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婴幼儿阅读指导四部曲

2024-05-01

托班婴幼儿阅读指导四部曲(共9篇)

篇1:托班婴幼儿阅读指导四部曲

托班婴幼儿阅读指导“四步曲”

作者: 蓬莱路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11年2月18日

引言:

对托班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但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观察、记录并分析幼儿的阅读行为,适时指导。本文试图通过个案研究来讨论对托班婴幼儿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第一步曲:引发兴趣

观察:杨杨看见老师和几个小朋友在阅读区看书,也主动走进来,直接拿起自己带来的《小婴孩概念书》看了起来。他随手翻到一页,大声说:“小火车”,老师问:“哪个是小火车?”他指着图笑嘻嘻地又说了一遍,并且还指着火车上运的煤,说:“煤炭”,老师又问:“小火车怎么叫?”杨杨就学着火车声音“呜——”地叫了起来。老师表扬他回答得好,他很高兴,又翻到其他页,大声地讲自己知道的东西。

分析:可以看出,杨杨是被阅读环境以及其他幼儿的阅读行为吸引过来的,他只对自己带来的图书有阅读兴趣,翻阅时随意翻书,没有从封面开始阅读的习惯,能主动用单词说出自己熟悉的物体。为此,我采取了如下指导策略: ①鼓励策略:每次阅读时都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和引导杨杨阅读,多讲其他故事让他发现有趣的地方,让他也喜欢读别的书。

②引领策略:带领他一起阅读封面,用手指着读书名,让其知道封面上有什么,要从封面看起,一页一页地翻,并在集体和小组阅读时巩固练习这些阅读技能。◆第二步曲:引导方法

观察:老师故意把书倒过来递给杨杨,他就倒着看。老师问:“书应该怎么看呢?”他看看书,不说话。老师问:“小熊的头怎么了?”杨杨仍不说话。老师又问:“小熊的头是不是倒过来了,怎么会这样呢?”杨杨无语。老师问:“怎么把它正过来呢?”杨杨伸出手在小熊图上转了一下,似乎是想用手转过来。老师就慢慢转动书,让他看清动作,接着老师也让杨杨转动书来发现这一现象,但再次递给他倒过来的书时,他仍不会自己调整。

分析:杨杨说不出“小熊倒了”,有可能是还未能注意到画面的细节,也有可能已经发现但不会用语言表达。尽管在老师的引导下杨杨发现“小熊倒了”,但仍不会调整。为此,我采取了如下的指导策略: ①引导策略:故意用倒的书,通过问题逐步引导他仔细观察画面,发现画面倒了。②鼓励策略:引导其观察同伴的阅读行为,让他知道书要正着看。③关注策略:通过观察老师的旋转动作与画面转动的关系,发现把书放正的方法,并在阅读、结构、数学等活动中,练习用动作使物体旋转的各种方法。◆第三步曲:反复指导

观察:这次,杨杨主动走进阅读区里阅读。他拿起经常看的《天线宝宝》看了起来,我发现他没有拿倒。等杨杨看完,我故意拿过来又倒着还给他,他看了看,把书转正过来。我想:以前没看过的书,他能正着看吗?我找了一本杨杨以前没看过的、封面较复杂的书递给他,他不看封面倒着看了起来。

分析:经过几次阅读,杨杨对于熟悉的画面能正着看,而对不熟悉的、较复杂的画面仍倒着看,说明他是凭着对画面的印象辨别正与倒的,由于不会观察画面的细节,所以对自己没看过的书就辨别不出来了。为此,我采取了一个策略是: 激励策略:每次阅读时,都引导杨杨仔细观察封面,通过问他“封面上有什么?在哪里?什么样?”等问题,帮助杨杨养成先观察封面的习惯,积累观察的经验,发展对画面形象的感知能力。◆第四步曲:尝试体验

观察:在集体阅读《小黑历险记》的活动中,大家共同看一本大书,我请杨杨找一找小黑穿的紫鞋子。他上来后,指着老虎的嘴说:“紫鞋子。”在跟着我一起阅读时,我一边讲一边给他看我翻的画面,让他也翻到相应的画面,他找不到,只看着我手上的书。

分析:杨杨在集体阅读活动中,不能根据问题和故事内容找到相应的画面,这与他不理解指令和观察画面细节的能力较弱有关系。我采取了如下指导策略:①示范策略:让他先观察同伴指图自己再指出来,通过同伴的示范引导他理解指令,根据指令观察寻找。②亲身体验策略:放慢阅读速度,跟随杨杨的速度,让他体验语言和画面的对应,每翻一页,都放慢速度让他看老师翻到的地方,然后观察他是否翻到了,再继续向后翻。

个案研究的反思:

(一)关注托班幼儿的阅读指导。

案例中,杨杨存在着倒拿书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阅读能力的发展,经过指导,杨杨能分清画面的正与倒,能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观察和理解画面。可以看出,及时的指导对托班幼儿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创设适宜环境,激发托班幼儿的阅读兴趣。

激发托班幼儿阅读的兴趣,注意营造阅读的环境和氛围,托班幼儿容易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在本案例中,杨杨就是被班级内的阅读氛围和同伴的阅读行为吸引才参与阅读的。

(三)科学有效地指导托班幼儿的阅读。

1、指导托班幼儿阅读时,需要语言指导与具体的榜样学习和行为学习相结合。在本案例中,杨杨出现倒拿书现象,教师在用语言引导他观察事物,理解正 与倒的同时,发现他不会调整正与倒,就用较缓慢的动作演示给他看,让其观察 发现动作与画面转动的关系,还让他自己尝试把书转正。教师要注意语言指导和 动作示范配合运用,在行为上不断调整和帮助,给予具体指导和练习,这样才能 真正帮助托班幼儿获得具体的阅读经验。

2、对阅读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个别、集体和小组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要相互结合。

在本案例中,以个别指导为主要形式,因为只有在个别指导时,教师才能观察到杨杨的个性问题,如倒拿书的问题,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指导和帮助。但是集体阅读的形式也是不可缺少的,当杨杨在集体阅读中观察不出画面时,教师请同伴寻找画面上的事物给他看,让他从同伴身上获得阅读的经验和方法,而不只是单一地从教师那里获得。可见,多元经验的获得是非常必要的。

3、家园合作,共同指导托班幼儿的阅读。

阅读有困难的幼儿特别需要一对一的指导,在研究本案例时,向杨杨的家长了解杨杨在家阅读的情况,从而能较准确细致地分析倒拿书的原因,找到相应的措施。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我让家长一起参与对杨杨的个别阅读指导,提供阅读记录卡引导家长在家中进行指导。杨杨家长对阅读有了正确的认识,掌握了相关的指导策略,保证了教育的连贯和一致性,使杨杨获得最有针对性、最为具体的帮助。

篇2:托班婴幼儿阅读指导四部曲

一.听到自己的名字能大声应答。(托班上P19应答游戏、托班上P11贴名牌)

二.学习介绍自己、认识同伴。(托班上P8我是······、托班上P26交朋友、托班上P20谁躲起来 了)

三.认识自己的标记、自己的杯子,学习用杯子喝水,喝水后将杯子放回原处。(托班上P6我的小标记、托下P49 小嘴巴怎么了、托班下都来喝水p166、小班上P6日常生活指导重点、小班下P131愿意饮用白开水)

四.有大小便知道告诉老师并及时如厕。(托班上P18嘘嘘和臭臭)

五.学习正确使用小勺,干干净净吃饭。用餐时另一手扶餐具。(托班上P17喂喂鲁比)

六.学习漱口,擦嘴。知道爱护牙齿。(托班下P54露出我的小白牙、托班下P55鲁比的牙齿、托班下P57漱口歌、托班下P57我爱刷牙、托班下P58牙齿有病找医生、托班下P61保护牙宝宝、小班上P43日常生活指导重点)

七.学习撸袖子。(托班上P142小手爬高山)

八.初步学习洗手的方法,知道节约用水。(托班上P9洗白白)

九.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托班上P12开火车、托班上P93小动物列车、托班上P54我来帮帮忙(暂无))

十.学习剥橘子皮。(托班上P141吃橘子)

十一.学习初步折叠手帕。(托班上P7折一折)

十二.知道不拿别人手里的玩具,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托班上P10地毯上的游戏、托班上P24玩玩具、托班上P67送玩具回家、托班上P167玩具宝宝要回家)

十三.认识自己的衣物,(托班上p162小小服装店)

十四.在帮助下学习穿脱外衣,扣扣子。(小班上P74日常生活指导重点)

十五.学习提裤子,并简单整理衣服。

十六.在帮助下学习叠衣裤。(小班上P75日常生活重点)

十七.认识自己的鞋子,学习穿、脱鞋,摆鞋。(托班下p90家长工作、小班上P74日常生活指导重点)

十八.学习果皮等垃圾要扔进垃圾箱。(托下P110绿色的草坪)

十九.学习穿的动作。(托班上P48穿珠子、托班下P15穿项链、托班下P171穿窗帘)

篇3:托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关键词:托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两三岁的托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其实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笔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玩具,他们喜欢拿着笔到处涂画。乱涂乱画就是这种玩具的功能。涂画出来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没有象征性的意义,他们只满足于过程。但是,随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手臂动作的发展,手、眼、脑也在逐步协调,涂鸦期的特点也开始变化,从他们没办法控制涂鸦期到有控制涂鸦期再到命名涂鸦期,这是中外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共有的规律。

我在组织托班幼儿美术活动时,结合《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托班幼儿美术活动的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游戏与美术的结合,采用多种绘画方式结合和评价等阐述如何开展托班美术活动。

一、幼儿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儿童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是的,美术创造不是远离幼儿生活的,而是应该与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因此,我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尽量选择孩子生活中接触过的、看过的、吃过的东西。因为幼儿最初的经验来自于生活,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会更感兴趣,也更乐意参与。如:我在让孩子学习画圆时,设计了《棒棒糖》这一活动。由于孩子在平时都喜欢吃棒棒糖,知道棒棒糖是什么形状的,有的棒棒糖大点,有的棒棒糖小点。因为是孩子们生活当中经常接触的,所以在绘画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

二、幼儿游戏与美术教育的结合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子天性好动,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体智能创造性等的重要手段。”游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托班幼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画“小花和小草”的开始部分时,我先给幼儿讲一个故事:“春天来了,小白兔出去玩了。可是它们发现小花和小草都不见了,它们找不到朋友了。”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子们的同情,都表示要为小兔子找朋友。于是我教孩子们如何画小花和小草,还请幼儿相互观赏作品,看看谁的泡泡吹得最棒。

2. 在玩玩做做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虽然托班幼儿年龄较小,动手能力有限,但仍需要掌握一些捏、贴、撕、画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在撕纸“小雪花”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把纸撕成一朵朵的小雪花,然后和孩子们一起玩“下雪了”的游戏。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教师指导语言的艺术性。

托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你不能像对待幼儿那样,告诉他们先画这里,再画那里,否则他们很容易厌烦,不愿意再听。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来指导或鼓励幼儿。对于托班幼儿来说进行比较多的是涂色练习,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孩子们基本都不喜欢,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其中老师的语言指导也需要有游戏性,如在涂色练习中,你会发现孩子们涂了一会就不高兴涂了,有的幼儿会告诉你他已经涂好了,有的干脆就坐在那里磨时间。因此,为了让幼儿掌握涂色的技法,我让幼儿来扫地:“你们在扫地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扫,看看谁能扫出美丽的地板来。”如果孩子涂色的过程中有空隙,我就会提醒孩子:“你还有垃圾没有扫干净。”他们又会兴奋地开始涂,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感受不到涂色的枯燥感。有趣的美术游戏,能够让幼儿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愿意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同时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采用多种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对于托班幼儿,如果采用单一的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棉签画、吹画、水彩画等。在一张作业中,也用几种作画形式,幼儿不能掌握的,教师帮助完成。如在“春天的桃花”的作业中,教师可先在图画纸上画上山,画上树干,让幼儿用手指点画好桃花后再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完美,使幼儿尝到成功的愉悦。另外,还可利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因为手工与绘画相结合,不像单纯绘画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为幼儿所喜爱。如用棉签画“好吃的饼干”前,先进行撕纸,撕贴出各种形状的饼干,然后再用棉签用颜料点上香香的芝麻。还可以用拓印的方法让幼儿进行作画,如我们可以用一次性的纸杯让幼儿来进行拓印,再请孩子们在圆的周围画长长短短的头发,这样一个太阳就出现了,让孩子们感受到非常惊奇和增强对美术的兴趣。

四、注重评价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篇4:初中语文阅读指导三部曲

一、快乐阅读,使学生爱读书

1.樹立榜样,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幼稚,认知能力较差,模仿性强。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博览群书。其意义不仅在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成为学生不断前进中的灯塔。

2.巧用激励,让学生爱上读书

为了“哄”学生爱上阅读,“哄”学生读更多的书,我每周都从图书室借来几十本书,“奖励”给爱读书的学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

二、引领阅读,让学生阅读书山有路

对阅读只是一般的号召是不行的,怎样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将其纳入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保障阅读时间。学生每天每周定时定目标定要求诵读,形成常规。定时:每星期利用一节课,为全班师生诵读时间,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进教室陪同读书,巡视指导。住宿生晚活动时间诵读:住宿学生完成全部作业后,利用晚活动时间诵读(值班教师负责);走读学生晚上在家诵读:20-30分钟(家长负责);早自习时间诵读:每天早晨7:10至7:40为晨读时间,由各班级班长负责组织。定目标:每周完成至少一篇读书体会。定要求:将每天或每周、每月、每学期阅读的古诗文、名著优美句段、读书体会等记录在学生自己的读书笔记上。着重在古诗文摘抄、优美句段摘录。

三、言传身教,使学生会读书

具体做法是要结合阅读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1.略读,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对个别总为作文不会开头面发愁的学生,可用这种阅读方法,即引导他们选读他们所订的几本小学生优秀作文,让他们从若干篇习作的开头语中,进行仿效和借鉴。从此,他们在作文时,再也不为开头难而发愁了。

2.浏览,即对所读的书目,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阅读。用这种方法阅读,对于爱读书,却无充分时间去细嚼慢咽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可取的。鼓励学生用浏览法,先看个大体眉目,这样,既不挫伤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又解决了时间矛盾,维护了上课纪律。

3.精读,即对书目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比如对教师结合阅读教材推荐的有关文章,往往可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校内的课余时间或回家之后,去反复阅读,并按教师预先提出的思考题去思考、去解答。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摘读,即用摘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这也是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让学生准备摘抄本,每当指导学生作文时.就要求学生翻翻自己的摘抄本,从中选用资料,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丰富自己头脑。

5.指导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的习惯。只读书而不作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读得再多也不会有所得,反而成为书的奴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即用“心”来读书,才能有所收获。如延伸性的要结合课文分析思考;阅读后要有所获、或能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

篇5:幼儿园托班阅读《大嘴巴》教案

1、知道书要一页一页轻轻地翻看,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愉快参加活动,能大胆表述,学习句型“×××(小动物)×××(叫声),我爱吃××。

活动准备:

《大嘴巴》大图书一本、小图书每人一本、小书架2个

活动过程:

一、翻阅大图书,理解《大嘴巴》书的内容。

1、看封面,知道书名,讲解阅读要求。

师:今天严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书)

师:看,这是封面。封面上有什么呀?(嘴巴)一张嘴巴和我们小朋友的小嘴巴比一比,怎么样呀?(大)对了,这是一张大嘴巴。(点字)这个故事的名称就叫《大嘴巴》。

2、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图书内容,学习句型。

第一页

师:我们一起来看书。打开封面,翻到第一页。

提问:看,这是什么?(青蛙)小青蛙怎么叫?(呱呱呱)对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蛙,呱呱呱”叫的真好听,再来一遍。

提问:那小青蛙爱吃什么呀?(你来说说看、你说、你说)提醒幼儿用完整话回答“谁爱吃虫子?”我们来看看小青蛙的大嘴巴里吃了什么?(翻开)原来是虫子。小青蛙吃饱了,唱起了歌“小青蛙,呱呱呱,我爱吃虫子”

提问:小青蛙怎么唱的?(幼儿集体学唱)小青蛙唱歌真响亮,再来一遍。

第二页

师:我们轻轻地翻一页。

提问:这是谁?(小鸭子)小鸭子怎么叫?(嘎嘎嘎)师:小鸭子,嘎嘎嘎。(慢)

提问:小鸭子爱吃什么?我们来看看图书上小鸭子的大嘴巴里在吃什么。(翻)是什么?(小虾)小鸭子吃到了小虾,高兴地唱起了歌“小鸭子,嘎嘎嘎,我爱吃小虾。”

提问:好听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幼儿集体说)

第三页

提问:猜猜书里还有谁?(幼儿自由说2—3个)

师:严老师轻轻翻过这一页。

提问:谁呀?(小狗)小花狗,汪汪汪,它爱吃什么呀?(骨头)真的吗?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我看看小花狗的大嘴巴里吃的是什么。呦,真的是骨头。“小花狗,汪汪汪,我爱吃骨头”小花狗也高兴地唱起了歌,谁来学一学?(个别幼儿学说)唱得真好听,谁也来学一学?声音要再响亮些。(拍手,说得真响亮,真棒)

第四页

师:谁愿意帮助严老师把这页轻轻地翻过去,看看还有谁?提醒:翻书要一页一页轻轻地翻。

提问:(翻幼儿)是谁呀?(小猫)声音响亮些告诉其他小朋友是“小花猫”。

提问:小花猫爱吃什么?看看小花猫吃到了什么?(翻)(小鱼)

提问:小花猫吃到小鱼心里怎么样?(高兴)它一高兴呀,就开始唱歌了,它会怎么唱呢?你来试试。(竖起大拇指)他唱得真好,我们一起跟着他唱一唱。

第五页

师:我们轻轻翻到最后一页。

提问:咦,这是谁呀?(小朋友)小朋友爱吃什么呢?(宝宝你来说,你说,你说,你们说)

师:我们来看看图书上的小朋友爱吃什么。(翻开蔬菜圆)“青菜、茄子”这些都是蔬菜。“苹果、梨”这些是水果(翻开另两个)还有什么?“牛奶、面包、鸡腿、鱼”

师:原来小朋友不挑食,样样都爱吃,身体长得棒棒的。(动作)“小朋友,啦啦啦,我们样样都爱吃”(慢)

三、幼儿自主阅读。

1、幼儿阅读

师:《大嘴巴》故事真有趣,严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大嘴巴》的书,你们想不想看?(想)

要求:看书的时候要一页一页轻轻地翻;一边看,一边讲;现在请小朋友起立,不要搬动小椅子,轻轻地走到桌子旁边看书。

教师观察、指导,可以请小朋友和旁边小朋友一起讲,也可以和客人老师一起讲。

2、将图书轻轻地放到书架上。

师:看完的小朋友可以轻轻地将图书放回书架。

三、表演故事内容

1、一边学小动物唱歌,一边表演。

师:图书真好看,故事真有趣,来来来,我们一起学学小动物(完整讲述表演)

2、结束

篇6: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三部曲

一、挖掘资源, 拓展阅读途径

俗话说, 要想吃果子就得先栽树。想让孩子多读书, 首先就要解决没书读的难题。

1. 鼓励家长给孩子买课外书。

农村学生的家长, 意识观念落后, 觉得孩子把课上知识学好就行了。有的甚至反对孩子看课外书, 他们认为读课外占用孩子读书时间。我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召开家长会, 让家长们认识到阅读课外书的好处。对于个别比较固执的家长单独交流, 鼓励他们支持孩子课外阅读, 保证孩子有书可读。

2. 建立班级图书库。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 我鼓励学生捐书。今年暑假, 我推荐几本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 如《狼王梦》《野仙中》, 要求至少读完一本书。开学时, 我发现学生买的书要有尽有, 读的情况却不乐观, 甚至有的是新书。我让孩子们把这些书捐出来, 分类摆放, 班级图书管在开学第二周就正是开放了, 每天来借阅的孩子还真不少。

二、营造良好氛围,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首要条件。

1. 树立榜样, 激励学生爱读书。

通过语文教学, 了解名人读书故事。比如教学《爱迪生救妈妈》一课时, 我就讲爱迪生各项发明成功, 完全是因为大量读书和勤于用脑取得的。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 我就给他们讲鲁迅的故事。我还经常树立班级里的读书榜样, 大家相互交流谈自己读书的收获和乐趣, 让他们的读书经历影响班上的同学。这样, 通过名人和身边的榜样, 激励学生课外阅读。

2. 以身作则, 教育学生以书为伴。

身教胜于言教, 我特别注意与学生共读。我每天早上走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向图书管理员借书, 然后专注地读起来, 有时大声朗读, 故意让学生听见。每周四的班队活动课前十分钟为读课外书时间, 我会跟学生一起手捧书本朗读或默读。“亲其师, 信其道。”在老师言传身教下, 学生爱上阅读就水到渠成了。

3. 开展活动, 促读学生多读书。

活动永远是孩子梦的兴奋点, 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我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单元时, 没有采用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讲、听、读等方式。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由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学生讨论并制定本组活动计划。以后两周时间则采用全班集中活动和分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猜字谜, 调查街头错别字, 讲错别字笑话等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了汉字的奇妙, 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有渴求欲望的自我行为。

三、课内外结合, 指导阅读方法

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 有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1. 以课本为点, 拓宽阅读渠道。

在教学实践中, 我常以课本为出发点, 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如, 五年级上册“我爱阅读”主题单元。除了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 更重要的是要在阅读中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激起阅读兴趣, 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学习《新型玻璃》一课前, 布置学生阅读《妙想科学》等相关文章。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学习兴趣大增, 课堂上竞相发言。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 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 使知识纵横沟通。

2. 根据不同文体, 进行分类指导。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和读物本身的特点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指导。

(1)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 有选择地阅读相关章节。比如, 我们学习了《我和企鹅》之类的课文后, 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 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 用于写科学小论文, 调查报告等, 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 精读法。精读要弄清文义, 推敲琢磨精华部分。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以后, 我推荐学生阅读梁晓声的《母亲》《父亲》等感人至深的课外书籍。让学生以课内阅读作品为依据, 指导学生课外精读, 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 调动多种感官, 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 浏览法。浏览法能扩大视野, 丰富知识。主要适用一些报刊杂志、较长小说等。我常教学生从头到尾浏览一遍, 看故事, 找情节, 找人物刻画……通过浏览, 读者可以丢开一些书中不值得读的部分, 这样就省下了时间细读真正需要的学习材料。目的在于从多方面吸取营养, 增加自己的知识。

3. 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周, 我都要精心准备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上重视加强阅读步骤与方法的指导。为了提高学生记忆、思维能力和阅读创新的能力, 我要求学生恰当的方式做好读书笔记, 比如圈点式笔记, 卡片式笔记, 写心得体会等,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 (2011版) 》.

篇7:幼儿主题画指导三部曲

【关键词】幼儿 主题画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26-02

一、前奏——观察思考与学习

1.引导幼儿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形成初步意象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有一双慧眼看世界,整个世界的动态便成了他的诗,他的画,他的戏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怡养。”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幼儿作画也是如此,丰富幼儿生活,开阔幼儿眼界是幼儿进行主题画创作的前提。主题画特别强调幼儿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和思维进行作画,试想,如果幼儿头脑中没有看过六一的歌舞表演,怎能画出“热闹的舞台”,没有对下雨的观察体验又怎能画出“雨中的故事”呢?要引导孩子多去观察,使孩子有能力创作出主题画来。所以教师确定的主题内容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提供与生活有关的命题,如中班可以选择《过生日》《闹元宵》《热闹的大街》,大班可以选择《赛龙舟》《我的梦》《等等。即使是儿童的自由创作的主题画也不是空穴来风,怪兽、恐龙、机器人、战斗士、公主、精灵等等形象也都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有关,不是直接的也是间接的经验,可在命题之前搞相应的活动,增加儿童体验,通过引导儿童回忆活动的情节和细节加深儿童形象记忆,引导儿童观察事物特征,启发想象力。帮助孩子确定绘画主题时,要遵循以激发孩子感兴趣为主的原则,因为孩子只有在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时,他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2.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讨论,拓展想象空间

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可根据创作主题,设计问题,鼓励儿童积极思考问题,支持他们发表见解,通过探索去解答问题,进入绘画情境,深化绘画主题。如主题画《过生日》,通过“你想怎样过生日?”的讨论,儿童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进入描绘的具体情境,教师再根据幼儿的讨论添枝加叶:“过生日要准备什么?你想邀请谁?安排他们在什么地方?”于是想象中的构图就浮现了。再如《我的梦》,教师先问孩子:“你做过梦吗?你的梦是怎样的(喜悦或恐惧)?你想做怎样的梦?”,让幼儿相互的描述,想象也随着天马行空。然后问幼儿:“你想怎样表现你的梦?”孩子们就会说:我的梦乱七八糟;或者我的梦很美,我要画自己在天空中看到的东西。随着描述,画面逐渐明朗。

二、间奏——引导与创作

1.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循序渐进,传授合理技巧

有了丰富的意象,接下来是“怎样画”的问题了。我们曾经以为传授技巧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但如若没有绘画技巧,头脑中有再多的生活经验和再丰富的知识也没有办法表现,所以还是离不开一定的绘画技能。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的限制,绘画技能不能是高深的、难度大的,应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而且必须是智能型的。不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就无法得到发挥。机械的模仿是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的,传授绘画技能时,必须启发幼儿自己动脑筋,自由创作。如:幼儿画小狗时,要让幼儿认真观察分析小狗的外型特征。如小狗长的什么样?身体各部分的特点?等等。再通过回忆和想象:“小狗平常会在在什么地方呢?它喜欢干什么呢?”这样通过孩子想象画出小狗的各种动态,如小狗在睡觉、小狗追皮球、小狗一家在玩耍等等。同时随着幼儿绘画经验的积累,要教会幼儿怎样解决事物的远近、重叠的关系;怎样把画面布置的更合理;怎样把颜色涂得更鲜明、协调。传授绘画技能应当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第一节课就开始不失时机地培养,使幼儿知道怎样把形象画的很生动。

幼儿主题画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离开教师的指导作用,对绘画就会兴趣不持久,或者态度消极,乱涂乱画,或者主题内容贫乏,水平低下,因而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加强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融于动手实践中。鼓励幼儿要有成功的信心。要鼓励幼儿大胆去画,甚至是随意涂鸦,也不要轻易批评、指责,让幼儿克服“不会画”的畏难情绪。

2.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大胆表现,培养绘画素质

教孩子进行绘画创作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想,自己画”,些时教师切记不要干涉太多,更不能一着急就去包办代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引导地位丧失了意义,只是要求教师不要总做具体的示范表演与讲解而要在启发诱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上下更多的功夫。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可以具体引导能力弱的幼儿:你想画什么?你喜欢把他们画在哪里?谁画的大些?谁画的小些?等等。通过引导,幼儿才能在画面上表现出内容主体。还要启发幼儿根据不同的角度去表现。如“快乐的六一节”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绘画题材,要注意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作画,可以抓住一个人或几个人去描绘,也可以描绘一群人。可以描写整个庆祝场面,也可以抓住个别事做细致刻画。帮助孩子掌握安排画面的方法,又可以避免作画雷同,没有新意的情况发生。

三、尾奏——欣赏与评价

1.用积极的态度评价作品,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审美经验

幼儿的每一幅作品都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都应予以尊重,所以,评价时一定要分析到每一幅作品,让幼儿感觉到被欣赏、被悦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绘画过程中评价某些有进步的作品,在绘画结束后评价构图饱满、富有个性、大胆表现的作品。同时引导幼儿间的互评,幼儿间的相互评价,是帮助幼儿形成相互欣赏。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你最欣赏这幅画的哪些地方?为什么?”让幼儿懂得每一幅画都有优点,都有不完美的地方,都是小朋友用心画的,都值得大家尊重。在悦纳自己的同时,学会接纳别人不同的表现方式。幼儿在评价同伴的作品中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请作品的绘画者来充当“解说员”,介绍自己的作品。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宽松、随意,使幼儿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获得发展,获得多方面的审美经验。

2.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幼儿作品,提升幼儿鉴赏能力

教师还要懂得赏识幼儿作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我们要在不同的画面中解读出不同的味道。如赏识作品的趣味性:一幅画中,幼儿把弯弯曲曲的线条变成怪兽,内容相当童趣,这类画,就不能以画面表现是否丰富来评析,而应以趣味性为评品的焦点。如赏识认真、大胆和自信的态度,在认真画画的前提下出现的线条的自然变化以及造型歪歪扭扭,更加强烈地透露出孩子天真烂漫的稚气。欣赏也是幼儿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的一环,在欣赏中得以关注到全体小朋友的作品。所以,教师在欣赏和点评时,要从色彩、构图、对比、创意等多方面清晰地加以讲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此间接提升幼儿鉴赏能力。

篇8:叩响托班幼儿早期阅读之门

相关研究表明:0-3岁儿童的早期阅读,并不等于成人给儿童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图书,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就大功告成。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应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建立起来。因此,在0-3岁儿童的早期阅读中,成人与儿童的分享阅读十分重要。

为此,我开始尝试用师幼共读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阅读。顾名思义,师幼共读就是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共读中,教师灵活采用集体、小组、个别三种“共读”方式,每次围绕一本图书,把教师的讲述、指导、提问与孩子的发问、交流、复述、表演融为一体,师幼、幼幼间形成互动对话的和谐关系,共同徜徉在阅读的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鼓励者,更是每一次阅读活动的设计者。

一、给阅读技能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教学特点,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广泛运用。面对一群不会看书却又喜欢看书的托班孩子,我渐渐地开始改变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把信息技术引入阅读基础技能的培养中。

1.巧用视频展示台,演示翻阅技能。

视频展示台是我们常用的电教媒体之一,它拥有使用方便、展示清晰的特点。作为阅读技能之首的翻阅技能的培养是非常值得推敲的,因为这种技能过于规范,往往得益于手把手、一对一的反复指导和练习。如何在集体教育中实现同样的教育功效?为此,我引入视频展示台进行了尝试。

首先,我给每个孩子提供一本相同的画册,我把画册放在了视频展示台,通过电视屏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我讲述的内容。和平常不同的是,我在讲故事前稍微做了点功夫。我先给孩子们介绍了书的封面和封底,然后请了几个孩子来找一找封面和封底。接着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书页,知道每本书都有许多书页,许多书页合在一起才能做成一本书,少了哪页都不行。最后,我还演示了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在我演示的时候,我不仅放慢了动作,还请了几个孩子和我一起来试一试。做好这些功夫就可以开始讲故事,等我故事讲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画册。这样的工作,在最初的阅读活动中是必做的功课,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翻阅图书的基本技能。

2.借助数码产品,树立阅读榜样。

幼儿自主阅读的时候,他们是自由的,也是愉悦的。但是往往这个时候,他们会出现撕书、丢书、倒看书等不良的阅读行为。为此,在他们自主翻阅的时候,我就在旁边观察,暗暗记住那些正确翻阅图书的孩子,还给他们拍下认真阅读的照片和录像。等到下次集体阅读的时候,我除了继续重复演示正确的翻阅方法外,还给他们欣赏拍到的照片和录像。在照片和录像中,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同伴上了电视,正确地翻阅方法、阅读姿势清晰地再现,心中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尝试着模仿。这样的做法,恰当地树立了良好阅读的榜样,也激发了他们良好阅读的愿望。

3.设计多媒体课件,激发阅读兴趣。

多媒体课件有着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的特点,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在托班幼儿阅读培养的过程中,它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托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极短,阅读又是相对安静的活动,所以,在活动形式的设计上需要老师多加思考。例如在组织孩子们阅读绘本《啊呜》的过程中,我设计制作了课件《啊呜》,在保留绘本原有画面的基础上,每一页设置了不同的出现方式,有放大、强调、飞入、回旋等形式,还在相应之处链接了相关的音效。活动中,不仅牢牢吸引孩子的眼球,也恰当地激发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再如阅读活动《大口袋》的设计中,我将故事内容中袋鼠宝宝帮助妈妈做事的不同动作设计了相应的动作音效,有效地帮助孩子理解了相关的动词,也恰当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给阅读指导融入趣味方法

0-3岁儿童有一种自发重复的发展需要,喜欢重复做某一些动作,不厌其烦听某一个故事,百听不厌。这既是儿童反复认知的需要,也是成人带领儿童进入阅读世界、获取更多的经验、引导儿童自主学习良好契机。

刚开始共读的时候,我采用简单化的提问和对话来引导幼儿阅读。当孩子们抢在我前面,把我要提的问题答案说出来的时候,我就开始想着法儿,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让兴趣和欢乐伴随师幼共读的全过程。

1.动作辅助。

托班孩子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他们喜欢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我鼓励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用动作来表现部分阅读内容。比如在阅读《吃汤圆》时,孩子边说着画面内容“啊呜——啊呜”,边模仿嚼、咽汤圆的动作;在开展活动《我的颜色是什么》时,他们一边看着图画说着小熊贝贝衣服的颜色,一边忙乎着在自己的身上找找相同的颜色;阅读《小动物过桥》时,他们一边说着小动物们过桥时的语句,一边模仿着它们不同的动作。这样的动作辅助,既增强了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又适当地满足了孩子好动、好模仿的心理。

2.重复阅读。

托班的孩子特别喜欢一遍又一遍地翻阅同一本图书,为此,我把语句的习得蕴含在重复阅读中。比如阅读《幸福的电话铃》,第一次阅读时要求孩子讲出每个电话是谁打来的;第二次让孩子模仿爷爷、外婆和妈妈的呼喊:“宝宝,我是××。”第三次讲述宝宝的回答:“妈妈,妈妈给我打电话了!”孩子的表达水平稳步提高,从小听众慢慢变成了讲述者。

再如阅读《好朋友》时,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问答:水壶对水杯说什么?水杯是怎么回答的?桌子对椅子说什么?椅子是怎么回答的?钥匙对锁说什么?锁是怎么回答的?雨伞对雨鞋说什么?雨鞋是怎么回答的?虽然提问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回答的内容却是重复的两句话:你是我的朋友吗?我们是好朋友。

3.情感交流。

在阅读《小花和朋友》时,我鼓励孩子试着边阅读边交流各自的感受:“小花邀请朋友们一起玩,你觉得它好不好?”“小花会用好听的话招呼朋友,老师真喜欢它,你们呢?”再如阅读《猪宝宝洗澡》时,启发幼儿说说“你们喜欢猪宝宝吗?”“你们爱洗澡吗?”“我来闻闻哪个宝宝香喷喷的,老师亲亲他!”这些交流拉近了师幼间的距离,满足了托班孩子表达感情的需要。

4.“猜猜找找”游戏。

让孩子学会自主阅读是开展阅读活动的目标,因此在师幼共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孩子今后的自主阅读打基础。“猜猜找找”游戏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让孩子找找画面主要特征,猜猜接下去的故事情节,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帮助孩子在故事情节间形成初步的逻辑联系,而这些能力是自主阅读不可或缺的。

如在阅读《鼠小弟爬大山》这个故事时,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孩子围绕画面内容进行有目的地猜测,有:鼠小弟出去玩,看见远处有什么?猜猜小山一样的会是什么呢?它向前走呀走,小山又变成什么了?找一找!鼠小弟又往前走呀走,原来不是小山,是什么呀?猜猜鼠小弟会对熊伯伯说什么?……

再如绘本《啊呜》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绘本内容,在主要人物的出场上做了猜猜讲讲的文章:引入小兔时,将小兔的画面进行遮挡,只出现一小段兔尾巴,让孩子猜猜这会是谁?小狗出场时,先出现两根骨头,再播放吃骨头的咀嚼声,让幼儿猜猜谁爱吃骨头……

三、给阅读分享创造表现空间

在阅读经验的分享上,我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丰富的表演区域,提供各种表演的道具,以开展小小故事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以表演游戏的形式进行阅读分享。

1.手偶表演促进个体的自我分享。

手偶夸张的造型、生动的形象、有趣的神态再加上美丽的服饰牢牢地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也是孩子们游戏活动中的热点。它主要通过孩子的手指、手掌活动来操作表演。为此,我根据孩子们的阅读内容,在表演区提供各种手偶,每阅读一个内容,就设计制作一套手偶。

如在阅读《吃汤圆》的内容后,我制作了小蚂蚁、扭扭蛇、宝宝和汤圆的手偶,引导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进行表演。孩子根据故事的情节依次带上不同的手偶,进行摆弄,进行自娱自乐的故事复述。

再如语言活动《宝宝喝牛奶》实施以后,我在表演区提供了小猫、小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小点点的手偶。孩子在游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述节奏,快乐地操作,在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小小故事会练就个体的分享胆量。

每周五,我会提供一个小小故事会的平台,鼓励孩子们将自己阅读到的故事内容讲给大家听。起初,孩子们胆子小,讲故事的时候声音很轻,动作也很忸怩。在老师的不断鼓励、肯定中,他们的声音逐渐响亮起来,表演的欲望逐渐强烈起来,讲故事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从他们稚嫩的嗓音中,我们听到了《小叶子的木珠》、《啊呜》、《好朋友》等等简单、有趣的故事,从他们生动的表情中,我们看到了小小故事会的力量,看到了分享阅读经验带给他们的快乐和胆量。

3.微型舞台剧打造团队的分享经验。

篇9:与家长携手,为托班幼儿阅读扬帆

一、精选读本为托班幼儿阅读提供保障

1.自带书。

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有很多的优秀读物,考虑到图书的丰富多样性,我们发动家长为每个孩子都带一本图书,以丰富班级图书角,倡议口号是:“您为孩子带一本书,您的孩子将看到三十本书。”带书前要求家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为幼儿选择图书。所选的图书要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直观、富于情趣。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以引起幼儿阅读兴趣。家长们非常支持,有的家长甚至带了一套图书。个别家长带来的图书文字比较多,我们跟家长交流后,家长马上表示再重新购买,也表示今后知道怎样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图书了。这样一来,经过我们指导审核的精美图书走进了班级,大大丰富了图书角。

2.“淘书行”。

“淘书行”是我们幼儿园“六一”期间开展的一项活动。每个班级推选出一位家长,大家带着自己的孩子到新华书店,根据提供的经费为班级选择图书。在选择图书的时候,老师们给予指导,让家长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挑选,结合自己孩子的喜好,并要求书尽量选薄一点的,最好是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故事的,这样孩子很快能读完一本,内心就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下次就还会想读。我们老师还会提醒家长哪些图书是班级或者是幼儿园已经有的图书,防止重复购买。购买好的图书通过集体晨会,让孩子交到自己老师的手中,老师们利用时间给孩子进行讲述或者放在图书角供幼儿自主阅读。

二、习惯培养为托班幼儿阅读推风助力

1.爱阅读。

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如果幼儿的家中藏书丰富,大人们每天看书,幼儿受到影响,自然而然就捧起了书本。这样,幼儿就先学会了重视阅读,喜爱上阅读。

我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建议家长在家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在我们班门口的漂流角墙壁上,一排红字提醒着家长:“今天,你读书了吗?”我们经常会发个消息,提醒家长多陪孩子读读书。个别坐不住不爱阅读的孩子,我们更是提醒家长要带着孩子读书,养成孩子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习惯,哪怕是从5分钟开始。寒暑假,我们会提醒家长不要忘记带孩子阅读,让孩子多去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让孩子们在书的海洋中遨游。这样,小小的图书,让孩子们已经在破万卷书、行千里路了,他眼中的世界会更加丰富、也会更加美丽起来。

2.爱借阅。

我们班级的“漂流角”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读物,每个孩子开学初都会借阅一本图书回家阅读,然后可以自由借阅,只要进行借阅登记即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孩子借阅图书的习惯,最终发展为喜爱阅读。

在这个角落中,我发现有些家长经常会带着孩子们来还书,并和孩子一起再借书。有的孩子还会非常炫耀地告诉我,他看了什么书,书中有什么等等。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一代的家长和孩子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股电子阅读的浪潮中。对此,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永新认为,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提供的内容太过绚丽动感,这对孩子还是有危害的。“对孩子专注力和宁静的心态的形成都是不利的。”我们有的家长就是如此,没有借阅的愿望,我提醒他们:“你再为孩子借一本图书呀,孩子多看书好!”这位家长表示:“老师,我们家每天晚上都在电脑上看。”也有家长说:“我们的孩子只听故事。”于是我和家长进行了简单交流:“翻书,可以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使其从无意识地翻书过渡到有意识地翻书;另外相对图书来说,看电脑对孩子的眼睛伤害要大得多。”我们一学期下来,还会统计孩子们借阅图书的次数,并通过短消息进行总体公布,并大力表扬借阅次数前几名的孩子。在幼儿园阅读节中,评选借阅图书次数最多和爱阅读的孩子为“阅读之星”,颁发奖状,并公开表扬,以激励家长和孩子。

3.惜图书。

书籍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和启迪智慧的钥匙应从小养成爱书的好习惯。世界级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因此,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良好行为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付出更多的耐心去长期培养。

在班上,幼儿阅读时,我会指导幼儿正确阅读的方法:“找到小封面,捏住小书角,一页一页翻,仔仔细细看。”和孩子们谈话体验:“如果你受伤了,会不会痛?”“如果图书破了会不会痛?”……以此教育幼儿“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惜图书”。对于“漂流角”的图书借阅后,我要求家长和孩子要爱惜图书,不能毁坏或者弄丢。如果发现孩子还回来的图书有毁坏现象,我会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修补好才能归还,并进行简单地教育。很快,孩子们对图书都比较能够爱惜,毁坏现象基本没有了。

三、亲子阅读为托班幼儿阅读给予指导

亲子阅读是沟通父母和孩子之间感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感受父母之爱的重要途径。有些家长因为忙于工作,而很少有与幼儿共同阅读的时间,或者是不重视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如果少了父母的参与和榜样作用,幼儿对图书的好奇和探索不会持久。因此,即使家长为幼儿提供再多的图书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因为幼儿的阅读并不只是单方面的,必须有父母的引导和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图书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但是对于有的家长来说,只是和孩子一起从头到尾读一遍。

为此,我们托班经常开展一些亲子阅读活动,旨在对家长进行阅读指导。在亲子阅读《大纸箱》活动中,我就像是孩子的大朋友、好伙伴,我不是在上课,而是和一群孩子在玩耍,在玩中学,学中乐,就像是《大纸箱》中的宝宝和小兔子一样,体验着想象和创造的快乐。活动中,家长和我们一起体验着活动的快乐,和孩子一起阅读玩耍。特别是儿歌“拿好小图书,找到小封面,捏着小书角,一页一页翻,仔仔细细看”,指导家长和幼儿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最后的玩大纸箱中,家长带领着孩子想出了很多的玩法,如:打鼓、跳舞毯、汽车等等。活动结束后,家长表示受益匪浅,知道今后如何与孩子一起阅读了。

四、家长导读为托班幼儿阅读注入新意

“家长导读”活动是我们幼儿园另一种开展阅读活动的形式,每个班每个月邀请一位在阅读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家长带孩子阅读。老师与家长紧密协作,让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阅读热点确定讲述的内容。这个活动旨在发挥家长阅读的经验,拓宽教师阅读工作的视野,既丰富孩子们的阅读活动,又让孩子体验不同的导读者带来的阅读乐趣,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家长们能够有机会走进幼儿园孩子们的课堂都特别激动,准备相当认真,都主动要求参加活动。他们有的还专门制作了PPT课件和精美的教具,有的特别虚心地向老师们了解孩子们喜爱的课堂学习方法等。月月的妈妈是一名少年宫的音乐老师,她为孩子们带来了故事《熊宝宝的奇妙旅行》。故事是自己女儿最爱听的,她通过指偶和立体图书精彩地进行了演绎,孩子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了。在故事讲述中,她还不时带领着孩子进行表演和游戏,做到了动静交替。虽然整个活动时间远远超过了孩子们教学时间,但是每个孩子都兴趣盎然。

上一篇: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下一篇:初一期末考试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