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2024-04-08

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精选6篇)

篇1: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教师简介:

肖满杰,37岁,小学高级教师,黑龙江省县域优秀人才,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级小学数学教学能手,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市级青年科研人才;2010年、2012年连续两届获全省网络教研先进个人,2009—2012年连续四年参加全省小学数学说课大赛均获一等奖,市级数学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2013年市级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教学风格展示一等奖,市教育研究院“十二五”三项课题中期成果展示活动现场做课一等奖。

“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执教:肖满杰 七台河市新风小学 指导:毛淑芹 七台河市新风小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8页例5、29页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30页练习七。【课标要求】

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材分析】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例6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情况。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28页、29页的“做一做”及30页练习七配合这两个例题的教学。【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2.学生学习本内容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讲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

3.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浓,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自主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

笔算方法,再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体会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明确“0不能做除数”。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的简便写法,知道0的占位作用。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4.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关键是0占位及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利用分西瓜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做除数没有意义,得到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采用这一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结论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等学习活动,理解算理,学会“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0的占位作用。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例5。1.活动一:分西瓜

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例5了,下面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大家注意听故事,这里面还蕴含着数学问题呢,看谁能发现并列式解决!{ 学生讲故事:一天,唐僧师徒四人走到一个山坡,烈日高照,他们又累又渴。于是,唐僧让悟空去化缘。不一会儿悟空就化回了四个大西瓜,他们四人应该怎样分呢?八戒看见西瓜早就馋了,所以他想来分。等其他三人去休息时,八戒想:我还是先尝一尝吧,他尝着尝着就把西瓜全吃没了。唐僧他们回来一看八戒已经睡着了,这三个人还能分到西瓜吗? } 师:我们不能象八戒这样,只想着自己,我们要多多的去关心他人。(1)故事听完了,谁能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一开始每人能分到几个西瓜?怎样列式?

(2)西瓜都被八戒吃光后,其余三人每人能分几个?怎样列式? 师:“0÷3”为什么等于0?谁能借助情境说说理由。(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先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师:如果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5个人的话,怎样列式解答?

谁还能写出一些这样的算式?

也就是说把0个东西无论怎样平均分,每份只能得到几个?(0个)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0÷3等于多少,设计了分西瓜的这一小环节,通过分西瓜的这一情境展示,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活动二:总结规律

(1)观察(副板书)这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你有什么疑问吗?(2)质疑讨论:0÷0=?(副板书:0÷0=)a.讨论:学生说出0之后问:还有不同想法吗?有了想法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要 说清自己的理由。

b.交流:分别写出不同的结果(副板书)验算的方法出现后,让学生再说一遍,追问引 出其他结果,感知商的不唯一性。

c.明确:通过验算我们知道了,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答案不确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副板书:划去0)

那么,这里的“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中的任何数不包括谁?(板书:不是0)这句话中那部分比较重要?

学生读后齐读: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验算的方法分别验证不同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从而来感知“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认识到0÷0商的不唯一性,所以0不能做除数,突破教学难点。】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探究例6。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接下来我们就运用这个结论来学习“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1.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1)出示例6。

a.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b.求李思(万青)家的平均每月用电数应该怎样列式?(板书:309 ÷ 3 = 420 ÷ 3 =)c.判断并估算:这两道算式的商各是几位数,大约是多少?(板书:三位数)(2)计算第一道算式。

我们先一同来完成第一道算式,请看学习要求:

a.先用竖式独立计算(1)题,想一想:这道题与之前做过的题有什么不同?

b.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重点说一说:竖式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c.展示汇报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3)学生独立计算、合作学习。(4)各组展示汇报,重点:

a.把竖式不简便的和简便的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学会简便写法; b.弄清此题与之前题目的不同:商的中间有0; c.通过“注意”,明确“0的占位作用”。

小结:刚才同学们利用学过的方法,独立列竖式解决了这道题;而后又通过合作学习找到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了商中间的0一定要写,如果不写的话,商就从三位数变成了两位数,所以这个0一定要写,它起到占位的作用。2.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

(1)引入:同学们合作学习学得很好,顺利的解决了第一题。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如果商的个位上有0要不要写呢?好,那我们用第二题来验证一下,这道题请大家独立来解决。想一想: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两种不同的竖式过程。(3)汇报:说清简便写法的过程。

小结:同学们刚才独立列竖式解决了这道题,并且能比较熟练的运用“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写法;明确了商个位上的0也一定要写,如果不写的话,商也会从三位数变成两位数,所以这个0一定要写,它同样也起到占位的作用。

我们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顺利的解决了两道关于“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看书上29页的“做一做”,女生做1、3题,男生做2、4题。

【设计意图:《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个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思考计算方法,促进学生对算法的初步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基本计算:29页的“做一做”。(女生做1、3题,男生做2、4题)2.提升练习:30页3题。

对比竖式寻找规律:当前一位没有余数时,用0单独去除以除数,就可以直接商0。3.解决问题:30页4题。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题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提升题通过进行改错,找出出错原因,防止计算出错,寻找规律;再将除法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巩固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些题型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通过对练习中生成的问题的及时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储备力量,使学生学有后劲。】

四、回顾总结: 1.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同学们不但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而且能够运用这个结论,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初步学会了“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对于这部分知识,我们将在下节课的例7中继续学习。【板书设计】

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309 ÷ 3 =(三位数)(2)420 ÷ 3 =(三位数)

0 ÷ 3 = 0 0 ÷ 5 = 0 0 ÷ 8 = 0 0 ÷ 0 = 0、1、2、100......【教学反思】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有关用电量的素材的计算,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我利用分西瓜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做除数没有意义,得到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采用这一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一结论通过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等学习活动,理解算理,学会“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0的占位作用。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具体体现如下:

一、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故事猪八戒分西瓜创设情境,自己全吃光后,导致其他师徒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学生感受到0除以1、2、3„„等数都得0,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急于修正学生认识上的“漏洞”(0除以任何数都得0),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算理,给了学生不断完善新发现的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一个完整地认识,通过验算明确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答案不确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从而自然地揭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

二、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自主学习,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

学生试商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一难点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竖式计算前,我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降低错误率;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或问题答案进行估计。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309÷3的算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学生在写竖式时,好多采用原有写法,但也有用简便写法。通过两种不同写法学生的介绍及集体探讨研究,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列竖式计算很简便,产生要学好这种简便写法的需要,并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算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然后,继续延续学习,引导学生继续尝试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算法,通过自己的尝试,体会0占位的作用,是不可随便丢掉的。

三、多层练习,巩固知识的建构。

通过基本题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提升题通过进行改错,找出出错原因,防止计算出错,寻找规律:当前一位没有余数时,用0单独去除以除数,就可以直接商0;最后,将除法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巩固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些题型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通过对练习中生成的问题的及时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在学生的脑海里回旋撞击,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储备力量。使同样的知识点

四、不足:

1.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方能很好地掌握课堂节奏,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2.对于“420 ÷ 3 =”的处理略显匆忙,一带而过,致使部分学生对于商的末尾有零的情况掌握不牢固。

3.由于时间没有掌握好致使练习题中的“解决问题”没能完成,而且超时近5分钟。4.教师语言不甚简洁,个别地方的引导语不够到位,以后亟待加强。

篇2: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新教材在安排除法计算教学时,打破了老教材按部就班的教学形式,把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合并在一起教学。不管0商在什么位置,无非两种情况:一是不够除要商0,二是0除以除数直接商0。因此,在教学时,我牢牢抓住这两点,让学生区分清什么情况下必须商0。搞清了商0的算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就提高了。

有些学生在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往往忘记先商0,等到做完发现位数不对,又在末尾添0,造成结果错误。看来,在前面的教学中,应该特别强调,落一个数就要写一个商,不够除要立刻商0,这样学生才不会漏写商中间的0。

篇3: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大家先算算草地上有几只什么动物?

生:草地上有3只兔子和3只小猴。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它们是来采摘自己喜欢的食物, 兔子能采到几个蘑菇?

生:6个。

师:3只兔子采了6个蘑菇,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只兔子能采到几个蘑菇?

师:怎么算?

生:6÷3=2。

师:3只小猴来摘桃子, 可树上一个桃子都没有, 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

生:0÷3=0。

师:4只小猴呢?谁能再举例说一说吗?

生1:0÷4=0。

生2:10只猴每只猴摘到0个桃, 所以0÷10=0。

生3:100只猴每只猴还是摘到0个桃, 所以0÷100=0。

师: (板书算式) 0÷0呢?

学生理解除数0表示没有猴来摘桃, 也就算不出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 所以这样算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0不能作为除数。

观察比较这几道算式, 发现并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设计思路:创设学生熟悉的卡通情境, 以兔子采蘑菇为引子, 由一般除法6÷3=2做铺垫, 引出小猴分桃, 学生发现由于树上1个桃都没有, 每只猴摘到0个桃, 因此0÷3=0、0÷4=0, 在举特殊例子过程中发现“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 理解了把0个桃平均分给0只猴没有意义后完善规律———“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自然地解决了学生对于0为什么不能作为除数的疑问。

二、探索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师:我们再到养鸡场看看。 (出示例题)

生:306÷3。

师:结果是多少呢?先估计一下。

生:结果是100多。

师:你会分步口算吗?

生:300÷3=100, 6÷3=2, 100+2=102。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

师:用前面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可以做这一题吗?试试看。 (学生试做)

师:比较这两种算法, 哪种步骤少些, 少了哪几步? (教师出示简化竖式)

学生在比较中认识简化算法。

生1:前面算式把0移了下来。

生2:算出来都是0, 不写也可以。

生3:反正都是0, 将它们省掉, 没有什么影响, 反而简便。

师:这里不起作用, 可以省略, 计算起来既方便又快捷。

生4:商中间的0不写更简便。

生5:中间的0不能不写, 不写0商102就变成了12。

师:那这里的0一定要写, 0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生6:0有占位的作用。

师:对, 0在十位上, 起占位置的作用。你现在能说说简便的计算过程吗?

生:306除以3, 当用0去除以3时, 0不要移下来, 直接商0, 写在商的十位上, 但0一定要写, 商0后, 0不用再去乘除数, 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继续除。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练习:804÷4 402÷2

设计思路:学生尝试用前面学过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计算306÷3, 再和简便算法过程比较,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后发现因简写而省略的步骤及注意点, 进而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后小记:

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的除法, 和推广到商0的除法的另一种情况, 就是遇到被除数某一位不够商1时, 也要在这一位上商0。本节课需要学生先知道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涉及被除数是0的除法, 这一点学生们结合例1的小猴分桃图能够很好理解。所以教师接着前面几道算式列出了0÷0, 让学生讨论这道算式有没有意义。从意义上来看, 是把0个桃分给0个猴, 这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学生们就理解了除数不能为0这一点。

在教学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时, 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于这种简便算式在格式上、理解上存在的困难, 教师先让学生采用不省略的算法来做, 然后再出示简便的写法, 把这两种写法做一个对比, 大多数的同学能够知道为什么可以简便, 也就较好地理解了算理。

反思及改进:

篇4: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大家先算算草地上有几只什么动物?

生:草地上有3只兔子和3只小猴。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它们是来采摘自己喜欢的食物,兔子能采到几个蘑菇?

生:6个。

师:3只兔子采了6个蘑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只兔子能采到几个蘑菇?

师:怎么算?

生:6÷3=2。

师:3只小猴来摘桃子,可树上一个桃子都没有,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

生:0÷3=0。

师:4只小猴呢?谁能再举例说一说吗?

生1:0÷4=0.

生2:10只猴每只猴摘到0个桃,所以0÷10=0。

生3:100只猴每只猴还是摘到0个桃,所以0÷100=0。

师:(板书算式)0÷0呢?

学生理解除数0表示没有猴来摘桃,也就算不出每只猴能摘到几个桃,所以这样算是没有意义的,因此0不能作为除数。

观察比较这几道算式,发现并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设计思路:创设学生熟悉的卡通情境,以兔子采蘑菇为引子,由一般除法6÷3=2做铺垫,引出小猴分桃,学生发现由于树上1个桃都没有,每只猴摘到0个桃,因此0÷3=0、0÷4=0,在举特殊例子过程中发现“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理解了把0个桃平均分给0只猴没有意义后完善规律—“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自然地解决了学生对于0为什么不能作为除数的疑问。

二、探索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师:我们再到养鸡场看看。(出示例题)

生:306÷3。

师:结果是多少呢?先估计一下。

生:结果是100多。

师:你会分步口算吗?

生:300÷3=100,6÷3=2,100+2=102。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师:用前面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可以做这一题吗?试试看。(学生试做)

师:比较这两种算法,哪种步骤少些,少了哪几步?(教师出示简化竖式)

学生在比较中认识简化算法。

生1:前面算式把0移了下来。

生2:算出来都是0,不写也可以。

生3:反正都是0,将它们省掉,没有什么影响,反而简便。

师:这里不起作用,可以省略,计算起来既方便又快捷。

生4:商中间的0不写更简便。

生5:中间的0不能不写,不写0商102就变成了12。

师:那这里的0一定要写,0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生6:0有占位的作用。

师:对,0在十位上,起占位置的作用。你现在能说说简便的计算过程吗?

生:306除以3,当用0去除以3时,0不要移下来,直接商0,写在商的十位上,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继续除。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练习:804÷4  402÷2

设计思路:学生尝试用前面学过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计算306÷3,再和简便算法过程比较,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后发现因简写而省略的步骤及注意点,进而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后小记:

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的除法,和推广到商0的除法的另一种情况,就是遇到被除数某一位不够商1时,也要在这一位上商0。本节课需要学生先知道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涉及被除数是0的除法,这一点学生们结合例1的小猴分桃图能够很好理解。所以教师接着前面几道算式列出了0÷0,让学生讨论这道算式有没有意义。从意义上来看,是把0个桃分给0个猴,这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学生们就理解了除数不能为0这一点。

在教学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时,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于这种简便算式在格式上、理解上存在的困难,教师先让学生采用不省略的算法来做,然后再出示简便的写法,把这两种写法做一个对比,大多数的同学能够知道为什么可以简便,也就较好地理解了算理。

反思以改进:

在例题2的学习中,简化竖式是在学生尝试计算的基础上就直接以介绍的形式传给学生,这样节省下了不少宝贵的课堂时间,课堂看起来更高效。但对这段教学过程反思后,我发现没有体现出经历过程、体验需要的理念,假如在学生按照基本方法一位一位地除完后,再让学生继续计算两题:309÷3 603÷2,引导学生观察3道竖式中0的计算部分,讨论:对这一部分计算,你们有什么看法?学生经过3次重复计算,会感受到这一部分计算的异样——啰嗦、无效,简化竖式的要求由此而生、由衷而生。接着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简化竖式,在考证直接商0的正确性的同时,让学生对简化竖式“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看似低效的做法,虽然少了些练习的强度,但有了理念的支撑,相对于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发现方法的教学思路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也会更加扎实、有效。

篇5:《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

一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除法口算方法和一般的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法则,学会了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也学会了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懂得了在求商过程中,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要用0占位的处理方法和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本节课内容又是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三位数除多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基础。

教材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有层次地呈现“商末尾有0的除法”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学习新知作了精心的设计。首先安排三道口算除法,引导学生复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然后安排两个例题:例11教学没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例12教学有余数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练一练除了安排单一的练习外,还特别注意安排商中间有0、末尾有0、中间末尾都有0等不同情况的综合练习。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养成认真验算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辨别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商末尾是0的处理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探底铺垫——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探底铺垫这一环节通过准备题让学生口述80除以4的思考过程,观察几道口算除法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0引入新课。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找准新旧知识迁移点与生长点,便于学生知识迁移。此处我在学生回答完了结果后,没有及时让学生找出商的共同点:商末尾都有0,这里应该就复习旧知点明新课课题。

二、自主探究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没有新内容,只是末尾0的处理,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例1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究。在试算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得到正确商后,针对难点展开讨论:(1)哪一步可以省略?(2)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使学生明确个位上的0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0,添0起到补位的作用。试一试让学生试算后讨论“除到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尽后面0怎么办”引导学生将例11与试一试比较讨论概括得出:一个数除多位数,当被除数前面的数除尽,末尾有0时,有几个0商末尾就补上几个0。此处在具体实施时,我没有问学生商末尾的0可以不写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对比验证得出商的末尾写0起到占位的作用。

例2的教学仍按上述三个层次进行学习探究,在关键处设问:除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不是0,但比除数小,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出,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就是余数,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道例题说说商末尾有0的几种情况,在第二组试一试中边计算、边议论、边小结、边巩固,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我在前面没有让深入让学生说商末尾有0的情况,所以在总结的时候学生就说不到点子上。

三、巩固内化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巩固商末尾有0的练习,通过反馈使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2、综合练习主要防止思维定势与惰性思维,练习3是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商中间末尾都有0、商中间末尾都有0且有余数的对比练习,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发展学生思维的机智性与灵活性;

3、提高练习让学生试编式题,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样安排练习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时间关系,提高练习没来得及处理,显得课堂结构不够完整。

四、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与发展。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2

(一)学生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二)教材分析: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我通过阅读教材、教参和新课标,认为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学这一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会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于“商中间为什么要写0”这一点学生根本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师所讲述的分东西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了。所以,在教学时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

1、创设现实情境,重视有意义的计算

[片断1]

师:我们学校快开运动会了,为了选拔出参加跳绳比赛的人员,我昨天测试了几个学生跳绳的情况(出示:两个学生跳绳的情境):蔡芳3分钟跳绳309下,屈代乔4分钟跳了520下。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选参加跳绳的人员,你会选谁?为什么?

思考片刻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有的说选蔡芳,有的说选屈代乔,并且各有各的理由。此时,我装做一种很无助的样子说:“到底选谁比较合适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1:我可以根据他们跳绳的总个数来看。

生2:不行,因为他们用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可以算出屈代乔3分钟跳了多少,然后再比较。

生3:你的方法太麻烦了。我认为可以算出谁1分钟跳的.多,我们就可以选谁,这样比较公平。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下面请你们自己列式计算。

[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的是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把计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应用意识。

(二)巧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知道不学不行

[片段2]

在学生试算的过程中,当算到十位上的0除以3时,很多学生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问学生:“0除以3究竟等于多少呢为什么?”

生1:0除以3等于0,因为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算除法想乘法,只有0乘3等于0,所以0除以3。

生2:等于0,因为把0个东西平均分给3个人,什么都分不到。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说到这儿,老师想到了一个故事(师边出示,边讲述课本28页“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现在你能算出0除以4、0除以9、0除以376分别等于多少?为什么?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生2:任何数除0都得0。

生3:不对,应该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师:为什么呢?

生1:我昨天在书上看到的。

师:不错,你已经养成了预习的习惯。不过,书上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教师出示两个问题:2除以0等于多少?0除以0得多少?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教师引导学生弄清楚此规律)

师: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后,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请你们再次带着这个规律计算。

算完后,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一遍,用笔算的方法或用估算的方法都可以。

[反思]

为了使学生体会出学以致用的观点,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知识不学不行,不学我就解决不了问题。在教学时,我重组教学内容,将有关0的除法安排到学生需要的地方。学生有了上述心理,自然也能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了。此外,在教学中,我适时渗透验算方法,使学生自觉养成做后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朴实无华、扎实高效。所有知识都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的,在这里教师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生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在新课开始时,我创设了帮老师选参加跳绳人员的生活情境,学生对这类事感兴趣,符合儿童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很好地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下发现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2、学习需求来自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时,教师能够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跳出教材,辨证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该着力的地方花时间、下功夫。一是能改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将例题中的两题同时出现,便于学生比较;二是将探究有关0的除法的规律放到例题中进行,教师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创造条件地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3、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学生在试一试、辩一辩、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掌握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第二课时,但知识点与前面一节课的直接联系不大,反而是与前面所学的“首位不够除”相关、相通的较多。可节课虽然归在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中,但我认为从知识层面来讲更属于“不够除商0”。

教学例10时,可以先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在探索432÷4的计算方法时,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学生可能估计商的位数,也可能通过四百多除以4估得商商是一百多。不管是哪种方式的估算结果,都能为后面探索笔算方法探索提供支持。第二个层次,探索用竖式计算432÷4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设疑:十位上3够除以4吗?怎么办?”有学生想到商0,这时,我就提醒他们现在像首位不够除那样处理。

这节课较难的是361÷3这种末尾有0,又有余数的题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计算再追问“1÷3不够怎么办”进而明确哪一位上“够商1,就商0”。随后的“试一试”要让学生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进行计算。组织交流时,要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着重体会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不够商1,要商0.同时还应该提醒学生规范简写竖式。

最后我认为还需要讲本节课和上节课商0的情况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商0。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商末尾是0的处理方法。

一开始通过准备题让学生口述80除以4的思考过程,观察几道口算除法商的共同特点:商末尾都有0引入新课。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找准新旧知识迁移点与生长点,便于学生知识迁移。此处我在学生回答完了结果后,没有及时让学生找出商的共同点:商末尾都有0,这里应该就复习旧知点明新课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没有新内容,只是末尾0的处理,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究。在试算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得到正确商后,针对难点展开讨论:

(1)哪一步可以省略?

(2)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

使学生明确个位上的0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得0,添0起到补位的作用。试一试让学生试算后讨论“除到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尽后面0怎么办”此处在具体实施时,我没有问学生商末尾的0可以不写吗?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对比验证得出商的末尾写0起到补位的作用。例2的教学仍按上述三个层次进行学习探究,在关键处设问:除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上不是0,但比除数小,怎么办?在第二组试一试中边计算、边议论、边小结、边巩固,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我在前面没有让深入让学生说商末尾有0的情况,所以在总结的时候学生就说不到点子上。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5

这节课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较好地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情境中教学,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情境中提出、发现、解决、应用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体验计算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

2、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自主构建新知识。

3、重视估算。在教学中把估算作为计算的一种策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笔算前先进行估算,注意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提高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6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2、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3= 0÷3=

6÷3得几? 0÷3呢?你是怎么想的?(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平均每只猴采桃的个数是0,所以0÷3=0)

3、计算 0÷2 0÷4 0÷7 0÷5 0÷34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通过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0做除数是没有意义的。

二、教学例2 (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出示例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2、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要求问题怎么列式?

板书 210÷7

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30的。谁会列?

3 0

7 2 1 0

2 1

————

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强调末尾的0只要对齐数位直接写上去,这样简便。

三、商中间有0的除法

1、书 “试一试”先估计商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再计算。

306÷3

(1)估计完后,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竖式的写法,一人板演。

(2)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另一题 312÷3 一人板演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完成在书上。

2、想想做做第3题,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3、想想做做第4题。

4、想想做做第5题。(从8时到12时经过4小时)

第6题,(余下的布不足3米,就不够再做一套校 服,所以求最多能做多少套校服,要用去尾法求近似值。)

五、回家作业

1、练习与测试P7

2、数学日记。

教学后记:在计算时,有些同学十位上有余数,个位上的零也不落下来,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估算的意识要强调。

学生讨论后自己小结,练习后自己学习讲评,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然后再运用它进行计算,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及0占位的知识,为后面新知的复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例5时,我采取让学生自己看图讲故事,从而引出0÷3=0,进一步发现“0除以任何数都得0”,在次基础上我又出了一个5÷0=?,学生思考片刻后发现根本找不出这个数,因为没有一个数和0相乘能得5。所以学生再次将刚才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完善。

对于例6的教学,我则采取的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请两名学生就自己的算法进行讲解,再让其他学生对他们的两种不同算法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简便算法更优化。

本节课的练习我也是分层设计,首先进行基本的计算练习、然后是判断改错、最后是思维拓展。思维拓展题的设计不仅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更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的准备。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8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0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商0,这就要涉及到被除数是0的除法;二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用0来占位。

本节课我采用一个学生喜欢的故事“猪八戒分西瓜”来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时,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认识规律,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组织学生充分感知“不够商1如何商”的问题。学生在计算时极易出错,而且在一次次不断地纠正后他们还会出错。如:808除以4,当被除数百位上的8除以4,商2,十位上的0除以4,学生就忘了商0,个位上的8除以4,商2,于是商就变成了两位数。722除以4,当被除数个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要商0,学生也会忘写。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于商出现了漏写0的情况常常是浑然不知。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⒈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在用竖式笔算前,我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错误率,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在学习了432÷4=108后,比较432÷4404÷4这两道题的写法有何不同?我是这样提问学生的:“432÷4和404÷4这两道题都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为什么4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要落下来,而4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用落下来呢?”学生通过观察并讨论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4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0,落下来和个位的4相加还是等于4,落下来没有意义,所以不用落下来;4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3,落下来除以4不够商一个十,和个位的4合起来就是32个一,除以4商8个一,所以要落下来。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学生要真正掌握,还必须采取“多多练习”的方法,多让学生做针对性的习题。在练习中及时纠正错误,并通过看、说、估、做、改正等多种途径,使同样的知识点不断在学生的脑海里回旋撞击,从而达到真正的认知。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9

在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一课时,我基于上一课学生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学习过程和掌握程度,这一课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课始,我直接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商的末尾什么时候会有0?商末尾的0有什么作用?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和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一样吗?等。有的简单的问题一提出来,马上有人解决了,因为他们运用了上一课的知识,但还有几个问题还是一知半解,有待于证明。紧接着我就请学生自己动手出题,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至少出一题,先自己做,再给组里的其他同学做,并帮着批改。教师巡视,将学生中的错题收集起来,请出题的学生讲评。同时,小组间也展开竞争,评出优秀小组。

这样的学生自我探究式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在动脑思考,编一道题,做四道题,再帮同学批改题,自己又是教者又是学习者。编题时,培养了他们审题的能力,必须考虑到除数是两位数且商末尾有0这两个必备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潜移默化的认识到怎样才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怎样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批改的过程中,认识到做题的注意点。那么,课始提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习也充满了兴趣。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0

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这一课时和前面的首位能整除、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安排的一样,都是有一个情境让学生先有解决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再利用实际操作作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之称,然后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在教学这节课之前还有担心学生这节有点难了,怎样讲才好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样的算理。但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对今天所学习的新知识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说似乎很简单。但把这样的知识混在之前学习的内容里面,学生错的多了。

本以为这部分内容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可结果竟然有一半的人出错!主要错误并不是学生商的末尾不写0,而在于格式问题。原来普通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都要进行两次完整的除、乘、减,而现在商末尾有0的,就免去了后一次的乘和减了。很多学生继续算乘和减,这个问题倒也不大,关键是该算乘和减的学生也不算了,例如:48÷3的竖式中,学生就直接把第一次减后的结果16当作余数写在那里了!有一种情况是学生认为最后一次不要算了,所以不管什么数字都朝上面上一个0。甚至有很多人把十位上的有余数的情况也能混淆起来,如:62÷5,好多的学生也不管,十位上商1之后,6减5有余数也不知道,直接把各位上的2移下来,一看不够除,所以在个位上很快得商上了0。其实,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对比的方式,把几种竖式的联系区别请学生说一说,在进行比较练习,这样或许会好点。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我也这样做了,但处理时还是不过到位。这样的学生还不是一个两个,我就在想,肯定是我之前的知识讲的,学生还没有掌握熟练,混淆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算理。

有时候不是说每个知识点都难得,而数学知识是有一个连续的过程,前面学习掌握得不牢就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说抓好每一节课时重中之重。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1

学完了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基本运算,我就开始领着学生们学习这部分的应用题了。起初研究教材,觉得并不困难,在这道知道总数,知道一包两个.一盒四包求共装几盒的例题中,曾简单的认为只要引导他们去发现能装多少包,或者一盒有几个这两个转换思想就可以了,我也是这样上课的,但经过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理解的并不透彻,甚至有些学生迷糊了......我才发现,学生们还没有建立这种转换的思维,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解题方法,他们以前做过的都是直来直去的题目。认识了这些,我改进了方法,让学生交流提问,并用同类型的题目加深练习,现在,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样解,但是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解答。

学生的思维和老师是不同的,特别是小学生,所以讲解题目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要参考他们的已有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12

在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我认为所有知识都应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并亲身体验出来,在这里我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生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在新课开始时,我创设生活情境,这样可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下发现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2、学习需求来自学生。

在教学时,我能够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跳出教材,辨证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该着力的地方花时间、下功夫。一是能改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将例题中的两题同时出现,便于学生比较;二是将探究有关0的除法的规律放到例题中进行,此时我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创造条件地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3、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篇6: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我们学完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从这节课起,我们将连续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先回想一下我们都学了什么?

· 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 被除数最高位够除。

· 被除数最高位不够除。

·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商末尾是0的除法。

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检验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

二、复习巩固。第1题

1、口算。将第一题做成口算卡片。

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学生开火车进行。

2、算一算,比一比 第2题

学生在书上进行,有困难的可以在练习本上计算

然后比一比。

比较:把答案填在书上,请你上下三题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第一组题:末尾有0和中间有0

第二组题: 除数大的商小, 除数小的商大 )

第三组题:中间有0和中间末尾都不是0。(同上)

3、比一比、算一算。第3题

先笔算在作业本上,掌握方法。

集体订正。

比较:把答案填在书上,请你上下两题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发现并表述:每组的结果一样,但是上面一题是连除,下面一题是除法,连除的两个除数的积等于下面一题的除数。

用这种规律完成题目。(师出题或学生自己出题。)

4、完成统计表:第4题。

计算单价,弄清数量关系。

学生仔细审题,

每班的本书=总数÷班数

学生自己计算、填表。

集体订正

5、完成第5题。

让学生自己计算

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

有困难的可以在本子上计算。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学生观察发现:挖的天数越长,每天挖的米数就越少;反之挖的天数越短,每天挖的米数就越多。

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三、课堂小结

四、完成作业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下一篇:农村小学安全工作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