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梦半醒之间

2024-04-14

半梦半醒之间(共14篇)

篇1:半梦半醒之间

半梦半醒之间经典散文

一夜的风,吹醒明媚的早晨。阳光穿过惺忪的记忆,灿烂地拥着梦的余香。那洞悉房间的光芒,并非是静止的。闪耀的微尘,在斜照的光影中轻柔地浮沉。

聚幻为形的,一定会有某种灵动的暗示。我虚睁的双眼,在接受阳光明媚涌入的同时,又接受了一场耐人寻味的舞蹈。袒射在我微皱的眉端,阳光渐渐升温,我知今日的人生,又将是一个热烈的开始。微尘的舞,启开了一条通往八月的沁香之路。而七月,却将要在半梦半醒之间,熄灭它的流火。

这样夺目的浮现,怎不教人心生感慨。阳光照耀的地方,微尘便是光芒。那渺茫得近乎不能细辩的形迹,在我的眼中表现着孜孜不倦的顽强。我感念着这种似有若无的相遇,我将我的注视奉献在她的周围。然而,她的尊严是不需要目光衬托的,她如幻动的水流,轻盈地滑过我的目光,她用微小的热情,与我的靠近保持距离。

任何一种形式的仰望,都不会遭到拒绝。目光的`抚摸,也是一种遥远的呵护。在梦着的时候,还是在醒着的时候,或许我都不能感知她的存在,唯有这半梦半醒的早晨,她用毫不吝惜的光亮占据了我继续沉梦的时间。我不埋怨那几乎可以忽略的翻飞,以阳光的姿势掠取我的早晨。我只是叹息这样的早晨,不久又将成为过去。

时光总是在感叹的时候,仓促地走过。有时,很想捉住时光的背影,将它转过身来,好好地厮磨一下它无情的样子,要它把带走的一切尽数还我,让我坐在自己的故事中,去发现那一分一秒中重叠的哀伤、忧郁、柔情和感怀。然而,我办不到。在时光面前,我显得如此的孱弱,如此的无力,我只能眼看着它在我的面前轻蔑地走过,再也不回来。

多年以来,一直遭受着一种痛苦的折磨,仅存的一点爱变得十分憔悴,我知道这是忧伤成疾,快乐已让寂寞占有了去。我瘾着这样的痛苦,仿佛在漫长的黑夜里,不用忧伤折磨自己,便会让自己的情感执着得毫无意义。我真的想让自己慢慢地变老,慢慢地死去,就可以到轮回的世界,去看看自己未来的样子。我想我今生的忧郁,一定是前生注定,我活该有这样孤独的劫难。然而,到目前为止,我终未能如愿,或许是因为我的心底,还有一双守望的眼睛。

城市的早晨,没有宁静。我从喧嚣中辨认出了蝉的长鸣,那些有别于生活噪音的音韵,无疑是这个早晨格外的骊歌。感谢上帝,我没有在昨夜的沉睡中悄然死去,我又听见这夏日的蝉唱,欢响在我梦的余香之中。我突然觉得,活着,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我还可以枕着清晨,看尘光的灵舞。

从来没有这样细致地观察那些渺小的精灵淡定地卷舒在光影的怀抱。若不是阳光穿越房间的暗影,那弥散在空中自由的微尘,又岂能轻易坐视。然而她却并不会因为世人的不见,便放弃了对生命的承诺,甘于低至泥土而从此消隐。她在自己的世界从容的沉浮,无论有多悲伤,无论有多痛苦,她倔强的沉默和向往光明的执着,却令人敬重。

我窃窃地想,若是生命能够剥离,我情愿剥离成面朝阳光的微尘,无论是否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无论是否有人重视我的平凡,我的生命都在那里飘渺地舞着,安详地享受阳光给予的静美和温暖,不入尘土。

如果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就让自己半梦半醒,涉入微尘的世界,沿着光影绚丽的隧道,作一生无穷的飞升。那么就可以远离泛黄的岁月,到那些陌生的地方,看取善意的微笑,忘记一些痛苦,幻想一些幸福,麻木一些忧伤,期待一些倾诉。那么走吧,将自己打扮得低调一些,迎着八月的阳光,舒展一个若尘之舞。

篇2:半梦半醒之间

也许是因为年龄不断的增长,对很多事已经不若从前那么关心,更多是一种平静接受的状态,激情这个东西是不是也因为冬天的到来去冬眠了呢?

上中学的时候,自己在班里属于那种没心没肺的主,其实很长的一段时间一直是,随遇而安,随波逐流,没性格,不被看好,也有人说这孩子心事很重,我想……也许是因为有点自卑缺少阳光吧?!

很长很长的时间里只有寂寞陪伴这我,所以寂寞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和平共处。当然也会搞些小插曲。

很久很久也许自从我有记忆开始,每晚睡觉都会做一些梦,而且醒来都可以回忆起很多梦境里的场景和人物。有科幻的,有恐怖的,有抒情的,有写实的,有平淡的,有刺激的,有炸酱面,也有涮羊肉,有方便面,也有比萨斜饼……最近的梦多是一些数字,如果把从前的梦境跨度分成1000个等级,最近的变化也就在0~10,做梦都变成一件没有波澜平淡无奇的.事。

篇3: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三点导读

迟子建不只是我喜爱的作家,大凡读过她文字的人,相信都会被她那精妙简约的语言、沉静婉约的文风所吸引。读她的《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大概也不会例外。

“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文章开篇就出语惊人,让你有欲罢不能的阅读渴望。太阳“没心没肺”“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月亮就大不一样了,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这的确而又似乎在写月,却给以人哲思飘飞的无垠空间。贬抑之中,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已溢满其间了。

迟子建是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以温情的抒怀方式诗意地描述月圆之夜的。被“跳动着,闪烁着”的月华“不安分”地撩拨着,“只能睡睡醒醒”。这样的夜晚是一个人的夜晚,也是所有人的夜晚,但这个夜晚注定属于迟子建一个人。没有人会像她那样在黎明与黑夜之间惦记着月亮,也就不可能在半梦半醒之间,被“慑人心魄”的美景震住:那团栖息在林中的月亮,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不那么明亮,看上去毛茸茸的,发出朦胧的光。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却被月亮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一夜之间回春了……这风景实在是美得惊心动魄。这精粹的描写,没有依赖于故事,而是由她的内心感受折叠而来,既蕴藉着作为女性敏锐、细腻的理性,又超越了庸常女性作家的感性和絮叨。文字里的温情、朴素、透明、忧伤和纯粹,正是迟子建行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风格所在。“为生命的感受去写作”,是很多人钟情于迟子建作品的重要原因吧。

为了表现那团“美得夺目”的月亮,作者调用了多种手法,先是以被人嫌恶的太阳反衬月之体恤,再用拟人之笔引出故乡之撩人月光。春之嫩绿,夏之丰腴,秋之恬淡,冬之新鲜———故乡四季的月光也不尽相同。“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然而正是这样的月光,使树木回春,让作者惊醒,令读者深思。这种欲扬先抑的铺垫手法把读者的胃口吊足了,把文章的曲折写尽了。没有肆无忌惮的夸张,只有充满想象的比喻,只有充满灵性的语言,只有超越生命的渴望!

和所有的散文作品一样,《美景》也难离“卒章显志”的轨迹,和所有庸常的散文家又明显的不一样,迟子建并没有焊接什么哲理来续貂,而是用那支灵动舒畅的笔描摹出自然美妙的月,让我们在感受一地月光的同时,也觉察到她干净的灵魂和超于天籁的内心绝唱。突遭丧夫之痛的她,曾一度“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美景》是迟子建写给自己的慰藉,又何尝不是处在人生低谷者的精神养料?

迟子建是当代文坛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少君这样评价她:“迟子建的作品不是书房里想象、虚构出来的,也不是在电视报刊里道听途说来的,更不是采访体验一下生活就能得到的,她就生活在其中,怀着悲悯之心,书写熟悉的世界。”这段中肯的评价也许会给我们很多启迪。

难点指津

本文并不是一篇哲理散文,但文中“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一句却充满了思辨,它有怎样的人生寓意?

月亮没有对圆满的美的热烈追求,就不会有亏损;而亏损往往能为它生命的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这也体现了一种生活哲理:在执着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我们随时都会有坠入人生低谷的可能,而此时的蛰伏常常是为以后的成功做准备。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迟子建的遭际便是最好的明证,丧夫的阴霾没有令她迷失,她却成为唯一一位四次获得《小说月报》“百花奖”、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当代作家。

考点训练

1.“月亮”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2.本文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写了“月亮”,但两者在内容和主题上有明显不同,请概括回答。

附:参考答案

1.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文章由太阳引出所咏对象,引出对冬春之交月亮的描写,最后由月之“圆”“亏”引发人生的感悟。

篇4: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

在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四月十日,与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做了几道风味独特的菜,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盞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我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而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篇5:半梦半醒之间

但是随着国家对医疗广告、医药保健品广告的逐渐规范和查处力度的不断加大,医药保健品广告的操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太出格、太直白、煽动性较强、夸大宣传、胡编乱造”成了消费者对医药保健品广告的统一认识。因而医药保健品市场的操作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化。

2006年伊始,中国前所未有地向商业贿赂全面宣战。处方药“带金销售“之门被堵。同时国家早就明确规定,处方药不允许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处方药销售面临考验,其销售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反贿赂“风暴使一部分处方药企业退出医院市场的竞争,转战0TC市场,使得OTC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场自上而下的风暴,针对的是已侵入经济肌体的潜规则,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将不会在短期内平息!

山穷水尽,医药广告敢问路在何方?

2005年以来,医药保健品也似乎沉寂了,国家在严厉的打击医药行业的不规范营销手段,“大通路+大广告”的传统终端模式经过了红红火火的高潮狂热,终于在国家对医药保健品进行相关规范治理后,渐渐趋于平静。国家本次治理整顿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创下了近年之最。这对于那些长期以来依靠大通路、大广告的众多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陷入了困境,继而使传统的营销模式与现有的经营状况产生了致命的矛盾。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的出台,使得众多保健品企业从去年7 月 1 日起,企业发布保健品广告,再不能随心所欲了,必须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这使得大部分保健品企业开始了调整反思。

同时《直销法》的出台,使得整个业内产生了一股待望、期待的风潮,也没有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可以在业内呼风唤雨。行业的营销精英和营销界的同仁们在不断地寻求创新、创新、再创新。众多国内企业虽然掀起了参与的高潮,但高昂的保证金和入门费用却使得另一部分长期从事医药保健品直销的企业望而生畏。知名企业的高姿态也使得直销法规变成了白雪公主的“后母”。

在此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下,面对国家频频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医药保健品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医药保健品企业走过的发展道路充分证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市场的基本规律。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于斐先生认为:要想使企业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突破发展瓶颈,做大做强,就必须做到规范经营、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和行业最优。铺天盖地的广告,只能是暂时的,靠疗效赢得患者才是长远的;靠游击战术过日子只能是眼前的,只有脚踏实地才是长久的;钻政策的空子,打擦边球,只能是侥幸的,只有加强行业自律才是正确的经营之道。

因此,此时营销对于医药保健品业似乎已经到了束手无策的地步了,企业本身此时也开始静下心来进行反思,什么才是企业最需要的?什么才是企业最适合的?什么才是企业最对路的?

品牌之路,医药保健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说:“一个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应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近年来,“品牌比销量更重要”已经越来越得到众多企业家的认同,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设,有人开始呼吁“保健品进入品牌营销时代”,回顾医药保健品的发展历史,20年来,保健品潮起潮落,明星企业,明星产品层出不穷,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医药保健品业只能说擅长市场营销,但不是精于真正的品牌营销,

为什么这样讲呢?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于斐先生指出:市场营销和品牌营销是两个概念,前者过分强调方法、技巧,甚至到了挖空心思的地步,强调短期经营上要立竿见影;后者更注重一种长远规划和长期积累。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个行业从一开始就偏重商品力和推广力,因此保健品的推广往往是概念先行。不少企业为了迎合一般消费者的心态,往往夸大效果,而一旦消费者发现效果不明显,或效果与机理不一致时,自然会产生怀疑的心理。这是造成诚信危机的深层原因。回想一下,这十来年,有多少老百姓耳熟能详、知名度很高的保健品,但又有几个真正叫得响的品牌?如果一个企业过度强调市场营销手法、技巧,可能得益于一时,但却不可能获得消费者长久的忠诚和信任;可以造就有很高知名度的产品,但却不能构筑坚实的品牌。

记得心理学有一个叫“期望强度“的概念,意即一个人在实现自己期望达成的预定目标过程中,面对各种付出与挑战所能承受的心理限度,或曰期望的牢固程度。就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那样,要成功,必须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就象我们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如果一个人的期望强度太脆弱,将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或自身的缺点的挑战而半途而废。只有那些一定要成功的人,他们因有足够牢固的期望强度,所以能排除万难,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直到成功。同样,医药保健品要想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找寻海口,就必须把品牌运作与“期望强度”挂起钩来,否则,夭亡是迟早的事!

在我国医药保健品企业走品牌之路的也不泛其人,如补血老字号――东阿阿胶,阿胶类补血产品在我国具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属于“药准字”产品,有着广泛的医疗保健功能,疗效早已深入人心,在国内消费者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忠诚度,这是该类产品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正因为阿胶产品具有牌子老、疗效好的优势,在补血类产品中,阿胶占据了庞大的市场份额。而东阿阿胶则属于补血产品行业的老大,据有关数据统计,其产量、出口量分别占了全国阿胶补血类产品的75%、90%以上。最近,东阿阿胶集团已在全国开了6家“卖健康卖服务卖文化”的专卖店,这种在全国布局阿胶专卖的方式既是对老字号光荣传统的传承,也是从注重产品质量向服务延伸,人性化经营的开端,同时亦是东阿品牌文化的带动和传播。

再如蓝哥智洋行销顾问机构近期服务策划的山东永和堂集团洪昭光・张永国际养生中心,就是由美国药理学家张永博士和洪昭光教授及多位美籍医学专家、慈善家共同发起创办的。其中以洪昭光教授的品牌带动中心的发展,把传统的中医保健和西医养生理论结合起来,汇聚全国知名养生教授和国际上知名健康顾问近500人,对顾客的生理保健和心灵养生进行全方位的服务,率先在行业内提出的“心灵养生+营养养生=健康快乐100岁”理念。

如今,山东永和堂集团正在洪昭光教授的品牌带动下,致力于把洪昭光・张永国际养生中心打造成“中国养生第一品牌”!以品牌带动连锁专卖店发展,短短的时间,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拥有了三百多家连锁专卖店,其发展之路可谓一帆风顺。这又是一个走品牌之路的典型。

世界商业巨头沃尔玛创始人萨姆・沃尔顿讲过一句话,如果每个人都在走老路,而您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就可能有绝好的机会。

篇6:半梦半醒的诗歌

梦中的憧憬,

梦中的快乐与希望,

梦中如皎月般美好

现实的哀伤,

现实的哭泪与失望,

现实如黑夜般绝望

我在苦乐中徘徊,

我在徘徊中失望

我在失望中挣扎,

篇7:半梦半醒作文800字

黑暗,一片黑暗。

入眼的除了黑暗,什么都没有。

不安,害怕,烦躁……各种心情交织在我的脑内,而我,却什么也做不了。

难闻的消毒水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心率检测仪发出的“滴滴”声在这空荡荡的病房里回荡着。我知道,只有我一人,自始至终,一直都是。

手无力地垂放在病床上,握紧,却又松开。

我无法看见那清晨时太阳的升起,那抹霞色,无法看见那灯火阑珊,以及我心爱的桔梗。

脑内,耳边,缠绕着的是难听的词汇,一声又一声的辱骂,最不愿想起的回忆……此时此刻,全部混在一起。泪水无法控制的,似断了线的珍珠,划过脸颊,是清凉的感觉,多日的隐忍,坚强,在此刻全盘瓦解。

我想逃避,想躲开这一切。可我……该何去何从?

我想等待一个救赎,可属于我的`救赎……在哪里?

还是我本就该与这黑暗融为一体?

想到这儿,我自嘲地笑了笑。

天公并不美好,在此刻,似乎是下起了绵绵细雨。

“连你也在、咳咳、嘲笑我?那我可真、咳,可笑啊。”似是很久没有喝水了,说话时我原本还算好听的声音变得沙哑、难听,喉咙也在微微作疼,那撕扯般的疼痛似乎是要毁去我的声带。用尽了全身力气,我才翻了个身,看向前方,那儿是雨声的来源。

不知哪儿来的力气支撑自己坐了起来,缓缓抬起手,拔掉了氧气面罩,就在拔掉的一瞬间,我开始猛烈地咳嗽着,可没人回应我,偌大的病房内,只有我的咳嗽声与心率检测仪的“滴滴”声,我盲目地用左手摸着右手的手背,丝毫不顾后果地拔掉了输液管。

脚触碰到了地面,很凉,很凉,自然,我的体温也高不到哪里去,可凉的仅仅是病房的地面吗?仅仅是我的身体吗?还有什么……似乎也是凉的。我不自觉的抚上自己的双眼,用手勾勒着自己双眼的轮廓。

我想开口感叹世事无常,可喉咙的疼痛我无法忽视,只能发出“啊”、“唔”之类的字眼儿,说不出任何话语。

也罢,看不看得见,生与死好像也不再那么重要了。我慢慢地想着,不知是在说我自己,还是说谁。

我摸索着下了床,寻着声源蹒跚着,徐徐地走了过去,一路跌跌碰碰,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却是无人发觉。

终于,我摸到了一丝冰凉。是窗户吗?我心想。我伸出手,在这丝冰凉上摸着。确认是玻璃后,慢慢地靠近,将耳朵贴在上面,似是想听见更多细雨缠绵的歌声……

恍惚间,再一睁眼,却是满目山河。

篇8: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在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人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落到雪地后,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

满月的日子,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熄灯睡了。

大约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盛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而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人了眼,也不会慑人心魄。

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篇9:半醒半梦半人生散文随笔

人生蹉跎,动辄便已错过。

不知从何时起,忘记,也成了我活着的借口。从来都是早睡的我,也渐渐的喜欢上了熬夜。

不知从何时起,学会了享受烟雾缭绕的感觉,沉醉于飘飘欲仙的滋味。又不知从何时起,开始讨厌吞云吐雾的自己,开始拒绝麻痹神经的酒精。

时光改变了青春的容颜,却没有给我一副成熟的`模样。

渐渐的,信念在心中经历风风雨雨开始一点点的褪色,思想在脑海浮浮沉沉慢慢扭曲,失去了年轻应有的朝气,不见了当年蓬勃的笑脸,我,仿佛一副行尸走肉。

曾经喜欢雨中漫步,细细感受丝雨湿身的清爽。吞一口洁净,吐一口污浊。时至今日,雨中漫步倒成了洗刷灵魂,冲淡罪恶。吸进的却成了泥土的腥味,吐出的依然是浑臭的污浊。

莫不是这人生已成定局?道也是是非自然成为定数。

独坐。不听,不看,不闻,不言。心无杂念,曾品人生于杯盏之间,笑谈古今。时光浅浅,这一湾无声的细流。冲走多少被遗忘的岁月。

古旧的长廊里,挂着的是一段段泛黄的回忆。这一幅青春,那一张年少。如今却全部成为一道道寂寞的过去式。

初升的朝阳已不再刺眼,落日的霞光已失去了光芒。

这孤独的人生,如寂静的旅行。路上甚至没有匆匆过客,唯独我一人,观山,听水。没有竹杖,没有芒鞋,只有影子无声相伴。没有所谓的水穷处,也没有诗里的云起时。不过是一处处普普通通,不过是一个个平平常常。

这一切,仿佛梦一场。在这半梦半醒之间,我用迷离的双眼打量这粗糙的人生,已经错过的人生,拿什么去精雕细琢?

篇10:半醉半醒的感觉散文

人生如诗,优雅恬淡;人生如诗,醉意绵绵。

我习惯了闲来无事之时,看看书籍,写写文字,或许,文字也成了我的一种兴趣和消遣。只是征途路漫漫,希冀意萧萧。虽没有对月小酌,虽没有把酒临风,可是在这一隅之地,我却寻到了一方清静。

夜阑人静,择一隅静好,欣赏一弯美月,陪伴一盏孤灯,细品一杯香茗,呡一口醇香酒,聆听一曲琴音,携上一书,浅读人生。

每当情绪低落和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会面对父母的照片凝视很久很久,方才得到一些安慰,再与文字诉诉心语,或许让自己轻松了许多。

我不酗酒,但有时在凤爪的诱惑下,便会喝上几口,喜欢在半醉半醒之间,放浪形骸之外。偶尔放纵一下自己,做一次小小的叛逆,让豪放的情怀把酒杯斟满;伤心时,哭他一个大雨滂沱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用真情的泪水洗刷心灵的疲惫,然后,在洒满温和的阳光下,暖暖地袒露,静静地思索。常常在想,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我,因当年的条件所限,我对父母的付出太少了。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父母已离我们而去。有时我在想,我身患病症,这是老天对我没有尽到孝道的惩罚。曾今的我为了筑巢付出了全部,也担起了许多一个女人不应承担的责任,可是,用了一生的精力和心血付给了一个没有结果的今天。

迷迷离离的眼睛看着这条似乎没有尽头,而又似乎立刻走到尽头的路口,依稀间会有一种悲哀孤独的感觉,我曾走过繁华,也曾走过荒芜,看尽所谓的酸甜苦辣,现在却分不出一切的本来面目。杯中的酒渐渐少去,头脑有些恍惚,带给我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感觉——麻木。

派一种意念去大地神往,遣一种恬淡去与流云交融,盈一份坦荡与自然共觅神性。我和蔼的性情,坦诚的执着,有着如此的迁就与忍让,这并非是我头脑昏沉,而是,我也在这广博宽泛的领悟中,获取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空灵。

抛开尘世间的种种烦忧,在半醉半醒间重新触摸一下真实的自己。才知道自己本没有那么洒脱,坚强的外表却包裹着一个脆弱的灵魂。

说真的,有的时候真想喝口小酒,醉一次,让自己的心灵靠岸一回。在半醉半醒间,似乎已卸下了心灵的重负,让自己疲惫的灵魂找到归宿...... 也许是自己有些累了、倦了;也许是想抛却浮躁的灵魂,洗去岁月的铅华,抚慰一下曾经的伤痕;也许是想在放声痛哭中去释怀过往的人生。迷茫的双眼,融着淡淡的醉意,而心却半醉半醒,幻觉中享受着一个女人背呵护的感觉。

我很想悄悄将一帘雨幕密织,织成一张浅溢岁月的.网,我缱绻在中央氤氲的旋绕,任岁月的琥珀,将我斑斓成不同的形状。那渗进的一米阳光,将我缀成一柱梵香,浅笔一种修养,静悟一段流年。

我坚持锻炼,力争参加一些团体活动,让身体逐渐好起来,活着就好,活着就有机会体验苦得彻底,甜得深邃的味道。那些纯粹的心态,零散的若梦终将汇聚成人生的签章,验证活下去的理由。一路旅途,走马观花,心灵洒脱也好,暮然殇别也好都只是与另一个自己萍水相逢,跌伏悲喜。

篇11:做人如饮酒 半醉半醒最适宜

事看淡了,就会简单,情看淡了,就会释怀。缘看淡了,不悲聚散,是非看淡了,计较变浅。成败看淡了,顺心自然,得失看淡了,自在坦然。生活如何要看我们有怎样的心态,活着就应该快乐。走过,经过,尝过,还是平淡最美;听过,看过,想过,还是简单最好。

所谓的山盟海誓,天长地久,无非是枕边的一场梦,醒来时天已亮。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几多沧桑梦断,谁又能携手同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看尽繁华三千,终是花飞叶落随泥土,谁能将青春留住?谁又将柔心轻锁?

洗尽铅华呈素姿,淡看红尘几多愁。梦里花开,梦外花落,烟重楼,生死两茫茫。一路走来,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暮色重重,烟雨蒙蒙。几度桃红,几度秋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曾经烟消云散,更那堪冷落回眸。了却几生浮云。眸然惆怅、痛也不痛。再回首,已是沧海变桑田……

擦肩的人,皆是无缘的过客;错过的事,终究化成一抹云烟。再刻骨的人,再深藏的事,也耐不住时间的软磨硬泡。别沉浸在往事中难以自拔,别让回忆成为一种羁绊。感情里,最重要的是彼此尊重。谁的故事里没有卑微过,谁的感情里没被轻视过。

我对你举足轻重,你对我满不在乎;我视你有目共睹;你视我不屑一顾。一辈子不长,不要让珍惜变成惋惜;能遇见不易,不要将无话不谈变成有所隐瞒。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真诚;情与情之中最长的拥有是包容。路有多远,脚知道;情有多深,心知道。真心留给能懂你的人,真情留给珍惜的人。善待缘分,尊重感情。

人生,是一场跋涉,路难、事难、做人难。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苍凉;或深或浅,都有些无奈。有些事,不明不白,让你猜不透;有些人,戴着面具,让你看不清;有些理,概念模糊,让你悟不出;有些路,坎坷难走,让你行不通。

现实残酷,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不是人人都让你如意,不是事事都让你称心。言者随意,适者生存,风雨人生,凡尘俗世,做人如饮酒,半醉半醒最适宜;做事如握笔,半松半紧是自然。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

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跟家人争,争赢了,亲情没了;跟爱人争,争赢了,感情淡了;跟朋友争,争赢了,情义没了。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黑是黑,白是白,让时间去证明。放下自己的固执己见,宽心做人,舍得做事,赢的是整个人生;多一份平和,多一点温暖,生活才有阳光。

人,是活给自己看的。别奢望人人都懂你,别要求事事都如意。苦累中,懂得安慰自己。没人心疼,也要坚强;没人鼓掌,也要飞翔;没人欣赏,也要芬芳。生活,没有模板,只需心灯一盏。烦时,找找乐,别丢了幸福;忙时,偷偷闲,别丢了健康;累时,停停手,别丢了快乐。平凡生活中,忙绿于工作,安然于家庭。不求事业多大进步,只愿生活甜美温馨;不想生活多么富有,只愿家人健康欢欣。

什么都记住,只会让你的背囊越来越沉重,只有抛弃那些不必要的负担,你才能走得更远。永远不要为失去的感到遗憾,你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的一朵花,整个春天还是你的。有些人,你可以接近,但不可以交心,交心,你会心痛;有些事,你可以参与,但不可以倾心,倾心,你会受累。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信任的;不是每一件事,都能让我们顺心的。

篇12:上海:摇曳在半梦半醒之间

从世人熟知的万国建筑外滩,到作为标志性建筑的东方明珠,再到逶迤在苏州河畔的破旧厂房……毫无疑问,《夜。上海》是一部讲述上海的电影,而且似乎是一部讲述主流上海的电影。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进入《夜。上海》,《夜。上海》恐怕就是一部平淡无奇的电影,一部被网友指认为“上海风光片”的作品。然而,如果置身于90年代以来有关上海的各种影像中,你却会惊讶地发现,从这样的标志性的意象入手来讲述上海的故事,其实并不平淡。

在繁华无比的“上海”影像热中,我们的电影界提供的、或者更热衷于讲述的,其实是另一种的“上海”,一种在“怀旧”的名义下被大肆宣扬的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如关锦鹏的《阮玲玉》《长恨歌》之类),或者即使是描述当代的上海,也还是停留在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遗绪上,诸如老洋房之类总是不可或缺的(如彭小莲的《美丽上海》)。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可以说,有关上海当代叙事的影片,其实并不是太多。描述当代上海特别是当代上海小市民的影片,在“上海”影像热中,其实是缺场的。在这个意义上,尽管《夜。上海》用以确立“上海”的建筑意象(东方明珠电视塔等)是人所皆知,俗之又俗的,但至少,我们可以窥见导演意欲直面当代上海的企图。

大概也因为这样的企图,《夜。上海》自始至终以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进行叙事,当然也就奉献了一个颇有平民俗趣的故事:日本顶级造型师水岛直树因工作关系来到上海,一同前来的还有他多年的恋人美帆,但两人的感情已是危机重重。在工作结束当晚,水岛因心情郁闷在上海街头游荡,不小心被女出租车司机林夕撞倒,两人由此结识。林夕拉着水岛四处兜风,观赏上海美丽的夜景。途中林夕获悉自己的暗恋对象冬冬明天结婚的消息,于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水岛与林夕,在上海街头度过了一个长长的不眠之夜。

可以说,这是一个多多少少经不起大推敲的故事,而且导演并没有赋予多少微言大义在里面。从电影史需要的创新来说,它也许是乏善可陈的。但是,当我们看多了无比沉重、无比难看的“上海”电影之后,像《夜。上海》这样带着些梦幻、带着些矫情的电影,应该还是能打动我们的——因为它的单纯、它的流畅、它的平易近人。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如果从精英的角度来说,像张楚歌词中的这种断言应该值得批判,但《夜。上海》所呈现的无爱的“孤独”以及因为“孤独”而产生的“一夜情”,却以其对当代都市生活的洞察与同情,赢得了我们的认同。这种认同来自于,这是一个日本/中国的跨国“一夜情”,也是一个成功人士/灰姑娘在特定时刻才会萌生的“一夜情”,更是一个发乎情止乎礼不会第二次发生的悲情的“一夜情”。而这些,已经足够了——从大多数都市普通人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有点梦幻,有点传奇,还有点理性与自律。《夜。上海》显然是带着很大的同情心让普通人卑微的想象飞翔了起来,而这一点本来是大多数“上海”电影有能力去做却不屑于做的。

《夜。上海》属于普通人的“上海”,也可以说属于赵薇。在电影领域,赵薇一直被视为是“票房毒药”,无论是像《玉观音》这样的偶像剧还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都没能让赵薇重现“小燕子”的辉煌。但在《夜。上海》中,赵薇对都市生活的熟稔、对角色理解的精准以及表演上的尺度感,让我们看到,“小燕子”除了能飞进皇宫大院,其实也还能栖居在都市的弄堂里。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想清楚了让“小燕子”往哪个方向飞,是往曲高和寡处飞还是往熙熙攘攘的人群飞?

篇13:半梦半醒之间

半醒,是人生滑入中年后的感觉。都说四十不惑,其实,人到了40岁,还达不到不惑的境界。虽然青春的梦想冷却了下来,发热的头脑也清醒了许多,但仍然心有不甘——不甘那些折翼的梦想从此消失,不甘曾经的抱负无法施展,不甘人生就这样平淡到老,不甘日子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平庸着……种种不甘,让中年多了些尴尬的况味。中年的尴尬,恰恰是因为还有梦。

中年,人生的大局似乎已定,好比一场戏的背景已经布置好,你要唱的`哪出戏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恐怕很难再起变化。大多数人都是平淡度日,事业上,没有像青春时梦想的那样,找到一方舞台,施展十八般武艺。我们总觉得人生不该这样啊,于是感慨又感慨,但脚下的步子却难以迈动了。

偶尔,我们也会自我安慰,用诸如姜子牙老年得志的事例激励自己,希望人生还会有一抹亮色出现。看到自己的同龄人有了不俗的建树,心里痒痒的,可只能酸溜溜地说一句:他赶上好机会了!

中年万事将休而未休。

现实中,我们清醒地知道中年承前启后的作用。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爱人,中年是需要我们尽责的人生阶段,也要逐渐把重心转向家庭。父母年纪渐大,需要我们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晚年。孩子在成长阶段,需要我们担负起抚养教育的责任。爱人与我们相濡以沫多年,岁月让我们懂得了,爱情不是永远的花前月下,而是平淡相守到老。

篇14: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

在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

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又是周末,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快活地喝酒聊天。当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們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我接着睡了,可是,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望一眼窗外,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上一篇:体态语言有什么作用下一篇:民族宗教半年工作总结