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读后感

2024-05-20

拿来主义读后感(通用12篇)

篇1:拿来主义读后感

《拿来主义》读后感

一味盲从的是庸人,只明白模仿的人是凡人,不断创新的人才是天才。类似的话语在七八十年前也被鲁迅说过,应对国民政府的愚蠢“送去主义”,悲愤、痛心都化在黑暗世界的一道闪电,久久震撼着国人的内心。

也许那时的中国就像是西方人眼中的一个玩偶,在愚昧当权者的领导下,中国一点点被全世界的洋人吞噬着、玩弄着。中国青年们迷茫了,那些洋货到底是好是坏。鲁迅先生告诉了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的拿,才能进取。人类发展的进程证明,礼貌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提高,大多源于创新精神。进取培养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意识,是全体中国人民追求的方向,而原地踏步,全盘吸收,封闭自守只会带来僵化与落后,仅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让思维得到扩展和延伸。

以前的中国落后于世界,是因为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在外国各地都树起高大的烟囱时,中国仍在用着纺织机,跑着马车。此刻的中国何尝不是如此呢?多少外国工厂在华设厂数年,中国却连核心技术也碰不到,全世界流行的是“Madeinchina”,却很少能见到“Madebychin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的,每一种事物都有共时代性,当外国的潮流,我们应如鲁迅所说,“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在创新方面我们既已落于人后,不妨学会使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爬。

它并不是鼓励我们去盲目跟随韩流,盲目跟从洋流,那样便真成“废物”了。比如《功夫熊猫》在全国的热映,在中国也出现了不少反对的浪潮,指控阿宝的眼睛充满了邪恶,玷污了国宝,它的父亲竟是一只鸭子......而我们是否应当思考为何国宝在中国没有出路,到美国人手中就变成了十几亿美元的财富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取借鉴苏联成功经验,又结合自身特点,创立改革方针。最终中国快速发展,经济腾飞,国家日益强盛。然而戈尔巴乔夫不顾国情,盲目照搬西方模式,导致苏联分崩离析。

中国站在苏联的肩膀上得以腾飞,屹立于世界之东方;苏联站在西方人的肩膀上却迷失了方向,无所适从,最终树倒猢狲散,所以不管是《功》的盛行还是韩流的席卷,只要我们能够站在它们的肩膀上,找到一个适合自我的位置眺望远方,便可成为自我的巨人。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在中国生根发芽,不是每一首歌曲都掠过耳畔随风而逝,不是一切从外国流来的河流都被融入土地......因为,中国有自我的头脑,自我的眼光,我们会创新,我们会借鉴,不要什么“抛来主义”“送去主义”,我们要的是“拿来”,这样才能让中华之龙长哮,让世界动容。

篇2:拿来主义读后感

在《拿来主义》里,鲁迅描绘了旧中国的“闭关主义”和被枪炮打破了国门之后的“送去主义”。为中国的沦亡而悲愤。香港、澳门被迫沦为殖民地,“送去”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一些“送来”之物,可“送来”的竟是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这些“送来”之物,让国人更加颓废,更加失去斗志。就在这时,一支有力的笔,写出了“送来”不如“拿来”。我们是有思想、有斗志的,为了振兴祖国,我们应当去其糟糠,取其精华,取长补短,不断发展我国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让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想一想,鲁迅是何等的伟大人物,他的思想,一向能够延用至今,我们当今的社会不也同样需要这种“拿来主义”吗从小里说,我们的学习、生活能够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加以灵活运用,这样能够让自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学习更上一层楼。从大里说,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从中吸取好的经验,这样我们也能够少走弯路,大步的向前进。让社会发展的更完美,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

篇3:拿来主义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于2011年10月1 5日至1 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 2日上午在北京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座谈, 会议对文化改革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战略部署。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的发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讨论。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影响和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不再是当年的物质匮乏时代, 精神文明已经是当今社会更大的需求, 艺术追求在人类的精神文明享受中一直居于崇高的地位。

二、音乐艺术在经济浪潮中的发展

音乐艺术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对人类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浪潮, 音乐艺术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出现了很多以音乐为基础的经济活动, 比如以独立物态呈现的音乐唱片、音乐书刊、音乐贺卡、音乐文物、音乐器材和乐器等;以服务形式出现的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广播、演唱会等;依托大众娱乐消费的音乐服务, 如卡拉O K、迪吧、舞厅等;以附加值隐含的音乐服务, 如商场、餐厅的背景音乐, 还有影视作品中的插曲、背景乐等。

2009年至2011年, 中央歌剧院直接经济效益实现每年翻一番, 2 0 1 0年达3 3 0 0万元。“这个市场走的很自豪, 拿我们真正高品质的艺术赢得经济效益, 而不是靠以毁坏艺术为代价去赚钱。”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如是说。“实验表明, 中国社会对歌剧欣赏的需求其实很大。”俞峰日前接受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时难掩兴奋地说, 这是一个大市场, 也需要市场化机制来开拓。长期以来, 一些歌剧艺术领域的很多优秀剧目在获奖后就“刀枪入库, 马放南山”, 这些现象都引人深思。

音乐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似乎远离了经济活动, 对音乐发展的动力, 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文化政策、劳动者的劳作方式、音乐家的喜好与灵感。然而作为推动音乐发展的重要人群——职业艺人, 他们的经济利益则直接驱动着音乐的生产和传播。比如近几年来在我国非常流行的选秀节目超女快男等, 这些平民选秀节目极大的带动了国人对音乐的热忱和希望, 只要你有天赋, 只要你勤奋, 便可以依靠音乐飞上枝头变凤凰, 成为职业艺人, 受万千粉丝的追捧。

从我国音乐活动的现状来讲, 音乐产业化是音乐发展的发动机。随着文化产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音乐作为文化的前沿, 音乐产业迅速形成并形成较完善的商业运作机制。中国盛产流行音乐, 也盛产流行歌手。打开电视或网络, 你会发现各种选秀歌手、网络歌手层出不穷, 大街上, 公园中、商场内, 到处都是音乐艺术的体现, 许多朗朗上口的经典歌曲连三五岁的小孩都会唱。

三、标志性作品的重要性

与积淀深厚的中华文明相比, 与十多亿人口的分量相比, 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程相比, 中国音乐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 一个重要原因是, 能够产生较大影响的标志性音乐作品还不多。广大音乐文化工作者有责任肩负起历史使命, 为创作出更多标志性文化作品努力奋斗。

要创作出标志性作品,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方向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力量, 是创造、传承、发展文化的主体。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特征就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音乐创作只有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经得起人民、时代和历史检验, 才能产生优秀的、标志性的作品。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 在文化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充分讨论, 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上提倡不同门类和业态的积极创新,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营造鼓励音乐文化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才能让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音乐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推动标志性音乐文化作品创作。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许多外国文化公司都把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要将外国的优秀音乐同中国音乐相结合,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发展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 努力推动我国的音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篇4:读《民主反对资本主义》后感

在导论中,伍德从英国历史学家E·P·汤普森的视角入手,致力于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来“界定从社会关系体系与政治领域来考察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并重新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理论基础”。

她首先从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分离谈起,指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为了反对封建制度,必然会将资本主义经济从政治中抽离出来,并赋予其基础性的地位。而斯密后的政治经济学家开始撇开资本主义的社会和政治内容,而抽象地研究其“经济”之后,就出现了在概念上对“经济”和“政治”作刚性划分的永久化趋势,这样的分离长期以来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服务。伍德进一步揭示“政治、经济两个概念的分离是专门用于勾画资本主义特征的轮廓,只对资本主义有效,不能将对它们的勾画与分离看成是历来如此的。”因为政治与经济概念上的分离,虽然反映了资本主义特定的现实,但忽略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和非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而且掩盖了资本主义现实的内在矛盾。

伍德通过对汤普森的论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既反对那种取消历史特征的简化论的因果概念,也反对那种将经济的决定作用无限期推迟的概念。她还认为马克思在这里直接继承了把经济活动从社会中独立出来的思想,也是上了斯密的当。首先,她对这种政治与经济的分离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与政治的分离,更确切地说,是政治功能本身的分化,将分化出来的功能分別分配到私人的经济领域和国家的公共领域。这种分配将直接与榨取和占有剩余劳动相联系的政治功能,与那些更具普遍性和公共性目的的政治功能分离开来。”接着,她指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简单二分必然引起的焦虑:它无法解释价值观念以及文化道德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强大影响力,而在任何社会中,人类丰富多样的实践不能仅仅归结为经济实践。她强调构成生产方式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应同时体现在政治与经济逻辑中,即“‘经济’本身就是社会的—确切地说,它是由社会关系和实践构成的‘物质’观点。进一步讲,‘基础’—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不仅仅是‘经济的’,而且包含并体现法律—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形式与关系中,这些不能被化为一个空间上分离的上层建筑领域。”可见这种“基础”其实就是具体化在实际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这与她主张生产关系的逻辑“不是抽象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的日常事务中,在生产领域之外的机构和实践中随处可见的可操作的历史原则”相一致。伍德就此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看作是由社会关系及其形式构成的一个连续结构,主张经济基础其实始终浸透在上层建筑中,不存在具有决定性的经济基础与表象性的上层建筑的“上升中的顺序”,因为二者的分离将社会层面割裂开来了。她直接回到与社会意识相对的“社会存在”,而不赞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二分。伍德放弃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而用“社会存在”笼统代替,与她将历史唯物主义仅仅理解为对历史过程经验性的描述是分不开的。但伍德绕开马克思容易被批评的预设的有价值倾向的批评视角,力图完成对历史过程本身的客观表述和纯粹科学的研究。她的“社会存在”要兼容理论的抽象与现实历史的具体:“它不单指生产方式作为一种非个人的‘客观结构’,而且还指人们在其中生活的方式。”伍德抓住了“生产方式”概念来谈论关系和过程,也将经济的抽象建立在历史的分析和社会的分析之上了,但她却无法完成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布展。这就要回到马克思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隐喻这一问题上。从文本分析来看,马克思是为了反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客观颠倒,探索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路径,走向历史唯物主义本质后才使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伍德走向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统一在包罗万象的“社会存在”中。现代西方哲学反对本质主义,马克思也反对本质主义,其共同的理论敌人就是近代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但现代西方哲学走向了现象学及日常生活批评,马克思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观,即历史发生学的本质:历史发展的自身会不断剥离自身的假象,涌动出自身的本质。而回到社会生活的本质层面,探讨历史本质怎样才能浮现在历史现象层面,这里就涉及到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这种历史辩证法建立在一种认同的基础上:即相信历史自身运动的意义,相信未来的发展是建立在现实的矛盾运动的基础之上。然而,现实本身的运动有两种运动:一种是经验的运动;一种是内在矛盾的运动。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就是建立在现实本身内在矛盾运动基础上的历史发生学的方法论。伍德的思路中没有马克思这种内生性的历史现象学批判的张力。她不赞同西方后现代的偶然性、破碎性,但又试图从日常生活中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路;她没有历史辩证法的方法论工具,未抓住马克思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性的伸展,只是回到看似具体且包罗万象的“社会存在”层面。她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二分法没能给意识形态和人的意识一个合理合法的地位,她把理论空间拓展了一个新纬度,但却没有意识到马克思其实在1848年欧洲革命后就区分了意识形态和意识形式两个概念,并实现了从意识形态批判向观念拜物教批判的转变。马克思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指出两大拜物教的存在,即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本身的本质结构就存在着自我的客观颠倒。他在历史本质层面上强调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二分;但在历史运作层面,如《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所作的历史现实分析中,他也从日常生活出发,看到了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马克思的这种建立在分层阐释法基础上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是伍德等人远远无法达及的。

篇5:拿来主义读后感

悠悠中华五千年礼貌,创造的艺术价值,礼貌数不胜数。火药、造纸、指南针、印刷术,中国人总在嘴边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在千年之后真的被发扬光大吗?历史告诉了我们:“没有”。西洋人用装有火药的枪,席卷世界时,以无朝自居的人们却对之不顾,而对冷兵器情有独钟。洋人利用自我“拿来”的东西为己所用,使其不断创新发展,相比之下,“天朝”仍在自欺欺人的“吃着老本”,原地踏步。耻辱黑暗随之而来。

外国人总善于从别人那“拿来”变成自我的东西,为什么中国人就学不会这样呢?洋人拿着中国人的火药、指南针,使其变成坚船利炮,一度成为海上霸王,而中国不“拿来”只理解“送来”,并且有的是“硬塞给”的。其后就是一次次的失败,没有足够的实力如何与敌人抗衡,难道受人宰割?没有了武器。别人拿枪口顶着你,你不得不做啊!可怜的中国。不然怎样此刻还是个发展中国家?

可敬的鲁讯先利用他的文章想唤醒麻木沉睡的国民,阐明对待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遗产的态度。批判送来送去,主张拿来,批评了种种错误态度,指出要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即拿来主义,可又有几个人能醒来,不在昏睡了。

篇6:《拿来主义》读后感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有选取的拿来。我主张,我们对待外国文化,也要大胆的拿来!

最近国家公布了节假日新的放假规定,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要给国民放假,这一消息无疑是个好消息,它体现了我们重视本国文化传统、重视传统习俗的精华。

对于这一消息的发布,有人说:重视传统就该取消外国节日,像圣诞节、情人节等在中国影响了年轻一代。

诚然,这些假日确实影响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也直接影响了消费和心理等许多问题,但是不是说这些外国节日就是不好的呢?非也。

情人节,使我们更加重视与友人的感情、重视与爱人的感情,使我们的感情关系更浪漫、更和谐;

圣诞节,给孩子们增添了乐趣和幻想,给大人们增添了节日的欢乐和内心善良的归属,……这些都是外国假日的优势。

所以我们说:取消外国节日是不可取的。

真正的好做法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不能向外国一样,各种风俗都跟着学;我们也不能把外国节日一棍子打死。我们辩证吸收,将中国节日和外国文化的精髓融合,在世界一体化的前提下,走出自己的节日特色,构成浓浓的民族活力!

篇7:拿来主义读后感

拿来主义读后感1

前些天,在校学习了鲁迅的《拿来主义》有几点感受,想发表一下。

第一次读完这篇文章,其实感觉鲁迅说得有些过了,但是,重读一遍,又感觉到,文化的取舍真的没有这么简单,一味地守旧或一味的接受,都会给民族带来灾难与痛苦。我过去一直强调,要保留自己国家的文化,坚定不移地不被西洋人所同化,那也得加上一层“拿来主义”的思想。我读完鲁迅的这篇文章后,更加坚定地认为:在革除自身不良的腐败文化的同时,也要有新的先进文化来替代,莫成为把自己的“鱼翅”送给外国人,而把“烟枪”“烟斗”往自己家搬的情况再次重现。我们国家有些有识青年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迫于言论自由与高压政治,也没有过多说些什么,这里我也不便对这个问题展开言论,也没有资格;而更多的人,则是被一些“御用文人”所写的文章而蒙蔽头脑。鲁迅曾经说过:“我的作品,不论早期或晚期,一律都在封禁的行列。”我想,现在有很多人也深有体会吧。

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要革新,那么“革”的那一部分要“命”出来,而创造性的思想也越发重要,这又不得不讲到教育,当然,中国的教育现状人皆见之,病态的制度和无效的改革也有目共睹,这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学生,想象一下,一个国家的学生可以当商品一样卖来卖去的,这有多么恐怖,并且改变学生的,是这样的一种制度而已,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了,我不举例说明了。前面说到创造性,那么真正负责国家大业的创造性的研究生等科研人员中,有大半是为了求得高薪职位,而并不是想真正研究科学;然而那些真正想研究科学的人,承担国家文化接替的人,却拼命在过四六级英语,而无心去研究科学,如此这搬,革去的文化又怎么来用优良的新文化来替代呢?

《拿来主义》写得精彩,对文化取舍的建议也值得我们参考,而又有多少人会想到一个世纪后的国家呢?

拿来主义读后感2

再次拜读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我的心深深地被吸引。为先生在当时的社会局面之下能提出如此深刻的思想而感到惊讶,更加深了我对先生的敬仰崇拜之情。

转眼间,改革开放已三十周年,面对中国取得的辉煌成绩,从“一穷二白“变成了现在的国强民富这脱离不了鲁迅先生的“拿来”思想。先生的文章强调“拿来“与“送去”这两大问题,让我们国人机智敏锐,目光放亮,反复强调“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影响,抨击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自给自足的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强调“拿来主义“,要吸取外国的精华文化来充实自己,取长补短,这正是先生写此文章的要旨所在。

鲁迅先生是在告诉我们,要用机智放眼世界,要我们自己主动去拿,对于国外的一切我们还要学会辨别,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清利弊,而不是一味地随心所欲去拿,定要经过度量,根据我们自身需求和利益去拿,绝不能闭关自守,抱残守缺。拿来以后我们还必须自主创新,使之变得更完善,更适合自己。众所周知,佛教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扎下了很深的根,而在发源地印度却早已灭亡了,我们伟大的古师大德发挥智慧,吸取了外国有用的东西,弥补了中国文化的不足,丰富充实了中国文化,从而使得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本土的儒道相辅相成。这正是切切实实的“拿来主义”。

我们伟大的佛教随着社会的发展叉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如何使佛教更好地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相适应,如何满足现代人的精神求,我们唯有走由太虚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这条改革之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说明了佛教的缘起和立根。这种缘起和立根正是我们推行人间佛教的基石。用佛法来进化人心,进化社会,建设人间净土。处理好佛教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关系。使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相互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在佛教弘化上起到促进人类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精神境界与道德水平,促进社会进步,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

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拿来王义“,让我更坚定了这一信念——提倡人间佛教,构建和平美满、清净无染的人间净土。

拿来主义读后感3

鲁迅先生的文章真的是越看越美越有味儿,别看这是杂文,鲁迅先生也没用上什么华美的词藻,但就是给我一种字字珠玑的感觉,从词汇语句的平常,体现文章内容的不平常、鲁迅先生内涵的不凡。

在整本文集中,最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这篇《拿来主义》。鲁迅先生在文章的开头就开门见山地点出当时中国政府的腐败,“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而到后来可更好,成了什么“送去主义”啦,几位大师带着古董出国,还说是“发扬国光”。再后来,干脆就是用活人代替古董出国了。

文章的第二段,鲁迅先生大致有些调侃的意味儿,“为什么我国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的礼节,大声地说道:‘拿来’?!”“虽然送出去也不是坏事,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鲁迅先生还在这里批评他为“疯子”,此处令我不禁笑出声来。然而再一想,先生说得是个道理,尼采不是太阳,中国也不是太阳,鲁迅批得有理,评得有价值,我们是应该大声对那些向我们索要的国家说“拿来”!鲁迅先生这段最值得我拍手叫好:“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这篇杂文需要我们反复去咀嚼,去思考,否则,你感觉不到这篇文章的精妙,感受不到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我细细品了四遍,也只是略懂一二,感到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这杂文已不是普通的杂文,这篇《拿来主义》,是揭露社会腐败的明镜,是斩断社会黑手的利刃,是对那些向我们索要的国家喝令停止的判书!中国人不是懦夫,我们要伸出手来,大声、坚决地道“拿来”!我们不要“闭关主义”,我们要踢开“送去主义”,我们要“拿来”!尼采发了疯,中国不可以!我们要大声地说:“拿来,拿来,拿过来!”,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是有血有肉有骨的铮铮之国!送去,便要拿来,我们不是弱者!

弘扬我们的民主精神,象鲁迅先生一般地喊出来,让世界知道我们,向世界展示我们的风采,让那些愚夫们,听听我们铿锵的.中国之声——“拿来”!

拿来主义读后感4

再次拜读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我的心深深地被吸引,为先生在当时的社会局面之下能提出如此深刻的思想而感到惊讶,更加深了我对先生的敬仰崇拜之情。

转眼间,改革开放已三十周年,面对中国取得的辉煌成绩,从“一穷二白“变成了现在的国强民富这脱离不了鲁迅先生的“拿来”思想。先生的文章强调“拿来“与“送去”这两大问题,让我们国人机智敏锐,目光放亮,反复强调“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影响,抨击闭关锁国,夜郎自大,自给自足的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强调“拿来主义“,要吸取外国的精华文化来充实自己,取长补短,这正是先生写此文章的要旨所在。

鲁迅先生是在告诉我们,要用机智放眼世界,要我们自己主动去拿,对于国外的一切我们还要学会辨别,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清利弊,而不是一味地随心所欲去拿,定要经过度量,根据我们自身需求和利益去拿,绝不能闭关自守,抱残守缺。拿来以后我们还必须自主创新,使之变得更完善,更适合自己,众所周知,佛教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扎下了很深的根,而在发源地印度却早已灭亡了,我们伟大的古师大德发挥智慧,吸取了外国有用的东西,弥补了中国文化的不足,丰富充实了中国文化,从而使得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本土的儒道相辅相成。这正是切切实实的“拿来主义”。

我们伟大的佛教随着社会的发展叉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如何使佛教更好地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相适应,如何满足现代人的精神求,我们唯有走由太虚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这条改革之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说明了佛教的缘起和立根。这种缘起和立根正是我们推行人间佛教的基石,用佛法来进化人心,进化社会,建设人间净土。处理好佛教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关系,使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相互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在佛教弘化上起到促进人类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精神境界与道德水平,促进社会进步,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

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拿来王义“,让我更坚定了这一信念——提倡人间佛教,构建和平美满、清净无染的人间净土。

拿来主义读后感5

今日,我和爸爸读了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这是鲁迅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九日发表在《中华时报。动向》上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写了中国人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开始,中国人自我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整个封闭了自我。再到把东西送出去,但不根据礼尚往来的规矩,说:“拿来!”中国人怕了“送来”的东西,先是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之后是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直到印有日本“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在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我来拿!

我们要有选择地拿。要拿到好的,首先,要挑选、辨别。如果班里有个同学,十件有九件不如你做得好,但有一件比你强,你要不要向他学习呢?如果你要让自我更优秀,显然是要向他学习的。而学习的前提就是虚心,不能因为你其他方面比他强就看不起他。

在写作文时,应对作文题目,你也许有许多素材可供选择,然而,这时你应当想想,什么素材写起来更有新意,更合题意。你要迅速地做出最有价值的选择,最终选定一个,把它“拿来”!

可是有些东西是否拿来就要研究了。一个同学玩电脑游戏十分入迷,水平极高,常和一群玩友吹牛,他似乎有了人气市场。当你于一旁“隔岸观火”,你是否感觉自我被冷落了?你要不要也加入他们玩游戏的行列,从而和他们一齐交谈呢?再则一伙人在一齐吸毒,你会加入吗?应对如此诱惑,到底是该“拿”还是该“舍”,相信聪明的你会做出合理的选择。

读罢此文,爸爸也是感慨颇多:如果我们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真正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我们就必须向其他国家、民族认真而有鉴别地学习精华。同时还应当有自信。在学习过程不忘自我,不失自我。同样应当不自私,学习不是为一已、一家、一集团的利益,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总之,我们应坚持清醒,既不为取得的提高和成绩沾沾自喜,也不因别人真诚或故意的称赞而麻痹。

学习其他国家、民族优秀的东西,发扬我们国家、民族历史上优秀的东西,努力创造更优秀的东西——包括制度、经济、文化、道德等,这应成为我们共同的使命!

拿来主义读后感6

今天,我和爸爸读了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这是鲁迅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九日发表在《中华时报.动向》上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写了中国人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开始,中国人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整个封闭了自己。再到把东西送出去,但不根据礼尚往来的规矩,说:“拿来!”中国人怕了“送来”的东西,先是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接着是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直到印有日本“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在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己来拿!

我们要有选择地拿。要拿到好的,首先,要挑选、辨别。如果班里有个同学,十件有九件不如你做得好,但有一件比你强,你要不要向他学习呢?如果你要让自己更优秀,显然是要向他学习的。而学习的前提就是虚心,不能因为你其他方面比他强就看不起他。

在写作文时,面对作文题目,你也许有许多素材可供选择,然而,这时你应该想想,什么素材写起来更有新意,更合题意。你要迅速地做出最有价值的选择,最后选定一个,把它“拿来”!

可是有些东西是否拿来就要考虑了。一个同学玩电脑游戏十分入迷,水平极高,常和一群玩友吹牛,他似乎有了人气市场。当你于一旁“隔岸观火”,你是否感觉自己被冷落了?你要不要也加入他们玩游戏的行列,从而和他们一起交谈呢?再则一伙人在一起吸毒,你会加入吗?面对如此诱惑,到底是该“拿”还是该“舍”,相信聪明的你会做出合理的选择。

读罢此文,爸爸也是感慨颇多:如果我们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真正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我们就必须向其他国家、民族认真而有鉴别地学习精华。同时还应当有自信。在学习过程不忘自我,不失自我。同样应当不自私,学习不是为一已、一家、一集团的利益,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总之,我们应保持清醒,既不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沾沾自喜,也不因别人真诚或故意的称赞而麻痹。

篇8:新闻切忌“拿来主义”

关键词:新闻,拿来主义,措施

《拿来主义》是鲁迅一篇著名的杂文, 着力对“拿来主义”进行了批判。尽管“拿来主义”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能够使我国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迅猛得到一个提升, 而当下新闻的“拿来主义”又是如何呢?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新闻的“拿来主义”, 发现我国很多新闻记者对“拿来主义”还有很多狭隘的理解, 这也就直接导致很多新闻记者的“拿来主义”缺乏“消化、吸收、再创新”, 成为了“拿而用之”, 这就使得新闻根本无法更好地发挥作用。这种“拿而用之”的“拿来主义”已经严重影响了新闻质量、新闻层次和新闻效果, 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改进, 切忌错误的“拿来主义”。

一、新闻“拿来主义”的表现

(一) 照抄照搬现成的材料

当前, 有很多新闻记者不能正确认识“拿来主义”, 很多时候都是照搬现成的材料, 甚至不做任何加工就使用材料, 使得很多新闻缺乏生动性。比如, 一些时政新闻记者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召开的会议, 很多时候都是对领导讲话进行“照本宣科”, 直接把领导讲话内容作为宣传内容, 而不是对领导讲话、会议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找出既具“宣传价值”、又具“新闻价值”的宣传点, 使得新闻宣传变成了“简报”, 既没有新意, 也缺乏价值, 导致很多新闻只突出了“宣传价值”, 但却缺乏“新闻价值”。

(二) 根据既有框架套素材

如果说直接使用是最直接的“拿来主义”, 那么根据既有框架套素材, 则体现了“高级形式”的拿来主义, 这主要是很多新闻记者由于对新闻工作比较熟悉, 对于不同体裁的新闻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框架, 只要将新闻内容装入到框架中就万事大吉, 这既是一种严重的偷懒行为, 更不符合新闻工作规律, 因为只有通过不同体裁、不同形式、不同模式, 才能使新闻更加生动, 否则就会陷入“八股文”的怪圈。这种按照既有框架套素材的“拿来主义”, 在当前新闻战线大有人在, 很多记者为了抢时间, 很多时候都是采取这种方式, 导致新闻缺乏生动性。

(三) 拿别人的稿件为己用

与照抄照搬和根据既有框架套素材相比, 拿别人的稿件为己用的“拿来主义”则显得十分不道德, 尽管这种“拿来主义”属于极少数行为, 但其影响极坏, 这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的要求大相径庭。比如, 有一些新闻记者存在着抄袭的问题, 对于别人的成果直接拿过来使用, 不仅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而且也由于没有对新闻进行深入思考, 导致缺乏深度;再比如, 目前很多新闻记者对基层联络员的稿子直接使用, 而不是进行深入思考和认真完善, 直接署上自己的名字和联络员的名字就算完成了一篇新闻;再比如, 一些新闻记者在对会议进行报道时, 通常都会管主办单位索要新闻通稿, 将新闻通稿稍加改动便成为一篇新闻。

二、新闻“拿来主义”的解决措施

(一) 提升职业素质

当前新闻记者普遍存在的“拿来主义”, 暴露了一些新闻记者缺乏职业素质,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要想解决新闻“拿来主义”问题, 就必须从提升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上狠下功夫。这就需要新闻记者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职业意识,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认真对待新闻采编工作。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加强自身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建设, 始终恪守自身的职业操守, 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来, 正确处理好“拿”与“用”的关系, 将新闻素质当成丰富新闻采编工作的工具而不是主体。

(二) 转变新闻作风

要想解决新闻记者“拿来主义”问题, 就必须积极教育和引导新闻记者转变新闻作风, 特别是要结合“三贴近”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积极推动新闻作风转变, 这样能够使新闻记者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新闻采编工作中来。新闻记者作为新闻采编工作的主体, 必须改变“拿来主义”的作风, 将新闻报道的“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紧密结合起来, 既要体现党和政的喉舌作用, 又要注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闻需要, 通过深入思考, 挖掘具有较高层次的新闻点, 通过自身独立思考精神的展现, 使新闻报道成为观点论战和思考交锋。

(三) 学会正确拿来

新闻记者在对待“拿来主义”方面, 要学会正确拿来主义, “拿来”不是“直接拿用”, 而是“拿来借鉴”, 只有树立这种理念, 才能博取众家所长、体现自身特点。比如, 在对相同新闻点进行报道过程中, 可以参考和借鉴别人的观点, 但切忌照抄照搬, 而是要将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度融合, 形成新的新闻升华, 体现新的新闻价值;再比如, 对于基层联络员提供的新闻资料, 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整理, 将基层联络员的新闻资料当成“第一手资料”, 更多的是要通过自身的思考来强化新闻资料的使用价值。

篇9:拿来主义、送来主义、买来主义

鲁迅发明“拿来主义”这个词的原意,直接针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间接针对的是崇洋媚外。“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所谓“新文化”,其实就是西方文化。与之相对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旧文化”。在胡适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新文化以“全盘西化”的口号扫荡中国社会,似乎中国传统旧文化只有裹小脚、留辫子、娶小妾、八股文之类的糟粕,因此,传统文化几乎统统被置于应彻底抛弃的行列,甚至竟有人提出要取消汉字。然而,当时很多“新文化”也非常拙劣,一味地模仿西方,弄得不伦不类,遭到很多嘲笑。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个传统文化的回潮,当时称为“发扬国光”,也有人称为“复古”,其对立面就是“全盘西化”。鲁迅就是在反对“全盘西化”、提倡“发扬国光”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拿来主义”的。

我认为,鲁迅在1934年写《拿来主义》一文时,对自己过去过分偏向“五四”新文化、痛批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有了一定的反思,从否定传统文化的道路上退回了一些。因此,鲁迅“拿来主义”的对象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拿来主义”也是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按照鲁迅在文章里的阐述,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继承、有吸收、有改进、有抛弃。换句话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主张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这一态度的产生,一是因为“全盘西化”过于偏执,二是因为针对“全盘西化”而反弹的“全面复古”过于顽固。因此,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对传统文化要动脑子、有眼光,自己去“拿来”,实际上也是对“全盘西化”的间接批评,不能一味否定传统文化。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特意提到西方的“送来主义”在中国引发的“恐怖”,已经清楚地表明他对于“全盘西化”的否定。鲁迅在这一时期的立场,与他自己过去的主张已经不完全一样了。

然而,在鲁迅首创“拿来主义”很多年后,一些人对于“拿来主义”的理解与鲁迅当时的本意已全然不同。现在的“拿来主义”更主要的是要从西方“拿来”,而不是鲁迅所说的要从传统“拿来”。现在的“拿来主义”在某些时候甚至等同于鲁迅批评的“送来主义”。当年西方送来的是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如今,有些还在继续送来;有些已不再好意思厚着脸皮强行送来了;有些换了新东西,仍源源不断地“送来”。而现在很多人打着鲁迅的旗号高喊“拿来主义”,其实就是鲁迅批评的“全盘西化”,对“送来主义”照单全收。与此同时,现在的“拿来主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差不多也就是全部抛弃,统统视为垃圾。事实上,这正是鲁迅反对的,这样使用“拿来主义”,鲁迅地下有知,恐怕也不会同意。

在现代条件下,我们在对西方文化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时,应该要有点新的认识,要有自己的头脑和眼光,这样才能判断西方文化的本质,才能知道哪些是需要“拿来”的,哪些是不该“拿来”的,哪些是需要“拿来”后加以改进的。当然,“拿来主义”在这里多少也有点天真或不准确,因为,我们希望的“拿来主义”与西方希望的“送来主义”并不合拍。西方想送来的东西,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要付钱的,甚至是强行摊派的。但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西方免费送来的东西往往是钓鱼的诱饵,我们某些人则以为那是“拿来主义”成功的证明。而我们想拿来的东西,绝大多数是拿不来的,是需要付钱的,一厢情愿地“拿来”,很容易被西方起诉、惩罚。所以说,对于西方,我们兴高采烈地想象着“拿来主义”,却常常会被西方视为“偷盗”。因此,我们也发现,“拿来主义”有时就是“买来主义”,“拿来主义”也经常成为内外勾结的幌子,这可能就是某些人偷换鲁迅“拿来主义”概念的动机。

针对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与针对传统文化的“拿来主义”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对于传统文化,如果想拿来,一般不会有什么障碍,最多讨论一下,拿来后到底好不好?是否适合现代?而且,对于传统的“拿来”,基本上是免费的,没有“买来主义”,也没有“送来主义”。但是,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发现,某些我们迫切需要的东西,确实是有用的好东西,我们非常渴望“拿来”,甚至愿意花大钱,彻底兑现“买来主义”,西方还不愿意,比方说高科技,这似乎可以称为“拒绝主义”。所以,对于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除了要有头脑、有眼光,挑选着“拿来”外,还不能太一厢情愿,以为我们只要想“拿来”,别人就愿意给,以为我们想买来,别人就愿意卖。已经有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我们渴望“拿来”,却遭到拒绝,根本“拿不来”“买不来”,而很多我们不想要、不需要的东西,西方正源源不断地“送来”。

如果说,我們判断传统文化如何“拿来”可以用西方文化做参照,那么,对待西方文化如何“拿来”“买来”,也需要用传统文化做参照,同时还需要用中国现实做参照。这应该是现代中国人对待“拿来主义”的态度。

(选自“一个人的世界”博客,有删改)

篇10:读后感作文:鲁迅拿来主义读后感

那时候,鲁迅先生居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区域称为“半租借区”。鲁迅先生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当他看到外来入侵者携带着他们的文化对中国人民进行洗脑时,写了这篇文章。

《拿来主义》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他既反对无原则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

其实拿来主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外来文化,总有他的两面性。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文化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更为频繁。如果一味否认,就只能落后与世界文化潮流,只有不断交流,文化才会进步。

在现在,当中国人喝着可口可了,感受圣诞节的同时,“老外”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会在中国菜市场内讨价还价,会在过年吃着饺子,欣赏京剧。当我们面对新文化时,不做“逃避主义”,对此视而不见,不当“虚无主义”全盘否认;更不成为“投降主义”,全盘继承。在外来文化中逐渐将本土文化边缘化,这三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鲁迅的“拿来主义“无论何时何地,都正确地指引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要坚定的做一名“拿来主义者”,让这些文化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篇11:拿来主义读后感

我很快明白了,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是他始终坚持精神层面即宗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比如他认为合理主义的发展依赖技术和法律的同时,也取决于人类适应某些合理行为的能力和气质。而我们可以说,作者认为,宗教伦理在很大程度上便对这类能力和气质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坚持——一定的宗教思想对经济精神发展的影响几对一种经济体制精神气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这类宗教思想在推动人们因信仰而赚钱,从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为维持资本主义框架下的经济行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简单来说,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两个字:信仰。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或许就是推动他们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回望东方,回望中国,明明是一个文化历史更为久远,信仰更加坚定地国家,却为何没有推动社会的发展呢?是否是现代人把这些宝贵的财富都遗忘了呢?也许吧。我看到有一篇书评里说:如果有朝一日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不久中国也会有一本《新儒家伦理与东亚资本主义精神》。可韦伯有在书中论证“只有新教国家才产生真正的资本主义,而其他非新教都没有产生出资本主义”。那么中国的资本主义又如何产生呢?可能也要从自身的文化、历史脉络中寻找法律、道德、民主等支撑体系吧。我不知道到底哪条路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该走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而言的话,我们坚定信仰,努力生活,总归是没错的。

10级人力本一班鲁倩

篇12:拿来主义读后感

爱国主义读后感作文: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当我看完《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电影时,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嘎子小时生活很苦,但是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年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和嘎子对比,我显得是那么渺小。嘎子为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奋不顾身,即使失败也会坚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败就放弃。记得那次学校开展一次“科技小发明”的活动,我当时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师报了名。正当我满怀信心地开始制作我自己设计的“动力小船”时,却发现了一个个让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问题。如接上电线了电池却不通电。等我解决了电池的问题后却发现螺旋桨转不了了,当我解决螺旋桨的问题却发现这一个个问题把我搞得头晕眼花,头上金星乱飞,我一气之下把“动力小船”摔了个稀巴烂。结果认真制作,能持之以恒的同学获奖了。望着他们胜利的神情我后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为何说无难事呢?因为做了,“难”事则转为“易”事不做则反之。联系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够为我国的将来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县城找一位亲戚时,却发现那位亲戚帮鬼子拍照,脸气得由绿到红由红到紫。嘎子刚正不阿而我却因胆小冤枉他人。记得那是我上四年级时。我刚到家门口,却发现一个人在开我家的门锁。我仔细一看,原来他把我家的锁弄坏了,怎么也打不开了。他见我回来了,便立即恶狠狠地说:“你要敢把这件事说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吓得连忙点点头。等我妈回来时却撒了谎说是楼上小妹妹弄的,为此我还经常为此事感到不安呢。

上一篇:关于红色的演讲题目下一篇:公司承包经营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