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阅读答案

2024-04-07

拿来主义阅读答案(精选9篇)

篇1:拿来主义阅读答案

拿来主义现代阅读附答案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得“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②我们要或存放,或使用,或毁灭。③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④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第一段中的“鱼翅”“烟枪和烟灯”“姨太太”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A.借代 B.暗喻 C.明喻 D.借喻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的词语各指什么?

“鱼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枪和烟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姨太太”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下面各句分别阐明“拿来主义”的问题是什么?

①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

②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

③我们要或存放,或使用,或毁灭。( )

④他占有,挑选。( )

⑤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

【参考答案】

2.(1)借代和借喻的区分。

解题过程点拨及答案:借代和借喻要区分开来,借代是甲乙两事物相关,或材料代,或质地代,或局部代……借喻是比喻,只有喻体出现,本体和喻词不出现,喻体和本体有相似点。正确答案应为D。

(2) 答案略,

(3) 所考知识点:文段思路,层次。

解题过程点拨及答案:该段文字是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的。层次划分应为D。

4.所考知识点:文句理解,提要概括。

解题答案:①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②实行“拿来主义”的前提条件;③实行“拿来主义”的态度、方法;④同③;⑤实行“拿来主义”的结果。

篇2:拿来主义阅读答案

2.创新使拿来之物放射出夺目光彩。拿来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在拿来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3.强调要“拿来”。

《拿来与创新》阅读答案,由yjbys网小编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4.不唯“传统”是从,敢于创新。

5.我们不但要拿来,还要创新。

篇3:《补墙》的解构主义阅读

解构主义者首先揭示某一特定语篇的层级顺序和先验的基础层次, 成对的条件如灵魂/肉体、内容/形式、存在/非存在、好/坏等被认为是构成价值和真理层级的基础, 且在这种对立的双方中, 一方为特权层级, 另一方为非特权层级, 如肉体是短暂的、次要的, 灵魂则是永恒的、本质的;形式是表面的、易变的, 内容则是深层的、稳定的, 等等。结构主义把二元对立看作结构形式中的稳定条件, 而德里达则认为这些条件的组织是不稳定、不平衡的。

用结构主义理论解读诗歌就是要找出诗歌的主题思想, 以及诗歌是怎样围绕这个主题作统一性的向前推进的。而解构主义的阅读法就是解构以二元对立为基础的文本, 这种二元对立是通过寻找对立的元素中存在着重叠成分或者发现其并非真正对立来进行解构的。

就弗罗斯特的诗歌《补墙》[3] (P254-255) 来看, 很明显, 文本的二元对立结构在于叙述人和邻居之间对于“补墙”的意见的不一致。叙述人“我”提倡:当人们所遵循的传统不再适合他们所处的环境时, 就应不再恪守传统了, 代表传统的墙应该拆除;而“邻居”却坚持传统的做法, 要求保留墙。这样讲述人“我”与邻居之间对于墙的态度就构成了与传统的一致与不一致之间的对立。而读者又是从叙述人“我”的观点来了解情况的, 我们的同情自然就站在说话人“我”这边了, 所以“不一致”就成了特权层级, “一致”成了非特权层级。从新批评或解构主义的观点来看, 这首诗的主题就是要批评以“墙”作为隐喻的恪守传统的做法。弄清楚诗歌的主题之后, 我们就可以着手寻找支持主题的证据了。例如, 我们能接受叙述人对他的邻居和过时的传统所持的否定的观点, 因为他清楚地表明墙已经不再适用于它原有的目的了:“他那边全是松树, 我这边则是苹果园。”“我的苹果树永远也不会踱过去, 吃掉他松树下的松果。”此外, 叙述人还把自己与自然联系在一起 (“春天在我心里作祟, 我在悬想”) 。春天象征大自然, 对大自然的向往促使我们一开始就接受了叙述人“我”在诗歌头四行所阐述的墙与自然对立的观点:“它使得墙脚下的冻地涨得隆起, 大白天把墙头石块弄得纷纷落。”当叙述人说“需要一点魔术才能把它们放稳当”和“给我好好待著, 等我们转过身再滚落!”的时候, 大自然的孩子即第5—7行的“猎人”和第36行的“精灵”也支持叙述人“我”对于墙的态度。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将墙与沟通的隔阂和情感交流的障碍联系在一起, 从而更加强了我们对墙和过时的观念的反对态度。

根据以上对于墙的态度, 我们就可以找出文章中的二元对立就是不一致/一致。但由文章所给出的证据这一对立也可表示为进步/保守或自然/传统的对立。我们还可以决定这些对立的双方中处于特权层级的元素, 即不一致、进步和自然。弄清楚这些对立的元素之后, 下一步就是要解构这些二元对立了。

解构文本的主要方法就是使用新批评方法, 即通过找出文本中围绕主题的同一性展开的同时那些自相矛盾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并进行解构, 其目的就是要表明支持主题的二元对立的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能优越于另外一方。

首先, 围绕着诗歌的主题是叙述人的与传统的“不一致”和邻居的与传统的“一致”之间的差别, 这种差别是通过对隔开他们的财产的“墙”的不同的态度所体现的。站在叙述人一边反对传统的“自然”要将“墙”推倒, 而邻居却认为:“好篱笆造成好邻家。”所以坚持要保留墙。诗中的“hunters”“dogs”“rabbits”与“Sun”等都配合“Something”, 意指自然, 而“an oldstone savage armed”与“moves in darkness”等字眼描写代表传统的“邻居 (neighbor) ”。这一二元对立就此形成了。

然而诗歌中的“猎人 (hunters) ”虽然也要将“墙”推倒, 但“猎人”却不仅仅是自然的象征, 同时也是传统的象征, 因为他们打猎是为了乐趣, 为了“把兔子从隐处赶出来, 以讨好那群汪汪叫的狗”, 而不是为了取得“食物”。猎人的这种娱乐的方式也正代表了喜爱户外运动的英国地主绅士阶层的传统精神, 那么“自然”与“传统”就没有了明显的界线了, 更不能形成对立了。

与此类似, 作为魔力的“精灵”要“推倒墙”, 而作为魔力的“符咒”却要砌起墙, 更重要的是因为“精灵”是一种捣蛋动物, 根据传说, 它以给人类制造麻烦而取乐, 所以, 它们要推倒墙的愿望就很容易动摇我们对它们代表着自然的信任了。事实上, 叙述人使用“精灵”这个意义含糊的词, 以及他难以找到更加合适的词 (根据第37行的“但也不完全是是精灵”) , 意味着他对于“墙”, 以及“墙”所代表的传统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当叙述人讲到过去曾独自补墙并叫来邻居一起补墙 (12-14行) 的时候, 这种模棱两可的意思进一步得到证实。他们的这些补墙的行为似乎与他们对于墙的态度自相矛盾, 表明了作者的矛盾心理:既然连自然中的“有一点什么”都不喜欢墙, 那么隔断邻居往来的墙是应该拆除的。可出于惯例, 叙述人“我”还是叫上邻居一起补墙。

另一个问题就是诗歌对于“传统”和“原始”二词的联系, 它通过把邻居比作“一个旧石器时代的武装野蛮人”而贬低他的“邻居”, 将代表“原始”的邻居和代表“传统”的邻居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联系, 诗歌创造出了一种令人不悦而又不稳定的原始与传统的联系。然而自从十九世纪以来, 西方文化很珍惜古典罗马人的观点:“原始/传统和自然是和谐一致的, 而不是对立的。”[3] (P257) 由此, 作为贬义的“原始 (primitive) ”一词的消极意义也被诗歌本身肢解。

最后, 诗歌所批评的主要意思“好篱笆造出好邻家”也是软弱无力的。在叙述者的眼里, 墙显然是把人与人分开的障碍物。从诗歌的内容来看, 正是因为“补墙”才使得叙述人“我”和邻居来到一起, 也正是这一活动激发诗人写诗的灵感:诗人通过让他们一起干活而成为了邻居, 补墙是使两人来到一起的“另外一种户外活动”。甚至诗歌的题目也包含着这层意思:如果我们阅读时将题目中“Mending”一词看作形容词而不是动词, “Mending wall”就变成了 (譬如说) “弥补 (人际关系) 的墙”, 而不是“被修补的 (自然) 墙”了, “墙”仍可能是构成邻居和睦相处的条件, 由此“墙”作为原有的主题意义也被自己肢解, 表明叙述人对于补墙的矛盾心理, 即从自然的力量毁了墙的现象顿悟人生, 主张回归自然, 人与人之间不设防, 进行心灵的沟通。同时又出于无奈地进行补墙, 人类就是这样, 生活在爱与恨, 亲密与疏远、理解与隔阂的矛盾之中。

正如对“补墙”的阅读理解所表明的一样, 解构的目的并不是解决文学文本中存在的导致矛盾的主题张力, 并使之变得具有稳定性和统一性, 而是要维持这种张力, 并从分析和解构这种张力中领会文本的意义。这一点是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所追寻的共同目的, 即都是为了寻找文本的意义踪迹, 一个文学文本存在着一些矛盾的意思不能看作是文章的缺陷, 而是语言本身具有的不稳定性和意识冲突的产物。解构主义的诗歌解读法打破了语言意义的一元性, 赋予了其丰富的多义性, 在意义的多元展开中, 不仅恢复了语言的生命力, 而且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4] (P5-13) 。

参考文献

[1]Hawkes, T.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2]Derrida, J.“Structure, Sign, 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the Human Sciences”in Modern Literary Theory.Ed.Philip Rice.

[3]Tyson, L.Critical Theory Today:Card Publishing Inc., 1999.

篇4:拿来主义阅读答案

我们是不是已经接受当下的资本主义的秩序,并把它作为一个最终的现实?如果你承认现有的东西,怎么改变它已经是无意义的了,或许你可以在一些小的地方做些微的改进,但是不对整个系统作出批判就没有意义

这位活跃于哲学、精神分析和文化批评诸多领域的哲学家,所到之处几乎都能引起广泛关注。他的著作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涉猎的范围囊括希区柯克、列宁、歌剧和“9·11”恐怖主义袭击等毫不相干的领域,被人称为“旷世鬼才”。他以天马行空的语言及写作风格著称,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极其擅长将心理分析、政治和黄色笑话熔于一炉。即使在说明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时,他也倾向于用黄色笑话来举例。

2007年6月,齐泽克应南京大学之邀来到中国,他在南大的第一场公开讲座,引来了数百位听众,一时间报告厅人头攒动,许多后排的学生不得不踮起脚尖来瞻仰大师风采。然而一个多小时艰深谨严的哲学讲座下来,最后听众只剩下七零八落的20来人。

几天后,还是在南大,哲学系的讲座上,齐泽克憋不住了。他开宗明义般地,一开场就对听众宣布,“这是我在南大的最后一场讲座了,我今天说什么也要跟大家分享一些黄色笑话!”

在世界版图上,斯洛文尼亚只是一个小巧玲珑的国家,但在观念世界里,与其狭小疆域和稀少人口相比,斯洛文尼亚获得的声誉却大得不成比例,这都要归功于斯拉沃热· 齐泽克。

你很难把齐泽克的形象跟这样一个蜚声国际的大师联系起来。也许是不惯南京的炎热,他连续几天穿着疑似睡衣的松垮老头衫,灰褐色的卷发永远在出汗。他激动地一边说话一边以铿锵的节奏点头,同时神经质地用手指揪拎起湿漉漉的汗衫前襟,频率约每分钟20次以上,而他的英语里面,居然还夹带着大量坚硬的大舌音小舌音。不去听他的谈话内容,你会以为他大概就是东欧小酒馆里最常见的那种大肚腩工人,每天下班回家前跑去喝一杯,再跟其他酒客交换交换黄段子。

其实老齐现实生活中非常“规矩”:不喝酒,不抽烟,不搞婚外情……此次随他来华并兼任他翻译的吴冠军打趣他是“常冒坏水的好孩子”,似乎他所有的奇诡不羁,都只输出在他的思想与文字之中。

飞来飞去的明星

齐泽克在卢布尔雅那大学的硕士毕业论文着重考察了拉康、德里达、克里斯蒂瓦以及其他欧陆哲学家的著作。尽管这篇论文才华横溢,但齐泽克还是无法获得硕士学位,直到他同意增加一个附录,对上述哲学家进行充分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尽管修订了论文,学校还是认为齐泽克不适合任教,他只好前往法国,在拉康的女婿和知识继承人雅克-阿兰· 米勒(Jacques-Alain Miller)的指导下学习,并跟随米勒进入了精神分析领域。

1989年出版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为他在英语世界一炮走红奠定了基础。在这本书中,他借由对黑格尔进行拉康式解读为意识形态批判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而震慑了西方学术界。接下来几年,他连续出版了《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快感大转移》、《易碎的绝对》等大量有影响的论著,出版速度达每年2—3本,颇为惊人。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洋洋30余万言,通过理论演绎,系统地阐释了“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三位一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是齐泽克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齐泽克在西方广受追捧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十分善于利用大众文化载体传播自己的思想,他拍摄电影,与许多明星过从甚密,甚至谙熟好莱坞八卦,他的电影《齐泽克!》不但受到哲学爱好者的欢迎,也为许多先锋电影观众所瞩目。

这位在全世界高校与学术场所间飞来飞去的明星式学者,生活异常简朴,他家中另一项琳琅满目的收藏是来自全世界酒店的洗发香波和沐浴露,这可以节省下他自己购买生活用品的时间,他的袜子,全部“来自德国汉莎航空公司”。

差一点进入总统委员会

齐泽克的居住地卢布尔雅那坐落在萨瓦河边,那里风景迷人,整个城市人口只有25.4万,“很像一座学院”。“人们彼此认识,或者睡在一起,或者斗成一团,或者又睡在一起又斗成一团。”

对于齐泽克来说,20世纪70年代是凄凉的,不过到了80年代便有了起色。齐泽克相信,某些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在社会主义的最后10年过得最好,因为除了拥有国家资助的食物、住房、工资、文化,还享受着可以抱怨政府的乐趣。“有3年时间,是绝对的自由自在,那时还没有现在这样的规章条例来管理赤裸裸的色情文化,当时到处都是报亭,它们都贴着非常具有色情味儿的海报。有一次我跟儿子一起经过一个报亭(他那时还很小),亭子上贴着一张很大的海报,上面画了个一丝不挂的女人,她双腿跨在哈雷摩托车上。我儿子说,‘快看,多棒啊!’但他没有注意到那个女人,他指的是哈雷摩托车!那个时代是我们的失乐园。”

齐泽克有过3次婚姻,太太一任比一任年轻:第一任太太与他年龄相当,第二任太太比他小10多岁,最近新婚的第三任太太,是阿根廷一位美艳名模,比他整整小了30岁。这位名模的父母都是齐泽克的崇拜者,她父亲是一位拉康学者,她本人也对后现代理论颇感兴趣。

斯洛文尼亚独立以后,齐泽克开始竞选斯洛文尼亚四人总统委员会中的一个席位。那是1990年,这个国家第一次举行民主选举。最后他获得了光荣的第5名——对他而言,这是最好的结果;或许对于斯洛文尼亚来说也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如果他真的当选,他的第一个行动或许就是辞职。“我觉得占据那个位置意味着你每周都要开会,随之而来的是影响和权力——不过我不稀罕,那是个一天要工作24 小时的职业,承载着愚不可及的社会义务。”

大师半失业

作为一名独立知识分子,齐泽克的反抗姿态一直没有变。近十几年来,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演变,尤其是东欧社会主义阵线的萎缩,齐泽克反而越来越马克思主义化,也越来越左翼化,因为他所反抗的不再是无所不在的集权控制,而是一个无所不在的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的全球新秩序。这个资本主义的逻辑,虽然表面上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但已经将绝大多数国家都席卷其中了。

齐泽克十分善于观察日常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律,并统统将其理论化。比如,他注意到人们在进入电梯后,喜欢不停地按关门键,尽管关门键并不能加快关门的速度,却可以使乘客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的行为富有成效。齐泽克由此联想到西方自由民主社会中无助的公民——表面上这些公民通过投票参与了政治进程,但由于两个政党在基本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因此实际上这些公民并没有任何选择可言。

齐泽克展示了哲学家与游牧人在本质上存在的亲缘关系。“我在多个领域内进行着独特的游弋:政治学、哲学、心理分析、符号学、电影研究以及大众文化等方面,没有边界、也没有实际目的,只有在思想地标上不停的移位。”

篇5:《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阅读答案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不懂得过去,就无法理解现在”这一口号是错误的,因为人无法回到真正意义上的过去。

B.当代人去研究历史既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亦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

C.历史学家看历史资料时,比一般历史剧、历史小说、影视连续剧的编导和作者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主题和题材。

D.编导和作者缺乏当代意识,则其作品票房价值较高;编导和作者确立当代意识,则其作品收视率高。

E.《包青天》、《海瑞》等作品的作者和编导未必具备自觉的当代意识,然而这些作品还是瑕不掩瑜。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历史主义口号中“不懂得过去”所说的“过去”,与当代意识表现形式中“就无法理解过去”所说的“过去”意思相同。

B.历史主义口号中“就无法理解现在”所说的“现在”,与当代意识表现形式中“不懂得现在”所说的“现在”意思相同。

C.第一段中“纯粹的过去”与“真正意义上的过去”,两个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D.第一段中“当代人理解的过去”与“现在的过去”,两个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14.作者引用马克思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这一名言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根据文意,说说如何才能“摆脱历史主义的思维,确立当代意识”。(4分)

参考答案:

12.(5分)*A *E【B曲解文意,原文说“并不是出于‘思古之幽情’”;C撇开了“自觉确立当代意识”,两者无从比较;D分类、归因有误不符合原文第4、5段意思。】

13.(3分)*A【A.前者意思同C,后者意思同D。B.都是指当代现实生活。C.都是指历史某一时期客观存在的真实生活。D.都是指当代人主观意识当中所认为的古代生活】

14.(4分)【这个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1分)作者引用这一名言是为了说明当代人去研究历史是出于当代人现实生活的需要,(2分)进而证明“不懂得现在,就无法理解过去”这一观点(2分)。本题最多给4分。】

篇6:拿来主义阅读答案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丰满的拿来文化遭遇了现实的骨感。经过学校和教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大气、典雅、庄重的校园文化往往水土不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远的距离,难以让学生产生思想和认识上的共鸣。许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或者是一瞥了之,甚至视而不见。校园文化因此沦为花瓶,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表面上看,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中旗帜鲜明地奉行拿来主义,缘于他们过度迷恋文化的原貌,总想为学生打造一个原汁原味无污染的原生态文化体系。然而,究其根本,是学校管理者不劳而获的惰性思维使然。

毋庸置疑,中外优秀文化理应得到传承,但学校管理者应该辩证地运用拿来文化。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就会不切实际,无法激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而真正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向心力的校园文化,必须注重文化的再造与创新,让经典文化历久弥新,融合时代发展特色。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味原本地照搬优秀文化,要摒弃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厘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进而让文化焕发时代特色,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拿来的只是别人的文化,原创且切合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让学生在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激发学生文化创新的潜能。比如,引用这句耳濡目染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时,我们可以站在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情操,以及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角度,将其创造性地转化成书山有路法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式传承,重新赋予其时代的.韵味,不仅能彰显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时代张力,更能让孩子们消除视觉疲劳,中听入耳。

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每个地方都不乏历史文化名人、英雄人物等丰厚的人文资源。建设富有特色、富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资源,充分释放区域特色文化的优势和独特价值,切实做到为我所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触摸到自己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进而徜徉于先辈们的思想、文化、精神之中,如此才能情不自禁地亲其师,信其道。

另外,每个时代都有公众熟知和喜爱的流行文化,将时代流行元素巧妙地嫁接到校园,可以有效地提升校园文化的时尚感,增强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友谊且行且珍惜有钱不任性这些都是创新校园文化的鲜活素材,不应游离于学校管理者的视线之外。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要走原创路线,深入开发和创新优秀文化资源,营造特色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聚焦和释放校本文化的人气,真正让校园文化软实力变成素质教育的硬功夫。(杨启锋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渴口中学)

《中国教师报》10月14日第3版

1.下列关于拿来的校园文化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良苦用心的久经岁月洗礼的中外名言就是拿来的校园文化。

B.这些大气、典雅、庄重的校园文化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远的距离,难以让学生产生思想和认识上的共鸣,让学生感到水土不服,接受不了。

C.校园文化因为拿来沦为花瓶,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或者是一瞥了之,甚至视而不见。

D.拿来的校园文化一味地生搬硬套不切实际,无法激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学校管理者不劳而获的惰性思维使得想为学生打造一个原汁原味无污染的原生态文化体系只能事与愿违。

B.只有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向心力的校园文化。

C.原创且切合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让学生在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D.学生普遍厌弃拿来的校园文化是因为它们是生搬硬套,失去文化的原貌。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譬如书山有路法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既注重文化的再造与创新,让经典文化历久弥新,又融合时代发展特色,学生自然喜闻乐见。

B.建设富有特色、富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的人文资源。

C.作者认为即使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式传承,重新赋予其时代的韵味,也不能彰显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时代张力,让孩子们视觉疲劳。

D.校园文化要鲜活靓丽,就要将时代流行元素巧妙地嫁接到校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校园文化的时尚感,增强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阅读答案

1.【答案】选B。【解析】B水土不服是说拿来的校园文化,不是学生

2.【答案】选A。【解析】B项,充要条件误用。C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原文激发文化创新的潜能不符。D与文中过度迷恋文化的原貌有出入。

篇7:拿来主义阅读答案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现代礼仪文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对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追求进行提炼,与友善、和谐、文明、法治等现代价值观念联系起来进行科学阐释,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使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价值取向,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使礼仪文化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同时,通过一些仪式和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使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1、下列关于中国礼仪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B、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追求“向善”,它表现出善良的人性,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和善良宽容的心灵。

C、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D、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能够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儒家对中国礼仪文化的诠释来看,儒家已经意识到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B、中国礼仪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密切,中国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C、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为礼仪价值取向,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让大众接受。

D、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礼仪文化可以变成礼仪行为和礼仪习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B、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内涵,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

C、中国礼仪文化强调自律,西方礼仪文化强调他律。我们应该将中国礼仪文化和西方礼仪文化有机地结合,保障各种礼仪规范和公约守则为人们自觉地遵守,或者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遵守。

D、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有助于礼仪文化成为每个人的礼仪行为,变成全社会的礼仪习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1、“从社会的视角看”错,原文第一段中说“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从国家的视角看”而不是“从社会的视角看”

2、“中国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错,原文说“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和“礼仪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篇8:拿来主义阅读答案

《拿来主义》属于高一课文,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至少有两大阅读障碍:一是时代隔阂使学生难以明白鲁迅明嘲暗讽的是什么现象, 从而不理解鲁迅的深意;二是语言上的隔阂, 文章用具体形象的语言代替抽象的说理, 而且用词极其简省, 点到即止, 学生难以理解形象语言背后的深刻道理。针对这些难点, 又考虑到高一学生还不能一下子学会自己设置探究问题的学情, 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之后, 为他们设置以下几个探究点, 引导深入研读, 从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品质——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新颖性、敏锐性、灵活性、批判性等。

一、设置辩论场景,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地思考问题, 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 抓住事物的本质, 揭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的广阔性表现为思路开阔, 能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揭示事物的联系, 全面地思考问题。

“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可能不去深究。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文意, 探寻行为背后的实质,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我们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请你认真研读“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 叫做‘发扬国光’”一句, 特别是加点词语和引号的意味, 想想国民党当局送东西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假设当时有主张送画的“主送派”和主张不送的“主留派”, “主送”“主留”双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当然, 不管辩论结果如何, 最终当局的决定都是一个——送去) , 请你加入其中一方, 列出至少两条你方“送”或“不送”的理由以备课堂辩论之用 (别忘了结合时代背景) 。

这样设置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度, 培养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品质即深刻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把“理解力”尤其是深层次的“洞察力”列为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 他说:“智力的两个因素跟创造力有密切关系。它们是, 解释和重新解释问题的能力 (即理解力) 以及深入思考的能力。”学生思考越深, 他们就越容易捕捉到关键性的问题, 因而他们的观点就越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深挖国民党当局送画行为背后的卖国嘴脸。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可作必要点拨。课堂辩论时我们发现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思路比较开阔:“主送派”的理由, 有“礼节需要”的角度, 有“结束闭关开放交流”的角度, 有“显示国力”的角度, 有“面子”的角度, 有“心胸气度”的角度, 等等;“主留派”的理由, 有“不必打肿脸充胖”的角度, 有“往而不来非礼也”的角度, 有“倾尽所有送出不是体面”的角度, 有“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向列强献物不是平等的正常交往”的角度, 有“‘发扬国光’实际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角度, 等等。最后大家聚焦到当局“不可告人的目的”:为巩固统治地位, 不惜倾尽国库, 向列强献礼谄媚。这便是“送去主义”的卖国实质。

这样提供辩论平台, 让学生参与到想象当年事件的辩论之中, 打破了时空界限, 有利于消除时代不同导致的隔阂, 有利于深入而丰富地理解文章。课堂辩论展示是在自由民主、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 在这过程中,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鉴赏力得到了提高, 临场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对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 学生的兴趣得以最大限度的激活, 思维自然活跃, 心智自然开启, 眼界自然开阔, 课堂上思维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常常迸发出智慧的光芒: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契机。

二、设置扩展练习, 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

思维的独创性新颖性表现为个性色彩、个性特长、个体优势的独立创见。为培养这样的思维品质, 我们设置了一个扩展式想象练习:

文章第三段有这么一句:“要不然, 则当佳节大典之际, 他们拿不出东西来, 只好磕头贺喜, 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是写“一味送去不想拿来”的后果。请你结合上下文, 充分展开想象, 然后用500字左右描绘一幅画面, 表达你对这一后果的理解。画面要素有环境 (包括天气和景物) 、人物 (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 。

这种扩展练习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对课文中人物的潜台词、未再现的人物外貌或性格形象、文字“空白”中的意境或生活情景以及略写的情节和潜在的未来情节, 进行富有创造性而合理的想象, 或口说、或笔绘。

想象得出的结果各不相同, 都带有很强的个性色彩, 所以往往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这种独创性和新颖性为未来的创新播下了优良种子, 所以现代心理学认为, 想象力的有无以及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而且通过这种扩展式想象练习,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送去主义”导致的亡国灭种的可悲和可怕, 感受到鲁迅对“送去”行径的深恶痛绝和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深切担忧, 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写作目的。

三、设置联想迁移, 培养思维的敏锐性和灵活性

思维的敏锐性表现为敏感地捕捉问题, 迅速地做出决断。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不拘泥、不刻板, 善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等变化, 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 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和融合, 同时能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善于迁移。在《拿来主义》的教学当中, 我们把培养思维的敏锐性和灵活性的理念融入其中, 设置这样一个联想迁移训练:

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观点阐述为:“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说的是对传统的或外来的东西, 要有主见, 有辨别力, 主动选择。请你联系这种观点, 选择以下几种现象中的两种作分析, 谈谈你对“拿来”的看法: (一) 网络是个大千世界, 里面的东西如何“拿来”? (二) 日本的漫画和动画片在中国铺天盖地, 可日本人说这些动漫他们基本不看, 你认为中国人这样“拿来”合理吗? (三) 燃爆竹放烟花是我国传统的习俗, 你认为应该继承这种习俗吗? (四) 新的中学语文课本删掉了鲁迅的一些文章, 有人认为鲁迅文章过时了, 你认为现在的人应该怎样对待鲁迅及其文章?此外, 请你举出另外一例有关“拿来”的例子并谈谈你的看法。特别要求:1.“任选两种现象作分析”, 要求各写50字以上;“举出另外一例”要求80字以上;2.可从图书馆、阅览室、网上、电视上或其他报纸杂志上查找资料;3.这是课外作业, 写完后交到各小组长处, 各小组长组织组员传阅, 每个小组综合出最佳答案, 下节课集中展示评比。

“拿来主义”一词本就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而“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的阐释语言又过于具体精练, 这都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难度。而学习一篇文章, 不是知道作者有什么观点就万事大吉, 更重要的是在深刻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 联系实际, 发散迁移, 学以致用, 从中提高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我们设置这样的探究点, 旨在把学生引入新的思维领域——丰富多样、纷繁芜杂的现实世界, 让他们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尽情翱翔, 从而强化他们思维的敏锐性和灵活性, 为创造性活动打下基础。

让学生带着解决某个问题的强烈愿望, 在课后自行寻找渠道, 多方搜索, 摘取需要的资料, 这是信息时代教学的特殊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建立在强烈内驱力的基础上的带有极大自主性和目的性的探索求知过程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也是最容易迸发出创新火花的过程。在这过程中, 学生自然养成拓展联想的习惯, 能较为敏锐地感知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实际问题, 并能依靠较为丰富的经验和灵活的思维寻求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略。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从设计教学过程入手, 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 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新知, 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经验, 从而激起创新思维的火花, 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同时我们也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 自己质疑, 自己发现问题, 然后自主合作探究, 把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归还学生, 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也许他们有些看法很幼稚, 很偏激, 甚至错漏百出, 有些看法根本不在我们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我们认为在思考当中, 想象当中, 辩论当中, 表述当中, 取舍当中, 创新思维的各种品质已得到强化, 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斯滕伯格也说过:“他们 (孩子们) 可以从错误中学到重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不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 他们无从学到。”

(作者单位:广西平果高级中学)

篇9:后现代主义的网络阅读

我认为在这种现象背后,有一种特别的意味,反映了文化领域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摩擦。我把它理解为是一种社会转型冲突。网络兴起后,以文本和专家为中心的现代性范式,正转向以大众和阐释为中心的后现代性范式。超女、红学热暴露了发生在适应与不适应之间的现代化摩擦。

下里巴人的红学

刘心武对红学的诸多贡献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创立“秦学”分支这一条。他考证出一个惊人的线索: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有很大可能是被废太子的公主。红楼梦中贾家(以及现实中的曹家)的兴衰,与康乾时期的皇位争夺休戚相关。“无端”显赫的秦可卿就是反映这一矛盾的线索。其中有一些内容确实很有道理。比如刘心武认为给秦可卿看病的医生张友士,“友士”是“有事”的谐音。按《红楼梦》“真事隐、假语存”的起名习惯,这可说是一个有根有据的发现,就是专业红学家也不能轻易驳倒。

我和大多数网民一样,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红学家对刘心武有那么大意见。按说,刘心武研究红学作为一家之言,尤其是在秦可卿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引起了全社会对红楼梦的再次大规模关注,作为红学界,应当高兴才是,起码应当容纳。怎么不以为喜,反以为耻呢?想来想去,可能真实原因,还是在所谓“规范”上,道不相同,不与为谋罢。

传统时代,有传统时代的范式;网络时代,有网络时代的范式。这一次,网民与刘心武在范式问题上共鸣了一把。而且在我看来,是一种深层共鸣。有的红学权威,在得罪刘心武的同时,可能没有想到,他们也深深得罪了网民。因为权威的言下之意就是下里巴人没有资格搞红学。而网民正是这样一群下里巴人,他们不认为只有专家可以谈论红学,而认为《红楼梦》是大众话题,红学是公众共享空间。

网民形成这种共识,往深去想,代表着“解构专家”这样一种共同意志。这不是一种偶然冲动。不管网民自己意识到没有,解构专家实际是以后现代主义对本质主义的解构为思想基础的。专家往往代表对事物本质的专业认识;解构专家既是针对本质,也是针对专业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就成为一个比事件本身更有意义的话题。

就我个人而言,对刘心武的红学观点并无特殊偏爱。除了对他研究秦可卿的成果,觉得大受启发外,其它的或者印象不深,或者不太认同。这里只是想对后现代的一般话语权利进行一些辩护。

解构专家

所谓解构专家,就是一种否定权威的立场。在刘心武解红楼这个案例中,刘心武之于红学权威,一般网民之于红学家,就处在这种解构关系中。这种解构,触犯了传统的教条,也显示出了后现代的新规范,因此显得十分典型。

1、解构“以专家为中心”的范式

红学家指责刘心武的一条重要理由是─他不是专家。言下之意,刘心武如果写小说,不管他写得好坏,都是正当的;而刘心武谈红学,不管他说得有没有道理,都是不正当的。从互联网的观点看,这是一种非常无理的指责。按照这个逻辑推理,所有网民都不能超出自己的专业发表系统的意见,推而广之,所有人都只能安于社会分工。这是一种不符合现代化潮流的传统观念。

以专家为中心,只是这二三百年工业化阶段中存在的典型文化意识。它隐含的前提假设是─专业化分工先于全面发展。这里的“先于”,是指“价值优先于”的意思。其实,专业化分工的倡导者斯密、李嘉图也不过是业余经济学家,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创造了专家产生的条件。只有在工业化状态,才使专家这种片面发展的人,得以“大规模、批量化制造”。

从未来学观点看,社会以专家意见为中心这种畸形现象,将会随着人的全面发展而趋于弱化。刘心武固然是一个小说家,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了一个红学家、美学家或其它他想成为的什么家。这个道理对一般网民也适用。网络上多次重演非专业人士战胜专业人士的事件,这种事现在不是开始,将来也不会结束。历史地看,在前现代状态,人们的专业化意识并不发达。老子、庄子不过是“业余的”,这不妨碍他们超过一般专业哲学家。而在后现代状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和知识融合,将取代人的专业异化。妄言专家意见一定高于大众意见,将不能适应这一趋势。

2、解构“以文本为中心”的范式

对刘心武的又一指责,认为他有许多地方牵强附会,是在搞“六经注我”。我以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确实,如果按传统观点评价,刘心武的红楼梦侦探学确实有点“强解”或阐释过度的味道;他对红楼梦人物的理解,在许多地方,有拿现代人的思维往古人头上硬套的嫌疑。

最典型的是刘心武以“刚、烈”解妙玉,实在过火太甚。妙玉本是弱不禁风的画中人物,刘心武偏把她写成董存瑞式的英雄。我以为这与刘心武的个人特点有关。以他独特的审美取向,他似乎把南方古代淑女想象成了北方现代女将。实际上,《红楼梦》作者写女子,并非从是非善恶着眼,而是当作道法之自然的象征,成为与男子社会对比的参照系。作者“无才补天”,迫走江湖之远,遂恶庙堂之高,进而上升到认为所有远离自然的社会现象(四大家族)、社会代表(男人),都是没有价值的,应彻底否定的,凡社会(男人)所有相,皆应自然(女人)化为“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很符合曹雪芹长辈入世经营织造,出世寓于寺庙的生活经历。从这个主旨看妙玉,怎么会象刘心武写的那么认真入世,与人做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呢?

以上似乎在说刘心武的不是,其实不是。现代性的阅读,是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按这一标准,刘心武即有诸多不是。但后现代性的阅读,是以阅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按照伽达默尔的阐释方法论,从个性化意义说,所有文本都是未完成的,只有当文本的“语形”与某一具体阅读者的“语境”产生对话关系,形成一个意义的循环时,整个过程方才完成。从后现代的意义上说,有多少阅读者和阐释者,就有多少种红楼梦。这就是后现代的阅读立场。

网络时代的阅读,是多元化阅读。意义是在文本与读者的对话中生成的。一元化的文本,顶多只是充当语形角色的符号而已。每个网民,都有“六经注我”的权利;每个人,都不能剥夺别人多元化价值表现的权利。

上一篇: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下一篇:融媒体中心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