哦,还有一种自然死亡,饿死等。被谋杀的可能基本不存在。实际上有两种情况,刚才我听张长春发言,他用了一个词,冻死街头。这不是可能性的问题,书上至少提供了线索。一般讲这篇课文都要问,谁杀死了祥林嫂?我们说的杀是指有人把他逼上了绝路,大家先看一下,我们再统计一下。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自由讨论)

李老师:现在我们统计一下,举手就知道了,哪些认为是自杀,举手。(学生举手)多数,23个同学认为自杀。还有13位同学认为是非自杀的。两派把方位换一下,13位同学坐在这一边,认为不是自杀的坐这边。(学生换地方)我们两边的同学都先准备一下理由。我们先请认为自杀的这边陈述他们的观点。

黄咏:刚开始就问一个问题,人死以后有没有魂灵,我不跟她说或许,她就走了,我从她问话的角度讲,她有想死的欲望。

李老师:你们这边还有没有?等他们发言。

学生:还有一句,死掉了的人会不会见面?

晓梅:如果她捐一个门槛就可以赎罪,但是没有,她就绝望了,死亡可以减轻自己的罪。李老师:她这句话让祥林嫂产生了想法。

学生: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第七页上面有一句话,四叔说的,可见是一个谬种,如果是自然死亡,就不能说是谬种。

金薇:他不是问我吗?如果从法律上讲,她已经有自杀的动机,如果非亲非故,她不可能问这个问题,她现在也不是很把握自己的意见。我这样一说,她觉得可能还有点希望,于是她就自杀了。

晓梅:偏偏两个字,就是说明他的死是突然的,如果是自然的,就不会惊讶。

李老师:下面访你们讲了。

李翔:我觉得如果她要自杀,应该在孩子死了以后就自杀。那个时候她已经对生活绝望了,因此是自然死亡。

戚西川:我觉得她要死,就可以一头碰在墙上,后面说她老了,死了,我就觉得是老死的。还有,前面祥林嫂问我,有地狱吗?我就觉得她肯定想死,又怕死。因为我觉得他对死充满恐怖。

学生:我就觉得不迟不早,偏偏在这个时候,她明知道习俗是说不能在那时候死的,而且这个时候他一定会为以前的丈夫与孩子进行祝福。

李老师:你提出这个理由是什么意思?

学生:魏铭江:现在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死。而且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就是说他找不到工作。

余鑫:我看到前面那句话,那里面提着竹篮,分明已经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要饭都没自杀,就说明她不想死,那两天是冬天最冷的几天,她是一个乞丐,在街上没有地方住,应该是被冻死饿死了。

李老师:我理解余鑫的意思是她还想活,只是没吃的穿的。

汪洋:一个人要选择自杀的话,说明对生活非常厌倦了。但是祥林嫂对生活已经完全麻木了,没有任何感觉了,所以我觉得她不会自杀了。

李老师:你刚才说,她对生活麻木了,生与死已经没有感觉了。

汪洋:但是为什么她以前不死,为什么现在去死?而且她去问鲁迅,绝对不可能问这句话才死,还有捐门槛,正是怕死。

郑毓秀:先不说躯体,精神上是被封建礼教害死的,这群人全是被礼教害了的。李老师:李运有什么说的。

李运:我从两个方面说,一方面从伦理,一方面从宗教方面说,从伦理而言,祥林嫂其实是一个普通而胆小的女人,不一定有勇气。如果就从鲁迅这一句话里鼓起勇气的话,那后面还没有勇气。只不过她死的不吉利。如果她是自杀的话,大家还可能把她谈论一下。从宗教来说,她比较信仰佛教,佛教教义是不能自杀的,如果自杀,对自己有很大的罪孽。李老师:你从哪儿看出她信佛教?

李运:

朱雅兰:其实我是有点中立的。

李老师:朱雅兰的发言往往有

朱雅兰:捐门槛是说明她信这个。我觉得她的死不可能用自杀或者天然死亡来说,如果说自杀不可能,如果说冻死饿死也不可能,快过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做善事,怎么可能让他饿死?

李老师:

金薇:我首先反驳李翔,虽然儿子死了,但她对人世还有希望。

李翔:既然有希望,为什么自杀?

金薇:正因为有希望,后来四婶的一连串打击,他彻底绝望了。过年的时候,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就趁过年的时候与丈夫与儿子见面。

篇6: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生自由读句体会。)

师:谁先来交流。

生:他把树看做自己的朋友,树也把他当做朋友,在望着他。他们真的像是难得的知己。

生:我有补充。“知己”是彼此相互了解而情意深切的人,一般是在说人。而现在作者说每一棵树都是他的“知己”,表明他和树之间的这种深情。

师:真能干,你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体会。

生:我也有补充。作者靠在一棵树上,靠着靠着,他自己也仿佛是一棵树了,他把自己和树融为一体了。我从这儿也体会到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情谊。

师:说得好。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李老师面带笑容走上讲台)上课!

生:(精神抖擞,声音响亮的)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我们学习《山中访友》。刚才李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也很有感触。文章题目是《山中访友》,我今天是宜都访友,我第一次来宜都。

生:(笑)

师:文中有一句话,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二行。“茫茫天地间,我们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今天是一个幸运的日子,因为到宜都来这辈子或许不会只有一次,但今天毕竟是第一次。

大家想想,茫茫天地间,我和大家在这个舞台上相遇,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我以后可能还有机会遇到你们中间的某一位同学,但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舞台上和所有的同学上一节课了,正所谓空前绝后,这就叫缘分,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次缘分。这篇文章李老师也才接触,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用手势告诉我。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请明确地告诉我。

生:(同学们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

师:(环顾整个教室)喜欢这篇文章,证明大家都读懂了这篇文章。有谁告诉老师,你觉得怎样才算读懂了?

生1:我觉得就是弄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师:(点头)读懂,就要知道作者写的什么。读懂还有什么标准?

生2: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让自己和作者有一个感情上的共鸣。

师:(赞许地)说得多好,要有情感共鸣。

生3:要一边读课文,一边能想象出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生4:还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师:(快速地接过话题)你读这篇文章,有什么联想?

生:我联想到了山里的景色。

师:嗯,不错。刚才李老师就由文中作者和蚂蚁的缘分,联想到我和大家地相遇,也就是一种缘分,这也是展开联想。

生5:我觉得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他的用意。

师:(肯定地点头)怎样叫读懂一篇文章,同学们说得很具体,也说得很全面,我以为关键有这几点:最起码字要认识,大家在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

生:(面面相覻,默默无语)

师:李老师有一个不认识的字,“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涧”字什么意思?谁告诉李老师呀?

生1:就是从山间流下来的水。

师:非常好。你怎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

生1:(笑嘻嘻的)我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叫做……(做思考状)

师:(摆手)不管它叫什么,知道曾经学过,掌握了这个字就行了。

生2:我以前学过一个词叫“山涧”。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

生:有一个地方我不明白。第61面的“岁月是一去不复返的逝川”中的“逝川”是什么意思?

师:有谁能帮助他?

生:“逝川”就是流去的一去不复返的河流。

师:“逝”就是流逝。“川”就是河流。(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河流)古人写“川”就是这样的,像流水一样,具有曲线美。

上一篇:一只手套阅读题答案下一篇: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