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社会福利院慰问作文

2024-04-29

去社会福利院慰问作文(精选15篇)

篇1:去社会福利院慰问作文

六年级作文:去社会福利院慰问

今天是2月1日,2月9日是正月,新年就快要到了,我和我学小提琴的小伙伴一起去社会福利院慰问老年人。

我们坐中巴来到了九头山这边的社会福利院,福利院里有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材,有许多树木,有许多休息的板凳,还有几栋公寓楼。我们进入了主楼,来到表演厅,每位同学都拿出自己准备的糖果、零食、饼干来送给老人们。一位我的小伙伴送给一位动不了的老爷爷一包饼干,老爷爷非常高兴。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年纪已有八十多岁,身体不是很灵活了,在两位服务员的扶持下慢慢走进来,慢慢坐下。我拿出一盒饼干,走到这位老奶奶身前,亲切地说:“老奶奶这是我送给您的饼干,祝你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老奶奶和蔼地说:“谢谢你呀,小朋友!我也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天天高兴!”“谢谢老奶奶!”

演出的时间到了,我们拿出各自的小提琴开始表演。演出到一半,报幕的同学开话筒没开好,“下面请听……”音箱没有出声。下面一位50多岁的伯伯笑起来,拍起手来。我们一个也没有笑,这位伯伯有病,被陌生人带到了福利院,想想这位伯伯真的很可怜。曾经多少人嘲笑他。通过这次慰问,我知道了不能嘲笑残疾人,要关心残疾人。他们非常可怜,如果我们正常人还这样伤害他们,他们会非常难过和伤心。

篇2:去社会福利院慰问作文

我们坐中巴来到了九头山这边的社会福利院,福利院里有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材,有许多树木,有许多休息的板凳,还有几栋公寓楼。我们进入了主楼,来到表演厅,每位同学都拿出自己准备的糖果、零食、饼干来送给老人们。一位我的小伙伴送给一位动不了的老爷爷一包饼干,老爷爷非常高兴。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年纪已有八十多岁,身体不是很灵活了,在两位服务员的扶持下慢慢走进来,慢慢坐下。我拿出一盒饼干,走到这位老奶奶身前,亲切地说:“老奶奶这是我送给您的饼干,祝你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老奶奶和蔼地说:“谢谢你呀,小朋友!我也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天天高兴!”“谢谢老奶奶!”

演出的时间到了,我们拿出各自的小提琴开始表演。演出到一半,报幕的同学开话筒没开好,“下面请听„„”音箱没有出声。下面一位50多岁的伯伯笑起来,拍起手来。我们一个也没有笑,这位伯伯有病,被陌生人带到了福利院,想想这位伯伯真的很可怜。曾经多少人嘲笑他。

通过这次慰问,我知道了不能嘲笑残疾人,要关心残疾人。他们非常可怜,如果我们正常人还这样伤害他们,他们会非常难过和伤心。

篇3: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何处去

当前,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高校中好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早在“十五”期间教育部就曾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2010年5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其中再次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高校大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进一步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但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 与易于转化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相比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得不到应有重视, 甚至于达到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无人问津、无处可去的地步。伴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改变游离经济建设之外的状态, 真正成为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有着自身的特点, 高校如何促进成果转化, 以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已成为高校科研管理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一、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向教学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向教学转化。在教学中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思想理论, 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促进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成果走向教学可以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 而且有利于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是一所高校的中心任务, 科研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动力,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依, 以科研促进教学是高校发展的最理想模式。高等学校的广大文科教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充分发挥自身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除少部分具有专职科研编制外多数是一线教师, 把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成果与学生分享, 最快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学。教师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的形式有很多, 例如高校自编教材。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实际教学的检验, 教材编写者可以以实际的教材使用效果为参考对教材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例如在文学、法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教材就很适合使用在实际教学当中, 我校汉语言专业教师编著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 (1918-2003) 》、《文学基础理论教程》等都是在校内校外使用情况和学生评价俱佳的典型教材。

二、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向政府决策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的科研活动对国家和地方的综合实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 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 高校在发挥教学和科研中心作用的同时, 应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 努力提升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

2010年7月,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做了题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库作用》的发言, 发言中指出:高校学科综合、人才汇聚, 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优势, 必须将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结合起来, 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

许多国外社会科学研究都是以政府、企业的具体要求为指向, 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为政府、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成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伦敦经济学院院长霍华德·戴维斯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 “文科院校可通过向政府、企业提供咨询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以伦敦经济学院为例, 英国国内和国际上的许多机构都向其寻求建议和帮助。学院因此成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思想源泉”。近年来, 很多国内高校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服务社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全面的决策咨询。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向国务院医改协调小组提交的报告《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建议方案———基于公共管理精神、社会医学规律、改革成本预算和风险对策分析的研究》, 为国务院开展医疗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 高校要以科研成果的取得为契机,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争取早日形成高校成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支持学校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向大众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向社会普及转化。社会科学是解决人类要发展什么, 往哪里发展的问题, 而自然科学要解决怎样发展的问题, 文科科研成果的对象是人, 用以提高人的认识和道德水平,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要从精神、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感召和引导民众, 提高全民的人文科学知识, 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要大力提倡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教师深入基层, 了解社情民意, 在基层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要努力使科研成果贴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那里有最广阔的社会研究题材、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要从中提炼、汲取思想养分, 提炼出真知灼见, 进而反馈大众。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还要提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清新文风。成果不仅要做到内容准确充实、观点新颖, 还要在语言表达上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比如我们都熟知的央视强档栏目《百家讲坛》, 节目中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每一位主讲人都用最平实的语言使广大的电视观众能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使大家最易接受, 从而达到服务大众, 服务社会的目的。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向产业化、大众化有很多种形式, 例如建立学术沙龙、展室、美术馆、博物馆等。2009年6月, 白山市建成了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 该博物馆承诺终生向观众免费开放, 博物馆的建立是广大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 博物馆因此被省内多所院校确定为实践教学基地, 使大众更加方便直观的解中华名岳长白山和东北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满族那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

综上,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应该得到学校、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应有重视, 我们要使之真正成为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广大的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把服务教育教学、服务政府决策和服务大众生活为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做贡献。

摘要:随着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加, 但同自然科研究成果相比,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比较难以转化, 因此得不到应有重视, 只有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找到正确合理的转化途径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长足发展。

篇4:去社会报到吧

从南到北,各个校园里的各种花都开了。每年花开的时候,一批批新人流着眼泪离开学校,怀着憧憬或是恐惧,步入社会。本质上来说,中国人都是厦大毕业生,从小被吓到大。你的长辈、你的前辈会向你讲述许多恐怖的事例,附加无数条规矩,这里面一小半是因为爱你,一大半是为了证明他们的今天是多么牛逼。

社会和学校相比,真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地方。一年到头,只看见学生走出校门,没见过几个职员被吓回学校的。许多人喜欢把职场描述得跟战场一样,把社会形容成吃人的丛林一样,那是因为他们胸口没有勋章,所以要冒充战士。他们的生活太过平淡,所以幻想自己是钢筋水泥丛林里的泰山。

我工作了13年,认识一堆各行各业的朋友,见过许许多多的职业人和企业主。总体上来说,整个社会是由普通人构成的。也就是说,无论你去哪里工作,你周围的同事在智商上比你的同学们略低,才能上相差无几,唯一的不同是个人嗜好会丰富许多。绝对不会因为初次进入社会,就觉得自己是在和一班天才竞争。相信我,天才们每天要考虑股票涨跌、孩子入托的问题,还不如你简单纯粹。

甚至可以把社会看作是校园生活的延续,太阳底下无新事。在学校,总有些学生是老师特别喜欢的,在公司,也总有些职员是老板特别肯定的;在学校,总有些人为了进学生会,为了承包学生舞会、俱乐部一类的事情而起纷争,在公司,也总有人为了更大的权力、更多的收入而彼此攻讦,大打出手;在学校,总有人不好好学习,但是不耽误拿奖学金,获得保送的机会,在公司,也总有人永远过得很清闲甚至有点无聊,但是拿的钱不比你少。

所有这些,并不吓人,也并不复杂。你在十六年的学生生涯中所见过的事情,在职场里也会见到,只是它们会变幻一下形式而已。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无非是在学校的时候,你可以不用在意老师喜不喜欢你,能不能进学生会,拿不拿得到奖学金。而进入社会,大家都很在意能不能升一级,多拿一点薪水。对了,还有一点不同,是人们的性欲现在有了兑现的机会,这和学校里不大一样。

就这么看下来,所有人在乎的只有三件事:

1. 你有没有阻拦我升职

2. 你有没有妨碍我赚钱

3. 你有没有抢走我心爱的人

只要离开这三件事,人人都是好人,也易于相处。可以这么去理解:即便社会是一个人人自危的丛林,每个人也不会倾向于随意暴起袭击别人。因为提防别人是件很累的事情,没有太多富余的精力去作战。经常作战,就容易被别人从背后下刀,所以,整体上应该是和平稳定作为主基调,偶尔爆发冲突作为余兴消遣。

那会不会有坏人?当然有,从幼儿园时代就有这样的人。但是以往的说法是,社会里遍布这种坏人,他们每天除了暗算别人之外,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这当然不是真的,如果一家私企里这种人占到大多数,那么它距离破产就不远了。这种说法和遥远的记忆有关,三十多年前的中国,人人自危,每个人都可能是告密者,也可能是被告发者。二十多年前到十多年前,事业单位里上升通道有限,工作清闲,大家也流行玩这种游戏。现在大家都忙着赚钱当房奴,这样的局面就很难再出现了。但是,凡是那些升职靠年头、工作很稳定的地方,这种情况还会继续存在。就像是关在小圈子里的狗,没有出去的机会,每天有定点投放的食物,那么相互撕咬就是他们唯一的乐趣。不过,既然你选择了安稳,那你就应该承受这点不便,不是么?

也许的确存在格格不入的可能,去到一个地方,觉得怎么都不舒服,什么人都在和你做对,被排挤、打压、歧视。如果你去到任何地方都是如此,那么你应该去看医生。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大可以换一个地方,换一个大家都喜欢你也欣赏你的地方。这是今天高风险社会的福利,它提供选择。不像过去,去什么单位就像是一场不准离婚的不幸婚姻,再怎么不爽都必须苦苦熬着。

而且,今时今日的职业人越来越多。职业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保持好大家彼此之间的距离,他不会爱你,也不会特别关照你,更不会特意去修理你。对于他来说,去任何公司都只是一份工作,他努力把这份工作做好,对得起这份工资。他没有兴趣打探你的生活,了解你的想法,你和他之间的关系只有两种:能够合作或者不能合作。如果你能够做好你的事,能够和对方合作良好,那么你就会赢得尊重,无论你是个新人还是资深人士。所以,别人专门害你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会影响他赚钱的速度。简单说,你作为一个新人,不值得别人浪费时间。

总体上说,社会并不可怕。人们固然不会相亲相爱,亲密无间,但是也不至于吃饱了撑的,天天相互暗算。会有竞争,会有倾轧,但是烈度不比竞选学生会会长强到哪里去。也会有不公,不义,但是大多数也停留在暗箱操作保送研究生的层面。相对来说,社会里还是好人多一些,尤其是對于新人来说更是如此。毕竟,年轻人的前途不可限量,无故伤害自己未来的上司不是件明智的事情。

对于新人来说,最应该担忧的事情人们却根本不说。社会凶残,同事凶猛,那都是屁话。而你所处的行业未来十年会如何,你所在的公司在行业内地位如何,很少人会去想,也很少有人和你说。这事比社会多么残酷要重要得多,因为如果你身处一个夕阳产业中的末流企业,十年后当你组建家庭,为按揭和奶粉钱疲于奔命的时候,突然失去工作,而且无法找到其它行业里的职位,那才是最让人恐惧的事情。

一个诚实劳动的人,一个有技能的人,一个愿意加班工作的人,不会在社会上混得太差,除非EQ过低。但可怕的是,整个社会在急速发展,各种行业起起落落变化剧烈。如果没有把握住大时代的脉络,这就意味着你过往的努力、你的勤力、你的奉献,可能会一下子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与其去担忧可怕的社会,不如多想想快速变动的时代,以及你在十年二十年后的位置。

去报到吧,然后在几年后把实话告诉给学弟学妹们。

篇5:作文慰问福利院老人

我们龙马小队为了给爷爷奶奶们过个好夏天,商量好买几个西瓜带去,妈妈今天特地早早起床去买了5个大西瓜,让范叔叔开车帮我们带给爷爷奶奶们吃。一路上我和妈妈一人一辆自行车,有说有笑,高兴的骑到福利院,

 

篇6:去老人院慰问孤寡老人的心得体会

看着年迈孤独的老人们,心里的第一个感觉是:难受!

虽然去之前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当我亲眼看到时,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心酸,为儿女操劳了大半生,如今却在应该安享晚年时来到敬老院。

此时,告诫自己:绝不做不孝子!

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地和老人们交谈,尽量不提及他(她)们的儿女,尽量不问及来敬老院的原因,其实刚开始的谈话都是很空洞的内容,无非是让老人们谈一谈他们的过去,以前的成就等,其间的沉默令人窒息,也很尴尬。

毕竟,我不是记者,不是以强者的身份来看望他们,不是以强者的身份来给予他们同情,我只是一个后辈,只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老人们的生活能多一些鲜活的色彩,让老人们的生活少一些忧郁。

首先要做的,便是尊重老人。也许他们脾气有点坏,也许他们对我爱理不理,也许他们头脑不清醒,也许他们耳朵不好使,我便耐心地和他们慢慢地说,关切地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亲切地叫他们一声“爷爷、奶奶”,长时间的孤独让他们有一些封闭,要融化这层隔阂需要时间,也需要关怀,心得体会《去老人院慰问孤寡老人的心得体会》。我们还为老人们精心安排了节目,以此来给他们单调的生活送去一份欢笑、一点温暖。

活动的时间过的很快,很快要和老人们道别了,看见很多老人用期盼的眼光看着我们,80岁的老爷爷拉着我的手:“你下次还会来吗?”我大声说:“会的,会的,因有你们在,我一定会来。”我心里很酸,毕竟我们人数有限,不可能每个老人都和他们聊会儿,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贤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尊老爱幼是我们的应该做的事,而且,每个人都有老了的那天„„

如果您家里有一个孩子,请告诉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您身边有一个老人,请走近他,让他感受到晚年的温馨;

如果您是一位成功人士,请率先垂范,与老人分享您成就的甘甜;

如果您是一位有识之士,请献计献策,为老年人营造金色的家„„

篇7:去福利院作文

上个星期五徐老师把我们几个选中去福利院的同学集中起来说:“下个星期一下午你们几个去福利院的同学记住到了那里要听老师的话,不要瞎跑。”我们齐声答应:“知道了!”我心里高兴极了,就在这时徐老师又加强了语调说:“还要大家带些衣服之类的东西要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回来之后每人要写篇作文。”我们都异口同声的回答:“好的!”星期日我让妈妈准备好旧衣服在家盼望星期一快点到来,到了晚上我早早地上床睡觉。终于到了星期一,上午最后一节课时徐老师通知我们去福利院的同学下午要穿校服。

到了下午,我穿好校服带上旧衣服来到学校,上完一节课后徐老师一声令下我飞快地拿着旧衣服进行整队出发。我和大家一样蹦蹦跳跳走出学校大门上了brt。到了青年路站,我们下了车向东走去,走着走着我们看见了一个妇幼保健院,我问张玉洁:“我们要要就是这个妇幼保健院?”她说了声:“不知道。”我们跟着老师继续向前走,发现在妇幼保健院旁边就是福利院了。我们在福利院门口拍了张合影,接着我们进入院内,来到一栋楼的一楼。有一位阿姨走出来与徐老师说了几句并让我们进去了。到了里面我看见了许多小朋友,大多数是五六岁的,最大的也只有七八岁。阿姨对我们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简单介绍一些。”她向我介绍了只有三岁的娃娃,他是因有脑萎缩被抛弃的;还有一个名叫红红的小女孩因有几根筋弯了就被家人放弃。。。。。。这些孩子太可怜了。

我在回学校的路上,就在想,我们真幸运,爸爸妈妈给了我们这样棒的身体、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一定要珍惜,要认认真真好好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爸爸妈妈。

篇8:去社会福利院慰问作文

本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查找与“哲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社会学科”“走出去”“走向世界”和“国际化”等内容相关的论文, 通过仔细研读、梳理和综述后发现, 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全面走向世界的进程中, 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整体规划”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整体规划”的定性研究

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必须首先在思想观念层面解决若干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加形式有效地实施该战略以达到预期目标。近10年来, 学者们分别在重要性、可行性、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四个反面进行了思考和阐释。

(一) 重要性和可行性

学者们认为, 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2) , 是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塑造和展示中国世界大国新形象的现实需求和重要途径 (3) , 同时它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举措 (4) 。如此意义重大的战略要得以顺利展开, 先认清其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在世界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中国在举办重大活动、应对危机事件中的出色表现和成功实践, 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独特优势。当前,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已经超越经济层面, 开始认真对待和研究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模式, 这都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发展可能性 (5) 。

(二) 现存问题与发展策略

虽然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也一直在努力实施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 但和经济领域的发展相比,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似乎仍然有待提高, 因此, 不少学者开始思考和分析现存问题, 为制定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有学者 (1) 认为, 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本身、学术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教师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学术绩效考核导向等方面与国际学术发展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进程。

无论是对重要性、可行性还是现存问题的研究, 都是为制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发展策略服务的, 因此大部分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方向。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传播内容角度来看, 有学者 (2) 认为, 我们的优势在于对中国的认识, 因此至少可以拿出三样东西走向世界:一是让中国的哲学文化传统走向世界;二是让对当下中国的深度研究走向世界;三是让我们基于中国立场对世界秩序性质、走向的重构与理解走向世界。而从阶段性策略制定的角度, 有学者 (3) 则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是个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程,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可以实行近期、中期和长期三阶段的发展战略。还有学者 (4) 则从战略与战术、形式与内容、本土化和国际化、传统与创新以及“竞争性”与“吸引性”等五组关系角度进行了策略制定与分析。

此外, 还有一些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发展策略同样是专家学者们所制定和重点研究的。首先, 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 选拔和培养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人才, 着力解决走出去的瓶颈问题 (5) 。第二, 以文化传承创新为主线推出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成果, 着力解决走出去的话语体系问题 (6) 。第三, 以国际交流平台建设为抓手, 深化国际学术合作水平, 着力解决走出去的渠道问题 (7) 。第四,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项目, 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海外“软着陆”。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实践领域”探索

整体规划要想得以有效实施, 就必须落实到实践层面, 理论引导实践, 反而来再用实际问题研究、验证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从而达到预期目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问题研究在“实践领域”的探索主要在“中国学者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发表”“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和“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三个方面展开。

(一) 中国国际SSCI、A&HCI期刊论文发表研究

基本态势和整体情况方面, 有学者 (8)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 通过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核心期刊论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子库, 检索了中国大陆在世界核心刊物上自1900年至1949年间发表的几乎全部论文, 并从文献量、著者、机构、学科主题、核心期刊、引文等角度进行了归类统计和分析, 用定量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实况、研究水平、科研布局等具体信息。类似这样的研究还有不少, 绝大部分都是运用这种方法对一定时间段内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发表为分析对象, 研究之后发现 (8) 中国学者被SSCI和A&HCI收录的文献数量虽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但总体上具有稳步增长的特点, 其未来发展前景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

除了整体情况分析, 还有不少学者针对一些具体指标进行了细致而又系统的分析阐述。例如有学者 (9) 通过核心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 收集了1956年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走向世界的几乎全部核心期刊研究成果, 截取大陆高校38所高校 (60篇以上的产出量) 和9所香港澳门高校 (90篇以上的产出量)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的核心机构, 对其发文量、高层次文献比例、发文较多的学科领域/主题以及合作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更好地反映了我国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还有学者 (10)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中的学科和年代进行了重点分析, 结果显示:在学科分布总排在前列的是心理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卫生学、政治学、人类学与考古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二) 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

有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研究主要出现在“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成果中, 其中专门针对“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多, 但其他研究同样具有很积极的借鉴作用,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从现状、问题和发展策略三个层面展开。

有学者 (1) 利用相关数据库, 通过量化统计后发现:虽然大部分期刊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走出去”, 但并没有在国际社科学术界发挥足够的影响力;主要“走出去”的学科集中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文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化办刊模式更适应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环境和要求等。还有学者 (2) 认为由于数量偏少、质量偏低以及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检索情况不乐观等原因, 中国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成效不明显, 这些都是由一些制约因素导致的。

针对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学者们积极探索发展道路, 制定发展策略。有学者 (3) 认为期刊应专业化定位, 实施集群化战略, 打破自我封闭, 进行国际化运作;突出学术影响力, 提高稿源质量;强化主编主体意识, 调整编辑队伍等策略可以有效推进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也有学者 (4) 认为, 在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语境下,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已成历史必然, 而营造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氛围,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 建立专业化转型和数字化的学术平台, 应该是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主要途径。还有学者 (5) 从“增加期刊内容国际化含量”和“开拓国际化发行渠道”两个方面入手, 认为应扩大稿源, 面向国际作者市场;严格把关, 建立国际同行评议体制;努力推广订阅渠道, 争取相关国际知名机构订阅;力争加入国际大型数据库;与国际大型出版社理性合作;打造自己的网络出版平台等方法都可以有效解决现存问题。

(三) 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研究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 专门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出版的文章几乎没有, 基本都是以“中国出版”或者“学术出版”为主题词的, 但本研究认为其部分成果同样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参考。

首先, 有学者 (6) 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从内容来看, 自然科学以及传统文化类图书多, 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少;从地区来看, 输出到东亚及东南亚周边地区的多, 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少;从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本身来看, 人文类图书多, 社会科学类图书少。二是出版单位和翻译者积极性不高。三是翻译人才缺乏, 翻译水平不高,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质量亟待提高。四是哲学社科类图书海外传播力较差。长期以来我们较多依靠国内出版社出版哲学社科图书的外文版, 但这些图书很难进入外国的主流销售渠道, 无法进入国外图书馆、大学和科研机构, 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其次, 有学者 (7) 从发展文化战略的角度, 认为中国出版业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增强出版走出去的自主性;丰富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涵, 提升出版走出去的亲和力;培养跨文化意识, 扩大出版走出去的交融性, 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也有学者 (8) 认为, 要做好学术出版与学术走出去工作, 第一, 要保证学术出版的质量, 提升学术出版的声誉;第二, 要做好需求调查与需求分析;第三, 要根据读者和市场的需要搞好学术出版, 引领市场的发展, 并保证翻译质量;第四, 要处理好学术成果和学术出版的关系;第五, 要处理好版权转让与合做出版的关系。

三、结语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从2004年提出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回望学界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百花齐放、成果颇丰, 正是在“理论领导”和“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的学术研究推进下,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 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还没有取得像经济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虽然各方面原因繁多且互相交织, 但围绕此问题的学术研究应该依托现有成果在广度、深度和整合性上进一步展开。所谓广度, 就是要拓宽研究范围, 从过去主要研究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国际型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国际化, 拓展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学者互访和特色项目培养等新的领域;所谓深度, 就是研究不要仅仅局限于提纲式的现状呈现、原因分析和策略制定, 要深度剖析每项考察指标的具体表现和实施,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所谓整合, 就是不能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割裂开来进行, 而是针对实践领域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 也不要只做量化的数字描述, 要将定量的科学性优势和定性的思辨逻辑性整合起来, 共同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研究服务。

摘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从2004年提出至今已有10个年头, 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在为推进该战略努力, 本文试图对近10年该问题的研究进行全面观照,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相关论文的仔细研读和系统梳理后发现,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 (论述其重要性、可行性、现存问题和发展策略) 和实践领域 (研究国际期刊论文发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发行和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 两个方面。通过综述, 本文认为围绕此问题的学术研究应该依托现有成果在广度、深度和整合性上进一步展开。

篇9:去福利院作文

寒假的星期天上午,我和同学们还有爸爸一起去福利院看望爷爷奶奶和小朋友。

早晨,我们乘着汽车去了山上。到了福利院,许许多多的爷爷奶奶都在楼下的椅子上坐着,我们先把礼物送给爷爷奶奶,然后开始表演了。我们表演的全是唱歌,外人还以为我们是来这里表演的 乐队呢!我能发现,在我们表演时,爷爷奶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等我表演完了,我们就去楼上为小朋友们送礼物,再说一句祝福语,等全好了,我就回家了。

这次去福利院,我真开心啊!

篇10:去福利院的感受作文

早晨,阳光洒在大地上,福利院门口,你们的笑颜,仿佛让我看到了天使。那抹笑颜,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灵。当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你们笑了,我也笑了,我们发自内心地笑了。那一刻,我心里想,如果就这样,一直就这样,任阳光四溢,你在我的怀里,露出本该属于你年龄的笑容,那,该会有过好啊……

晨光笼罩着大地,我们翱翔班组团来到“?南益”福利院,大厅里,同学们各种“撒欢”,而我,则静静地在一旁生闷气。寒假不就是应该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大觉吗?干嘛花这闲工夫来这里所谓的“献爱心”呢?也太虚伪了吧。然而,当我踏进二楼,就改变了这种可怕的想法。

院长带我们参观了福利院,还为我们介绍了这一个个可怜的孩子。“唐氏综合症”“脑瘫”“没有意识”这几个字眼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灵。多么可爱纯真的年龄啊,却被这些可怕可憎的病魔缠住,丧失了意识,用“灰色的童年”来说,应该不足为过吧。看着他们可怜而又可怕的模样,虽然老师曾交代,不准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但我的勇气和爱心没是没能斗过我的胆怯。我只好远观,却没有勇气前去。

这时,一个小孩站了起来,伸出他的小手,好像要让我抱抱他,然而我还是不止的徘徊,不敢伸出我的手,我甚至不敢直视他那懵懂的无辜的眼神,最终,我背过身去,给他留下一个背影。每每想起,我都在忏悔,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一个小小的愿望,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

跟随大部队来到教室,大家都在散发零食,那些孩子,眼神中流露出的满足,让我震撼。那些在我们眼中微不足道的小零食,在他们眼里,却是山珍海味。

大概是一个形式吧,他们通过表演来感谢我们这些所谓的“爱心人士”,说是感谢,倒不如说是取悦。那么小的孩子,为了感谢我们跳《小苹果》,唱《感恩的心》,朗诵《三字经》。不知为什么,我认为那样很刻意,虽说在大家眼中,那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来看望他们,他们理应回报我们,但我却认为,能够看见他们那一抹童真童趣的,带着小满足的目光;能够听到他们爽朗的,发自内心的笑声,就够了。

就在这时,母亲跟我说,弟弟的同学谢建国也在这里,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孩子,很健康。母亲不禁很差异,这样好的孩子,父母亲怎会舍得丢弃?阿姨说:“他是被拐卖来的,要不是这样好看,又怎么会被拐卖?”这时弟弟上去拉了拉他的手,但他却宛如一只安静的洋娃娃一样,一动都不敢动,眼中透露出同龄孩子不该有的成熟稳重很冷漠,我不由得心生怜悯。

临别之际,我突然有些不舍,不舍你们的笑颜,不舍你们的目光,不舍你们的童真。但不是说,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吗?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苹果,上帝越喜欢谁,就会把苹果咬的更重些。那么我想对上帝说一句话,有一些孩子,无论您再怎么喜欢他们,都请咬得轻一些,不要让他们再做一次“单翼天使”,不要再让他们拥有一个“灰色的童年”,好吗?

篇11:去福利院作文400字

我们到了超市里,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啊!有生活用品,有食物……但我和妈妈却走向了食物区,我买了薯片,饼干去看望没有爸爸妈妈的孤儿。

我和妈妈到了福利院,福利院里可真安静啊!门口有一棵挺拔的大树,大树上挂满了小朋友们的心愿,我真希望他们的心愿可以实现。我和妈妈走进了小朋友们的教室里,我和妈妈一走进教室里,就看见小朋友们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位子上看电视。妈妈叫我给小弟弟小妹妹唱首歌。可是,我看到那么多的小朋友看着我唱歌,有点不敢唱,可妈妈还是很认真地在旁边鼓励我,王雨西的妈妈也顺势把音乐开着了,我们才敢把歌唱给小弟弟小妹妹听。我们唱的歌曲是“小燕子”,我和同学开开心心地唱着,小朋友们也跟着我们一起开心的唱了起来。

篇12:去福利院作文800字

福利院很大,很漂亮。我们在福利院的门前合了影。我们被领到了一个小房间里,里面坐着许多可爱的小孩子,一开始,我总觉得看不出他们有哪里不好,慢慢地我才知道,他们有的不会说话,有的听不见声音,他们外表看上去可爱活泼,但却一生下来,就因为天生有残疾而被父母抛弃了,真是好可怜啊,顿时,原来我心里的兴奋之情一扫而空,代替的是一阵阵的同情。

我们把带来的糖果、玩具送给孩子们,教他们玩沙画,玩拼图,和他们一起开心地玩着。一起来的其他的大哥哥大姐姐有的和孩子一起画画,有的变魔术给他们看,有的喂他们吃酸奶。希望我们的关爱能带给他们欢乐,希望他们能在儿童福利院里健康成长。

篇13:去福利院作文150字

今天,舅妈带我去福利院。我问舅妈,福利院是什么地方,舅妈说:“福利院就是孤儿院。”我们准备了些我和姐姐穿小了的衣服。到了福利院,在福利院门口我和姐姐看到一个小朋友见谁都叫“妈妈”,还追着我不放,因为我手里有一瓶饮料,我把饮料给了他,他不会开盖,我又帮他打开了瓶盖,他喝了饮料,很开心。

我们到了楼上,我和姐姐给小朋友们发了糖和蛋糕。帮助别人,我感觉今天过的很有意义。

篇14:去福利院作文150字

我去福利院看望了一些小朋友,这些小朋友都不太健康,有的不会走路,有的不会说话,有的耳朵听不到声音,还有的一直躺倒床上。他们都太可怜了!我们给他们捐钱,讲故事,握手,献出了我们的一点爱心。

我们相处得很好,我认识了一位名叫兰兰的小朋友,兰兰的腿残疾了,她一直坐在轮椅上,但她非常乐观,非常坚强,不怕疼。我非常喜欢兰兰。

福利院的孩子都是一些孤儿,他们都很可怜,这让我感到没有爸爸妈妈真不好!

篇15:去福利院小学生作文

我们为那里的爷爷奶奶表演了我们自己准备的节目,有诗歌朗诵、唱歌,还有精彩的葫芦丝演奏。我们还为爷爷奶奶献上了我们用压岁钱买的礼物。

后来,我们又带上礼物,去楼上看望那些孤儿。那些孤儿看到我们非常高兴,还伸出手希望我们抱抱他们。妈妈和阿姨们抱起他们,小朋友们都开心极了。

上一篇:电气化铁道技规中有关问题的描述下一篇:禄劝县中屏镇集镇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