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2024-05-23

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精选10篇)

篇1: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摘要:在高级中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新事物,我们的经验还十分有限,如何选择设计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如何评价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都需要积极开展研究实验。本文尝试对以上内容进行探索。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知识,解决书本问题为目的,脱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多数学生学习物理是被动的,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的课程标准中规定,在物理新教材中设立“课题研究”的研究性学习项目。

在物理教学中尝试以学科渗透为发展方向的“物理课题研究活动”是指以生活、社会与自然中的问题和现象为研究专题,以课内课外结合的形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收集资料,分析处理信息,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开展类似科学探究的一种综合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项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题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而不在于某项具体知识的学习。在高级中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新事物,我们的经验还十分有限,如何选择设计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如何评价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都需要积极开展研究实验。

我们知道,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总目标都是“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教育总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具体化的实施过程,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物理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强化应用物理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使学生体验、认识和运用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将“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新型教学模式,对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成为当今中学物理改革的目标。

2.丰富中学物理实验,强化物理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内心的体验学习物理。

现代物理教学观指出,教学过程应从强调论证知识的结论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化,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方向转变。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进行物理课题研究活动中联系实际、联系技术和社会,体验近代和现代物理的新内容、新思想、新观点,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就,使学生“通过内心的体验学习物理”。

3.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物理野外考察、1环境调查和社会访问不仅可以增长学生大量的物理学科内的科学知识和跨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锻炼体魄,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以及善于合作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研究的理论意义集中表现为比较全面地深层次地建构高中物理开展课题研究的内容、指导策略和评价学生课题研究模式的个性化操作艺术与技巧,从而丰富和创新现代教学方法的基础理论。

一、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了解学生实际以及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信息,收集可利用的素材,选择课题内容(探索性物理实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物理学史研究、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

(2)深入开展对课题研究课程的理论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得更合理、更科学。

2.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在高中物理开展课题研究的指导策略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1)学生组织的指导策略研究。主要研究群体的学生组合,大小规模,不同能力学生角色安排及变动。注意研究以下几方面策略:①兴趣相近者②特长互补合作③小组规模适中④组织协调有合力⑤允许人员变动。

(2)收集资料,捕捉问题的指导策略研究。研究指导学生掌握获取资料信息的基础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查阅资料、调查法等),研究估计捕捉问题的研究可能性及成果形成的基本评估。注意这方面的指导不能教师包办,可以安排学生开展交流,鼓励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自主地开展社会调查,实验制作,查阅文献,收集需要的信息。

(3)分析资料与信息处理的指导策略研究。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选定了课题,开展进一步研究,指导的内容是针对选定的课题,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树立相关资料的价值观和掌握判断资料价值的一般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实验论证法)。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要结合学生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提出不同见解,独立思考,协作研究,直至弄清问题。

(4)表达形式与成果反映的指导策略研究。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对课题成果的最佳表现方式进行选择,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小论文或科学报告,如何指导学生制作仪器、设备等。

3.构建课题研究活动的初步评价模式

(1)评价原则:注意以下原则的研究:①.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的原则。②.管理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③.体现学生个性特点个性化的原则。④.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2)评价内容: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态度、能力、协作精神,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质量等。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学科性原则。课题研究要以学科教学为立足点,要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有利于突出学生发展为本,让所有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去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创造力的科学培养。上述“三个有利于”是检验本课题研究成效的标准。

2.实践性原则。教育是实践过程,教育科研的生命植根于各类教育实践之中。

课题来源于实践,课题的研究过程更要以实践为基础,研究效果要在实践中检验。

3.整合性原则。课题研究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探索高中物理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与传统物理教学的优势互补与整合,重点突出物理课题研究内容形成序列化的研究。

三、物理课题研究内容开发的思路:

1.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了解学生实际以及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信息,收集可利用的素材,选择课题内容(探索性物理实验、科技制作、新科技问题的学习报告、物理学史研究、社会调查、扩展性学习等)。

注意选题的基本原则:需要性原则:指选题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原则:指选题应具有创造性,即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好的问题,能达到前人没有达到的新水平。科学性原则:指选题必须具有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根据,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保证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可行性原则:指选题要从主、客观条件考虑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要量力而行,不能脱离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

2.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课题或指导学生提出课题。注意选题要适应差异,发展特长;高一要上好指导课,使学生了解课题研究的过程和要求,课题内容主要是探索性物理实验和所学物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研究;高二物理课中的课题研究要求要高一些,学生应在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团结协作等方面加强训练,课题内容主要是科学原理在社会问题中的应用研究;高三进行开放的综合课题研究。

3.深入开展对课题研究课程的理论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得更合理、更科学。

课题研究内容的特点①.课题与探索性实验相衔接。以往的学生实验,除了某些单纯的技能训练性实验外,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即在学过相应的知识之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例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另一类则是知识的应用,例如“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两类实验的前提都是认为学生已经掌握所涉及的知识,因此实验的目的不是探索新的知识。这些实验对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没有很大的作用。探索性实验是为弥补这些不足而设立的。以“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为例。教学大纲并不要求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点,因此实验的前提是学生不知道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定量关系。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在测出若干组数据后列表,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拟合曲线,用相应的函数表达这条曲线。如果再换其他几个弹簧做这个实验,还可以进一步解释函数式中参数的物理意义„„

按照过去对于验证性实验的处理,要先学习这个知识点,实验前学生已经知道相应曲线的形状,实验后假若有的点不在这条曲线上,要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但是,在这个研究课题中,学生事先并不知道它的图象是什么样的,只是在看到这些点的分布和走向之后才意识到它也许能用某个二次函数来近似地表示。在这种想法的鼓舞下,有些学生会尝试作出T2和m的关系曲线,在这之后就会明确地得到周期与小球质量的定量关系。在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这两种不同的作法中,实验内容可能相似,但是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设计,学生的心理活动不一样,得到的训练也不一样。中学阶段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但是这个实验所用的方法却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方法,学会这个方法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大纲安排这个实验,目的是进行

研究方法的教育,而不是为了多学一个知识点。“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也是这样的课题。

②.课题与新科学技术相衔接怎样缩小中学物理课程与当代新科技的距离,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有几个研究课题打算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刹车防抱死系统(ABS)是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在汽车刹车时自动控制摩擦片与轮盘(轮毂)的压力,使车轮不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这样司机仍然能够控制车的运动方向。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机械能消耗在摩擦片与轮盘的摩擦上。这项技术虽然很新,但是它的物理模型并不复杂,利用高中物理知识可以做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设计的。“科普报告:从电冰箱到臭氧层”、“科普报告:温室效应”、“科普报告:阿尔法磁谱仪与暗物质”等几个课题也都和科技与环境的最新热点有关。

③.课题与社会问题相衔接大纲修订版在选择研究课题时注意了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联系。例如,臭氧层的保护涉及无氟冰箱的推广,但是无氟冰箱比氟利昂制冷的冰箱成本高,消费者花较多的钱但本人并不直接受益,对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宣传策略?许多报导说臭氧层的破坏使得皮肤癌的发病率上升,其实皮肤癌主要是白色人种生的病,黄种人很少有这种病,黑种人更是与它无缘。当今世界上的医学资料大部分来源于西方国家,国际传播媒体也基本上由他们控制,事情的严重性会不会被夸大了?也许这里面也有某种形式的种族偏见?研究课题为这类问题的深入讨论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更方便,然而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爆炸和火灾,还可能使人中毒,使用气体燃料是否利大于弊?天然气比焦炉煤气贵,但是燃烧值高,实际使用时哪种燃料更经济?对于不同地区,用电烧饭和用燃气烧饭哪种燃料更经济,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更能符合中国人的烹调习惯?这些都可以在“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中讨论。过去在物理课中只讲物理原理,最多讲一讲技术应用,但是科学原理的应用及其评价一定涉及社会问题,二者密不可分,我们的学校育应该为学生做这方面的准备。

④.课题与其他学科相衔接氟利昂不是一种单纯的化学物质,其中有的成份能够破坏臭氧层,有的不能。无氟冰箱中制冷剂的化学成份是什么?它有什么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制冷的机理是什么?学生们在“科普报告:从电冰箱到臭氧层”中可以进行讨论。“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要求研究柴灶、煤球炉、蜂窝煤炉、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电炉、电磁灶、微波炉的燃烧原理(加热原理)和效率,比较燃料的燃烧值。“用电解法测定元电荷”要用化学课中学到的知识测量基本物理常量。

总之,开展课题研究能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的主导作用,可使教师对所教内容有更为充分的准备,教学效果更好,开展课题研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形成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篇2: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护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实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因此,护理应用解剖课程已成为众多从事护理专业解剖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现将我校多年来在开展这项工作上的体会做一总结,供同道们借鉴。

一、护理应用解剖学有利于把课堂知识与临床需求相结合

从解剖教学而言,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系统解剖学教学模式,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难以达到培养现代护理人才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学制下的护理教育,教学内容已有了较大的改变,逐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整体护理的需求。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一般的护理操作技术,还应掌握适应这一发展的临床各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目前虽多数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改进,但基本仍保留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没有向专业性强的护理模式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将远不能适应新世纪对护理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不利于护理人员未来的发展及参与高层次的竞争。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护理人才,强化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促使解剖学教学与护理临床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为临床护理继续教育打下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注重实用。打破各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基础课与专业课优化组合,与临床课紧密结合,加强有机的逻辑联系,减少重复与脱节。因此,应注重医学基础与临床护理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校在第二学期把护理应用解剖课程列为限选课,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都要修,学时为16节,讲授一些临床常用操作的解剖基础。正如护生自己说:“在校通过各个实验,一到临床,很快就能发挥出来,不论是静脉注射还是各种操作,都能做到胆大心细,能胜任临床工作。

二、护理应用解剖学有利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打破盲目积累知识的教学方式,突出应用能力目标。目前,解剖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未能紧密结合和充分反映护理专业的特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和后续课的教学。因此,开设以应用为目的的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是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在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必须进行改革。教材内容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反映学科新进展,增加与临床相结合的内容。要为临床应用服务,以“临床上有用、够用”为原则,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与实际工作的有机联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要淡化学科意识,打破过去只讲系统解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护理应用解剖学内容。以临床护理实践为引导,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进行解剖学教学。随着国内外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深入,与护理专业相配套的应用解剖学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或实习手册将逐步完善,教具也会越来越多,从而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将人体解剖学知识与护理操作训练有机结合,将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比较直观的形式认识或回忆护理操作所涉及的解剖知识,进而提高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成功率。护理解剖标本的应用是实现这一结合的有效手段。制作护理解剖标本、模型,要密切结合护理操作的特点,创建一个完善的能适应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的实验室。我校在讲授护理应用解剖时,结合教学录像、护理模型和解剖标本,创造亲临其境的环境,使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从事解剖学教学的大多数教师缺乏护理专业知识,一般不在临床护理第一线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开设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的需要,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学,解剖学教师可以加强与护理工作者的合作与交流,主动学习护理学基础等课程。利用第二学期无教学任务或任务较轻的有利条件,进修临床护理;参加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护理解剖学学术研讨会;等等。通过护理应用解剖学的教学,将促进教师钻研护理应用解剖学知识,加强与护理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教师们遇到问题互相请教,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时常也从学生中吸取临床知识。如在“四肢的浅静脉穿刺”这一章节中,教科书均提到要向心穿刺,但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看到临床教师在手背静脉穿刺时也有离心穿刺,并且不影响流速,我们就分析了这一现象,认为手背静脉网交通丰富,离心穿刺也是可行的。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增加护理知识,从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的需要。职业教育的目标要紧紧盯在“能力”上,激发学习动力,落实做中学,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要利用护理应用解剖学这一平台,把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职业行动能力的训练;把理论与实践分离转变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把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把“听中学”转变为“做中学”。

四、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护理操作能力

知识是学生需要学的,能力是学生练出来的。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具有整体护理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应用解剖教学中,结合不同局部的临床操作,学习解剖学知识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配合大量的图片和应用解剖学教学标本,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胸膜腔穿刺、胃及十二指肠插管、男性导尿、腰椎穿刺、臀大肌注射等,结合标本,确定操作的部位,叙述经过的层次结构、局部结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学生在标本上演不和叙述了操作过程,为正确实施操作奠定了基础。改变学生被动封闭的学习局面,解决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克服知识与能力、教书与育人分离的弊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开阔思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对提高护理操作的成功率,提高护理队伍的业务素质,促进护理技术的提高,为临床输送合格人才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又有助于其保持知识的完整和记忆力的长久性,为临床护理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3: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一、有效展开课前预习

研究性学习需要循序渐进地展开, 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他们的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都还十分有限, 因此, 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并且要让其掌握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铺垫, 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进而深化学生对于教学文本的理解与体会。

课前预习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结合教学文本展开的资料搜集。资料搜集要根据课文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和侧重。对于名家名篇, 着重于对作者各方面的了解, 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整理, 让学生能够基本了解作者的生平、主要作品、创作风格、作品的主导思想等,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如, 学习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时, 学生如果能够在课前多了解冰心的生平, 多读一些她的作品, 必能在课堂中更深刻地体会冰心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体会她对儿童的喜爱。课前预习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这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 而且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也会起到很大帮助。

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想要深化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 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要凸显学生在文本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教学重点就是深化学生对于教学文本的理解与体会, 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透过对于阅读文本的有效实践来达到这一目的。对于那种以故事为主线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分角色朗读, 或者是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对于那些以情感为主线的文章, 则要深化学生对于其情感的领会, 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文章的想法与看法, 这些都是研究性学习可以有的展开模式。

对于一些较有情节的课文,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体验角色、进行表演的方法学习, 进而探究文本内容。例如, 在教学《英英学古诗》时就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对于一些课文中出现的特别有争议的观点, 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的讨论学习, 小组内讨论、师生间探讨、辩论或进行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专题讨论, 这些都是可以有的方式。总之, 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很重要的, 这一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实践的过程, 也是研究性学习得以深入的过程。

三、凸显课堂教学的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中应当进一步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主体地位, 教师要有意识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探究, 这将会为研究性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很好的推动。对于那些富有一定思辨性的教学文本, 教师在文本教学时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 既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来思考解答, 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疑问。只有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 学生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为投入, 并且在研究性学习中有更多有益的收获。

以《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课题上引导学生:“同学们, 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读了题目, 你想问什么问题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 提出了许多问题: (1) 普罗米修斯为谁去盗火?为什么要去呢?最后成功了吗? (2) 普罗米修斯是什么人?他是自愿去的, 还是别人强迫的呢? (3) 课文题目中为什么用“盗”字, 他是个好人吗?这些疑问的提出很有意义, 这不仅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对于文本的探究欲望, 也能够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更好地来学习文章。这对于深化学生对教学文本的理解与吸收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 想要深化对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首先,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课前预习的习惯, 这是能够让研究性学习良好地展开的基础。在文本教学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并且要不断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自主探究。这些都是很好的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的模式, 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阅读教学更加投入, 而且对于深化学生对教学文本的理解与吸收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

参考文献

[1]熊广平.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 (A) , 2011 (08) .

[2]林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吉林教育, 2011 (19) .

篇4: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在学习内容方面需要加大研究的力度,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和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之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这个原则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即课题既要满足学生对于创新精神与实踐能力的需求,还要满足课题是与学生生活有着紧密关联的并且是目前生产生活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需求。比如“关于建立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题。(2)开放性原则。生物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这就使得生物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有着较大的开放性。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广泛地选择学习内容,及时了解新的生物动态,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自主发现新的问题,通过研究转换为自己的知识。(3)实践性原则。生物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而研究性学习也恰恰是强调实践与直接经验的,这就需要研究性学习中的课题研究与探索要加强与生活以及生产之间的关联,通过观察、实验以及调查研究的方式,让研究性学习变得更加贴近生活,利于学生的吸收与探索。

为了促进生物学科更好的学习,需要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性方法。(1)运用观察与实验法。这是生物学习中较为基本的方式,运用实验室辅助研究,促进学生对生物的了解。(2)运用调查法。让学生自己采取实验标本,通过自己的研究探讨得出最佳的结论。(3)运用文献法与归纳比较法。将记载与最新研究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最新的结论,促进学生更好的研究与探讨。生物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等等,都需要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实践与探索,得出最好的结论,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促进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推广。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已经逐渐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了切实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需要在促进生物研究性学习中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更多的方式,促进生物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明达中学)

篇5:龙泉开展林权出资的探索与实践

一、林权出资的含义及现实基础

林权出资公司是指投资人将其可以依法流转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和林地的使用权作为出资,投资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为。

林权出资的现实基础有: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浙江省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办法(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林权是一种可以投资入股、可以依法流转的资产。

(二)政策导向。

1、2009年底,该市被列为全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试验示范基地,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龙泉市农村林业改革发展试验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在森林资源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权变更登记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

2、2011年6月17日,省工商局出台了《浙江省工商局关于支持丽水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浙工商综„2011‟24号),《意见》分十九条,从准入条件放宽、服务企业融资、支持丽水品牌战略、扶持新农村建设、扶持丽水新兴生态产业发展、推进市场转型升级等方面给予丽水市多方位的支持;

3、2011年9月7日,丽水市人民政府同意并转发了丽水市工商局和林业局联合出台的《丽水市林权出资公司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这是贯彻落实省工商局十九条优惠政策的一大举措,也是对变林权为股权操作的一大规范。

(三)市场条件。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产业主体的融资提供了便利: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央票、信托产品、基金、公募私募等多种融资方式为具备了相应融资条件的融资主体增加了融资模式的选择,林权出资作为一种融资方式,也可以为具备条件的林业企业提供一种选择,特别是对于龙泉这样的林业大市,可以为其激活不少“沉睡资本”。

(四)以林权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借鉴。作为全省第一个林权作价出资合作社试点县(市),从2009年开始至今,该局已培育了71家以林权作价出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面积达到4万余亩。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实现林权出资,切

实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丽水市工商局和林业局联合发文《暂行办法》,并确定在龙泉开展林权出资公司登记试点工作。

二、林权出资的意义

林农能不能真正富起来,关键还要看是否解决了发展资金的问题。多年以来,林业效益低、产业化进程慢,一个十分关键的难题就是林业投融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

(一)对投资人而言。山区农民虽然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但守着“金山银山”却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林农、企业对拓宽林权出资范畴的愿望也日益迫切。如今,活树变现钱,资源变资本,林权证变股权证,林权出资赋予了山区农户“靠山吃山”新的含义。

(二)对企业而言。林权出资的成功意味着林地原本单一的社会效益直接转化成为经济效益,盘活了公司的资本。该局注册分局在2011开展了以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企业大走访”活动,全程介入浙江南天木业有限公司林权出资公司的工作,出资成功的公司老总表示:“相较于原本计划增加注册资本300万元的公司,以林权出资成立现在的这家公司,无论是在公司运作还是在信誉度方面,都更具有优势,使公司进一步走向规模化经营。”

三、对林权出资公司的探索与实践

(一)认真学习,迅速统一思想认识

林权出资对盘活该市丰富林地资源、缓解部分企业的发展困境和推动农民创业创新、农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局党委高度重视林权出资工作,于省、市文件出台后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省、市局文件精神,从推行林权出资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上统一全局的认识,要求把贯彻落实《暂行办法》作为该局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于第一时间召集注册线人员开展《暂行办法》的系列业务学习,确定根据山区实际有选择性地开展林权出资工作的指导思想,引导有条件的林业企业采取这一形式出资注册或增资扩股。

(二)深入调研,准确定位工作思路

林权出资到公司是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深入和扩展,其意义重大。为了让各类林权主体深入了解此项工作,该局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组织注册窗口工作人员深入林地较多的乡镇,开展林权出资工作基本情况的调研和摸底工作。通过对林农和企业走访、送政策、个别约谈(座谈)等形式,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4家企业有以林权增资的意愿。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局对林权出资工作的开展明确了以下方法和步骤:一是宣传引导。及时将《暂行办法》在该局红盾信息网、龙泉新闻网等网络媒体上公布,组织人员上门进行宣传、引导和讲解,扩大社会影响,让广大林农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二是示范带动。主要通过先行引导一至两家公司以林权增资,再以逐级引导和逐级示范的方式带动全市林权出资工作的全面铺开。三是优化服务。该局注册分局通过多种形式介绍林权出资公司的登记知识和流程,指定专人指导林权出资条

件、投资对象、评估、验资等事项,提供“一条龙”快捷登记审批服务。

(三)加强协调,着力优化服务举措

为解决林权出资公司在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细节问题,该局注册分局积极与林业部门、评估机构、验资机构沟通协调,按照职能分工,联动开展对各林权流转和出资工作的业务指导,办理林权流转变更登记,对出资的林权流转面积、流转地块、评估价值和出资金额等进行严格审核把关。

林地出资涉及林业、评估、验资等多个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是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倾斜和技术支持。为此,该局多次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积极为林农争取政策优惠及技术支持,指导其准备增资所需的相关材料,最大程度降低启动成本和经营风险。

在浙江兴南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确定以林权增资后,该局和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与企业代表赶赴丽水,当面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丽水市工商局、林业局及时组织有关处室负责人对一些疑难问题和具体操作进行指导,确保增资手续到位,登记成功。

四、对林权出资公司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展望

该市林地资源丰富,隐藏了巨大的资本能量。从2009年开始的林权作价出资组建专业合作社工作,推动了林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今年推出的林权出资公司登记工作,进一步盘活了森林资源,把林业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推动了山区经济发展。同时,林权出资公司登记可以促进林权进入经营性资产的流转,促进林权

从静态的资本转化为动态的活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林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但是林权出资政策刚刚出台,在具体操作层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森林生长和生产周期不匹配,山林界址不明确,给林权评估带来困难;二是林权属性的不同,导致部份林权的流转手续较为繁琐;三是目前办理林权出资登记的具体操作办法的法律阶位较低,仅是地方政府转发的规范性文件,约束力欠缺。

篇6:积极开展环境审计的实践与探索

一、环境审计主要做法

环境审计是一个新的领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政府重视。环境审计主要审查环境保护投资、排污费、专项基金、环境贷款等各项资金的征收、使用、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同时对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产业政策的执行情况、采取了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指标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等制度进行了审计,经近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环境审计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开展“清水工程”绩效审计。“清水工程”是本市十大重点建设生态工程之一,该工程自2003年开始,计划于2010年结束。重点对市区46条河道、断头滨进行整治和改造。目标是使全市cod排放强度≤4.4(千克/万元);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基本达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实现市区46条河道水质达标变清。工程实施前,全市每年排入河道的污水量约为1760万吨,其中工业污水约300万吨,生活污水约1460万吨。“清水工程”由市政府综合协调指挥机构统一部署,环保部门负责牵头、“控源”,建设、水利部门和辖区政府共同负责实施。根据市政府安排,“清水工程”计划投资10.05亿元,其中水利治理项目2.25亿元,城建截污项目7.7亿元,环保治理项目1000万元。

“清水工程”是造福市民的民心工程,经过多年综合整治,“清水工程”项目已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部分环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市区河塘重现风采,恢复生机。两年来,46条河道共计削减沿线排污口301个(2006年沿河排污口为582个),入河污水总量由9.65万吨削减为3.72万吨/日。整治前大部分河道水质为劣五类,整治后不少河道多项监测指标都有明显好转。经过整治,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原来蚊蝇孳生、脏乱不堪的臭水沟,变成了河水清澈,河岸美观的花园式景观。

二是开展环保专项资金审计。环境审计开展时间不长,但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开展了对工业、农业和城市环境的审计,着重开展了环境投资、排污费征收、污染治理项目等审计,并将一些绩效评价的内容纳入审计范围。

开展对环保专项经费审计中,重点对排污费征收、使用和绩效进行了审计。通过对项目批复文件的审查、项目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符合情况,环保专项资金是否都用于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污染防治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推广项目、生态建设保护项目、监控和事故预警、其他污染防治项目等七个大类。

2005年、2006年省、市环保专项资金在编制和实施环境规划、生态示范区建设、印染企业废水提标和清洁生产、重点污源监控系统建设、城市污泥的集中处置、高污染燃料改造、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循环经济推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尤其在区域环境污染监控和事故预警系统上投入较多,对重点污染企业安装在线cod监测仪给予补助,建成了重点污染企业自动监控系统互联网,进一步强化了工业污染源的监管。省环保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某热电有限公司的污泥处置示范项目,利用锅炉焚烧污泥法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及生态的良性循环,获得国家专利,为处理城市污泥开辟了新方法。市环保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市某染织有限公司的新型涂料染纱清洁生产工艺推广应用项目,有利于地方政府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这二个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对提倡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具有示范效应。

三是结合地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国家环保法规和政策执行审计。

过去开展地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一直把地区经济目标、财政财务家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以及领导干部执行廉政纪律的情况作为审计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日渐重视以及审计认识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环境与发展经济是我国现阶段各方利益“博弈”的核心部位。为此,市审计局今年起在地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开始环境审计,将与保护环境有关的内容纳入到审计中,把该地区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指标结合起来,用“绿色gdp”指标来评价其政绩。并同时聘请相关环保专家对地区环境作出专业性意见。

环境审计主要是检查该地区

相关国家环保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主要审计环保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投入及效果情况;新办企业和新开工建设项目环评规定执行情况;主要污染排放指标的达标排放和控制情况等。具体是:

一是排污费征收管理情况。检查环保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及入库情况,有无违规减免、应收未收的情况。

二是环保投入情况。通过审计或审计调查,了解对环保投入的总体情况。如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太湖流域治理的重大战略部署,调查了太湖流域化工企业专项整治情况。确定在2007-2008年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化工企业,并对各辖市区落实省政府整治方案及整治进度情况进行了审计。

三是新办企业和新开工建设项目环评规定执行情况。如在对某辖市近三年来新办企业和新开工建设项目环评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经审计,某辖市2005-2007年该市新办企业和新开工建设项目3582项,环评项目总数3582项,环评执行率100%;“三同时”验收项目数有439项,一次性通过验收数为421项,“三同时”执行率为95.9%。此外,2006年以来未验收的项目数有168项,其中,至2008年6月底,未验收的项目数仍有50项。

四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和控制情况。

在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和控制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目前节能减排主要是通过结构性调整的方式进行的特点,通过查阅辖市区有关目标任务、措施等文件、节能减排的项目单位、企业关停并转等档案资料,检查和核实了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及减排总体进度。

二、开展环境审计的难点及建议

一是参审人员缺乏环境审计经验和环保专业知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对环境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价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当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时,审计人员从所得到的信息中不能得出任何结论,而且很难直接用经济指标进行评价。

二是缺乏环境审计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针对不同的审计类型和不同的审计目标,没有建立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绿化效益的评价标准也不完善。如我们在“清水工程”调查中涉及到的专业指标数据如污染物排放量、断面监测类别、工业污水监测结果等则只能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还无法实施专业性较强的数据核实和取样重测。克服这一困难的做法是聘请外部专家,前提是必须得到相关权威部门的支持和认可。

三是环境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以前有些法规要求明确审计部门进行监督,但这些规定是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作出的。环境保护项目、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符合情况、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推广项目、生态建设保护项目等,由于缺乏相关的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审计部门即使参与了政策制定工作,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环境业绩进行评价时,也会有很大难度,以致产生审计风险。

近年来是我市在环境治理上最为重视、投入最多的年份,这也决定了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也会日益突出,在实施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环境审计就显得更加重要,为开创环境审计的新局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要开展环境审计,就要有环境审计法律、法规来保证。一是要加强环境审计立法,明确和扩大环境审计权限,增加环境审计内容;二是要制定可操作的环境审计工作实施细则,使环境审计工作更加规范;三是明确环境审计的具体绩效评价标准体系,避免环境审计评价不到位,以致产生审计风险。

二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普及环境审计知识。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审计人员必须学习环境方面的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社会学、工程建设等专业知识,因此,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及时总结环境审计的经验。从长远看,要使环境审计顺利进行,必须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审计人员队伍,否则将无法适应环境审计的发展要求。同时对请环保专家对审计人员进行环境审计知识培训,缺什么,补什么。

三是聘请外部环境审计专家。由于审计专业人员的缺乏,可以聘请第三方环境审计专家共同完成对城市环境的审计,作出公正的、权威性的审计结论。

篇7: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开展初中化学绿色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黄绿红

来源:《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2年第10期

篇8:开展陶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熟悉泥土性能, 进行揉与摔泥的练习

现在市场有已经加工好的陶泥, 学生只要适当加工就可成型, 但有很多学生加工的作品会开裂或者坍塌, 原因就是没有熟悉陶艺泥土的特点, 以及陶泥的干湿程度与韧性。先进行摔与揉的训练, 对已有的陶泥先摔打, 后揉制, 摔与揉都可以去除泥土中的气泡, 揉还可以去掉杂质, 使水与土充分融合, 增加泥土的韧性。揉与摔没有固定的方法与程序, 根据自己的习惯与爱好可以采取很多方法, 但目的是一样的, 无论怎样揉与摔, 都要仔细练习, 充分去除气泡, 要保证陶泥干湿适中, 以不粘手适合, 这是制作陶艺必须要学会的。

二、陶艺制作方法

陶艺制作形式多变, 成型技法花样繁多, 对于初中生陶艺教学, 可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心理特点有选择地教学。

1. 拉坯成型:

拉坯成型在古代已经广泛使用, 经历了先慢轮后快轮的发展, 这是陶器制作的主要使用方法。拉坯制作小型的陶器比较简单, 所以拉坯练习以制作小型陶器为好, 可根据学校条件适当开展拉坯练习。目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有匀速拉坯机三台, 变速拉坯机一台, 另外还有转盘 (云台) 也可提供慢速拉坯练习。首先, 拉坯用泥要按上面介绍的方法揉制好, 软硬适中, 太软的泥巴在拉坯过程中会变形, 太硬的泥巴在拉坯时会导致用力不均, 造成拉坯失败;其次, 注意泥土在拉坯机转盘上的定位, 尽最大可能定位在中心点上, 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 泥土偏离中心, 就会造成坯壁厚薄不同, 收缩不均, 导致作品制作失败。拉坯教学之前, 教师要练习好手法, 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当然, 拉坯可以不作为陶艺学习的重点, 只作为让学生了解的内容。

2. 泥条盘制成型:

利用搓制好的泥条进行陶艺创作, 泥条是成型的主要素材。首先要搓制泥条, 然后进行制作。小组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完成一件作品, 一部分学生专门搓制泥条, 另一部分学生来加工完成作品。需要注意的是: (1) 在泥条搓制过程中, 双手可控制泥条粗细, 可以搓成一头细一头粗, 或者两头渐细, 泥条应该是柔软的, 具有较强韧性, 在卷曲成型过程中不易断裂。 (2) 泥条搓成后要进行盘制作品时, 要准备好泥板, 作为作品的底板。底板下铺些易吸水的纸张如报纸等防止粘黏。 (3) 在盘好一圈后, 要在泥条上刷一层泥浆, 再继续盘制下一圈, 注意使两层泥条结合紧密些。 (4) 注意每圈泥条结合部位, 不应该在同一地方, 要错开位置, 防止作品开裂倒塌。 (5) 盘制到一定高度后, 应暂停一段时间, 使先前盘制的部分干燥一会儿, 变得结实点, 再继续盘制, 这非常重要, 否则作品就可能坍塌。

3. 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制作作品速度较快, 但关键是泥板之间的粘接要求很高, 粘接不牢固, 作品就会倒塌。 (1) 泥板制作方法, 把揉制好的泥团用手先拍成饼状, 然后用木搭子 (木槌) 由中间部位开始拍击, 注意用力均匀, 敲击过程使泥土压制得更加结实, 还可进一步去除气泡。 (2) 根据要求用切刀割成一定形状。 (3) 提前装饰图案, 在泥板上先制作好一些需要压印的图案, 再进行泥板粘接。 (4) 粘接时要等泥板干燥一会儿, 有一定强度能直立起来, 基本不变形时再进行泥板粘接。

4. 徒手捏制成型 (综合技法) :

这种成型方法学生天然就会, 关键是对泥土特性的把握, 有了揉泥的经验, 学生只要有了作品构思就可进行创作了, 教师不要过分干涉, 只要注意细节方面的指导, 让学生进行练习即可。

三、临摹练习

学生在掌握了诸多制作方法之后就可开始练习作品制作了, 我们先从模仿训练开始, 临摹古代优秀陶瓷和青铜作品, 从古代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首先要确定好模仿的素材, 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儿,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优秀文化遗产的国家, 在选择临摹素材上只能挂一漏万, 象征性地选材。 (1) 选择陶瓷器造型:光陶器就有许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造型和装饰纹样又不相同, 有许多代表作品。在陶器选择上就结合唯亭地区草鞋山出土的具有良渚文化特点的黑陶。良渚文化是浙江北部和太湖周围地区的一种黑陶文化, 是龙山文化的一个类型。黑陶相比较彩陶来说, 以造型见长。鱼鳍形足陶鼎具有代表性, 显示了南方的地方色彩。也可以选用一些造型别致的彩陶, 如船型陶壶、人面陶壶等。瓷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宋代瓷器, 宋瓷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尤其是五大名窑的作品, 可以选择孩儿枕、凤耳瓶、梅瓶等作为参考。 (2) 选择雕塑类造型:选择秦兵马俑、汉代说唱俑、长信宫灯、唐三彩类型, 还可以选择秦汉的瓦当和画像石来临摹, 等等。

四、培养现代陶艺观念,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陶艺是一种新的流行艺术形式, 与以前的陶瓷艺术有着明显的不同, 传统意义上的陶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陈设和日用。而现代陶艺是传统陶艺的发展, 属于纯艺术表现范围, 陶艺家不再一味坚持传统, 而是以个性化的手法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观念、情感及审美。现代陶艺的发展与许多著名的艺术大师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毕加索、罗丹、米罗等声名显赫的大师都曾涉足陶艺创作。对现代陶艺的学习主要通过欣赏来让学生感受, 可选择一些现代陶艺作品, 如毕加索《带有花冠的妇女头像》、温·黑格比《神秘的峡谷》等现代作品来开阔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实践总结

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选取课题, 学生熟悉了技法, 有了一定的陶艺知识后, 就要安排好合适的课题来进行教学。比如, 在开展雕塑类教学时, 笔者是这样来确立单元目标的: (1) 兵马俑临摹练习; (2) 进一步熟悉泥条盘制法; (3) 采用柱雕形式。单元目标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用泥条盘制法制作兵马俑, 以柱雕形式展示出来。接下来就是分阶段教学, 第一课时安排用泥条盘制法临摹制作兵马俑, 第二课时安排学习柱雕艺术, 第三课时完成单元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合理引导学生对制作工具的使用, 在众多的工具中最常用的就是:木搭子、木拍子、修刀、切刀、转盘。尤其是木搭子, 这件工具学生最喜欢把玩, 敲击声此起彼伏, 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 也可以先不发这件工具, 否则课堂就像铁匠铺, 教师根本没法教学了。

参考文献

[1]郭志锋, 周子强.陶艺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艺海, 2009, (5) .

[2]李艾东.当代陶艺的创作与教育[J].艺术教育, 2009, (9) .

篇9: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条件

一、宽松、和谐、民主的“研究”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散、强化的功能。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唤起学生“研究”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保证“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教学“研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

二、充满“悬念”的“研究”情境

所谓充满“悬念”,实质上就是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疑问满腹,学生有了很多的疑问,就能极大地增强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充满“悬念”的研究情境,是学生能坚持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事实上,研究性学习主要就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去。

三、适合学生学习的“研究”素材

皮亚杰认为:“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来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变传递结论为发现真知。教师必须精当地提供给学生可进行探索的、富有挑战的学习材料,能创造性地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索发现的“研究”素材,特别是要把远离学生实际的教材知识尽可能地还原成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数学,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教师在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研究”素材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下面五个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对教材中直观性较强、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储备,有利于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量一量、看一看、比一比、议一议等研究活动,获得相关的知识。通过这些研究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2.迁移性原则

对于那些自身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找到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与“连接点”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能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孩子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学会迁移,会从已有的知识中找到能用于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相似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分析、探讨过程,研究、论证的方法基本相似。教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利用已经掌握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其他类似问题,这样既能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研究方法,更能在运用和比较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规律性原则

如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商不变的性质、小数、分数、比、比例的性质等,这些知识有较大的相似程度,规律较为明显,教师可以先呈现与规则有关的若干例证,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操作验证等研究活动逐步概括、归纳出一般的结论,从而获得规律、性质、法则等。

5.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强的知识是指方法的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知识。这些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

四、有效合作交流的组织与指导

研究性学习既要注重个体的独立研究,又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因其受年龄和知识层次的制约,“小组合作学习”应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合作交流。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因此在指导合作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在“研究”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与他人融洽协作的意义,能互相帮助,能正确对待“研究”中的“失败”与“成功”,能热情地为同伴排忧解难,能成全他人的“研究”成果。第二,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在课堂上“研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研究”小组,共同合作。课外的“研究”,学生更愿与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研究”,探讨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第三,要将“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适时结合。学生通过独立“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个体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意识。对于独立研究有困难的课题,可采取“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相结合,通过必要的组织、引导、探讨、交流和归纳,使优势互补,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

篇10: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一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和企业形象的代表。在新形势下搞好职工文体活动,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而且对企业经济效益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小型企业存在一定的规模限制等,文体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工会应认真分析小型企业开展活动面临的困难、探索活动开展路径、总结活动实践经验,建立与小型企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多样化发展的工会工作新格局。

关键词 小型企业 文化活动 活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2

一、企业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的重要意义

企业通过开展职工文体活动,能够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有效地促进企业健康、快速、持续、和谐的发展。

一是开展文体活动是宣传企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形式。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为职工强身健体和思想情感交流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同时能够激发职工奋发向上、勇于拼博的斗志。

二是开展文体活动是促进团队建设的良好途径。文体活动以团体竞赛为载体,以职工普遍参与为重点,能够营造团结奋进的氛围,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体现了企业所需、职工所求、党政所谋、工会所能,达到了提高职工健康素质与促进企业职工团队建设的双赢效果。

三是开展文体活动是职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必要手段。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经营任务、队伍素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职工的精神压力较大,身体透支也较严重,身心感到疲惫。通过文体活动可以释放生理、心理的压力,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塑造企业职工优秀形象。

二、小型企业开展文体活动面临的困难

根据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门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解释,小型企业是指工业领域,职工人数 300 人以下,销售额在 3000 万元以下,资产总额在 4000 万元以下; 零售行业,职工人数在 100 人以下,销售额在 1000 万元及以下;批发业,职工人数在 100 人以下,销售额在 3000 万元以下;住宿和餐饮业,职工人数在 400 人以下,销售额在 3000 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因此,小型企业具有资产总量低、职工人数少等特点,这造成了部分文体活动开展不具有经济性,从而限制了文体活动开展的规模、深度和质量。当前,小型企业开展文体活动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

(一)活动场地存在限制

工会文化场地是职工的“学校和乐园”,对教育职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起到重大支撑作用,单位场地设施的条件决定了工会活动的内容、形式。小型企业受制于资产规模,没有规划出专门用于工会活动的室外场地;部分企业的办公场所是采用经营租赁的方式获得,无法腾挪出专门的室内活动场所。受此影响,传统的球类、健身、舞蹈等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不得不寻找其它活动形式或改为租用场地组织活动。

(二)活动资金较为紧张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按照规定,工会经费按照工资总额2%的比例计提,小型企业由于工资总额不高,工会经费的计提基础较低,造成了工会经费总额偏低;工会经费还承担着维权支出、教育培训支出、工会日常运营支出等多种名目支出,部分支出存在刚性特征,造成了可用于文体活动的经费较为紧张;另外,由于小型企业的行政经费有限,不可能过多的对工会活动进行补贴,使得文体活动的经费来源单一。

(三)活动组织力量不强

工会组织是开展文体活动的重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小型企业工会专职人员较少,且工作量也在逐年加大,工会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其他岗位的工会兼职人员共同努力和配合,但兼职人员由于缺少激励、精力有限等原因,难以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时间,活动的组织力量大打折扣。因此,组织人员的缺少给企业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活动群众基础薄弱

开展文体活动的目的是有利于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身心素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因此,群众广泛参与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型企业文体活动缺少专业人才的带头参与,一些专业性和竞技性较强的项目只是由具有专业特长的少数职工重复参与,活动的局限性较大;另外,由于职工人数较少,部分项目的开展缺少竞争性,难以调动广大职工的参与热情,活动的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三、小型企业开展文体活动的路径探索

由于小型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活动的规模和形式,工会在小型企业中开展活动都必须在一些既定的、较为苛刻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必须针对小型企业具体问题探索独特的活动开展路径,具体思路如下:

(一)研究企业性质特点,提高活动实效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型企业工会要在复杂的客观环境中,以变应变,找准位置,寻求最佳结合点,开展文体活动。应认真研究企业性质特点,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围绕促进企业发展和服务职工两大主题组织工会活动。首先,工会可以结合企业特点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就“增产节约”、“革新改造”、提质降耗和争做优秀员工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其次,认真听取职工意见,积极调研职工业余爱好,在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应尽量开展一些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摄影、棋牌、书画、兵乓球等活动,以求活动取得实效;最后,改变活动方式,变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大型活动为日常活动,改变文体活动原有的只有少数人参加的固定方式,寻求新的形式和途径,力争进一步扩大职工群众的参与面,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巩固业内横向联系,提高活动多样性

由于场地、资金限制,小型企业的文体活动种类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大型活动不具有经济性。为了打破限制,创造活动条件,应该加强行业内或集团内各小型企业的横向联系,积少成多,群策群力,共同谋划,不断提高活动档次,丰富活动内容。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可以采取同一种大型活动各小型企业轮流坐庄的形式,以便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和持续的发展;也可以采取同一活动由各个小型企业集体出资、统一组织,充分发挥行业或集团内各个企业自身的优势,工会的人、财、物实现共享,共同打造具有行业特色或集团特征的活动。

(三)建设职工兴趣小组,强化活动组织力

小型企业工会工作人员紧张,组织力量薄弱,应改变文体活动都由企业工会统揽的方式,发挥文体爱好者的骨干带头作用,成立职工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在形式上由企业工会统一领导,吸收在文体方面有一定特长的职工参与组织,各小组要形成自身的章程、制度、活动计划,在工会的协调下,兴趣小组发动小组成员,自发组织活动,工会在经费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另外,要扎实做好各兴趣小组内部的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文体人才,不断提高职工专业素养和能力,定期举办文体常识、赛场技巧、提升技艺等为主要内容的文体骨干分子培训班,扩大文体活动的受众面,从而影响和带动整体文体工作的良好开展,增强兴趣小组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四)打造文体活动精品,强化活动引领力

为提高文体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小型企业在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应选择一至两个有群众基础、易于开展的活动作为品牌工程来打造。一要积极探索寻特色,开动脑筋,用好资源,精心挑选,把精品项目办出特色,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二要弘扬文化出成果,要集中优势资源、优势力量,将活动办到职工中去,不断培育优秀文化成果,繁荣企业文化;三要突出精品项目的文化魅力,不断提高职工参与率,把精品项目建设成为职工群众的“艺术馆”“大学校”“大家庭”,进一步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心连心大型公益活动下一篇:导学单使用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