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结课论文

2024-05-01

国际投资学结课论文(精选5篇)

篇1:国际投资学结课论文

《证券投资学》结课论文

题目: 证券投资理论的运用

姓 名: 王胜瑞

学 号: 2012030515

系(院)、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班 级: 12会计学二班

2015年 7月

目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正文 „„„„„„„„„„„„„„„„„„„…1 证券投资学的基本概念 „„„„„„„„„… 2我对证券投资学的认识 „„„„„„„„„… 3证券投资学对我的启发 „„„„„„„„„… 结束语 „„„„„„„„„„„„„„„„„„„2

4 5 《证券投资学》结课论文

摘要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而证券市场、证券投资活动在现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习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一学期的证券投资学分析的学习,让我对证券投资有了初步的了解,加强了我对进入资本市场的强烈欲望,不过这点理论的了解显然是不够的浅显的,日后仍然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投资能力,为以后能够在资本市场游刃有余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证券投资学,让我知道如何去挣‘看不见的钱’以及如何面对证券投资风险,达到以最小的投资风险去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所以在此就对证券投资学的一些理论认识和自身实践作一些自我的阐述,主要对以下三块内容进行阐述:

首先是证券投资学的基本概念; 其次是我对证券投资学的认识; 最后是证券投资学对我的启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证券投资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手段,也逐渐的成为一种理财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作为现代社会新生代的我们,更应该去主动掌握证券投资学的知识,不过这种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实际的参与,因为理论只有实际操作化,才能验证其可行性,同时在实践中在总结出符合自身的切实可行的理论。

关键词:证券投资

股票

炒股经验

学习心得

《证券投资学》结课论文

正文

一.证券投资学的基本概念

在介绍证券投资学之前,我们先将证券投资学进行拆分,分别介绍一下证券和投资的概念,因为它们是证券投资学的主体和手段。证券是各类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凭证的统称,是用来证明证券持有人有权按照证券记载的内容获得相应权益的凭证。股票,国债,市政债券,基金证券,票据,提单,保险单,存款单等都是证券。而投资是为获得可能的不确定性的未来值做出的确定的现值牺牲。

从以上的两个概念中我们再总结出证券投资的定义: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者是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得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得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证券投资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分为两种,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基本分析是指证券投资人员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等基本原理,对决定证券价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走势,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分布,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判断证券的合理价位,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的一种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是以证券市场过去和现在的市场行为为分析对象,运用图表,形态,逻辑和数学的方法,探索证券市场已有的一些典型变化规律,并据此预测证券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的技术方法。

由于证券投资学的理论过于繁杂,因此,就抓重点介绍以上几点。二.我对证券投资学的认识

由于自身对证券投资学的知识了解不多,所以主要从我的炒股实践经验中认识。在开始学习证券投资学之前我已经开始进入股市,所以我对学习证券投资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大家在学习证券投资学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只学习书本上的理论,最好能够将这些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通过实践验证所学理论的可行性,毕竟学习理论是希望它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话更有利于加深自己 2

《证券投资学》结课论文

对理论的了解。如果有资金能力参与的,可以不妨投入少量资金尝试一下,或许你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就诞生了,或许下个巴菲特可能就是你。当然没有资金能力和来源的,你也可以试试模拟炒股,我刚开始也是通过模拟炒股开始学习的不断的积累。

初上证券投资学课时候,对于理论知识一窍不通,感觉它讲的太老套了,不进股市实际操作知道再多也是没用的,可是经历过真实的股票操盘交易后,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是单独的,学习了理论知识可以用它来指导实践,股市肯定不会是单靠运气来盲目支持的,一定会有经验老到的股民,是通过技巧来赚钱的。刚开始模拟交易时,技术分析一点都不懂,虽然看了一些关于K线图的理论知识,但还是不懂的如何去运用,也不懂其中的一些投资技巧,所以买回来的股票基本都是亏的,于是补习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在逐步的学习中,我慢慢懂得通过阳线及阴线的形态去选择股票,再结合当天的成交量,来判断是否有升的可能。有一句话说得好:股市中,什么都可以骗人,唯独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经过不断的摸索,目前我的收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1.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企业大事,分析这些信息对整个股市、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2.关注公司成长性是否高,产品是否被市场广泛地接受并应用;

3.关注公司的管理水平如何,是否有品牌优势,关注公司的业绩如何,是否为绩优股;

4.设立止损点止盈点,形成良好的投资习惯;

5.仔细观察K线图,结合K线组合和均线走势分析,加一点MACD、KDJ、RSI等其他指标,并配合大盘、个股成交量来综合分析,确定是否买还是卖。

6.一次不要把所有的资金用在一个股票上,因为鸡蛋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永远大于分开放的风险,但也不要买太多只股,以免照应不过来。

7.在决定选择买股票时,一定要控制好风险,要把风险放在头位,超过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内果断选择离场,要做到君子不利于危墙之下。

在炒股的过程中,同时还让我体会到掌握理论技术和实际操作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要炒股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证券投资学》结课论文

1.学习证券投资知识要抱着一颗平常心,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期望过高,恨不得立马学会所有的证券投资知识和技巧,使自己很快成为一名证券投资的高手。所谓一口气吃不成个大胖子,学习证券投资就像学游泳一样,你刚学的时候只能是学会如何让自己漂起来,并尽量让自己少呛水,而不可能刚一学就马上成为游泳冠军。

2.学习证券投资,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学习固然有助于提高你的自信,但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证券投资市场的理论、技巧和成功的经验非常多,而这些东西又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你如果想都收人囊中是很困难的,是不可能的。就像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这两位20世纪最杰出的投资家,他们俩除了在股票市场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外,其他毫无相似之处,甚至于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也截然不同。

3.控制好风险,要把风险放在头位,有钱赚时不要妄想自己能够在最高点把手中的股票抛出。这两种心理在真正的炒股中必须要克制,要发现自己个性中的脆弱点,控制自己个性的贪婪和恐惧,在一个平和的心态下进行证券投资会有一个成功的结局。

三.证券投资学对我的启发

在结束了证券投资学课程之后,虽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理论方面的提高,但是“从一个国家的股市中就能看出它发展的情况”这句话它让我体会到了证券投资在如今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占有巨大的经济地位,并且仍旧不断地扩大着它的影响力。

随着2007年的牛市,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股市、进入股市,中国的股票投资热一下子被激起了,就来扫马路的大妈也知道股票涨得很疯狂。作为中国现代主流人群的我们,要想能够跟得上国家的经济的势趋,增强自己的证券投资知识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证券投资学已经成为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随着证券业的发展,给中国的就业率也起到了一定得提升作用。中国的证券业市场仅仅只有二十年的历史,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历史来说,中国的证券业市场是非常年轻的市场,很多方面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并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因此现在证券业市场非常需要一股年轻力量的注入,让整个市场能够 4

《证券投资学》结课论文

更好,更规范的发展。

一系列的事实说明了证券业逐渐的成为当今的朝阳行业,给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多提供了一个就业方向,它能很好的提高我们的证券投资学知识,同时能够很好的锻炼我们的各方面工作能力,是一个能够不断增长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行业,也真正符合现代年轻人希望不断进取,不断提升自我的要求。这一系列的启发源自于我在一家证券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让我对证券行业的挑战性充满了期待。

结束语:

我们现在所学的证券投资学理论虽然繁多,但是仍然不够完善,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修正,同时,在证券投资中是无法找到一套真正适合所有人都时刻赚钱的理论,就是股神巴菲特和投机大师索罗斯也不例外,所以说在证券投资中,每个人都要去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最终摸索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投资策略,并且顺应当前局势对其不断地进行完善。

学习了快一学期的证券投资学了,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投资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想把它学好的难度并不亚于物理和化学那些实践科学。如果我们学好了投资学,我相信它不仅会帮助我们得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且可以让我们终生受益,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财富,而如何让财富变成更多的财富则是每个人的梦想,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学好这个课程,它可以让我们不光在物质上的受益匪浅,在精神上会会变得超凡脱俗。

对于这门课,我非常感谢吴小平老师,因为是他启迪了我,他在教给我们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次表示非常感谢。

篇2:国际投资学结课论文

大学:北华大学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班级:11级升营销1班姓名:马 微

金立手机的推销设计

经过推销学的学习经验感受,推销一款产品首先应该从产品本身出发,现在是个营销的时代而不是被动销售或是主观销售,而是根据市场行情结合消费者的需求跟需要来决定商品的销售策略,所以全面的向顾客展示本商品,使之顾客有购买行为的出现则体现出一个合格销售员的综合能力。经过学习跟总结,我有一套金立手机的推销过程及技巧与大家分享。

首先,成功销售出商品的第一步就是准备商品资料,寻找客户途径以及如何确定谁是目标客户。例如金立手机来说,金立手机是一款国产手机,它是2002年深圳市金立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出品,它们的手机顾客群体定位是老中青三代人,既有字大声大待机时间长,有收音机的适合年长的人用。又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引进先进软件,及设计紧随年轻人的喜好。还有学生使用的外观精巧可爱,内置多种学习软件的价格适当的机型。这样大概的了解一下呢,就会根据实际适合的机型为顾客介绍了。

接下来就是寻找顾客的途径。

由于现在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达,最简单的就是寻找的途径问题,如果在店面直接销售那么可能每天进店面的人就会是你的目标顾客了,但是如果是陌生推销那么可以选在在各大网站上寻找电话客户的来源例如:“爱帮网”,“赶集网”,“58同城”, “百业网”,“黄页”以及各种贴吧,博客~~~各种渠道都可以。但是最难的是如何确定谁是你的目标客户,这就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来帮您找出最简单的方法。

客户找到后,要筛选合格的潜在客户。合格的潜在客户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购买力;二是决定权;三是有需求。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当客户同时具备这三个方面的条件,才是我们的合格的潜在的用户。

对目标客户的准确定位,寻找合格的潜在客户是一种事半功倍的途径,也是产品销售的前提。要不断记录每日新增客户,并且将新增客户进行有效分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0%,具体为将目标客户分为三类:

A类客户:有明显的购买意图的客户,是优先考虑拜访的重点客户。

B类客户有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但时机尚未确定,优先考虑拜访前类客户后进行跟进。

C 类客户是否购买没有疑问,处理前二类客户后,有时间再安排跟进。完成销售的第四步工作,业务员亲自上门、邮件发送、电话、与其他促销活动结合进行的方式展开工作。

例如金立A320款手机,这款手机是专门为男士设计的,有着类似兰博基尼车型的外盖,并且是翻盖,全触屏手写,12.9超大显示屏,超长待机38天,其他基本功能齐全,并带有金立通讯独自研发的通话九宫格软件,语音短信功能等等并且是有巨星刘德华代言的,其宣传力非常之大,价格只需要1299元人民币。针对这样的相关信息,就可以确定我们的目标销售对象,那可能就会锁定是25岁到55不等的男性消费群体,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所以也是金立公司踏入通信行业的重要一步。

接下来,就要进行推销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接近客户并且进行有效地洽谈沟通最后达成交易。

现代营销理论认为,推销产品首先是推销自己。如果顾客对销售人员不信任,他就不可能相信你的产品,更谈不上购买你的产品。在通常的印象中,能说会道总是推销的最有利武器。多数公司热衷于招聘口若悬河的销售人员。事实上,口才与销售成功与否并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好的销售人员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闭嘴。国内外许多研究报告中提出,人们对销售人员的评价和看法,总是先入为主,有“首次印象效应”在起作用。如何接近客户,给客户留下良好的首次印象呢?综观五花八门的推销活动,可归纳为七种接近顾客的方法:

(一)问题接近法

这各方法主要是通过销售人员直接面对顾客提出有关问题,通过提问的形式形式激发顾客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进而顺利过渡到正式洽谈。

(二)介绍接近法

销售人员与顾客联系接近采用的形式,可分别有自我介绍、托人介绍和产品介绍三种。

(三)求教接近法

销售人员利用顾客好为人师的心理来接近顾客,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一般情况下,顾客是不会拒绝虚心讨教的销售人员的。

好奇接近法

(四)好奇接近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顾客的好奇心理来接近对方。好奇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动机,顾客的许多购买决策有时也多受好奇心理的驱使。

(五)利益接近法

买商品能获得什么利益,一五一十道了出来。从而使顾客引发兴趣,增强购买信心。

(六)演示接近法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推销接近方法。在利用表演方法接近顾客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达成交易,推销员还要分析顾客的兴趣爱好,业务活动,扮演各种角色,想方设法接近顾客。

(七)送礼接近法

销售人员利用赠送礼品的方法来接近顾客,以引起顾客的注意和兴趣,效果也非常明显。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向顾客赠送适当的礼品,是为了表示祝贺、慰问、感谢的心意,并不是为了满足某人的欲望。在选择所送礼品之前,销售人员要了解顾客,投其所好。值得指出的是,销售人员赠送礼品不能违背国家法律,不能变相贿赂。尤其不要送高价值的礼品,以免被人指控为行贿。

最后的洽谈则是重中之重,它的成与败直接影响交易的达成。

在此论文中我只用“爱达模式”进行表述,它分为4个步骤:

1、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培养消费者的兴趣,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后促成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

那么在金立手机实际销售过程中,首先应该引起消费者注意的是“金立手机实用又好用”的宣传定位口号,并且销售员一定是微笑而且声音响亮的唤起消费者的目光的注视,并且一定要当顾客进入店里以后就要留意基本客户都在关注哪些手机品牌、价位、外观,找到他们感兴趣得点,然后当顾客走近你专柜的时候,展示他们感兴趣的卖点,将顾客吸引到你的专柜前,这样你的销售就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就要给顾客机会,让他们选择出比较喜欢的一款机型,然后从他们感兴趣得卖点讲到手机的核心卖点,这样就给顾客一种买一送一的感觉,这样顾客的购买欲望就一点一点地被你激发起来了,就应该趁机快速的递出单据给顾客签,这样的成交机会都会在80%左右。这其中就不得不说明一下基本的洽谈方法,推销洽谈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提示法和演示法两类,那么在本次推销中由于推销的是电子产品则应该选择相对适合的演示法(产品演示法),在现代推销环境里,推销品越来越多,推销信息越来越复杂,推销人员无法完全利用口头语言来传递全部推销信息,与其费尽千言万语,不如拿出推销品让顾客亲自看一看,摸一摸,亲自体验一下产品的功能及效果,这样真正能够刺激顾客的听觉跟视觉,效果更为显著。

其实高超的推销术主要是感情问题,推销术涉及的是人。推销过程既是负责双方的交易过程,也是推销员与顾客之间的感情交流过程。推销员既要用理性的力量去说服顾客,又要用感情的力量去打动顾客。推销员与顾客之间的感情关系,不仅影响着一次交易能否成功,而且影响着今后这种交易关系能否得到维持与发展。.在推销实践中,优秀的推销员都十分强调与顾客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日本推销员把如何融洽与顾客的感情放在推销之道的首位。美国推销大王乔•吉拉德说:“你真正地爱你的顾客,他也会真心爱你,爱你卖的东西。”美国《幸福》杂志在一篇文章中也提出“高超的推销术主要是感情问题”,深刻撮示了推销成功的真谛。;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和蒙顿教授提出的推销方格理论,强调推销员要与顾客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该理论认为,推销员有两个目标:一是达成交易,二是与顾客建立关系。前一个目标是关心销售,后一个目标是关心顾客。不同的推销员对顾客和销售的关心程度不同,从而可把推销员分成五种类型。一是事不关己型。推销员既不关心销售,也不关心顾客。二是顾客导向型。推销员只关心顾客而不关心销售,三是强销导向型。推销员只关心销售而不关心顾客。四是推销技术导向型。推销员对顾客和销售保持适度关心。五是解决问题导向型。推销员对顾客和销售保持高度关心。实践证明,既关心销售又关心顾客的推销员,其销售效果最好。在推销效果上,解决问题导向型比推销技术导向型高3倍,比强销导向型高7.5倍,比顾客导向型高9倍,比事不关己型高75倍。

顾客是人而不是机器,推销员应对“人”字抱有无限的敬意。一个不重视人际关系,不让顾客喜欢,不善于与顾客沟通感情的人,是无法在推销行业中生存的。

篇3:领导学结课论文(定稿)

论成功领导者的必备品质

院系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经贸学院 行政管理 2110306 于超 邢钢

2014年6月1

4日

论成功领导者的必备品质

摘要

领导,管理学上的定义是“影响和推动一个群体或多个群体的人们朝某个方向和目标努力的过程”。领导行为的核心在于影响和推动,其特征在于能够担负目标使命并使其他成员贯彻实施。

那究竟什么样的领导者可以被称为成功的领导者?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具备哪些品质?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良好的习惯?本文通过结合实际的人物及事件,分析成功领导者的必备品质,用于给需要的人以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成功领导者;品质;自制力绪论

领导活动是一项复杂重要的工作,需要领导者发挥高效的主观能动性,具有良好的素质修养,只有这样才能胜任领导工作,优质高效地实现领导目的。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在政府等公共服务部门里,成功的领导者能够有效地保证整个队伍的廉洁性和正直性,为组织赢取良好的口碑;在企业等营利性机构里,良好的领导者能够带领团队树立切实的目标,有效提高团队效率,带领团队取得成功。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各级领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领导方法、经验上升为科学,成为领导科学研究的现实课题。成功领导者的品质

2.1 自制力

“每个人都应该有两套标准,一套用来对待自己,另一套都来对别人。”之所以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它与另一句至理名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更应该以一套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到高度的自制力。

相较于被领导者,处于领导层的领导者们缺乏他律,受到的约束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自律便显得格外重要。勇于克制自我、约束自身更是难能可贵。

谈到自制力,就不可避免的要谈一下近年来的腐败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我认为,归根结底,就是那些深处管理层的掌权者受到了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在这些利益面前难以做到高度的自我制约。要知道,权力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服务于公共利益,也可以满足一己私利;既可以造就人,也可以腐蚀人。当权力大了,约束小了,诱惑来了,错误也就容易犯了。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大三学生,还想谈一下自制力在未来选择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即将升入大四,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诸多选择:考研、就业、出国、创业„„但是,不论我们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我们都应该有足够的自制力去坚

持我们的梦想,绝不可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更不可以轻言放弃、半途而废。

2.2 洞察力

与管理者不同,领导者的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在团队中提出理念,倡导行动,解决冲突,防止偏颇。而高度的洞察力是保证此项工作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组织目标的确立过程中,领导者的洞察力尤为关键。观察行业的发展方向,发现竞争突破点,树立独树一帜的组织风格,确立产品的发展方向和服务范围,每一项改革和创新都意味着对领导者洞察力的检验。所谓“高瞻远瞩”,便是我们对成功领导的赞许,也是对其敏锐洞察力的认可。

对于这一点,在企业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案例便是上世纪80年代海尔的转型。当时国内家电市场比较空白,厂家生产的产品无论优劣几乎都能卖掉。但当时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没有局限于当时的小环境里,而是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他认定未来市场趋于饱和时,那些质量上佳、口碑良好的产品必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才有了之后的张瑞敏怒砸76台有瑕疵的海尔冰箱的著名事件。也正是这一砸,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砸出了海尔“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的精神。在第二年的全国冰箱评比中,海尔冰箱以最高分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在海尔的发展中,质量始终是海尔品牌的根本。如今,海尔冰箱已经成为世界冰箱行业中销量排名第一的品牌,海尔集团已经成长为世界第4大白色家电制造商。

不难看出,敏锐的洞察力、长远的眼光以及准确的市场预判是张瑞敏带领海尔集团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课上,老师提到了八个字,即“冷静、思考、积极、大度”。其中,冷静与思考又分别排在了前两位,对我而言,两者的结合是获得敏锐洞察力的重要条件。

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复杂环境里,尤其是某些紧急时刻,保持沉着冷静的思考,才能穿透重重迷雾,直击事物的本质。

2.3 沟通能力

良好的交际和沟通能力也是成功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

领导者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就应该做到面面俱到,八面玲珑,这绝对不是贬义的。在很多人眼里,包括之前的我,都认为圆滑就是不诚实、不厚道的代名词,但这绝对是一种认识的误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那种命令式的领导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富有人情味的沟通方式使人更易于接受,因此决定一个领导者是否成功,他的沟通能力将会起到决定性的的作用。

谈到沟通能力,我最喜欢的是陶行知先生和他的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在任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他制止住,并且让他去校长办公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看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来了。”接着又掏出第二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对他。”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通过这个故事不难看出,成功的领导者是具有极其良好的沟通能力的。他们很少会采取命令的方式,而是通过更为和缓的途径,让被管理者真正的做到心服口服。

2.4 冷静

刚才在讲洞察力的时候其实有讲过冷静,但这个品质是我个人特别欣赏,认为特别重要的,因此在这里单独拿出来讲一下。

冷静,即处变不惊的能力,这也是成功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这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句话。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一个组织的领头羊,绝不应该让别人随随便便地看出自己的情绪变化,这不仅对自

己不利,对整个组织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差的的。这是因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是该组织的团队象征、是精神支柱。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如果领导者先被打倒了,那么整个团队的团队凝聚力就塌了。作为带头人,领导者应始终给下属们树立良好的形象,始终保持冷静、沉稳的态度,为成员们传达信心。所以,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成功的领导者,都要做到处变不惊,方能赢得胜利。

优秀的领导者能够临危不乱,重新强化目标,调整战略,确立新的发展规划和方案,并随时掌握变化和冲突,使变革顺利进行。

事情越难越复杂,越能检验领导者冷静应对的能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心理素质过硬的领导者,往往能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则可能面容失色、方寸大乱。在复杂的环境里,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冷静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做到临危不乱控全局,见机行事。结语

篇4:国际物流结课报告

国际物流结课报告

学生姓名: 季相丽 学生学号: 201478042 院系名称: 工程管理系 专业班级: 物流管理142 指导教师: 陈 贞

2016 年 10 月24 日

国际物流结课报告

标 题(自拟)

摘要:(示例)我国连锁超市在新形势下呈现连锁领域及规模扩大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组织形式网络化、管理方式规范化等特点。。。。(要求:小四宋体正文,单倍行距,150——200字)

关键词:国际物流;发展现状;

所谓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拓展,是跨越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间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 活动。国际物流从本质上看是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现代国际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国际间贸易实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理念,已经被广泛认为是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方利润源泉的实现方式,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面对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现有资源,确定国际物流发展战略和方向,这都对我国国际物流的质量、效益、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我国国际物流现状

1.1我国国际物流的基本情况

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环境有所改善。各级政府统筹规划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外经贸部等,从不同角度关注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积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并对其统筹规划。在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积极运作和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设立的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委员会,及其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编码中心的秘书处,共同启动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物流标准体系,同时在科技部的领导下,完成了物流标准化课题的重大研究,这是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的重大突破,有利于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

国际物流需求增长迅速。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表明,物流的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迅速,经济

国际物流结课报告

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物流也处于快速增长期,据统计,自1991年至2009年,全社会物流总值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物流增加值年均增长11%。社会物流总值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物流服务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它反映了物流服务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物流增加值则是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物流服务成果,反映了物流的需求水平。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社会物流总值与物流增加值的增长构成了强大的物流需求市场。

2、我国国际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1)物流基础设施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已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对,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业发展缓慢,成为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交通运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工具的增长与运输线路的增长不协调,道路堵车现象严重,城市交通不畅,严重影响全国交通运输网的运输效率,作为运输主力的铁路改革进展缓慢等。第二,仓储设施落后。大量的仓库是20世纪50-60年代的老旧建筑,在仓库防火、防潮、防盗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使用高新技术手段储藏现代化的商品方面困难也不少。第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尤其是物流系统的低现代化,造成了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及国内与国际之间的物流系统衔接上的困难,其结果是物流分布的分散无序、物流流转路径增加、流转环节过多。这种不合理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到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进而为我国物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信息化程度偏低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最主要标志就是针对物流活动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使用大量信息技术支持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目前,国际上的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管理(SCM),部分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仓储,或者对物流需求比较有限,则会选择使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国际物流企业中的实施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制造企业应用情况略好于流通企业,流通企业中实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比例目前则仅为3%左右。

国际物流结课报告

(3)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国际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市场急需大批的现代物流人才,从需求领域看,主要集中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领域;从需求层次分析,主要有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等层次。目前,国际物流教育严重滞后于国际物流业发展,造成现代国际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

目前国际物流行业最为缺乏的人才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现在国际物流企业需要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不是仅仅会管理仓库或者懂得某种运输力式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的人才,而是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同时胜任多个岗位的,能够对所执行作业进行全程、全方位管控、优化和提升,并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但目前还没有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来培养符合现代国际物流需求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4)国际物流运作法律不健全

在我国,国际物流起步晚,缺少专门的国际物流法律法规,规范促进其发展。现有与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多是部门性、区域性规章,往往带有地区或部门保护的色彩,如《铁路货物运输法》、《公路货物运输法》等。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等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国际物流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限制了我国物流国际化的发展速度。

二、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

1、物流企业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

随着物流市场的全面启动,物流产业将由起步期逐渐过渡到发展期乃至成熟期,物流服务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全面市场化发展必将对参差不一的物流企业进行淘汰。物流行业服务标准的形成和物流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步确立,将使物流产业的规模效应迅速显现出来,物流产业的空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首先表现在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各行业企业间的联合与并购,将会继续推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其次是物流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形成。由于商业运作的复杂性,某一单一的物流服务提供方往往难以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也无法给客户带来较高的满意度。通过结盟解决资金短缺和应付市场波动压力,并进而增加服务品种和

国际物流结课报告

扩大企业的地理覆盖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联合营销和销售活动中收购正成为许多具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

2、物流服务的优质化与全球化

面对21世纪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日益完善的增值服务,满足客户日益复杂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将不仅仅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的外协物流功能,而是更加注重客户物流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与效益。随着合同导向的个性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物流市场的服务标准将逐渐趋于规范化。在物流服务产品化的初期,众多物流产品之间往往千差万别,市场尚未形成公认的行业服务标准。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物流产品的优化和服务成本的下降,并加剧了替代品的竞争。随着合同导向的客户服务观念的确立与普及,以及物流服务产品化、市场化的继续发展,物流市场的服务标准将逐渐趋于规范化。

物流服务的全球化是今后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目前许多大型制造部门正在朝着“扩展企业”的方向发展。这种所谓的“扩展企业”基本上包括了把全球供应链条上所有的服务商统一起来,并利用最新的 体系加以控制。同时,制造业已经实行“定做”服务理论,并不断加速其活动的全球化,对全球供应连锁服务业提出了一次性销售“一票到底”的需求。这种服务要求极其灵活机动的供应链,这也迫使物流服务商几乎采取了一种“一切为客户服务”的解决办法。

3、客户物流增值服务

现在的物流服务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货物传送、仓储或者寄存。实际上从客户接到订单开始,物流公司就已经参与产品的全过程。不论是在海运、空运还是陆运,事实上几乎所有和物流运输业有关的公司都在想方设法地提供增值服务。全球性的大运输公司和快递公司选择为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他们的服务涵盖了一件产品从采购到制造、仓储入库、外包装、配给、发送和管理回返、修理以及再循环的全过程。比如传统的物流企业——船运公司现在不仅仅负责运输货物,而且还提供诸如打制商业发票、为货物投买 和管理全程的服务,事实上也就是在努力提供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使得客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追踪到自己的货物方位、准确进程和实际费用。

4、第四方物流(4PL)的发展趋势

国际物流结课报告

目前,第四方物流大部分是从3PL的服务公司、信息技术提供者和咨询公司等衍生而来,另一些则是各种不同种类公司的“合体”,比如同一供应链上的操作公司和信息技术的参与者,或者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时,同一家大公司下属的一系列子公司所采取的联合管理。不可否认的是,物流领域所包涵的复杂因素:从咨询到技术、操作处理,以及如何才能将增值服务链中的问题和麻烦降低到零等等,使得一家公司很难独立完成实际操作。4PL公司和物流专家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调和统一那些原本为不同行业和贸易提供服务的公司利益。无论如何,4PL都会超越仅仅提供一个互联网平台的作用。

全球化趋势和日益扩大的服务范围,使得物流运送链的概念和以前完全不同,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客户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4PL的模式下,一个外部的物流整合者或者综合性服务机构会承担起顾问、咨询、计划、控制以及将程序链维持最佳状态的任务。这就如同在客户和传统的物流企业之间增添了一层高效率的服务膜。在理论上,4PL提供者是完全中立的,作为一个提供长期战略咨询的服务公司,它的任务是提供交换数据的信息平台、挑选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更加透明的程序、削减成本、以及提供完整的管理服务。

提升我国国际物流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有利于国际物流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首先,明确政府管理职能。政府主要职能是制定规划和相关政策,调节各类市场主体,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其次,建立现代物流业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府法规,决定和协调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再次,抓紧国际物流协会的建设与完善。主要职能是为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协调行业内部关系,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公平竞争。最后,建立健全国际物流业政策法规体系。对现有物流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和完善,并按照国际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政策法规。

(二)加速国际物流人才的培养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人才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国际物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解决国际物流人才短缺乏的较好办法是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一是引进国际化的物流理念、管理模式、竞争机制,吸纳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二是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培养方式,建立一套强有力的国际物流人才支撑体系。重点是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职业经理人的培养。不仅要组织短期培训、在职培训,还要搞好系统的整体培训和基础教育。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懂电子商务理

国际物流结课报告

论与实务、懂IT技术与电子商务以及通晓报关、报检、运输、保险和国际贸易结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灵魂,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物流现代化,而物流信息化要依靠物流标准化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加快制定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的技术标准,推动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尽快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鼓励建设公共的网络信息平台,支持工商企业采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和信息互通。推广应用智能化运输系统,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优化供应链的管理。

(四)加快国际物流业

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是我国国际物流业规划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国际物流货运通道的建设与保障。目前海运是我国对外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和通道,80%以上,所以应该重点投资港口、船队的建设上,既要重视集装箱化,还必须考虑诸如石油、煤、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的运输。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的一些建设投资巨大,如船只、货机、堆场、货站、铁路、公路、管道的购置与建设等,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政府兴办、企业经营”。国家积极加大扶持与投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拉动国内生产的内需,又为扩大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市场提供了硬件保证。

(五)实行集约化经营,创新物流服务

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特别在经济中心城市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基本形成一种以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效率的区域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若干条以沿海重要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多种方式联运系统,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

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服务创新显得格外重要。为此,需要物流企业能运用现代科技为客户提供一种具有长期的、专业的、综合的高效率物流服务,即物流服务要具有综合化、一体化的特点。另外,物流服务要具有个性化,以适应个性化消费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

(一)二级标题(黑体,四号,顶格,1.5倍行距)

1.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段首空2格,1.5倍行距)正文部分段落1(宋体小四,段首空2格,单倍行距)

国际物流结课报告

*、结束语(注意本标题中的*要按照实际情况改成标号,如五,六等)

正文部分段落1(宋体小四,段首空2格,单倍行距)

参考文献: 示例:

[1] 李松庆.第三方物流论:理论、比较与实证分析[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教材类)

[2] 古力,包晓英.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顾客满意度评价方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6):25~38.(论文类)[3] Fornell C,Johnson M.D,Anderson E.W.,Cha J.,Bryant B.E.The American consumer satisfaction index: Nature,Purpose and finding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6,(60):7~18.[4] http://baike.baidu.com/(网站类)

篇5:国际法结课论文

国际法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以区别于国际私法或 法律冲突,后者处理的是不同国家的国内法之间的差异。国际法也与国内法截然不同,国内法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法律,它调整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个人及其他法律实体的行为。

关键字:国际法近代国际法 世界格局 发展 前景 正文:

一.国际法的产生

上古时期出现了国际法的萌芽,在古埃及有公元前1291年埃及法老和赫梯皇帝缔结的和平联盟条约,被认为是国际法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条约。在古印度,公元 前100年左右编成的《摩奴法典》含有不少人道主义规则和战争规则的规定。在古希腊,城邦的密切交往,互派使节,订立条约,建立联盟,仲裁纠纷,形成了比 较发达的使节制度和战争制度。在古罗马,向来有强调法律的传统。在使节、战争、条约等方面,不仅有比古希腊更多的规则和制度,而且使之法律化了。特别是在罗马帝 国时期,逐渐产生了对外关系制度和对待外籍人的制度。委派了外事大法官,执行外事法,以处理罗马与外国的关系;以国家间是否订立友好条约为标准,区别对待 外国在本国的侨民;专门制订“万民法”以调整罗马人同与罗马有友好条约的国家侨民之间的关系。后来,“万民法”的范围逐渐扩大,还包括了领土、海上航行、战争等方面的问题,而成为罗马涉外关系方面的法律的代名词,被视为国际法的前身。“万民法”也转而被人称为“万国法”。二.近代国际法的产生

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里亚公会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它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史的开端。公会承认了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众多邦国为独立主权 国家,罗马帝国所主张的“世界国家”的观念为主权国家的观念所代替。公会上签订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确立了主权平等和领土主权原则,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 基础,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此同时,国际法学的出现也有力地适应、影响着国际法的形成。荷兰学者格老秀斯在威斯特伐里亚公会召开前的1625年,出版了《战争与和平法》,系统 地论述了国际法的基本问题,概括了当时国际法的全部范围。这部著作不但促进了威斯特伐里亚公会的成功,而且为近代国际法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近代国 际法学的产生。此后,国际法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随国际法的发展而发展。国际法在近代时期还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已经形成为包括一系列原则、规则和制度的独立的法律体系。这一时期,国际法的特点表现为:确定了调整国际关系的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法原则,如国家主权原则、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条约必须遵守原则、和平解决争端原则等,奠定了发展至今的整个国际法体系的基础。其次,扩展了国际法的内容和领域。在近代丰富多彩的国际关系的实践中,确立了常驻外交使节制度、永久中立制度、国际会议制度、国际仲裁制度等。条约法、战 争法也有了很大发展,海洋自由原则得到确认,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行政联盟开始涌现,国际法开始进入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扩大了国际法的适用地域。这一时期国际法的适用已经不限于欧洲地区,而是从欧洲扩大到美国和整个美洲,扩展到中近东、远东的一些亚洲、非洲国家,开始朝着普遍适用的方向发展。三.推动国际法发展的因素

(一)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冷战后,相对平衡的两极体制终结,出现多极化趋势和“一超多强”并存新格局;国家间贫富差别加大,实质上不平等加剧,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强大国家图谋扩张,新兴国家奋力崛起,弱小国家竭力自保,扩张与反扩张、限制与反限制、遏制与反遏制演绎出国际关系新篇章。全球化、多极化、民主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都积聚了大量的矛盾和变革的能量,引发了诸多的国内冲突和区域乱局。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西方国家痼疾并发,陷入多重困境,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快速崛起,国际地位显著上升。经济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之一。2012年,全球工业产值的52%,出口总值的48%和外汇储备的80%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的比重将超过50%;政治上,团结合作不断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等机制化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二十国集团成员中发展中国家占了11个,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资本份额大幅提高,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显著提升。新兴国家群体快速崛起势必对21世纪的国际关系、经济增长、财富分配和治理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要看到,世界格局变化系长期量变过程,“东升西降”“南兴北衰”只是相对而言,当前力量对比总体上仍是“西强东弱”“北攻南守”。美西方为力保自身优势地位,企图“规范”新兴国家,将其纳入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框架,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要真正成为一支在国际上发挥关键作用的战略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新旧秩序间的博弈加剧

国际社会主体结构之发展、格局之变化,加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从而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新旧秩序之争。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各国间的相互联系日趋密切、相互依存空前加深,共同关心事项日趋增多,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而国家的权益也愈来愈多地超越地缘意义,全球治理紧迫性凸显,国际合作需求上升;另一方面,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世界依然还不太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冷战时期潜伏着的大量民族和宗教矛盾凸现,族裔仇视和宗教狂热再度泛滥,恐怖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形成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三股势力”。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核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网络安全急剧升温。国际治理难度加大,国际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围绕权力再分配博弈激烈。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强权政治对现行国际关系准则的冲击加剧,维护还是削弱国家主权成为国际新秩序之争的首要问题。美西方图谋强力推行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建立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矛头直指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理论思潮碰撞涤荡,意识形态纷争更显突出,软实力竞争加剧,核心是秩序之争和发展模式之争。

四.国际法的前景趋向 国际法向以国际关系为基础。伴随着国际形势和格局的发展变化,国际法领域也反映出一系列重要动向和趋势:(一)国际法的调整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人类的生存空间和活动天地极大地扩展,国际法的调整范围和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调整对象不断增多。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开发、原子能的利用,军备控制和裁军、跨国犯罪的预防和惩治,全球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新的领域进入了国际法的调整范围。可以说,上至外层空间,下达深海洋底,大到维持全球和平,小到稀有物种保护,国际法无所不包。全球峰会不但审议与核安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议程相关的制度和规则问题,还讨论诸如老虎和雪豹等区域性稀有动物保护事项,例如,2010年11月在圣彼得堡召开了保护老虎的国际峰会,2013年9月,在吉尔吉斯比什凯克举办了保护雪豹的国际峰会。

国际法调整范围的扩大,意味着国际管辖范围的扩大,国际管辖事项的增多,其必然结果是国际法将愈来愈多地涉足原来由国内法专属管辖的领域和事项,国际管辖与国内管辖的范围和界限更趋复杂。国际法调整范围的扩大,还促进了国际规则的制定,国际法法典化取得重要进展。近30年来,在国际法的各个领域缔结了数以百计的多边公约,双边条约更是不计其数,从而使国际法规范总量大幅增加,导致新的法律制度、原则和规则的不断产生。而每一项新的国际法律制度、原则和规则的产生,都意味着国家需承担新的国际法律义务。国际法法典化的进展使条约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提高,也使条约解释和适用问题更为重要。

(二)国际制度性权力博弈向纵深拓展

当前,国际格局正处于调整、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关国际新秩序的斗争必然要在法律上显现出来,焦点是国际制度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各国正纷纷抢抓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大国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围绕国际制度性权力展开激烈博弈。最新的趋势是,主要大国在海洋、外空、极地和网络等有形或无形新“疆域”的博弈加剧。可以说,各国竞争正从传统的陆地领土向包括海空极网在内的新疆域拓展。海洋方面,围绕岛礁归属、海洋通道、海底资源开发、外大陆架划界、海洋资源利用等权益展开的新一轮全球海洋“蓝色圈地”方兴未艾,海洋控制权争夺战越演越烈。上世纪70年代以来,沿海国纷纷加强了对海洋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海洋资源争夺激烈,海上摩擦频频发生。海洋日益成为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博弈的重要领域。极地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趋明显,北极资源、航运和军事的战略意义日益受到重视。北极事务主导权争夺加剧,北极航道法律地位之争凸显,围绕极地资源和航道权益的斗争还将继续。极地水域航行规则制定拉开序幕,北极理事会首次出台了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北极海空搜救合作协定》,极地法律规则的制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外空方面,各航天大国正加紧抢抓外空的战略主导权和制高点,外空军事化趋势和商业化应用趋势同时发展,国家间的斗争与合作并存。中国和俄罗斯在联合国推动缔结防止外空军事化公约,美国政府发表《空间安全战略报告》,欧盟倡导制定“外空行为准则”。空间科技开始朝着以地球为中心的实用性的方向发展,给人类带来诸多的附带利益和经济效益,并开始吸引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加入。空间法将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网络方面,网络安全威胁更加突出,网络摩擦急剧增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网络监管、网络主权、网络战等方面的分歧严重,网络秩序和安全问题受到各国高度重视。主要大国纷纷制定和颁布各自的网络安全战略。美国出台了首个《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声称要领导构建“网络空间的国际秩序”,英国启动并积极推进“网络空间国际会议”(“伦敦进程”),俄罗斯与我国共同在联合国积极推动通过国际信息安全准则。网络空间国际立法势头初显。

(三)国际法治逐步趋于加强

从历史角度看,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在不断上升的,这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正如著名美国国际法学家路易斯•亨金所指出的,“在各国关系中,文明的进展表现为从武力到外交、又从外交到法律的运动。”法律谚语曰:“枪炮作响法无声”。在“以战争定胜负”的大国兴衰传统模式下,国际法没有太大的施展空间。二战以来,在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法律框架和以联合国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制下,国际体系的演变总体上是在和平状态下进行的,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趋于加强,并对国内法产生更直接的影响。

在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国际法的因素都在不断增加。在一国内部,国家在制订国内法和处理内政问题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国际法因素,需要受本国所承担的国际法义务的约束;在国际层面,则愈来愈重视运用国际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愈来愈多地借重和利用国际法来推进各自的外交政策。此外,国际法的执行机制和拘束力也在逐步强化,昔日曾被称之为“软法”的国际法出现了趋“硬”的势头。———强化履约监督核查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新近缔结的条约,特别是在人权、军控、环保、气候变化等领域,多规定有严格的核查、监督、报告、评审、违约制裁等执法机制,并常伴以强制性履约措施。———加强违约惩治力度,违反条约义务将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国际制裁成为强迫履约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谓加强“国际法治”的旗号下,利用合法手段,达到利己政治目的,已成为西方干涉他国内政的惯用伎俩。

———国际性司法机构增多,司法裁判机制趋于加强。除国际法院外,陆续建立了国际海洋法法庭、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国际刑事法院。在区域一级,还有欧洲人权法院、美洲人权法院等。越来越多的条约规定了以司法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和程序,主权国家接受国际司法机构管辖的压力增大。———普遍司法管辖权趋于扩大,对侵犯人权的追诉趋于国际化。最新趋势是将所谓侵犯人权的罪行列入所谓的“普遍管辖权”,并限制国际法上的司法豁免原则的适用范围,还出现了对一国现任或前任领导人进行刑事追诉的先例。对他国内政的干涉手段,已从政治施压、经济制裁、武力干涉,发展到通过国际司法机制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国际法治在逐步加强,但当今世界离公正和谐的法治世界还相差甚远。

(四)与国际政治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凸显

首先,国际法中的经济因素继续增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时空浓缩,利益交织,经济关系密切,相互依赖加深,新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有关电子商务、信息传播、金融安全、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保护、防范和打击高科技犯罪的法律问题受到各国的重视,相关的国际立法势在必行。经济全球化要求适用于国际贸易、投资的跨国经济活动的法律实现国际化和统一化,国际法中经济因素将继续增加,强制性争端解决机制亦将趋于加强。其次,国际法中的政治化倾向更加凸显。突出表现为“政治问题法律化”“法律问题政治化”。西方国家推动和促使联合国安理会将利比亚情势提交国际刑事法院审议,是将“政治问题法律化”的典型例子;而国际刑事法院成立十年来频频对一些非洲国家及其领导人“下手”,则是将“法律问题政治化”的典型。国际刑事法院的泛政治化倾向已遭致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不满。

西方国家基于共同意识形态、既得利益以及在国际人权、司法等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大肆推行“双重标准”,曲解国际法规则,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软遏制”,导致价值观外交沉渣泛起,人权外交重新升温。“全球公域”“保护的责任”“世界宪政主义”等新思潮不断涌现,“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主权有限论”“人道主义干涉合法”等新干涉主义谬论盛行,“互联网自由”成为推行西方价值观的主要抓手。在此背景下,主权的人本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价值取向片面强调“人本主义”,在涉及政府与个人关系时,国际舆论和道义判断的天平往往向个人倾斜,国际人权斗争也愈来愈多地渗透到国家的内政和司法领域,对“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国家司法豁免”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产生新的冲击,人权领域的法律斗争愈来愈突出。

(五)国际法进入加速量变阶段

受国际力量对比的影响,二战后建立的国际法律秩序正酝酿重要发展。国际治理深入发展,国际新秩序之争更趋激烈,国际法的发展演变进入了一个加速量变的阶段。在国际法基本原则领域,各国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禁止非法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等现行基本准则,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国家间关系上,“国家主权与全球治理”“不干涉内政与保护的责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与扩大使用武力”“国内管辖与国际管辖”等四组矛盾将激烈折冲对撞,将决定未来国际秩序的方向。

在发展领域,气候变化谈判成为南北矛盾和发展问题的斗争焦点,逐渐从科学、环境问题上升为重大政治、经济、外交问题,已成为多边外交的焦点和热点之一。气候变化谈判的实质是发展权之争,是各国争取发展空间和维护竞争优势的角逐,是各国树立形象的重要舞台,还是各方把握国际事务主导权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和演变的重大影响日益显现,推进十分艰难,“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原则,正面临被重新诠释乃至全面否定的危险。在政治领域,印度、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大国与昔日战败国日本、德国联手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谋求常任理事国地位。安理会改革关涉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政治上高度敏感,关系错综复杂,意义非同小可。改革一旦成形,将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虽然国际秩序的调整不可避免,国际法也一直在发展演变之中,但主权国家仍是国际社会的基本主体,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主流,多极化仍是世界总的发展趋势,虽然西方在总体力量对比上仍占有优势,但它还不可能为所欲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现存国际秩序的基本法律框架尚不会发生根本的动摇,现行的国际关系准则亦不会失去法律效力,因而不存在全盘否定或彻底变革现存国际秩序的问题。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际法的发展演变将继续主要围绕“国际新秩序”问题展开,核心或焦点仍是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国际新秩序将是对现存秩序的某些调整。调整的重点是国内管辖与国际管辖的范围,而调整的总趋势是,国家与国际“双重管辖”或“交叉管辖”的领域和范围将有所扩大,在某些领域,国家管辖范围将有所缩小,而国际法的管辖范围将相应地有所扩大和加强。结语: 参考文献

【1】 端木正 《国际发展史的几个问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刘德斌 《国际关系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王铁崖 《国际法》 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上一篇:毕业论文复议表范文下一篇:电影《辛德勒名单》观后感:人性在情感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