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标语

2024-05-12

搬迁标语(通用8篇)

篇1:搬迁标语

拆迁标语

1、以人为本,文明搬迁

2、以人为本,阳光搬迁,依法搬迁,和谐搬迁

3、早签协议早搬家

4、早签协议早受益

5、依法搬迁,建设美丽新大兴

6、打造宜居新环境(大兴)

7、打造居住新环境

8、搬旧房住新房

9、舍小家,为大家,城市建设靠大家

10、向支持搬迁的群众致意

11、搬迁兴一方经济(城市改造兴一方经济)

12、搬迁富一方群众(城市改造富一方群众)

13、旧城改造,造福后代

14、舍小家,为大家

15、珍惜机会,抓住机遇

16、搬迁为民作贡献,我为搬迁服好务

17、改造旧家园,开创新生活

18、走进新天地,建设新家园

19、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美好新家园 20、实施搬迁,重建美好家园

21、旧城改造功在当代,惠及子孙

22、抓机遇,迎挑战,和谐搬迁,促进发展

23、改造旧家园,开辟新天地

24、舍小家顾大家支持新区建设,识大体顾大局重建美好家园

25、携手同心,共建家园

26、憧憬新生活,打开新画卷

27、我为新区作贡献,新区为我谋发展

28、手牵手,肩并肩,共创宜居新大兴(环境)

29、拆旧房,住新房

30、没有今天旧房搬,那得明天高楼起

31、让人民都住上高楼大厦

32、心系百姓 扎实服务 切实为搬迁群众排扰解难

33、坚持依法搬迁温情搬迁 和谐班迁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34、以支持搬迁为荣,以阻碍搬迁为耻

35、切实关注民生,实施和谐搬迁

36、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宜居新区 37,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提升城市品位

38、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改造步伐

篇2:搬迁标语

1、凝聚各方力量,快速推进搬迁5条7米

3、早搬迁,早受益10条8米

4、坚持依法搬迁,加快城乡统筹10条7米

5、体谅搬迁户的实际困难,维护搬迁户的合法权益10条8.5米

6、莫听传言,把握机遇,快速搬迁10条7.5米

9、加快城乡统筹,建设康居小区5条8米

7、在搬迁中坚持亲民、爱民、利民,在操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10条米

10、建设生态家园,创造美好生活5条8.5米

11、用足搬迁补偿政策,维护群众合法利益。10条8.5米

12、关心弱势群体,坚持公正办事5条7米

14、识大体,顾大局,以实际行动支持配合园区搬迁5条9米

101、凝聚各方力量,快速推进搬迁5条7米

3、早搬迁,早受益10条8米

4、坚持依法搬迁,加快城乡统筹10条7米

5、体谅搬迁户的实际困难,维护搬迁户的合法权益10条8.5米

6、莫听传言,把握机遇,快速搬迁10条7.5米

篇3:机房搬迁网不通

故障现象

我单位因为业务拓展需求, 要搬迁其中一个下属站点机房。总部与该站点之间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为简洁起见, 未画出两个机房的光端机) 。搬迁后, 该站点与总部之间的网络连接关系保持不变, 只是原来由本单位维护的2M线路改为租用电信公司的2M线路。这就意味着, 线路两端的路由器不需要修改参数配置。这项工作并不复杂, 设备搬至目的机房, 正确连接后加电, 网络即可连通。

由于这项工作相对简单, 且工作量不大, 起初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机房整治完毕, 2M线路调通, 搬迁工作开始。设备正确连接后加电, 然而, 网络却未能如愿连通。单位领导先后两次派人排查未果。

故障排查

笔者带领抢修小组, 再次进行故障排查。首先通过Ping命令检查总部局域网及外网之间的连通性, 局域网内部畅通;外网除该站点外均畅通。经该站点工作人员检查, 此站点内部局域网畅通, 说明问题出在总部与该站点之间的网络互连设备或线路上。

接下来, 我们把排查重点放在网络互连设备和线路上。登录到总部路由器, 检查该站点对应端口的参数 (包括网间网地址、封装协议、以及路由协议等) , 未发现问题;在总部机房的2M配线架对应线路上打环 (如图2) , 在路由器输入命令show ip interface serial X brief, 显示:serial X is up, line protocol is up (looped) 。总部机房2M配线架到路由器对应端口的线路形成环路, 说明路由器对应的端口硬件无故障;2M配线架到路由器之间的线路也没有问题。由此判断故障不在总部机房。

总部机房2M配线架拆环恢复后, 与该站点协同, 在其2M配线架打环 (如图3) , 总部路由器仍然显示形成环路, 说明租用的2M线路及两个机房的光端机工作正常。推断故障部位应该在该站点2M配线架以内。抢修小组决定到现场进行排查。

到达现场后, 发现2M配线架对内打环时, 路由器LINK REM SYNC LOSS (E1远端同步丢失告警) 红灯亮, 说明并未形成环路。自此, 断定故障就在2M配线架与路由器之间的同轴线缆或本地路由器上。

我们先检查了2M同轴线缆的四个接头, 焊点牢固并未发现异常。然后, 把怀疑重点放在路由器上。反复检查了路由器参数, 确认设置正确。是不是路由器硬件故障?更换备份路由器, 重新配置参数, 故障仍未解决。此时, 抢修小组有些茫然。

故障解决

待冷静下来, 回顾了整个排查过程, 可以确定总部路由器和光端机正常, 租用电信公司的2M线路也没有问题, 该站点也更换了新的路由器。那么, 故障可能就在该站点2M配线架到路由器之间的同轴线缆上。于是, 在2M配线架对内打环的情况下, 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 发现同轴缆屏蔽网形成回路, 但芯线开路。

从电缆槽中取出两根同轴线缆仔细检查, 终于发现其中一根有一处被压扁。剥开线缆, 发现芯线已被压断, 屏蔽网未被压断。我们推测, 在机房搬迁过程中人多手杂, 这根75-2细同轴线缆受到重物挤压所致, 而人们恰恰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为后续工作留下了隐患。重新制作了一根同轴线缆, 连接后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

抢修小组在整个故障排查过程中, 采用分段排查法, 逐步将故障范围缩小。通过打环, 将故障部位压缩在该站点2M配线架以内的线路或设备上。故障排查总体思路是对的, 采取的排查方法也是恰当的。但是, 在观察到该站点对内打环, 路由器LINK REM SYNC LOSS (E1远端同步丢失告警) 红灯亮后, 凭借惯性思维, 觉得电缆中间不会出问题, 检查了线缆接头后, 转去怀疑路由器, 而与真正的故障点擦肩而过。

如果当时对同轴线缆认真排查, 就会及早发现故障部位, 缩短故障排查时间。值得庆幸的是, 虽然走了一点弯路, 但是经过冷静的思考后, 终于定位了故障点, 故障得以排除。

经验总结

网络连通性发生问题时, 故障原因都不尽相同。但通常可归纳为三类原因引起, 即:设备硬件故障、软件参数设置故障、线路故障。遇到故障, 不要慌乱, 只要思路清晰、方法得当, 就能快速定位并排除故障。

篇4:记忆大搬迁

2001到2003年,正是三峡大搬迁之前一段时间,旧的还在,却全部都在拆的过程中。千百年的历史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掀起,然后移动。在全世界,在人变成人之后的地球上,由人操控的改造历史进程的事件中,这也绝对是一个罕见的例子。

记忆的2001~2003,看似一个人的行走,见证的却是一个民族思想脉络的巨变。

2001年7~8月,江边干旱酷热,有三个多月没下雨,近十天最高气温持续在摄氏39度以上。我从南京到重庆,又从重庆乘船往下,经过涪陵、丰都、石宝寨、西沱、忠县、奉节、巫山、秭归、大昌古镇登上白帝城。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三峡淹没区,所到之处,无不感到震惊,而随着旅行的逐步深入,这种震惊变成一种思考与反省……

生命太短,一季只能走一步。长江太丰富,我只能从江树上采几枚野果,或是从江边拣几块石头,而石上赫然映现梦中字迹:“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整个夏天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引子。

从奉节港下船,穿过河棚,走上石阶,就来到老城墙下,依斗门前。城墙与城门均建于元代,已耸立七百多年,2001年夏天还在,2002年11月拆。

2001年8月7日晚8点,全城停电。整个奉节陷入黑暗。人群像飞蛾一样在车灯下乱窜。不多时,一座座黑暗的房屋亮起了烛光。远远地,我听见锣鼓喧天,寻声而去,听见有人在唱歌——“青山青得来多雅秀,绿水汪洋漫悠悠;我辞别了兄长蒿城走,摘片荷叶化成舟……”这是民间艺人在唱川剧,他们常常自发组织起来,演奏演唱传统川剧曲目。周围的房子已经拆除或正在拆除,他们仍坐在这里自娱自乐。

2002年11月4日上午10:50分,奉节旧县城爆破.最后9幢大楼8秒内同时坍塌,具有2300年历史的“诗城”从此消亡。

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而迁建至县城东郊现址,而今因三峡水利工程.将再度迁至秭归新县城凤凰山。

2002年3月24日14:30分,秭归县城(归州古镇)全部爆破。

从巫山下的大宁河乘船北上,约三四小时的航程便到达东岸的大昌古镇,这是一座“袖珍古城”有三道城门。大昌依山临河,历史上商贾云集,亦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县志记载,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大昌镇有居民一千三百余人,如今全镇超过四万人,但因地处三峡工程一二期水位,居民将迁往广东及全国各地,古镇将永沉江底。2001年夏天,大昌镇已冷冷清清。我在这里遇到了站在祖传的温家大院门前的温广林,这个大院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有14间房子,三个天井。温广林是这个家族的第十代传人,全家靠在镇上卖豆腐为生。在大院正厅,悬挂着“祖遗厚德世代昌隆”的匾额。2001年夏天,他的儿子带着子女去了广东。他不愿离开,说“能多住一天算一天。”

夜晚寂静,古镇像一座荒城。“一灯照全城”,只有两三个老人坐在灯下发呆,还有一位年轻美貌的母亲,正在给婴儿喂奶。这一天的时间是2001年8月11日。

春夏秋冬,一座城看四次,四季各不相同,何况在被淹没前的最后一年,每个季节都是千万年的最后一季;古镇好比陆地上的庞贝古城,还在眼前,还有男女老少在其中生产生活;婴儿诞生,老人入土……一走近他们,你便感到温暖如春,心里埋藏的种子一一复活。

2002年1~2月,江上多雾,江风沾衣欲湿,吹面不寒。石鱼在水中喃喃自语,云间白鹤翩翩飞舞。我走在未来的江底,记下这点点滴滴——

在巴东,我只待了一天,回想起来,这一天像一个漫长的冬天,而我对淹没区冬天的印象,似乎都浓缩到里面。这一天,许多人在搬家;这一天,车站街的老房子还在;这一天,树木暗红,断墙灰白,这一天,江水流得很慢……我仿佛置身于另一座庞贝,这一次不是被火,而是被水淹埋。

巴东位于巫峡与西陵峡之间,早在南朝时这里就成为一个镇,隋朝始称巴东。宋代名相寇准曾任巴东知县。据资料记载:已确认文物点195年,其中地上65处,地下130处。包括楠木园李家湾的“城背溪文化”,雷家坪的“龙山文化”,以及新近发现的西壤口庙梁子六朝墓葬,东壤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作坊”。

街上的一位土家族妇女告诉我,传说朱德就出生在朱家巷子里。出生的那天夜晚,有一位道士看见巷子里放光,于是赶来,说这里出了贵人,因为地太薄,不能在这里养。第二天一早,朱德母亲就将婴儿抱走了。

2002年10月20日,巴东县二期水位以下的最后四幢建筑实行了定向爆破,而所有景象与遗迹,包括那些传说,2003年6月以后,全部没入江中。

从重庆到鱼嘴,坐小船只需两三小时,但沿途要停靠好几个小镇。左看,右看,江岸烟树迷离,一条石阶通往镇上或村里,那里有怎样的生活,那里的居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我一无所知,只知道来年,这些地方都将长眠江底。

重庆下游的小镇鱼嘴,因江边形似鱼嘴的岩石而得名。2002年1月1日,我来到鱼嘴,在这里住了四天五夜。从复盛镇来鱼嘴赶集的田文希老人告诉我:鱼嘴之下,从前躺着一条神鱼,后来被人惊动,就随着波浪游走了,从此这里失去了灵性。在鱼嘴的各个茶馆里,我听见老人说起许多往事。这样的传说在长江边多如岩石,可见这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倾注着两岸人民世代朴素而浓厚的感情。随着江水上涨,这些岩石将永沉泥沙,这些故事也将被后人忘记?

1月5日下午,船到珍溪。长江越过河坝,在这里形成湾流、湖泊。珍溪的老人说:珍溪之所以叫珍溪,一是因为山谷中两河相汇,流过一块蚌壳石,二是溪中多河蚌盛产珍珠。

横街是珍溪镇的一条老街,居民大多还住在这里,尽管这已是拆迁前的最后一个冬天。民间艺人告诉我,珍溪有八景。

1月19日,奉节老县城的人民广场边,老人们打着牌、晒太阳。杂耍艺人正在广场上表演。说书人的周围围着一圈的人。开济门的石阶上爬满了玩耍的孩子。

1月20日下午,“奉节第一爆”炸毁了县政府办公大楼。

1月23日下午,在巫山旧县城的老茶馆,店主和他的朋友跟我说起了巫山县有“三台、八景、十二峰。”

1月26日上午,从巴东来到泄滩,从船上就看见乱石野草之上的吊脚楼和楼前的枯树,背后的青山。西陵峡滩多水急,滩中有滩,峡中有峡,青滩、泄滩,崆岭滩为三大险滩,与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合称“三滩四峡”。

2002年1月26日,低处的居民尚未完全搬离,但房屋大多已拆除,只是吊脚楼里依然充满阳光和美好的生活气息。

2002年清明,春回大地,草长莺飞,背井离乡的人们望云思亲,或重修祖坟,在墓碑上雕龙刻风,凿定碑文,或将花圈搁在房前屋后,阳光和春雨里。墙上写着醒目的“拆”字,画着红色水位,而眼前与心中,依旧是一江春水。

“春祭日祠,夏祭日杓,秋祭日尝,冬祭曰烝。”祖先祭祀天地山川,我们祭奠祖先的灵魂。

李家坝遗址位于高阳镇青树村。过去曾出土战国青铜器,定为战国遗址。近来考古发现,此地从商周到明清无一缺环,直至明清古城址。2002年春,这里还在挖掘一座唐墓。旧城已拆除,新城建在高坡。高阳镇老街已人去楼空。

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节孝”牌坊因地在淹没区而搬迂他处。彭溪河,巴人先民的主要聚集地之一,也是巴蜀文化与文明的发祥地。木船停在岸边,人都走了,船已无用处。按规定,淹没区内15年以内坟墓须铲除,以防污染。多数人家需重建祖坟。

2002年春天的双江镇,青年人都走了,镇上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双溪镇上的“五巷两口”马上消失。

许多江岸淹没区城镇的江边都有一排简易的竹棚,当地人叫它油毛毡棚棚或河棚。每年七八九涨水期季节,河棚拆除,水退棚建。古石碑在故陵镇随处可见,有的被砌在墙上,有的做了地砖,有的垫了猪圈。以后,沉在水中。

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年,在南岸的飞凤山上,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地处二期水位,135米的水位线接近结义楼外临江山墙上的“江上风清”。张飞也同移民一样搬迁——“祝外迁移民一路平安”!

2002年10 月~11月,万物现出其本质的秋天,我再次沿江而行,许多古迹、村落在被江水淹没之前已被时光淹没,记忆淹没。假如在记忆之中、意识深处重建家园,并与复活的祖先心心相印,血脉相通,那么,我们即使失去一切,也依然强大有力;反之,即使拥有一切,却丢了魂,又有何用?

篇5:搬迁标语

甲方: 村委会(以下简称甲方)乙方: 村 组,户主(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为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经专 家评估,确定出乙方属规划搬迁安置的户。为确保乙方人、畜及财产安全,甲、乙双方协议如下:

1、甲方为了乙方的生命、财产安全,乙方必须按甲方 规定的时限搬出隐患点居住。

2、根据《山西省加快推进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 方案》规定个人应负担总费用的l0%,即12080元,乙方需 向甲方交l2080元整。由甲方统一规划选址并按每户60平米标准新建住房。

3、乙方在此期间不能将所属地质灾害隐患点房屋租赁、转让、买卖等。

4、乙方搬进新建房后,必须三日内清理自己原有隐患 点房屋内的财物,将原宅归还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处置。

5、本协议从签字之日起生效,协议一式四份,甲方、乙方、镇政府、国土局各执一份。

甲 方: 村委会(章)负责人:

篇6:搬迁标语

一、现状及必要性

青山村位于我街道东北角,距离市区约5公里,南临杨家湾村,东、北分别与榆中县、皋兰县接壤,西与青白石街道青石湾村、大浪沟村相邻。青山村现有农户95户,总人口487人,劳动力223人。全村占地面积约3000亩,其中:水浇耕地400亩,人均不足0.8亩,其余为旱地,住宅、道路占地面积约100余亩。村民的收入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劳务输出为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

青山村地势高,坡地多、平地少、旱地多、水浇地少,自然条件差。农业灌溉采用四级提灌,受气候、季节制约严重,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人均纯收低。通村道路无路基处理,坡高路窄,坑洼不平,群众生产、生活、就医、儿童就学存在诸多不便。村内地基极度不稳定,加之附近采石场爆破作业引起的地震和农业灌溉的影响,大部分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地基严重下沉等现象,已成为危房。且大部分房屋是依山而建的,受到山体滑坡的威胁,村民无法安居乐业。因此,将青山村整体搬迁至地势较低、生活环境相对较好、地基稳定的区域才能切实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安全搬迁和稳定安置为主线。把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残疾人危旧房改造相结合,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政府资金补助、农民筹资投入、社会资金帮扶等多种举措,加快青山村整体搬迁步伐,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提高住宅质量和群众生活水平。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政府扶持引导和农户参与、集中统一建设为主的原则。农民是建房的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合理用地、依法建房,保障农民群众受惠得益。

(二)坚持先规划设计、后有序建设的原则。搬迁要符合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禁私建乱搭等现象发生。

(三)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原则。建设用地要严格按规划执行,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和耕地。原则上采用“并联式”建房,限制“独立式”建房。节约土地资源,努力降低农民建房成本。

(四)坚持节约土地和便于基础设施配套的原则。

(五)坚持依法依规原则。要严格落实“一户一宅”的规定。加强宅基地管理,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和农民住宅,严禁党政干部以本人或他人名义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 格制止以多占宅基地为目的的恶意分户和假借他人名义建房的违法行为。

四、搬迁目标及工作任务

参照民用建筑、水利、交通、农电、等有关行业标准,结合杨家湾村安置区建设实际,主要建设内容有:

(一)土地整理

确定杨家湾村大坪地区为搬迁安置区域,通过土地置换、流转等方式取得安置区用地30亩。

(二)住宅建设

1、在安置区建设民宅67院(含出嫁姑娘民宅2院),采用砖混结构建造,每户用地面积0.4亩,其中宅基地0.3亩,道路0.1亩,总占地面积30亩,每户平均建筑面积1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70平方米。

2、村委员会迁往大坪,占地3.5亩,其中(村委会占地1亩,文体广场占地2.5亩),村委会办公楼总建筑面积四百平方米,争取建成农家书屋一个。

3、鼓励引导农户使用电磁炉、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计划每户安装1台太阳能热水器,共计67台,通过“家电下乡”、区级清洁能源项目给予补贴。

4、做好“三改”工作。搞好改厕、改厨、改圈工作。每户建成卫生厕所1座,共67座。鼓励农户建造清洁厨房、使用清洁能源。建设清洁圈舍,改善饲养环境。倡导广大农 民群众卫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发病率。

(三)水利设施建设

在安置区铺设自来水管主干管3000米及入户管线,实现自来水入户,满足青山村人畜用水需求。铺设下水管线主干管3000米和通户管道,实现户户通下水。

(四)道路建设

在安置区修建青山村级道路3000米。完成安置区小街巷硬化2000米。通村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节能灯60盏。道路两侧绿化植树600株。

(五)电力设施改造

在杨家湾村至移民安置区,安装80kw配电变压器一台。完成380V低压配电主网架3000米和入户线路。

五、实施步骤(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加快整体搬迁进程,保证搬迁任务又好又快地完成,我街道成立整体搬迁领导小组:

组 长: 许 毅 街道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 苏树满 街道武装部部长

王德川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 刘凤鸣 “三农”服务中心主任

张多应 青山村党支部书记

张三超 青山村村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三农”服务中心,由刘凤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王运迪、苏琰华及青山村两委委员组成。

(二)调查摸底、评估阶段

街道办事与村委会对整体搬迁的农户基本情况进行认真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搬迁农户的总户数、人口、地理位置、家庭收入来源、土地及耕地现状、搬迁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并登记造册。请相关部门整体搬迁进行合理规划,明确搬迁的步骤和建设计划。

(三)宣传动员阶段

整体搬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是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的需要。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本着好事办好的原则,将此纳入街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借助搬迁的大好机遇来改善居住条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四)搬迁实施阶段

2010年4月7月,完成搬迁任务的50%;8月至11月,完成任务的100%; 8月至11月底完成电力设施配套,自来水、下水管线入户、主干道亮化、绿化和小街巷硬化任务。

(五)验收总结阶段

今年年底由街道搬迁领导小组对搬迁建设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整改,对于取得的经验、和好的做法要认真的总结,为我街道其他村今后的搬迁积累经验。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全体村干部要积极宣传,激发村民对搬迁关注和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全体村干部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认真做好解释、教育和动员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搬迁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明确责任,做好协调。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推进搬迁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主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对编制规划、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等各环节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紧紧围绕搬迁的目标任务,认真制订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重点、攻难点,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搬迁工作稳步推进。

(三)严肃工作纪律。坚持透明公正,严格制度,严格程序,严格管理,严明纪律。对优亲厚友、挤占、挪用、截留危旧房改造资金或建房材料以次充好、施工中偷工减料、建房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的,要严肃处理。

篇7:搬迁标语

(陕西调查 第27期 总第300期)

2013-8-22 10:05:00

陕南移民搬迁稳步推进百姓致富仍需配套措施

----陕南移民搬迁调查报告

陕南移民搬迁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这一战略决策将为陕南地区汉中、安康、商洛三市64万农户、240万人口,走出环境恶劣的深山区、开启富足安全的新生活揭开历史新篇章,对推进陕南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整体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推进下,近年来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总结和解决。为此,陕西调查总队就移民搬迁工作现状开展了专题调查。

一、移民搬迁有序推进,惠民实效逐步显现

2011年5月,省委、省政府发布《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和《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启动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搬迁。移民搬迁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以集镇建设为中心,以促进人口聚集为目的,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指导,确立了向城镇迁移、向移民新村迁移、小村并大村迁移、自主分散迁移四种移民方式,既有建好的安置房供移民户选择,也有划拨好的宅基地供移民自建。这项持续10年的宏伟工程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很快步入正轨,有序推进。2011年,陕南开工建设安置点742个,落实了6万户24万移民搬迁安置;2012年,再开工981个建设项目,落实8万户29.5万人搬迁;2013年,三市将继续完成6万户22.8万人的搬迁和安置。汉中市汉台区规划十年投资7.8亿元,用地819亩,建设9个集中安置点,安置地灾、洪灾、扶贫、生态和工程移民4550户1.6万人,此举将使汉台区城镇化率提高11.3个百分点。2011-2013年,全区已陆续完成移民搬迁2071户7357人,搬迁工作得到当地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城固县结合支柱产业建设和旅游景区发展,2012年投资1.87亿元,开工建设10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27个和移民示范村10个,目前,移民示范村已全部完成安置任务,集中安置项目也陆续完工。略阳县2012年投入移民搬迁专项资金1.8亿元,建设集中安置点14个,其中统规统建11个,统规自建3个;集中安置移民970户3560人和特困户100户282人,分散安置移民138户499人;目前,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房屋已经分配到户,群众陆续乔迁新居,搬迁补助资金全部兑现。

安康市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山势陡峭泥层薄,极易发生地质灾害,1998年就已经开始进行移民搬迁工作。1998-2010年全市已先后投入200亿元建设移民搬迁工程,10万户移民受益。2011-2020年,安康市将搬迁22.62万户87.66万人,其中地质灾害避险移民5.68万户22.4万人,洪水灾害避险移民1.67万户6.55万人,扶贫移民6.97万户27.5万人,生态移民8.3万户31.21万人;扶贫移民和避灾移民共占移民总数的64.4%。2011-2013年全市累计投资116亿元,建设集中安置小区767个,完成搬迁安置7.5万户28.56万人,其中楼房化安置移民占四成。

2011-2012年,商洛市投资11.77亿元,建设集中安置点410个,完成集中安置移民3万户11.45万人;同时完成分散安置7039户2.79万人。2013年,商洛市还将建设129个集中安置点,并结合中心村建设,落实1.64万户6.19万人移民搬迁。

2011-2013年,陕南三市共计完成和计划完成移民搬迁20万户76.3万人,占“十二五”移民搬迁规划的53%,占10年规划的32%。

二、搬迁移民生活改善,生产方式明显转变

陕南移民三分之一搬迁户搬迁前居住于“三不通”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简陋,物资缺乏。实施搬迁后,移民由分散居住变为集中居住,教育、医疗、养老、居住条件极大改善,实现了由农村向城镇迈进,由单纯依靠耕地生存向务工和发展二、三产业转变。

汉中市略阳县徐家坪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是略阳县的“西部粮仓”。镇中心距县城18公里,总面积228平方公里,辖18个村,1个居委会,75个村民小组,3776户1.37万人,2011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905元。徐家坪镇境内山大沟深,一江三河沿线及67个地质灾害点的群众饱受灾害威胁,政府没少出钱,群众没少出力,日子却越过越穷。2011年,该镇以移民搬迁为契机,将移民安置与小城镇建设、农民进城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立规划,建机制,严政策,重管理,向荒滩要建设用地,多渠道筹谋资金,顺利完成了一、二期小城镇建设,先后安置搬迁群众157户和商业住户50户,新增集镇人口1200人。新建的集镇公共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医务所、幼儿园符合城镇建设标准,为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奠定了良好的生活基础。同时,集镇建设规划划拨38亩建设用地,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解决富余劳动力做好了筹划。2012年,徐家坪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9元,较上一增长20.2%。

2012年10月,汉中市汉台区褒河河东店镇13栋6层高的移民搬迁安置楼竣工,小区完全按城市化要求建设,规划整齐,环境怡人,移民户刘勇从褒河马潢沟二组搬到了这里。汶川地震后,老房无法居住,种地收成无保障,刘勇根据移民搬迁政策缴纳了7万元房款后,一家4口住进了建筑面积100㎡的2室2厅1厨1卫的搬迁房,房间结构布局合理,光线充足,干净卫生。目前刘勇打工为主,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孩子和家人就学、就医也便利了很多。邓贵友原住在褒河土地岭的光明村,家有4口人,移民搬迁后住进安置楼,不仅便利了进城务工,月收入增加2000-3000元,同时还可以兼顾照看离搬迁地不远的原自留地、责任田,打工、种地两不误。

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白鱼河村,村民搬迁前以种植油菜、玉米或红薯为生,户均2亩地,种两季作物,一季油菜每亩收成200元,一季玉米或红薯每亩最多收成500元;搬迁后,村民务工一月收入就超过千元。恒口镇安全村132户568人搬离了山大沟深的小山村,脱离了种地、养猪低收入生活,有的成为香菇、木耳、药材种植专业户,有的务工为主兼顾务农,有的专职务工或转行经营,人均收入实现五年翻一番,村民劳动强度减弱,文化、教育、卫生程度提升。紫阳县双桥镇六河村村民搬迁后,利用山上林地种植中药材厚朴1.5万亩,部分村民在种植之余,投入了厚朴的交易、运输经营中,人均年增收1600元。

商洛市柞水县先后为1670名搬迁移民进行了农民实用技术、劳动力技能培训,组织1000余名搬迁移民进入大西沟铁矿、盘龙公司等企业务工,扶持了360户移民户发展商贸餐饮、旅游运输等三产服务业,移民户后续生存具备了基本条件。

移民搬迁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生活明显改善。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多的移民搬迁工程,使陕南地区地质灾害和洪涝

灾害伤亡率下降80%和70%,使安康、商洛、汉中三市的城镇化率分别提高4.7%、2%和1.7%。

三、统筹资金难度较大,协调用地相对困难

陕南移民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移民搬迁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特困户搬迁工作的组织安排,搬迁资金的筹措和运用,安置点的选址与征地,既需要科学合理完善的规划,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

(一)资金紧缺是最大难点,是“搬得出”的首要问题

首先是县级财政筹款压力大。商洛市规划十年搬迁安置71.8万人,建房投资需要180亿元,移民户补贴需要54亿元,按政策预算,省级财政需承担117亿元,市、县财政需落实配套资金45亿元。随着物价、工价快速上涨,建设成本不断增加,资金压力越来越大。柞水县为特困户、五保户和孤寡老人搬迁提供免费住房,对分散安置户实行补助资金3万元,对集中安置户补助4万元,对上楼安置户补助4.5万元,但省市财政平均每户只能补助1.44万元,不足部分需县财政全额承担,全县每年需筹措5000万元用于补贴移民户;除搬迁补助外,县财政同时还要承担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资金存在缺口,地方财政压力大。

其次是移民户自筹资金负担重。汉中市略阳县2011-2012年完成移民搬迁2514户,共投入资金3.49亿元,其中政府筹资1.77亿元,农户自筹1.7亿元,农户自筹占近一半。目前建好的安置房和规划的安置点宅基地也主要用于满足能拿出买房、建房资金的移民户。略阳县移民购房需4-6万元,购房移民户不再享受国家移民补贴;建房需8-10万元,建房户完成建房入住后,每户可领取3万元移民补贴。城固县移民安置点多在平原地区,移民购房需15万元,建房需7-9万元,建房的移民户还要向村上交5万元宅基地费和建房设计费;移民户完成购房、建房并入住后,方能领到每户3万元的移民补贴;许多移民户因购房、建房背负了债务。虽然移民搬迁政策对特困户采取无偿安置,但是能够享受政策的移民少之又少,而且特困户缺乏劳力和技术,搬迁后生活难以为继,因而大多搬迁意愿不强烈。

商洛市丹凤县某镇移民户在全面衡量自有资金和政府补贴后,8万元成为“搬”与“不搬”的一道坎,即移民户能自筹到8万元,才能搬进“最便宜”的搬迁房。据估算,约有三分之一的移民户无力负担8万元的自筹款,这些没有购、建房资金的移民户,将成为今后搬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土地资源紧缺不容忽视,是“稳得住”的关键因素

一是安置建房用地紧缺。陕南移民搬迁240万人,超过三个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需要1亿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安置移民。2011年省国土厅计划安排的6000亩移民搬迁安置建房用地指标,与实际安排6万户所需1.2万亩的建设用地要求相差一倍。集中安置地通常要选择在较为开阔的地带,而平地资源本身就比较缺少。安康市所辖的一区九县,比较开阔的平地只有平利县城、汉阴县城和安康新区,由于各市县近年来积极发展产业化建设,产业投资项目已占用了相当多的建设用地,移民用地选址愈加困难,安置建房征地和调地难度加大。二是安置点农业用地也极为紧缺,近四成的移民户对失去土地后的生活顾虑重重。许多搬迁户在山里还有几亩薄田,自产自用,口粮尚有保障;搬迁后,迁出地的原承包地退耕还林或路远难耕种,迁入地的农户也不愿意将承包地调剂给新来的搬迁户,搬迁户生产用地成为乡镇政府工作的难点。

(三)就业增收渠道狭窄,是移民持续“能致富”的难题

山大沟深平地少,产业园区和工厂企业分布不均,旅游产业欠发达,是陕南贫困县的共

同特点。陕南三市28个县(区)中有21个属于国家或省级贫困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项目少,吸纳就业能力低,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稳得住、能致富”将是今后移民搬迁工作的最难问题。由于搬迁时间紧、任务重,乡镇上目前更多的是考虑移民户如何“搬得出”,移民户拓宽增收渠道多数自寻门路,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多。安康市紫阳县一些失地移民,外出打工无技术,就地经营无门路,收入无来源,生活质量下降。汉中市佛坪县部分移民2007年因生态移民搬迁,由于从农村到城镇后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就业渠道窄,收入不稳定,生活成本增加,家人难以团聚,2011年又先后返回原居住地。略阳县横现河镇某村张姓移民现年56岁,大儿子一家3口住进了安置房,老两口仍然住在老屋,照料管护着8亩耕地和9.5亩的核桃林,尽管老屋水、电、路三不通,老两口仍旧不愿搬出。横现河镇石状沟村的文姓村民积极响应搬迁号召移居出山,但是老父亲仍然住在老屋,他本人也还要在原有土地上进行香菇生产,至少找到新的产业门路后,他和老父亲才能彻底离开原住地。

四、几点建议

2013年陕南三市计划完成移民搬迁6万户22.8万人,其中集中安置率要达到85%以上,城镇安置率要达到60%以上,14万人将成为城镇居民,这将是陕南三市向城镇化建设加速迈进的一年,也是陕南移民搬迁工作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管理的关键年。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筹谋发展,加大力度推进,使移民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其一,关注贫困户和老年人搬迁安置。搬迁政策实施的对象是居住在地质灾害影响严重、高寒边远山区“三不通”地带和生态、文物、水源保护区的农户,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增收渠道狭窄。家里有青壮劳动力在外打工、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移民户,移民搬迁具有一定经济基础,但是占移民总量三成以上的贫困户和老年人无力承担搬迁成本,仍然是移民搬迁工作的难点。建议相关部门按照贫困户的实际和特点,制定不同的帮扶政策措施,一是以出租安置房的形式,采取先租房搬迁再逐步付款购房定居;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搬迁户贷款额度,延长还款期限;三是筹集门面房出售资金,通过政府回购、市场化拍卖等形式筹措资金,用于补贴经济条件较差的移民户。

其二,根据社会发展和搬迁移民需求,及时调整搬迁安置项目建设计划,杜绝搬迁房空置。年青人进城打工租房住,年纪大的人不愿意离开祖屋和几亩薄田,不愿意成为儿女生活负担,这是移民搬迁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也是导致搬迁房空置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建议强化措施落实移民搬迁任务,动员有条件搬迁的移民尽快完成搬迁;同时将部分空置房出租给有搬迁愿望但资金不足的移民户;另外,针对移民搬迁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规划集镇建设时,不仅要统筹医院、卫生所、幼儿园建设,也要统筹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安置房建设,特别是在敬老院建设中要适当规划一定的农业生产用地,充分考虑老年人生活习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其三,为搬迁移民提供就业岗位,帮扶致富。首先在现有条件下保障搬迁移民的短期生活,达到生产活动不中断、收入水平不降低。其次,以产业发展巩固移民搬迁成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为移民户培植商务、劳务、服务类等“无土产业”,一方面通过开办企业解决移民就业,一方面依靠移民搬迁解决企业用工,形成互补双赢。对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可在企业进行就业安置;对愿意经商的,鼓励并安排优先进入镇、县城创业或自行择业;对有能力自愿到外地城市落户的,发给其移民搬迁补助。针对不愿意离开农业耕种的移民户,可就近在本村组或交通条件较好的原承包地进行有土安置,通过发展种植、养殖、设施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公司+协会+农会”的发展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第三,鼓励并支持移民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分享增值收益,拓宽增收渠道。其四,不断完善搬迁移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一是完善移民保障制度建设,确保移民住房安置、生活补贴、就业安置、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社区或小区基层组织建设,拓宽服务功能,衔接搬迁群众的户籍、社保、医保服务,加快民政救助、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社会治安的对接;三是将集中安置小区参照城市社区加以规范建设,按照“群众自治、管理有序、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生态和谐、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求,完善儿童的入托、就学和老年人的就医,规范小区商户的经营和管理,美化小区生活环境,让移民户切实感受和适应、融入城市(镇)生活。

签发:王恩斗

核稿:王献宝

篇8:京西大搬迁纪实

2013年1月9日,门头沟区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区长王洪钟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棚户区改造作为1号工程全力推进,今年全年交付104栋安置房,力争2014年让棚户区居民全部上楼。

目前,门头沟区各项民生改造工程正在进一步展开,门头沟人亲历着飞速发展带来的喜悦和冲击。拆迁带来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变化,更是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的一次全新变革。

签约倒计时篇

在门头沟,有着这样一块特殊的区域,约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8.5万人,总计3.1万户,占全区人口的三分之一。然而,他们的人均住房面积却不到11平方米。

门头沟采空棚户区的房屋主要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矿工居住用房,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再加上长期的矿业开采,采空棚户区的地基已经下沉。为了彻底改善采空地带居民的居住环境,从2009年起,门头沟区开始实施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在3年的时间里,将这些居民全部搬迁到新建的安置小区,这是北京最大片区的棚户改造项目,也是门头沟建区以来最大的搬迁改造项目。

2012年6月1日~30日,门头沟区集中力量,完成了采空棚户区范围内最后2万户居民的房屋整体征收。为了加快拆迁进程,区政府出台了奖励措施:凡在6月30日晚上12点之前来签约的住户,每户能拿到9.5万元的签约奖金。

距离签约奖励期结束还有4天

此时距离签约奖励期只有4天了。与其他签约大厅热闹的场面相比,城子街道兴民大街社区的签约大厅却显得有些冷清。这里居住的600户居民中,还有80多户没签约,大到复杂的家庭内部纠纷,小到屋子上的一个鸽子窝,都成了他们拒绝签约的理由。

为了能让这里的居民尽快签约,区里特意从各部门调来比较有经验的抽调干部做居民的思想工作,争取在奖励期达到百分之百的签约率。来自财政局的李建忠就是抽调干部中的一员,他负责的92户居民中,88户都已经顺利签约,而剩下的4户,则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50岁的老李来说,这最后的4天就是一场攻坚战。

第一户:老五家。

拒签理由一:要求把鸽子窝算在补偿范围内。

拒签理由二:要求小屋单分户。

这已经是老李第5次去他家做工作了。

老五家屋顶上养着100只鸽子,他说这些鸽子可都是聪明绝顶的信鸽,可拆迁公司却没把鸽子算在补偿范围内。拆迁政策有一条规定,如果是信鸽,是可以获得补偿的,但必须得出示信鸽协会的证明才行。

鸽子的事情还没解决,老五又有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小屋单分户。老五与姐姐因为房产的问题发生过纠纷,最终他得到了现在的住房和一个12.5平方米的小屋子,而拆迁公司把这12.5平方米加在了他现有房子的面积上。但是,老五觉得小房子也得单算一户,冲着的就是能多拿一份9.5元的拆迁奖励。

具体的拆迁事宜还要跟拆迁公司咨询,这事不归老李管,但是老李还是答应,帮老五家问问情况。

老李刚到居委会,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听说老五媳妇有事找他,又得赶紧去老五家。这已经是第7趟了。老李实在的为人,使老五两口子早把他当成了朋友,特别信任,有什么事都先想着跟老李商量。老五媳妇急着找老李,就是想问问老五的姐姐给老五写了张字条,说把12.5平米的小房子赠与弟弟老五。而老五两口子认为小房子压根就是自己的,他们担心字条上“赠与”二字会影响到他们单分户。

老李答应帮老五两口子咨询一下律师,尽快给他们答复。像咨询律师这样本不是分内的事情,老李也会揽下来。他说,他一方面要坚持政府的拆迁政策,另一方面也要为居民着想,毕竟,拆迁对居民来说是件大事。

今天,老李负责的还没有签约的4户居民当中,还是没有1户签约。对于老李来说,明天的工作更加艰难。

距离签约奖励期结束还有3天

一大早,老李硬着头皮去了第二家。此刻太早,老李担心打扰曹大姐休息,影响情绪,还是把头天答应老五咨询律师的事办了再来。老李说话算数,立马往签约大厅走。从居委会到签约大厅,走路需要10分钟。每个签约大厅都配有律师,以供居民们咨询。

最终结论:赠与是不生效的。

从老五家出来,老李又再次折回了曹大姐家,他觉得曹大姐这会儿应该起床了。

第二户:曹大姐家。

拒签理由:对房屋评估面积不满意。

这已经是老李第5次来她家了,还不算来了家里没人的时候。

曹大姐认为,她的房子是自己盖的,跟其他居民的公房比起来,质量要好很多。而评估公司按普通房子评估的面积和价格,她觉得亏得慌,所以还没签约。但当老李问到理想评估面积的时候,曹大姐也不给个准数,这让老李很头疼。只能把屋子里每一样东西的评估价格都核实一遍。

曹大姐的情绪刚稳定,她的姑爷出现后情绪又激动了起来,这让老李的工作更难做了。最后决定由老李去谈,谈好了就签。

第三户:赵大姐家。

拒签理由:房产证被人拿走了。

赵大姐和老公是再婚,迟迟没有签约,是因为房产证被老公和前妻的女儿拿走了。知道这边要拆迁,就是不把房产证还回来。这样一来,赵大姐和爱人的房子只能按无证房屋来处理,按测量面积的60%来计算拆迁补偿。距离签约奖励期还有3天时间,赵大姐也着急。

老李除了白天要跑难签户,每隔一天晚上,还要在签约大厅值班,为居民答疑解惑,一直工作到夜里12点。

此刻,签约大厅里,老五两口子还在争取小房子单分户的事儿。为了能尽快解决老五家的问题,老李把老五两口子带到拆迁公司负责人那里,把拆迁政策中不懂的地方弄清楚。就在这时,有一个好消息:上午去的赵大姐家决定不再等房产证了,就当无证房签约了。

这样,在距离签约奖励期还有3天的时候,老李负责的没签约居民还剩下3户了。

距离签约奖励期结束还有两天

距离签约奖励期结束还剩下最后两天,老李的压力越来越大,手里剩下的3户人家进展都不是很顺利:老五那儿,因为鸽子窝和分户的事儿,迟迟不签;曹大姐又对测量面积不满意;还有一户牛女士家,因为家庭纠纷,还没有签约。

老李今天要去第4户难签户牛女士家进行调解。

第四户:牛女士家。

拒签理由:房屋归属纠纷。

2004年,牛女士借给姐夫1.3万块钱,当时姐夫写了一张欠条,说一年内没还钱以房产抵押,可至今仍未还钱。牛女士就自认为这个房子已经是自己的了。从2004年至今,牛女士一直住在这个房子里,但房产证还是姐夫的名字。现在拆迁来了,姐夫一家却不想给牛女士房产,而想加上这几年的利息还钱。可牛女士却执意要分房。如果没有房子,他们一家就没地方住了。

居委会调解过两次,都因为双方情绪激动,无法继续调解。这次,老李再来试试。

牛女士的姐夫因为身体不佳,事务由他的女儿代理,他们把牛女士一家告上了法庭。

一回到居委会,老李赶紧给牛女士的外甥女打电话。老李刚才跟牛女士讲法律,这会儿又跟外甥女谈亲情,双方态度都有所缓和。挂电话前,外甥女说再考虑考虑。最后能否顺利签约,还不得而知。

老李来到签约大厅,又看见老五两口子,从表情上看,应该是来签约的。鸽子的问题解决了,补贴了2.4万块钱。老五家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分了一个3居室,两个1居室,还有10万左右的拆迁款和9.5万块钱的拆迁奖励。当初,两口子纠结的12.5平方米单分户的事儿不在政策范围内。眼看着奖励期越来越近,两人放弃分户的想法,赶紧来签约了。

这样算来,老李负责的4户难签户中,还有两户没签约。奖励期还有明天最后一天,他得做最后的争取。

晚上9点半,老李又去了一趟曹大姐家。曹大姐跟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主要管事的是曹大姐和女婿。谈了一个多小时,曹大姐答应明天再去签约大厅协商。至于能不能在奖励期内签约,还不确定。

距离签约奖励期结束还有15小时

再过15个小时,签约奖励期就截止了。拆迁工作人员今天的工作安排就是,打电话提示没签约的居民赶紧签约。

老李电话里得知牛女士的外甥女昨晚已经签约了,但她依然坚持司法程序,签约后房屋数据保留,等法院最终判决。

这么一来,老李手里比较难签的4户当中,只剩下曹大姐没有签约了。老李赶紧给曹大姐打电话,然而,她不同意签约。

马上就要到12点了,老李还是等待奇迹的发生。

12点钟,奖励期已过,老李做了9次思想工作的曹大姐还是没来。随着时钟走过12点,老李奋战了40天的拆迁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他负责的92户居民,只有1户没在奖励期内签约。

整个兴民大街社区600户居民当中,也只有4户没在奖励期内完成签约。截至6月30日,门头沟采空棚户区2万户征收签约率为99.55%。

走进新生活篇

搬迁后,棚户区的居民将陆续入住石门营、石泉、黑山、中门寺、小园等5个新建的安置房小区。5个小区的新建安置房面积将达到275万平方米,可提供住宅3.6万多套。

从今年3月份,石门营安置小区开始入住以来,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搬家公司的车穿梭在小区里,而乔迁新居的鞭炮声更是每隔几天就会回荡在小区里。

从低矮破旧的平房搬进宽敞明亮的高楼,居住环境的改善为居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幸福感。

陈贞一家

陈贞一家是在今年3月份搬到新房的,他们也是门头沟采空棚户区改造中第一批住上安置房的居民。陈贞家以前住在门头沟和平东街,房子低矮破旧。这次拆迁后,一家人分到了这间80多平米的3室1厅的房子。虽然房子并不大,却让陈贞一家感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临。

这套新房不仅改善了陈贞一家的住房条件,还给他们在观念上带来了不小的变化。用陈贞的话说,新房的到来就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好事接踵而至。

拆迁后不久,陈贞就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连媚。连媚也是门头沟本地人,她的家因为商业占地,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也刚刚被拆迁。

陈贞的父亲在2005年因为脑溢血去世了,母亲商金一个人带着儿子,当时的她觉得生活已经到了最低谷。

2009年,门头沟棚户区的改造开始了。他们分到了这个3室1厅的房子和20多万元的拆迁补偿款。商金用拆迁款装修了房子、买了家具,又用家里的积蓄给儿子买了一辆价值十几万元的车。突如其来的好运让商金迎来了新生活,她躺在新房的床上,常常因为太兴奋而失眠。

搬进新家以后,商金每天都神采奕奕的。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精神气,她在新家附近的小美容院花5000块钱办了一张美容卡。

在把母亲送到美容院后,陈贞和妻子就匆忙赶到新桥路中学足球场。几乎每个周末,陈贞都会跟自己的朋友、发小一起踢一场足球。陈贞参加的这支足球队的名字叫“老友新聚”,球队里所有的人都是门头沟本地人。曾经住在一起的他们,现在只有在周末踢足球的时候才能聚到一起。

现在的门头沟,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整个城镇就像一组巨大的齿轮,在飞速地运转、前进和发展着,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王凯一家

不仅是采空棚户区的居民整体搬迁,在门头沟,因为我国第一条城市低速磁悬浮轻轨线路S1线的建设,有11个村子也遇到了同样的命运。

由于被征用的土地大都是村民们生活了几代的老宅基地。按照相关的补偿政策,几乎每户居民都拿到了上百万的拆迁补偿款。面对这笔突如其来的财富,村民们又将如何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王凯,37岁,门头沟永定镇栗元庄村民,2012年开始经营水店。开着奔驰轿车送水,让他在送水工这一行里显得格外扎眼。用王凯的话说,他现在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而今天的这个客户,就是一周前他开着奔驰“磕”下来的。

2010年底,王凯居住的村子由于轨道交通S1线,也就是我国的第一条城市中低速磁悬浮轻轨的建设而被拆迁了。王凯曾经在村里住的房子是祖上几代人传下来的宅基地,面积大,屋子也比较多。拆迁后,王凯得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拆迁补偿款。

这家小水店就是他用一部分拆迁款买下来的。水店只有8平米,除了卖桶装水,还卖饮料、冰棍、手机充值卡、香烟等。王凯说,他所在的永定镇的拆迁是从2010年底开始的,当时磁悬浮轻轨的建设迫在眉睫,而拆迁后的安置房还没有建好。于是,政府就把租房子需要的费用和拆迁补偿款一起打到了村民的银行存折里。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拆迁补偿款,让许多村民的生活瞬间发生巨大转变。

买好车、下馆子、买房子,大部分村民开始用这笔拆迁款改善起自己的生活。然而,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拿到了拆迁款后,开始有点找不着北了。

短暂的迷茫过后,王凯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这家小水店就是他迈向新生活的第一个起点。平日里王凯去送水,妻子丁红就看着水店。丁红经营水店的时候,经常看见和她一样的拆迁户过着很轻松的日子。和他们比起来,丁红拆迁后的生活截然不同。

现在水店刚起步,王凯每天要送15桶水。刨去成本,一天只能挣30多块钱。一个月下来,王凯夫妻的收入也就在1千块钱左右。虽然存折里有着上百万的拆迁款,可他们却依然选择去辛苦地工作。

其实到目前为止,王凯的这家小水店一直是赔本的,但王凯坚信,水店一定会越来越好。对于未来,王凯有着更大的梦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水厂。目前开这家水店,也正是为了摸清门头沟地区居民对饮用水的需求。王凯已经注册了两个属于自己的矿泉水品牌,等再积攒一些经验,他就要开始着手把水厂的梦想变成现实。

平时不去水店的时候,丁红就在家里监督11岁的女儿王紫学习。拆迁后,王凯花了2万多块钱给女儿买了架钢琴。每周末,王紫都会去上钢琴课,每小时100块钱,由钢琴老师一对一地教授。如今,王紫已经学了整整两年的钢琴,不仅如此,她还参加了民族舞蹈、民歌、拉丁舞的培训课程。算下来,王紫每到假期都要上5种培训课。虽然还是一个小学5年级的学生,她的歌唱水平却已经到了童声9级,再过一段时间,她还要参加童声10级的考试。如果顺利通过了,王紫就达到了童声唱歌的最高级别。

王凯特别重视对女儿的教育。拆迁之前,家里并没有太多积蓄,但是他会把辛苦攒下来的钱全都用在女儿的教育上。还在村里住的时候,他就给女儿报了民歌课。拆迁后,家里富裕了。王凯希望这个变化能给女儿带来一个更精彩的未来。舍得在教育上花大价钱的王凯,对女儿的各种物质要求却特别苛刻。王凯夫妻努力经营水店,就是为了给女儿做个好榜样。

无论是坐在大奔上,还是坐着家里的小摩托车,或者是坐公交车,王紫都显得很开心。王凯的教育让王紫养成了独立、乐观的个性。

星期六一大早,王凯就带着妻子和女儿开车出发了。今天,一家人决定回到曾经居住的村子看一看。王凯曾经居住的永定镇栗元村一共有1000多户村民,村民们拿到了拆迁补偿款和租房的费用后,都到城里租起了房子。2013年底,等安置房建好,他们将集体搬到高楼里。

虽然搬离村子已经两年了,这个村子也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还是牵挂着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村子已经变成了一条马路。王凯和妻子丁红就是在这个村子结婚的,而他们的女儿王紫也是在这里出生的。不远处,几栋高楼正在建设中,这就是王凯未来的新家。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搬迁标语】相关文章:

搬迁通告04-22

搬迁总结05-20

企业搬迁05-20

村庄搬迁05-09

房屋搬迁06-05

网站搬迁方案05-23

关于搬迁通知05-26

移民搬迁汇报04-08

厂址搬迁通知04-12

搬迁揭牌仪式04-15

上一篇:市场部计划书下一篇:我的新兵生活情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