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总复习的几个问题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2024-05-23

高三英语总复习的几个问题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精选8篇)

篇1:高三英语总复习的几个问题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明确方向--对高考的预测与简介

距离20高考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了。高三同学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明了高考要考什么和怎样考,否则,复习就可能走弯路,造成事倍功半的结局。ヒ正确判断高考的趋向,只要认真研读一下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及《考试大纲》就完全清楚了。因为现在的高考试题是多年教学改革和测试研究的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广大师生的肯定,年试题的基本路子和前几年是一致的。

高考英语共六个题型, 满分150分。其中听力占30分, 完形填空(其实它也叫缺词阅读)占30分, 阅读理解占40分, 书面表达占25分。这几项直接考查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能力的题型总共是125分。另外, 单项填空占15分, 短文改错占10分, 这两项测试有些题会明显地考查语法知识, 尽管它的主要目的也是在测试语言能力, 但毕竟有的题凭语法理论就可以做出。

(一)2004年英语高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1.在词汇学习上,应注意在特定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语境里接受、掌握词汇,并应重点注意常用词的实际运用。

2.在句法上,应注意常用句型,及常用句型所适用的具体场合、语境和话题。应当分类接受句型,但不应满足于传统的语法分类,应当按日常交际项目和实际生活话题进行分类,真正了解什么功能、什么话题应当用什么句型。

3.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语篇能力,特别是增强语篇聚合能力。为此,考生应当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改变以往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语篇的学习策略和习惯。

4.在提高语篇能力过程中应当重点提高对语篇语义的概括能力、对语篇内部结构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对逻辑用语的有效把握能力。

5.在提高语篇能力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培养对语篇宏观语境(即篇外各因素)的推断和想象力,其中包括对动机、事因、态度、篇外关系等因素的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

6.增强语言运用的熟练性,注意培养提高语言的反应力,提高反应速度,特别是提高对各种特定语境的反应速度,从而增大在有限时间内的语言信息处理量。

7.在控制使用逻辑推断能力的同时增强语言经验,培养对语言的感受力,提高对语言的知觉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语感”。

8.重视语言的情感因素,强调对特定语境的情感接受力,强调对不同语篇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其实考生并不是不具备情感能力,只是在应试的重压下往往忽视了对语篇的情感体验。

9.提高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分辨能力。

10.提高对语言的基本操作能力,注意培养书写、视觉扫描等方面的基本功。

11.有效提高语言的学习和策略能力。

12.提高应试技能,有效把握时间,有效控制考试心态,进一步优化应试能力,自觉遵守和实施应试规范。

(二)2004年的高考试题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 重视实际使用英语能力的考核。

现在的高考主要考查语言运用,即在实际生活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考试内容与教和学的内容并非简单一致。一般人似乎认为课本里讲什么就应该教什么,从而也就应该考什么,其实现在的高考并非如此。高考对语言知识是重视的。但它看中的是会不会在具体的语境下灵活运用,而不是理论说教。

2. 重视语篇的作用,在活的情景中考查。

所谓突出语篇的作用,即通过语篇考查听、读、写的能力,而不是孤立地、无上下文的分句式的考查。近几年的高考试卷,考听力是在对话和短文中进行的;阅读与完形的考核是以短文的形式出现的;写作也不是仅仅让你写几句话,而是要连贯成短文;改错是让考生在一篇小文章中判断;单项填空也不是就那么一句话了,而是两句或三句。

3.重视对综合文化素质的考核。

既然语言交际行为需要一些语言能力之外的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行为考试自然应当在考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考这些交际能力。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即使是最简单的,都必然牵涉到语言能力之外的交际能力的运用。比如别人对你说:“How do you do?”,你该怎么回答,这绝不是仅仅知道语音、语法、词汇就能解决的。所以,语言运用需借助语言能力之外的交际能力。只不过所借助的其它交际能力有复杂的、有简单的、有种种不同而已。NMET运用题中要求考生的语言能力之外的交际能力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都是最普通的交际行为所必需的。

4.阅读理解能力是重点检测的能力。

高考对英语听说读写诸项能力的测试并非均衡对待,而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了对阅读能力的测试。这不仅表现在阅读理解题在试卷中占的比重最大(40分),还表现在阅读能力是决定听力、完形填空、书面表达、单项填空等题型答题效果的最基本的能力。比如说完形填空,其实考的是缺词阅读,即在一篇短文中,每隔八九个词挖掉一个词,看你能否照样看懂原文,如能看懂,才可能正确填出所挖掉的词。

5.思维能力的考查无处不在。

英语卷不仅仅在考英语,几乎每一道试题都渗透着对观察、分析、记忆、想象和综合能力的测试,以及对学生全面文化素质的考查。试卷中主要试题都是在对话和短文中进行考核的,都有具体的语境,都需要分析。所以,只会死背句型,不善推理判断,知识面又窄的学生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6.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虽然有难题,但主要考的仍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的东西掌握好了,才可能把试卷中的中低档的题做对,也才有可能攻克由诸项基础知识综合而成的难题。ヒ允槊姹泶镂例,的试题是最好的说明,它所要求的都是最基本句型的写作。

如以下五个最基本的句型:

(1)Tom learned Chinese.ァ 。2)Tom stayed in China.

(3)Tom is in the classroom.ァ 。4)Tom gave me a book.

(5)Tom found the book lying on the table.

请看20高考写作的范文:

Dear Bob,

I’m so glad to learn that you’re coming in September. I’ve found a place for you. It’s a small flat of 25 square meters, with a bedroom, a bathroom and a kitchen. In the bedroom there is a bed, a sofa, a desk and a chair. The rent is 500 yuan per month. The flat is in a building on Fangcao Street, which is nor far from Jianxin Chinese School. Bus No. 11 can take you straight to the school.In fact, it’s only one stop. Do you think you’d like it? If not, I can try and find another place for you. Just let me know.

Yours,Li Hua

本文就是使用这五个基本句型加上其他附加成分而写成的。它是一篇很不错的短文,但是它并没有多么复杂的句式结构和大词怪词。

高考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那种在总复习中一味追求难题、怪题,而忽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基本技能训练的作法,实在是与高考命题主导思想背道而弛。

7.难度与往年一致。

英语科试卷不象有的学科那样,今年过易,明年过难。近几年英语试题的难度始终保持在0.5-0.55之间。试题稍难一些,而、与年试题,相差不多,但都控制在这个难度之内。另外在题型设计,命题风格,材料选取,词汇范围上都与前两年一致,

这就使高三师生在备考时有了明确的方向。总之,英语题总是按考试说明办事,各方面均遵

循考试说明所确定的原则命制。

8.六大题型简介

(1)听力,占分30分,考九个对话和一篇小短文。短文的难度相当于初三的课文。朗读速度略快于高中课本课文朗读带。对话重点内容包括表示看法、活动安排、购物、看病、就餐、问路、寻求帮助、旅游、住宿、打电话等。所问的重点问题包括所谈话题、人物关系、态度、事件顺序、计算、原因、结果、时间、地点、目的、职业等。

(2)单项填空,占分15分,共15个小题。测试内容包括语法知识,口语交际,词汇辨析和惯用法。大部分题为基础题,动词的使用为重点。

(3)完形填空,占分30分,共20题,每题1.5分。这种题的主要特点是意思的考核代替了语法知识的考核,即所要求填的词只能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同义词的辨析中找出。另外,判断的线索可能在全文的任何地方,而不局限于空格前面。所考的词大多数为实词,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4)阅读理解,占分40分,共20小题。

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阅读材料选择最佳答案回答问题。在不超越中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前提下,阅读材料的选取遵循三个原则:阅读量不少于1000个单词,近两年达到~2200个词,篇数不少于3篇;题材多样化,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体裁避免单一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

A. 掌握所谈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B. 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C. 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D. 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判断;

E. 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正确判断生词的含义。

近几年阅读理解测试题的主要内容是对细节的理解,文章中心的意思的概括,词义词性的判断和依据逻辑关系的推理与猜测。短文中会有少量词汇表外的生词出现,但这些生词一般可以从上下文中猜出大意。ァ 。5)短文改错,占分10分,每题1分。短文长度100词左右。十道题的分布一般为无错1道,多词少词2或3道,错词6或7道。错误类型主要为基础语法知识,并有个别逻辑推理错,如人称代词、关连词语的错误。

(6)书面表达,占分25分。要求写100词左右的短文,短文要内容符合要求,语言准确。如有复杂结构和地道用法,应予鼓励。要求写的东西主要是六项:写人、写事、写地方、写通知、写信和简单议论等。

二、莫走弯路--关于备考的几点建议

明确了高考的主要特点,那么在课内课外的复习中就要确定正确的战略,即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使用英语上,不断地听、说、读、写英语。English is best learnt when always used in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要把英语当作一个工具、一项技能来学,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ジ呷英语总复习,不仅仅是一个查缺补漏,使语言知识体系完美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是丰富语言使用经验、增强语感、使原有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升到一个新水平的过程,也是提高综合分析、观察判断等思维能力、学会自学、改进应试能力的过程。

(一)正确的战略

1奔岢质导性原则。以使用英语为总复习的主要活动,不能过多地钻研语法理论,不能陷入语法会战 2奔岢窒低承栽则。要兼顾听说读写、语言知识各方面,同时又突出阅读这一重点。要有阶段安排,不追求一步到位。

3奔岢终攵孕栽则。要针对自己的弱点,针对自己的水平,突出个人特点,不要随波逐流,不要以为做的题越难水平就越高。

(二)几项具体建议

1焙酶忠用在刀刃上

不少同学把学习英语的许多时间花在语法单项选择题上,而对使用英语,特别是听力与写作的训练则不甚重视。这些同学的复习方向其实不大对头。认真看看高考考试说明所给出的样题,我们就会明白,高考考的主要内容不是关于英语的各项知识的说明,而是对语言的实际使用,也就是说,主要是看你是否听得懂,读得准,写得明白。全卷听力占30分,写作占25分,阅读加上完形(完形属缺词阅读)70分,直接涉及语法知识的也就是单选与改错,总计才25分。即使是单项选择与短文改错也不是死考语法知识,而是在活的情景中考查应用。我希望热衷于钻研单选的同学赶快转变方向,立即开始练听、练读、练写。

2碧的练习要持之以恒

和2003年的听力题,许多学生都反映不容易,说明高考对中学生英语听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建议同学们每天练听力10-20分钟,听力材料可选用由外籍人士所读的模拟试题,要精听

泛听相结合。有的段落反复听,非弄明白每一个词不可。有的则大概听听就算了。泛听对培养语感是很有好处的。练习听力的时候,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学会预测,并努力做到边听边分析综合。对听力测试问题的类型,即概括中心话题,推理判断,谈话细节等问题要心中有数。对常考的谈话内容,如打电话、购物、看病、就餐、活动安排、表示看法等,要做到熟悉不陌生。听力的提高不是一个早上就能实现的,它是慢功夫。但经常听,肯定会有大的长进。

3痹亩潦侵氐隳训悛

要想学好英语,最好的办法是每天接触英语。不断地用英语听说读写,英语的水平就会日渐提高。不过,对中国人来说,听说读写不应该平均使用力量,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应该花在阅读上。因为阅读是中国人接触英语最便捷方式,凭一本小书,一篇文章,便可迅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而要练听说,绝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办不到;在学校,由于是大班授课,也机会难得。另外,阅读比起听与说,可以获得更复杂、更精确、更综合的信息。所以它成了中考、高考、大学四六级考试的重点。哪个学生要想在各类英语考试中得高分,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要读得准,二要读得快。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条:

A. 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固定短语;

B. 会根据构词法和上下文判断词义词性;

C. 会分析句子结构,明确主句、从句、各类成分;

D. 会根据动词词形的变化判断时态、语态、语气;

E. 会判断后置定语、省略、替代、跳跃及三种非谓语动词等经常迷惑初学者的现象;

F. 会概括中心,推理判断,读懂作者的话外之音;

G. 对英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提高阅读能力的办法是不断地阅读。要注意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日日坚持,持之以恒,肯定会有所作为。所谓精读,就是仔细地一句一句,甚至一个词一个词地读。弄清每一句的意思和结构,理解每一句的用法。必要时,要查辞典,要请教别人,要反复看,直至彻底弄明白为止。

将较难的英文译成中文,是检验是否真正理解的一个好办法。精读的文章,可以是正在学习的课文,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上的短文。这类文章应有一定的难度,要出自英美人手笔,生词不要太多。如文章后有检测题,还应认真完成各个试题,因为答题也是一门技术。对于泛读,好多人不太重视。其实泛读对增强语感、增加语言使用经验,好处极大。不会泛读的人,其实不叫会阅读。所谓泛读,就是泛泛一读,尽量不查辞典,不分析结构,也不必字字必看。大概一读,能明白文章基本意思即可。这种阅读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故事内容上,它会对语言的学习产生意想不到的好处。泛读的东西很多,如书店中的各种简易读物、21世纪报中学生版等等。只要你想看,你会找到无尽的资源。阅读是一项技能,也可以说是一门技术。而技能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不要过分依赖理论的解释,也不要相信什么“速成”秘决。拿起文章,投入阅读,成功就在前面。

4毙吹牧废耙在写的实践中提高

许多同学在准备高考时有一个弱点,即只愿意看,不愿意动笔写。那么英语作文怎么办?只好在临考前突出写几篇完事。这其实很不对。英语书面表达在高考中占分25分,是一个重点题型,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而写的能力是不能单靠做其他题来提高的。必须赶快行动起来,动手写东西,每天写几句,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渐渐地就会接近高考的要求。练习写东西,主要练习记叙一件事,同时也可练习写描写人,介绍地方或表示观点的小文章。初练时可主要使用常用词和常见句型。有一定基础了,再争取能用新颖词汇和复杂结构。所谓复杂结构,也不要以为高不可攀,把简单句变为定语从句、强调句式或使用非谓语动词短语,就是使用了复杂结构。练习写作时,还要注意内容要全,书写要工整、词数要符合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是写给谁看的,交际的目的何在。练习的方式,可以自己写随笔,请教师改改;可以找带答案的写作练习试笔;也可以有空抄抄英语的小文章。抄文章和背诵文章都可以使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的能力。 -

5. 把《考试大纲》上的词汇表掌握好

词汇表上的许多名词可归类为阅读词汇,这类词知道意思,会拼写即可。但动词、介词、连词及其他常用词则必须做到四会。我们强调总复习要重视听读写,并不是说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不重要了。只不过语法不要弄得太过分。

6. 抓好基础题

无论什么考试,基础的东西都是最重要的。英语高考也不例外。考生应努力做到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力争难题的分。基础题不丢分,就保证了考试不会失败。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如果水平不是很高,就一定要以练习基础题为主,不要嫌容易,不要跟别人攀比。要把基础词汇、基本句型弄扎实,要做到懂、会、熟。越临近高考越要降低难度,因为此时由于时间有限,要使自己的能力攀上一个新的高峰已不可能,而把易错但比较容易的题弄明白,弄准确则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可惜有的同学在复习中做的练习太难了,费了很大功夫也收效甚微。他们以为做多难的练习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也取决于原来的基础。

7. 要重视思维能力和其他素质的提高

英语高考,不单单是考英语语言的运用和理解。它同时也在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和想象的能力。例如完形填空,只有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情况,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才可

能判断准确。又如阅读理解,设问的题目大部分是让学生概括中心,猜测词义,推断语气,分析结果等等。仅仅从文字上把文章看懂,而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做不好阅读理解题的。另外,为迎接2004年高考,考生还应注意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关注国际时事,扩大知识面,学习最新的科技动态,这将为你在新一年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8.掌握好六大题型的重点知识

听力测试中的重点问题

(1)具体细节

① Who cleaned the room?

② Why did he come late?

③ What will he do tomorrow?

④ When does the office open?

⑤ Where did the woman stay last year?

⑥ Which does she prefer, tea or coffee?

⑦ How much did she pay for the book?

⑧ How often does he write to his mother?

(2)判断主题

⑨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⑩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interested in?

1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opic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12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alk?

(3)推理判断

-13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it?

-14 How does the woman find it?

-15 How do they like it?

-16 Do they agree with each other?

-17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woman’s words?

-18 When did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19 Where do they have the conversation?

-20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woman?

-21 Why did the man do that?

-22 What is the reason for his absence?

-23 How much a pound are the apples?

-24 When does the plane take off?

-25 What’s the time now?

单项填空中多次考过的句式

(1) Tom got up, dressed himself and went out.

(2) Mary said pointing to the notice,…

(3) The first textbooks written for teaching English came out in the 16th century.

(4) He is considered to have invented the computer.

(5) Why not try going by boat?

(6) He could hardly keep his eyes open.

(7) I can hardly imagine Peter sailing across it.

(8) If we had driven in turn, you wouldn’t have got so tired.

(9) I didn’t know you were in London.

(10) The women got paid by the hour.

(11) You mustn’t play with the fire, you may hurt yourself.

(12) Could I borrow your book? Of course you can .

(13) We wish each other the best of luck.

(14) Look through the book and tell me what you think of it.

(15) The lights happened to go out.

(16) The fire broke out in the factory yesterday.

(前16个是关于动词的)

(17) The book is of great value.

(18) She is a newcomer to chemistry.

(19) He dropped the coffee cup.

(20) None of us had any money on us.

(21) They gave the child what he wanted.

(22) I bought two dozen of these eggs.

(23) This is Zhao speaking.

(24) Thank you. It is my pleasure.

(25) I have never heard a better voice.

(26) It was only then that I began to notice it.

(27) The number of people invited was fifty.

(28) You should leave things where you can find them.

(29) I don’t need any money, but I’ll bring some in case.

(30) Now that you’ve got a chance, you might as well make full use of it.

完形填空题判断的依据

(1)环境线索

I’m tired of sea food, so I didn’t eat much___ that day.(答案B)

A. vegetables B. flounder(比目鱼)

(2)因果线索

He was badly ill, so he was ___答案B)

A. present B. absent

(3)转折线索

He was badly ill, however, he was ____.(答案A)

A. present B. absent

(4)让步线索

He didn’t ___the test, though he worked hard. (答案A)

A. pass B. fail

(5)顺序线索

After he wrote the letter, she___-it and then ___it. (答案B)

A. posted/ signed B. signed/ posted

(6)用途线索

I like my ----, which gives me great help in the rain. (答案A)

A. umbrella B. bike C. pot

(7)反义词线索

He used to be lazy. But now he is quite ___.(答案A)

A. hardworking B. handsome

(8)同义词线索

He made a lot of mistakes in the last test This time we can still find___

a few in his paper. (答案A)

A. quite B. only

(9)比较线索

We are shorter than he, so he is the ___ among us. (答案A)

A. tallest B. shortest

(10)一般个别线索

He is very clever, so he get the answer. (答案A)

A. can B. can’t

阅读理解重点问题汇编

(1)考查主题思想或段落大意

① The story mainly tells us ___.

②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

③ 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us ___.

④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should be ___

⑤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1 is ___.

⑥ Paragraph 2 deals with ___.

⑦ The last paragraph ends the passage with an emphasis on ___.

⑧ What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⑨ Whis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best supported by the last paragraph?

(2)推理判断测试题

①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___.

②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tell ___.

③ We can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___.

④ What probably happened in the end?

⑤ When he said, “…”, he meant ___.

⑥ This passage would most likely to be found in ___.

(3)考查文章细节理解的测试题

① The right order which tells the story is ___.

② 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given in the following.

③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ps shows the right position of ….?

④ Which statement is true?

(4)考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测试题

① This article is particularly written for ___.

② When the writer says … he really means ___.

③ The author’s attitude to… is that ___.

④ What kind of atmosphere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create in this passage?

⑤ The writer regards… as ___.

⑥ The write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story is ___.

(5)猜测词义,常见的题干有

① The word… in paragraph… refers to ___.

② The underlined word “…” means ___.

③ The word “…” could be replaced by ___.

④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can take the place of …?

短文改错测试中常出现的错误

(1)and 与but用错 (2)名词单复数形式不对

(3)人称代词指代混乱 (4)逻辑推理错

(5)动词在第三人称单数后忘加s (6)动词过去式未加ed

(7)so…that句式 (8)定语从句中的which与where

(9)though后多加but (10)形容词和副词混用

书面表达中的常用连词与句式

(1)过度用语

① 表示时间顺序:first, then, afterwards, meanwhile, later…

② 表示空间顺序:near, next to, far from, in front of, on the left, on one side…

③ 表示比较、对照:like, unlike, such as, bu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nevertheless…

④ 表示因果关系:because, for, as a result, therefore, thus…

⑤ 表示递进关系:besides, what’s 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⑥ 表示并列关系:and, as well as, also…

⑦ 表示总结性:in general, in a word, in short, on the whole…

(2)常用句式

记 事

① At first he didn’t hear anything at all.

② But then a sudden knock on the door woke him up.

③ Following that came a man’s voice, saying, “Come out, or I will break in!”

④ Several minutes later, he heard someone leave.

⑤ Finally he got up, opened the door and looked around.

写 人

① She is a girl of twelve years old.

② She is tall and slim with big eyes and curly hair.

③ Being kind and helpful, she always enjoys helping others out.

④ In her spare time, she spends much time listening to music and reading novels.

⑤ She gets on well with almost anyone and is always welcome wherever she goes.

介绍某地

① Liaoning Province lie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② It is rich in many kinds of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coal and petrol.

③ It has a population of 23 million.

④ It is terribly cold in winter and very hot in summer there.

⑤ The people there are friendly and hardworking and their hospitality will never fail to give you a deep impression.

通知用语

① Attention, please!/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② The sports meet to be held tomorrow is canceled due to the bad weather.

③ A meeting is to be held in Room 203 at two o’clock tomorrow afternoon.

④ Please take a pen and notebook with you and be there on time.

⑤ That’s all, thank you!

写 信

① Dear Tom, I’m very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② I am fine but very

篇2:高三英语总复习的几个问题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江苏省泗阳中学王向东

在高三短短的九个月时间里,既要上完高三必修课本全一册的24单元熋康ピ既有对话,又有两篇较长的文章 等内容,紧接着还要对从初中到高中十册课本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要复习的词汇、语法、句型很多很多。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几轮的复习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以便在高考中能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如果在高三没有周密的计划和安排,要想在高考中

考出好成绩绝不可能。

一、抓双基--提高能力的保证

进入高三以后,首先要处理的是高三课本。这本书名义上是新课本,但实际上在本册书内已经没有任何新的语法出现,而是将以前学过的语法系统地分散在各单元中让我们进行复习。所选的文章虽然较长,但由于文章中生词不是太多,学生大多能读懂。而且所选文章体裁、题材都与高考所考文章相同或相近,既有人物传记,又有介绍科普知识以及讲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概况等。这些文章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学生要认真阅读。遇到重要的词汇或语法,应认真地复习一遍。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可大大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近四个月的学习,学生对于常见的语法、词汇进行了简单的复习,尽管这样的复习是不系统的,知识仍然是较为零碎的、分散的。这本书学完以后,即进入正式的复习阶段。这阶段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将初高中课本系统地复习一遍,通过本轮的复习重在打好学生的双基,同时注意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考试中,学生普遍反映很多题目一看就会,但一做就错,原因就在于基础不牢。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才能遇到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对。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型等。在词汇方面,按照大纲要求,高三学生参加高考时,应掌握3000个左右的单词和短语。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强弱。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对于每单元的重要词汇、短语,特别是在书面表达中有可能用到的词汇,学生必须会默写并正确使用。对于高考中重点考查的词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除要求学生记忆、理解并会正确使用外,还要注意对常见词一词多义等进行辨析,学生要掌握常见的构词法,这样可有效扩大词汇量。对于平时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出现频率较高的热点词汇,虽然是高考词汇表中没列出的,但也要求学生认真记忆,这样在阅读理解中才不会因为生词量过多而影响阅读速度和对文章意思的正确理解。在语法方面,对于课本中出现的语法、句型,首先应向学生交代清楚哪些语法为高考中必考或常考的语法项目。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都是高考中必考或常考的语法项目。词法中又以动词为重中之重,因为动词包括十多种时态、语态、语气、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等。仅动词一项,在高考单项选择这一项中,考到与之相关内容的题目就占到了近一半。了解到高考重点的语法项目之后,应重点讲清讲透这些语法项目,同时将那些互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语法放在一起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规律化。同时针对高考近几年纯粹考语法的题目越来越少这一变化特点,尽可能创设各种语言情景来复习这些语法,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工作中,一定要依纲据本,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考点上,并通过提问、讨论、分析、对比、综合、归纳、整理等形式,总结知识规律。练习时,一定要根据本地学生的特点,选择难易适中、符合高考命题特点的精题。如果对外来资料把关不严,对原题不加剪辑地发给学生做,或者看到别人用什么资料也用什么资料,甚至盲目地东拼西凑一些高考针对性不强而且超出大纲要求的题目让学生去做。那样既浪费了学生本来就很紧张的学习时间,同时肯定达不到较好的复习效果。教师应不辞劳苦地深入题海,依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学生的精品,那样才能省时高效。

在本轮复习中,那些由于基础薄弱、意志力不强而导致成绩不理想,失去自信,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念头的同学,可以通过专项训练查漏补缺,补上多于其他同学的漏洞,变压力为动力。

二、听、读、写--提高能力的关键

在二轮复习中,应侧重于高考解题技巧的点拨和解题思路的提高,让学生熟悉题型,进行强化分类练习。要让学生运用一轮复习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针对高考考查知识能力的各种题型,进行逐项训练。可把初高中课本中学习过的30多种语法项目,按一定的类别分成十几个大的专项,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在复习语法的同时,对于在高考中占相当大比例的听、读、写三项,应充分认识到它们对提高能力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应该把培养学生听、读、写的能力贯穿于整个高三教学之中。在听的方面,每周至少要保证三次正规的听力训练,在选材方面,要选择语言地道、情景真实、长短合适、难度适宜、语速恰当,最好是由母语为英语的人士朗读的材料,从而让学生尽量适应各个讲英语国家的不同口音。另外还要传授必要的做听力题的技巧。在读的方面,要注意选材,应选择不同体裁如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不同题材如科普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文化、新闻报道等时效性较强而且学生感兴趣、难易度与高考相近的文章,让学生限时阅读。因为学生在限时阅读时,精力集中,思维积极,理解效果好,可以提高阅读速度。限时阅读后,老师要及时讲评,并告诉学生要尽量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帮助学生分析长句、难句,并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还要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来进行判断、推理、归纳、分析,从而选出最佳答案。在写的方面,要让学生熟悉高考中常见的几种体裁,如书信、通知、便条、日记、发言稿等格式,并和看图作文、缩写、扩写、人物介绍等一起进行经常性的课堂限时训练。可请一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写,然后师生共同修改。老师在批改的同时,讲清书面表达各种形式如何写,以及写好一篇书面表达所要经过的几个步骤,最后教师出示范文。这样当堂做,当堂改,学生印象深,效果好。

三、模拟练--高考的必经途径

在最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结合外地信息和资料,精心编写六套在长度、难度都与高考试卷基本相同的试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试心理素质,提高解题技巧和熟练程度,合理地把握分配在各题上的时间,从而提高解题速度,进一步查漏补缺。

篇3:高三英语总复习策略

英语水平的提高, 主要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努力。自觉性强, 长期坚持, 勤奋训练, 不断使用英语, 是英语总复习成功的关键。所谓自主学习, 就是学生要具有学好英语的欲望,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自己确定恰当的目标, 自己安排进程, 自己设计活动, 自己克服困难, 自己监督自己, 自己总结经验。课上课下听老师的话是对的, 但要有主动性, 做学习的主人。针对自身特点的复习才是最有成效的。

2. 坚持实践第一, 以使用英语为主。

简明扼要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 但决不能用很多的时间钻研语法规则。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阅读、写作和听力的练习上, 即应用语言上, 尤其要加大和突出阅读的训练。教学大纲规定, 高三这一年应有40万的阅读量, 也就是说要精读和泛读约1000篇左右的短文, 达不到这个量就不会有好的语感。

3. 抓好基础题。

无论什么考试, 基础的东西都是最重要的, 英语高考也不例外。考生应努力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 力争难题的分。在复习中, 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如果水平不是很高, 就一定要以练习基础题为主, 不要嫌容易, 不要跟别人攀比。要把基础词汇、基本句型弄扎实, 要做到懂、会、熟。越临近高考越要降低难度。有人认为做多难的练习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 其实并不是这样, 这要看学生原来的基础。

4. 把握好知识复习的度。

知识复习不应过分追求系统性, 切忌过细过偏, 根据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有的放矢地复习巩固语言基础知识, 不要长时间以知识为中心进行复习, 因为过多进行语言分析会在头脑中形成高效能的警觉点 (warning point) 。这种过度警觉将极大地压抑正常语言体验, 得体的语义领悟、敏锐的语境观察和分析, 从根本上破坏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重点应放在如何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上。

5. 提高对语篇语境的领悟水平。

从高考试题的特点来看, 学生只有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 正确理解语篇语境语义, 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 无论是在知识复习, 还是在综合训练中, 都应该根据高考试题的特点, 着力训练提高自己对语篇语境意义的领悟和理解能力, 贯彻语法问题是具体语境中的具体问题的原则, 把精力放到具体语境的具体语言项目的具体运用上 (包括常用词汇、词组在各种具体语境中的灵活把握) 。在具体语境中体察和感悟语言, 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6. 加强语篇阅读, 提高语篇分析理解能力。

语篇定位是当今英语教学的主导趋势, 也是英语测试的基本思路。以语篇为中心就意味着学习的基本单位和复习训练的基本单位是语篇,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应落实在语篇上。为此, 我们应当改变重语法轻意义, 重语句轻语篇的复习方法, 加强语篇阅读, 重视思维训练, 养成在语篇所设定的具体情境中准确领会词义、句义、段义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通过大量的语篇实践, 尽快掌握和强化阅读的九项微技能。

(1) 理解句法。

(2) 确认和解悟句间逻辑符号。

(3) 解悟语篇逻辑符号。能够了解语篇之中的逻辑关联符号和其他起连接作用的逻辑关联手段, 并借助这种理解探寻语篇意思。

(4) 确认服务于交际需求的表意功能。在清楚了解语篇意思之前应当能够确认写作者在表述语篇中各种具体意思时的功能定位。

(5) 追踪并领悟修辞组织结构。

(6) 确定作者的预先设定。作者在构思语篇之前总要进行预先设定:读者知道什么, 不知道什么;读者可能与自己拥有什么样的共同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读者可能与自己拥有什么样的共同的需求和欲望, 等等。这些预先设定将影响作者对语篇的建构、剪裁、增删、修改和最后成篇。而学生则应当推想到这些隐藏在语篇深层的“潜台词”, 从而能够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全篇意思。

(7) 确认暗示, 进行推测。学生应当能够透过语句表层注意到并准确地把握作者为了表达意思所给出的各种暗示, 以及暗示之间的逻辑关联, 以此全面理解语篇的含义。

(8) 预测。应当能够从阅读活动一开始, 就坚持依据已读的信息不断推测后续行文的表达定向、表述重点、时空走向, 以及隐藏在语篇深层的逻辑线索, 同时还应当能够在信息累积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推测。

(9) 整体综合与应用。应当能够将上述微技能所获得的解悟成果综合运用到语篇的全篇整合上, 其中包括分辨主要信息点, 分辨事实与意见, 发现因果联系, 确认可能性、确定性或必要性, 概括全篇主要意思, 总结作者态度和意图等。进而发展较为高级的解悟能力, 即在复杂的语境条件下, 把握作者整体思路的能力;在较为复杂的上下文中, 推断陌生词汇的较为陌生意思的能力;探查语篇的背景条件的能力;在读懂语言的基础上了解原来不知道的东西, 而不是借助熟悉的东西理解语言的能力。

7. 扩大语言信息的输入, 确保语言经验的有效积累。

复习备考的重点应放在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上, 近年的NMET测试强调的是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即任何语言规则都必须在“运用”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 高三英语总复习中不宜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背单词、记语法规则上, 而应在掌握了一定语言知识的基础上, 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着力培养和提高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种只注意单项知识的记忆和积累的学生是很难胜任复杂的“综合运用”型的解题活动的。

8. 加强写作训练,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是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高考写作虽然难度不高, 但一直是考生的薄弱环节, 因此要加强写作训练。写作训练中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从基本词汇的运用着手, 强化五个基本句型的训练, 力求表达地道、通顺、平易、得体;在此基础上应训练运用较难词汇和语法结构, 如:复合句、倒装句、强调句和分词结构等, 提高文章的档次;还应重视训练运用语句间的逻辑关联用语, 使短文连贯、紧凑。

9. 调整心态, 增强信心。

由于高考阅读理解的难度在逐年增加,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阅读恐惧症”。其实我们应该坚信: (1) 生词或不常用的词语, 并不一定成为阅读的障碍, 你可以从上下文中领悟到文章所传递的信息; (2) 试题既是“成心找茬”, 又是阅读的“指南”和“提示”; (3) 最复杂的句子都可以简化为主系表或主谓宾结构; (4) 再深奥的内容都必须依附于固定的语篇结构。

人们常说, 教无定法, 然而教学毕竟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只要我们找准了它, 严格地按照规律办事,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态度决定命运, 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深信:只要付出了, 就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2000.

[3]孙玉.谢宇编.亦步亦趋学写作.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4.12.

[4]缪庭.如何复习、备考英语.

[5]LEARNING ENGLISH.高中教师版, (30) .

[6]Gu Yueguo (chief editor) ,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ethodology, FOREIGN LANGUAGE TEAC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8, Beijing.

篇4:谈高三英语总复习

一、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

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说,语感是非常重要的。朗读并背诵所学的句型,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组、段落、名言名句、优秀的英语小诗和精美的短文等,可以在朗读背诵过程中记住单词,学会句型、习惯用语,甚至语法的实际运用。这样日积月累,语感必会大大增强,同时还有利于对话填空的做答。

对话填空自2008年起被纳入全国高考英语学科江西省考试项目,命题保持了“注重综合性和语境化”的特征,题目设计贴近考生生活。所以遇到好的听力材料,如小对话等,都可以作为朗读材料。

二、建立错题本

避免同一错误的再发生,教师可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摘录错题内容,定期进行复习,这是复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高英语成绩的一种好方法。学生在搜集错题时,须确立一定的系统,可按照题型或单元来搜集错题,既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又要顾及题型的广泛性。建立错题档案并非是对错题的简单摘抄,而应对原题进行一定的处理,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必要时再略举几例,从而举一反三。教师要定期收齐检查,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适当写些评语鼓励学生,并定期督促学生复习。

三、加强听力训练

在做听力训练时,本着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听的技巧,发展学生听的能力。以精听为主,加强准确性训练。每周一次,利用半节课听听力材料进行应试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听力应试的技巧,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应试策略,从而发展学生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识别能力、理解和判断能力、预测和推理能力,以及利用背景知识的能力等等。以泛听为辅,每天早读进行20分钟的泛听训练,让学生获取大量的语言材料,增强语感,树立信心。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熟悉文化背景知识,熟悉现代日常生活的话题和热门话题。

四、阅读训练要贯彻始终

在阅读训练中,不仅各项英语基础知识都得以巩固和加强,而且,还可学到许多地地道道的英语表达技巧。这样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能力又会潜移默化迁移到书面表达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培养阅读能力是整个高三英语总复习的核心和主线。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讲究阅读技巧。

(1)成组视读,即按意群阅读。这是提高读速的关键,它要求在阅读时,把句子分为若干意群,整体眼球转动,扫视整个意群,整体领会意思,在每个意群中,要把重点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词上,如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不必过多注意语法结构方面的词,如冠词、介词等。

(2)养成默读习惯。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以比出声读快三倍左右,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文字符号上。

(3)扩大视幅,减少回视。为提高效率,要培养学生从整个句子去理解,迅速从前一个句子扫视到下一个句子,

以避免频频回视、重读等不良现象。

(4)培养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理解词汇和结构本身的意义,进行判断推理。二是对文章中的事实、现象进行归纳,推断可能出现的结论。三是通过文章的用词和修辞手段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和写作目的。四是通过对话推断对话双方的语气和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2.加大阅读量。教师要广泛涉猎阅读材料,一定要保证其合理的难度、语言的地道和内容的趣味性;应着眼于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获得乐趣,这样既能在不同的语言材料中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阅读能力。

五、写作训练贵在坚持

我们每周至少要安排一次限时训练,全收全改,从严要求。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注意写前酝酿,确定文体、人称、时态、句型,注意书写、拼写。把作文中出现的病句抄出来,设计成单句改错,让学生自己改正。要求学生背诵英语范文及句型,注意审题,要点齐全,适当运用修饰性包装语言来增加亮点,最后,认真复核并抄写工整。

高考是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竞争,高三总复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以知识为主的层面提升到以能力为主的层面上,只要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满自信,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

篇5:高三英语总复习心得二则

高三英语,总复习,要兼顾英语知识循环与巩固,着力优化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方面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以词汇手册为抓手,安排词汇作业和词汇默写。每天有5分钟左右的课堂默写,每周五有一次词汇测验。每天的默写,第一遍是单词,第二遍是词组,第三遍是句子。每周的词汇测验内容丰富,单选,拼写,翻译,力求抓实抓牢。

2.语法复习方面我们没有按部就班逐条展开,删减了很多内容,反复操练难点重点,在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同时,提高复习的效率。

3.阅读始终是我们复习的重点,我们精心挑选阅读材料,第一轮复习我们挑选了近几年外省市的高考阅读,第二轮我们挑选了近10年的大学四级阅读,在二模结束后我们删除了一些二模卷,增加了一些比较合适的六级阅读练习,并且在课堂完成,始终难度不降低。第二,我们对阅读的速度要求很高,每次的大小练习,测验,包括月考,只要是课内完成的,我们都会增加题量,开始很多学生完成这个量非常困难,到第二学期,学生普遍反映都可以了。2011年的高考英语的阅读比2010年要长,要难,有学生出考场就哭了说完成不了,而我们学生没有这些情况发生,反映能考出正常水平。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做的都是常规的事情:备课,上课,选题,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如果有不同就是我们想把常规的事情做得更加细致,更加精致,能够真正落实,就像我们说的:little effort every day will mak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us.我们知道,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业生涯中所起的作用超过智力因素,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学生涯。在去年的整个一年,我们备课组团结合作,不计较名利等身外之物,踏踏实实地工作好每一天,工作上生活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朱才龙老师钻研业务,帮助我们把握考试的动向,为我们制定前进的方向,知无不言,体现了一名老教师的宽广胸襟。曹铭,杨卓玲假期就准备好词汇测验卷子,备课,勤学好问。吕斌在关键时候义无反顾地加入,伸出援助之手。张毅文是多年合作的伙伴,工作上默契一致,无需多言。此外,我们备课组得到了整个外语组的大力支持,组长徐青经常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高一高二老师做了很多很多奠定基础的工作,天天给学生背课文,一个学生一个学生地过;除了课本之外,指导学生读报纸,在接触大量的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我们都有一个体会:高一高二的老师并不轻松。我们富有在我们经验的高一高二的备课组长顾红和朱越耗费心血给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月考卷子。另外年级组多年如一日地协助我们的早读课和测验监考工作,文印室李老师加班加点及时为提供我们讲义卷,语音室和电教中心的老师为我们完成听力教学任务忙前忙后,提供强有力的后援,他们使我们觉得温暖。

篇6:高三英语总复习计划有哪些

首先要回归课本。高一、高二所学的模块或单元涵盖高中英语基础语法项目和基础语言知识。暑假中,新高三学生可以按照课本的编排体例进行系统复习。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越来越重视词汇的考核,特别是词语的准确使用。当然,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和热点问题的关注也是重点。因此,同学们除了加强记忆,理解,学会正确使用,还要学会辨析,掌握构词法和拼写规则,这样既可有效扩大词汇量,又能提高阅读速度,正确把握语篇意思。基础语法方面,由于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在语法的复习是会显得比较松散,因此同学们不妨借阅一下届的高考考试大纲,附录中会明确语法的必考项目,如名词、形容词、副词、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虚拟语气等,都是新高三学生暑期必须复习、掌握和巩固的语法项目。复习时务必理清概念,并进行有效整理和归纳。每复习完一个语法项目后,不妨做一下自测题看看自己的掌握程度。

(二)听说读写,为提升能力提供保障

暑假中,新高三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要间断听、说、读、写训练。听力训练要有规律,安排要适量,而且必须“任务型”,听力内容务求语言地道、情景真实、长短适宜、难度适中、语速恰当。口语训练是增强语感的关键,可阅读后复述,可观察后描述,可畅谈感受,也可总结概括,语速可由慢而快,训练时不必特别拘泥语法,但要注意句子基本结构完整。阅读训练要注意选材,在体裁和题材上都要广泛,既要有时效性,又要有趣味性,既要难易适中,又要贴近生活,阅读时务求静心,确保专心,限时限量,自觉注意 篇章结构,揣摩写作意图,又要学会从上下文推测词义,同时还要适时分析长句和难句,学会推理、判断、归纳、分析和总结,为高考阅读理解和任务型阅读奠定基础。写作方面要特别注意基本句型和写作基本要领,可模仿范文写作,也可选择话题描写,训练时要事先立好提纲,尽量使用多种句型,并有意识精心设置开头和结尾,尽量做到语言丰富,琅琅上口。

(三)查漏纠错,为提升能力保驾护航

篇7:高三英语总复习的几个问题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到:英语教学目的在于“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教学评价目标是“终结性评价应侧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行考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也是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历年的高考命题看,阅读理解是高考考核内容的“重头戏”。如何结合高三英语教学,抓好阅读理解的考前教学训练呢?现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阅读理解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抓好考查的重点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性阅读能力,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理解意义,实现思想的交流。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和有关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等不同题材的材料;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件、请柬、通知、便条和常见标志等;能运用一般的阅读技巧,基本把握所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主要事实、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能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语篇未直接写出的意思。

阅读理解的题材,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对话等等,涉及社会教育、风俗文化、史地知识 、科技、政治、经济、日常生活、传记、人物等诸多方面。题型主要包括文章主题推断、细节理解、是非判断、生词含义推断、写作意图推断、相关知识对比演算等等。其测试的重点主要分为如下三种:

(一)侧重于字面理解的试题(literal comprehension)

这类题较简单,其特点是答案明确具体,只要理解阅读材料字面上的意义,便可以直接从中找到答案。如辨认文章中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人物的外貌、特征,它们与事件的因果关系等。 例如高考题中阅读理解A篇,高考题中阅读理解D篇以及高考题中阅读理解D篇。

(二)侧重于推断理解试题(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这类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结构,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以及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要理解具体的事实,也要理解抽象的概念;既要理解字面意思,也要理解深层含义,或弦外之音,分析作者提出的观点、态度,进而从字里行间推测作者没有说明的意图和含蓄的内容,从中悟出作者的目的。例如20高考题中阅读理解C篇,20高考题中阅读理解E篇以及20高考题中阅读理解C篇。

(三)侧重于综合评价的试题(evaluation)

这是阅读理解中要求最高的题型。它要求学生能凭着他们应有的常识、价值观,充分运用阅读材料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对阅读内容做出自己的分析与评价。例如年高考题中阅读理解B及D篇,年高考题中阅读理解B篇。

二、把握教学要领,注重阅读的方法及步骤

(一)讲求方法,授之以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也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仅仅授予知识是不够的,“受之予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授之予渔”。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 授之以法,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怎样学习, 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并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阅读理解是一个感知的过程,答题时只能根据文章意思进行判断。在一般情况下,阅读理解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先通读全文再答题和先看题目及四个选项再读全文。

无论我们采用那种方法,在阅读中,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或句。千万不要纠缠在文章中的某些细节而影响掌握全文大意。要紧紧围绕五个Wh-questions,即when,where,what,who,how来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迅速地查找需要了解的信息。因此,做题时我们一般应采取的步骤是:

(1) 认真仔细地阅读文章,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以及与之有关的细节。

(2) 对文章后的题目,要逐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非正确项,从文章的本意中寻找答案,要忠实于原文,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为根据,想当然地进行判断、选择。

(3) 确定你所选择的正确答案的内容能落实到文章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句子。也可以利用排除法(否定法 ),最后确定一个正确答案。

(4)在做科普、史地知识短文(客观真理性文章)时,可以联系平时学到的知识进行选择判断。这也是高考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

三、结合高三英语教学,抓好阅读理解的教学训练

(一)打实根基,熟练掌握初、高中的常用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句子和文章的基本单位,是英语学习的根基。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在初中所要求掌握的词汇量的基础上,累计掌握1200个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要求能在口笔语中运用。此外,还要学习75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只要求在语篇中理解其意义;“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在上下文中理解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

阅读是对信息的理解、吸收的过程。阅读理解过程是从视觉感知语言符号开始的,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结构知识是理解的基础。历年高考的阅读部分均保持有较大的阅读量,如2001年年高考试卷中,阅读理解部分都由5篇短文组成,单词量为2193个。见词不会读,听音不会写,单词记不牢,是英语学习的“死穴”。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根本谈不上听、说、读、写。为此,我清晰认识到要抓好阅读理解以及其他方面的教学,首先要从词汇抓起,从基础抓起。

为使阅读内容更接近实际读物,使阅读更贴近生活,更充分地考查英语语言能力,考核的阅读语言材料会出现一些未见过的词汇。故此,培养猜测重要新词词义的能力,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在平时学习中,首先,要求充分掌握前、后缀词知识,以扩大掌握词汇量。前缀通常表示否定,与原词义相反,表示在前、在后、高于、低于、通过等含义。如:un-、im-、in-、dis-、mis-、anti-、pre-、re-、inter-等等;后缀通常不改变含义,但转变词性。如:-er、-ist、-ness、-ship、-hood、-ment,还有N或V+ful,sive,less,able,ish,ous,ic,al作形容词,再加-ly变副词等。其次,要掌握分析合成词,以判断词意。现代英语中越来越多单词通过合成变为一个新词,但仍然可以从原来的词义分析判断新义。如:looking-glass(镜子),school-age(学龄),sunflower(向日葵),overhear(无意中听到)等。再次,要注意对词义转化的理解。有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词义会发生转化,成了一词兼用。常见的词义转化有名词和动词间的转化。

(二)充分把握教学要领,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1、合理运用阅读类型,精读与泛读相互结合。精读着重于语言和语义的细节,通常教师在课文教学多要求精读,要求学生注重文章的主旨、语法形式、话语标志以及表层结构的等细节,以达到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的目的。泛读是对篇章的整体理解,它要求学生掌握速读和略读的策略技巧,侧重于语言的内在意义,是综合性阅读。教师在语言教学中需要广泛扩充阅读渠道,课内材料精读,课外材料泛读,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以巩固、扩大词汇量及语言知识。

2、侧重训练学生阅读技巧。阅读心理表现为:对语言材料处理存在不同层面,相应也产生不同的技能,而在实际阅读活动中,则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阅读技能处理方式主要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方式两种。“自下而上”方式是从左到右地对拼音文字的字母、单词拼写和更大语言单位的循序渐进的、详细的感知与认识的过程。它一般停留在音、词、句和语法关系上,通常只揭示语言表层的意思。“自上而下”方式认为阅读是一个思想与语言互相作用的过程。认为不须要精确地辨认和阅读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而利用语言中的冗余现象,有选择地捕捉最重要的语言线索,并在阅读中推断、预测和验证,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领会材料的信息和主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特别在高三考前复习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自上而下”阅读方式,培养学生交际性阅读的技能。“自上而下”阅读技能包括:“预测内容、抓特定细节跳读、抓主题大意浏览、根据文意推断生词词义、抓住核心词、隐含意图推断等。

3、适当进行强化训练。学生每周除了英语课堂学习外,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进行强化练习。我们的做法是:“每天五分钟,天天跟我学。”利用每天上课的前5分钟对学生进行阅读强化训练。每次一篇,后附几个问题,做完后统一给出正确答案,解决疑难问题,不留后遗症。限时阅读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第一,语言学习必须提高复现率,持之以恒,才能进步与提高。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

第三,教师可随时纠正错误的阅读习惯,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四,利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4、加强语言实践量, 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虽然, 高中每单元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 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觅食”。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更激发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师应引导他们读一些简易报刊、畅销书等,如:《上海学生英文报》、《英语画刊》、外研社出版的《双城记》、《英国王妃--戴安娜》、《王子与贫儿》等等。

参考书目:

1、《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主编:麦曦,新世纪出版社,3月。

2、《英语教育心理学》,章兼中、俞红珍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0月。

3、《高考动态》(总第八期),主编:卢琳,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2003年12月。

4、《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篇8:高三英语总复习的几个问题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1. 第一轮复习占用的时间不能过长, 且要注重复习的有效性, 不能照着复习资料念。

第一轮复习是指课本内容的回顾, 复习课不同于上新课, 但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部分老师都把课文内容仔细地讲解一遍, 再加上测试、讲评试卷, 一个单元的复习差不多要花上四节课, 甚至是五节课。我便是如此, 因此, 一轮复习到四月中旬才结束。现在看来, 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依照资料的内容, 词汇分析讲得再多, 学生未必能记住, 况且英语词汇的用法多且难, 要在短时间内全部消化并不是件易事。听了一位老师一轮复习的做法, 我认为是可取的。她先是分析文章的结构, 恢复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然后呈现课文中与话题有关的词汇, 帮助学生通过词汇复习课文内容, 只选取当中部分重要的词汇讲解用法。这样以话题为中心, 词汇作为发散的思维和记忆, 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此阶段让学生背诵课文的做法不可取。

2. 二轮复习要穿插在一轮复习中。

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听力、书面表达等训练在复习一开始就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题的技巧方法, 就算不能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的复习, 也要把各种题型的做题方法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在一开始就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做题。比如听力的预测技巧, 在没播放听力之前, 通过问题和答案预测对话的内容和正确答案。正确科学的做题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做题的效率和正确率。如果把这些方法在二轮复习才运用起来, 则教学效果往往很不理想, 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做题的方法, 且根深蒂固了。到了二轮复习时可把专项复习的内容拓展开来, 知识再深化细化些。

3. 狠抓词汇的复习, 精心锤炼基本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本词汇, 一切语言学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 有如空中楼阁。对于考纲词汇, 复习时要会读、会写、听懂、知其词性和词义, 晓其用法和搭配, 还要掌握其近义词、反义词、常见的前后搭配关系、句法特点。对于词汇的记忆, 要利用零散的时间, 如课前课后5分钟, 或去食堂、操场上的路上, 或写在纸条上手上, 各个击破。但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把词汇放在语境里记忆, 如, 在句中或文章中记忆词汇。新的高考要求我们不断扩大词汇量, 同时还要理解和掌握一些一词多义的词汇。如:fine除“美好的、良好的、漂亮的”外, 还有“罚金、罚款、处以罚金”等含义。

4. 多读多背课文。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和修改的英语语言的精华, 是非常规范的英语。每学完一篇课文, 画出文章中体现一定结构和用法的句子及新出现的词组及搭配,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高三时间比较紧张, 全文背诵来不及, 就重点对画线的句子进行背诵;还要注意消化吸收, 在平时做阅读及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 让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多读多背是培养语感的途径之一, 且有助于高考复习和各个题型的击破。

5. 重视对历年高考试题的综合研究, 研读考纲, 把握考试的侧重点及命题方法。

高考试题是研究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窗口。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命题, 因此对其进行一番归纳和综合分析, 把握考试的侧重点, 摸清命题方向, 提高总复习效率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综合近几年来高考试题特点:一是试题难度、题型、测试重点基本保持不变, 二是在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 突出能力的考核。近几年来高考题目设置都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下能否正确使用语言知识, 是否具备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会思维、分析、推理、概括和判断, 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绝不会考好。三是把阅读作为重点。阅读理解专题所占考查比重最大, 其阅读能力本身直接影响到像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等专题的答题。明确了高考试题的特点,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就有的放矢了。高三英语教学过程就是把原有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的过程, 是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学会自学) 、提高应试能力的过程。

6. 重视方法的指导。

标准化考试是高考制度的一大改革, 命题的角度及风格都与传统的考试方式不同,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有关的标准化理论, 摸清命题方向, 并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 同时介绍相应的答题技巧。如阅读理解题中的客观性试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一特点就是考查学生对文章事实部分的理解, 所提问题在文中都有一个关键句,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寻找关键句的能力。作答主观性试题也有法可循, 如要求学生说出文章的中心意思或选标题等, 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短文, 注意全文意思, 并理出各段的段落大意, 把段落大意联系起来, 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一目了然了。只要我们告诉学生主客观题的命题特点和类型, 学生通过阅读考题, 根据各自的特点, 运用正确的答题技巧就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

7. 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确保复习效果。

选择正确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完成高三教材语篇教学的同时, 应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完成高一教材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及部分语法的复习。复习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所记忆的材料, 形成有条理的知识结构, 掌握学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使之系统化。复习课绝不是一份练习, 一支粉笔混45分钟。复习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认真备好课,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已学过的语言知识, 使之形成系统化、网络化、板块化的知识体系, 以利学生巩固掌握。实践证明教师备课认真, 准备充分, 上课到位, 方法得当, 辅导得力就能取得有效的复习效果。

上一篇:系统使用注意事项下一篇:小年的优美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