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2024-05-21

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用10篇)

篇1: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林欢

调查时间:2013年暑假

调查地点:汕头

调查对象:汕头市大一学生 调查方法:网上问卷

一调查概况

1调查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空前急剧增加,大学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自然而然,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就成为了人们注视的一个问题,大学生在心理等多方面还在处于未成熟阶段,在对待事物的看法还不全面,客观,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除去个别富裕地区,大学教学资源的匮乏却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更严重的倾向。有吃引发了学生与学校之间诸多的矛盾,住宿环境尤为突出。因此如何让大学生能够在大学四年里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以便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有所贡献将是一个主要的研究方面。所以为更加切身的体会大学生的生活各方面,我们对大学生的住宿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2调查范围及思路

这次调查的主要范围是汕头市大一学生,他们就读学校的所在地均为广州。通过对这些大学生的所在学校,住宿条件,生活开支等方面进行了主要的问卷调查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住宿现状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卫生状况

进入大学后,宿舍就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宿舍楼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和日常的学习状态。大学宿舍楼的公共卫生状况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宿舍内部和宿舍楼的卫生状况、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等都是与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60﹪学校的楼道都是一周清洗一次,并且我们发现很多同学连自己的宿舍也很少清理,这两个一个是公共卫生,一个是私人地方,卫生状况都很差,可见各高校的总体卫生状况并不乐观。

2安全状况

可以说每个大学生去读大学,独自生活的最大问题应该是安全问题。宿舍的安全分为学生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先说生命安全,相信大家还记得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致四位女生跳楼身亡惨痛事件。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沉重的教训,那就是不能再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但是,违章电器屡禁不止,这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隐患,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少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最高限用功率,但这只是一纸空文,学校很少真正地去限制使用,就算有些学校会检查宿舍,但在检查的时候只要把电器收起来也就万事大吉了。然后说说财产安全,平时在新闻上很经常看到大学宿舍被盗的消息。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宿舍的安全性不高。发现有着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学校的安全保卫能偶真正的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其中部分人提出宿舍楼管理不够,使得其人流杂乱。不能够保证学生们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因而使得学生们自己有话费了一定数目的钱来买保险柜,买密码箱等等来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可见,高校宿舍里并不安全。

3宿舍突发状况

从调查中得出,绝大部分大学生不满意的主要情况是宿舍停水和停电,而有部分的人对于断网也表示不满意。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接受这几项问题。毕竟水电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停水停电的话,对于生活上是有着很大的影响。

四.大学生住宿现状的改善

1.学校宿舍设计建造

学校对于宿舍楼的新建设计,首先可以通过对学生平时生活的了解以及接触,再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科学的选择位置,设计出人性化的宿舍。首先是能够保障大学生平时生活的所需,方便住宿的学生来去学校的各个教学楼和食堂之间,还有宿舍本身的采光,保证每个宿舍都能有足够的日照时间来保持宿舍内部的湿度不会太高。其次是再根据每间宿舍实际的住宿人数来进行合理的设计空间大小与结构。其中对于宿舍楼道的设计安排也是一个关键点,因为要保证宿舍楼道的光线,人群流通,湿度等方面。如果不能完全的满足某项,应该加设一些硬件设施以保证宿舍的合理。

2. 宿舍内部设计

对于宿舍内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住在里面的人的感受,是否感到舒适。空间大小是否让人觉得太压抑,不适应。对于大学生以后的主要生活场所,不仅是要合理,方便,更要实用性强。能够充分的实用到每一点空间。另外卫生间可以说一个很重要的区域,大学生洗漱,洗衣物等都要用到。因此能够在每个宿舍都设计一个卫生间是最好的,能满足平时生活很多的需求,还有就是卫生间的通风是很重

要的,因为卫生间可以说是宿舍里最潮湿的地方,因此建议可以设计一个阳台来保持通风,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卫生间的通风,还可以有一定空间来晾衣服和被褥等东西,或者安装一个换气扇等设施来保证卫生间的通风情况。

3. 宿舍的配套设施

提到宿舍的配套设施,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水电问题,因为这都是现在人们生活都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因此,我们认为宿舍应该保持全天的水电供应,让人们能随时都能用到,以避免一些应急情况。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学校可以提前通知,或者像要停水的问题可以之前学校又储备一定量的水源,以保证在特殊时期使用。宿舍还应该安设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水房等,为学生提供热水。这样在宿舍有热水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当宿舍没有热水时,可以去热水房提水使用。另外,宿舍床柜,衣柜的设立也同样重要,这样就可以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摆放自己的东西而不会因此而到处摆放使得空间不够。

4. 学校对宿舍的管理体系改进

拥有一个好的宿舍楼后,同样也需要一套合理的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运行它。首先就应该是安全问题,宿舍管理员应该保障每间宿舍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因此就要监控每天进出宿舍楼的人员情况,对于非校外的人员就必须要出示一些相关证明以表明来意才可以进入宿舍楼内。对于就寝时间后就应该关闭宿舍楼的大门,以防止一些外来人员乘此进入。对于一楼的宿舍,窗子就应该按防盗窗用于保证学生的切身利益。

五. 总结

高校对于大学生们的生活情况应该多多注视,在平时的情况中找寻出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善,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更加方便其周围的人工作,学习等。并且也保障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不过学校做的再好也需要每一位学生来爱护自己的宿舍,如若不然,学校做得再好也会因为平时的不爱护而变质。

篇2: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7.25~2013.8.3 调查对象:网友,同学 调查地点:互联网

调查方法:普查法,通过问答调查 调查人:

新学期刚刚开学,就听到一些大学校园里传出了学生不满宿舍拥挤的声音。有的学生不堪宿舍内的“热闹”被迫在校园外自寻出租房,而有的则被学校统一安置到了校外的“宿舍”。这样的住宿状况,不得不让人感到担忧,也让学生不满、家长牵挂。就此问题,我对部分高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总共150名学生,调查他们对宿舍的满意度。

以下是调查情况

关于高校50名学生对宿舍的满意度3020100天河学院华农武大差834一般241618好132217非常好5911天河学院华农武大

住宿问题至关重要,好的住宿环境严重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由于环境污染,噪音烦杂,地势恶劣等等的宿舍问题,致使同学们睡眠不足,心烦气躁等不良反应。试问,这样的情况,同学们还会有怎样的好成绩?

据新闻报道,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大四年级的部分同学告诉记者,他们进入该校后就一直在江宁新校区学习、生活,可今年刚开学就突然接到学校“搬家”的通知,要求他们全部搬到城里的老校区上课,住宿也被学校分散安排在了城内的三个暂住地。这三个地点离位于白下路的课堂均较遥远,其中最远的“宿舍”已到达了河西新区,这给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学们每天上课和放学都要和早出晚归的“上班族”一样,在路上东奔西跑,离校最远的同学还得换乘公交车。

与学校统一在校园外安置住宿不同的是,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班和英语班的部分同学因忍受不了校园内宿舍的拥挤而在校园外“自谋住处”。该校的同学向记者反映,他们以前住在古平岗校区,今年新学期被学校调整到了草场门校区,这里的部分宿舍非常拥挤,20平方米左右的宿舍住进了12至16名同学,上下铺的双人床紧挨在一起,宿舍内因拥挤根本无法摆放橱柜,同学们的生活用品只能到处堆放,换洗的衣服也因无处晾晒,只能挂在走廊上任其自然晾干。如此“紧张”的环境给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的同学为寻得“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只得自己另花钱在校园外租房。

近日网上有人统计出全国住宿环境最好的十所大学,并且加上麻辣点评——

1、北京语言大学

间学生宿舍平均住2.3人,堪称全国大学之首,谁叫北语的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比例为4比1呢?

2、汕头大学

李嘉诚重金兴建,虽然教学质量一般,但生活设施绝对一流,还是资本家懂得学生的疾苦啊!

3、深圳大学

环境很好,运动设施也好,饭菜也是香的,深圳真不愧是特区之首,办的大学也处处体现了特区的风貌,据说是仿照香港科技大学建设的。

4、中山大学

全国率先兴起公寓化管理,12个本科生共用一套大三居住房,可以冲凉、做饭与电玩,楼下就是餐厅和商场。

5、厦门大学

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学生生活也悠闲自得,娱乐设施很多,像个疗养院,听说新校区在基础设施上更上一层楼,不错不错。

6、北京邮电大学

在住宿条件在普遍不佳的北京高校中算是佼佼者,还有专门为北邮而建的示范邮电局也为其增加方便不少。

7、清华大学

校园设施透出一种大气,互联网最早通到每一间宿舍,而且资源开发也是最好的,国家投大钱建设的名校没有辜负期望。

8、暨南大学

华侨界在中国的最高学府,充分享受到了华侨的待遇,食堂的饭菜据说是全国最好吃的,价钱嘛就难说啦。9天津大学 全国高校中最早实现201电话的,最早安装有线电视和宽带互联网的,处处为学生考虑的做法值得称道。

10、同济大学

上海高校中最早实行后勤管理现代化的,食堂质量有口皆碑,就是扩招带来的大量人口使学校面临很大压力。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分会理事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满生说过:“住宿学院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宿舍的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构成的小型学习社区,它指向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和指导,旨在帮助学生融入大学生活,形成对大学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可以说,住宿学院所提供的美好愿景,与当前国内高校面临的挑战不谋而合。住宿学院的第一种组织优势在于,由于在大学内部住宿学院与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学生作为个体隶属于住宿学院而非学术性系科,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摆脱了学术性系科的束缚,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是他们所喜欢的,也是他们擅长的,这使得其学习更有动力,更高效,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在我国高校大部分学生仍然束缚于实体专业时,当他们仍纠结于是否有机会了解其他专业、能否自由地突破转专业障碍时,住宿学院的学生可以摆脱以上束缚,有着更大的学习自由。这是一种教育规律。

篇3: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0月在广州大学城内某高校健康体检学生, 纳入检测标准为在大学城内生活1 a以上的住宿学生共932名, 其中男生546名, 女生386名;大二学生271名, 大三学生401名, 大四学生260名。年龄为19~22岁。

1.2 方法

静脉采血, 离心分离血清, -20℃保存待检。阳性对照血清、Lp1~Lp8 型标准菌株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提供, 采用微量凝集试验 (Microaglutination test, MAT) , 测定血清中嗜肺军团菌 (Legionellia pneumophila, Lp) 1~8 型。

1.2.1 菌体抗原制备

将细菌接种在炭-酵母浸膏琼脂 (BCYEA) 培养基上, 于34℃烛缸培养4 d, 菌苔混悬于4℃pH为6.4的PBS (含1%福尔马林) 中一夜。离心弃上清液, 加入适量的pH为6.4的PBS, 使细菌浓度为1×109 um/L, 4 ℃保存备用。

1.2.2 微量凝集实验

将被检血清经56 ℃, 30 min灭活后, 在96微孔塑板内加入25 uL被测血清, 用pH=7.2的PBS作倍比稀释, 然后加入25 uL菌体抗原, 混匀后置湿盒内37 ℃一夜, 在黑背景上肉眼观察结果。每批试验均设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 (以PBS代替血清) 。

1.2.3 结果判定

参照文献[6]进行操作及结果判定, 以出现凝集“+ +”的最高血清稀释度为抗体滴度, ≥1∶16 判为阳性 (同1份血清标本呈多血清型阳性时, 在计算阳性率时仅作1 份计算) 。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百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军团菌各型抗体分布情况

见表1。

由表1可见, 932名学生中, 所测军团菌Lp1~Lp8型抗体均有阳性出现, 共298人检测阳性, 阳性率为31.97%, 其中同时感染2种以上血清型者占20.47% (61/298) ;各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4.67, P<0.05) , 以Lp1占优势 (17.60%) , 其次为Lp7 (14.48%) 、Lp5 (6.01%) , 最低为Lp8 (0.21%) 。

2.2 性别分布

调查男生546名, 其中180人军团菌抗体呈阳性, 阳性率为21.61%;女生386名, 其中118人军团菌抗体呈阳性, 阳性率为30.57%。男、女生间军团菌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97, P=0.400) 。见表2。

2.3 年级分布

大二至大四年级学生军团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46% (69/271) , 26.18% (105/401) , 47.69% (124/26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undefined=41.00, P<0.05) 。

3 讨论

军团菌可以通过空气及气溶胶传播, 虽然尚没有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的报道, 但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其传播方式、途径的特点却更容易引起大规模的暴发与流行[7]。自从首次发现军团菌病例以来[8], 陆续有多起局部暴发疫情报道。1988年四川某学校证实为一起军团菌感染疾病暴发[9]。此后, 在训练营、写字楼、月饼生产公司、浴池等处出现的以发热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的暴发疫情中, 均有最终检测到致病原为军团菌的报道[10,11,12,13]。多个国家已将军团菌肺炎定为法定传染病之列[14], WHO 也将其列入传染病报告范围。本次研究共抽取大学城某高校的932名学生进行了军团菌血清抗体的调查, 结果表明, 学生中军团菌的感染呈现如下特点: (1) 感染的多型性。8型军团菌均有感染, 提示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测时不能只检测某一个血清型。感染菌型以Lp1, Lp7, Lp5型占优势, 说明在多型感染的基础上有优势菌型的存在。 (2) 感染的普遍性。 (3) 隐性感染多。检测阳性的298名学生中, 仅有6人过去1 a出现肺炎表现。

本次调查发现, 学生军团菌感染率为31.97%, 此调查结果远远高于蔡雪毅[15]的调查结果 (5.2%) , 但与近期成都[16]、大连[17]、新疆[18]等地报道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测结果相近, 低于武汉[19]的调查结果。提示近年军团菌人群感染呈现上升趋势, 应予以关注。另外, 本次调查还发现, 一人感染2个以上血清型并不少见, 检测阳性的298名学生中同时感染2~3 种血清型者占20.47%, 这可能是由于某些个体同时感染1种菌型以上军团菌, 也可能是由于军团菌与非军团菌之间存在交叉性抗体引起。

篇4: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机制状况、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思想政治课是高校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关心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公民权利。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之后的管理者与创造者。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基本上分为五个大的板块:思修、史纲、马原、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形势与政策。学习思修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善待他人。学习史纲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发奋图强。学习马原课程,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课程,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党的章程与使命,发展方向与坚持道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将所学到的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结合起来,参与政治生活研究,了解实时动态,关注民生民意。但是,根据近期在我国某所高校所做的问卷调查以及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26%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到满意,59%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感到一般,15%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感到不满意。12%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67%的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程度一般,21%的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其中理工科专业尤为突出。很多大学生对于思政课一点都不重视,认为只要考试通过即可,没有深刻的思考过思政课的价值与意义。有些高校的教师一心只想评职称,对于思政课的教学态度并不严谨认真。本篇将从三个方面:高校思政课现如今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措施来谈一谈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机制状况的调查研究。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状态较差

随着“低头族”的盛行,在高校的课堂中学生的上课状态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下降,无论是课堂回答问题还是课后作业,学生们都过分依赖网络,尤其是关于思政课学生的学习表现。思政课除了政治学院的学生,对于其他学院的学生来讲都是非专业课,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态度存在严重的问题,在对我国某高校思政课课堂抽样调查中,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基本上不到10个,有些学生睡觉、低头玩手机、聊天无视课堂纪律,而大部分学生上课期间都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尤为突出表现的是理工科专业以及艺术类专业。思政课的课堂效率很低,抽查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很多学生都不太清楚思政课设置的意义何在,对思政课的意见很大,大多数都认为思政课过于死板枯燥,而且很多知识学生在初高中时期已经学习过,对思政课的内容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也有些同学受到网络流行视频或者语言的影响,对于思政课的态度比较极端,没有树立正确的观点与立场。总之,在高校的思政课上,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并不理想。

2.教师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在高校中,对于教师的评比升职称,并不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需要考查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论文的发表程度等等。思政课的教材很少进行改革,理论知识占得比例较大,有些教师的教学课件基本上每一年都用同样的,很少进行修改。高校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机会非常少,思政课的教师很多基本上与学生零交流,只是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学生比较在乎的是期末考试时能否及格通过,教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也很少考虑教学模式的改进,只是在期末复习前期将考试重点帮助学生勾勒出来。有些思政课教师很少阅读经典著作,课堂缺少深度与广度,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放在幻灯片上,使得学生感受不到思政课的价值与意义。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26%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到满意,59%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感到一般,15%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感到不满意。12%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67%的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程度一般,21%的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其中理工科专业尤为突出。目前高校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并不重视思政课的学习研究。通过我们抽样调查高校思政课上课情况,有些教师的课堂表现也很不理想,教学模式过于守旧,存在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不密切

政治生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也是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即使在形势与政策课上所要做的调查报告,也无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自如。例如“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老人碰瓷的社会风气让大家感到无奈与担忧。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现在有些老人却倚老卖老,无视道德。教师在思政课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很多都只停留在课本上,并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当下的社会现象结合起来,与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2.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重视

思政課的课程内容比较多,课程安排比较紧张,很多教师希望能够节约教学时间,加快教学速度,而很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从抽样调查高校思政课课堂情况来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少向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问题,有些尽管设置与学生交流的问题,但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并没有预留太多的时间。而学生们很少愿意动脑思考问题,一遇到问题就网络解答,主体性得不到重视,逐渐缺失。思政课学习理论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政治的意义与价值。高校的课程模式随着社会的变革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重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三、解决这种现状的问题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增进师生关系

现如今的高校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化,守旧的课堂模式无法再满足学生的需求。“供给侧改革”是最近的热点话题,是今年两会不断提到的词语,供给与需求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供给侧进行改革有利于促进需求的增长,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同样试用。学生对课堂的不满意,绝大多数是因为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照搬教材,教授死知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感受课堂的氛围与乐趣,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2.增添课堂的乐趣性,提高學生积极性

思政课的教学虽然理论知识占着重要的比例,但是为了能够丰富课堂,增加课堂的乐趣,教师应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质,一方面能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能够增加课堂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思政课堂的乐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同学们交流当下的政治时事,与同学们分享解读政策与制度,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与同学们在线下一起组织相关的政治活动,进行一些社会调查研究,研讨解决方案,促进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总结: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我们在我国某高校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以及抽样调查法。目的是了解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以及分析其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在高校的思政课中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只关心期末考试是否通过,大部分学生对思政课并不感兴趣,并且认为思政课非常的枯燥无味。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守旧,没有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课堂的有效性。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的生活联系并不密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思政课的教师应该学会“供给侧改革”,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参考书目:

[1]李梁.切问近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首届“上海大学思政论坛”文集(上、下册)[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李卫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学[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3]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优秀教案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篇5: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就业率与起薪的调查

在2010年的8月15到20号,我进行了了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对于这个调查的进一步研究,走访了几个高校采取了访问形式,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率

随着高校改革和扩大招生,大学已经不是昔日那么高不可攀的学府,人们更多的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是问题也是日益凸显,由于大范围的扩招,人才供过于求,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日渐增大,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由2001年的103.4万增加到2005年的338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4.5%。2001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仅为50%,比上年又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这是非常非常严峻的事情,人们为了读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找一份好的、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这样的就业形势却让人么事与愿违,高校的扩招带来的并不是许多人的大学梦,而是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据调查,毕业生“待就业”的专科和高职为24.3%,本科为23.0%,硕士和博士分别为12.1%和10.1%。都不是很高,单就这样看来虽然从“待就业”方面来看,专科毕业生就业困难是最大的,但是与本科毕业生只相差1.3个百分点,而从“真正的落实率”来看,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优于本科毕业生。特别地,专科生在“已经确定单位”、“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其他灵活就业”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本科生,而本科生只是在“升学”和“出国/出境”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为这一批人也许他们更看重自身的教育水平和层次,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学历越高,就业状况应该是越好的。

有趣的是,从另一组调查中,不难发现,一半毕业生起薪1500以上,男性是高于女性的,据调查,男性落实率略高于女性,男性比例为73.0%,女性为68.4%,两者相差4.6个百分点。女性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出境的比例达到19.3%,比男性高出3.9个百分点。男性毕业生起薪高于女性,男性月起薪为1500元,女性为1300元。

不仅是这样,最重要的起薪比较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查,大中城市就业四成以上,私企人气渐旺。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情况,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45.2%,在地级市的占35.0%,在县级市或县城的占14.1%,在乡镇的占4.4%,在农村的为1.4%。与2005年相比,在大中城市工作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略有上升。按按工作单位性质分: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成为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单位,分别占34.2%、23.5%和12.7%,特别是私营企业一跃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单位,2007年所占比例增加了17.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学校和科研单位所占的比例显著下降。国家机关所占的比例略有增加,上升了3.5个百分点。

另外,从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来看,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如工程师、会计师、教师、医生、律师等)依然重中之重,占34.3%,但是与2005年相比较,各类专业技术工作所占的比例显著下降,减少了10.9个百分点,而

各类技术辅助工作(如技术员、护士、秘书、出纳等)、各类行政管理类工作、各类服务工作、一线生产工人所占的比例均有所上升,显示出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逐渐走向多样化,有更多的毕业生愿意从事服务性质的工作和一线生产工作。体力与脑力兼备的工作也是供不应求。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但是由于扩招范围增大,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高校的不断增加和专业的迅速扩增为高校扩大招生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受教育经费的影响,部分高校新办的学院和新增的专业多为对设备、技术要求不高的非工程技术类学院和专业,人文专业居多,缺少技术性,这些高校的盲目扩招,致使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生源进入高校,加之扩招后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缺少师资,给学生培养增加了难度,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下降。使毕业生在毕业后在找工作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下降,远远达不到企业所要求的条件,这样下来,就有更多的毕业生游荡于社会上,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许还会为社会造成巨大负担,搞不好这部分学生还会走上一条不正确的道路,致使他们的人生走向偏差。

另外,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破解也是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座谈会上,绝大多数毕业生没有就业的原因,主要是对岗位、薪酬、工作环境要求过高,期望做“白领”,对从事“蓝领”工作心有不甘。而在调查中,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吃苦耐劳精神评价不高。高校毕业生适应艰苦条件、高强度工作的能力薄弱,但企业从培养高校毕业生考虑,往往需要他们从基层、从生产一线做起。适应能力差、怕苦怕累怕压力的思想,使一些高校毕业生难以通过这样的磨炼和考验。

二、毕业生起薪调查

对于毕业生的起薪,另外一组调查数据显示:

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高。从中位数平均看,专科毕业生月起薪为1100元,本科生为1500元,硕士和博士均为3000元。从数学平均值看,专科生为1410元,比2005年的1333元增加了77元;本科毕业生为1788元,比2005年的1549元增加了239元;硕士为3469元,比2005年的2674元增加了795元;博士为3252元,比2005年的2917元增加了335元。

第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从科学平均数上平均来看,男性月起薪为1500元,女性为1300元,两者相差为200元。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为1871元,女性为1696元,两者相差175元。同2005年的算术平均值比较,2007年男性和女性的月起薪分别增加了240元和189元。

第三,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科研单位、三资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平均月起薪较高,分别为2411元、2346元和2249元;高等教育单位、部队、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居中,分别为2231元、1908元、1724元和1536元;中初教育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企业最低,分别为1448元、1201元和1162元。

第四,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行政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收入位居前三甲,分别为2128元、1998元和1959元;技术辅助工作、服务工作和一线农业从业人员居中,分别为1537元、1440元和1300元;最低的是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收入只有1165元。

第五,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平均收入最高,为2074元;地级市的平均收入为1635元;县级市或县城的收入平均为1507元;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别为1332元和1567元。

篇6: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去年寒假我就我们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做了一次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内容主要如下

(1).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寄出多少份求职信?

3.1%的人从未寄过求职信;

54%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0份以内;

2成以上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1-20份以内。

(2)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应聘多少次?

7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

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

(3)您在求职上的花费?

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

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

(4)您在求职上花费的时间?

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

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

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

(5)对所找到的工作的满意度?

10.8%的人很满意;

52%的人比较满意;

不满意者仅占3.2%。

(6)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专业面太窄;

缺乏社会关系;

信息不足。

(7)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

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就业地域:从“孔雀东南飞”到“最心仪上海”

从本次调查看,大部分学生最心仪的城市是上海。除未回答者外,调查中问及“您希望在那个省市就业”时,68.2%的大学生选择了上海。这印证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已由南下广东、深圳找工作转向到上海找工作的说法,上海已成为在沪就读的大学生最心仪的城市。

调查数据表明,除留上海者外,去苏州、无锡就业人数也较多,占7.8%。但去中部、西部工作的学生就较少,两者相加仅占3.5%。其余还有去北京、天津及东部其他省份乃至国外就业。调查表明,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容纳了我市的大学毕业生的92.9%,每15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外的地区工作,每28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中西部地区工作。

大学毕业生竞相去上海,也使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的局面更加严峻。调查建议,除需不断改善中西部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教育大学生“志在四方”外,国家也可采取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工作。比如可以采用政府出钱买服务的方式,对那些靠贷款读完大学的学生,如果毕业后去中西部地区工作若干年,就可部分或全部减免其贷款等。

职业满意度:无关时间 匹配个性

调查表明,职业满意度并不是与求职时间和应聘次数成正比。求职时间在1至5个月之间,应聘次数在1至10次之内的职业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并非选择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挑到满意的工作,相反,时间一长有可能因此挑花了眼,或因为举棋不定,好职位被他人捷足先登了。一般来说,从事的工作越适合自己的个性,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

薪酬水平:名校性别差距小 取决于英语水平

以调查中作为衡量大学生成绩高低的统一指标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为例。调查发现,一些全国的著名学府不仅其专业实力强,而且学生的外语水平也确实比较高。日趋开放的上海,为外语好的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以复旦大学为例,除英语专业外,95名调查对象中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5.5%,位居10所高校之首,而女生外语水平更高,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8.9%。尽管有性别歧视存在,但复旦女生就业后的薪水却与男生相差无几,并明显高于其他院校的男女生。调查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后薪水的高低是与其英语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六级考试优秀的学生试用期内和试用期后的月均净收入都是最高的,同样这些学生进入三资企业、国家机关的比例也最高。调查在此开始涉及到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那么性别歧视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请看下文———

性别歧视:确实存在 程度减轻

就业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可以从男女双方是否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以及在获得就业机会时,是否得到与其能力相符的工作岗位与工资报酬来判断。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复旦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复旦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目前上海的大学生就业中确实存在就业歧视,但程度已有所减轻。上海许多家庭对女儿的教育同样注入极大的热忱。许多女生也从进大学第一天起就勤奋苦学,不敢懈怠。东华大学某专业6名女生,共拥有3张英语六级合格证书、4张车工5级证书、1张钳工5级证书、1张计算机高级程序员证书、4张CAD中级证书;作为对照组的3名男生,都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1人拥有钳工5级证书。

倾听大学生的呼吁

调查也显示,61.7%的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时”才开始有明确的职业意向。调查就此指出,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应及早启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观的同时,进行有个性的“职业规划”、“职场定位”等就业指导。

另外我觉得大学生要增加就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自我定位

有两种人会走两种极端,一种是给自己定位过高,以为自己名牌大学毕业,所学专业又热门,或是家境好,父母关系多找份工作不成问题,于是洋洋得意,自以为是;而另一种人则把自己定位过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抱希望。当然,这两种心态都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应当走出这两种极端,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

其次,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明白自己追求的是怎样的人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心理素质

毕业生就业中心理问题包括这样几类:一是完全不敢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采取逃避态度。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媒体的夸大宣传有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青年大学毕业生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社会历练。二是对就业漠不关心,全由亲友一手操办。这种“独生子女综合症”与家长的纵容娇惯有关,缺少锻炼,没有行事的主动性;三是盲目跟风,缺乏主见,到头来一团糟。

在就业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在对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只有10.8%的人“非常满意”却由52%的人“不满意”。

篇7:关于学生公寓住宿情况的调查报告

班级;景观073姓名;高连杰学号;20070904012

4关于学生公寓住宿情况的调查报告

现状:陕西科技大学未央校区学生教学区域与生活区是有明显的区分,学生生活区,也就是学生公寓,占地逾120亩,总共分为八个学生公寓,在建有3个学生公寓,其中1公寓为研究生为主的公寓,2~5公寓为女生公寓,6~8公寓主要是男生公寓,公寓主题分为六层,一楼主入口设有公寓管理员办公室,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生活及公寓安全情况。只对每个公寓都有2~3个管理员负责。对于公寓不同时期的建筑构造,公寓布局也不一样,1号和2号公寓的宿舍内部都设置有单个厕所和半封闭式阳台,而其他公寓的每层都设有一个

大的公共水房和厕所。

步入大学以后,学习与生活习性跟高中时期大不相同,在大学期间不在像高中一样整天在教室上课,而是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寝室里面。因此,大学公寓这一方面成为各大学都要紧抓的一方面。因此为了更好的在公寓建设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特意对各个公寓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本着广泛吸取学生建议的目的,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大力支持。

根据问卷调查标显示!

首先,最主要的是公寓安全管理方面,现在大部分的同学为了学习的需要,买了电脑/相机以及手机等贵重物品,而电脑相机一般都是放在寝室中。因此财产安全是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调查中,大

部分人都认为公寓的外来人员太多,经常有陌生人闯进宿舍,另外就是推销的太多。不认识的人进了寝室大部分人都还怕是踩点。所以公寓应应该加强安全管理,以确保同学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其次,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学校的住宿费有点高了,原因是学校拿八人间的宿舍来住七人,本来宿舍不够大,学校还要分配7人住宿,学校布置的书桌只能用来放置生活用品,没有足够的地方学习和做作业这样以来本来是应该有七个人的空间确是把个人的的床位。这样在宿舍就会感到拥挤。

再有就是现在住的宿舍没有卫生间,早上起床上课的时候,往往都是因为要等着上厕所耽误了上课。当然有的学生则认为学生宿舍人多才热闹,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善才是最重要的,学校本来就是个“小社会”,要去慢慢适应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处理。

第三,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公寓的卫生打扫不及时,维修也不及时。当然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一些公寓管理制度是很好的。比如说公寓的十一点半熄灯制度就很合理。按时熄灯能保证睡眠;

熄灯就能有效限制电的使用,节省了电费;

熄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电引起的安全事故;

都已经睡觉的话,熄灯也久久没有那么重要了,而且学校也只是在11点半才熄灯的,是时候睡觉了。

根据以上调查我们具体的收集了一些学生的意见,他们认为在安

全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力度,抓好管理。尤其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校不断的出校公寓被盗事件。

抓安全管理是要全方面的不能单单的只抓管理方面,同时还要广大同学的积极配合,因为根据我们的调查,不少同学在去上课的时候没有关紧门窗,这样就让那些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另外,我们的管理人员也要负起责任,不能让外来人员随便进入公寓。

另外我们调查发现,有一些同学现在已经不在宿舍住了,而是搬到外面去了。

他们主要是因为公寓在十一点半就要熄灯,他们认为在外面住可以再十一点半以后做作业、还有的是不适合集体的生活在外面可以有一个清静的环境。一部分人是因为不满意学校的住宿条件,寝室里没有浴室没有卫生间。

篇8: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宿舍管理;素质教育;安全机制

一、健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机制

(一)学生住宿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课堂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延伸,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学校成立了以分管院领导牵头,由学生处、团委、保卫处、总务处及各系学管助理、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简称宿管会),宿管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学生宿舍教育和管理工作,处理学生宿舍教育和管理的各项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系成立学生宿舍管理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辅导员成员,负责本系学生宿舍的教育、管理。

(二)构建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和自主服务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自律意识

强化学生会在学生宿舍教育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条件。每间学生宿舍设立宿舍长,每层楼设立楼层长,每栋楼设立楼长,楼层长、楼长均由思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担任。每幢宿舍楼设立由学生组成的学生宿舍楼管理委员会(简称楼管会),楼管会由楼长和楼层长组成,楼管会受宿管会的领导。楼管会积极参与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服务,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及时向学校和宿管会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协助辅导员、宿舍管理员排解学生宿舍发生的各种矛盾。

(三)根据学院实际,学生宿舍以系(部)为单位分配宿舍楼、以专业分配楼层、以班级分配宿舍集中安排统一管理,学院住宿执行统一收费标准

二、要切实加强对学生校外租房的管理

学院原则上不允许学生擅自在校外租房居住。对极个别因特殊情况确需在校外住宿的学生,要签订“承诺书”,说明租房的原因、房屋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明确本人应承担的责任,经本人与家长签字报送学院备案。

三、切实加强学生公寓的安全保卫工作

(一)在分管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学生处、保卫处、总务处、各系各负其责,将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纳入百分制考核,学院、各相关部门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各相关部门要不断研究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坚持以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逐步建立起长效安全防范机制。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卫处、总务处和学生处要建立健全学生宿舍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健全学生宿舍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确保学生在住宿、用水、用电、饮食、防火、防盗等方面都有章可循;建立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做到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日常防范相结合,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建立安全工作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送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建立宿舍管理员值班和检查日志制度,保卫处在宿舍区进行巡逻,开通有二十四小时固定值班电话。

(三)严格管理,特别注意杜绝私拉乱接电话线、电源线和电脑线,以及违章用电、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和违规使用各种电器造成线路超负荷的现象。

四、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宿舍,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根据学院宿舍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党团组织、规章制度在内的新的工作机制,从机制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

(一)在队伍建设上,重点抓好辅导员队伍

自学生入住宿舍开始,在学生宿舍楼里就成立了宿舍楼管理委员会,制定了《辅导员工作条例》,建立了学生宿舍24小时值班制度和辅导员值班日志制度,要求辅导员同住、同生活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主动找学生谈心,及时解决好学生当中的问题,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宿舍中,融进每位学生的心里。

(二)在党团组织建设方面

我们在宿舍里建立“有困难,找党员”工作岗和大学生校园服务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宿舍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所住的宿舍要成为文明宿舍并要带动相邻的宿舍争创“文明宿舍”,服务于广大学生,团结带领广大学生,共同提升宿舍文明程度,推动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

(三)开展以宿舍为基地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以此为基地,学生处、团委及各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宣传活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通过开展文明宿舍评比等方式,营造健康、热烈、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生以宿舍楼为单位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各种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我院学生住宿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的提高,个别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学生宿舍人文管理氛围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今后的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公寓管理与服务方面要求我们管理要更科学化、人性化,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一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学习交流在公寓管理及学生服务方面的经验,使所有公寓管理人员做到管理有素;二是继续完善公寓管理制度,健全新形势下大学生公寓新的要求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三是进一步发挥宿舍楼管理委员会学生干部的培养和使用,达到学生管理学生的自律效果;四是进一步加大宿舍文化建设力度,开展以宿舍为主的各种形式的活动。

篇9:关于我国高校校董会的调查与思考

武汉理工大学

刘耀胜

侯玉文

(一)基本类型和主要作用

从校董会所发挥出的作用区分,可分为三种类型。(1)领导型校董会:在沿海省份和地区。由华侨、港澳台胞、财团捐资兴办的学校(或是区域、集团实行集资兴办的民办高校),为了加强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而成立的校董会(大股东担任董事长),如汕头大学、嘉应大学及内地的一些民办院校的校董会属于这一类型。这些学校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董会协助政府对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大事项起审议和决策作用。由于校董会使投资者、合作者直接参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既符合捐资者的意愿,也体现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态势和政策。

(2)指导型校董会:内地一些高校的主管部门,为了使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有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活力,由本行业(或区域)的企事业单位,甚至吸收一些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而成立的校董会,如中国矿业大学校董会、安徽大学校董会、武汉理工大学汽车行业校董会。多数校董会的董事长由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为便于工作,3/4的校董会设立了常务副董事长,其中的60%的常务副董事长由校(院)长兼任,校(院)党委书记兼任者占40%。校董会调动了社会有关方面的积极性,使社会参与学校办学,对学校的办学方向、规模和速度、专业设置与建设、改革和发展等重大事宜进行审议、指导,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这类校董会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校董会的性质、内涵作了必要的改造,体现了政府需要、双向参与、社会评估、社会监督,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有其显见的意义。

(3)咨询型校董会:主要是教育发展基金会,其主旨是自愿组合、互利互惠、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并为学校发展提供一些咨询意见。而其主要职责是要求成员单位按一定时限、交纳一定额度的教育发展基金。以基金会命名者以及一小部分以集资为目的的校董会当属这类型的组织。

上述三种类型的校董会,都没有改变高校的所有制性质。在保证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成为社会参与领导(或指导)高校的有效形式。在管理权限上,校董会吸引社会参与高校管理,从而打破了高校封闭的办学模式,为学校引入了社会信息,并为其改革和发展注人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力。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萨利姆博士所说:“高等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不只是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应吸收企业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学校领导机构。因为他们最了解社会的变化,能够提出新的思想,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是有利的。高等学校只由教育部门领导是不行的,应吸收其他部门人士参加,携手制定发展规划。”

2.主要作用

(1)领导型校董会的作用:领导和管理作用、决策作用、桥梁作用。(2)指导型校董会的作用: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组织依托、深化和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双向参与、双向受益。(3)咨询型校董会的作用:审定基金会资金的使用方向和重点,并实行必要的监督。审定年度预决算。同时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和教学提出咨询意见。有些作法、作用与上述相近,只是重点和力度不同。

(二)校董事会深入发展的思考

1.正确处理校董会与校党政的关系

就沿海高校或民办高校而言,处理好校董会与校党政的关系,是校董会发挥领导职能的关键问题。这类高校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董会章程规定了校董会对学校的建设、发展等重大问题拥有审议决策权,也规定了校董会与校长负责制的关系。校董会应制定《校长负责制工作条例》,对校长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实务不包办代替,支持校长行使指挥权,全权处理校务,大胆管理。如汕头大学校董会,24位校董中香港董事占1/3,主管教育的副省长、政府秘书长、教育厅长、市委市政府领导(约占1/3),知名教授和校党政领导(约占1/3),这就使校董会易于集中方方面面的意见。虽然校董会和校党委没有纵向的关系,但根据有关条例,学校许多政务重大决策程序是先由校长、书记联席会议充分讨论、形成方案,再提交校董会审议批准的。这样,校董会对学校的领导管理模式,既体现了党对学校的政治领导,又保证了政府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即学校坚持了政治方向。2.正确处理指导发展与物力支持的关系

传统的校董会首先是与投资相联系的。我国国立高校是由国家拨经费兴办的,社会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还没有把对教育的投入、对学校的物力支持视为义务。大多数国有企业仍要面对入世后的挑战、发展生产的繁重任务。因此要实现校董会对学校的大量投资,无论在认识上、客观条件上还有一个过程。因此,当前校董会的工作主要是推动社会(首先是董事单位)对高校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将社会的需求、生产和科技进步等活跃因素注入学校,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主动适应能力。认真总结有关高校依托校董会,通过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对学校重大问题的指导力度。在产学深入了解、增强实力的过程中,校董事会的经济职能会进一步得到发挥。

3.正确处理行政领导、企业、学校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校董会是投资集团对学校的领导机构,而我国是通过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领导国立学校。一些大企业在全行业(或本地区)缺乏权威性和号召力,财力基础也不够。因此,在我国校董会中,行政领导(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应是校董会成员。他们既可以代表国家贯彻方针政策,又可以代表校董会向国家机关反映办学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本行业(或本地区)单位中起到协调和牵头作用。但校董会不是行政组织,内部坚持平等协商的原则很重要。行政领导在校董会中更多地是采用引导、启发、协调的方法处理问题,集思广益,更好地发挥所有董事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国家对高校实行宏观的管理以及校董会指导职能的强化,校董会的作用以及校董会各成员的地位和关系,也将产生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企业和学校之间要兼顾两个“双边”利益。校董会对学校的指导,主要体现在重大办学问题和产学重大合作事宜的正确处理方面,并就普遍关心的共同问题在宏观上作出一些决定。但学校与校董会个体成员之间。董事(企业、研究机构)单位之间仍然需要有具体的、双边的、甚至是特殊的合作或供需关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借助于校董会这一平台,协调好、处理好这两个“双边”关系。

4高校是出人才、出科技成果的地方,是推进企业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产学合作,只有合作培养人才,没有科技合作是不全面和没有生命力的。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校董会是始于产学合作教育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逐渐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由此,产学合作找到了新的结合点——科技合作。从目前而言,校董会应着力加强科技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争取有所突破。许多学校的实践表明,产学双方在科研、科技开发方面合作成功的形式有:高校——企业共建合作研究中心、共建科技工业园区、联合成立咨询公司、合建辐射周围省区的产品市场、联合成立股份公司等。这和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形式大体一致。5.正确处理理论研究和务实探索的关系

校董会工作者应以求实、认真的态度,加强产学合作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指导校董会工作。注意研究新实际、新问题、新要求、新发展,不断总结提高。结合本单位情况,认真学习、借鉴兄弟院校校董会的经验、措施。以开阔视野,丰富校董会的实践。同时要以开拓、进取的态度,作好校董会具体工作,并在实践中进行深入探索:如何发挥校董会现有功能,促进产学研紧密地合作,在科技开发方面有所突破。利用现有校董会组织模式,如何开辟新的合作教育途径,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草。如何及时利用董事单位的需求信息,调整人才培服务方式,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在得到董事单位支持的同时,又寻求、吸引社会各界、海外团体和人士的支持,提高学校的实力。6.处理好校内组织的协调工作

篇10: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流动青年;权益;调查

我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在数以千万计的流动人口中,青年群体占据相当比例。据调查,城市中的流动青年大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村人,他们流动的主要目的是赚钱。由于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他们的生存状况值得关注。

相关调查显示,流动青年的居住条件、就业状况、健康状况、社会保障等方面情况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我国流动青年总体状况与问题

(一)生活品质

调查显示,我国流动青年的生存环境总体不太理想,包括基本生活条件、社区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管理、清洁卫生、治安状况等方面都普遍存在大量问题。

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流动青年居住在外来人口聚居区;超过六成流动青年感觉目前的住所不安全。

由于生存的物质条件差,社交娱乐等精神需求无法满足,流动青年普遍对目前的生活现状不满意,身心压力大等问题。

(二)就业状况

据调查,流动青年普遍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相当一部分还受过高等教育,大多数人也都成功就业,但多数流动青年的收入水平偏低。

另外,四成以上被调查的流动青年工作的单位要求他们超时加班却不给加班费,六成以上流动青年目前的工作单位中存在外来者与本地人口同工不同酬的不良现象,其中两成被调查的流动青年认为这种差距较大。

流动青年群体就业门路相对狭窄,超过六成集中在IT行业、服务业、销售行业,选择余地不大;大部分青年缺乏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超过半数青年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会长期在目前的单位稳定发展,工作普遍缺乏稳定性。

(三)健康状况

调查还表明,城市流动青年这个群体相当一部分健康状况不良,他们身上经常出现这些亚健康症状:心烦意乱、失眠、感冒、水土不服等。

除了生理问题之外,流动青年的精神状态也同样不乐观。数据显示,超过四成流动青年这些负面的精神状态:“天天都觉得无精打采”,“经常感到意志消沉”……

(四)社会保障状况

理论上,社会保障是法律赋予我国每个公民的权利。但在现实中,很多流动青年在他们生活、工作的城市中,普遍缺乏各类应有的社会保障。

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内,流动青年的身份往往有别于其他人——他们只是生活在社区里的“过客”。造成这种隔离的原因主要是地域差异,和他们的故乡比较,相隔较远的当地社区等环境的文化氛围一定有差别,因此在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适应困难,从而导致其出现较低的社会融入。因此,他们的社交圈子往往局限于同乡、同事、同学等有限的范围,与社区常住居民交流和沟通往往有障碍,因此社会融入有困难,无法正常享受社区内其他成员同等的权益。

二、我国流动青年的需求分析

从上述调查结果看来,我国流动青年有着多方面的需求,他们的各项合法权益需要大力保护。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流动青年的权益往往得不到足够的保护。

在调查中,研究人员了解到,某些地区的流动青年人口违法犯罪率出现了上升趋势,这往往与他们应有的权益受到侵害有关。因此,保护流动青年合法权益,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意义重大,对流动青年本身和全社会的稳定和谐都很重要。

(一)生活品质需求

流动青年正处于精力旺盛的年龄阶段,年轻人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交、文化娱乐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社交和文化娱乐活动对于流动青年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缓解生活与工作中积累的精神压力,可以让身心放松,提高幸福感;其次,通过社交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人脉关系,满足他们受尊重、受认同、受关爱的精神需要。更多的人脉关系,也有助于流动青年在新环境中获得各种社会支持。

但大多数流动青年居住的社区、工作的单位普遍缺少便于开展社交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平台。为此,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协调,创造适合流动青年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的平台,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

(二)职业发展需求

流动青年由于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原有的人脉资源等有利因素往往会随之消失,他们背井离乡在外地工作时很难从故乡的亲人、朋友、同学等原有的社交圈子中得到帮助。

如果流动青年在工作中并非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时又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就会影响他们现有的生活和未来的前途,因此他们急需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外在的帮助。

(三)健康需求

流动青年背井离乡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需要面对许多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压力,便会严重影响年轻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当地有关部门,尤其是流动青年生活的社区和工作的单位,应该及时做好相关工作,为他们排解压力,保证他们身体健康、精神乐观积极。

(四)社会保障需求

流动青年在工作过程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他们理应和所在地的本地人口一样享受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障。但现实中,流动青年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普遍缺乏各类应有的保障。

调查显示,流动青年与同一个单位中的本地人口同事相比,工资等收入水平可能相同或者更低,但他们的生活成本往往比本地人更高,因此他们承担经济风险的能力往往更低。

因此,设身处地的考虑,很有必要为流动青年降低门槛,让他们更容易享有所在地的社会保障,减少他们需要承担的经济风险。

三、结语

作为外来人口的不平等遭遇,容易对流动青年和流入地的大环境彼此认同、融合造成障碍,可能会使他们心理上对流入地、对社会产生排斥,从而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造成安全隐患。

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城市,千万不要等到流动青年已经造成安全隐患才开始重视,预防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管理不能忽視保护流动人口的权益,尤其是青年流动人口的权益更需要重视。

【参考文献】

[1]赵文聘,仉楠楠.大都市流动青年的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14(10):28-34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我国8城市流动青年权益状况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9(05):41-45

[3]贺利中,连福鑫.流动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9(11):70-74

[4]詹凯.治理视野下青年流动及管理[D].华东理工大学,2009

[5]邢哲.浅论青年人才的职业流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4):20-23

[6]洪名勇,黄蓉.青年农民流动的动力机制探讨——基于贵州省平坝县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2):379-382

上一篇: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感悟下一篇:接触网工区的日常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