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2024-05-14

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精选十篇)

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篇1

一、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不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 而是使用新材料, 营造新情境, 设计新问题。尽管这些材料涉及了区域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 但其知识和原理仍源于课本, 且要求考生解答的专业术语也要依据课本。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 立足于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原理和规律。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素材, 形成新的问题情境, 构成新的设问角度。因此, 在学习中熟悉教材、夯实基础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精读教材, 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梳理知识, 掌握基本概念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 避免出现知识盲点。要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不留死角。对已考过的知识点, 不能麻痹大意, 在复习时可以转换角度进行思考。

二、正确解析读图题,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像中提供了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要正确解答读图题,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扣准图名和图例, 不放过图中任何信息 (如经纬度、箭头、注记等) 。坐标图注意纵坐标、横坐标, 最高点、最低点, 转折点、交叉点, 并通过描点来理解其地理含义, 多轴坐标图要准确寻找与变化曲线相对应的横、纵轴;等值线图从形态、疏密、弯曲方向、极值等方面入手;区域图、地形剖面图要根据经纬度、海拔高度、参照物、比例尺等判断地理位置;无图考图题, 先将文字转换成图形;若是区域图, 要确定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统计图, 要弄清楚它所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第二, 观察图像内容, 根据题目要求或图中信息, 解决问题。第三, 图文转换, 这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思维能力的反映, 也就是学生根据图中的地理信息, 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论证和陈述的过程, 即答题过程。应做到多见多看、多画多练、多思考, 在自己的大脑内多罗列储存大量的图像信息, 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

三、对练习题精心取舍, 不搞题海战术

我们平时做的地理试题, 充斥着大量的怪题、旧题、偏题和难题, 对同学们“毒害”很深, 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师。我们要擦亮眼睛, 看清这些地理试题的真面目, 对学生进行“双基”培养, 做到精讲精练。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做到讲解少而精, 有重点、有难点, 各个击破, 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练习题处理要有的放矢, 不搞题海战术。要有选择地征订复习资料, 精选习题。针对地理既文又理的特点, 同学们一定要在理性思维分析上下工夫, 突破文科学生的薄弱环节, 诸如在地图的延伸和经纬网地图与区域的全面结合、等值线系列图整体训练、文字材料中的隐含条件上挖掘等, 并在试题的精选上巧安排, 提升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进而开拓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限时训练, 提升应试能力

地理学科的训练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 要学会把地理学科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 巩固积累地理知识, 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 厚积薄发”。学生在复习时要联系实际回归课本, 对过去的错题进行温习和重作, 做到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 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融会贯通, 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量, 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五、规范答题训练,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 地理学科考试中的语言表达应符合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有序性等要求。科学性要求对问题的回答要正确, 达到准确无误, 不能进行错误判断或错误定位。全面性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 不能有要点的缺漏。针对性指在回答问题、组织答案时, 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因为,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 考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 如果抓不住重点, 将不相干的答案写得过多, 就会影响整个试卷的完成速度与质量。有序性要求考生要对答案内容进行梳理, 使其规范、整洁、清晰。同时, 还要注意减少错别字。“眼到、心到、手到”, 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形成过程, 概括基本原理, 提高理解能力和文字说明能力, 紧扣课本,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否则在答题过程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或“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的情况。

六、聚焦地理重点问题和时事热点问题, 突出综合能力训练

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 以及国内、国际正在或已发生的重大事件,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把握热点就要增加阅读量, 平时注意阅读如《半月谈》、《人民日报》等报刊, 注意收看新闻, 同时随时查阅地图, 弄清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 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联系, 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 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对于地理时事和热点问题, 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采取不回避、不喧宾夺主的态度, 使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收集地理时事与信息的习惯, 引导学生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分析、解释地理时事。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用”而兴趣大增, 又可对相应的地理知识起到强化作用。如:能源问题与能源问题安全, 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人口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民族团结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 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宇宙探测和极地考察, 等等。注意宏观把握, 微观切入, 从不同层次、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又要注意与政史等学科进行横向联系, 突出综合能力训练。

略谈高三冲刺阶段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篇2

一、使用英语是获得语言能力的增长点

English is best learnt when always used in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即使是在最后阶段,英语能力的增长点仍然是在使用英语的实践中产生和提高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靠老师给讲会的。冲刺阶段的复习与学习应该以模仿为主,理论分析为辅,不要过分钻研为什么。有机会说英语的同学还是应该坚持说英语。有英文报刊杂志的应该坚持看,听力更是应该天天有,听说读写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总之要达到足够英语的输入和输出量以确保学生每天都有英语的思维过程。

二、回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无论什么考试,基础的东西都是最重要的。考生应努力做到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力争难题的分。在复习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越临近高考越要降低难度,要把基础词汇、基本句型扎扎实实的掌握。越临近高考越是要回归教材,要学生经常朗读高一和高二教材,应该让学生明白和充分相信:高考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可以说取决于中低档题的成功率。高考中复习一定要降低难度,一般来说高考的难度是3比5比2,也就是说,中档题占80%,最后阶段要避免高难度试题。当然,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把握住什么是基础题和什么是基本能力题,帮助学生选择质量高的训练试题和合适的阅读材料,尽量让学生读得轻松愉快,学生的信心自然上升。

三、背诵是高考获得高分的保障

“冲刺阶段”要学生勤背诵,多模仿,多背诵较好的短文、例句,甚至例题。当然这需要有老师的指导,高三老师要帮助学生梳理要背诵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白只做题,不背诵是不行的。背诵量与听说读写水平成正比。每个高三的考生都应该做到头脑中有20篇短文能滚瓜烂熟,有100个句子能脱口而出。北京四中就有这个经验,在最后关头老师帮助学生选择经典的十五篇书面表达的作文背诵。另外还建议将完成句子和书面表达练习相结合,按高考的完成句子的语法项目多背诵点好句子肯定会起作用。

四、具体措施与办法

1. 最后阶段听力部分应该是学生增分点,因此每天必须听力二十分,一直坚持到六月4号。最好将听力训练放在下午时间,尽量和高考时间同步。对老师的要求:

(1)选择字数和录音长度以及考试方向与高考形式相同的录音材料。让学生听音之前,老师要先阅读听力材料和审阅试题的难易度,检测考试的方向是否正确。中高层次学生错三个算失败,普通中学错5-6个也算失败。听十次至少要成功八次。

(2)老师上课或和学生见面要继续多说英语,不仅是一般的说英语而且要说完整的、准确的地道语言,尽量营造英语氛围。

(3)每听完一次都进行讲解,对错误应有分析,老师应对听力技巧及方法应该进行有效指导,对薄弱环节应加强训练(如数字等方面的内容),听完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录音原文并大声朗读独白和精彩段落。

2.精做多项选择试题,后期可挖掘使用频率高,教材中未出现但又是考纲上的词汇,近两年高考过的词汇一般不会再考。争取让每题都有效,起作用,有针对性,符合考试方向。最后还可以将学生高三复习考试以来最容易出错的题再进行整理编辑在一起让学生再一次识记。

3. 北京四中教研组长英语特级教师李俊和的最后复习安排:4-5月间抽出六天时间,连续做完形填空30篇。每天一小时完成五篇,每篇10-12分钟。做完对答案并稍作评讲与总结。他的做法供大家参考。完形填空是介于多项选择和阅读理解之间能力的试题,值得大家多练。老师的难点:选择合适的,符合我省高考方向的文章。

4. 每天一组阅读,每组五篇文章,题材和体裁应多样化,生词不超纲,文章难度不高,用时40分钟,要有反馈和消化过程,其试题形式应该涵盖:

(1)猜测词义和句意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或细节(依据有七点:时间、地点、类别、程序、因果、对比和主次。)

(3)简单判断和推理:通过因果,转折,让步,比较等逻辑规则仔细找出可做依据的蛛丝马迹。

(4)理解主旨要义;往往隐蔽或隐藏在for example之前或all in all 之后。

(5)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做题不要夹入考生个人情感,对作者举的事例要注意,事例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5. 短文写作也是学生增分最大的空间之一:写作训练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最佳是20分钟。所选作文体裁要符合英语的语用原则。不必猜测作文是什么内容。作文应该是10-12句,句子长短相间。老师要加强“面批”次数,面批既是和学生交流的很好渠道也是舒缓学生精神压力的机会,也可顺便将其薄弱环节以及复习方法进行点拨, 争取让“面批”的学生有所突破。具体要求:

(1)避免低级错误,重视开头句子和结尾句子。

(2)书面整洁,字迹清楚,尽量避免涂改。

(3)要强调写出正确句子,加强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式的训练和经典短文的背诵,选择15-20篇精彩短文背诵。作文模式化,背诵框架结构。

(4)对中高层次的学生要强调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式的运用,要帮助学生了解和知道何为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式。要利用非谓语动词和复合句子等结构,提高句子的层次。

6. 分类整理各地来的“信息”试卷,千万不要随便使用一整套外地的试卷将“信息卷”分门别类。经过整合处理再给学生。

最后一点:加强应试的技巧指导。考前不妨打印一份做题的技巧指导的文字说明,从听力到短文写作,阅读的难篇怎样处理、各大题的时间分配,留空率、答题模式、做题的速度等问题,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归纳。

高三地理复习备考策略谈 篇3

一、重视基础教育

高考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双基”在命题中起了重要作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训练、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试题对基本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复习应扎实,不能求快,教师精讲,发挥学生主动性,对概念、原理、方法论区分透彻。不管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立意、设问角度多么新颖、多么深,其答案的知识落脚点都必然落在基本内容或理论范围内。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应立足课本、打好基础,把每一章节的知识点以纲要的形式进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另外对于课本上的图表,引导学生读图、用图,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做到图文结合,能进行图文转换,逐步提高读图、析图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在复习过程中迸发出新思想,创造性地进行复习。

二、重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提高了,着重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高考地理强调运用所学原理去分析、评价和解决实际中的自然和人地关系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掌握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原理,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广泛,涉及自然与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知识,应用性和使用性强,能结合各知识点的内容。在复习中应认真分析各知识的连接点,加强知识迁移,构建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提醒学生这一方面的综合,给学生以综合的思想意识和思考的多角度,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环节安排

教学中要加强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读、议、思、练等环节,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使其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比如试卷的讲评是复习中的重要环节,讲评时,要突出针对性,注重实用性,对有共同错误的典型例题,应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进行一些相关知识的渗透,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做到触类旁通。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复习阶段,应改变过去“一堂言”的教学方法,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学会学习,变传授教学为启发教学、边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委问题、发现方法、发现规律。教师可通过启发、引导等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习惯,自己做读书笔记,归纳知识结构,理出各章节知识结构的脉络,等等,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五、进行专题复习

复习过程中,如果一遍又一遍地复习,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且时间也不够,重点也不突出。如果利用专题复习的形式,学生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又有一种新鲜感。专题复习,教师应根据知识的重点、难点、运用等多角度、全方位联系,使学生对某一地理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和完整的认识,使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六、强化能力培养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寻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为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和探索我国建设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把握反映时代特征的前沿理论,全球或地区性影响重大的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这些都是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教师可以自己或鼓励学生从广播、电视新闻、报纸杂志中选用一些本地、国内、国际有时代气息或反映人地关系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做综合分析,激励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未来,不断开拓进取,做到学以致用。

七、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新教材在内容上突出了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高考改革的特征之一也在于贴近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去接触、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些热点和焦点,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平时也要注意积累归总,充分利用好新闻和政治课的阅览。

高三地理复习备考总策略 篇4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绿色奥运、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区冲突(如中东)、台湾问题、核问题等等。

对这些是世界和我国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学生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篇5

要想高考成功有“五关”必不可少:知识关、能力关、书写关、速度关、心态关。

高三学生知识关可能面对的困惑是:记不清,背不全;辨不明,理不透;面不广,养不深。

能力关的要求: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闡释事物的能力,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

书写关的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组答条理。

速度关的要求:50分钟完成12+5道题量。

心态关的要求:遇难不慌,遇生不乱,遇熟不轻,遇易不浮。

二、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1.关注“三个”重要信息(方向)

(1)密切关注考试说明的条目及其变化

①考试说明的条目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没有“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这给我们复习带来了挑战:我们按什么要求复习,复习到什么程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把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结合起来。学科指导意见是对考试说明的细化,把两者结合起来便于操作。现以经济生活的第三课为例加以说明。

②与往年主干条目及其变化──如何关注变化

(2)密切关注社会时政热点及特色信息

比如社会时政热点:十二五规划;“两会”等。

关注社会热点的目的是要用好热点,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创设情境,分析热点,巩固知识,提升能力,拓展视野,增强新颖和时效性,让课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高考。

(3)密切关注各地后期复习资料的信息

①各地复习资料如何获得

除了本校加强高考研究之外,还应与一些有实力学校加强交流,获取它们的后期复习资料并加以解析为我所用,可以与这些名校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以便随时获取有效资料。

②获取资料后怎么用

获取资料后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应该有所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选择试题,分析我们备考的盲点、冷点,捕捉考试的热点和信息,弥补我们的不足。

2.夯实“三个”重要基础(根本)

(1)夯实基本的主干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① 坚持点、线、面的统一

A.点要“实”:多角度、全方位准确理解。

如我国政府职能,内部“四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外部“四清”:经济方面的“宏观调控”等;政治方面的“党的领导“、“人大职能”、“政协职能”等;文化方面的“作用”、“任务、“两个素养”等;哲学方面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

B.线要“清”:清晰链接点与点之间关系。

如:《经济生活》的“(经济)环节线”;《政治生活》的“(民主)主体线”;《文化生活》的“逻辑(知识)线”;《生活与哲学》的“(唯物)辩证线等。

C.面要“广”:确立宽广而稳定的知识面。如影响价格的因素。

在点、线、面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从而能得心应手地调动、运用知识。应该形成怎样的知识体系呢?比如,(1)课程体系: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2)学科体系(生活与哲学模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与价值观;(3)单元体系:(哲学第一单元为例)a.日常生活入手:哲学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b.哲学历史: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c.哲学与时代:哲学还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4)课文体系:(哲学第四课为例)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物质的;b.物质的世界状态如何?运动变化的;c.运动变化着的物质世界是否杂乱无章?有规律的。(5)课时体系:以《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第一目为例::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b.什么是运动?c.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马克思主义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坚持懂、背 、用的统一

A.切实弄懂“一知半解”的基础知识。比如,在经济中无限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流动性与流通性;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等。

B.挤出时间让学生背书、整理知识。a.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b.编写条目解答、确定朗读时间;c.主干知识默写。

C.对于生疏而重要的知识要多用。编制“滚动式”的练习,让重要知识点“像钉子钉在脑子里一样”

(2)培养基本的学科能力

①高考题赏析:感悟高考命题答题的基本思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读懂答案,提出问题;第二阶段:读深答案,提出启示;第三阶段:读透答案,提出补充。

②时政自编练习:学会评析时政热点(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一材一问一练。比如,“心暖则经济暖”的唯物论依据。第二阶段:一材多问多练。比如,“分配既要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公平”,经济、政治、哲学角度设问并回答。第三阶段:多材一问一练。比如,国家重视大学生就业、重视建立农村基本合作医疗制度、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等,共同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③错题扫描纠错行动:第一,编制模板:政治5本书,分18个模块;第二,整理错题: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第三,绘制图形:根据错题与模块要求,绘制柱形图;第四,分析原因:知识与能力、习惯、方法等方面;第五,纠正错误:在老师指导自主纠正错误。

指导学生整理各种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弥补“短板”。

④从知识体系出发,系统推进。从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单元体系、课体系一直到课时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系统推进学科基本能力。

⑤从主体元素出发,立体推进。a.行为主体角度。经济:国家、政府、市场、企业、生产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等。政治:国家、政府、政党、公民、民族、国际社会等。b.知识元素角度。“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政府”:性质、职能、原则、依法行政。

⑥从思维层次出发,步步推进。a.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微观—中观—宏观;宏观—微观—宏观。

(3)强化基本的解题方法

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篇6

一、理清知识脉络, 构建知识体系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应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 将知识点串成一条线, 在线的基础上, 建立知识面, 最后构建知识体系。广东高考中经济生活一共有82个考点, 分布在生产活动的四个环节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中。政治生活一共有51个考点, 分布在行为主体国家、公民、政府、人大、党、政协、民族与宗教、国际社会中。哲学生活一共有77个考点, 分布在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哲学一般理论知识中。文化生活一共有42个知识点, 分布在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文化与文化、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下面以经济生活为例构建知识体系。

二、抓住核心概念, 突出重点知识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时间紧, 任务重, 知识点讲解不可能像一轮复习一样, 面面俱到。因此在二轮复习时要抓住核心概念, 突出重点知识。综观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 经济生活主要涉及价格、消费、财政、收入分配公平、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等考点。政治生活主要涉及公民、政府、人大、党等行为主体的考查。文化生活主要涉及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特点、文化交流、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等知识。哲学生活覆盖了哲学的四大部分, 即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 近三年广东高考出现频率较高的是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政治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哲学生活第二、第三单元。

三、整合模块知识、关注知识渗透

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的主观题均有两道大题, 每道题目涉及两个必修模块知识。2010年高考和2011年高考中, 第一道大题考查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 第二道大题考查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知识。并且是经济部分的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 文化部分的材料用哲学生活知识分析。2012年高考实行经济生活与哲学生活组合, 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组合。经济部分的材料用哲学生活知识分析, 文化部分的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可见模块之间的知识渗透与整合非常重要。

在二轮复习时要整合模块知识, 关注知识渗透。经济生活中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发挥财政作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在政治生活中就是政府履行职能,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济生活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在哲学生活中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政治生活中完善四大政治制度, 在哲学生活中就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文化生活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政治生活中就是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生活中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在哲学生活中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政治生活中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 为人民服务, 党以人为本, 在哲学生活中就是人民群众的观点, 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应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

四、注重答题规范、提高答题技能

二轮复习的模拟考试应注重答题规范训练, 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丢分现象。答题规范主要是针对主观题而言。一是规范答题格式。答题要点要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二是规范答题语言。答题语言主要来源于教材, 其次是时政。要求学生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述, 不能似是而非。三是规范答题要点。根据问题本身和题目的分值, 判断应答多少个要点, 千万不能漏要点。比如从经济生活角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建议。应当从国家、企业、消费者等三个角度来提。即使国家这个角度, 写了很多个要点, 评分时也只能算一个要点。四是要规范答题时间。考试只有50分钟, 选择题一般用15分钟左右, 主观题用35分钟左右。五是要规范平时的周考月考。周考月考的训练, 按高考模式进行, 实行周考月考高考化。

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篇7

一多听老师的, 少自作主张

虽然同学们之前经历过很多考试, 但高考对于他们来讲还是有些陌生。就算有些学生在高一、高二已经做过高考题, 对于自己的知识缺陷到底有哪些, 高考的重点是什么不一定有非常清晰的了解。而高三的英语第一轮复习主要就是从语法和词法两个方面帮助大家梳理知识, 并对应试策略加以指导。高三教师大都有着非常丰富的高考经验, 也都会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因此学生在安排自己的复习内容时要尽量和老师同步, 把当天复习的内容彻底搞清楚, 并辅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遇到不会的, 应第一时间请教老师, 千万不要留到最后甚至弃置不管。千万不能以为这些知识已学过而耐不下性子听老师讲, 甚至自搞一套, 老师讲老师的, 学生做自己的, 有的甚至抄答案, 或偷偷地做其他复习资料。

二多用碎时间, 少搞大突击

英语学科是非常适合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的。如10分钟可以背单词 (每天可以背30个左右的单词) , 可以做一篇速读, 可以朗读一篇文章, 可以做若干个单项选择, 可以听听力, 可以翻看任何英语的杂志、报刊甚至小说等。总之,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 挤挤总是有的。Learning is anytime, anywhere with anyone. (学习无处不在。) 有些学生在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时, 把一个星期中的七天分别给了不同的科目, 这样做是不太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每天复习两至三科为宜, 而英语虽然持续时间不需要很长, 但每天都接触确实十分必要。A little bit every day makes perfect. (点滴铸就完美。) 尤其是利用好早读晚读时间背单词、读课文、看笔记、熟范文、练书写。

三多接触阅读, 少钻研语法

从近几年的英语高考来看, 考题越来越重视同学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逐渐削弱了对于语法的考察。综观一份高考英语试卷, 单纯考察语法的题目较少。善于观察的学生更会发现, 即使是在语法聚集的单项选择题中, 也是强调语境的理解。此外, 还逐渐加大了词义、词语辨析的考查。完形填空的四个选项是没有语法错误的, 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文章的意思, 选择用法上最恰当的词。阅读理解更是考查学生对于篇章的理解。当然, 语法并不是不重要, 有很多重点的项目是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只是提醒学生在复习的时候, 要做到从语言的使用入手, 而不是只对语法规则感兴趣。

四多做高考题, 少做模拟题

1. 把控好时间

这需要同学们一次性完成一整套试题, 特别留意一下每部分自己的答题时间, 并科学规划, 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5分钟完成, 留有检查的余地。在练习或考试时, 要合理掌控时间, 一般听力20分钟、单选7~8分钟、完形填空20分钟、阅读理解35~50分钟、阅读表达10分钟左右、作文25分钟左右即可。

2. 了解各题得分情况

总结一下各部分的得分情况, 了解自己的强弱项,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加强训练突破弱项, 逐渐做到由弱变强, 实现强强组合, 最终得到提高。

3. 留意出题人的出题点

揣摩出题人的着眼点在哪里, 做到知己知彼。当然如果真题做完了, 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做一些模拟题。特别是有些省市刚刚进入到新课标, 有了新的题型和要求, 但是相对配套的练习却比较少, 这就需要学生重视近一两年的模拟题。

五多攻词汇表, 少记课外词

词汇背诵是高考备考非常重要的一环, 同学们要及早动手。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 至少要过词意关。即看到一个单词, 就能准确说出它的意思。在写作的时候, 也能够找到恰当的单词来表达。高考试卷中的单词是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中的词汇来选择的, 虽然在阅读中可能会有2%~3%的生词量, 但也是基于考查学生在特定的文章中猜测词义的能力而设的。因此, 千万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外词上, 否则只会顾此失彼。

六养成好习惯, 成绩提高快

在监考中, 经常发现学生答题时慌慌张张, 有的忘记带2B铅笔, 有的铃声快响时方才涂卡;在改卷过程中, 发现有的学生的试卷非常潦草, 以致几乎看不清写的作文内容, 或者字数达不到要求;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的实际成绩和所批改的成绩不符, 经过了解是涂错了卡等等。态度决定高度, 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你有好的读书习惯, 有好的书写习惯, 有好的涂卡习惯, 有好的心理素质, 那么你的成绩将会是一天一个样, 一年大变样。

如何搞好新课标下高三英语备考复习 篇8

一、分析学情,有针对性地指导复习

为了达到大纲中“要引导学生系统归纳已学语言基础知识,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培养听、说、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规定的要求,教师应首先深入理解考试内容中所规定的学科能力要求,并结合具体要求做细化工作,制订周密的、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才能使备考的复习工作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在平时教学中应留心观察,总结问题,探其根源,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惑,使学生逐步理解并通过练习加深巩固。其次,教师要正确认识并解读《考试说明》中的示例题型。通过示例来总结规律,寻找突破口,并密切关注高考动态,洞悉考点,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精益求精,并让学生广泛涉猎高考真题,总结高考考点,提升做题技巧,敏锐思维能力,科学地、开拓性地引导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

二、系统复习中学语法和高考词汇、抓好基础

要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高考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常用,不偏不怪,重要的是考查常见知识点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教师要把握教学难度,有效地进行语法教学,将语法教学渗透在听、说、读、写的每一个环节。在语法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遵循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营造真实的交际语境,通过设计信息差、解决问题、选择决定、交换观点等任务促使学生正确处理和使用信息。学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而受用才能真正掌握运用语法规则。新课改下的高三学生在英语复习的过程中都知道词汇量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语境中的运用。对考纲中规定的近3000个常用词,应掌握它们的拼写形式、基本词义、常见搭配,尤其是在语境中的运用。有同学认为高考不单独考单词拼写就没有必要准确记忆单词的拼写形式,这是非常错误的。单词记忆不准确就会直接影响书面表达,也会影响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度,但面对新教材的词汇量猛增,学生机械枯燥地记忆单词既增添学习负担,又会受到挫败的打击。教师要适时渗透自主复习策略。不仅要结合心理学的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利用早晚自习和生活中的琐碎时间及时复习、多次复习、间时复习,还要具体地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工具书、词缀、归纳、联想等科学地学习词汇,利用情景、演艺、归纳、练习等有意义地记忆。另外,仅掌握考纲词汇还不够,还应不断扩大词汇量,以适应大量阅读的需要。

三、调动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选定弱点专题,逐一研究解决。高考大纲规定的考点涉及专题很多,而每个学生对各个专题的掌握情况并不相同。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弱点专题自主研究这一专题,并记录总结所得和疑难问题,教师适当进行点拨解惑。其次,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能。教学效益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信息量、教学活动的广度和密度以及媒体的使用上。新型的课堂教学摒弃了传统的教师唱主角,学生当观众的被动学习方式,而采用各种别开生面,别具匠心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再加上有效的媒体手段的适度使用,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刺激学生,还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融入并参与英语学习,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最后,自学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保障。丰富的词汇,流利的口语,精准的语法,广泛的阅读,都是学好英语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平时就主动学习,广泛涉猎,注重积累,持之以恒,着重培养语言能力以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准,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范畴

新教材中的许多全新话题让英语教师们都面临挑战和压力。现在的高考与英语教学也都会涉及生活、科技、时政、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经常学习前沿的科学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范畴,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这样的教师不仅容易得到学生的普遍敬佩,还有利于师生沟通,更重要的是能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任务”,提高教学效率。总之,复习要有计划性,针对性,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突出重点、考点、热点,高效地实施复习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最佳水平,取得理想成绩。

摘要:分析研究考试方向, 夯实基础知识, 专题解决弱点难点,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针对性,基础,自主学习,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道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篇9

本文试图从对2008年浙江省高考理综第Ⅱ卷生物试卷的能力要求分析出发, 通过笔者在高考阅卷中对学生答题情况的综合分析, 剖析学生在实现这些能力要求方面出现差距的原因, 通过对学生常见错误的分析, 针对暴露出的共性问题, 提出复习策略。

浙江省2008年高考理综生物部分第Ⅱ卷 (非选择题) 的30题和31题均为生物学的内容。其中30题的第Ⅰ题以高中生物学中“植物的矿质营养”为知识载体, 借助曲线图, 考查学生对植物的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 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等基础知识, 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的能力、分析图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准确运用所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表达的能力;30题的第Ⅱ题以高中生物学中“动物的神经调节”为知识载体, 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传递的方式及特点等基础知识, 考查对兴奋的传递与兴奋的传导、局部电流、刺激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审题、分析模式图并从中获取信息准确答题的能力;第31题检测了对高中生物学中“遗传学”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考查学生根据题目给定的植物体的基因、表现型等已知条件,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杂交、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及分析不同条件下各种杂交情况的能力、审题的能力和紧扣题意答题的能力。这两道大题开放性适中, 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是否能用恰当的词语和生物学专业术语准确、清晰、流畅地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推断表述出来。

然而, 在阅卷过程中, 根据笔者对考生答题情况的综合分析, 发现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知识性错误, 理解能力不到位;审题不清, 获取信息能力较弱;答题不规范, 表达能力较弱。因此笔者认为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强调规范应该是近期备考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夯实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

目前的高考理综生物试卷中, 基础题与中等难度的题目占了大半, 而且问题大多是紧紧围绕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设计的。不管高考试题难度如何调整,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仍然占主要地位。虽然由于题量的限制, 有些知识点在高考中不会直接涉及, 但中学生物学科知识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生物学教学的本质, 就是在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中,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基础上, 把大量的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知识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生物学知识网络结构, 使学生体验整个生物学知识中所蕴涵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复习时应注意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完整性, 切不可一鳞半爪、随意取舍。例如2008年理综生物第Ⅱ卷的两大题涉及的知识点就是教材的主干知识, 是以基础知识为载体, 将学科知识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 并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只有夯实学科的基础知识, 构建细密的知识网络, 将每个模块中描述事实性知识的术语、数字和符号, 概念的定义、原理的要点、规律的基本论点、模型的要素、生理过程的内涵和外延等内容熟记于心, 答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因此, 复习过程中, 要注重基础, 明确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层次, 注意引导学生对照《考试说明》, 在认真看书的同时, 逐一理清各个知识点, 解析各个知识点的层次, 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同时还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 引导学生利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采用核心辐射法、图文结合法、穿线成珠法、归类比较法、列表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形成主干知识。以主干知识为中心, 以单元知识为框架, 建立生物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 构建学科内的知识网络。还可以适当拓展和引申基础知识, 将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信息加以整合, 把握相关知识的交叉结点, 构建其关系网络, 以便深入领会知识, 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提升实战能力。否则, 高考答题时就会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如2008年卷的30题第Ⅰ小题答卷中, 很多考生没有准确掌握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而错答为“渗透作用”;不知道缺乏某元素时老叶先出现病症, 说明该元素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 而错答为“不能”被再度利用;没有准确掌握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是成熟区, 而错答为“分生区”或“根尖”。第Ⅱ小题对兴奋传递和兴奋传导这两个知识点掌握不准确, 出现错答;许多同学对于神经调节中的“电位差”“电流”“兴奋”“刺激”等基本概念混淆不清, 答题中出现有“环形电流”“生物电流”“内正外负的局部电流”“局部兴奋电流”“局部正电流”“局部双向电流”“局部反向电流”“正负电流”等错误。31题中, 有些考生基础知识掌握薄弱, 没有掌握杂合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错答为:“不一定, 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不一定, 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一定, 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能, 如果三种表现型的基因都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能, 因为种皮是由母本决定的, 因此均为紫苗紧穗白种皮”;“能, 因为该植物属于细胞质遗传 (母系遗传) ”;“能, F1为AaBbDd, 产生的配子为A、a、B、b、D、d, 经自由组合后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dd的品种”;“不能, 种皮是细胞质遗传, 与母本相同, F1子代的种皮表现型全为黄种皮, 不可能有白种皮”;“不能, 种皮的颜色是由F1植株决定的, 都为黄种皮, 所以不会含有白种皮”;“能, 自交后代有1/16是绿苗松穗白种皮”;“不能,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abbdd的种子, 但种皮的表现型与母本相同”;“不能, F1自交后代有27种表现型, 但由于种皮的性状遗传自母本, 产生的种子种皮为黄色” (上述两类错误非常多) 。有的将“子代”错误地理解为父本和母本各自自交的后代。有些同学没有准确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规律的计算, 将“9∶3∶3∶1”的比例错误计算成“4∶2∶2∶1”“2∶2∶1∶1”“1∶1∶1∶1”“3∶3∶1∶1”等。

因此, 现阶段高考复习中, 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 可用专题形式进行复习来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复习中还要重点突出主干内容, 抓好学科内综合, 特别是那些反映学科主干知识内容、反映学科思想的内容以及能够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二、注重综合, 培养多种能力

以基础知识为载体, 坚持能力测试为主导是高考的总体要求, 因此复习中还应重视研究考试说明, 着重对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几个能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形成与体现其他能力的基础, 体现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对现实中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等方面。复习教学中在落实理解能力的基础上, 还要重视培养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中要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验思想和原理的学习, 重视学习实验设计的方法、思路, 有意训练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严谨性, 培养分析问题和依据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 从知识内容看, 试题涉及生物学基本原理、概念和生理知识, 实验目的, 器材操作, 方法步骤,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实验设计和结果的预测等多方面;从认识水平看, 包括理解、综合运用等层次。因此, 复习时不仅要重视“考试说明”内所列的实验,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每个实验的目的、方法、原理和步骤, 并能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说明, 对实验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总结, 使实验知识系统化, 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实验的观念, 掌握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基本内容及解答思路, 不断总结实验方法。通过练习, 充分挖掘可能的实验因素, 根据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地探讨和积累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从容应对理综考试中实验内容的考查。复习中还要加强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考试说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有体现, 因此要重视培养审题能力和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及答题要求的能力, 养成认真审题、重点捕捉题干重要信息的良好习惯。很多学生在答题时, 常常由于获取信息能力的不足, 而出现审题不清、答题失分的遗憾。

如2008年生物卷30题第Ⅰ小题 (1) 要求通过观察曲线图, 结合题中已给定的A、B曲线的含义, 对能否只依据B曲线来确定幼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做出判断和相应的解释。很多同学审题不清, 没有看清A、B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 导致张冠李戴, 甚至不知A、B曲线的含义, 而导致答题失误;有些同学看不懂曲线图中A、B曲线变化的含义, 没有提取出相应的信息, 不会分析其原因。常见错误有:“能, 因为在20~60cm部位,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的幅度要小, 偏差较小”;“能, 因为在20~60cm部位, 吸收量大致相同”;“不能, 因为B曲线在20~60cm部位有一定的波动, 无法准确确定”;“不能, 因为不能进行对比, 无法得出结论”;“不能, 幼根吸收的元素一部分用于积累, 一部分用于输出”等。第Ⅱ小题中, 在回答最后一问时, 很多学生出现了思维定势, 用已有的知识去回答问题, 大部分同学都答为“左肌肉”, 而忽略了题干中所给出的信息。若能从题干中获取“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 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刺激 (1) 可引起右肌肉收缩, 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这样的信息, 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就能正确答题。

31题中, 题干中已给出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 问的是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植株的情况, 很多同学没有认真读出此信息, 依然错答为“不能, 因为种皮的性状是由母本决定的”;“不能, 因为F1所结种子是杂合子”;“F1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与母本相同, 难以确定”;“全为黄种皮, 由于是由母本细胞核发育而来的”。题干中已给出纯合的父本、母本杂交得到F1, 有些同学审题不清, 依然错答为“不是, 纯种自交后代一定是纯种”;“不一定, 不知道子代是否为纯种”;“否, 由于该植物是自花传粉, 因此双亲都可自交, 于是F1个体的基因型便有aaBBdd、AAbbDD两种, 不全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题干要求“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 而有的学生审题不清, 答成苗色和种皮颜色, 或者画蛇添足, 在两对性状前面添加苗色这一对性状, 把“紧穗黄种皮”写成“紫苗紧穗黄种皮”。题干要求“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部分学生仍然回答为“基因型及其比例”, 还有的同学表达为“B_D_∶B_dd∶bbD_∶bbdd=9∶3∶3∶1”。

因此, 近期复习中, 要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注意多种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复习中应让学生适当接触新情景的习题, 用以训练思维和开阔视野, 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还要加强识读图表能力的训练, 善于从图、表提供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获取信息, 理解题意, 做出正确判断。

三、强调规范, 加强答题训练

复习中要着意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开放性试题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表达时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正确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 加强规范、严谨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是高三复习中的持久战。从2008年考生的答卷情况来看, 普遍存在答题随意、语言抽象、模棱两可、拖泥带水、层次感不强、条理不清等问题。由于答题的不规范导致失分的现象比较严重, 如错别字频现、字迹模糊不清、答题位置错误 (小题内部答错位置、大题之间答错位置) 、表现型及其比例前后不能对应、出现了很多专业术语的错误等等。

如30题的第Ⅱ小题中, “局部”错写为“句布”或“局布”、“刺激”错写为“刺击”、“肌肉”错写为“肌内”;31题中, “生物性状”错写为“生物形状”、“性状分离”错写为“形状分离”、“基因型、表现型”错写成“基因形、表现形”、“杂合体”错写成“杂和体”;“紧穗”错写成“紧惠”“紫穗”;“母本”写成“母亲”或者“二本”“三本”等。还有部分同学将基因型字母写错, 有的把D、d错写成C、c, 有的d与b写错, 如“aaBBdd”错写成“aaBBbb”, 还有的d与a看不清, 如“AabbDd”错写成“AabbDa”。有的同学用杂交符号表示, 但亲本、雌、雄符号写错等。这些都暴露出学生在平时训练中的不规范和不严谨。

浅谈高三英语备考策略 篇10

现状分析:

纵观高三英语复习全过程,我们发现许多教师都沿用这样一个复习模式:从高一必修一开始逐个单元进行复习,词汇、语法、短语、句型。最后,便是题海战术,大规模地进行专题训练和考前模拟。高三一学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作为考点“载体”的已学课本复习上了,复习课缺乏新鲜感,学生学得枯燥乏味。鲜活的语言学习为死记硬背一个个“考点”而替代。那么,怎样能克服复习活动中盲目性,提高科学性,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又怎样才能做到既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使学生的智力和诸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选择复习的最佳载体

目前,就学校的教学计划来看,仍然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复习以及后期的车轮式模拟训练,几乎所有老师到高二后期都开始摒弃书本利用各类教辅资料来进行复习,因为大家都认为教辅资料能够更清晰和更准确的提出各单元的知识点,也能够针对高考各类题型给予强化练习,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教材题材,体裁多样,篇幅较大,难度适宜,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材料。语言地道,其可用性高,因此,大可不必舍近求远,且市面上资料繁多,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者,有的甚至错误百出。但是,教师很有必要从报刊如《21世纪英文》、《China Daily》、等方面选一些有关热门题的材料让学生阅读,以激发阅读兴趣和愿望,同时也可以作为素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相关的词汇,要知道,在语篇环境下产生的词汇记忆才是最有效的。

当然,在我们处理文章的时候,教师也要有所取舍,没有必要每一课都重点讲,要选取一些精读和泛读的文章,处理精读材料所花时间要长一些,要求学生透彻理解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和修辞上的特点,批判地分析作者的观点,写作目的等,还要求弄通每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准切含义以及弄懂每个句子的句子结构。并完成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写作练习。对于注读材料的要求只定位在课文理解及获得阅读技巧的层面上。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均要达到获得阅读技巧之目的。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閱读习惯,学会以句为单位读,以意群读,克服逐字读、出声读、指点读的坏习惯等。要学会以不同的方式读,如寻读、跳读,研读、品读、粗读、扫读等,既培养阅读速度,又提高获取信息的准确性。还要学会概括文章大意,寻找主题句等,并学会根据课文表层信息推出文章深层含义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二、明确各项复习的最终目的

使用教材为载体的复习最终目的应该是语言知识的归纳和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用全新的视角,把课文进行归类重组,比如我们可以把教材里所有的阅读文章体裁来分板块复习。这样,学生可以弄清同类型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抓住其共性的东西,进而进行这一体裁的写作训练。由于高考写作要求的提高,在训练时,尤其要注意各种体裁文章的谋篇布局,逻辑连接,语篇联系等方面能力的刻意培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基础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今后高考在词汇上比以前增加了很多,这些我们的考生都有深切的体会。词汇复习也可以贯穿在我们的教材处理的过程中,在有效的语境中处理词汇,但要注意把握词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注意常用词的各种搭配和意义以及易混淆的词的辨析,要特别注意那些用法多、词义多,搭配能力极强的常用词汇。在复习词汇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总结,通过自我总结,学生主动取得知识的精华,并转化为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善于归纳中学教材中常用词汇的基本用法及相关知识点的异同。归纳复习之后,要做针对性训练,以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法方面虽然不提倡搞语法学习,但是我们每年的高考题中都明确体现了语法的重要性。语法复习应从整体上把握语法规则,构建语法体系,重视对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切忌在一些较偏较难的语法项目上过分用力。应着重抓一些基础基本的东西。通过具体的语境进行教学和训练。例如虚拟语气是一个抽象而又必考的点,在《考试说明》上做了明确的要求。我们就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场景假设、实例分析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网络化是我们一轮复习的一个目的,构建知识的网络化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一轮复习的最终阶段让学生形成一个语法网络、基础知识网络。

四、改变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改变训练方式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关键性措施。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我们改变过去的单一性训练为多种训练,即把语法的单项训练、课文知识的训练,综合训练、适应性训练、讲评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问答、判断正误、改错、选择答案、汉译英、背颂课文、写作和阅读理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推平判断和记忆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而英语能力只有通过实践和交际,才能得到提高。练能生巧。但要精选精练,精选那些设计严密、针对性强的练习题。通过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分析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能力。

上一篇:CMOS运算放大器下一篇:语文教学评价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