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研究

2024-04-25

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研究(精选6篇)

篇1: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研究

一、研究原因

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开端重要”的观念深入许多家长的心中。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意志力、自信、乐群合作精神、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品质的培养。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开办早教机构并予以规范。在这种背景下,早期教养便成了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谈到婴幼儿早期教养,必然会涉及孩子的家长及其家庭。婴幼儿身心尚不成熟,思维能力和活动独立性差,对家长依赖性强,因此家长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极其重要。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由婴幼儿和家庭教养者所构成的家庭环境对婴幼儿发展的作用最大。在随后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父辈家长平时大多工作繁忙,婴幼儿在大多时间里由祖辈家长照看,父辈家长常常利用周末在早教机构参加亲子活动。两代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养中处于最核心地位,与孩子的互动最频繁,情感最深厚,他们共同承担教养责任,都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把研究点聚焦于两代家长。

二、研究问题

依据访谈宗旨,共设计了5个基本问题:(1)有人说“3岁前孩子尚小,照顾好日常饮食和身体健康就可以了,不用这么早教育”,您的看法呢?(2)您平时怎样开展早期教育?(3)您希望通过早教促进孩子哪些能力的发展?(4)有家长说“孩子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自主性”,对此您怎么看?(5)您觉得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更利于孩子成长?访谈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对象和情境适当加入一些追问。

三、有关两代家长早期教养观念的分析与讨论

(一)早期教养的基本观念 1.“关键期”“小时候可塑性大”“三岁看大”等观念使家长认识到婴幼儿早期教养的重要性 访谈中祖辈和父辈家长都十分肯定婴幼儿早期教养的重要性,但问及原因,只有少数家长能够回答。第一,有的家长认为“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因此非常重视婴幼儿这一关键期的教养。如祖父认为:“从小不开发智力,大了就迟了”;又如祖母认为孩子在关键期对外界会很敏感,他说:“婴幼儿早期教养很重要,是因为这个时候大脑很敏感,很容易接受外面的东西,智力很容易开发。”

第二,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大。如父亲认为:“孩子小,不理解大人的想法,当你去引导他,他就会向你引导的方向发展。”第三,有的认同“三岁看大”的观念,认为早期形成的某些品质影响将来发展。如母亲说:“大家说,三岁看大,我觉得有道理。性格和生活习惯在年幼时就已经形成,对以后有影响。”

研究者认为,家长重视婴幼儿早期教养的确是件好事,但不能夸大早教的功能,更不能迷信某些早教机构打着“0~3岁是培养神童的关键期”的幌子而对孩子发展抱有过高期望。“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所属成员国曾经对0~8岁儿童早期教养效果作过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早教对儿童发展(尤其对经济贫困家庭的儿童发展)短期效果明显且稳定,而长期效果证据混杂。早教对儿童认知发展的效果在小学或中学则会减弱或消失,但当儿童遇到高难课程或高级学习任务时,早教的成果就发挥作用了,而且早教对儿童社交能力和性格发展的正面影响能持续很长时间。因此,我们要正确客观地认识早期教养的作用。2.祖辈家长重“养”轻“教”,而父辈家长“教”“养”并重

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充分考虑婴儿的身心特点是实行“保教结合”的基本依据,家长对此有何看法呢? 经访谈了解,不少祖辈家长重“养”而轻“教”,如祖母只关注婴幼儿身体保健方面:“孩子小,容易生病,三天两头感冒什么的!照顾好生活,保证身体健康就行了,在家不用教什么,到了幼儿园再说吧。”有的则认为保育是教育的前提,过分教育而不顾孩子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会适得其反,如祖母说:“我们主要是保证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孩子精力充沛了,你教什么他都能记住。有的小孩没休息好,就没有精神,你教什么都没有兴趣,给他灌输多少东西他也不愿意记。”越小的孩子生理条件越不成熟,自我服务能力越差,就越需要成人在衣食住行、卫生保健方面悉心照料。在结束对祖辈家长的访谈之后,我们采用控制性投射的技巧访谈父辈家长:“有人认为家长在早期照顾好孩子的膳食营养、卫生保健等日常生活就行了,至于教育,等孩子大些了再说。您对此怎么看?”

访谈结果表明,所有的父辈家长一致认为婴幼儿早期教养中养教要并重。其中父亲的话比较有代表性:“这(养和教育)是同步的。身体很重要,但只是一个方面,孩子社会交往、智力发展也很重要,少不了教育。”

研究者认为,值得关注的是,访谈中父辈家长都坚持要“养教并重”,但在实际教养中,尤其遇到有关“教育”的问题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是缺乏足够的专业育儿知识和技能,他们往往只能在“做中学”。因此,父辈迫切需要专业教养信息和教养指导的支持。据有关0~3岁婴幼儿家长早教知识和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该调查发现,家长对早教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66.4%,了解的多是一般的普及性知识,对较专业的知识了解不多,因此他们对专业早教服务的需求迫切。

(二)早期教养目的之一:培养良好的社会性、个性品质与开发智力并重

开发智力,开发大脑潜能历来是婴幼儿早期教养讨论的主题,但访谈发现家长对婴幼儿的习惯、人际交往、品德、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格外关注。他们认为这些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品质同智力一样对婴幼儿适应社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1.培养良好的习惯

被调查家长普遍认为婴幼儿的习惯包括吃饭、睡觉、穿衣。上厕所、劳动卫生等生活习惯,礼貌打招呼的交往习惯和不抢别人东西的品德习惯。如祖母说:“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吃剩的果皮、玩剩的纸屑要及时收拾,吃饭时不剩饭不浪费,有规律的大小便,自己穿衣服、穿袜子等。”母亲对“习惯”的解释比较宽泛:“孩子的习惯很重要,比如睡觉习惯、礼貌习惯、不能和小朋友哄抢东西、打架啊,这些都是以后做人的基本原则啊。”可见,家长对“习惯”的理解包含了广泛的意义。

研究者认为,养成好的习惯,责任在家长。家长尤其要注意婴幼儿的“第一次言行”,给予及时的强化或者批评制止。2.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认为人际交往能力与智力同等重要,希望孩子能使用礼貌语,掌握协商、谦让、分享、自主表达意愿等交往能力。访谈发现,家长选择早教机构的动机之一就是希望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如母亲说出了交往能力的社会适应功能:“人际交往在现在社会中是最重要的,这方面能力好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培养交往能力跟培养智力的意义差不多。”祖母认为:“现在小孩还小,天真无邪,我们教她礼貌方面的知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懂礼貌。”母亲则表示:“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主动表达意愿,想要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漂亮等,希望他与别人能自主交流。”

研究者认为,家长认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并注重从日常生活的礼仪礼貌做起,这固然是好的。然而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说,建立安全型亲子依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家长更应该关心婴幼儿所处的状态,注意听取和接收婴幼儿发出的信号,并作出及时恰当的回应。

与同伴交往方面,有研究表明:10个月前的婴儿的交往更多集中在玩具和物品上;10~18个月的婴幼儿能有意地发出一些行为并注意到同伴的反应;18个月后的幼儿则更倾向于与同伴交往,突出表现为幼儿间的合作游戏,互补互惠的行为明显增多。

基于此,家长应意识到交往能力要在交往中获得,应鼓励婴幼儿与同伴交往,为婴幼儿提供交往机会。总之,研究者提醒两代家长:第一,培养非智力品质是孩子终身的事情,不能局限在0~3岁;第二,培养孩子的协商、合作、谦让、分享等交往品质要考虑其成熟水平和早期心理特点。3岁前的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很难采择他人观点,他们的移情能力低,不能体察到他人的情绪和思想,通过教育来引发亲社会行为比较困难。因此,3岁前家长能够做到的是带孩子到人际环境中,鼓励其与人交流,但不必在意效果,切勿操之过急。(三)早期教养目的之二:“激发兴趣,减少学习压力,培养快乐的情感” 1.多数家长有矛盾心理:“教育环境所迫才框着孩子”,实际希望他们“轻松快乐地成长”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教育体制很大程度上仍是“应试取向”。访谈中许多父辈家长不希望给孩子太多要求和压力,期望他们轻松快乐地成长,然而“环境所迫”,不得不“框着”孩子。这实际上是社会环境对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和孩子皆有压力。如父亲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很累,失去了应有的快乐。由于社会竞争激烈,从幼儿园起家长就开始‘框着’孩子,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母亲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父辈家长的矛盾心理是孩子3岁以后开始产生的。家长和3岁前的婴幼儿都很轻松快乐,自3岁进入幼儿园起就开始面临种种压力了,因此可认为在前三年里,家长会尽量给婴幼儿提供一个轻松快乐的生活环境。

2.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方能缓解矛盾心理

虽然“环境”如此,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在学习中过得快乐些,或者让他们“伴着快乐学习”。对于如何缓解这个矛盾心理,家长们自有答案。虽然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减轻婴幼儿的学习压力,培养其快乐的情感,但仍有个别家长出于攀比心理给孩子巨大的压力。有家长认为孩子发展得好,有出息,能光耀门楣。从祖母谈自己儿子的成功事迹就可见一斑:“就像我儿子在深圳做全国销售部经理,其实这个位子很多人都有实力做,但只有他略高一筹,才做到这个高度。我们看到孩子发展到这种程度很满意。对于小孙子来说,投入这么大的财力和精力培养他,就是希望开发他的智力,让他长大了也有出息。这样我们脸上也有光。”(四)早期教养的内容观

当问到“您平时是怎样开展早期教养的”这一问题时,几乎所有家长都回答寻找合适的教育内容来开展早期教养活动。对资料进行编码后我们发现家长选择的教育内容可分为几大类,其中礼貌用语,协商、分享等交往能力和道德教育的内容较受重视。此外,教育内容还包括健康教育、艺术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等。

研究者认为,家长凭借经验或书本、网络提供的教育信息来选择教育内容,虽然可以相对划分出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但随意性很大。对于婴幼儿来说,参与家长提供的任何一个领域的教育都是全身心的“浸入”,可以得到相对全面的发展。(五)早期教养的玩具观

在回答平时如何对婴幼儿开展早期教养的问题时,只有很少家长谈到了玩具的话题。对资料编码后我们发现,他们对选择玩具有以下看法:好的玩具要具有安全性、益智性、适宜性、低结构性、可反复操作等特点。如父亲表示:“孩子的玩具有很多,现在也买一些相对开发智力的,比如拼图、积木等,还有要考虑玩具是否安全、所适用的年龄。”母亲则指出:“对于玩具最大的感觉就是要适合孩子的年龄,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我感觉真正耐玩的玩具都是那些需要动脑筋的。”由此可见家长从婴幼儿的喜好和需要出发对玩具作出的经验性判断还是比较正确的。

研究者认为,婴幼儿早期智力发展有两大方面:一是运动能力,二是动手操作能力。3岁前婴幼儿的认知处在感知运动阶段,“智慧源于指尖”,低结构性和可操作性的玩具是婴幼儿锻炼手指和进行思维活动的工具。玩玩具能促进大脑进一步成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六)早期教养的环境观:和谐的家庭氛围利于婴幼儿成长 家庭是婴幼儿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对他们来说家庭不仅仅是一座房子,还象征着安全、舒适和愉快。母亲认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孩子一回到家里看到爷爷在看报,奶奶在做家务,家庭成员和谐,会感觉很舒服,心情也会很舒畅。如果爸爸妈妈天天吵架,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父亲从反面说明了这个观念:“我不相信那些暴力的、不和谐的家庭能培养出很优秀的孩子。

研究者认为,家庭和工作单位是直接影响父辈家长生存状态的两个微观环境系统,如果父辈家长不能处理好与祖辈家长、单位成员的关系,不能胜任工作和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则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和睦及其生存状态,最终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父辈家长必须尽量避免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调解与老人在日常生活和孩子教育上的冲突,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七)早期教养的个体发展观

1.家长提供发展条件,关键要靠孩子个人努力

不少家长都认为提供的经济条件是个体发展的外因,如果孩子个人不努力也是白费。孩子必须学会独立,不能依赖家长,他们必须通过提高个人能力和实力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2.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独立性

孩子如何做才具备发展的“内因”呢?不少家长认为“独立”就是“内因”,即一切靠自己而不依赖家长和他人,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孩子如果被家人保护过多,在家还比较活泼,到外面就放不开,与其他孩子相处比较羞怯。在家里他跌倒了,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们都不去扶他,让他自己爬起来。吃饭时,让他自己吃,慢慢培养他的独立性。”

研究者认为,孩子生来就具有“独立”的内在需求,如果家长从小宠爱孩子,孩子便有了“靠山”的观念。继而家长就会认为孩子不够独立,又给予更多的“包办代替”,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能导致孩子泯灭独立性,失去发展的内因。根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论,3岁前孩子正处在“基本的自主感”“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孩子的自主感。在此之前孩子的依赖性很强,当他们学会说话和走路,能比较独立地探索世界时,便处处想显示自己的力量,有时还会拒绝成人的要求,这样他们也能感受到自主的力量。如果家长控制约束过多,批评过多,孩子便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产生一种羞耻感,无法获得自主感,也就可能导致孩子人格发展中独立性的缺失。

篇2: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和越来越多的家庭逐渐认识到, 0~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最快和性格、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传统观念一般认为3岁是早期教育开始的年龄,但现代研究表明,0~3岁是婴幼儿身体、情感、社会、动作和认知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早期的家庭影响将决定着后期的人格。因此,婴幼儿早期教养越来越受到各个家庭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城市 婴幼儿 早期教养

一、城市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的现状和问题

终身教育从0岁开始,0~3岁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据统计,目前我国0~3岁婴幼儿共计有7000万,其中城市占1090万。其中又有约80%的婴幼儿散居在家庭里。现阶段家庭早期教养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

1.专门教养机构和幼托机构缺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随着社会对婴幼儿教育的关注不断升温,家长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养,对托儿班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他们更愿意把婴幼儿送入专门的教养机构,不仅可以减轻自己的教养压力,而且也能保证孩子的智力、情感、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得到良好的指导。而现实是托幼机构设置严重不足,有些中小城市基本上没有什么正规的托儿班,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2.家庭教养中普遍重智商,轻情商

在目前的家庭教养中,家长多重视婴幼儿生理发育、保健和智力开发,忽视婴幼儿心理健康保护以及情绪、感情、社会性发展和人格的早期培养。在婴幼儿发展的早期,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提供或创造一种丰富、适宜的环境,促使婴幼儿的整个大脑以全面的方式成熟起来。卡内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15%靠的是知识和技能,85%靠的是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这占85%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指的就是情商,情商应该从小培养。事实上很多家长对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许多家长急于追求婴儿向小大人的方向发展,把一个人一生中应当学会的东西都提前学会,带来一系列超前教育的问题,为今后的发展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3.家庭隔代教养带来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当今社会,年轻的父母们需要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事业,在这种情况下祖辈家长参与对婴儿的带养并承担一部分家务,既是家庭的需要也对社会发展有利。然而,隔代教养也带来了。通常,祖辈一些问题。如祖辈家长对孙辈的带养比较注重身体和生活上的照顾,容易忽略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各种需求通常采取简单的直接满足的方式,而容易忽视引导孩子通过探索、学习和经受锻炼获得满足。年龄差异、时代差异和代际地位的差异,也使家庭中不同代别的人,在教养孩子问题上往往有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孩子教育问题

上有矛盾,从而影响到亲子关系。

二、现阶段城市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问题的成因

1.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局限于3~6岁幼儿教育阶段。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在大部分地区尚未纳入现行的学前教育体系,教育部门、卫生保健部门、妇联、人口计划生育部门、街道居民委员会,好像谁都可以管,又谁也管不好。导致现阶段城市婴幼儿只能以家庭散养为主。目前,在中国只有很少一部分婴幼儿进入正规的学前托幼机构。

2.现实原因

我国家庭日趋小型化,年轻的父母没有条件自己带养孩子,而能让家长放心托付婴幼儿的专门的教养机构和托幼机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婴幼儿只能以家庭散养为主。请保姆带孩子,保姆的薪酬、健康状况和个人素质等,都是婴幼儿父母顾虑的因素。于是,在城市家庭中,多由祖辈承担起照顾婴幼儿的重任。

3.认识观念存在偏差

对早期教养的认识偏差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忽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认为婴幼儿幼而无知,对他们进行教育如同“对牛弹琴”徒劳无益。因此,只重视婴幼儿的吃穿、健康等生活上的问题,忽略了早期教育。二是传统观念认为早期教养应该在幼儿园、托儿所这样的集体教养机构内进行。面对众多家长的需求,一方面现有的托幼园所在容量上与育儿的能力上都无法适应需要,另一方面家庭中良好的教养资源又被闲置。三是社会和家长把早期教育理解为超前教育有些幼教机构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婴幼儿实施超前教育。

三、对解决城市婴幼儿家庭教养问题的思考

婴幼儿的早期教养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全民族的未来,应从长远的战略高度,由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切实抓好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尽快制定0~6岁学前教育法规,推动托幼一体化的进程

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该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依法保障每个婴幼儿接受早期教养的基本权利。应深化教养体制改革,建立由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机制,形成0~6岁学前教育整体、系统、科学的管理一体化格局,将学前教育的法定年龄从3岁向下延伸到0岁,对婴幼儿教养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2.探索建立将社区婴幼儿早期教养服务与婴幼儿保健服务有机结合的服务模式

探索建立一种将社区婴幼儿早期教养与保健服务有机结合的服务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婴幼儿早期教养服务的连续性和持续性,而且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人力资源。并开展适合社区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早教服务模式,如在社区的市民学校、教育学院或综合活动中心开展早期教养指导活动和服务,建立“育儿教室”,成立祖辈家长委员会等,为市民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3.树立科学的早教观念,为婴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在婴幼儿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是抚育者,也是保健者、研究者和反思者。要让婴幼儿在自由中孕育创造,在尊重中培育自信,在关爱中感受幸福,在和谐中健康成长。

一是重视婴幼儿情感的早期培养。对于婴幼儿的早期需要,尽可能地给予理解、尊重和满足,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作为父母,首先要懂得爱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社会在温馨、关爱的家庭环境中,这会使孩子的脾气变得更温顺、更自信。

二是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担负起教养责任。在庭教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包括说话、动作、气质、性格、思想方法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婴幼儿。所以父母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形象,是家庭教育中最有效、最重要的教育。首先,母亲要用最温柔的爱与婴幼儿相处。应该抽出时间多陪伴婴幼儿,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关心和满足婴幼儿的情感需求,建立与婴幼儿的依恋感。其次,父亲应多参与婴幼儿的早期教养。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亲的关怀,在0~2岁,母爱是婴幼儿成长中的关键因素。但到了2~5岁,父爱的介入成立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亲的重要作用表现为把依恋中的母子分开,以促进幼儿独立性的形式,并形成平衡的家庭情感。对于有祖辈参与的隔代教养家庭来说,婴幼儿的教养应该以父母对孩子的亲子教养为主,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养只能起辅助和补充作用。

三是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父母应保证每日有1小时以上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亲子交流。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选择空气新鲜的绿化场所,开展适合孩子的户外游戏和体格锻炼,创设与周围成人接触,与同龄、异龄伙伴活动的机会,感受交往的愉悦。学会关注、捕捉孩子在情绪、动作、语言等方面出现的新行为,做到及时赞许、适时引导,满足孩子的依恋感和安全感。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在生活活动中随时随地与孩子多讲话,进行沟通交流。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各个方面满足和开发他们的良好求知欲望和要求,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珍惜孩子的求知欲望,耐心而热情地倾听,认真简要而正确地回答小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幼教连锁大举进沪传统教育将受冲击.新闻晚报,.

[2]杨雄里,董奇等.科学与儿童智力发展.,4:32.

篇3: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研究

一、幼儿父母教养观念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幼儿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在本研究中, 所调查的幼儿父母受教育程度分布不均。高中 (含中专) 、大专、大学本科学历的幼儿父母占了绝大多数, 分别占总体的25.4%、27.7%、32.7%;初中及以下、研究生及以上分别为8.0%和6.2%。在此笔者将幼儿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作为分类变量, 幼儿父母的教养观念作为因变量,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如表1。

n=766 (M:平均分;SD:标准差)

根据表1, 从总体上看,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幼儿父母, 其教养观念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P<0.001) , 具体到教养观念的四个方面, 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的发展观和期望观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P<0.001) ;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的教育观存在显著差异 (P<0.05) ;而不同受教育程度父母的角色观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分析发现, 教养观念及教养观念的两个维度发展观和期望观的差异均主要表现在, 研究生及以上与大专及以下、大学本科与高中 (含中专) 及以下、大专与高中 (含中专) 及以下之间。从数据显示来看, 学历越高的幼儿父母在此因子上的平均得分也越高。由此样本情况看, 研究生及以上比大专及以下、大学本科比高中 (含中专) 及以下、大专比高中 (含中专) 及以下幼儿父母的教养观念、发展观和期望观更合理。

(二) 幼儿父母的职业

在比较不同职业的幼儿父母教养观念之前, 对父母的职业分布进行了重新组合。因为本研究中幼儿父母的职业主要以公司职员、个体户、企业管理人员、教师和公务员为主 (公司职员21.7%、个体户20.9%、企业管理人员15.7%、教师11.9%、公务员9.1%) 。其他职业不具有代表性, 因此将父母的职业分为六类, 分别为公司职员、个体户、企业管理人员、教师、公务员及其他 (主要包括医务工作者、律师、研究机构人员等) 。笔者选取幼儿父母的职业为分类变量, 幼儿父母的教养观念作为因变量,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2。

n=766 (M:平均分;SD:标准差)

由表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职业的幼儿父母其教养观念表现出极其显著差异 (p<0.001) 。具体到教养观念的四个方面, 不同职业的幼儿父母, 其发展观和期望观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p<0.001) ;不同职业的幼儿父母, 其角色观和教育观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p>0.05) 。

分析发现, 不同职业的幼儿父母, 其教养观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教师与公司职员、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教师与个体户、教师与其他职业之间都存在差异。从数据显示来看, 教师比公司职员、企业管理人员、个体户和其他职业在此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都高。由此样本情况看, 教师职业的幼儿父母比公司职员、企业管理人员、个体户和其他职业的幼儿父母的教养观念更为合理。

发展观方面的差异表现在教师与公司职员、教师与个体户、教师与其他职业之间。从数据显示来看, 教师职业的幼儿父母比公司职员、个体户、其他职业的幼儿父母在此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都高。由此样本情况看, 教师职业的幼儿父母比公司职员、个体户、其他职业幼儿父母的发展观更为合理。

期望观方面的差异表现在教师和个体户之间。从数据显示来看, 教师职业的幼儿父母比个体户职业的幼儿父母在此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高。由此样本情况看, 教师职业的幼儿父母比个体户职业的幼儿父母的期望观更为合理。

(三) 幼儿父母的年龄

在本研究中, 幼儿父母的年龄主要集中到25岁~35岁之间, 占77.5%;其次在36岁~50岁之间, 占21.6%;25岁之前和51岁~60岁的幼儿父母各占0.4%和0.5%。因此, 根据样本的具体情况, 笔者重点探讨25岁~35岁和36岁~50岁之间的幼儿父母在教养观念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所以在此将幼儿父母的年龄作为分类变量, 幼儿父母的教养观念作为因变量,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见表3。

(M:平均分;SD:标准差)

由表3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25岁~35岁和36岁~50岁的幼儿父母, 其教养观念及教养观念的四个维度发展观、角色观、期望观和教育观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p>0.05) 。

(四) 幼儿父母的性别

在本研究中, 由父亲填写的问卷占27.5%, 由母亲填写的问卷占72.5%。在此, 笔者将幼儿父母的性别作为分类变量, 幼儿父母的教养观念作为因变量,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见下表4。

由表4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不同性别的幼儿父母, 其教养观念及教养观念的四个维度发展观、角色观、期望观和教育观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p>0.05) 。

(五) 幼儿的性别

在本研究中, 男孩人数占49%, 女孩人数占51%。在此, 笔者将幼儿的性别作为分类变量, 幼儿父母的教养观念作为因变量,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见表5。

n=766 (M:平均分;SD:标准差)

由表5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男孩父母的教养观念与女孩父母的教养观念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 (p>0.05) ;男孩父母的发展观与女孩父母的发展观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男孩父母的教育观与女孩父母的角色观、期望观、教育观均没有显著差异 (p>0.05) 。经过对统计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发现, 男孩父母的发展观比女孩父母的发展观要更合理一些。

(六) 幼儿的年龄

在本研究中, 3岁幼儿占总人数的30.4%, 4岁幼儿占总人数的35.5%, 5岁幼儿占总人数的29.9%, 6岁幼儿占总人数的4.2%。在此, 笔者将幼儿年龄作为分类变量, 幼儿父母教养观念作为因变量,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6。

n=766 (M:平均分;SD:标准差)

由表6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年龄的幼儿, 其父母的教养观念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不同年龄的幼儿其父母在角色观、期望观和教育观三个维度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p>0.05) ;但是, 不同年龄的幼儿, 其父母在发展观上存在较显著差异 (p<0.01) 。

(七) 幼儿是否独生子女

在本研究中, 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85.9%, 非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14.1%。在此, 笔者将幼儿是否独生子女作为分类变量, 幼儿父母的教养观念作为因变量, 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见下表。

n=766 (M:平均分;SD:标准差)

由表7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 独生子女父母的教养观念与非独生子女父母的教养观念及教养观念的四个维度发展观、角色观、期望观和教育观均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二、建议

幼儿父母教养观念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有必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因素来促进幼儿父母形成合理的教养观念, 以指导其教养行为, 使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一) 政府———提供帮助、加强监管

1. 提供福利性帮助和指导

美国的开端计划 (The Head Start) 最初为贫困儿童提供帮助, 后来逐渐惠及大众, 不但为低龄儿童提供福利性帮助, 而且帮助那些收入较低、文化较低的父母学会如何抚养和教育孩子。英国的确保开端计划 (Sure Start) 面向所有家庭提供服务, 其内容包括:家访咨询、帮助家长理解和支持幼儿的游戏、分享儿童保育和教育的经验、提供初步的社区健康服务、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提供支持。政府雇佣幼儿保育和教育的专业工作者开展“确保开端计划”的项目。我国也有必要尝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为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婴幼儿父母提供帮助和指导, 可以由政府或者专业人员牵头, 然后招募义工来进行, 也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或者管理条例予以保障。

2. 加强对准父母及婴幼儿父母的培训和帮助

我国的家长教育相比国外起步比较晚, 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理念和实际操作方面都还不成熟。借鉴国外的做法, 可以由政府部门或是委托社区相关人员对准父母进行培训和教育, 对婴幼儿父母的教养观念和行为进行指导。例如:在巴西, 法律规定登记结婚的年轻人, 要首先到政府专门组织的婚前教育机构接受训练, 学习如何处理婚后生活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集训结束时进行考试, 及格者颁发证书, 准许结婚。在日本, 有的市镇村教育行政机构举办家庭教育讲习班与讲座,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为幼儿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活动, 推动家庭教育综合研讨活动, 为家长编辑并发送家庭教育参考资料等。

3. 加强对早教机构以及媒体的督导与管理

近些年来, 一些幼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一些早教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 不考虑婴幼儿的实际情况实施所谓的“潜能开发”“超前教育”。另外,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一些社会媒体的广告栏中, 随处所见的有关早期教育的内容几乎全是少儿英语、珠心算和艺术类技能教育。这些都扰乱了家长的教养观念。因此, 必须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 以普及早教知识, 提高广大家长的育儿能力。

(二) 幼儿园———家园互动、提供支持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教场所, 有义务和责任从观念与技能两方面辅导、帮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切实提高幼儿家长的育儿能力。为此, 幼儿园有必要为幼儿家长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比如, 在幼儿园里专门设立幼儿父母咨询台, 幼儿父母在遇到教育困惑的时候可以向幼儿园求助, 幼儿园给予个别指导;通过电话、网络、问卷等方式与家长交流教养观念, 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望;印制早教知识手册、组织早教育儿专题讲座;创办幼儿父母学校, 对幼儿家长进行集中培训和教育;办好幼儿园的宣传栏, 将有代表性的教育问题写在家教专栏里, 供幼儿家长学习和借鉴。

(三) 父母自身———认知角色、虚心学习

篇4: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研究

一、检索方法

笔者查阅 “中国期刊网”,通过搜索主题、关键词、篇名等,在诸如 “婴幼儿早期教养”“早期教养现状”等语境引擎下,经过搜索整理,对3000多篇相关论文(1990年以后)进行编目,在泛读、统计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再从20余种核心期刊中精选出与“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密切关联的论文60多篇详细阅读,对直接研究“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方面的论文(12篇)精读并分析。同时,笔者还注意收集和分析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的专著,阅读一些研究人员在其他期刊或网络上发表的相关论文。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研究的论述

所查阅文献中直接阐释“家庭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的论述并不多,经过分析发现,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现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华东师范大学辛宏伟在《西北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中从家庭结构、环境资源、教育观念、营养与健康、家庭抚养者等方面展开了调查与结果分析。

李洪增在《上海市城区孕至3岁乳婴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上)》中着重从带养方式、家庭成员参与带养、家庭内照看具体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家长的早期教养现状[2]。

廖贻、周亚君在《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报告》中,首先从家长对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关注重点与导向方式论述家长的教养方式,如健康(疾病、安全、卫生),关于玩、探索、认知、技能学习,关于良好的个性和社会行为、关于语言发展等方面;其次,从家长对孩子的控制程度和控制方式方面论述家长的教养现状[3]。

大多数研究以某一地区或某一些固定群体为对象,采用调查、访谈、个案、观察等方法,对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进行了统计描述,有的还从教育层面进行了理性分析。

关于教养人:研究者们发现家庭成员中承担0岁~3岁婴幼儿早期带养职责的分为祖辈、父辈,两代人不同的教养观念、生活方式、健康状况、文化水平、经济与地位产生了不同的早期教养行为。包括这些教养人的年龄、受教养情况、性格、身体状况、儿童期依恋史、对孩子的依恋、敏感性、期望和对孩子的控制程度等与婴幼儿的成长均有密切的联系。例如,父母亲的依恋历史与当前教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母亲的性格特征与情境变量对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母婴对话与婴儿理解生物、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母亲的情感反应与3个月婴儿社会期盼的关系、父母亲的敏感性与婴儿情绪情感的调节,等等。研究表明:主要抚养人对父/母亲角色行为的表征作为一种作用机制,通过对儿时依恋的记忆影响他/她与自己孩子的依恋状况;同时,主要抚养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诸如经济地位低下、单亲抚养孩子、存在家庭暴力等)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她/他对教养行为的表征,危险因素越严重,对教养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关于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婴幼儿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辛宏伟在《西北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中分析得出:核心家庭(两代人所构成的家庭)和复合家庭(三代及其以上的家庭)对0岁~3岁婴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有着不同的意义[4]。

关于环境资源:少部分研究者涉及到该方面的论述,他们充分肯定了家长创设和有机利用环境资源的做法,并鼓励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nner)认为,人的行为的发展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对0岁~3岁婴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态环境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按照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念对婴幼儿生存的环境做一个系统的分析(见图1.1),发现婴幼儿生存环境网络系统由微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系统等若干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家庭与父母是微系统,是婴幼儿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托儿机构和伙伴关系组成中间系统;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则是更广的外部系统;历史文化背景是宏系统。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行为不是孤立的,它由家庭内外相互依赖的方面所构成。”[5]因此,必须要从特定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中去理解和阐释0岁~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有关的现象。

图1.1 布朗芬布伦纳的婴儿生存环境体系模式图[6]

新西兰的早期教养课程基本上把家庭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婴幼儿通过与人、物建立关系来学习。课程制定者认为家庭周围的环境、习俗、人们、发生的事情是婴幼儿自发学习的机会,这些因素是所有早教环境应该具备的特色。婴幼儿的家庭早教环境非常重要,“主要抚养人与婴儿建立呼应式的交往,随时都会对婴儿的需求做出回应:亲社会性强、具有爱心、并且能在身体上适合婴儿的节奏;一个可以预测、安静的环境给孩子建立安全感。”

关于教养内容:不同地区的家长在教养内容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在西北农村地区,许多家长重养轻教。在廖贻、周亚君的《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发现:农村家长对孩子健康方面的关注重点是饭量、身高体重、生病、精神状态、安全(不伤残) 等方面;农村家长认为,孩子在玩的时候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的,农村家长习惯从学校学习的角度看待1岁~3岁孩子的学习;家长对孩子社会性行为的关注点集中在要求孩子听话、尊敬长辈、对其他人礼貌、与同伴交往时既不吃亏也不占别人便宜;农村家长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关注点是希望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会说话”, 也就是说他们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教养方式:0岁~3岁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家长采取的教养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李洪增在对上海市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调查研究中发现:孩子目前带养方式的基本情况是64.6%在自己家里带养,2%寄托在别人家庭,33.3%送进托儿所等集体性教养机构。不同年龄组对象的情况不同,随年龄的增长家长自己带的百分数不断下降,而送教养机构带的不断升高。2岁前以自己带为主,18个月前各年龄组均超过90%,18个月降为73.3%,2岁~3岁三个年龄组分别为34.7%、23.3%和12.4%,2岁开始送入教养机构带养为主。

有研究者在亲子园中观察家长的教养方式,发现许多家长由于缺乏育儿经验,不够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亲子教育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越俎代庖,过度干涉孩子的自主行为,不给孩子留下自主发展的空间;放任自流,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过度训练,拔苗助长,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忽视个体差异,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需要[7]。

廖贻、周亚君在《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研究报告》中对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控制程度和控制方式分析发现:在家长认可孩子在家长视线可及范围内玩时,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控制程度最低。很少看到家长在孩子解决问题后给予简单的正面说理教育[8]。

关于亲子交往:高向东、牟宇峰在上海市闵行区开展的大城市社区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调查显示,84.0%的带养人表示自己能够经常与宝宝交流,偶尔甚至从不交流的现象很少。一般家长都认为婴幼儿在玩玩具和看书时,是与之交流的最佳时机。在陪孩子看图画书方面,23.1%的家长几乎每天都能陪宝宝看书,59.3%的家长一星期陪宝宝看书2次~3 次,11.6%的家长一个月内陪宝宝看书1次~2 次,没有陪宝宝一起看过书的只占6.0%。总体来看,家长能够保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但交往质量尚待提高。调查与走访发现,家长与孩子的交往方式比较单一,并且主要是随意交谈,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标指引,这势必影响交往的质量。

依据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理论,影响亲子关系的所有环境小到父母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其他还有亲戚、朋友的影响,大到社会环境、文化、经济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James Elicker、Cheryl Fortner-Wood和IIIeneC.Noppe在1999年所做的“家庭式教养机构中的婴幼儿依恋”研究中指出:家庭中心的指导者与孩子之间的交往质量与数量会影响到后者对自己父母亲的依恋;家庭中心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总体教养质量也会影响到婴幼儿与主要抚养人的依恋。又如James Elicker、Cheryl Fortner-Wood和IIIeneC.Noppe对65名全托班婴幼儿的母亲(主要抚养人)的社会支持考察中发现,通常情况下,家庭教养人报告的所接受到的社会支持与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呈正相关,但是当主要抚养人处于过度的压力状况下时,将会影响两者之间作用的性质。当她们的经验或已有经历告诉他们不能依靠他人教养孩子的时候,社会支持可能会对她们和孩子之间的依恋起反作用[9]。

有研究指出:父亲的社会心理因素、与婴儿的交往方式也影响父婴依恋。例如,父亲与婴儿在交往时的同步程度可以预测两者之间的依恋程度;亲子之间的同步性(包括情感与行为方面)还可以作为有害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者,减缓或者加重这些因素对他们依恋关系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研究还有很多,深入研究的侧重有所差异,研究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主要抚养人的生理、心理或者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在影响着他/她与婴幼儿的交往,影响着婴幼儿的发展方式。

此外,研究者们对调查中家长的早期教养现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改进建议:加大早期教育正面宣传、积极开展家长早期教养指导等。例如上海市奉贤区在其《0岁~2岁婴儿早期教养指导手册》中提到:“只有使家长掌握了科学育儿的方法,懂得了婴幼儿阶段的教养知识,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早教指导工作的目标不能局限于孩子身上,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恰当指导,提升家长的育儿观念,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和教养方式,宣传科学的早教方法,使孩子的发展和家长育儿水平双提高。”

(二)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研究对我园家庭早教研究的启示

虽然所查阅文献中直接论述的相关著作较少,但能够给我们家庭早期教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带来许多启发和借鉴。我们试图尝试运用文献中0岁~3岁婴幼儿教养现状研究的方法,结合我园当地农村的经济、文化背景,试图从家庭教养人基本情况、家庭早期教养意识、家庭早期教养内容、家庭早期教养方法、家庭早期教养中亲子交往、家庭早期教养资源等方面,呈现我园农村地区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如农村家庭结构是否以复合家庭为主,祖辈承担教养比例如何,教养人文化层次、职业状况,家庭中主客体资源拥有情况如何,教养内容侧重于哪些方面,亲子交往的方式、角色怎样,教养方法专制还是民主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找到农村婴幼儿早期家庭教养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如农村是否拥有更利于婴幼儿交往的同伴群体和活动场所,农村婴幼儿独立性是否优于城区孩子,如何挖掘农村优势促进早教科学推进,如何规避农村经济欠发达等不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就我园周边地区农村0岁~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的现状提出讨论与对策建议等。

【参考文献】

[1]程准,籍效诚.要重视中国0-3岁儿童与早期教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9(1):1.

[2]李洪增.上海市城区孕至3岁乳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J].山东教育,2003,(3).

[3]廖贻,周亚君.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研究报告[J].科研与教研,1998,(5).

[4]辛宏伟.西北地区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1、2).

[5]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6]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

[7]亲子园家长的教养行为及有效地指导策略[EB/OL].http//1w.china-b.com.

[8]廖贻,周亚君.农村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研究报告[J].科研与教研,1998,(5).

篇5:父母的教养观念

自积极心理学兴起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发展的积极方面。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关注本阶段的积极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儿童期是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期甚至成年以后的发展状况,所以要重视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国内目前有关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虽然有一些,但是它们的研究对象多是特殊群体,如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灾区儿童等,对一般儿童研究的较少,所以应考察一般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

通过对一般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一般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增长知识,提高对儿童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该领域的研究积累实证材料。通过对父母教养观念和教养目标的研究,也是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儿童父母教养观念、教养目标的一般特点,提升我们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弥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不足,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通过考察父母教养观念、教养目标与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些教养观念和教养目标有利于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结果的发现,除了上面提到的可以积累实证研究资料,改善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缺乏现象,最重要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帮助孩子的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和目标观。

2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思潮,由Seligman最先提出,以2000年1月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共同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正式被世人所熟悉。自此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改变了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主张不仅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各种发展潜力、美德和积极力量等。

3父母教养观念的概念

教养观念(parenting beliefs)也可表述为父母养育观念、教育观念、育儿观念、教养观等,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教养观念表述持不同的观点。

国内学者的观点,张文新(2006)认为父母的教养观念是指家长或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教育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方式及行为,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人认为教育观念是指父母在抚育子女过程中所持有的有关儿童发展、对儿童期望及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认识(李凌艳等,1997)。有人认为父母教育观念是父母基于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儿童教养的理解,包括人才观、亲子观、儿童发展观和教子观等内容(刘小先,2009)。所谓教养观念,是一种认知,指人们对有关孩子或孩子教养行为所持的价值观、态度、感知、期望或认识等,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价值观、儿童发展认知以及在这些观念指引下父母对孩子的教养目标或期望(郭纪生,2008)。

本文的研究倾向于把父母教养观念定义为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对儿童发展的期望、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孩子互动关系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4父母教养观念的测量

目前关于父母教养观念的测量并无统一的问卷,例如《儿童教养观念排列卡》(顾海根,1997);《母亲教育观念问卷》(李凌艳等,1997),但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是《父母教养观念问卷》,《父母教养观念问卷》是刘小先(2009)根据教养观念的发展观、父母观、期望观和亲子观四个理论维度自己编制的,该问卷是父母自陈式问卷,由39个条目构成,包括主张民主(8个条目)、教育有效感(11个条目)、主张惩罚(4个条目)、主张奖励(5个条目)、成就期望(4个条目)、主张遗传(4个条目)和教育无效感(3个条目)7个维度。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完全不同意“计l分,“部分不同意”计2分,“同意与不同意相等”计3分,“部分同意”计4分,“完全同意”计5分,部分题目反向计分,被试在哪个维度上的得分越高,则表明其教养观念越倾向该维度。问卷的信效度较好。

5父母教养目标的类型

关于父母教养目标的分类,有研究者从儿童与成人关系这一角度,将教养目标分为对儿童自主行为的指导(是否鼓励独立行为)和对儿童人际关系行为的指导(是否鼓励与母亲接近)两个方面。对于上述两个目标分别有鼓励和不鼓励之分,这样就有四种目标:鼓励自主、鼓励接近、不鼓励独立、不鼓励接近(郑淑杰等,2003)。有研究者从不同文化群体的角度认为教养目标分为强调“独立自主”与 强调“依赖顺从”两种基本类型(刁钟伟等,2008)。有研究发现母亲的教养目标有六个主题:基本道德人格培养、人际关系、成就竞争、平安顺从、独立自表与适性发展、身心健康和快乐(林惠雅,1999)。还有研究者将教养目标分为 “父母中心”目标和”孩子中心”目标,其中以父母为中心的目标是满足父母需要的,而以孩子为中心的目标是满足孩子需要(Christine Meng,2012);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关系中心”目标(Paul D.Hastings ﹠Joan E.Grusec,1998)。本研究倾向于林惠雅的教养目标分类,因为台湾和大陆的研究对象更具有相似性。6 父母教养目标的相关研究

以往有关父母教养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父母教养目标在儿童性别上存在差异,有研究发现母亲对男孩子的教养目标有多元期待、品德与学业两个类型,而对女孩子的教养目标除了多元期待和品德以外还包括适性发展(林惠雅,1999);同时父母教养目标本身也存在性别差异,有研究发现父母在亲子冲突中,女人比男人更关注“关系中心”目标(Paul D.Hastings ﹠Joan E.Grusec,1998)。

不同的文化群体有不同父母教养目标,有研究者认为欧美文化更多的强调“独立自主”的教养目标,非西方文化更多的强调“依赖顺从”的教养目标(刁钟伟等,2008);还有研究发现韩国的母亲关注于培养孩子好的社会和情绪特征,3 同时她们的教养实践主要专注孩子的学术成就(Ju-Hee Park ﹠Young In Kwon,2009)。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父母教养目标的研究较少,国外研究相对多一些,但是也多是针对学前儿童的,对小学生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就是要考察我国背景下小学生的父母教养目标有什么特点以及包括哪些内容,为我国的父母教养目标研究积累实证资料。父母教养观念与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

国内大量的研究证明父母教养观念影响孩子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有人从理论上论证父母教养观念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之一(薛萍,2007),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观念和儿童发展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徐速,刘金花,1999),比如说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李娟,2006;刘小先,2009),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顾海根,1997),影响同伴交往类型(阮艳红,2004)等。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父母教育观念类型对3一6岁幼儿个性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各种教育观念对儿童个性的发展的不同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影响,表现在积极型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不协调型与低标准型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邹萍等,2005)。

综上所述,父母教养观念影响孩子的行为、自我意识、社会性、个性、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语言能力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结果,而积极心理品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父母教养观念会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相关的文献发现对二者的关系探讨主要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对小学阶段的儿童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就侧重考查父母教养观念与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8 以往研究的不足

根据以上文献综述,发现过去的研究存在以下的不足:

(1)目前国内有关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虽然有一些,但是多集中于研究特殊群体,如流动儿童,灾区儿童等,对一般儿童研究较少。

(2)父母教养观念的概念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所以测量教养观念 的工具不相同,这不利于各研究结果的比较;国内对于父母教养观念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学前阶段和青少年阶段的父母,对儿童阶段父母教养观念的研究太少。(3)目前国内对父母教养目标的研究较少,国外研究相对多一些,但是也多是针对学前儿童父母的,对小学生的研究较少。9研究目的

(1)揭示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一般特点、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

(2)揭示父母教养观念和教养目标的一般特点、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3)揭示父母教养观念、教养目标与儿童积极心理品质三者之间的关系。10 研究假设

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1)父母教养观念的一般特点。城市父母在教养子女过程中,在主张民主、主张奖励、教育有效感和成就期望维度上得分高。

(2)父母教养观念的性别差异。父亲较母亲更多的主张遗传的作用,而母亲对子女的成就期望高于父亲;父母亲在孩子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父亲教养观念对女孩影响较大。

(3)父母教养观念在某些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儿童性别差异。受社会文化对男女社会角色的要求不同,父母对男孩的成就期望高于对女孩的成就期望。

(4)父母教养观念在某些维度存在年级差异。年级越高,父母就越主张民主互动,不主张惩罚。

(5)父母教养观念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差异。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就越主张民主互动,更容易获得教育有效感。

(6)父母教养目标在某些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父母会更多的关注男孩人际关系、成就竞争和独立自表的教养目标,而对女孩强调平安顺从和适性发展的教养目标。

(7)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一般特点、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儿童在创造力、好奇心、求知力、友善、真诚、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上得分高于在其他品质上;女生在对美的鉴赏、感激、善良等方面的得分可能高于男孩,而男孩在创造性、勇敢、好奇心等方面得分可能高于女生;低年级的学生在创造力、心灵触动、爱和友善等维度上得分高于高年级,但高年级在思维和洞察力、领导力、合作力和持重等维度上得分高于低年级。

11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浦口实验小学600名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作为被试,其中三年级300人(男生150人,女生150人),五年级300人(男生150人,女生150人)。

《父母教养观念问卷》是刘小先(2009)根据教养观念的发展观、父母观、期望观和亲子观四个理论维度自己编制的,该问卷是父母自陈式问卷,由39个条目构成,包括主张民主(8个条目)、教育有效感(11个条目)、主张惩罚(4个条目)、主张奖励(5个条目)、成就期望(4个条目)、主张遗传(4个条目)和教育无效感(3个条目)7个维度。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完全不同意”计l分,“部分不同意”计2分,“同意与不同意相等”计3分,“部分同意”计4分,“完全同意”计5分,部分题目反向计分,被试在哪个维度上的得分越高,则表明其教养观念越倾向该维度。问卷的信效度较好。12主要研究结果

父母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充分利用书本和实际生活实例,引导孩子注意观察,动手能力,启发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父母应该知道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通过自己体会,实际操作等进行科学学习。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的,一个温馨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为了教育好孩子,请承担起家庭责任,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在家庭生活中要互敬互爱,拿掉自己的优越感,真诚的加入到家庭生活中。

篇6: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性学说使儿童发展中的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这一理论第一次强调了早期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毕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是新精神分析学的先驱和代表人物,发展了自己的神经症理论,现在,我们对霍妮的学术思想特别是神经症焦虑理论进行再次解读,对于处理好家庭对儿童的教养问题很有意义。

一、霍妮的神经症理论概述

霍妮批判了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从阻碍儿童自我实现成长(按照个人的天赋及技能,自由健康的成长[1]1的环境因素着眼,引入社会文化因素,以追求安全感、消除基本焦虑的神经症动力机制为线索,重视童年期经验,深入探讨神经症的动态过程,揭示了神经症的心理历程。

(一)神经症的社会文化观

根据文化的和心理动力学的标准,霍妮认为,“神经症是由恐惧和防御对抗恐惧并试图找到解决冲突倾向所产生的心理困扰。基于实际的理由,我们最好只有在这种心理困扰偏离了特殊的文化中的共同模式时,才称之为神经症”[2]13。她放弃了弗洛伊德的生物本能说,强调从文化中探寻个体人格的成长和神经症产生的根源。她认为,生活环境包括文化环境和个体环境,两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个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是个体心理失调的最终根源,而个人环境则是其直接原因。

(二)基本焦虑

霍妮认为,神经症患者性格的基本结构就是基本焦虑和基本敌意。她指出,焦虑是个人在“一个怀有潜在敌意的世界的隔绝感和无助感”[1]364,是一切神经症的动力中心。

焦虑是压抑敌视所带来的心理后果,按照霍妮的观点,敌意产生于人际关系的失调或障碍。这种障碍往往可以追溯到其童年的家庭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在童年期,由于儿童本身的无能感、无助感,他必须依赖于成人满足他的各种需要。如果父母未能给予子女温暖和爱或者给予子女虚假的温暖和爱(霍妮称之为“基本罪恶”),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使儿童对父母产生敌意,霍妮称之为“基本敌意”。对父母的敌意又导致儿童产生深深的恐惧感和内疚感,儿童不得不压抑这种敌意从而产生了焦虑,这种焦虑被霍妮成为“基本焦虑”[3]。敌意和焦虑都会投射、泛化到外部世界。所以,所谓基本焦虑就是儿童所具有的,觉得自己是孤立的、无能为力的生活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敌意的世界上的一种感情。一个具有基本焦虑情绪的儿童很容易在成年时表现出神经症[4]。

(三)焦虑的防御机制

敌视和焦虑导致更深的不安全感和痛苦,难以容忍。尽管焦虑常是无意识的,但它对个体行为会产生影响。为缓解基本焦虑,保护自己,“必定(在潜意识中)以各种方法对付他人,这些方法不会产生和增强焦虑”[1]3,而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的策略,这些策略的潜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症的需要。她《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在提到了四种消除焦虑的神经症需要:关爱、顺从、权力、逃避。后来,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她指出防御态度,即亲近他人、对抗他人、逃避他人,每种倾向突出了基本焦虑的要素,即无助感、敌对感、孤独感。三种情形是抵御基本焦虑和应付周围环境的主要策略和方式,也标明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一种基本态度和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

(四)儿童早期经验论

霍妮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从本质上来讲,神经症的发展是由于儿童早年时期的一些体验”[2]1。霍妮强调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安全的需要,不安全的恐惧导致焦虑。一个人生来的主要动机是寻求安全和满足、避免威胁和恐怖。她相信儿童在生命之初就有一种无助感,他必须依赖父母才能满足需要,如果父母不给子女真正的温暖和爱,就会造成子女的不安全感,影响儿童人格的正常发展,发生性格障碍。父母的`态度、行为不当,可能使儿童需要受到挫折,所以她主张神经症患者的根源应该从他们在儿童时期与父母的关系中去寻找。

霍妮所强调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她认为儿童的基本焦虑来源于家庭中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任何事情,只要扰乱了儿童和父母之间的安全关系,就可以引起儿童的焦虑。家庭环境给儿童提供发展的条件,养成儿童对社会的反应方式,由此形成人格结构。因而她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二、我国现代家庭早期教养存在的问题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由于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自身经历和文化环境等原因,我国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误区[5]。依据霍妮的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父母有爱的能力,但爱缺少理性,为非理性之爱;二是父母由于自身的态度、行为等问题,无法爱孩子,为虚假之爱。

(一)非理性之爱

1.溺爱

爱是一把双刃剑,过多或过少的爱都会对幼儿心理造成影响,最后导致个性上的偏差。霍妮指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孩子想要拒绝父母过度的照顾时,父母便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接受,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做人的机会。

2.期望不当

父母的期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期望过高拔苗助长,期望过低放任自流,都将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健康发展。不少调查发现,现在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不低于成人。家长的盲目跟风,使我们的孩子也不由自主加入无目的“赛跑”,造成身心发展的畸形。有的家长对子女不管束,过分依赖学校和社会。我们对子女的教育应该是一生的,学校和社会有教育孩子的义务,当家长的自身教育也同样不可忽视。

3.粗暴压制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60%的不良少年童年时期的家庭暴力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霍妮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父母的地位是以权威力量为基础的,要求强迫服从;这种权威强迫的文化态度存在,也会在仁慈家庭关系上投上阴影。这种家庭环境成长的儿童,觉得父母的权威不容破坏,自己是有错的,形成了在自身之内寻求和发现过错的倾向,使他感到自卑[2]168-169。

在霍妮看来,父母溺爱孩子,让孩子对父母产生病态的依赖;或者过于拒斥孩子,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或孤独心理,这些其实都是父母的神经症需要,似乎只有孩子的病态依赖、对抗或疏离才能消除父母的焦虑,才能给父母心理上带来满足和安全。

(二)虚假之爱

1.有条件的爱

霍妮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贿赂的爱,把爱作为一种减轻焦虑的策略,我爱你是因为我“需要某种东西――满足、忠诚和帮助,必要时也需要献身”[2]71,这些爱是有交换性质的。

2.过分依恋

表面上看,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其实也是父母离不开孩子。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一切,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对子女进行占有,“渴望占有是对焦虑的一个基本防御”[2]85。

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真诚;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懂得奉献;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面对生活等等。在非理性之爱、虚假之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不相信自己,过分依赖别人,社会适应能力不足。

三、对现代家庭早期教养的启示

(一)父母用科学的育儿知识完善自我,进行自我调适,完善人格

每一个孩子是需要父母付出大量心血的。霍妮认为,儿童的许多问题都是由父母本身的问题造成的,而健康的父母是能够给孩子提供爱和安全的;而病态的神经症的父母导致孩子的人格障碍。父母要发自内心地真正爱孩子,而不是口头上、行动上貌似的爱;同时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真正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良师益友。首先,父母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其次,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养理念和策略。第三,要加强自身个性的修养,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亲子关系有“度”

1.亲密有间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物、所有物,成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空间,让孩子沿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完善自己的健全人格。

2.尊重有度

尊重太过,就成了无原则的妥协;尊重不足,父母与子女间的冲突矛盾又会产生。我们应创设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的环境,同时应该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对于儿童是不够宽容的,其实儿童需要有自己的权利和空间,他们需要发挥自主性、创新性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三)形成和谐的、民主的家庭文化环境

家庭文化环境与儿童神经症人格的产生直接相关,家庭环境作为儿童生活的微观系统,对儿童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就充分利用孩子的无能感、恐惧感、亲情感和愧疚感,让孩子对父母的“教诲”不容置疑。儿童迫于父母的权威,口是心非地表面顺从,而内心并不赞同,内心形成更大的冲突。这样一来可能将进入焦虑-神经症倾向-神经症的恶性循环,埋下对儿童的人格扭曲更大的潜在危险。应该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儿童提供更为广阔的个人空间,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沿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

总之,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对现代家庭的早期教养有很多重要启示,为探索科学的幼儿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霍妮的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她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忽略了孩子的能动性等。我们应借鉴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更好地提高儿童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荷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陈收,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M].陈收,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3]王国猛。霍妮的焦虑理论述评[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4]刘启珍。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上一篇:炉房沟煤矿机电科岗位责任制下一篇:青岛大学 思修内部材料 考试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