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课堂的讲课技巧

2024-04-11

20分钟课堂的讲课技巧(精选9篇)

篇1:20分钟课堂的讲课技巧

20分钟的讲课技巧

几乎每个教师都经历过“20分钟的讲课”,比如说在学校参加教师技能大赛,应聘教师试讲等,基本上都是20分钟的讲课。这20分钟的讲课很重要,是决定你能否制胜的关键。因此,就要研究20分钟讲课的技巧。这涉及到语言、板书、PPT以及三者的有机结合;讲课内容的选择及导入;符合认知规律的讲课思路;学思结合的教学方法等。

1.语言、板书、PPT以及三者的有机结合讲课有激情,语言精确,语调抑、扬、顿、挫,注意高、低、快、慢、轻、重、缓、急。

板书要体现:鲜明的层次性;知识脉络清晰;概括主要内容。注意版面设计合理,字迹工整。一个成功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个微型教案。

PPT文字表达醒目;内容精炼,高度概括关键、重点内容页面设计和谐美观、布局合理;文字、图表、音频、视频、动画配合恰当,符合讲课主题;色彩搭配合理、协调;内容的进入与讲课进度同步。

良好的语言艺术、工整的板书、醒目的PPT以及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讲好课的基本功。这一点是教师应聘试讲的重点。

2.讲课内容的选择

讲课内容的选择是参加教师技能大赛讲课的重点,讲课内容选的好,就是成功的一半。选择讲课内容的原则:能够充分展示你的讲课才能。因此,在选择内容时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性,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说理性强,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性;便于运用学思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启发式、讨论式等。另外,要适当考虑案例教学。

3.内容导入

新内容多用生动而精彩的案例导入,这个案例可以涉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可以涉及现代高科技,也可以涉及生产、生活实际。通过案例指出新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应该使听着的求知欲望立刻升级,调动听者的学习积极性。

4.讲课内容条理清晰,符合认知规律

这一点就是要把讲课的内容按照认知规律依次详细分解成若干个最小单元,形成自己的层次分明、具有严密逻辑系统性的讲课思路。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思路好比:数学公式的推导;一道几何题的证明;登楼的楼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连续向上。其优点是有利于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学生易懂易学。

5.运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学思结合讲课要体现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边学边思考,使之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启发的原则是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如果你的讲课思路符合认知规律,你的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成功。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是个男士,当你走上讲台,看得出你多少有些帅气、胸有成竹的教态。你是个女士,穿着美丽大方,很有气质,学者的风范。如果你的内容导入精彩,引人入胜;如果你讲课激情满怀,语言精确,激昂豪放,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抑扬顿挫,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思路清晰,一环扣一环,启发得当,调动了听者的思维;如果你板书字迹工整、详实得当,PPT配合恰到好处,最后以精辟的小结落下帷幕。你,成功了!

分享日志 讲课技巧(教师必看)

讲课技巧(教师必看)

一、事前准备要扎实 首先当然要做好事前的准备,不能去讲什么课自己都不知道,事前的准备包括「要讲什么题目」、「这堂课有哪些重点内容」、「这堂课需要什么器材」、「手册上有哪几页是这堂课应该讲的」这些都应该再讲课之前就先做好了解。「要讲什么题目」

这个应该不必多做解释了吧,连讲课的题目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接下来的准备呢?当然,知道题目还有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可以先针对题目先想好有什么相关的信息与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分享与讨论,这样会使你的课程内容更有深度。

「这堂课的重点内容」

每一堂课一定有他的重点内容,以维尼拿手的CQ来说吧,「CQ是什么」的重点就在于CQ的五大能力还有四个创意的态度,基本的重点掌握住了,整堂课的架构也不会差太多。「上课所需的器材」

有些课程需要使用到器材,以「CQ是什么」来说,器材便有「敏觉力海报三张」、「变通力大水杯」、「独创力海报」以及「音乐」,而如果教室内有黑板更好,除了知道有哪些器材,器材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时机也要了解,并且在上课前告知该梯队器材长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器材。「手册上的内容」

手册的内容每次都不太一样,像「六色骰子」,这次的手册就少了左右脑发展的图、多了脑力激荡术,如果不晓得手册里有哪些是属于自己要上的课的内容,会让孩子觉得有你有东西没有教给他,也不会在孩子问起的时候不知所措。

二、上台讲课我不怕

当然,没有人第一次讲课就什么都不怕的,但是有了充分的事前准备,在心理上就多了一份安全感,站在台上,自己就是专业的讲师,要展现出自己的专业形象,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减少赘词」

说话简洁、清楚,减少一些「然后」、「嗯」等等口语和语助词。「眼睛要注视学员」

人说新讲师一看就知道,除了说话会结巴,还有眼睛只看天花板、地板跟黑板,有很多的旧学员,你是不是新讲师,心里都清楚,但是切忌不要只看一个人,要环顾全场,在前面、左右两边各找一个定点,视线在这三个定点中循环,但是环顾视线的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只有眼睛或是头转动,用旋转上半身的方式去环顾。

「说话不急不徐」

不需要急着把话说完,慢慢说,务必求清楚,先想过再出口。

三、事后整理超重要

一堂课并不是讲完就算了,要把刚刚上的内容做一个整理,除了作为日后的参考,2 也可提供给别人做分享,而此时,你可以做的是: 「专属教案」

编写自己的专属教案、讲义,在编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做更深层的思考,写过之后,也比较不容易忘记。「搜集信息」

对自己周遭的事情多加留意,举生活中的例子是最能贴近孩子的,多方的搜集相关的讯息,对于讲课的内容也会大大的提升,而不会每次讲的内容都一样。「训练反应」

有些人曾跟维尼说过,孩子上你的课都很开心,因为我会跟孩子做互动,这时候你对于课程的熟悉与机智反应就很重要了,反应能力是可以训练与做事前准备的,多讲几次课也可以累积上课时会遇到的小问题,下了课找人分享回馈做解决,并且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语言技巧:

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传授知识,所以语言要有一定的艺术和技巧。

首先,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这点是最基础的。其次是具备知识传给学生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关资料已总结出教师的语言具备“六性”:

1、叙事说理,条理清楚,言之有据,全面周密,具有逻辑性。

2、描人状物,有声有色,情景逼真,细腻动人,具有形象性。

3、范读谈话,清真辞切,真挚感人,具有感染性。

4、借助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

5、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措词恰当,寓意贴切,富有精确性。

6、举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因此,要求每一位教师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在讲课时最好带一点演员的风度。时间的安排:一节课中各部分内容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应心有数,重点和难点需要的时间要长些,讲的力度要深些,切忌主次不分,重点不清。

教师要讲好一门课,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

语言语调的技巧

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练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对重点内容`公式`定理应加重语气,重复语气1-2遍,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语言平淡呆板,只能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

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中,如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及,难以消化;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产生消极影响。总之,教师语速要始终与学生的思维协调合拍。

教师是通过语言,把知识传给学生的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有关资料已总结出教师的语言具备“六性”:1叙事说理,条理清楚,言之有据,全面周密,具有逻辑性。2`描人状物,有声有色,情景逼真,细腻动人,具有形象性。3`范读谈话,清真辞切,真挚感人,具有感染性。4`借助手势,穿插事例,比喻新颖,生动有趣,富有趣味性。5`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措词恰当,寓意贴切,富有精确性。

6、举一反三,弦外有音,留有余地,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篇2:20分钟课堂的讲课技巧

理清课文三、四段(宴会中)的情节发展脉络。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熟知的文言知识大致理解了文意,并梳理了课文一二段的故事情节,在一二段中,曹无伤告密引发了项羽的愤怒,范增的禁言更是激化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但项伯的告密却给刘邦带来了转机,张良献计,项伯易主,刘邦从而决定参加鸿门宴,那么,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会有怎样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的精彩画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刘邦,共赴这场“鸿门盛宴”。

二、具体展开(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三、四段并思考问题:鸿门宴上到底发生哪些精彩的情节,用简要的词语来归纳一下。

1.刘邦谢罪,项王留饮

或:1.刘邦谢罪 2.范增举玦,默然不应

2.项王设宴 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范增举玦 4.樊哙闯帐,死而不避

4.樊哙救主

T:

(2)刘邦来项羽处谢罪是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是带着真诚来的吗?为什么,你有什么理由?

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T:

(3)我们注意到,项羽“留沛公饮”后,司马迁很详细地介绍了赴宴宾客的座次,有没有同学了解我国古代座次安排有什么讲究呢?为什么作者要详细介绍这一内容?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T:双方既已落座,那么这个每个人都在心怀鬼胎的宴会也就开始了,首先是谁有了动静?对,是范增,“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玉玦以示者三”,三是什么意思?但项王的反应是什么?项王可谓是悠闲有余,可就是急坏了范增,所以范增下一步的动作又是什么?对,他把项庄给招来了,也就开始了鸿门宴中可以说是最精彩的一幕。(4)同学们能不能说出这一情节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什么成语?项庄舞剑对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在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将故事推向高潮。

T:

(5)樊哙闯帐可谓是整个故事的高潮,作者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呢?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T:

(6)有人觉得,樊哙在帐中的慷慨陈词其实与刘邦对项伯的说辞没什么差别,意思都是一样的,你有什么看法?区别在哪?

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篇3:谈谈讲课提问的技巧

1. 提问的目的

教学目的的实现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方法完成的。提问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其目的性很强。讲课中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充其量不过是图形式、摆样子罢了。提问的目的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激发思维力。

问题就是矛盾,讲课中的提问就是摆矛盾。把矛盾摆出来,从对立面给听课者以刺激,引起反射,从而促使思维向前发展,这是提问的首要目的。简单地说,是要达到对思维的激励目的。这一目的主要表现在:当听课者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提问会激起对方的悬疑,从而开启思维器官主动地寻求答案;当听课者的思维积极向前推进攻克难点的时候,提问会激发他们开辟新的通路,接通新的联系,产生顿悟和突破;当听课者要对思考过的问题进行整理的时候,提问又会激起对方思维有条理地收拢,得出圆满的结论。如果提问不能激起教和学的双方思维同步推进,讲课中的提问就是失败的,就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2 提醒注意力。

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员对课堂纪律不是靠教员的“权威”和管束方法来维持,而是靠艺术性的提问吸引、钳制学员的注意力,保证课堂纪律井然有序。学员听课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提醒注意力也是讲课中提问的目的之一。提问要使对方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产生兴趣;要使对方从已知的东西中感到有新的东西需要探索;要使对方在思想“开小差”时迅速“归队”。所以,提醒学员的注意力同教清晰、简练,而且要具有感染力。

就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而言,教学艺术包括导入艺术、介绍艺术、提问艺术等。每个环节的组织都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底。

好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如何才能在几分钟内使学生举目凝视、侧耳细听,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介绍艺术是一堂课的核心。老师要想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介绍的新知识,就需要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形象思维把学生带到有意义的语境中去。当然在学习化工专业课时,根据现有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应尽量采用直观性强的员讲课中的中心论点相吻合,是保持学员的听课兴趣历久不衰的主要手段之一。

1.3 设置悬念。

设悬念是文学创作、文艺演出中吸引观众的惯用手法之一。借助这种手法,在教学中也设有悬念,使听课者的注意力始终处于活跃的积极状态。同时,悬念还会给人留下回味无穷、发人深思、思绪联翩、茅塞顿开的感知。讲课者把问题提出来,听课者急需知道究竟,讲者不回答,有时还预示两种或多种答案,听者暂时处于莫衷一是的境地,欲停不止,欲罢不能。直到问题解决了,听者才放下这颗心,明白事情的结局,也领悟到事情的哲理,这时讲课者的目的便达到了。这是一种让人自发、自愿受教育的方法。

1.4 信息交流。

任何一位教员讲课,对一堂课的教学都会事先有个课堂设计。但教学实践中完全按照预先的课堂设计而不改变一点也是不可能的。这种变化是根据讲课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怎样才能知道学员对授课内容掌握的程度?提问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员向学员提出问题,学员的回答就是信息反馈。教员就是在这种信息交流中,不断调整、补充原先的课堂设计。假如没有这种提问和解答的信息交流,教员情况不明,只是一味按照原先的课堂设计进行讲课,那只能使学员叫苦不迭,想听的听不到,不想听的满耳灌。

只有明确讲课中提问的目的性,才会使提问具有艺术性,增强针对性,把提问看成是智慧和创造的象征,使教员、学员之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

2. 提问的方法

教学的任务、对象、内容决定着其授课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提问作为一种讲课方法,也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问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2.1 开门见山问和拐弯抹角问。

所谓开门见山问,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提问的时间,在讲课的一开始就直接了当地问,问的目的是直接得到答案;二是指提问的方式,不含蓄,不隐瞒,授课中心内容是什么就开门见山提什么问题。而拐弯抹角问与此相反,它是一种迂回的提问法。提问的时机可以在授课开始,也可以在授课中间,根据授课需要选择时机,其方式一般都是虚问开始,不需要正面回答,步步提问,步步逼近,最后通过激发学员的自身思维探索,幡然醒悟,得出正确结论,回到主题上去。这两种方法似乎是对立的,而实际上是一致的,都可起到激发作用。所不同的一个是直接的突发式的激发,一个是缓慢的诱发式的启发。图形表达方式来讲解有关的原理和计算,这样会减少抽象的语言表达和复杂的数学表达式给学生带来的“瞌睡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艺术是教师进行课堂监控的手段。比如,在学习化工工艺学的工艺流程图时,首先提出思考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阅读重点及主要设备的作用;然后,教师在提问时,也不要只用一种方式,要考虑具体目的和具体问题,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主体性、效益性、艺术性三个原则,否则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穿插使用,但一般穿插使用更为多见一些。

2.2 居高临下问和具体生动问。

所谓居高临下问,在此是个比喻,就是说提问的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宽也比较概括,以期引起听课者的重视。例如在《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程中开讲便问:“机械制造行业为什么要制定各种标准?”这种提问的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宽,比较概括,可算是居高临下地提出了问题。具体生动提问的显著特点是具体而不笼统。提问具体,答案也要具体,因此,其内容涉及的面相对要窄一些。比如在《金属工艺学》课程中讲到螺纹的加工方法时问道:“螺栓为什么不选用铸铁材料?”要回答这样的问题答案是具体的,不能说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这两种提问也可以说是对立的,但都是用提问引起听课者的注意力,二者巧妙结合使用会有很好的效果。

2.3 概括集中问和连续重叠问。

有时教员讲课把整个一堂课的讲授内容用一个带问号的题目串起来。有的题目虽然不用问号,但各段落的小题目却用问号。这些都属于概括集中式的提问。这种提问既是给学员提出来,又是为教员提出来,以便在讲课中回答。提出的问题既是在讲课中要遵循的线索,又是从问题中显示出的层次。这种提问由概括集中到用具体问题做出圆满答案,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概括到具体、从抽象到形象、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的分析过程。因此,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培养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概括集中问相对立的便是一个连续重叠问。这种提问是在短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连贯性地多次提出问题。这种连续重叠提问一般是由具体到概括、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总结、由小见大、由近到远,主要达到得出概括结论的目的。因此,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培养概括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有层层逼近的效果。在教学中选用哪种提问方法,要根据情况来定。如果教育对象大多数是成年人,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那么就不易用重叠连续提问。

2.4 开诚布公问和明无暗有问。

所谓开诚布公地问是指有明显的问句出现,明显提出要对方回答什么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可以简单归纳为语句有问号、提问有对象、答问有要求三句话。这种提问可以直接激起学员思维,提醒注意力集中。但教员并非与学员直接问答谈话才算上乘,有时启发式的讲述,把提问暗含在讲述之中,明无提问暗有疑,使听者陷入疑团之中,把“我讲要你听”变成“你听我才讲”。这种讲课对听众来说是一种扣人心弦的对真理探索,又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这种提问法的显著特点是语句中没有问号,却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我问你答的表达方式,却在各自心中暗暗交流着一问一答,对陈述的要求表现出一种反常的情况或结论,摆出对立的结论和看法,必要时显出一点结论的光芒。这种提问,教员靠的是内在的控制力,学员靠的是内在的逻辑力。

2.5 正面问和反面问。

所谓正面问就是从正面提出问题,要求对方正面回答问题,其作用在于促使学员的思维正常向前推进。反面问是从错误的方面提出问题,要求对方正确判断出是非,其作用在于纠正学员思维上出现的差错,有时也用于从反面加深对正面问题的理解。这种方法在讲课中经常见到。

以上介绍的提问方法并非提问的全部方法,只是常用的几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能孤立使用,而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并存,才会使讲课中的提问丰富多彩。

3. 提问的要求

提问作为一种讲课的艺术和方法,应有一定的规律需遵循。技巧固然重要,但运用不好会适得其反。讲课提问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3.1 不滥问,问在关键处。

有的讲课提问频繁,似乎显得很紧张,实际上会带来不良后果,造成听课者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忙于应付提问,面对讲课中心内容无心琢磨和消化。所谓关键处,一方面是指授课内容的重点之处或者是听课者领会授课内容的必经启蒙之处,另一方面是指课堂注意力分散需要集中之处。提问掌握不好关键,效果就一定不会理想。

3.2 要会问,问到点子上。

同样是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问法。有的教员一提问,对方会愉快回答,而有的教员一提问,对方知道也懒于回答。这就有一个会问和不会问的问题。我们强调会问,就是说要问到点子上。具体地说:(1)忌老生常谈式地问,总是问“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几句老话;(2)忌众所周知还要问。提出的问题太简单,会使人感到无聊;(3)忌为显得自己高人一头去提问。提问尽找一些稀奇古怪的题目,表面上想镇住对方,显得自己有水平,实则离题太远会使人讨厌;(4)忌板着面孔问。不要让人望而生畏,还未回答问题就紧张得不得了。会问,应在提问的语言上下功夫,用讨论问题的语气,使语言亲切动人;会问,应把问题选的适中,不易也不难;会问,要把自己放在答问人的同等位置;会问,还要有和蔼可亲的表情,使教员、学员在感情上相互交流,融为一体。

3.3 问得恰当,问出效率来。

课堂提问应强调效率。要有高效率就要强调问得恰当。(1)提问要有所准备,强调目的性、定向性。不要随便信口开河地问,不要想问谁就问谁,不要想问啥就问啥,更不可有莫名其妙之问和牛头不对马嘴用错词的问。(2)提问要照顾到大多数。问的是少数人,触发的是大多数。不应为惩罚少数人,让多数人去“陪问”。不能用对少数尖子的提问来测定多数人的水平,也不能因个别人对个别问题答不上来,影响中心内容的深入。(3)获得提问答案的时机要恰当。听课者对提出的问题答不上来时,要鼓励对方大胆回答,一人答不上来,可多问几人,营造集思广益的课堂气氛。讲课者要沉住气,不要急于把“谜底”交出。但也不可拖得太久。一个问题的答案拖得太久,会使人精神疲劳,最后即便把“谜底”拿出来,也会使人感到就那么一回事。所以,这个火候一定要掌握好。

3.4 灵活多变,有针对性提问。

提问一般是有一定设计,但不应拘泥于原先的设计。讲课中的情况有时是瞬息万变的,这就为提问提出了灵活性的要求。在讲课中,要根据现场反馈回来的信息,作必要的调整,而不能固执于自己的偏见。但这种调整应有针对性,而不是盲目的。这就要求教员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要看准。比如,课堂中有人打瞌睡,这只是一种现象,实质问题是什么,就需要研究。有的可能是身体过于疲劳,没有得到休息而打瞌睡;有的可能是对授课内容不感兴趣,沉沉入睡;有的则是听不懂,精神疲劳而迷糊起来。搞清打瞌睡的实质,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恰当问题。提问遵循的这种“变式原则”是讲课中必须掌握的。墨守教案中对提问的原有设计,必然达不到提问的目的,也发挥不了提问的作用。

提问作为讲课的一种艺术和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需要讲课者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以增强提问的针对性和技巧性,使课堂教学处于师生互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讲课的质量和效果。

摘要:讲课强调体现以教员为主导和以学员为主体,而讲课提问是体现教员主导作用和学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要采用合适的提问方法和技巧,体现讲课的艺术性,激励学员思维,形成课堂互动,使教员和学员之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提高讲课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讲课,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乔军.教学法[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2.

[2]刘舒生.教学法大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篇4:离婚:20分钟的瓦解

10月1日到4日,上海市共有50对夫妻来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离婚手续。10月7日,上海市出现“一周夫妻”,两对夫妻分别在10月1日和2日登记结婚,同时在10月7日离婚。两对“一周夫妻”分别为一对中年复婚夫妻和一对年轻夫妻。前者发现导致当初第一次离婚的矛盾依然存在,后者则是因发生争执发现双方性格不和。

成都市各区市县民政婚姻登记处仅10月3日一天就办理了117对协议离婚。在国庆长假的7天里,北京市海淀区共有56对夫妻“劳燕分飞”。而广州市10月份离婚者约为1500多对,比往月月平均数增加了两倍多,其中数对夫妻当月结婚当月分手,总体离婚者年龄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其中短婚未孕的占20%。

空气中的破碎味道

为了实地采访,具体了解新条例实施后的离婚情况,本刊记者联系了上海市多个区的民政局,但普遍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婚姻状况事关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在记者再三的说明后,并且答应绝对不将愿意提供协助的民政局具体情况暴露于本刊,终于位于上海市西北某区的民政局婚姻登记科表示记者可以在现场“无声”地观察,但条件是不能暴露记者身份,不能拍照,至于采访则由当事人决定是否接受,并且采访必须在民政局以外,由此,记者才终于得以在一个“离婚日”(即婚姻登记科受理离婚的日子)里,坐在了一群即将“劳燕纷飞”的夫妇中间,当然遭到了很多奇怪的目光。

前来离婚的夫妻有老中青三代,50岁以上的占少数,中青年占了绝大多数,两者几乎平分秋色。“怨偶”们神色平静,或者说是淡漠。在办手续的都轻声细语地询问或者回答工作人员, 需要商量的两人也语气平和地商量着。其余排着队等候着,都是预约过才来的,没有必要“争先恐后”。女士们都坐着,处于发愣状态,丈夫们即使坐着也是目光注视着空气,面无表情,不少男人们则走出门去抽烟和打手机,或者干脆就这么站着。气氛平静得有些压抑,充满了破碎的味道。

离婚的手续很简单,夫妻双方出具了结婚证等相关证件,然后填写离婚协议书,协议书上没有了以前的政府公章,只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签字,协议内容也不再是表格式的,由夫妻双方自己拟订。记者观察到两个细节,第一个是大部分离婚的夫妻都是有备而来的,他们都带来了在走进这个门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的协议内容,它们都被工整地写在纸上,这些纸几乎都放在妻子的包里,在将这些内容抄写到离婚协议书上去时,夫妻们显然都是有默契的,没有退让也没有争抢,一个写一个看。第二个细节是签字时大部分都是丈夫让妻子先签,然后自己再签,似乎连婚姻是否破裂的最后的决定权都要“女士优先”。一切都在安静中进行,填写完离婚协议书后,工作人员仔细地审看,间或指着协议书轻声问一些问题,然后被告知去领证,平均只需要二十来分钟,一段婚姻就彻底瓦解了。

可能是惯性使然,在拿到深红色离婚证后,已经不再是夫妻的男女们依然习惯地保持平行一起走出门,但在门口则立即分道扬镳,走得头都不回,似乎所有的回忆都在这道门外立即彻底粉碎了。门内还在等候的人们则目送着离去的人们,目光中看不出任何意味。这一天一共有13对男女来离婚,中青年占了10对,其中中年夫妇6对,年轻夫妇4对。

记者成功拉住了一位中年妻子和二位年轻丈夫,在深秋的冷风里听他们道离婚的原委。

熬了6年的离婚

人物:张女士,43岁,某研究院设计师,有一女16岁

现场:张女士其实已经走出门不少距离了,出门的时候,她的前夫直接叫了出租车走了,她则在秋风里缓缓走着,好像在散步。记者在靠门的地方看着她的背影,于是追了出去。

记者:能说说为啥要离婚吗?

张女士(苦笑):其实我这婚6年前就该离了。我们早就没有感情了,就是没有感情,他是另一个研究院的工程师,我们俩都想在事业上做点成就出来,谁也不想为对方牺牲,你说还搞得好吗?

记者:那为啥熬到现在才离?

张女士:你不知道,为了离婚我和他都不知道下过多少决心,但是大家都不敢离。协议离婚要单位开证明,还要单位、居委会调解一个月。上法院我们就更不敢了,听说至少要一年,还不一定离得掉。总之两种办法影响都非常大,单位里不可能不知道,同事邻居也都要知道,女儿读的中学里,同学大都是我和他同事的孩子,女儿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本来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弄得大家都知道,我们也要面子的。我们只能分居,已经分居3年了,但是心里终归是不舒服的。现在离婚不要那么复杂了,我们自己静悄悄地来办掉,谁也不惊动。

记者:10月1日开始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就出来了,已经一个多月了,怎么刚来办掉呢?

张女士:是预约不到日子啊,10月中旬预约排队就排到今天。再说我们总要安排安排的。

记者:身边还有这样离婚的人吗?

张女士(又苦笑):就像要结婚的人会发现身边很多人都要结婚,离婚也一样的。而且想离就特别留心别人离婚,我的大学老同学、同事都有人离婚,有的是在10月1日以前离的,弄得惊天动地,连单位领导都惊动了,现在后悔得要命,早知道熬到现在离了。有好几对都是10月1号以后离的,我的一个大学老同学本来已经被以前的离婚方法吓掉了,打算眼开眼闭混混算了,后来新条例一出来,立即就下决心离掉了,我就是咨询了她之后才了解详细情况的。

记者:现在心里啥感觉?

张女士(叹气):轻松了,不过这个新条例假如早点出来就好了,我也不要熬6年了,当年只有三十多,今年已经四十出头,很多条件已经不能和当年比了。

在结婚这一天离婚

人物:简先生,28岁,IT行业工程师

现场:简先生的前妻惊人地漂亮,活像电影明星,即使面无表情,那张脸也很“夺目”。简先生也看上去“体健貌端”,两个人看上去非常般配。拿完证后两人一同走出门,记者在门外拦住他们,说明来意,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前妻硬邦邦地扔下一句话:“我没啥好说的,你问他吧。”说完转身走了,简先生居然热情地笑笑说:“别理她。”

记者:你们看上去很年轻,结婚几年了?

简先生(脱口而出):到今天2年。

记者(惊讶):今天是结婚纪念日啊?

简先生:是啊,是我提议的,她也同意,哪天结婚哪天分手,正好是个句号。

记者:你似乎看上去并不难过?

简先生:有什么好难过的?大家合不来就分手嘛。

记者:怎么合不来了呢,才结婚2年?

简先生:怎么说呢?大事倒也没有,就是……这么说吧,就是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同。

记者:怎么不同?

简先生:比如她老是喜欢我陪着她,陪她出门逛街、在家要陪她说话、买菜也要陪她一起去买,总之她干什么都最好我陪着她,好像我是“三陪”一样。

记者(笑):女人都这样,这说明她爱你。

简先生:我又不是不爱她。平时我工作很忙,双休日最好在家睡睡觉看看电视,再出门就不是休息了。为了她我连朋友都没有了,下了班就回家,和她一起在家里不就是陪她吗?还非要我说话,我连打打游戏她都要生气,说我在家就跟没在一样,根本不理她。动不动就和我吵架,我不理她,她就砸东西,我们家的地板上全是坑,都是她砸的。

记者:就为这些小事啊,那你和她谈恋爱的时候是怎么表现的?

简先生:谈恋爱和结婚是完全两回事情,谈恋爱的时候可以光凭着激情,结了婚就该平平淡淡才是真嘛。

记者:谁提出要离婚的?

简先生:是她。

记者:提了多久了?

简先生:10天前我们吵架她提出来我就同意了,离就离,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现在离婚太容易了,连单位证明都不要,不像以前,还要考虑考虑周围的影响。

记者:双方父母知道吗?

简先生:今天就会知道了。

记者:太草率了吧?会后悔的。

简先生:无所谓,如果以后还是觉得对方好,再复婚好了,反正现在结婚也容易了,也不要单位证明了。(笑)再说周围人还不知道我们离婚,我们也不会去讲的。

记者:现在什么感觉?

简先生:恢复快乐的单身汉生活。以前我从来没有一个人完全自由地过过日子,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

这叫速战速决

人物:高先生,30岁,美术专业人士

现场:高先生比前妻晚到半个多小时,进门的时候直奔坐在椅子上的她,问:“没来晚吧。”她淡淡地说:“没有。”然后高先生的手里的烟和他的手机都没有停过,他在回答手机的时候都是一句话:“正忙着,等会儿再说。”办完手续,出门的时候,高先生不忘问一句前妻:“要我送你吗?”前妻头也不回地摆摆手走了,高先生的电话又响了,所以他站在路边接电话。记者慢慢迎了上去。

记者:能随便聊几句吗?我是记者。

高先生:是为离婚的事吧,可以。

记者:结婚多久了?

高先生:一年多一点。

记者:怎么才结婚就离婚了呢?

高先生(笑):这叫速战速决嘛。

记者:能说说吗?到底什么原因或者说导火线是什么?

高先生:其实我自己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事情,我老婆,噢,我前妻,啧,还是说我老婆比较顺口。我老婆个性比较强,在单位里又是主管,管惯了,在家里也喜欢管,一般我都让她管,我也不愿意操心。她最反对我抽烟,我就在家不抽在外面抽。她知道我在外面还抽烟,但我不承认,口袋里从来不放烟,她也抓不住把柄就算了。结果一次疏忽忘记了,被她在口袋里发现了烟,就吵起来了,说我骗她。

记者:就为这事?

高先生:就为这事。她说我连这也骗她肯定别的事也骗她,你知道,吵架没好话的嘛,她就说要离婚,第二天就打电话咨询预约了。我也生气,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离就离,她不在乎我在乎什么。

记者:那是多久以前的事?

高先生:就是十来天。

记者:你们离婚有人知道吗?

高先生:谁都不知道,我们还住在一套房子里,她一间我一间,我们商量好的,不想让父母操心,谁也不说。

记者:能瞒得住吗?

高先生:没问题,现在离婚就是两个人的事情,我们不说谁知道。

记者:那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吧?

高先生:以后再说了,说不定时间长了我们又好了。(笑)

记者:万一不好呢?

高先生:那就到时候再说。现在我可以堂而皇之地抽烟了,她不是我老婆,她管不着我了。

记者:你觉得这样值得吗?

高先生:我觉得感觉最重要。

记者评论:

轻率的游刃有余

据了解,在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以后,各地离婚率都暴涨,其中特别等到新条例实施以后才办离婚手续的占很大比例,为的就是可以不用单位开证明,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公开。

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则是像上述两对年轻人一样结婚时间很短,为了一点小事就轻易离婚的夫妻比例明显上升。在记者采访的民政局婚姻登记科受理的离婚中,时间最短的只有3个月,即3个月前办了结婚证后,两人操办婚礼,在这过程中为了一幅窗帘的颜色产生矛盾,正赶上新条例实施,跑来离婚。

在民政局以外,记者在社会上也作了一定的调查,发现年轻人们对新条例中和离婚相关的规定大都表示非常欢迎,觉得这是“人性化”和“自由”的体现,“再也不用因为离婚难而凑合着过了。”那些尚未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们如是说,更有甚者表示将来可以因为某种感觉而结婚,也可以因为这种感觉没有了而离婚,因为“现在结婚离婚太方便了。”

篇5:20分钟练字课的教学策略

一、内容选择策略

1.练字先练姿。姿势训练应是每堂写字课必练的内容, 是小学阶段写字教学必练的重要内容。姿势主要包括写字坐姿、执笔姿势以及运笔姿势。良好的写字姿势不仅是写好字的需要, 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常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 这种要求只是基本的, 需教师经常作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2.先识后写, 以写促识。20分钟写字训练内容应选择语文教材上刚学过的生字、生词。字体要入楷书, 高年级可以入行书。我们在最初的时间里加强对学生的识记刺激, 巩固识记生字、生词的保持量。学生把字写好了, 生字也巩固了, 真是一举两得。

练写内容宜少, 不宜多。从写字的量来说, 每节20分钟写字课以练写3个左右的生字为宜。就拿识字量较多的二年级来说, 每学年识写600字左右, 以每周练15个生字计算, 一学年约练660多字。因此不存在课后字表中生字练写不完的问题。实践证明, 在具体练写某一字时, 以5、6遍最好。

二、教学指导策略

1.入格与出格。“格”, 这里指供练字的框儿。小学生常用的练字格有田字格、米字格、回宫格、九宫格等。其中最常用的多为“田字格”。

先入格后出格。教师在低年级进行范字指导时, 要在字格中示范———入格;到了高年级可以脱离字格进行范字指导———出格, 逐渐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汉字的书写布局能力。从学生角度讲, 遵循从描红、仿影、临帖, 到在无字格中自由书写, 这就是学生练字的“先入格后出格”。

从出格到入格。在写字教学中, 可以解决字的关键笔画、难写部位的写法, 培养学生观察的深刻性。当教师展示无格范字 (出格) , 学生观察, 头脑中形成格中“字象”, 然后在格中写下来“入格”。再观察教师格中的范字, 通过对比找出书写差距, 以此提高学生观察的准确性。写字教学中的入格与出格是相对的, 根据教学对象、内容的不同, 要灵活运用。

2.议与练。在写字教学中要做到边议边练, 其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议—练—再议—再练。后者“议与练”是前者“议与练”的深化和巩固, 而每一次议都是以观察为前提的。学生练字前, 先观察, 然后说说该字的结构、难写的偏旁、笔画以及在格中的位置等, 以达到练前心中有数。这比教师反复讲解如何书写, 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练了几个字后, 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写的字中, 哪个字比较漂亮, 哪个字写得不好, 不好在哪儿?如学生在写三、四个“庙”后, 请学生说说写的“庙”字存在什么问题。

生:广字头的“点”偏左了。

生:“由”中的竖写得有点长。

生:“庙”字显得有点散。

生:第二笔横写得过长、过斜。

学生敢于说出书写的不足, 说明他具备了一种“批判”的眼光来对待写字, 初步具备了“鉴”字能力。教师也从学生的议中, 得到反馈信息,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3.个别辅导与全体指导。使全体学生写字达标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 还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于书写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讲解示范后, 还可以手把手地教;对于书写优异生, 教师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书写要求。

4.书写氛围情境化。认知与情感是课堂教学中相互交织的两条主线。写字课中, 通过播放悠扬的古典音乐, 进行音乐渲染, 创设写字氛围, 使学生心静如水, 进入良好的写字境界。进行书写前, 教师运用简短、精练的言语调动学生书写的激情, 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练字态度定势。写字指导要讲究趣味性、直观性。笔者常把写出的字当作造出活生生的“人”。比如“葛”字, 学生常好把最后一画封死口, 教师为此设计了这样的语句:怎样让“葛”字中的人呼吸畅通呢?我们把末笔的起笔、收笔处不接触到其他笔画就可以了。再如教写“村”, 左边的“木”字很懂礼貌, 把“捺”这条腿收回来变成“点”, 让出位置给“寸”站立。

5.书写过程清晰化。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 还要求学生把字写“美观”。这个“美”体现在字要有神韵、有力度。对于小学生来说, 要把字写美, 就要把每一笔画、部件书写到位。在用笔起、行、收过程中, 有提与按、转与折、快与慢;部件的穿插、搭配都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过程。教学上, 可让学生用书空的办法, 跟随教师进行动态的描写, 也可采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演示笔画的形成, 部件的搭配过程。

三、书写评价策略

1.批改符号化。目前作业批改使用等级评定法。运用恰当的批改符号, 可以使书写批改做到有针对性, 提高信息反馈的实效性。如, 在字上画一个“0”表示好字;用“×”表示错字;用“”、“/”分别表示字左歪、右斜;用“口”圈在字外, 表示字太大;在字上画“口”表示字太小;在字上方或下方画“——”表示字偏下或偏上写了。当学生看到这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 便知道哪些字写得好, 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不好在什么地方也一目了然, 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加强的那些方面。

篇6:哈佛博士极致的20分钟

男孩很认真地说:“我没有开玩笑。我就快毕业了,也到该找对象的时候了。”

王石仍很疑惑:“《非诚勿扰》是个娱乐节目,你到那儿就能找到对象吗?”

男孩说:“我有理由,第一,毕业后我还要找工作。”

“找工作和上《非诚勿扰》有什么关系?”王石不明白。

男孩说:“我算了一下,如果上了《非诚勿扰》,我一个人占用的时间是20分钟,而在这20分钟里,我的收视率和广告费用折算下来就是200万元。换句话说,如果上了这个节目,我个人就白白使用了200万元的广告费。节目下来后,如果我对别人介绍自己时,对方会说我认识你,是《非诚勿扰》的那个谁吧,一下子什么都不用介绍了,因为20分钟的节目就已经把我宣傳到位了。”

听他这一算账,王石禁不住赞道:“不愧是哈佛的学生,你首先考虑的是这个节目能为你免费做了宣传。”

男孩说:“难道不是吗?这对我以后找工作也很有用,不仅少了很多交易成本,也少了很多时间成本,两全其美的事,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王石点点头:“你说得对,我支持你。”

“第二个理由,我确实想谈恋爱了。至于20分钟能不能找到对象不重要,我通过《非诚勿扰》告诉了全世界我想谈恋爱,也不排除我与哈佛和中国的某个女生谈对象,只要这个节目将我宣传出去,喜欢我的女生自然就明白了。”

男孩说完后,问王石:“如果我上《非诚勿扰》,您能加入我的亲友团吗?”

王石微笑道:“你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想不加入亲友团都不行了。”

一个月后,男孩就顺利上了《非诚勿扰》,王石作为亲友团成员也参加了节目。主持人孟非对此调侃说:“这是我们做《非诚勿扰》以来档次最高的一个亲友团:城市规划发展、投资发展的一位教授,那是哈佛非常资深的一位教授,再一个就是请了万科集团的董事长王石先生。”

参加完节目仅十多天,男孩就收到了1400封希望与他建立联系的电子邮件,他也因此很快找到了对象。2012年毕业典礼后的5月,他在哈佛大教堂举行了婚礼,然后任教于香港城市理工大学。

对此王石很感慨:“如果这个哈佛博士生看不上《非诚勿扰》那短短的20分钟,他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从上节目到谈恋爱,到结婚,到找工作,一气呵成。这就是哈佛速度,也是20分钟所衍生的奇特效果。”

编辑 张金余

篇7:20分钟课堂的讲课技巧

高一和高二是基础年级, 主要开展模块教学, 同时进行一定的能力提高训练。到了高三, 英语教学的课堂极少一部分是开展模块教学, 而绝大部分主要进行的是复习课。以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为主。在复习课中, 讲练的课堂又成为了主旋律。如何把一套套英语试卷评讲得既不停留在理论上, 又有实践性?既不枯燥, 又到位?我们学校所构建的“361自主合作”高效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活动及表现的机会,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361”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而言, 一、就学习时间而言:“3”是课堂老师讲授的时间约占30% (约15分钟) ; “6”是学生学习时间 (自学、讨论、展示) 的时间约占60% (约30分钟) ;“1”是最后占10%的时间用于反刍过关 (约5分钟) 。二、就学习主体而言:30%是学能生, 60%是学优生, 10%是学潜生。以一个班50个学生为例来计算, 15个学生是能够通过自学学会的;30个学生是需要通过合作学习、老师点拨才能学会的;5个学生是大家帮助、老师重点关心的对象, 通过反复训练才可以掌握的。三、就学习内容而言:30%是不用讲, 学生就能自主学会的;60%是通过自主合作学会的;10%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反复讲授、强调、点拨、训练才能学会的。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 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根本转变, 教师由以前的“备教”为主转变为“备学”为主。针对这两种课型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方案, 下面我以试卷评讲为例, 来谈谈试卷评讲如何利用“361自主合作”课堂模式构建高效、和谐的课堂。

试卷评讲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老师自己要仔细认真做试卷, 只有像学生一样仔细地去做题, 才能体会到学生解题的关键、难点等。此外, 老师还要仔细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在试卷上留下解题的思想痕迹:解题的关键、阅读理解的根据 (几段几行) 、完形填空的解题方法等。

2. 对具体每一题的得分率须仔细统计分析, 并在相应题目上做上记号。就我个人而言, 得分率大于80%的我通常不做任何记号, 我认为学生们通过自己感悟便可掌握。得分率在60%—80%之间为一个档次, 低于60%又为一个档次, 根据不同的档次做不同的记号。总之, 老师自己所做记号自己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 评讲才有着重点。因为时间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 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3. 得分率是评讲试卷的一个重要依据, 但并不是唯一的依据。老师要有预见性, 有些题目学生似乎做得不错, 但还是要进行点拨, 强化某种方法、强调某个语言点或某个知识的变式考法等。这些题目老师要能点出来。当然, 这也需要老师有很强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经验。

4. 根据以上3点, 老师自己编制一份试卷评讲跟进巩固单。根据试卷情况每一部分编制习题查漏补缺, 巩固提高。同时对习题进行解题方法的归纳及总结。

5. 确定好试卷评讲的程序, 是按照试卷的顺利:听力、单选、完形、阅读, 然后二卷呢?还是按照其他方法?我一般情况是从错误率最高的讲, 也就是学生做得最差的讲。我认为刚开始学生精力较集中, 精力也较充沛, 效率自然会高些。

有了上面的充足准备, 试卷评讲课便进入了课堂实际操作阶段, 主要有六个基本环节: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质疑探究、点拨提升、巩固测评和总结预置。

首先, 在课堂上对试卷进行整体评价, 比如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对学生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以表扬为主, 而确实偏差的同学, 我只习惯报一下考号, 稍作提醒。以南京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英语试卷一卷为例, (普通物化班) 整套试卷均分约63分, 最高分78分, 最低分只有41分, 确实悬殊很大。但作为老师我会极力去表扬优秀的学生, 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只能一带而过。课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交流。同学的积极性可不能挫伤。

其次, 课堂中试卷的评讲重在师生互动,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分享过程, 享受成功。我校的“361”模式把学生分成小组, 以6-8人为佳, 而且好、中、差全有。每一部分都是自己先订正, 然后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也可以到其他组去问问题, 而老师则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指导和释疑。一定的时间后, 小组问题呈现, 其他组里会的同学进行作答。然后进行跟踪练习的检测。整节课都是师生忙碌的身影, 同学们积极投入, 享受了过程, 享受了成功。

还以南京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为例, 整套试卷中, 情况最糟糕的是完形填空的20道题, 得分率超过80%的只有四题 (36、43、48、51) , 最糟糕的要数第41题、54题, 正确率只有22%和16%。整套试卷我先评讲的就是完形填空, 我先让同学们自己订正反省感悟, 然后看巩固单所列出的错误率较高的题目, 开始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小组提问, 其他小组作答, 并探究原因。最后做巩固但配套练习, 进一步探究错误原因及解题技巧。同学们在探究原因时, 感悟得确实不错。比如第54题, 有的同学就提到只是凭感觉, 选项“A. hardly”很熟悉, 也不管语意对不对, 就选了它;也有同学说“B. wildly”只记得表示“野的、狂野的”, 而其他含义不太清楚 (在这里表示“极其、非常”, 其实这也是我们在英语中经常提到的“熟词新义, 一词多义”) 。只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 他们能够做得很棒。其他部分的操作大体也是如此。

最后, 每套试卷评讲后, 我都会给学生们五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简单的消化、梳理、反思和总结。有问题的也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个别交流。这样, 让学生们更能真正地弄懂、弄通。

其实要想真正把一套试卷理透, 必须经过课前充分准备、课上师生互动和课后消化吸收。我基本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 给学生时间来消化吸收上一节课的内容, 老师适时且恰到好处的抽查非常有必要。温故而知新, 只有把曾经的知识巩固复习到位才能接受新知识。所以, 我每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复习上一节课的东西, 让他们确实有所获, 而不是耳旁风, 一经而过。

2. 学生必须自备整理本, 对试卷进行整理。当然, 整理的内容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有错题、重难点、解题技巧和方法感悟。总之, 通过整理让同学们实实在在掌握一定的知识。

3. 作为老师, 我们也要做有心人, 在平时的授课中要经常复现以前试卷的内容, 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知识的复习。这样, 知识也就牢固了, 下次的准确率就一定能提高。

4. 每一阶段进行一次阶段整理。对以前的题目进行一次回顾 (重在错题) 并进行题型的变化, 如可以把完形填空改为单选题, 或改为一篇短文摘要, 让同学们填空。任务型阅读可以改为句型转换等。

篇8:5分钟和20年的爱情

列车在此停站5分钟。

“哗!”车刚停稳,我对面的中年男子突然利落地打开了车窗。也许实在是不能忍受车厢里的浑浊,他居然将头伸出了窗外,风卷着细尘肆无忌惮地吹了进来,我不由得竖了竖衣领。

“小——菲!小——菲!”他忽然大喊,我被他吓了一跳。周围的乘客也都惊奇地看着他。很快,一个妇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在车窗外站定。她40岁左右的样子,皮肤粗糙,但是健康的黑红色,微微有些发福,不过可以清晰地推测出她年轻时的娟秀。

两人一时间却没说话。男人似乎有一点儿不敢看她,他下意识地把脸转向车厢,顿了一顿,方才又转过去:“今天没课吗?”

“有四节课。我请了假,放到星期天给孩子们补。”女人说。

“工资能开得出吗?”

“经常拖欠着,不过400多块也够花了。粮食和菜都是自己种的,平日花不着多少钱。”妇人又说,“你呢?你能开多少?”

“没多少,和你差不多。”男人说。从他的衣着透露出的信息,他的工资显然不是妇人所能比的,但他却是那么含糊着,似乎他比她富有对他而言是一种难堪的羞愧。

“你看,多快,20年了。”妇人又说。

“是啊,都20年了。”

又是沉默。

“我们一起教过的那个学生王有强清华都毕业了,现在是北京一家大公司的副总经理了。”女人说,“他年年给我寄贺卡。”男人点点头。

“你返城时偷偷给你盖过章的那个老会计去年死了,得的是肝癌,你说多巧,他的老婆也是得这种病死的。”

男人垂下眼眸,沉默着。他一个个地剥着手中的橘子,但是一瓣也不吃。

“你是骑车来的吗?”男人终于问。

“是的,还买了一张站台票呢,”女人笑道,“想给你煮一些鸡蛋吃,可是火不旺。好不容易煮熟了,我紧赶慢赶,还是差点儿迟了。”一袋热气腾腾的煮鸡蛋递了上来。袋子下还滴着水,然而男人毫不犹豫地把它放在了制作精良的裤子上。

发车的铃声响了。

“回去的路上,你慢点儿。”男人说。

“你也慢点儿。”女人说。

“我没事,火车最安全了。”男人笑道,这是他第一次笑。他从窗口递出一大袋剥好的橘子,女人踮起脚尖接过去,眼圈红了。

火车启动了。慢慢,慢慢。

女人转身往回走,一边用袖子去抹眼睛。男人没哭,他剥开一个鸡蛋,打开蛋白,圆圆的蛋黄像一枚太阳,一滴泪,终于落在他的手上。

这是我亲眼目睹的一场20年的爱情在5分钟之内的完整汇集。从始到末,没有一句精彩的台词,没有一声热情的问候,没有一点儿像样的表达,没有——我们习惯想象和看到的那一切。但是,我震撼,喜欢,并且铭记。

篇9:20分钟课堂的讲课技巧

关键词:试卷评讲课,有效教学,教学效果

试卷评讲课是高三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试卷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映射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因此, 教师上好试卷评讲课不仅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 使学生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通过学习和观察常态的高三课堂试卷评讲课, 发现目前的教学现状存在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累”。教师一个人讲了整堂课, 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师的观点, 这种现象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师讲得累, 实际上学生听得更累。二是“一个都不能少”。不论某道题的得分率是高还是低, 教师均是逢题必讲, 从头到尾, 一讲到底, 整份试卷的知识点面面俱到, 可是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 逢题必讲导致教师不可能有时间研究和揣摩学生的解题思路, 在难点问题上, 教师也不可能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和消化时间, 结果学生对教师的分析讲解只能“囫囵吞枣”、“似懂非懂”了。这种“似懂非懂”实际上就是没懂, 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学生碰到已经讲过的题目, 仍然不会解答的现象。教师“面面俱到”的做法导致试卷分析重难点不突出, 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三是“虎头蛇尾”。教师讲解一份试卷至少需要两节课的课时, 即使评讲时间长, 但是试卷后半部分的评讲仓促结尾, 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原因是教师在前半部分的语法题目上进行过多的延伸, 因此花的时间过长。而对于试卷后半部分阅读理解的题型, 由于时间不够, 只好粗略的讲解, 有的教师无奈只好把答案直接给学生。对于试卷最后一部分的作文题型, 教师也只能草草结尾, 有的时候甚至不了了之。这种做法既没有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一份试卷从教师出制, 到学生完成, 教师批改再到试卷评讲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最后的评讲试卷环节是教学环节的关键所在。学生能否从一次考试中有所收获, 教师能否从一次考试中了解学生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都与评讲试卷这一环节紧密相关。因此提高试卷评讲的教学效率, 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在高三英语课堂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评讲试卷”?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了解学生学情, 正确取舍教学内容

薛法根老师曾经说:“我赞成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 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 不讲;学生还是不懂的, 不讲, 留到以后再讲。如此, 就能筛选出真正需要教师精心教学的重要内容。”薛老师这段经典名言在“教师上课到底讲什么, 需要讲什么”的问题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上课需要讲的内容是建立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了解学生学情, 教师才能做出正确教学内容的取舍, 因为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评讲试卷之前应该首先了解学生每道题的得分率, 得分率低的题目既是学生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在筛选出得分率低的题目之后, 教师应该关注在得分率低的题目上学生所选的答案, 研究和揣摩学生当时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特点。评讲试卷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 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解题思路之间的差异以及在解题时候出现偏差的地方和原因。这样做, 评讲试卷时不仅能够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而且针对性更强, 也让学生在难点问题上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

2 加强学习策略指导,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获取学习方法比知识内容本身更重要。《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师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 不仅能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能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出良好的课堂环境, 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上, 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英语知识, 发展学习能力。实践表明, 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自我分析和反馈要比教师单纯纠正学生错误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教师指导学生查明错误类型进而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 是粗心大意所致还是因为知识掌握的欠缺, 鼓励学生自我检查,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在自我分析和反馈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优化试卷讲评手段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虽然新课标倡导“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 但是从实际的课堂操作来看, 课堂仍然是“满堂灌”现象, 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学生被塞满满一脑子的知识点, 但真正掌握的却是少之又少,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也是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 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试卷的评讲方式手段应该多样化, 可以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变成学生讲、教师听。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对自己不能确定的或是弄不懂的题目与同学或是小组成员进行探讨交流, 随后让学生来评讲题目, 在这一过程中, 其他学生对疑问的地方可以进一步的提问。因此学生为了在班上能有出色的表现, 会认真弄懂每个知识点, 除此之外, 他们还会拓展和延伸知识点, 为能够出色回答同学现场提问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教师可以补充或归纳小结。让学生自己评讲试卷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合作学习, 这种方式的转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也汲取了知识, 自信心也得到提高, 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快乐。

4 总结

让学生评讲试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 无事可做, 实际上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要求更高。一方面, 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自己的督导作用, 教师在教室要来回巡视, 不仅检查和监督学生的参与状况, 还要关注学生在互相讨论问题时出现疑惑或分歧, 这样有助于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困惑, 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归纳小结;另一方面, 这样的课堂不是预设性的课堂, 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是预设性的问题而是生成性问题, 生成性的问题要在课堂上当堂解决, 教师必须事先仔细分析试卷, 精心准备, 才能答疑解惑, 延伸发散。生成性问题极具挑战性, 即使有的问题无法当堂解决, 却为我们在课后的研究以及教师自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来源, 而且这样的课堂是最真实、最生动和最有效的。

总之, 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评讲课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 从所教班级学生学习习惯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 只有更新教学理念, 敢于尝试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提高试卷评讲的有效性,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罗红英.浅谈对高三英语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北京:英语学习辅导报, 2013 (8) .

[3]宋桂月, 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2018年交通银行青海分行社会招聘公告下一篇:我真想唱歌高中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