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

2024-05-22

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共10篇)

篇1: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

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

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它应该渗透于听、说、想、做、探究、比较、反思等一系列的心智活动之中。孔子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促使他们交流合作,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同学之间年龄相仿,知识水平相近,彼此之间很容易进行交流合作;跟其他同学讨论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往往能够帮助学生纠正一些错误的看法,也常可以为彼此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线索;学生向其他同学讲述对新学知识或某些问题的理解,又有助于本人理清思路;而且同学间相互讨论、彼此鼓励,还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下面浅谈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合作的方法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要划分小组,合理搭配

在学习合作中,小组是学习的关键,小组的划分很重要,关系着学习的成败。因此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要把好、中、差的学生按比例搭配好,有时也可以把学习比较困难的几名学生编为一组,以便教师多加关心,及时辅导。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中,让同学们实地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先让学生通过查阅课本、资料、上网、咨询家长、老师等方式获得一些测量方法,写出相应的计划书。教师查阅计划书,根据同学们的测量方法将其分组,这样便于课堂上的交流和探究。小组通过互相参看计划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各组组员的计划书融合成一份较为完善的计划书,并选出代表准备发表计划书。各小组的代表在发表完计划书后,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疑问和自己的一些建议,问题可由本小组人员回答或老师指导回答。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争论热烈。最后确定下列几种方法:①利用阳光的影子。具体操作:每小组选一名同学直立于旗杆影子的顶端处,其他同学分为两组,一组测量该同学的影长,另一组测量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需测量的数据:观测者的身高,观测者的影长,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计算方法:因为△ABC~△DEB所以AC/DB=BC/EB,即旗杆的高度/观测者的身高=旗杆的影子/观测者的影子。②利用标杆。③利用镜子的反射。④利用测角仪。

2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有针对性

惟有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进行合作学习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设置合作学习的环节。要考虑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务必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才能最佳达成,才设置这个环节。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1 学习新知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行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许多数学问题的答案是多样化的,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信息交流量大,渠道多,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师生之间互启互发,人人参与,人人得到思维训练,发展智力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的火花。

2.2 动手操作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合作得以有效进行。

2.3 作业练习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合作题组,小组成员通过互动,多种解法得到显现,增大学生参与率,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3 鼓励主动合作,提倡理性竞争

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能有效地把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转为小组团队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在小组中的个人责任感和合作动机,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首先,在活动前提出目标,激励学生,看哪个小组配合的好,观察的.现象多,最先得出实验结果;最后,请领先的小组汇报活动的过程、活动的发现以及结果。教师还可以激励其他小组说出自己的不同发现。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竞争的环境。竞争是激励每一个体和每一群体自立自强、不断向上的最有效的方式,其诱发的动力能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可是竞争也是一柄双刃剑,往往成就了一小部分精英,却摧毁了大多数学生的美好梦想。过度的竞争环境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使个体产生过度的焦虑和紧张,特别是那些过去成绩一般或不好、在竞争的方式下很难取得成功的学生,逐渐形成了扭曲的人格。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较为强烈的竞争的氛围,迎合学生希望在竞争中获取成功的需要。要想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学生必须积极思维,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必须主动与组员合作,探讨思路与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在竞争与合作双重作用的驱使下,学生主动地去动眼看、动脑想、动手算、动口说,主动地去实践、去创新,主动地去竞争、去合作,在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合理地解决了“齐步走”与“异步走”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安排了合作学习,缺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环节设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来说显得不足,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学习要尊重事实、观察细致、表达个性想法。在此过程中,也使小组成员意识到:成绩的取得是靠大家合作的结果,每个人的努力都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关系到竞争的成功与失败。竞争势必涉及到评价,评价时应该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有学生的自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等,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但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指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引领者、激励者,同时又是教学的调控者。学生参与评价,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评价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探究的科学素养。

4 除课上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外,还应该鼓励学生课外自由结合,学习合作,互相切磋,合作交流,彼此促进

4.1 争论解难。一个人学习,难点疑点一时不容易弄懂,往往难于打开思路。如果几个同学在一起,互相争论,各抒己见,就会容易求得满意的解答。前苏联的革命家加里宁曾告诫青年:当你们独自阅览时,你们只了解到一面,即便了解了三面,还没有了解到第四面。当你终于把四面都了解了,哪知道这东西不是一个平面体,而是一个正方体,总共有六面。所以同旁人一起讨论,便能把思想磨砺深刻,使它丰富起来。

4.2 教学相长。如果几个人一起,一个人像老师一样讲课,讲授学习内容,其他同学边检查边补充,这样就能有效全面地掌握学习内容。教育家阿希姆・福尔斯丁曾经说过:“任何事情只听到或者读到一次,一个月就会逃出记忆,如果把它教给别人,它便变成身上的一部分,除了死亡,不会被夺走。”

4.3 使学习趣味化。几个同学在一起,可以想一些办法,使学习变得轻松些、有趣一点儿,减轻学习给我们带来的心理负荷,比如开讨论会、进行数学游戏、举行学习比赛等,不但非常有趣,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必将给科学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篇2: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

华阳学校 王永平

根据课题工作计划,我们如期完成课题中期的各项工作,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并且结合本课题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跟踪被调查学生的一部分,通过观察课内学生的表现,课后和学生谈心,利用双休日和部分学生的家长沟通,听取同班同学的介绍,课题组成员如实撰写《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案例分析8份。从案例分析材料中看出老师们认真对待此项工作,重点抓住被研究的学生群体的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个案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他们学困的原因所在。为我们下一步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

同时我们在2015年2月份至2015年3月份着手在华阳学校四至八年级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学生152名,从调查问卷中的各个围度进行仔细分析形成学困的主要原因,并且根据各调查组的调查情况分段写出《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调查报告6份。《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案例分析9篇。

1、在这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靠近了这些目标:

(1)科学地分析合作学习在当今课堂教学中适用性,班级学生数足的情况下如何编排小组,避免形式主义小组合作。

(2)不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参与的程度,改变一些教师顽固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的思想保守观念,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思想、新观念。

(3)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学习自尊心的养成的作用,把学生学习与社会、家庭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不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学习过程中唯一标准。

(4)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情感态度的转变与价值观的提高的作用,把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结合起来进行教育,不把满足学生写好作业、听教师的话当作评价一个好学生标准。

2、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了这些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编排

科学、恰当的排编小组组员,以便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让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其极大的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时机对合作学习的影响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特征

即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小学数学教材中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必须筛选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形式主义。

(4)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探讨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献身品质方面的作用。

(5)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 即怎样教育学生尊重别人意见,倾听与思考别人观点,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等方面做法,以养成良好学习品质。(6)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即教师适用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形成,改变教师多少年来作有领导者、指挥者和统治者的身份为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

3、在研究过程中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

(2)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包括:时机、内容、有效性合作。

(3)个案法。抓住好、中、差几个学生,跟踪调查,观察、研究与测试。

(4)总结法。1)教案设计;2)活动记实;3)听课、评课记录。

4、研究过程与效果

在全面进行课题研究中,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章,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有关实施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组织一些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观摩活动,并进行及时总结,在总结中,推广成功做法,修改存在的问题,重新完善方案,课题成员每人都要做好总结,并撰写专题教学论文。

整个活动中参加课题研究人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自觉学习相关理论,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撰写组织合作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研究的重点,主要抓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合作时机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小组编排、小组合作时教师角色的扮演等几个方面研究看对学生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有什么影响,我们注意到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对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注意到了小组合作中小组的编排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注意到了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成为学生无结论的口头交流,对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反复思考,方法不断改进,工作不断尝试。通过研究,我们在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重点在:“小组编排、方法训练、意识培养、合作时机、教师角色”方面进行尝试。

小组编排,通过研究我们在小组编排上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合理搭配划分小组,同时也要注意到组间之间学生学习成绩大体差不多,即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编排原则,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小组之间合理、公平竞争。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小组间出现差异,我们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再作适当调整,每学期进行一次调整。

方法训练,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方法上除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有意的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如测量、郊游、野炊等主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倾听别人意见、如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如何与他人配合等。

意识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各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合作学习教育,让学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愿意与他人合作,尊重别人发表的意见。

合作时机,即选择恰当时机和适宜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材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只有恰到好处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的情况下,选择一定知识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合作学习质量高、效果好,又能照顾到一些参与性差、接受知识不太灵活的学生。

教师角色,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候,教师:

(一)、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经;

(二)、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

(三)、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四)、要参与其中,发挥好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五)、要即时的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为引导交流总结打好基础;

(六)、要善于小结,要注意:1)积极引导小组间的意见交流;2)指导好小组内的发言补充;3)把握好讨论过程的度,调控好时间分配;4)及时评价学生学习及合作情况;5)引导好总结。

5、研究中期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2)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差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3)培了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因而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互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4)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5)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具体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合作和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合作是以优良人品作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欣赏是其主要的精神品质。合作学习中的竞争是外向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大多是分层次进行的。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优生之间、优差生之间都可以出现竞争的现象,形成一种竞争进步的态势,并在竞争中锻炼其品格,磨炼其意志,培养其人品,“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学会生存》;二是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能强化小组结构,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组织学习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互相拆台的不良现象,注意从正面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公平的竞争,在竞争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使合作学习形成一种“合作——竞争——合作 ”的良性循环,更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竞争成为促进学习的手段。

(6)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7)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6、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体现,是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却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如只有形式上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

(1)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一但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时间不够时,就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2)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有评价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教师应想一想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3)教师监控不够。“自然”合作时,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内学习效率低下。

(4)合作价值不大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任务通常根据教材、教参来设计。若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要,也不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结果往往是:学生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准备,合作学习积极性不强,一些原本只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性知识技能,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

篇3: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

一、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是开展小组合作的理论前提

新课改浪潮的袭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广大教师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洗脑”,小组合作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如沐春风得以在课堂展现,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并非轻易地就能退出历史的舞台,受旧观念的束缚和外因的重重阻碍,一些教师担心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费时费力,会影响正常教学计划的完成和学生成绩的提高.于是,在设计小组活动的内容时,教师依然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成了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被动角色.

在小组活动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定位,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所扮演的不仅仅是参与者的角色,还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师.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由探讨,如果总是担心这又害怕那,不仅不能为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知识,培养能力,合作学习中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将不复存在.

二、小组的科学合理构建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基础

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展开的前提,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基础.我们的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常见的分组方式是教师为了方便和快捷直接让前后两桌的4名同学围坐在一起.其实,这种编组方式本身就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我们知道同是一个班级的成员,但每名学生的学习背景,他们各自的学习习惯和他们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每次的活动都是这样简单地组合,小组成员不仅不能作到性格互补,实力相当,而且长期的一成不变,也不利于让不同特质、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优势互补,从而相互促进.所以教师在进行分组前一定要对本班学生的情况了然于心,分组中尽量做到组员性格类型、性别比例、成绩优劣、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等合理搭配,小组组建后还要有相对的稳定性,组员们经过时间的磨合才能相互熟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断健全学生人格.

三、小组的合理分工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关键

组长要统筹安排,自己负责对组员积分考核,检查作业,批改预习练习.副组长负责收发作业,组织组内讨论,遇到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部分,使得人人有事做,个个都参与.

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一般都会把相关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各个小组,但是在各小组具体任务的落实上,并不是每位数学教师都能对各小组的任务分配进行必要的督促,于是分工不明确或分工不合理是小组合作学习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或者评比性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安排成绩优秀者作为小组代言人,其他小组成员则成了“失语”的倾听者,甚至处于被冷落的无奈境地,长此以往,这些处于被遗忘角落的学生不仅容易丧失参与的热情,更有可能对数学课失去兴趣,因为热闹是他们的.作为活动引导者的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对整个活动进行动态的跟踪,尽量使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尤其不能忽视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合作小组成员有了具体明确的任务并不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还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要让学生有比较充足的准备时间.因为教师在活动开始前没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在活动中因为课堂时间的有限,学生很容易因为问题的无法深入而陷入焦灼状态,从而出现放弃活动或表面应付等流于形式的活动表演.

四、科学评价,不断激励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动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初,学生会感觉新鲜,积极性高,参与度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会不断减弱,积极性会下降,会产生动力不足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科学评价,不断激励.数学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很显然,此时的评价侧重点应该是整个活动的开展情况,即便涉及小组或个人也不应该有所偏颇,因为当你不公正地表扬一批人的时候也在不公正的打压另一批人,教师注重的应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是全体同学的参与精神和投入的状态.除了口头赞扬还可以进行物质奖励,荣誉表彰以及精神鼓舞等.教师要做到堂堂有评价,天天有评比,周周有奖励,月月有汇总.真正实现数学小组合作的有效学习.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等各种因素来合理设计教学方式,在带来学生学习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同时,让合作学习日渐茁壮,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莘莘学子才能在健康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地成长为明日的栋梁之材.

摘要:在践行新课改的过程中,笔者探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状态方法,重点从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小组的科学合理构建、小组的合理分工、优化激励措施等方面阐述.

篇4:浅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一、选择恰当的时机,该用则用

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参与面广,参与率高,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当学生在分析、回答某一问题时,出现多个答案,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合作学习,组织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通过辩论来明晰正误。

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一课中,在认识了平均数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红语、数、英三门课的单元测验平均分是86分,那她的英语分数有可能是60分吗?”这个问题一抛出来,班级里就像炸开了锅,有说可能的,有说不可能的,这时我立刻组织辩论,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组,各自发表意见,看看哪组能把对方说服。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得更透彻,理解得也更加深刻。

二、把握适当的尺度,提高质量

目前,合作学习存在着重视形式,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实质性的合作,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等现在。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应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形成高质量的合作学习。 1、内容适宜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

曾听过这样一堂课,是教学《10的认识》,学习10的组成,教师要求学生拿出10个小圆片将它们分成两堆,小组交流一下有几种分法。学生立即投入小组合作中,但结果确是有的吵,有的喊,有的抢圆片,有的则是忙着玩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在讨论……其实反之细细思考,这个活动根本无须小组合作,如果每个学生拿着10个小圆片,先自己动手分,边分边把每一种分法记录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记录纸上,然后再同桌或者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各自的分法,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2、精心设计问题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来,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在学了“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有最小公约数和最大公倍数?”小组内先讨论再小组外展开辩论。同学们兴趣高涨、各抒己见。课堂气氛趋向高潮,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辩论,大家对结论更加清晰了。

3、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

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有话可说,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一张作业表,让学生先独立拼搭并完成表格,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这个过程我给了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考所得和小组中的学生交流、分享。如果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急于小组合作的话,那么只有少数思维较快的学生唱着独角戏,而很大一部分都会无从说起,特别是学习上较困难的学生只能做个听众。

篇5: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

1、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二如何开展和激励“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内容包括3个方面:

(1)小组建立(重点)

(2)小组成立之后必做的几件事。

(3)我校特色的评价和考核规范。

一、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思考)

1、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的双重机遇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改变学习方式是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初中段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learn to learn)”成为摆在各学校面前办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2、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取向

与小学、高中不同,在处于义务教育末端的初中阶段,最能实现这一选项的方式就是全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科技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社会舞台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以学生为主体就成为课堂教学必须遵守的法则,一切课堂活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立论才真正有效,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就是目前课堂教学中首先采取的步骤。否则妄谈在45分钟之内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领。

二、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策略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成员的培训,小组评价与激励等策略的研究。可以说,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1、小组建立

(1)基本形式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遵循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以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符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2)操作方式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以54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9个合作小组。

首先从全班挑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行政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各项事务。(那么如何产生这9名学生,可以通过竞聘产生,如:我们的班级管理的主体是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产生的办法,公布岗位,学生自主申报,公开竞聘,教师颁发聘书,聘期一学期)然后再根据学业水平、学习能力、管理能力、性别、性格差异等将其余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使各组的综合实力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6名组员按照学业水平的高低分别编号为A1、A2、B1、B2、C1、C2;A层次的2个学生面对面坐,B、C层次的学生分别坐在A学生的两侧,这样既便于同一层次学生讨论,又便于A学生对B、C学生的助学。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男女比例要适当,而且每组都要有女生,为何呢?一般而言,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空间几何时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当然,这一点也视不同班级具体情况而定)

交流: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凸显出来:把学生分成ABC三类层次,会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关键看你的评价,所以我们的评价也一定要分成,从效果上看:A层次的学生教会BC层次学生,不仅巩固了自己知识点,也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当然BC层次学生提出的问题A层次学生也不一定全能解决,A层次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他们定会组织本组学生在一起讨论或求助于老师,这时他们又生成了自己新的知识,在组织能力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BC层次学生也因为参与了讨论、学习,掌握了知识点,同时BC层次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就会从原来的“沉默寡言”变为“侃侃而谈”,渐渐的就增强了自信心。

2、小组成立之后必做的几件事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

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1)选出得力的行政组长和学科组长

各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小组的整体规划,采取申报制,选出学科组长(语数外史地生政等)、纪律组长和值日组长,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可能有所欠缺,但不代表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差,可能他的体育、美术等艺术类特长就很好,就申请这方面的学习代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这样就能够做到生生都是科代表,值得注意事的是: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担任某个或者多个学科的组长或其它的管理、服务的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语文、英语组长要带领早读,所以要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组织能

力。

(2)开展小组文化建设

合作型学习小组成立以后,要着手建设小组文化,小组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响亮而积极向上的组名、醒目而富有含义的组徽、富有警示作用的组训、简洁而有针对性的组规、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对目标的达成进行反思)、明确而细致的职责分配,以及各小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开发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由小组的所有成员参与设计。将小组文化制作成标志牌置于小组桌面,一方面展示各组的风采,另一方面也起到提醒作用。标志牌鼓励手工制作,体现个性。例如:组规的制定,那些平时作业不肯写,纪律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去制定组规,然后让大家去讨论,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可以说组规是你定的,你自己对

照,这样对他们就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3)小组和小组长的培训

学生由传统课堂进入高效课堂,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有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和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小组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例举一些有效的做法: ①学习规范的培训:在初一新生报到后即学习校本教材,《走进韩圩,融入高效》以及《高效课堂学习规范要求》,使所有的学生熟悉掌握高效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和基本要求。比如:“三件宝” 的使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重点和订正均使用红笔做上醒目的记号;将典型的错题整理在错题集中及时复习;将同一学科的导学案分别整理在各自的文件夹内。再比如合作和展示的要求——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全体起立、声音适中;展示的同学要自带组内的粉笔、教棍;展示的声音洪亮,肢体语言丰富,并用红笔画出关

键词。②互助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训: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BC层次学生学习,让BC层次学生把知识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BC层次学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也要让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高效课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的,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自己的团队整体优秀了,自己才是优秀的。也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③组长的培训:首先要明确行政组长、学科组长和纪律组长各自的责任和作用,并且指导他们如何开展各自的工作。比如,纪律组长着重要把握好几个容易出问题的时间段:课间、没有教师在场的活动课、自习课、午间餐。又比如,学科组长在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时要重视检查书写和学习态度,忽视正确率;同时对于C层次的学生不要求完成难度过大的题目。又比如,语文、英语组长在早读之前,如果本组成员基本到齐,就应当组织朗读相关的内容。其次要定期召开组长会议,交流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共同寻求高效的管理方法。召开组长会议的时候,班主任要到场倾听,对于一些好的做法要适时地予以肯定、表扬和激励,同时对于一些疑惑要加以指导,发现典型,加以推广,也可以组织学科代表年级之间相互学习,让他们从体验式的培训中获得方法,提高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和荣耀,激发

他们的工作热情。

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④小组流动 :解决了小组成员发展不均衡、一部分学生的不肯动的问题之后,小组的流动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大家在交流合作中,互相提高共同成长,增强

了学生之间的感情。

三、评价与激励

1、小组的评价和激励是促进合作型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如何培养学生的凝聚力、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关键在于对学生的评价作用的发挥。它能让学生渴望或乐意去再次学习。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评价一直都是以学生考试的成绩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种种表现的评价,这实际上是一种漠视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公正的评价。久而久之,势必打消了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主动性,磨灭了他们的进去精神,使他们逐渐对学习丧失了热情。在传统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意听,趴在哪儿睡觉,尤其是下午,现象更严重,而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部分问题。

2、根据校情和学情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评价和激励措施:

(1)等级加分: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高效课堂,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的往往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这样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推行了等级加分的激励体制,即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展示的环节上得到的分值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A层次的学生每展示成功一次得到2分,B层次的学生则会得到4分,而C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得到6分,以此鼓励B、C层次的学生展示。为了得到更过的分数,A层次的学生往往会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教会B、C层次的学生,这样一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

就充分体现出其优越性了。

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对于平时发言较少的同学,只要能开口,就是成功的;对于经常发言的同学,只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那就是了不起的……从多个角度地去对学生表示赞同或鼓励,让他们树立起更强地自信心和进取心。

(2)进行汇总:在教室前方黑板右上方有小组评价表,分为预习、合作、展示、点评、反馈、合计六个部分,教师(或者学科助手)根据各组在课堂上各个环节的表现为其打分,每节课结束前对得分较高的小组适当地鼓励。班级自主管理委员,每天将各组每节课的得分汇总填写在评价表上,一周再汇总各组得分, 得分前三名的小组获得本周星级小组称号, 同时还表彰一些“五星”学生,并公示在班级荣誉栏中。

“五星”、“星级小组”评价实施方案: 我们在讲评价要分层, 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了对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种种表现的评价,因此我们结合高效课堂的学习过程制定了”五星”的评比。“五星”学生指的是勤奋之星、参与之星、点评之星、展示之星和希望之星,各“星”都有相应的评比标准。每周汇总——每周总得分前三名的小组获得本周星级小组称号;同时还根据各人在课堂上的表现,评选出每周的“五星”学生,公布在教室外面的墙壁上。月表彰——每个月获得星级小组次数最多的小组自动成为当月的星级小组;同时根据一个月的表现评选出五星学生。学校统一为他们照相,并在学校橱窗展出。而且每个月发证书。学期表彰——每学期末,还对整个学期的星级小组和“五星”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证书。

(3)组内互评:学期结束前的评语是对学生一个学期的综合评价,为了做到客观公正,要求学生先是各人自评,写出自己的优点缺点,再由行政组长组织全组成员对每个人的自评逐条讨论进行增减,征得所有人的同意后形成最后的评语。当然,班主任事先要对组长进行培训,要求尽量发掘学生的优点,用第二人称形式,多鼓励性的语言。

篇6:让学生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

峡江县实验中学廖万兴邮编331409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随着历史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历史教育新理念,积极发

挥小组合作学习在课改中的作用,以打造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课改形式中的中心

环节。它可以把学生变成教学活动中的主角。

在现代师生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合作的深刻性和广域性。在我校的课改实践中,除了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全面合作外,还特别重视组织形式的合作化。根

据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的特点,每班将学生分成十个左右的小组,每个小组四至六人,每个小组设有一名小组长。小组的学习活动一般有四个环节:自学—对学—群学—展示分享。

分组时也充分考虑到组员的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型的选择上,一般采用以下一些互动方式:如合作对话型,教师首先把教

学目标投影出来,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采用自学对学群学的方式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对话与生生对话,相互问答、相互质疑、小组交流并展示,教师及时引导

并进行适时和恰当的评价。再如合作竞赛型,如故事讲演、合作模拟、诗歌搜集、朗诵与展

示,时代变迁调查等。以小组为单位,事先要求小组内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由谁组织、谁

作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

成果等?教师在点评时,就按这些方面去点评各小组的表现。这样就能使小组合作成员之间

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增强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既是课改的参与者,又是实施者。广大教师应积极投身课改,使学生真正成为小组

篇7: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

黄畈中心小学:田春枝

一、实施背景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统一。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实验探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因此在学生实验时,教师不应过多限制学生,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去 提出新的问题,去交流讨论。

二、实施过程

1、理论学习与研究。(2013.1——2013.4)

2、形成经验与方法。(2013.4——2013.5)

三、实施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确定探究问题,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验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篇8: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

一、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课前学习的兴趣

课上为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示自己, 学生会主动阅读, 并完成一些相应的活动或练习。除此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报刊物来阅读,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适当抽查。英语里有很多朗朗上口而又有情趣的小诗,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规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会一两首小诗, 积少成多。通过学习与积累, 学生扩充了词汇量, 拓展了知识面。当学生学了一段时间的小诗后, 在掌握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要求他们自己编写简单的小诗, 并在全班交流。

有很多英文歌曲是非常美妙动听的, 可是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又非常有限。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每个月学会一首英文歌, 曲目自选。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学生们先听录音, 学歌词, 然后再跟唱、自己唱, 最后在班上小组合唱。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们又可以学会不少东西, 同时, 又不失学习兴趣。

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可以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和归纳、独立追求问题的答案, 小组共同探索和创造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求异思维。如:教师组织英语综合实践, 同学自愿组成小组参加;教师与学生协商后确定几个英语话题。如: (1) Friends (2) Animals and Vegetables学生根据所选话题从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收集并整理材料。准备在展示课中发言、交流, 然后成果展示, 各小组做汇报, 最后把成果汇集成册。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习兴趣。例如, 运用小组演示法, 设置情景, 让组员按角色扮演书中的人物。如课本中每单元的Comic strip漫画部分, 学生可在小组中讨论其中人物的语气、情感。然后通过表演的形式将其展示出来。通过这一活动, 有利于培养发散学生思维, 开阔学生思路, 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保持学生课后学习学习兴趣

英语教材中Reading是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 所选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体裁多样, 均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 小组阅读训练是让小组成员在一起共同钻研书本及有关阅读材料, 强化巩固知识和阅读技能, 让信息反馈来得更及时、更详细、更确切。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是求知的动力。好奇求知是创新思维的内在动力, 这种思维不墨守成规, 突出地表现为标新立异。在教授英语单词的时候可不用以传统的字母为系统的教授方法, 也不必拘泥于大纲和教材所设定的框框。大纲规定初中掌握900个单词左右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 做到能听、说、读、写, 并在口语中熟练应用, 通常师生们就在这个圈子里教与学。老师多一个也不教, 唯恐有超纲之嫌;学生多一个也不学, 害怕有重负之患.其实不然, 如教到英语单词dislike时就联想到like, 进而联想到其他表示喜欢的单词有:love, fond, enjoy, prefer, pleased等, 同时想到它的反义词是hate, 同时还可以想到这种加dis前缀的构词法还有disagree, discover等, like也可以作为后缀的, 如childlike, womanlike.还有习语如likes and dislikes (爱憎, 好恶) as like as two peas (一模一样) 。一个单词联系一大片单词, 可以使学生把握这些单词的区别和联系, 加深对其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 从而扩大词汇量。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单词进行分析和归类。如在归纳以O结尾加es的名词时, 只需记住两人两菜就可以了, 即“黑人和英雄喜欢吃土豆和西红” (Negroes, heroes, patatoes, tomatoes) 。在学习水果时, 除了教给他们大纲里的单词apple, orange, pear, banana, peach, grape, 还可以教给他们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如:西瓜 (watermelon) , 菠萝 (pinapple) , 柠檬 (lemon) 等。又如记忆序数词的特殊变化时, 可编成“八去t, 九减e, f来把ve替, 要是遇上几十几, ie就来把y替。通过对英语单词的分析和对比归类, 着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对扩充的词有似曾相识的之感,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这样学生就会把学习、记忆单词当做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转变那种以分数高低, 知识多寡为唯一标准的僵化观念, 树立勤劳朴实, 基础扎实, 能力实用的人才观。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学会生存”, 培养知识渊博, 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个性独特和大胆探索, 敢于冒险, 善于竞争, 勇于创新的人才。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总体素质上, 以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总之,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对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引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尽快更新观念, 顺应形势, 熟悉课程资源, 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自我学习, 这样才能满足新课程英语教学的需要, 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英语。

摘要: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并且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对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尽快更新观念, 顺应形势, 熟悉课程资源, 转变教学观念。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学生学习兴趣有积极的影响, 课前学生为了课上更好地展示自己, 积极准备材料, 学习兴趣浓厚, 用不同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课中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成果, 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风气浓厚, 思维活跃, 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课下学生积极实践, 通过课下实践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篇9: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分组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23-02

一、重视理念更新

都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发展。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处于学生各项基础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也处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教学理念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当前学习,也关乎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小组合作教学是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也是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教师作为教师合作交流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以便能够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与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和合作者,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当指导者。在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运用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穿针引线”者。教师还需要时不时地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综合,因为有时不同小组的学生可能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的教学指导对于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

二、科学做好分组

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学习讨论方便,往往按座位进行分组,然而由于座位排序的因素相对复杂,导致小组之间、小组之内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均衡、不搭配的现象。教学中教师就要认识到小组学习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分组方法,以便能够科学进行分组,让小组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阶梯,而不是成为学生差异化加剧的源头。总而言之,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4—6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班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组建好的合作交流学习小组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以便小组之内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小组之间学生的素质基本相同,便于日后小组探究、组间竞争的开展。

三、创新教学形式

1.组织学生开展合作讨论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样的教学理念、数学概念,不同的学生理解的出发点往往不同,对于知识点的感受也不一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以便学生能够对于知识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理解,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当然在这个过中要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要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结论。

2.组织学生开展合作练习

合作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合作也是每个新时期人才的必备技能。课堂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练习、合作学习,以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练习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式,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教学中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发挥想象,互相启发,共同发展。比如在教学“鸡兔同笼”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分别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有的学生说“(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也有的学生说“(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还有的学生说“公式3: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更有的说“(头数x4-实际脚数)÷2=鸡的只数”……大家的思维在相互交流中碰撞,这对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体系意义重大。

3.科学开展合作学习评价

篇10:学生间的小组学习合作论文

教师评价办法实施细则

为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让学生学有所得,不断进步,早日形成自学学习、自我发展的良好学风,特制订本办法。

高一学年每班每小组每周确定基础分100分,任课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听课、巩固情况根据评分细则进行“扣分或加分”,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评价,每日累计,直至一周结束。累计分数以班为单位分组上报学年组,进行综合评比。每周一,学年组公布评比情况,按分数列出全学年8个班级48个小组的得分情况,取前八名予以奖励,颁发“最佳学习小组流动红旗”。教师具体评分原则如下:

一、预习检测评分:

1、小组组员学案完成态度不认真,每人次扣0.5分;学案内容,字迹工整,独立完成,不理解问题能够写出不理解的具体“环节”,视为优秀学案,小组优秀学案达到半数以上加1分,全组组员均为优秀学案加5分。

2、小组组员能够结合学案预习,围绕规定任务,能够进行积极思考,利用课余时间或规定时间探讨,能够得出一致合理的结论,能够积极将发现的问题及探究过程梗概在课前板书于后墙黑板,并能在课上合理展示分析过程,使其他同学接受、信服,加3分;

二、课上参与评分:

1、听课状态评分

(1)课上睡觉,小组每人次扣1分;课上趴桌子,小组每人次扣0.5分;

(2)课上不积极听讲,不能根据讲课内容随时记录或整理学案每人次扣1分;

(3)课上看其他课外书籍、玩手机或做其他与当节课不相关的事情,每人次扣5分;

(4)不听从教师指挥,与任课教师及同学发生矛盾,每人次扣8分;

(5)积极思考,能够积极准确回答“加分问题”,每小组每节课只限定一人次,加1分。

2、课堂展示评分

(1)课前,小组不能充分利用展示黑板,将负责问题及时进行板书,扣1分;

(2)课堂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结果,讲解板演,其他小组组员不能认真听取的,不能配合学习活动的,扣1分。

3、合作探究,讨论评分

(1)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活动,存在不参加讨论或讨论离题甚者扰乱正常合作讨论情况的,扣5分;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活动有序进行,每一位组员积极参与,将讨论问题落到实处,成效显著,加2分。

三、课后巩固评分

(1)小组成员都能认真完成各科习题作业,讲过课程的学案都能坚持再阅读,再完善——用其他颜色的笔对没有掌握或不理解内容进行思考重点标注的,周评比该组加5分。

上一篇:2022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下一篇:河南中考英语作文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