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2024-04-16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通用13篇)

篇1: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的第11―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在数位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商中间与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40÷17 600÷10 540÷90 560÷14

900÷15 260÷20 480÷60 900÷45

380÷19 450÷15 360÷12 390÷30

320÷25 600÷12 960÷48 840÷40

2、在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16×( )<120 35×( )<300

14÷( )<116 26×( )<140

24×( )<150 15×( )<139

60×( )<488 25×( )<182

3、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①3888÷54 ②2648÷62

③6078÷16 ④3270÷28

全班齐练,四人板演,练后讲评。

二、指导练习。竖式计算,并验算、(P.65第11题)

(1)3824÷36=106……8

提问分析:①先说商是几位数?②为什么商的十位上要写0?③怎样检验商106对不对?

(2)9900÷45=220

提问分析:①为什么商的末尾要写0?②被除数十位上的0为什么要移下来,而个位上的0不要移下来?③怎样验算商220对不对?

(3)学生独立完成第11题的其余四道题。

计算后,结合订正评讲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商的中间0或末尾0不能丢?有哪些情况商的末尾要商0?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的第15题。

2、学生独立做第12、13、14题。

篇2: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新教材在安排除法计算教学时,打破了老教材按部就班的教学形式,把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合并在一起教学。不管0商在什么位置,无非两种情况:一是不够除要商0,二是0除以除数直接商0。因此,在教学时,我牢牢抓住这两点,让学生区分清什么情况下必须商0。搞清了商0的算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就提高了。

有些学生在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往往忘记先商0,等到做完发现位数不对,又在末尾添0,造成结果错误。看来,在前面的教学中,应该特别强调,落一个数就要写一个商,不够除要立刻商0,这样学生才不会漏写商中间的0。

篇3: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大家先算算草地上有几只什么动物?

生:草地上有3只兔子和3只小猴。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它们是来采摘自己喜欢的食物, 兔子能采到几个蘑菇?

生:6个。

师:3只兔子采了6个蘑菇,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只兔子能采到几个蘑菇?

师:怎么算?

生:6÷3=2。

师:3只小猴来摘桃子, 可树上一个桃子都没有, 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

生:0÷3=0。

师:4只小猴呢?谁能再举例说一说吗?

生1:0÷4=0。

生2:10只猴每只猴摘到0个桃, 所以0÷10=0。

生3:100只猴每只猴还是摘到0个桃, 所以0÷100=0。

师: (板书算式) 0÷0呢?

学生理解除数0表示没有猴来摘桃, 也就算不出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 所以这样算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0不能作为除数。

观察比较这几道算式, 发现并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设计思路:创设学生熟悉的卡通情境, 以兔子采蘑菇为引子, 由一般除法6÷3=2做铺垫, 引出小猴分桃, 学生发现由于树上1个桃都没有, 每只猴摘到0个桃, 因此0÷3=0、0÷4=0, 在举特殊例子过程中发现“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 理解了把0个桃平均分给0只猴没有意义后完善规律———“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自然地解决了学生对于0为什么不能作为除数的疑问。

二、探索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师:我们再到养鸡场看看。 (出示例题)

生:306÷3。

师:结果是多少呢?先估计一下。

生:结果是100多。

师:你会分步口算吗?

生:300÷3=100, 6÷3=2, 100+2=102。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

师:用前面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可以做这一题吗?试试看。 (学生试做)

师:比较这两种算法, 哪种步骤少些, 少了哪几步? (教师出示简化竖式)

学生在比较中认识简化算法。

生1:前面算式把0移了下来。

生2:算出来都是0, 不写也可以。

生3:反正都是0, 将它们省掉, 没有什么影响, 反而简便。

师:这里不起作用, 可以省略, 计算起来既方便又快捷。

生4:商中间的0不写更简便。

生5:中间的0不能不写, 不写0商102就变成了12。

师:那这里的0一定要写, 0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生6:0有占位的作用。

师:对, 0在十位上, 起占位置的作用。你现在能说说简便的计算过程吗?

生:306除以3, 当用0去除以3时, 0不要移下来, 直接商0, 写在商的十位上, 但0一定要写, 商0后, 0不用再去乘除数, 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继续除。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练习:804÷4 402÷2

设计思路:学生尝试用前面学过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计算306÷3, 再和简便算法过程比较,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后发现因简写而省略的步骤及注意点, 进而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后小记:

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的除法, 和推广到商0的除法的另一种情况, 就是遇到被除数某一位不够商1时, 也要在这一位上商0。本节课需要学生先知道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涉及被除数是0的除法, 这一点学生们结合例1的小猴分桃图能够很好理解。所以教师接着前面几道算式列出了0÷0, 让学生讨论这道算式有没有意义。从意义上来看, 是把0个桃分给0个猴, 这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学生们就理解了除数不能为0这一点。

在教学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时,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于这种简便算式在格式上、理解上存在的困难, 教师先让学生采用不省略的算法来做, 然后再出示简便的写法, 把这两种写法做一个对比, 大多数的同学能够知道为什么可以简便, 也就较好地理解了算理。

反思及改进:

篇4: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大家先算算草地上有几只什么动物?

生:草地上有3只兔子和3只小猴。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它们是来采摘自己喜欢的食物,兔子能采到几个蘑菇?

生:6个。

师:3只兔子采了6个蘑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只兔子能采到几个蘑菇?

师:怎么算?

生:6÷3=2。

师:3只小猴来摘桃子,可树上一个桃子都没有,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

生:0÷3=0。

师:4只小猴呢?谁能再举例说一说吗?

生1:0÷4=0.

生2:10只猴每只猴摘到0个桃,所以0÷10=0。

生3:100只猴每只猴还是摘到0个桃,所以0÷100=0。

师:(板书算式)0÷0呢?

学生理解除数0表示没有猴来摘桃,也就算不出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所以这样算是没有意义的,因此0不能作为除数。

观察比较这几道算式,发现并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设计思路:创设学生熟悉的卡通情境,以兔子采蘑菇为引子,由一般除法6÷3=2做铺垫,引出小猴分桃,学生发现由于树上1个桃都没有,每只猴摘到0个桃,因此0÷3=0、0÷4=0,在举特殊例子过程中发现“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理解了把0个桃平均分给0只猴没有意义后完善规律—“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自然地解决了学生对于0为什么不能作为除数的疑问。

二、探索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师:我们再到养鸡场看看。(出示例题)

生:306÷3。

师:结果是多少呢?先估计一下。

生:结果是100多。

师:你会分步口算吗?

生:300÷3=100,6÷3=2,100+2=102。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师:用前面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可以做这一题吗?试试看。(学生试做)

师:比较这两种算法,哪种步骤少些,少了哪几步?(教师出示简化竖式)

学生在比较中认识简化算法。

生1:前面算式把0移了下来。

生2:算出来都是0,不写也可以。

生3:反正都是0,将它们省掉,没有什么影响,反而简便。

师:这里不起作用,可以省略,计算起来既方便又快捷。

生4:商中间的0不写更简便。

生5:中间的0不能不写,不写0商102就变成了12。

师:那这里的0一定要写,0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生6:0有占位的作用。

师:对,0在十位上,起占位置的作用。你现在能说说简便的计算过程吗?

生:306除以3,当用0去除以3时,0不要移下来,直接商0,写在商的十位上,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继续除。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练习:804÷4  402÷2

设计思路:学生尝试用前面学过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计算306÷3,再和简便算法过程比较,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后发现因简写而省略的步骤及注意点,进而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后小记:

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的除法,和推广到商0的除法的另一种情况,就是遇到被除数某一位不够商1时,也要在这一位上商0。本节课需要学生先知道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涉及被除数是0的除法,这一点学生们结合例1的小猴分桃图能够很好理解。所以教师接着前面几道算式列出了0÷0,让学生讨论这道算式有没有意义。从意义上来看,是把0个桃分给0个猴,这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学生们就理解了除数不能为0这一点。

在教学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时,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于这种简便算式在格式上、理解上存在的困难,教师先让学生采用不省略的算法来做,然后再出示简便的写法,把这两种写法做一个对比,大多数的同学能够知道为什么可以简便,也就较好地理解了算理。

反思以改进:

在例题2的学习中,简化竖式是在学生尝试计算的基础上就直接以介绍的形式传给学生,这样节省下了不少宝贵的课堂时间,课堂看起来更高效。但对这段教学过程反思后,我发现没有体现出经历过程、体验需要的理念,假如在学生按照基本方法一位一位地除完后,再让学生继续计算两题:309÷3 603÷2,引导学生观察3道竖式中0的计算部分,讨论:对这一部分计算,你们有什么看法?学生经过3次重复计算,会感受到这一部分计算的异样——啰嗦、无效,简化竖式的要求由此而生、由衷而生。接着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简化竖式,在考证直接商0的正确性的同时,让学生对简化竖式“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看似低效的做法,虽然少了些练习的强度,但有了理念的支撑,相对于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发现方法的教学思路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也会更加扎实、有效。

篇5: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若是单纯的计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首先创设教学情境,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特点—贪吃,把他吃西瓜的事编成小故事,把计算与故事相结合,激发兴趣。首先在故事情境中出现4人分吃4个西瓜,平均每人吃1个。列式4÷4=1(个),当猪八戒把其他三个的也吃了以后,引出他们三人一个也没有吃到,引导学生列出0÷3=?既而得出0除以任何数都得0。紧接着质疑,0÷0行不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0÷0商不唯一,不能确定等。接着问2÷0可以吗?由于没有结果所以不行,近而得出0不能做除数,最后总结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个结论。

其次,学习例5,通过尝试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时,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试着进行计算,指名板演,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列竖式计算很简便,学生在写竖式时,好多采用原有写法,但也有用简便写法,鼓励学生用简便写法,并逐步掌握这种写法。

篇6: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回引

出示情境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算式怎样列? 平均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

二、探究

教学例一

1、三只小猴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呢?

“一个都摘不到“那么0÷3等于多少呢?

如果是4只小猴摘桃结果会怎样?5只呢?9只呢?……算式怎么列?结果呢?

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除以或乘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

教学例2

出示例题图,

问:你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问:要求“前3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怎样列算式?

1、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306÷3等于多少?先估算,再算一算。

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重点学习笔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分析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

讲解书写格式。

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

2、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如果学生写出的竖式不够简便可以进行引导分析:最后一步的竖式计算能否省略?如果省略,商的个位上的0要不要写?还要在哪里写0表示除完?

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

三、练测

1、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选两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3

独立找出3题的错因,并改正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4

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4、想想做做5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解答

集体讲评

四、总结反思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6÷3=2(个)             0÷3=0(个)

篇7: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九课时。

1、 教材的特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有关0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算理,探索合理的竖式。

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本节我安排了例5、例6。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 0”,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索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用课件出示以“兔子和猴子找食图”为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讨论理解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2、学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笔算除法的基础较扎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笔算算理理解不够;另外,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针对此特点,创造了生活中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复习铺垫,建立联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领悟算法——→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回顾反思,升华提高。

篇8: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个位是0的除法, 教学的关键是:理解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 为什么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因为学生还没学习过“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商为0”的知识, 所以, 要让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算理。教学时要注意:在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后, 再利用动手操作和课件画面演示, 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支撑, 在此基础上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

课时目标:

1.让学生经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的个位是0) 的除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掌握这种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3.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个位是0的除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理解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 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教法:引导、组织、谈话。

学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准备:课件、成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图片:中国羽毛球队决赛过程和获奖图片。

2. 谈话:中国羽毛球队顽强拼搏, 在奥运会和各类国际比赛上多次夺得冠军, 中国羽毛球高手们为国争光, 大家都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现在, 羽毛球运动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今天的数学课, 老师又带来了一个跟羽毛球相关的数学问题, 看看谁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评: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一般是连续的, 这意味着学生的计算训练不曾间断, 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堂新授课, 教师没有再继续采用惯见的复习题导入, 而选择了情境导入是可行的。就教学策略而言, 适时变换教学导入方式有助于学生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

二、新课

1. 出示例题图。

谈话:要求学生仔细看图, 找已知条件与问题。

板书问题:每班能分到多少个?

谈话:列式解决, 怎样列式呢?

板书算式:62÷3=

谈话:计算这类除法, 可以选择摆小棒解决, 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笔算, 自己选择一种方式尝试一下, 记住你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板书课题:除法。

2. 自主探究算法。

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 再组织集体交流。

(1) 动手操作。

组织集体交流: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摆一摆, 结果是怎样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根据学生的回答, 课件演示分羽毛球的过程。

谈话:先分成筒的, 每个班分到几筒羽毛球?再分单个的, 这里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最后每个班分到多少个羽毛球?还剩多少个?

(2) 列竖式笔算。

组织集体交流:能不能把分小棒的过程转化成列竖式的过程?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列竖式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商的个位为什么要写0?商的个位上不写0行不行?商的个位写0后, 还要不要继续往下算?这次的竖式计算和上次学的有什么不同?

(3) 巩固竖式笔算。

试着不看板书, 自己再列一次竖式并验算。

打开教材第9页, 把例题 (横式) 补充完整。

62&#247;3=20 (个) ……2 (个) 答:每个班能分到20个, 还剩2个。

3. 小结。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十位, 如果没有剩余, 要把个位上的数下移接着除, 当不够商1时, 必须在商的个位写0。我们把这类除法叫做“商末尾有0的除法”。

板书补充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评:竖式笔算是本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师先采用“放”的策略, 让学生自主选择动手操作或列竖式计算, 再采用“收”的策略, 将动手操作和竖式计算联系起来, 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竖式中商的末尾为什么要写0, 集体练习竖式计算。“收放”策略的结合, 既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又照顾到了能力薄弱的学生群体。】

三、巩固和应用

1. 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

指定4名学生上台板演竖式, 其他学生写在课本上, 集体交流订正。

2. 教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教师再组织集体交流:每组两道题的区别是什么? (商的末尾有0和没有0)

3. 教材“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思考, 再在班内交流这些竖式错在哪里, 然后各自改正, 集体校对。

4. 教材“想想做做”第5题。

一本《故事大王》共有64页, 小男孩4天看完这本书, 小女孩准备6天看完。小男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小女孩每天应看多少页, 你能帮她安排一下吗?

组织交流: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第1个问题, 集体订正;第2个问题先小组讨论, 根据回答板书不同安排方法。

5. 教材“想想做做”第5题。

3位老师带着62位学生去郊游, 准备在郊外搭帐篷休息, 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个人, 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才够住?

结果是:要分成10组, 还余2人。这题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判断:至少需要搭11顶帐篷。

【评:练习紧扣教学内容, 循序渐进, 从理解算理和解决实际解决问题着手,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些本领是怎么学到的?

【评:通过总结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回顾学习的过程, 感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这些好的学习方法。】

五、课堂作业

教材“想想做做”第4题。

计算下面各题, 并验算。

【总评】

篇9: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1~32页例7及做一做。

2、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摸索和合作交换等情势使学生控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2)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类推能力、比较能力,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3)培育学生自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教学重点:

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上商0。学会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4、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地计算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理解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意义。

二、说学情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有0的”规律已掌握。学生已会计算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没有余数)的除法题目。

三、说教法

1、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自动性,可采用的专利法是“设问引诱法”,即教师以“问”作为“导”的重要方式。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控制法则,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材很注意这一要求的具体落实。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坚持由已知到求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利用设问,引诱和板演相结合,疏散难点,培育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计算、察看、探究、讨论、表述、练习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进行整体教学,形成知识网络,培育和保护学生的乐学情绪,自己排除思维障碍,获取最全面的思维成果,体会成功喜悦。

四、说学法

教学中,要求学生应熟练控制除法计算法则,切实提高各自的计算能力。

(1)要求学生严格依照法则进行计算。

运算法则是对计算过程实行细则所作出的具体规定,一方面用法则保证计算过程及其成果的精确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则意识,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依照法则去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的良好习惯,为熟练运用法则打下基础。

(2)逐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法则的程度。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运用除法的法则,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逐步解脱运算法则的依附性。使其计算最终达到而对除数是任意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不用去联想其法则的三条规定便能精确无误地求出商的程度。

五、教学程序设计

共有四个环节:创设情景,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利用学生熟知的西游记里面的人物编成故事,引出数学问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利用同桌之间合作的形式探究问题,首先尝试着列竖式,再找学生说那个黑板板书,集体交流讨论,最后老师再将汇总的竖式展示在黑板上。并与之前学习的没有余数的情况进行对比,通过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更深入的理解“不够商1用0占位”的原理。

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同时在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商的末尾有0的情况,在对比和比较中学习知识。

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篇10: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1、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0的书写。

难点:探索计算方法,尤其是简便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 0÷20÷9 0÷6 0÷8

2、 604÷2 600÷3420÷7960÷3

308÷4 440÷5

练习后选几条说说运算过程及方法。

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1、出示第9页养鸡场场景图,看图,说说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养鸡场这个星期后4天共产鸡蛋432千克)

你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吗?(后4天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学生列式)

交流计算方法:

(1)先估计商是几位数?

(2)怎样列竖式计算?自己试一试。(学生尝试列竖式)

(3)交流竖式的写法:

十位上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不够商1,就商0)

1 0 8

4 )4 3 2

4

3 2

3 2

0

看看书上是怎样写竖式的?与我们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4)指出:在得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某一步虽然不是0除以一个数,但不够商1,这一步也应该商0。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先估计商是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让学生尝试进行笔算。

(3)组织交流

让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板演讲解、评价。

a. 361除以3,当用1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

我们看到最后把1移下来后,不够除,就商0。

b. 252除以5(让学生运用第一题的方法进行分析)

3、总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2

3、想想做做4

图中的老师和同学在干什么?你能算一算620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吗?(学生列式计算)

交流:620÷3=306(套)……2(米)

多下来2米还能做一套吗?(不能)所以最多能做几套?(206套)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商中间、末尾有0?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板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二)

432÷4=108(千克)

1 0 8

4 )4 3 2

4

3 2

3 2

篇11: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28页例5

教学内容:28例5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2.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听算

二、新授

1.出示例5。

2.例5有四副图,逐一出现。先让学生讲讲他看到的图中故事。然后教师再旁白故事,设置情境。

3.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0÷40÷50÷1023843930÷0

课题十二: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29页例6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

2.出示103×3

你能算出积,并把它改写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09÷3=103

二、新授

1.出示例6。

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其他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

(教师巡视,找典型问题以便反馈讲评。)

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再出示学生中的典型问题,如103

×3

309

300990

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在:这题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2.试一试。

535÷5618÷6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

3.出示605÷8

你会计算吗?验算一下自己对否,为什么商是70而不是7?

4.计算

420÷3

140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

3420

3

12

12

0

5.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注意什么?

三、练习

1.第28页做一做

2.第29页的第一题。

课题十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31页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的: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32÷845÷563÷742÷654÷925÷5

13÷426÷833÷652÷846÷961÷8

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60÷4405÷2

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时怎么办?

二、新授

1.出示例7: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⑴读题,做什么方法,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

⑵832÷4=?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演

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写0,不写行不行?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

⑷打开书31页,看看书上的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2.做一做:615÷3624÷6218÷2525÷5

⑴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

⑶集体订正

3.判断对错33页,第2题

⑴这些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⑵集体订正

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作业

篇12: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肖满杰,37岁,小学高级教师,黑龙江省县域优秀人才,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级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市级青年科研人才;2010年、2012年连续两届获全省网络教研先进个人,2009—2012年连续四年参加全省小学数学说课大赛均获一等奖,市级数学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2013年市级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教学风格展示一等奖,市教育研究院“十二五”三项课题中期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做课一等奖。

“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执教:肖满杰 七台河市新风小学 指导:毛淑芹 七台河市新风小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8页例5、29页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30页练习七。【课标要求】

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材分析】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例6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情况。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28页、29页的“做一做”及30页练习七配合这两个例题的教学。【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2.学生学习本内容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讲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

3.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浓,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自主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

笔算方法,再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体会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明确“0不能做除数”。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的简便写法,知道0的占位作用。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4.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关键是0占位及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利用分西瓜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做除数没有意义,得到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采用这一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结论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等学习活动,理解算理,学会“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0的占位作用。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例5。1.活动一:分西瓜

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例5了,下面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大家注意听故事,这里面还蕴含着数学问题呢,看谁能发现并列式解决!{ 学生讲故事:一天,唐僧师徒四人走到一个山坡,烈日高照,他们又累又渴。于是,唐僧让悟空去化缘。不一会儿悟空就化回了四个大西瓜,他们四人应该怎样分呢?八戒看见西瓜早就馋了,所以他想来分。等其他三人去休息时,八戒想:我还是先尝一尝吧,他尝着尝着就把西瓜全吃没了。唐僧他们回来一看八戒已经睡着了,这三个人还能分到西瓜吗? } 师:我们不能象八戒这样,只想着自己,我们要多多的去关心他人。(1)故事听完了,谁能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一开始每人能分到几个西瓜?怎样列式?

(2)西瓜都被八戒吃光后,其余三人每人能分几个?怎样列式? 师:“0÷3”为什么等于0?谁能借助情境说说理由。(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先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师:如果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5个人的话,怎样列式解答?

谁还能写出一些这样的算式?

也就是说把0个东西无论怎样平均分,每份只能得到几个?(0个)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0÷3等于多少,设计了分西瓜的这一小环节,通过分西瓜的这一情境展示,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活动二:总结规律

(1)观察(副板书)这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你有什么疑问吗?(2)质疑讨论:0÷0=?(副板书:0÷0=)a.讨论:学生说出0之后问:还有不同想法吗?有了想法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要 说清自己的理由。

b.交流:分别写出不同的结果(副板书)验算的方法出现后,让学生再说一遍,追问引 出其他结果,感知商的不唯一性。

c.明确:通过验算我们知道了,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答案不确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副板书:划去0)

那么,这里的“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中的任何数不包括谁?(板书:不是0)这句话中那部分比较重要?

学生读后齐读: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验算的方法分别验证不同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从而来感知“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认识到0÷0商的不唯一性,所以0不能做除数,突破教学难点。】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探究例6。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接下来我们就运用这个结论来学习“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1.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1)出示例6。

a.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b.求李思(万青)家的平均每月用电数应该怎样列式?(板书:309 ÷ 3 = 420 ÷ 3 =)c.判断并估算:这两道算式的商各是几位数,大约是多少?(板书:三位数)(2)计算第一道算式。

我们先一同来完成第一道算式,请看学习要求:

a.先用竖式独立计算(1)题,想一想:这道题与之前做过的题有什么不同?

b.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重点说一说:竖式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c.展示汇报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3)学生独立计算、合作学习。(4)各组展示汇报,重点:

a.把竖式不简便的和简便的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学会简便写法; b.弄清此题与之前题目的不同:商的中间有0; c.通过“注意”,明确“0的占位作用”。

小结:刚才同学们利用学过的方法,独立列竖式解决了这道题;而后又通过合作学习找到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了商中间的0一定要写,如果不写的话,商就从三位数变成了两位数,所以这个0一定要写,它起到占位的作用。2.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

(1)引入:同学们合作学习学得很好,顺利的解决了第一题。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如果商的个位上有0要不要写呢?好,那我们用第二题来验证一下,这道题请大家独立来解决。想一想: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两种不同的竖式过程。(3)汇报:说清简便写法的过程。

小结:同学们刚才独立列竖式解决了这道题,并且能比较熟练的运用“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写法;明确了商个位上的0也一定要写,如果不写的话,商也会从三位数变成两位数,所以这个0一定要写,它同样也起到占位的作用。

我们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顺利的解决了两道关于“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看书上29页的“做一做”,女生做1、3题,男生做2、4题。

【设计意图:《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个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思考计算方法,促进学生对算法的初步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基本计算:29页的“做一做”。(女生做1、3题,男生做2、4题)2.提升练习:30页3题。

对比竖式寻找规律:当前一位没有余数时,用0单独去除以除数,就可以直接商0。3.解决问题:30页4题。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题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提升题通过进行改错,找出出错原因,防止计算出错,寻找规律;再将除法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巩固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些题型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通过对练习中生成的问题的及时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储备力量,使学生学有后劲。】

四、回顾总结: 1.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同学们不但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而且能够运用这个结论,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初步学会了“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对于这部分知识,我们将在下节课的例7中继续学习。【板书设计】

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309 ÷ 3 =(三位数)(2)420 ÷ 3 =(三位数)

0 ÷ 3 = 0 0 ÷ 5 = 0 0 ÷ 8 = 0 0 ÷ 0 = 0、1、2、100......【教学反思】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有关用电量的素材的计算,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利用分西瓜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做除数没有意义,得到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采用这一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结论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等学习活动,理解算理,学会“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0的占位作用。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具体体现如下:

一、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故事猪八戒分西瓜创设情境,自己全吃光后,导致其他师徒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学生感受到0除以1、2、3„„等数都得0,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急于修正学生认识上的“漏洞”(0除以任何数都得0),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算理,给了学生不断完善新发现的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一个完整地认识,通过验算明确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答案不确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从而自然地揭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

二、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自主学习,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

学生试商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一难点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竖式计算前,我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降低错误率;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或问题答案进行估计。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309÷3的算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学生在写竖式时,好多采用原有写法,但也有用简便写法。通过两种不同写法学生的介绍及集体探讨研究,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列竖式计算很简便,产生要学好这种简便写法的需要,并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算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然后,继续延续学习,引导学生继续尝试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算法,通过自己的尝试,体会0占位的作用,是不可随便丢掉的。

三、多层练习,巩固知识的建构。

通过基本题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提升题通过进行改错,找出出错原因,防止计算出错,寻找规律:当前一位没有余数时,用0单独去除以除数,就可以直接商0;最后,将除法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巩固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些题型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通过对练习中生成的问题的及时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在学生的脑海里回旋撞击,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储备力量。使同样的知识点

四、不足:

1.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方能很好地掌握课堂节奏,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2.对于“420 ÷ 3 =”的处理略显匆忙,一带而过,致使部分学生对于商的末尾有零的情况掌握不牢固。

篇13:《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

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除法口算方法和一般的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法则,学会了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也学会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懂得了在求商过程中,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要用0占位的处理方法和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内容又是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三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基础。

教材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有层次地呈现“商末尾有0的除法”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学习新知作了精心的设计。首先安排三道口算除法,引导学生复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然后安排两个例题:例11教学没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例12教学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练一练除了安排单一的练习外,还特别注意安排商中间有0、末尾有0、中间末尾都有0等不同情况的综合练习。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养成认真验算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辨别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商末尾是0的处理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探底铺垫——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探底铺垫这一环节通过准备题让学生口述80除以4的思考过程,观察几道口算除法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0引入新课。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找准新旧知识迁移点与生长点,便于学生知识迁移。此处我在学生回答完了结果后,没有及时让学生找出商的共同点:商末尾都有0,这里应该就复习旧知点明新课课题。

二、自主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没有新内容,只是末尾0的处理,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例1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究。在试算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得到正确商后,针对难点展开讨论:(1)哪一步可以省略?(2)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使学生明确个位上的0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0,添0起到补位的作用。试一试让学生试算后讨论“除到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尽后面0怎么办”引导学生将例11与试一试比较讨论概括得出:一个数除多位数,当被除数前面的数除尽,末尾有0时,有几个0商末尾就补上几个0。此处在具体实施时,我没有问学生商末尾的0可以不写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对比验证得出商的末尾写0起到占位的作用。

例2的教学仍按上述三个层次进行学习探究,在关键处设问:除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不是0,但比除数小,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出,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就是余数,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道例题说说商末尾有0的几种情况,在第二组试一试中边计算、边议论、边小结、边巩固,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我在前面没有让深入让学生说商末尾有0的情况,所以在总结的时候学生就说不到点子上。

三、巩固内化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巩固商末尾有0的练习,通过反馈使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2、综合练习主要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思维,练习3是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商中间末尾都有0、商中间末尾都有0且有余数的对比练习,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发展学生思维的机智性与灵活性;

3、提高练习让学生试编式题,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样安排练习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时间关系,提高练习没来得及处理,显得课堂结构不够完整。

四、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2

(一)学生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二)教材分析: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我通过阅读教材、教参和新课标,认为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学这一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会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于“商中间为什么要写0”这一点学生根本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师所讲述的分东西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了。所以,在教学时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

1、创设现实情境,重视有意义的计算

[片断1]

师:我们学校快开运动会了,为了选拔出参加跳绳比赛的人员,我昨天测试了几个学生跳绳的情况(出示:两个学生跳绳的情境):蔡芳3分钟跳绳309下,屈代乔4分钟跳了520下。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选参加跳绳的人员,你会选谁?为什么?

思考片刻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有的说选蔡芳,有的说选屈代乔,并且各有各的理由。此时,我装做一种很无助的样子说:“到底选谁比较合适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1:我可以根据他们跳绳的总个数来看。

生2:不行,因为他们用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可以算出屈代乔3分钟跳了多少,然后再比较。

生3:你的方法太麻烦了。我认为可以算出谁1分钟跳的.多,我们就可以选谁,这样比较公平。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下面请你们自己列式计算。

[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的是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把计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应用意识。

(二)巧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知道不学不行

[片段2]

在学生试算的过程中,当算到十位上的0除以3时,很多学生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问学生:“0除以3究竟等于多少呢为什么?”

生1:0除以3等于0,因为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算除法想乘法,只有0乘3等于0,所以0除以3。

生2:等于0,因为把0个东西平均分给3个人,什么都分不到。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说到这儿,老师想到了一个故事(师边出示,边讲述课本28页“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现在你能算出0除以4、0除以9、0除以376分别等于多少?为什么?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生2:任何数除0都得0。

生3:不对,应该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师:为什么呢?

生1:我昨天在书上看到的。

师:不错,你已经养成了预习的习惯。不过,书上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教师出示两个问题:2除以0等于多少?0除以0得多少?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教师引导学生弄清楚此规律)

师: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后,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请你们再次带着这个规律计算。

算完后,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一遍,用笔算的方法或用估算的方法都可以。

[反思]

为了使学生体会出学以致用的观点,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知识不学不行,不学我就解决不了问题。在教学时,我重组教学内容,将有关0的除法安排到学生需要的地方。学生有了上述心理,自然也能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了。此外,在教学中,我适时渗透验算方法,使学生自觉养成做后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朴实无华、扎实高效。所有知识都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的,在这里教师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生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在新课开始时,我创设了帮老师选参加跳绳人员的生活情境,学生对这类事感兴趣,符合儿童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下发现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2、学习需求来自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时,教师能够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跳出教材,辨证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该着力的地方花时间、下功夫。一是能改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将例题中的两题同时出现,便于学生比较;二是将探究有关0的除法的规律放到例题中进行,教师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创造条件地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3、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学生在试一试、辩一辩、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掌握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第二课时,但知识点与前面一节课的直接联系不大,反而是与前面所学的“首位不够除”相关、相通的较多。可节课虽然归在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中,但我认为从知识层面来讲更属于“不够除商0”。

教学例10时,可以先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在探索432÷4的计算方法时,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学生可能估计商的位数,也可能通过四百多除以4估得商商是一百多。不管是哪种方式的估算结果,都能为后面探索笔算方法探索提供支持。第二个层次,探索用竖式计算432÷4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设疑:十位上3够除以4吗?怎么办?”有学生想到商0,这时,我就提醒他们现在像首位不够除那样处理。

这节课较难的是361÷3这种末尾有0,又有余数的题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计算再追问“1÷3不够怎么办”进而明确哪一位上“够商1,就商0”。随后的“试一试”要让学生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进行计算。组织交流时,要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着重体会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不够商1,要商0.同时还应该提醒学生规范简写竖式。

最后我认为还需要讲本节课和上节课商0的情况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商0。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商末尾是0的处理方法。

一开始通过准备题让学生口述80除以4的思考过程,观察几道口算除法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0引入新课。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找准新旧知识迁移点与生长点,便于学生知识迁移。此处我在学生回答完了结果后,没有及时让学生找出商的共同点:商末尾都有0,这里应该就复习旧知点明新课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没有新内容,只是末尾0的处理,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究。在试算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得到正确商后,针对难点展开讨论:

(1)哪一步可以省略?

(2)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

使学生明确个位上的0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0,添0起到补位的作用。试一试让学生试算后讨论“除到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尽后面0怎么办”此处在具体实施时,我没有问学生商末尾的0可以不写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对比验证得出商的末尾写0起到补位的作用。例2的教学仍按上述三个层次进行学习探究,在关键处设问:除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不是0,但比除数小,怎么办?在第二组试一试中边计算、边议论、边小结、边巩固,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我在前面没有让深入让学生说商末尾有0的情况,所以在总结的时候学生就说不到点子上。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5

这节课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较好地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情境中教学,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情境中提出、发现、解决、应用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体验计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

2、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自主构建新知识。

3、重视估算。在教学中把估算作为计算的一种策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笔算前先进行估算,注意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提高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6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2、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3= 0÷3=

6÷3得几? 0÷3呢?你是怎么想的?(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平均每只猴采桃的个数是0,所以0÷3=0)

3、计算 0÷2 0÷4 0÷7 0÷5 0÷34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通过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0做除数是没有意义的。

二、教学例2 (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出示例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2、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要求问题怎么列式?

板书 210÷7

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30的。谁会列?

3 0

7 2 1 0

2 1

————

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强调末尾的0只要对齐数位直接写上去,这样简便。

三、商中间有0的除法

1、书 “试一试”先估计商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再计算。

306÷3

(1)估计完后,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竖式的写法,一人板演。

(2)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另一题 312÷3 一人板演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完成在书上。

2、想想做做第3题,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3、想想做做第4题。

4、想想做做第5题。(从8时到12时经过4小时)

第6题,(余下的布不足3米,就不够再做一套校 服,所以求最多能做多少套校服,要用去尾法求近似值。)

五、回家作业

1、练习与测试P7

2、数学日记。

教学后记:在计算时,有些同学十位上有余数,个位上的零也不落下来,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估算的意识要强调。

学生讨论后自己小结,练习后自己学习讲评,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然后再运用它进行计算,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及0占位的知识,为后面新知的复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例5时,我采取让学生自己看图讲故事,从而引出0÷3=0,进一步发现“0除以任何数都得0”,在次基础上我又出了一个5÷0=?,学生思考片刻后发现根本找不出这个数,因为没有一个数和0相乘能得5。所以学生再次将刚才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完善。

对于例6的教学,我则采取的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请两名学生就自己的算法进行讲解,再让其他学生对他们的两种不同算法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简便算法更优化。

本节课的练习我也是分层设计,首先进行基本的计算练习、然后是判断改错、最后是思维拓展。思维拓展题的设计不仅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更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的准备。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8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0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商0,这就要涉及到被除数是0的除法;二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用0来占位。

本节课我采用一个学生喜欢的故事“猪八戒分西瓜”来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时,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认识规律,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组织学生充分感知“不够商1如何商”的问题。学生在计算时极易出错,而且在一次次不断地纠正后他们还会出错。如:808除以4,当被除数百位上的8除以4,商2,十位上的0除以4,学生就忘了商0,个位上的8除以4,商2,于是商就变成了两位数。722除以4,当被除数个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要商0,学生也会忘写。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于商出现了漏写0的情况常常是浑然不知。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⒈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在用竖式笔算前,我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错误率,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在学习了432÷4=108后,比较432÷4404÷4这两道题的写法有何不同?我是这样提问学生的:“432÷4和404÷4这两道题都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为什么4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要落下来,而4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用落下来呢?”学生通过观察并讨论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4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0,落下来和个位的4相加还是等于4,落下来没有意义,所以不用落下来;4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3,落下来除以4不够商一个十,和个位的4合起来就是32个一,除以4商8个一,所以要落下来。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学生要真正掌握,还必须采取“多多练习”的方法,多让学生做针对性的习题。在练习中及时纠正错误,并通过看、说、估、做、改正等多种途径,使同样的知识点不断在学生的脑海里回旋撞击,从而达到真正的认知。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9

在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一课时,我基于上一课学生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学习过程和掌握程度,这一课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课始,我直接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商的末尾什么时候会有0?商末尾的0有什么作用?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和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一样吗?等。有的简单的问题一提出来,马上有人解决了,因为他们运用了上一课的知识,但还有几个问题还是一知半解,有待于证明。紧接着我就请学生自己动手出题,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至少出一题,先自己做,再给组里的其他同学做,并帮着批改。教师巡视,将学生中的错题收集起来,请出题的学生讲评。同时,小组间也展开竞争,评出优秀小组。

这样的学生自我探究式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在动脑思考,编一道题,做四道题,再帮同学批改题,自己又是教者又是学习者。编题时,培养了他们审题的能力,必须考虑到除数是两位数且商末尾有0这两个必备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潜移默化的认识到怎样才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怎样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批改的过程中,认识到做题的注意点。那么,课始提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习也充满了兴趣。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0

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一课时和前面的首位能整除、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安排的一样,都是有一个情境让学生先有解决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再利用实际操作作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之称,然后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在教学这节课之前还有担心学生这节有点难了,怎样讲才好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样的算理。但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对今天所学习的新知识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说似乎很简单。但把这样的知识混在之前学习的内容里面,学生错的多了。

本以为这部分内容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可结果竟然有一半的人出错!主要错误并不是学生商的末尾不写0,而在于格式问题。原来普通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都要进行两次完整的除、乘、减,而现在商末尾有0的,就免去了后一次的乘和减了。很多学生继续算乘和减,这个问题倒也不大,关键是该算乘和减的学生也不算了,例如:48÷3的竖式中,学生就直接把第一次减后的结果16当作余数写在那里了!有一种情况是学生认为最后一次不要算了,所以不管什么数字都朝上面上一个0。甚至有很多人把十位上的有余数的情况也能混淆起来,如:62÷5,好多的学生也不管,十位上商1之后,6减5有余数也不知道,直接把各位上的2移下来,一看不够除,所以在个位上很快得商上了0。其实,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对比的方式,把几种竖式的联系区别请学生说一说,在进行比较练习,这样或许会好点。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我也这样做了,但处理时还是不过到位。这样的学生还不是一个两个,我就在想,肯定是我之前的知识讲的,学生还没有掌握熟练,混淆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算理。

有时候不是说每个知识点都难得,而数学知识是有一个连续的过程,前面学习掌握得不牢就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说抓好每一节课时重中之重。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1

学完了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基本运算,我就开始领着学生们学习这部分的应用题了。起初研究教材,觉得并不困难,在这道知道总数,知道一包两个.一盒四包求共装几盒的例题中,曾简单的认为只要引导他们去发现能装多少包,或者一盒有几个这两个转换思想就可以了,我也是这样上课的,但经过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理解的并不透彻,甚至有些学生迷糊了......我才发现,学生们还没有建立这种转换的思维,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解题方法,他们以前做过的都是直来直去的题目。认识了这些,我改进了方法,让学生交流提问,并用同类型的题目加深练习,现在,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样解,但是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解答。

学生的思维和老师是不同的,特别是小学生,所以讲解题目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要参考他们的已有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2

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我认为所有知识都应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在这里我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生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在新课开始时,我创设生活情境,这样可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下发现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2、学习需求来自学生。

在教学时,我能够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跳出教材,辨证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该着力的地方花时间、下功夫。一是能改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将例题中的两题同时出现,便于学生比较;二是将探究有关0的除法的规律放到例题中进行,此时我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创造条件地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3、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上一篇:《新年好》的教案下一篇:2007年某电力公司先进党支部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