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高三英语复习

2024-05-13

进行高三英语复习(精选十篇)

进行高三英语复习 篇1

首先要让学生清楚, 不做艰苦的记忆工作, 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同时在班上形成记忆单词的风气。其次要教给他们记单词的方法技巧。另外还要定期进行听写练习, 进行单词方面的比赛等。让同学们把记单词当成一项任务, 也把它当做一项兴趣来进行, 那么英语单词也就不难记了。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轮以课本后词汇表为主, 一个早读记两个单元。要求每个学生手眼耳口脑并用, 眼睛看单词的音标、单词的写法及意思, 脑子里快速闪现相关的单词及短语, 大声地读让耳朵能听到单词的发音, 同时用手不停地写着。在此期间, 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 记忆细胞高度活跃, 记词效果明显。在内容上要求学生:1) 会根据音标大声读单词。2) 仔细地辨认单词并根据构词法知道单词的词根及其扩展的其他词, 如:教过use后, 经过构词分析, 学生就可以推测出useful、useless、user等的词义来。如:教retell、rewrite, 学生已掌握了tell、write, 要向他们解释前缀re-的含义是“again”的意思。在此基础上, 学生就能推测出retell、rewrite的意思来。3) 根据联系想到该词的相关词及短语:a.利用同义词, 如:focus、concentrate、centre、fix等。b.利用反义词, 如:thin-thick、careful-careless、fair-unfair等。c.按拼法归类, 如:play、pay、delay、gray、hay、gay、away、way、say等。d.按音、形、义上容易混淆的词归类, 如:whether-weather、leek-leak、plain-plane、flower-flour、adapt-adopt、contest-context、pleasant-present等。e.利用联想找规律, 如:由tree联想到branck、leaf、green、yellow等。由take联想到短语:take back、take down、take for、take in、take on等;4) 反复听单词录音并辨认出它的汉语意思。也可以一边干着其他事一边听着, 见缝插针, 一有机会就听, 最好耳机不离耳朵。然后仔细听, 找出没听清的那些词, 那就是背过但还不熟悉的词了。把这些词单独记在一个小本上, 再读再记再听, 然后让同桌互相提问。5) 限制时间, 当堂检查。检查形式有多种:集体测试、个别测试、互相测试等等。

突击记词后容易忘记, 所以重现率越高越好。每次所学的单词或词组将在接下来的整体教学中进行反复循环, 尽量在课堂上提高它们的浮现率, 加大它们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从而达到复习效果。首先上课前用几分钟时间再次提问记过的单词, 没达到要求的要重新写;其次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留意生词、固定短语及句型;然后把重要单词及短语挑出并背会它们所在的句子, 还要讲解其用法, 让学生会造句子, 并扩展成对话或短文。用这种从“单词—词组—句子—文章”的方法来教单词, 是十分有效的。

第二轮以高考英语词汇手册为主, 含新课标要求3500个单词, 其中包括考纲要求的2000词和400个词组。因为有了第一轮的扎实复习, 第二轮就容易得多, 也快得多。具体做法如下:第一遍, 识词。大量记单词和短语的汉语意思, 采用筛选法, 同桌为一组, 互相督促, 互相提问, 把不会的记在本上, 随身携带, 随时翻看, 然后每周对规定的页数集体进行英译汉测试。这一遍结束后, 很多学生觉得他们的阅读水平提高了许多, 尤其是英语这一科较弱的学生受益匪浅, 从而大受鼓励,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也从思想上和知识上为第二遍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第二遍, 用词。首先, 要知道词性及根据构词法扩展的各种词性, 还要知道名词是否可数, 其复数形式的写法;动词是否及物, 其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及单三人称的写法。其次, 要掌握词的基本考点, 相关的常用句型。再次, 要求会拼写常用单词, 以便写作文使用。每周末对规定的页数进行测试, 形式多样化, 有单词和短语英汉互译, 用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句子改错、单项选择及作文常用句子汉译英。这一遍为高考题中的单选、改错及写作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遍, 巩固。要求学生在前两遍的基础上用筛选法进行查漏补缺, 以自测为主, 老师可以抽查, 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抽查, 最后达到成竹在胸的效果。

基于话题进行高三英语课文复习 篇2

瑞安四中高三英语备课组 执笔人 黄剑茹

2009年的高考中,我校高三毕业班学生的英语成绩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成绩属于过去,希望在于明年。新的高三备课组秉承一贯的优秀作风,面临压力,接受挑战,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天我代表瑞安市四中高三英语备课组主要谈两点:过去成功的经验和现在的做法。

一、过去成功的经验(一)思想重视,方向明确。

高三年级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高考是牵动千家万户的大事。学校领导一直把高三工作当作学校的重中之重,对高三给予极大的关注。瑞安市教研室对高三的复习多次进行调研指导,促进了教学工作。

(二)积极进取,精诚团结。

我们学校生源一般,高三备课组老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内外练习,落实基础检测,促进能力发展”的工作方针。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获取信息并吸收兄弟学校的经验。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八位老师都会精心讨论。从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到每节课的练习和家庭作业,无不考虑周全,细而又细。因为只有这样,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讲结合精练,才能保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确保教学质量。

(三)学生刻苦,善于学习。

我们上届大部分学生刻苦学习,努力上进,班级学习风气浓厚。

09年高考结束了,我们要学习上届高三备课组的成功经验,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做到:认真研究考情生情,稳中求进;努力探究新措施、新办法,集体攻关。

二、现在的做法

(一)复习计划的制定——认真研究考情生情,稳中求进

要想搞好高三英语的备考复习工作,就要有一条明确的复习思路,有一套系统、完整、科学、实用的复习计划,并且能够根据各阶段的复习效果不断地进行反思、调整和顺利地实施。复习思路的确定和复习计划的制定都必须符合高考的考情和学生的学情。从暑假上课开始,我们就制定出了本学期的复习计划。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一轮复习要坚持知能并举,既要系统巩固基础知识,又要重视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提高。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把重点放在知识梳理和强化薄弱环节、解决重点疑难问题上。复习中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自学,对教材的处理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二)复习计划的落实——努力探究新措施、新办法,集体攻关

新课程理念下的外语课堂教学,提出了“创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和谐互动的外语课堂”,而对于高三英语学科的复习备考而言,教师的主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科学的指导和精辟的归纳,不仅能在客观上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届高三英语备课组共计8名英语老师,中青的组合带来了阵容优势。为了更好地落实复习计划,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能促进备课组教研氛围,发挥备课组的实体作用和团队精神,在借鉴和学习以往高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届高三英语组在复习策略、集体备课、质量分析和推进落实复习计划等四方面采取了尝试性的新举措:

1、复习策略“重基础,求实效”

针对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难度降低的走势和本届高三学年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的特点,在遵循和借鉴以往三轮复习策略(复习词汇和语法、专题训练、实战模拟)的基础上,我们摈弃了盲目求速度、加练习的“题海战术”,我和组里的张飞莲、叶玲俐两位老师组成一个课题组,在第一轮复习中对教材进行重组,以话题模块组织课文复习。

传统英语复习课多以基础知识和语法为主线,以“讲授-操练-反馈”为主要教学方式,再加上大量的高考适应性训练题。我认为,在高三英语课文复习中我们可以不拘泥于原来的单元教学,可以以话题为中心,将内容相近的文章组合在一起,这样既为任务型教学提供便利,又能提高复习效率。我们尝试打破课本分册顺序和单元顺序,按话题模块重组现在教材的全部课文,来进行第一阶段的复习。所谓话题模块,是指“几个相近或相关的话题整合成一个高一层次的话题单元”。按照《考试说明》上介绍的模块项目,我们把课文分成“人物介绍与个人情况”、“ 友谊与人际关系”、“ 旅游和交通”等12个模块,同一模块集中起来进行复习。以话题为单位,可以更有效地复习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学习文章的文化思想,内容和语篇逻辑结构,培养阅读技能,提高写作能力。12个话题中有些话题课文所提供的内容明显不足,我们要适当增补课外阅读材料,以充实同一话题模块的学习内容。

参照《浙江新高考 英语》一书,具体操作如下:

(1)复习一个话题模块须归纳话题语言,形成一个类义“词典”,同一话题下的词汇组合成话题“词典” 首先我们分别复习话题涉及到各个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升华。每个单元复习完进行听写和测试,每个话题复习完后进行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内容的60%—70%来自于课堂复习的基础知识,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性和诊断性,使测试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诊断手段和学习导向。语法的复习结合近几年高考,我们重点复习主从复合句、主谓一致、倒装句、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虚拟语气和句子的时态与语态,其他语法项目则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自选讲解,备课组提供资料和部分习题。然后以话题为中心,有意识地让学生感知话题与词汇的关系:发动学生收集、整理与话题有关的专门词汇并将其列成表,帮助学生学习话题和专门词汇的英语表达,为学生针对某个话题知识的应用打下基础。按话题集中学习词汇,正如图书馆的分类藏书,方便词语的储存,检索和提取。在语言运用中,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译,一旦话题被激活,话题词汇的意义联系随即接通,词语检索和提取进入自动化过程。话题语言聚合的最小单位最好为词块,如body language话题可以引出:eye contact, shake one’s head……因为body language具有表情达意功能,还可引出:express one’s thoughts and opinions, 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等。如此连类扩展,就可构成一个庞大的词汇系统。(2)话题、功能、结构成一体

话题为语言反映世界的范畴,相当于文章中的“题材”;功能是语言在一定语境和情景中表情达意从而实现交际意图的作用;结构是语言发挥话语交际功能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词汇、语法,可以扩大到文章结构。三者并非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结成一体。

如:一篇话语功能为介绍著名人物或自我介绍或简历的书写的文章,话题内容必定涉及到“出生、家庭、婚姻、爱好、兴趣、教育、奋斗、成功、信念、荣誉”等。相应的词汇便会有:birth, be born on… / in…,marry, get married, marriage,hobby, interest, be interested, prefer … to …, 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 sth., have a good habit of …,education, be educated, receive,be admitted(in)to ,majored in,graduation,graduate from, receive a degree, work hard,struggle, fight,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devote…to…,be devoted to…,success,make success,succeed in,be successful in, successful,honor, be honored as, be rewarded等。句型如:When at college, I majored in… and received / got a bachelor’s / master’s / doctor’s degree.;

*… I graduated from … Middle School;With the help of …, he … ;*He worked / studied / trained so hard that he … ;He worked so hard at… as to…等。还有因类义关系在上列词汇中共现的其它语言材料,如关于“家庭人员”、“各类学校”、“年龄”;词语搭配和句子结构也都在话题语言中;这类文章的典型时态是一般过去时,顺叙、倒叙、按时间顺序行文是这类语篇的典型结构和叙事方法。学习上述语篇类型的全部知识,就把话题、功能和结构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3)体裁分类教学 同一模块文章若属于不同体裁,应再次分类,每一体裁至少备足两篇文章,若课本中没有或不足,则从课外阅读材料中选取,以每一体裁的典型语篇为主,适当考虑变体,侧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新闻报道、时政评述和广告。在同一话题中,不必求全体裁。因为特定话题往往与特定体裁相联系。例如:介绍著名人物文章往往为记叙文体,一般人物介绍还可能与求职信或推荐信相联系。通过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学习其承载的文化与思想,从而学习话题语言,分析其交际语境及其交际功能,解析语篇的语言特征和语篇结构模式。通过学习同样话题体裁的新语篇进行相互比较,进而积累话题语言,并用所积累的语言知识构建一个同一话题体裁的新语篇。

具体做法:加强语篇训练,进行限时阅读,注重学生解题思路的灵活性,培养应试解题技巧。每周一节课进行阅读测试,题目为与本话题相关的高考试题(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测试后及时讲评。(4)语言实践

平常我们习惯于用考试代替语言实践,如在阅读后做选择题,这种方式的训练其交际特征不强,只能算有意义的语言练习,而如果在阅读后就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或结合读者的知识、学历、价值观展开讨论和写读后感,则是一种交际性语言活动,具有用语言做事的特点。

具体做法:设计出各种具有交际特征的“活动”或“任务”,如阅读后填表、排序、问答、讨论、写摘要、缩写、读写、写读后感或者学完一个话题模块用所学语言写一篇相关话题的文章。

“Practice makes perfect”,我们有理由相信,按话题模块组织高三英语课文复习,在复习时尽可能多的进行有意义的语言实践,会提高我们学生的实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集体备课“讲原则,重合作”

集体备课是发挥组内集体合力进行攻坚克难的重要举措。自进入高三开始,我们坚持每周进行实效集体备课。每位英语教师轮流充当中心发言人,提前对每个单元或每项专题的基本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打印、下发。集体备课时,中心发言老师对全组汇报讲解,细化知识点;再由全组讨论通过,达成共识,进而在班级授课中落实;同时,中心发言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和实际授课情况,自行编撰单元测试卷,及时进行检测。这种备课方式,能缓解个人备课压力,激发团队合作的热情,使重难点得到提前解决。

3、质量分析“重数据,讲落实”

对于考试每个小题进行分析,分析的数据落实到全班每题正确人数的统计上,以班级为单位,得到精确的得分率,保证考情、学情分析的有效性,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和方向。针对每次单元测试,进行了及时的批阅和讲解,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及时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4、实施周计划“小步子,快节奏”

高三学生如何进行英语考前复习 篇3

关键词:高考英语;复习重点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60-1

一、巩固基础,查漏补缺,蓄势待发

众所周知,知识的巩固是考试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一轮复习之后,同学们要对基础知识、基本语法、单词和短语的应用进行梳理,弄清联系与差别,对有疑惑的用法规则及时弄通,不留盲点。然而我们从平时练习及对一模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出仍有相当数量的同学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还没有达到能够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在考试中分不清考点与干扰项,丢掉了本来应该得到的分。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在高考中出现,在最后的冲刺复习中,应就基础知识部分的复习加大力度:结合教材,反复复习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词汇、句法结构、语法要点。诵读时应该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力求“眼前一棵树,心中一片林”,对每个知识要点都能用例句进行复习和巩固,埋藏在脑海深处的诸多知识将能得到激活,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效果。

二、限时练习,规范训练,熟化技巧

临近高考,各位要针对高考题型进行定时训练,定时练习是提高高考应试能力和技巧的必要环节。每天定时完成一定量的分项练习,如语法、完型或阅读,不但能通过熟悉题型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做题效率,同时还能更加准确、高效地捕捉考点,从而减轻压力,达到考试时的正常发挥。此外,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认真审题,规范书写,准确填涂,过程严密,最大限度减少隐形失分。此外,同学们在每一次考试后要对自己的应试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失分的原因,在今后的考试中加以避免;同时找出最能适合自己的应试方法加以完善,逐渐形成自己的解题风格。

三、广泛阅读,积累词汇,提升能力

尽管在高三最为紧张的时候,同学们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泛读,这样既能够提高阅读速度、增强理解力,还能够扩展词汇量。因为高考是一个在单位时间内各种能力较量的竞技场。对词汇的摄入速度与理解直接影响篇章结构的理解。因此,同学们要在老师的帮助下集中复习《考试说明》所列的3500个单词和后增加的50个词汇及相关的词组和对应的合成、转化、派生词等等,对形似词、易错词要坚持每天听写。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像“滚雪球”一样积累词汇,同时结合语境推测词意,对重点词汇和短语,要多造句,在用中记,在语境中记。

四、调适心态,优化情绪,增强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考前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发挥考生的心理潜能,但过度的焦虑则会抑制大脑,不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各位同学会遇到很多压力和挫折,情绪出现波动是正常的,但要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并及时调整,尽量使自己处于心平气和、情绪饱满的状态。通过积极的自我想象,体验过去的成功经验,以唤起自己的良好情绪,同时要学会放松,在出现紧张情绪时,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持续做3~5分钟的练习,也能缓解紧张情绪。

五、聚焦专项,谙熟要领,各个击破

1.听力不放松。

在考前的最后两个月,要做到每天一听,做到多听历年真题材料,熟悉题型。要预览问题,大胆猜测,带着问题听。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学会预测。要熟悉听力的语调、语气;掌握意群与停顿,还要注意英、美语音的差别。

2.单选要适当。

首先要落实好基础,突破重点,不做偏、难、怪的题目;其次,突出语境,强化语意,强调运用,因为每个选项填空后可能在语法上都正确,但不一定每一个都符合语境和语意;第三,整理错题,查漏补缺,持之以恒。近几年单项选择题与社会实际联系较紧,而且句子结构复杂,做题时,可采用结构分析法、语境分析法、结构还原法、句子成分分析法等,让题目由长化短、由繁化简。

3.完形需加强。

完形填空的特点:1.近几年的完形填空题目,大多选择夹叙夹议的议论文或故事相对完整的记叙文,而且大多富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所以解题时应多从正面、积极的方面考虑。2.做题步骤:先看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结合文意及词语用法进行选择;选完后,要将答案代入文章中再通读一遍全文,从整体上检查结构、语义和逻辑是否一致。3.抓住主题句(首句、尾句和段首句),完形填空的第一句话一般没有空格出现,考生要抓住这句完整的话中的信息量。4.所选的答案应该符合“文意+用法”;其选择要取决于上下文的理解,不能只从本句话考虑。

4.阅读是关键。

阅读能力强弱会直接影响考试成绩的高低。因为,在目前的江苏高考题型上,几乎每个题目都需要通过阅读来完成。因此,各位同学不仅要加大阅读训练量,还要在阅读材料上贴切高考难度,否则,达不到训练的效果。

这里介绍解阅读题的六大策略:1.寻读策略,应对“主旨题”;2.“三性”策略,即概括性、针对性、醒目性,主要应对主题句和标题选择;3.“首尾定位”策略;4.“题干定位”策略;5.“近义表达”策略;6.“长句简化”策略。

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任务型阅读的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命题者已经由原来的词与词对应;词与短语对应转化为篇章对应,各位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加大这一形式的训练,以便提高正确率。

5.写作要得体。

后进生如何进行高三英语总复习 篇4

一、分析存在的问题

1. 时间安排问题。

(1) 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 (2) 是否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 (3) 是否常拖延时问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 (4) 学习计划是否是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 (5) 是否把所有的时问都花在学习上。

2. 注意力问题。

(1) 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 (2) 学习时, 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电视等分心的东西; (3) 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 学习兴趣问题。

(1) 是否一见英语书头就发胀; (2) 是否喜欢其他学科, 不喜欢英语; (3) 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

4. 学习方法问题。

(1) 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 (2) 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 (3) 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 (4) 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 (5) 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回答上述问题, 回答“是”越多, 你的学习效率就越低。每个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应从上述四类问题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要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我个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端正教育态度, 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经调查发现, 大多数后进生在学习中都会处于十分矛盾的心理状态中。一方面, 他们的自尊心强, 当受到教育和启发的时候, 时常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决心下功夫把学习赶上去;另一方面, 他们的持久性差, 几堂课听不懂, 题目做不好, 马上就心灰意冷了。他们感叹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材料, 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果这时得不到恰当的帮助, 就会发展成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成绩自然越来越差。可见, 信心不足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最大障碍。怎样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后进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 并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威望。“亲其师, 信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激发学习动机, 增强心理素质, 肯定后进生的努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孙云晓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后进生来说, 更是如此。作为教师, 我们则需要给他们要求低起点、低要求, 哪怕是看似不起眼的进步, 都给他们以鼓励, 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由衷的赞许, 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的肯定和鼓励给予他们积极的体验和深切的期望, 也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向所期望的方向积极努力, 并将教师的真切期望和热情鼓励内化为自爱、自尊、自信, 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三、优化课堂教学是转化后进生的主要途径

采取统一要求、内容、进度、教法、练习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已逐渐被“自主探究优质高效”课堂模式所替代。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承认学生能力差异的基础上,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等) 实行分层教学, 以确保每一位后进生在每堂课上在每天都有所收获, 不断地去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逐渐消除自卑心理。尤其是在课后作业环节更应该根据后进生的实际能力和特点, 给予他们适量且难度适宜的的作业, 对他们的作业要争取能面批, 及时为他们纠正错误, 解决疑难, 帮他们澄清疑惑。这样做既为进一步的学习扫清了障碍, 也让英语学困生们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那份爱与责任。此外在课堂上, 教师要多鼓励英语后进生, 多给他们机会, 多发问、多与他们交流, 多些关爱, 并要对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真诚地给予表扬和赞赏。

四、精心设计教学策略, 使后进生渐渐会学, 这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关键

其实, 后进生只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不知应该怎么去学。因此, 我们应一手抓后进生基本词汇和句型的记忆和运用这两个英语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 一手抓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并指导其正确的学习方法, 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会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些策略, 这是提高后进生成绩的关键。

另外, 要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落实“人人成才”的目标, 重点就在后进生转化上。作为英语教师, 工作要有所突破, 难点也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因此, 大家都来关心后进生, 爱护后进生实现整体提高。

怎样进行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篇5

怎样进行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辽宁省大洼县第三高级中学 李 智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必须有实质性地变革,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短时,高效的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就这一课题进行了如下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

一、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

数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分析与数学方法的运用,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实实,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理解透彻,明确它们高考要求以及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而预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要做到“两先两后”,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以提高听课的主动性,减少听课的盲目性。而预习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了解各部分内容在高中所占的分值、地位和难易程度,有着对性的复习、梳理重点内容,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力求从宏观上把握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解题方法体系和思维体系。

二、熟练掌握解题方法

高考试题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进行考察:

(1)常用的数学方法: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降次、数学归纳法、坐标法、参数法等。

(2)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3)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归纳与演绎等。

(4)重要的思想:主要有函数和方程、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等。

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的基础上,更何况数学题中的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面的解答步骤。所以在要求快的基础上,稳扎稳打,层层有据,步步准确,不能为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只有扎扎实实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反反复复地练习过程中,才能逐步掌握这些思想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长期系统、积累的的过程,只有不断的接受新知识,不断的产生疑问,不断的总结,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应与老师和同学平时多交流,才能逐渐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包括: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几个方面,面一个方面都具有针对性、目的性,都要落实到位。

认真听讲是很重要的,把老师讲的关键部分听懂,而且重点听老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听的.时候注重思考,分析问题,领会老师课上的意图和精神。在课上和课外应注意培养写作业的习惯,作业不仅要写得工整,还要写的有条理,这样才能培养逻辑能力。同时作业必须独立完成,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通过复习,学生要能检测出知道什么,哪些还不知道,哪些还不会,因此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有自已的思考,听课的目的就明确了。现在学生手中都会有一种复习资料,在老师讲课之前,要把例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例习题的解答过程留在课后去完成,每记的地方留点空余的地方,以备自已的感悟。

四、精选练习题

首先教师要认真选好复习材料,应用多种资料,并认真研究历年的考纲以及各年的高考试题和其他省市的试卷,进一步加强对数学解题教学的研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多种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改编和重组,使之更符合本校或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好题目的难度,增强题目针对性,所选题目以小题、中档题为主,且突出知识重点,体现思想方法,兼顾学生易错的地方。其次,教师要减少题目数量,加强质量。题目数量过大,没有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学生容易疲惫生厌。所以应删减偏题、难题和怪题,尽量减少解题技巧单一的和计算过于复杂的题目。我们既反对题海战术,又提倡做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基础题、综合题和应用题。学生只有通过做一定量的题,才能牢固掌握基本题型的通法、通性,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数学题是,应提高学生寻求最佳解法、解题反思、归纳总结的能力,探索解各类数学题的一般规律,积累解题经验,提高学生独立解题能力。

五、双向交流,及时反馈

复习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加强师生双向交流,及时多渠道采集反馈信息以调控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我们的措施是应采取过程检查(课堂、作业)和阶段检查(月考、期中、期末、诊断、模拟)相结合,过程调控和考试调控相结合的手段。定期组织评教、评学活动,学生谈要求、谈建议,教师谈措施、谈意图,及时反馈和调控,师生同心同德,从而能在教学中得到同步提高,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

在一轮复习中,教师要重点抓好规范指导,不但在课堂上要以身示范,强调重点过程的书写,而且还要对平日里学生的理解过程给以点评,督促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维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总之,高三的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所以通过这一轮复习我们力争达到:基础知识要扎实,基本方法要熟练,基本技巧要掌握,基本思想要领会。既要注意构建巩固每个知识板快及他们的联系,同时也应该处理好“本”与“源”的联系,对例题、习题的安排应源于课本但要高于课本,由点串线,由线带面,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在复习中应紧密把基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特别是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常用常新,提高复习的效率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锁定。《考试周刊》。第38期

高三学生如何进行二轮复习 篇6

摘 要:二轮复习在整个高三备考复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完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抓好二轮复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三;二轮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1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91

二轮复习在整个高三备考复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完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抓好二轮复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进一步巩固完善基础知识,使基础知识更加全面深化

经过一轮复习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一轮复习的知识点非常多,很多概念、定理、公式、语法、字词、实验现象等基础知识会慢慢遗忘,部分基础知识存有弱点、疑点、盲点。所以指导学生重新回顾课本回扣基础,这样才能避免知识点遗忘,才能巩固好学习效果。

二、建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桥梁化

二轮复习要指导学生自我编织学科体系、框架网络。也只有经过这样的构建过程,学生才能把所学的各个知识点不断联系起来,头脑中才有整体观念。

如何去构建知识网络呢?可以指导学生这样进行,翻开课本目录,通过目录先把本学科的大体结构了解清楚,形成大的框架结构,然后再翻看每章的具体内容,建立每章的大体框架。

三、加强专题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和技巧,提升高考实战能力

在二轮复习阶段,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实战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雄厚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提高应试能力和技巧,提升高考实战能力,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提升高考实战能力?

(一)指导学生多思考

在试题拿到手后,首先思考它属于哪种类型的题目,这种类型的题目审题时有哪些技巧,答题时有哪些注意问题。通过对题型的归类、方法的归纳,使每一个题目都能给学生收获和启发。

(二)指导学生多比较

经常拿参考答案和自己答案比较,对比参考答案,仔细分析自己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与参考答案相符,方法选择是否与参考答案一致。

(三)指导学生多归纳

指导学生多总结自己在解题中的经验教训,注意从个性中抽象出一般的东西来,自己归纳出对自己答题有用的方法来。

(四)注重典型题的训练

高考取胜的重要定律之一就是典型题定律,通过典型题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把握高考的方向和高考的出题模式,这样就会使学生的二轮复习变得轻松。

四、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益

(一)远大的目标激励学习成功

成就天才的必备素质就是远大志向,明确目标,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如四川文科状元王云飞把全年的学习分解成了几个大目标,又把每个星期、每一天都分解出一个个小目标,每一星期每一天小的目标的完成,都让他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由小成而集大成,心态由此变得乐观起来,学习也没产生厌倦。

(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

成功有效的学习也必须制定好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习目标,二是学习内容,三是学习时间,四是措施保证。

(三)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最好导师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浓厚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望,这是获取成功的重要法则。所以,引导学生不要只积极地学、傻学,而是要想办法培养自己的兴趣。只有将学习积极性转化为学习兴趣之后,学生才能实现学习效率质的飞跃,学习成绩质的提高。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用自我暗示法,让学生满怀兴趣,做情绪的主人。

2.用“移花接木”法,不断拓展已有的学习兴趣。以已有的兴趣寻找各学科之间的共同特点,提高对厌倦科目的兴趣。

3.用形象转换法,改变对某些科目的兴趣。

4.刨根质疑,追究到底。学习过程是由一个“无疑问,有疑问,解疑问,无疑问”不断循环的过程。在复习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自己发问的习惯。告诉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善于挑战问题,同时又要不耻下问,多请教同学,更要不耻上问,多请教老师。

5.高效听课,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专家认为,要想高效利用一节课,就必须做到“五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其中心到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多器官感知信息,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明显。

6.高效复习法,温故知新。狄慈根曾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非常重视知识的复习。是否重视复习是学生学习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二轮复习中如何提高效率呢?主要有五个要点:

(1)以重点内容为中心,及时复习巩固深化。(2)查缺补漏,确保知识的完整性。(3)先回忆,后看书,增强复习效果。(4)做高质量的模拟题,适当拓宽知识面。(5)整理笔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五、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培养科学的答题技巧

方法是理性的,习惯带有感性特征。在平时做练习时,由于时间充足,多数学生可以理性答题。但在考试时尤其是高考时,由于有时间限制及考后的评比等,学生就会带着心理压力来考试,导致许多学生在考试时把积累的考试习惯和答题技巧抛到了九霄云外。所以在二轮复习阶段,一定要指导学生把教师的要求转化成自己的答题习惯,让学生形成一拿到试卷就像平常练习一样去做,这样才能让平时积累起来的经验在考场上发挥作用。同时注重答题技巧的培养,在复习中,通过专题复习灵活运用图像法、逆向思维法、特殊值代入法、合成分解法、假设法、极限法、对称法、外推法、整体法、联想与类比法等去解题。

千变万变基础不变,千考万考课本中考。只要学生能夯实基础,突出主干,完善知识网络,强化解题能力,形成学科思维,就能创造高考的辉煌。

高三如何进行《电磁感应》的复习 篇7

复习时我先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如图1所示, 常见到的题型都会以图中涉及到的物理情景出现, 矩形、三角形、圆形线框匀速穿过匀强磁场, 导体棒在导轨上滑动, 当然导轨可以水平、倾斜、竖直放置, 磁场一定会与导轨垂直, 图中最下面的矩形框代表, 线框不动, 磁场在均匀变化而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 这样, 学生心中先有了基本的物理情景, 再总结题型及解题思路就不难了。

第一类问题: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

让我们先看一个比较简单的题目, 例1:如图2, 闭合直角三角形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匀强磁场区域。从BC边进入磁场区开始计时, 到A点离开磁场区为止的过程中, 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情况 (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是图中的 () 。

此题目的答案应该选A, 可以应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 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框切割磁场的有效长度的变化, 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上面的题目是关于感应电流的判断, 这也是最基本的判断, 实际考查中还会涉及其他的物理量, 比如电压、安培力、功率等, 在此不一一赘述。我们要通过题目, 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图像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及注意问题。比如: (1) 注意题目中正方向的设定, 各物理量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2) 基本物理量的选择常采用“排除法”, 特殊位置“对照法”; (3) 特殊位置通常是物理量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4) 涉及力时, 要正确受力分析; (5) 涉及电路问题, 要画出等效电路图。

第二类问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知识的综合

先看一个典型题目, 例:半径为a、右端开小口的导体圆环和长为2a的导体直杆单位长度电阻均为R0。圆环水平固定放置, 整个内部区域分布竖直向下的匀强磁着场, 磁感应强度为B。杆在圆环上以速度v平行于直径CD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杆始终有两点与圆环良好接触, 从圆环中心O开始, 杆的位置由θ确定, 如图3所示, 则 () 。

A.θ=0时, 杆产生的电动势为2Bav

B.θ=π/3时, 杆产生的电动势为Bav

C.θ=0时, 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2B2av) / (π+2) R0

D.θ=π/3时, 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3B2av) / (5π+3) R0

审清题意后, 画好等效电路图, 电阻的阻值是棒左侧导体的电阻, 题中说明圆环右端开口, 所以, 并不是个并联结构, 正确答案是A、D。

我们应该让学生总结规律, 那么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就是:搞清等效电源→画等效电路图→应用电路规律。

第三类问题: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这一类问题综合性更强, 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扎实, 我们先看一下2012年山东高考理综卷的第20题, 如图4所示, 相距为L的两条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上端接有定值电阻R, 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 磁感应强度为B。将质量为m的导体棒由静止释放, 当速度达到v时开始匀速运动, 此时对导体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拉力, 并保持拉力的功率恒为P, 导体棒最终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P=2mgvsinθ

B.P=3mgvsinθ

C.当导体棒速度达到V/2时加速度大小为 (gsinθ) /2

D.在速度达到2v以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R上产生的焦耳热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C。仔细审题, 弄清楚电源、电路结构后, 就要对棒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5, 画出图示, 之后分析运动, 即棒做加速度减小的的加速运动, 最终匀速, 列出平衡方程, mgsinθ=B2L2V/R, 施加拉力后, 最终匀速, 有P/2V+mgsinθ=B2L22V/R即A正确, 对于C项列牛顿第二定律即可。对于D选项, 我们要帮助学生分析棒下落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即棒的重力对其做正功, 重力势能减小;合外力做正功, 动能增加;外力对棒做正功, 对应外界能量减少;安培力做负功, 回路中产生了焦耳热, 而在匀速运动之后, 动能不变, 但安培力做负功, 回路中仍有焦耳热产生, 同时重力势能减少了。

在电磁感应中, 教师要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 其他形式的能是通过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成电能的, 进而电流做功产生焦耳热。当然, 学生也要对其他功能关系熟悉, 并明白能量守恒的定律。

进行高三英语复习 篇8

进入高三英语复习阶段, 学生碰到的最大障碍是词汇量不足。学生对一些常用单词的音、形、义都不甚了解,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这些词了。完型和阅读材料因生词太多而无法正确理解, 书面表达无话可说。然而, 不少高三词汇复习课堂还存在着低效现象, 词汇复习常常限于“听写”, “造句”, 以及让学生多做“词汇选择题或是翻译题”等手段。学生“死记硬背”后, 单词依然“记得快, 忘得也快”;有些单词记住了, 在用的时候却感到力不从心。离开了高效率的词汇学习, 也就谈不上语言知识的掌握及语言能力的提高了。笔者阅读了一些有关词汇、词块教学的著作和理论, 认为词块学习和运用对现行高中英语有效词汇复习有很大促进作用, 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二、词块理论

词块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频繁使用的, 具有特定语义和结构并以固定或者半固定的形式存在的, 有利于提高语言生成能力的短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或句式 (王佩娜, 2008) 。据此, 词块被分为四类:1.多词组合:具有习语性质的固定组合。如“by the way”, “to be frank”等等;2.惯用表达法: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如“It’s up to you”等等;3.限制性短语:这类词块由某些固定结构形成的框架式短语, 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替换。如“as far as…concerned”;4.句子框架结构和引语:这类词块指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的词汇短语及引语。如“Give my re gards to your…”等等。

由于词块具有稳定性, 在英语学习中就好比语言的预制板, 是语言的半成品, 具有特定语义或半固定的结构形式, 可以作为语言储存和输出的理想单位, 在记忆和输出时都不易出错, 能降低学习者的记忆复合。因此, 词块学习和运用有利于学生词汇记忆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词块教学策略

高三词汇复习课中, 教师可以结合词块教学法, 培养学生词块学习和运用意识, 实施词块教学策略。整个教学过程以“词块提炼积累———词块理解拓展———词块巩固内化———词块灵活运用”为设计线索, 并创设不同语境, 设置不同学习形式, 从而使学生领会词块和语言运用的内在联系。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 指导学生词汇复习策略。

1. 词块提炼积累

教师在使用词块教学模式时, 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词块的定义、分类、具体实例及作用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打下基础。其次, 在高三单元复习课中, 要求学生以单元话题为中心, 把有关话题的词块提炼出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构建以话题为中心的词块关系网, 帮助学生激活其长期记忆中的相关词汇, 强化其词汇产出的能力。以Module1Unit1 Friendship高三单元词汇复习课为例,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话题用头脑风暴的方式, 把词块提炼出来。

T:Why do we need a best friend?And think of what words,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s from the unit can be us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Please use at least one expression to answer the question.

(设计说明:教师提出问题:“Why do we need a best friend?”, 切中主题, 帮助学生回忆教材主题和内容, 用头脑风暴的形式, 让学生把有关话题的词块提炼出来, 并在问题回答中正确使用。)

2. 词块理解拓展

学生提炼好词块后, 教师可以设置语境, 设计练习, 对词块进行深入复习、拓展延伸。“如果脱离语境进行词汇教学, 即使学生记住了词汇的形式和意义, 也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中, 因此, 词汇教学应融于到句子和语篇的教学中, 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魏恒健, 2007) 。

(1) 重现课文, 复现词块。

课文是学生积累词块的源泉, 教师在设计词块巩固练习时要多以课文中的语境为依托, 给学生运用和输出词块的机会。以Module1 Unit1 Friendship高三单元词汇复习课为例, 教师通过句子填空的方式, 让学生回顾课文及词块。

T:Almost everyone has friends.Still remember Anne and her friend?

Ann’s best friend:

1.Her family was__________about whether they would be caught by the Nazis.

2.She shared her deepest feelings with her diary, which helped her___________ (度过) the difficult time.

3.What’s worse, she couldn’t see nature, which________ (add to, add up) her suffering.……

(Key:concerned, go through, added to)

(设计说明:教师结合课文语境回忆并填空, 复现了课文中的重要词块, 这练习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

(2) 重点词块, 拓展延伸

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或词性转换的现象比较突出, 动词可以跟虚词搭配构成更多的用法, 而且在高考中, 这样的考题也很多。因此教师在词汇复习时, 要结合语境, 让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的现象。以Module1 Unit1 Friendship高三单元词汇复习课为例, 教师用篇章, 引导学生理解concern的多义;用句子帮助学生理解add词组不同搭配, 不同意义。

Concern concerned concerning

Sandra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s, who is a black girl learning Chinese in China.We used to discuss questions__________English and show great_________for each other.But now she often complains I am too busy to be__________about her.

(Key:.concerning;concern;concerned)

add

1.Add up your scores and you will see who won.

2.His business expenses added up to$4.000 a year.

3.He added some sugar to the coffee.

4.The bad weather added to our difficulties.

(设计说明:教师挑出几个重点词汇, 如“concern”和”add”, 进行拓展延伸, 有助于学生掌握词块的准确性。)

3. 词块巩固内化

从理想的语言输出到实际交际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实践, 即需要一个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教师围绕话题, 可以用说或是写的方式, 帮助学生巩固内化词块, 也为英语底子薄的学生写作搭建脚手架, 降低难度, 以Module1 Unit1 Friendship高三单元词汇复习课为例进行说明。

Activity1:Speaking:say 3-5 sentences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hip

Try to use the chunks we have reviewed.

(设计说明:这是词块巩固内化环节。要求学生在语境中, 使用词块。笔者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先让学生运用词块口头表达3-5句, 为学生写下篇章打下基础。教师培养学生用词块正确建构单句的能力, 为学生最后语言输出———写作提供平台。)

4. 词块灵活运用

学生只有在句子或篇章中运用所学词块, 才能达到真正理解所学词汇的目的, 才能实现意义记忆、长时记忆。同时, 教师也要结合适当的话题, 努力创设良好的语境, 激发学生对词块的有效回顾。这样, 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笔者在Module1 Unit1 Friendship高三单元词汇复习课中让学生用所学的词块写下作文“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hip”。在写作中, 笔者发现学生运用词块流利、地道地写下了文章。因此, 词块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文章中词汇不足、搭配不当的问题, 而且使文章表达清晰、结构严谨。

四、教学建议

1. 词块提炼积累要以话题为中心

专家夏谷鸣指出:如果我们要学生学会使用单词, 就需要有一个话题。教材中每个单元, 每一课都有一个话题。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教材, 教师应重点选择围绕单元话题且整体性好的词块进行复习, 并以话题为中心, 构建一个“词块关系网”。

2. 词块学习运用要以语境为依托

词语的呈现需要在典型的语篇中进行,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习者理解词语的含义、搭配和句法分布位置等 (Scott T, 2003) 。因此, 高三词汇复习应站在单元的高度, 围绕单元主题, 精心设计复习目标词汇所要依托的主题语境, 让学生在情景中复习并运用语言。

3. 词块记忆和运用要在句子或语篇中进行

积累词汇绝对不是对词汇的简单重复。要使识记的词汇得到提升, 就必须将词汇学习上升到句子层面, 因为只有将词汇运用到句子中, 词汇才具有生命力, 单个的单词只是一些不相关的符号, 很难储存在记忆中。只有做到“学词不离句, 词在句中用”, 才能避免出现“背了忘, 忘了背”的状况。

4. 词块策略要延伸到课外

英语语言中有大量的词块, 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词块学习策略, 使学生能主动辨认词块;摘录新词块, 并按话题等分类整理词块;主动积累词块, 自主构建词块库。学生只有主动的学习运用词块, 才能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本文针对高三学生词汇复习现状, 结合高三词汇复习课, 运用词块教学法, 教学过程以“词块提炼积累——词块理解拓展——词块巩固内化——词块灵活运用”为设计线索, 培养学生词块学习和运用意识, 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词汇复习,词块,词块教学,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张立英, 徐勇.《以词块为主的词汇教学》[J].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 (4) .2.张立英, 徐勇.《以词块为主的词汇教学》[J].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 (4) .

注意复习方法,搞好高三英语总复习 篇9

1. 第一轮复习占用的时间不能过长, 且要注重复习的有效性, 不能照着复习资料念。

第一轮复习是指课本内容的回顾, 复习课不同于上新课, 但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部分老师都把课文内容仔细地讲解一遍, 再加上测试、讲评试卷, 一个单元的复习差不多要花上四节课, 甚至是五节课。我便是如此, 因此, 一轮复习到四月中旬才结束。现在看来, 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依照资料的内容, 词汇分析讲得再多, 学生未必能记住, 况且英语词汇的用法多且难, 要在短时间内全部消化并不是件易事。听了一位老师一轮复习的做法, 我认为是可取的。她先是分析文章的结构, 恢复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然后呈现课文中与话题有关的词汇, 帮助学生通过词汇复习课文内容, 只选取当中部分重要的词汇讲解用法。这样以话题为中心, 词汇作为发散的思维和记忆, 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此阶段让学生背诵课文的做法不可取。

2. 二轮复习要穿插在一轮复习中。

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听力、书面表达等训练在复习一开始就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题的技巧方法, 就算不能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的复习, 也要把各种题型的做题方法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在一开始就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做题。比如听力的预测技巧, 在没播放听力之前, 通过问题和答案预测对话的内容和正确答案。正确科学的做题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做题的效率和正确率。如果把这些方法在二轮复习才运用起来, 则教学效果往往很不理想, 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做题的方法, 且根深蒂固了。到了二轮复习时可把专项复习的内容拓展开来, 知识再深化细化些。

3. 狠抓词汇的复习, 精心锤炼基本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本词汇, 一切语言学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 有如空中楼阁。对于考纲词汇, 复习时要会读、会写、听懂、知其词性和词义, 晓其用法和搭配, 还要掌握其近义词、反义词、常见的前后搭配关系、句法特点。对于词汇的记忆, 要利用零散的时间, 如课前课后5分钟, 或去食堂、操场上的路上, 或写在纸条上手上, 各个击破。但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把词汇放在语境里记忆, 如, 在句中或文章中记忆词汇。新的高考要求我们不断扩大词汇量, 同时还要理解和掌握一些一词多义的词汇。如:fine除“美好的、良好的、漂亮的”外, 还有“罚金、罚款、处以罚金”等含义。

4. 多读多背课文。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和修改的英语语言的精华, 是非常规范的英语。每学完一篇课文, 画出文章中体现一定结构和用法的句子及新出现的词组及搭配,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高三时间比较紧张, 全文背诵来不及, 就重点对画线的句子进行背诵;还要注意消化吸收, 在平时做阅读及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 让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多读多背是培养语感的途径之一, 且有助于高考复习和各个题型的击破。

5. 重视对历年高考试题的综合研究, 研读考纲, 把握考试的侧重点及命题方法。

高考试题是研究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窗口。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命题, 因此对其进行一番归纳和综合分析, 把握考试的侧重点, 摸清命题方向, 提高总复习效率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综合近几年来高考试题特点:一是试题难度、题型、测试重点基本保持不变, 二是在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 突出能力的考核。近几年来高考题目设置都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下能否正确使用语言知识, 是否具备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会思维、分析、推理、概括和判断, 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绝不会考好。三是把阅读作为重点。阅读理解专题所占考查比重最大, 其阅读能力本身直接影响到像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等专题的答题。明确了高考试题的特点,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就有的放矢了。高三英语教学过程就是把原有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的过程, 是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学会自学) 、提高应试能力的过程。

6. 重视方法的指导。

标准化考试是高考制度的一大改革, 命题的角度及风格都与传统的考试方式不同,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有关的标准化理论, 摸清命题方向, 并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 同时介绍相应的答题技巧。如阅读理解题中的客观性试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一特点就是考查学生对文章事实部分的理解, 所提问题在文中都有一个关键句,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寻找关键句的能力。作答主观性试题也有法可循, 如要求学生说出文章的中心意思或选标题等, 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短文, 注意全文意思, 并理出各段的段落大意, 把段落大意联系起来, 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一目了然了。只要我们告诉学生主客观题的命题特点和类型, 学生通过阅读考题, 根据各自的特点, 运用正确的答题技巧就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

7. 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确保复习效果。

选择正确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完成高三教材语篇教学的同时, 应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完成高一教材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及部分语法的复习。复习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所记忆的材料, 形成有条理的知识结构, 掌握学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使之系统化。复习课绝不是一份练习, 一支粉笔混45分钟。复习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认真备好课,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已学过的语言知识, 使之形成系统化、网络化、板块化的知识体系, 以利学生巩固掌握。实践证明教师备课认真, 准备充分, 上课到位, 方法得当, 辅导得力就能取得有效的复习效果。

如何进行高考英语总复习 篇10

一、以课本为线索, 将复习内容进行归类筛选

通过系统整理, 确定基本框架。其基本原则是“抓住核心。化整为零, 集中突破, 板块渗透。”狠抓词汇关, 将词汇, 重点句型, 典型句型进行听写, 翻译和造句练习。通过认读、默写、听写、归纳小结、辨义、单词拼写等练习形式, 让学生做到认得出、拼得准、用得上。要让学生全面掌握考纲词汇。不管是常见的还是冷僻的, 是易写的还是难写的, 是初中的还是高中的, 是一般词义还是习惯的或特殊的用法, 学生都应心领神会。

二、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精选高考试题, 提高学生选题纠错能力

1、精选练习题。把近年来高考试

题中出现的典型题目, 各地高考资料中质量较高的习题挑选并打印出来让学生练习, 分析, 小结, 做要点记录。

2、建立纠错档案, 经过精练精讲

以后, 教师应根据遗忘规律, 先密后疏、层层加深地给学生提供多次的练习,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学生有错误而又不能理解的, 请教同学或教师之后抄写在纠错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又回头再阅读、思考、练习, 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保证错过的以后不再错或少出错。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反复有效实践的必要性, 从而提高答题的效率。

三、以高考大纲为线索进行专项强化训练

要让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首先要打好坚实的基础, 同时, 要让他们领会高考要求和英语试卷的特点, 掌握解题思路, 熟练运用答题技巧。对于水平相同的学生, 会不会答题, 会不会抓住关键的解题信息, 会不会加快速度争取时间上的主动, 其结果是有差异的。专项强化训练的目的就是巧学、巧练、巧解, 形成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

1、单项填空引导学生把握语言环境, 运用所学知识, 注意搭配、表达习惯、词语辨析, 找出正确答案。

2、完型填空要求学生跳读全文,

通篇考虑, 掌握大意,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等知识, 从每小题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答案, 是短文得以恢复本来面貌, 做到文意通顺, 结构完整。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随时设想所遇到的空白中应该出现的内容, 而后再以该题选项来验证自己的推测, 作出调整或修正完形填空根据文意决定用词, 解题过程中既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 更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语篇整体处理能力, 能够根据上下文来进行通篇考虑并结合个人所具备各方面常识以及逻辑推理与语言运用相关的经验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最佳选择。能够从总体方向上把握作者的基本态度, 对于顺利答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做好完型填空, 首先必须两项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试想, 如若对一篇完整的文章还达不到正确理解的水平, 有如何能看懂了约抽去了十分之一单词的文章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能力, 又怎么能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最适合的那个词来呢?

3、阅读理解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核

心词, 如but等, 文章的重点和作者的观点一般出现在它的后面。要用作者或命题人的观点来理解短文;对于科普类文章, 引导学生尽量联系自己平时学到的知识。阅读理解所设的问题大多不能按字面意思随手拈来, 需要归纳概括中心, 推测作者意图, 挖掘深层含义。在较好地掌握语法知识和相当词汇量的基础上, 通过大量的阅读, 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技巧, 从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预测上下文, 推断隐含意思, 筛选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阅读中还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 拓宽知识面, 开阔视野。在此基础上, 可以练习写一些内容提要、故事梗概和读后感之类的习作,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4、短文改错指导学生在上下文语境中把握词义、词性、词形、搭配、时态、语态、指代、逻辑关系等。

5、书面表达如何使学生写出正确

上一篇:意义朗读下一篇:作文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