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提琴的故事

2024-04-07

梨子提琴的故事(精选10篇)

篇1:梨子提琴的故事

梨子小提琴的故事

在很平常的一天早晨,小松鼠与往常一样,出门去找食物吃。它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的,希望能发现什么。突然,一样黄黄的东西进入了它的眼球。小松鼠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大梨子。它马上把大梨子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小松鼠把梨子切下一半,做成了一把小提琴。一拉,一个接一个的音符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动听的琴声传得很远很远,动物们纷纷议论着:“这可是森林里没有过的音乐啊!”“就是啊,太好听了。”„„

狐狸正在捉小兔,听到优美的琴声,忙停下来:“我不捉你啦,我要去听音乐!”“我也去!”猫正在捉老鼠,听到琴声忙停下来:“我不捉你啦,我要去听音乐!”“我也去!”„„

音乐,把一切变得又安静又祥和。

提琴上突然掉下一粒东西。“这是一个小音符呀!”小松鼠高兴极了。第二天,地上长出了一棵小绿芽,它多么像一个小音符呀!伴着琴声,小绿芽长大了,长成了一棵大梨树。大家把梨子做成了提琴。

从此,森林里到处都有音乐,到处充满了快乐。

篇2:梨子提琴的故事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安静的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重点复述故事第一部分,根据要求合理的展开想象,并随音乐朗诵。

2、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的生活,体验故事中温馨、宁静、友好的情感。[b][/b]

二、活动准备

实物小提琴一把,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提琴,引出课题。

1、教师提问:这是什么乐器?看起来象什么?

2、想听听用小提琴演奏的音乐吗?

(二)、播放舒曼的《梦幻曲》,为故事的讲述创造氛围,让幼儿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1、听了刚才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三)、教师配乐完整的讲述故事,体验故事的情感。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四)、教师出示挂图,再次配乐完整的讲述故事?

1、小松鼠用什么做了一把小提琴?为什么?

2、小松鼠用这把梨子小提琴演奏出了怎样的音乐?(故事里是怎们说的?)

3、狐狸听到优美的琴声,它对小鸡说了什么?

4、狮子听到优美的琴声又是怎么做的呢?

5、狐狸和狮子为什么不捉小鸡和兔子呢?

篇3:梨子提琴的故事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生活材料

毛泽东说过:你要有知识, 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自吃一吃。我校坐落在拥有“一山一湖一古镇”的钟吾大地, 依山傍水, 有各种各样的风景名胜和地貌景观, 学校的周围更有广阔的田野和形形色色的农业园……只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农村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源就可以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 该如何恰当地援引生活材料, 优化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呢?

一、关注理论知识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

农村课外资源相当丰富, 特别是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与地理学习中的很多章节是一致的, 地理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同时, 农村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课余亲自参加劳动, 有的干农活, 有的帮忙饲养牲畜, 所以学生对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活动不仅了然于胸, 而且有亲身的实践经验, 只不过不能把自己的体验上升到理论而已。地理学来自生产生活, 并把这种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 最后把这种理论用来指导生产活动。因此,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可以把地理课堂教学和农村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 恰当选取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课外资源和一些有意义的乡土材料来丰富教学内容,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体会地理学的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生活环境,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努力学习知识来建设家乡的情感。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恰当选取身边的多种多样的生产材料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单元中的“农业的区位因素”之前, 我组织学生走访了我校所在的村庄。村庄中, 因为很多农民外出务工, 所以有很多农田荒弃, 另外还有很多农田安排利用不合理, 或者广种薄收。针对这些问题, 我指导学生对这个村子进行走访调查, 找出土地荒弃退化的原因, 引导他们思考:如果要对这片荒弃的土地进行开发的话, 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该怎样制订开发方案?如果要对已经退化的耕地进行修复整治的话, 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找出这个村庄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 如果这块地让你来开发的话, 你会怎么利用?走访结束后, 让学生撰写一篇小论文或者调查报告, 有条件的直接把调查报告发到我的博客里面, 没有条件的写好直接交给我。从学生撰写的论文或者调查报告里, 我看到大部分的学生不仅思维敏捷, 而且思路开阔, 不仅写出了我们要学习的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 而且后面在城市化和人口迁移部分将要学习的知识也都探讨到了, 有的思考更为深远, 甚至能针对这一村庄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这些措施不仅合理, 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而且可行。在地理课堂上, 我就把他们的走访成果展示出来, 从中提取一部分, 结合教材, 上升到理论层次, 整个教学过程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 学生的兴趣很高, 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显著。

在接下来的《工业区位因素》教学中我也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在课前, 我指导学生走访了临近我校的一个小型造纸厂。这个工厂虽然不大, 却使我校南侧的一条河受到严重污染, 而且一年四季臭气熏天, 于是, 我让学生调查该厂进行生产所用的原料数量与产品数量及其所在的位置与污染情况。在课堂上, 我让学生先介绍调查结果, 接着就以学生调查的结果作为材料, 设计了一组分层次的讨论题, 让学生探究讨论。首先, 从造纸厂的原料数量投入与产品数量对比上看, 造纸厂属于哪一类型的工业?同学们从数字统计里分析很容易得出造纸厂应该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紧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从环保角度分析, 造纸厂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并进行分组探究讨论, 然后让小组代表发言。学生都对这个造纸厂怨声载道, 所以讨论热烈, 气氛活跃, 很快得出结论。第一小组的代表回答:这个造纸厂的布局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个造纸厂位于我们居住地的西北, 河流的上游, 不仅排放的废气造成了我们居住区的大气污染, 而且排放的废水也造成了河水的污染。第二小组的同学在第一小组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适当补充:我们学校所在地处于东亚季风环流控制下, 冬季多吹西北季风, 夏季多吹东南季风, 造纸厂不能布局在西北向或者东南向, 应该布局到东北向或者西南向, 即布局到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或者布局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 且应该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我因势利导:既然造纸厂的布局不合理, 为什么它能一直保留到现在而没有被拆迁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学生很快就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属于工业惯性,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搬迁费用太高, 也可能有其他的原因, 比如, 如果取缔的话, 造纸厂的很多工人不好安置。最后我让学生讨论:既然搬迁不成, 也不能取缔,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它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呢?同学们踊跃发言, 每人都提出了多条建议, 其中有很多建议是课本上没有而事实上又很合理, 也可行的建议。看到同学们那么积极为家乡的环境保护献计献策, 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高兴和欣慰。课后我让同学们各抒己见, 以《我为家乡环保献计策》为题撰写小论文, 其中有几篇当周就被发表在学校的“地理园地”宣传栏内。

地理与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十分密切, 许多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恰当地援引生产材料, 如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等等, 这样, 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走访、调查、思考获得科学的理论知识, 在实践思索中挖掘潜力, 培养创新能力,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关注地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知识源于生活, 又要回归生活, 教学或学习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才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地理学科知识更是如此。地理环境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有很大影响, 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日常生活的习惯或常识都可以成为地理教学的素材, 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理论知识的工具和教师教学的载体。只要选取素材得当, 应用灵活, 就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能学到地理, 生活中也处处能用到地理知识,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 新沂有著名的马陵山风景名胜区, 许多同学都利用假期去浏览, 因此在教学“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旅游活动”这两节内容时, 我就事先布置学生进行地质地貌的野外观察, 而且对旅游局进行了参观、调查、访问。在这过程中, 我首先引导他们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每到一个景点就试着让他们模拟担任导游, 尝试写出描述这一景点的导游词进行讲解。在课堂上,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旅游经历, 并模拟专家评审团对马陵山的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最后学生结合旅游活动中的亲身体验, 畅谈、交流观赏旅游景观的感受和心得。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来的结论让我校地理老师赞不绝口, 我也感到很欣慰。课后我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撰写题为《我为家乡旅游资源开发献计策》的小论文, 虽然有点难, 但同学们兴致勃勃, 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 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此外, 很多生活常识都可以应用于教学, 诸如“十雾九晴”,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南米北面”, “白露早, 寒露迟, 秋分种麦正当时”, “枣发芽, 种棉花”, “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 等等。可以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在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同时, 也可以根据学生喜欢野外考察的这一特点, 把学生带到郊外、果园、河边、农田去体验生活中的地理。这样, 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 就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细心捕捉生活中与地理课堂教学相关的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细节, 从中挖掘它们与地理课本知识的融通之处, 让地理课堂重返生活世界, 实现地理理论知识与当地生活风俗习惯的和谐统一。

总之,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尤其是农村中学, 缺乏足够的形象的教具, 更要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把生活、生产材料和地理教学联系起来, 并恰当地选取生活材料来优化教学, 做到在援引生活材料时注意引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材料, 有价值的文明的生活材料, 并且灵活运用这些材料。

参考文献

[1]陈澄, 樊杰主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吴刚平主编.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4:大提琴的故事(上)

大提琴的历史

大提琴是由达·甘巴中提琴(一种17世纪中叶以前流行的撑在地面上演奏的六弦提琴)演变而来的。到了17世纪中叶,人们发明了低音提琴。这种琴的琴身较达·甘巴提琴大些,音色也丰富些。“大提琴”这个词出现在1665年,这个非正式的昵称却迅速取代了低音提琴这一“官名”。现代大提琴共有四根弦,比中提琴低八度,这在1600年就已经流行开来。后来,巴赫又发明了一种可以像中提琴一样夹在颌下演奏的豪华提琴,这种乐器又多出一根e弦,巴赫《大提琴组曲》中的第6首就是专为这种新式乐器而作的独奏曲。当时,大提琴主要是用来烘托键盘乐的低音部,构成巴洛克时代音乐的基调。

19世纪以前,还有其他一些与大提琴类似的乐器,海顿就曾为一种叫巴列顿的乐器写过175首曲子。巴列顿(或称“男中音”)其实是一种有6根或7根弦的大提琴。19世纪初,还出现了一种融合了大提琴与吉他特征的“琶音琴”。它既有大提琴的特征——拥有六根弦还要使用琴弓,却又像吉他一样在指板上有24个档子。事实上,在当时音乐家的脑海里,大提琴与吉他本来就密不可分(波切里尼曾写过大量的吉他曲),因此,当时两种乐器的融合不像如今这样令人大惊小怪。在聆听了琶音琴乐手温西兹·舒斯特的演奏后,舒伯特特意为它谱写了一首精美绝伦的由钢琴伴奏的奏鸣曲。如今,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找到这种琶音琴的芳踪,而舒伯特的奏鸣曲依然是音乐会的保留曲目,但所用的乐器却是大提琴和钢琴。

到了20世纪人们对大提琴作了两大改进,增强了它的力度,使其能在管弦乐队的喧嚣声中脱颖而出。第一大改进是用钢丝弦取代了惯用的肠衣线,另一大改进是将弦轴制成弯翘的形状,使得琴弦与琴弓处于同一水平面,更有利于演奏。这样一来,现代大提琴音量大增,更易于让演奏家处理那些现代派有高难技巧的作品。

大提琴曲目

维瓦尔第和塔蒂尼谱写了最早的大提琴协奏曲,接着,巴赫、亨德尔在他们的合唱作品中开始用大提琴伴奏,后来的作曲家写出了一些重要的大提琴协奏曲。两位古典时期的大提琴家为大提琴进入独奏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第一位是海顿的学生安东·克拉夫特。正是通过克拉夫特的演奏,海顿意识到了大提琴的潜能,在他的弦乐四重奏中,大提琴不再仅仅起低音击节的作用,而担当起了乐曲的主要声部,与两把小提琴和一把中提琴同样举足轻重。海顿的四重奏中,大提琴在叙述主题的同时也参与“对话”,这一表现方法后来成了弦乐四重奏曲的模式。此外,海顿还为克拉夫特创作了5首协奏曲。18世纪末另一位重要的大提琴家是波切里尼,他是享誉全欧的演奏家。作为作曲家,波切里尼硕果累累,一生写了125首弦乐五重奏曲、102首四重奏曲以及其他突出大提琴音质的提琴组合曲,还谱写了四首海顿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由于他的乐曲常常唤起人们对海顿的联想,人们索性戏称他为“海顿之妻”。

贝多芬在他的16首四重奏曲中为大提琴谱写了强有力的音部,他还谱写了由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和管弦乐队演奏的“三重奏协奏曲”。这部作品在1808年首演时,由克拉夫特演奏大提琴。贝多芬共写了5首大提琴、钢琴奏鸣曲,前两首写于1796年,由钢琴演奏主旋律,在写第三首乐曲时(1808年),贝多芬已经娴熟地掌握了为大提琴这一富有表现力的弦乐器谱曲的技巧,开始突出大提琴,并不时推举它阐释旋律主题。第三大提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最热情奔放的室内乐之一,每次演出都能使观众异常振奋。另外两首奏鸣曲作于1815年,这时,曲中的大提琴早已成为钢琴的朋友,两者并驾齐驱。

德国作曲家舒曼深为大提琴的浪漫抒情音色所动,于1850年创作了大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不是用古典风格写成,而是用非常浪漫的手法将炽热的情感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舒曼没有按俗套将作品分为三个乐章,而是一气呵成,令人感受到颇具肖邦钢琴协奏曲的风采,在最初三个小段由管弦乐队的三和弦演奏之后,大提琴引出热烈的主题,紧接着大提琴独奏表现第二主题,经过展开部后,渐渐导入节奏强烈的管弦合奏,又用大提琴情绪高昂地再现主题音乐。这部作品没有按惯例在尾声前才婉转如歌,而是用管弦乐渐进到梦幻般的中段,随后是大提琴舒缓悠扬、美轮美奂的歌唱(人们正是在此处发现了大提琴在音乐史上应有的地位),紧接着是一段欢快的乐曲,再从头再现第一、第二主题,然后进入期待已久的装饰乐段,最后奏出辉煌的尾声。舒曼的协奏曲华丽清新,作曲家第一次大肆渲染大提琴如诗如歌的音质。在创作四重奏曲时,舒曼也加强了大提琴的作用,在他精致的弦乐四重奏(第二号)结束时,舒曼用大提琴完成了最后一拍。

舒曼的学生勃拉姆斯创作了三部重要的大提琴作品。第一首为《E小调大提琴奏鸣曲》(1865),这部作品中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忧郁色彩,带有深厚的沉思与内省色彩,大提琴一直徜徉在低音区,烘托出奔放的旋律。1886年,勃拉姆斯为天才的大提琴家罗伯特·霍斯曼谱写了第二首奏鸣曲。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极力开发大提琴的技巧,乐曲一开始就跳入高音区。历来被音乐评论家们打上“保守乐派”标记的勃拉姆斯,这回却写出了一部超前奔放、基调频变的作品。这部極具表现力的大提琴曲,也预示着他的《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的诞生。

1887年,勃拉姆斯到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图恩湖消夏,漫步在青山碧水间,迷人的湖光山色激起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结果便诞生了著名的《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气势恢宏,旋律舒展跌宕,两种乐器高昂的独奏被细腻而又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使勃拉姆斯的浪漫主义创作达到了顶峰,曲中不乏如怨如诉、如思如慕的片断以及对大自然的赞叹。作者有意让乐队旋律轻柔而将浓墨重彩让给大提琴,整部作品可谓精美绝伦,至今仍是大提琴家们的保留曲目。

后浪漫主义时期,大提琴主要用来在管弦乐或歌剧中表现延缓、深情的乐节,勃拉姆斯在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中使用了大量这样的乐句;瓦格纳在他的《女武神》狂风暴雨般的开篇之后,立刻转入由大提琴演奏的低吟轻诉;威尔第的歌剧《唐卡洛斯》第四幕的开场也是如法炮制的。

勃拉姆斯曾被他的好友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深深感动过。德沃夏克客居美国时,聆听了作曲家维多克·哈尔伯特的两部协奏曲后,深受启发,写下了自己的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流行很广,也是同类作品中最轻松活泼的,他没有步舒曼和勃拉姆斯的后尘,将管弦乐部分保持低调,相反却竭力充实加强管弦乐声部,以增强刚劲的独奏与恢宏的伴奏之间强烈的竞争,其他乐句则轻舒漫卷,如泣如诉,感人肺腑。这部作品是德沃夏克写给他的妻妹也是他暗恋的情人约瑟芬·娜考尼佐娃的。作品的终曲堪称协奏曲结尾的经典,正如德沃夏克向他的出版商介绍的那样:大提琴的独奏越变越缓,越来越弱,“宛如一声声叹息”,再由管弦乐一声磅礴的骤起,然后戛然而止。

篇5:《梨子提琴》读书心得

冰波,本名赵冰波,杭州人。幼时家穷,使他生成内向性格和较深的自卑感。喜欢独处从小就爱幻想,幻想里的世界极美丽。他的创作以童话为主,从婴幼儿至中学生均有适龄作品。被称为“抒情派”童话的代表人物。

《小老虎的大屁股》名字既新鲜又有趣,小小的老虎,大大的屁股,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小老虎是一个热情、善良、憨厚而又莽撞的孩子。他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对一切充满好奇。但是他缺乏生活经验,更不会预测行为的后果。所以,他的大屁股接二连三地惹祸,他自己却浑然不觉。

后来,当他醒悟到是自己的大屁股弄坏了朋友心爱的物品时,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自责。他没有为自己的无意过失而辩解,更没有计较同伴对他的拒绝,他要向他们认错,让他们打自己的屁股;故事中的小兔子和小猴子,亦有着善良的天性,他们受过小老虎的伤害,但在得到他的帮助后,他们感受到小老虎的友情,原谅了他的“无意过失”。其实,这样的故事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体验 他人受到伤害时的感受,从小老虎身上学到诚实,建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观,从小兔子与小猴子身上感受理解与宽容。

《沙漠上的脚印》中的那匹骆驼,好奇沙漠的另一头有着什么样的风景,于是不顾一切勇敢地去探索冒险,终于在沙漠中留下了深深地脚印和绿洲。人生也是如此。与其抱怨黑暗,不如自己点亮一盏灯。冰波通过这个简而易懂的童话故事,让我们领悟到了只有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才会有所得这一人生的大道理。《青蛙王国》中那只戴了皇冠就藐视一切的青蛙,等他失去了皇冠时,其实和普通的青蛙没什么两样,不见得高贵在哪里。

从中告诉我们人人平等,人是没有高贵、低贱之分,要懂得善待他人,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三个兄弟鼠》中的三个鼠兄弟为了助人、带给他人快乐,想方设法去制造各种东西,自己很辛苦,什么东西都没得到,但他们得到了快乐,从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们幽默,也极其善良的心。冰波要通过这个故事,来展示只为他人着想,不为自己谋一利的舍己为人的观念。

《企鹅寄冰》中企鹅给非洲的狮子大王寄了一块冰,结果被退回来了,说你干嘛寄水过来?可是企鹅打开包裹一看明明是一块冰,为什么呢?可怜的`企鹅肯定想破头也想不出来,哈哈。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有时候有的人和有的人之间是永远也无法沟通的,因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同时也知道了水的三态:冰、水、汽这一科学常识,如果不具备这知识,就会和狮大王、企鹅一样因为无知而闹笑话。

《树叶鸟》说的是秋天来临,落叶变成了黄色的小鸟,它们飞到南方去寻找绿色。在南方绿绿的湖水里洗了个澡就变成了绿小鸟,然后飞回北方回到树妈妈的身上又变成了一片片美丽的树叶。太美了!这个故事让我知道原来大人中竟然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冰波真是个诗人呀!

有人说冰波的作品能“打开儿童心灵”,读他的作品确实让人在捧腹大笑后认真思考。我喜欢他的作品,现在又开始读他写的《阿笨猫》,故事情节非常精彩,引人入胜。

篇6:中班语言梨子提琴教案

音乐是动听的,是有魔力的。大班的孩子对乐曲有了定的感受能力,能初步区分风格各异的音乐,并乐意用各种乐器来表现。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小松鼠提琴声的美妙与魔力。

(2)尝试和同伴起,用乐器玩玩、学学。

活动准备:

《梨子提琴》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节奏谱若干:×× ×× I ×× ×0 I ×× ×× I × I

× 0 ×× I × 0 ×0 I ×× ×× I × I

0 × 0 × I ×× ×0 I ×× ×× I × I

乐器:小鼓、沙球、小铃等(三个不同的乐器可以成为个组合)

五线谱(上有音符)

段提琴乐曲(最好与节奏谱的节奏致)

活动过程:

(1)观察封面,引出话题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看到这个名字,你想到了什么?

提琴是种乐器,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你还知道哪些乐器?

让我们起来听听这个关于提琴的故事。

(2)有魔力的提琴声

①出示第2~8面:

你听到过提琴声吗?小松鼠的提琴声响起来了,快听! (师生共同欣赏提琴乐曲)

听了这段音乐,你感觉怎样?

②出示第9面~结尾。

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这么美妙的音乐,会怎么样呢?

在好听的提琴声中,森林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听到提琴声后,狐狸不再追小野鸡了?狮子不捉小白兔了?

小结:原来,好听的音乐可以让争吵消失,还可以使我们的心情放松,让大家都陶醉,真是神奇!

(3)小小演奏家

①幼儿自选乐器和节奏谱练习。

音乐好听又神奇,我们也来做小小演奏家,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吧!做小小演奏家先要把本领学会。这里有许多乐器,你可以选件自己喜欢的乐器。这是节奏谱,每个都可以试试、练练。

②幼儿演奏表演。

谁来表演下?

首好听的音乐需要好多乐器起来演奏。我们个人演奏已经学会了,要不要试试和好朋友起演奏,这样音乐就更好听啦。

自己选个或两个和自己乐器不样的好朋友,起来演奏。

可以和好朋友起,选择不同的节奏谱起演奏。

哪组来表演下?

如果全班起来演奏,会怎样呢?我们来试试。

(4)延伸活动

演奏要不停地练习,音乐才更好听。让我们慢慢练吧。

(出示五线谱)这又是什么呢?

活动拓展:

1、在教室的活动区域和家里,给幼儿提供各种蔬菜和水果,让幼儿想象、探索和表现。

2、将节奏谱与乐器投放在教室里,玩玩练练。

3、还可以搜集各种生活废旧物品,击乐的快乐。幼儿可以利用自由活动、区角活动等时间,玩如可乐罐、饮料瓶、奶粉筒等,让幼儿探索。

阅读区活动:

在阅读区投放故事书和空白的记录本,幼儿想象、绘画美妙的音乐声让大家(小动物、小朋友)变了,并大胆讲述。

活动反思:

篇7:梨子小提琴教案

领域:语言 班次:大五班

执教人:张庆娟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情节,感受故事温馨、柔美的意境。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已对作品的理解。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

课件、PPT、梨子实物、小松鼠、小狐狸、小鸡、大狮子、小兔的头饰、小提琴模型、音乐《梦幻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黄皮肤,黑芝麻,咬一口,甜止渴,秋天多亏它,润肺又止咳。

2、启发想象:梨子像什么?切成一半的梨子能做成什么?

二、观看课件,了解故事情节,激发表演欲望

1、观看第一部分课件,提问:小松鼠用一半的梨子做成了什么?

2、观看PPT,了解提琴的相关知识。

3、模仿拉小提琴,表演故事中的对话

4、观看第二部分课件,启发幼儿的想象。(1)创设疑问:森林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2)如果你是小动物,你愿意天天都生活在有音乐的大森林里吗?为什么?

5、完整观看课件,为故事起名字。

篇8:大提琴的故事(下)

20世纪最优秀的大提琴演奏家当属西班牙人帕博罗·卡萨尔斯。尽管他以96岁高龄辞世,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一刻是他13岁走进巴塞罗纳街头一家音乐作品店的那一瞬。彼时彼处,他发现了老巴赫的六套无伴奏大提琴曲的总谱,包括序曲和一系列舞曲乐章。这些总谱被音乐家们完全忽视了,卡萨尔斯却决心将它们呈现给世人。当20世纪初卡萨尔斯将其搬上舞台时,他却被指责将巴赫的作品过分浪漫化了。因为直到那时,巴赫仍被公认为伟大的教授和音乐形式的发明家,素以深奥与精确著称,卡萨尔斯却向人们展示巴赫也是一位热情奔放的音乐家,他的这套简洁的无伴奏组曲多姿多彩,扣人心弦。20世纪后期,人们终于认识到巴赫的伟大之处,正是卡萨尔斯打开了世人的眼界,让他们有幸领悟到巴赫时代大师的风采。

帕博罗·卡萨尔斯于1876年12月29日出生于西班牙加泰洛巴亚。在1897年作为马德里交响乐团独奏演员首次登台之前,卡萨尔斯曾带着大提琴在各处咖啡馆或管弦乐队演出三重奏。作为一名独奏演员,他游历广泛,曾于1899年为维多利亚女王、1904年为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演出,高寿的他,1961年还为约翰·肯尼迪总统献过艺。后来,他与小提琴家雅各提博、钢琴家阿尔弗雷德·科托组成著名的三重奏小组,三人的演出一直持续到1937年,在电器时代初期还录制了许多优秀唱片。卡萨尔斯还是位卓有成就的指挥家,他于1919年组建了自己的管弦乐团。西班牙内战期间,卡萨尔斯客居在法国南部勃垠地一个小村子里。1950年,为了纪念巴赫逝世200周年,他主办了勃垠地音乐节,并在此制作了大量精美的唱片。1956年,他移居波多黎各(他母亲的故乡),直到1973年在那里去世。卡萨尔斯本人还从事作曲,于1971年指挥个人作品在联合国演出。80岁高龄时,卡萨尔斯与年仅20岁的大提琴手玛塔·蒙塔涅兹结婚。玛塔后来担任了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的校长。

卡萨尔斯用自己毕生的努力诠释了大提琴演奏艺术。作曲家的天分赋予了他行云流水般自如演奏的能力,指挥家的经历又让他在演出中对如何突显大提琴乐部的结构心有灵犀,就是在现场演出中,他也常常制造险情,不时拉错几个音符,而这恰恰为他的演奏风格增添了感情色彩,所以任何一位聆听过他现场演出的人,无不为他的诚挚与技巧所折服。

本世纪30年代,一位自学成才的大提琴家诃诺德·索恩伯格来到巴塞罗那参加当代音乐节。卡萨尔斯力请他担任音乐节的特邀指挥,作为回报,这位奥地利籍作曲家为他的西班牙朋友写了一首大提琴曲。索恩伯格曾编辑过莫恩的降B大调协奏曲,现在又为卡萨尔斯将莫恩写于1746年的羽管键琴协奏曲改写成大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为古典的曲式赋予了崭新高雅的新解,并且迎合了卡萨尔斯对海顿及同时代作品的偏爱。

索恩伯格是绝无仅有的一位由大提琴手成长起来的作曲家。巴西人里特·维拉·劳勃斯一向认为巴赫作品中的纯洁净美与亚马逊河人的朴素的音乐十分吻合,简直是水乳交融,因此也谱写了一系列的作品,题目就叫“巴赫的亚马逊人”。作品用音符交织出一幅以西洋旋律为背景又独具亚马逊韵味的壮丽画面,其中两部需用八把大提琴演奏,一部还伴以声乐声部。

著名的大提琴家

20世纪另一位伟大的大提琴家是俄国人格里格·皮亚蒂戈尔斯基。20年代他已是柏林爱乐乐团的大提琴首席,在理查·斯特劳斯的指挥下多次独奏演出《唐·吉珂德》(斯特劳斯常将它称为“我的唐·吉珂德”)。他于30年代去了美国,其后一直作为独奏演员长期与海菲茨及鲁宾斯坦合作演出室内乐,享誉终生。很多作曲家都为他写过协奏曲,这其中也包括保罗·亨德米特和马里奥·泰德斯科。

另一位大提琴高手是皮亚蒂戈尔斯基的同胞罗斯特洛波维奇,他堪称是当今大提琴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位被昵称为“斯拉瓦”的家伙是位造诣颇深的艺术家,同时也在其他音乐领域多有建树,他还是位优秀的钢琴家和著名的指挥家。他的演奏风格显示出他坚毅豁达而又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正如他演奏肖斯塔科维奇为他而作的协奏曲第一号时表现的那样,他几乎将大提琴当做了打击乐。为这位大提琴家,作曲家们写了一百多部作品,其中包括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布里顿、米埃尔科夫斯基、施尼特克、卡巴拉夫斯基以及伯恩斯坦。斯拉瓦在前苏联也曾是轰动一时的人物,但后来由于公开对政府在国内搞政治迫害表示不满而被驱逐出境,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公民(他云游四方,所持的只是一封摩纳哥大公的亲笔信而无官方护照),一度出任过华盛顿特区国家交响乐团的指挥。除了频繁的演出和指挥外,他也常常在歌唱家妻子加利娜·维什涅夫斯卡娅举办音乐会时担任伴奏。

20世纪最优秀的大提琴曲之一是由普罗科菲耶夫谱写的大提琴与管弦乐交响协奏曲。创作这部作品时,普罗科菲耶夫曾多次求教于斯拉瓦,并将作品题献给了他。肖斯塔科维奇本来就是斯拉瓦的莫逆之交,因此他的两部大提琴协奏曲都是为斯拉瓦而做的。此外,斯拉瓦对作曲家朋友的交响曲也情有独钟,并多次在美国举办其交响乐作品音乐会。然而,真正与他在事业上琴瑟难分的作曲家是本杰明·布里顿。布里顿为斯拉瓦专门谱写了五首曲目,现已全部成为当代大提琴作品库里的珍藏品。斯拉瓦多次亲赴布里顿在奥博格举办夏季音乐节,还曾在那里写出了自己的大提琴与钢琴协奏曲,并精心为布里顿的五部作品录制了唱片,由作曲家本人演奏钢琴。另外,由斯拉瓦与英国室内管弦乐队合作,布里顿亲自指挥演出的大提琴与管弦乐交响曲也出过唱片。按照巴赫的模式,布里顿创作了三部大提琴组曲,全部题献给斯拉瓦并由他首演,这三部作品将现代音乐的新酒装在了巴洛克风格的旧瓶里,难免有失和谐,但这也正是布里顿不同凡响之处。

另一位本世纪较有影响的大提琴家是马友友,一位华裔作曲家的儿子,出生在巴黎。他小时候便随家人移居美国,后来进入哈佛大学研习音乐,师从列奥·科奇诺。马友友的演奏表现出一种超凡的控制力,既精雕细琢又豪迈奔放,他甚至能在演奏德沃夏克协奏曲这样的大部头作品时,从头至尾不失一节一拍。他与艾默缪尔·埃克斯联袂演出勃拉姆斯奏鸣曲时,已经表现出炉火纯青的演技,他对巴赫一系列作品的诠释也堪称典范。此外,他还乐意尝试其他音乐风格的作品,曾多次与爵士乐队、波比·迈克费因的兰草演唱组、马克·奥康纳同台献艺。马友友也热衷于一些非古典作品如探戈舞曲之类,还录制了几张亚洲风格的唱片,其中包括谭盾的作品,他还曾经多次受命指挥一些大提琴协奏曲或电影音乐。尽管少年得志,他仍不遗余力地为普及古典音乐和音乐教育奔走呐喊,甚至不惜为一些由电视转播的非正式音乐会准备曲目。本世纪后期其他的明星级人物还包括杰诺斯·斯达克、斯蒂文·伊萨里斯、海因里奇·席夫、艾默缪尔·福尔曼、保罗·托特利尔、丹尼尔·沙弗兰以及奥弗兰·哈诺伊等等。

有一部妙趣横生的专题片,背景是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画面上用五个朋友各自寻访古典音乐大师来表现,这部音乐五重奏的第一、第二小提琴分别是帕尔曼和祖格曼,钢琴是丹尼尔·巴伦伯英,贝司由祖宾·梅塔演奏,执大提琴的则是天姿聪明的杰奎琳·杜普蕾。能亲临现场观赏这五个年青人声情并茂的演出已是福份,而观众的目光仍不时滑向优雅端庄的大提琴手。杰奎琳·杜普蕾简直就是古典音乐梦想中的女神,美貌与灵感都在她那里达到了极致。杰奎琳出身名门,谈吐不凡,她与巴伦伯英一波三折的恋情一度被少数别有用心的唱片公司炒得沸沸扬扬,终以婚典画上完满的句号。

篇9:案例 梨子小提琴

“梨子小提琴”是我班开展的一个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都愿意倾听、讲述故事、回答问题,课堂效果非常不错。有一天一个孩子带来了一把玩具小提琴,她说:“老师,这也是用梨子做的吗?它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呢!”孩子们看到了就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说:“老师,它的图案是喜羊羊呢!”“老师,它还有一根小杆子呢!”“老师„„”随着交谈的深入,我突然想到我们能以“梨子小提琴”为主题开展一个童话剧表演啊,到时可以表演给全园的老师们看。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孩子们,孩子们一致赞同,表现得很兴奋。就这样,孩子们和我一起讨论怎么样才可以让童话剧跟家丰富多彩,经过讨论,我记录并整理出了以下几个环节:创作剧本,选择音乐,竞争角色、创编和排练动作,制作道具、统一服装,广告宣传、演出。

一、创作剧本 主题活动“梨子小提琴”的重点是让孩子感受作品中,温馨、友爱的感情色彩;知道与人友好相处,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孩子们已经听过了故事,他们马上就讨论出了童话剧的主线:小松鼠在森林里玩耍,一只大梨子从天而降,小松鼠捡到了大梨子,把大梨子一分为二,做了一把小提琴。这把小提琴可神奇啦!狐狸、大灰狼、狮子听到了小提琴拉出的音乐之后放下了已经抓到手里的猎物,都跑去听音乐啦!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故事里的主角有一个,配角只有六个,一共七个人,可是全班有二十八个小朋友,怎么办呢?有一个孩子就说了:“老师,我们可以有鸡爸爸和鸡妈妈还有小鸡弟弟、小鸡妹妹呢。”就这样,全班孩子都参与到了活动中。为了让剧情更加丰富,在老师建议下,孩子们一起开动脑筋为剧本增加了序幕和尾声。因此,全剧共有幕:(1)、序幕:森林里的早晨。(2)第一幕:小松鼠一家在森林里面蹦蹦跳跳寻找松果。(3)、第二幕:一颗大大的金黄色的梨子从树上掉到地上,小松鼠捡到梨子拿它做了一把小提琴。(4)、第三幕:狐狸和小鸡的故事。

(5)、狮子和兔子的故事。(6)、大灰狼和小山羊的故事。(7)、尾声:小动物们一起听音乐。

接着,老师把孩子们分成了七组:小松鼠们、狐狸、小鸡们、狮子、小兔子们、大灰狼、小羊们。引导孩子们深入地讨论剧情,同时把孩子们的创意记录下来。序幕:在森林的早晨,太阳公公刚刚路出笑脸。树林里传出叽叽喳喳的鸟叫声。第一幕:一群可爱、勤劳的小松鼠们在森林里欢快地跳来跳去在找松果吃。第二幕:小松鼠们刚跳到一颗大树下面,一只金黄金黄的大梨子就从树枝上面掉了下来,一只小松鼠提议把它做成一把梨子小提琴。第三幕:狐狸在抓小鸡,它听到了琴声,放下小鸡就去听音乐了。第四幕:狮子在抓小兔子,它听到了音乐,就放下小兔子去听音乐了。第五幕:大灰狼在抓小山羊,它听到了音乐,就放下小山羊去听音乐了。尾声:小松鼠们拉着小提琴出场,小动物们围着小松鼠打转在听音乐。欢快的音乐声响起,小动物们一起跳起了舞蹈。

在师幼合作创编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进一步地整合剧情,使剧情更加的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

二、选择音乐

在初步的剧本创作之后,紧接而来的就是音乐的选择与整合,这就要考验到教师对故事的理解与感悟,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正确地选择音乐、制作音乐,让孩子在情感上与音乐共鸣。例如:在序幕时,就要选择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太阳刚刚升上来是柔和的音乐,紧接着需要几声清脆的鸟叫声。再是小松鼠出场时,因为小松鼠是蹦蹦跳跳地出场的,所以需要选择欢快的音乐。在整个童话剧音乐的选择与整合中,除了在“抓小动物”和小松鼠拉的小提琴的音乐是相同的之外,其他的音乐都要是不同的风格。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使音乐与音乐间的连接顺畅、柔和、听不出有连接的痕迹。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排练、表演的时候产生情感的共鸣。就比如说,在连接太阳初升的柔和的音乐与小鸟的叫声时就要用到“混合”制音,这样制作出来的音乐才不会太突兀。当然,光是有音响的良好的效果还是不行的,还需要孩

子们优美的童声演绎。相同,这里也要用到音响的“混合”。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把零散的音乐与剧情的需要结合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熟悉剧情,寻找到共鸣点。这样,才能让孩子投入到故事的进程中。

三、竞争角色、创编和排练动作

结合剧情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确定的以下角色:小松鼠七只、狐狸一只、小鸡六只、狮子一只、小兔子六只、大灰狼一只、小山羊六只,其中,六只的小动物分别是: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在小松鼠里面另外加一只小松鼠宝宝(这是拉小提琴的松树)。确定了角色之后,孩子们就要选择角色了,我想让孩子自由地报名自己想要表演的角色,男孩们非常热衷于表演大灰狼和狮子,但是,故事中只有一只大灰狼和一只狮子,怎么办呢?我先让男孩子们自己表演一下狮子的“威风凛凛”的感觉,孩子们都做出张牙舞抓的动作,我让其他的孩子一起来选择最适合表演狮子的小朋友,经过一番角逐,终于选出了一个个子较高的长得结实的孩子来表演狮子,有的孩子就不高兴了,问我:“老师,你为什么选他不选我呢?”因问我的孩子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瘦又不爱吃饭的孩子,我就解释道:“狮子需要抓小动物,所以它需要吃得多多的长出一个强壮的身体,这样它才能跑得快,抓到更多的小动物。”其他的孩子也附和道。这样,这个想演狮子的瘦小的男孩子就马上表态“肯定会多吃饭”!女孩子的角色选择还算稳定,她们喜欢演狐狸或者小松鼠,但是演狐狸的小朋友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说了台词会忘了动作;走路时同手同脚;动作幅度不够大等等。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小朋友玩区角活动时就给她单独辅导,经过一番努力,她终于能“融会贯通”了。

幼儿创编动作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排练整体动作时动作不齐,我就让孩子们对着镜子练习,这样就能看到自己的动作与别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教师应给予的就是每个幼儿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那些能力较弱、性格胆怯的幼儿,老师最应该做的就是鼓励他们、支持他们。

四、制作道具、统一服装

制作道具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的,因为要制作很多的树和小鸟、太阳、最最关键的就是一只大大的黄金的梨子。这么多道具要在短短的时间里两个老师做出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让孩子们一起来做。这样就能使孩子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大树”我是让孩子用手蘸了颜料印的手掌印,树干是老师自己用硬纸板切割的。做出来的效果非常棒!

在服装上,孩子们自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用废旧的报纸自己拼贴之后用透明胶粘起来,但是效果不行,因为报纸实在是太脆弱了而且不美观老师在与家长协商之后决定在网上购买。

事实证明,家校互动在有集体活动时是非常重要的。

五、广告宣传、演出

最后是广告,“广而告之”,我想让孩子自己制作一张请帖,上面画上可爱的小松鼠,写上“邀请爸爸、妈妈”来圆观看宝宝们的演出。本来想让孩子把爷爷奶奶也请过来,但是观众席有限。

篇10:《梨子小提琴》大班教案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温馨、柔美的意境和音乐的神奇、美妙。

2.能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表情表现故事中的部分情节。

3.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美好感受。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温馨、柔美的意境和音乐的神奇、美妙,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美好感受。

2.难点:能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表情表现故事中的部分情节。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故事的课件、音乐、动物头饰

2.经验准备:认识小提琴,欣赏过小提琴音乐。

活动过程:

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1.认识小提琴,了解小提琴的外形特征。

2.欣赏不同特点的小提琴音乐。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用音乐为线索导入,引导幼儿进入安静、柔美的音乐氛围。

引导语:“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座美丽又安静的森林里,去听听那儿美妙的音乐。”

1.你觉得这是一段什么样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2.优美、动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温馨、柔美的意境和音乐的神奇。

(一)讲述故事第一部分,知道小提琴是用梨子做的好听的音乐是谁演奏的?它是用什么特别的乐器演奏的?

(二)观察第二部分画面,尝试用自己的动作、语言表现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特点,体会音乐的神奇作用。

1.观察狐狸追小野鸡的画面

(1)狐狸是什么样的表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你来表现一下狐狸凶狠可怕的样子。

(3)小野鸡是什么样的表情?

2.观察狮子追小兔子的画面

(1)小兔子为什么这么害怕?

(2)大狮子露出了什么样的表情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它会对兔子说什么?你来表现一下。

(3)狮子快追上兔子了,兔子会喊什么?

3.观察听到音乐后的狐狸和狮子画面,说出动物表情和心里变化。

(1)狐狸和狮子听到优美的琴声时,可能对小动物说些什么?

(2)狐狸和狮子的表情还是那么凶那么可怕吗?变得怎么样了?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凶猛的动物变得温柔、善良了,其他的小动物心里也不再紧张害怕了。

4.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狮子追兔子的情节,师幼共同评价。

三、讲述故事第三部分,感受音乐的美妙。

1.小松鼠演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要闭上眼睛?

小结:音乐太美妙了,我们和小松鼠一起,静静地欣赏美妙的音乐,想想快乐美好的事情。

2.小动物们听到音乐后,为什么脚步轻轻来了?

3.果子蜜味是什么意思?

经验迁移:生活中有什么事情也让你感觉甜蜜蜜的?

四、讲述故事最后部分,感受音乐的力量,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美好感受。

1.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

2.为什么把梨子都做成提琴了呢?

小结:音乐的力量真大啊,现在动物们和和睦睦、团结友爱,每天在一起练习拉提琴,森林里到处可以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听,森林音乐会开始了,小朋友,我们也演奏起来,一起参加森林音乐会吧!

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表现,自然结束。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1.谈话活动:如果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演奏给谁听?为什么?

2.在活动区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上一篇:食品知识考试试题下一篇:应急灯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