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呼唤》教案

2024-05-07

《母亲的呼唤》教案(共13篇)

篇1:《母亲的呼唤》教案

《母亲的呼唤》教案

执行者:赵小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朗读课文,认识文中”憔、悴、愚”等生字新词。

B、能抓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感情。

C、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着母亲深深的爱,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认识母爱的伟大和亲情的可贵,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

从母亲简单的话语,朴实的举止中,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趣激励,导入课题

1、赏读古诗《游子吟》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赏读唐代诗人孟郊的古诗《游子吟》。(出示幻灯片2)生跟配乐朗读古诗后,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点名答)

2、谈话导入:

有一个人,你永远占据在她心最柔软的地方,她愿意用一生来爱你,这个人叫母亲——(板书:母亲)让我们深情地呼唤她的名字——读:母亲。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穷的关怀和疼爱,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再一次深情地呼唤——读:母亲。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一天天变老,然而,永远不变的是母亲那一声声悠长而温暖的呼唤——板书读:母亲的呼唤。(出示幻灯片3)母亲的呼唤,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再次感受一下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的爱和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幻灯片4)

A、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包括生字新词,尝试与同桌先想办法解决。

B、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母亲呼唤自己的几件事。)

2、交流反馈

A、检查生字新词

师:读了一遍,让老师来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让我们来认认这些生字新词。(出示幻灯片5)(点名认读——齐读)

B、整体感知

师:看来同学们生字掌握得不错,那我们接着来瞧瞧后面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点名答)

(过渡:母亲的呼唤,它时时在我们心头萦绕,在我们耳畔回旋,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请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母亲的呼唤的总的感受是怎样的?)(出示自学提示

(二)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二):“我”对母亲的呼唤的总的感受是怎样的?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幻灯6)

1)学生快速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2)指名回答。(先读书上原话,再谈体会)

3)齐读第6自然段。

(过渡:妈妈那一声声的呼唤,原来都是都是母爱的流露,都是亲情和关怀的表示。那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总的感受,具体写了哪些事情?我们接着往下读。)

2、出示自学提示

(三):

围绕着“母亲的呼唤”,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我”分别有什么感受?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幻灯7)

1)学生快速默读第2至5自然段。

2)指名回答。(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老师相机幻灯板书内容。)

(过渡:作者围绕写了“母亲的呼唤”,写了儿时的三件事情。其中哪件最令你感动呢?)

四、精读探究,读中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四):

三件事情哪件最令你感动?选择最使你感动的一件事自主学习,画出使你自己感动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幻灯8)

2、自学交流。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

(一)捉迷藏找不到“我”时

1)指名答,说说从字词、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质疑:

为什么“我”在和母亲捉迷藏时总能看到母亲?引导学生体会“总是”一词,领悟母亲是时刻关注着我,关心着我.想象一下,在和“我”捉迷藏时母亲的神态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理解“慈祥”,体现母亲的善良,和蔼.再让学生说说看到作者儿时和母亲捉迷藏这个场景有何感受?)

2)引读第2自然段

全班读——我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总是(全班读)——那温馨的一刻,是我——(板书:最快乐)

(过渡:不是所有的呼唤都蕴涵着快乐,母亲的呼唤里还包含着很多很多,让我们继续来感受——)

(二)在海边找不到“我“时

1)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呼唤“我”的?

2)当那近乎绝望的声音引起我的注意时,我看到的是——(迎着天边灿烂的晚霞,我看到的竟然是一张憔悴不堪、泪眼模糊的脸。那散乱的头发,那喜极而泣的神情,那声嘶力竭的呼唤,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你从这个句子感受到了什么?(急切、声嘶力竭、近乎绝望,喜极而泣、憔悴不堪——母爱的深切)

3)你能想像一下,焦急万分的妈妈是怎样呼唤自己的孩子的?妈妈怕什么?

4)当妈妈找到自己的宝贝时,她喜极而泣,此时她会怎么说怎么做?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深深的母爱)是呀,这就是母爱,感人肺腑的母爱。

夕阳西下,孩子却不知道在哪玩耍,母亲急切地呼唤着——

潮来潮去,波澜壮阔的大海浊浪滔天,母亲近乎绝望地呼唤着——

那散乱的头发,那憔悴不堪的脸,那喜极而泣的神情,那声嘶力竭的呼唤是我这辈子也忘不了的,再读——

(过渡:母亲的呼唤,带给我快乐,让我刻骨铭心,但也让不懂事的我觉得心烦,为什么呢?)

(三)让我做事做功课时

1)妈妈总是叫我做事或者做功课,这时我感到(引读)——我甚至天真地期待——你觉得小蓉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2)后来发生了什么?让她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在那一刻,“我”才深深地领悟到(引读)——平日有妈妈在身边东叫西叫的,其实是我的幸福。而愚笨的我,竟然“身在福中不知福。”

3)孩子们,你有妈妈呼唤你的甜蜜体验吗?讲一件给我们听好吗,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幸福!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过渡:母亲的呼唤纯纯如水绵绵如溪,细细清清地流淌在我们生活的处处角落,你懂了吗?

再次深情地读一遍课文。)

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它们进行了(首尾呼应),全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总——分——总)

(过渡:通篇读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浓浓的眷爱之情。你知道有哪些赞美妈妈的名人名言吗?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名人名言(幻灯9)(生齐读)

2、能说会道:妈妈,我想对你说„„

3、心动不如行动:

1)粗略了解母亲节

2)用你的行动回报母亲(学业、电话、做家务等等)

4、小结:其实,从小到大,关爱我们的人何止母亲?又岂止是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着浓浓的关心和深切的爱意?父亲、爷爷、奶奶、老师、同学„„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爱很深很深的情,愿爱的种子在大家的心里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花,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和芬芳!

七、阅读积累

配合本课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下册)中的《难忘的教诲》和《可贵的沉默》。《难忘的教诲》说的是一位母亲教育孩子不要讥笑别人,要学会自己奋斗,学会去掉不必要的负担、快乐地生活的事。《可贵的沉默》说的是一位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的事。文章后面的”读一读,想一想”意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篇2:《母亲的呼唤》教案

记得那一次。秋风送爽,在靠山的公园。妈妈带着我在,下午。那里。绿草如茵。后来我跟妈妈提。捉迷藏。妈妈有些。但最终还是。祝我的哀求妈妈答应了这个。游戏。

妈妈,很快的被我捉住了,轮到妈妈捉了,妈妈,正数数。一溜烟地跑开了。心想这里妈妈肯定找不到我了,很快,妈妈找来了,只见他东瞧瞧西望望,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但是好一会,妈妈还是没有找到我。看着妈妈渐渐远去的背影。最后选择在一个山脚下的灌木丛中,我心里暗暗得意。

后来妈妈又回来了,大声的叫喊着我的名字:“洋洋,你在哪里?”我以为还是在游戏,心想:“我才不答应呢,不然可就上当了。”妈妈继续地呼喊着,针里带着点哭腔,正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想要站起来,不然我的脚被灌木丛。缠住了无论怎么动也抽不出来,于是我不得不回答妈妈,我在这可是因为离得太远,并没有听到。

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眼看太阳公公就要回家去,我尽力了,喊着“妈妈”,我在这儿可就是没有人回答,心底越来越害怕阳阳,你在哪里?忽然我听到妈妈身心。一节的武汉,我赶紧叫道妈妈,我在这,妈妈寻声而来,扒开灌木丛,终于看到了我,只见妈妈一把抱住我,眼睛里的泪水一滴一滴的落在我的眼脸上。

篇3:祖国,母亲的呼唤

一别就是几十年

站在美丽的日月潭看着母亲的容颜

那般地望眼欲穿

心想何时才能回到祖国母亲的身边

大陆的亲人早已在祈盼

思念的心从未间断

日日夜夜盼着团圆

只因过去实在太难

总要绕一大圈

如今得以实现

三通就是新的起点

美好的明天不会太远

母亲告诉我说

在若干年前

轩辕黄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

长江黄河与我们有着很深的渊源

不是时间所能隔断

更不能分割两半

海峡两岸始终是血脉相连

只有成为一家才能成就明天美丽的宝岛台湾

祖国母亲的怀抱广阔无边

以前的风雨不会重演

一国两制就是最好的典范

母亲时时再向你呼唤

放心的回到母亲身边

篇4:来自一个母亲的呼唤

刘玫瑰亲切地走到我身旁,她透露,目前还在休养身体,会务工作已分派理监事一班兄弟姊妹处理。谈及澳门智障人士状況,她充满感情地说,每一个智障人士就像天上的一颗星星,每一颗星的内心世界不同,很难捉摸,但只要找对一把锁匙,就可打开他们的心扉……

清贫的童年生活

谈及童年生活,刘玫瑰用“一行眼泪”来形容,她回忆说,妈妈生了11个兄弟姊妹,一家十几口挤在青州一个约十平方米的小铁皮屋里,依靠小铁皮屋下层养的十头豬卖钱维生。后来,妈妈进入青州圣保祿赠医所做杂工,8岁的玫瑰因而有机会获得修女怜爱,让她免费於台山花地玛教会学校寄宿读书,条件是玫瑰需要兼负起学校的清洁工作,包括扫地,洗厕所等。她还获学校批准每月可返家相聚一晚,这种寄宿生活一直维持到玫瑰中三毕业。

当记者问及,童年生活毫无乐趣,是为人生一大遗憾吗?玫瑰不假思索地说,虽然自己的童年是在教会学校寄宿度过的,好像无父爱、无母爱,但她非但没有半点怨言,相反更心存感激。她解释说,可以免费读书,又有食宿提供,做些清洁工作,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当时父母整天为了生计吵架,与家里10个兄弟姊妹在狭小的铁皮屋里挨饿的景況相比,自己幸运多了。

儿子是心中永远的牵掛

中学毕业后,好强的刘玫瑰先在山顶医院学护一年,后在私家诊所任职护士近8年。1975年3月,玫瑰嫁给从事中药业的丈夫,生活尚算丰足。数年后,长子庭恩的出世,给整个家族带来喜讯。她自言当时好似得到上天的眷顾。直至数月后,家人发现庭恩的眼神有些不正常,虽然一岁就懂走路,但迟迟不会说话,去到公园,也只是躲在角落里,不敢与其它人有眼神的接触……种种異象,令从事医护工作的玫瑰难掩心中担忧之情。

在亲友的鼓励下,玫瑰带儿子去见专业医生。犹如晴天霹雳,医生诊断为“自闭症”。随着小庭恩的长大,与同年龄小朋友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带给家人无限的忧伤。她续说,虽然庭恩的外貌同其它小朋友无異,但他的異常好动令无数间学校皆婉言劝退。在自家的中药舖,小庭恩从不知痛为何物?一次又一次将手指、脚趾放入刨片机里,弄得鲜血淋淋。伤在儿子手上,卻痛在慈母心中。最难堪的是,小庭恩从不知规矩是什么?经常搔扰新桥区的街坊,更引来不少街坊歧视及说三道四,庭恩虽然是弱智儿,但对身边人的喜恶卻极为敏感,为此更与街坊发生不少次的冲突。

去年夏天,一个更大、更加严峻的考验再次降临在玫瑰身上,她因患病入医院要紧急做手术。她的儿子也因无人照看,获安排入住家协会属下的康乐综合服务中心临时宿舍。

艰辛的创会历程

在长期与各类学校争取儿子教育机会的拉锯战中,玫瑰早已身心疲惫,但值得安慰的是,因此而认识了一批有着相同遭遇的家长。玫瑰主动邀请他们到丈夫的中药舖里小聚,互吐心声,舒缓内心无限的抑郁。大家有着共同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活动和学习的场所。

1991年10月19日,玫瑰与40名家长於望德堂青年活动中心正式成立了“澳门弱智人士家长协进会”。玫瑰接着说,虽然社团成立了,但会址的选址又屡遭小区居民的反对。一班会员並没有就此放棄,在玫瑰的中药房,每天有不同的家长进进出出,这里既是家协会会员的聚会点,也是不同家长倾吐心声,寻求玫瑰支持的平台。

在有心人的帮助下,家协会终於有了一个暂托智障儿中心,由会员轮流担当看护人员,其它的妈妈则可暂时有一个喘息的时间,返家做家务,或出街买食物。

刘玫瑰感慨地说,十几年前的澳门,不少父母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宁可把智障子女关在家里,避免其出外搔扰街坊。为此,刘玫瑰及一班志同道合的会员展开了漫长而艰辛的求索,争取为澳门智障人士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刘玫瑰及一班理事成员经常探访会员家庭,深入有需要的家庭,鼓励他们面对现实,走出小区。各会员自发地发挥各自的力量,奔走相告,动员更多的有需要的家长加入家协会这个大家庭中来。刘玫瑰颇感满足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现时家协会会员由最初成立时仅有40名发展到今天的840名,随着会务的发展,工作人员由一个半职增加到今天有62 个全职人员,以及4所不同服务对象的服务中心。

上天赋予的重任

谈及服务家协会的心得,玫瑰这样说,每个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无论他是弱智、残疾、聋哑,只要不离不棄,相信都会有灿烂的一面……她又坦言,因为自己的儿子有缺陷,犹如上天赋予她一个重任,令她背上一生的十字架,每行一步,都是为他们争取在社会上应有的尊严。为了儿子,为了广大的家长,为了澳门的智障人士,玫瑰带同一班理监事积极同世界各地残联机构结谊,通过互访、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听取外界先进经验,督促特区政府借鉴。

她又补充说,2004年,前特首何厚铧到访家协会时,曾语重心长地叮嘱她及一班家长,仔女是你们自己的,你们应主动四处寻找合适的地方兴建智障人士院舍……特首一席话令在场所有家长们感动万分,迅速组成一个专职七人小组,全部组员都是自费掏钱,轮流前往内地如珠海、斗门、中山、江门等地视察,寻求合作开办智障人士院舍的伙伴。先后拜访珠海、斗门、中山、江门等地政府领导及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交换意见及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最终仅有江门市政府接受了方案。

篇5:母亲的呼唤作文

我诞生与45亿年前。那时,在一段非常漫长的日子里,到处是喷发的火山、流动的岩浆。有过了许多年,一些原始的动物开始繁衍。虽然它们不漂亮,但我却很爱它们。随着我的“孩子”一批皮出世,一代代地繁衍,地面上充满了生机。那时,蓝天是那么明净,遍布各地的森林是那么苍郁,可爱的小鸟在阳光下任意飞翔,地上活泼的小动物在快乐的追逐。看着没一个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母亲的我是多么欣慰啊!

在几百万年前,你们――人类出世了!我最痛爱的就是你们啊!我给予你们超凡的智慧、美丽的外表;给予你们食物,甚至允许你们采挖我体内的能源......可是,你们有时怎样对我的呢!

你们无止境的吧工厂的废气、废液和烟尘大量地排放到我的皮肤上、血液里。仅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铅、汞和钢就分别是200吨、11000吨和5500吨。欧洲15个国家中,被酸雨破坏的森林就是4700万公顷。加拿大一个国家每年被酸雨破坏的森林就是4000万公顷。你们还记得1981年8月15日那一天吗?哪天上午,嘉陵江上游一阵暴雨过后,山洪爆发,30分钟内,洪水就淹没了小镇。

篇6:母亲的呼唤作文

我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亲切的呼唤,这动人的呼唤声仿佛就像风筝的线,一头系着外出玩耍的孩子,一头系着翘首盼子的母亲。母亲的呼唤又仿佛像一双温暖的大手,从孩子蹒跚学步起就总在鼓励着孩子,帮助他在成长的路上收获进步的喜悦。

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在我三岁的时候,妈妈陪我在体育场里练习骑自行车,当时年幼的我十分恐惧,常常没骑几步就会摔倒。但是每次摔倒妈妈都不扶我,而是要让我学着自己坚强的站起来。妈妈为了让我克服恐惧,还在我的后面大喊:“王博,加油!你一定可以的!妈妈相信你!”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顿时充满了信心,最终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篇7:母亲的呼唤作文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呼唤是美妙的音乐,是的,也许没有古典音乐的华丽,没有流行音乐的奔放,没有柔美乐曲的轻柔,呼唤没有过多的音乐技巧,只是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声音融和爱的甜蜜,思恋的苦涩。还依稀记得母亲的一声声呼唤,呼唤我回家的铃声!

每一次回家的时候,母亲的呼唤总是在我耳畔边回荡,一声声“回家了”的声音充满着关切,从小到大,母爱都在我们的身边,保护我们,关爱我们,让我们一出生就沐浴着爱的阳光,从呱呱落地到学习走路,人生的每个路口总是有母亲的呼唤。母亲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关注着我们的动向,在最短的时间里作出对我们有益 行为,不得不说,也不得不承认母亲很伟大!有几次,回家晚了,母亲总是在寻找着我,边呼唤我的名字一边打听,我的踪迹母亲是最在乎的!

母亲的呼唤有很多很多,母亲的爱很浓很浓,时间会慢慢的流失,但是母亲的呼唤不会变少,母爱不会变质,母亲的关怀不会变淡。多少诗歌在赞颂母亲,多少伟人爱着母亲,多少人对母亲有很高的评价,因为母亲的呼唤等于母亲的爱,还没有发现吗?母亲的呼唤中带有浓浓的关怀和思恋,呼唤,呼唤出一种理解和关怀!

篇8:《母亲的呼唤》教案

8年凄凉晚境中,这个最坚强的老妈妈,倾家荡产,殚精竭虑,终于偿还了儿子欠下的所有债务。她的所为,源于对独子的大爱,更源于维护儿子乃至自身人格尊严的至高境界。可是,老母亲所有的付出却换不来儿子回家团聚。风烛残年的老人发出撼人心魄的呐喊:“儿啊,你要是还在人间,哪怕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娘亲也知足了……”

巨债压身儿子逃命

今年68岁的李雪英是安徽宿州市人。丈夫1993年因病去世,李雪英退休后每月仅能领取600多元退休金。令李雪英自豪的是,1978年出生的儿子王其,从合肥名牌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考取了当地一家事业单位编制,端上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那时,股市风头正劲,王其边上班边炒股炒期货,赚了不少钱。后来,他索性辞职专职炒股。可到2006年时,股市低迷,王其手上的几只股票全被套牢,连向朋友借来的75万元也血本无归。从此,债主们成天蹲点催债,连家里的木门都被踢坏了,以至王其躲在家一听见敲门声就全身发抖。

屡屡讨要未果,一个愤怒的债主竟用自行车链条锁击打王其头部。此时,李雪英在合肥照料刚刚做完乳腺癌手术的女儿晓倩,在获悉儿子的处境后,她犹遭晴天霹雳,立马赶回家安慰儿子。巨大的还债压力下,王其被诊断患上精神衰弱,害怕见人,彻夜不寐,连门都不敢出,有一次甚至跳河自杀,幸被好心人救了上来。儿子跳河后的第3天,李雪英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与其被债主逼得不得安生,不如让儿子换个环境生活,儿子的债务由她来打“持久战”慢慢“消化”。2007年的一个春天,李雪英花31元钱给儿子买了一张开往郑州的火车票,给了他500元生活费,还提前联系好了儿子郑州的大学同学接站。在火车站分手时,儿子流着泪说:“妈妈,儿不孝,拖累您了,您老千万别累着自己,能扛多少是多少,还不了的我再来想办法。”

儿子远走他乡,李雪英陷入痛苦的反思中:儿子从小聪明懂事,如今为何沦落到这般田地?我是个失败的母亲……李雪英认为是自己疏忽了对儿子的关注,忽视了母子间的交流,才会酿成今日恶果。按照法律,李雪英没有子债母偿的义务,但老人毅然决定要承担起儿子的全部债务。她对亲戚说:“人家是相信我儿子才借钱的,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我绝不能让儿子背负骂名!”

那年,李雪英61岁。她辗转找到儿子的15个债主,总计75万元债务,老人一笔一笔记下欠款,一个一个承诺偿还。

把儿子送走半年后,李雪英开始实施还债计划。她在宿州市拥有两套房子,加起来共有120多平方米,其中一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本来有这两套房子,李雪英的晚年会过得非常惬意,但现在为了还债,她不得不忍痛将房子分别以15万元和8.8万元的低价抵给了债主,这样两套房子一共卖了23.8万元,解决了一部分债务。两套房子卖了,李雪英选择住在自家一间仅有10平方米的杂物房里,唯一像样的电器就是1986年买的老冰箱。

虽然住得简陋,但老人自嘲比睡马路强多了,总算还有属于自己的窝。李雪英住在这里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儿子一旦回老家,还能找到她,她要在这里等儿子。李雪英还债的决心很强烈,她紧接着又把自己早年买的2份人寿保险中途退保,拿到保金4万元。此外,李雪英还向远在合肥的女儿求助。女儿把自己准备买房的钱拿出来,凑齐了30万元打过来。这样,75万元的债务还剩下17.2万元,李雪英长吁了一口气。

透支老命独子失联

过了一段时间,儿子联系母亲,告知自己在郑州一家企业驻深圳办事处找到了一份做销售的工作。得知儿子一切安好,老人十分欣慰,加快了还债步伐。此时的李雪英再次做出一个惊人决定:打工给儿子还债!凭着年轻时的医护经验,李雪英在市立医院找了一份护工活。她特护的对象是没有自主意识的植物人,她每天得通过管子给病人喂6顿流汁,一顿饭常常要喂50分钟,累得李雪英眼冒金星腰酸背痛。与喂饭擦身相比,最让李雪英发怵的是给100多斤重的病人翻身。因为植物人的身体每24小时要翻动12次,可病床又高又窄,每翻动一下李雪英都要使出全身力气,即便是在大冬天,几分钟下来,她的全身就汗透了。

因为植物人的护理是24小时全天候的,李雪英晚上也要每隔两个小时帮病人翻一次身。白天太过劳累,晚上很容易睡过头,为了避免自己睡得太沉,李雪英想了个办法。夜里她不停地咀嚼干辣椒,让舌头始终处在火辣辣的状态中,这样就不容易打瞌睡了。这样的劳动强度,就是壮汉也吃不消,一天下来,李雪英累得快瘫倒了。如此辛苦,她一天才挣60元。

虽然身体累得几近虚脱,可李雪英精神上却很充实。因为为病人每翻一次身,她都觉得好像是翻走了债务大山的一角,也翻走了儿子回家路上的一个障碍,儿子回家的路又缩短了……凭着这股信念,李雪英日复一日地忍耐着,坚持着。几个月下来,李雪英的10个手指因长期受力,关节都变了形,指头无法再伸直。可是,不管多苦多累,老人回到家,只要看到自己和儿子的合影,顿时就有了力量。

脚下的路虽然漫无尽头,但李雪英还是在3个月内偿还了5000多元。陆续照顾了几名植物人后,由于护工岗位竞争太激烈,年迈没有体力优势的李雪英还是“失业”了。于是她又开始在夜市大排档打杂。每天工作8个小时,打扫卫生、洗碗摘菜,直到凌晨3点她才能拖着疲倦不堪的身体,骑着自行车回家。祸不单行,2007年底的一天,李雪英在骑车回家时不慎摔倒,导致右腿骨裂,休养一段时间后工作又丢了。

养伤的日子里,白发苍苍的李雪英萌生创意:我不如在夜市大排档卖小吃,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从此,白天李雪英忙着做窝窝头、小馍馍、花生米、咸鸭蛋,然后用袋子分装好,晚上到夜市里卖。老人是个要面子的人,她退休前是一家药品公司的销售员,丈夫生前是当地一家行政单位的局长,如今要当街叫卖,还经常会遇到熟人,起初,她特别不好意思。可现实窘迫,面子不能还债啊,她只有硬着头皮坚持着。

2007年12月的一个冬天,夜幕降临,李雪英顾不上吃饭,来到2公里外宿州东昌路夜市大排档。她提着竹篮子,在吃着龙虾羊肉串、喝着啤酒的食客间游走,微笑着向他们兜售自己蒸炒的小吃。忙到凌晨2点多,她赚了70多元,非常欣慰。时间久了,面对这位满头银发面容清雅装扮得体的小贩,总有好奇的食客问她:“您老衣着谈吐不俗,为何要在外赚辛苦钱呢?”当人们得知老人是在替儿子还债时,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

渐渐地,李雪英的故事在整个宿州城夜市传开,许多食客一见她路过就往竹篮里塞进10元、20元、50元,却什么也不拿,有的食客干脆把全竹篮的食物都买下。但李雪英不愿接受施舍,她总是会把食品放上桌,钱也一定要找给对方。有排档老板长期为李雪英免费提供热腾腾的羊肉汤和饭菜,但她坚持要买单。李雪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如果大家想帮我,那就多多转发我寻找儿子的信息吧。”

很多宿州市民听说老人的故事后,专门在大排档守候,只为看看她。一次,有一位男顾客带着全家人在浍河东路的夜市吃饭,遇见李雪英时,这位顾客还专门向她敬酒:“都说养儿防老,您家庭遭遇不幸,这么大年纪还要卖零食为儿还债,这份伟大的母爱令人动容啊!”李雪英的故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许多市民上门捐款给老人,可李雪英全部拒绝了。她说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回报那么多好心人,现在自己还有能力还债,她想靠自己,这样也能给儿子树个榜样,敦促他早日归来。李雪英非常节俭,从不乱花1分钱,每当凑齐100元,老人就会到附近银行存起来。为了省钱,她连手机都舍不得买,有好心人要她的联系方式时,老人就把在宿州做生意的侄女李敏的电话给对方。尽管吃了很多苦,但李雪英从不怨天尤人。有些债主为老人的大义所感动,给她送来粮油、衣服和鞋子,有的债主一再申明钱不要还了,但老人坚持要一分不欠地还清。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像上足了发条一样和命运赛跑的李雪英坚信人的潜能无限。就在儿子离家2年后,老人总计已偿还60多万元债务。可当老人正在拼命挣钱时,却与儿子失联了:2008年春节,她给儿子打电话时,发现那个熟记的手机号码已成了空号。老人安慰自己,儿子或许换了工作,不久一定会联系自己的。

生意要做,儿子也得找。李雪英问遍了儿子的同学,到处张贴寻人启事,还去民政部门救助站查询信息。为了方便比对,她还去公安部门采集了自己的血样在公安内网上传,甚至通过公安部门查询全国交通事故死亡名单。可是,一次次寻找,老人都失望而归。李雪英把她能想到的找人的方法全都试了一遍,可儿子王其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怎么也找不到。合肥的女儿也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王其,有杭州、宝鸡、盐城的热心网友发来疑似照片,但都不是王其。王其姐姐的手机号码10多年一直没换,可王其却没有联系过她。而王其的一代身份证早已过期,现在即便相关部门发现王其的踪迹,也很难与她们母女联系。

家门永远为你敞开

2010年的一天,得知弟弟2009年在徐州办过暂住证的消息后,一家人兴奋不已。李雪英次日坐火车赶到徐州,找到黄海派出所。警察打印出暂住证照片,老人确认此人正是失联的儿子。可警察说这个暂住证已过期1年多,办证人没来续办,说明人早就走了。

从徐州返家的路上,李雪英悲喜交加:喜的是儿子还活着,悲的是儿子为何不愿意与亲人取得联系?自从丈夫英年早逝,原本活泼的儿子性格变得内向。为了补偿儿子,老人事事依着他。可现在看来,娇子如杀子,使得儿子在面对困难时难以扛起挫折,无法自强。“也许是儿子还没混出个模样,也许已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也许暂时遇到了啥困难……但我相信,我们母子一定能团圆!”老人坚信,债务全部还清的那一天,就是儿子没有任何顾虑回家之时。

2014年5月26日,老人还掉最后一张借据1万元,还剩下一笔债务——儿子的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同学,当初电汇给儿子8200元,没有欠条。岁月不饶人,由于总是熬夜,李雪英经常头晕,推车时脚就像踩在棉花上头重脚轻,一只眼睛得了白内障看东西很费力,但她坚持住在小屋里,哪儿也不搬。每年中秋节与春节,李雪英最多在宿州侄女的小五金店里匆匆扒两口饭就回去了,她生怕儿子回来找不到她。合肥的女儿也多次邀请她去省城定居,但为了儿子,李雪英都婉拒了。

每天下午,准备完夜市零食后,李雪英便静坐在屋前,眺望着小巷尽头每个戴着眼镜的路人,寻找儿子的身影。每个深夜,老人最期盼最害怕的就是不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每声长鸣的汽笛都让老人充满期待,或许这列火车载着儿子微笑归来;而声声汽笛又让她如遭电击,心痛不已,因为那或许又是一列令她失望至极的火车……

2014年9月3日晚7点多,李雪英的侄女李敏突然接到了一条手机短信:拜托你,把老妈照顾好!李敏立即找到李雪英,并回了短信,但对方没有再回复。按照这个号码回拨过去,电话始终无法接通,最后查证机主不是王其。在痛苦的等待中,命运再度出现一丝转机。2014年9月26日,受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组邀请,李雪英特意穿上儿子早年为她买的那件碎花衬衫,在女儿陪伴下来到了北京。节目录制中,李雪英直接对话著名主持人倪萍,讲述自己的辛酸故事。现场所有参与录制的观众和工作人员,听完李雪英的讲述后无不动容。现场,李雪英还拿出她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流着泪读了起来。她希望儿子听到她的呼唤后,能快快回家。虽然节目组并没有得到生死未卜的王其的任何消息,但李雪英相信在自己有生之年,儿子一定会回来,自己也会继续寻找下去。

2014年12月底,老人终于还清最后的8200元,生活从愁云惨雾中现出一丝曙光。李雪英感觉自己内心涌动着一股生命激情,她义无返顾地决定继续卖窝窝头,将挣钱进行到底,但不能像以前那样卖命了。此时的李雪英又给自己设立了新的目标:攒钱改善住房条件。因为儿子一旦回来,杂物房里显然不能容身,她想为儿子解决婚房问题。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李雪英对儿子的思念与日俱增。老人委托女儿在网上对儿子喊话:“回来吧儿子,家门永远为你敞开,你永远是我身上掉下的肉;你的债务,妈妈和姐姐已帮你还完。一切都过去了,噩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又是一年春节至,妈妈和姐姐真的很想你。儿子,打消一切顾虑回来吧!如果你真的不能回来,那就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能听到你的声音,我们也就放心了……”

篇9:母亲的呼唤作文

在梦里,我看见了我母亲老去的模样,我看见她满头白发,拄着拐杖,如孩子般踏着蹒跚的步伐走进了菜市场。突然,她没有预兆的捂着胸口倒下来晕过去了,身边的人都不敢上前扶她,都纷纷围上来打电话报警。我拼命地想扒开人群,却发现,我的身体透过了众人,我越是想扶她,越是显得自己的无能为力——因为,在这梦里,我就是一个看客,只能袖手旁观。画面一转,我看见了病房里的监护仪滴滴然后戛然而止。就算知道是梦境,可我还是忍不住让泪珠模糊了我的视线,布满了我的脸颊。我从来不敢去想象母亲真正老去的那天,我怕现实会像梦中一般,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怕我对母亲的回报不够而留下遗憾,我怕我有那么一天,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呼唤。

我试图拼命跑出这让人窒息的梦境,突然天地万物失去了一切颜色,直到我又看到了母亲出现的画面时,母亲走过的地方五彩斑斓,世界又开始变得热闹乎。这时的母亲,盘着干练的头发,眼角有着岁月留下的笑纹,这时的她看起来似乎没有白头发。我跟在她的后头,她的包包里突然传来了陈红的经典老歌《常回家看看》的铃声。她接到电话后匆匆赶到学校,我一路尾随。我看见了熟悉的教导主任,我还看见了年少的自己站在那,年少的我脸上带着几处抓痕和显而易见的叛逆。班主任说:“这俩孩子又在课室打架了,训都不听。”然后母亲对着那个年少的我训到:“你个好小子,每次叫你别打架都不听,有事告诉老师,你看你脸上……”还未等母亲说完,那个年少的我就忍不住跑了出去,临走前扔下了一句:“要你管!”我看见了母亲的黯然神伤,然后一个人和班主任道歉个不是,我看见了她脸上的倦意。我不禁来气,真想把那个年少的自己抓起来痛打一顿,叫他不要再让母亲伤心。画面一转,是母亲在煮饭的身影,年少的自己回家了,母亲往外头唤了一声:“回来了呀,准备吃饭了。”仿佛刚才的矛盾小插曲并不存在。我看着母亲拿着药油出来给年少的我涂着伤口,我看见她的疲惫突然间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柔和的眼神和轻快的神态。我心中的弦突然紧绷起来,我似乎醒悟:小时候的我觉得母亲无所不能,有她在,我永远不用担心任何事,只要有她,我的一方小天地就永远不会塌。后来逐渐长大,我发现母亲并不是想象中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她也会有疲惫,也会累,甚至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有时也会显得无措。但她从不想在孩子面前露出软弱,能够让孩子以此荣以为光。正如一句话所说:“女人是脆弱的,但母亲永远是坚强的。”在孩子面前,母亲一直都是坚强而又伟大的。她能包容孩子的缺点,却总是想把自己的缺点藏起来,给孩子留下最好的一面。

我继续往梦境的尽头走,我感受到了清风徐来,百花盛来,开小卖部的大伯拿着老烟枪在榕树下打鼾睡,教室里头书声琅琅,我看见小小的我在座位上奶声奶气、吐字不清地跟着读书。下课铃一响,小小的我抓住了大书包奔向了在校门口等待的母亲,我看见母亲紧紧地拉住我的手过马路,然后说,“我们回家咯~”就这样,一大一小的身影在阳光下被拉长。

画面又是一转,眼前白茫茫一片,我听到一阵忙碌的身影,然后我看见了天花板,我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出于新生孩子的本能。这回我不再以过客的形式来观看这梦境了,时间倒回到了我出生那会。我看见年轻的母亲欢喜地看着我,然后抱着我哄到:“小娃娃,乖乖……”我知道这梦该结束了,真好……一切都来得及。

当最后一滴雨落下的时候,窗外的柳树抽出了新枝条,我缓缓地从梦中醒来。我拿起床头的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还未等我说话,母亲关切的话就先我一步说:“儿子啊,这几天,天气转凉,地上雨水多,记得多穿……”还没说完我就打断了她说:“妈,今天我要回家。”电话那头愣了一下,然后惊喜到:“好,好,回家。那你收拾收拾回家,妈等你。” “好,等我。”

篇10:母亲的呼唤作文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常带我去公园玩。她喜欢躲在大树后面,和我捉迷藏。看我找不到,便“妮子!妮子!”地呼唤我。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我总是可以看到她慈祥的笑容,便投入她温暖的怀抱中。那温馨的一刻,是我幼年生活中最快乐的回忆。

在家里,妈妈也常常呼唤我,叫我做事,或是提醒我做功课。有时,我感到心烦,觉得妈妈好奇怪,一天到晚唠叨个不停,她不累吗?我甚至天真地期待:如果哪天,妈妈不再唠叨,让我耳根清净些,该有多好啊!

终于有一天,家里出奇地静,因为妈妈生病了。她躺在床上,昏昏地沉睡着。我轻轻地叫了她几声,她没有醒。我忽然感到害怕,怕妈妈就这样离我而去,以后谁来疼我呢?我越想越伤心,不由得趴在妈妈身上哭了起来。那一刻,我深深地领悟到,平日有妈妈在身边东叫西叫的,其实是我的幸福。而愚笨的我,竟然“身在福中不知福”。

篇11:母亲的呼唤作文

就在上星期,我将要回校的前一晚上。因为冷空气降临,本想不带棉被回校的我突然听到电话响了起来,一拿起就听到妈妈在电话那头说道:“你明天要把棉被带回学校啊!”我听了只是“哦”了一声,妈妈再叮嘱了一次就连忙了挂了电话。事后,我回到房里把被子搬了出来,好不容易半它放在车上捆好。

第二天早上,我回到了学校。在那天晚上,天气真的很冷,有些同学没有带被子回来,都喊晚上和冷。而我却感到很舒适,很温暖这全是因为有妈妈的嘱咐温暖了我。让我感到幸福。

母亲的呼唤是真诚的希望,她希望我们团结,和平相处。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一道浅浅的海峡将这个母子分隔两地。可望不可即。母亲隔着这道海峡对着彼岸的儿子不停地发出呼唤,呼唤儿子回来。这正似《故乡的云》里面的歌词“回来吧,回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台湾不是游子吗?她自己一个在海峡外漂泊,没有母爱的呵护,难道还不应该回家了吗?“台湾啊,我的儿子,快回来吧,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打开!”母亲对儿子发出了深情的呼唤。台湾啊,你听到了吗?快回来吧!

母亲的呼唤是动人心弦的提醒,她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

现在地球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白色污染”。人们毫无节制地使用塑料用品,造成母亲在一瞬间添加了不少银发难道有儿子希望母亲白发苍苍吗?工业废气肆无忌惮地向天空喷射,造成南极上空的臭气层出现了“黑洞”,难道人们想把养育几千年的母亲弄得遍体鳞伤吗?听啊,母亲她正向我们呻吟,向我们呼唤。难道我们不应该用实际行动回答母亲吗?我们应该让她失望吗?

篇12:母亲的呼唤反思

所以,这次上课后,我又有一个新体会,这就是:教师首先应该相信自己,有信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其次,要在平和的心态下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这是上好一节公开课的必要条件;最后,让自信在课堂上焕发。

而这几点归结在一起就是: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足之处还有许多。通过这一次的教学,使我感悟很深,也总结到了一些自己在教学上的薄弱环节。我深知,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我将会根据自己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从更多方面找原因,虚心学习,认真总结,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篇13:母亲的呼唤作文

母亲的呼唤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很小的时候,我体弱多病,隔三差五地打针吃药,一连就是好几天。有时实在不行,那就得住院输液,往往是旧的针孔还在,又添了新的针孔。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学课文,往往重复好几遍,但我却仍不解其意,更谈不上掌握并灵活应用了。所以每次期末考试,我的成绩总是全班倒数。妈妈对此尤其焦虑不安,生怕我将来没出息毁了我的前途。于是她便在我生病期间,自己休假在家,照顾并辅导我学习。在我生病期间,妈妈教我念110这几个数字,换作别的孩子,一会儿就背过了,但是我却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把2当作了5,把5则当做了6。每当这时,妈妈的眉头总是略微一皱,轻轻地叹口气,但立刻又舒展开来,而我则傻傻地看着妈妈嬉笑。

可是,也就是这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竟改变了我的一生。

有一晚,我昏昏沉沉地走到妈妈跟前,告诉妈妈头疼。妈妈摸了一下我的头,手却猛地缩了回来,嘴里吸了一口凉气,自言自语地说着,坏了,又高烧了,赶紧把我抱到床上,让我躺好,盖好被子。又小跑去她屋里为我找药,但我吃了药确不见效。妈妈急得满头大汗,不知如何是好。爸爸出差去了,这时一切的一切全靠她了。此时的我已经烧得渐渐失去了知觉,她急中生智,从楼下的小卖铺里买来了几十根冰棍,贴在了我身体的各个部位,又打了一盆冷水,用毛巾不停地擦拭着我的全身,妈妈为了让我保持清醒,不停地叫着我,一声声亲切而有力,温柔而坚决的声音灌入我的耳中,让我在茫茫的黑夜中找到了回家的路。

第二天早上,我的烧全退了,屋里一片狼籍。看着累得倒头就睡的妈妈,我知道该如何去做了。在第二年的小学升级考试中,我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全年级第一,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奇迹,只有我知道,是母亲的一声声呼唤,让我彻底地觉醒。

母亲的呼唤

从记事起,我就知道,我与母亲之间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关系。我不懂这是什么,但我知道,这种关系就依附在母亲的呼唤中。

小的时候,我很贪玩,常常玩的忘了回家,到了吃饭的时候,总是母亲在家门口呼唤我:“豪豪,吃饭了!......”我可不愿意,宁可不吃饭也要再玩一会,不过母亲也有她的杀手锏:“你再不回来我可要数数了,三!二!.....”我一般都会在她数到二的时候以流星般的速度跑回家,通常不让母亲数到一,因为数到一不是个好预兆,她说数到一就要来打我了,虽然我有时候没来得及在数到一钱到家,但是也没见母亲凶神恶煞的`拿着鸡毛掸子打我。

不知不觉,我已经长大了,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始终没让母亲省心,仍旧废寝忘食地玩,母亲毫无怨言,也许是她已经习惯了吧,但也可能还把我当小孩子看。

亲情是一把火,一丝一毫,都充满了暖意;

亲情是是一杯茶,一分一毫,都蕴含着温情。

我沐浴在母亲的呼唤中......

母亲的呼唤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无数个夜晚,我们睡得酣然;无数个夜晚,妈妈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闪注视着我们。

妈妈,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她就由至高无上的女王成为了女仆。我们的出现,打破了她每晚的美梦,打破了她的心房。

妈妈,我们的第一任教师,启蒙着我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小学六年,即使半字不识的她,也要通过白天自学,晚上辅导我们作业。我们总是感叹六年的光阴难熬,却未曾看到背后她那坚强的身躯。小升初时,我们的一副无所谓的神情遇上了她那紧张的眼神,仿佛要参加考试的是她而不是我们。

中学的我们,有了青春期的叛逆,如同一个长出羽毛还未满的翅膀的小鹰,执意要展翅飞翔,却不注意自己是否有了资本出去闯荡。听腻了母亲的唠叨,看烦了母亲的爱抚,于是宁静的屋子里时不时地传出“乒乒乓乓”的声音。

终于有一天,火山爆发了。稚气未褪的我们不顾母亲的苦苦挽留,收拾起自己那不到一皮箱的行装,漂向远方。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啊!我们看得目不暇接,不亦乐乎,却忘了身后远方的老母,直到有一天,外界的恶魔朝我们伸了魔爪,我们根本无力抗衡,于是开始躲闪,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远方来信,是母亲!是母亲!我们激动着拆开信封,短短一行字,倾注了母亲所有的思念,诠释了最真实的母爱,“孩子,回家吧!”抬头看向远方,那是家的方向……

母亲的呼唤,越过了千山万水的阻隔,来到我们耳边,你听到了吗?“孩子,回家吧!”台湾啊,你听到了吗?孩子,回家吧!

母亲的呼唤

总是在我心中想起,让我感动!

我还记得小时候这样一件事。

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一位妇女站在家门前的大树下。北风呼啸,吹得她的衣服直响,头发随风飞舞。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可是那可恶的风声几乎淹没了她的呼唤,但是她还是不同的呼唤着,那声音中透露着焦急,急切。

此时天已擦黑,不懂事的我,却和伙伴在尽情地玩耍、嬉戏。在享受着快乐的同时,却丝毫不知我的母亲正在盼着自己的儿子早点回家,但不知是母亲的呼唤震动了我的心灵,还是母子之间的心灵感应,让我似乎听到了呼唤。我还未来得及向小伙伴说一声告别的话,就向家跑去。

当我跑到家门口,我分明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是母亲,当母亲看到我的时候,风一样地向我跑来。母亲来了时,举起手,我有些害怕,可是她的手却在我的头上来回抚摸。我分明感到了,那手很凉!这时,母亲却说:“儿子,饭都凉了”。

母亲的呼唤,多么温馨,我要把它永久珍藏。

母亲的呼唤

总有一种爱至深至纯,

总有一种情天高海深,

总有一个人风雨无阻,

总有一个呼唤是“母亲”!

每晚,

是谁在向你说晚安?

每早,

是谁在厨房中做饭?

初醒,

总有一声呼唤是母亲!

从来都是她在陪伴你,

从来都是她在安慰你,

从来都是她在鼓励你,

从来都是她在呼唤你!

是啊,是母亲!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母亲的呼唤》教案】相关文章:

母亲的呼唤作文400字05-11

绿色呼唤教案04-28

生命的呼唤04-22

爱的呼唤范文05-15

乡村的呼唤作文04-10

“牛首”的呼唤作文04-18

呼唤的初二作文04-22

中华文明的呼唤04-26

远山的呼唤诗歌04-29

野性的呼唤 论文题目05-02

上一篇:社区教育发展纪实专题片解说词下一篇:用心追逐?放飞梦想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