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搬迁调研报告

2024-04-19

自发搬迁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自发搬迁调研报告

农村易地搬迁调研报告

黄山店村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西部山区,地处太行山脉大房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山峰重叠,沟谷交错。通过实施易地选址搬迁,并结合沟域经济建设,依托村庄现有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发展的富民强村之路。

一、基本情况

前几年,黄山店村村域面积20.2平方公里,村民565户约1600人,分散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是一个靠天吃饭、靠地为生的穷山村。2012年“7·21”特大洪灾后,黄山店村实施避险搬迁工程,建设住宅楼、养老公寓、村活动中心等安置楼35栋,总面积76000平方米。截至2016年底,本村居民95%以上入住新居,人均住宅面积40平方米。通过搬迁新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村民生活水平,优化了生产环境,提高了生态质量。同时,作为幽岚山沟域经济建设的重要节点,发展乡村旅游业,安置村民就业达到100%,实现“薪金+股金”收入,带动黄山店村从人均不足2000元的“贫困村”转变为人均收入18500元的“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二、主要做法

易地搬迁工程不仅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而且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没有现成可套用的经验,对于黄山店村“两委”班子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黄山店村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创新办法,多措并举,不仅使全村实现整体搬迁,而且使村民实现了“住新房、谋新业、换新颜”的三级跳。

(一)破解“三难”——“搬得出”

尽管有政策支持,但由于村集体和村民原始积累少、家底薄,村里老年人居多,黄山店村搬迁同样面临新址难选、资金难平、故土难离的“三难”境地。村“两委”班子果断执行市、区两级永久安置房搬迁政策,带领村民创造性地完成易地选址搬迁任务。

1、化解“新址难选”。黄山店村原址不仅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受洪水威胁地区,还是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新村选址面临土地紧缺、限制严格等困难,选址成为黄山店村搬迁的第一道难题。于是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围绕着“地”找出路。一是摸清底数,确地。黄山店村首先从敲定人数着手,确定搬迁占地规模。村集体锁定2010年3月31日为审定户籍日期,在此之后只接受新生儿和因婚落户,并将搬迁户张榜公布,实施精准搬迁,符合条件的一个不少,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搬,做到了无人挑剔、无从挑剔。二是安全评估,找地。由村集体出资聘请专业公司,村支部书记张进刚带着专业技术人员在村域内,反复进行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估、环境评估,像探宝寻藏一样,选出了安全适宜的土地,作为安置新址。三是集中安置,节地。村集体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采取多层住宅建设方式,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减轻资源承载压力。四是腾退复绿,换地。对搬迁旧宅基地统一收归村集体,并按照市职能部门测查的隐患点,实施危旧宅院拆除90余个,进行生态恢复,平衡了占地指标。

2、化解“资金难平”。黄山店村搬迁涉及建设新居、配套基础设施、防护工程、占地赔偿、拆旧复绿和转型发展产业等工程开支,总预算资金达到10.6亿元。短时间内要筹措这些资金,对于灾后的小山村来说,非常困难。黄山店村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反复召开村“两委”班子会,最终选择了“补、引、筹、挣”的方式化解了资金难题。一是集成政策,补贴一部分。黄山店村搬迁享受《房山区永久避险安置房建设实施方案》市级专项补贴8600万元,争取市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800万元、区级财政补贴1400万元等政策资金,达到近1.8亿元。二是市场运作,引资一部分。村集体成立了黄山店农工商公司,村民及村集体以腾退土地入股,由黄山店农工商公司与天洋集团、北京立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公司通过前期投入7.7亿元,完成社区配套设施和经营性项目建设,通过后期经营管理,双方共享经营收益。村农工商公司的经营收益中,企业内部留存30%,将70%的收益按照持股比例分给村民。三是村集体和村民自己筹措一部分。新民居价格采取分层计价,搬迁农户按人均40平方米购买,村民自筹资金8000万元,村集体补贴3000万元,筹措资金1.1亿元。四是投工投劳,节约一部分。新村环境美化、河道整治、旧房拆除均由本地村民投工投劳完成,让村民在建设自己家园中,付出了劳力,还获得劳动报酬。

3、化解“故土难离”。思路决定出路,入题需先破题。针对村民存在的“不想搬”“不愿搬”等想法,而产生“故土难离”的问题,村集体见招拆招,一一化解。黄山店村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方法使全村实现整体搬迁目标。一是消除疑虑。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头走家串户,与农民沟通、面对面做工作,了解每户真实想法和具体困难,共同商讨搬迁方向、思路、办法,打消他们的疑虑,解决后顾之忧。二是描绘蓝图。把新村民居做成效果图,把搬迁过程绘制流程图,把产业发展形成布局图,引导村民立足当前,看到愿景,村民由“要我搬”转变为“我要搬”。三是强化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妥善处理搬迁中各类矛盾纠纷,努力共建和谐文明新村。在新村选址时,需要将200多个坟墓迁走,得到全部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没有一户上访。

(二)走实“三步”——“稳得住”

搬迁是手段,农民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受洪水威胁地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实现安全居住,通过走实三个步子,实现搬得进、住得下、稳得住。

1、科学规划“建新居”,让农民居住安稳。黄山店村是永久避险安置房建设村,同时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新村建设中,摒弃过去村庄建设的随意性,聘请专业团队对村庄布局、房屋设计进行“高起点、高层次”规划,并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进行集中评审,民主决策,确保新村安全、民居舒适、特色突出、风格多样、村民认可、生活便利。同时,立足长远、留有余地,解决本村适龄青年婚房及无房户等问题。村民住进了依山傍水的新楼房,在绿水青山中享受着城市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

2、生态优先“换新颜”,让村庄和谐稳定。黄山店村注重新村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坚持提升生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综合实施红螺谷小流域综合治理、山村公园建设、街道绿化美化、拆房复绿等系统工程,打造了优美整洁、绿树成荫、花海环绕的特色村庄;综合实施供水、污水、有线电视、通信、照明等基础工程,在偏远村庄实现“六通一平”。旧山村变成公园式生态山村,村民住进搬迁新村,推开窗门就能看到山、望见水。

3、转型升级“谋新业”,让经济稳步增长。黄山店村坚持集体开发旅游资源,既不对内承包,也不对外租赁,而是坚持自主保护开发利用,保障全体村民从集体经济中受益。坚持有利、有序、有节开发利用,将发展空间预留给子孙。村集体在生态建设、景区营造、民宿培育等方面,利用原始积累,对旧村边远闲置资源进行重组整合,采取“无人不股”“无物不股”“无权不股”的形式,以资金、资产、资源或承包权作价入股,盘活闲置资产,放活经营权,确保全体村民按份共有、按股分红、按期兑现。

(三)打造“三区”——“能致富”

培育支柱产业,让村民充分就业,才是村里可持续发展的稳压器。黄山店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建设沟域经济节点,打造花海景观,通过“三区”发展休闲旅游新业态,避免了开发过程中预想不够、经验不足的局限,使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壮大。

1、开发绿色休闲区。村集体聘请清华美院专家进行规划设计,从保护和发展生态出发,就地取材,向传统靠拢,打造匠心独运、乡村特色浓郁、山景水景一体的“坡峰岭”景区。从2011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周口店幽岚山(坡峰岭)红叶节,创出了享誉京郊的“坡峰岭红叶”品牌,辐射带动了快活林、奇石山、玉虚宫、红螺三险等一批旅游资源,直接安置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000万元。

2、打造高端民宿区。村集体按照建设精品民宿休闲小镇的发展理念,高标准打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云上石屋、桃叶谷、姥姥家等30套民宿小院。高端民宿区引进远方网进行经营管理,实行管家制服务,仅此一项安置本村劳动力40人,在享受2700至3000元月工资的同时还享受五险待遇。高端民宿区将农村气息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定期开展米其林星级主厨进乡村、纯素食之旅等活动,打造高品质慢生活空间。各项经营收益由村集体和企业五五分成,农民按股按年分红。

3、建设特色农业区。黄山店村抓住退耕还林契机,将村民承包的土地全部流转回村集体,成立黄山店村农业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设精品采摘园,种植磨盘柿等特色果品;延伸产业链,种植适宜本地区生长的五谷杂粮和蔬菜,专门供给坡峰岭景区餐饮部;丰富本地农副产品种类,引进农林科学院优质新品种。农业园区被评为北京市休闲农业星级园区。

三、经验启示

(一)领导重视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 搬迁工程是一场攻坚战,各级部门坚定信念、坚强领导、坚持担当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关键。领导重视,真抓实干,才有感召力,才有带动效应。黄山店村的成功搬迁,正是有市和区的顶层设计、正确决策,各级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层层抓落实,才实现了黄山店村今天的跨越式发展。

(二)农民主体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前提 村庄的发展建设,最终目的是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只有真正做到让村民有知情权、参与权,有当家做主的感觉,他们才会认可,工作推动才有力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黄山店村无论是搬迁前期的方案设计,还是搬迁工程建设,以及产业转型发展,都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才具体实行。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组织村民参与施工建设,参与施工监理和工程验收监督。切实把搬迁群众搬到与个人愿望相结合、与自己谋生能力相适应的地方,不断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让农民发自内心的愿意搬、主动搬。

(三)惠民政策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支撑 对于一个贫困的山村来说,土地和资金难题都是搬迁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鸿沟。惠民政策正是搬迁村逾越鸿沟的桥和船。实践证明,黄山店的搬迁工程使生活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受洪水威胁地区和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村民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打破了以往“受灾—救灾—重建—再受灾”的恶性循环,使他们享受到农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成果,过上了住楼房、上下班、有保障、与城市相近的田园城市生活。

(四)主导产业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保障 产业扶持,重在“造血”。搬迁是方式,农民致富才是搬迁工程的最终目的。搬迁工程要深入研究村庄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计出路。从根本上转变搬迁农民的生产方式,让由过去单纯依赖“有土安置”逐步向以“有业安置”的方向转变,由过去农民群众在“一亩三分田”上过活,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的方向发展。

篇2:自发搬迁调研报告

张国栋谭静池李玲

内容摘要:陕南移民搬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搬迁移民240万人,比三峡移民多100万人。移民搬迁是集地质灾害移民、洪涝灾害移民、生态建设移民、扶贫移民、工程移民为一体,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十年完成,目前已开展两年有余。认真总结移民搬迁的工作成效,分析政策执行和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的举措,对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发展民生经济,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关键词:移民搬迁;百姓致富;

配套措施 中團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794(2013)10“0025-03 陕南移民搬迁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这一战略决策将为陕南地区汉中、安康、商洛3市64万农户、240万人口,走出环境恶劣的深山区、开启富足安全的新生活揭开历史新篇章,对推进陕南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推进下,近年来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总结和解决。为此,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査总队就移民搬迁工作政策实施情况开展了调查和研究。

一、移民搬迁有序推进,惠民实效^步显现

1.移民搬迁目标明确。

陕南移民搬迁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指导方针,紧密结合城镇化建设,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分别有向城镇迁移、向移民新村迁移、小村并大村迁移、自主分散迁移4种移民方式,既有建好的安置房供移民户选择,也有划拨好的宅基地供移民自建。

2.移民搬迁与地方经济建设统筹。

陕南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三国”文化闻名遐迩,秦巴山区丰富的山林资源和”氧吧”美誉,以及“一江清水送北京”,都促使陕南经济地位提升。但是由于平原少、山地多,地理环境复杂,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居住在山区的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正是基于扬优避害,在整合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地域经济水平。汉中市以“油菜花节”、”柑橘园”为媒介,安置搬迁移民落户新建旅游景区,进一步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安康市以茶叶、山菌、中草药种植和经营为基础,安置移民落户中心村和新集镇,充分发挥特色种植基地的优势;商洛市以支柱产业和新矿区建设为手段,安排移民落户城镇,一方面解决企业用工不足,另一方面解决移民就业。

3.移民搬迁进展顺利。

2011年,陕南汉中、安康、商洛3市开工建设安置点742个,落实了 6万户、24万人的移民安置;2012年,再开工981个建设项目,落实了 8万户、29.5万人搬迁;2013年,3市将继续完成6万户22.8万人的搬迁和安置。3年中,3市共计完成和计划完成移民搬迁20万户76.3万人,占“十二五”移民搬迁规划的53%,占10年规划的32%。

4.移民搬迁使城镇化率显著提升。

移民搬迁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生活明显改善。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的移民搬迁工程,使陕南地区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伤亡率下降80%和70%,使安康、商洛、汉中3市的城镇化率分别提高4.7%、2%和1.7%。

二、搬迁移民生活改善,生产方式明显转变 1.移民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

移民安置点或为新建居民小区或集镇,或为规模较大旳城镇或中心村,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教育、医疗、养老、居住条件良好,医务所、幼儿园符合城镇建设标准,生活便利,物质齐备。移民生活实现了由农村向城镇、由贫穷向小康旳突破和迈进。

2.移民生产方式发生极大改变,由单纯依靠耕地生存向务工和发展二、三产业转变。

搬迁后,多数移民种地、打工两不误,有的忙时务农闲时务工,有的务工为主兼顾务农,有的专职务工或转行经营,生产方式多样,劳动强度降低,收入显著提高。各地政府也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劳动力技能培训,组织富余劳动力进企业务工,扶持移民户发展专业种植和经营商贸餐饮、旅游运输等三产服务业,为移民后续生存创造了条件。汉中市略阳县徐家坪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是略阳县的”西部粮仓”。镇中心距县城18公里,总面积228平方公里,辖18个村,1个居委会,75个村民小组,3776户1.37万人,2011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905元。徐家坪镇境内山大沟深江三河沿线及67个地质灾害点的群众饱受灾害威胁,政府没少出钱,群众没少出力,日子却越过越穷。2011年,该镇以移民搬迁为契机,将移民安置与小城镇建设、农民进城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立规划,建机制,严政策,重管理,向荒滩要建设用地,多渠道筹谋资金,顺利完成了一、二期小城镇建设,先后安置搬迁群众157户和商业住户50户,新增集镇人口 1200人。新建集镇商铺、幼儿园、医务所等公共设施均按最新城镇建设标准建设,为搬迁移民“稳得住”奠定了良好的生活基础。同时,集镇建设规划划拨38亩建设用地,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解决富余劳动力做好了筹划,为搬迁群众“能致富”创造了基础条件。2012年,徐家评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9元,较2011年度增长20.2%。

三、统筹资金难度较大,协调用地相对囷难 1.搬迁资金紧缺影响“搬得出”。

首先是县级财政筹款压力夫。商洛市规划十年搬迁安置71.8万人,建房投资需要180亿元,移民户补贴需要54亿元,按政策预算,省级财政需承担117亿元,市、县财政需落实配套资金45亿元。随着物价、工价的快速上涨,建设成本不断增加,资金压力越来越大。柞水县为特困户、五保户和孤寡老人搬迁提供免费住房,对分散安置户实行补助资金3万元,对集中安置户补助4万元,对上楼安置户补助4.5万元,但省市财政平均每户只能补助1.44万元,不足部分需县财政全额承担,全县每年需筹措5000万元用于补贴移民户;除搬迁补助外,县财政同时还要承担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资金缺口大,地方财政压力大。

其次是移民户自筹资金负担重。汉中市略阳县2011—2012年完成移民搬迁2514户,共投入资金3.49亿元,其中政府筹资1.77亿元,农户自筹1.7亿元,农户自筹占近一半。目前建好的安置房和规划的安置点宅基地也主要用于满足能拿出买房、建房资金的移民户。略阳县移民购房需4万~6万元,建房需8万~10万元,对于大多数处于年收入不足4000元平均线下的搬迁户,无疑是巨额开支。城固县移民安置点多在平原地区,移民购房需15万元,建房需7万~9万元,建房的移民户还要向村上交5万元宅基地费和建房设计费;移民户完成购房、建房并入住后,方能领到每户3万元的移民补贴;许多移民户因购房、建房背负了债务。据估算,约有1/3的移民户无力负担自筹款。虽然移民搬迁政策对特困户采取无偿安置,但特困户由于缺乏劳力和技术,搬迁后生活难以为继,因而大多搬迁意愿不强烈。

2.土地资源紧缺难住“稳得住”。

—是安置建房用地紧缺。陕南移民搬迁240万人,超过3个市总人口的1/4,需要1亿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安置移民。2011年省国土厅计划安排的6000亩移民搬迁安置建房用地指标,与实际安排6万户所需1.2万亩的建设用地要求相差一倍。集中安置地通常要选择在较为开阔的地带,而3市处于秦巴山脉之间,平地资源缺少。安康市所辖的一区九县,比较开阔的平地只有平利县城、汉阴县城和安康新区,由于各市县近年来积极发展产业化建设,产业投资项目已占用了相当多的建设用地,移民用地选址愈加困难,安置建房征地和调地难度加大。

二是安置点农业用地也极为紧缺,近4成的移民户对失去土地后旳生活顾虑重重。许多搬迁户在山里还有几亩薄田,自产自用,口粮尚有保障;搬迁后,迁出地的原承包地退耕还林或路远难耕种,迁入地的农户又不愿意将承包地调剂给搬迁户,搬迁户生产用地成为乡镇政府工作的难点。

3.就业增收渠道狭窄制约“能致富“。

山大沟深平地少,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分布不均,旅游产业欠发达,是陕南贫困县的共同特点。陕南3市28个县(区)中有21个厲于国家或省级贫困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项目少,吸纳就业能力低,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稳得住、能致富”是移民搬迁工作中最难的问题。目前,移民户“搬得出”尚可解决,但移民户拓宽增收渠道则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多。有的失地移民,外出打工无技术,就地经营无门路,收入无来源,生活质量下降;有的移民不能适应城市生活,收入不稳定,先后返回原居住地;最为普遍的是年轻的一琴搬出了大山打工为生,家中的老人仍留在原居住地,坚守着最后的土地。

四、建议

1.关注贫困户和老年人搬迁安置。

移民搬迁对象有3成以上是贫困户和老年人,他们无力承担搬迁成本。建议相关部门按照贫困户的实际和特点,制定不同旳帮扶政策和措施。一是以出租安置房的形式,采取先租房搬迁再逐步付款购房定居;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搬迁户贷款额度,延长还款期限;三是筹集门面房出售资金,通过政府回购、市场化拍卖等形式筹措资金,用于补贴经济条件较差的移民户。

2.杜绝搬迁房空置。

年轻人进城打工租房住,年纪大的人不愿意搬迁,这是导致搬迁房空置率较高的原因。建议各级政府根据社会发展和搬迁移民需求,及时调整搬迁安置项目建设计划;同时,强化措施落实移民搬迁任务,动员有条件搬迁的移民尽快完成搬迁;另外在搬迁实施过程中,灵活制定政策,将部分空置房出租给有搬迁愿望但资金不足的移民户,减少资源闲置。

3.为搬迁移民提供就业岗位,帮扶致富。

首先在现有条件下保障搬迁移民的短期生活,达到生产活动不中断、收入水平不降低。对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可在企业进行就业安置;对愿意经商的,鼓励并安排优先进入镇、县城创业或自行择业;对有能力自愿到外地城市落户的,发给其移民搬迁补助。其次,以产业发展巩固移民搬迁成果,为移民培植商务、劳务、服务类等”无土产业’’,一方面通过开办企业解决移民就业,一方面依靠移民搬迁解决企业用工,形成互补双赢。再次,针对不愿意离开农业耕种的移民户,可就近在本村组或交通条件较好的原承包地进行有土安置,通过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优势产业,以“公司+协会+农会”的发展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最后,鼓励并支持移民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分享增值收益,拓宽增收渠道。

4.不断完善搬迁移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是确保移民住房安置、生活补贴、就业安置、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加强移民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拓宽服务功能,衔接搬迁群众的户籍、社保、医保服务,加快民政救助、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的对接;三是按照“群众自治、管理有序、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生态和谐、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求,参照城市社区管理规范管理集中安置小区,让移民户切实感受和适应、融入城市(镇)生活。

作者简介: 张国栋,男,1987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业本科,现为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经济学。

谭静池,女,1987年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统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为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综合处处长,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经济与管理。

李玲,女,200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社会经济与管理。

篇3:自发搬迁调研报告

云南是中国贫困程度最深, 贫困人口最多, 贫困分布面最广的省份之一。云南的扶贫在全国扶贫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云南扶贫的重点和难点又在少数民族地区。到2007年, 滇东 (主要指曲靖市) 有少数民族人口134169人, 其中, 少数民族贫困人口63449人, 贫困发生率为47.29%, 远远高于全国农村2.5%的贫困发生率。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程度低和社会服务水平差的地区, 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大部分需要通过移民搬迁来达到扶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2000年年底, 国务院西部办对云南省的易地开发扶贫进行了专题调研, 肯定了云南的易地开发扶贫工作, 国家计委于2001年9月正式把云南省列为4个易地搬迁试点省区之一。我国现有的易地搬迁扶贫开发, 主要采用的有政府组织、企业承包和自发移民搬迁三种形式。根据可索引到的文献, 对政府组织的搬迁扶贫开发研究较多, 由于自发移民搬迁扶贫开发操作难度大而且没有政策保障等支持, 这方面研究非常少。笔者以2008年对滇东各民族乡调研材料特别是新街回族乡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滇东民族地区自发移民搬迁扶贫各民族乡都有, 但大部分呈现出零散式的自发移民搬迁, 有规模呈集中趋势的自发移民搬迁扶贫只有会泽县新街乡的农民, 他们在没有政府政策保障支持的情况下, 不断摸索实践, 走上的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滇东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状况及成因分析

(一) 贫困的状况

会泽县新街乡, 是会泽县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乡, 2007年末总人口40627人, 其中回族14241人, 占全乡总人口的35.5%。全乡耕地面积1846.7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0.8亩, 人均有粮300公斤, 经济总收入3805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331元。该乡最高海拔小雪山梁子3247米, 最低海拔毛家村水库边2212米, 气候冷凉, 地处几个支流的源头。1958年, 随着国家重点工程以礼河水电站的建设, 在乡域的南北两头建了一个毛家村大型水库和小一型花鱼水库, 蓄水库淹没了新街乡平坝区域回族农民上万亩良田, 耕地面积大幅减少, 由于人多耕地少, 自然条件较差, 当时的农村政策等不利因素, 粮食产量低, 当时在“牺牲小家为大家”、“服从国家重点建设”、“支援城市发展”等理论指导和政治口号下, 当地政府把新街乡被淹农民搬迁到海拔2500———3500米的高寒山区。这些地方气候冷凉, 山高坡陡, 土地贫瘠, 连玉米也种不出, 只能种植土豆和苦荞, 辛苦一年也解决不了温饱, 农民难以生存。

(二) 贫困的成因分析

新街乡内的毛家村水库和花渔洞水库, 1956年7月动工修建, 是昆明市过去主要供电站以礼河电站的调节水库, 水库总容量5.26亿立方米, 将乡内纸厂、发落、新街、垴包、联合、花渔、闸塘、马店和以濯等村的土地淹没5万多亩。造成新街乡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 高寒山区不适宜农业生产。

由于修建水库搬迁户被迫搬迁到高寒山区, 气候冷凉, 不适宜水稻、玉米等, 许多地方只能种植土豆和苦荞, 而且产量很低。搬迁农户辛劳一年, 却填不饱肚子, 处于生存的边缘状态。由于客观自然条件的恶劣,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不适合经济发展, 刺激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很难渗透到库区、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四区集一体系的新街乡内部, 他们只能周而复始地从事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

2. 长期极左思潮不允许农户从事非农产业。

与全国一样,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家村水库修建起, 在当时“以粮为纲”、经商做生意是“走资本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 历史上善于经商的回族农民只能呆在高寒山上种地。

3. 补偿标准太低, 远远不足于弥补被淹没家园的损失。

毛家村水库和花渔洞水库修建后, 对新街乡被淹没家园农户的补偿国家仅是帮助几个村社修建了防浸沟, 让被搬迁农户互相帮助拆除和重建房子, 而对搬迁农户却没有给予现金、搬迁建房、新垦种植耕地等补助。

三、滇东少数民族地区自发移民搬迁实践

所谓自发移民搬迁, 是指那些没有列入政府计划、政府机关和扶贫企业, 没有组织、没有享受政府财政补助的贫困农户自发进行的移民搬迁。这里的自发, 并不是贫困农户盲目的、一家一户的分别移动搬迁, 而是在市场信息和示范户的带动下, 由贫困村内那些由组织能力和外部交往关系的农民领头人组织的易地搬迁。新街乡农民在自发移民搬迁实践过程上有其萌芽、发展、成熟和深入发展的过程。新街乡农民吃的是土豆和苦荞, 还经常处于饥饿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广大民族群众没有依赖国家, 也没怨天尤人, 而是走出山门自发移民搬迁到外创业。

(一) 自发移民搬迁的初始阶段, 贫困农民自发进城打工, 取得原始积累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 一些农民群众尤其是回族同胞, 自发到外面创业, 有的拉三轮车, 有的挖下水沟, 有的到建筑工地做苦力等, 靠苦力慢慢地赚到今后进一步发展的第一桶金。二十多年来, 新街乡自发外出移民搬迁的农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自发移民的人员由1989年的550人发展到2007年的10470人。

(二) 自发移民搬迁的发展阶段

新街乡自发搬迁进城的农民尤其是回族同胞, 他们的特长是对牛羊的饲养和屠宰比较有经验, 善于养牛、经营牛, 许多人由此成为行家里手。1990以来, 随着自发移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 城镇居民对牛奶的需求逐年增加, 而长期计划经济下的牛奶公司由于缺乏鲜奶原料, 生产难以扩大, 对市场供应严重不足。有经济意识的新街乡人利用打工的原始积累和善于养牛的经验, 开始在昆明市郊租地租房, 购买奶牛养殖起来。新街回族群众租用了呈贡县斗南镇下可乐村原被一家药厂征用后废弃的山坡荒地160亩, 租用期限为70年。他们投资580万元, 建盖不同规格的农舍, 其中包括人居住房、卫生畜厩、奶牛运动场等设施, 从而形成了规范化的奶牛饲养基地。这些农舍与畜圈建成, 便有许多新街乡农民前来租用, 做到了边建设边投产。

(三) 自发移民搬迁的成熟阶段

分散的养殖户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一是分散的农户资金少, 购买与拥有的奶牛数量少, 形不成规模生产;二是租用当地农民的房子小, 奶牛活动的场地狭窄, 饲养条件差;三是卫生防疫难以深入到各户, 不少农户的奶牛经常发病, 导致奶的质量差, 有的达不到牛奶公司的收购标准。新街乡农民想到了把搬迁农户组织起来, 按照互助合作的原则, 成立奶牛合作社, 把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联结成合作社饲养。合作社统一负责与牛奶公司签订鲜奶订购合同, 统一对当地政府与社会发生业务关系;对内实行股东和社员两种民主管理;奶牛实行分户饲养、集中管理、分户结算。

(四) 自发移民搬迁的纵深发展阶段, 奶牛合作社将分散的养殖户、公司联系起来, 实现利益相互双赢

昆明市跑马山实业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一个以奶牛养殖为基础、乳制品加工为支柱, 农、牧、工、商为一体的中型企业。现在, 奶牛合作社全权负责农户养牛、挤奶、收奶、并且把牛奶直接送到公司, 既节省了公司与农户打交道的成本和麻烦, 又使农户省去了直接与公司打交道的困难, 而且奶牛合作社从中也获得了满意的受益, 从而做到了公司、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相互双赢。

如今新街农民许多人都已经是空手出门, 抱财归家了, 新街乡的不少农户都已经是离土离乡, 举家入昆, 有的已是不同规模的大小业主了。他们中的少数人已在昆明购置了住房, 购买了汽车, 自发移民搬迁在昆明和回乡创业的人员购买的小汽车已经超过百辆。

四、自发移民搬迁扶贫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滇东少数民族地区自发移民搬迁扶贫在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633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年收入平均在5万余元, 为云南乃至全国的扶贫工作积累了成功的典范。自发移民搬迁扶贫之所以能够进行下去, 是因为迁入地生产和生活条件优于迁出地时, 迁入地才能产生吸引移民的“拉力”, 与迁出地恶劣的生存条件产生的“推力”相结合, 促使生态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完成移民这个过程。然而在实践中, 由于迁入地安置移民的资源有限, 迁入移民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 给扶贫工作取得更大成果造成了障碍, 主要是以下问题:

(一) 户籍问题

会泽县新街乡在昆明市租地养殖奶牛的农户至今尚未落入城市户口, 甚至连昆明农村户口也不给落。由于没有当地户口, 这些自发移民搬迁农民就享受不到当地居民同等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待遇, 诸如子女的入托入学、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民事纠纷、劳保福利等问题, 新街乡农民子女在昆明上学必须额外上交一笔费用, 有的学校称赞助费, 有的学校称议价生费, 高昂的学费给刚脱贫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

(二)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由于一部分具备自发移民搬迁农民的城镇户籍得不到落实, 他们在新街乡承包的土地经营权不敢放心流转, 因而一般采取交由亲友耕种, 或是临时性的出租, 有的甚至荒芜。既不利于对土地的建设和管理, 又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化经营。

(三) 自发移民两地的配合机制问题

会泽县在昆明设立的工作委员会和办事机构, 得到了昆明市及其所在区县的热情支持, 加强对自发移民的管理和服务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是, 仅此还不足以适应大批农民向城镇自发移民的需要, 也不是长远之策。移入移出地的有关部门, 应当研究和探索更加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配合的机制, 以促进有条件的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从而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和城镇化的进程。

五、缓解自发移民搬迁扶贫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 户籍问题

当前户籍政策是云南省易地开发扶贫的重要政策之一, 在政府组织的易地开发扶贫中, 由于政府的重视, 以及各级扶贫部门的协调, 搬迁农户的户籍问题容易解决。而对于企业自主搬迁和自发移民搬迁的农户的户籍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也没有人管。如会泽县新街人在昆明郊区的奶牛合作社的农户, 过去为建设以礼河梯级电站和解决者海坝区灌溉而作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做出的奉献, 因无法在政府划定的移民搬迁地上生存, 于15年前自发移民搬迁到昆明市及郊区县靠打工为生, 2001年他们进了奶牛合作社, 至今昆明户口无法解决。无论从过去新街乡农民做出的无私奉献和城镇化发展战略角度来讲, 还是从多样化的易地搬迁扶贫角度来考虑, 户籍问题不应作为制度性障碍。因为自然条件不是贫困的重要根源, 只要制定和实施了有效的制度, 其它经济要素一定能够通过制度对民族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经济发展, 摆脱贫困发挥积极作用。只要有利于国家的扶贫开发, 有利于经济发展,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有条件自发移民搬迁农民落户的相关手续。这不仅是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亲自抓农民工时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也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2004——2007年连续四个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行动的具体落实。

(二)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新街乡自发移民搬迁农民在城镇户籍得以解决的情况下, 就应将其纳入易地开发扶贫工作中, 那么政府按政策规定就必须给予转移安置移民必要的土地, 并赋予移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建议政府对呈贡县斗南镇下可乐村所属的穆盛达乳业有限公司所租用的山坡进行征用, 给予呈贡县斗南镇下可乐村一定的土地补偿费, 也可用国有土地与其交换, 一次划交迁入农户使用, 并办理相关手续。由于自发移民搬迁户的户籍和土地得到落实, 新街乡自发移民搬迁农民原有土地就很好统筹管理。

(三) 自发移民两地的配合机制问题

移民扶贫所带来的效益是双边的, 迁入地和迁出地都能获取综合性的收益。移民对迁入地做出了极大贡献, 同时对迁出地的经济发展、思想观念、人口素质、技能能力有很大带动性。为此移入移出地的有关部门, 要研究和探索更加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配合的机制, 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过程中, 盯着农村和农业内部寻找对策的局面, 没有看到农村城市化和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农业工人化和居民化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把生产生活条件很差的贫困农民, 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 当然可以使其解决温饱、摆脱贫困, 但是不可能使他们致富, 特别是不能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农民居民化的问题。因此, 在设计与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开发工程时, 应该打破贫困农民只能应该永远是农民, 不能成为城市城镇产业工人和居民的思想, 树立农民逐步变成城镇居民的思想, 通过培训使搬迁农民掌握在城镇谋生的技术, 特别是贫困农民自发移民走上了产业发展致富道路, 促进有条件的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从而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和城镇化的进程。

六、结论

实行自发移民搬迁扶贫, 很切合自发搬迁农民脱贫致富的实际情况, 但面临户籍、土地、劳动保障、医疗等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有待政府从制度的层面协调解决, 因为自然条件不是贫困的重要根源, 只要制定和实施了有效的制度, 其它经济要素一定能够通过制度的设计, 使民族地区农民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黄承伟中国农村扶贫自愿移民搬迁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赵俊臣易地搬迁开发扶贫[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曾富生等整村搬迁移民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 (3)

[4]杨砚池边远民族地区贫困原因和扶贫措施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2)

[5]孔令强易地开发性移民扶贫及其效益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交流2006 (7)

篇4: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十乡镇问卷调研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问卷调查;实证研究

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贵州进行调研,指出贵州的第一大事就是扶贫,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此,省里提出两大战略:大扶贫和大数据。在大扶贫中,易地扶贫搬迁是最关键和基本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居住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通水、通路、通电成本很高,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需要实施易地搬迁。这是一个不得不为的措施。”所以,易地扶贫搬迁是我省的首要任务、是我省的第一民生工程。对于政府基层干部来说,这是一个政治任务,完成不了必定追责。

一、未搬迁户的现实心态(十乡镇随机抽样——386样品)

1.半数以上的未搬迁户能够正确理解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

课题组通过问卷形式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向当地的未搬迁户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国家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是什么?”58%的搬迁户表示基本明白或很明白,这部份人对易地搬遷赞同,他们认为从山上搬进城镇,老人看病方便了,小孩上学方便了,生活方式也丰富了,自己的就业机会也多了。这些人大多是有点文化(如初中以上毕业)的中年人和经常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是属于农村里有点见识和头脑比较敏捷那部分人。这部分人是搬迁工作的依靠对象。

19%的搬迁户表示不明白或不清楚;这些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大多数小学都没毕业),几乎一辈子就窝在山里,很少去县城或镇上。在他们看来,呆在山里穷是穷点,但祖祖辈辈都过下来了,只要勉强能过,有什么必要搬迁呢?他们认为,他们现在居住的老房子代表了他们的祖业,“发财离不开老屋基”,要进城脱贫,丢掉“老屋基”那怎么行呢?由此看出,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仅是让农民在物质上脱贫,也是让农民在精神上脱掉愚昧和无知。这部分人是搬迁工作要攻克的重点。

23%的人则认为易地搬迁是为了让他们进城镇生活,或者就是让他们换一种生活方式。对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顾虑重重,乡镇干部告诉他们说,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脱贫)是目的,进城镇只是一种手段;但对此说法他们不赞同,理由是:你能确定搬出去后我一定有个工作吗?我可是除了干农活什么都不会;要进城可以,把房子留下,不要“复垦”,进城后没有活路还可以回去。这部分人是搬迁工作争取的对象。只要反复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他们的顾虑可消。

2.生态恶劣,做庄稼只是活得了——但活不好

要搬迁的贫困户大都分散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山区,这些地方交通不便,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源匮乏;在这种恶劣的生态条件下,做庄稼难以养活一家人。课题组在松烟镇大新村曾与一搬迁户恳谈,他说:他家一家5口人,有一老人有病,他本人也有胃病。他家只有三亩半坡地,有些地还夹在石头的缝隙里;在坡地上主要种包谷和洋芋,或者小麦油菜红薯等,家里喂两头猪和养几只鸡,房屋周边的土边地角种点蔬菜,农闲时也外出打点临时性短工,一年辛苦到头,全年一家人的人均收入扣出所交的医保社保外不超过2000元。他认为,从小生长在山里,家乡没什么不好,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传统的小农经济由于土地的局限性,所以每新增投入所取得的收获总比前一投入所取得的收获少,这就意味着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无论怎样勤奋劳作和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其收获是很有限的。这就是做庄稼富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当然是可以活得下去。贫困农户的收入来源不外几个方面:做庄稼,做蔬菜,做养殖,做果园,外出打工等。问卷显示搬迁户的收入分布是:78%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做庄稼和兼做蔬菜和养殖;7%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搞养殖;4%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经营果园;11%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外出打工(少数去了外省,多数在居住地周边的城镇打工,这种工是廉价的临时性短工,俗称“铲地皮”)。有些搬迁户,夫妻俩都到沿海打工,尽管收入不错,但考虑到家里老人无法照顾,小孩无人关心,于是又回到了家乡操旧业——做庄稼。还有一些搬迁户,由于户主身强力壮是个有效劳动力,且做庄稼也得法,本算不上贫困户,但只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会成为贫困户:①有一个以上的老人有病;②有一个以上的小孩有病;③老人和小孩都有病;④家里负担重(有老人且小孩也多)。

问卷显示主要致贫原因的分布情况是:13%的搬迁户家里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老人有病;4%的搬迁户家里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小孩有病;17%的搬迁户家里负担重(上有二老且小孩也不少);5%的搬迁户家里缺乏有效劳动力(劳动者体弱多病);61%的搬迁户直接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劣,做种植业产出低。

3.农村贫困户的识别方法——没有科学的,只有合适的

关于搬迁贫困户的识别方法,各地的做法大同小异,但都符合一个公式:个人申报+全村民主选举+村委会调查(或工作组)+上级审核。在这个公式中,关键环节就是工作组或村委会的调查,因为是不是贫困户只有通过周密的调查来证明。这个调查程序就是所谓“建档立卡回头看”,目前省内外总结出很多具体做法,如“四看法”;“五识别”;“四见五看”,“六优先五不录”;“十三有一档调出”等等。如何评价“建档立卡回头看”?问卷显示:29%的搬迁户认为有点道理;4%的搬迁户表示不清楚;46%的搬迁户认为基本合理。21%的搬迁户对“建档立卡回头看”不满意,这是因为各种“回头看”太多,群众不堪其扰。一些贫困户不满地质问:“你们天天喊我们开会,天天喊我们签协议,天天喊搬迁,搬到哪里?房子在哪里?我连影都没看到。”

目前,在技术层面上还不能做到“精准识别”的一步到位,所以各种“回头看”是必要的,每一次“回头看”都能或多或少剔出一些人,从而向“精准识别”逼近。管理学有一个法则: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没有科学的,只有合适的。而现在的识别方法正是这样。只要定的标准和调整机制合理,通过反复的“回头看”,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但是每一次“回头看”必须是高效的,否则老百姓不满意。

4.彻底拔掉穷根子——“复垦”是必然

在调研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复垦”。所谓“复垦”,是指搬迁户搬走后,政府把他们老屋拆掉,把宅基地变为耕地。绝大多数搬迁户希望搬迁后给他们留下老房子(土地是保留的,但房子要“复垦”),以便他们搬迁后无法谋生又可以回到原来的居住地生活。政府规定“复垦”必须进行,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断了搬迁户的回头路。回头路是不能走的——贫困户所居住的大山中,山高坡陡,水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电、教、医等送不进去,如此世代被大山所困,世代因困而贫,所以就导致“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所以就要离开大山。易地搬迁,就是要让贫困户离开大山搬到城镇借助国家扶贫政策一揽子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在调研中了解到,为了动员贫困户搬迁,基层干部的工作辛苦而艰难,其办法就是反复采用一种“深度恳谈”的互动方式,一是入户针对个人的“深度恳谈”;二是“共商会”上的“深度恳谈”。在这种有效的方式下,即使非常的固执的人也会动摇。通过“深度恳谈”,大家一致认为“复垦”是必然的,搬迁后留下的土地和山林可以流转给专业经营者(大户)经营,或者采取“三变”的形式交给专业者经营。所谓“三变”,即就是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针对搬迁,各种心态都有。问卷显示:7%的搬迁户嫌政府的补偿款低了点。36%的人担心搬迁后没有就业渠道,谋生困难;27%的人舍不得老房子;11%的人不想丢掉种植业和养殖业;19%的人既担心搬迁后无法谋生,又舍不得土地和房子。

易地扶贫搬迁,其意义不仅让这一代贫困农户“逃离”贫困,更重要的是斩断代际贫困的链条,使他们子孙后代彻底告别小农困境而融入城市的富足与文明。对国家而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能有效地促进城镇化率提高、有效地促进居民消费;因而能够拉动消费品生产和消化大量钢材、水泥等富余产能,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所以,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和和贫困农民的双赢。但只要有一方不想赢,那就谁也赢不了。

5.未搬迁户就业意愿有三类——重点在第一类

问卷显示,51%的人希望在搬迁后政府给自己直接安排一个工作,包括环卫、绿化、安保、交通协管、楼房保洁等工作。这部分人是搬迁户中的弱势群体,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低,所以没有就业竞争意识。18%的人希望政府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培训后自己去找工作。这部分人认为,政府对他们培训后,出去找工作,只要收入过得去,可以干点技术活,如汽修和电修或理发什么的都行;也可以不干技术活,如帮人打杂或直接去建造工地干泥工活等,总之,他们认为就业培训是必要的,培训后就业的路子要广得多。24%的人愿意自主谋生做点小生意,只是希望政府帮助租一下门面和摊位;5%的人想自己当老板,希望政府帮助他们创业,如帮助找项目,联系贷款,提供信息和各种创业服务等。2%的人很干脆,希望政府直接拿一笔钱给他们(当然不是搬迁款),以后就不麻烦政府了。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搬迁户的就业意愿把搬迁户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搬迁后将为别人或组织打工的人,这是搬迁户中的比较弱势的群体,占搬迁户总数的3分之2左右;第二类:搬迁后想做点小生意的人,占搬迁户总数的4分之1左右;第三类:想自己创业当老板的人,这是有路子的搬迁户,是搬迁户的强势群体,占搬迁户总数的20之1左右。由此可知,第一类和第二类搬迁户是政府帮助就业的重点。

6.尽管搬迁户需求多样化——也要服从政府的统筹和规划关于安置方式——58%的人愿意政府在某个地方修好安置房,自己直接搬进去;33%的人希望政府把补偿款发给他们,然后他们在政府圈定的区域内按政府提供的图纸自己动手修房子;9%的人很干脆,说政府多拿点钱给他们,他们住在哪里和住什么房子,政府可以一概不管。

关于搬迁到哪里——52%的人愿意搬迁到县城;28%的人愿意搬迁到镇里;11%的人愿意住在旅游区附近;9%的人无所谓。

关于愿意和什么样的人安置在一起——41%的人希望与同村或熟悉的人住在一个安置区;56%的人则无所谓;3%的人更愿意住在没有熟人或同村人的安置区。

关于对安置区的要求——14%的人主要希望购物方便;33%的人主要希望小孩上学方便;17%的人主要希望交通方便;36%的人则希望交通方便,购物方便,看病方便以及小孩上学方便。

关于安置房的样式——50%的人希望政府提供的住房是小高层步梯房;10%的人希望政府提供的住房是电梯房;40%的人希望政府提供的住房是平房。

关于对户型的要求——22%的人希望自己住的房间在户型的设计上要考虑喂猪养鸡方便(这部分人多是五十岁以上或基本没出去打过工的人);78%的人认为在户型的设计上不需要考虑(这部分多是年轻人或出去打过工的人)。

关于安置区的文化生活——70%的人希望安置区的文化生活丰富;10%的人则认为不需要什么文化生活;20%的人则无所谓。

关于融入城镇——11%的人担心进城后在生活方式上与城里人合不来;34%的人愿意进城后在生活方式上向城里人看齐;55%的人则认为进城后,自己想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没有必要比照城里人的生活方式。

由上统计看出,搬迁农户中一部分人的个人需要带有农民的特征,如想住平房,在住房里要有养鸡喂猪的设施,不需要社区的文化生活,在生活方式上不想融入城镇等,这种“农式需要”需要我们去引导改变,否则也会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障碍。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不仅是要让贫困农户的身子搬进城过小康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让贫困农户进城后,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要融入城市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城镇化。

二、已搬迁户现状(十乡镇随机抽样——108样品)

1.就业的分布现状

10%的搬迁户做店铺生意或其他生意(四分之一的搬迁户的生意是政府促成的;四分之一的搬迁户的生意是自己发展起来的;另外二分之一的搬迁户的生意是靠亲友帮忙开展起来的);29%的搬迁户在产业园区打工;13%的搬迁户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工;19%的搬迁户在建筑工地上打工;17%的搬迁户在农旅一体化的田园打工;12%的搬迁户做各种临时性短工。

2.就业取得方式

6%的搬迁户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政府直接帮助找的;17%的搬迁户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靠亲友帮忙找的;77%的搬迁户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和调整产业结构所提供的机会而获得的。

3.收入现状

5%的搬迁户认为与搬迁前相比差不多;21%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一点;55%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得多;19%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得太多。由此看出,绝大多数贫困农户搬迁后的人均收入已提升。

4.关于安置房的满意度

7%的搬迁户对政府提供的安置房不太满意;64%的搬迁户对政府提供的安置房基本满意,29%的搬迁户对政府提供的安置房很满意。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的搬迁户对自己所居住的安置房表示满意。

5.关于安置区整体环境的满意度

6%的搬迁户不满意;45%的搬迁户基本满意;49%的搬迁户满意。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的搬迁户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整体环境表示满意。

6.关于搬迁后小孩受教育的状况

2%的搬迁户不清楚;5%的搬迁户认为和过去差不多;11%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一点;24%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58%的搬迁户认为比过去好得太多。

7.关于安置区文化生活的满意度

68%搬迁户表示满意;32%已搬迁户表示不满意。这说明,一方面,每个人对社区的文化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值是不相同的;另一方面,一些安置区的文化生活没有开展起来,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安置区的文化生活的建设。

8.关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程度

54%的已搬迁户认为搬迁后有很大的改变;31%的已搬迁户认为只有一点改变;15%搬迁户认为没有改变。问卷表明,绝大多数搬迁户的生活方式受到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

9.关于对城镇居民生活的融入度

71%的搬迁户认为自己已基本融入城镇生活;21%的搬迁户表示还有一点距离;8%的搬迁户认为还有很大的距离。这说明,少数已搬迁户虽然身子进城了,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上仍停留在山区农民的层面上。

1.对基层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整体满意度

35%的搬迁户表示满意;42%的搬迁户表示基本满意;23%的搬迁户表示不满意——原因多种多样,如一些搬迁户的补偿款没完全得到,一些搬迁户认为政府帮助就业不力,甚至有些搬迁户认为安置区的绿化不好等等。但大多数搬迁户是满意的。

篇5:对于易地扶贫搬迁调研报告

我区始终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认真践行“五步工作法”,以“六个坚持”“五个体系”“五个三”统筹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切实加大安置点项目建设和探索创新后续服务工作力度,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通过集中面上调研、听取相关部门的情况介绍、深入跨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家中走访、召开座谈会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详细调查我区安置人员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及安置点建设等方面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区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从搬迁建设向后续脱贫发展、社会融入管理转变,研究出台《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个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推动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能致富”。

(一)抓组织建设、优化公共服务,着力解决“稳得住”的问题。

一是社区管理“共治”。设置正光街道、铜兴街道,配齐 配强领导班子。成立安置点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同步推进工、青、妇等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构建“综治+社区警务

+司法+”“3+N”大综治工作格局,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80余起。二是服务阵地“共建”。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用”的原则,建成打角冲、白岩溪、正光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建立社区“两委”办公室、妇女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20余个服务阵地,100余名干部入驻社区办公,零距离服务搬迁群众。三是公共服务“共享”。根据搬迁群众就学就医需求,新建、改扩建学校11所,增加学位1.2万个,调配教师398名。挂牌督战正光第二幼儿园、白岩溪幼儿园,5月底前投入使用。建成卫生服务中心6个,配备医生、护士27名。健全三重医疗保障体系,搬迁群众异地就医直报7157人次245万元。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4689人703万元。

(二)抓就业创业、促进稳定增收,着力解决“能致富”的问题。

扎实开展“留雁行动”,逐户走访、摸排,建立安置区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通过就业创业多渠道促进搬迁群众增收。目前,常住人口有搬迁劳动力4987户11528人(沿河籍1437户3396人)。截至目前,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4987户9196人(区内就业3341人、区外就业5855人,沿河籍搬迁劳动力就业1437户2765人),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一是全力保障就业。针对原来在浙江、广州等沿海地区有稳定就业岗位,因疫情影响不能及时外出的,积极与用工地政府及企业对接协

调,通过“务工班车”点对点输送971人;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有组织输送到昆山就业86人。针对有意愿留在市内就业的,根据情况分类安置。加快裕国菇业项目建设,动员搬迁群众承租大棚,目前已签订承租意向协议807户,建成大棚450个,投产86个,带动就业86户,已出菇大棚12个。5月初投产120个大棚,预计今年建成大棚1000个、投产600个以上。通过园区企业、项目工地、城区服务业等岗位吸纳2150人就业;通过开发环卫等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204人;通过开发安置点“四员一长”(信息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邻里互助关爱员、社会治安巡逻员及楼栋长)就业扶贫援助岗位解决就业728人。二是积极支持创业。通过安置点商业部分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实行“基地+车间”发展模式,引进藤制品厂、制鞋厂、制衣厂等扶贫车间10个,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236人,其中沿河籍搬迁劳动力82人。出台“免租+创业一次奖补5000元”等扶持政策,鼓励搬迁群众通过开小卖部、理发店、小餐馆等实现自主创业51户。三是开展技能培训。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就业意愿人群,开展电工、家政、保安、缝纫等技能培训。目前,开展培训3465人次,培训后初次就业率达到65%以上。

(三)抓文化建设、注重思想引领,着力解决“快融入”的问题。

围绕安全用电用水、安全出行、爱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

设施开展培训,引导搬迁群众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组织开展文艺活动进社区80余场次,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投入30万元建成矮屯安置点乡愁馆“春晖感恩文化阵地”,讲好历史故事、留住乡愁记忆、常怀感恩之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择岗主观意识强,劳动就业需进一步加强。

搬迁人员90%以上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年龄大、无技能、随意性强,劳动就业不理想。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通过对响塘龙安置点调研了解到,登记有50余名搬迁户的 就业意愿是保安,就业部门协调南长城培训学校提供了30个保 安岗位,在通知他们培训和应聘时,只有1人前来参加,导致岗位流失。黔东中学提供了5个保安岗位,适用于50到59岁之间的大龄人员,但因搬迁户不愿参加培训,导致用人单位不得不在开学前自行招人。二是主观意识强烈。部分易地搬迁户对用工企业要求较为苛刻,根据前期调查统计,对上岗就业月薪的要求有70的搬迁户填写3000元以上,但自身无文化、无技能,且年龄偏大,企业无法满足,造成推荐不成功。如,《读者报》为易地搬迁户提供了20个要求很低的岗位,月薪为1800元每月+全年发行量提成,有9人报名,但是企业去接人时,报名求职人员要求“包吃、包住、包接、包送”,甚至还有要求带着七十

岁的母亲一起去工作。

(二)搬迁户思想顾虑多,优惠政策需进一步明晰。

一是归属感不强。据入户调查了解,在一些入住的搬迁户中,有故土难离的观念,从农村到城市,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极不适应,对现居住地归属感不强,对户籍迁转问题,仍处于观望态度。二是思想顾虑多。一些搬迁户担心户籍迁入我区农转非后,失去原所拥有的“三权”,搬离后没有技术和手艺,单靠打工难以维持生活,因而不愿拆除旧房。还有部分群众搬迁前一栋房子属于两户人家,而搬迁的只是其中一户,造成旧房难以拆除。三是优惠政策需明晰。由于搬迁户从农民转换成居民,搬迁地政府已经将部分搬迁户的低保取消,由于跨区域,缴纳医保和社保的金额和年限不同,造成搬迁户现在对自己的医保和社保情况不知,相关优惠政策不明了。如,现有房屋所有权问题,今后物管费、电视费、室内装修等问题等,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不知该如何宣传解释。

(三)社会保障资金支出增加,医疗救助压力较大。

一是低保资金支出剧增。根据扶贫政策,即符合条件的对象应同等享受城市低保,因迁入对象在原居住地均为贫困群众,大部分属原住地的农村低保对象,加上原居住地的农村低保标准远远低于我区城市低保标准,如果按迁入本区总人口50%的对象符合城市低保条件测算,全区新增城市低保对象12792人,按

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助水平405元计算,需增加低保资金支出将达6200万元以上。二是相关救助政策落实难。但按照相关救助政策规定,申请救助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在本辖区范围内常年居住,符合相关救助政策条件才能给予相应的救助。因救助对象流动频繁、户籍未及时迁入,相关救助政策难以落实。

(四)城区教育资源承载有限,就学压力巨大。

目前我区教育面临巨大压力。一是主城区教育资源承载已达上限,“大班额”化解难。目前中心城区小学平均班额58人,最大班额89人;初中平均班额53人,最大班额73人;高中平均班额61人,最大班额89人,大班额化解率小学为53%、初中75%、高中10%。二是主城区流动人口逐年剧增,学位存在不足。从2014年至2019年,外来进城随迁子女在城区就读学生每年不断递增,2016年达19155人,公办就读17938人,占常住户籍就读的54%,按增长幅度测算,老城区必须每年新建2所小学,两年新建一所初中才能满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三是学校编制紧缺,财政投入大。要满足5.5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子女全部入学,安置点周边学校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6所,共缺教师编制1802个,预计需投入经费42亿元。

三、推进易地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培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一是纠正群众思想观念,激发搬迁户自主创业就业愿望。

加强对搬迁户的思想引导,建立定期的走访机制和宣传平台,随时发布用工信息、搬迁户创业就业故事和创业就业扶持新政 策,激发他们劳动就业的愿望。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提高搬迁群众就业培训实效。根据搬迁群众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如开办夜校、家庭学校、企业上岗实训等。针对其职业技能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大力开发保安、家政保洁、月嫂、烹饪等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提高就业率,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三是多渠道全方位推荐就业。对安置点附近的各类企业特别是工业园区新兴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全面调查更新,按协议优先安排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对个体工商户用工进行摸底,实行大数据管理。引进一些“高大上”制造或代加工企业,扩大就业吸纳能力;与帮扶城市昆山市搭建企业和搬迁群众供需劳务对接平台,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到外地务工;加大对原有公益性公益岗位清理工作,同时争取市级重点支持,重点用于安排搬迁贫困户中的“4050”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二)强化宣传服务,增强搬迁群众归属感。

一是开展亲情服务。结合搬迁户实际,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消除他们思想顾虑,积极为搬迁移民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险、就业、入学、医疗保障等咨询服务,开放参保经办、户籍迁移等绿色通道,切实做到便民服务工作。在安置点建设

中,同步规划建设乡愁馆,以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二是扩大政策宣传。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措施,特别是搬迁前的正确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扶贫搬迁的优惠政策;组织工作队 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心声,解答疑问,消除顾虑;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办法,从最困难、最迫切需要搬迁的农户开始,让群众真正看得到搬迁的好处。三是加强后续管理。提请市级层面统一建立迁出和迁入地联席办公制度,以响塘龙为例:联合办公工作组入住移民搬迁服务中心,服务对接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后存在的问题。对困难搬迁户今后房屋产权、用电、用水、用气、物业管理等相关费用,研究出台具体管理政策和措施;加快建立进城落户易地扶贫搬迁人员“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完成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为搬迁对象户口的迁出解决后顾之忧。

(三)落实社会保障,实现医疗救助全覆盖。

一是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组织力量对区内和跨区域搬迁户入住对象城乡低保情况进行全面认真核查,及时向上汇报对接政策。严格应保尽保政策,确保易地扶贫迁入群众与当地群众同等享受救助政策。二是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提请市级财政对我区安置工作财政补助资金的政策倾斜,加大对我区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的补助力度,在统筹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时,安排一定的扶贫资金用于民政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兜底,在— 9 —

跨区域扶贫搬迁对象计划安排时,统筹做好低保资金和新农合的预算补助分配,以缓解我区社会保障资金压力。

(四)整合教育资源,满足搬迁子女入学需求。

一是统筹安置区教育配套建设工作。提请市级层面出台我 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办法,预留教育建设用地,从政策层面保障新建扩建居住区教育配套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好中小学、幼儿园,无偿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以缓解人口增加后学校入学压力。二是市区共建,加大对安置点周边新建(改扩建)学校的扶持力度。简化规划、用地等审批程序,使新建(改扩建)学校建设能提前启动,按时完工,确保搬迁人员子女有学校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请市级财政对我区的学校建设经费保障的政策倾斜,加强我区师资力量统筹,确保新建(迁建、改扩建)学校的教师编制补充。三是积极探索推进学区教育。为使搬迁户子女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也为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多校划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通过学校联盟划分大学区的方式,迅速扩大优质教学资源。

(五)健全工作机制,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一是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提请市级层面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统筹,加强与沿河、松桃、印江三县驻碧工作组的对接和协调,做实双向联动,强化信息精准、思想统一、工作同步。

篇6:三所学校异地搬迁调研报告

异地搬迁调研报告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做好全县学校建筑的安全评估和鉴定工作,根据《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市学校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和鉴定的紧急通知》精神,我县组织教育局、建设局、发改委、财政局、监察局、防震减灾局、国土局、民政局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对全县8所中学、38所村完小、5个校点、1所幼儿园,共52所学校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特别是对山区重点地质灾害地区的学校进行重点检查,并请省建设研究院和省建设质量监督站的专家对建设年代较早、结构安全性较差的校舍进行复检。经过评估和鉴定,尖山、广龙、万海三所小学教学楼全部为D级危房。2008年7月8日,教育局向有D级危房的学校下发了《澂江县教育局关于学校建筑停止使用的通知》,全县所有D级危房全部停止使用,保证了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尖山小学、万海小学、广龙小学属D级危房,根据有关文件D级危房必须拆除重建。但是三所学校紧邻抚仙湖,根据《抚仙湖管理条例》,在原址不得重建,经县政府研究,需进行整体搬迁异地重建,现将本人调研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实施异地搬迁的原因 尖山小学是一所半寄宿制农村完全小学,坐落在离县城14.5公里的龙街镇尖山村委会,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下设1个村小点),在校生350人,其中寄宿生80人,教职工23人。2006年初,由于山体滑坡导致学校的教学楼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房屋主体结构明显倾斜、位移;楼板、梁、墙体等承重构件产生不同程度裂缝。

尖山小学原址地处滑波地带,地质条件差,并且尖山小学地处抚仙湖的入湖河道——尖山河旁,路岐村小点紧邻抚仙湖,2006年3月16日经玉溪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鉴定为D级危房。现借用原750子弟小学的老校舍上课,但该校舍仅有一幢破旧的教学楼,学校无教师宿舍、无操场、无学生活动场地、无教学配套用房,寄宿生宿舍拥挤(80人住108平方米宿舍);校园内北面是村民的烤房,每到烟叶烘烤季节,校园内便成了烟农烤烟的地方;校园周边是村民堆放农家肥的地方,每到夏季,教室内苍蝇、蚊子到处乱飞;更严重的是只有一条很狭窄的小路通往学校,这条路一年四季都被村民用来晒牲畜粪便,学生每天往返学校都必须从这些粪便上走过。由于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冬夏两季,生病的学生比较多,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村民意见较大。居于以上原因,经县、镇、村几级政府和县教育局研究决定,尖山小学必须进行异地搬迁重建。

广龙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19个,在 校生692人,教职工30人。校园占地4216㎡。两幢教学楼均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2151.6㎡,有梁无柱,顶板、墙体严重开裂,2008年10月16日经玉溪市房屋安全办公室鉴定为D级危房。广龙小学位于抚仙湖岸边,两幢教学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砖混结构,毛石基础,砖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属“三无”建筑。随着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的竣工,抚仙湖水位上涨,侵蚀了教学楼的地基,使广龙小学在抚仙湖边上的教学楼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广龙小学两幢教学楼第三层两端部的横梁开裂,两幢教学楼裂缝均呈“八”字形,每面墙上均有两道裂缝,最大裂缝宽度7mm,裂缝已经延伸至柱,房屋局部出现不均匀沉降,整面墙及柱已经断裂,经过省建设研究院和省建设质量监督站的专家对广龙小学教学楼进行复检,确定广龙小学两幢教学楼为D级危房,现已停止使用。近年来,在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实施后,抚仙湖水位上涨,可流入校园沟内, 厕所、食堂部分基础已浸泡在湖水中,全校师生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向校外排放,每年学校将产生固体垃圾、污水、粪便12300吨,严重污染抚仙湖。为保护抚仙湖不受污染,根据《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距抚仙湖100米以内,不能进行改扩建项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广龙小学实施异地搬迁重建。

万海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19个,在 校生620人,教职工32人。原校园占地面积6003㎡,生均占地面积9.68㎡,但校舍面积仅为3774㎡,生均6.09㎡。东面教学楼建于1985年,建筑面积1511㎡,教师宿舍楼建筑面积735平方米,有梁无柱,墙体开裂,2008年10月16日经玉溪市房屋安全办公室鉴定为D级危房。万海小学老教学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砖混结构,砖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由于受海浪和海水的影响及侵蚀,万海小学老教学楼楼板开裂情况普遍,裂缝宽度已经超过0.4mm,局部为十字交叉裂缝,板内钢筋有腐蚀现象,屋面板有渗水现象,经过省建设研究院和省建设质量监督站的专家对万海小学教学楼进行复检。确定万海小学老教学楼为D级危房,现已停止使用。由于万海小学紧邻抚仙湖,学校师生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向校外排放,对抚仙湖带来严重的污染。按照《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规定,距抚仙湖100米以内,不能进行改扩建项目,禁止以任何方式向抚仙湖水域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万海小学实施异地搬迁重建。

为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尖山小学暂借原750子弟小学的老校舍上课。万海小学的全部教师搬迁到红塔乳胶厂住宿,学生全部撤并到附近学校并班就读。广龙小学因地点限制的原因,由县政府投入资金35万元,村委会提供土地,搭建活动板房990.98平方米,全 部师生于2008年10月21日搬进活动板房上课。

二、实施异地搬迁的必要性

对尖山、广龙、万海三所小学进行异地搬迁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抚仙湖水清,澂江经济兴”的战略目标,认真执行《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加强周围抚仙湖径流区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确保抚仙湖周边环境不受污染,从根本上解决入湖污染的根本需要;是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暨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玉溪市人民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和玉溪市整体排除中小学危房现场会议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按照“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要因地制宜,遵循‘安全牢固、经济实用、标准够用、实用方便’的原则,对危险系数大、使用率较高、学生人数多的教学用房,优先排除。”的思路,进行中小学排危的有效措施;是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消除安全隐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新校园选址情况

尖山小学新校园选址位置在澂川路下,位于尖山代头村与路岐村交叉路口窑弯心处,地势开阔,占地12亩,距抚仙湖232米,不在抚仙湖的径流区100米范围内,地处尖山村委会所辖各村小组的中心,而且属于代头村的山地,地势相对开阔,各村小组群众的子女到校就读非常方便,全体村民对选定的新校址非常满意。尖山小学本次异地搬迁新建校 舍所占用的土地,全部属于尖山村委会的代头村民小组所有,经过尖山村委会多次召集村民代表会、党员会、各村民组长会商量,反复宣传动员,与各村民小组协调提供新建学校用地。

澂江县广龙小学新校园的选址占地18.9亩,位于新澂川路以北,广龙至双树乡村路以东,距县城九公里。交通便利,地处广龙村委会辖区的正中心,距离各村小组相对较近,辐射半径2公里,环境优美是学生理想的学习场所,地势开阔平坦,距抚仙湖直线距离约700米,对抚仙湖污染较小,师生生活污水和固体拉圾物都不易排入抚仙湖,经县、镇两级政府协调,由村委会负责调整并提供新建学校用地。

万海小学新建校址占地面积18.9亩,位于县城西面龙街镇万海村委会,距县城8公里,南比邻澂川公路、离抚仙湖近1公里,地势开阔平坦,交通便利,辐射半径1.5公里。地质条件:万海小学新选校址地势开阔、平坦。区内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区地基稳定,适宜建筑。经县、镇两级政府协调,由村委会负责调整并提供新建学校用地。

澂江县教育局

王东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关于尖山小学万海小学广龙小学

异地搬迁

澂江县教育局

上一篇:用款申请流程下一篇:至乐莫过于读书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