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技能与艺术

2024-04-08

课堂教学的技能与艺术(精选6篇)

篇1:课堂教学的技能与艺术

校本研修培训

(一)——课堂教学的技能与艺术(2016.3.14)

一、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艺术 什么是课堂教学艺术呢?美国的数学哲学博士任效贤教授说:“教师的共性加上教师的个性,就组成课堂艺术”,所谓教师共性就是一节课的全部教学要求,它包括教学目的、内容、手段方法论、组织等因素;所谓教师的个性就是指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对课堂教学的处理手法,更确切些说:课堂教学艺术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准确地掌握教学原则,灵活地运用教学环节,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通过优美的教学语言,既突出重点,又能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并辅之以事先设计的提问,清晰的板书和必要的演示,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泼而又愉快的气氛中开展双边活动,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如何展示课堂教学艺术呢?

(一)教师语言艺术

教师语言虽各有特色,但教学要求说话要通俗化,使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课堂语言”而不是“书本语言”。

教师语言要准确,发音清晰,要保证全班每个同学都能听清楚。讲解的语言特点应是“紧凑”的,“连贯”的。

语音、语速、语调、音量应适合讲解内容和情感的需要,而且要注意变化。课堂教学语言要注意停顿。

教师要使自己的讲解具有“吸引力”,善于用语言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语言的生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带有激励或挑战性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板书设计的艺术

1.板书种类:主板书、副板书。

正板书是本节课提纲化的重点内容,一般需保留一节课,像公式,定理,典型例题等,副板书是非提纲化的内容,在适当时候可以擦换,比如演算过程,学生过程纠错或上课临时写的一些内容等。

2.板书布局:分块,主左副右,标题在第一板块上方居中位置。3.板书注意要点

注意板书的结构,应突出重点。讲与写的协调,有时需要边讲边写。清晰度(字间距不宜过大、行间距可略大些)。

色彩的恰当运用,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思维。讲解板书内容时的站位,不能挡住学生的视线,形成盲区。擦黑板的时机

(三)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艺术

课堂需要营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氛围,强化和情感交流是营造氛围的两种重要的艺术手段。

1.强化

强化是教师主要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原理,对学生的反应采用各种肯定或奖励的方式,使教学材料的刺激与教师希望学生的反应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类教学行为。

强化的功能

(1)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上,防止和减少非教学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干扰。(2)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3)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采用适当的行为方式,如遵守纪律,不打扰班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注意力等等。(4)承认学生的努力和成绩,促进学生将正确的反应行为巩固下来,使学生的努力在心理上得到适当的满足。(5)培养学生在学习和行为表现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减少外部的奖励,强调自我强化。

强化的类型:(1)言语强化

言语强化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回答或行为给予表扬、鼓励或批评,用恰当的语言去评价。这些语言可以用于课堂的教学进行之中,也可以用于教学工作完成之后的反馈或对学生的作业、考卷上注写评语等。

(2)动作强化

动作强化是指教师用非语言的身体动作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表示他的态度和情感,教师在课堂上常用微笑、点头或指点等非语言的动作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这样的强化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信赖的和谐关系的发展。

(3)标志强化

标志强化是指教师运用一些醒目的符号,不同的彩色对比等各种标志来强化课堂的教学活动。

(4)活动强化

教师指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行为互相影响,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活动以达到强化,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教师也可对教学活动中有贡献或提前完成某一学习目标的同学安排一些特殊的活动来进行奖励。强化应用要点

(1)目的明确(2)准确、有效(3)真实、可信(4)变化多样

在应用强化技能时,注意使用多种变换不同的强化方式,即使使用同一类型的强化技能,在反复使用时也要有所变化。(5)个性、区别(6)相互支持

2.情感交流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是这样解释情感与教学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中介成分的一种共同活动,它的本质是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充满着人的活生生的情感。”

“学生是带着种种欲望进入教学活动之中的。„„,进入教学时的欲望有:一是求知欲望,即期望理解自己周围的事物与观念世界,二是社会归属或团体的归属欲望,即期望归属于团体,得到同伴的承认,取得应有的地位与他人的尊敬,并且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要求自我表达。三是情感欲望,即寻求情爱、依赖、孤独与确认。因此教学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正是这些欲望不断满足、调节、提升的过程。”

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促进学习兴趣,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信任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的学习结果,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提高学习质量。对学生的真诚关怀、对学生的宽容和尊重、教师生动风趣的教学风格、富有感染力的个人魅力等都是营造良好数学学习环境的要素。

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

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不独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技能

(一)导入技能

1.什么是导入技能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它包括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

2.导入技能的功能

概括地说,导入技能的功能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一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情境,它所包含的学习内容学生能部分了解,但又不能完全了解,而且又渴望了解。

(1)明确学习任务(2)调动学习积极性 3.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1)引起注意

导入技能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方式主要有:(i)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适当的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等。(ii)新颖、奇妙的学习情境呈现方式。

引起有意注意应做到(i)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使学生感到目标离自己并不遥远(ii)要有设疑和激疑的过程。疑就是问题,设疑就是设问,但只要设疑还不行,还得激疑,使学习情境成为问题情境,真正使学生达到“愤”、“悱”状态。(iii)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教学开始阶段就尽量使学生眼、耳、手、脑并用。感官调动越充分,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越集中、越持久。(2)激发求知欲。3)形成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是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意识。形成学习期待是导入技能中,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4)促进参与。

4.导入技能的类型

(1)归纳导人;(2)类比导入;(3)演绎导入;(4)生活实例导入;(5)历史故事导入;(6)悬念导人

5.应用要点

导入技能的掌握和在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要抓住下面几个要点。

(1)时间合理。导入是“序幕”而不是“主剧”。因此要十分简明。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导入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把时间控制在上课开始的5分钟内能够完成,以保证教师在最佳时间里传授新知识。

(2)定向准确(3)连接恰当(4)富于启发(5)情绪饱满

(二)结尾技能与艺术

1.什么是结束技能

教师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时,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学生实践等活动方式,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及时的系统化,进行巩固,使新知识稳定地纳入学生认知结构之中,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结束技能。

2.结束技能的目的

(1)通过结束技能,强调教学中某段内容与学过的相关知识的关系,进一步使新的知识与旧知识系统化,巩固新建构的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总结思维过程,总结思想方法,促进学生对思想方法的重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概括一单 4 元、一节课的知识结构和内容。(4)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总结等活动,使学生主动认识、领悟所学内容,体会并总结解题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5)重申所学知识的重要性。(6)促进学生形成总结归纳的习惯,养成主动分析的习惯。

3.结尾艺术的表现形式

(1)概括式结尾。这是新授课结尾的最常用的表现形式。(2)悬念式结尾。多用于前后联系的章节或需要引导予以深化的教学内容。(3)发散式结尾。这是一种对教学过程中得出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结尾方式。这种结尾方式多用于较有思考性的教学内容。(4)串联式结尾。这种结尾是指在一个单元或一章学习即将结束之时,对章节的前后内容进行串联、整理、比较、归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5)激励式结尾。它多用于习题分析和测验讲评课。这种结尾方式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成功充分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激励。

(三)提问技能

1.提问技能的功能

(1)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集中到某一特定的专题或概念上,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2)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3)正确恰当的设置问题可引导学生去进行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推理论证的能力。(4)提问可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诊断阻碍学生思考的困难所在,并通过提问给予恰当的指导。同时还可以直接及时得到自己教学的反馈,发现教学中的可题,及时修改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不断调控教学程序。

2.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

(1)结构。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系列化问题的方式——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出一系列前后相关、由浅入深的问题,组织成一个连续的问题框架。(2)措词。教师表述问题的措词必须指明思考的前提和方向。其次,问题的措词应适应学生的理解水平。第三,问题的措词必须准确、科学,不能造成学生的误解。(3)探查。在学生初次回答提问后,教师对他的回答不够满意时,为了帮助学生对最初的问题形成更合适的答案,教师可进行探查指引。有以下几种方式。a.澄清。b.支持。c.纠错。d.表述意见。e.关联。f.举例。g.复杂。(4)分布。注意将问题在尽可能多的同学中分布,以和蔼的态度提问,通常能帮助处在迷惑中的学生,使他们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来。(5)停顿。教师在提问之后,稍作停顿,给学生以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组织语言有效地表述自己的答案,这一点是很重要的。(6)反应。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将对学生进一步参与教学活动起到重要的决定作用。

篇2:课堂教学的技能与艺术

提高教学技能

来源:英语教学毕业论文 http://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能把英语学习的情景设计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意,能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图、文、声、像并茂,形式活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空中课堂教学内容适时播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为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前进,语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利用空中课堂教学系统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语境,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本人就在英语课堂教学恰当地运用空中课堂,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空中课堂的优势,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言语兴趣。空中课堂正好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渗透力极强的教育信息。例如:课前三分钟播放空中课堂里的精彩讲演,其动人的画面及纯正的英语吸引学生,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开心一刻”。由空中课堂里的人物学生爱看爱学,极易在课间自然模仿画中人物语气进行对话,从而在玩耍中锻炼了语言能力,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中的热身活动、短暂休息,我也尝试用多媒体设置歌曲、游戏、韵律操等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乐一乐。在一节课进入尾声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对话场景,让学生自由对话,然后看动画,随着画面的变换给动画配音,使他们在轻松活波的氛围中,进行焦急性练习,培养他们仔细观察事物、善于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良好习惯,同时实现创新目标,体验创新乐趣。这样不但消除了恐惧心理、疲惫之感,而且又激起学生兴奋点,保持了学习兴趣的持续性,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模拟语言环境,有效突破重、难点。

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基本要求。教学中,当遇到教师不易讲清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设计与生活相贴近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在教“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sunny.”时,我设计了一段动画,一只狗和一只猫,猫问狗:“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狗指着天上的太阳,吐着舌头说:“It’s sunny.”学生观赏完动画,马上就能明白意思,并能模仿运用。

三、灵活设计,优化单词教学。

对于英语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对单词的发音及其拼写的掌握。个别学生因记不住单词,致使学习成绩下降,最终产生厌学、弃学的心理。由此看来,掌握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教单词时,利用多媒体显示,色彩、动画、声音牢牢地抓住孩子的心。例如:在教数字时,设置读音,让学生模仿、跟读。紧跟着出现数字动画,帮助学生记忆。遗忘的规律告诉我们语言必须反复记忆、运用。复习单词时,为了避免“猪油炒冷饭”,我设计了储蓄罐的环节,多媒体显示单词内容,学生说出单词,及时巩固。

四、仿真语境,展现口语交际的平台。

现代英语教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的实践性,这是由语言是交流工具之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有相当难度,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缺乏英语原材料等。农村学生尤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要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自然情景和教学情景。传统的教学无法营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但多媒体能提供声音、画面、人物、情景、光、电,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例如:教“Do Shopping!”时,首先认识了许多水果,然后多媒体显示水果商店,进行购物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显示多个专营商店,出售特色商品,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商店,教师用鼠标点击,多媒体显示该商店情景,营造商业氛围,学生、教师充当买卖双方,进行口语交际。学生急欲表现,兴致极高,效果极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还从多媒体网络中寻找购物的情景对话,真正做到运用媒体寻找信息,利用信息资源自主探究。

五、扩大信息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学生的信息来源从课本扩大到更广的范围,为学生提供新颖的活动情景。例如:新授完“Happy Brithday!”这堂课后,提供一些生活场景:去同学家过生日、去朋友家过生日等,让学生充满新鲜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情景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之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运用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而言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能把英语学习的情景设计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意,能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图、文、声、像并茂,形式活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空中课堂教学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把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大容量、高密度、快频率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学生主体性得到更大发挥。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的过程中更能主动求发展,体现个人魅力。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然而现在有些教师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教学,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远远多过有意注意,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课件风格要和教师教学风格相协调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摆设的花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制作,理解空中课堂的内容,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如果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把原本简明的,搞得花里胡哨,只能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恰当地运用空中课堂辅助教学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质的飞跃。但是,如果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把语言交际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 “放映员”,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

1、教师在课堂上还应发挥主导作用。空中课堂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人性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例如:英语课堂上开始时的 “Free talk”、值日生的 “Daily report”或师生的口头交流,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因而,我们就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空中课堂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没有计算机多媒体,但不可没有教师。媒体总是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而不能反客为主;我们为了教学而使用它,而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是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使他们有心理准备,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的反馈矫正,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2、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环节和选用的软件要适时适量。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让学生掌握,效率就越高。比如:有些教师用英语课堂上常用的五步教学法,于是他在revision环节上用,在presentation环节上也用,practice,drill和consolidation等环节都在用;一会儿用powerpoint展现这个片段,一会儿用flash来呈现那个片段,跑上跑下,不断切换,忙得不亦乐乎。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但实际上变成了老师搞 “杂耍”,学生看热闹。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其实我们教师还是应该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与积极因素,由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到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转化为从事学习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 “有意后注意”。所以,在引入或呈现(presentation)这几个环节我们可以多用些,在其它环节少用一些。但是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是为了 “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

(三)切合实际地选用空中课堂课件。

在英语课堂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中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只有结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1、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确实,一些教师在初尝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唯其命而是从,丧失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鲜明的教学风格,却不知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所以,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教 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2、避免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

有些英语教师认为,有了大屏幕投影,黑板可以从教室中消失了,板书都可以省了。他们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计算机,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我们知道,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操练,从而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而且,优秀的板书不仅精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稍纵即逝,影响了学生记课堂笔记。而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七倍。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计算机多媒体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我们在利用空中课堂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时,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在制作课件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其一,把老师置于学生的感知角度,体会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去感知教材和训练语言交际能力,以此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和重点;其二,把学生置于课件主人地位,使学生在不断地语言训练中理解并掌握教材,进而运用,达到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境界。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取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总而言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能把英语学习的情景设计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意,能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图、文、声、像并茂,形式活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则不但违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的真正目的,而且违背了英语教学的规律,影响学生学英语的基础阶段。你觉得自己在教学的基本技能上还有哪些有待提高?你准备如何去提高?

答:听了专家的讲座,我认识到要把英语这门学科教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比其他任何学科对老师的要求都要高。自己的教学基本技能跟这些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有些方面应引起重视,有些方面更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都因为自己某些技能的缺失而觉得自己根本不能做一名英语教师,今天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明白了,不是要求所有的英语老师都具备全部的技能,因为这是不现实的,但应该找准自己的长处,形成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弥补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我想,自己在这方面就做得不够,没有做到一专多能。下面我就具体谈谈自己需要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技能。

一、语言技能。我们从事的是语言教学,自己会说一口标准的英语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我们的学生缺乏语言环境,又是刚接触到英语,他们的英语信息基本上就来自课堂教学,如果老师的发言不标准,语调不正确,那么对孩子造成的后果是难以弥补的。老师的课堂语言要讲究简单,不能为展现自己的语言功底,说一些长长的、难的句子,把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达不到教学目的。同时老师的语言要有清晰的指导性,学生要能毫不费劲地明白老师的意图,参与教学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方面,我还应加强学习,规范自己的语言、语调。并在课堂教学语言上下功夫,琢磨怎样使自己的语言做到言简意赅,让孩子们很容易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体态语言。规范的体态语言能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意思,还能代替语言,减少翻译环节。老师善于使用体态语言,能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让学生积极加入到活动之中。有些体态语还能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如竖起大拇指表示对学生的肯定,一个微笑送给学生鼓励和勇气,摇摇头说明孩子说的或做的不对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摸索出一些简单实用的体态语,运用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三、操作技能。这里我尤其要注意两个环节:导入和倾听。导入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基础。今后一定要注意导入的时间控制,时间不能太长。导入的内容要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导入的方式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学习。

学生在说的时候,老师应认真聆听,不能走过场。还应根据学生的语言跟他们交流,不是听了就一个“OK!”“Yes!”就完事,真实的交流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语言学习的真正功能——交际。

四、艺术技能。低年级的歌曲我都教了,但高年级因为课时不够,我教的就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今后,我还是要坚持利用每节课的几分钟来教唱歌曲,保住这个英语学习的阵地。另外引导学生用简单的、熟悉的旋律填词,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还可以提高了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我们经常会使用随手可得的教具,但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明白,自己还应动手做教具,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的教具能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多花点时间和精力设计活动和游戏,与孩子们一起排演故事和课本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五、重视学生听的能力。听是攻克英语城堡的突破口。听懂是学会的前提。听了讲座后,我明白不能刚放录音就让学生跟读、跟说、跟唱。听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当我们要通过听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就应在听之前教给学生任务,听也不是一遍就了事了,每次都应该给学生不同的要求。

在教学中,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我想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提高:多听视听材料,多练习口语,多向同事请教,多读专业书籍,多钻研教法,不放过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就套用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你觉得自己在教学的基本技能上还有哪些有待提高?你准备如何去提高?

听、说、读、写既是英语教学目的,又是英语教学手段。四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实践证明,外语教学若能将这四项基本技能有效地统一起来,那么学习外语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本人觉得应丛这几项提高。

听说如何是口语好坏的直接检验标准,读写又是书面语好坏的有力证明。另外,听与读是语言的输入,说与写是语言的输出;听和说是口语,读和写是书面语;口语是书面语的有声形式,书面语是口语的文字记录,这四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听是学习语言的先锋

从认知的角度讲,由于语言是有声的,听是第一位的,是基础。听力领先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听有助于加强说、读的语感,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在听力过程中所碰到的句式又对写作起着较大的作用。本人认为,培养听力能力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利用课堂用语,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我们实际用于听力教学的时间并不多,教师应做到尽量用口语上课,也就是说,学生一上英语课,就在练习听力。让学生接触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②充分利用好录音磁带。让学生反复模仿磁带发音。录音磁带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③扩大词汇量。扩大词汇量可以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言语习惯,以及汉语和英语的文化差异。⑤教授学生以学习策略。在日常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注重以下环节:让学生将听力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听,即强调听清楚材料的大意而不是枝节。让学生模仿听力材料中的语音语调,将听力教学与口语教学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

二、说是语言的统帅

说是英语学习者语言运用的综合体现。口语是有声的语言,是言语的输出或释放过程。说是在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与读尤其是朗读息息相关。说是写的口头表现形式。培养英语口语应抓好如下环节:①在听的基础上开展说的练习。先听别人说,反复听,知道怎样说,以及适时适当的说,往往就会跃跃欲试想说话了。优美的语言往往能够引起共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形成条件反射,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动口说了。②多鼓励学生。初学者在语言面前往往很腼腆。当他第一次说出他学会了的话,如果得到的是肯定,便会感到非常高兴。这样,他会越说越想说,越说越好。反之,如果他的话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还受到别人的讥笑,便会丧失说话的信心,产生不敢说或不愿说的畏缩情绪。因此,教师应常常给学生以适当的反应,特别是赞许,以示肯定。③改善英语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结合课文中的学习情景,启发学生说的动机。开辟英语活动周、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夏令营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④加强母语的口语表达。上英语课,不可能专门训练母语。但是母语的流利程度以及母语口语的题材丰富与否确实对英语口语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母语训练。

三、读是语言的参谋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朗读与口语关系密切。阅读又是丰富听力和写作的重要手段。阅读是各种有形文字所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就提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做到: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让其自学的一个方法,可以让学生每天定时读几则英语。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朗读,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的习惯。②形成一定的阅读策略。朗读时应注意句子的语音语调、抑扬顿挫。精读时应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段落结构,以及精美语段。泛读则应侧重文章的整体大意。③加强中文内功。语言是相通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迁移作用。母语的阅读能力能促进外语的阅读理解。外语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来说母语阅读能力也很强。

四、写是语言的工程师

写是一个人英语学得如何的有形证明。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写是听、说、读的再现,同时写又促进人们去加强听、说、读的练习。提高书面语的方法如下:①从一开始强调字母书写。英语的书写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26个字母的熟练写法,则基本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业。练习书写和坐姿结合起来,把书写和个人修养结合起来。②学会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很多人在写作时有一个通病:习惯于用本国语进行思维,然后再逐字逐句地翻译成英语,结果成了中国式 的英语。这种英语即使在语法上说得过去,但却并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不是地道的英语,有时还可能闹出笑话或误解。③多阅读、多仿写。写作要有内容,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借鉴他人的写作手法和结构以及美好的句式。勤于动笔,让自己的观点展现于纸上,努力改进,不断进取。

篇3:课堂教学的技能与艺术

一、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以及学生摄影技术培养的现状

在我国的高校的教育中, 艺术专业相对的是一门比较特殊的教育形式, 特别是在环境艺术方面, 对于相关的环境的摄影技能以及重视的程度并不是很好, 在这方面的培养也是远远地不足, 并且在很多的学校的相关学科中, 对于摄影的定位只是材料的收集以及选材而已, 并且将摄影的技术培训定位在选修的课程上, 远离教育的主干线。在这方面学校对于摄影的技术缺乏主观的正确的认识以及正确的安排和全面性的考虑。

高校的环境艺术虽然在我国开展有一段的时间了, 但是对于这个专业相关的摄影技术的培养还是欠缺一定的重视, 虽然已经走出了一条相关的道路, 但是还是出现的很多的问题, 并且阻碍了教育的进步以及发展。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以及进步, 还影响了高校的前进的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摄影教学不够重视, 并且缺乏一定的师资力量。现在, 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多元化的需求, 越来越受到关注, 并且未来的发展形势越来越明朗, 很多的学校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全然的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条件, 以及不够成熟的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的设备的情况下, 就开办这一专业。但是相关的教学条件以及教育设施等都不够健全。在摄影方面的教学仪器以及摄影的教学人员准备的都不够充分, 在加上学校对于这方面的重视意识不够强, 所以导致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止步不前, 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 教学的经验不够充足, 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的发展。

2. 我国关于摄影技术的教学起步比较晚, 所以在教学经验方面并不是非常的充足。很多的高校虽然开设了相关的专业, 但是不管是在教师的方面还是在学生方面, 对于摄影的掌握都不够充分, 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够充足, 学生对于摄影的学习意识不够强烈并且对于摄影的学习不够重视。很多的教师都是因为开展了这一课程之后慢慢的边学习边教育, 所以大都属于半路出家教师本身就比较缺乏相关的经验, 并且不是科班出身, 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于摄影的理解。因为学校的不够重视, 所以导致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学习也不够重视, 影响了摄影的教学质量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3.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学校过于的重视学生的技术能力的培养。现在不管是任何的教学都比较偏重技术性的教育, 教学的目的也是非常的明确, 只是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技巧以及基本的摄影技术, 并且关于摄影方面的教育只是为了满足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选材。这方面的教学不仅缺少了对于学生的新视觉的培养还缺少了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新的经济形势下的探索以及教育, 不仅影响了专业的教育进步。还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提升, 并不适用于现在的经济形势以及社会的需求。摄影是一门艺术, 并不是一种选材的技能, 对于摄影的需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熟练地技巧, 还需要学生具有相关的摄影思想以及情感。

二、改善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以及学生摄影的培训措施

1.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科目开设摄影培训, 不仅是因为这个科目自身的需要, 还是要提升此专业的独特的优势以及特点。不管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摄影艺术对于大众来说都属于视觉的艺术, 遵循着同样的表达方式以及审美形式。环境艺术的特殊性可以促进摄影艺术的设计理念以及空间的造型设计的进步, 同样的, 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借鉴摄影艺术中对于事物的表达以及相关的采光的掌握以及借鉴, 两者是相互贯通以及相互渗透的。我们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得关于设计的学习以及对于视觉的感受之后, 通过掌握良好的摄影基础以及对于艺术的理解。可以很轻松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 对于设计的相关的色彩以及空间和光线光影的认识与掌握, 就会相对的变得轻松。可以为以后的学习以及设计奠定基础。

2. 相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 在进行摄影的学习中, 一定要注意与自己的本专业进行结合。不管是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 它都有自己本身独有的艺术形式, 在进行学习以及借鉴的同时, 要注重保持自己的艺术的形式以及中心的思想, 保持自己的艺术形式不脱轨。对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定要保持借鉴的态度, 不能照搬照抄的进行借鉴。所以, 在学习摄影技术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对的服从性。不管是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还是摄影的学习, 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学习, 对于两者的关系也要进行明确的区分。并不是摄影一定要服从于环境艺术设计, 也并不是环境艺术设计一定要依靠于摄影,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并不是一致的。关于这方面的教育, 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教导, 教导学生准确的进行区分, 不要将两者混淆。教师也要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掌握程度, 与学生共同进步, 促进这方面的教育改善。

3. 加强学校对于环境艺术教育以及摄影教育的重视程度, 提升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以及学校的叫教学质量。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的提升。从学校方面。不仅要重视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还要重视摄影方面的重视程度。提升相关的教学设施以及教学理念, 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创新关于这方面的教学方式, 提升学校对于相关专业的重视程度从教师的方面来讲, 主要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性以及自身的能力, 在进行教育的同时, 也要反省自身的不足。从学生方面来讲就是提升学生对于这方面的掌握以及了解, 加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还是关于摄影的教育, 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进的, 关于教育的创新发展总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 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

摘要:随着现在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 我国对于现在的环境艺术以及学生的摄影技术方面的教学越来越重视, 摄影, 是学生学习艺术的重要的技能之一, 与学生经常接触的手绘以及相关的作图等是一样的, 都是学习设计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 并且摄影以及环境艺术的设计等是贯穿于专业的教学的应用以及实际的设计中的一项技能。但是现在的环境艺术的设计教育方式以及学生的摄影技能的培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善以及创新。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式,学生摄影技术

参考文献

[1]南政, 土大凯.摄影基础[M].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3.

[2]苏安民.广告摄影[M].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3.

篇4:课堂教学的技能与艺术

关键词:教学内容改革项目化教学教育平衡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曾说过“‘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这一句话充分说明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一项重要工程。

多年来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学模式,它更多的是注重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技能的训练,但恰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而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了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就业导向。职业学校艺术类技能大赛要求选手既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又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这些能力是与未来的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对学校的师资与课程建设有同样的要求。可以说技能大赛活动,引导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对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助推进作用。

一、 开展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促进教学内容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调查,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的流失率是很高的,许多学生感到基础理论的学习太枯燥,接触不到技能学习,所以干脆一走了之。这就反映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模式(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技术知识成了死知识,不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通过大赛,学生将职业教育的四个阶段即:职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核心能力有学习、专业拓展与综合实训的学习、顶岗实习有效完成,生产实践与教育教学、技术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丰富,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同时也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综观历史,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是手工业生产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设计与生产制作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后来随着机器化大生产的发展,才导致产品制作与设计有了严密的分工。学校在课程设置及实训实践环节都存在着重艺轻技的问题,从美术基础到装饰设计课的开设上来看,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对设计意识和设计制作实践能力的重视仍显不足,深入现场、制作的实践课程却很少。可以说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刻反思,引领了职业教育“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了“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共识。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辅导者、引领者。课堂上学生通过对项目任务的深入分析和反复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并加以实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的方向,这种定位似乎更适合中国社会的现状。

二、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提高了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俗话说“名师才能出高徒”。技能大赛的内容往往就是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产品设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训中要“以项目为目标以任务为驱动的”实现项目化教学,贯彻“做中学,学中用”培养出优秀专业型人才的思想,力求实践“以知识技能为主线”的教育思理念。在技能大赛过程中,学校会进一步了解到相关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企业的优秀员工应具备什么素质、具备哪些知识,完成一项任务还需要的那些资源、信息等,

这对教师要求的标准不但要达到“言传”,同时还要“身做”。教师只有自己首先读懂弄通教材,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提炼升华;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将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操作技能训练。

职业学校的技能大赛引发的广大学生普遍的技能学习诉求以及催生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从事设计艺术的从业者其职业性质决定了他需要具备扎实浓厚的艺术功底和务实的设计意识,设计艺术专业并非仅仅画出样稿设计就能解决问题,它还需要设计者熟练运用所需的工艺与材料,熟悉掌握生产的流程和环节,了解市场行情和消费等等方面的要求。所以说设计观念的形成也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建立起来的。许多教师原来仅掌握的是教学层面的知识、技能,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掌握新技术、新技能,不仅需要全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这样就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使我们的教师真正成为了有理论,会实操的“双师型”教师。

三、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下的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

校、市、省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作为学生,人人都希望在校期间有参加大赛的机会,因为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学生们通过参加比赛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增强了自信心,同时激烈的竞争还可以激起学生的竞赛意识,带动周围同学的学习热情。有教师的悉心指导,同学的合作互助,整个校园中很容易形成人人比技术,人人争第一的良好学习氛围。但遗憾的是比赛并不是普及教育,而绝大多数学生是与技能大赛无缘的。只有技能操作方面的优秀学生才能优先参赛。另外,大赛的指导教师把精力都投入到参加比赛的学生中,而无法顾及到大多数不参赛学生,技能大赛的准备重点是参赛选手强化集训,变成了精英教育。所以参赛学生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教育平衡也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黄春光.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思考[J].民营科技,2010(03):起止页码(65).

[2]杨郑鹏.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性、实践性教育[J].科技信息,2009(07):起止页码(151).

篇5:课堂教学的技能与艺术

在阐述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之前,必须弄懂艺术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必备的行业素质,本文将艺术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所必备的技能与理论素养阐述如下。

一、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

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是艺术设计师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和培训,可以迅速提高本科生的基础绘画造型能力、色彩感知与表现能力以及立体造型能力;一个设计工作者如果不能很好地用绘画方式表达设计理念的话,那将为自己将来的设计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能力与造型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以下课程:“素描与速写、”“设计素描

(一)”、“设计素描

(二)”、“色彩构成”,该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理解和造型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素描或者色彩语言进行基本型塑造和造型设计的能力。

二、丰富的想象力与扎实的设计创意思维能力

独创性和想象力是艺术设计师的翅膀,没有丰富想象力的设计师技能再好也只能称为工匠,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设计师。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涉及本身就包含了创新、独特之意。自然界中的花鸟树木、我们身边的装饰器物、丰富的民族和民俗题材,音乐、舞蹈、诗歌、文学甚至现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迪和设计灵感。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正是由于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创的精神才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宝贵财富。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心理学”课程,该类课程从理论的层面对学生的创意思维方法、创意表达能力以及基本的创意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与提高,为后期学生在其他设计类核心课程中进行创意思维的表达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对艺术设计理论及历史的了解

艺术设计的初级阶段是对一些基础技法和技能的掌握,而成功的艺术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设计的头脑和敏锐的创作思维,只掌握 基础技能、能画漂亮的效果图是远远不够的。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有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学生通过“艺术概论”、“现代设计史”、“ 设计美学”、“ 中外化妆史”、“服装学概论”这些课程可以了解中外美学理论、中外艺术史、基本设计理论等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宽设计思路,启发他们的设计灵感。

四、了解市场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

一名成功的设计师首先应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要根据企业的品牌定位规范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路线。

艺术设计师最终要在市场中体现其价值。只有真正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掌握真正的市场流行。并将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完美的结合,配合适当的营销途径,真正体现其艺术设计产品的价值,才算成功完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过程。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广告策划与创意”、“服装消费心理学”、“服装企业管理”、“服饰品牌策划”等课程。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相应设计企业的运作与管理模式、相关品牌的策划与设计的方法、相关消费群体的基本心理特征等知识,为学生进入社会正式设计岗位之前打下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

五、电脑运用能力

随着电脑技术在设计领域的不断渗透,无论是在设计作品的前期创意、构思过程中,还是中、后期的设计、制作期间,电脑已经成为艺术设计师手中最有效、最快捷的设计工具,特别是在一些较正规的设计部门和单位中对CAD、Photoshop等设计软件的运用十分普及,各种设计品的样稿输出也是靠计算机来完成。未来的设计从业人员如果不能熟练运用电脑作为设计的基本工具与媒介,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设计市场变化与繁重的设计任务,为此,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相关的设计软件课程,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计算机辅助设计(CORELDRAW、ILLSTRATOR)”、“数码插画(PAINTER)”、“服装设计CAD”、“动画制作(FLASH)”等课程,通过这一类课程,使得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电脑在设计工作中的重要 作用,能够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能够锻炼学生利用电脑进行设计素材收集与整理以及进行设计创意构思的能力。

六、观察力和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过多地强调基础技能和技法训练,学生往往市场意识淡薄,缺乏明晰的思路、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整体的思维能力,毕业后经常不能很快适应设计师的工作。完成一个主题或者系列设计,要靠设计师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意,还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市场,找准定位,有计划地操作、有目的地推广品牌。所以,如何体现你的设计风格,如何吸引你的顾客,获得更大附加值,创造品牌效应等等,是艺术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技能。

七、要重视专业资料和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我们需要更广泛地获取专业以外的各种信息,比如科技发展的成果、文化的发展动态、各种艺术门类的作品以及存在于文学、哲学、音乐中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思潮和观念等,以此来拓宽知识面,增长见闻,博采众长,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进而产生更好的想法。

八、要善于在模仿中学习提高

模仿行为是高级生命共有的本性特征。记得美国心理学家称:作为人行为模式之一,模仿是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模仿手段,从行为本身来看,应该算是一种抄袭,是创造的反义词,它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技术或能力有多好,但是,应该看到,许多成功的发明或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应该视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从经典设计案例中吸取别人成功经验的能力,比如在风景写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积极鼓励学生先进行大量的临摹练习,讲解临摹的方法与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临摹这一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自己的风景绘画能力。

九、要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要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树立起自我的审美观。审美能力,也称“审 美鉴赏力”。是指人们认识与评价美、美的事物与各种审美特征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们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作出审美分析和评价时所必须具备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设计师,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审美能力强的人,能迅速地发现美、捕捉住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东西,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去创造美和设计美。单凭一时感觉的灵性而缺少后天的艺术素养的培植,是难以形成非凡的才情底蕴的。针对该项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艺术作品鉴赏”、“影视艺术欣赏”、“美术鉴赏”、“音乐欣赏(一)”等等,这一类课程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艺术素养,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界或者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对象的分析能力与感受能力。

十、要让自己的设计感官变得敏感起来,对于外界的生活素材有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

设计创作的最初灵感和线索往往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些事物看似平凡或者微不足道,但其中也许就蕴含着许多闪光之处,如果设计师对此熟视无睹,不能发现它们的存在,就不能及时地去捕捉它们和利用它们,那么,许多有用的设计素材就会失之交臂。

十一、要尽快让自己变得时尚起来

虽然,有时时尚的东西不见得都好、都美,但设计师必须要有接纳的胸怀,对待新观念、新现象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要学会把自己放进去,去接受,去思考,这样才可能使设计作品能与时代同步,甚至引领时尚。

十二、要主动为自己创造实践的机会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本质,才能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设计。

十三、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作为设计师,必须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注意锻炼和培养,并努力使之成为一种工作习惯,这对今后开展工作会十分有益。艺术设计师首先要热爱艺术、把握流行,再次要有深厚的艺术造诣,扎实地绘画功底。又要有一种理想——创造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希望美梦成真,敢为人先的时尚理念,是时尚的探险者、弄潮儿。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名艺术设计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且更需要懂得学习方法并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掌握以下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一、基本理论: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专业素养,能从事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或从事设计类的技术研究、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女性专业人才。艺术设计专业采用技术结合艺术、思维结合市场、知识结合创业的培养模式,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基本技能:

通过四年本科学习,艺术设计专业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技能:

(一)掌握艺术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艺术设计行业设计与技术研究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

(三)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本技能,获得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和艺术研究的基本能力。

(四)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工艺制作、综合策划等业务技能与较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开发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

(五)通过国家法定的认证机构组织的岗位职业资格考试,取得 相关证书。

(六)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础;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相关管理工作。

(七)熟悉教育法规和教育学规律,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技术教学及研究的基本能力;

(八)了解本专业前沿及发展趋势,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九)能够充分利用图书、期刊和网络等资源,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方法,具有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十)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篇6:课堂教学的技能与艺术

最近认真拜读了《课堂提问的艺术——发挥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这本书后,我觉得深受启发。这本书非常有特点,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研究经历,回答了“发展教师提问技能的金钥匙是什么”?提出教学策略——为理解而教学,让学生开动脑筋。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概念思考和学生回答在组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教学策略可以发现学生在想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生成自己的想法或观点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机械地记忆教材或教师界定的内容,而必须结合个人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来组织自己的语言,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及其理由,形成自己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理解。

作者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向我们呈现了课堂提问的艺术,从教师如何提问和提问如何影响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将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提一个漂亮的问题?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还有很多的难度,提问视乎也只是教师完成教学环节的某一环节,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我翻阅了大量的优秀教案,并观看了许多优秀教师上的示范课,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是由教师严格、有序地主导来控制着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为什么没有强烈的提问意识呢?是他们没有疑难需要教师帮助,还是有其他阻碍提问的因素?我在学校进行调查,找出的原因如下:

1、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差;

2、教师不鼓励学生提问题;

3、学生不敢问,不好意思提问,怕被同学们看不起,等等。这其中既有教师的问题,又有学生自身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中心(教学主体)的问题。我发现,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名教师,问题是教师事先在教案上设计好的,教学时,教师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是等待着老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回答老师。

我们成天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为什么不让学生去设计问题,然后由学生问,老师答呢?课堂提问双方为什么不能倒换一个位置呢?长期以来我们课堂教学积习甚深,在课堂提问上已是“病入膏肓”了。

首先,“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已把问题想得很细,一个一个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教学又以教案为准,不敢越雷池半步,谁去发现问题已由教师包办了。即使有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重大问题已由教师提出并解决了。

其次,“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已在实践操作中驾轻就熟,甚至很多教师玩得炉火纯青,学生的思维已被训练得出了定势:问题不是都装在老师的头脑里了吗?老师自然要向我们讲明白的,毋需再费心思。没有探究意识也就养不成探究习惯,时间长了,学生自然缺失了问题意识。

第三,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在一种预设的、固定的、程式化的轨道上运行,老师亦步亦趋,毫无生发开来的胆量,如果学生冒然提出一个问题,教师生怕节外生枝,打乱自己的步骤,耽误了时间,开明一点的老师用“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来夸奖一下,其实不作任何“纠缠”。有的老师却满心厌烦,说学生问题离奇、与教学无关,并告之“以后不要再胡扯”,弄得学生胆战心惊,以后谁还敢再“胡扯”?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今天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又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由教师提问为主导向学生提问为主的转变呢?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当学生所提的老师看来幼稚时,也许是学生灵感乍现,老师要多一点容忍,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让老师难堪时,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当学生为了表达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时,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不耐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事先预习,课堂上由有疑问的学生提问,而其他同学可以解答,意见不统一的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这样课堂气氛会空前浓厚,学生就会在“提问——解答——辩论——得出正确结果”过程中,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第三,注重教法改革,大力倡导启发式、研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题意、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归纳学法、评价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表不同见解、敢于辩论、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探索新途径、新视角的创造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注意一些技巧也还是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教师的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教师就必须先有独特的课堂提问设计。没有好的课堂提问是老师课堂上随口问出来的。都是预设出来的。教师的提问,要激发出学生的思维,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历史的动力。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可设计复习型提问、理解型提问、应用型提问、评价型提问等等。

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促进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提问时,要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仅强调学生知识记忆理解,还要强调学生分析理解的过程。问题提出后,适当停顿,给学生思考时间,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提问务必强调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为核心展开的。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问时还应尽量避免那些“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有些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真正参与,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上一篇:刀具管理功能下一篇:提素质、比业务、赛服务、创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