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考试重点

2024-05-10

大学期末考试重点(精选6篇)

篇1:大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大学之道》

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之道,在明(作动词,即发扬、弘扬之意)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知道目标所在)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问题:本诗描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答:本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复沓叠句与外貌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情感。如用“首如飞蓬”突显女子因丈夫外出而懒于修饰,用“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喻写女子思夫而丈夫不贵的苦恼与企盼,都非常贴切形象。

三、《野有蔓草》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四、《山鬼》——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五、《冯谖客孟尝君》

1.成语:狡兔三窟、携老扶幼、弹铗而歌、高枕无忧。(至少记两个)2.对比分析孟尝君与冯谖的性格特点:

冯:无能、试探(无好、无能,弹铗而歌: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目光远大(焚烧债卷)——聪明智慧(狡兔三窟,帮助孟尝君恢复并巩固相位);

孟:宽容大度(即使无能,欣然接纳,满足要求)——目光短浅(先生休矣)3.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情节设置曲折变化,引人入胜,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突出表达了冯谖果断善谋的性格特点。

(2)细节描写生动逼真。言:民称万岁。行:夹道相迎。

(3)运用对比映衬(反衬)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比:冯与孟;左右与冯;左右与孟。

六、《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问题:解释“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答:诗歌可以启发人的想象,影响人们的意志;可以帮助人们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的得失;还可以锻炼人们的合群能力,使他们学会怨刺上政的方法。举例说明:

兴:《蒹葭》;《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由鸟在一起想到人,激发对爱的追求。

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群:“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赠汪伦》

怨:《离骚》;《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屈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七、《妇病行》——选自郭茂倩《乐府诗集》

背诵: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问题:本诗描写了哪三幅画面来表现主人公的痛苦:

答:第一幅:病妇遗嘱,多年卧病的妻子,在病床前将孩子托付给丈夫,言语中对丈夫的歉疚、对孩子的关心,无不显示出病妇的善良和凄苦。

第二幅:丈夫求友,叙述妻子死后,丈夫乞求朋友替孩子购买食物的情景,主要由丈夫的动作、神态和独白构成,泣坐、乞求、啼泣、伤悲等语词,将一个中年丧妻、独自支撑家庭的男人的窘迫无奈,真实而准确地揭示在读者面前;

第三幅:孤儿索母,面对“空房”中“啼索其母抱”的孤儿,男主人公不知如何应对,独白中先是发泄愤懑,既而则是自我宽慰,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无奈和绝望。

八、《董娇娆》选自徐陵《玉台新咏》 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赏析:开头六句写春暖花开的自然美景,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点出人不如花、年华易逝,主张及时行乐的主题。

九、《燕歌行》——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问题一:诗作的开头的秋景描写有何作用?(简答题)

答:作品通过一位女性独居时的怨艾忧伤,写思妇对外出丈夫的思念。诗歌开头四句,勾画了一幅秋风萧瑟、草木凋零、候鸟回归的秋色图。作者借用宋玉《九辩》中的秋景描写,激励渲染一种凄凉肃杀的氛围,并由候鸟回归自然地引出女子的相思。接下来的五句从双方着笔:前两句替丈夫设词,怨其不归;后三句写自己的孤独,伤心流泪。最后六句为女主人公被相思之苦所煎熬的行为和心理描写:弹琴无法消解心中的寂寞;睡在床上也辗转反侧,未能成眠;于是借牵牛织女的不幸,用反诘的句式,表达思妇无限的哀伤。

问题二:本诗在艺术形式上有何特色?(论述题)答:萧瑟悲凉的景色和寂寞凄清的氛围,对诗歌所表现的怨艾愁苦的相思之情,是一种很好的烘托;而燕雁回归与丈夫不归,也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有利于抒情的展开。句句用韵,一韵到底。此外,本诗的语言清丽流畅。(结合前面的答题)

十、《移居二首》——陶渊明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十一、《苏武传》——班固

问题一:卫律、李陵这两个人物,对表现苏武的品格有何作用?

答:卫律和李陵这两位降将,对苏武的光辉形象起了重要的*陪衬*作用。卫律死心塌地投敌,对苏武软硬兼施,一副无耻小人的嘴脸;李陵迫于形势投降,对苏武苦口婆心,从朋友的立场出发。在对他们的坚定拒绝中,苏武不屈不饶、无怨无悔的人格魅力,得以凸显无遗。特别是李陵的*名节之痛和羞愧之心*,更让人意识到苏武坚持民族大义的可贵。问题二:有人认为苏武是“愚忠”,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言之成理即可)

附: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但是苏武的忠诚里有没有愚忠的成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我认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说不定也能像我们这样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

十二、《世说新语》四则——刘义庆 成语:

坦腹东床、东床快婿;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十三、《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问题:从诗歌的内容结构看,诗人是怎样由景入情、披情如理的?

答:本诗写作上最显著特点即是以月为经,以江为纬,从时间与空间上展开对月下江中一系列优美动人情境的描绘,将景色与人物全都置于此种图景中,从而蒙上了一层神秘、清幽的色彩。与此同时,又多借景色引发出种种情与礼的感触,使诗情、画意、哲理交融,在构成空灵蕴藉意境的同时,体现了初、盛唐时期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既多情重情而又开朗向上的健康情怀。

十四、《过香积寺》——王维(诗佛)艺术特色:诗中有画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十五、《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十六、《无题》——李商隐(与杜牧合称这小李杜)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赏析:

此诗追忆欢宴场景。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时间、地点。颔联写今日的相思,相思之苦,相知之深。

颈联写宴会上的热闹。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

尾联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十七、《赠别(二首)》——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十八、《蝶恋花》——晏殊,有《珠玉词》——唐圭璋《全宋词》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问题:如何做到的情景交融? 答:(总)这是一首伤离怀远的词作。

上片主要写景。第一句不仅点明时间、地点,也暗示出主人公情趣之高雅,通过写景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愁绪。

二、三句:燕子不耐寒意,双双飞去,更衬托出主人公的寂寞孤单;而明月不解离愁,自夜至晓“斜穿朱户”,主人公也是彻夜难眠,可见其思念之苦。

下片境界扩大:主人公想把自己的思念通过书信带给远方的人,可山长水阔,佳人在何处?这里不仅点明了天涯怀远的主题,而且把主人公那种望眼欲穿的心情和难通音信的失望充分表现出来,很好地展示了主人离别的哀伤。

(艺术手法分析)情与景交织而写,景语中有情语,情语中有景语,情景交融,主客观相统一。再有,拟人、移情手法的运用也相当突出。如上片第一句“愁烟”、“兰泣露”即采用这种手法:“明月不谙离恨苦”也是把人的情感移植到明月,使之表达更深沉含蓄。整首词情感描述细腻委婉,境界深婉又开阔,可见词人驾驭情感和语言的能力。

十九、《玉蝴蝶》——柳永,有《乐章集》——唐圭璋《全宋词》 创造了大量反映民间生活的*慢词*。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赏析:

答:这是一首伤离怀远的词作。

上片以景为主,景中有情。凄凉的秋景,凄清沉寂之感。为下文抒情作铺垫。下片插入回忆,以情为主,而情中有景。

雅俗共赏是此词的一大特点。此词不事雕琢,却又深情委婉,而且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

二十、《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有《漱玉词》——唐圭璋《全宋词》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愁:以“慵”点染,“瘦”形容,“念”深化,“痴”烘托,逐步写出不断加深的离愁别苦,感人至深。

二十一、《牡丹亭·惊梦》——汤显祖

《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醉扶归】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问题:【皂罗袍】一曲表现了杜丽娘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作者通过杜丽娘之口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春景,并借景抒情,抒发其对青春虚度的忧虑和伤感,从而表现杜丽娘青春的觉醒。

1.通过对比的手法,写白花的美丽却开在破败的地方,杜丽娘美丽却被禁锢。2.互文的手法,写这美好的时光和景致,与自己的痛苦对比,充满了无奈。3.控诉。后花园的美却无人讲,封建家庭伦理对青春的扼杀。4.梦想的人生。自由自在的追求爱情,在楼船与意中人一起看景,是最幸福的事情。5.对春光浪费感到惋惜。

二十二、《断魂枪》——老舍

问题:《断魂枪》表现了什么样的深刻主题? 答:

1.忧郁:面对西方现代化的渗透,对中国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走向衰落感到忧虑。2.同情:这样一代镖师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无能为力,以沙子龙为代表对现实处境有着清醒认识的人,无路可走,只能被动改变。

3.反省与批判。1>中国传统文化应与世界接轨,要朝现代化转变。

2>对以王三胜、孙老者等为代表的还沉醉在中国传统的美梦中的人的批判。

二十三、《金锁记》——张爱玲 问题:如何看待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

答:作者通过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人性异化的批判。

1.曹七巧的变化,从单纯的大姑娘到最终完全丧失了人性、母性,这本身是个悲剧。2.作者着力刻画性格、精神的扭曲,1)、家庭、爱情、婚姻 2)、性格——生性多疑 3)、金钱观念扭曲

3.疯狂,1)、把娘家侄子赶出家门 2)、把媳妇害死,撕毁大龄女儿唯一的婚约 3)、对情人的疯狂。

二十四、《容忍与自由》——胡适

问题一:“容忍”与“自由”的关系:有条件的自由。

问题二:作者从哪几个层面来论述“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这一中心论点的?

答:首先结合个人的思想经历,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接着结合历史经验,之处不容忍态度背后隐藏的群体心理根源:其一是人类普遍的共性,它是“喜同而恶异”的;其次是“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最后指出我们必须戒律自己,不能“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二十五、《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 问题:分析“我”的情绪变化过程。

答:小说的情节全由情绪来主宰、来推动,写出了“我”由充满期望(十八岁第一次出远门)到初次失望(遇到人找旅店,不搭理)、重新期望(遇到司机,坐车)到大大失望(车子坏了)、再次期望(来人以为帮忙修车)到彻底失望(不帮忙还打人、抢苹果,司机抢走包)的情绪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来源于人性的阴暗险恶,来源于外部世界的不可捉摸。

填空题(练习册上的题目)1.徐志摩

新月诗人 2.老舍 “京味”小说与语言

3.1944年,张爱玲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出版 4.《容忍与自由》——胡适 5.巴金 散文集《随想录》

6.王小波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合称“时代三部曲”。

7余华 “先锋派”代表作家

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完

篇2:大学期末考试重点

2矿井设计程序:1提出项目建议书2可行性研究报告3矿区总体设计4矿区初步设计5施工图设计。方案分析比较步骤:

1明确设计需求内容性质目标:2熟悉掌握设计中所要解决总体活局部课题内部及外部条件。3更具内部和外部条件,设计任务内容和目标,提出可行方案。4对提出的可行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从中选出2、3个较优方案。5对选出的较优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和经济计算和比较。全面研究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明确个方案技术经济差异。全方面衡量各个方案。从各个方案中选出相对最优方案。6按设计需求,对方案做出详细文字说明,绘制必须图纸。

方案比较法优点:能够考虑各种罂粟,从质和量的方面比较评价方案,权衡优劣,最终选取符合要求最佳方案,缺点:初选方案由设计首选经济进行粗略分析,由于设计人员经验水平不同。又是坑农在初选时就忽略了最优方案,从而选取的方案只能是次要方案 井田划分原则:自然环境划分,地质因素划分,指煤层赋存形态划分,按煤层组与储量分布划分,按煤种煤质分布情况划分。按地形地物界线划分。人为境界划分:水平标高划分。地质钻孔连线划分。经纬线划分,勘探线划分。

矿区建设顺序原则:先浅后深,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平硐,再斜井,后立井。先改扩建再新建。先急需后一般。同时建设矿不能太多。

矿井设计步骤:1提出可行性方案2进行方案技术比较3进行方案技术比较。4方案多目标综合评价优选5填写方案说明绘制图纸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单位时间内通过井底车场火灾数量,通常以每运输煤炭吨数表示,确定井底车场通过能力步骤:1计算出不同矿车在井底车场单独运行图标。2根据不同列车配比编制出井底车场调度图标;3 依据调度图标所表示列车平均间隔时间。计算出井底车场通过能力。

井底车场线路划分原则:

1一台电机车未驶出之前,另一台电动车不能驶入的线路划分为一个区段。2若一条线路能同时容纳数量互不干扰的电机车或列车。则该线路划为数个区段。3电动车在最大区段内调车时间不得超过矿井产量所需平均进车时间4区段划分时,必须考虑,信号设置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井底车场线路设计内容:1井底车场型式选择2井底车场线路平面布置设计。3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4井底车场线路坡度设计

井底车场线路布置要求;1有利于提高运输通过能力2使列车在车场巷道内安全运行3线路布置尽量简化,方便施工节约工程量。

3矿井可行性研究内容:1市场需煤量预测2对煤炭资源的研究3矿井生产能力4井田开拓和开采5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环境保护方案等。6搞好综合平衡,落实生产建设条件。制定工程实施计划,确定建设工程和资金运用。7经济分析。

4矿井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目的:根据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地区规划的需求,结合铲平需求预测和工程技术比较。通过多方案比较。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地运算分析和论证。提出全面经济评价意见。为编制和审批设计任务书提供可靠依据。

5采区设计布置原则:

1矿井第一个采区应该选择在位于井筒附近,储量可靠辖段,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布置中央采区一遍利用斜井提升设备就近出煤。节省工程量加快建设速度。2采区巷道布置要合理集中。系统简单,尽可能少掘岩石集中巷,条件适宜时,可实行连续回采。开采煤层群矿井一般实行巷道联合布置,减少工程量,充分发挥运输设备能力和提高采区生产能能力。3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综合机械化采煤,其次使用高档普采,水采和炮采。4倾角小于12度时,尽量推广倾斜长壁采煤法。5倾角小于12度时,条件适宜时刻布置对拉工作面,对拉工作面一般为200、300m。

轨道曲线连接技术需求:为了减少车辆在弯道上运行阻力和增加安全车手。玩到的外轨应高于内轨同时轨距也需加宽。由于车箱外申需要加宽巷道。轨道中心线间距也需加宽。

单开道岔非平面行线路联结特点:用单开道岔和一段曲线线路。把方向不同两条直线线路联结起来。被连接两条直线线路不在同一巷道内。

单开岔平行线路联结:用单开道岔和一段曲线使单轨线路变为双轨

篇3:大学期末考试重点

关键词:大类招生,重点班,成绩差异

1. 引言

《社会经济调研方法》是佛山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大类招生的专业必修课。笔者在2013-2014学年下学期担任佛山科技学院经管学院2013级大类招生1-6班的《社会经济调研方法》课程的教学工作, 6个班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通过分析这6个班的成绩, 包括平均分分析, 优秀率分析, 方差分析, 可以找到每个班学生成绩的差异, 包括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的差异, 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有助于老师们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 成绩评定方法, 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本研究的另一个目的, 是想揭示作为重点实验班的1、2班, 和普通班4-6班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重点实验班1、2班高考入学成绩, 明显优于普通班的学生, 应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在本门课程中, 他们是否能像预期的那样取得更高的成绩, 有待进一步验证。

2. 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

期末成绩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平时成绩, 二是期末的考试卷面成绩。成绩均采用百分制, 平时成绩占比百分之三十,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比百分之七十。

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完成的小组作业作为依据:以小组为单位, 完成一份实践调查的全部过程, 包括选题, 设计问卷,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并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最后形成最终报告。学生上交的最终版调研报告, 作为该小组的平时成绩主要依据, 并按照ABC给出等级分数。每个小组6个同学, 考虑到组员之间积极性有差异, 在完成小组作业时有“搭便车”的可能, 故设计了“组员互评成绩”, 小组作业完成之后, 组员之间相互打分, 积极性高的组员, 能获得其他组员更高的评价, 如甲同学的“组员互评成绩”就是该组其余5个同学给他打分的平均分。在调研报告的成绩基础上, 按照“组员互评成绩”做适当调整, 互评成绩最高的两位同学, 加5分, 互评成绩最低的组员, 减5分。考虑到同学们碍于情面, 会给全部组员100分, 或者全部组员都是相同的高分 (如99分) , 这样的小组互评成绩, 不作为参考, 只取调研报告的分数作为最终的平时成绩。

3. 期末总评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给出了期末总评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我们同时给出平时成绩 (表1) 和考试卷面成绩 (表2) 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见表2和表3。

4. 重点班与普通班的成绩差异分析

我们先分析6个班的期末总评成绩, 继而分析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元素——平时成绩 (30%) 以及卷面成绩 (70%) 的差异, 以及造成差异的可能的原因。

4.1 期末总评成绩分析

我们先看期末总评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如表3所示。重点班1班, 并没有发挥出其先天的优势, 在六个班中表现明显滞后其他班。无论是平均分, 还是90分以上人数的占比 (优秀率) , 都明显低于另外5个班。平均分82.91分, 在6个班中排名最后;优秀率6.38%, 在6个班中也是排名最后的。另一个重点班2班, 却在平均分和优秀率方面独领风骚, 平均分86.34, 在6个班中排名第一;优秀率30.61%, 在6个班中也是排名第一;但是, 2班的成绩方差最大, 为5.61, 最低分也是六个半班中最低的69分。说明2班整体而言, 无愧于其先天的优势和超强的学习能力, 但“贫富差距”在拉大, 表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两级分化趋势。

在4-6班的普通班中, 6班独占鳌头, 平均分86分, 在普通班排名第一, 仅次于重点班2班;优秀率28.00%, 在普通班排名第一, 仅次于重点班2班。普通班中落后的班级是3班, 平均分和优秀率在普通班中排名最后, 但优于重点班1班, 所以三班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而4班和5班的各项指标居中, 在整体中处于稳定中游的位置。

以上是根据期末总评成绩, 对各个班的总体评价。下面分析造成各班差异的原因, 我们分别从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个方面来分析。

4.2 平时成绩分析

我们看平时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如表1所示。重点班1班, 同样在平时成绩中表现明显滞后其他班。无论是平均分, 还是90分以上人数的占比 (优秀率) , 都明显低于另外5个班。平均分84.48分, 在6个班中排名最后, 其余班级平均分都在九十分以上;优秀率44.68%, 在六个班中排名第六, 且与排名第五的优秀率75%相差30个百分点。可见重点班1班的平时成绩, 是六个班中表现最差且远远落后与其他班。另一个重点班2班, 在平时成绩方面表现平平, 平均分91.91, 排名第四, 优秀率75.51%, 排名第二, 但与另外几个班差距不明显。所以重点班1班2班在平时成绩中的表现, 说明这两个班的学生, 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有懈怠的倾向, 需要引导加强他们的学习态度。6个班的平时成绩中, 表现最好的班是4班, 得到最高的平均分93.94分, 并拿到最高的优秀率90%。四个普通班中, 3班的平时成绩平均分最低, 优秀率也是最低的。

4.3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分析

我们再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如表2所示。期末考试采用的是开卷考试的方式, 里面有30%的综合性分析题目,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班1班和2班在这方面还是展现出了他们超越平均水平的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班优秀率10.64%, 高于六个班的平均优秀率9.59%;1班的卷面平均成绩, 82.04, 稍稍低于六个班的平均成绩82.17。2班更是遥遥领先与其他班, 优秀率20.41%, 排名第一, 且远高于排名第二的6班12%的优秀率;2班的平均分也是6个班中排名第一的。这说明重点班1班和2班对理论的把握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强, 特别是2班, 各个指标均领先于其他六个班。

4-6班的普通班中, 卷面成绩表现最优的是6班, 3班和5班表现滞后。

5. 结论

我们分析六个班的总评成绩, 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5.1 重点班1班, 总体而言, 表现不佳。

期末总成绩无论看平均分, 还是看优秀率, 都落后与其他5个班, 排名第六。分析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 我们不难发现, 造成1班总评成绩差的原因, 主要是1班的平时成绩太差, 平时成绩的平均分和优秀率, 不仅排名最后, 而且大大落后与其他5个班, 这是造成1班总评成绩差的最主要原因。1班的卷面平均成绩, 82.04, 稍稍低于六个班的平均成绩82.17, 弱势并不明显。所以1班在卷面成绩上无优势, 再加上在平时成绩上大大落后与其他班, 造成1班总评成绩落后, 在6个班中排名最后。

5.2 重点班2班, 表现最好, 无愧于重点班的称号。

2班的期末总成绩的平均分和优秀率, 在六个班中排名第一。但2班成绩方差最大, 最低分也是六个半班中最低的69分。说明2班整体而言, 无愧于其先天的优势和超强的学习能力, 但“贫富差距”在拉大, 表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两级分化趋势。分析2班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 我们也发现, 2班在平时成绩中表现平平, 而在期末卷面成绩中, 表现突出。说明重点班的学生, 普遍存在平时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但其先天的优势和学习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5.3 4-6班的普通班中, 总评成绩表现最好的是6班。

仅次于重点班2班, 比重点班1班优势更明显。分析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 我们发现, 造成6班总评成绩好的原因, 是6班的卷面成绩好, 而平时成绩表现平平。说明6班的学生, 掌握理论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

5.4 普通班中落后的班级是3班, 平均分和优秀率在普通班中排名最后, 但优于重点班1班, 所以三班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

分析原因, 3班的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在普通班中落后了, 所以造成3班总评成绩落后。

5.5 总评成绩中, 4班和5班的各项指标居中, 在整体中处于稳定中游的位置。

4班在平时成绩中表现最优, 在6个班中遥遥领先, 说明4班同学平时的学习积极性最强, 值得鼓励。

针对上述问题的改进对策是:对于平时成绩表现不佳的班级, 辅导员要加强引导和沟通, 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课堂管理和引导,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热情;同时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 (包括重点班和普通班) , 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优势, 鼓励他们向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吴金财.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如何使用平均分[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13 (8) .

[2]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美大学“期末考试要脱衣”引争议

这门名叫“视觉艺术104A:表现你自己”的课程因为“期末考试要脱衣”的特别要求被英美媒体广泛报道。据称,要想通过这门课的期末考试,学生不仅需要在全班约20名同学和男教授面前把自己脱得光光,还要做各种撩人的动作,展现自己情色的一面。

其中一名学生的母亲在听女儿讲述了这一另類期末考试后,义愤填膺地向当地媒体“揭发”了在她看来极为变态的规定。

这一规定也引起了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这一做法令人震惊,显然有更多其他方式让学生在艺术领域探索挖掘,这名所谓的教授是借着艺术的名义,满足自己的变态要求。

不过,教这门课程的教授里卡多·多明格斯可不这么想,他宣称,课程开设11年来没有接到过任何抱怨。多明格斯说,自己教授的这门课关注的是身体艺术与表演艺术的历史,“在课程最后,我们需要裸体做一系列动作,这是学生们要达到的标准之一。”当然,作为老师,多明格斯以身作则,也会在学生面前展露裸体。

《每日邮报》称,多明格斯此前曾参与一系列政治项目,其中有一项还曾遭到过国会调查。

篇5:贵州大学房地产营销期末考试重点

1、市场细分的方法有哪些?

2、定价的方法(四种)

3、促销的方法(人员、广告、营业推广、公关)

4、经销商品牌的含义。

5、房地产特征的异质性。

6、经销商和代理商的区别。

7、人口增长怎样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影响

8、产品组合广度的含义。

9、房地产促销中的人员沟通。

10、掌握两阶段产品的定位重点。

11、一体化发展战略性质。

12、什么叫产品项目,产品项目的含义。

13、人员推销的第一个步骤----(做好营销工作)

14、理解声望定价策略

15、理解不同的竞争者

16、理解土地的自然属性

17、产品组合的四个要素

18、掌握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

19、房地产物业的类型

20、市场调研的方法(访问、观察、试验)

21、形成房地产需求的两个条件

22、不同物业促销方式及重点

23、撇指定价

24、了解房地产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点

25、不同年龄的购买者对购房行为的影响。

26、房地产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

27、分析营销环境的目的28、为什么要分析消费者内在心理

29、新的定价方式

30、自然环境包括那些?包括:地位位置、地质地貌、自然风光及气温气候等因素

31、针对中间商销售促进的方式有哪些

32、潜在消费者对品牌优先考虑取决于其(知名度)

33、房地产商品的经济特征

34、品牌在房地产营销的作用

35、房地产新产品开发的原则

36、公关的作用

37、购买期房的风险主要有?

38、市场细分的主要作用。

39、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及费用主要包括哪些? 40、实施无差异。。

41、。。

42、房地产间接销售的优缺点。

43、理解房地产新产品的类型

44、影响购房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45、营销渠道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

46、分销渠道的构成47、文化环境包括哪些环境因素

48、什么叫房地产市场。

49、房地产的产品定位 50、房地产的促销定位

51、垂直差价

52、集中性营销

53、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营销对策

篇6: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拉伊《实验教育学》 教育起源: 神话起源论:朱熹 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论:孟禄——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论:米丁斯基、凯洛夫—唯物主义的思想下产生的 生活起源论:孙培青、胡德海 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性、宗教性、无阶级性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目标狭窄、阶级性,封闭性、机械性、科学性、彻底性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我们如何理解教育的概念 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和完美化的过程。通过教育,人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提高,品德得以养成,情趣爱好得以发展,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广义的教育是一种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目的的隐秘性,导致广义教育判断的复杂性。)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关系:

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2、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3、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教育活动的基本特性: 1 永恒性2 生产性3 历史性4 继承性5 相对独立性6 长期性7 民族性 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目的就是人们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广义:教育的目的即培养人的总目标 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的目的 教育方针教育工作的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和教育政策,它包含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基本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 教育目的的功能:激励功能、指导、评价、教育的分类: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倾向为依据分类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中心,应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是以社会价值为中心,根据社会需要……(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纳托普)生活本位论: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提出“教育即生活说”(杜威、斯宾塞)教育目的科学分类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教育目的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在德智体美劳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万向

2、“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3、“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教育质量标准

4、注重全名素质提高 我国教育的实现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 内容:五方面德智体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关注终身发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辨析:教育价值观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教育评价 第三章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顺序性、阶段性(循序渐进)、差异性(因材施教)、不均衡性(抓关键期教育)教育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遗传、教育、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体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特征的发展、价值的实现。P83 个体社会化的含义:个体社会化是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丁香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并不断完善长期发展的过程。第四章p96 现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五章:现在教师与学生 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重组性)、示范性、迟效性 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装也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是主体性的人、发展性的人、完整性的人、个性化的人 现代师生关系的理解:教育、心理、伦理 师生关系的内型:命令、放任、民主 特点:民主平等性、互利互惠关系、合作对话性 现代师生关系的重建: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爱护尊重学生 第六章 课程的分类:

一、德智体美劳动技术课程

二、正规课程 有计划的正规课程 潜在课程:无计划的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悬缺课程 现代课程的设计取向:

1、知识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2、学习者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3、社会中心课程设计理论 现代课程的实施取向:

1、忠实取向

2、相互调适取向 现代课程的评价 含义: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过程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和学生成绩的判断,课程评价即为,依据课程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二队课程系统的各方面以及课程整体作出的价值判断过程 功能:导向、调控、管理、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

1、强调全人教育,反应在课程方面,就是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的发展做出要求。

2、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跟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改进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于集中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目标

是一定的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目的是通过具体的课程目标体现出来的

行为目标:随着课程研究领域的独立而出现的,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课程类型

生成性目标:在教育过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不断生成的课程目标 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学生活动过程中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的对首创性的反应,不是预定的结果。第七章

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与教育之间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与智育不是一个概念 教学与上课不是一个概念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巴普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认知主义————:布鲁纳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也相互作用,两者是源和流的关系,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

教育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一般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学导式教学法、讲授法、实践法 现代教学发的基本运用策略

1、注重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方法

2、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价值取向

3、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多变互动

4、教学方法实验的优化提取

5、教学方法原则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

6、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整合 现代教学模式、布鲁纳:发现教学法

2、约翰.卡罗尔、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3、乔治诺咋洛夫 暗示教学模式

4、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1、改革、完善班级授课制、促进教学单位合理化

2、综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

3、个别化教学成为改革方向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教学原则是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联系实际、直观性、巩固性、量力性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答疑、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教学组织形式

是一种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个别教学:是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进

度和教学实践不作统一安排

2、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也被称作课堂教学

3、道尔顿制:能够较好地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和创造才能

4、文纳特卡制:学习课程分为两部分,意识采用分科组织学生个人自

学的方式,一部分采用集体的教学方式

5、分组教学制:是一种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能力、作业、外部、学科能力、内部

6、特朗普制: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组合在一起

几种典型的教学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总结性 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的的辨析

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史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于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平的的基础,学生要想把思想品德的提高有助于知识掌握,但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提高了思想品德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的掌握知识为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

3、防止出现单纯追求知识传授或单纯追求思想品德教育的偏差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应将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时,有效发挥其能力

1、知识的获得是能力发展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赖于能力的发展

2、教育学中应引导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促进其有效发展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因素

2、注意有效利用非智力因素,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现代教育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习起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对待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2、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3、要防止出现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对教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下一篇:放弃财产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