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员等级标准

2024-05-06

体操运动员等级标准(精选7篇)

篇1:体操运动员等级标准

体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参照国际体操联合会世界级运动员的评定标准。

(一)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团体前八名:

1、第一名至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四名至第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3、第七名至第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二)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获得个人全能决赛(第二种比赛)和个人单项决赛(第三种比赛)参赛资格的所有运动员;

(三)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预赛(第一种比赛)的分数比获得决赛(第二种比赛、第三种比赛)参赛资格运动员的分数高,但因受协会参赛人数的限制而不能参加决赛的所有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团体前十二名;

(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东亚运动会团体前六名、个人全能前二十四名、单项前八名;

(三)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锦标赛个人全能成绩达到:男子81分、女子50.50分;

(四)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单项前六名。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锦标赛个人全能成绩达到:男子69分、女子44.50分;

(二)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锦标赛单项前六名;

(三)全国少年体操比赛(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全国少年体操比赛规定动作”举办的比赛)个人全能成绩女子达到52分,男子9、10、11岁达到78分、12岁达到69.5分(不计蹦床分);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体育院校按照“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举办的比赛个人成绩达到:男子33分(6项选4项)、女子25分(4项选3项)。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少年体操比赛(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全国少年体操比赛规定动作”举办的比赛)个人全能成绩女子达到50分,男子9、10、11岁达到75分、12岁达到66.5分(不计蹦床分);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体育院校按照“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举办的比赛个人成绩达到:男子32分(6项选4项)、女子24分(4项选3项)。按《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及评分规则》进行比赛。五、三级运动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市和体育院校按照“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举办的比赛个人成绩达到:男子28分(4项)、女子21分(3项)。按《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及评分规则》进行比赛。

六、比赛动作

(一)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锦标赛、全国少年体操比赛按照当年的竞赛规程执行。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市和体育院校举办的比赛:

1、按照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锦标赛、全国少年体操比赛规定的自选动作或规定动作进行比赛;

2、按照“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进行比赛。

七、评分方式

除“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比赛各单项最高分为10分外,其它比赛均按国际体操联合会制定的新规则起评分突破10分执行。

八、裁判员人数、等级的规定

(一)运动健将:必须有3名国际级裁判员和8名国家级裁判员,其他为一级裁判员;

(二)一级运动员:必须有1名国际级裁判员和5名国家级裁判员,其他为一级裁判员;

(三)二级运动员:必须有2名国家级裁判员,4名一级裁判员;

(四)三级运动员:必须有1名国家级裁判员,3名一级裁判员。

篇2:体操运动员等级标准

100米 手计:11.5 电计:11.74 200米 手计:23.6 电计:23.84 400米 手计:53.0 电计:53.14 800米 2:03.00 1500米 4:15.00 3000米 9:10.00 5000米 16:10.00 10000米 34:00.00 110米栏手计:16.0 电计:16.24 200米栏 手计:26.0 电计:26.24 400米栏手计:1:00.0 电计:1:00.14 跳高 1.83米 跳远 6.50米 三级跳远 13.60米

铅球(7.26公斤)12.50米

铁饼(2公斤)38.00米(1.5公斤)标枪(800克)51.00米

55米 女子:

篇3:体操运动员等级标准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本着推动竞技体操项目大众化、普及化的宗旨, 组织人力重新修订了新版体操等级运动员二级、三级等级标准。通过近两年来实践可以看出,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竞技体操产生兴趣, 大、中、小学生已经成为竞技体操新等级动作推广的重要普及对象。但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上, 重新修订的体操新等级动作在编排、动作选择方面较旧版动作内容相比尚有不尽人意之处。因此, 本文通过对比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在编排、动作选择、动作连结等诸多环节各自的优缺点, 提出相应的建议, 力求本研究为促进我国体操新等级动作的推广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1980年版和2006年版的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先后查阅了国际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中国体育学术期刊、著作等文献, 获取了与本文相关的知识及成果, 借鉴了其中一些研究与方法。

1.2.2 访谈法

就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中的有关问题, 向国内部分体操裁判员、教练员以及体育院校的体操教师进行广泛的咨询, 并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在整体项目上的增减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 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在具体项目上是相同的, 旧版二级规定动作要求练习者必须完成6个项目且总分必须达到48分以上才能通级;新版二级规定动作则要求练习者在原有6项基础上任选4项且达到32分即可。相比较而言, 新版二级动作项目要求上弹性更大, 为练习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特别是鞍马项目可选择山羊全旋进行替代, 跳马项目也可由跳箱和山羊两个项目替代, 这种灵活的选项方式大大降低了练习者通级的难度, 也为该项目在基层中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单项内容变化对比

2.2.1 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自由操项目变化对比

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整套动作中的动作种类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相比而言, 旧版的男子二级自由体操难度动作整体分布较均衡, 各类动作 (手翻类、空翻类、倒立类、跳跃类、平衡类、支撑类、转体类) 安排比较平均和全面, 但是旧版男子二级自由体操动作的编排中有前空翻动作, 相对对于初学者来说, 这个空翻动作不易掌握, 难度较大, 而且容易出现受伤情况。新版男子二级自由操动作整体上已经降低到只有手翻这个水平上, 初学者较易掌握。

2.2.2 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鞍马项目变化的对比

通过对比可知, 新版的鞍马动作变化较大。例如, 仅摆越和挥摆动作中, 在新版动作中可达10次以上;就全旋而言, 新版动作的全旋是单腿同侧全旋或异侧全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并腿全旋。新版动作主要调动作种类的多样化和动作的低难度化。实际情况表明, 这种大量的摆越、交叉、转体、平移等动作安排比较适合大众的需要, 也对体操普及与发展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练习者的兴趣。

在鞍马项目变化上, 增设山羊全旋动作替代鞍马则是全新的改革。为了便于新版鞍马二级动作在基层的推广, 新版鞍马二级动作可以由山羊全旋动作代替。这样规定方便了身体素质好且身边缺少鞍马专业器材的练习者选择, 另外, 山羊全旋动作只包括预备姿势、并腿全旋四次和向前摆越内转90度下成山羊前侧立几个动作, 整套动作清晰简洁且危险性小, 便于练习。

2.2.3 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吊环项目变化的对比

在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的项目中, 吊环是变化最小的项目。新旧两个版本的吊环动作差异较小, 除了上法不同外, 中间动作除新版动作增加了悬垂摆动、弧形摆外, 两套动作仅差别在后转肩这个动作上。通过实际反馈得知, 实际选择吊环作为通级项目的练习者相对较少, 这说明吊环在动作上的微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广和普及作用。

2.2.4 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跳马变化的对比

对比新旧版本的二级跳马动作, 可以看出, 新版的跳马动作要求在整体上降低了难度。首先在跳马器械可有自由选择的空间, 练习者可选择两种不同的器械作为通级项目, 起评分的不同, 更是对练习者因人而异的人性化合理安排;其次在器械的高度上, 旧版跳马器械高度是1.30米, 新版的跳马和山羊的高度都是1.20米;第三在动作选择上, 旧版动作是纵马的远端屈体腾越, 而新版跳马动作选择的是屈腿腾越。综上所述, 跳马项目的难度全面降低, 并为练习者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另外, 从新旧两个版本的跳马评分标准看, 旧版二级动作主要扣分点集中在动作的细节和动作的高度上, 整个动作完成时不能得分的情况有两种, 新版动作的扣分点有6处, 主要集中在对练习者在落地远度上有要求, 整个动作不能得分的情况只有一种。从实际通级情况看, 很多练习者选取了跳箱和山羊作为通级项目, 因为选择跳箱和山羊作为通级项目不仅提高了练习者的积极性且避免了一定的伤害事故发生, 还为其增强了一定的信心。由此可见, 新版跳马动作的调整确实起到了推广和普及作用。

2.2.5 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双杠变化的比较

通过对比得知, 两个版本的男子体操二级双杠规定动作在动作种类 (主要包括:摆动类、倒立类、摆上类、转体类、翻滚类、挂臂类、摆越类) 上大体相同, 但是动作难度实质相差较大。首先, 旧版的双杠动作中的倒立是手倒立且必须由前摆上连接, 新版的双杠动作中倒立仅为肩倒立;其次, 新版取消了旧版中的双腿摆越动作, 增加了转体动作, 这种变化明显降低的整套动作的难度。从实际反馈效果看, 双杠动作的完成率是最高的, 由此可见, 新版动作的编排和选择还是比较合理的。

2.2.6 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单杠变化的对比

在新旧版本动作的对比中, 单杠动作的变化最大。

首先, 器械由高单杠变成了低单杠;

其次, 新版单杠动作整体难度下降较大;主要表现在从上法开始就逐步降低难度, 尤其是中间动作, 新版本取消了大摆翻上、腾身回环等难度动作, 取而代之的是骑撑后回环等动作。最后由于器械高度的调整, 新版动作的弧形下也变得相对简单。

总体而言, 新版单杠动作的调整是较大的, 这种难度调整从技术环节上避免了练习者实际练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性, 并为该项目向大众普及方向发展起到了应有的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新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在动作设计和难度方面向着低难度化和简单化方向发展, 其中新版单杠动作在难度上的变化最大, 新版双杠动作的设计相对简单。

3.1.2 新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在器械的选择上为练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其中鞍马和跳马项目分别练习者提供了不同的通级器械, 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

3.1.3 新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通级要求由6项改为6选4的做法, 为推广动体操等级运动员二级规定动作在大众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2 建议

3.2.1 建议在自由操项目中增加柔韧动作。

3.2.2 建议在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并加强自我保护。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总结出新旧版体操等级运动员男子二级规定动作所存在的差异和问题, 从而为丰富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的编排以及为业余爱好者及基层训练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体操等级,规定动作,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高留红, 张予南, 关于普及体操等级大纲和体操运动员等级大纲的衔接设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9) 1275-1276.

[2]张亚荣, 《体操运动员二、三级技术等级标准修改草案》的特点及意义[J], 体育学刊, 2008 (4) 90-91.

[3]王道杰, 男子体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6选1”可行性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8 (2) 42-45.

[4]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 体操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及评分规则[S], 2006-09-06.

篇4: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

关键词:心理特征;体操运动员;心理调控

透过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最终成绩不难看出,心理素质强的运动员在争金夺银的竞争中更具优势。有鉴于此,运动员心理训练已经成了体育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特点分析

1.多变的情绪状态

情绪与感情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稳定性与变化性。在体操比赛中,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与自身的调控能力不佳,运动员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继而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同理,在运动员心理素质较好、心理状态放松的情况下,便能够发挥出正常的竞技水平。因此,运动员的赛场情绪是十分多变的,它直接影响到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2.紧张的身体反应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紧张是人在经受客观刺激时产生的心理与身体变化的一类反应。紧张的具体表现分为心理反应与行为表现两部分,心理反应主要有心跳加快、失眠多梦、多汗、尿频、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身体表现主要有重复行为、坐立不安、目光呆滞等。由于体操运动的动作具有复杂性,技巧要求高,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在大型赛事中,体操运动员出现紧张是十分正常的,但由于心理紧张而造成比赛失误实在可惜。

3.内心的利益驱使

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是长期性的,为此运动员也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努力。运动员都希望自己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与理想成绩相挂钩的还有舆论关注、经济奖励及运动声望。因此,体操运动员在面临成绩的压力时,难免会出现心理的恐慌、亢奋或紧张,造成自身正常竞技水平难以有效体现。

4.激烈的比赛竞争

体操比赛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首先,比赛结果是具有鲜明的等级层次的,也就是一般理解中的冠亚季军;其次,体操比赛的动作展示只具有一次机会,如果出现重大失误,将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最后,能够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其实力水平本身就十分接近,体操比赛的激烈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体力与技巧对等的情况下,体操的竞争也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竞争。

二、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措施

赛前心理准备措施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主要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对运动员进行赛前疏导,从而减轻其思想负担,尽量排除非比赛因素的干扰。具体来看,应当让运动员明确适合自己的预定目标,端正参赛观念,切忌在比赛中好高骛远。

对于心理压力与紧张情绪问题,可以通过正确的疏导放松心情。正式比赛前,需要对比赛场馆进行一定时长的适应性训练,对比赛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预处理。对于比赛中的参赛对手进行摸底,对竞争对手的训练水平与竞技状态也要有所了解,以期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

此外,可以在训练中模拟比赛环境,让体操运动员进行适应性训练。在运动场馆中,利用现有的器材,对男子运动员进行自由操、鞍马、吊环、单双杠的限时模拟训练;对女子运动员进行高低杠、跳马、平衡木的限时模拟训练。尽量提高模拟环境与正式比赛的相似度,从灯光变化、器械设置、出场顺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模拟,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进行细致的考量,营造逼真的比赛气氛,锻炼运动员的应变能力。

三、体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一般训练

1.念动表象训练

念动心理训练是运动表象训练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也就是俗称的“过电影”。此项训练主要是通过运动员的自我想象过程,达到默念动作要点、强化动作概念的目的。从训练机制上来看,它具有很强的训练功能与暗示作用,实际训练中主要分为放松与念动两部分进行。放松练习需要运动员集中注意力,放松自身的肌肉,通过深呼吸的方式为表象的唤起做准备;念动练习要求运动员主动唤起日常训练或比赛中的情景,对技术动作进行重复再现,以期达到对动作表象的熟悉与完善。

2.意志品质训练

良好的比赛发挥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作支撑。意志是有目的的自我调节、支配行动与克服苦难的过程,意志品质对于体操运动员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意志品质的训练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实现与达成的,这需要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克服苦难,磨练意志,提升自我。对于自我暗示训练与注意集中训练也不可放松,运动员应当注意集中注意力的练习,保证注意的灵活与迅速,对于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变化及时做出应变措施。

体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决定了运动员的比赛临场发挥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比赛的最终成绩。由于体操运动具有强烈的竞争性,为了个人荣誉与利益,体操运动员难免会出现紧张与慌乱情绪,从而产生激烈的身体反应,对比赛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对此问题应当未雨绸缪,在日常训练中加强念动训练与意志训练,在赛前对运动员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与适应性训练,努力让运动员发挥出正常的竞技水平,收获理想的成绩与荣誉。

参考文献:

[1]索彩霞,丁冬云.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赛前心理状况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9).

篇5:排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

(一)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12名运动员;

(二)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三)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四)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五)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六)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12名运动员; 2.第二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3.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4.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5.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二)世界青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6.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7.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三)亚洲青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亚洲俱乐 部锦标赛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四)全国运动会、全国排球联赛: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5.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6.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7.第十三名至十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五)全国锦标赛、俱乐部大奖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世界青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前八名,授予除运动健将外的其他运动员;

(二)亚洲青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前六名,授 予除运动健将外的其他运动员;

(三)世界少年(男子U19、女子U18)锦标赛前八名,授 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四)亚洲少年(男子U19、女子U18)锦标赛前六名,授 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五)全国运动会获得决赛权各队,授予除运动健将外其他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六)全国锦标赛:

1、第七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七)全国青少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联赛、冠军赛: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八)全国青少年(男子U19、女子U18)锦标赛: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九)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十)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1、第一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十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与教育部门合办的锦标赛: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青少年(男子U21、女子U20)锦标赛、联赛、冠军赛:

1、第一至八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的其他参赛运动员;

2、第九至十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3、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二)全国青少年(男子U19、女子U18)锦标赛:

1、第一至六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的其他运动员;

2、第七至八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与教育部门合办的锦标赛:

1、第二至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四)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第一至十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的其他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五)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1、第一至三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四至八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除一级运动员外其他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4、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六)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锦标赛:

1、第一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3、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4、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五、三级运动员

篇6:排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体竞字(2015)25号,2015年4月1日起实施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

(一)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二)第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三)第三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四)第四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五)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U23锦标赛、世界U21锦标赛(男子)、世界U20锦标赛(女子)、世界U19锦标赛(男子)、世界U18锦标赛(女子)、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二)全国运动会(决赛阶段): 1.成年组:(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2.青年组: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3)第五至九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三)全国联赛、全国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四)全国青年运动会(决赛阶段): 1.甲组: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2.乙组: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3)第五至六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运动会(决赛阶段)青年组: 1.第一至九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十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二)全国青年运动会(决赛阶段)乙组: 1.第一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三)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男子U21、女子U20)、全国青少年联赛(男子U21、女子U20)、全国青少年冠军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四)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男子U19、女子U18):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五)全国体育传统学校联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六)全国中学生联赛(决赛阶段)高中组: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七)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锦标赛,或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举办的高中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男子U21、女子U20)、全国青少年联赛(男子U21、女子U20)、全国青少年冠军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二)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男子U19、女子U18):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3.第五至第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三)全国体育传统学校联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8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四)全国中学生联赛(决赛阶段)高中组: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五)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6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六)省(区、市)体育局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举办的锦标赛:

1、高中比赛:第一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2、初中比赛: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二)市(地、州、盟)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2.第二至四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 3.第五至八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4.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注:1.可授予等级称号的小项(以下小项外的其他小项不得授予等级称号):

男子、女子

2.上述国际和全国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8队、省级和地市级比赛各小项须至少有6队上场比赛方可授予等级称号。

3.上述比赛未明确组别的,则仅最高水平组别可授予等级称号。

篇7:国际象棋运动员等级标准

分类:棋规棋赛

国家体育总局即将公布执行的新的国际象棋运动员等级标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杯赛(个人)、世界锦标赛(个人)前8名;

(二)奥林匹克团体赛、世界团体锦标赛: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2、亚军,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3、第3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4、第4-6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5、第7-8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名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杯赛(个人)、世界锦标赛(个人)第9—16名;

(二)奥林匹克团体赛、世界团体锦标赛第2—8名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外的其他参赛成员;

(三)亚洲个人锦标赛、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全国锦标赛(个人)前14名;

(四)亚洲团体锦标赛出场率和得分率不低于50%: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

2、亚军,授予参加比赛的4名运动员;

3、第3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4、第4-6名,授予参加比赛的2名运动员;

5、第7-8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名运动员。

(五)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总分出场率和得分率不低于50%: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2、亚军,授予参加比赛的男女各2名运动员;

3、第3-6名,授予参加比赛的男女各1名运动员。

(六)全国锦标赛(团体)出场率和得分率不低于50%:

1、冠军,授予参加比赛的男4名、女3名运动员;

2、亚军,授予参加比赛的男女各2名运动员;

3、第3-6名,授予参加比赛的男女各1名运动员。

(七)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前2名且得分率达到70%;

(八)全国等级赛甲组冠军且得分率达到76%。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亚洲个人锦标赛、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全国锦标赛(个人)第15-32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前8名授予运动健将外其他参加比赛的男4名、女3名运动员且出场率和得分率不低于40%;

(三)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总分前8名授予运动健将外其他参加比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且出场率和得分率不低于40%;

(四)全国智力运动会(少年团体)(10岁—16岁)前2名且出场率和得分率不低于40%。;

(五)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前10名,参赛人数不足20人,录取前5名(17岁—20岁);

(六)全国等级赛乙组参赛人数50人以上,录取前13名;参赛人数70人以上,录取前18名;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录取前25名;参赛人数150人以上,录取前38名;

(七)全国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冠军;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锦标赛前3名;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乙组冠军。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个人)第33-42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第9-12名,授予参加比赛的男4名、女3名运动员;

(三)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总分第9-12名,授予参加比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四)全国智力运动会(少年团体)(10岁—16岁)第3-5名;

(五)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第11-18名,不足20人比赛,录取第6-9名(17岁—20岁);

(六)全国等级赛丙组参赛人数50人以上,录取前13名;参赛人数70人以上,录取前18名;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录取前25名;参赛人数150人以上,录取前38名;

(七)全国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第2—12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前8名;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锦标赛第4—12名;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丙组前8名;

(十)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前3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冠军。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个人)第43—62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第13-16名,授予参加比赛的男4名、女3名运动员;

(三)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总分第13-16名,授予参加比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四)全国智力运动会(少年团体)(10岁—16岁)第6-9名;

(五)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第19-26名,不足20人比赛,录取第10-12名(17岁—20岁);

(六)全国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第13—25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第9—20名;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锦标赛第13—32名;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定级组前8名;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第4—8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第2-4名;

(十)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锦标赛前6名;

(十一)省辖市、地区、自治州等级赛前6名;

(十二)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冠军赛前4名;

(十三)县(区)个人锦标赛冠军。

注:申请等级称号的条件

一、赛制:不得少于9轮棋,每轮棋用时不少于60分钟。全国性的赛事允许有一次快棋申请称号。

二、凡参加全国等级赛的运动员必须持等级证书参加比赛。

三、全国等级赛、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

(一)比赛分为甲组(一级运动员组)、乙组(二级运动员组)、丙组(三级运动员组)、定级组;

(二)持棋协大师证书可参加乙组,持候补棋协大师可参加丙组,持棋协一至二级棋士证书可参加定级组。

四、参加省级以下(含省级)比赛所有人员必须是有当地户籍的运动员;

上一篇:《地图与生活》教学反思下一篇:努力工作的简短的俗语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